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比喻的成语

2024-05-01

含比喻的成语(精选9篇)

篇1:含比喻的成语

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

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

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

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花花公子、绘声绘影、国色天香

负荆请罪、三人成虎、河东狮吼、程门立雪、金戈铁马、笑逐颜开

千钧一发、纸上谈兵、风和日丽、邯郸学步、大器晚成、庖丁解牛

甜言蜜语、雷霆万钧、浮生若梦、大开眼界、汗牛充栋、百鸟朝凤

以德服人、白驹过隙、难兄难弟、鬼哭神嚎、声色犬马、指鹿为马

龙争虎斗、雾里看花、男大当婚、未雨绸缪、南辕北辙、三从四德

斗转星移、七情六欲、大禹治水、空穴来风、孟母三迁、绘声绘色

九五之尊、随心所欲、干将莫邪、相得益彰、借刀杀人、浪迹天涯

刚愎自用、镜花水月、黔驴技穷、肝胆相照、多多益善、叱咤风云

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一飞冲天、殊途同归、风卷残云、因果报应

无可厚非、赶尽杀绝、天长地久、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南柯一梦

篇2:含比喻的成语

2、处堂燕鹊:比喻居安忘危的人

3、唇齿相依: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

4、抽梁换柱:比喻暗中捣鬼,以假代真

5、吹毛求疵:求:寻找;疵:缺点,小毛病。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6、大做文章:比喻为到达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7、不治之症:治不好的病绝症。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或无法改正的弊端错误

8、翠绕珠围: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

9、尺有所短:比喻事物有其短处,并非在所有的情景下都是适宜的

10、炊沙作饭:煮沙子作饭。比喻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11、春风风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以良好的教育和帮忙

12、喘月吴牛: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13、初生之犊: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

14、乘热打铁: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15、蠢蠢欲动:蠢蠢:爬虫蠕动的样貌。比喻敌人策划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破坏

16、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17、东食西宿:比喻贪婪的人唯利是图

18、鹑衣百结:鹑衣:比喻破烂衣服;百结:补丁叠补丁的衣服。形容衣服破烂不堪

19、乘风破浪:乘:趁着。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人的志向远大,气魄雄伟,奋勇前进

20、大展宏图:展:把卷画打开,比喻实现;宏图:比喻宏伟远大的谋略与计划。大规模地实施宏伟远大的计划或抱负

21、吃不了兜着走: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22、不知薡蕫: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23、吹灰之力:比喻极轻微的力量

24、东郭先生:泛指对坏人讲仁慈的糊涂人,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

25、当家作主:本指主管家政,有权对家事做出决定。比喻在单位或国家中居主人翁地位

26、草薙禽狝:薙:除草;狝:杀戮。像割除野草,捕杀禽兽一般无所顾惜。比喻肆意屠戮,无所顾惜

27、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28、吃里扒外: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29、池鱼之殃:比喻因牵连而无端遭到的祸害

30、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31、趁水和泥: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32、从善如登: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33、齿牙馀论:比喻随口称誉的话

34、不直一钱:直:通“值”,价值。比喻毫无价值或无能品格卑下

35、不胜杯杓:不胜:经不起;杓:舀东西的器具;杯杓:泛指酒器。比喻喝酒太多,醉了

36、初露头角:比喻刚刚显示出本事或才干

37、春华秋实:华:同“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38、不识庐山真面目:庐山: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比喻认不清事物的真相和本质

39、赤子之心: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40、尺布斗粟:比喻兄弟不和

篇3:论俄语成语中的比喻修辞手段

俄罗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成语, 它集精炼、形象于一体, 言简意赅。比喻辞格在成语中的运用, 可以更精炼地表达各种思想, 更准确地表达出深远的内涵, 表达更形象、生动, 并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 还是科普文章中, 运用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 (简称“比喻成语”) 都非常常见。本文介绍了俄语比喻成语的概念、分类和语言特征, 以期对提高俄语的阅读欣赏能力、语言实践能力和俄语教育水平有所帮助。

2. 俄语比喻成语的概念

比喻成语即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Большо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 (《俄罗斯大百科》 (В.Н.Ярцева, 1998) 对成语 (фразеологизм) 的解释是: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 (有别于单词) , 具有固定的词汇组成成分、语法结构以及表达完整统一意义的固定词组, (例如:воздушныезамки空中楼阁) 和固定句子 (例如: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 , 其中“复现性”, 是成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 其语义结构和词汇—语法组成成分是固定的, 可直接用于交际当中, 不用现行组合。

俄语中的成语包括熟语性成语:ловитьрыбувмутнойводе (混水摸鱼) ;格言警句:Изискрывозгоритсяпламя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谚语:Чтопосеешь, тоипожнёшь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俗语:лёгокнапомине (说曹操, 曹操到) 。这与汉语的分类是截然不同的, 俄语包含范围非常广泛, 结构上也不像汉语有固定的模式, 这些都是外语学习和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

3. 俄语比喻成语的分类及语言特征

构成比喻的要求是本体和喻体。在俄语成语中, 有时本体喻体都出现, 有时只有本体, 有时只有喻体, 因此我们把比喻成语分为明喻成语、隐喻成语和换喻成语。

3.1 明喻成语

明喻成语是在成语中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明显地比拟另一事物, 表明本体“像”喻体的修辞关系。通常本体、喻体同时出现。我国学者王福祥在《现代俄语修辞学概论》 (2002) 中这样写道:“明喻, 也叫譬喻, 就是当我们描写或叙述某种事物或现象时, 选择另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来比较, 引起读者联想, 加深对被描写事物或现象的认识。” (王福祥, 2002) 俄语明喻成语中通常使用连接词как, точно, будто, подобно, какбудто, словно等或比较谓词напоминает, сходен, похож, подобен等, 还常用第五格、第二格 (与比较级连用) 等语法手段。如:

描写“多余、多此一举”, 俄语成语就说:кактелегепятоеколесо, каксобакепятаянога;说明“松了一口气, 心情舒畅”, 俄语成语中有:какгорасплеч, словнокаменьсвалилсяссердца;

明喻成语中满含着鲜明的民族性, 如:形容胆小怕事, 汉语说“胆小如鼠”, 俄语则说трусливкакзаяц;比喻没有骨气、丧失气节的人, 汉语用“像条癞皮狗”, 俄语则说какмокраякурица;说明数量多, 汉语说“多如牛毛”, 俄语则说каксобакнерезанных;描写醉得一塌糊涂, 人事不醒, 汉语用“烂醉如泥”, 俄语则用каксапожник。

鲜明的民族性是成语活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它使非本族人感到新鲜别致, 也给他们对它的学习、理解和翻译造成相当大的障碍。俄语明喻成语就是其中的活跃因素之一。

3.2 隐喻成语

隐喻成语是运用了隐喻修辞手段的成语。“隐喻是以本体和喻体相似的特征为基础, 把一个事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的比喻” (王福祥, 2002:129) 。这样的隐喻是由整个结构来表达的, 而非某个个别词汇。俄语成语隐喻是把本体看作是喻体的一种比喻, 一般本体也很少出现, 也不出现比喻词, 只出现喻体。如:

отрезанныйломоть———“切下的一块面包”暗指嫁出去的女儿, 脱离家庭自立的人;脱离了原来生活方式的人。

паукивбанке———“罐子里的蜘蛛”, 暗指互相倾轧的人们。

在成语中的隐喻实际上是名称的转移, 即以甲事物的名称转指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这个转指的主体是人。在这个转指的过程中人往往以己为中心, 或以人喻人, 或以物喻人, 这就是隐喻的人本主义或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3.3 换喻成语

换喻成语是运用了换喻修辞手段的成语。俄语中换喻 (或借代、借喻) , 是指以两个事物之间内部或外部的联系为基础, 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 (РозентальД.Н., Телекова.М.А., 1976:177-179) 。简单地说, 换喻成语就是在成语中,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 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 替代的叫“借体”, “本体”不出现, 用“借体”来代替 (王福祥, 2000:27) 。例如:

рабочиеруки (人手) 喻指трудящиеся (劳动者) , язык (舌头) 喻指плен (俘虏) ;отАдамаиЕвы———“从亚当和夏娃”喻指自古以来、至死, 终生。

каменьзапазухой———“怀中揣着石头”, 是换喻说法。它源于俄罗斯的一段屈辱史, 1610年俄罗斯国力衰微, 波兰人趁虚而入, 无恶不作, 但时常遭到俄罗斯人的反抗, 为防不测, 他们在身上藏块石头。当时波兰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和莫斯科人打交道, 怀里别忘了揣石头。”后来演变为成语, 意为“心怀恶意”。

使用换喻成语时尽量言简意赅, 保证文义通顺, 并考虑替代的正当性和通用性。通常, 俄语中的词与词的替换是有严格限制的, 本体与借体词义必须相等, 这种相等必须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约定俗称的。

因此, 成语中运用的修辞结构不同, 类别也就不同, 表达的含义、使用环境也大相径庭, 明确地掌握和了解比喻成语的类别与具体特征, 有助于我们通过比喻成语更好地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等。

4. 结语

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在俄语教学和个人学习过程中, 我们经常会遇见大量的俄语成语, 其中以比喻成语最多, 如果我们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比喻成语, 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俄语成语的真实涵义, 更不可能了解成语内部体现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等内容。俄语成语虽然没有像汉语成语一样固定的模式, 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 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句式, 掌握这些规律和句式, 有助于我们在语言实践和教学中更灵活、有效地运用俄语比喻成语, 从而使我们的语言更形象、生动和优美, 真正把握俄语的魅力和精髓。

参考文献

[1]Апресян Ю.Д.Лексическая семантика:Синонимические средства языка[M].М.:Школа рус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1995.

[2]Розенталь Д.Э.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М.:Высшаяшкола, 1987.

[3]Телия В.Н.Русская фразеология-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й, прагматическийил и нгвокультурогический аспект., М., 1996.

[4]Ярцева.В.Н.Больш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 словарь[Z].М.:изд.Большая Российскаяэнци клопедия, 1998.

[5]吕凡, 宋正昆.俄语修辞学[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6]王福祥.现代俄语修辞学通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7]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语言文字》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 语言文字卷[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8.

篇4:使用比喻义的音乐成语

常见的音乐成语,大多使用的是比喻义,涉及人物、制度、做事、艺术、言论等方面,感情色彩上有褒有贬,其中贬义成语使用较为频繁。

对牛弹琴:比喻对愚笨的人讲深奥的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语出牟融《理惑论》。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本为乐器的黄钟被毁掉,不是乐器的瓦釜却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比喻正直有才华的人不被重用,而无德无才的小人反而身居高位。语出《楚辞·卜居》。

胶柱鼓瑟:用胶把瑟上调弦的短木粘住,然后来弹奏瑟。比喻做事拘泥固执,不知灵活变通。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滥竽充数:本指不会吹竽的人混在乐队里凑数。比喻不学无术的人混在能人里充数,也比喻以次货冒充好货。语出《韩非子》。

一拍即合:一打拍子就能与乐曲节奏相吻合,比喻双方的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紧锣密鼓:锣声紧促,鼓点密集。比喻事前互相呼应,大造舆论。

四面楚歌:四周到处都是楚国人的歌声。比喻陷入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困境。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朝歌夜弦:早晨唱歌,夜晚弹琴。比喻纵情于歌舞欢乐之中。语出杜牧《阿房宫赋》。

长袖善舞:长的衣袖有助于舞蹈。比喻客观条件越好,事情越容易办成功。也形容有钱财有手腕的人善于营私。语出《韩非子·五蠹》。

曲高和寡:乐曲的格调越高,能合着唱的人就越少,比喻知音难得。也比喻言论或作品高深难懂,难以被人接受。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南风不竞:风,指《诗经》中的“国风”,后泛指民歌。南方的音乐低沉而不强劲,原比喻楚军士气不振,没有战斗力。后多比喻竞赛中的一方力不能敌。语出《左传》。

改弦更张:换掉旧的琴弦,安上新琴弦,使琴声和谐。比喻改变旧的制度,变革旧的方法。语出《汉书·董仲舒传》。

琴瑟之好:琴瑟合奏,音律协调。比喻夫妻感情融洽和谐或朋友间的浓厚情谊。语出《诗经·小雅·棠棣》。

弦外之音:音乐虽已停止,而余音仍绕耳旁。比喻言外之意。语出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

铜琶铁板:用铜的琵琶和铁的绰板来伴奏,比喻豪放不羁、气魄宏大的诗文。语出俞文豹《吹剑续录》。

一唱三叹:原指古代宗庙音乐中一人唱歌,三人应和的描写。后形容诗文富于韵味、情意宛转、感人至深。语出《荀子·礼论》。

曲终奏雅:乐曲在临近结束时,终于奏出雅正的乐调。后多用指文章或艺术表演在快到尾声时显得更加精彩。语出《汉书·司马相如列传赞》。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却同样美妙、精巧,比喻不同的艺术作品同样精彩。也比喻不同的说法或做法收到同样的效果。语出韩俞《进学解》。

一夔已足:夔,传说中虞时的乐官。夔一人就足够制定乐了。后形容真正有才华的人有一个就够了。语出《韩非子》。

阳春白雪:战国时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后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语出宋玉《对楚王问》。

篇5:形容飞雪含比喻的诗句

形容飞雪含比喻的诗句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5、燕山飞雪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6、云横秦岭千秋雪,雪拥蓝关马不前。

7、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雪惊笋欲抽芽。

8、夜深知雪骤,时闻折竹声。

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1、都城十日雪,庭户皓已盈。

1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1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4、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

1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1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19、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20、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22、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3、大雪纷纷何所有,明月与我何相见。

2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形容飞雪的句子

1、飞雪粘在树枝上,远远望去,像一丛丛雪白的白珊瑚。

2、厚厚的冬雪,在阳光的点缀下,犹如白色的棉毯一样,看起来这个冬天是如此温暖。

3、满山遍野的雪,就像那仙女头上的白头巾,盖在了大地上。

4、雪,像烟一样轻,像银一样白,飘飘摇摇,纷纷扬扬,从天空中撒下来

5、纷纷扬扬的雪儿,似那翩翩飞舞的花蝴蝶,在空中不断盘旋而下。

6、雪象一片片鹅毛,纷纷扬扬飘落下来。

7、在这个浪漫的季节,天上跳动着飞雪犹如水晶般,梦幻,朦胧。

8、天气就像淘气的小孩,一会儿大雪纷飞犹如狂风暴雨席卷而来,一会儿阳光高照,一片生机勃勃样。

9、飞雪像翩跹的粉蝶,欣喜地闪耀着她的“翅膀”好象把晶莹的絮片撒到大地上,让大地在柔软的床幔底下休息。孕育着新春的生长。

10、飞雪像漫天的柳絮一样,带走多少春意,又留下多少生机。

11、冬天的那场雪,就像噩梦般给人们的心灵带来的无法磨灭的伤痕。

12、冬天到了,飞雪像漫天的柳絮一样飘落下来,美丽极了!

13、冬天到了,飞雪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美丽极了!

14、冬天,大雪如鹅毛一般,压在松枝上,好像托着白云。

15、纷纷白雪,点缀着地上的落叶,一道残阳染红了远处那片深林,就像这个红红火火的春节披上了暖和的外衣,充满了暖意。

16、漫天的飞雪,落在树枝上,落在屋顶上,落在手心了,点点凉意,融入心里,就像对面女孩的心,如此洁白,透明。

17、然而,那六角形的精致的飞雪,却很快就融化成了水滴,依附在被雪水冲得干干净净的架子上,风儿悠悠地吹来,摇摇欲坠,但还是不肯善罢甘休。融化的雪水中,隐隐约约映出了一个清新的世界。

18、似飘如飞;像天使赏赠的小白花儿;忽散忽聚,飘飘悠悠,轻轻盈盈,无愧是大地的杰作!只见眼前的飞雪像蝴蝶一样调皮,一会儿落在屋檐下,一会落在树枝上,还不时飘在行人的脸上。

19、怎奈何,雪意寒凉,冰冷了几世千年的轮回。声声哀怨,剔去心中的那份豪放与淡然。伤情,流失。繁花,落尽。潮水,退去。繁华消落成颗颗泛黄泪珠,是凋零,还是化腐朽为神奇?

20、山顶之上积雪未融,如白银宫阙;向阳的山头上冒着乳白色的烟雾,缭绕,蒸腾,汇集成云朵,澹澹的几朵白云,一半镶在天空中,一半粘在山峰上,似乎是个安琪儿,展开了一幅冰绡,更替这山加冕。

21、雪,是从遥远的国度飞来的白色精灵?是天使翅膀上落下来的白绒毛?还是严冬特意为大地准备的白被子?是的,雪,像芦花;像棉絮;像蒲公英那带绒毛的种子。她飘飘洒洒,她纷纷扬扬,她婀娜多姿。

22、雪在这时给了我入冬以来第一个笑颜,轻盈的飞雪飘落在这山顶的各处,绿油油的油菜花叶上落下巴掌大的地方,枯黄的玉米秆上有一道白色的印痕,那些随风摇曳的野草上仿佛盛开了一片片白色的花儿,远远看去,别提有多风趣。

23、天空中飘起了几朵飞雪,像仙女散花般从那万仞高空惊吓着又好奇着来到人间。近几年来人们几乎快要忘记雪的模样了,昨天的一场鹅毛大雪人们好像做了个梦,梦见那仙女带着飞雪来给人们报告喜讯了。

24、天空中飞雪纷纷扬扬,急而快,可是尘埃够不着它。有些飞雪不知害怕还是惊喜,和同伴们紧紧凝结在一起,仿佛把广垠的大地和无边的天空连接起来;把团结与分离连接起来;把自然与人心连接起来。

25、雪好美好美,一片一片一片一片,在天空静静缤纷,呈现出它那固有的姿态。这让我想起了童年去看海时的景色一样“微微风足浪,撒做满河星”是描写大海的美丽所在,它们在不用的气候,为我们呈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美妙与感受。

26、雪一开始下得很小,但很快又下大了,转眼间,雪就覆盖了整个学校。雪落在小草上,草尖被染白了;落在房顶上,房顶被染白了,落在树枝上,树枝也被染白了雪是纯洁的。

27、一片飞雪就像一只只旋转舞蹈的白蝴蝶,纷纷扬扬。如此幽静,如此美丽,如此活泼……它们也有不同的喜好呢j有的落在屋顶上,有的降在树枝上,还有的停在人们的衣服上,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小星星,俏皮极了。

28、路旁的树上挂满了透明的“银条儿”,这就是“传说”中的树挂,它那奇特的形状令人惊叹不已!银条上偶尔还结着雪球儿,若是有顽皮的人晃动树枝,银条和雪球就“簌簌”地抖落下来。

29、那飘逸的飞雪,飘飘洒洒的落下来,看到那无数的飞雪飘下来,好像无数个花瓣特意合拢起来,又像给人们在跳舞,还象无数个小天使,在给我们奉献出清香的气息。真美啊!

篇6:含有比喻的成语

夺眶而出眶:眼的四周。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形容心情非常激动。

茶饭无心没有心思喝茶吃饭。形容心情焦虑不安。

大做文章比喻为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代马依风代:古代北方的郡名;代马:北方产的良马。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逢人说项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釜中之鱼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抱火卧薪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处境险恶。

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

斗筲之器斗:容器,一斗=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两升。比喻气量狭窄、见识短浅的人。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达地知根比喻根底清楚、明白。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打死老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辅车相依辅:面颊骨;车:牙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付诸东流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东流的河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含有夸张的成语

震耳欲聋,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惊天动地, 天翻地覆, 摩肩接踵, 无孔不入, 人山人海, 人声鼎沸, 地动山摇,只手遮天,气吞山河,山穷水尽,十万火急,浩气长存,万古长青,天衣无缝,度日如年,永垂不朽,永无休止,死去活来,千里迢迢,尘土飞扬翻江倒海、蚍蜉撼树、一落千丈、一手遮天、一掷千金、刀山火海、大海捞针、气吞山河 唇枪舌剑 一步登天 天涯海角;

含有近义词的成语

惊心动魄争奇斗艳生龙活虎添油加醋降龙伏虎 无精打采流言飞语谨言慎行赤手空拳日积月累品头论足心灵手巧口干舌燥心旷神怡难分难解欢蹦乱跳风平浪静千姿百态不声不响涂脂抹粉 大摇大摆颠三倒四 捕风捉影添砖加瓦平心静气 不偏不倚见多识广察言观色高瞻远瞩左顾右盼粉身碎骨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改朝换代道听途说眼疾手快生龙活虎惊天动地七拼八凑胡言乱语 争权夺利民脂民膏 千变万化摩拳擦掌风驰电掣海阔天空添枝加叶感恩戴德伤天害理 抓耳挠腮调兵遣将千辛万苦高楼大厦狂风暴雨 满山遍野翻江倒海怪模怪样五颜六色千言万语无边无际一清二楚火烧火燎唉声叹气接二连胜 星罗棋布翻云覆雨道听途说如花似玉慈眉善目争分夺秒地动山摇无忧无虑报仇雪恨酒囊饭袋咬文嚼字无依无靠 山

崩地裂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悲喜交加 黑白分明 功败垂成 进退两难 进退维谷 轻重缓急 轻重倒置 生死存亡 生死攸关 始终如一 是非曲直 阴阳怪气 左右逢源 3—4位是反义词: 不关痛痒 颠倒黑白 混淆黑白 混淆是非 颠倒是非 举足轻重 无足轻重 礼尚往来 1—4位是反义词: 公而忘私 死里逃生 1—3位是反义词: 大惊小怪 大街小巷 大材小用 大同小异 东奔西走 东张西望 古为今用 今非昔比 苦尽甘来 来龙去脉 冷嘲热讽 里应外合 南辕北辙 南腔北调 南征北战 内忧外患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龙马精神 牛头马面 鸡鸣狗盗 鸡飞狗跳 兔死狗烹 兔死狐悲 鸟尽弓藏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指鹿为马 车水马龙 螳螂捕蝉 杀鸡儆猴 鹊巢鸠占 猴年马月 虎头蛇尾 蝇营狗苟 蛇鼠一窝 鸡飞蛋打 龙飞凤舞 龙凤呈祥 燕语莺声 狼狈为奸 龙吟虎啸 虎背熊腰 鹰视狼顾 鸡犬不宁 狼心狗肺

含有寓言故事成语

拔苗助长 井底之蛙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 对牛弹琴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叶公好龙 鹬蚌相争

篇7:含有比喻的动物成语

熊腰虎背 腰粗壮如熊,背宽厚如虎。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

休牛归马 亦作“休牛散马”。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朽索驭马 用腐烂的绳索驾驭奔驰的马。形容倾覆的危险十分严重。多含戒惧之意。亦作“腐索御马。”

羞以牛后 牛后:牛的肛门,形容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选兵秣马 选好兵器喂饱战马。指作好战前准备。

兔起鹘落 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形容动作敏捷。也形容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轩鹤冠猴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形容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亡羊得牛 丢掉羊,得到牛。形容损失小而收获大。

万马齐喑 喑: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旧时形容人民不敢讲话。现也形容沉闷的政治局面。

吴牛喘月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形容因疑心而害怕。

望子成龙 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成就。

鬓乱钗横 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耳边的头发散乱,钗子横在一边。形容妇女心绪不佳,无心梳妆打扮

万马奔腾 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鱼龙曼延 亦作“鱼龙漫衍”。亦作“鱼龙曼衍”。①古代百戏杂耍名。由艺人执持制作的珍异动物模型表演,有幻化的情节。鱼龙即所谓猞猁之兽,曼延亦兽名。②喻虚假多变,玩弄权术。

鱼鲁帝虎 谓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鱼质龙文 鱼的实质,龙的外表。谓虚有其表。

跃马扬鞭 跳上马背,扬起鞭子。形容勇往直前。

云起龙襄 形容英雄豪杰乘时而起。

云蒸龙变 云气兴起,神龙飞动。形容英雄豪杰遇时奋起。

仙山琼阁 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形容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咬人狗儿不露齿 形容真正厉害的人在外表是不显露出来的。

一牛鸣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形容距离较近。同“一牛吼地”。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用以形容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衣马轻肥 穿着轻暖的皮袍,坐着由肥马驾的车。形容生活的豪华。

以狸致鼠 狸:猫。捉老鼠用猫作诱饵。形容事情不能成功。

煞有介事 原是江浙一带的方言。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

倚马千言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容才思敏捷。

蝇营鼠窥 像蝇一样营营往来,像鼠一样四下窥伺。形容到处钻营,贪婪无耻。

月晕而风 月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环。月亮出现光环,就是要刮风的征候。形容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降龙伏虎 原是佛教故事,指用法力制服龙虎。后形容有极大的能力,能够战胜很强的对手或克服很大的困难。

蹊田夺牛 蹊:践踏;夺:强取。因牛践踏了田,抢走人家的牛。形容罪轻罚重。

心猿意马 心意好象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

笑面虎 形容外表善良,心地凶狠的人。

余韵流风 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

舄乌虎帝 因“舄”与“乌”、“虎”和“帝”字形相近,同经传抄,容易写错。指文字抄传错误。

匣里龙吟 宝剑在匣中发出龙吟般的声响。原指剑的神通,后形容有大材的人希望见用。

行同狗彘 旧时指人无耻,行为和猪狗一样。

鲜车怒马 怒:气势强盛。崭新的车,肥壮的马。形容服用讲究,生活豪华。

香车宝马 华丽的车子,珍贵的宝马。指考究的车骑。

虚与委蛇 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下马看花 形容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相鼠有皮 相:视。看看老鼠尚且还有皮。旧指人须知廉耻,要讲礼义。

雄鸡断尾 断尾:断去尾巴。本指雄鸡因怕做祭祀的牺牲而自残其身。后形容人怕被杀而自尽。

小肚鸡肠 形容器量狭小,只考虑小事,不照顾大局。

悬崖勒马 悬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马:收住缰绳,使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形容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

篇8:浅谈含数字的成语与对外汉语教学

关键词:成语,数字,对外汉语,教学

成语是汉语词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其固定的格式、独特韵律感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也是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一个难点。而含数字的成语在汉语成语中呈现出灵活性与多样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如何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运用含有数字的成语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成语中数字的特点

在汉语中有许多由数字或者数词加其他词语构成的成语, 它自古就产生, 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底座, 具有深厚的民族性。在现代汉语中, 依然有许多含数字的成语, 在这里, 数词具有双层语义性, 既有数的含义, 即表层语义, 又有引申、融合于成语的特定深层含义。

1、成语中数字的表层含义

数字最基本的语义是表示事物的数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数, 计也”,

即用以计算;《汉书律历志》“数者, 一、十、百、千、也, 所以算数事物”。这一基本语义应该是世界大多数语言所具有的。对于这种只有表层含义的数字, 我们应该把它当做实际的数目去理解, 如“三顾茅庐”中的“三”, 一举两得中的“一”和“两”等。在含有数字的汉语成语中, 这种数词用来表示确切数量相对来说是比较少的。

2、成语中数字的深层含义

值得注意的是, 汉语的数字在古代具有许多神秘性的传统文化语义, 数字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有其深层含义。古人认为, 数是一种“先天地而已存, 后天地而己立”的神来之物, 具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自然界的阴阳, 受数字“二”的限定;金木水火土的物质存在和发展, 与数字“五”对应等。在古人的思维里, “万物莫遁乎数也”。由此, 汉语的数字滋生许多独特的传统文化语义, 这是世界上其他语言中罕见的, 如, “十全十美”表示各方面都很完美, “十”表示方方面面。了解数字的深层含义对理解整个成语的意义有重要作用。

二、数字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既要注意到含有数字的成语的结构形式, 又要尽量处理好“形”与“意”之间的关系。

数字的语义所指大多在数字的字面含义之外。如解释成语“一箭双雕”时我们可以说“hi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但是在解释“三教九流”时, 如果我们说“the three religions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则只是表达了成语的字面意思, 而成语中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却没能很好地表达出来, 学生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

2、注重数字传统文化语义的介绍, 帮助学生归纳和总结。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 可以给学生适当讲解基数词, 如一到十的传统文化语义, 尤其是出现的比较多的数字“三”“九”等, 当然作为拓展, 还可以给学生介绍具有神秘色彩的“十二”、“三十六”、“七十二”等, 学生了解了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对于汉语中的诗歌、散文等教学也有一定的益处。

郭锦桴先生在其《汉语与中国文化》一书中, “汉语数词与传统文化”一章中总结了数字在各种成语镶嵌结构中所发生的变义现象, 对于我们在讲解成语中的数字时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千山万水、千家万户”中, “千、万”表示很多;“七喊八叫、乱七八糟”中, “七、八”表示杂乱;“朝三暮四、三心二意”中, “三、四”表示不定;“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中, “三、五”表示多;“一言半语、一知半解”中, “一、半”表示少;“千娇百媚、千奇百怪”中, “千、百”则表示很多。

数字的转义, 以“一”来举例, “一”在成语中可以有不同的含义, “一针一线”中表示“每”;“一心一意”中表示“全”;“一心一德”中表示“同”;“一穷二白”中则表示“又”。

3、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 、翻译法

翻译法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 以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为例, 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可以直接把成语翻译成相应的英语, 当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但是要注意的是, 因为成语中的数字有深层含义, 要注重翻译的合理与恰当。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采用同义习语借用、意译法等。

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间有某些相同的心理基础, 汉语中的一些成语可以在别的语言里找到对应的说法, 比如汉语中的“沧海一粟”可以用英语表述为“a drop in the ocean”;“一石二鸟”可以用英语表述为“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再比如成语“七嘴八舌”, 如果解释为“with seven mouths and eight tongues”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 不易为英语文化中的人所理解, 且无法完全表达原成语中数词的含义, 这时, 我们可以采用意译法, 给学生解释为“with all mouths are talking boisterously”则会好得多。

(2) 、认知法

认知法对于学习固定格式的成语有很大的好处。例如, 在学习“千X万X”格式构成的成语时, 其中的“千、万”表示数量多的意思, 表明丰富或繁杂或程度深的意思, 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言万语、千真万确、千军万马、千家万户等。

这些格式的成语, 在学习时不需要单独记忆, 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则, 就可以掌握其用法和意义。这些格式的成语还有“七X八X”、“一X一X”、“千X百X”等, 这些成语如果采用认知法进行学习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当然, 还有听说法、试听法也可以用于成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教无定法,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2.

[2]刘珣.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

[3]郭锦桴.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

篇9:比喻性成语考查的复习策略

一、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成语的“语法性质”

每个成语在语境中都会担当其相应的语法功能,词性不同,用法也不同。相当于名词的,与名词用法相同;相当于动词的,与动词用法相同;相当于形容词的,与形容词用法相同。比如“风云人物”,指在社会活动中有影响的人物,它相当于一个名词,在使用时就只能起名词的作用;而“风卷残云”比喻一股强大的势力或力量将东西一扫而光或消灭干净,使用时相当于一个动词,而不作名词用。再如“风调雨顺”“风起云涌”“风口浪尖”等都有不同的语法特性。

[例1](2007年高考北京卷)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解析]“含英咀华”指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这个成语是一个动词性短语,在句子中应该作谓语成分。显然不能用来作“花蕾”的定语,充当形容词功能。

[例2](2008年高考北京卷)环境专家试图用向湖里放鱼的方法治理湖水污染。因为这里的渔业资源已经到了竭泽而渔的地步。

[解析]“竭泽而渔”,放干了水去捉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原句误以为“枯竭”作形容词用,事实上这个比喻性成语是动词,语法性质搞错了。而且这个成语只取比喻义。而不取本义。

[例3](2007年高考江苏卷)在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诚恳地说,书中不少看法都是一孔之见。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解析]一孔之见,比喻狭隘主观的见解,名词,在这里作宾语,因此正确。

二、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成语的“时代特性”

成语基本出于古代典籍,保留了古代汉语的词义和用词特点,保留了古文化的特定时代色彩,由于社会的发展与演进。许多义项或常识往往不是现在我们所知晓的,所以一定要以“古”论古。以“境”定义,不要以“今”测古。否则容易出现曲解、误解或望文生义现象。如“三人成虎”“高山流水”“瓦釜雷鸣”“户枢不蠢”“沐猴而冠”“豆剖瓜分”等。

[例4](2009年高考安徽卷)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冲击。曾经富庶的大西洋某岛国如今经济状况已如履薄冰,濒临“国家破产”的边缘。

[解析]“如履薄冰”,它出自《诗经·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从原句语境看,这个比喻性成语表意重心在“战战兢兢”,它形容极端害怕而小心谨慎的样子。所以这里用错了。

[例5](2007年高考广东卷)父亲收藏的那些产于不同时代、具有不同造型、不同国家的玩具汽车,把小小的书房挤得满满当当,间不容发。

[解析]“间不容发”本义是指“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言距离极小”。后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者情势极其危急。成语中的“间”是指中间。强调的是两者之间的“距离”,含义也由此比喻生发。而本项句子所指的应是书房的“空间”。说书房拥挤,没有空间,显然望文生义。

[例6](2009年高考全国卷I)今年有四到六成的作品流拍。成交总额同比减少一半,这说明以往超过底价数十倍成交的火爆场面已明日黄花。

[解析]“明日黄花”出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说重阳节已过,菊花即将枯萎。便没有什么可以玩赏的了。后用来比喻过时的事物。这个成语在这里是正确的。

三、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成语的“结构特点”

比喻性成语事实上也是一个比喻。认真剖析比喻性成语的结构组成能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成语的误用,比如用“如”“似”“若”“同”等喻词构成明显的比喻格式,如“心乱如麻”“心急如焚”“危如累卵”“势如破竹”“归心似箭”“虚怀若谷”“口若悬河”“如丧考妣”“如水投石”“如释重负”等,它自然不可再作本义用;使用解释说明手段而形成的比喻性成语,如“蓬生麻中,不扶自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等,不可再在文中作出解说,否则在语法上容易出现赘余现象。

[倒7](2003年高考全国卷)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解析]“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怎能用“如”给人感觉好像那些东西不是老王家的。因此矛盾了。

[例8](2007年高考广东卷)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解析]“南辕北辙”,本义指心里想往南去(“南辕”),却驾车往北走(“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成语是就一个人而言的,而且都是喻体,是转折关系。本项句子说的是“我俩考虑问题时”虽然“不同”,这是说的两个人,但结果“相同”(“殊途同归”)。可能使用该成语时只看字面有“南”“北”二字,就错误理解为“不同”,造成误用。

[例9](2009年高考安徽卷)现在少数媒体放着有重要新闻价值的素材不去挖掘,反倒抓住某些明星的一点逸闻就笔走龙蛇。这种做法真是令人费解。

[解析]“笔走龙蛇”。笔挥动就呈现出龙蛇舞动般的神态。比喻草书的笔势矫健生动。这个成语本体喻体都呈现,虽省略了比喻词,但整体结构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比喻,于是含义自然与整体有关,原句却理解为随意生造,显然用错了。

四、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成语“喻体所指”

即便没有比喻词。只以喻体的面目出现的成语,一般也很少以本义来解读和使用。要注意比喻的本体是指什么,如“珠圆玉润”“高山流水”“风花雪月”“万马齐喑”“螳臂当车”“寸草不留”等,只有“粉墨登场”“寿终正寝”“水落石出”“捉襟见肘”等极少数成语是例外,只要语境合适,本义与比喻义都可用。

[例10](2009年高考辽宁卷)这是一位已故著名作家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有发表,这次出版对编辑来说也有点敝帚自珍的意味。

[解析]“敝帚自珍”,“敝帚”指破旧的扫帚,作谦辞讲,喻指自己的东西。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非常珍视。原句中显然只看到“珍”,更不知“敝帚”所喻何物。殊不知作品并不是编辑自己的,所以用错。这个成语也作“敝帚千金”,是一个纯以喻体面目出现的成语。

[例11](2008年高考四川卷)微笑像和煦的春风,微笑像温暖的阳光,它蕴涵着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使人世间所有的烦恼都焕然冰释。

[解析]“焕然冰释”,焕然指流散的样子,冰释指冰块消融。成语比喻一下子完全消除,本体是指疑虑,误会等。

[例12](2008年高考安徽卷)时间真如行云流水,申奥成功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转眼间,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距离我们已经不到一百天了。

[解析]“行云流水”指像行动着的云和流动的水一样。自然不受拘执,本体往往是文章、歌唱等,这里误用于时间,不妥。

[例13](2007年高考安徽卷)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展,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解析]“粉墨登场”,“粉”、“墨”指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这里指演戏前涂上粉或墨。装扮好了,登场演戏。现在多用为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但此词也可用其本义,演员妆扮后进行表演,是个中性词。这种比喻义与本义都留存于现代汉语中成语的极为少见。平时应多留心积累。

五、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成语的“喻体色彩”

比喻性成语实际上是运用比喻的方式构成的成语,它所选择的喻体往往有情感倾向性,或褒,或贬,因此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目的使用的成语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

[例14](2007年全国卷Ⅱ)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解析]“凤”指凤凰,“麟”指麒麟。凤凰的毛,麒麟的角,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东西。“风毛嶙角”属褒义,不自觉排队的人是不道德的人,虽然罕见。但并非什么珍贵的东西,此处褒贬色彩不当。使用错误。

[例15](2007年高考江苏卷)工会准备组织职工去九寨沟旅游,大家兴致勃勃。小张更是推波助澜,积极鼓动年轻人提出要搞生态自助游。

(2007年高考浙江卷)同学们。考入大学仅仅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志存高远,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老师们的推波助澜下,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有意思的是,两个省份都考查了“推波助澜”。“波”,波浪。“澜”,大波浪。比喻非但不使事态平息,反而助长其声势。显然这是个贬义色彩的成语,两个句子涉及的都不是件坏事。是一个新鲜事、有益事,因此此成语运用不当。

[例16](2007年高考全国卷I)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解析]“蠢蠢欲动”,“蠢蠢”指爬虫蠕动的样子。成语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准备捣乱。显然是个贬义词,许多学生怎能当做敌人、坏人?

六、复习比喻性成语应注意历年高考成语题的“设误类型”

有针对性复习整理积累,才能准确无误地作出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也才能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使自己表述的语言增添亮色。这方面复习资料乃至各家刊物总结的较多。常见的有“望文生义”“张冠李戴”“褒贬误用”“色彩不当”等等。此处不再赘述。

上一篇: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下一篇:中朝人士共同纪念“毛泽东班”命名60周年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