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2024-04-21

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精选9篇)

篇1: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申论高分技巧:申论材料阅读“三遍法”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笔试落下帷幕,地方公务员考试将随继展开。如何在申论考试中得高分?申论材料阅读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

考生真正读懂给定材料,是答好申论题目的前提,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命题人的意图基本上都隐藏在给定材料中,如果在没有真正读懂材料的情况下就作答,很难得高分。读懂申论给定材料,要按照浏览试卷、通读材料和重点研读“三遍法”来进行。第一遍:浏览试卷

俯瞰整片森林:当凌绝顶,一览众山。

考生拿到试卷后,首先要总览试卷,而不要去读具体材料。浏览试卷主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了解材料涉及的主题。通过浏览答题要求,基本就能判断出来。比如,2012年国考省部级申论的作文题:“‘给定材料7’中讲述了农妇刘女士和李老太家人之间发生的一段感人故事,请你以这个故事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从题干就可以判断出,材料是围绕“社会公德”的主题展开。

二是了解问题的类型,初步了解是哪几种题型,所涉及的问题是什么,这样就有个预判,比如;2006年国考申论的“作答要求”:“

1、假设你是一位新录用的公务员,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概述D部长谈话的主要内容,以供领导审批。

2、在线交流结束后,网友发表的帖子,有的与D部长观点不一致。

3、在我国,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是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请你就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写篇文章,说出自己的看法。”从“作答要求”中考生可以了解到,本次考试共有概括、分析和写作三大题型,而且主题是关于“政府应对公共事件”的,主题也预先知道了。

浏览试卷时,能够对材料的大致篇幅和结构有所了解,这样考生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第二遍:通读材料

扫描所有树木:粗细有度,疏而不漏。

(一)通读技巧

是否要带着“作答要求”中的问题去阅读呢?不同的考生阅读习惯不一样。有一类考生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能够抓住主要材料,对于问题涉及到的材料,就重点阅读,要更加仔细看;与问题没有直接关系的材料,可以一带而过,这样就节省大量时间。另一类考生不习惯带着问题去阅读,因为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难以深入了解材料,而且影响阅读速度。所以,要暂时忘掉问题,抛开“问题”,轻装上阵,在真正读懂材料的基础上,再针对所涉及的问题来注意材料。

通读是“快读”还是“慢读”?很多考生有一个误解,就是细嚼慢咽的读,纠缠一些细节,从而浪费很多时间。其实,真正高效的通读方法是快速阅读。通读材料是对全篇材料整体的把握,如果读得慢了,考生就很难整体把握材料,往往会出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快速阅读法,要求在通读材料时,要避免三种不科学的阅读法:小声阅读、心理默读和指读方式,都不利于提高阅读速度。

(二)筛选材料

在国考申论材料中,经常都会有一些“多余”材料,对答题没有直接帮助,甚至跟题目没有关联,但并非无用,其作用是对阅读造成干扰,常见的“多余”材料有以下几种:

背景性的材料。这样的材料空洞无物,是没有任何内容的材料,既不说明问题,也不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类材料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出现。

重复的材料。这类材料在被删除的材料中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尤其是在材料非常多的时候,经常都会出现一些重复性材料。对于重复的材料,只要留一段信息点集中、代表性强就可以了。

错误的材料。这类材料从数量上来说比较少,如果没有改错之类的题,删除这类材料很重要,这样的材料内容是错误的,不仅不能帮助你答题,反而会误导你,影响你的得分。2009年国考申论第11则材料有这样一段:

今年9月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考察后,网上有作者发表了一篇谈粮价的文章。其中提出如下政策建议:要鼓励粮食生产,基本政策取向是提高粮价和补贴,降低农资成本。但种粮补贴受制于财政状况,不可能无限扩大。所以,粮价才是粮食政策的关键。对于增加农民收入而言,粮价上涨比增加补scsgk.com贴实惠有效。按2007年的粮食产量,中央财政1028亿元种粮补贴摊到每公斤上0.2元。也就是说,粮价每公斤再上涨两毛,农民兄弟就能把从中央财政获得的种粮补贴挣回来。这两毛钱的涨幅,按照200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75.92公斤粮食来算,人均支出仅增加15.2元。如果每公斤涨五毛,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2570亿元,而这换成财政补贴可能需要好几年才能实现。因此,只要粮价上去了,农资价格涨一点没关系,补贴低一点也没关系。

该网友的意见,看起来是有道理的,但是考生必须要具备一定政治敏感性和识别能力,因为“给定资料1”中有这样一段内容:“„„胡锦涛同志前往河南焦作市农村考察„„他指出,发展粮食生产,一靠政策,二靠科技。”可见,解决粮食问题不是提价格,而是靠政策和科技。

“多余”的材料,毕竟还是有限的,考生只有通过多次练习,才能够拿捏有度,否则容易弄巧成拙。

(三)泛读和精读

筛选出“多余”材料后,剩下的材料有重要和不重要之分。不重要的材料不是说没有用,而是用处不大,这部分材料完全可以泛读。重要的材料往往是问题答案的来源,或者体现文章的主旨,所以,这部分材料必须精读。

泛读。不重要的材料主要是指事实性材料,是对客观事物的现状表述,比如大量罗列数据和表格的材料,对某件事情的细节进行描述等。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资料分析中和判断推理时,数据和表格是重要的,而这些事实性材料在申论中显得不是很重要,考生只要能判断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就可以,不需要详细阅读其过程,否则浪费时间。

精读。重要的材料,往往是指观点性较强的材料,是对某个问题高度、抽象的概括。比如,重要人物的观点,包括专家、内部人士、两会代表、官员等;再比如,一些总结性的内容,表示原因、影响、结果的地方,作说明、评论和提出建议和对策的地方。这一步只需要把这些地方标示出来就可以了,不需要去仔细分析。这遍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而不是对细节的把握。例如,2011年地市级申论给定资料7有这样一段内容:

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而乡村作为文化存在的虚化,直接导致了乡村少年成长中本土资源的缺失,如今的乡村少年,他们生活在乡村,却根本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合力、归依感,然而,城市文化对他们又是那样遥远。

这段内容对乡村文化衰落进行了深刻描述,也隐含了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生必须细嚼慢咽,仔细研读,要从中找出乡村文化衰落的表现、危害、原因及对策,才能把大作文写好。第三遍:重点研读

锁住目标树木:有的放矢,命中靶心。

通读材料之后,就进入重点研读阶段。重点研读是根据“作答要求”中的问题来有针对性的阅读。第一遍阅读已经看过问题的题干,在针对问题阅读的时候,要把所有的问题结合起来。根据这些问题,再从头开始,找出与问题相对应的材料,重点研读,并做标记。通读材料是对材料的总体把握,其原则是“欲慢则不达”,而重点研读材料是针对问题的阅,其原则是“欲速则不达”,考生要细嚼慢咽。具体做法是:

先找出目标材料。通读材料时清除了“多余”的材料,在答题阅读时,要根据具体问题,排除那些和题目无关的材料。换句话说,只研读与问题有关系的材料,没有关系或者没有直接关系的就不读。比如,答对策题时,就把相关的建议、已有的做法等材料重点研读,确定答案。把材料选出来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这样的阅读方式一定是奠定在对材料有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没有浏览材料时对材料的全面梳理,是不可能做到这点的。

再将材料分类组合。有些题目,其相关的答案散见于材料之中,在多个地方都出现了,而且还是重复的信息点。这时候,考生必须把所有的信息点都用特殊的符号标出来,然后再分类组合,答题时才能做到要点全面、逻辑清晰。

篇2: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申论考试中为了应对给定材料的数量和字数不断升高的趋势,为了提高作答的准确性和效率,考生必需掌握申论材料中关键词的选定和提炼,将篇幅浩大的材料化繁为简,准确地确定段落和材料的核心信息,实现一箭中的的作答目标。

申论材料关键词的选定

对每位考生来说,想要对给定材料进行精读、细读,时间上肯定不容许的。一目十行的阅读又容易遗漏信息。于是,通过定位关键词来把握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成了不二方法。

定位关键词,一是要依据问题。不同的问题对应着不同的关键词。例如,概括特点类问题的关键词就该涉及一些形容性的语句,对策类问题的关键词应涉及国内外的经验和教训等。因此,考生需明确问题是什么类型,然后再定位关键词的类型;二是要依据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包含的关键词的数量和特点不同。一般来讲,学者、专家观点包含着密集而集中的关键词,且多为理论性;而新闻报道的关键词就显得分散,大多是记叙和事实性的。

但总的来看,比较通用的选择关键词的技巧有三个:一是高频词汇,二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三是语言表达规范的。

申论材料关键词的提炼

有些材料只涉及一些细节、微观的说明和描述,无法直接从文中勾划出来。这时,就需转换思路,通过对材料的进一步概括来进行关键词的提炼。例如,“市民王女士说:上个月土豆5毛一斤,到这个月都就8毛了,其他蔬菜也这样”。对于这句话,考生无法直接选定关键词,只能进行关键词的提炼,即蔬菜价格涨幅大。也就说,用规范性、专业性强的词来复述材料中的具体、细微的信息。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篇3: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在此分享一条申论答题技巧。掌握一些申论答题技巧有助于提升申论写作水准。今天这条申论答题技巧,主要通过剖析申论材料来介绍,“工具”便是经典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申论给定资料的每一部分看似独立,实际上却是围绕一个主题或共同的中心观点进行了精心组合。只有掌握了主题,才会发现给定资料都是有目的地安排而非简单罗列。针对单独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从理论上分析应该包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分。

一、是什么

“是什么”体现的是人们对社会问题的价值判断和现实选择。资料的主题一般不会直接给出,而是需要透过给出的问题或现象挖掘出来。申论资料会给出一些案例,包括正面或负面的实例,或者给出一些简单或详细的事件报道,反映问题的来龙去脉,以此加深对主题的认识。因此阅读给定资料是把握主题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为什么

“为什么”体现的是人们对问题的现实思考和分析能力。“为什么”是事物变化的相关要素,包括造成问题的原因和致使现象出现的理由。针对负面问题的称为原因,针对正面现象的称为理由。二者在给定资料中有多种体现,有的是通过案例来体现,有的先界定原因然后举例证明,有的是举例之后的结论,有的是专家或一般人对此给出的分析。

三、怎么办

篇4: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一、通读,“点”“点”相联 通读就是第一次接触材料,要求应试者逐字阅读整个材料,每阅读一个自然段,都会在应试者头脑中形成一个小“点”,这个“点”就是文字的表面涵义,随着阅读的段落越来越多,印在头脑当中的“点”也会越来越多,当阅读完整个材料时,头脑 中的“点”就会自动的串连,形成一个大致的轮廓:这些材料 象深刻的事件,这些材料之间 大概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在整体上得出一个是有关哪方面问题的材料。这是第一次通读的 方法。通读的技巧:第一,阅读速度要适当快。申论阅读材料的速度一般应 话速度,否则,连接性不强,影响后面的程序;第二,要边阅读边寻找“闪光点”,就是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 意思,应该是材料中关键的词或句子。第三,眼、脑、手并用。在阅读过程中,首先是眼的 视觉反映,然后投射到大脑中,形成一个印记,在完成这个过程中,还应该学会利用手中的 笔,不停的进行圈点,就是把留在大脑中印象较深的词语或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这个过程是 一个相当短暂的过程。通读的过程是一个感性和理性交替的过程。首先是感性过程,这是 由于申论给出的文字材料一般采用了描述式的语言,或者是叙述性的表达,这种语言形式会 给应试者留下直接感性的印象。但同时又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就是在阅读完感性材料的之后,留在头脑中,往往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事件的名称,一个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这是因为大脑 具有极大的过滤作用,它往往能把那些生 件凝聚成一个高度集中的词语形式,这与人们认 识实践的过程是一致的。

二、复读,由“点”到“面”。第一遍阅读,很难完全弄清楚材料的性质,尤其是整个材料 复读,点 到 面。的脉络关系还不可能清晰,这就需要再次阅读,即复读。复读的过程就是趁着刚才阅读形成 的对整个材料的大致轮廓,再阅读一遍,印证与自己第一次形成的印象和反映的内容是否一 致,是否隐含着第一遍没有明白的含义。第二次的阅读非常重要,应试

者应该通过第二遍的 阅读形成一个相对明确的主题。复读就要正确把握每个段落的主要关键信息,哪些段落之间 存在着关联,这种关联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从而最终得出给 对社会上哪种现象或问题的 叙述。复读的方法: 第一画圈标注法。就是把每个自然段的关键句或关键词在复读中用笔给 予画出,以过滤掉与关键信息无关的内容,进一步缩小材料的范围。给出的每段材料,许多 都有主旨句或关键词,是对整个段落内容的概括。画圈标注就是把主要的关键信息画出来。第二总结归纳法。针对没有可以直接圈注的主旨句或关键词,需要应试者在复读过程中进行 总结和归纳,与第一种方法相比,总结归 度,近两年的考试试卷,一些应试者由于缺乏总 结和概括,导致在答题中漏掉了不应该漏掉的内容,影响了成绩。复读的技巧: 第一,注重材料前面的引言或概说。有的申论材料在正式内容出现之前,总有一些简要的说明或引言,以说明该材料出现的背景或性质,这些内容应试者必须高度重 视。如2006年的申论材料,虽然很多、很杂,但是,部长访谈之前主持人的引言已经透露出 了该访谈的性质和内容范围,有助于把握该材料的主题思想。

第二,把握整个材料的内涵。复读是在第一 上进行的,复读结束后,必须在头脑中形 成一个完整的印象,即该材料是针对社会哪一个热点问题给出的,材料中对此是怎样说明的,哪些介绍的详细,哪些介绍的简单,围绕这个问题是从哪几个方面谈的,各自之间的观点是 什么关系,这些都应该在复读中完成。第三,学会把段落归类。就是在理解整体涵义的基础上,在复读的过程中能把属于整体 的各个部分进行分类,即发现材料之间的关系。材料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两种: 横向关系 横 向关系就是材料之间是并列存在的,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如2002年的申论材料主要反 映了网络的利弊观,即网 了许多好处;同时又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这是一个问题的两 个方面,属于并列关系;

三、跳读、精读,完善细节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命运,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复读还不 跳读、精读,能弄清材料的本质涵义,那么,就有必要再读或者精读一遍,称为跳读、精读,就是把你认 为相关的材料相联起来阅读,再相联的阅读过程中找出哪一个是主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不同材料之间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在复读过程中形成的归类和总结部分各有什么特点,围绕 作答要求进行细致的阅读,跳读或精读相对与前两次应该是高效而快捷的,通过跳读或精读 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利用自己语言和思维

篇5: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先看题目再看材料

拿到试卷后,首先翻看题目,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找出答案。但是很多考生在考场中容易紧张,以至于不能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

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对题目有大概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是概括归纳题,也就是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第一遍阅读时,考生只要注意在阅读时归纳每段的内容就可以完成第一道题,并且在回答剩余问题时,也不用再多次阅读材料,阅读相应的细节即可。

按段总结,简要标记

一般来说申论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总结,难度非常大。考生在考场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记住七千多字是不现实的,再对七千多字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正确的方法是按段总结。每读完一段材料,就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考生每次只需记住一段几百字的材料,并进行分析,记忆和分析的难度就从七千多字降到几百字,准确度也会大幅度提高。另外考生应该把总结的每段主要思想简要标记在该段旁边,但要注意不要浪费时间做过于复杂的标记。有的监考老师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标记,可以用铅笔标记,做完题后用橡皮擦掉;或者在草稿纸上写出各段的要点总结,但要标出对应的段落序号,以便做后面的题目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段落。简要的标记必不可少:

一是做第一道概括主旨题时,需要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整理最后的答案;

二是做后面的题目时还可以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

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

篇6: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不会表达”、“没有素材”、“结构不畅”这是很多考生在面对申论题目时的通病。尤其是之前本就接触申论很少的同学,更是如此。育 政教育专家认为,事实上无论是申论小题目还是最后的大文章,都是可以通过妙用材料来完美地作答。

2015湖南国家公务员考试课程新鲜上线!8-18人内超级小班!授课效果更好,学习质量更高!考上机会更大!更多最新备考资料搜索:育政公考!

一、小题目精抄材料。小题目说白了都是概括题,普通的概括问题、原因、影像类问题都是一次概括,深度的综合分析、提出对策、应用文实则是二次概括。一次概括是直接地抄写材料中的内容,把文章的关键词用简洁的语言表现出来即可。比如2013年的省考的归纳概括题题干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成功的原因”。那么考生只需要把材料中所反映出来的相关原因一条不漏地抓住并誊写到答题纸上即可,不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加工。如果谈到深度的题目,比如2013年的综合分析题说“制造业是未来经济繁荣的关键”,那么就需要自己抓住材料中的制造业重要性与必要性,同样地按照“解释概念、分析原因和影响、总结观点”的逻辑顺序地表达下来,即可得到相应的份数。

二、大作文巧用材料。大作文的要求往往有一条“不拘泥于给定资料”,这意味着考生不能直接抄袭给定材料,但是却可以从材料中的素材汲取灵感,丰富自己的文章内容。比如2013年省考作文题目为“他们不仅要安身立命、还要有尊严、更要抬头仰望星空”。材料中讲到了中国工人曾经的辉煌,目前的生活现状,谈到了德国工人的成功之处,谈到了当代中国工人的骄傲之处。整个材料的逻辑和最后文章所给的话题完全吻合。所以,各位同学要从材料中总结出“帮助中国工人实现自我”的观点,其次可以把中国工人的杰出代表、德国工人的成功之路等素材融合到文章中来。不能抄袭材料,但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材料一样可以得到考官的青睐。

篇7: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全面准确地从材料中找寻答案的要点并非易事。对于广大考生而言,在阅读材料的时候,需要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与技巧,提高阅读的速度与效率,为作文写作争取充足的时间。阅读材料,考生要把握重要信息:问题(表现)、原因、影响、对策。

一、三大技巧

(一)首尾句

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一段文句的中心意思往往体现在开头和结尾的若干句话。对于申论材料的阅读,其方法与普通的材料并无不同。因此,广大考生要格外关注段落的首尾句。

(二)标志性词汇

对于重要信息的把握,考生还需要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法寻找。这些标志性词汇用于引出重要信息。

表明观点的:某某说、指出、认为、强调、建议……

表示重点的:然而、但是、可是……

作出结论的:因此、所以、言而总之、总体上来看……

表示问题的:远未、仅是……

(三)逻辑关系分析法

命题人在命制材料的时候,会有自己明确的逻辑。这种逻辑通常是:问题+影响+原因+对策。考生要能够梳理出材料的逻辑,这是作答申论必经的一个环节。因为,作答要求通常会围绕常规逻辑命制题目。另外,这也是写作文的最起码要求。这些逻辑要求广大考生务必要牢固掌握,活学活用。

1、并列关系

申论材料里的并列通常见于问题并列和对策并列,此外还有原因并列等。例如,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材料中谈到了道德建设中存在问题,医疗领域个别医生不讲良心,乱开提成,收受回扣;师德领域个别教师不讲师德,借补课家访名义收取学生好处费;领导干部借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换取个人升迁,

备考资料

这属于明显的并列关系。

2、总分关系

总分关系通常见于总对策和分对策。

3、递进关系

递进关系常见于影响递进和对策递进。例如,“保护传统文化 从我做起”,这句话是总对策,接下来,第一我要热爱传统文化,第二我要学习传统文化,第三我要捍卫传统文化。这三个层面属于明显的递进关系。

4、因果关系

围绕问题,可以先有结果,再有原因;也可以先有原因,在描述结果。例如,食品安全信息成了“不能说的秘密”,其原因在于……。

5、转折关系

转折关系常见于影响转折。例如,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二、三大方法

(一)跳读法

跳读法一般适用于数据型的材料。关注数据开头一句话和结尾一句话,类似于首尾句法。但是,数据要表达中心思想的一句话并不一定是首句和尾句。但是,考生要注意,如果题目是针对数据来命题的,不可用跳读法,而要选用精读法,仔细研读分析数据。

(二)快读法

快读法适用于案例型材料。快速阅读案例的时候要注意把握五大要素:主体、处境、做法、结果和启发。但是,对于一篇案例性材料,并不一定全都有这五个要素,但定会有的是主体和做法,其他几项,考生要仔细琢磨和体会了。

(三)精读法

精读法适用于观点型材料。尤其对于专家学者和领导干部的看法要仔细体会,从中把握命题人的倾向和意图。因为命题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通过他们见解表达出来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读领导干部的讲话也就是在读命题人的观点了。

篇8:8申论材料审读技巧

2018云南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从材料中寻找写作

“灵感”

申论试卷中的材料除找要点、分析本质之外,其实还可以为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社会热点。事实上,真题材料中有一条藕断丝连的暗线,需要我们能够练就“火眼睛睛”,能够看到这条内在联系,并且可以从中梳理出内在逻辑,从而作为我们日后写作的参考。中公教育专家在此进行详细分析。

【例如】结合2011年-2017年国考真题材料,我们会发现每年材料中都或多或少提到了农民、农村方面的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部分材料进行整理。主题:农民、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1、乡村文化失根危机——》2011年地市级国考真题材料七中曾指出:“乡村文化的衰落,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担忧和焦虑。这些学者有不少出身于农村,他们有着自己的乡村记忆,和对现实乡村的直接观察和体验。因此,他们的忧虑就特别值得注意。故乡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消亡与崩溃。„„生态环境的恶化,家庭邻里关系的淡漠和紧张,社会安全感的丧失,使乡村生活已逐渐失去了自己独到的文化精神内涵。赌博、暴力犯罪,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乡村社会文化精神缺失的表征。于是,有研究者产生了更深层面的焦虑:传统乡间伦理价值秩序早已解体,法律根本难以进入村民日常生活,新的合理的价值秩序又远没有建立,剩下的就只能是金钱与益。„„”。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2、农民出现心理问题——》2014年副省级真题材料二中指出:“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47%。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较高的生活消费,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同时,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信息技术为农民带来改变——》2015年副省第二则材料:G还是认可了信息技术为农民共带来的一些改变。G大体上从三个方面观察农民工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包括新媒体和自媒体。首先,从他们日常生活的使用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确实给他们的生活、交往,特别是给他们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作用非常大。第二个方面,从表达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农民工群体平时没什么表达渠道,在原来状态下,他们的声音基本上是不会被外界听到的,但是有了新媒体技术后,他们不仅扩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G把这种方式视作一种主体性的表达。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从信息技术和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的集体行动角度来看,可以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用QQ群建立维权组织;同时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更容易取得外界的声援和帮助。有的农民工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yn.offcn.com

说,如果没有自媒体技术,他们自身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由此可以总结农民、农村发展方面的写作素材,为理解当下的社会热点及写相关文章做以补充,满足题干中要求的“联系实际”。

更多云南公务员考试信息关注云南中公教育官网

篇9:作文材料审读(范文模版)

1.一位哲学家说:你不为你自己,谁能为你呢?你不为别人,你又是为谁呢?不是在现在,又在什么时候呢?人的一生往往和他人、和社会、和自己都交织着矛盾甚至充满着悖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提示】

一、高考作文要求考生辩证地分析问题,抒写对人生、对社会、对事物思考、认识后的感悟,要求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表现正能量,使人向真、向善、向美。

二、审读本则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抓关键句的方法,抓住“人的一生往往和他人、和社会、和自己都交织着矛盾甚至充满着悖论”这一语句,再结合前文进行分析,提炼出观点,即中心论点,从而抒写你对他人、对社会或对自己的感悟。人与自己、他人、社会的矛盾主要是名与利、利与义、名与义的矛盾。正因为这些矛盾,才引起了我们内心的不安。如何认识、处理这些矛盾,决定着一个人的认识观、价值观、道德观。

三、参考观点

1.对自己:⑴排除污秽(杂念),纯洁自己⑵洁身自好等。

2.对他人:⑴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⑵宽容他人⑶为自己留一条缝隙⑷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⑸不要吝啬鼓励(夸奖、赞扬)⑹吃亏是福等。

3.对社会:⑴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⑵奉献等。

2.有一个人,一鼓作气爬上了山顶。有人认为这不算成功,一定要等到安全下山才算真正的成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3.古巨基的歌《蚂蚁》是这样的:“有些青春美在不张扬/默默的把窄路走宽/自己的旋律自己唱/总会有阻挡/山不转 路自己转/梦要自己扛 泪要自己尝/活着是战场 沉着的抵抗/别轻易投降 严冬可能比想象漫长„„/天生我材 先别怨沧桑/弱小身躯斗志顽强/坚持也许能滴水石穿/就像蚂蚁一样/逆境之中更不能绝望/强者强在执着梦想。”

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4.旅行到乡间,看到一位老农把喂牛的草料铲到一间小茅屋的屋檐上,不免感到奇怪,于是我问:“老伯伯,把草放在地上,牛吃起来不是更方便吗?”

老农说:“这种草草质不好,如放在地上它就不屑一顾了;但放到让它勉强可够到的屋檐上,它就会努力去吃,直到把全部草料吃个精光。”

我们有时也和牛一样,容易到手的不加珍惜,不易得到的反而会当作宝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5.春耕时节,连续下了几天雨。在田边,我遇到了一位种树的老农。我说:“有这样充足的雨水,树木一定能长好。”老农说:“不对!不要以为雨水充沛就好,这只会使树的根长在表土上,大风一刮它们就会立刻倒下。”我豁然开朗。老农继续道:“相反,如果现在天气有些干旱,树就会将根扎到泥土深处去吸收水分和养料。这样,即使将来的风再大,天再旱,它们也照样能够活下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6.贾平凹受邀到四川二郎镇采风,早晨在镇子里溜达,遇到一位老者,于是交谈起来。老者说他有两个儿子,都在酒厂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北京,他在北京住了一个月

刚回来,贾平凹说:“北京多好啊,怎么不在北京多住些日子。”老者说:“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

贾平凹把这句话郑重地记下来。陶渊明说:“心远地自偏。”老者说北京太偏远,是因为他的心不在那里。长年生活形成的习惯看来不因条件的好坏而轻易改变啊。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7.这是一个关于“一元套餐”的故事。小餐饮公司“畅饮畅食”的老板简耀辉,承包下河南一所大学的餐厅。为了打响“畅饮畅食”的知名度,在推出26个饭菜窗口后,他推出了27号特殊窗口——“一元套餐”。这是专为贫困生提供的窗口。学生仅花一元钱,就可享用以下食物:一个二两重的馒头、一碗菜、一碗粥(或汤),外加一小份荤菜(鱼或肉),加上人工费,每卖出一份“一元套餐”,简耀辉会净赔三四毛。不少非贫

困生纷纷光顾27号窗口。三个月下来,简耀辉已贴进去两万多元。就在简耀辉扛不住打算拆掉27号窗口时,26号窗口销售量大增,27号窗口销量却直线下降。原来在两天前有一场征文比赛,一篇没有署名的文章引起了所有学生的关注,写的正是“一元套餐”的故事。大家被27号窗口感动了。于是,大部分学生不再光顾27号窗口,他们希望“一元套餐”能真正被派送到那些贫困生手里。善良感动了善良。“畅饮畅食”从此接到了很多学校、企业的餐厅承包邀请。27号窗口也变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温馨窗口”。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8.“经过一阵乌云的打磨/我眼中的那一轮月亮/更亮了//就像我手中的这把刀/在经过石头反复打磨之后/终于变得锋利起来//看来,打磨是必要的/就像命运/需要苦难打磨/而一个人的一生/究竟要多少次打磨/才能闪光呢”(《打磨》)这首诗启发我们: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打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9.“花凋了呢/爱它的翠叶田田/叶残了呢/听打在上面的雨声呀”

这首诗给我们很多启迪,告诉我们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对待人和事。请结合我们的学习生活,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0.“右手写字/没有人会惊讶/左手提笔/众人嗤之左撇子/土里点豆/没有人会惊诧/水中种瓜/惊讶之外是惊诧”

生活中,这样的惊讶、惊诧还有很多,面对这些并不算新鲜甚至很普通的事物,我们为什么会有惊讶、惊诧的心理感受呢?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经历,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一个骑师,让他的马儿接受了彻底的训练,因此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只要把马鞭子一扬,马儿就乖乖地听他支

配,而且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都明白。

“给这样的马加上缰绳是多余的。”他认为用言语就可以把马驾驭住了。

有一天骑师出去时,就把缰绳解掉了。在原野上飞跑,当它知道什么约束也没有的时候,英勇的骏马就越发大胆了。它不再听主人的斥责,愈来愈快地飞驰在原野上。

不幸的骑师,此时已毫无办法控制他的马,他想用缰绳重新套上马头,但已经无法办到。完全无拘无束的马儿撒开四蹄,一路狂奔着,竟把骑师摔下马来。而它还是疯狂地向前冲,像一阵风似的,什么也不看,什么方向也不辨,一股劲冲下深谷,摔了个粉身碎骨。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12.明代吕坤曾说:“有过是一过;不肯认过又是一过;一认则两过都无,一不认则两过不免。”其实公众大都通情达理,自古至今,很少有人去纠缠一个闻过则改的人。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800字以上。

1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来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这是清代郑板桥的《题画竹》诗。历来对这首诗的主旨有以下三种不同解读:

(1)表现竹的旺盛的生命力;(2)展现新老交替无私的爱;

(3)显示老年人的矜持与青年人的谦虚。

请以你认同的意见为中心,题目自拟,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

14.2012年的一个流行词叫“梦”。梦也是流行歌曲中出现频次最多的词。

(1)带上你的梦一路的歌唱,唱出心中美丽的向往。(《一路歌唱》阿宝、张冬玲组合演唱)

(2)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我的未来不是梦》张雨生演唱)

(3)寻梦梦就在,未来为我盛开。心

里花开不败,才精彩。(《我从草原来》凤凰传奇演唱)

(4)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最初的梦想》范玮琪演唱)

(5)心若在,梦就在,看成败,人生豪迈,只不过是从头再来(《从头再来》刘欢演唱)

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要求:①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作文角度,自拟作文题目。②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15.(1)少年毛泽东离家外出求学时,留给他父亲一张纸条,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毛泽东一生践行少年志向终成一代伟人。

(2)汪精卫年轻时血气方刚,他因行刺摄政王入狱坚贞不屈名噪一时。他在狱中所

作《慷慨篇》中的诗句“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被当时的革命青年争相传诵。但后来的汪精卫与当年的志向渐行渐远,最终沦落为大汉奸成千古罪人。

(3)建安十二年,曹操为消灭袁绍残余势力率军征讨,胜利后写下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千古绝唱。

要求:①阅读以上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自选作文角度,自拟作文题目。②文体不限,800字以上。

16.苏东坡五言诗:“钩帘归乳燕,穴窠出痴蝇。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这简单的的诗句却隐含着一颗伟大的心。诗的意思是,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乳燕的归来,看着冲撞窗户的愚痴的苍蝇,赶快把窗户打开。担心老鼠没有饭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屋里不点灯,是惜爱飞蛾的生命啊。杜牧的诗:“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也有与苏东坡的诗同样的意思。

上一篇:师德师风初中演讲稿下一篇:柱钢筋偏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