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

2024-05-05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精选4篇)

篇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

协 议 书

甲方(挂钩周转指标使用方):

乙方(挂钩周转指标提供方):XX县人民政府

根据国土资源部、XX省国土资源厅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相关规定,为助推XX县脱贫攻坚,帮助贫困地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现就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有偿使用达成以下意向协议:

一、乙方同意将XX县增减挂钩项目验收的城镇建新区可使用挂钩周转指标以有偿调剂方式提供给甲方使用,甲方按照本协议向乙方支付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

二、乙方向甲方提供预挂指标面积1004.469亩。其中水田287.65亩,旱地9.5895亩,其他农用地704.223亩。实际以省国土资源厅验收证书载明面积为准。

三、根据XX县人民政府和 所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明确的原则,甲方按照水田32.6万元/亩,旱地23万元/亩,其他农用地5.88万元/亩的标准向乙方支付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具体以省国土资源厅下达的预支指标载明的面积为准。

四、乙方承诺在2017年10月底前向省市国土部门提交城镇建新区可使用挂钩周转指标验收申请。乙方负责提供指标异地使用的相关材料,并对提供的验收证书有效性负责。

五、甲方应在省国土资源厅下达预支指标批复后10个工作日内向乙方支付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总额的50%,并及时使用指标进入用地报卷系统,在省国土资源厅规划处审批同意列抵指标后10个工作日内支付剩余的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甲方付款逾期的,乙方有权自逾期之日起按日加收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总额千分之一的滞纳金。

六、本次指标转让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如省市相关部门报批税费等均由甲方承担,政府优惠政策除外。

七、甲方依据本协议应向乙方支付的费用应以银行转账方式直接支付到乙方指定的以下账户内:

开户行: 账 号:

八、乙方应将甲方支付的挂钩周转指标使用费全部用于与增减挂钩和精准扶贫有关的工作,不得挪作他用。

九、因甲方原因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的,乙方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甲方赔偿损失。因乙方原因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的,本协议自动终止。由于其他不可预见因素致使协议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处理。

十、因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双方应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请共同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做出处理。对上一级行政机关处理结果不满的,可向项目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违约方应承担违约行为给守约方造成的一切损失。

十一、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十二、本协议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两份,送省国土资源厅一份备案。

甲方: 乙方:XX县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签字): 法定代表人(签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篇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

【摘要】 当前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较少,本文从财政支出角度出发,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和财政支出评价三个方面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该类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及政府提供相关政策参考。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一、研究背景

2006年以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各地陆续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对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国务院对各地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专门的财税政策,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实施。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已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但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甚少,本文拟从财政支出视角,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二、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相关概念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指出“挂钩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以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充分挖掘闲置土地为主要目的,将一些有条件通过整治转变成耕地的农村居民住宅用地以及其他废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建设用地(称为拆旧区)和用于城镇新增建设川地区(称为建新区)构成挂钩项目区。然后通过拆旧与土地复垦等工程,以项目区各地类面积动态平衡为基础,实现项目区内有效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等级质量不降低的要求。”项目是社会活动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具有目标性、时限性、任务性及效益性的活动。而挂钩项目是挂钩政策得以实施的手段和载体。挂钩项目是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合理布局城乡用地结果为目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政府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区域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公共性活动。因此,挂钩项目具有公共性、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

(2)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绩效理念融入从财政资金的申请开始,到资金的拨付、使用过程,一直到支出完成后的审核验收,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公共服务保障、提升行政效能、实施行政问责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项目资金来源与管理

第一,资金来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涉及到建新区建设,拆迁农户和集体的补偿,拆旧区土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来看,项目所需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政府独资、依托用地企业投资、政府部门事业机构以项目区内整理的耕地指标作抵押向金融单位贷款筹集资金、或是企业、个人、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项目所在地村、社等共同投资等方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需资金最终是由拆旧区整理增加的耕地指标中除了用于农民安置部分后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收益来补充,如将其中多余指标中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获得的出让金。

第二,资金的管理。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管理,一般会设立财政专户,以保证专款专用。目前,各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资金一般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2)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以来,在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而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还未涉猎从财政支出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绩效评价。

从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产生的综合效益、项目资金运行对项目实施的影响等考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为今后该类项目经费筹集、财政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

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及运行情况的评价;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项目内容之间具有不可拆分的联系,项目资金投入是项目正常运行,按时保质完成的基础;项目实施后综合效益情况,则是投资是否有效的重要体现,因此,笔者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选取原则

(1)系统性原则。财政支出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一项财政支出涉及到的单位、人员非常多,因此财政支出绩效微观评价也是一个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牵涉人员多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整个评价体系要具有系统性,能从整体上、全局上宏观的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暂时不列入指标体系。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体系内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客观性原则就要求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除必须采用定性描述的指标之外,尽可能的使用定量化的方法去描述指标,避免使用过多定性指标去衡量绩效水平,目的是让绩效微观评价更加客观,尽可能的减少主观性评价。

(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收集的材料数据要详实、充分可靠,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既能揭示实施过程情况,又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5)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即确定的指标含义明确、计算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6)综合性原则。建立的评价体系不能只选择对经济有利的因子,而忽略社会与生态因子;不能只考察项目产生的正面效益,不考察项目产生的负面效益;不能只重视结果,也要监管实施过程。

3、指标选取

为全面反映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按照指标选取原则,本文从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和项目财政支出评价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1)项目实施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从指标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角度出发,具体设置了民意调查、合法性审查和项目完成情况3项考察内容,共选取村民对项目实施支持率、村民对安置补偿方案满意度、土地权属关系是否明晰、各类用地用途变更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关政策、能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否按计划归还指标、整理开发复垦工程是否按计划实施、安置区是否如期开工建设9个评价指标。9个指标均可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及档案中查询获取。

(2)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影响,从可比性和可量化的角度出发,设置了项目单位投资额、农民年纯收入增加率、农地单产增加率、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增耕地比例、单位投资就业增加率、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率、道路密度变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农地灌溉保证率和景观破碎度等共11个指标。

(3)项目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选取

针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家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具体情况,从资金管理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共选取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时效、是否具有完备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率和资金是否按规划预期使用等5个评价指标。

四、结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保护土地资源、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要政策,试点项目是政策良好实施的载体,对挂钩项目实施综合评价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适时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目前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根据不断完善的政策进行修正和改善,以期为政策调整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篇3: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

1 指标归还工作落实情况

依托国土资源部增减挂钩在线监管系统和省国土资源厅挂钩试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全省共审批挂钩项目130个, 安排周转指标32.91km2。从总体上看, 全省大多数增减挂钩项目的指标归还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推进, 但还有地方政府只重视建新指标使用, 对于指标归还工作采取轻视甚至无视的态度现象依然存在, 因资金紧张、资源短缺、拆迁难度大等客观因素致使指标归还工作无法按期归还。

2 指标不能按时归还的原因

2.1 制度缺失是根本原因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国土资源、城市建设、财政管理等多部门配合支持, 也需要完整的体制机制约束。而当前, 增减挂钩试点几乎是国土资源部门在唱主角, 从规划审核到地类审核, 从项目布局到项目实施, 都由国土一家操办, 其难度可想而知。此外, 制度的缺失直接导致一些关键问题得不到解决, 例如增减挂钩参与主体如何明确权责?拆旧土地复垦资金如何保障、复垦土地质量如何评价?建新土地所获收益如何反哺农村?这样的增减挂钩试点不可避免出现项目仓促上马, 造成建新已经完成, 而拆旧进展缓慢甚至被迫停止的局面。

2.2 认识上普遍存在偏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并不是简单的建设用地在空间上的置换, 其本质是通过建设用地的重置, 提高土地使用效能, 优化城镇和农村布局, 同时将建新所获土地收益补偿拆旧复垦所在地区, 用于改善农村面貌, 提高农民收入保障, 最终达到城乡同步、统筹发展。也就是说增减挂钩的理想预期应该是实现城镇、乡村、农民三方共赢的局面, 但目前来看, 一些地区已经把获取建设用地指标作为增减挂钩实施的首要目标, 对拆旧区立项以及土地复垦难度估计不足, 形成了建新如火如荼, 拆旧门庭冷落的态势, 致使各项工作开展不力, 出现了项目选址不合理、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移民无法安置、土地权属无法解决等问题, 导致拆旧土地复垦进展缓慢。

2.3 历史遗留问题处理难度大

目前, 主要有两类问题难以解决。一是建新已经完成, 但拆旧出现项目选址布局不合理, 拆旧推进缓慢, 需要调整拆旧地块的项目。尤其是农村居民点复垦占已经批准的试点项目比例很高, 由于国家加大对物权法和土地管理法的宣传力度, 拆迁居民维权意识逐年提高, 其诉求不确定性很大, 已签订补偿和安置协议的在实施阶段申请提高补偿标准和变更安置途径的现象很多, 致使拆迁、安置、补偿和复垦等工作展缓慢。二是资金缺口大, 无法按期完成复垦的项目。从全省范围内看, 增减挂钩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土地出让收入, 而供地的节奏和时序常常受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 用地单位等待、观望思想严重, 建新区土地出让困难, 土地级差收益回笼较慢, 难以及时到位反哺拆旧区土地复垦工作。

2.4 地方政府对指标归还积极性不高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解决中国目前城镇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增加与耕地保护突出矛盾的新方法。通过核查发现, 今年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并不大, 不需要通过增减挂钩解决指标问题;而且挂钩项目建新地块又必须安排在允许府对增减挂钩工作积极性不高。

2.5 归还周期短、任务重, 难以按时归还

部分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 地方政府对于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估计不足, 特别是居民点拆迁的项目动迁安置难度大、周期长、群众诉求难以满足, 给复垦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在三年时间内要完成安置、补偿、动迁、收益返还、耕地复垦等工作内容, 客观上很难完成

2.6 财政紧张, 复垦工作推进缓慢

目前辽宁省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随着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加大和各地政府贷款还款高峰的到来, 部分地方政府无法在财政上给予复垦工作大力支持, 出现难以垫付房屋拆迁、回迁房建设等资金问题, 造成复垦工作推进缓慢。由于经济形势不乐观, 许多政府财政入不敷出, 无力推进挂钩指标归还工作2.7资源枯竭, 无力推进挂钩指标归还工作

部分地区辖区内废弃地复垦资源几近枯竭, 完成指标归还任务非常困难。

2.8 居民点项目实施进展缓慢

居民点项目实施进展缓慢主要体现在搬迁难度大。一是涉及搬迁的农民数量大, 延缓了拆旧复垦的实施进度。二是动员农民搬迁难度大。挂钩项目涉及搬迁补偿、安置等问题, 也会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农民在搬迁过程中顾虑较多, 增加了居民点的搬迁难度。三是农民搬迁费用大。农民可以居住在房屋美观、基础设施健全、环境优美的环境中, 也是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农村最大的变化。但是农民需要承担诸如采暖费、物业费、仓储费等更高的生活支出, 特别是居住在城市规划区的居民, 需要从农村自给自足的方式变为城市购买生活产品的方式, 造成个别农民不愿搬迁。

3 对指标归还工作的建议

3.1 明确责任主体

通过召开工作调度会、实地调研等方式, 督促各试点单位进一步提高认识, 强化政府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方式方法,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 防止大拆大建、强拆强建, 预留30%的周转指标用于农村发展, 推动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 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将级差收益返还用于农村建设, 全面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全面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3.2 加大监管核查力度

核查任务要责任到人, 要对每个项目实地踏查, 随时跟踪和掌握项目进度情况, 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充分利用国土部的监测监管系统, 数据实时更新, 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及时预判并加以解决。

3.3 勤于沟通, 持续跟踪指标归还工作进展情况, 采取措施促进指标归还

一是简化程序, 复核工作提前介入, 与验收同时进行, 加快履行内业程序;二是及时调整项目实施规划, 通过调整拆旧类型、地块位置、归还计划、指标规模等方式, 为项目争取施工时间, 保证及时复垦, 按时完成任务;三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延长归还期限, 对已经开工但受工期影响, 今年无法按期归还的指标, 结转到明年归还。

3.4 实行先垦后用

拟用于增减挂钩试点项目的工矿废弃地拆旧地块, 要按照土地整治项目管理要求, 先行整理复垦, 经验收确认合格后与建新地块组成项目区, 报省厅整体审批。先垦后用可促进各地整合农村低效闲散建设用地, 挖掘耕地资源潜力, 复垦出的耕地直接与周转指标挂钩, 缓解地方国土资源部门指标归还压力。

3.5 建立奖惩机制

依据各地挂钩复垦平台建设情况、周转指标归还情况、建新指标使用情况及时调整挂钩指标的分配和下达, 鼓励挖掘存量, 利用工矿废弃地等闲置资源的地区开展挂钩试点工作, 将挂钩指标和项目优先安排在复垦平台建设顺利、指标归还及时、实施较快的地区。对没有按期归还挂钩指标的地区, 限期完成整改, 同时暂停挂钩新项目审批。

参考文献

[1]靳洪武, 吴昊, 马洪敏, 等.关于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归还的思考[J].国土资源, 2013 (6) :40-42.

[2]赵亮, 赵鑫.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周转指标归还难点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0) .

篇4: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周转指标异地使用协议书

2006年以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各地陆续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对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护耕地资源、统筹城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国务院对各地开展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高度重视,并制定了专门的财税政策,保障试点项目的顺利开展实施。目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已有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但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甚少,本文拟从财政支出视角,构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参考。

二、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相关概念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指出“挂钩是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成果,以规划合理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充分挖掘闲置土地为主要目的,将一些有条件通过整治转变成耕地的农村居民住宅用地以及其他废弃的没有利用价值的建设用地(称为拆旧区)和用于城镇新增建设川地区(称为建新区)构成挂钩项目区。然后通过拆旧与土地复垦等工程,以项目区各地类面积动态平衡为基础,实现项目区内有效耕地面积不减少,耕地等级质量不降低的要求。”项目是社会活动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具有目标性、时限性、任务性及效益性的活动。而挂钩项目是挂钩政策得以实施的手段和载体。挂钩项目是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以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缩小城乡经济社会差距,合理布局城乡用地结果为目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则。政府组织实施并对项目区域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公共性活动。因此,挂钩项目具有公共性、综合性、区域性等特点。

(2)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

财政支出土地利用绩效评价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将绩效理念融入从财政资金的申请开始,到资金的拨付、使用过程,一直到支出完成后的审核验收,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公共服务保障、 提升行政效能、实施行政问责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1)项目资金来源与管理

第一,资金来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中涉及到建新区建设,拆迁农户和集体的补偿,拆旧区土地复垦等,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目前各地试点情况来看,项目所需资金的来源主要有政府独资、依托用地企业投资、政府部门事业机构以项目区内整理的耕地指标作抵押向金融单位贷款筹集资金、或是企业、个人、市、县(市、区)、乡镇政府、项目所在地村、社等共同投资等方式。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所需资金最终是由拆旧区整理增加的耕地指标中除了用于农民安置部分后多余的建设用地指标收益来补充,如将其中多余指标中经营性用地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出让获得的出让金。

第二,资金的管理。对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的管理,一般会设立财政专户,以保证专款专用。目前,各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大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因此资金一般都是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统一管理。

(2)基于财政支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的意义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开展以来,在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 盘活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进而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的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提高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目前,学术界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方面都进行了一些探讨,但还未涉猎从财政支出角度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绩效评价。

从项目资金的使用情况、产生的综合效益、项目资金运行对项目实施的影响等考察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为今后该类项目经费筹集、财政管理提供政策依据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

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过程中资金管理及运行情况的评价;一是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后产生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项目内容之间具有不可拆分的联系,项目资金投入是项目正常运行,按时保质完成的基础;项目实施后综合效益情况,则是投资是否有效的重要体现,因此,笔者拟从上述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2、指标选取原则

(1)系统性原则。财政支出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一项财政支出涉及到的单位、人员非常多,因此财政支出绩效微观评价也是一个工作量大、耗费时间长、牵涉人员多的系统性工程,这就需要整个评价体系要具有系统性,能从整体上、全局上宏观的反映财政支出的绩效水平。

(2)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尽可能选用现有的统计数据和易于收集的资料,对难以统计和收集的数据暂时不列入指标体系。

(3)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体系内各指标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财政支出的实际情况。客观性原则就要求在设计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除必须采用定性描述的指标之外,尽可能的使用定量化的方法去描述指标,避免使用过多定性指标去衡量绩效水平,目的是让绩效微观评价更加客观,尽可能的减少主观性评价。

(4)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科学,设置的评价指标体系要合理,收集的材料数据要详实、充分可靠,构建的指标体系要既能揭示实施过程情况,又能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

(5)可比性原则。选取的指标应具有可比性,即确定的指标含义明确、计算口径一致、核算方法统一,以保证比较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6)综合性原则。建立的评价体系不能只选择对经济有利的因子,而忽略社会与生态因子;不能只考察项目产生的正面效益,不考察项目产生的负面效益;不能只重视结果,也要监管实施过程。

3、指标选取

为全面反映基于财政支出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绩效评价内容,按照指标选取原则,本文从项目实施评价、项目综合效益评价和项目财政支出评价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1)项目实施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针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从指标的综合性和客观性角度出发,具体设置了民意调查、合法性审查和项目完成情况3项考察内容,共选取村民对项目实施支持率、村民对安置补偿方案满意度、土地权属关系是否明晰、各类用地用途变更是否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否符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有关政策、能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是否按计划归还指标、整理开发复垦工程是否按计划实施、安置区是否如期开工建设9个评价指标。9个指标均可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实施方案及档案中查询获取。

(2)项目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的选取

该类指标的选取主要考虑项目实施后对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综合影响,从可比性和可量化的角度出发,设置了项目单位投资额、农民年纯收入增加率、农地单产增加率、静态投资收益率、新增耕地比例、 单位投资就业增加率、居民点基础设施配套率、道路密度变化率、绿色植被覆盖率、农地灌溉保证率和景观破碎度等共11个指标。

(3)项目财政支出评价指标的选取

针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国家已有一套较为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结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具体情况,从资金管理和资金运行两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共选取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时效、是否具有完备的资金管理制度、资金使用率和资金是否按规划预期使用等5个评价指标。

四、结语

上一篇:成长需要批评作文850字下一篇:仁和小学农远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