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2024-04-15

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通用8篇)

篇1: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因而,切实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建设,积极主动地促进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解决,成为各高校、地区工作的重点.本文意在探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途径,通过分析目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问题的原因,积极探索合理有效解决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途径.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金卡工程英文刊名:CARDS WORLD年,卷(期):13(12)分类号:G64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问题 工作途径

篇2: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关键词]债权转股权;资产负债率;股权出路

[中图分类号]f830XX[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1516(2000)02-00XX02[收稿日期]XXXX-12-21

[作者简介]陈志斌,男,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系硕士研究生。

国有企业的大量负债不仅影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造成了银行资产的大量沉淀,潜伏引发金融风险的危险因素。为此理论界和实务界提出债权转股权,对此我们加以探讨。

所谓债权转股权是以国有商业银行组建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将商业银行原有的不良信贷资产转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以及国家开发银行对企业的股权。这不是将企业的债务变为国家资本金,不是“贷改拨”,更不是将企业的债务一笔勾销,而是把银行与企业之间原来的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国家开发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

一、高负债的危害,债转股的意义

国有企业背着沉重的债务包袱进入市场,面对市场的风风雨雨显得格外的步履维艰。经统计,在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资产负债率超过65%以上的公司有102家,其中资产负债率在65%至80%的有81家,资产负债率在80%至100%的有17家,资产负债率超过100%的有pt渝汰白、st白云山、pt农商社等4家。在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公司中,st公司和pt公司占绝大多数(详见下表)。

过高的负债至少具有以下危害:一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侵蚀企业净利润,加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一部分老企业甚至每年的生产利润还不足以抵付当年的债务利息。渝汰白就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例。1998年底,该公司负债高达12亿元,尽管目前企业产销两旺,但每季度二个多亿的产值所获取的利润连利息都难以还清,更不用说还本了【注】;二是导致了银行坏帐率的提高,容易形成金融风险。这些不良资产对国有专业银行向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转变构成了双重障碍,三高的负债率也往往成为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最大的障碍,有意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将望而却步。

通过债转股可以较好消除以上的不良影响,债转股对国家、企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各方面都有深远意义:

对于国企来说,实施债转股,一是有利于优化企业资产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降低财务风险。符合债转股条件的企业,可以重分利用这一大好机遇。

二是有利于企业降低利息支出,降低成本,从而提升利润水平,实现产业升级,增加国家税收收入,对于大中型企业。重点项目来说,有利于尽早达产达效。例如,上市公司实施债转股后,许多企业的每股收益将发生较大变化:(如下表)

三是可以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持股后,有助于企业适度分权,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有效的科学决策和监督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对于银行来说,债转股的顺利实施,可以盘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加快不良债权的回收,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也必将对证券市场的稳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借贷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不良资产上,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与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的处置,在很大程度上可说是解决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因此,资产管理公司对那些债务负担较重、但仍有市场前景和潜力仅是资本金不足的国企实行债转股,无疑是盘活不良资产,促使资产尽快流动,最大程度减少损失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是比较贴近我国实际情况的得力措施。

债转股为企业二次腾飞创造了有利条件,但由于资产管理公司强调“阶段性持股”,且由于国有企业的融贷上对银行债务的高度依赖和由此形成的高负债率,从债权入手,实际上是解决国企机制问题,建立资产管理公司是第一步。如果指导思想不是解决企业深层次的问题,就很可能会事与愿违了。对于债转股企业一定要在转换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债权转股权不是万灵的。如果企业不从根本上改变旧有的经营机制,不建立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债转股将成为一种数字游戏。虽然帐面上暂时会变得好看一些,但长远来看,仍难从根本上摆脱产品竞争力低下,效益滑坡,亏损加剧的泥潭,步入吃完财政(拨)吃银行(贷),吃完银行,吃股民的怪圈。债转股仅是风险从银行转移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本身并不能化解业已存在的风险,将风险转为效益的工作主要还是要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来完成。管理公司必须将规范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植入企业,敦促其加强和改善经营管理,或有的放矢地提供投资银行服务,从而提高其持股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企业偿债能力,促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二、债权转股权的途径

如何改变国企的困境,产权置换、股权转让等风靡一时的形式在国企三年攻坚战的第二年,对大部分国企来讲已显得药不对症,目前提出的债转股就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来的。理论上有具合理性,它属于债务重组的一种方法。但具体操作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且方式较多,各有利弊。

企业如何进行债权转股权,可以设计出很多具体操作方案,但我认为,每一种方法只有符合企业实际和我国国情才算好方法,国家组建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和东方等几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并以此作为投资主体,通过收购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实施债转股。下面我们就此做一些讨论。

完全资不抵债的公司债权全部转为股权,并对流通股股东溢价增发新股,从而对债权人作补偿。债权人将其所有债权转化为股权,相当于公司的净资产完全由债权人出资形成。理论上公司应成为债权人的全资子公司。上市公司中,原非流通股可以全部更换为债权人所有,但流通股由于特殊原因不能为债权人所有。因此,债转股相当于债权人将高于自己的全部权益摊薄到流通股股东手中。这与债转股维持债权人不受损失的原则相悖。因此相应要求流通股股东做出补偿,其补偿方式可以以高于面值的.方式溢价增发新股,以溢价部分弥补债权人的损失。如琼民源与中关村的重组模式设计。

债转股与上市公司和控股母公司之间的资产重组相结合。由于上市公司债转股动作会涉及到上市公司股权的变更以及股本规模的变化,运作程序比较复杂。具体的运作模式可以这样设计:上市公司将其债务剥离到控股母公司,母公司可用自身相对较好的资产抵债,或是上市公司的债务和资产一起剥离给母公司,留下空壳后将控股权转让,剥离至母公司的债务按债转股的方式操作。上述操作不会造成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变化,操作便利,同时还会和壳资源的保护相结合。如成量股份的案例即是按此种模式操作的。

篇3: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2011年11月,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全国十个城市对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 (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毕业生”) 的就业情况开展抽样调查工作。调查涉及146所学校, 109 490名毕业生。结果显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32%。

在“一岗难求”的中国, 如此高的就业率并未提升中等职业学校 (以下简称“中职学校”) 的吸引力。较高就业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因素损伤了中职学校的社会认可度?

据教育部预测, 每年至少有800万中职学校毕业生被安排到生产线和车间工作。其中, 75.04%的就业学生起薪在1000元—2000元之间, 6.03%的就业学生起薪低于1000元, 38.76%的就业学生起薪介于1000元—1500元 (含) 之间, 36.28%的就业学生起薪介于1500元—2000元 (含) 之间, 19.02%的就业学生起薪高于2000元。

可见, “批量投放”已成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常见方式。但这种以“救急”为目的的“就业”造成了严重的“学非所用”现象, 使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和所学专业的匹配度较低。另外,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还有,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存在专业发展空间狭窄、稳定率较低等问题。总之,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较高就业率已渐渐失去其原有的吸引力。的确, 就业率已不是中职学校毕业生面临的首要问题。就目前而言,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上升到另一层面, 即提升就业质量。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般包括就业起薪、之后发展、就业稳定率和专业对口等方面。

那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现状呢?又该从哪些方面着手解决中职学校毕业生当前面临的困境呢?

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原因

1. 地方政府招商的需要

只有工业的发展才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 为投资者提供服务成为地方政府迎合投资者的共同选择。当投资者遭遇用工困难时, 自然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地方政府。为了取悦投资者的地方政府往往依赖中职学校解决“用工荒”问题。

面对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下达的“送生”任务, 中职学校都难以抗拒。当然, 在“送生”给投资者的同时, 中职学校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收获。具体而言, 大致有三方面。其一, 节约办学成本。中职学校的办学经费不足是普遍现象。其二, 获得地方政府支持。地方政府的支持对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大有裨益。其三, 减轻就业压力。“批量就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中职学校的就业压力, 提升了中职学校的就业率。基于上述三点, 多数中职学校都会努力完成地方政府下达的“送生”任务。

这种以“批量方式”进入岗位的中职学校毕业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 只是一种“被就业”。以满足投资者需要为目的的“送生”往往很难维护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权益, 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起薪、待遇和福利均由用人单位决定, 若企业一味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就容易造成中职学校毕业生起薪较低的事实。

2. 教育行政部门考核的缺位

教育行政部门的考核指标是学校各项方针政策的风向标和指挥棒。“就业率”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考核中职学校的一项重要指标往往成为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就业质量由于不在考核范围之内, 中职学校也就有意无意地将其忽略, 对涉及就业质量的诸多因素也往往视而不见, 由此便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 即中职学校毕业生的被动就业导致专业不对口, 而专业不对口又造成其专业技能得不到发挥, 而专业技能得不到发挥又可能导致学生无心工作, 进而影响学生就业的稳定性。当中职学校毕业生选择“跳槽”, 势必影响其专业发展。这种恶性循环最终会在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中体现。

3. 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较低

由于政策的要求和生源的短缺, 很多中职学校不设入学门槛。让学业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进入中职学校无可厚非, 但不设门槛入学成为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他们认为:学技术的, 不需要文化基础知识。其实, 许多专业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例如:学习计算机专业、财会专业需要较好的数学基础知识, 学习电子专业需要较好的物理基础知识等。没有文化基础知识, 再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都无用武之处。专业素养的缺失影响了部分中职学校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4. 职业教育的结构失调

职业教育的结构失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同质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 中职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往往存在“贪大求全、盲目跟风”等现象, 以致整个地区的中职学校的专业发展同质化。当市场供大于求时, 再好的专业也会失去竞争优势, 使学生为了就业不得不降低标准, 以致出现就业质量较低的现象。二是专业发展滞后, 造成产销不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些新兴产业不断出现, 岗位需求也发生变化。但许多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 多年来专业方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规格等从未改变, 以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最终令中职学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失去话语权, 造成就业质量较低的现象。

三、突围路径与策略建议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只靠中职学校自身的努力不可能完全解决问题。只有政府、企业、学校和学生形成合力, 才能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1. 政府层面

在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工作中, 地方政府应在制度建设、统筹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方面有所作为。

(1) 制定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 彰显对技术的尊重

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较低在某种程度上是就业市场不规范的表现。因此, 在规范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过程中, 政府可结合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从制度建设层面推行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 避免以学历定薪酬的不合理做法, 引导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尊重, 让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岗位“起薪标准”制不仅体现技术能力的价值, 更创设尊重技术人才的社会氛围, 既有利于引导全社会尊重技术, 引导青年学子学习技术, 又增强中职学校的吸引力,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

(2) 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 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双证融通”是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普遍推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双证融通”指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这两者内涵的衔接与对应。通俗地讲就是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毕业时, 既要拿到学历证书, 又要拿到职业资格证书, 以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通, 实现“一教双证”。这种培养模式保证了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技术含金量, 使之具备了某行业的基本要求。但如何让中职学校毕业生“技有所值”, 这就需要制定并贯彻、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的执行既体现对技术的尊重, 有利于稳定就业秩序, 又可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学习技术的热情, 提高就业质量。

(3) 合理调控专业设置, 帮助学校完成特色发展

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雷同, 这种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如果不进行专业的重新设置, 走特色发展之路, 那么中职学校在面对越来越少的生源时, 便只能步履维艰。由于中职学校通过自身力量实现专业调整较为困难, 因此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规划, 对整个地区的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调整, 帮助中职学校实现差异竞争、特色发展, 使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2. 企业层面

我国一些企业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 放弃或回避对员工的后续培养。还有一些企业害怕员工提升技术水平、评上职称后, 提出高薪要求或“跳槽”, 因而有意限制员工的后续培养, 导致员工在同一流水线上重复工作, 其操作水平和待遇较难提高。其实, 企业在限制员工专业技术发展的同时, 也必然影响企业技术革新的力度与速度, 造成两败俱伤。为防止企业员工在技术水平提升以后“跳槽”, 企业可与员工之间签订合约, 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式发展。

3. 学校层面

中职学校应主动、积极地从更新理念、创新实践等层面为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而努力。

(1) 树立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

每个企业都有指导其开展生产经营的思想观点, 称为营销观念。传统的营销观念分为两种:以生产为中心和以市场为中心。以生产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强调企业自身的重要性, 满足于企业自身能制造出什么产品;以市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强调以市场为中心, 生产的目的性较强, 市场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 适销对路是中职学校生存、发展的唯一选择。因此, 中职学校只有以市场为中心, 树立为用人单位服务的意识, 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而用人单位的需求不会一成不变, 其往往呈现出多元性、层次性和易变性等特点。因此, 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应顺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计划、教学内容, 保证中职学校毕业生满足市场的需求, 以提升就业质量。

(2) 关注学生就业心理指导

目前, 在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多为“90后”, 多是在家长的宠爱下长大。由于缺少明确的职业规划, 许多中职学校在校生并不清楚自己以后要从事什么工作, 因而就业时出现“盲目跟风”现象。虽然中职学校毕业生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 成为社会人、职业人, 但依然不敢直面工作压力, 总是想办法逃避。基于此, 中职学校应把就业心理指导纳入课程体系, 帮助中职学校毕业生理性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 提高自身能力、兴趣与就业岗位的切合度, 从而提升就业质量。

(3) 落实“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

“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是指在学生实习阶段, 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实习的学生 (以下简称“实习生”) 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考核评价, 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和校内实习指导教师各自的任务与要求, 定期召开学生和行业指导教师座谈会, 以保障学生实习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

实习生从学校走向职场, 身份从学生转变为企业员工。在这种身份转变的过程中, 心理也会产生波动, 遇到一些困惑和难题。在这种情况下, 落实“就业实习跟踪关怀”制度, 使教师在学生就业实习过程中与学生感同身受, 师生共同发现的问题又会成为新的教学资源, 从而丰富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学内容, 增加中职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提升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 按照专业要求划定相应学科分数线

因为生源逐渐减少, 不少中职学校都不再划定入学分数线。于是, 越来越多的低分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在这些低分学生中, “偏科”的学生不在少数。其实, “偏科”现象反映出学生的兴趣所在, 因此教师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按照专业对学科水平的要求, 划定相应学科的分数线, 对其他非学科科目分数则不做要求, 这样既保住生源, 又保证学生学得进、学得好, 还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主动性。

4. 学生层面

中职学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同工、同酬、同吃和同住的现象被称为中职学校毕业生的“民工化”就业, 这种现象曾引起公众热议。其实, 如果中职学校毕业生从事的工作和农民工从事的工作相同, 那么与农民工同酬就是理所当然的。

其实, 中职学校毕业生中也有不少高薪就业者。在每年各级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选手几乎都被用人单位高薪聘用。可见, “有值”一定“有价”, “提值”方能“提价”。因此, 中职学校毕业生要树立“提值、提价”的成才理念, 牢固树立“是金子才能发光”的观念, 通过技术优势提高就业质量。

同时, 企业不仅需要技术人才, 更需要善沟通、会合作及综合素养高的人才。所以, 中职学校毕业生还应把“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纳入“自我素养提升”之中, 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

篇4: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扩招下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速,并且是就业形式严峻的整体环境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不断突出,并成为社会上关注的热点话题[1]。近年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业过程中有一部分高校毕业生缺乏社会竞争力,导致就业困难,并且在群体化的状态下牵动着政府、高校教育部门、学生家长等诸多方面的利益,所以在社会各界正视并关注该问题的基础上,予以有效的就业指导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并逐渐成为高校就业服务与指导工作的首要任务。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现状及成因

整体而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主要是在就业过程中因主客观因素而导致就业竞争力相对较弱,而影响到就业过程中的自我就业选择,难以找到理想职位或容易遭受就业挫折的大学生人群。依据现今社会就业困难群体现状又如下类型划分。

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欠缺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有相关研究表明,社会工作中毕业生需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包括有效的口头沟通能力、换位理解能力、积极学习态度与方法等,依据就业困难毕业生特点分析而言,受自身性格、家庭因素、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影响,会存在自卑心理或不善于交流与沟通,甚至在大学四年中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而在踏入社会,寻求工作与面试机会时,极易出现紧张与胆怯的心理情绪,影响自身才华与才能及潜力的发挥,进而丧失良好就业机会,面临就业困境,且存在该种就业状态的毕业生并非个例,逐渐形成就业困难群体。

基于生源地及性别差异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当前社会环境下,就业形式相当严峻,且在处于买方市场的整体前提下,用人单位有了更多选择,就业要求不断提升,进而存在明显的就业歧视现象,尤其女大学毕业生,因其自身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基本特质和社会责任,导致用人单位在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前提下倾向于男生就业者,导致女大学生就业相对困难。此外,我国地域广阔,且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明显,导致就业过程中大学生倾向于相对发达地区,导致存在“先择业、后就业”的思想误区,加剧就业压力,而且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也会依据地域特点,更倾向于熟悉某一地域风俗和方言及本地情况的毕业生,以更好地开展业务活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大学生平等就业和公平竞争的机会,进而导致就业困难群体出现。

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的就业困难群体。当前在社会技能型专业人才需求不断加大的环境下,高校人才培养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毕业生就业,就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一些重点大学侧重于科研能力的培养,一般高校本科教学中存在着教师注重科研而对学生课后辅导较少、欠缺责任心,且考试过于形式化等特征;部分高校学科设置具有明显的可向性,导致科学结构不平衡、文理发展落差大、专业设置不合理、学科建设不科学等现象,难以同现代化的市场需求相一致,加重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指导途径分析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问题的整体环境下,高校通过有效的就业指导做好就业工作,不仅秉承了高等教育的教学目标,也是体现高校教学品牌、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和教学声誉的重要体现。但就高校毕业生就业群体的就业指导实际而言,其具有现实的艰巨性,故而需在指导过程中针对性、阶段性、分层次的开展具体工作。

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随着高校逐年扩招,教学规模不断扩大,导致高校与社会所需人才出现突出的供需矛盾,就业压力与就业竞争显著。所以,基于整体的就业形式,高校需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念,摆脱传统思维定势,并懂得客观合理的分析当前就业整体形式,以有效把握就业机会。比如,引导大学生主动创业、灵活就业,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此外,还可引导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与就业方式,把握就业机遇,在现代信息化时代,求职途径也实现了多样化,就高校毕业生而言,校园招聘最为常见,此外网络校园招聘、人才交流会等也在不但完善,依据不同的岗位需求,大学生可多方面的选择适合自身的就业机会,并大胆推荐自己。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客观全面的分析自身,并具有一定的引导性,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质和知识结构,进而优化核心竞争力。学生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教师需进行充分引导,这就需建立专业化的就业指导团队,因该项指导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指导时更需一支专业素养过硬的就业指导队伍,这就需高校配备与之需求相应的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国家法律法规、高等教育学、社会学依据具备开展职业指导与测评、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知识的指导团队,以更加专业有效的开展就业引导,满足就业过程中的职业性要求。此外,应用科学的指导理念进行引导,凸显层次性、整体性、针对性,保障就业指导符合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实际[4]。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明显增加,这给高校毕业生带来了极大的就业压力,在此环境下形成就业困难群体,整体而言,在整体环境影响就业之外,毕业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质也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原因,现今常见的,大学生心理抗压能力弱、心理承受能力差等,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小挫折都可以对就业造成致命打击。所以,在就业指导过程中,高校应同时开设心理课程,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及常见的自我心理调试方法,强化自身心理素质和承压受挫能力,提升就业自信心。此外,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人际交往,就业过程中,在掌握丰富人际交往技能和具备人际交往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处理社会活动中相对复杂的各方面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及职场的全新环境,基于此,高校可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为人际交往能力的训练与强化提供平台,并且在交往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懂得尊重与平等,建立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素质综合型技能人才成为就业中用人单位选择的关键,在整体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不断地优化和改进,并加大同社会各阶层的联合力度,如政府、企业等,进行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与能力[5]。而该过程中需充分重视实践教学,优化大学生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并且该教育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方面具有显著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在教学改革的整体环境下需实现以社会实践为依托,强化基础操作与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科学研究及社会实践能力等,进而满足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强化自身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直接关系到现今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并在受到社会各界关注的前提下解决其就业困难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问题,高校亦需在明确整体环境要求的状况下予以有效的就业指导,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大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力度,形成多方面、全方位的教育合力,将就业指导渗透到高校教育及大学生成长的各个环节与领域,从专业素养、实践能力、人际交往、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的实现人才培养,并努力实现就业指导调动全程化、专业化及全员化,以在不断优化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使其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现今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加大就业机会与机遇,为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贡献。

篇5: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摘要: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经济两个层面信息化,会计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超出了传统会计学界定的范围,会计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和体系结构应赋予新的内容。

关键词:数据处理 会计管理信息化 途径 措施

现代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目标定位在使会计工作为组织创造更高的价值提供管理和决策信息,设计方法强调了业务,管理和信息过程的集成,从而使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了新的体系结构。在IT环境下,会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逐步向边缘学科转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会计的内涵与外延都在不断扩大,延展其目的不再是由受托责任决定的对数据信息的核算,而是为决策有用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会计核算的目标不仅仅是提供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方面的信息,而是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实现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即借助于会计软件的辅助核算功能,部分地履行会计管理职能为会计管理信息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会计管理信息化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需发挥信息系统整体优势

会计管理信息化是指基于信息技术平台,对企业资金、成本和利润进行预算、控制和评价,并与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既处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也为其提供战术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会计管理信息化是相对于会计核算信息化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内容上的不同。从内容上讲,会计管理包括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和利润管理;从职能上讲,会计管理包括全面预算、过程控制和和分析评价从阶段上讲,会计管理信息化属于会计信息化的中级阶段,即面向系统阶段。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面向系统阶段是企业内过程集成的阶段,此时信息系统的目标是提高信息处理的实时程度,为企业提供战术决策的相关信息。会计管理信息化的内涵反映在两个层面在微观经济层面,建立适合未来变化的会计信息系统;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在宏观管理层面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信息化和对会计信息的管理。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系统运作过程中,一方面要运用会计信息系统全部财会数据同时要调用其他子系统提供的业务管理数据,这样把财务管理与其他方面的业务管理密切配合.才能管好财务,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建立企业全面管理信息系统,会计作为其中的一个子系统,实行统一全面管理.发挥信息系统整个优势。

二.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意义和环境

会计信息管理是会计行为主体对物资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会计信息流之间统一性认识的能动反映,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强调以会计管理为中心的意义是:(1)明确经济责任.调动企业内部生产经营管理的积极性(2)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力资源控制:(4)为顾客创造价值:(5)强调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会计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平台的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会计信息化水平不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间协作的必要条件。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国际间的协作。加入WTO后我国对外贸易增加,会计作为一门传递经济信息的语言备受关注会计信息水平提高使国外信息用户方便快捷的获取所需的信息,有利于海外融资,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在硬件方面今后随着国力的增强和应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力争跟上国际计算机技术前进步伐。在系统软件方面,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结构,网络技术等等,随着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保持系统软件方面的先进性。另外还需创造我国新的软件开发模式,加快开发速度,缩短开发周期.减少开发投资,促进我国软件行业壮大成长,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以适应我国新形势下对财务软件发展的需要。

三、会计信息化实践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会计信息系统,是指用会计理论、会计实务为指导思想,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及其所构架的网络为物质基础,以计算机程序软件和数据库为工具的信息技术,以经济活动联系中产生的经济信息为资源,进行会计加工处理的一种经济信息系统。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进行集成,使业务系统的数据能够实时传递到会计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的及时性,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建议如下。

1.会计软件问题

有的软件价格、售后服务费用高昂,使有些企业单位难以承受,从而软件在我国推广应用也受到一定影响。如用友软件、金蝶财务软件,费用都较高,关于财会软件的管理和应用,国家也颁布了一些规章制度如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视则》等外资企业方面,外国软件不完全符合我国规章制度的要求,没有通过国家评审.因此用户需在有关部门专家的指导下使用外国软件。

2.区分电算化会计系统”与传统会计审计的关系

电算化会计系统不应该是一个傻瓜型”的仿真系统,而应该是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正确处理好会计电算化与审计的关系会计电算化是对传统手工会计进行了改造和革新后产生的,它将在企业现代化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为了尽可能减少风险.尤其是打击计算机舞弊我们再不能重犯发达国家过去先研究电算化会计再研究电算化审计而造成巨大损失的错误。随着会计信息系统向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内部控制的模式也就更加重要,对其内部控制的研究也会日益重要并越来越细致,对内部控制中时间控制的研究.除了保证会计信息系统的正确运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外,对减少系统的风险、保证系统的安全等方面,也会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信息系统审计人员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审查线索。

3.实现预算、控制、考核评价的信息化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全面预算、过程控制和考核评价是会计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具体体现。全面预算是规划经营目标,过程控制是保证经营目标实现的措施.分析评价是检查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构成了会计管理的有机整体。会计管理的信息化在某种意义上讲,首先就是要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信息化。

4.应用SCM, ERP和CRM提高会计管理信息化水平

篇6: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程序与途径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选择职业有了自主权。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受国家政策、就业法规的指导和制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本章将详细介绍就业程序、就业途径、国家公务员的报考与录用、就业协议书

第一节就业程序

高校毕业生求职择业前应该了解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及相关的就业政策,收集处理信息,做好资料准备和心理准备,慎对应聘和签约。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一般工作程序

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管理机构主要有教育部、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主管部门和高等院校。这些管理机构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大致如下:

(一)分析形势,制定政策。教育部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重点建设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制定相应的政策,从而确定的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各部委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出本地区、本部门所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具体意见,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就业方针政策和规定以及学校主管部门文件要求,结合本校毕业生实际情况,制定本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细则。

(二)资源统计和资格审查。毕业生资源统计工作一般在每年的九月份开始进行。资源统计内容包括毕业生毕业专业、姓名、性别、政治面貌、家庭所在地,培养类别等。资源统计是一项十分重要和严肃的事,既不能有丝毫差错又不能弄虚作假,凡是属于国家正式派遣的毕业生都必须是招生时列入国家任务计划内招收的学生。各高校负责本校毕业生的资格审查工作。及时向主管部门和地方调配部门报送毕业生资源情况。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毕业生的资源统计工作,并按时报送国家教育部。国家教育部在每年的11月份左右向各地区、各部门提供下一的毕业生资源情况,包括毕业生所在的学校、所学专业以及毕业生来源地区等。各地区、各用人单位要向国家教育部提供毕业生需求信息。国家教育部负责向社会及时通报毕业生资源情况和需求情况,并及时组织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

毕业生资格审查工作在每年12月份左右完成,主要从毕业生德育、智育、体育三方面审查是否符合毕业条件,对于不符合学校学籍管理有关毕业条款的,给予结业处理。(结业生落实到就业单位后同样可以派遣,只是派遣证上要注明“结业”字样)

(三)就业指导。各高校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包括思想教育、政策指导、形势分析、信息指导、心理辅导、技术指导等,目的是为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职业,全面、迅速、有效地与工作岗位结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现在有很多学校将就业指导提前到大

二、大三开始,形式也是多样,如:开设选修课、讲座、编《就业通讯》、个别指导等。

(四)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活动是毕业生落实就业单位的重要方式。各地区、各部门和各高校的就业管理机构在每年的12月份至下一年的4、5月份,采取多种形式召开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参加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大会和开办毕业生就业市场,为毕业生求职择业创造条件、提供服务。毕业生在学校的指导下可直接参加这类活动。经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后,毕业生、用人单位应签定毕业生就业协议书,作为毕业生派遣报到就业的依据。

(五)《就业协议书》的审查和《报到证》的签发。每年5-6月,高校应做出毕业生鉴定和安排毕业生体检,审查《就业协议书》是否合法有效,手续是否齐全。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凭学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三方签定的《就业协议书》签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以下简称《报到证》)。外省生源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由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回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报到的《报到证》,同时,以就业计划的形式函告对方就业主管部门,这部分学生在择业期内落实就业单位后,由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就业主管部门转签《报到证》。

(六)派遣、报到接收工作。学校派遣毕业生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6月底—7月初,派遣毕业生统一使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公安部门凭《报到证》办理户口迁移手续。毕业生

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到工作单位报到,用人单位凭《报到证》予以办理接收手续和户口关系。毕业生报到后,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需要和毕业生所学专业及时安排工作岗位和岗前培训等。

篇7: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引言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是否让企业满意,就业率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尺。就业率的高低,从表面上看来,反映的是高职毕业生寻求工作岗位的机会多少,而实际上折射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及其教育教学的改革深度、贴近社会与企业的吻合程度以及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亲密力度,特别是反映出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产品”的精度。因此,实现高职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就必须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打造高职教育的“精品”,并全力做好“精品”的推销工作。换言之,高职毕业生高就业率的实现途径是立体交叉的。适应社会需求是职业教育特色的泉源,也是高就业率的根本所在 高校扩招后,毕业生人数增多,毕业生的就业呈现出高度集中的态势,逐步从过去的“供方市场”转变为“需方市场”。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培养人才必须认真考虑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办出产销对路的特色来。这种特色具体表现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上。

职业技术教育的生命力在于按需培养,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各项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职业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经济需要对专业和课程设置及时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针对不少地区所出现的“三多三少”(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带头人少;经营管理人员多,符合市场经济管理人才少;技术工人多,高级技工、技师少)的现象,高职院校应该在“三少”这方面大做“三补”文章。上海、浙江、苏南一带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需要大量的物流管理、信息流、车辆工程等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第三产业中许多新的工作岗位也正在出现,整个社会经济的职业和劳动结构在层次和类型上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就为新专业的设置提供了根据与方向,也为高职院校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提供了“导航”航标。

课程体系的设计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能否具备直接上岗和后续发展的能力,用人单位呼唤毕业生的“一专多能”。只有从职业分析入手,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科学地确定本专业的教学计划,构建课程结构,选择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按需施教, 才能打造吻合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基础理论以需要够用为度,专业课的适当综合化才能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未来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基本完成岗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集聚,符合用人单位上岗后不再培训的要求。根据社会需求,毕业生毕业时多几个职业资格证和计算机、外语等证书,用人单位是十分欢迎的。行业、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和生产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其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建设性建议,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更能贴近生产实际,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强劲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提供了保证。打造复合型人才是使毕业生市场抢手的秘诀

素质教育目前已经成为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和内容,提高学生的素质已经成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十分根本的方面。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用人单位衡量和选择毕业生的一个基本标准。没有一定的素质,尽管学科和专业非常合适,用人单位也不一定会录用这个毕业生;相反,尽管某个毕业生在学科和专业方面不一定非常合适,但是,如果他具有比较高的素质,用人单位同样会考虑录用。当然,目前对素质的具体含义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就业中素质的重要性却是有口皆碑的。它可以表现为毕业生应用各种知识和能力时的迁移能力,还可以体现在毕业生的各种社会交往方面等等,因而必须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毕业生的第一证书是学历文凭,第二种证书是职业资格,而第三种证书则是“社会责任感”,这是一个无形的证书。这些证书综合起来就是学生的职业“上岗证”。

在调查用人单位今后3—4年内需要何种人才时,大多数单位表示需要生产、管理、技术应用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对人才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学生毕业后到工厂就能动手、顶岗,而不需要再次培训。纺织专业的毕业生到企业后就能挡车、搞工艺设计,也能搞管理;机电类的毕业生一到企业即能干机械、维修、保养,也能干电气,甚至车、磨、铣床等样样都能;服装制作与设备维修专业,要求学生既能设计又会制作,还要会维修设备,有独立工作能力,加强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图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要求具有电脑绘图软件的熟练运用、对施工工艺知识的熟练掌握能力等。大多数用人单位表示今后3—4年内需要纺织、染整、机电、服装、营销、室内设计、环境规划、公关等方面的人才,并要求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电脑绘图能力、手绘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订单式” 培养和专业设置“前沿化”,是高就业率的源头活水

学校为用人单位“度身订做”职业技能型人才,就是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据教育部提供的资料显示,企业需要数以万计的数控技术应用领域的操作人员、编程和维修人员;随着“汽车名都”的建设,汽车制造行业、物流行业、市场营销行业,每年都要新增近万名从业人员。高职院校根据企事业用人单位的“订单”进行教育与培训,就把学校教学工作与就业培训结合起来,使人才培养过程紧贴社会需求。

解决就业问题的基础环节是专业设置要适应市场要求。很多学校搭建与市场需求链接的第一步,就是从专业设置切入。专业设置瞄准市场需求的“前沿”、社会需要的“前沿”、企业需要的“前沿”和岗位需要的“前沿”,即“第一线”的需要。根据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走向,在广泛调研的前提下,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安排、主干课程设置和能力结构要素构成、专业开办条件以及专业建设社会可利用资源等方面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在此基础上,决定该专业设置与否。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应运而生,这是学校保持较高就业率的一个必备的前提条件。

通过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学校专业设置的定向是明确的,专业建设的目标是清楚的。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专业调整、改造,同样需要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给予专业建设以新的内涵。很多学校一些传统专业的改造、专业外延的扩大、专业内容的整合、专业方向的拓展,甚至一些专业的撤消或停止招生,同样也是这种产销链接的形式在发挥着作用,如“机电一体化与市场营销”、“服装工艺与国际贸易”、“策划与投资分析”、“纺织品检测与经贸”等复合型专业的设立,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正是由于这些专业瞄准社会需求,突出办学特色,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技术、工艺、管理、服务等岗位的应用性专门人才,所以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能找准就业方向,较快地进入到工作岗位。如纺织、纺织品检测、染整、机电、服装设计等专业再加一门英语或日语,是很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产学合作是高就业率的另一条坦途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而产业、企业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高职教育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积极打通产学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了毕业生对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适应程度,从而也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初始阶段——一般性的参与合作。企业参与接收学生实习、选用优秀毕业生、给予一些资金支持、开展联谊等活动;过程之中——协助性的介入合作。企业介入高职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新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同时接收毕业生实习训练。这种协助性的介入合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了推动与促进的作用。最终目标——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高等职业教育。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合作。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学校主动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改造等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这种形式在我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已初见端倪,并赋予了合作双方更积极、更有活力的合作空间。拓宽渠道,为高职生就业开辟基地

第一,激活各种有利因素建立就业基地。我校的做法是:首先争取苏南、确保苏中、带动苏北。加强与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集团和各地市人才服务中心的联系,努力争取成为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人才培养基地、无锡新区人才培养基地、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才培养基地等的友好合作伙伴,在无锡、苏州地区大型企业选择高职毕业生时我院成为他们首选的学校,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扩大就业基地;其次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暑期见习活动,充分利用学生实习见习、社会实践的单位来拓宽就业渠道,要求每一位同学暑期实践不少于2周或3周,学校5、6千名学生社会实践的单位信息收集起来筛选,分地区联系,建立校友会,利用专业指导委员会,聘请客座教授等多种渠道,倾听用人单位意见,进行情感交流,促进校企沟通,巩固扩大就业基地。

第二,与用人单位沟通,用学院的信誉建立就业基地。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信誉是学院开辟就业基地、巩固就业基地的保证。为此,我们在就业工作中,重视与用人单位的协作、沟通。首先,一视同仁对待每一家用人单位,热情地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尽量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要求推荐其需要的毕业生,提供给用人单位参考的资料,全面而真实并客观地反映毕业生的基本情况。其次,推荐毕业生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让用人单位接收到满意的毕业生。最后,用人单位一旦与毕业生签约,学院从维护个人信誉与学院信誉的角度,信守合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毕业生随意毁约,影响学校声誉。

篇8:论毕业生就业工作途径

一、问卷调查研究结果分析

1. 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应对未来就业的积极表现

(1) 学生对电子商务未来就业形势预期良好。学生虽然所做工作与专业无关高达50.65%, 但经过半年的实习, 学生对电子商务就业形势预期良好, 有62.33%的学生对努力就能够达到对口就业持乐观态度, 有29.87%的学生认为只有优秀的人才可以找到对口工作, 只有3.9%认为找不到, 3.9%希望继续学习深造。

(2) 学生择业期望总体态势良好。31.17%的同学认为解决当前就业难的办法之一是调整择业期望, 大多数学生的择业期望总体态势良好,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选择就业单位多样化。鉴于目前政府机关的就业难的问题, 只有10.39%的学生选择此类岗位;选择民营企业和自主创业岗位的占27.27%;有42.85%将近一半的学生, 首选岗位是三资企业, 表明大多数同学还是想稳定、求发展。 (2) 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目标准确。不管学生选择什么岗位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都比较低:63.63%学生选择1001-2000元, 31.17%学生选择2001-3000元, 只有1.3%选择500-1000元, 3.9%学生选择3001元以上。这说明学生对自己的处境非常清楚, 薪酬定位非常准确, 没有盲目地追求高薪高回报, 也没有悲观到“免费”试用的境地。 (3) 高等院校之间没有门槛高低之分。在“用人单位最关心毕业生的那些素质”一项调查中:只有6.49%的学生选择学校名气, 认为学校越好对自己找工作越有利;更多的同学认为“社会实践经验”、“实际操作技能”、“品德”最为重要。

2. 学生对未来就业岗位准备充分

在“为毕业后的就业你都做了哪些工作”一项的调查中:66人通过兼职或实习获取工作经验, 30人积极参加校内外各种活动, 30人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29人认真参加就业指导课程, 35人参加职业资格培训, 13人经常与老师或已毕业的学长探讨。

66人通过两种以上的方式进行准备工作, 仅有11人只采取了一种方法但大多是兼职或实习。这说明学生在校期间能够非常清楚地意识到未来的就业形势, 能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将来的就业提前做好准备。

3. 困扰学生电子商务未来就业的因素

(1) 职业技能训练不足。56位同学认为在就业中普遍感觉自己的职业技能不够, 54位同学认为困扰自己就业的最大因素是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 32位同学认为需要通过加强实习等多种方式更加了解企业。这说明通过半年的校外实习, 学生越发意识到职业技能在就业岗位中的重要性, 迫切希望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

(2) 学生就业渠道狭窄。在所给的四项就业渠道选择 (参加各种招聘会、学校推荐、翻看报纸招聘广告、找熟人) 中:选择两种组合的占50.65%, 选择三种组合的7.79%, 选择四种组合的仅2.6%, 选择一种就业渠道的占38.96%。表明学生局限于已有的传统就业渠道, 导致就业面狭窄、就业难度增加。

(3) 学生就业心理阴影。有51.95% (40人) 的学生认为需要调整就业心态去适应就业难的困境, 其中有31.17%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大就业心理辅导的课程比重。从这个方面能看出学生在就业中因各种因素导致心理压力比较大, 急需寻求解决的途径。

(4) 学生就业技巧缺乏。必要的就业指导和提高就业技巧也是困扰学生就业的两大难题, 分别有24.67%和41.56%;有53.25%和57.14%认为学校应该提供就业指导课程和就业法律、政策专业指导课程。

4. 学生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看法分析

(1) 对课程设置内容侧重点的分析。高专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基本素质、素质拓展和职业能力。

57人认为基本素质课程中的实用英语对自己帮助很大, 49人认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很重要, 36人认为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对就业有促进作用, 这符合电子商务专业就业所需能力的要求。

素质拓展有六门课程, 按学生选择的重要性从大到小分别为财务管理、投资与理财、公共关系学、现代经济学、艺术鉴赏、公共选修课。可以看出, 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 与资金运作和社会人群接触越来越多, 因此对于工作中的投资理财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两方面的兴趣比较浓厚。

职业能力方面课程主要分为:技术型课程 (Photoshop图像处理、网页制作技术等) 和商务型课程, 选择技术型课程对自己有帮助的同学比例明显高于商务型课程。

(2) 课程设置的结构合理性分析。对于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学界一直有着“大而全”与“小而精”之间的争议。在开放性问题中有6位同学写下课程设置需要更有针对性, 要小而精。有14门课选择的学生人数低于25人, 不足总调查人数的1/3。

(3) 学校技能培训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我校坚持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导, 突出对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训练。调查过程中只有6人认为学校安排的实训、实践课程没有必要, 分别有31人和44人认为的确从中学到了书本里学不到的东西和对就业有一定的帮助, 但也有41人和45人认为实训内容应当更加丰富些以及希望学校组织更多的专业实践与认证培训。

(4) 顶岗实习情况分析。45人希望学校能为学生提供联系用人单位实习方面的就业指导, 说明学生能客观、清楚地意识到学校安排的见习对他们学习技能、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学生对见习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二、结论和建议

1. 调整课程设置

高职高专院校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要突出人才培养改革模式就必须加大课程设置调整力度,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镇江高专在电子商务专业方面做了很多改革, 但仍存在整体教学体系不连贯和实验场所稀缺等问题。

(1) 课程设置“小而精”。 (1) 计算机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电子商务课程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为基础, 但也不宜开设太多, 删掉课程之间的重复部分, 将相关课程进行有机整合, 使课程内容紧凑有效。比如将传统的《图象处理》、《动画制作》、《网页制作》、《SQL数据库》四门课程进行有机融入进《网站设计》的教学中, 实现动态网页的制作等。 (2) 商务课程进行分层专业培养。笔者建议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进行分层专业培养:严格进行学分制, 打好计算机技术基础后再把学生分不同方向分别引导到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方向上去。 (3) 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进行调整课程设置。学校应该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学生的特点, 及时调整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 比如3G时代的到来, 电子商务即将进入移动电子商务时代, 因此下一步可以设置移动电子商务课程等等。

(2) 实践课程设置。 (1) 通过理论课程改革进行实践性教学。以课程改革为主导, 以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的教学;以实际网上购物、支付与网店经营为主进行网络零售实务课程教学, 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融职业能力于每一门课程中, 不断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 (2) 通过科技创新不断促进实践性教学活动。购买的模拟平台不适合于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 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议由老师带领学生改良模拟平台, 掌握模拟平台的操作原理, 为学生适应不同的企业做准备, 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 (3) 实训基地的实习。从大一开始每学期都抽出3-4周的时间在企业真实环境下以商务素质拓展训练为主题的工学交替,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意识与商务素质。

当然实训基地有一定的地域、时间、人数和职能的局限, 可以考虑在校内专门为学生建立虚拟工厂 (影子工厂) 并设立服务器提供在线的ERP系统支持, 让学生以5-6人为一个团队, 从事B2B、B2G的电子商务实践, 并进行经营、管理和维护;也可以鼓励并帮助学生在一些免费的商务平台上开设自己的店铺进行C2C模式的商品销售或提供在线服务。学生经常以团队形式完成相关实训任务,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 创业指导教育贯穿始终, 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学生从填报志愿到毕业可以简单分为三个过程:填报志愿阶段, 学习阶段, 顶岗实习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 将创业知识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去, 不断完善学生的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结构, 从而让学生拥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 养成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忠诚度, 并不断培养和拓宽就业市场, 从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 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状态。

3. 拓宽求职渠道

除了传统的求职渠道之外, 学校和学生都应积极寻求新的途径。

(1) 学校方面。 (1) 精心推荐实习岗位, 提高对口就业率。实习岗位选择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着实习的顺利进行, 并影响到实习的效果, 也影响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因此建议学校牵头, 系部挖掘并利用校内外丰富的社会资源, 多方面多渠道选择企业, 扩大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 缓解实习岗位与电子商务专业对口就业的问题。 (2) 指导教师全程管理、指导学生。实习是学生向企业员工身份过渡的一个必经环节, 会遇到很多意外的问题, 指导老师应跟队并及时了解学生实习情况, 关心学生生活和思想动态, 作为企业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 协调好学校、学生和企业、带队师傅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真值表例题下一篇:写浪漫爱情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