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2022-09-11

1 引言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指学生按照大学正常的教学计划和有关要求修完所有的学分并获得毕业证书之后, 由于主客观的原因, 一定时期内未实现真正就业。由于其事关整体就业质量和社会稳定,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1]因此, 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

2 离校未就业的原因分析

2.1 缺乏紧迫感和危机感

孩子上大学, 不仅是精神上的扬眉吐气, 更重要的是承载了全家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对某些农村家庭的大学生更是如此。然而,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大学毕业生应有的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却并没有同步增强, 尽管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一直都在想方设法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 但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却认为, 就业问题纯属私人问题和个人自由, 毕业时不着急就业的学生不在少数。[2]

2.2 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矛盾突出

据统计, 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95万, 加上往年未就业毕业生、已就业但准备跳槽等因素叠加后, 就业人数会更加庞大。随着近年来企业用工成本持续攀升, 人民币贬值, 市场不稳定等因素使企业的发展成本越来越大, 很多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实体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的甚至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尴尬局面, 企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相应也不断减少, 就业人数与就业岗位数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3 参与就业竞争的实力较弱

在大学学习阶段, 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认真学习专业知识,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夯实专业技能, 并将知识和技能积累, 转化成自己的就业竞争力。但是也有部分同学无心向学, 整天沉溺于游戏和所谓的社交活动, 没能认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 专业技能较弱, 无法胜任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 导致就业竞争力乏力, 无法顺利实现就业。

2.4 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对比落差较大

不管就业竞争多么激烈, 大学毕业生对薪酬水平, 就业单位所在的地域、所属领域和性质的关注度仍然有增无减。然而, 残酷的现实是, 刚踏入工作岗位的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短期内无法为企业直接创造可观的效益, 相反企业还需要花一定的时间和金钱来培养他们。企业不养闲人, 他们不会提供高薪来招聘不能为其创造理想价值的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 当企业提供的薪资与毕业生心中期望薪资无法契合的时候, 大学毕业生的选择往往是继续寻找或观望。

2.5 自主创业未就业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现今的一个高频词汇, 对高校毕业生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目前, 从高校到学生都是热情高涨, 然而, 创业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绝大部分创业者并无创业经验, 加之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固然有少数创业者取得了成功, 但是绝大部分创业者都以失败告终, 未能实现真正就业。

2.6 考研热出国热未就业

高校毕业生中, 由于早有考研的打算或者暂时没有考上又打算继续深造的, 并不急于马上就业的情况比较普遍。还有些高校毕业生由于受大环境影响, 同时又有比较好的家庭经济支撑, 打算到国外深造也不急于马上就业, 一定程度上对离校未就业工作带来了影响。

3 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措施

3.1 把责任担当观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教育中

高校在日常的就业指导过程中, 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个人的责任担当, 对那些具有低工资岗位不做、欠发达地域不去的畸形就业观的同学要予以引导教育,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毕业后就业是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基本的责任底线和责任担当。

3.2 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感情, 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后续跟进打好基础

当前, 高校很多的毕业生一离开学校就马上更换了联系方式, 毕业即失联的学生很多, 很少有学生更换联方式后会主动告诉老师, 导致老师跟进离校未就业学生困难,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和老师感情不深, 学生未真正理解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所致。也正因为如此, 使得离校未就业学生后期无法跟进, 给整体就业工作带来被动。

3.3 专人负责, 动态跟踪, 及时掌握离校未就业学生就业情况

就业工作具有相对稳定性, 高校应建立就业工作专人负责工作机制, 及时做好信息登记, 随时掌握毕业生的最新情况, 对离校未就业的学生要通过多渠道做好动态跟踪, 了解他们的就业预期, 实现精准发布对应信息, 充分满足未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交流需求, 帮助其顺利实现就业。

3.4 增加专业招聘会, 提高签约率

目前, 各高校的综合性的招聘会很多, 场面热闹非凡, 按照供需比计算, 也远远超过毕业生实际人数。然而, 这样的场面基本上是赔钱赚吆喝的多, 实际签约率很低。因此, 学校应动员各学院积极邀请企业到校进行专场招聘, 量身定做, 提高招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5 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作, 涉及政治、经济、心理、管理、教育等各方面知识, 而一个人不可能对各个方面的知识都面面俱到, 加之很多就业指导人员属于兼职身份, 所以真正“科班”出身的比较少, 很多老师对就业指导工作了解不够, 认识不深。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社会需求、招聘要求、企业关注点都与以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就要求就业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对社会的了解和学生心理变化等要做到与时俱进。除了就业指导人员自己主动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业务知识外, 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培训教育工作, 从而提高就业指导效果。

3.6 积极引导, 转变观念, 准确定位

(1)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理念, 充分认识到大学毕业生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普通劳动者”,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 “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属于过去; (2) 让同学们树立“先就业, 后择业”的观念, 告诉大家工作经验和就业竞争力是在就业过程中积累起来的; (3) 准确定位, 科学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潜力和现实社会需求, 站在更加客观的角度地认识自己, 扬长避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从而做出正确的就业取向, 增强抗挫折能力, 实现良好的价值预期。

总之, 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把学生装在心坎上, 多方并举出实招, 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就业, 切切实实做好就业这项伟大的民生工程。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尤其是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因此, 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离校,未就业,就业指导

参考文献

[1] 潘莹瑛.谈如何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J].才智, 2014 (36) .

[2] 刘博婵.浅谈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J].学理论, 2015 (13) .

上一篇: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媒体研究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探索下一篇:《电工技术》课教法优化的思考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