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2024-05-05

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精选8篇)

篇1: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1.目的:对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等相关经营过程实施管理,确保符合国家有关管理规定,满足用药需求。

2.范围: 适用于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等相关过程的管理。3.定义: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4.说明

4.1 采购中心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二类精神药品采购,具体采购过程管理按照4.12-4.18执行。

4.2 采购中心收到物流中心的到货信息后,对合格药品进行库存管理,对不合格药品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进行管理。4.3 采购中心的库存管理

4.3.1 采购中心收集物流中心药品养护信息,对不合格药品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执行。4.3.2 对于药品有效期管理,执行效期管理规定。

4.3.3 对于库存药品,采购中心会同财务中心和质量管理部等按《库存药品盘点管理规定》进行定期盘点。

4.4 二类精神药品销售由销售部门按照销售管理规定执行。4.5 销售部门应按要求进行销售流向跟踪、销售货款的资金回笼等。4.6 按不良反应报告管理规定收集报告相关的不良反应等。

4.7 养护、出库、交付过程中的不合格品和销售退回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药品管理规定执行。

4.8 当客户要求退货时,销售部门按照销退管理规定执行。

4.9 采购中心对滞销品种及不合格药品中能退回供应商的,则按采退管理规定执行。4.10 对供应商及客户的查询要求,相关部门按查询管理规定执行。

4.11 所有销、存信息和不合格品信息、投诉信息、国家政策要求、供应商信息和药品信息等均按信息汇总报告管理规定执行。采购管理规定: 4.12 采购需求确认

4.12.1 二类精神药品采购应遵循“了解市场,适应市场,定点采购,保证用药安全”的原则,以不积压,不脱销,保证供应。

4.12.2 二类精神药品采购品种,必须严格遵循SFDA所公布的目录品种,实施采购、备货。4.12.3 二类精神药品的供应商选择,必须是SFDA批准的具备该类药品经营或生产资格的药品批发企业或生产企业。

4.12.3.1供应商必须提供以下有效企业法定资质材料:

(1)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或含有“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范围的《药品经营许可证》的复印件。

(2)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药品GMP/GSP认证证书的复印件。

(3)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营业执照》复印件。4.12.3.2供货单位销售人员相关资料

1)盖有供货单位原印章并有企业法定代表人签发的,有明确授权范围和授权期限的法人代表委托书原件,内容至少包括销售的品种、销售区域、有效期限、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等。

2)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3)供货单位销售人员有效职业资格证明的复印件。

4.12.3.3要求供货单位提供《质量保证书》或签订质量保证协议,质量保证协议应具有以下内容:

1)明确双方质量责任

2)药品质量符合药品法定标准等有关规定

3)药品附产品合格证明

4)药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

5)药品运输的质量要求

6)进口药品应有符合规定的证明文件

4.12.3.4质量管理部审核供应商资质合格后,在系统中对该供方二类精神药品的经营范围予以维护。

4.12.4采购中心每月根据二类精神药品质量情况及各销售部门的进销存业务业绩和《未执行合同》,编制月《采购计划》。

4.12.5编制二类精神药品采购计划必须考虑供货单位或购入途径和到货周期的不同情况,并考虑怕热怕冻二类精神药品运输受不同季节气温影响等因素。4.13采购计划

4.13.1 采购:一般为月度计划。依据为公司一年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及销售部门《未执行合同》来制定。4.13.2 编制二类精神药品的采购计划,必须充分考虑供货单位、到货周期、发运方式等不同情况,并考虑麻、精药品其储存温度属性。

4.14 二类精神药品采购计划审批:采购经理经理对其采购计划数量、库存的总量、销量、金额、内容进行审核;质量管理部对其采购的供货单位和药品质量等情况审核,审核同意的则由采购部经理和质量部经理签字确认;不同意的,则在采购计划写明原因,并返回采购部门。

4.15 采购合同的订立:

4.15.1 签定采购合同:二类精神药品采购员依据所批准的二类精神药品采购计划,来订立采购合同,也可以按供应商提供采购协议要求来订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明确所购二类精神药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的标准和有关要求,包括交货期、售后服务等。2)明确所购二类精神药品(国产)供货时每件包装应附产品合格证。

3)明确所购二类精神药品包装标准,标签和说明书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运输要求,(如有储存温度要求二类精神药品的运输,应采取相应保温措施等)。4)注明价格及交货方式,如遇价格调整,则需重新签定。

5)进口二类精神药品除上述外,还应附有供货单位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准许证》、《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

4.15.2 采购合同的审批:采购合同应由采购中心经理审批或授权的采购人员签字,确认同意后,在采购合同中签字,并加盖公司的公章后;若审核不通过,则将采购合同返回采购员,重新要求供应商的公司订立合同,并按本4.15.1条款执行。

4.15.3 采购员将审核同意的合同反馈给供应商,要求供应商加盖章签字后在一个月内寄回。4.16 采购实施

4.16.1采购员根据采购合同将采购信息输入到供销链系统中,并生成电子版《采购合同》,释放物流,以作收货验收准备工作,同时系统生成电子版本的《购进记录》。

4.16.2采购员应按所批准的二类精神药品《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的要求,向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其有效期为一个月,过后如还须订购必须重新发订单。

4.16.3 采购员根据采购订单,以不同的方式与供应商联系,主动询问有关发货情况、数量及到货日期,如需定单更改:当更改进货数量时,则按本4.16.1,4.16.2条款执行,当更改进货单位时则按4.13条款执行。

4.16.4 采购员应对供应商履约能力监控,未按约定执行的采购订单(合同),应与供应商联络进行催货,并作为供应商业绩评审依据。4.17 到货情况确认 4.17.1 情况处理 符合订单:

1)采购员根据采购到货验收信息由《采购合同》生成电子版的“采购预报”转《验收单》。2)采购员收到供应商开具合法票据时,应按“采购进仓”《入库单》的数量、品规、供应商名称进行核对,正确后,在供销链系统中进行勾联,并按付款要求执行付款审批。不符合订单:对验收中发现的挤压、破损、储藏温度不符合等原因造成的不能正常入库的药品,填写《验收联系单》转采购中心,验收员根据采购中心的处理意见进行验收或拒收。对于二类精神药品质量异常的则按不合格管理规定执行。

4.17.2 实际购进记录:采购员将到货入库情况记录在《购进记录》中。

4.17.3 采购中心应及时将进货质量异常情况,供应商履行合同的能力,售后服务和预防纠正措施报告情况记入供应厂商业绩评定内容作为进货质量评审的依据。采购退回管理规定:

4.18在以下情况时,采购中心整理有退货意向的二类精神药品,从分销系统中查询供应商、品名、规格、批号、效期、生产厂家、数量等。

4.18.1在到货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包装有问题或内在质量有疑问的二类精神药品; 4.18.2供应商书面要求召回的二类精神药品;

4.18.3经国家及所属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抽验发现的不合格二类精神药品。4.19采购中心向供应商提出退货要求。

4.20 供应商不同意退换二类精神药品,则按不合格管理规定执行。

4.21供应商同意退换的,采购中心应在五个工作日内与供应商协商运输方式(如需通过邮寄方式运输,采购部应督促物流中心严格按国家特殊药品《邮寄管理办法》执行),并在《采退预报》上注明,生成《采退药品自提凭证》或带“采退”字样《销售清单》,采购中心应督促供应商在30天内自提采退商品,物流中心应在1周内将采退商品发运。4.22 采退药品信息报告与跟踪:

4.22.1 采购中心应对所采退的二类精神药品的信息跟踪,确认所采退药品是否退回到了供应商处。

4.22.2 当发现未按时到达时,应与物流中心沟通了解运输状况,发现被盗、丢失等情况,立即向药监部门、公安机关报告,并向公司质量管理部及公司领导报告。4.23采购中心每月对采退的二类精神药品从分销系统中进行导出汇总分析,纳入供应商评审中。

篇2: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卫生部发布的《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处方管理规定》,为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安全管理,保障药物的合理应用,防止发生流弊现象,按照法规的有关要求,结合医院药品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管理规定。

一、定点采购。采购第二类精神药品,应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具有第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质企业购买。

二、双人验收。根据临床用药需求制定采购计划,购人药品双人验收,查验购药凭证,清点药品数量,检查药品质量,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三、专柜加锁储存。储存药品必须有安全防范措施,严防药品丢失。

四、专用帐目管理。出账人账要有购(领)药或处方使用凭据,做到购(领)入、发出、结存数量平衡。调剂部门使用药品要做到“日清月结”。

五、遵循专用处方和用量要求。处方至少保存2年。

六、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对过期、损坏的药品要及时申请销毁,保证在用药品的账物相符和药品质量完好。

七、认真审核处方,促进合理用药。严格按照规定的药品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做好用药指导,对于单张处方超过用药天数的特殊情况,必须由处方医师注明诊断并签字后,方可调配。对于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应拒绝调配。要防止重复取药,避免套购药品的现象发生。

篇3: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及管理

精神药品是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使之兴奋或抑制, 连续使用可产生依赖性的药品, 依据对人体产生依赖性和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 分为第一类和第二类[1], 门诊处方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较第一类多, 第二类精神药品主要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提高, 焦虑症失眠、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发展迅速, 因而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不断增加。

2 精神药品采购与保管

我院对精神药品的采购是持卫生行政部门检发的《精神药品购用卡》在指定具有该类药品经营资格的经营单位进行购买、转账支付、库房、药局专柜加锁, 单独管理, 库房建立精神药品收支账目, 定期盘点做到帐物相符, 药局同时设立第二类精神药品登记薄, 登记每天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3 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

必须经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培训过的执业医师才有权开具精神药品处方, 执业医师应根据需要, 合理开具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 除特殊情况外, 每张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不超过七日常用量[2], 超剂量处方需双方签名, 处方保存2年备查。

4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要求

精二类药品处方为白色, 并在其右上角标记有第二类精神药品专用处方, 处方内容为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身份证号、门诊号、病情及诊断、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医师签名、调配药师审核、药师签名。

5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调配

根据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要求, 药房配备经过培训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配工作, 并双方签名。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处方, 拒绝调配发药。同时拒绝人情处方和无处方发药, 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 杜绝了医疗隐患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6 第二类精神药品过期, 失效处理

随时对过期, 失效的第二类精神药品严格清理, 下柜封存, 及时报损并报当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销毁备案。

摘要:第二类精神药品是特殊药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院自2006年5月使用这类药品, 在使用过程中, 应不断总结经验, 完善管理制度, 使得应用基本合理。本文结合我院这类药品在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阐述了其管理及合理应用方面所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精神药品,特殊管理,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北京, 2007.

篇4:功能饮料配方含二类精神药品?

夏日将至,运动季节又来临,功能饮料也开始大肆推广运动后能量补充概念,大街小巷中都能看到红牛、启力、乐虎等功能饮料的广告。

不过,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功能饮料中的“能量”来自何方,这种补充是否一定有益,哪种功能饮料能量更优、更健康,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2014年3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红牛、东鹏特饮、乐虎、启力、力保健、日加满、能立方7个品牌的9款功能饮料,对其安全性和品质进行了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红牛和东鹏饮料的配方中,有可能会生成微量国家二类精神药品安钠咖。而对于这种疑虑,企业本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去帮助消费者打消它。

安钠咖争议

功能饮料的安全性一直备受消费者关注,2012年,红牛曾因“添加门”被短暂下架——有专家即向媒体表示,红牛饮料中含有的苯甲酸钠及咖啡因有可能反应生成安钠咖。

安钠咖是中枢兴奋药,分片剂和注射剂两种剂型,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中枢性呼吸和循环功能不全,但与咖啡因相似,也会有药物依赖性和毒副作用。

“安钠咖是由苯甲酸钠和咖啡因以近似1:1的比例配成的,其中咖啡因起兴奋神经作用,苯甲酸钠起助溶作用以帮助人体吸收。”广东省中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孙纳告诉本刊记者。

2007年,国家食药监局将安钠咖列入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为第二类精神药品,受国家严格管制。

针对“非法添加”一事,2012年2月15日,国家食药监局曾就红牛饮料检测结果发布通报:1份咖啡因加1份苯甲酸钠并不就是安钠咖,只有当这两种物质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配方和相关要求制成时才能称为安钠咖。

为了解功能饮料中苯甲酸钠和咖啡因的具体比例,本刊此次检测亦涉及到这两个指标。检测结果显示,9个样品中,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牛磺酸强化型)以及东鹏特饮维生素功能饮料中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分别如下图。

“从数据来看,东鹏的咖啡因与苯甲酸钠的分子摩尔比例是0.885,红牛的两款都是0.74,它们的比例都接近1:1,可以形成安钠咖。”孙纳分析道,即东鹏特饮中88%的咖啡因会形成安钠咖,而红牛的两款饮料中74%的咖啡因形成安钠咖。

不过,国家卫计委全国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专家孙忠实则认为,这三种功能饮料所含苯甲酸钠与咖啡因相似,按每瓶250ml计,两者含量均很小。

“只要符合标准即安全,与是否形成苯甲酸钠咖啡因无关。”他说。其中,苯甲酸钠仅起防腐剂或助溶剂作用,本身并无药理作用。

而对于国家食药监局提到的“只有当这两种物质按照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配方和相关要求制成时才能称为安钠咖”的说法,广州市脑科医院主研精神科临床药理的邱药师告诉记者:“从目前可查阅的资料来看,未见关于安钠咖的制作工艺与其他催化剂成分。”

不过,她认为,是否形成安钠咖并不是问题重点,饮料当中的另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咖啡因的含量才是关键。一瓶红牛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为50mg,只相当于片剂安钠咖中咖啡因含量的1/3。患者服用安钠咖的最大量为4片/日,咖啡因含量达600mg。饮料当中的咖啡因远远少于安钠咖中的含量。

对于安钠咖的问题,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与东鹏饮料实业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均向记者表示:以2012年国家食药监局对红牛饮料的检验结果通报为准。

日本法定不可使用苯甲酸钠

在安钠咖中苯甲酸钠作为一种助溶剂,以帮助人体吸收。而在食品当中,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

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如日本的《食品安全法》就不把苯甲酸钠纳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围。记者发现,在本刊送检的七个品牌产品中,只有红牛、东鹏特饮及燕京能立方功能饮料注明添加了苯甲酸钠,力保健则注明添加了山梨酸钾,而乐虎、日加满、启力的配料表中均无标注防腐剂。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按照国家食品添加剂的标准,在限值范围内添加,山梨酸钾的安全性要高于苯甲酸钠。”

既然苯甲酸钠与咖啡因在饮料中存在形成安钠咖的可能,而山梨酸钾的安全性高于苯甲酸钠,那为何红牛及东鹏特饮不更换配方呢?

一位从事功能饮料品控工作的人士告诉记者,由于市场上苯甲酸钠的价格低于山梨酸钾,所以很多企业仍选择苯甲酸钠来降低成本。据记者向河南兴源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询价了解,该公司山梨酸钾对外报价为3.4万元/吨,苯甲酸钠为1.1万元/吨。

此外,本刊此次检测的品牌产品中,有6个为保健食品,而据了解,通过保健食品认证的产品配方如需修改,其申请手续相当繁琐,耗时耗费。

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一种保健食品审批一般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测算,实施保健食品上市审批制度以来,各厂家、商家为审评审批支付的费用接近50亿元,这还没算上企业在等待审批过程中无法开工造成的资源浪费。

篇5:第二类精神药品相关质量管理制度

1、目的:依法经营第二类精神药品,加强其经营质量管理,有效地规范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进、存、销经 营活动。

2、制定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3、适用范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进、存、销管理。

4、内容:

4.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购进管理:

4.1.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必须从具有该类具体品种精神药品生产或者有经营资格的经营企业购进。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发生购进行为前,应收集供货企业的盖有原印章的生产或者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复印件,并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批准、备案。

4.1.2、购进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采购计划应事先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批准,采购计划与品种应符合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计划品种规定,不得随意超计划、品种采购。

4.1.3、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运输应专人负责,药品到库后应及时办理交接,验收人员、保管人员接货后,应在待验区及时完成药品的验收,药品验收时应对照购进凭证逐批验收到最小包装。4.2、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验收、储存管理:

4.2.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验收,验收人员和保管人员应同时在场,验收程序按照普通药品验收程序规定进行,应当注意检查外包装规定的精神药品标识。

4.2.2、应当建立健全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购进、验收和储存养护记录,购进、验收记录数据实行微机管理,并按规定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五年备查。

4.2.3、验收合格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应储存在设置的特殊药品专用库内,货架(柜)应符合药品仓储规定,并设置明显标志。

4.2.4、特殊药品专用库基本设施应牢固,库门加锁并双人管理,库内应加装防盗监控设施,并能有效运转。

4.2.5、特殊药品专用库实行色标管理,合格区、发货区、待验区、退货区、不合格区布局合理,标识清楚。

4.2.6、加强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在库养护管理工作,具体操作按《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执行。4.3、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销售管理:

4.3.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应按规定销售给合法的,具有相应特殊药品使用资格的医疗机构以及具有相应经营范围的合法药品经营企业。

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发生销售行为前,应当收集购货单位加盖公章印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经营企业的《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资料,经过质量管理部门审核确认、批准、备案。4.3.2、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销货应有专用票据,销售记录实行微机管理,保管人员应将发货票据按月装订成册,并按规定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五年备查。

4.3.3、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出库,复核人员、保管人员应认真按照销货票据核对药品的名称、剂型、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生产企业以及检查药品的包装等质量情况,复核无误并且质量符合规定的准予出库,销货票据加盖《精神药品出库专用章》。4.4、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购进退出、销后退回管理:

4.4.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的购进退出、销后退回管理具体操作按《退货药品管理制度》执行。4.5、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中的不合格品管理:

4.5.1、第二类精神药品制剂在进、存、销过程中,由于药品包装破损、药品变质、药品过期失效等因素造成不合格的,应按照《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和《不合格药品确认及处理程序》规定进行处理。安全报警设施、设备检查、维护制度

1、目的:安全报警设施、设备检查、维护管理,保障设备的有效运转。

2、制定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3、适用范围:安全报警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管理。

4、内容:

4.1、监控系统设施、设备应当专人负责管理,并实施24小时监测。

4.2、监控系统设施、设备负责管理的人员,应当严格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发现特殊情况应当紧急采取措施,并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报告或向公安机关报告。

4.3、特殊管理的药品发生被盗或者消防安全事故情况,质量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和药监主管部门报告,并协助公安机关进行侦察工作。

4.4、质量管理部门应当不定期地进行仓储和安全报警设施、设备检查工作,发生问题应当及时给予纠正,并制定防范措施。

4.5、监控系统设施、设备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原则上每年应当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和维护,检查和维护应当有记录。

4.6、安全报警设施、设备定期检查、维护记录应当建立档案。特殊药品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实施特殊药品的运输监督管理,保障药品安全。

2、制定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3、适用范围:特殊药品的运输监督管理。

4、内容:

4.1、特殊药品的运输驾驶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保障承运药品安全。4.2、业务人员应当随车押运,并负责移交客户终端负责人或者验收、保管人员,并现场点验确认。4.3、驾驶人员应当对安排承运特殊药品的运输车辆进行检修,保证车况及运行良好,能保障较长距离的运输和安全。

4.4、严禁特殊药品在车内夜间存放或者承运过程中驾驶人员、业务员较长时间擅离车辆。

4.5、因交通安全事故或者其他突发因素造成药品被盗、被抢、丢失,驾驶人员、业务人员应当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和企业负责人报告,并负责协助公安机关进行调查。4.6、特殊药品运输应当建立承运档案。安全经营评价制度

1、目的:实施特殊药品的安全经营评估,保障药品经营规范、安全。

2、制定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行政法规。

3、适用范围:特殊药品的安全经营评估管理。

4、内容:

4.1、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特殊药品经营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应当参与特殊药品的质量管理,保障质量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

4.2、企业的质量领导组织应当每年组织一次特殊药品的安全经营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可以与GSP内部评审合并进行。

4.3、特殊药品的安全经营评估主要对进货质量评估、仓储质量评估和销售质量评估。

4.4、安全经营的评价结果应当形成报告,用于指导、完善经营质量管理制度和加强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

4.5、企业负责人应当提高特殊药品经营安全管理水平,学习、教育和促进员工工作能力和素质,保障特殊药品的安全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篇6:二类精神药品制度

一、目的

严格把好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购进业务质量关,确保依法经营并保证经营质量安全。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购进环节的质量管理。

四、内容

4.2.1购进第二类精神药品必须从第二类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全国性批发企业、区域性批发企业、其他专门从事第二类精神药品批发业务的具有二类精神药品生产、经营资格的生产企业或经营单位购进。精神药品的购进必须经质量管理部对供货企业(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的资格及质量保证能力及品种的合法性进行审核。

4.2.2对于生产企业,首次供货时必须提供《药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质量保证协议、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和法人授权委托书及所供药品的生产批文或批准文号证明文件、药品质量标准、药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复印件。以上所有资料均需加盖生产企业原印章。

4.2.3对于经营企业首次供货时必须提供药品《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证书》、质量保证协议、经办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和法人授权委托书及合法经营精神药品的证明文件及所供药品的生产批文或批准文号证明文件、药品质量标准、药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复印件。以上所有资料均需加盖生产企业原印章。

4.2.4采供部门在收集齐全上述有关资料执行供货单位及首营药品管理制度,填报《首营企业审批表》及《首营品种审批表》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上报有关领导审批进货。

4.2.5采购部及质量管理部认真审查供货单位的法定资格、经营范围和质量信誉,考察其履行合同的能力必要时会同质量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现场考察,签定质量保证协议书,协议书应注明购销双方的质量责任,并明确有效期限。

4.2.6购进药品应有合法票据,按规定做好购进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4.2.7购进特殊管理的药品应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办法》规定。

4.2.8对有特殊温度要求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品种,公司应自备或要求供货单位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冷藏车或冷藏设备运输,并收集、做好运输过程中和到货时的“提运随货同行冷链温控记录”。

第二类精神药品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一、目的

强化入库前的收货、验收管理,保障入库的第二类精神药品质量符合规定。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的收货、验收管理。

四、内容

4.3.1验收的场所:为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应在精神药品专库内待验区进行验收。4.3.2验收时限:验收二类精神药品(除特殊情况外)必须按规定在到货当天验收完毕。4.3.3收货员收货时应检查外包装情况,如发现包装破损、挤压变形、污染、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损坏、包装内有异常响动或者液体渗漏等问题,应对有以上问题的所有包装的药品开箱拣货。凭二类精神药品专用单据办理入库手续,由双方当场签字、检查验收,不符合收货要求的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拒绝收货。

4.3.4收货员将符合收货要求的药品放入二类精神药品库待验区待验,并填写“收货单”,通知验收员进行验收。

4.3.5冷藏、冷冻药品到货时,应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运输时间等质量控制状况进行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拒绝收货。

4.3.6精神药品的验收必须实行双人验收制,验收员要逐件开箱验收至最小包装,并仔细核对品名、剂型、规格、数量、批准文号、生产厂商、生产批号、有效期、药品使用说明书、包装、标签、精神药品的包装标志等内容,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外包装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符合规定的方可验收。

4.3.7对有特殊温度储存要求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验收员在符合规定的条件场所进行验收,并随到随验,不得延误。

4.3.8验收进口第二类精神药品时,应按品种索取加盖有供货单位质量管理机构原印章的《进口药品注册证》、《进口准许证》,并按批号索取《进口药品检验报告书》或注明已抽样的《进口药品通知单》复印件。检查其包装、标签是否以中文注明品名、主要成分以及注册证号,并有中文说明书.4.3.8.1验收人员:指定专人,并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4.3.9对销后退回二类精神药品,验收人员按药品退货管理制度的规定验收,必要时应抽样送检验部门检验。

4.3.9.1对有质量问题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验收员应当拒收,填写“药品拒收报告单”,药品移入不合格区,并向质量管理部报告必要时应抽样送检验部门检验。

4.3.10验收完毕,验收员应与保管员办理现场交接手续。验收员应按规定建立真实完的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实行微机管理并存档备份。

4.3.11对加入国家电子监管网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应及时进行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

第二类精神药品储存、养护和出库复核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在库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以及出库药品的质量检查,保障在库药品质量安全和出库药品符合规定。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在库保管、养护、出库复核质量管理。

四、内容

4.4.1设置储存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专区,防止药品被盗、替换或者混入假药。4.4.2专区设置有防盗设置和相应的防火设施,设置合格品区、待验区、发货区、退货区、不合格区。

4.4.3精神药品在库保管养护严格实行专库贮存、专人管理、专帐收付;双人、双锁、双人进、双人出。

4.4.4库存二类精神药品应按药品批号及效期远近依序存放,不同批号的二类精神药品不得混放。

4.4.5实行药品的效期储存管理,对近效期的药品可设立近效期标志。对近效期的药品应按月进行催销。

4.4.6配备专门的药品养护人员,并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4.4.7坚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的原则,开展在库药品的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安全、有效;

4.4.8库存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应悬挂明显标志和暂停发货,并及时通知质量管理部予以处理;

4.4.9药品养护人员应建立专门养护档案。

4.4.10在储存与养护的过程中由于破损、变质、过期失效而不可供给药用的品种,应清点登记、造册,单独妥善保管,及时向所在地下县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销毁,不得擅自销毁。

4.4.11每月盘点一次,如有差错,必须追究其原因。4.4.12保管员发生变动,必须对其进行交接手续。

4.4.13第二类精神药品出库时要有双人对品种数量进行复查核对,并做好出库复核记录。

4.4.14对加入国家电子监管网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复核完毕后应进行扫码,并及时将数据上传。

4.4.15行政人事部负责对视频监控系统、和报警装置定期进行维护和维修,并做好记录。仓储部应当经常检查维护二类精神药品库防盗、防火设备和防盗监控设备,确保设备运行状况良好。

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质量管理制度

一、目的

规范第二类精神药品管理,保障特殊管理药品的销售符合规定。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的质量管理。

四、内容

4.5.1二类精神药品销售人员应经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业务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岗位合格证后方可上岗。

4.5.2将二类精神药品销售给具有合法资格的单位(具有医疗执业许可证的医疗单位、二类精神药品经营资格的批发企业、具有其经营资格的连锁药店并应索取以上企业的合法证照。严禁向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医疗机构、批发企业、零售药店销售二类精神药品。),要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办法》规定执行。

4.5.3在向其他企业、单位销售第二类精神药品时,质量管理部应认真核实

(一)企业或单位资质文件

(二)企业法定代表人、主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负责人、采购人员及联系方式

(三)采购人员身份证明及法人委托书,与购方所在地省或地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卫生行政部门进行复核。无误后方可销售。保证药品合法、安全、合理使用,防止流入非法渠道、造成流弊事件。

4.5.4销售行为完成后,应对销售的药品流向进行追踪。

4.5.5在销售二类精神药品时,销售人员不得自行提货,实行人货分离。

4.5.6其二类精神药品制剂批发严禁以现金交易,邮寄二类精神药品要按规定办理证明。4.5.7销售药品应开具合法票据,并按规定建立销售记录,做到票、帐、货相符,销售记录按规定保存至药品有效期满后5年备查。

4.5.8销售二类精神药品专人开票,开票员做好“药品销售记录”。销售记录包括药品的通用名称、规格、剂型、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货单位、销售数量、单价、金额、销售日期等内容。

4.5.9对已售出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如发现质量问题,销售员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报告,必要时配合召回已售出的药品,并做好详细纪录。

4.5.10对已售出的第二类精神药品,如发现药品不良反应,销售员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报告。

二类精神药品运输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二类精神药品运输管理,确保运输安全,防止丢失、损毁、被盗。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运输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的运输质量管理。

四、内容

4.6.1第二类精神药品可通过铁路、邮寄、托运或自行运输送货至购货单位法定仓库。托运前确定托运经办人,选择相对固定的承运单位。托运经办人在运单货物名称栏内填写 “第二类精神药品”字样,运单上加盖托运单位公章。收货人只能为单位,不得为个人。仓储部应将有关托运单整理归档以备查。

4.6.2运输第二类精神药品时应加强管理,采用封闭式运输工具或其它措施,有专人押运,中途不应停车过夜,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药品盗抢、遗失、调换、损毁等事故。

4.6.3运送有温度要求的第二类精神药品时,应根据季节温度变化和运输要求采取必要的保温或冷藏措施。并及时做好起运、途中和客户交接的各时段的冷链温度监控记录。

4.6.4邮寄第二类精神药品时,提交市级食品药品监管机构出具的准予邮寄证明,给邮政营业机构验、收存准予邮寄证明。

4.6.5铁路、民航、道路、水路承运单位承运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时,应当及时办理运输手续,尽量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防止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被盗、被抢或丢失。

4.6.6第二类精神药品送货后,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与收货单位办理交货手续,双方对货物进行现场检查验收,无误后由购买方收货人员在随货同行单(回执单)上签字或加盖公章后交送货人员带回公司交质量管理部确认存档,签名或印章须与购货单位出具的指定专门收货人员文件一致。销往医疗机构的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员应及时与医疗机构的药房管理人员进行清点交接,并将签收回单建档保存5年备查。

4.6.7第二类精神药品在运输途中出现包装破损时,承运单位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发生被盗、被抢、丢失的,立即报告当地公安机关,并通知收货单位,收货单位应立即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4.6.8搬运、装卸第二类精神药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文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

4.6.9堆垛应严格遵循第二类精神药品外包装图文标志的要求,规范操作。怕压的药品应控制堆垛高度。

第二类精神药品销售退回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二类精神药品退货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质量管理。

四、内容

4.1凡无正当理由提出退货要求的,原则上不予受理。特殊情况由本企业负责人批准后执行。

4.2销后退回的药品必须是本企业所销售的药品,其批号必须与销售出库的批号相符。4.3对销后退回的药品,仓库保管员应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存放于退货药品区,由专人保管并做好退货记录,退货记录应保存5年。

4.4对销后退回的药品,验收员应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药品入库验收通知单,按购进药品的验收程序逐批验收。验收合格的,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方可存入合格药品区;验收不合格的药品由保管人员记录后放入不合格药品区。

4.5购进的药品经验收合格的,但因其它原因需退给供货方的药品,应及时通知专门负责二类精神药品采购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

4.6在库非质量原因的药品出现滞销或需要进行批号调剂时,由专门负责其采购人员与药品的供货单位联系协商后,办理退货手续。

第二类精神药品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质量管理。

四、内容

4.1 二类精神药品在保管和运输中发生破损时,应由仓库保管员,仓库负责人写出书面报告报质量管理部,经核对实物,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总经理批准并实施后,方可填写报损单报损。

4.2二类精神药品在开箱验收时发现原箱短少,破损时,由验收人员写出报告,经质量管理科确认并加盖公章后方可向供货商索赔。

4.3 破损药品的残体要妥善保管,以备有关部门检查后处理,保管人员不得擅自处理和销毁。4.4 在保管,储存期间发生虫蛀、霉变、被污染或过效期的二类精神管理药品,应及时填写《不合格药品报告确认处理单》,报质管部进行确认后移入不合格区。

4.5 经检验或确认为不合格的二类精神药品,应立即停止销售,置不合格区,由保管人员填写报损单报质管部。质管部签署意见后写出销毁报损书面申请报药监部门批准。

4.6 销毁不合格二类精神药品时,必须在药监部门和本单位质管人员监督下当场销毁,监销人员均应签字备查。

4.7 未经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不合格二类精神药品,不得擅自销毁。

第二类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一、目的

加强二类精神药品管理,确保药品安全。

二、依据

《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经营管理办法》、《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实施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第二类精神药品质量管理。

四、内容

4.1.1应建立二类精神药品专账,购、销、存等业务实行计算机管理。4.1.2企业及其工作人员不得违反有关禁毒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为。4.1.3企业法定代表人为二类精神药品经营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

4.1.4药品库房内设立独立的二类精神药品专库或专柜,设立的专库或专柜应牢固,并能够有效地防盗、防火。

4.1.5保管、经营二类精神药品的仓库应加强值班工作,做到24小时值班并有记录。

4.1.6严禁非保管人员随意进入仓库,下班前应检查库内情况后,锁好库内门窗。夜间值班要巡回检查仓库周围情况,做好24小时值班记录。

4.1.7做好仓库消防工作,备齐必要消防器材,保证消防器材安全、有效。

4.1.8严禁吸烟,杜绝火种,下班及时切断电源,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4.1.9 发现药品被盗后,要保护好现场,及时上报当地药监、公安部门查处。4.1.10对发生丢失、被抢、被盗、其他流入非法渠道的情况要及时处理。

篇7: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2006年02月22日 发布

一、项目名称: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批准

二、许可内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及第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定点生产批准

三、设定和实施许可的法律依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十六条

四、收费:不收费

五、数量限制:

本许可事项有总量限制。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的需求总量,确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的数量和布局。

六、申请人提交材料目录:

(一)《药品生产企业申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定点生产申请表》。

(二)加盖企业公章的《药品生产许可证》复印件。

(三)加盖企业公章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实验研究立项批件或研究成果转让批件复印件。

(四)加盖企业公章的药品注册申请受理通知单复印件。

(五)企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的组织机构图(注明各部门职责以及相互关系、部门负责人)。

(六)企业周边环境图、总平面布置图、仓储平面布置图、质量检验场所平面布置图(注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所在相应位置)。

(七)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工艺布局平面图、工艺设备平面布置图(注明相应安全管理措施)。

(八)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文件目录。

七、对申请资料的要求:

申报资料的一般要求:

1、申请项目及内容准确,申请材料完整、清晰,使用A4规格纸单面打印或复印。中文不得小于宋体小4号字,英文不得小于12号字,内容应完整、清楚,不得涂改。

2、申请人提交的资质证书必须有效。

3、申报资料所附图片必须清晰易辨。

(二)申报资料的具体要求:

《药品生产企业申报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定点生产申请表》

该表是申请人提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申请的基本文件,同时也是药监部门对该申请进行审批的依据,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定点生产申请进行形式审查的重点,其填写必须准确、规范,需加盖单位公章。

八、申办流程示意图:

九、许可程序:

(一)受理:

申请人向申请人所在地的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按照本《须知》第六条所列目录提交申请材料,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于申报资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形式审查要求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逾期未告知的,自收到申报资料之日起即为受理。

(二)审查:

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受理之日起20日内进行审查,必要时组织现场检查,符合要求的出具审查意见,连同企业申报资料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通知申请人。

(三)审定: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日内进行审查,做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的,发给《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批件》;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

(四)送达:

自行政许可决定作出之日起10日内,SFDA行政受理服务中心将行政许可决定送达申请人。

十、承诺时限:自受理之日起,40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十一、行政许可实施机关:

实施机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受理地点: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十二、许可年审或年检:无

十三、咨询与投诉机构:

咨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投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驻局监察局、政策法规司执法监督处

篇8:医药公司二类精神药品采购管理规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调取我院2012年1月至3月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共49631张, 统计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名称、剂型、用量、及用药总天数。

1.2 方法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 作为精神药品使用调查的测量单位, 以药物利用指数 (DUI) 作为对各种药品处方用量进行分析的指标[2]。参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第l7版《新编药物学》 及有关药品说明书确定其DDD值。用药频度 (DDDS) =用药总剂量/DDD、DUI=DDDS/用药总天数、用药总量=规格*日用量。DUI可衡量医师使用药物剂量是否合理, 若DUI<1.0, 说明处方剂量<DDD, 在日常用量范围内, 表明医师用药合理, 反之, 则说明处方剂量>DDD, 用药不合理。

2 结果

经调查的49631张处方中, 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1476张, 占处方总量的2.97%, 其中女性794张 (53.79%) , 男性682张 (46.21%) 。二类精神药品各年龄段使用分布, 见表1。

3 讨论

3.1 经调查统计, 从性别差异显示1476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中, 女性794张占53.79%, 男性682张占46.21%, 女性高于男性, 可能与女性受家庭、社会、工作等各方面压力及心理承受能力、更年期失眠等有关。

3.2 从表1反映出, 第二类精神药品用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66岁的老年患者用药最多, 占52.03%, 可能与老年人生理和精神因素有关, 如退黑素分泌减少, 焦虑和孤独感增强等, 使睡眠质量下降, 常需药物帮助睡眠, 应警惕药物依赖。其次是51~65岁患者占23.7%, 36~50岁患者占16.73%, 这可能与工作和生活、孩子升学、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所致焦虑、失眠增多有关, 提示这类人群用药有上升趋势。19~35岁患者占5.83%可能与考学, 工作节奏加快或社会适应能力弱, 造成精神恐慌, 焦虑等。≤18岁的年龄组大多是抗癫痫, 抗惊厥, 镇静催眠用药, 所占比例最小, 为1.70%。

3.3 从表2可见, 9种二类精神药品DDDS排序中, 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使用频率最高, 艾司唑仑和阿普唑仑为苯二氮艹卓类精神药品, 该类药品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惊厥、抗癫痫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其安全范围大, 对呼吸抑制小, 依赖性小, 长期应用戒断症状轻, 又因其抗焦虑作用选择性强, 对快波睡眠影响较小, 过量易被唤醒, 从而逐步取代了不良反应较大的巴比妥类而成为镇静、催眠、抗焦虑的首选, 但大剂量应用仍可出现严重毒性, 对其耐受性和依赖性应予注意。为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一般建议采用最小有效剂量单次或短时间断性服用[3]。唑吡坦排序第3, 本品为咪唑吡啶类催眠药, 它能缩短入睡所需时间, 减少夜间醒来次数, 增加总的睡眠持续时间并改善睡眠质量, 但价格较高, 可能使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排序居第4位的苯巴比妥片为最长效的巴比妥类中枢性镇静催眠药, 随着剂量增大, 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呼吸抑制, 因其过量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 在我院临床多用于抗癫痫、高热惊厥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地西泮片是传统的苯二氮卓类精神药品, 其作用与艾司唑仑, 阿普唑仑相似, 但作用相对较弱, 对于原来使用地西泮效果不佳的患者, 逐渐改用艾司唑仑或阿普唑仑, 使其排序第5。氯硝西泮的镇静、催眠作用与地西泮相似, 但抗惊厥作用较地西泮强5倍, 我院临床医师主用于各型癫痫治疗, 排序第6。曲马多属二类精神药品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该药具有无呼吸抑制作用, 长期应用依赖性小的特点, 因此我院临床多用于关节痛、术后痛及轻中度癌痛, 对轻中度癌痛患者能够延缓过早使用麻醉药品及其造成的成瘾性, 但在我院用量不大, 排序第7。地西泮和苯巴比妥注射液, 因不如口服制剂应用方便, 主用于抗惊厥及癫痫发作, 排序最后。

以上9种第二类精神药品, 除唑吡坦片DUI=1, 其余8种DUI均<1.0, 说明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为进一步提高第二类精神药品在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及安全性, 应认真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及《处方管理办法》, 严格掌握药品适应证, 避免长期使用产生依赖性。

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 分析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对2011年10~12月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采取限定日剂量 (DDD) 和药物利用指数 (DUI) , 评价其合理性。结果 我院门诊使用的九种第二类精神药品的DUI均<1.0。结论 我院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关键词:第二类精神药品,门诊处方,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王秦, 景莉, 叶云.我院2005年至2007年第二类精神药品门诊处方调查与分析.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9, 320) :378-379.

[2]邹豪, 邵元福, 朱才娟, 等.医院药品DDD数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中国药房, 1996, 7 (5) :215.

上一篇:物业服务项目负责人聘任书下一篇:紧急地震信息发布,地震预警信息标准全文及编制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