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2024-05-10

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通用11篇)

篇1: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了创造整洁、优美、文明的农村生活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根本好转并得到长效管理,结合农村实际,制定我县农村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第二条 乡镇设立村容环境卫生管理队伍、村指定保洁员,负责本乡镇的村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 禁止在辖区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及树木上涂写,刻划或张贴各类宣传品。不得有乱搭建,乱摆设,乱挂广告等有碍村容村貌的行为。

第四条 乡镇辖区内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应当保持完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挖掘村镇道路,确需临时占用、挖掘的,应经道路管理部门批准,并在规定的期限内负责修复。

第五条 保持乡镇辖区内道路、沟渠环境整洁,道路无粪堆、柴垛、土堆和建筑垃圾等,沟渠护坡平整,无垃圾杂物。

第六条 建制镇区主要街道两侧不得设置废品收购站点。其其地段设置废品收购站点,须经镇人民政府同意。

第七条 设置广告、招牌、路标、画廊、霓虹灯等设施,必须经镇人民政府同意,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审

批手续。对破损的设施,应当及时维修。超过审批期限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延期手续或者自行拆除。

第八条 在镇、村庄合理设置环境卫生设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损坏、拆除环境卫生设施,或者改变使用功能。确需拆除的,应当经镇、场管理部门批准。

第九条农户院墙门楼应当规范、院落应当整洁卫生,生活区、生产区应当隔离,无乱堆乱放现象,杂物摆放整齐。

第十条 禁止随意倾倒垃圾、污水,庭院围墙外搭建厕所、圈舍,堆放垃圾、粪堆、柴草、杂物等,利用道路打场晒谷。

第十一条 环境卫生管理队伍由各乡镇从现有工作人员中调配;村环境卫生保洁员按每组1人的标准指定,保洁人员工资、垃圾清运费、环卫设施维护费、垃圾车辆燃油费等从收取的环境卫生费中支付,差额部分由县财政列入预算计划。

第十二条 环境卫生费按照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居民每户每月2元,村庄农户每户每月1元的标准进行收取,沿街商铺每个每月5—10元的标准收取,由乡镇统一管理。乡镇所在地各单位由乡镇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收费。

第十三条 对村庄环境卫生的垃圾,由保洁员将垃圾集中收集到村垃圾站,乡镇统一配置垃圾清运车辆,负责收集并运送到垃圾处理场。

第十四条 环境卫生管理队伍和保洁员应当定期维护垃圾池、垃圾车等环境卫生设施,对破损、陈旧的环境卫生设施及时更新或者修复,保持完好。

第十五条 各乡镇人民政府制定本辖区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门前三包”责任制,各村制定村庄环境卫生公约。

第十六条 对违反农村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的行为,由乡镇人民政府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篇2: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1、实行”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责任制。

2、不准乱搭建、乱摆设、乱挂广告,有碍村容,建者除责令清除外可处5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

3、不准在村巷道、空旷地搭设摊档、堆放生产生活杂物,各户必须自备垃圾容器,但不准放在巷道里,违者除限期改正或清除外,并处于5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4、不准在村里乱停放车辆,应停放在指定的停车场里,违者处500元以上XX元以下罚款。

5、不准在村中设置饲养经营性质的家禽、家畜场所,要养猪要离村偏远地方及离东深河1公里,并要做三级化粪池,违者除限期拆除外,每栏可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村民如需养狗必须经公安部门批准并按时注射防疫狗针,进行拴养,如狗咬伤人,狗主按有关规定交由公安部门处理。

6、不准村民住户在村中经营电焊铁门、窗等工程,有碍村民正常用电和噪音影响村民健康,违者限期拆除外,并处以3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

7、不准在村内设置杀鹅、鸡及烧烤、麻辣食品加工场所。因加工场所不卫生其加工气味污染严重,违者除拆除外,并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

8、村民住户要设置厕所,一定要做三级标准化粪池,不能直通,一经发现,除责令拆除外,并处100元以上300元以下罚款。

9、不准村民住宅出租收购、拾生产和生活垃圾的人使用居住,违者采取强制措施强行搬迁,并处以罚屋主100元以上XX元以下罚款。

篇3: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第一条 镇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村庄、集镇房屋的产权、产籍的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

第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村庄、集镇的房屋、公共设施的管理规定,保证房屋的使用安全和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不得破坏或者损毁村庄、集镇的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电、邮电、绿化等设施。

第三条 未经镇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养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不得损坏。

篇4:村容村貌连片环境整治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镇委、镇政府决定召开全镇村容整治暨村庄绿化工作专题会,主要是考虑当前全镇各村村庄环境状况日益令人担忧,对广大群众生产生活及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影响。一名话形容:“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动员全镇干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村容整治和村庄绿化为切入点,强化工作措施,进一步推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下面,我就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搞好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总要求是五句话二十个字: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可以说,这二十个字涵盖了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虽然建设内容非常丰富,但既然是建设新农村,就必然要求有新形象。村容整洁就是新农村的形象,是最容易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现村容整洁,就是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突破口,通过稳步扎实的村庄整治,创造适于人居的环境;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协调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速度,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保障农民的生存,促进农村的发展;充分发挥农民和社会各方面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村容村貌,改善生活生产条件,使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达到“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安康,环境整洁优美,思想道德良好,公共服务配套,人与自然和谐”的建设标准。

1、搞好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都反复强调,搞好村庄规划、建设,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变村容村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趋完善,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城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但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面貌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环境脏、乱、差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使得城乡差距表现得更加明显、更加突出。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对村容进行整治,配套必要的设施,搞好环境卫生,改善村容村貌,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整洁村容,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农业生产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村容整治工作日渐提上议程,这也是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迫切要求,更是当前乃至未来广大群众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需要。

2、搞好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是培育新型农民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根本的是培育新型农民。“人改造环境,环境塑造人”。人与环境的关系,可以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村容整洁是乡风文明的外在表现,环境好了,文明的程度才能提高。如果我们的乡村污水横流、道路泥泞、垃圾遍地,谈何文明?乡风文明的地方,往往村容整洁,而村容整洁的地方,往往乡风文明。在村容整洁的环境中生活,在乡风文明的氛围中成长,村民的整体素质自然也会在无形之中不断提高。所以说,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做好了,不但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3、从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入手,是建设新农村的现实选择。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能脑袋发热,一哄而上。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我们的政府财力也有限,尽管党中央已经和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增加财政向“三农”的投入,但短期内不可能增加大量投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也不能等待观望,寄希望于上级扶持,更不能畏难发愁,无所作为。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要出发,立足自身、立足现有的基础,从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就是群众迫切需要、我们力所能及、农村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要强化措施,扎实稳妥地推进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对此也寄予厚望。要把村容整治、村庄绿化作为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抓住时机,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努力创造和总结更多的经验。在工作推进中,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1、要不等不靠,迅速展开。我镇《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以村庄绿化、净化、美化为目标,深入推进村庄道路整治工程,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优化居住环境,每个村组要根据实际统一抓好各组各湾主干道路基整理,并辅以铺上砖渣碎瓦硬化及配套排水排污沟渠,既可为目前条件下老百姓出行提供方便,也为今后通组通湾公路打下好的基础;同时大力开展农村植树造林,提高农村林木覆盖率,做到通村道路、主要道路有林木,村庄周围有林带,实现村庄在林中、庭院在树中、人居在绿中,改变农村环境“脏、乱、破”的局面。今天是 号,春节即将到来,留给我们的黄金工作时间不多了。因此,要求我们必须迅速行动起来,不等、不靠、不望,各村要立即着手研究本村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近期各村要抓紧时间以组、湾为单位制定村容整治方案,启动除草、除杂、移草堆、砖堆子、拆烂棚子、填整道路等实质性工作,先期启动村容整治工作,为后期村庄绿化作好准备。同时也要统一划定各湾屋前屋后、各路两旁林木栽植地段,做到整齐规范,并落实树苗采购、栽植方法、林木管护等。

2、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村容整治的目的是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要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关键在于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就是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从当地农村实际出发,绝不能超越农民的承受能力,搞大拆大建、盲目追求高标准,或者不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搞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工程。有什么基础干什么事;有什么条件搞什么标准。尽力而为,就是在确定村容整治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发扬“说了算,定了干,天大的困难不改变”的精神,想尽千方百计,吃尽千辛万苦,把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做好、做细、做实。做好,就是要让群众满意,村民受益;做细,就是认真研究村容整治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不出纰漏;做实,就是踏踏实实进行村容整治、村庄绿化,沉下心来做,铺下身子干,干出效果。

3、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抓好村容整治、绿化村庄工作的关键是要从解决农民最急迫、最直接、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让农民实实在在地得到实惠。当前,我镇农村人居环境还比较差,面临的问题很多,在解决上也存在轻重缓急的不同。有的急需解决,如眼下植树黄金季节将至,要抓住时机,开展村庄绿化造林;有的需要逐步解决,如有的村进村进组进湾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外面的车进不来,村里的人出不去;有的可能需要通过长期努力才能解决,如村村组组湾湾通水泥路,农民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环境卫生、污水与垃圾处理等。秦杨村十组的实践表明,立足已有条件开展村容整治,凡是能用的或者经改造后能用的资源和设施,都要加以充分利用。我们此次提出的,每个村组抓好各组各湾主干道路基整理,抓好主要道路有林木,村庄周围有林带,就比较准确地反映出了农民关心的实际问题。在村容整治项目的选择与实施上,必须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充分考虑农民的传统习惯和生活生产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决定是否开展,根据农民需要的缓急程度来决定项目的实施顺序。对于农民一时还认不清、看不明的一些重要项目,先搞试点、示范,通过实实在在的例子,让农民逐步理解和接受。要防止脱离农民的实际需要,简单地由村集体或个别村干部决定整治项目。没有农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单靠村集体“一头热”,整治项目很难搞起来,更难维护好,即使搞了,农民也会感觉到没有得到实惠。

4、要广泛发动,共同参与。村容整治,村庄绿化,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村庄整治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作十分复杂,既需要制定计划、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要求,又需要筹措和管理相应的资金、实物与劳务,还牵涉到相关的决策、监督与项目的后续管理。像秦杨村十组成立新农村建设群众代表小组,广泛听取征求老百姓对各项工作的意见,通过统一思想后进展实施,挖沟、砍杂树、移草堆砖堆子、买香樟苗、栽树、填路肩等工作开展的就很顺利。实践表明,发挥村民的参与作用,加强对村庄整治的实施组织和管理,直接充实了村庄事务的组织管理力量,为村庄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提供了组织基础。这些做法值得借鉴。近期抓村容整治,根本目的是要使整治成果长期保持下去,必须要让群众广泛参与,必须要有好的机制来保证。

三、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不断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向深入

组织做好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是各村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各村要毫不动摇,积极推进,稳妥实施,务求实效。

1、要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从前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农村建设到现在,已有近一年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中央、省、市和镇委都对新农村建设工作提出了具体目标和要求。接下来的时间,身处新农村建设一线的我们要按照各级的要求,真正把建设新农村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列入议事日程,干起来、动起来。我们今天召开的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现场会就是用秦杨村十组这个活的样板统一大家的思想,迅速行动起来,从力所能及的具体事情做起,把新农村建设工作推向深入。各村要根据本村实际,贴近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围绕村庄绿化、美化、净化、硬化等方面的内容,逐组逐湾制定规划、标准。各村党支部要充分发挥好各村党员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从村容整治、村庄绿化工作着手,掀起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2、要围绕主题,不断深入。我们把村容整治、村庄绿化作为新一年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切入点,这也是当前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点,必须不折不扣的做好。可以开展“改陋习、树新风”等活动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村容整治可以深入农户,开展以家庭清洁为主题的系列清扫评比活动,将卫生做到农户家中,教育帮助农民养成文明卫生习惯;可以召开“村容整洁”集中整治活动现场会,充分发挥文明户的示范带头作用,以农户为基础、村庄为单位,重点治理房前屋后的乱堆放、乱扔倒、乱张挂、乱涂画“四乱”,清理房前屋后淤泥、垃圾,保持房屋立面及室内清洁卫生,做到农户屋外屋内能“看”、脚下能“行”,确保村容村貌有效改善。农民垃圾随处扔、污水泼路上、棚屋随便建、粪草门前放、瓜菜沿路种、畜禽满屋养等陋习彻底改变。

3、要加强协调,形成合力。搞好村容整治、村庄绿化以至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是镇委新一年部署的工作重点,也是全镇农民的迫切愿望。各有关部门、村都要按照镇委的要求,加强相互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村庄整治工作。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不定期采取督导、检查的方式,调动各方面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协调解决村容整治、村庄绿化,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4、要严格考核,加强监督。每一个村都将有一名镇干部包挂,督促协助村组织实施,2月6日镇将组织专班对各村进行检查验收。镇机关干部每人将设300元作奖赔,村五职干部将从农业结构调整工资中拿500元作奖赔。通过严格考核,加强监督,确保事事有人干、事事有检查、事事有落实。

篇5: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201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环保局的指导和关心下,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乡爱国卫生示范乡创建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开拓创新,大力开展我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现将我乡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目标任务落实

环境工作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新农村,因此始终高度重视,将环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全乡环境整治工作由乡长负总责,副乡长亲自主抓,并配备了2名环保干事;各村也分别成立了由专人负责的工作小组,明确职责,强化监管,并结合各村实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整治方案及长效保洁措施。每周工作例会,各单位、村及时汇报了一周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情况。

二、加大整治力度,全面规范清理

在环境整治工作中,以乡区等级公路、省道支线三级公路为重点,整治领导组人员沿乡区、公道两旁逐村逐条街道,确定整治清理对象,明确告知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时限及其他责罚措施等,落实责任单位责任人。组织50余名卫生保洁员对乡区等级公路、省道支线三级公路沿线进行保洁,各村及机关干部对公路两侧绿化带内的环境卫生进行了大规模集中清理、平整, 实现林间平整,消除垃圾杂物,培训了绿化工20名,成立了乡绿化队和公路养护队,加强了对乡域绿化林带及公路的管理和维护,美化了乡村环境。全乡各村配置了垃圾收容箱,清扫工具,配置垃圾桶、果皮箱,各村配备了2-5名保洁员,在硬件设施上确保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三、广泛宣传发动,健全长效机制

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注重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宣传引路,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加整治活动的积极。印发宣传单10000份,张贴宣传标语400份,广泛宣传整治

活动的目的、意义,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营造了浓厚的整治工作氛围。各村通过广播、标语、宣传栏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教育,共书写墙体标语520条,通过长期的环境卫生清洁宣传,基层群众维护良好卫生环境的责任意识逐渐增强,使广大农牧民的环境卫生保洁意识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提高,大部分群众都能做到不乱扔乱倒垃圾,在注重自家房前屋后洁净的同时,按照全乡统一要求进行综合整治。

篇6: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为全面提高我镇城镇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镇区环境,为广大群众提供整洁、文明、规范、有序的生产生活环境,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从根本上解决我镇镇区“脏、乱、差”问题入手,组织社会力量,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率地对镇区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实现“净化、绿化、亮化、美化、畅通”的目标。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属地化管理,资源共享,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指导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全镇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经镇党委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塔尔镇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朱永辉(镇人民政府镇长)

副组长 王 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成 员:牛进莲(镇人大主席)

陈生凯(镇党委副书记)

马成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尹汉洲(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赵统云(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蔡 慧(镇党政办主任)刁亚彬(镇社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马德金(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各驻村干部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社会发展服务中心,王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整治任务

(一)占道经营整治。彻底清理塔尔街、双新路两侧商铺店外店、水果摊、饮食摊、服装摊等的占道经营;清除占用人行步道摆放经营的货架、自制简易货架以及建筑材料等商品、物资。

(二)建筑工地整治。施工工地一律按规定标准进行围档,围档外不准堆放任何建筑材料及杂物;工地的出入口要保持整洁,无杂物、无污水淤泥,严禁车辆带泥上路;除特殊情况,取得主管部门批准外,任何单位不得占用道路作业、施工;

(三)单位卫生整治。各驻镇单位要组织落实每周四的卫生日制度,彻底清除单位庭院内的卫生死角,做到单位庭院内及周边无积存垃圾,无白色污染,无乱堆乱放,无乱贴乱画,“门前三包”责任落实到位;

(四)交通环境整治。申请抽调公安、交通等部门集中对塔尔丁字路口和塔尔街段乱停乱放和黑出租车予以严厉打击和惩处,保障交通畅通;

(五)违章建筑整治。彻底拆除沿街塔尔街、双新路及 各村私搭乱建的板房、塑料棚、围栏、厕所、牛棚等各种违章建筑。并借此机会拆除路旁违法建筑;

(六)继续加大各村卫生整治力度。彻底清除积存垃圾。继续加大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清除力度,达到无垃圾积存,加强日常卫生管理。

五、时间安排

六、工作要求

(一)各村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形成“两委”班子领导 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本村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镇党政办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保证各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村要坚持科学合理的属地管理原则,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立以“镇为中心,村为重点,户为基础”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及管理体制。

(三)各村要加强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促进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整治及管理工作。

(四)镇村容村貌工作领导小组要积极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检查,不断推动此项工作取得实效。从2013年9月17日开始至2014年10月31日结束。

(五)镇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各成员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相关的指导和协调工作,确保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篇7: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为进一步改善全村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提高广大群众生活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有效改善“脏、乱、差”现象,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和镇党委、镇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通知.》精神,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镇区环境整治为重点,以大湟路、建设路、文化路为关键,以各自然村村容村貌环境整治为契机,大兴整治之风、创建之风、文明之风、落实之风,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调查研究,狠抓措施落实,循序渐进地逐步营造“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结净”的创卫目标。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切实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决定成立村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其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童守琦(村党支部书记)副组长:山成辉(村民委员会主任)

成 员:刘生莲(村团支部书记、村委会会计)

郑吉生(村妇联主任)赵修业(第1自然村村长)蔡德福(第2自然村村长)郭生禧(第3自然村村长)包正廷(第4自然村村长)姜胜邦(第5自然村村长)汪成德(第6自然村村长)甘英玲(第7自然村村长)童守祥(第8自然村村长)吉秀玲(第9自然村村长)景生录(第10自然村村长)张生玲(第11自然村村长)代朝全(第12自然村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督查组、卫生整治组。办公室

主任:山成辉

成员:刘生莲、郑吉生、邹廷兴、六积功。职责:主要负责整治活动安排、起草相关文件、召集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各工作小组工作汇报、拟定考核奖惩办法。督察组

组长:童守琦

成员:蔡德福、景生录

工作职责:对全村村容村貌和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卫生整治一组 组长:童守祥 成员:赵修业、卫生整治二组 组长:蔡德福 成员;代朝全、卫生整治三组 组长:郭生禧 成员:吉秀玲、卫生整治四组 组长:包正廷 成员:景生录、卫生整治五组 组长:姜胜邦 成员:张生玲、卫生整治六组 组长:汪成德 成员:

卫生整治七组 组长:甘英玲 成员:

卫生整治组负责、组织、带领本村村民利用每月1、15日进行卫生集中打扫和清理,对参加打扫卫生的人员进行登记,实现奖罚兑现政策。

三、整治重点

四、各自然村充分发挥村委会带领、组织、主动打扫卫生的主体作用,认真组织开展“四清”(清垃圾、清杂草、请逾泥、清路障)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十乱“(柴草乱跺、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家禽乱跑、衣被乱晒、杂物乱放、车辆乱停、摊点乱设、房屋乱建)现象,保持农村环境的整洁,及时清运建筑垃圾,切实营造村容整洁、卫生清洁、村风文明的和谐环境。

五、整治标准

(一)各自然村巷道两旁、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无垃圾、无漂浮、无乱堆乱放。道路、沟渠、公共场所、房屋内外无生产废料、生活垃圾。

篇8:村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向化藏族乡人民政府

关于创建卫生城镇及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

案的通知

各党支部、村委会、乡属各单位:

按照大通县“创卫”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小组办公室下发[2012]文件精神,并结合我乡的实际,制定出了《向化乡创建卫生城镇及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现下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向化藏族乡人民政府 2012年3月10日

主题词:村容村貌 环境整治 实施方案 通知

抄送:县委办、县城环局、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县创卫办,存。

向化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全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切实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根据《西宁市乡(镇)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大通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决定在全乡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特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整体质量,塑造山川秀丽、风景优美的新农村形象为目标,实行政府决策、乡村实施、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办法,努力将我乡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属地化管理,资源共享,政府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指导原则。

三、组织领导

为保证全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决定成立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 组:

组 长: 陈生福(政府乡长)副组长: 谢小兵(政府副乡长)

成 员: 司文德、郑洪帮、贺明俊、吉斌财、李成林、张广海、邓永良、马玉海、贺有明、宋国栋、代荣理、张青松、张万华、石国栋、蒋福成、王永军、岳占贵、巴军福。

四、目标要求

按照“布局优先、建筑美化、道路硬化、环境绿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农村公用设施的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步伐,加强日常维护,优先发展农村环境,夯实农村发展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村整体文明水平,真正达到“发展新产业、配置新设施、创造新环境、培养新农民、营造新风尚”的目标。要求乡政府所在地的环境卫生及桥荫公里两侧的环境卫生,彻底清除卫生死角和积存垃圾。

五、整治的主要内容

(一)搞好村镇规划,坚持按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建设用地、公共设施、公益设施等。

(二)村内实现“五化”,即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整体美化。

(三)拆除各类有碍村容观瞻、影响交通、生活娱乐的 建筑物(房、墙、圈、厕)、构筑物等。

(四)清除各类草垛、土堆及其它乱堆乱放物件。

(五)清理杂物,疏通排水沟、渠。

(六)整修各类破旧院墙、公共建筑物。

(七)搞好村内外、户内外的环境卫生,清除死角垃圾,建设固定的垃圾中转站。

(八)搞好村内绿化、美化,栽树种草,扩大绿地面积。

(九)抓好文化娱乐、休闲活动、商贸服务、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广电、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十)拆除本辖区内的破损或有安全隐患的各类门头牌匾,做到门头牌匾设置符合标准。

(十一)完成流水口新农村建设的绿化工作。

六、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

全乡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从2012年1月起至2012年12月底结束,分三期进行。第一期从2012年1月至4月,集中整治麻庄、流水口村,及桥荫公里两侧的环境卫生;第二期从2012年5月至8月,集中整治立树尔村、驿卡村、达隆村;第三期从2012年9月至12月,集中整治上滩、下滩、三角城、将军沟村。每期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月20日—3月30日)宣传动员阶段。各村根据《西宁市乡(镇)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和《大通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整治目标(整治实施方案报乡领导小组审核批准),成立村容村貌整治领导机构,并根据方案加大宣传力度,力争做到家喻户晓,让群众自觉参与到此项活动中来,并做好其他准备工作,为整治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4月1日—10月30日)集中整治阶段。各村根据整治的目标任务和要求,组织力量全面开展整治工作。在整治过程中要做到依法行政,确保整治工作不走过场、不走形式,达到预期效果。

第三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巩固成果阶段。各村在集中整治的基础上,进行自查和总结,建章立制,并形成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成果,防止反弹。

第四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检查验收阶段。乡领导小组要组织人员按照整治方案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对整治不力的村进行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工作要求

(一)各村要建立领导负责制,形成党支部书记亲自抓,村委会主任具体抓,自然村长主要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机制,将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本村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乡党委和乡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实行目标管理,保证各村的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各村要坚持科学合理的管理原则,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建立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及管理体制。

(三)各村要加强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整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群众维护环境卫生的意识,树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促进乡村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整治及管理工作。

篇9:村容整治作方案.

为实施贯彻落实党中央及各级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计划,进一步做好村庄整治工作,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质量,根据库车县委人民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村庄整治工作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动员和支持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完善村庄最基本的公共设施,改善农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二、基本原则

村庄整治工作总的思路是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整治,后规范;先试点,后推广;先近期,后长远”的工作原则进行,制定规划,分步实施。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五条基本原则:

1、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引导的原则。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合理确定整治项目,规范运作程序,严格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工作,建立政策体系,引导村庄整治朝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2、坚持群众为主、政府扶持的原则。建立农民参与机制,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整治的积极

性;坚持政府主导,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以政府投入为主。

3、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注意农村与城市的区别,尊重农村建设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需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为中心,充分利用农村现有条件和设施,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突出地方特色,体现农村风貌。

4、坚持量力而行、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推进,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5、坚持以人为本、环境优先的原则。以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前提,尽量保留原有房屋、原有风格、原有绿化,不推山、不砍树、不填塘,不随意拆房开路或取直道路,维护农民利益,营造安全、方便、舒适的村镇人居环境。

三、村庄整治的重点内容和目标

村庄整治的主要内容是“三清”(清理粪堆、垃圾堆和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栏)、“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村庄整治的着力点要放在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上,引导和推动农村地区逐步实现居住社区化、厕所水冲化、厨房燃气化。村内道路全部硬化,主要街道两侧有排水设施。村庄主要街道两旁栽植花草树木,庭院内外搞好绿化。村内主要街道安装路灯,实现亮化。村内设有垃圾集运点和垃圾箱,公共部位无粪堆、柴草堆、垃圾堆,无脏污水,无大牲畜在院外拴养或畜禽散养,规模禽养

殖集中圈养,建设卫生厕所,有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治理的规章制度,有环卫清洁队伍或专门人员。整治后的村庄,要努力达到村容整洁、路面硬化、饮水达标、厕所卫生、塘渠清洁、垃圾收集、住房适用、设施配套、村风文明。

四、村庄整治的主要步骤

(一)编制规划、制定行动计划。一是以乡、镇、办事处为单位统一编制镇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明确整治侯选对象。二是所有保留的村庄,都应编制村庄整治规划。行动计划要确定整治项目和规模,提出具体实施方案和要求。明确整治的重点和时序、组织领导的方式和费用分担的模式、监督检查的内容与形式等。所有整治内容都要由农民自主决定。对生态环境、村庄的安全防灾(如防洪、防水、防震、防地质灾害等)、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要重点做好专项规划。

(二)先行试点。抓好3个试点村、80个示范户的整治工作。力争全乡把3个试点村庄达到“五好”、“五新”标准,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整治重点,积极开展整治工作。要重点治理村 “脏、乱、差”现象,达到村容整洁的标准。

(三)分类整治。村庄整治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意不同类型:

1、改造重点村。根据全乡规划实行综合开发,规划一步到位,有计划、分步骤就地改造或集中迁建,使驻地村成为城镇社区。

2、建设中心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整治村庄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将其建设改造成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优美的新农村。

3、治理空心村。以村庄规划为抓手,对一户多宅和空闲宅基地进行有效清理;对于经济基础好的村,实行连片拆旧;经济实力一般的村,抓旧建新,填实“空心村”。

5、培植特色村。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建筑特色、农业产业特色的村落注意保护和开发,发展特色产业。

(四)检查验收。今年10月开始,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对当年村庄整治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和考核。各村要对列入整治的村庄进行检查和考核,县级考核的基础上,对试点村、示范村逐个进行考核验收。对达到目标要求的,给予表彰奖励;对没有编制村庄规划或规划过期的、整治成效不明显的进行通报批评,并取消试点资格。

五、保障措施

(一)领导机制。开展村庄整治活动,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惠及农村千家万户的德政工程,涉及面广,任务量大。为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乡政府成立村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乡办工楼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村庄整治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等工作。乡党委和人民政府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来抓,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分管负责同志靠上抓,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人,在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给予保障,用主要精力抓好这项工作。

(二)责任分解机制。村庄整治工作,市里主要负责面上的

指导,主要责任在乡党委政府,关键在村支部、村委会。各试点村、示范村,要根据本方案,结合今后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工作重点、整治标准和时限要求,示范带动,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和村庄建设。要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将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到各个层面、各个部门、各个村庄,确保村庄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资金支持机制。采取财政投一点,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倾斜一点,帮扶单位助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政策优惠减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各村建设办公室要与农业、水利、卫生、交通、林业等有关部门搞好协调,争取各部门涉农资金适当集中向试点村倾斜。要本着群众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动员群众投资投劳。

哈尼喀塔木乡2011年庭院改造村容整治工作方案

篇10:村容村貌整治方案

油房庄乡人民政府

关于开展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集中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

各行政村、驻乡各企事业单位:

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切实改善农村面貌,有效治理农村卫生环境,彻底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根据我乡实际情况,特制定我乡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为突破口,以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以加强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重点,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改变农村环境

成 员:冯国基 何建臣

四、整治标准

1、乡村主、次干道、集贸市场、公路两侧、校园、机关院落实行定期保洁,清除积存垃圾,做到道路畅通无阻,院内清洁。

2、建筑立面、树木干净整洁,拆除主要道路沿线及村庄内残墙断壁及私搭乱建的简易棚。

3、乡村垃圾统管统运,日产日清。清除乱堆乱放的杂物及杂草。

4、农户及商户门前清扫及时,保洁到位,无乱摆乱放、乱搭乱建、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等现象。广告牌匾规范整齐、美观大方、内容健康,无乱贴乱画现象。

5、乡村市场内有专人清扫垃圾,集散场净。

五、“三改、四清、五无”的主要内容

(一)“三改”:改房、改厕、改圈

1、改房:对房屋年久失修、倒塌院墙进行及时修整。

2、改厕。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进行农村改厕。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建设公共厕所。

3、改圈。人住房与畜禽栏舍分开建设,分开距离以住房内无异味为标准,要求畜禽入栏圈养。

(二)四清:清庭院、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

1、清庭院。杜绝院内垃圾、粪肥、污物乱泼乱倒,物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真正把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要采取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的形式,动员全民全力投入到治理活动中去。

2、集中治理(5月1日——6月30日)

各村要围绕治理重点和工作标准,提供物力、人力、财力保障,集中组织好本村的村容村貌治理。

(1)各村要按照各自为战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本村和所包路段的治理。

(2)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从治理“脏、差、乱”入手,加强农民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彻底改变当前农民的生活环境。

(3)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各村要有垃圾收集、运输设施,有条件的村实现垃圾收集,设立垃圾桶。

3、巩固提高(7月1日——8月底)

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契机,建立健全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各村要成立专门的环境卫生清理队伍,投入人力、物力、专项资金,充分发挥农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研究制定本村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责任到人,长抓不懈。

篇11:村容村貌整治工作汇报

一、强化宣传,发动最广泛的社会力量。

为动员最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村容村貌建设中来,我们除延续了以往宣传方式,通过悬挂标语、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周周宣讲、发放宣传册、播报村容村貌整治倡议书等宣传方式,广泛发动群众,提升认知度和参与意识。还借今年基层建设年之机,与驻村工作组共谋村庄发展。镇机关干部、各村的党员、小区长、村民代表纷纷出义务工,大大加快了村容村貌整治进度。

二、细化任务、全面铺开,大力提升整治效果。

按照“六无”、“四化”标准,全方位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在前堤、子由口等原有5个精品村的基础上,今年下半年又新增了许町、务胜口河西、南河东三个精品村。镇、村两级共投入资金158万元,用于村容村貌整治。一是完成主要街道硬化、清理,保障路面干净、整洁、新建了文化健身广场,二是对重点区域、街道实施美化、绿化、亮化。除8个精品村外,我镇将其余19个村全部纳入村容村貌重点村管理,并根据产业基础、地理位置等要素进行了大排队,确定了进一步整治的次序。下半年截至目前,3个精品村和19个重点村共硬化道路6条,共计4970米,其中水泥路4条,3830米,砖路2条,1140米;粉刷墙面31000平方米;绘制文化墙700余平米;新建、扩建文化广场3个;新增健身器材35套;种植花草树木500余棵;清理街道8000余米;安装路灯115盏。村民切实、快速地体会到“四个覆盖”工作为村庄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因地制宜,亮点突出。

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我镇注重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和群众的实际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地打造村容乡风。

(一)巧规划,严把关,畅饮放心水

许町村共有人口2456人,耕地4400多亩,党员67名,党小组10个,11个综治小区,33个综治小组,4个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33名村民代表。

村容村貌整治是一项整体工程,为将资金使用做到最优化,少做、不错重复性建设,许町村今年下半年提前完成4000多米的吃水管道改造,为村民生产生活、村容村貌全面铺开扫除了后顾之忧。许町村共硬化道路2条,其中水泥路580米,砖路340米;垃圾清理2000米;粉刷外墙、宣传标语上万8000余平方米;新建文化广场1个;安装路灯40盏。

(二)建场地、强氛围,齐唱欢乐歌

务胜口河西村是师素镇一个中型村,人口1317人,耕地3000多亩,党员51名,党小组36个,6个综治小区,30个综治小组,2个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21名村民代表。

务胜口河西村是我镇的文艺先进村,村内现有一支村民自发组织成立的文艺宣传队,队员有50多人。村内的文化活动形式主要有大鼓、秧歌、腰鼓、广场舞等,但是由于场地有限,无法充分地开展文化活动,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因此,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为河西村重点建设一个占地20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广场并配套两间文化器材库。除此之外,该村还硬化道路2条,其中水泥路850米,砖路800米;清理垃圾1050米;粉刷外墙、宣传标语8000余平方米;种植花草树木500余棵;安装路灯75盏。

(三)齐抓共管,合力促发展

南河东村是师素镇一个中型村,人口1656人,耕地3400多亩,党员54名,党小组10个,10个综治小区,30个综治小组,3个经济合作组织,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了24名村民代表。

南河东村是今年基层建设年的重点帮扶村,在村容村貌整治过程中,镇党委政府与驻村工作组携手打造该村新风貌。帮扶单位统计局帮扶该村建设“十项工程”,镇政府负责人力、物力的协调。今年下半年共完成了自来水管改造,修建4间卫生室,硬化2条水泥路(分别是600米和1.8公里),修建文化广场1个等项目。共清理街道1800米,粉刷外墙、宣传标语9000余平米。

四、深化管理,推进农村卫生管理常态运行。

我们及时把农村的卫生管理纳入到“四个覆盖”组织管理体系中来,总结各村问题因时而异、因地制宜的探讨解决方案。一是延续《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二是落实《师素镇村容村貌长效管理机制及奖惩办法》,由各村的清洁队负责主要街道、村两室室内外及周边、村活动广场、集贸市场等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三是通过“三包一评”( 三包一评,即小区长包片、小组长包段、各家各户包门前屋后、每月组织村民代表评选卫生示范户)促进农村卫生管理工作的常态化。对评选出的卫生示范户要挂“卫生示范户”门牌并给予物质奖励,定期进行回访。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干部、明确到家家户户,便于督导、自查。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上一篇:奇妙的颜色的教案设计下一篇:小学美术简笔画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