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环境创新

2024-05-12

教育环境创新(精选十篇)

教育环境创新 篇1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从小学到大学持续不断地培养创新的意识、创造的精神。填鸭式教育显然与这个目的格格不入。要扭转填鸭式教育,首先要使教师不断对教育和教学过程提问“为什么”,并要率先质疑和探索,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获得更快的发展。这不仅是一个教育理念问题,也是教育创新的文化环境问题。

当教育结果被评比等指标化、被升学等功利化以后,教育创新的文化就被压抑了,因为教育过程被注入了功利性。对分数的过分强调,对知识数量和答案精确程度的过分强调,使教育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失去了创造的原动力。当前我们强调落实素质教育目标,而素质教育的核心价值正是对人的创新精神的培植和创新潜能的挖掘。

从教育的宏观层面来看,应当说有些教育改革不乏很好的设计,出台的有些政策也不乏很好的思路,但就是由于缺乏支持改革创新的文化环境,到了操作层面被打了折扣。政策还不完善,被钻了空子,扭曲了改革的方向和政策导向,形成“重走老路最安全”的误导。其实,落实和完善政策,是良好的改革创新文化的基础。

以往,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过于重视那些自上而下的、在某一宏大政策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改革,却没有对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校长和地方教育管理者们的自下而上、适应当地教育和社会实际的教育创新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自下而上的教育创新也很有价值,应当重视对这些教育创新进行总结、提炼,并据以完善我们的教育政策。

当然,教育创新必须要有正确方向,必须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探索。最近从新闻中看到,某小学许多孩子被要求戴上绿领巾,学校相关负责人将这视为一种教育探索。如果真像报道中所说的那样,这种违反教育原则的所谓创新要予以制止和纠正。

教育创新的文化氛围十分重要,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要把教育研究创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制定和完善鼓励研究创新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有利于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教育创新体系,大力弘扬创新文化,努力形成激励创新的浓厚氛围。

当然,教育创新离不开制度保障,所以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领导者都应当具有建设良好教育创新环境的意识,使教育工作者真正感受到自己职业的责任和荣誉,激发起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力,无怨无悔地为之付出,享受着那份发自内心的幸福。

教师每天教书,同样的课程内容面对不同的班级经常要重复讲上几遍,同样的作业内容要批数十本上百本,久而久之,在不知不觉中难免产生一种职业惯性或倦怠,在教育教学中,习惯性的做法多,探索研究少。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创新文化建设必须积极鼓励教师创新,使教师的教育理想能够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赋予教育教学以新的活力。教师的使命不仅是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还必须始终保持对教育规律的执著探索。这应当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本能追求。

(摘自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在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颁奖典礼暨中国教育创新论坛上的演讲)

浅谈幼儿教育环境的创新 篇2

【关键词】幼儿教育 环境 创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近年来,我园在幼儿教育环境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关注幼儿学习、游戏的环境创新,注重幼儿教育环境潜能的有效发挥,为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和和谐发展开展探索研究。

一、重视整体环境创新——让环境起“导师”的作用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而在幼儿园更多的时间是在活动室里。因此墙饰就成为幼儿耳濡目染、形影不离的朋友,让幼儿与墙饰对话,让环境给幼儿当“导师”,让环境作用发挥就显得极为重要。

我园教师结合幼儿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值日生表”。墙面上贴了五个大降落伞,下面各挂了一个纸盒,盒的开口处插着今天值日小朋友的自画像,像下面写上姓名。盒子的透明槽内分别插上值日生工作提示图,有抹桌子、扫地、收拾碗筷等方面的图片。这些图片成为值日生工作的目标导向。孩子们无需教师分配任务或解释说明,只要看图片就会明白自己该做的事情,培养了孩子们自觉为集体做事的意识,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随着活动区教学的深入开展,现在的活动室基本上被划分为各个活动区了,如何让每块特定的区域墙饰得到有效的利用,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活动呢?我们认为区域墙饰既要体现近期活动的目标,又要美观、学具化、多功能。例如我园中班图书区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区域内挂有介绍封面、封底、按序号找书以及正确的看书姿势的图画,同时设计了图表,图表边上配有记录卡。教师每月用标记把阅读的内容分为几大主题,如“找春天”“鱼的故事”“小手爱劳动”等,指导幼儿有目的地阅读各类图书,每完成一次阅读就在自己的记录卡上打一个“√”。图表的建立使教师能够随时检查幼儿是否按要求阅读,由于幼儿阅读目标明确,看书时又专心致志,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损坏图书的现象也大大减少了。在美工区,我们布置了“请你学做”墙饰,墙上贴有身着大红对襟服的小朋友及幼儿制作的各种风筝、各式窗花等手工作品,透出浓浓的民间文化的气息。各种折纸步骤图醒目地展示在墙面,幼儿可在美工区进行自主的活动。

通过这些墙饰,像一位美丽温和的老师在无时无刻的引导孩子们在幼儿园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重视环境的细微创新——让环境传递信息

我们充分利用环境的信息作用,来影响幼儿的成长。一般教师往往只注重大幅壁画的设计,而忽视小幅壁画。大幅壁画容易展示环境是不可否认的,但小幅壁画设计得巧妙也可向孩子们传递各种教学信息。如“小问号信箱”“新闻角”“保健栏”等这些不起眼的小创设,往往会给孩子们增加很多知识或给他们的创设活动带来启发。例如我园大班进区卡存放处设计了“铅笔是我们的好朋友”,一排拟人化的铅笔娃娃手拉着手,剪成苹果、梨子、花卉图形的进区卡巧妙地存放在铅笔娃娃的纸袋内,这既可以教育孩子们要爱护学习用品,又有助于进区活动规则意识的形成,视觉上也赏心悦目、富有童趣。又如每周一期的“周报”,上面剪贴了《育儿报》上有关知识,贴上孩子们提出的各式问题,教师组织全班孩子讨论问题,在“周报”上用图文展示讨论的结果,既让幼儿参加讨论与布置,也让家长们了解我们的教育活动。

大班的“新闻栏”,让小朋友自制彩色纸团,沿中国地图的轮廓粘一圈,中国地图内粘有小挂钩,挂着各种幼儿能理解的标题新闻、“热门话题”、社会的变化,培养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中班的“心情墙”,全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朵代表自己的纸花,纸花中间贴有自己的照片,三种不同颜色的叶子代表高兴、生气和难过三种情绪。孩子生气时可以将贴有自己照片的花插在代表生气的叶子上,以表达自己生气的心情,这样既能让幼儿宣泄自己的情绪,又能让教师及时了解本班幼儿的情绪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充分利用教师与环境、幼儿与环境的互动,进行不同信息的传递,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

三、重视环境死角创新——让拐角、窗台也发挥作用

每个活动室都会有拐角、窗台、柱子等建筑部位,而幼儿又有一种乐于在相对于大环境隔开的小环境中游戏的心理,于是拐角处、窗台下成了幼儿喜爱的游戏角。我们因势利导,在墙角、拐角处设计了“七彩车”“电话亭”“鱼池”等,使活动室的每一个空间都发挥作用。

四、重视环境全方位创新——让环境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需要

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其积累知识经验、丰富事物表象的主要途径。因此,为幼儿提供无处不在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满足幼儿的活动需要,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所以无论是课内课外、室内室外,在环境布置和投放材料时,我们都要树立为幼儿的活动需要服务的观念和意识,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动手操作机会,不能因为惧怕幼儿弄坏环境和材料,担心折旧率和维修费用提高,而让环境和活动材料异化成为摆设性的“展品”。我们应克服敏感的“保护”意识和“节约”意识。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放任幼儿的活动。教师可向幼儿介绍如何使用该种材料,使幼儿了解到材料是做什么的、怎样用的。只有这样,环境和材料才能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

论环境艺术教育的实践创新 篇3

环境艺术设计是介于科学和艺术边缘的综合性学科, 合格的毕业生应既具备艺术素养, 又要有理性的思维与具体的科学技术知识。[1]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包括以室内空间, 界面, 内含物等要素进行的室内设计方面的内容, 还有室外空间, 街道, 广场, 建筑, 雕塑等要素进行的景观设计方面的内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涉及的内容如此庞大, 以致与其相关的学科有:建筑学, 建筑设计, 室内设计, 家具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 景观规划设计, 景观学, 城市规划, 城市设计, 艺术学, 美学, 设计心理学, 计算机图形学以及其他相关的艺术设计专业等。而现在诸如展示设计、舞台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大型交通工具的内部空间设计等跨界设计领域也属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因此, 我们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范畴与内容中可以看出, 环境艺术是科学与艺术,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作为艺术设计专业, 环境艺术专业又具有交叉性, 综合性, 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

二.课程设置及其问题

国内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一般都设置在艺术类院校或者是建筑类院校与其他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学院里, 也有些在设计学院或者建筑学院里, 但总体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大致相同, 一般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学习阶段, 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性教育, 一般在大一进行, 所设课程基本有素描, 色彩, 速写, 三大构成, 美术史类等基础课。第二部分是在大二期间, 进而进入专业基础课学习阶段。主要的课程有设计原理, 设计概论, 表现技法, 建筑制图, 室内设计原理, 世界建筑史等, 还有相应的设计软件课程, 如Photoshop, A uto CA D, 3D M ax, Sketch up等。第三部主要以专业设计课程为主, 以室内设计, 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为主干课程, 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设计训练, 将之前学到的理论知识贯穿于设计案例的实训之中, 循序渐进的让学生掌握项目设计过程与方法。第四部分基本是毕业设计创作与毕业论文写作这两个阶段, 这个阶段可以看做是学生四年学习效果的检验与总结。[2]

笔者从自身在环境艺术领域的学习与教学过程中的思考认为, 国内环境艺术设计的课程设置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课时整体安排的前松后紧。在学生四年的学习期间里, 大一主要是一些基本的理论课, 具体的设计专业课和相应的技法培养都集中在大三期间, 并延至到大四上半学年。因此, 可以尝试将大二的一部分设计史论课调到大一, 例如设计概论, 设计原理, 现代设计史, 世界建筑史等。这样以来, 重要的专业课在大二期间会有更多的课时来完成, 让大四的学生将所有的时间放在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写作, 毕业实习与就业等问题上, 使得在大学四年里学生的专业课学习时间得到平衡。其二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问题。笔者认为大一时期的素描与色彩基础课占据了较多的课时, 因为有很多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已经具备了很好的造型基础, 那么他们更需要的是从美术的思维向设计的思维转换, 以及开始接触自己未来要从事行业的特点。因此, 我们可以相应的调整造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把重心放在设计素描, 设计色彩, 设计速写的课程上, 同时在保留美术史论课的同时, 增加设计史论的课时, 并可以尝试开设有关艺术市场与设计管理方面的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为学生的努力指出方向。再者对于三大构成, 雕塑基础, 美学概论等设计基础课与理论课也是个难点, 这些课程在教学的时候容易停留于表面, 很难将其理论知识与具体的设计实践运用联系起来, 比如雕塑基础课程, 其教学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熟练的雕塑技法, 但对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来说, 他们更应该从整个环境艺术设计系统中去理解和认识雕塑在其中的地位与作用, 他们应该学会怎样运用雕塑的元素去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需要与实践密切相结合的专业, 而现阶段我们的学生大部分都只停留在学校, 而学校能提供的实践机会是远远不够的, 有些学生边做兼职边上课, 结果会耽误学校正常的理论学习, 这对学生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因此, 对于环境艺术教育, 我们应该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点, 就目前来说, 我们应该增加实践的环节, 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针对以上问题, 除了国内院校设置环境艺术课程的基本模式, 各个院校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对其进行补充和调整, 例如综合类大学在科学与艺术结合方面会有优势, 各个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强项开设有关特色课程。

三.实践与创新的关系

国内大多数院校里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主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艺术与人文素养, 对于学生的艺术创作和设计思维与表现方法和相应的理论基础的教育也非常全面, 但其中缺乏技术层面的内容, 比如:建筑技术与施工, 建筑构造, 材料与力学, 生态学等方面的课程。由于环境艺术学科与建筑学方面的学科紧密相关, 学生未来也主要是进行设计实践活动, 因此, 环境艺术专业也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技术层面知识和实践作业能力, 但我们的环境艺术教育在着重从理论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忽略了实践与创新的关系。比如在对学生的创意思维进行训练的时候, 我们会充分的告知学生什么是创意, 创新的概念, 创新的方法,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学生的知识, 但是某种程度上也算本末倒置的, 因为更好的驾驭技术才能有更广阔的创新性思路。此外, 新技术的出现也极大地丰富了环境艺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刺激设计师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

因此, 当我们明白了实践与创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时, 一定要加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样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 反而会让他们的设计更为合理而不乏新意。反之, 如果我们只重视创意思维的培养, 不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 那即便是有了很多好的创意, 但是与实践不合拍, 无法实现, 那就会失去创意的价值。[3]就目前中国大多数院校的环境艺术教育体系来看, 环境艺术教育依然只注视艺术教育, 而缺乏技术知识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甚至不学习数学, 物理等理科课程, 并且对于建筑学方面知识的了解也很缺乏。虽然环境艺术专业从表面来看归为艺术类文科, 但其学科的特点证明了技术性层面的知识对于环境艺术这个学科是举足轻重的。

设计学科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设计学科是一种在技术和生产基础上的, 具有明确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4]因此, 我们需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来调整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 加大其中技术层面的教育的比重, 将技术知识的培养与设计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始终。在加大实践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 我们还可以开设有研究性质的实践课, 例如对新装饰材料的认识和运用, 对专门的施工工艺的了解, 对家具设计中工匠们手工艺的学习, 这样学生们毕业后就会更好的适应社会并能走在行业的前沿。

综上所述,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环境艺术专业具有交叉性, 综合性, 技术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课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国内大多数院校还存在着不足之处, 本论文主要强调其中的两点, 提出现阶段国内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设置普遍存在前松后紧, 理论与实践没有很好的相结合的现象。我们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比较重视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的教育, 通过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实践与创新关系的讨论, 我们得知创新与实践是紧密相连的, 我们在现有的基础上, 应加大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进行设计创新而为社会服务。

摘要:本文结合目前国内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分别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的特征, 课程设置的特点以及实践教学与创新教学方法等问题着手分析当下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利与弊。试图探讨在符合艺术设计教育特点和规律的前提下, 更为注重技术层面与实践环节的具有创新性特色的环境艺术教育模式。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设计教育,实践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沙.透视中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73-274.

[2]李瑞君.艺术向度与技术向度的结合[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15-17.

[3]李朝阳.也论室内设计教育之“隐形的翅膀”[C].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 217-218.

教育环境创新 篇4

摘要: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大家的重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从新媒体的主要特征出发,结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析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受到的各种影响,并就目前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新媒体;心理健康;工作建议

新媒体,从严格意义上该称之为数字化媒体,它与传统媒体差异甚大。新媒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也无形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影响深远。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主要特征

新媒体指的是数字杂志、数字电视、网络和手机媒体等,它们均是继广播、报刊、户外、电视等传统媒体后出现的新媒体形态。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新媒体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有线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数字电视机、手机、电脑等终端并运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移动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与娱乐的媒体形态。这是一种宽泛的概念。而由其另一严格意义上的概念--数字化新媒体可以得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的主要特征如下:

1.交互性与即时性;

2.海量性与共享性;

3.多媒体与超文本;

4.个性化与社群化。由此可见新媒体在迎合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追求自我的需求的同时,也会在各方面对大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二、新媒体在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方面的体现

1、新媒体下多元化的信息在大学生认知能力方面的.影响

新媒体所具有的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便利等特点可以使大学生快速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同时我们也看到,网络中各种价值观、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使大学生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可以自由地通过多种方式获取、分享和发布信息。这既加强了大学生和社会间的联系,也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和学习阵地。然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其选择信息的能力及是非善恶的辨别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部分辨别信息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在面对西方国家所谓的“自由、民主”和本土文化宣传的片面报道时,极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以及极端个人主义思潮影响,从而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偏差。

2、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中交往的虚拟性对大学生现实人际交往的影响

大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在新媒体时代下主要是以文字、音像及图片的形式进行虚拟交往。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人人网等任意的社交平台与其他人接触并交流。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隐匿性使大学生即使是面对刚刚结识的交往对象也可以宣泄在平时日常生活中积累的不良情绪,或者对其吐露自己的秘密,并且不必担心遭到其嘲笑或者泄露给现实中身边的人,而且很多时候还能得到对方的开导。这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内心压力,保持愉快的心情,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然而,新媒体的过度使用会让大学生对虚拟身份产生依赖感,长此以往会降低大学生的现实人际沟通能力,使他们不自觉中陷入孤立的境地,难以体会到面对面交流的乐趣,从而产生孤独、情绪低落、压抑等心理问题。

3、新媒体下环境的虚拟化在大学生行为方面的影响

环境的虚拟化提供了有利于大学生丰富自我、完善自我的环境和机会,但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违背道德和伦理甚至是网络犯罪行为。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具有更丰富、更自由与更开放的特征,这迎合了当前大学生的求知欲强且对外界信息敏感的需求。虚拟化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交往的能力,并且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其人际认知能力乃至提高其综合素质。但过度沉溺于手机、网络等新媒体也会导致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思考能力一定程度的下降。另一方面,新媒体监控性的缺失使人们在虚拟环境中不必承担责任,从而导致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大学生做出一些诸如损害名誉和人格、情感欺骗、传播虚假信息、*客攻击等道德失范的行为,甚至是网络犯罪行为。

三、新媒体环境下正面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并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它除了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的培养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等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切实追求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协调发展。因此,要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切实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牢固的基础。新媒体时代重在预防,因此当前大学应利用新媒体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及时发现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早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教育和疏导。

2、重视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个体性极强的大学生群体提供和谐、广泛的人际交往的良好平台,它也蕴藏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调节人的心理,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的意志,还能规范人的行为。因此,当前大学要着力于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中的墙报、校刊、书籍、广播、学生社团、校园网络等宣传渠道的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3、建立健全、多元的心理预防和干预机制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对专业心理辅导人员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就目前各高校现状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当前大学应当普遍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心理指导等常设机构,或者设立专门的学校心理咨询论坛,训练一支由心理学专业人员、辅导员及学生干部担任心理问题咨询专家的队伍,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方面的工作,倾听学生心理诉求,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并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问题。同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理念,从而整体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新媒体环境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涉及到多个领域,因此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有经过理念和模式的创新以及受咨询队伍的健全才能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提供专业化服务,从而达到更佳的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虹、刘智.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潘敏.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实践[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3]密甜甜.微博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教育环境创新 篇5

【关键词】创造教育环境 “四放开” “三尊重”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实在。培养人的创造力,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著名创造学家韦伯格说:“实质上是环境真正创造了创造力。”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说:“人的先天潜能是无比优秀的,后天的教育就是创造一种适宜的环境和条件,使之得以实现。”开展创造教育,关键是营造一个符合21世纪教育特点的、全新的、宽松的、有利于开发创造潜能的环境和氛围。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和中介。“创造教育”环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课堂教学环境,它包括有利于学生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活动等要素构成的教学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的总和。在教学中,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耳、眼、口、脑、手“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式”渗透,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表演能力等多种能力,从而形成创新能力。结合音乐课堂教学,就“如何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教育环境”的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即在课堂教学中实行“四放开”、“三尊重”。

一、放开视野,提供观察的机会观察能力是学生认识能力的基础,也是构成学生创造能力的基本因素,创造能力的起点在于观察能力,观察是“源”,创造是“流”,善于观察才善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多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放开说话,提供表达的机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摒弃那种教师滔滔不绝讲个不休,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交流的氛围,给学生“争吵”“讨论”“说话”的机会,提倡“思维”亮相,让人人都说起来,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说,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发展形象思维,激活灵感,促进创新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放开思考,提供探究的机会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能力,而是包括着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对事物进行分析和整理,从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由学生自己发现、弄懂的东西比老师直观教的印象要深刻得多。

四、放开实践,提供创作的机会音乐创作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有好多内容适宜于学生开展模拟性实践,进行发散性创编,教师必须善于捕捉这种时机,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创作尝试,通过创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

五、尊重学生的“怪异”求异、偏激、怪才都是与众不同,都是突破常规,这可能就是创新的基础,创新的表现,创新的兆头。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解除学生的恐惧心理,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畅所欲言,敢于提出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创造性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如我在高年级的欣赏教学中,经常让学生根据音乐自由地想象,然后为乐曲加题目。一次,在欣赏了乐曲《马刀舞》后,有一位学生竟为其取名叫《锯木舞》,这大大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学生们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哈哈大笑起来,以表示他们的不赞成。这时,我却及时表扬了他:“你的想象力真独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并同时对大家说:“欣赏任何一首乐曲,你的思维都是自由的,不要有什么约束,喜欢怎么想就怎么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只要说的有理由。”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无任何心理负担、思维完全开放的条件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创造潜能。尊重学生的“奇”思“异”想、“胡”言“乱”语,就是注重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训练的表现。相反,教师如果在发现学生的观点、行为与自己的想法不一致,就马上将其当作怪异者的话,那么,学生的创造热情将受到挫伤,最后只能扼杀了学生的创新。

六、尊重学生的选择

学生的思维一旦被激活,就有多维的延伸性,他既可以顺应教师的意志,按教师的思路前行,又可以逆教师的思路,另辟经纬,思考问题和创造结果的角度一定是多元的、多角度的,教师应“导而勿牵”,让学生自由发挥,应允许学生说不,允许学生挑战权威,允许学生出错。例如,在欣赏小号独奏曲《西班牙斗牛士》后,提问:假如用某种色彩来形容小号的音色特点,你认为最恰当的是哪一种?为什么?有部分学生认为用红色来形容小号比较合适,因为红色象征着热情奔放,而有一部分学生却认为用黄色形容小号的辉煌嘹亮是最恰当不过了。两种说法,孰是孰非,碰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尊重学生思维方式的自主选择,可对学生说:“大家说得都很有道理,两种说法老师都同意。”

七、尊重学生的创新成果

教育环境创新 篇6

一、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化学的创新教育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以求新、求变的开放精神迎接新课程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养成一种内在的创新态度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具有浓厚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创新动机、坚毅的创新意志和杰出的创新动力,从而培养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方法,独特可行的实验改进方案,等等。

1. 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切知识的门户,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和研究的基础。实践能力是将创意付诸实现的精心设计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的总和,是创意和创新的桥梁。培养这两方面的能力,要加强和补充课堂演示实验和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实验操作不同视角仔细观察,善于发现实验现象的共同和差异,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化学实验,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其内容充满思维性、挑战性、兴趣性、探索性、创造性,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重要途径。在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中,学生没有观察到置换出红色物质,但看到了金属钠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浮于液面上不停地转动,时而还会听到“噼噼啪啪”的声响,还可看到出现了蓝色浑浊,原因何在?有的学生想到了密度问题;有的想到了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推动着钠运动;有的想到了气体不纯而产生的爆鸣声……学生的思维是多么的活跃,加以引导和讨论,不是很多问题都能解决吗?在实验和探究活动中,要留有“空白”、“开发区”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锻炼他们的实践创造能力。

2. 发散思维的能力。

发散思维可视为创造思维的核心,其中“一题多解”等则是培养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给学生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以保证他们的创新。这样让学生有参与欲望、创新意识,既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锻炼其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3. 想象能力的培养。

想象能力对于学生形成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一是有意识地让学生联想。如讲到硬水与软水时,联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二是鼓励学生猜想,幻想、甚至“异想天开”。如讲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时,有学生问:“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还会有温室效应吗?”对学生的这种想象,老师要加以肯定、称赞,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4. 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化学解题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意和见解,注意保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巧妙地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对一些突破思维定势的解题方法,只要解题思路宽广,知识应用灵活,解法与众不同的,都属有创见。如讲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多少吨?”我按照教材讲述,但有一个学生从质量守恒定律出发,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解题,不但思路正确,计算简便,而且简化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这种方法真是新颖独到。把元素的质量分数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不就是创新吗?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提问是营造宽松教学氛围的关键,学生能提出问题,则表明他们在动脑、在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在讲述中还可以让学生打断老师的讲述,允许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提出异议,允许学生相互讨论。这样就有利于消除上课时过于拘谨的场面,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从而营造一个自然、和谐、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就能勇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乐于解决问题,让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尊重客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风格,这样他们的创新意识自然就能得到培养和发挥。

在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我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CuSO4溶液中,学生没有观察到生成红色物质,疑惑不解。有的同学认为:“既然没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金属钠不遵守金属活动性顺序。”有的则认为:“金属活动性顺序乱套了,有问题。”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探究意识,实际上就是一种宝贵的、不拘泥于说教的创新意识。在表扬他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时,另一个学生马上回答:“这只是一般规律,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这样。”我非常佩服这个同学,虽然不太清楚“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但他表现出的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类似的情景举不胜举。虽然学生突然提问会影响教师的讲解思路,但我们不能随意制止和拒绝学生的提问。否则,就遏制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思维是开始,是创新的前奏。我们要努力营造宽松的环境,保护活跃的气氛,灵活驾驭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不断的滋长和迸发。

三、以人为本、以导为先,培养学生创新型人格

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对很多内容会感到好奇,难免会提问。好奇是一种天性,如果加以引导和点拨,创新必将顺其自然。此时我们应虚心聆听,适度激发,让学生在交流、探寻中求证,在求证中解读、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自主、勇于探索、尊重客观、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治学态度和风格,让他们在今后各种认知过程和实践活动中做到遇事善思考、好探索、有主见。

教学“走进化学实验室”时,有这样一个活动与探究:取三只试管,各加入3ml水分别在酒精灯的外焰、内焰和焰心加热,分别记录加热至水沸腾时所需要的时间。由此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有一位学生在按照要求和步骤完成后,认为这个实验有不完善的地方。有学生说:“难道老师说错了?”他立即讲道:“火焰有大也有小,实验中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这时部分同学理解了他的思维后,抢着回答:“如果用三只火焰大小不一样的酒精灯来做这个实验,结果会一样吗?”我听后眼前一亮:这不就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吗?事实上,教材中的实验在控制变量方面的确不太完善。像这样让学生发表意见而“耽误”一点时间不值吗?

教育具有“培育”和“压抑”双重力量。它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正在制造框限,在训练思维之际正在赶走灵感,在注重全体之际正在忽略个性,在讲究规范之际正在压抑自由。所以,我们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导为先,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

新技术环境下的教育创新 篇7

2013年, 我们关注教育改革进程中的重点、热点、难点, 策划了“破解教育难题”系列专题;2014年, 我们一如既往地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发展, 推出“破解教育难题”姊妹篇——“来自实践的报告”系列专题。我们实现了我们的初衷, 通过典型、鲜活的实践案例, 向读者传达着教育信息化的新趋势、新动向和新经验。

“移动互联”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主旋律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 正深刻地改变着每个人的工作与生活。特别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概念的提出与应用, 让大家切实感受到技术给教育带来的变革。

有些人说, 移动互联网就是在互联网前加了“移动”两个字, 只是十几年来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但在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的数字校园建设中, 移动互联网不只是延伸, 更是对互联网的一个颠覆。七一小学针对其学校管理及教学的繁杂多样, 建设了更加灵活的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利用新的技术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扩大数字空间的支撑范围、提升人机交互的便利体验。他们通过“云端”提供应用服务, 实现随时、随地、随需办公, 实现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智能终端的接入, 方便师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入数字校园进行工作和学习。同时, 七一小学还将大数据概念考虑在数字校园建设中, 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等真正支撑学校的教育教学及管理业务。正是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让七一小学的数字校园服务无处不在。

当今的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形式, 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青少年一代价值观的形成。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教授所说:“网络对德育既有积极的影响, 也有负面的影响, 然而正面的影响往往被人忽视。”而北京市海淀区正是利用网络德育的正面影响, 使其成为德育工作中的一把“利器”。他们开展网络班会, 通过开发数字平台实现学生自主选课, 基于大数据加强对学生的德育评价, 利用云平台、微信等新兴技术促进网络互动, 丰富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模式……实现真正的“数字德育”, 并逐渐显露出了它的必要性与生命力。

在线教育呈现多元形态发展

在线教育在过去两年间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热潮。面向基础教育的北京数字学校、C20慕课联盟、双师教学等在线教育形态走入人们的视线。

北京数字学校。为进一步适应首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实现质量提升、均衡发展、教育公平, 2012年, 北京市教委创新体制机制, 成立北京数字学校, 依托教育信息化, 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 建设北京智慧学习环境,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新模式。北京数字学校通过电视和网络两个平台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无处不在的学习通道, 使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登录数字学校学习或参与活动;实名网络学习空间和交互式网络虚拟学习社区, 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推荐课程, 参与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教学活动;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丰富、多元、精品的数字化名师课程, 为京籍学生、来京务工随迁子女等各种类型的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家庭教育、育儿指导信息推送服务, 覆盖北京市多个区县近20万学龄前儿童家庭, 深受广大家长的认可和赞誉……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是实际获得的均等, 即每一所学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无须时间等待、无须自身能动就能直接获得的公共教育服务。未来的北京数字学校, 将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创新, 在开放中获得动力, 在融合中凝聚力量, 定将创造出一个有活力、有动力的网络学习与生活的智慧环境。

C20慕课联盟。2012年被《纽约时报》定义为“慕课元年”。慕课一经问世, 便对传统教学模式产生了强烈冲击, 慕课很快被引入中国基础教育, 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推动基础教育领域慕课的实施, 改善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于2013年牵头成立了C20慕课联盟, 来自全国高中、初中和小学的共60余所学校加入了该联盟。C20慕课联盟致力于借助慕课平台, 实施翻转课堂, 实现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 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环境。C20慕课联盟推进时间虽短, 却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 学习参与度提高了, 学生学业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其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C20慕课联盟的实践将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慕课实践提供宝贵的经验。

双师教学。在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刘彭芝校长的倡导下,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基金会三方共同发起“1+1慕课教学”项目, 即双师教学。这是一个教育与科技相结合、属于远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项目, 旨在促进教育均衡, 具有公益性、创新性的教学方式。目前, 它利用网络把人大附中的优质课程同步直播到广西、重庆、内蒙古、河北、北京等省市自治区的十多所试点学校。在人大附中教师远程主讲课程结束后, 由当地教师根据本班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教学实践。自2013年9月10日开始, 五个省市自治区的13所乡村学校开始了与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试验。学生的收获不仅是学习成绩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适应了小组式学习方式, 同时也看到了自己与城市学校学生的差距。此外, 参与试验的教师也通过双师教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更有教师这样总结:“一个班试验, 一个年级受益, 一个教学组提高, 一所学校提升。”

多元的在线教育形态为基础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对此, 每位基础教育工作者都不能置身事外, 需要系统审视和全面思考。上述乃至全国更多的对在线教育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对促进教育公平、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翻转课堂、微课、创客教育正如火如荼

在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大形势下, 对于改变中国的教与学方式, 翻转课堂被寄予了厚望。而微课是翻转课堂过程中知识传递的主要手段, 也是解决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个性化辅导的很好载体和中间桥梁。2014年, 翻转课堂和微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热点, 全国各个省市都在研究这些教育热点, 甚至有些地区要求所有学校都要实践翻转课堂、微课程。

翻转课堂与微课。山东省昌乐一中在吸收课堂教学改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软硬件资源, 与山东省出版集团合作开发了阳光微课数字化学习平台, 开发、使用微课等教学资源, 将数字化、信息化运用于常态教学, 积极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目前, 昌乐一中已经在初中三个年级和高一年级共68个班级、所有学科中实施翻转课堂, 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实施科目最全的翻转课堂实验学校。借助翻转课堂实验, 学校在学生成长、教师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全面提升和发展。

翻转课堂对传统课堂教学来说, 理念上是一种超越, 模式上是一种创新。像昌乐一中这样在翻转课堂中产生了良好成效的实践案例并非多数, 在一些地区, 对翻转课堂还存在一些困惑、误区和问题。中国的翻转课堂, 要有中国式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 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翻转课堂模式, 需要中国教师根据自己的校情、学情创造性地发展适合中国特色的信息化教学策略。

创新教育环境中的生物教师角色转变 篇8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生物教师肯定会注意到生物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显著差别在于多了学生的参与, 少了教师的说教。因此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 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 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 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封闭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积极参与, 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 因此传统的师生关系将难以维系, 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 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 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 教师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 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教书匠”。在创新教育体系中, 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化和深化。需要注意的是, 部分教师比较喜欢智商高的学生, 而不喜欢创造力强的学生。因为创造力强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不合乎传统的兴趣, 他们常常探究那些特别不符合“教学常规”要求的知识领域, 被教师认为增加了教学负担。实际上, 这种看法极易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2. 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不断深入, 在教学中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情感, 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目标的实施上来, 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 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 语言应体现机智和幽默。在生物教学中, 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 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 使自己教得轻松, 学生学得愉快。如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生动风趣, 可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良好的幽默感, 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讲课时, 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是生物学, 而且让他们知道生物学是非常有趣和非常有用的。例如, 现代人类的衣食住行没有哪一种能离得开生物, 如果没有生物, 人类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的呢?我向学生指出:“制作衣服的棉、麻和毛、皮, 作为食物的粮、菜和肉、蛋, 建造房屋用的木材和竹材, 行路运货用的马车、木船, 不都是取自生物吗?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生活就……”学生被我幽默的语言感染、振奋, 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 营造创新氛围, 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思维是学生在最佳心态得以发展时出现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愉悦、新奇的气氛, 为学生形成“最佳心态”创造条件。教师要做到这一点, 最重要的是培养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创造教育活动中,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课程教学设计上, 而不是在课堂上控制学生。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 尊重每一位学生, 做到因材施教, 教学相长;要为人师表, 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不能仅满足于学生继承知识, 而应使学生学会创造;要诚实正直、平等待人, 善于与学生沟通。刚上初中的学生一般会延续小学时的思维, 认为老师是最完美的, 课本是绝对正确的。为使学生得以改变这种观念, 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创造自我的能力, 我在课堂上有意警示学生:我本次讲课会出现几个问题, 请同学们随时指出或课后指出。此法使学生课堂听课的注意力集中了, 并有兴趣、有激情、有信心、有胆量质疑,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 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

在生物教学中, 倍受教师青睐的传统“讲授法”现已受到严峻挑战, 它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 已不能适应创新教育的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应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际操作能力, 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例如,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讨论式学习、合作型学习、自学式学习。其中探究式学习应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其过程是:提出课题→设计→探究→结果→分析、评价。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 学生自主探索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 , 重在发现, 学生具有最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例如, “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活动, 首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种子萌发可能的条件, 如水、空气、温度等, 接着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 实际操作, 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 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5. 对学生评价观念的转变

教师首先要改变过去那种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旧观念, 应向“素质鉴定”观转变。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价值, 保护并发展学生的个性。在评价范围上, 应从片面的只限于智能范围的单一性评价向全面的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转变。教师应特别重视对学生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例如, 可评价学生对探究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 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能否根据问题提出假设,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实验, 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能否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能否独立思考和是否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等等。在评价方法上, 要从以考试测验为主、片面强调定量分析向注重观察与调查、了解内在因素的定性分析转变, 要注重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 特别重视形成性评价。例如, 对于学生所做的实验, 不仅要看其结果, 更要看其过程。在评价功能上, 应从片面强调刺激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功能, 向注重激发学生的团体竞争意识和自我竞争意识的功能转变。

6. 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自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篇9

一、自媒体及其特点

自媒体这一概念最先由美国著名的) 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体第一代是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 第二代是指新媒体, 第三代就是自媒体 (We?Media)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则首先阐释了自媒体的概念:“自媒体是一个普通市民经过数字科技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联, 提供并分享他们的真实看法、自身新闻的途径”, 这一概念随后被广泛采用。在我国, 互联网中最具代表性的自媒体是博客、SNS、微博以及微信。以微信为例, 截至2013年8月15日, 微信海外版 (We Chat) 注册用户突破1亿。截至2013年10月24日, 腾讯微信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 每日活跃用户1亿, 微信已经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他自身与传统媒体相比的显著特点:

第一, 传播主体的平等性。在自媒体传播平台上, 每个用户通过简单的程序注册之后, 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布自己的个人见解, 观点, 以及态度, 拥有高度的自主话语权。真正的实现了草根媒体的传播主体平等化, 自主化, 私人化的特点。每个用户既是传播者也是接受者, 都可以成为互联网的中心和重要节结点, 因此, 自媒体的发展迅速, 并得到民众和政府官方的关注, 深刻影响着主流媒体的发展趋势。从2009年11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开通第一个政府微播“微博云南”开始, 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的政府机构微博就达上千个。

第二, 传播方式的交互性。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不同, 传统媒体是从点到面的传播, 而自媒体是将传播转变为自播。在自媒体时代, 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随时发布图片, 文字, 与视频等信息, 得到别人的关注和点评, 并且可以点评和关注别人的动态。自媒体传播交互性的特点, 使得人们参与的热情也不断提高。

第三, 播速度的及时性。在自媒体时代, 人们可以不需要相关部门审批, 不需要专业的媒体机构运作, 不受新闻产生流程的规章制度制约, 在各种媒体平台上发布消息, 并且在这些载体之间传播。因其门槛低, 速度快, 减少了一般信息发布的时差性, 让公众第一时间了解到许多突发事件的信息。

二、自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新锐、活跃的大学校园里, 自媒体以高度的普及率已经形成了一股无法忽视的重要力量。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 应正视这一新兴媒体给工作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一) 挑战方面

自媒体的资讯来源便捷化, 导致思想政治教师威权化解。自媒体的价值观多元化, 影响思想政治教师主流价值观的传导。网络道德的淡漠,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在自媒体时代, 学生能十分便捷地获得海量资讯, “只有你知道, 学生不知道”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建立在教育双方知识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优势的格局被打破后, 思想政治教师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教师必须通过自己的个人的学识, 思想, 个人魅力等真正的内涵上的修炼来取得学生们的尊敬和认可。在传递主流价值观的方式上, 教师过去那种灌输式、威权式的方法也已经不符合当今社会的趋势。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师在传递主流价值观问题上面临更多考验, 也需要具备更高的教育智慧。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网民2013年平均每天上网3.1小时, 占据大量的休息时间。

但在网络这个开放虚拟性的空间中, 信息的开放性, 匿名性, 使得个人自由意识泛滥, 道德约束力大大减弱, 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思想发育转型期, 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 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容易使其精神迷茫困惑, 道德认识模糊, 法律意识淡化。

(二) 机遇方面

1、突破时空限制, 拓宽师生互动渠道。

自媒体环境下, 师生双方往往都拥有各自的自媒体平台, 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学生的自媒体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 学生也可通过关注教师的多媒体学习知识, 双方通过自媒体工具即可收发作业, 即时交流。较之传统的面对面交流和电子邮件, 自媒体提供了一个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快捷的平等平台。像我校这样很多大学现在都在远离市区的郊区, 对于身处大学新校区的学生来说, 教师课后就匆忙赶回市区, 学生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少之又少。自媒体能够摆脱地域、时间等现实中师生互动的受制因素, 使思想政治教师能够有效达到和学生的充分互动。在自媒体时代, 原来狭小、单一的教育空间, 变成了多元、开放的教育空间。

2、开阔学生眼界, 培养责任意识。

自媒体是十分广阔的平台, 自媒体的传播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 传播的声音覆盖社会的方方面面。自媒体对于学生开阔眼界、提升素养大有益处。例如, 学生可以通过关注名人微博了解名人的思想世界, 订阅知名微信公众号把握最新资讯, 学生之间共同分享人生体会, 浏览知名教师自媒体的网络公开课程, 参加兴趣小组扩充兴趣爱好等等。多种方式自媒体的存在, 使学生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象牙塔中的学子, 身处校园也能拥有广阔的视野。自媒体的普及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度, 提升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

3、提升教师技能, 增强教育实效。

在学生思想活跃、资讯丰富的自媒体时代, 教师也得以借助自媒体充分扩充自身知识, 掌握教学素材。在海量信息的时代, 教师能够凭借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质, 从中获取真正有价值的资讯, 正确地进行分析评价。通过利用手机媒体、移动电视等自媒体平台, 教师得以随时随地获取教学资讯, 再将文字与声音、图像、视频、数据等整合成新的教学资源。这种贴近学生、内容丰富的教学方式, 必定为更多的学生所接受;这种“润物无声”的引导, 必定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大增强。

三、利用自媒体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实践探索

1、整合课程内容分解为主题关键词

以《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为例, 把整个教学内容分为11个主题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信仰、理想、道德、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法制、宪法、成功、中国梦、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推出思政微课堂公众号, 定期发布微信有主题的公众信息。学生对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 就都可以及时接收到。例如:“公民道德基本规范”这期公众信息主题为: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做一个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好公民。具体内容是图文并茂很温馨的几篇小文: (1) 亲、每天多爱那么一点点 (2) 自爱者人恒爱之, 你不懂 (3) 你心中的星星够亮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期主题为:我观故我在。具体内容是: (1) “三观”你主人喊你来重铸 (2) 童鞋们, 咱们要谨防极端利己主义呦。

2、根据学生实际和时事新闻热点灵活推出微博互动话题

思政课要想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就要贴近学生实际和生活实际, 能解决一些学生困惑的问题。而利用微博互动平台, 可以发起一些微博互动话题。例如:说说你想要的思修课、我看香港占中、我们的信仰怎么了、门当户对的爱情……

这些互动话题有的是在课堂上进行, 有的又延伸到课下在微信或微博上继续进行。

3、利用微信群开展思政微堂活动———组织兴趣小组发现骨干

尝试建立了一个“思政微学堂”的QQ群和微信群, 把思政课教师、各班的班长、课代表、实践小组组组长, 以及对思政课感兴趣的同学加到“思政微学堂”的群里, 由思政课教师负责在群里经常发布一些正能量时政微博, 通知, 及时解答同学们提出的思政课以及人生方面的问题。教师和学生还可以互相关注朋友圈微博, 加强彼此的了解。

在自媒体时代, 思想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媒体的优势, 使之成为我们教育教学的帮手、抓手而不是阻碍。我们更要建立资讯辅助筛查机制, 帮助学生挑选重要的资讯。思想政治教师应当发挥好引导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处理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网络信息自觉整理、筛选和重组, 提炼有价值的信息, 抵制不良资讯的侵蚀。

参考文献

[1]于杰马婷婷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前沿[J].2014.Z2期

[2]谢振荣张云霞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政理论课改革.理论与现代化.[J].2014.2

[3]詹义清邓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研究.科教导刊.[J].2012.9期

教育环境创新 篇10

我们每年都参与组织高职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但竞赛准备阶段和竞赛中有违公平竞争的一些不良行为、社会中的一些不良作风,以及教育中的某些学术不端表现,成为通过技能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障碍。因此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责任出发,我们提出“安全第一、赛风第二、比赛第三”的口号,将赛风建设作为组织竞赛的重点工作。这是因为没有安全就没有竞赛,所以安全第一;而没有好的赛风就没有真实的竞赛,所以赛风第二,旨在强调好的赛风重于比赛本身,“安全”和“赛风”是实现成功竞赛的基础。对此我们采取了不少具体的行动措施,包括理念建设和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在理念建设方面主要有:树立培养人才是教育首要目标的理念,要求组织参与竞赛的企业和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有通过大赛培养人才的理念,要分清市场背景下的利益原则与教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规律不同,要严格区分两种游戏规则;裁判员要有公平执裁的裁判精神和价值观;鼓励每位选手“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等。在制度建设方面主要有:组织指挥系统和组织指挥制度建设、裁判员队伍和裁判制度建设、竞赛赛题出题制度、比赛回避制度、比赛制约机制、比赛监督机制等。这些举措有力保障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得到参与企业和学校的全力支持,取得很好的效果。通过上述实例可以说明,不良赛风完全可以克服,通过创造一个良好创新能力教育基础环境平台,真实展现选手们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技能竞赛是教育的窗口,赛风问题反映到教育中本质上是学风问题,学风问题可以从不同视角观察。如从学术的视角,教育中的不良风气和学术不端很多是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社会中的不正之风影响带入教育领域的结果。从端正学风的视角,最近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文颁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旨在整顿研究生培养领域的学术不端行为,并且指出“学生抄袭导师有责”,发出了教育领域整顿学风的强烈信号。

从价值观的视角,不良学风相当于体育比赛中的“假球”,不仅会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良后果,而且反映参与者的价值观。过去我们曾提出在体育比赛中“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在优势项目中表现为“让球”,结果有的运动员欣然接受;而有的则拒绝接受,认为是对自己人格的不尊重,要求对方尊重自己,全力以赴,将输球看作对自己的激励。同一事物两种不同价值观,显然后者更有力量。

不良学风与创新能力是相悖的,因为创新是对世上本没有的东西而言,习惯于抄袭和拷贝别人过去的东西,肯定不具有创新能力。总体来说,创新能力教育基础环境可以有如下方面:

一是在学习中或学术上不以不当手段获利,养成“不作弊、不做假、不抄袭、不替代、不是自己的成果不署名、引用他人的观点要加引号、不将他人成果归为己有”等一些良好学术习惯和行为;二是尊重自己人格,拒绝不当给予;三是坚持原则、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四是教育者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克服世俗障碍,为下一代创造良好的创新能力教育基础环境。

清华大学陈吉宁校长最近在毕业生典礼讲话中语重心长地说:在人的一生中,比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赢得尊重,比赢得尊重更重要的在于坚守良知。听了这话的众网友也语重心长地回应陈校长:学生坚守良知,首先要教授坚守良知。让我们大家都坚守良知,行动起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创新能力教育基础环境。■

上一篇:高速公路的养护体会下一篇:上海市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