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

2024-05-01

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精选6篇)

篇1: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

季氏将伐颛臾

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 : “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猜度)。

古今异义

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可译为“把它作为”;今义: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用兵;今义:泛指有事情。)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不能:古义:没有能力;今义:办不到。)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邦国;今义:国家;家: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家庭)

词类活用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既来之,则安之。(安,使动用法,使┅┅安定)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来:使动用法,使┅┅来)无乃尔是过与。(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成语积累

既来之,则安之:语出《季氏将伐颛臾》。本指招来远人,并加以安抚。后指已经来了,就应该安下心来多用于劝慰别人。

祸起萧墙:语出《季氏将伐颛臾》。谓祸患起于内部。萧墙,古代宫室内当门的小墙,比喻祸乱产生于内部。也作“祸发萧墙”“萧墙祸起”

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句式特点

1、宾语前置

“求!无乃尔是过与?(古汉语中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尔是过”“过尔”,责备你)

何以伐为?(古汉语中,疑问代词作介词前置宾语句,“何以”即“以何”)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于颛臾”做动词“有事”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虎兕(sì)出于柙(xiá),龟玉毁于椟(dú)中(“于柙”“于椟”做动词“出”、“毁”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于费”做动词“近”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于邦内”做动词“谋动干戈”的补语,翻译时应放到动词的前边,译作状语)

3、固定句式

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表示推测语气,即“恐怕『该不会,莫不是』┅┅吧”;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何以伐为?(何┅┅为,表示反问语气,即“为什么┅┅呢?”译为“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又如“何以见放为?;夫子何命焉为?”)

篇2:季氏将伐颛臾字词整理

一、注音(5分)颛()臾()虎兕()出于柙()毁于椟()中

二、文学常识填空(8分)

孔子名(),字(),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家学派的创始者。《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文集。“四书”包括:、、、。

三、加点字解释(23分)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无乃尔是过与 3东蒙主 4是社稷之臣也 5陈力就列 .......6不能者止 7危而不持 8颠而不扶 9焉用彼相矣 10是谁之过与 ......11固而近于费 12后世必为子孙忧 13君子疾夫舍曰 14不患寡 15修文德 .....16既来之,则安之 17相夫子 18远人不服 19盖均无贫 20安无倾 ......

四、句子翻译(6、4、4)

1、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式:)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字词默写

一、注音(5)颛()臾()虎兕()出于柙()毁于椟()中

二、文学常识填空(8)

孔子名(),字(),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家学派的创始者。《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文集。“四书”包括:、、、。

三、加点字解释(23)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无乃尔是过与 3东蒙主 4是社稷之臣也 5陈力就列 .......6不能者止 7危而不持 8颠而不扶 9焉用彼相矣 10是谁之过与 ......11固而近于费 12后世必为子孙忧 13君子疾夫舍曰 14不患寡 15修文德 .....16既来之,则安之 17相夫子 18远人不服 19盖均无贫 20安无倾 ......

四、句子翻译(6、4、4)

1、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式:)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字词默写

一、注音(5)颛()臾()虎兕()出于柙()毁于椟()中

二、文学常识填空(8)

孔子名(),字(),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家学派的创始者。《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汇集整理而成的()文集。“四书”包括:、、、。

三、加点字解释(23)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2无乃尔是过与 3东蒙主 4是社稷之臣也 5陈力就列 .......6不能者止 7危而不持 8颠而不扶 9焉用彼相矣 10是谁之过与 ......11固而近于费 12后世必为子孙忧 13君子疾夫舍曰 14不患寡 15修文德 .....16既来之,则安之 17相夫子 18远人不服 19盖均无贫 20安无倾 ......

四、句子翻译(6、4、4)

1、求,无乃尔是过与?(句式:)

2、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篇3:《季氏将伐颛臾》教学案例

《季氏将伐颛臾》是苏教版高一必修四“我有一个梦想”专题中“经世济民”版块中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三桓叛上、四分公室的年代里孔子和弟子冉有的言论。文章有三次对话,体现出孔子的治国主张。

因为文章结构清晰,以前每次教这篇文章时都觉得教材很好处理,每次也都能达到“扫清字词障碍,理解文句大意,理解孔子的治国主张”这一教学目标。无疑这一教学目标只定位于识记或表层理解的能级上,只着眼于某种狭隘的语言因素和知识因素,因此每次都把这篇文章教得干瘪乏味。而如何把这篇文章教活, 让学生在对话语言中体会人物的鲜活形象?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我,后来我深读文章,发现文章在对话时只有“曰”,而没有“曰”前的情态词,于是我就设想让学生揣摩“曰”前的情态,并添加情态词,希冀学生在揣摩对话情态时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二、案例主题

揣摩对话情态,读出内在情思。

三、课堂教学部分实录

师:三次对话由六个“曰”字领起。既然是一场对话,说话者在一定的场合里必有一定的说话神态、语气。请同学们在每个“曰”字前面加上一个表示说话人情态的状语并说说理由。

第一次对话:

生:我觉得应该是很恭敬。孔子是他老师,他们也应该很尊重孔子。

生:我觉得不该是,因为冉有等始终尊敬孔子,此时不必专门强调。

生:可能是“悄悄地”,因为他不可能公开大胆地说去攻打颛臾。

生:我觉得“悄悄地”的不妥,因为“悄悄地”则有“泄密”嫌疑。

生:冉有可能会“含糊其辞”,因为他们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季氏将伐颛臾”,而是说“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故意把“伐”字轻描淡写地说成“有事”,是想试探一下孔子。“含糊其辞”表现了冉有等既赞成此事,但又略觉不妥的矛盾心理。

师:(见同学们都点头)看来这位同学的分析非常符合大家的想法。他的分析可谓有理有据。你能不能给大家读出这种矛盾心理。

师:(生读)读得真不错,“有事”这个词把握得很准确。那么孔子呢?

生:孔子可能是“理直气壮地”。孔子反对季氏伐颛臾,理由非常充足:“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说的是颛臾受先王之封,是不可伐的;“且在邦域之内矣。”是说颛臾在鲁国境内,已是鲁国的附庸国,是不必伐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说颛臾是鲁国的臣属,是不当伐的。

师:(落实字词:“以为”“是”)因此我们读得时候应该读得铿锵有力,理直气壮。(请生读)

师:如果把这句话的“矣”“也”过掉行不?再读,体会“也”“矣”中所蕴含的情感。

生:“勃然大怒地”。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是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

师:请同学翻译这两个反问句。(翻译中落实句式和重点字词)读这句话我们尤其要读出这两处反问句的语气。(请生读)

师:(生读)语气似乎不够强烈,读这两句话不仅要读出强烈的语气,而且要读出这两种语气是逐渐加重的。(师范读)

生:“义正辞严地”。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孔子是旗帜鲜明地表示反对;对学生的指责也是很严厉的,孔子不指责主谋季氏,而指责作为季氏家臣的两个学生,可见孔子对自己的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孔子摆出的理由也是无可争辩、大义凛然的。(生读)

第二次对话:略。

第三次对话:

生:“强词夺理地”。侵略者把发动战争的责任推给受害的弱者,这是强盗逻辑,冉有居然还在孔子面前振振有词,真是颠倒黑白。

生:“自欺欺人”。他们既然意识到自己的失职,说明他们也认识到伐颛臾是非正义的,他们还要固执强辩,那应是自欺欺人的狡辩。

师:同学们这几个词说得都不错,理由也非常充足。同学们按自己所选的词给大家读出这种语气。(生读)孔子又会怎样?

生:“一针见血地”。孔子首先指出,说“后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

师:这些话里哪些句子语气比较强烈?试着读读。

生:“求!”直呼其名,语气很强。(生读)

生:“疾”是痛恨的意思,语气比较强烈。(生读)

生:正反对比,更加大力度。语气强烈。(生读,落实字词)

生:指出问题所在,三个“而”字语气最为强烈。(生读)

师:三次对话,语气一次比一次强烈。孔子给人的印象一向是温文尔雅的,可是这篇文章里我们似乎看不到这种影子,为什么?

生:跟他的思想对立。

师:孔子的理想是怎样的?用原文回答,翻译并阐述。

……

三、课堂活动效果

“让学生在每个‘曰’前加一个表示说话的情态词”,这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实现了老师、学生、教材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最大限度地发展了智力,增进了理解力。而且因为思维的活跃确实产生了很多的“生成资源”,譬如每个学生对“曰”前的状语的揣摩都有自己的看法,而这种看法其实基于学生自己对“曰”后内容的理解。因为每个人揣摩出来的情态词不同,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也尽显自己风采,书声琅琅,琅琅书声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把握,让学生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更为立体。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

四、课后反思

同一篇文章,因为教学方案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文言文教学以前只注重文章内容的疏通,文言字词的落实,孰不知这样的教学很难让学生从文言文中切切实实地品尝到快乐,也很难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要读活一篇文章,活现一个人物,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高中文言文篇幅一般都比较短小,对话性的文章也较多,如《寡人之于国也》《渔父》《烛之武退秦师》等,如果要读活这些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揣摩人物的语言,推敲说话者说话时的情态,从而添加还原这种说者者的情态。这样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走进文本,深挖文本,读活文本。那么如何有效地让学生揣摩说话者的情态,读出内在情思呢?

1.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立足文本说出根据

要能准确揣摩说话者的情态,务必要读懂话语中的内涵。老师在引导学生时必须要求学生不能泛泛而谈,而应该从文本中找到揣摩根据。只有如此,揣摩才不会成为花架子,才会真正有效。因为只有立足文本寻找根据学生才会自觉地走进文本、自觉地落实字词、疏通文意,学生才会真正地与文本对话,发挥主观能动性。譬如在第二次教学实录中,学生添加情态词时所找的理由正是基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当我要求学生寻找理由说出根据时,学生有时读书比老师还细致。在第一次对话中给孔子添加的情态词,有个学生揣摩出了“勃然大怒地”,并且阐述了这样的理由:“因为孔子是先责备,再陈述理由。文中用了一个感叹号,可见孔子说话时的感情非常强烈。还有两处反问句,这明显地表示孔子对季路和冉有的指责。”这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已细致到一个标点、一个问句,对内容的理解非常深刻。在第三次对话中,有个学生用了“一针见血”,理由是:“孔子首先指出,说‘世必为子孙忧’的说法是在找借口,这种做法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这就揭穿了季氏、冉有他们自欺欺人的阴谋;接着,孔子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再指责学生的失职;最后,揭露了季氏的阴谋,说明季氏认为颛臾‘后必为子孙忧’是假的,他的目的是:消灭颛臾,扩大自己的地盘,削弱鲁君的势力。这一番话,孔子说得针锋相对,一针见血。”这个学生的理由无疑是很充足的,他的回答足见他对文本理解的深透和思维的严密。所以揣摩情态词比枯燥地讲解字词疏通文意效果可能会更好,更容易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也更容易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只是在揣摩时千万别忘了让学生立足文本寻找根据。

2.揣摩时务必要让学生读出说话者内在情思

文言文教学,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应多一些声情并茂的诵读,多一些陶情怡性的快乐,多一些个体的自我体验。

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一定要让学生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还要读出感情。朗读,是在理解的基础上提升感情,也能反过来提升对内容的理解。学生在揣摩情态词时,必然要对内容、对字词句进行推敲,必然要对说话者的情感进行分析,必然要体会说话者当时的处境,这样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吸引到语言本身上来,自然会主动地去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还能读出自己的个性。

现在老师们都知道文言文要重视朗读,关键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缺乏有效的诵读指导。朗读,若没有教师的精妙点拨,兴致盎然的涵泳品味就会枯燥无味,文言的精髓就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灵魂深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而且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否则技巧也仅是花架子而已。文言课文中文言实词是承载文言思想和情味的客体,对文言实词的理解无疑是走进作者内在情思的必要途径,所以大部分教师也很注意对实词的推敲和品味,但我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是对话型的文言文中紧抓虚词(尤其是语气词)进行揣摩也是读出文章情味的好方法。譬如第一次对话中揣摩“无乃尔是过与?”和“何以伐为?”中的语气词的区别,才能更好体会孔子说话语气之变化;再譬如第三次对话中对“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中“而”字的揣摩更有助于体会孔子态度之强烈,处理好“而”字的朗读更能走进孔子内在的情思。

3.教师备课时务必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揣摩

添加情态词,每个个体都会融入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教学过程中就很容易有“生成资源”。而教师要能从容地应对学生的“生成资源”,自己必须吃透教材,要先多角度地揣摩对话者可能出现的情态,同时还要正确地把握教材。只有这样,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才能给予正确点评,而不会不置可否。同时教师对课文的朗读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就是在备课之时一定要自己读透文章,不仅要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而且要对每句话每个字的语气进行揣摩,读出说话者内在的情思。这样,上课之时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当学生读不出对话情味时,老师自己也可以范读。另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时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去备课。更多的预设可能会让“生成资源”发挥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羊刚.对新教材文言文教学的反思.教学月刊 (中学版) , 2004, (3) .

[2]高帆主编.明师营造课堂气氛的经典细节.九州出版社, 2006.1.

篇4:《季氏将伐颛臾》学案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在我国历史上,他是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第一人,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首开私人办学讲学之风,相传有学生三千,贤弟子七十二。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书,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在初中教材《(论语)六则》一课里,我们学习了孔子“温故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著名的教育思想。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其要讨伐颛臾的原因有二:其一是季氏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

【课堂学习】

(一)字词积累

1.注音

颛臾(zhuan yu) 虎兕(si) 柙(xia)

社稷(ji) 冉(ran)有 萧(xiao)墙

相(xiang)夫子 椟(du)

2.解词

(1)一般词语

①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②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施展

④是谁之过与 是:这

⑤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

⑦则修文德以来之

修:修治

(2)成语

①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②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③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3)通假字

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4)一词多义

为:

①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②昔者先王以为东蒙 主动词,担任

③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④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介词,替

相:

①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②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③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名词,丞相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过:

①无乃尔是过与 动词,责备

②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③是谁之过与 名词,过错

④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动词,走过,经过

⑤过犹不及 超过

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于

⑦一日大母过余日 拜访,看望疾: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洪亮

②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讨厌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

④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妒忌

⑤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动词,停

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 动词,制止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副词,只而: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连词,表转折,却

②固而近于费 连词,表并列,并且

③吾尝终日而思之 连词,表修饰,不译

④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连词,表顺承

(5)古今异义

①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③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二)整体把握

1.文章主题

《季氏将伐颛臾》共记载了孔子的三段话。三段话都包含对季康子的谴责和对自己门生的批评、教诲。孔子以充足的理由谴责了季氏伐颛臾的战争决策,宣传了行仁政施教化的政治主张和“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防患安邦治国的思想,同时也表现了一个教育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精神。

2.段落层次

第一段,孔子从政治地位、地理位置、君臣关系三方面说出了季氏不该攻伐颛臾的理由。第二段,引用周任的名言“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批评冉有、季路推卸责任的态度。第三段,告诫季康子如果这样做下去,必将在国内、家内引起许多矛盾,那将是危险的。在教育学生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文教德化的主张。

3.主要特色

(1)破立结合,论证充分。此文属于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而且本文论据丰富,有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有现实事例,如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有名人名言,如“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周任语);有政治警语,“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因而本文立论坚实可靠,驳斥有理有据。

(2)譬喻生动,寓意深刻。第二段以生动而确切的比喻批评门生,没有正面地直接指责,喻义却很深刻,把道理和结论都包含在隐寓和比喻中,既婉转又启人思考。“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

nlc202309040822

(3)巧用反问,论证有力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不仅前后呼应,而且感情强烈,批驳力强。

(三)重点研习

1.冉有和孔子对这件事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认为最能体现冉有真实态度的是哪一句?

【明确】冉有赞成,孔子反对。“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冉有心里其实是赞成季氏讨伐颛臾的,甚至是参与了季氏的军事谋划。

2.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讨伐颛臾?他的理由是什么?

【明确】孔子反对讨伐,理由有三:①颛臾是先王所封之国,不可伐;②颛臾在鲁国境内,不必伐;③颛臾与季氏同为社稷之臣,无权伐。

3.针对冉有的辩解及推卸责任的托辞,孔子持什么看法?他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明确】“尔言过矣”“是谁之过与”。两个“过”字直接表明孔子的态度:他不仅反对讨伐颛臾,而且认为冉有和季路对此事有责任。他的理论依据是“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4.孔子反对季氏讨伐颛臾的思想根源是什么?文中有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思想?

【明确】思想根源就是孔子的“仁”的思想。文中“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和“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就是他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5.这几句话的关键词语是哪些?表明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主张?

【明确】关键词语是“均”“和”“安”和“修文德”。

表明了孔子对内创造平等、安定的政治局面,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加强文教德化,使外邦异族归附的政治主张。

6.哪些话说明二人违背了这些原则?

【明确】“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这句话表明冉有之“忧”只是为季氏找借口,并非治国之本。

7.孔子认为季氏真正的“忧”是什么?

【明确】“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伐颛臾的实质,最终目的是要篡夺鲁国的政权。此句后来衍变为成语“祸起萧墙”,喻内部发生争斗并产生严重后果,沿用至今。

【课后练习】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A.虎兕(si) 辅相(xiang) 颛臾(zhuan) 陈力就列(lie)

B.柙匮(iia) 绯红(fei) 游说(shuo) 祸起萧墙(xiao)

C.昳丽(yi) 社稷(ji) 芜杂(wu) 买椟还珠(du)

D.龟裂(jun) 邦域(yu) 苑囿(you) 分崩离析(beng)

2.下列语句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季氏将伐颛臾 C.固而近于费 D.邦分崩离析

3.下列各句中“而”字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危而不扶,颠而不持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C.君子疾夫舍日欲之而必为之辞 D.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4.下列句子中的“于”字,都可以翻译为“在”的一组是( )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⑥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社稷之臣也 社稷:国家。

B.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相:观察。

C.固而近于费 费:季氏的封地,在今山东费县。

D.陈力就列 陈:陈列,这里是施展的意思。

6.“无乃尔是过与”一句,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无乃/尔是/过与 B.无乃/尔是过/与

C.无/乃尔/是过/与 D.无乃/尔/是/过与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鲁定公问于颜回日:“子亦闻东野毕之善御乎?”对日:“善则善矣。虽然,其马将必佚。”定公色不悦,谓左右日:“君子固有诬人也。”颜回退。

后三日,牧来诉之日:“东野毕之马佚,两骖曳两服入于厩。”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回至,公日:“前日寡人问吾子以东野毕之御,而子日‘善则善矣,其马将佚’,不识吾子奚以知之?”颜回对日:“以政知之。昔者帝舜巧于使民,造父巧于使马。舜不穷其民力,造父不穷其马力。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今东野毕之御也,升马执辔,御体正矣;步骤驰骋,朝礼毕矣;历险致远,马力尽矣,然而犹乃求马不已。臣以此知之。”公日:“善,诚若吾子之言也。吾子之言,其义大矣,愿少进乎?”颜回日:“臣闻之,鸟穷则啄,兽穷则攫,人穷则诈,马穷则佚。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公悦,遂以告孔子。孔子对日:“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岂足多哉!”

(选自《孔子家语·颜回》)

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固有诬人也

固:原来。 B.昔者帝舜巧于使民

巧:灵巧。

C.是以舜无佚民

是:此,这。 D.岂足多哉

多:称赞。

8.下列对鲁定公由“不悦”转而为“悦”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颜回的话在政事方面给鲁定公以有益的启示。

B.颜回能公正地评价东野毕的驭术。

C.颜回详尽地分析了“马穷则佚”的原因。

D.颜回准确地预测了东野毕“马将佚”。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nlc202309040822

A.鲁定公开始认为颜回对东野毕有偏见,后来,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

B.颜回认为东野毕的驭马技能虽然比较高明,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C.颜回认为,不管是驭马,还是使民,都要持之有方,否则,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D.鲁定公心悦诚服地向孔子转述了颜回的话,孔子分析了颜回之所以成为颜回的心理原因。

10.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闻之,越席而起,促驾召颜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能无危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B项中“柙”应读“xia”,“游说”的“说”应读“shui”)

2.A(A项,“与”通“欤”)

3.B(B.连词,表并列,其他“而”译为“却”,表转折)

4.D(①引进动作对象,不译;②对,对于,介词;③从,介词;④在,介词;⑤到,介词;⑥在,介词)

5.B(B项,“相”应当“辅佐”讲)

6.B(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7.B(B项,“巧”本义指技艺高明、灵巧,如“巧夺天工”,但在文中这一本义不能与“佚民”合理搭配,应为另一个义项“擅长,善于”)

8.A(颜回认为善御者应当“不穷其马力”,就像善政者“不穷其民力”的道理一样;A项从治国角度分析原因,其他说法都浮于驭术,不是转而为“悦”的原因的解说)

9.C(A项说“在掌管畜牧的官员的进谏下,他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原文无此意;B项说“但他同造父一样,都远未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有误,从颜回的观点来看,造父正是驭马技能尽善尽美的典范;D项误解了孔子的意思,“夫其所以为颜回者,此之类也”体现了孔子对颜回这个得意弟子的喜爱与信赖)

10.(1)鲁定公听说了这件事,离开坐席(席位)站起来,(命人)催车速行,召见颜回。

(2)不知道您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

(3)自古至今,从无使他的臣民窘迫而(自己)却没有危险的。

篇5: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整理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

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把……当作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三、一词多义:

为:①语气词,呢

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

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

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

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过:①动词,责备

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

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

例:是谁之过与 且:①而且

例:且在邦域之中矣

②况且

例:且尔言过矣

安:①形容词,安定

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 安定 例:既来之,则安之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

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

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

来:使动用法,使……来,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辞:名作动,找借口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

状语后置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

4、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5、是谁之过与

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

宾语前置

7、何以伐为

宾语前置、省略句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

2、何以伐为

何(以)……为 =为什么……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

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陈:摆出,施展

力:才能

就:居,充任

列:职位

止:辞官不做

4、固而近于费

固:坚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患:担心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

译:恐怕要责备你们吧

2、何以伐为

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为此编造借口的做法

篇6:季氏将伐颛臾

1.了解孔子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

2.学习本文用对话方式反复辩难且富有雄辩的表达方法;

3.继续积累文言实词与句式。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

⑴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子幼年丧父,少时家境衰落。成年做过“委吏”(司会计)和“乘山”(管畜牧)等。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罢官,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儒家思想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仁的含义主要有两层: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之仁”。孔子主张“以礼教民”,注重社会伦理问题,把礼看成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重要手段。

(2)《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孔门弟子(包括再传弟子)根据自己的记忆或耳闻的传说写下来的,为语录体。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本文出自《论语》。我们可以从《季氏将伐颛臾》中领略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

2、解题

春秋时期的鲁国有一个著名的历史事件:“三桓犯上”。鲁庄公有弟三人:庆父、叔牙、季友,因为都是桓公的儿子,故其后代称为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桓势力逐渐强大,不把鲁国国君放在眼里,甚至在鲁襄公十一年将公室瓜分,为了进一步排挤鲁国国君,季孙氏又谋求进一步扩充实力。

本文题目“将伐”二字耐人寻味。将DD尚未实现的事情,故尚可阻止;如果可以劝阻而不加努力,于理不通,于情不合。伐DD攻伐,明目张胆动用暴力,在本文中有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意思,一字已见季氏之伐是非正义之战。3、解读文中“三辩”(展开讨论)

思考:我所理解的孔子反复辩难。

△一辩冉有: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求!无乃尔是过与?冉有和季路作为季氏的家臣,将消息告诉他们的老师。冉有故意将讨伐轻描淡写,说成“有事”,下文又振振有词地提出讨伐的理由,可见他是赞同这场战争的。

孔子对二人是当面呵斥,说明孔子是不赞成这种做法的。后,孔子又阐明三点不赞成的理由:

先王封国DD不可伐

邦域之中DD不必伐

社稷之臣DD不当伐

附:朱熹《论语集注》:

是时,四分鲁国,季氏有二,孟孙、叔孙各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欲取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也。

两个重点句式DD

无乃……与

测度语气句,译为:恐怕……吧

尔是过,宾语前置;过尔,责备你。

何以……为

反问语气句,译为:为什么(要攻打)△二辩

冉有: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当即给予反驳。首先引用周任(朱熹注:平声)的话:“陈力就列,不能者止”,意即:能施展其才能则就其职位,不能这样做就不就其职位。同是在《论语》里,孔子曾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在这里则说的是“在其位,谋其政”。其次,用一比喻:一个盲人在走路,倘是临危地而不抱持,将跌倒而不搀扶,还用辅助者干什么呢?接着,孔子又打了一个比方:老虎犀牛从栏中逃出,珍贵的玉器在柜里损坏了,这是谁的过失呢?

DD管理者的过失。

△三辩

冉有: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由于孔子的批评抓住了要害,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所以,他们只好实话实说,冉有以“固”、“近费”为由,终于和盘端出当取的观点:“不是我们存心要消灭那颛臾,而是因为它日渐强大,又靠近费,对季氏的领地构成威胁。现在不消灭他,今后必将成为季氏的大患啊!”由此可见,冉有和季路实际上是参与了季氏集团的军事谋划的。

孔子一针见血,马上批评他说: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而编个谎言来搪塞的态度。(疾,憎恨;舍曰,避而不谈;辞,托辞、辩解之辞)在孔子看来,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明明想的`是这样,口里却装模作样地说成那样,很有点“作伪”。

孔子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他是主张仁政、正名、克己复礼的,他敏锐地看到季孙氏借此削弱鲁君势力以为己用的目的。

作为老师还得给学生讲讲道理。于是又有了以下一段议论:--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则安之。”

这是孔子的正面阐述,实际上说的是均贫富、讲安定、求发展的治国方略,既包括内政又包括外交,既涉及经济又涉及政治。其中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的贫富思想。历史地看,孔子的均贫富思想仍然具有积极意义。

DD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一改往日的温良恭俭让,当仁不让地直陈己见。侃侃而谈以修文德、守邦国,可谓义正词严。文章结尾一句话“吾恐季孙之忧……之内也”,表现了孔子高度的政治敏感和政治见地。其实,季氏讨伐颛臾虽然可以扩大地盘,发展实力,但主要目的还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的政权。从这个观点看,他发兵讨伐颛臾“醉翁之意不在酒”。孔子以他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深刻的政治眼光一语道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4、小结:

本文是一篇语录体的议论文。通过孔子与冉有、季路的对话,窥见孔子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孔子历来主张温、良、恭、俭、让,但是面对原则问题,他却又有“当仁不让”的精神,充分表现了他的独立人格。

成语识记:

陈力就列

既来之,则安之

分崩离析

萧墙之内/祸起萧墙5、作业

①文中成语抄写二遍,

②背诵全文,

③翻译全文(学生独立完成)。

上一篇:动物倡议书4年级350字下一篇:含比喻的成语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