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2024-05-06

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精选6篇)

篇1: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安阳工学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课题组组长:课题组成员:

所 属 专 业:指 导 教 师:;杨俊英

年月日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方法(德育教研室)

一、撰写要求

一份完整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摘要

论文(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5个。

[摘要]

[关键词]

3、正文

正文是调查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观点鲜明,重点突出,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文字通畅、精炼。

字数控制在5000字左右。

4、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论文(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

五、撰写实践论文(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论文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提纲

拟订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主题的需要拟订结构框架和体系。学生在起草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六、写作细则

1、书写

用计算机打印,一律用A4纸打印。版式要求如下:

标题(宋体小二加黑居中)。

内容(宋体小四号)。

摘要(宋体小四加黑)内容(宋体小四),关键词(宋体小四加黑)。

2、数字

实践论文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3、标题层次

实践论文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层次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编号方法,第一级为“一”、“二”、“三”等,第二级为“

(一)”、“

(二)”、“

(三)”等,第三级为“1”、“2”、“3”等。

4、注释

实践论文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5、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6、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

参考题目

1、改革开放给当代青年价值观方面带来的变化的调查

2、关于和谐社区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3、关于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4、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5、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6、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与分析

7、关于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状况的调查

8、关于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调查与建议

9、关于大学生社会形象的调查

10、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的调查报告

11、关于大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

12、关于大学生情感问题的相关研究与调查

13、大学生学习就业心理调查报告

杨俊英邮箱:yangjunying1965@163.com

2011.10.29《形势与政策》课程

社会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课题组组长:吕鹏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42课题组成员:

邢燕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杨杰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李勇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曹天金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许敏锐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李中飞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丁冉冉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祁永全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刘春林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11级计科嵌入2011030100

指 导 教 师:杨俊英2011年11月18日

篇2:小学生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方法

同志们:

按照团《机关干部业务学习计划》的统一安排部署,今天,由我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关于调查报告的写作。

之所以说共同探讨,是感觉公文写作是常写常新、与时俱进的一项工作,没有非常固定的套路格式,正所谓“文无定则”。虽然在政治机关工作了有近12年的时间,但对有关公文写作仍然是处于学习实践的阶段,特别是调研材料。所以我想今天所讲的内容只不过是抛砖引玉,只是希望我抛的这块砖不要把大家砸晕了,而是能起到触动和提醒的作用,以期引起大家对调查研究这项工作的兴趣。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根据我个人的体会感受及参考了多种比较正规的教课书以后,个人感觉从实际需要出发,讲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调查研究和调查报告的概念,二是关于调查报告的分类及其一般样式(或叫结构),三是关于选择素材的一般方法。这里强调的“一般”两个字,是说这些都是普遍运用的常见的。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调查研究的概念,也即什么是调查研究。

一、关于两个概念(指调查研究、调查报告的概念)

讲两个方面:一个是调查研究的概念,一个是调查报告的概念、作用、特点

第一,明确两个概念

要想写出调查报告,首先要去调查情况,了解事物,分析研究其中的规律。从语言结构角度讲,“调查研究”是一个动宾词组,调查是一种行为,研究是对这一行为的补充。《新华词典》说,“调查”是对客观情况进行考察了解(多指到现场),“研究”是指探求事物的性质、发展规律等。在教课书上这样说:调查,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了解掌握客观世界的各种实际情况。研究,则是根据调查所获得的材料,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进行科学的分析、综合、推理、判断,也就是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找出规律。由此可见,调查研究首先要调查尔后再进行研究,这是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

这样,就可以给调查研究下一个定义:调查研究就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考察、了解和分析、研究,来认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自觉活动。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感到,调查研究不单单是一项工作,它是一门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艺术。这样说是因为,经过长期的实践,调查研究已经发展成为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探索未知领域的一门应用科学。有了独立的研究对象和领域,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同时,我们把上面看到的这些例子笼统地称之为调研材料。调查报告可以说是其中一个分支,它有自己的分类和结构样式。

第一,分类

结合刚才的实例,就我们部队常用来说,可以把这调研材料或调查报告按照材料所体现的内容来划分成以下几种:

1、政策理论型。

这是机关工作人员为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制定某项方针、政策或工作规划,在对有关情况进行广泛而系统的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后所写出的一种调查报告。比如:

2、典型经验型。

为了推动某项新的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或某项新的工作任务的完成,对已经做出成绩、取得经验的典型单位和个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后所写出的调查报告。这类调查报告,一般说来,应讲清某种先进经验产生的思想基础、创造过程、具体做法、实际效果等,从而给人们以新的启示。因此,它要求所介绍或推广的经验应有具体性、代表性、科学性和政策性。

这也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与我们常说的典型经验材料或者事迹材料有类似的地方。

我们重点来看一下这篇材料:《不等不靠抓建设,艰苦奋斗求发展――装甲四师炮兵团注重依靠自身力量落实“四个基本”的情况调查》。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属于经验型的调查报告,其具体写法有时间的话在后面专门讨论一下。

3、反映情况型。

针对现实生活、工作实践中出现的具有导向性的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等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产生的原因,拿出解决的措施办法。这也是我们常见到的一种调查报告。比如:

前面说的三种是大家经常能看到的,还有其它各种类型的,比如:历史型、专题型、社会型等等,不一而足,不是我们重点掌握的,就不再一一说明了。

第二,结构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材料的基本结构:

调查报告虽然属于常用公文的一种,但与其他的公文不同,它没有太固定的结构格式。由于目的与内容各异,它在格式上、写法上也随之多种多样。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看到,这些材料基本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标题、前言、正文,有的还有结尾,那就是四个部分。我们分别说明如下:

(一)标题。

1、概述式。用叙述的方法,概括地写出调查的基本情况、问题、目的和主要事件。我们来看一下《重点在教育,关键在引导》这篇例文。

概述式的前言,有的简要说明调查情况,交待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内容及调查的经过等情况;有的简单介绍被调查对象的主要成绩,或主要问题,;有的可以介绍自然状况、历史背景等;有的概括交待调查事件形成和变化的过程。等等。就有一一举例说明了。

2、研讨式。简明扼要提出问题,指明研究这一问题的现实意义,引导人们去阅读下文。如例文中《军人上网现象探析》的开头就是用的提问式。

3、开门见山式。即一开篇,在前言中着重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和宗旨。看例文中《“老黑山上好五连”的成长进步给予领导机关抓典型的启示》,它开头就是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作者的目的和意图。

4、提问式。先提出问题,设下旧悬念,吸引读者,然后引出下文。这种方法常用于人物调查和总结经验或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比如有一篇标题叫《折不断的翅膀》的调查报告,它的这样开头的:“在你十年的军旅生活中,最难忘的是什么?“挫折”――初秀成爽快地回答。”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之后,在正文部分便叙述主人公“挫折”的过程。

以上说了四种样式。有些调查报告没有前言导语,直接按调查的内容分别叙述。毛老人家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最具经典的例子。

调查报告的这个开头其实没有一个标准的格式,但是一般来说,应该围绕着为什么进行调查,调查的对象和内容是什么,结果如何,怎么样进行调查等等这样几个问题做文章。有所侧重,力求简短。

(三)正文。

正文是整个材料的主体部分,更是表现主题的重要部分。在这一部分里,要分析归纳调查来的材料,经过抽象概括,使人们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得到深刻的教训,或者得到决策的依据、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把需要告诉读者的主要内容集中在这一部分里讲完。

由于调查的目的、内容、范围、方式不同,调查报告正文结构的方式也不一样。我们通常所用的有横式、纵式、综合式三种结构样式。此外还有四段式、逐点式等。

1、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是最常用也是最实用的一种形式。它的要求是这样的:把调查的情况、经验、问题等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归纳,把全部内容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或者叫几个不同的侧面,这些部分或者侧面

讲这个内容,其实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话题。在调查研究中,深入调查,把事实弄清楚,仅仅是做了调查研究的第一步工作。还有第二步,实际上是更重要、更费劲的一步工作,就是要对了解到的事实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研究。第一步是基础,第二步是升华。什么“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些词儿说起来好听,做起来着实要费一番功夫。说得直白些,就是选择素材、提练主题。倒底这个事儿咋整呢?下面我试着和大家说一说,探讨探讨,看我能不能讲明白,大家有想法的也可以发言,用崔永元的话说:你举手示意我就行。

汉朝人荀悦在《申鉴》一书中说:一鸟飞来,张网捕之,得鸟者一目也。(大意是这样)我想借这句话是说:我们得来的素材或者叫事例,就像那网上的网眼一样很多,但起作用的仅仅是少数,就像捕鸟的网,只有一个网眼把鸟给卡住了。为了找到能起作用的网眼,就要选择。

对调查材料的选择,其实就是根据调查目的和工作任务的要求,对得来的材料进行鉴别、分类的一种二次加工过程,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成为能够反映事物总体特征及构成的全面资料。对材料的选择,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一个环节。

选择材料必须满足以下的原则:

1、集合性原则:就是把调查材料当作客观情况的集合来研究,并确定这一集合所应包括的材料范围和类别。

2、典型性原则:典型性原则也叫代表性原则。在材料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第二步选择就是选择出最有代表性、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典型材料。具体做法是:

首先找出哪些是说明主要问题的材料,哪些是说明次要问题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在同是与解决主要问题有关的材料之中,再分出哪些是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和主要之点的;哪些是可以作为旁证和辅助材料的;哪些材料是可有可无的。在同是说明次要问题的材料中,也用同样的方法把材料分开。然后,把可有可无的材料舍去。(见例文中的示意图)

3、“七要素”原则:19世纪末叶,美国的联合通讯社(简称美联社)总经理斯通提出,美联社发出的每一条新闻报道都必须能够回答五个W(who/when/where/what/why)-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也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和起因。后来又增加了一个H(how)和M(meanmg),就是经过、结果和意义。在新闻学里,这些被称为新闻事实的七要素。这七要素也应该成为对调查研究材料的要求。

篇3: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现状

(一) 小学生的特定年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因为, 在小学阶段, 学生的年龄较小, 学生在各方面都有所欠缺, 所以这就给写作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较为成功的写作教学是小学生能够应用文字来顺畅合理地写出内心的想法, 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感悟和对生活学习的理解表达出来, 并能够连词成句、连句成章。但是这些对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十分苛刻, 因为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缺少真情实感、缺少想象力和创造力、缺少自己的个性, 写出的文章内容空洞, 所以这就造成了小学生写作中的弊病, 让小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写作的激情, 使语文写作教学不能够顺利发展。

(二) 小学语文教师过于重视课本教学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的时候, 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只是依照课程标准来死板地教学生知识, 迂腐沉闷地实施教学。重要的是在语文教学的时候对语文教材的讲解特别多, 将大部分时间都用于此, 而对语文写作教学所给予的时间就特别少, 造成学生写作练习特别少。写作是一种综合能力, 因此,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写作教学融入进去, 而不是让写作训练和课本教学相脱离, 如果不是这样就会让小学生不重视写作, 这就极易造成在考试时学生不经过思考就开始随意写作, 或者是在无计可施的时候抄袭作文书, 这对小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是极其不利的。

(三) 小学语文写作作业过于重视数量而不重视质量

小学中的一些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会给学生留特别多的写作作业, 例如要求学生每天写一篇日记, 一周交一篇周记, 两周交一篇作文等, 可是学生根本完不成,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应付了事, 不会对这些写作作业认真对待。小学语文教师对这些作业的检查也只是浮于表面走走过场, 基本上不会认真去阅读学生的写作作业, 大多数的时候只是在作业的结尾写一个阅字, 这就让小学生感觉写作作业只是一种形式, 无需多做努力, 严重制约了小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 教材课本内容讲解和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相脱节

当前, 小学语文教材实施了很大的改革, 其中收录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可是小学语文教师不会把这些优秀的文章和学生的写作联系起来, 课文的学习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基本上不起作用, 难以将学生的写作能力在日常课文的讲解中进行提高。在写作能力无法提高的情况下, 学生只会将写作当成是一种负担, 不能够对其提起足够的兴趣和热情, 教师也不能通过课本中名家名篇的一些美丽语言来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与热情, 也不能对学生在写作方面进行启迪和借鉴。这就让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十分缓慢。

二、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要想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需要经过长期的指导和练习, 经过各方面素质的加强来实现的。下面, 我根据上面提到的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给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方法。

(一) 教师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目标

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写作, 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时候, 一定要有计划和目标。计划的制定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写作情况以及能力来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通过计划的一步一步实施来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目标可以分成总体目标和分段目标, 首先要制定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 之后在依据制定的总体目标再细化成各个分段目标。只有计划和目标方向正确的时候才能够实施科学正确的写作教学。

(二)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要想快速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那么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便是一条捷径, 而阅读和写作相结合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挖掘小学生在写作方面的潜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依据当前小学生的实际情况, 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的结合起来, 科学指导学生的写作方法。我们知道阅读和写作是水涨船高的关系, 阅读能力提高的同时, 写作能力也会进步。教师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并将之升华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会让学生的写作能力逐渐提高。这样, 学生才能写出越来越多的精彩文章。小学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 要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 并对之加以评析, 鼓励学生透过自己的视角, 根据自己的阅历来对文章实施赏析, 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三) 鼓励学生多积累

优秀的文章中一定有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去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多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和记忆, 多摘录优美的句子和词语, 注意对一些写作方法的掌握, 在积累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摘抄本, 将日常学习中遇到的比较优美绝妙的排比句、比喻句等摘抄下来, 也可以把文章中精彩绝伦的段落或者是生动的诗词摘录下来, 因为摘抄本便于携带, 可以随时将遇到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 也可以随时打开摘抄本进行翻看和背诵。小学生只有积累到足够多的语文知识, 掌握基本的文学理论以及优美的词句, 学生的文学素养才能提高, 才能在写作的时候感觉有东西可写, 有思路可循, 才能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三、总结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并且要不断改革和提升自己的写作教学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 小学语文教师要革新教育教学观念,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基本文学素养、阅读能力、语言组织能力, 逐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写作的训练和教学必须给予重视和关注, 而教师对写作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对学生在以后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研读新课标, 加强对写作教学方法的研究, 明确小学阶段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新课改对当前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思想, 使写作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 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希望能够改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阎红.走出误区, 返璞归真——有感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J].语文学刊, 2014 (13) .

[2]张丽华.如何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考试周刊, 2014 (39) .

篇4:初中学生写作习惯培养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初中学生;写作习惯;培养方法;研究

写作水平不仅能够体现出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够体现出一个学生的整体的文化素养。因此,写作水平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而良好的写作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强学生的写作习惯的培养。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以及语文成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引导学生写真材实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讲真话,抒发真情实感。为了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素材,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实际的情境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受。例如:教师可以使学生通过模拟生活场景来进行亲身体验,思考自己在这种场景下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学生心中有了一定的素材才能在写作中有内容可以写。而学生在情境活动中的亲身感受可以活跃学生的情感。因此,学生通过利用真材实料来进行写作可以引起情感的共鸣,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生活气息。学生只有拥有了一定的真材实料,才能够使文章的内容更加的生动和丰富多彩,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真正的做到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写作习惯。

2 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初中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从而实现对于材料的积累。首先,教师应训练学生有序并全面的对生活进行观察。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素材,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的心思更加的细腻。其次,教师应使学生从多角度来实现对于事物的观察。这样能够全面的认识事物的特征,可以通过比较来实现对于事物的不同特征的鉴别,能够激发学生更细微的感情以及对于思想的明确。最后,学生应当将观察的事物以及事物的特征记录下来,实现对于素材的积累。在记录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加强对于事物的认识,实现对于事物的进一步了解,使学生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实现对于事物的描述。因此,教师必须训练学生通过观察生活来实现对于素材的积累,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3 加强学生对于写作的阅读、思考和练习

人们通过直接经验对于社会的了解是有限的。因此,在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大量的间接经验的积累来进一步了解这个社会。而最行之有效的间接经验就是阅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写作的范例,在读写实践中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阅读可以实现对于知识的积累和吸收,提高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这些思想和感受应用到写作中,使写作的过程变得更加的轻松自如,更能完美的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生活中,学生对于周围发生的点点滴滴应当多思考,使自己具有一定的见解和看法。在开始写作之前,学生应当思考一下对于材料、主题的选择以及材料的组织。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可以确立自己的情感以及文章的主题思想。

加强学生写作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写作技巧的应用能力。学生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够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学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来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学生必须通过量来实现质的飞跃。长时间的练习会促进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4 列提纲、打草稿

在写作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想一点写一点,使写作的过程变得很盲目,并且文章的内容以及中心思想不明确。而列提纲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要写作的文章的思路以及中心思想。虽然列提纲会花费学生大量的时间,但是这会使学生的写作过程变得更加的顺利。

打草稿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写作态度。如果学生没有打草稿就开始写作,那么在后期学生将没有办法实现对于文章的修改。在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强对于写作速度的练习。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出打草稿的时间,使后期的修改更加的顺利。

5 自改文章

好的文章都是通过大量的修改得来的。因此,自改文章可以使文章变得更加的完美。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没有自改作文的习惯,只是将草稿的内容进行摘抄。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写就行,而修改是教师的任务。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对于作文的修改实际上一个修改思想的过程中。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文章的中学思想。在修改的过程中,首先,学生应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检查文章的条理性。其次,学生应检查文章中的错别字以及语句是否畅通。最后,学生应明确文章的重点内容,检查文章中标点符号的正确性。

6 使学生养成听说的习惯

听和说都是学生写作的基础。在训练的过程中,第一,教师应培养学生具有听说的习惯。这样学生可以将收集到的素材直接在脑中进行记忆,使学生得到素材的积累。第二,教师应提高听说习惯培养的要求,使学生能够进行有中心有条理的听说。教师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浅入深的对学生进行训练。首先,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应抓住听说的主题,突出听说的重点,做到有效的对中心思想进行阐述和记忆。其次,教师应使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话语的顺序。在通过事物说话时,学生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观察事物的特点、形状和性能来进行说。在看人说话的过程中,学生应按照人的外貌特征、动作和语言来说。在看事情说话时,学生应从事情的发展顺序来说。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初中学生的写作习惯也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关注。在日常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通过一些方法来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写真材实料,善于观察生活、积累素材,加强学生对于写作的阅读、思考和练习,学会列提纲、打草稿,自改文章,使学生养成听说的习惯。通过这些方法的培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成绩,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

参考文献

[1]任万忠.我在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方面的一些做法[J].神州,2013(08).

[2]胡萍.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J].作文教学研究,2009(05).

[3]秦凤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J]. 陕西教育(教学版),2012(03).

篇5: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要求

一、调查报告及性质

调查报告是关于调查研究结果的书面报告。它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和认真严肃的分析研究以后写出来的反映客观事实、并揭示其本质规律的一种应用文体。多用来向上级、组织和广大群众报告调查研究结果;报道典型经验或存在问题,因而它是一种新闻文体。

调查报告它具有了解情况、研究问题、总结经验、指导工作的性质。(与事务性文书有显著区别)

二、调查报告的特点

1、真实性

调查报告作为一种新闻文体,真实性是它的生命。它主要靠事实说话,用事实讲道理,而且摆事实重于讲道理,因为只要把事实讲清楚,读者自己常常便能从中得出恰当的结论。坚持这一原则要划清三个界限:①客观性和客观主义的区别

②正确必要的分析与主观成见的区别(不分主次,见什么写什么,不分现象本质)

③全面性与现象罗列的区别

2、针对性

写作目的非常明确。通常是为了解决某一类问题、指导某一次工作、总结某一类经验、对某一单位、部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写出来的,然后依据它把握并解决相关的社会普遍性问题,即以点带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现实意义。

3、指导性

指导性要求调查报告必须表现作者的态度。因此写作方式上要求做到叙述和议论紧密结合。但它的叙述不要求像记叙文那样把整个过程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更不要像文字作品那样塑造人物形象。只要把事实准确、完整清楚的表述出来即可;它的议论也不要像议论文那样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方式来多方论证自己的观点,只要就事实本身得出结论,切忌大发空洞议论。

调查报告常是方针政策制定、方法措施提出的依据和参考。具有引导人们统一思想和认识的作用,因此写作失误、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所以写作时必须慎之又慎。

三、调查报告的分类

它是适应性很强的一种文体,涉及内容广泛表现形式繁多,因此分类方法不一样。

按照反映问题的广度分类:

1、综合型调查

2、专题型调查

按内容和功能分类:

1、经验型调查报告

2、情况型调查报告

3、问题型调查报告

4、科技型调查报告

四、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要深入调查、占有材料

①端正态度

②调查前有所准备

③讲究方式方法:普通调查、抽样调查、典型调查

2、要认真研究、抓住本质

要有分析和综合两个环节来完成3、要观点鲜明、材料详实

4、要结构精当、语言准确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法

通常有三部分组成:导语、正文、结语

1、标题的写法

①公文式。如:关于环境综合治理的调查报告。

②提问式。如:某某厂为什么能扭亏为盈。

③有正副标题式。一般正标题点明报告的主题,副标题指出被调查的对象。如: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关于北京河流污染情况的调查。

2、导语的写法

导语又称前言、它主要起交代背景、引导全文的作用,它的内容有几方面。

①关于调查本身的情况。调查时间、地点、方法、对象、范围。②关于调查对象的概况。如调查事物的背景,它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等。

③关于调查的目的和研究结果

以上情况不一定全写,据情况区别对待关键是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正文的写法

正文是全文的核心、主体内容包括两方面。

①调查获取的材料,包括事件的前因后果、发展过程、具体做法等。②分析研究的结果,即调查事件的分析、认识、结论。

正文的结构形式大体有三种。

第一种,纵向式。如,时间顺序、调查顺序。

第二种,横向式。如,按事物的性质分类、归纳,并列的从几个方面安排材料,提出方法。

第三种,综合式。

无论采用哪一种结构方式都要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4、结语的写法

它是全文的收束,内容多种多样。可以是总结全文,得出结论;可以是提出建议希望;也可以是指出问题引发思索。

结语要简短有力,如果正文已把问题讲的很清楚,也可以不要结尾。

5、语言要求

篇6:调查报告的写作技巧与方法

一、灵活确定调查报告的写作形式调查报告有多种类型,比较常用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情况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报情况,包括两个方面的情况。一是综合性的情况报告,就是围绕一个专题,采取自下而上地进行调查,或者组织一个调查组,抓住一个专题,既搞纵向调查,又搞横向调查;既搞宏观调查,又搞微观调查;既搞单层次调查,又搞多层次调查,写出全面、系统的情况报告。二是专题性的情况报告。如对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某个人,贯彻执行某一项方针政策,开展某一种活动的情况进行调查,或者对某一个具体事件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这种情况的调查报告,多是供领导参考,也是为领导作决策的一种主要依据,写好了很受欢迎。作机关工作的同志应多搞这种类型的调查,多研究这种类型的调查报告。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就是一篇情况性的调研报告。该报告文字不多(3000字左右),写得很精炼,看了以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种是经验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是总结经验向上级反映或向下级推广。当某一个单位、部门、个人,在某一方面创造出先进经验,机关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有关指示精神,去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加以总结,写成报告,上报下发。这是一种既受领导欢迎,又受群众欢迎的调查报告,也是一种用典型指导工作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机关写这种类型的报告越多,工作越活跃,发挥的作用越大,有着广泛的指导意义。如:《泾阳县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的调查》(《党建研究》2002年第3期P45-46)就是一篇经验性的调查报告。作者(中共陕西省委组织部、中共咸阳市委组织部)通过对中共泾阳县委(该县是李岚清同志的“三讲”教育联系点)处置不合格党员情况的调查,总结提出了五条值得推广的经验。全文不过3000字,内容充实,实事求是,语言朴实,无华丽辞语,总结得非常好,给人以深刻启示。这五条经验是:“规范标准,有的放矢;精心组织,认真实施;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慎重处置,不留后患;认真验收,不走过场。”第三种是暴露性调查报告。这种报告主要任务是通报情况,揭露问题。当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或某个行为人发生了什么事件,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误,机关有关部门,根据领导的要求和上级的指示精神,通过调查核实,写明问题发生的过程、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以及应吸取的教训。这种类型报告,政治性、原则性强,要求结构严密、文字准确,写作难度比较大。必须以对人、对事业游高度负责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写好这类报告。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7-38)就是一篇暴露性调查报告。作

者(中共山东省济宁市委组织部:谢成海)以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针对落后乡村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东丁村的个案分析”,找出了落后乡村“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提出了:“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的对策。”全文也就3000字,论述紧凑,环环相扣。问题找得比较准,原因分析的透彻,提出的对策可行。其写法很值得借鉴。

调查报告,一般都由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组成。

导语部分的写法。按照常规的写法,开头就应该交代清楚作者调查的是什么问题,为什么调查这个问题,调查了哪些对象,采用何种调查方法,调查了多长时间,由谁负责调查,等等。但实际操作起来,由于种种原因,写法就不完全一样。从中可以看出,如果只是用于向领导汇报用的调查报告,多是采用常规性导语;如果要见诸报刊的调查报告,通常采用自由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拓展新法。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的导语就是,其导语是这样写的:“外商独资企业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全部资本由境外投资者投资的企业,由外商经营,属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发展很快,在北京市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商独资企业与其他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相比有其特殊性,要不要在这些企业开展党建工作,如何开展党建工作,是当前党的建设面临的新领域、新课题。最近,我们对北京市有关单位进行了专题调查,初步了解了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做法、存在的困难和原因。”作者(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靳连芳姚桓)这种写法,就比较新颖。主体部分的写法。按照调查的内容,采用并列成几个部分来写。通常的形式,是按照事物的逻辑顺序,把调查的基本内容,分成互相联系的几个问题来写。具体分法,根据作者的智力素质而定。由于个人素质、爱好、兴趣不同,其文字表达的形式也不完全一样。按逻辑顺序写能给人以真实、亲切的感觉,看起来很自然。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7-28)的主体部分就是这样写的。主体共分三个部分:“第一,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第二,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三,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产生困难的主要原因。”每一部分都做了具体分述,写得很丰满。

结尾部分的写法。所谓结尾就是调查报告的结束语,是为深化主题服务的,没有固定模式。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有可无。从我收集的资料看,经验性的调查报告,很少专写一段结束语,多是借用主体部分最后一段作为全文的结束语。如:《落后乡村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党建研究》2001年第10期P38)的结尾就是这样的。但情况性和暴露性的调查报告,一般都要专写一段结尾。有的说明当事人、领导、党组织,对问题的重视程度,处理结果的意见。有的是为前后照应,以进一步表明作者的立场、态度而专写一段。如:《北京市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情况调查》(《党建研究内参》2002年第1-2期P28)的结尾就

是这种情况。它是这样写的:“做好外商独资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和党的领导,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的重要内容。针对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我们必须以江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为指导,从战略高度认识在外商独资企业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创新求实,开拓进取,努力开创外商独资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调查报告的写作步骤

写调查报告是一种十分艰苦的脑力劳动,必须按逻辑顺序动笔,按步骤进行,不论写哪一种类型的调查报告,都应该按照六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选好主题。这是起决定作用的一步,抓不住主题,会前功尽弃。主题是调查报告的旗帜,是中心思想,是生命力。主题选得好就能吸引人、说服人。也就是说,主题选得好,报告的生命力就强。既然这么重要,就应在选主题上下苦功夫,选不到理想的主题决不走第二步。选主题,不是天南海北的空选,也不是东一耙子西一扫帚的乱选,而是要紧紧围绕调查得来的全部资料选。通过对资料的认真分析,刻苦思考,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的结论,确立报告的主题。

第二步确定格式。就是讨论研究主体部分采用什么格式。是数字和小标题并用,还是只用小标题?如果用小标题,又用什么小标题?如不用小标题又采用何种形式处理?有经验的同志都知道,主体部分不用小标题,一般是遇到了难题,只好采用省事的办法用数字加括号断开,或者什么都不用,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段、一段地写。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可能都知道,主体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对报告各个段落层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要对主题思想起逐步深化的作用,对全篇文章起一目了然的作用。

第三步搞好分工。主要是根据参加调查的人数、素质和报告的格式,将报告的几个部分、若干问题,落实到人或组。人多可以以组为单位定任务,人少可以按人头和素质定任务。在区分任务中,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坚持能者多劳的原则。动员和鼓励写作能力强的同志或小组多承担任务。二是在分配题目的同时,搞好事例、观点、叙述方式的分工。防止写起来,全篇报告一个模式,前后内容重来重去。这是一步很细致的工作,要舍得花时间和精力。主持起草报告的人,如果在这一步上图省劲,汇起稿来就会费劲。

第四步分头起草。一般地说,写调查报告不比给领导写讲话稿那样要求急,时间比较充分,也比较自主,可以采取分头起草的办法。这是关键的一步,这一步搞不好,其它的那些步骤就会无济于事。因此,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在这个时候,就要以一种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以一种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尽全身招术,写好自己所负担的任务。也就是说在分头起草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那怕累得掉几斤肉,也要写好自己所担负的题目,自己不满意,决不交稿。说实在的,分头写作的质量高低,是对机关干部政治素质、业务素质最实际的检

验,也是最实际的学习和锻炼,每个同志应该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在实践中考验自己,提高自己。

第五步集体汇审。这一步主要是在分头写出草稿的基础上,主持人把大家集中起来汇审。汇审的通常做法是,先按照报告格式前后的排列顺序,由主笔人先念一遍,使参加起草的每一个同志,对草稿全文有一个整体概念。而后按报告格式的先后顺序,由主笔人念一个部分,大家评论一个部分,或念一段,议一段。汇审的任务,主要看分头起草的第一个部分是否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是否有新意,是否偏离了主题,是否生动感人,是否前后重复。一句话,看每一部分,每一个问题,每一段落是否达到了理想的要求,按照这个总的要求,看那一部分可以交稿,那一部分还需要修改,修改什么,怎么修改,群策群力,发表具体的意见和建议。如果不需要动大手术,修改的只有一两个问题,一般就不搞第二次汇审。如果大部分问题需要作较大的返工,就需要来第二次、乃至第三次汇审,达不到要求,决不放过。这样严格要求,既是对工作负责,可以保证质量,又是对机关干部负责,可以把集体汇审变成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第六步集中通稿。这一步是主持人在大家分头起草的基础上,把各部分集中起来,从头到尾作一次过细的把关、定稿工作。任务是,取消重复的、多余的内容,调整不科学的顺序,纠正偏面性,深化基本思想,润色各段文字。主持人在通稿中,有时因为时间紧,要求急,或者因分工某一题目的同志的素质低,写起来比较吃力,主持人可以早点动手,按照既定的格式和汇审的情况,起草好一部分就“通”一部分,写好一个问题,就修改一个问题。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等各部分起草之后,再进行通稿,这样便于统观全局,前后照应,一气改成。

三、撰写调查报告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必须注意它的目的性。在没有动手之前,首先要弄清撰写这个报告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反映上级的某一个决策的正确性,还是为了探索新的方针政策;是为了总结经验,还是为了吸取教训;是为了给党委“当参谋”,还是为了给下属指路子;是为了使人们看了之后受到振奋,还是为了引起人们的反思;是以个人的名义向领导汇报,还是以组织的名义向上级报告;是为了在内部传阅,还是为了见诸报刊,等等。如果对这些目的没有搞清,就糊里糊涂上阵,硬着头皮写,是肯定写不好的。

(二)调查报告有新闻性,必须注意与新闻不同点。新闻消息这种文体的主要特点,是告诉人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有什么意义;而调查报告,不仅要写明这些内容,还要用大量事实,全面地、系统地阐述和剖析事件的发展过程,发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有什么经验教训,内容比新闻消息丰富。只有抓住这些不同点做文章,才能写出有力度的调查报告。

(三)调查报告有求是性,必须注意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并非把事例堆积的越多越好,而是要对调查的材料进行深刻的分析,选用能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材料。谁对事物分析得透,对规律抓得准,谁写出的报告质量就好。

(四)调查报告有主张性,必须注意言辞语气。写指示、命令、决定、讲话、意见、通知等公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怎么办,不该怎么办,多是用指令性的口语。而调查报告这种文体多是用于个人向组织报告,用于下级向上级报告,用于部门向上级报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强调什么,注意什么,多是用探讨性的语气,很少用指令性的语气。

上一篇:北京市工会法实施办法下一篇:介绍中国音乐的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