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读报告的写作

2024-05-02

审读报告的写作(精选6篇)

篇1:审读报告的写作

2019中考写作指导:审读作文题目

技法概述

随着近几年中考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14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14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14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

审题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

(2)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理想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索然无味。“圆梦”还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所以题目的隐含意思不能忽略,“圆梦”是有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才紧扣题意。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理想(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愿望(大小愿望)、发展方向(阶梯),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我(自己)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与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篇2:图书编辑过程中的审读

审读工作是:核对资料和引文, 对内容、结构和文字作全面分析, 最后在这二者基础上对书稿作出全面评价。核对资料和引文是审读工作的第一步, 也是全部审读工作的基础。它常常由助理编辑或者见习编辑担任, 但是不能低估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责任编辑应当关心、帮助并指导这项工作。

核对资料工作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鉴别材料的拥有情况, 一是判断材料的运用情况。鉴别书稿材料的拥有情况可以有三项指标:准确程度, 即引用上或书写上有无错误;有效程度, 因为材料也有新陈代谢;丰富程度, 即与客观上的材料相比给出它的利用程度。

书稿篇幅大, 参考资料面广, 核对工作的做法和要求应当因稿而异。对于以材料为主的书稿, 往往难以一一核对, 就应当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我们提出对于一部分书稿可以有选择地重点核对资料, 并不是为了限定核对资料的范围, 更不是单纯为了减少核对资料的工作量, 而是为了合理地使用总是有限的编辑力量, 确保那些关键的、关系重大的核对工作能够高质量地进行。要求书稿的每个材料都要核查出它的确切出处, 既是过于苛刻的, 又是缺少实际意义的。由于有证据证明作者写作态度比较严谨, 采取“相信作者”的态度而不予核对, 也是很平常的。但我们不能盲目信任作者, 须知智者千虑也难免一失。

关于书稿材料运用情况的判断, 主要是要弄清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书稿中材料的运用情况, 会反映出作者的写作态度和贡献大小, 这是衡量书稿质量和出版价值的重要标准之一。核对资料工作的重要性, 也就在于对书稿作了第一次筛选。

引文有两类, 一类是一般引文, 包括古今中外的一般著述, 一类是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作者所据的版本有时不一定是善本, 核对时可以由作者提示的版本检索到善本的文字。经典著作的引文必须根据最可靠的和最新的版本核对。核对引文时不仅要勘正文字、出处 (版本、卷次、页码等) , 还应当注意所引是否必要、是否适宜。任何性质的书稿, 都不能以引文来代替作者自己的叙述, 否则就只能是对他人著作的汇编。

对内容、结构和文字作全面分析是审读工作最重要的方面。从积极方面说, 通过审读应当发现书稿的一切可取之处。从消极方面说, 通过审读应当发现书稿的一切问题。这两方面的情况综合起来, 就是衡量书稿出版价值的实际基础。但是, 实际工作中, 要完全做到这一点是困难的, 有时也是不必要的。一般来说, 在审读阶段, 要着重注意书稿在四个方面的情况, 它们是书稿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

书稿的政治性是审读中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政治思想观点正确的标准有两条:一条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条是实践, 但是归根到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稿内容的政治思想观点正确, 是最基本的要求。由于图书的门类不同, 它们的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一般说来, 这方面的要求, 社会科学作品要严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作品, 政治类作品又要严于一般社会科学作品, 时事政治类作品又要严于一般政治类作品。从另一方面说, 通俗性的、普及性的作品要严于学术性的作品, 工具性的作品要严于通俗性、普及性的作品, 教科书又要严于工具书。

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 科技类图书如果正确地反映了它的研究对象, 并为实践所证实, 应当说已经具有了基本的政治质量, 在政治思想上是正确的。自然科学类图书, 从客观上来说, 其政治思想观点存在问题的可能性按理说比较不大, 但是实际上有时并不如此。这是有些作者在写作时往往过分强调“联系实际”, 如社会制度、政治、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的作用, 于是超出了本学科的范围而造成的。这就是说, 自然科学类图书中的政治问题大量地是非自然科学的。还有, 我们不应当任意把科学问题拔高为哲学问题, 世界观问题, 以至立场问题等等。这种做法, 貌似原则性强, 政治性强, 实则离开了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周扬同志曾说, 作者是出版社的“衣食父母”。编辑要善于发现书稿的优点, 并且保护、爱护作者的写作积极性。尤其不能抓住一点大做文章, 全盘否定。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与人为善, 平等待人, 相互商量。且不说强词夺理和盛气凌人, 对某些作者只要有一处措词失当, 也可能会引起打不完的笔墨官司。我们要意识到, 同作者的交往体现着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退稿一定要有足够有力的理由, 尽可能避免采用统一的格式信。一部书稿, 除了那些粗制滥造、剽窃拼凑的外, 总是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果, 应当受到人们的尊重。特别是稿件寄到编辑部后被长久积压, 就更应慎重处理。这可以说是编辑工作中的服务态度问题。

总之, 一部分可发稿掌握在手头, 若干稿后备在柜中, 同时有些稿在外审和作者手中修改。这样就既保证了发稿, 又不使非发稿一概不进入编辑过程, 编辑工作将变被动为主动, 保证可发稿源源而至, 不采用稿得到及时了结。这是最大限度利用编辑过程的时间因素, 可以说是优选法在编辑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和研究。■

摘要:审读的第一步是对内容、结构和文字作全面分析, 是审读工作最重要的方面, 要注意书稿的政治性、系统性、确切性和科学性。

篇3:审读报告的写作

我们知道要想用英语把文章写好,从图式建构理论上微观说首先需要打下牢固的语言基础,即相当程度的语言造诣、良好的语言修养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从宏观上说,作者必须懂得写作的具体步骤,了解写作的性质,掌握写作的技巧。而我们的学生在写作中常有如下几种情况出现:

1.审题不准,要点缺漏。

2.句子不完整,结构有错,是明显的汉式英语。

3.语言逻辑混乱,指代不清。

4.时态、语态错误,名词单复数不分。

5.单词拼写错误,书法潦草,难以辨认等。

所以面对这些学生常见的问题,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拿出一些方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和操练。创造条件,注重引导,图式建构,层层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打造完美的书面表达的备考计划。

一、创设隐形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引导学习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调动和提高,帮助学生形成对写作的正确和积极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1.以学生为中心,尽量多给学生提供机会和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进行模仿、回答、复述等,以促进他们写作能力的形成。

2.设置课前三分钟的free talk,其中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叙述自己的生活、校内外见闻、同学趣事及课文学习后的体会等。听说能力的提高,必然会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活动方式:自我展示——小组活动

二、提供丰富的练习,夯实学生的基础

(充分发挥学生图式的信息处理功能,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包括选择、加工、补充、判断和推理等。学生头脑中的某种图式被激活以后,就会成为吸收、加工文章中文字符号信息的框架,与该图式有关联的信息就会被纳入框架之内。)

1.根据学生程度的不同,加强词汇、语法、句型的练习。

2.采用竞赛、合作的方式,先易后难,由浅入深,让学生从最简单的词开始训练,并口、笔并用。

3.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语境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可引导学生尽量用更多的句子来表达某个语境,慢慢地形成一个小"语段"。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

三、循序渐进训练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档次

(通过大量有新图式内容的阅读和训练,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图式库,注重培养篇章结构图式的分析能力和组合能力,逻辑图式的理解能力和文化图式的理解能力。)

1.注重篇章結构图式的分析能力和组合能力的培养。新教材课本体裁广泛,内容涉及面广,每个单元均安排了写作练习。每篇写作的体裁和题材与本单元的话题密切相关,难易程度适中,适合学生做改写、缩写及仿效作业等练习。

2.注重逻辑图式的理解能力的培养。利用图画,图表等简单的形式,让学生饶有兴趣的进行审题立意,列出写作提纲的训练。先从整体上把握写作的要求。

3.注重文化图式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支持头脑风暴法,紧扣主题,扩展成篇。

4.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整理在写的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遵循的规律,帮助学生建构丰富的图式库。如:整合句子,加入插入语等。

活动方式:个人探究——小组活动

四、鼓励学生大量实践,讲究方法,提高作文质量

(充分发挥图式的巩固拓展功能,通过开展丰富、多样化的写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多的关注中英表达的文化差异,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1.采用丰富的写作形式,小组作文,同学间按照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成几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列出英文要点,接着个人分头准备(如每人讲述一、二个要点或一、二幅图);再经过小组讨论纠正并加上"启承转合"词、句以联段成文;然后小组之间交换并进行评议,有条件的可进行集体评改。

2.把被动的写作任务多样化,如为报社写稿,给家人写交流信,给老师同学写E-mail,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笔耕不辍,逐步提高作文的语言质量。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个人展示

总之,写作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赖于扎实的基础、写作方法和大量的写作实践。要求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良好的课内外语言环境。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巩固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掌握必要的写作技巧和方法,逐步形成写作的图式建构能力,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学生的写作能力定能得到有效地培养和提高。

篇4:审读报告:重申编辑的意义

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于5月启动,截至7月中旬评选资料收集结束。组委会不断收到来自出版集团或出版社的反馈信息,大家都给予了活动极大的肯定与支持。在组织评审的过程中,各评审专家在评审会上更是表达了参加这个活动的激动心情,并充分评价活动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

作为承办单位,出版参考杂志社也希望通过组织这样的活动为出版业服好务,为出版业贡献我们的微薄力量。当然,我们更希望能把活动组织好宣传好,使这项活动成为一个品牌,一个标杆。

接到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来的红头文件,赫赫大字印着关于举办首届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征稿信息。先是未反应过来,再定神确认,果然如此。在还没有深入思考其中意义的时候,我已经为此举颇感欣慰。欣慰的是,几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年来,出版界各种评优评奖活动名目繁多,评选项目有选题的、栏目的、装帧的、营销的、印制的,还有评编辑人出版人的,不可谓不齐全;评选机构有政府的、协会的、群团的,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不可谓不精明。各种评优活动,总体来说是很好的,发挥了自身的引导作用。但细细盘点发现,仍有疏失,就是忽略了对编辑审读报告的关照,没有设计推出关于评选优秀审读报告的。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领导和团队的作为,不能不说是个创举,开了一个好头,也带了一个好头。当然,活动得到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批准和授权,显示了政府的辨识力和权威性。

当我有幸应邀荣任评委并参与这项活动,经过实际审阅材料,与业界专家切磋交流,真正咀嚼其中滋味后,起初的欣慰即发酵为个人更多的感想和心得。《出版参考》的编辑约我写出来,恰好可以就教同仁。

审读报告不能小觑

众所周知,我国的出版业转型之后,市场化成为主导力量。近年来传统出版社又面临严峻的新兴介质特别是网络媒体的挑战,重视选题策划重视内容创新重视读者口味需求,绝对是对的,因为生存压力与内容要素大于天。没有好的精明的创意和策划,没有辛勤而富有成效的组稿,图书、刊物就没有存在的前提,一切都无从谈起。问题是,一种倾向掩盖了另一种倾向,忽略了出版物,尤其是书稿和内容的编辑审读加工环节。谁都没有说审读加工不重要,也不可以这样说,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出现“抓大放小”的做法。“大”即选题策划,“小”则是案头。各出版单位在经济效益驱动与压力下,树立的样板多是创利英雄,销售状元,获奖大户,而审读与加工排在了末尾。普遍的是嘴上说重视,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概言之,重策划轻案头是个不争的事实,其结果是审读报告环节掩盖在其他诸环节特别是选题与策划的光环里,黯然失色。

我们说,有责任的出版人、编辑人不能小觑审读报告。审读报告是编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选题策划打头,审读报告断后。到了审读报告的环节,编辑工作才算终结。重视显性光鲜的东西,忽视隐含幕后的角色,是人之常情,事之常理。但是,审读报告再轻再小也很重要,况且它不轻更不小。

首先,报告标志“选择”的落实。选择,是编辑业务的本质要求。一个选题或者一部书稿,能不能出版,不是简单选题策划和论证会可以决定的,当选题列入出版计划和书稿进入编辑程序后,其“生杀权”,即选择的权利便理所当然地移至编辑的审读。如果整体达不到出版水平,可以整体否决;如果局部达不到出版标准,由审读提出退修,是编辑责任的应有之义。而修改与完善的工作是审读之后的加工。只有编辑通过审读的评判和鉴别,决定稿子可用,并完成后续修改,选择才真正落到实处,一部合格的、优秀的图书才可以付梓“问世”。当然,在实践中,有出版单位将审读与加工合二为一,糅合一体。做法上的分也罢合也罢,不重要,重要的是只有审读报告形成后,选择,才最终落地。

其次,报告承载编辑活动纪录。选择的落地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会留下“痕迹”,痕迹就是“立此存照”,就是一个选题一部书的“史记”。通常讲编辑工作重要。怎么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编辑的审读与加工,包括三审,选题价值的研判和确认,书稿的科学性、学术性、阅读性、艺术性,以及各个方面的出版因素都将通过审读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并且包含修改加工的编辑含量,这个选题和这个书稿为什么可以出版,怎样出版;或者不能出版,以及经过了怎样的处置才得以出版,其中来龙去脉,个中缘由,不能空口无凭,都要言之凿凿,都要通过记录的环节表明出版者的责任和意义。

再者,报告体现编辑的价值。业界有俗语,“编辑为他人作嫁衣”,指的是为书稿作者,学者、作家、艺术家、科学家,总之为出版物的原创者服务。这是对编辑工作状态与属性的形象表述,是有道理的。但必须看到,本质上编辑工作也是一种创作,是一种隐含在原创之下,不为人知,默默耕耘,发挥评判、品鉴、修改、完善的再创作功能和价值。每一位友善正直明理的原创作者都承认并感激编辑的这种无名英雄作为,他们隐形自我、奉献智慧、成就书稿。只有读过编辑的审读报告,才可以看到这种工作的重要性和再创作的伟大:原本属于作者光荣的一部著作,其原始创作尚有如此这般的捉襟见肘,甚至硬伤,是有了编辑的才智,才熠熠生辉,光彩夺目,光鲜的嫁衣是编辑裁剪的。

最后,报告折射编辑水准与责任。编辑的劳动犹如巧手裁缝,其创造力和贡献,既是整体编辑工作的记录亦是个人专业水准、文化素养、文字和审美功夫,包括责任心事业心的体现。一部审读报告可以清晰地、完整地折射一位编辑人的业务品质。艺术上有“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之说。实际上,审读报告亦“报告如人”,或犀利锐气,或温而敦厚,或赞叹激赏,或扼腕痛惜,殷殷之心及其修养积淀皆在字里行间。

重申审读报告的意义

审读报告的意义可能还有很多,不一一列举。温故而知新。疏失的东西被捡拾回来,剥去附着的东西,还它应有的色彩,重申审读报告的意义,首届评优活动功不可没。实际上,不管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图书出版(期刊报纸媒体亦如是)作为产品形态,它们是一个整体。本人一直认为并在很多场合强调,书籍是一件作品,犹如一件艺术品,有特定的丰富多样内容,有装帧设计的美妙形态。它们是紧密融合一起的,生产制作的过程,也是一件作品的创作过程,而购买和阅读书籍就是一次愉悦的鉴赏活动。从这样一个视角看,可以形象地说,图书选题策划的前提性工作,好比艺术师在纷繁的石料中发现一块优质的璞玉。璞玉再好也是璞玉,同理,再好的选题也是璞玉。选题和选题策划,包括组稿的价值是选择和提供了优质璞玉,这个工作非常重要,但不是全部。

古语说,玉不琢不成器。雕琢与打磨是艺术创作的重要过程。对于图书而言,雕琢与打磨就是审读与加工,包括作为最终“结项”的标志与记录的审读报告。可惜的是,很多好玉未遇上雕刻高手,“雕工粗糙”毁了一块好玉。粗制滥造的情形在急功近利和鱼龙混杂的工艺美术界十分普遍。那么,我们的出版业,我们的编辑工作,我们的审读加工又是如何呢?前面已经涉及,用类比的方法说,存在相同的情形。一方面,必须承认,作家、作者的选题与书稿,绝大部分是好玉,名家大家的手笔不凡,注定图书的核心价值。但是,一部优秀的原稿,在未经出版,主要是未经编辑加工之前,仍然是璞玉,是优秀出版物的可能性条件,不是必然条件,必须经过雕琢与打磨。雕琢与打磨普遍适用于任何作者和其书稿。鲁迅是大作家大文毫,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出版家,他深知作者作品存在瑕疵和不足,因此对于编辑的辛劳,对于经过编辑审读加工,使一部书稿臻于完善,甚至提升,是充分肯定的。几乎所有的大师们都是如此认同编辑工作的。容不赘述。

本人当编辑时,曾参与策划过当代学术名家自选集丛书,有幸担任冯友兰、费孝通、邓广铭和张岱年等大师巨著的责任编辑。审读加工的过程,是一次求师问教的过程。首先是拜读,其敬仰之至,难以言表。其次也是秉持编辑神圣职责,发现疏失与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的过程。对于一些文字和表述上的微瑕,我还是诚惶诚恐、审慎地向大学问家们提出来,与他们商议核对。令人感动的是,在交谈中,他们每一位都是胸襟博大,虚怀若谷,坦然正视,都是提携后学,尊重编辑,一一改正。尤为难忘的是,他们还不吝赞扬,肯定一个年轻编辑的真诚与尽职。举此例证,是想表达这样的意思,“雕琢”与“打磨”,对于出版而言,对编辑职责而言,著作人与编辑人是平等的。关键是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和出发点,都是为了打造一件完美的文化与学术作品,力争成为佳作和传世之品。

审读报告——编辑“心灵手巧”的体现

当然,著作者的写作与创作水平有参差,选题和书稿的基础、底子也不齐整。水平高的基础好的,审读加工的任务即得心应手,反之就会投入较大的精力。也正由于此,越是繁难和问题书稿,越是编辑的英雄用武之地,审读报告便尽显英雄本色。

因此,做好审读加工案头工作,写好每一份审读报告,做一个“心灵手巧”称职编辑,是责任编辑的理想状态和样子。所谓“心灵”,是说编辑在进行案头工作中,必须头脑清醒,要对选题和书稿有导向的敏感,专业的把握,以及审美的直觉,本着对作者、读者和出版单位负责的态度,出于对学术文化的敬畏,进行一番审视、研读,进而作出客观、准确的评价和选择:肯定还是放弃。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选题策划人是高明的,责任编辑的心理感应力和灵动性是前者的延伸与补充,一个好选题遇上好编辑才是“佳配”。《文化苦旅》当初就是被“心灵”的编辑从将要丢入字纸篓里捡来的精品力作。《白鹿原》也曾被一家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单位的编辑拒之门外,一部茅奖作品流入他社。“心灵”的编辑才可以将一个好的选题进行到底,将神圣的选择使命进行到底。

所谓“手巧”,就是有较强的语言文字功夫,有与作者沟通,提出修改意见,或根据书稿情况,遵循编辑改稿的基本原则,直接做出修改的能力。对于一些特殊书稿,有指导作者,主要是那些初出茅庐,有着写作和创作潜力,却仍不成熟,需要发掘和扶植的新锐作者,给予较多帮助的能力。包括如何控制作品结构,如何确定合理的篇幅,以及如何贴近读者和市场的需求;若是文学作品,如何塑造人物性格,如何调整情节线索;若是学术著述,如何厘清观点和表述方式,如何删繁就简增强逻辑。不论哪类书稿,都要包括处理好图书版式、标点符号、文献注释、目录索引等一系列、一部完整图书印前所必须精准无误的“饰物饰品”。很多书稿就是依靠编辑的“手巧”加工,妙手回春,达到出版水平,甚至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论灵动还是愚钝,不论是巧夺天工还是粗制滥造,审读报告,都将作为一个编辑人“心是否灵”和“手是否巧”的业务记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呈现于斯的。值得同仁们在意。

审读报告不是单纯的报告

本届评选活动得到广大出版单位的支持,很多编辑积极响应组委会邀请,送上自己的报告成果,敢于亮剑。通过评选,通过对“审读”的审读,发现了不少好“作品”。这种参与性和成果反映了这些出版单位对审读工作的重视,反映了这些编辑同志的责任和水准。由于他们的态度和行动,也给予评选活动极大的信心。但在活动中也反映出一些不足,组委会所做的一个分析是中肯的。譬如,发动和参与的普遍性仍不够。客观原因是第一次组织这样的活动,知照与宣传尚不充分。但我个人认为,主观上是很多出版单位不重视,以及编辑心理准备不足底气不足。譬如,参评的出版类别不平衡。社科类的多,科技类、少儿类的少。譬如,有份量有影响力的选题明显偏少。教参教辅的报告占了近十分之一,不是教参教辅不可以参评,是说结构上不合理。但所有这些仅是美中不足,评选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是挡不住的正能量,只要经过完善,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个生机勃勃,有个性有引领力的评选品牌出现。我们期盼着。

篇5:审读报告的写作

目前,我们每年出版40多万种图书,现在必须要思考,我们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重要的知识和信息能传播、传承下去。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出版社怎么发展,怎么更好地为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这里我提两方面的建议,与大家交流。

一、体现出版功能

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传承文明是出版的基础功能。首先,要找准定位。我们的出版应该围绕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服务,形成自己的专业出版特色。如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等,这些审读报告做得好的老社,是因为他们找准了定位,在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产品,如今他们的重印图书达到60%。有了这部分根基,然后又创新产品,进行更好的发展。大家要好好总结各自的经验,找准符合自己本社发展实际的定位。其次,要与时俱进。新兴媒体的发展已成为大趋势,在媒体融合上,我们要把出版业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出版的功能进一步强化,使出版能跟上这一轮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使出版的社会地位有一个质的升华。出版业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充分借助数字化,借助新技术。

二、审读报告的定位

新形势下出版社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对于审读报告我们也要有新的认识。第一,要确保导向。我们要明确审读报告是干什么的,要体现出版功能,要有魂。审读报告要看书稿内容是否传播了为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是审读报告的魂。第二,要创新。这是审读报告的核心内容。出版是传播知识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审读报告要反映书稿有无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第三,质量控制。有了创新点还不够,还要看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质量水准,这是体现出版专业水准的基础性工作,达不到标准不行。第四,要有学术评价。审读报告不仅仅要有政治评价,还要有学术评价。究竟稿子的重点在哪里,哪几个创新的知识点做得最好等等都要体现出来。第五,要有政治法律评价。内容违不违背国家法律,是否违背民族、宗教习俗,在法律上能不能站得住脚,这些都要在审读报告里讲清楚。第六,要有文化评价。古人说过,言而无文,传之不远。所以,文章既要漂亮也要有内容。第七,要有编校标准。基本的常识问题、错别字问题必须解决。

在数字化的条件下,各种规范、各种实用软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为我们坚持导向、创新评价、学术评价、质量控制、政治法律评价、文化评价、编校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条件,因此我们应把审读报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用。撰写审读报告不是走过场,不是应付检查,而是将它作为我们提升出版质量,体现出版功能,促进出版更好地繁荣、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作者系中国版协常务副理事长,本文根据作者在“2014年度全国优秀审读报告评选活动”颁奖仪式暨“规范审读报告 提高编辑质量”研讨会上的讲话录音编辑整理)

篇6:从选题策划到审读报告

选题策划

关于选题策划,一曰抓名家书稿,但不迁就作者。“金黎组合”从社会需求出发,为名人策划选题,让名人服从选题,心服口服地就范于“选题”。好多时候,并非名人有了选题、有了作品后,他们去争取作品,包装出版,而是他们捕捉名人、定制名人、挖掘名人、以信誉和责任心赢得名人。二曰客观上帮助名家拓展,主观上成就自己策划。他们不是“一本书主义”,而是着眼于长期合作、长远合作。即使一本书,也要千方百计拓展它的覆盖空间,为争取的效益极限不遗余力。三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最大限度地占有选题策划的高质量信息。“洞悉潮流,与时俱进;号准脉搏,获胜选题”,这就是“金黎模式”的占领信息高地的秘密所在。

——郝振省

选题的产生有多种途径。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编辑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市场的需求而制订的。 如目前十分畅销的《中国震撼》,就是陈昕同志提出选题意向,由作者张维为同志完成的。一种是作者投稿,编辑经过选择、加工形成的选题。如目前长期盘踞在图书排行榜上的家教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就是由作者自由投稿,编辑经过加工、组织营销而实现的。

——周百义

选题策划是最能体现整合营销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从选题策划中的几个重要方面看他们如何体现整合营销的思想。首先,从战略层次看,选题策划必须体现出版社的整体发展战略。第一,要运用SWOT(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战略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并把这一点作为选题策划的出版点,选题策划就是要在分析本出版社的竞争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基础上,扬长避短,以选题来强化优势,力避劣势,抓住机会,摆脱威胁。

第二,从观念上看,选题策划必须体现顾客导向,一切以满足读者或者客户的需要为核心,以实现顾客价值的最大化为目标,这和营销部门的任务和目标完全一致,做不到这一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选题策划者。现在很多策划编辑往往从某一个角度尤其是从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确定选题,也许某一两次可能取得偶然的成功,但决不可能成为一种系统的、可持续性的选题策划方式,也与市场经济以及现代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选题策划编辑的。

第三,从供给者来说,4P理论中的产品(Product)直接就是选题策划的产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在市场细分条件下提供有特色的产品;产品定价(Price)因素是策划的一项重要职能,它必须根据客户的消费能力、同类产品的价格、成本以及产品的消费弹性来决定定价;渠道(Place)是策划人员在选题策划的战略分析中必须认真考虑的要素,所策划的选题给谁看的,如何才能有效地到达消费者手中,如果策划人员单凭顾客需要但不考虑自身的发行能力和渠道优势,他所策划的选题就不可能到达预期的效果;宣传促销(Promotion)同样是策划人员的重要职责,因为最了解产品特点和读者需求特点的是策划人,他们的参与对宣传促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周蔚华

组 稿

组稿是编辑工作中的一环,也是出版工作中一个关键的节点。书稿的类型不同,作者的层次不同,组稿的方法也就不同。组稿一般有如下三种方式:

一是出版社提出选题,约请作者写稿。如知识读物、教科书、普及性理论读物。

二是出版社有出版计划或出版方向,有选择地向作者约稿。这种情况多出现在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的出版上,因为此类出版不是按出版社的要求如何写,而是根据作者自身的写作情况而定。如文学作品,作者要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把握来创作。如王跃文、肖仁福主要写机关小说,唐浩明主要写历史小说。学术著作要根据作者自身的研究方向和学术成果来考虑出书的选题。如武大的赵林老师主要是研究哲学的,易中天老师是研究中国文化的。

三是出版社提出选题意向和要求,约请社外专家和学者拟编撰方案,组织作者。此类出版社主要指大型的丛书、选集、全集和工具书。如汉语大字典,辞海,鲁迅全集等的编撰。

——周百义

组稿有间接组稿和直接组稿两种方式。间接组稿是在期刊(报纸)上公开发表约稿简则、征稿启事或散发编制好的约稿信, 没有明确的题目和确定的作者, 编辑与作者不直接接触;直接组稿则是编辑直接向确定的作者约稿。直接组稿又分为定向组稿和非定向组稿,定向组稿是按照选题规划或组稿计划进行的,有明确的题目(或主题), 有确定作者;非定向组稿是实现组稿计划的一种灵活战术, 带有随机性(不是随意性),编辑参加各种会议,同作者交谈或通过其他途径意外发现好的题目,随即约请作者撰写,发现好的文章,征得作者同意, 随时“抓”到手, 这可以说是一种“计划外收人”。

——张 亮

审读报告

对于审读报告我们要有新的认识。第一,要确保导向。我们要明确审读报告是干什么的, 要体现出版功能, 要有魂。审读报告要看书稿内容是否传播了为国家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发展有用的知识、信息,这是审读报告的魂。第二,要创新。这是审读报告的核心内容。出版是传播知识的,知识是需要不断创新的。审读报告要反映书稿有无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第三,质量控制。有了创新点还不够,还要看书稿是否符合出版质量水准,这是体现出版专业水准的基础性工作, 达不到标准不行。第四,要有学术评价。审读报告不仅仅要有政治评价,还要有学术评价。究竟稿子的重点在哪里,哪几个创新的知识点做得最好等等都要体现出来。第五,要有政治法律评价。内容违不违背国家法律,是否违背民族、宗教习俗, 在法律上能不能站得住脚,这些都要在审读报告里讲清楚。第六,要有文化评价。古人说过,言而无文,传之不远。所以,文章既要漂亮也要有内容。第七,要有编校标准。基本的常识问题、错别字问题必须解决。

在数字化的条件下,各种规范、各种实用软件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为我们坚持导向、创新评价、学术评价、质量控制、政治法律评价、文化评价、编校评价等方面提供了条件, 因此我们应把审读报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更有用。撰写审读报告不是走过场,不是应付检查,而是将它作为我们提升出版质量,体现出版功能,促进出版更好地繁荣、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

——邬书林

在出版质量的链条中,编辑处于一个核心位置,在编辑业务的链条中,书稿的审读与审读报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我们抓编辑出版质量的提升和保障工作,就应该抓实、抓细,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抓,而不是大而化之地讲,大而化之地抓,不会有实在的效果,也是大家所不愿意的。

审读报告不但要符合标准和规范,而且其中的学术含量、思想含量、文化含量、理论含量、科技含量,包括文采的含量也要不断提高,这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期的努力。

——郝振省

出版工作是生产精神产品的,负有宣传思想理论、传播知识、积累文化的崇高使命。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从根本上说,就是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掌握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使读者获得充实的精神生活,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获得共同进步的力量和智慧。为了完成这样神圣的任务,所有的出版工作者,应该兢兢业业,不断提高出版物的质量。首先是要做好作为整个出版工作中心环节的编辑工作,其中又要花大力气抓好编辑工作的中心环节——稿件的审读,决不能有任何的忽视。这是实现上述神圣使命的重要保证,是出版人能够着力提高自己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是出版的一种专业工作。

——邵益文

尊重作者:编辑所要加工的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结晶,所以要分外谨慎认真,概括地说,就是尊重作者。尊重作者主要是尊重作者的作品。编辑既代表出版社,又是以个人身份同作者打交道,在编稿时免不了有个人的见解。但要注意,在编稿过程中要善于转换立场,全面审视。首先,要站在读者立场上。拿到稿件,第一件事不是“审”,而是“读”,编辑是稿件的“第一读者”。读和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要站在作者的立场上。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部作品?他们为何要选择这样的表达形式?有许多问题,站在审稿者的立场上无法理解,站在作者的立场就可以理解了。最后,才是站在编辑或编辑部的立场上。

编辑含量:现今出版的书籍当中,编辑含量越来越低了,常常是,作者书稿几乎径直通过出版社到达读者手中。许多编辑和出版社不愿意做这种案头苦工,稿件稍有毛病,便不耐烦,抱怨作者;或者“贵手”高抬,放任这些毛病存在。总之,完全不懂得自己应当负起什么样的责任。我们总说继承老一辈出版人的优良传统,传统何在?提高书中的编辑含量即为其一。

编辑家的文字:主要是指为编辑业务而写作的文字,即所谓“编辑应用文”,包括选题报告、审稿意见等“内部编辑业务文件”,与作者、读者的往来通信等“编辑工作书信”,以及为书刊撰写的出版说明、内容简介、编后记等“书刊辅文”。内部编辑业务文件用于出版社内部交流,文字应当直来直去、观点鲜明、行文简洁;书信是给作者、读者的,文字要讲究、周到、委婉(不然或者引起作者的轻视,或者难以接受你的意见);辅文则印在书的显要位置,往往代表编辑部的意见,要客观而收敛。总体特点是:文字简洁、条理清楚、观点鲜明、态度平和、讲究文气。其综合要求之高,似不亚于作家、学者之文字。这也是当下许多出版社编辑所欠缺,出版社也不重视的。

书稿档案:一本书的书稿档案应整理细致、完备,尤其给作者的回信,由责编拟稿,上级核稿,然后把核后的原稿存入档案,核稿人的修改如实在案,从而后人可以看到一本书的出版史的全貌。

——汪家明

书感是一种悟性,是对书的直觉判断力,对书本质特征的感悟力。简单来说,当一个编辑面对一堆文字和图像材料时,他应该懂得怎么编辑,怎么整理,怎么加工,才能使这些材料编得像一本书,一本令人喜欢的好书,一本符合读者期待的书,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就是书感良好的人。

为了保证图书质量,编辑需要从专业的角度给作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要对书稿进行加工和修改。所谓专业角度的意见,一方面是从学科专业的要求出发,指出书稿在内容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是从编辑出版专业的要求出发,告诉作者怎样才能把一本书稿做成一本符合读者期待的书。这就要求编辑既是某学科或专业领域的专门人才,又是出版领域专门人才。文学编辑常说好的小说是折腾出来的,因为许多好的小说都经过编辑提意见,作者再三修改。这就是“折腾”的意思。

——李 昕

编辑加工管理

书稿审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导向问题。学术研究无禁区,但出版有纪律。书稿审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发现政治、民族、宗教、外交等敏感问题,并在审读报告中指出来。敏感问题之所以敏感,是因为它本身蕴含着很多信息,有着很多前因后果,潜藏着很多复杂的因素,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范围场合,可能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面貌出现。发现了已处理的,要指出来,把握不准的,更要提出来,请复审、终审处理。

2.创新问题。相对于研究、创作,编辑出版是处在下游的一项工作。近些年,社会环境比较浮躁,加上考评体系的原因,研究、创作也不免脱俗、泥沙俱下。现在虽然经过上游的选择与筛选,但每年的新书品种仍有几十万种,其中很多质量不高,且存在着重复出版、跟风炒作等问题,这与出版的本质要求是相背离的。因此,书稿审读过程中,要重点判断书稿内容的创新性,在审读报告中,把选题的创新点提炼出来。如,相比同类图书,选题有什么拓展和特色,在观点、资料、视角或者方法上都有哪些突破等等。

3.双效评价问题。书稿审读,应该对书稿有双效评价,既审视书稿的市场销售价值,更审视书稿的社会价值。这实际上也是对编辑社会责任的一种考察。我们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迷失方向,仅仅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

——李 岩

不管出版市场如何变化、业态如何融合、模式如何创新,质量的要求不会变,出版的使命不会变,文化的责任不会变,需要转变的是我们的质量理念,需要提升的是我们的管控方式。这不仅仅是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产业发展的必然内容,更是企业经营的内在需要。

在质量管理方面,要着重推动“三个转变”:一,由“管理”向“治理”转变:首先是制度体系化,其次是责任人人化,最后是考核可量化。二,由“培训”向“实训”转变。“教”要重点培训,“带”要以老带新,“练”要项目培养。三,由“责任”向“文化”转变。创造质量文化,要讲清责任,要培育职业信仰,还要有典型引领。

——林清发

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的生命线,也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出版社应坚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重视图书的质量管理,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在考核上引导编辑多做精品力作。

第一,以制度实行全程管理控制。图书从选题策划到出版发行要经历若干道工序,每道工序都关系到图书的质量。应依据国家有关出版物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覆盖编辑出版发行全程的“出版物质量保障体系”。从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装帧设计、校对、印制到发行、重印等工序明确规定和要求。

第二,以人才保证落实岗位职责。有了完善的制度,关键要落实。落实靠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从广义上讲,图书的质量与其出版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人才有关,但关键是作者人才和编辑人才。好作者的发现要靠好编辑。因此,出版社要特别重视编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第三,以导向引领多出精品力作。出版社自转企改制后,更加重视经济效益,竞争也日趋激烈。出版社要保证图书不出问题,除了制定完善质量管理办法并严格执行外,还应在考核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引导编辑多出好书,鼓励不同岗位人员尽心尽责。

——沈元勤

书 评

书评的根本目的是弘扬优秀文化,推进先进文化建设;同时批判错误思想和学术观点,引导读者“知书识理”。为此,书评者自身必须努力学习和力求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时俱进,努力提高思想、学术水平,“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决然不行的。必须以公平、公正的学术良知对待所评的书刊。摒弃名利之心、亲疏之别、门户之见,还作品以本来面目。

书评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必须坚决克服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反对穿靴戴帽,避免简单的“三段论法”(一概括内容,二夸饰优点,三轻言不足)。力求一书一品,富有个性。要讲究词章,“写谁像谁”,防止千篇一律。文章要有灵气,能引起读者兴趣。知书须知人。对原书作者应有一定的了解。如此,对作品的风格、特色才有生动的描写,也能写出书里书外的故事。忌用绝对化评语。如“首创作品”、“填补空白”之类词语应当慎用。举一反三,扩大知识面。书评不必拘泥于所评之书,作者应尽量向读者提供新的信息、新的相关知识,提高书评的含金量。

——潘国彦

由谁来给予读者培养和帮助呢?从根本上说,这需要全社会着力于提高国民的阅读素养。当然,最直接的问题还得回到全民阅读的具体实践中来。那就是需要下大力气来开展图书评论。出版社自然要在开展图书评论中发挥着直接的、不可推卸的作用。出版社真诚地推介好书,甚至要帮助读者阅读和理解。只是现在出版社的诚信已经很受读者的怀疑,很容易被怀疑为着商业利益的驱使。从来只有出版社说自己的书好,似乎还不曾有过自觉地公开出来批评或者检讨自己劣质书的事情。

那么,读者相信谁呢?这就需要独立于出版社之外的书评人的帮助。这是第三方评价,应当相对公正客观,引导出于公心,批评出于正义,应当是读者最需要的帮助。全民阅读社会,需要一个健康完备的书评界的支持。然而,直至今天,我们大量的书评都还是出版社和作者组织来的,这里也有好书评,但大多数还只是一种产品推介。我们需要独立的书评。然而,又由于中国人与生俱来的爱面子的毛病,即便是独立书评也还要顾忌到被批评者的面子和关系。如此一来,到底谁来帮助读者,真还是一个问题了。

——聂震宁

一篇合乎章法的书评首先展现给读者的是其“描述格”,即书评作者要客观记述和反映被评介书籍“是什么”这个基本问题。书评作者对所评介书籍的描述,主要分为外在物质形态和内在内容特征两部分。外在物质形态与版权页上的书目著录信息大致相同,即对所评介书籍的题名、责任者、出版时间、出版者,甚至页数、开本、定价等作介绍,出色的书衣和书籍装帧也值得鉴赏并向读者作审美推荐。而内在内容特征方面,则需要对所评介书籍的篇章结构、主题、研究成果等作简要叙述,而这又与“书目提要”的文体性质颇为接近。

书评还要向读者解答被评介书籍的各种“为什么”。比如,作者为什么要写该书?内容结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种结构是为了反映什么主旨?此外,还应分析该书的审美效果或论证效果。比如,对读者有何感染力和说服力?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效果?总之,书评的“解释功能”要求书评作者深入阐述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这种感受首先是书评作者通过对所评书籍的阅读而获得的,然后再用文字描述出来,以对读者产生影响。

书评还须明确回答被评介书籍“到底怎么样”这一重要问题。“评价功能”的发挥建立在“描述功能”“解释功能”的基础上,往往是书评作者在超越所评审的对象基础上作出的一系列价值判断,具体内容由三要素构成:对被评书籍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学术造诣,及其社会意义作出判断;对该书的读者审美接受做出预测;对该书的精神文明效益作出预测。由论点、论据、论证构建的对所评介书籍的基本价值评估是书评文章的画龙点睛之笔,被称为书评的“豹尾”。至于如何更有条理、更富文采、更有人文情怀和哲理,则是更高层次的作文水准要求了。

总之,书评文章应为读者提供其所关注和可能需求的基本信息,乃至该作者和其他作者也写过其他什么同主题的书等信息,以便读者对图书的内容作出基本的价值判断。

——徐 雁

热点类信息总是最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尤其是大学生读者,敏感而灵敏,更加关注焦点性强、争论性强的信息。大数据背景下,信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高校图书馆要及时采集热点数据,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要以培养大学生读者通过正规渠道阅读准确信息、不相信不传播虚假信息的阅读观为己任。高校图书馆要及时评点热点信息和流行图书,要肯定那些热点、热门信息的“热”,也要高瞻远瞩,及时提醒大学生读者那些热点、热门信息中隐含的“阴”“寒”。大学图书馆要充分发挥书评审美的功能,引导读者辩证地阅读信息,汲取信息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提高大学生读者的人文素养和正确认识现实、社会、他人、自我的能力,通过阅读评论的涓涓引导,提高大学生读者思想认识的高度,为中国的未来培养有真心、发真声、吐正气、走正路的莘莘学子。

——高小序

编辑手记

手记既然是一种文体,也就有其自身的写作规律。从体裁上看,它不同于见闻。见闻是所见所闻,而它是所见所闻所思。事实上,也正因其有这种特点,类于札记,又侧重于抽象表述,在见、闻、思上更富于弹性,所以可以广泛地使用。

作为一个合格的编辑不仅脑要勤,而且手也要勤。做编辑工作,不仅要“编”,而且还要“辑”。大凡编和辑都要动笔做些记录,这就是我们说的手记。手记的本意,是笔记、日记、札记之类,应用到新闻采访和图书编辑方面,就是指采编过程和审读过程中随手记下的具有新鲜内容和心得、体会的短文。

在工作中,每当我们审读、加工完一部书稿,都要做一番综合分析和整理。从工作的角度说,所有看稿手记都是为了最后的分析、整理,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看法,求得对稿件的准确判断和妥善处理。做编辑手记,既有助于处理好每一部书稿,又可以向来自各方面的师友学习,使自己能够不断得以提高。所以,我们提倡一边审稿、加工,一边做些手记。这不仅仅是工作,还可以积累知识。大河之水不择涓涓细流,高山之巨不拒微微尘埃。编辑工作有如海绵,通过审读书稿吸收一点一滴的营养,于人,于己,于工作,都是有益的。

——卢祥之

编辑手记有助于提高编辑素质。提高编辑素质的途径主要靠学习与实践。编辑报告是对书稿的选择、设计、加工的创造性记录,而编辑写书评则是来自编辑报告又高于编辑报告,堪称编辑报告的再创作。从“高于”来说,乃因这个书评是编辑的事业心和贵任感、道德和修养、学识和能力的综合反映,这就要求编辑训练有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站得高一些。从“来自”而言,经常地写书评,必能居高临下,反过来极大地增弧编辑的社会意识和创造意识,从而德牛之老维结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也有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

编辑手记有助于增强审读能力。无论书稿或书评文章,共同点均含有主题(亦即选题)、基本内容(政治性、思想性、科宇性或艺术性)、结构方式、事实材料、文字表达诸要素。写书评的编辑,不但在编书中要掌握这些要素,而且在写作中要娴熟地运用这些要素,要比较深刻地领会和掌握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精神实质,日久天长,不断积累,从而增强自身审读书稿的能力。

——陈森镇

严谨的编辑在选编一期文章的时候,像无私的考官,秉承着刊物既定的整体方针,完成着一个栏目所担负的组合。这个栏目是整体的却又是相对独立的。具体地讲,就是所选编的文章能够在某一点或几点上体现出共同的、相近的特征,从而显现栏目的独特风貌。栏目是花园,栏目下的文章都是花朵。优秀的编辑应当通过栏目中的文章表明编选的原则,最好不要亲口说出。

栏目中的所选文章是编辑所钟爱的,点晴之笔其实说的就是编辑爱上的理由。尽量使用言简意赅的语言采掘文章的精妙处,起到赏与析、引与点的作用。既是对写作者的肯定和奖掖,又能引起读者一睹为快的阅读欲望冲动,同时也表明了编辑的认识层次,一举三益,何乐而不为?如法炮制地将所选文章的精致评语有机地串联在一起,不就是系在美女项上的闪亮珠玉吗?虽言水无常形、文无定法,但基本的原则还是需要遵循的。

上一篇:行者组诗下一篇:和爱有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