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2024-04-20

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精选9篇)

篇1: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明晰集体土地产权关系,维护集体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试点,结合灾后重建实际工作需要,现就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制定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涉及面广、工作量大,要按照勘测定界、权属清理、审查确认、现场公示、登记发证的基本步骤,分区域、按计划进行。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一)确权依据

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的通知》(1995国土[籍]字第26号)是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依据,各区(市)县要严格遵照执行。

(二)确权要求

各区(市)县要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进度,统筹安排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唯一性。确定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程序、要件、技术要求按照《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07]525号)规定执行。

(三)登记发证规定

1、集体土地所有权公示、登记、发证原则上以二次调查成果为准,其中公示、发证均只明确权属总面积,不记载耕地、建设用地等分类面积,登记记载权属总面积及各分类面积。

2、同一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人拥有多宗土地的,可以合并登记,发放一本《集体土地所有证》,并在《土地登记卡》上注明各宗地地籍号。

(四)时间安排

全市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工作力争于2009年3月底前完成。

三、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

依法使用集体土地建造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确定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括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权利人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自然人、法人和组织,其中村民小组集体经济组织是指独立进行经济核算的组织;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权利人原则上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一)确权范围和条件

1、规划基期年(2004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中已经确认的集体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基期年(2004年)以后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包括按照“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方式,通过实施土地综合整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

对上述集体建设用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处理前不得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1)1999年1月1日以后发生的违法用地;

(2)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3)法律、法规规定限制土地权利的。

2、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市级成果汇总后,在确保全市及各区(市)县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前提下,可以予以认可的现状集体建设用地。

对上述集体建设用地,各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应按农户集体建设用地(含农村宅基地)、公益事业及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等类型,对用地情况进行梳理,提出处理建议,经批准后确定使用权。

(二)确权要求

1、确定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宗地为单位进行,一宗地内有多种土地用途的,原则上以主要用途确定整宗地土地用途。

2、通过地籍测量方式进行大比例尺(不小于1:2000)实测,作为确权的基础图件。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大邑县、邛崃市等市县,因灾后重建部分区域需要尽快进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的,可以采用人工丈量方式测量,作为确权的基础图件。

3、以各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单元,制作《土地分类面积对照表》(附件1)及《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台账》(附件2)。

4、逐宗建立《土地登记卡》。

(三)土地分类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土地分类执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在地籍调查时,要明确其二级分类及对应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三级分类,并注记在《土地登记卡》上。《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对应关系见附件3。

(四)关于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指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享有的,占有和使用集体所有的土地,并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的权利。

1、确权规定

(1)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以农户为单位进行,土地使用权人注记格式为“户主(户)”,例如“刘润光(户)”。

(2)权利人能够提供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同级建设、房管、国土行政主管部门等颁发的房屋土地权利证书或批准文件的,按证书或批文载明的占地面积和范围确定其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3)权利人无法提供上述证明材料的,按各区(市)县现行规定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4)房屋建筑占地面积超出当地现行农村宅基地面积标准的部分以及由农户独自使用的院坝作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并形成决议,选取下列两种方式之一确定其使用权:

①确定给独自使用土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②确定给本集体经济组织。

(5)农村居民点内部、与农户宅基地直接相连、未颁发《林权证》的林盘,经村民自治决议同意,可以作为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确定给农户使用。其他林盘不进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

2、设宗规定

农村宅基地、经村民自治后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归属农户独自使用的超标准面积部分房屋建筑占地、院坝以及林盘等部分集体建设用地设定为一宗地,使用权类型为“批准拨用宅基地及其他”,地类(用途)为“农村宅基地及其他”。

3、特殊问题的处理

(1)一九八七年《土地管理法》颁布之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其房屋占地面积超过规定标准,在《土地管理法》施行后未经拆除、改建、翻建的,按现有房屋占地面积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

(2)符合当地分户建房规定而尚未分户的农村村民,其现有的农村宅基地没有超过分户建房用地合计面积标准的,可按现有农村宅基地面积确定为共有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使用权面积按照相关各方协议约定进行分摊,没有协议的按户均摊。

(3)农村村民拥有不止一处农村宅基地的,只能确认其中一处宅基地使用权,其余作为集体建设用地确认。

(4)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原本拥有农村房屋产权,经该集体经济组织出具证明后确定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5)城镇居民购买农村村民房屋的,在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前,转让房屋所有权的农村村民应申请办理土地使用权注销登记,由区(市)县国土资源局收回、注销原《集体土地使用证》,并出具备案记录,格式见附件4。

4、《集体土地使用证》记事栏注记内容

(1)注记该户家庭人口数及姓名明细:“××(户)家庭人口×人,分别为××、××、××。”

(2)宗地总面积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他集体建设用地的,注记:“使用权面积中批准拨用宅基地××平方米,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平方米。”

(3)采用人工丈量方式的,注记:“本次登记面积为人工丈量面积。”

(4)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因原本拥有农村房屋产权办理登记的,注记:“土地使用权利人为非农业户口居民,因拥有房屋产权办理登记。房屋拆除后没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权由集体经济组织收回。”

四、重灾区受灾农户灾毁住房联建确权登记

引入社会资金进行联建的范围、条件及办理程序执行《关于重灾区受灾农户灾毁住房联建等有关事项的通知》(成统筹[2008]93号)。联建完成后,农户与联建方共同向市(县)国土资源局提出土地登记申请,市(县)国土资源局依据竣工地籍调查成果,对农户的原《集体土地使用证》进行变更:为农户自住用地换发《集体土地使用证》,地类(用途)为“农村宅基地及其他”;为联建方使用的剩余集体建设用地发放《集体土地使用证》,土地用途为非住宅。

五、相关规定

(一)对土地权属调查中当事人拒不到场指界的,可根据土地权属来源资料、使用现状或者调查结果等确定权属界线,经公示无异议或者经区(市)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异议不成立的,报区(市)县人民政府确权,并作为土地登记的依据。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明文件上的四至界线与实地一致、但实地面积与批准面积不一致的,按实地四至界线计算土地面积,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三)本文件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成都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暂行规定>(试行)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07〕526号)、《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关于印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有关问题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成国土资发〔2008〕127号)同时废止。

附件:

1、《土地分类面积对照表》

2、《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台帐》

3、《国标分类与试行分类对照表(建设用地部分)》

4、备案记录标准格式

5、《集体土地使用证》填写样本

篇2: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登记发证实施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文件(国土资发[2011]60号)和《国土资源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的若干意见》(国土资发[2011]78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切实做好我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重要意义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2011]1号文件和中央领导同志就国土资源管理的讲话精神,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设的具体行动;是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措施;是严格耕地保护,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的客观需求;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规范集体土地管理,促进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做好2012年后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及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工作的必备条件。要求大家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克服困难,保质保量,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二、工作范围及目标

1、工作范围。我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是指对我乡行政辖区内村农民集体所有和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民集体所有以及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确权登记发证。本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对辖区内的全部集体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包括集体家用地和集体未利用地。

2、工作目标。根据国土资发[2011]178号文件精神,利用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和原农村集体农用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等成果资料,通过实地调查核实,依法确认集体所有土地的位置、界线、范围、数量,在2012年全面完成全乡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完善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三、工作实施步骤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分工如下:

1、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乡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负责对工作小组成员进行培训,时间(10月21号早上9:00,地点:*******)全乡干部职工必须全部参会。

2、考虑到我乡共18个行政村,每个村至少派出2到3名同志(要求:各行政村法人代表及1到2名包村干部)参加本次工作,负责在国土资源所的指导下填写确权登记表及现场指界。

3、由于本次确权登记是为了明确各行政村之间的界线,栽桩定界,牵涉范围较广,工作量大,请大家听从指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4、细节工作分两步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当工作组到达一个行政村时,由其村包村干部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填定登记表。

填表要求:

1、切记不能出现涂改现象

2、两行政村界址点需要两村法人代表签字及盖章(村民委员会)

3、国有土地盖乡政府公章

4、村与其它地区行政区域接壤,需加盖双方的公章

二、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安排3到4名人员塑具体行政村交叉点界桩及负责埋界桩,由工作小组指导刻下村名及界址点号。

5、具体起止工作时间:10月22号起至31号结束。

四、工作要求

1、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成立工作小组。

2、由于时间短、工作要求细,所以要求大家细中求精,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3、本项工作要求对县委、县政府、县国土资源局边推动边汇报,落实三天一报的原则。

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小组名单》

篇3: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目前, 全国正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又称“三权颁证, 即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通过本次工作, 要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发放到每一个具有所有权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发放到农户个人、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发放到建设用地权利人手中, 按全国宗地统一编码, 建立县级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建立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使用制度, 依法保护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加快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提高农村集体土地管理和利用水平。

本论述重点介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调查方法。

2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工作流程及作业方法

2.1 准备工作

(1) 组织准备:成立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

(2) 宣传动员:通过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重要性。

(3) 资料准备:收集第二次农村土地调查形成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基本农田调查数据库、《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第二次土地调查DOM影像图及年末土地变更遥感监测DOM影像图等相关成果资料;收集农村集体土地已登记发证的成果资料, 土地统计台帐, 单位、个人土地权属历史资料;收集农村居民点分布图,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控制点成果等。

(4) 技术培训:组织作业人员集中学习国家、省、市、县关于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实施方案和项目作业技术标准、参加省厅举办的项目培训会, 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等。

2.2 申请登记

在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之前, 首先由村集体土地所有者提出书面申请, 到县国土资源局 (乡镇国土资源所) 领取土地登记申请书, 按照规定和要求填写, 连同法人身份证明书及个人身份证复印件、土地权属证明等资料提交县国土资源局 (乡镇国土资源所) 。

2.3 权属调查

土地权属调查主要包括调查土地权属状况和界址, 绘制宗地草图, 填写地籍调查表, 签订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或土地权属争议原由书。

2.3.1 权属核实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依据《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技术规定》和《日常地籍管理办法 (农村部分) 》以乡镇为单元逐村进行。以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形成的1:1万比例尺权属界线图、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申请材料和最新变更调查遥感影像图为基础, 编制集体土地所有权外业调查工作底图, 由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各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人, 在作业单位的配合下, 采用室内和野外相结合的方式, 核实各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 补充调查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内成片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的分界线、补充调查本村与邻村间的“飞地”“插花地”分布情况、调查核实道路、河流、荒坡、草地等各图斑的权属性质, 查清每宗土地的所有权类型、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和利用情况, 在此基础上, 绘制本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 形成界址点成果表, 统计汇总本村内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各地类面积数据。

(1)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一般发放到村。采取“组有村管”形式, 在明确村民小组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由村委会代管。并在所有权权属调查表中注明本村内各村民小组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名称、土地现状等。

(2) 由县国土资源局向各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人发“指界通知书”, 书面通知界线涉及的各邻村权利人, 在规定的时间, 持村委会出具的“指界授权委托书”共同现场指界, 填写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表并签订“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以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工作中签订的“村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可作为本次工作的附件, 对于权属界线无变化的, 加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调查核实无误”后直接利用, 权属界线发生变化的, 注明变化原因、变化地段、变化情况、变化后界址点界址线位置说明等。

(3) 属同一农民集体所有的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集体土地 (含该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 划分为一宗地。同一所有者的集体土地被铁路、公路、河流、沟渠等线状地物或其他集体土地分割的, 原则上应分别划分宗地。线状地物宽度大于20m的, 应划分为独立宗地。各宗地调查标注宗地的国有、乡镇集体所有、村集体所有等所有权类型。宗地内地类原则上以第二次全国农村土地调查成果为准。对线状地物狭窄、宽度小于20m图上难以准确反映其实地状况的, 也可不单独分宗, 但要在调查时注明宽度和所有权类型, 并相应扣除其面积。

2.3.2 宗地编码方法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代码采用五层19位层次码结构, 按层次分别表示县级行政区划、地籍区、地籍子区、土地所有权类型、宗地顺序号, 按照《全国宗地统一编码推广应用工作实施方案》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 (详见6.6宗地代码编制规则) 。

第一层次为县级行政区划, 代码为6位,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60) , 例如:甘谷县为620523。

第二层次为地籍区, 代码为3位,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对应为乡镇,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时乡镇代码保持一致。

第三层次为地籍子区, 代码为3位,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对应为行政村, 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时行政村代码保持一致。

第四层次为土地权属类型, 代码为2位, 其中, 第一位表示土地所有权类型, 用G、J、Z表示, “G”表示国家土地所有权, “J”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 “Z”表示土地所有权争议。第二位表示宗地特征码, 用A、B、S、X、C、W、Y表示。“A”表示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 “B”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 (地表) , “S”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 (地上) , “X”表示建设用地使用权宗地 (地下) , “C”表示宅基地使用权宗地, “W”表示使用权未确定或有争议的土地, “Y”表示其他土地使用权宗地, 用于宗地特征扩展。

第五层次为宗地顺序号, 代码为5位, 用00001~99999表示, 在相应的宗地特征码后编码。

2.3.3 界址点测量

(1) 界址点测量方法

界址点测量方法包括解析法和图解法两种。

(1) 解析法是指采用测量专业工具, 通过全野外测量技术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1的要求。

本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对于城市、建制镇规划区和交通沿线的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重要的界址点和三村交汇的界址点;对于错误的村权属界线、“飞地和插花地”以及由于影像不清等原因无法标绘到图上的界址点、权属界线, 均采用CORS参考站辅以GPS RTK移动站模式解析法实测。

(2) 图解法是指采用标示界址、绘制宗地草图、说明界址点位和说明权属界线走向等方式描述实地界址点的位置, 由数字摄影测量加密或在DOM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图、扫描数字化的地籍图和地形图上获取界址点坐标和界址点间距的方法。界址点精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对于DOM影像清楚的工作底图, 其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点、界线以本次外业调查核实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属调查表》和《村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为基础, 根据界址点、界线描述, 经室内对比地物影像, 以图解法在图上标绘界址点、权属界线位置, 从数据库提取界址点坐标。

(2) 界址点测量精度

(1) 解析界址点位精度

(2) 图解界址点位精度指标

2.4 权属审核

县国土资源局根据集体土地所有权申请资料和调查核实成果, 依据相关规定, 对各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全面审核, 符合登记条件的, 由县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填写《土地登记审批表》, 报县级人民政府审批。

2.5 数据库建设

数据库建设使用软件为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苍穹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是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KANQ GIS平台上开发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建库工具, 按照所有权管理系统的要求, 叠加套合本次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取得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成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土地登记表、卡、册等数据信息, 建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系统数据库。根据要求自动生成1:1万分幅地籍图;宗地图;县、乡、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分布图;地籍区、地籍子区结合图表。自动提取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面积分类统计表及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点成果表。

在基础数据库建成完善之后, 将库体所有信息与业务库挂接, 为登记发证工作做准备。

2.6 登记发证

按照《土地登记办法》的相关规定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后, 县国土资源局土地登记人员填写土地登记簿和归户卡, 发放《农村集体土地所有证》, 并在电脑中完成发证程序后产权资料归档, 土地登记卡、归户卡装订成册。

2.7 成果图件报告编制

利用北京苍穹数码测绘有限公司《苍穹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系统》, 以村为单位统计汇总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址点成果表、界线内各地类面积、绘制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 县、乡 (镇)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分布图。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按全村范围整幅出图, 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以A3、A4幅面为宜。图号为“乡镇编码-行政村编码”, 如“002-003”, 图名为“乡镇名+行政村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 例如:“大象山镇李家村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县、乡 (镇)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图按全县、乡 (镇) 范围整幅出图, 比例尺1:10000-1:100000, 不标注图号, 图名为“××县 (××乡镇)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分布图”, 例如:“甘谷县大象山镇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分布图”。

2.8 成果检查验收

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执行四级检查和三级验收体系。四级检查包括作业小组经常性自检互检、项目组阶段性检查、作业单位成果检查和县国土资源分局进行跟踪检查, 确保调查成果的可靠性、真实性、现实性。自检和跟踪检查要有记录, 检查出的问题及时修改并有修改记录。三级验收包括县级自验、市级初验和省级验收。

3 结束语

伴随着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就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的调查方法, 还有待去探讨, 一套可行的、合理的调查方法不仅能节约时间, 还能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11〕60号) 要求, 笔者结合对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省、市、县三级工作实施方案和技术方案的学习和生产工作实践, 总结归纳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流程及调查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学习。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作业流程,调查方法

参考文献

[1]高延利.土地登记实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2]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篇4: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关键词:集体土地所有权;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

1 前言: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劳动群众集体对属于其所有的土地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是土地集体所有制在法律上的表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主体只能是农民集体。而地籍调查则是国家为满足土地登记的要求,依照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用途和等级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據的调查工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发证工作是在法律上赋予农民在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的权利,从根本上保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其目的是通过利益分配调整使农村土地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的发展。通过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法确认农民土地权利,才能强化全社会的土地物权意识,有效解决农村集体土地权属纠纷,在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农民权益。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可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状况,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可以有效规范农村建设用地的管理,防止乱占滥用耕地,有助于保护基本农田,同时也有利于其他产权制度的确立。

2 研究内容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主要分为控制测量、权属调查、地籍测绘、数据库建设等步骤。下面以临沭县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为例,就工作中创新的技术方法进行探讨。

3 研究分析

3.1控制测量。因本县原有控制点部分破坏,为了提供更为精准的基准控制,满足地籍测绘要求,重新布设了临沭县E级GPS控制网,并与临沭县辖区附近山东省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SDCORS)联测,并进行统一平差。利用该成果进行地籍地籍测绘工作时,可以直接连接山东省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SDCORS),独立一台GPS- RTK即可进行工作,不用再单独架设基站,极大的节约了人力、物力,并且增大了作业的灵活性,只要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就可以进行测量。

3.2权属调查

3.2.1界址确定。以该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及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中形成的集体、国有土地权属调查的资料为依据,利用已有《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等指界资料,开展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将临沭县第二次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中的权属界线提取出来,叠加到2008年二调1:5000正射影像图上作为指界导图;双方指界人必须到界线实地进行指界,确认界址点。对已办理土地登记发证的国有农场、道路、河流、林场和其他国有土地,查阅登记材料,直接以登记确认的界址为依据,同时确认相邻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权属界线。对于未办理土地登记发证的所有建设用地、国有土地及独立工矿,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确权,双方现场指界,确认界址点。

由于该县历史进行过多次不同区域的权属调查,数据量极为庞大,而且资料格式、精度都不统一,在本次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工作中,对所有的资料进行了扫描归类,建立表格并录入关键信息,建立索引,可以更快捷的查询到相关信息,为权属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权属界线纠纷提供了有力的资料支持。在权属调查完成后制作权属界线协议书,并全部重新签订权属界线协议书,协议书中详细描述权属界线的走向、界址点的位置等信息,并包含界址点的坐标信息;经双方指界人确认后完成签字盖章。为建设更有说服力、更完善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宗地编码。为保证地籍区地籍子区为一个封闭的区域,对于跨地籍区或地籍子区的连续的铁路、公路、河流以及国有土地,将其划分到相应的地籍区地籍子区中,宗地编号按国有土地顺序编号。对于飞地,按照坐落赋予地籍子区编号,从权利人名称上进行权属区分。同时,为保证宗地代码的唯一性,因宗地的权利类型、界址发生变化,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号码后续编,原宗地代码不再使用。新增宗地代码在相应宗地特征码的最大宗地顺序码后续编。

3.3地籍测绘。为了保证测绘成果的精度,避免纠纷,我们采用权属调查和地籍测绘同步进行的方法,不同权利人指界完成后立即进行界桩埋设、测量。这样可以避免因界桩的丢失、移位等造成工作重复,又可以有效避免纠纷,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对于三村交接的重要界址点我们埋设水泥桩,并且进行了复测,保证了精度。

3.4数据库建设。传统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有的往往是先调查、测量、发证,最后进行数据库建设,由于考虑到所有权调查面积较大,入库后使用椭球面积并且与其他县市接边等问题,为保证数据库中面积与发证面积完全一致,我们采用以地籍子区为单位,在权属调查、地籍测绘后直接建设入库的方式,根据实测界址点坐标展绘所有权宗地界线,将权属界线协议书、界址点测量成果、登记发证等资料扫描,建立扫描数据影像库,修改完善所有权宗地属性库,并将扫描影像数据挂接到所有权宗地,将1:5000比例尺正射影像挂接到形成集体土地所有权数据库。有效地保证了数据库与外业调查结果能够同步、一致,并且直接从数据库中输出地籍资料代替以往的手工填写资料。保证了数据库信息和地籍资料信息高度一致。使得该次地籍调查形成了地籍管理数据库更为准确、有说服力。

结语: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是“三权”确权的重中之重,是宅基地使用权和承包经营权的基础,通过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及数据库建设各流程的分析和研究,形成了一套效率较高的工作方法,使我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不断提高效率。实践证明,合理有效的调查方法对项目的后续工作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希望对大家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宗地代码编制规则(试行)》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1]57号)

[2]CH/T 2008-2005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参考站网建设规范》

[3]赵岩,张程宾,李洪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及城乡一体化数据库建设分析研究。城市地理,2016(18):133

篇5: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意见(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党中央2018年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精神,落实国务院有关要求,规范我市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根据《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656号)和《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如下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全市域集体土地范围内的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的确权登记发证。

二、总体原则

为加快构建权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合法财产权益,遵循“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依照申请、尊重意愿;一户一宅、房地一体;依法依规、便于操作”的原则,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开展确权登记发证工作。

三、申请登记主体

(一)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申请登记发证的主体

1、宅基地使用权及地上房屋所有权申请登记发证的主体原则上为本农民集体成员,可以是户主或经全体家庭成员同意的家庭成员。

2、有下列情形之一且经该农民集体经济组织认定的,也可按规定申请登记发证:

(1)原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的,因婚姻、就业、投靠等原因进城落户的;

(2)非本农民集体成员因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批准使用宅基地建房的;

(3)非本农民集体成员的农民或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取得宅基地的;

(4)非农业户口居民(含华侨)在1999年1月1日前合法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且其权属未发生变化的。

(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申请登记发证的主体

1、经批准依法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的乡(镇)村办企业事业单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

2、经批准依法使用集体土地兴办企业或用于非住宅经营性建设的乡(镇)村办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联营或入股企业。

3、相关国家试点改革政策批准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构筑物所有权主体。

四、登记面积标准及处理方式

(一)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登记面积标准及处理方式

1、农民依法经批准建房的,按照批准面积予以确权登记,建房实际面积小于批准面积的,按实际面积确权登记。

2、农民建房未经审批或审批手续不全的,根据不同历史阶段按以下面积标准确权登记:

(1)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前建成的农村住宅,至今未进行改扩建的,宅基地用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且地上房屋不超过3层的,直接按审核程序予以确权登记;超过120平方米的,原则上由区政府或区政府授权有关部门审批后按照实际面积予以确权登记,具体由各区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实施办法;

(2)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后至2008年12月1日《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实施前建成的农村住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三环线内每户宅基地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00平方米,地上房屋不得超过3层,房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00平方米。三环线外每户宅基地用地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地上房屋不得超过3层,房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360平方米;

(3)2008年12月1日起,严格按照《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的面积标准执行;

(4)实际建房面积未超过上述面积标准的,按实际建房面积登记;超过上述面积标准的,按标准面积登记,超出部分不予登记,登记时在《不动产权证书》“记事栏”注记:“实测土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准予登记土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超出面积不予登记”。

(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构筑物登记面积标准及处理方式 1、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前,使用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至今仍继续使用的,经农民集体同意,街(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按审核面积予以确权登记;

2、1987年1月1日《土地管理法》实施后,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严格按批准面积进行确权登记。

五、“一户多宅”的处理方法

一户拥有多处宅基地的,由农民自行选择其户籍所在地的一处宅基地进行确权登记。由继承等受其他法律规定保护、合法取得的多处宅基地不受“一户一宅”的限制。

符合分户条件未单独立户的,经集体经济组织认定后按分户后标准予以确权登记。

六、权源的确认

(一)宅基地及地上房屋权源的确认

农民依批准建房的,相关审批文件作为权源确认的依据,对于无权源材料或权源材料不全的按以下规定处理: 1、2008年12月1日《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实施前已建成的且属于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村建设用地图斑范围内,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按照“权利人申报-村委会初审-街(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确认”的程序进行确权。由权利人提出申请,填写《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认申请审核表》,由农民集体或村委会对宅基地使用权人、面积、建设时间、四至范围等进行确认(农民集体或村委会认为有必要的,可请村小组核实),审查属实后公告30天无异议后签署意见,经街(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基层国土、城建部门审核后,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予以确权,街(乡)镇人民政府认为有必要的可报区国土、规划部门批准;不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村建设用地图斑范围内但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需补办用地及建房相关审批手续后,予以确权登记。2、2008年12月1日《武汉市个人建设住宅管理规定》实施后建成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严格按照现行规定补办用地及建房相关审批手续后,予以确权登记。

(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构筑物权源的确认

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构筑物依批准文件予以确权登记,无权源材料或权源材料不全的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构筑物按以下规定处理:

1、属于乡(镇)村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的,在查明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后,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经所在农民集体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由街(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所在区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

2、属于乡镇企业用地和其他经依法批准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应补办相关审批手续后再进行确权登记。

七、登记程序

1、申请。对于符合登记条件的申请人按房地一体原则,到各区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

2、审核。不动产登记机构对权属、面积、界址进行审核。

3、公告。不动产登记机构对符合登记要求的土地、房屋权属情况,应在所在村的政务公开栏等显要位置予以公告,并在不动产登记机构门户网站发布,公告期为15个工作日。

4、登簿。经审核符合登记条件的,且公告无异议后,将申请登记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

5、发证。不动产登记机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如实、准确填写并核发不动产权证书。

八、申请资料要件

(一)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申请登记应提交以下资料:

1、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及户口簿(非本农民集体成员还需提供农民集体组织认定的证明材料);

3、权源证明材料。土地、房屋权属证书或历史上由乡镇或乡镇以上人民政府以及土地、建设、房管、规划等职能部门核发的有关批准文件;无相关审批资料的,按前文权源确认程序提供相关佐证材料或提供经核实的《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确认申请审核表》;

4、依法继承的,提供继承相关材料;

5、因地质灾害防治、新农村建设、移民安置等集中迁建的,提供经民政、建设、规划国土等部门及农民集体出具的合法异地建房的证明或批准文件;

6、其他必要材料。

(二)集体建设用地及地上建构筑物申请登记应提供以下资料:

1、不动产登记申请书;

2、申请人身份证明(乡镇企业需提供有权认定部门出具的该企业为乡(镇)村办企业或入股联营企业的证明);

3、权源证明材料。土地、房屋权属证书或区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文件等权属来源材料,或经集体经济组织同意且通过街(乡)镇人民政府审核的证明材料;

4、建设工程符合规划的材料;

5、建设工程已竣工的材料;

6、不动产权籍调查表、宗地图、房屋平面图以及宗地界址点坐标等有关不动产界址、面积等材料;

7、其他必要材料。

九、不准予登记的情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办理确权登记:

1、权属有争议的;

2、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非法出让或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

4、在继承、离婚等分家析产行为发生前不属于合法范畴的宅基地及地上房屋;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十、相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区政府要对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和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总负责,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制定工作计划,出台具体实施细则,落实部门职责,积极统筹推进;市国土规划部门要加强对确权登记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区不动产登记机构加强对登记资料的审核;各街(乡)镇政府要做好具体实施工作,组织村集体查明历史使用情况、村民身份确认等工作,组织基层国土、城建部门做好审核工作,组织基层司法所做好确权登记工作中的人民调解工作。

(二)强化服务工作

全面提升窗口办证服务水平,做好本次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方便农民群众办证。办理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确权登记发证的相关工作经费由本级地方财政保障,不得向农民收取。

(三)严格规范操作

篇6: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申请书

国土资源局:

为查清土地的权属界址、地类及面积,确定集体土地所有权,特向 国土资源局(分局)申请办理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

申请人:(盖章)

申请人代表(主要负责人):

****年**月**日

附注:申请人办公地点:

篇7: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此次农村集体土地登记范围包括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主要指集体或个人兴办企业建设用地)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年12月31日前完成全区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发证工作;**年6月30日前完成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工作;**年12月31日前完成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发证工作。

二、基本要求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

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确权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实施条例》以及《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若干规定》等规定执行。采取“组由村管”的方式将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复印件)统一发放到村,由村委会保管。证书原件由乡镇国土所保管。本次发证要充分利用原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和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成果,对辖区内农村集体土地以行政村为权属单位对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地类、面积等状况进行调查或核查,并登记发证。属乡镇集体经济组织的要以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为权属单位确权发证。对于村改居后的社区,人均农用地低于0.3亩的,该社区暂不发放集体土地所有权证。

(二)宅基地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发证是本次发证的重点和难点。宅基地是指经依法审批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用于建造住宅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要严格依照《物权法》、《土地登记办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按照“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的要求,严把登记关口。

1.本次宅基地发证要充分利用原有的宅基地发证成果,并对原有的成果按统一的要求进行核查和审验。凡原登记的内容未发生变化的,原登记发证结果继续有效,直接换发新证;凡原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要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后换发新证;凡原登记内容全部发生变化或登记客体灭失的,应申请重新登记或按规定进行注销登记。

2.本次农村宅基地登记发证要严格执行宅基地面积标准。《**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规定的农村村民宅基地标准是:山区和丘陵地区,每户不得超过160平方米,利用荒山、荒地建房的,每户不得超过300平方米。对原有宅基地超占面积的,在办理时按下列情况处理:

(1)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前,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在《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后,至今未扩大用地面积的,可以按现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2)1982年《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实施起至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时止,农村村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超出部分按当时的有关规定处理后,可按实际使用面积进行登记。

(3)198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农村建房占用的宅基地,超过当地规定的面积标准的,按照实际批准面积登记。其实际使用面积超过规定标准的,可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权利证书记事栏内注明超过标准的面积,待以后分户建房或者现有房屋拆迁、改造、翻建、依法实施规划重新建设时,按有关规定作出处理,并按照规定面积标准重新进行登记。

(4)农村建房占用宅基地的时间以村民委员会出具并经乡镇人民政府核准的证明为准。

3.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登记发证:

(1)除继承外,农村村民一户申请第二宗宅基地使用权的;

(2)除因退休回原籍定居外,城镇居民在农村购买和建造住宅申请宅基地使用权的;

(3)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镇(村)建设规划且占用基本农田的;

(4)土地违法行为尚未处理或正在处理的;

(5)土地权属有争议的;

(6)因依法查封地上建筑物和其它附着物等原因限制土地权利的;

(7)农村村民因新建住宅,应当拆除的旧宅或旧宅纳入土地置换项目规划复垦的;

(8)因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需进行村庄整体迁移的;

(9)土地管理政策规定不予登记的其他情形。

4.对1987年《土地管理法》实施后的未经批准违法使用的农村宅基地按以下办法处理:

(1)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或者采取欺骗手段骗取批准,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所建房屋不符合村镇规划的,由区国土资源局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2)未经批准擅自占用土地建房符合村镇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上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对经教育承认错误的,且主动赔偿因其行为造成损失的(按占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计算损失),可予补办宅基地审批手续。区国土局要积极争取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补办农村宅基地审批手续。其中以拆旧建新或使用村内空闲地和其他建设用地的,既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又符合建房条件的,经村民小组、村委会、乡镇政府审查,报区规划分局审查后可直接报区国土局审核并报区政府审批。

(3)农民新村用地需在办理用地审批手续后方能办理土地登记手续。

(4)对无权批准或者违反批准程序批准占用的宅基地,其批准文件无效,对非法批准使用宅基地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非法批准的宅基地应当依法收回,有关当事人拒不归还的,以非法占用土地论处。

(5)在本方案实施后严禁出现新的农村村民未经批准擅自兴建住宅的行为。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区规划分局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影响的,限期改正,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或者违法收入,可以并处建设工程造价百分之十以下的罚款。在乡、村庄规划区内未依法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者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规定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人民政府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责令停止建设或者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不停止建设或者逾期不拆除的,区政府可以责成有关部门采取查封施工现场、强制拆除等措施。

(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工作与农村宅基地发证工作同步进行,发证要求与宅基地发证相同。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的收费参照一般的登记发证费用收取办法执行。

三、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年10月15日—11月20日)

1.组织领导。成立“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指挥各部门的工作,解决土地登记中遇到的重大土地权属纠纷和政策问题。各乡镇是全区农村土地登记确权的责任主体,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主要负责资料收集、地籍调查、权属调整、权属审核、宅基地审查和组织各村权属界线的指界等工作。各行政村或村民小组指定专人负责集体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协助开展宣传、资料收集、审核等工作。

地籍测绘委托具有地籍测绘资质的测绘部门承担。

2.资料准备。包括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程和相关技术资料的收集、各类土地登记表格、卡片、档案袋、档案盒的准备。

3.工作经费准备。严格执行**省农村集体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收费标准,即每宗土地只收取工本费5元。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其它建设用地按有关规定执行。不得通过农村土地确权和登记发证收费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所需经费全部列入财政预算。在本次农村集体土地发证过程中所收取的费用全部用于本次登记工作支出。并对发证工作中发生的费用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据实核报。通过土地清理中收取的各项规费必须统一使用区财政统一下发的收费票据,并将全部费用缴入区财政用于核拨土地登记工作经费,区财政可按各个乡镇收费数优先列支区财政核拨的发证工作经费,节余部分用于弥补领导组办公室和所在乡镇的工作经费。

4.宣传准备。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活动,重点宣传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宣传,使村、组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到集体土地登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试点阶段(**年11月21日—12月21日)

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工作试点放在潜口镇和富溪乡,两个乡镇要分别在**年11月底前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有针对性地完成至少1到2个行政村的集体土地登记发证试点工作。农村所有权确权发证工作试点工作放在潜口镇,要求在12月底前完成全镇的所有权发证试点工作。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发证试点工作与农村宅基地确权发证试点工作同步开展。

(三)全面实施阶段(**年12月22日—**年12月31日)

各乡镇在试点的基础上按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工作。其中农村所有权发证工作要在**年1月31日前完成。

(四)检查验收阶段(2011年1月1日—1月30日)

按省、市要求,在全区集体登记发证工作完成后,迎接检查组对我区发证工作的检查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广大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所用权、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重要意义,广泛利用标语、会议、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重要意义,争取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全区登记发证工作。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农村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区农村集体土地登记领导组办公室具体负责登记发证的组织实施工作,各乡镇要相应成立组织,主要领导要亲自领导,亲自过问,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

人员,负责做好本乡镇的集体土地登记发证工作。

(三)改进作风,提高效率。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为农民群众办理登记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依托乡镇政务中心设立专门的收件窗口,方便群众办理申请登记。对原已发证的部分,要充分利用原有材料,加快办理登记发证,不得以各种理由扣留、延缓发放证书。要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收费标准,不得通过登记发证增加农民负担。

篇8: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跟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密相联, 做好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的问题, 就应该妥善处理好国家、集体与个人三者间的关系。确权登记的相关法律障一定要突破, 权属争议一定要依法处理, 公证导致使用权错登的必须承担赔偿责任。本文首先探讨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并提出了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发证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指的是农民集体与个人开展非农业生产建设依照法律规定利用土地的权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包含乡镇企业的用地使用权、乡镇公共基础设施用地、公共事业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等等。法律对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主体部分有着比较严格的约束, 通常只有集体及其成员具备使用权。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全民所有制单位以及其他经济组织在开展建设的时候, 如果要利用集体土地, 一定要经过征用, 使其转变为国有土地之后才可以获得使用权, 即国有土地使用权。通常不准许全民所有制单位或者是城市集体所有制单位或其他的经济组织具备集体土地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结合《土地管理法》有关条款的规定, 乡镇企业、乡镇的基础设施、农村村民住宅、公共事业等建设, 能够按照要求申请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获得:乡镇企业用地的使用权指的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结合乡镇土地使用总体规划明确的建设用地建设企业或者是在对企业进行创办的过程中, 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 通过入股以及土地使用权联营等方式, 并持有相关的批准资料;乡村基础设施与公共事业建造项目要利用土地的, 在乡人民政府的审批之后, 向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门申请, 结合省、自治区、直辖市要求的批准权利, 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审批。

通常来说, 农村集体积极组织的成员, 以法律规定的相关内容为依据, 所享有的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上对私人住宅进行建设的权利就是所谓的宅基地使用权。结合《物权法》的相关规定, 宅基地使用权人依法对集中的土地享受占有与使用的权利, 有权利利用此土地建设住宅以及其他设施。宅基地使用权的范畴通常包含居民生活用地、四旁绿化用地以及其他的生活服务设施用地。

3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登记存在的问题

《土地管理法》规定, 居民开展宅基地建设, 一定要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批而且要跟乡镇整体规划一致, 确保一户一宅, 村民在买卖房屋之后不可以二次申请宅基地。然而现在我国农村宅基地大多存在的问题就是地大房多, 收入少。随着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宅基地的流转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现如今, 农村宅基地流转当中最多的类型是自发的、隐形的交易方式。在交易中也会出现下面的问题:①违规建房现象普遍, 一户多房的状况多;②限制了村镇规划的进程, 宅基地建设缺少规划, 情况混乱, 闲费现象比较严重, 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比较低;③宅基地缺少激励机制, 很多农民对于国家实行的土地规划项目都没有办法理解和支持。作为农民来说, 他们更愿意私底下进行宅基地的流转。随着社会的发展, 进程打工的农民数量在增加, 农村宅基地浪费状况严重;④对于宅基地的使用权没有办法很好的保障。在利益的诱导下, 城镇的近郊以宅基地为理由建造的小产权房数量越来越多, 众多的耕地被占, 对房地产市场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4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中的解决方法

4.1 对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开展相应规范

宅基地作为一种特殊的集体建设用地需要依法对宅基地的使用权开展相应规范。利用对宅基地使用确权登记发证来加快进度, 确保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实现宅基地资源的合理配置。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①在新农村的建造当中, 应该坚持节约、公平、效率原则, 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 想到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对于宅基地的位置开展合理的规划, 满足农民建房的要求。②对于宅基地使用权开展合理流转与有偿收回制度, 特别是对进程务工人员的宅基地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利用该部门的闲置宅基地进行盘活, 确保集体经济组织其他人员的要求之外, 也可以起到保护耕地的作用。③借鉴国有划拨的土地转让规则, 使得宅基地流转在一户一宅的前提下, 确保权利人的利益。

4.2 结合法律法规对使用权的流转制度进行健全

为了改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发证中的问题, 我们应该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 对使用权流转的制度进行建立与健全。现在主要是强化国家方面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上的立法, 综合实践检验总结出制度性的规章制度。在明确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之外, 也应该对集体经营性的建设用地流转进行规划, 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角度考虑:①建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有形市场, 利用公平、公开与公正的准则进行指导, 在土地所有权不改变的前提下, 执行建设用地使用权有偿、有期限的流转制度。②对于集体土地的产权增强管理首先需要把土地产权的关系理清楚, 其次强化土地登记制度, 假如土地需要流转, 一定要在登记确权之后, 再进行市场的流转, 最后要努力夯实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③创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制度, 把收益分配关系弄清楚, 在农村集体和农村个体间把流转效益开展科学的分配, 确保集体收益要用在集体上。④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审核手续进行规范, 尽早制定出迎合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得到规范程序。

4.3 针对已发证面积与调查核实面积不一致问题的处理

①对已经依法确权登记发证的宅基地使用权。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过程当中, 在对其宗地开展调查之后, 发现已发证面积跟调查面积出入较小的, 结合实际调查情况填好地籍调查表, 并说明其原因和结果, 然后跟原来的土地登记发证一起归档。②已经依法确权登记发证的宅基地的使用权。在进行农村集体土地登记的过程中, 针对其宗地开展调查之后, 已经发证面积跟调查结果出入比较大的, 应该注销原来的土地登记资料或者按照规定进行改正, 办理登记手续。③已发证面积跟调查面积的出入“不大”或者“较大”的标准, 各个地区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定。这是由于平原和山区的情况不同, 城郊跟偏远农村的情况不相同而规定的, 不能从一而终。

5 结语

综上所述, 要结合宅基地使用权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寻找相关的解决方案。总的来说, 宅基地与集体建设用地都关系到了农民的切身利益, 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使用权确权问题, 从本质上保障农民的利益。

摘要:宅基地使用权以及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是农村土地使用权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经过对这两种使用权权能的调查可以发现, 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发证跟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确权发证当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追究其原因重点是因为立法层面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所以, 在这两种使用权确权发证的过程当中, 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情况, 制定出有关的法律文件以及相应的政策规定, 对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发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

参考文献

[1]王立彬.不动产登记条例:一切为了权利人[N].中国国土资源报, 2014 (3) .

[2]郭建伟.论土地征收审批制度的思路及其完善措施[J].科技资讯, 2013 (02) .

篇9:成都市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实施意见

1.工作准备

电子数据包括辖区近期高分辨率航空或航天遥感图像、最新乡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各种土地登记表格;纸质资料包括添加遥感影像的矢量化工作底图和已有的土地权属资料;还需要桌面GIS等矢量数据处理和图件编制输出软件、GPS接收机等地籍测量设备及绘图仪。

2.外业调查

2.1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调查 家庭联产承包中未能打破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界线的土地,确认给村民小组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证》由村委会代管;能够证明已经属于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确认给乡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证》由乡人民政府代管;不能证明属于乡或村民小组农民集体所有的集体土地,以及家庭联产承包中已经打破了村民小组(原生产队)界线的土地,确认给村农民集体,《集体土地所有证》由村委会代管;土地所有权主体名称以“××村(乡、村民小组)农民集体”表示。

2.2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调查 国家土地所有权性质不可变更;除有证据证明该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其他土地一律为国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只有在既不能依法直接确定为国有,也不能因归属不明而被推定为国有的情况下,才能确定为农民集体所有。

2.3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 到达调查区域后,首先要确定站立点在工作底图上的位置,把调查底图方向和实地方向标定一致;调查时由调查员会同双方指界人共同到现场指界。经双方认定的界线,最终由双方指界人在《土地权属界线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在工作底图上直接划分国家土地所有权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乡内各农民集体主体之间土地所有权界线和底图上标注有误的相邻农民集体间土地所有权界线;调查界址线类型及位置。宗地界址线所依附的实地地物类型及界址线位置(位于地物的内、中、外)必须调查,不得省略。

2.4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 工作底图的图斑地类与影像、实地地类不一致的,都要进行变更调查,并在工作底图上予以修改,确保调查成果的现实性。

3.乡级农村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

外业调查结束后,将全部土地调查数据更新至乡级土地数据库中,做到实地、工作底图、数据库三者数据一致。然后利用数据库系统平台强大的矢量数据处理功能,获取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每宗地面积及图件。

4.宗地图制作和地类面积量算

用GIS软件处理数据可以实现宗地内图斑地类和线状地物面积量算,二者加和即为宗地总面积,但是要扣除“权属单位代码1≠权属单位代码2”的线状地物面積的一半。利用GIS软件打开数据库,直接在计算机屏幕上按比例尺度制作宗地图,插入指北针和图例,用绘图仪输出即可。

5.土地登记表格填写与检查

鉴于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的法律严肃性和技术复杂性,建议填写电子表格,依规定填写内容不得涂改和刮除。表格填写完毕后要经过作业员互检和审核人专检,合格后再通过计算机输出纸质表格签章。

6.土地登记相关权利人签章

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表格和图件需要调查人、审核人、指界人、委托人、法人代表签字和盖章,还需要盖法人公章,涉及到的单位和栏目较多,签章的时候应避免遗漏和错签。

7.土地登记资料整理与权属审核

全部文件签章后,对登记资料和图件进行装订,报批文件按宗地装订、工作底图按幅装订、土地登记簿按乡装订(较大乡镇分成多册),并填写卷名(批件封面自上而下依次为坐落、权利人、登记类型、宗地编号)、档案目录、立卷人、检查人、日期。土地登记批件经国土所初审、国土局审核后,报市政府审批。

8.土地证书颁发与成果资料归档

上一篇:元宵节活动方案活动策划下一篇:小学生适合看什么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