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2024-04-10

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共7篇)

篇1: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第一章 管理总则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立安全生产的基本管理制度和要求,依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构建方向明确,职责清晰,管理科学的安全生产管理系统,特制定本制度。

一、目的

通过推行安全方针与目标管理,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工作思路,在激励广大员工致力完成职责赋予的目标的同时,保障生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范围为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沟通,传达,设立和回顾及评审修订方面的管理。

三、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第二章 名词释义

一、方针

指导企业向前发展的纲领。

二、目标管理

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分解、实施、考核、评价目标活动,完成组织管理任务的过程。

第三章 职责权限

一、安全部为制订公司安全方针责任部门,责任人员为安全部全体管理人员。

二、其职责如下:

1、收集和掌握最新地法律、法规;

2、掌握全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

3、收集和掌握公司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4、收集和掌握内外部条件的变化;

5、制定安全方针及安全目标。

三、工作方案

1、公司方针与目标管理制度工作程序特指为达成方针,实现目标而规定的方针与目标建立→目标审核→目标分解、下达→目标执行→评审与修订,如此循环反复、持续改进的动态管理流程。

①制定安全方针、目标 ②制定原则

③方针制定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④目标制定遵循:适宜、具体、可测量的原则。

2、制定依据 ①法律、法规要求;

②公司生产的特点和安全管理的现状; ③上一安全方针,目标现状评估的结果; ④公司下达的安全方针以及安全管理目标。

3、公司安全生产方针需满足如下要求: ①遵守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

②反映公司生产工艺特点及行业固有的生产风险; ③预防伤害和职业病。

4、安全方针审定、批准、发布与评审、修订

①安全部依据前款要求制定公司安全生产方针、目标,制订时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讨论,制订后进行初步审定。

②经审定的安全方针目标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并由公司总经理进行签发。

③签发后的安全方针目标以文件的形式发布,同时要求做好以下工作: ④安全部将安全方针目标在培训教材中及时更新,作为员工岗前培训及再教育的内容;

⑤办公室利用简报、橱窗、条幅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⑥各职能部门告知相关方。

5、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实施与考核 ①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

②安全部为拟订安全生产目标的责任部门,每年年底负责对安全生产目标资料的收集、汇总,次年年初出台公司安全生产目标,报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批准,公司总经理签发下发全公司各部门。③安全生产目标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④符合安全生产方针的要求,并考虑到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⑤公司下达的指标; ⑥上安全目标的完成; ⑦公司生产经营计划; ⑧持续改进。

⑨各部门依据下发的安全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形成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目标。

第四章 工作程序

一、安全生产目标的实施

1、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必须确保实现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及技术资源。

2、安全部负责对全公司安全的总目标进行分解,各部门负责对目标进行再分解。并在分解目标的同时,制定出详细实施计划措施,措施需包括:具体的方法或技术措施,应具有可操作性和适应性;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及其职责;完成的时间、进度等。

3、员工是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基本元素,各单位要广泛宣传,让员工清楚自身安全生产的行为代表着单位,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是每一个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同时将每期专项活动完成情况通过各种形式告知给每一位员工,形成人人关注安全,人人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管理的良好氛围。

二、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

公司各部门是公司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重要单位,因此公司在每季以及上半年、下半年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中,对基层各单位的安全目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三、安全生产目标的修订与更新

1、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包括公司适用的标准变化、公司政策调整有重大影响时。

2、公司内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包括安全生产方针、组织机构、资源配置发生重大变更时。

四、评审与修订

每年在召开的年终安全领导小组会议上对安全方针实施情况进行评审。

五、遇下列情况进行及时修订或评估:

1、公司生产经营发生重大改变;

2、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改变;

3、发生工亡事故等。

篇2: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遵县宏汽发[2013]安字01号

关于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的通知

各部门、科室:

为了全面推进公司安全标准化建设,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确保公司各项安全任务的顺利完成,结合本公司实际,特此制定了本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经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评议通过,现下发到公司各部门、科室,请认真贯彻落实。

遵义县宏腾汽车运输公司2013 年 元 月01日

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方针及具体要求

1、安全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方针体现了遵守法律法规,遵从本公司的风险特点,遵循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持续改进”十六字方针。

2、本方针及目标的制定,使各级领导及从业人员明确要重点防范的生产安全事故或安全生产工作的努力方向,实施安全目标管理,做到责任明确,自觉落实。

3、安全生产方针制定后,由负责人将方针的具体内容在全公司安全生产大会上进行宣布,且在公共场合进行张贴和悬挂,同时,由全负责安全生产的领导进行培训,纳入本的安全培训内容中。

4、安全生产方针的评审工作,包含在工作总结大会前进行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审工作中,广泛听取外部单位,如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员工代表以及其他外部相关方的意见。

5、当本单位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应及时对方针进行修订。

二、安全生产目标及具体要求

1、安全生产目标:

(1)死亡指标为零;

(2)伤人指标3人;

(3)财产损失指标5万元 以内;

(4)隐患治理完成率达到100%;

(5)GPS系统完好率为 100%。

2、安全生产目标应体现“与安全生产方针一致、体现本公司的风险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数字具体并可在评审工作中,便于量化计算。”

3、安全生产目标制定后,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组织各部门的作业人员,详细讲解和宣传,使各岗位作业人员明确掌握本人在内的安全责任。

4、安全生产目标的评审工作,包含在工作总结大会前进行的安全标准化系统的评审工作中。

5、公司将在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召开安全生产目标完成大会,对各部门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6、当出现重大情况,本公司内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应当及时对目标进行修订。

三、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的制定、实施、管理

制定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下达的指标、结合环境因素及历史和现实,制定一个通过全体职工努力可以实现的安全总目标。

1、安全生产目标的制定必须具备:

(1)明确性。方针与目标要具体明确,既有数量目标,又有形象目标。为使全体员工明确努力方向,方针与目标要重点突出,体现出本单位的特点。目标期限要适当,不宜过长或过短;

(2)可行性。目标的制定应根据需要与可能综合确定,既先进又合理,既能鼓励员工激情,又能通过努力而实现。

(3)系统性。要充分考虑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分工协作的关系,使目标具有可分性又有组合性。

(4)应变性。在制定目标时,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目的。

公司总目标制定后,要将目标对各部门进行层层分解。通过目标的展开,明确部门及个人的职责范围。

2、建立管理体系:安全目标制定后,要建立管理体系。管理体系主要是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

(1)组织体系。公司要设立安全目标管理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任组长,各部门管理人员为成员;部门设立专(兼)职安全员,从而形成自上而下专管线、群管成网的安全目标管理网络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网络。

(2)制度体系。为促进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健全制度体系。要完善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安全操作规程为中心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3、实行过程管理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既是我国的安全生产的方针,也是安全管理的原则。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生产活动中,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劳动者安全和健康,防止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2)坚持“管生产必须抓安全”的原则

要求安全生产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明确安全与生产的辩证关系,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保证安全方针与目标的实现。

(3)坚持“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在充分发挥专职安全人员骨干作用的同时,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互相监督,制止“三违”,消除隐患,实现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

(4)坚持“安全工作一票否决”的原则

安全工作是衡量管理工作好坏的一项基本内容,对部门各项指标的考核,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并使其具有“否决权”。

4、检查考核及评审要求

安全的检查考核,一般分为定期检查考核和最终检查考核两种形式。定期检查考核是每隔一定的时间(一个月或一季度),对照方针与目标逐项检查评定。最终检查考核,一般是半年或一年作一次总的检查考核。检查考核由安全第一责任人主持,安全标准化管理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制定措施,组织新的循环。

在工作总结时,应分别对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进行分析,提交文字性的材料,作为考核的依据。

篇3: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探讨

1 森林经营现状

庙首林场已于1992年完成灭荒造林,每年的新造林工作只能在采伐迹地山场进行。近10年来,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460.53 hm2,其中营造珍贵树种90.00 hm2,低产低效林改造25.40 hm2;完成人工新造未成林抚育3 251.80公顷次;中幼林抚育间伐1 495.27 hm2,产材13 814 m3;完成用材成熟林小块皆伐387.93 hm2,产材43 213 m3,大径材培育247.60 hm2;从而有效地培育了后备森林资源,为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地利用率较高,现有林中,有林地面积2 380 hm2,森林覆盖率为90%,未成林面积138 hm2,每年有40~60 hm2的采伐迹地需更新造林。二是林地生产力不高,现有林中有林地单位蓄积量112.5 m3/hm2,近年来因风灾、雪灾、冻雨等自然灾害造成近200 hm2低产林,占有林地面积8.6%。三是森林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树种结构中纯林面积达2 018.97 hm2(占87.16%),乔木林面积2 316.34 hm2(占97.32%),乔木林中近、成、过熟林面积1 309.99 hm2(占56.55%),成、过熟林面积595.12 hm2(占25.69%),中、幼林面积998.99 hm2(占43.13%);乔木林面积中杉木林面积1 324.52 hm2(占57.2%),蓄积190 488 m3(占73.1%),表现为中、幼林面积比例过小,后备资源不足,对成熟林需及时合理地利用,同时树种结构调整的任务重。

3 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有林经营步伐缓慢:庙首林场是一家建场50年的老场,虽一直注重森林经营,但目前年均造林面积40~50 hm2,年均间伐面积50~60 hm2,后备资源比例偏小,这种森林经营效率难以满足森林经营需要;二是造林规划设计不够规范、科学,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树种配置、造林密度设计等;如纯林、杉木林面积比例过大,追求高密度栽植、低强度间伐,重产量、轻生态等现象在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三是林业新技术成果的应用较少,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手段较低,不同立地条件和更新代的林木生长量掌握不够准确,资源数据更新相对较粗放、时效较低。四是林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后继力量严重不足。重使用、轻培养,有待吸收年轻、有活力、专业知识较全面的人员,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再培训和提高。

4 森林经营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4.1 森林经营优势

庙首林场建场于1959年12月,在全面绿化的基础上,森林资源质量逐步提高,数量相对较丰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日渐完善、提高。主要从事优良种苗的培育及山地栽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珍稀乡土树种的保护、培育,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同时兼顾林产品的销售及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资源优势。拥有较大比例的近熟、成熟林面积,可采伐资源相对丰富,给林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物质保障。二是管理优势。通过几代人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让多数职工将林场当成自己的家,一直将森林培育作为主业来抓,尽管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但实际操作水平较高,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的能力较强。

4.2 森林经营劣势

一是由于建场早,人员工资负担重,生产性事业单位职工依赖性较强,劳动、用工、分配难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或多或少还存在“大锅饭”现象;二是森林经营的人才数量偏少、知识结构尚有不足,尤其近年来城乡差异距离拉大,年轻大学生不愿到偏僻、艰苦的林场工作,原有人才年龄偏大,形成人才青黄不接现象。

5 经营方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现代林业建设标准的要求[1,2],结合对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性质的分析,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和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林场,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经营管理林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场,提出2010—2019年森林经营方针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在严格保护水土资源、重点保护珍贵种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调整森林结构,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把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林场。

6 森林经营目标

庙首林场是一个商品经营型林场,其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科学合理利用森林和林地,有效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和活力,确保现在和将来都能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同时对周边社区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逐步把庙首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国有林场。具体目标如下。

6.1 森林资源发展目标

有林地面积稳中有升,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生长率通过集约经营增加1个百分点。公益林面积由678.3 hm2调整至861.7 hm2,逐步提高至1 772.5 hm2,提高商品林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2 森林结构调整目标

一是林种结构调整。通过对立地条件适宜、目前受灾较重的低产低效林进行合理改造,发展高效经济林75.6 hm2,用材林面积将由目前的1 736.7 hm2调整为1 696.9 hm2,防护林由566.3 hm2调整为581.7 hm2,建设特种用途林(种质资源林)280.0 hm2。二是树种结构调整。逐步降低针叶林比例,扩大阔叶林比例,针阔叶树种面积比例由目前的71∶29调整为31∶69,并引进和扩大珍稀树种品种数量和栽培面积,其面积由目前的9.87 hm2发展到249.4 hm2。三是林龄结构调整。在确保161.5 hm2杉木大径材培育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林分年龄结构,逐步降低成过熟林比例,幼、中、近、成、过的面积比例由目前的17.4∶26.0∶31.0∶23.6∶2.0调整到21∶2525∶24∶5,使林龄结构渐趋合理,保证资源培育和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造林树种配置及适宜的经营管理措施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健康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森林景观效果更明显。

6.3 森林保护目标

通过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同时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科学利用森林健康经营方法,使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森林经营健康林分达70%以上。

6.4 林产品供给目标

活立木蓄积由目前的26.05万m3增加至30.5万m3,单位蓄积量由112.46 m3/hm2提高为131.67 m3/hm2。年生长量达到24 929 m3,年采伐量21 420 m3,年产木材1.5万m3,木材综合利用率达70%。

6.5 产业发展目标

适应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3],从单纯木材利用转向多资源利用,巩固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条件许可时筹建森林公园,利用林区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业,力争到2019年,二、三产业实现年产值1 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6.6 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在保持林场经营区内的森林资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林场经济实力在价格适宜和便于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收购经营周边社区的集体林地,开展外向型经营。

6.7 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目标

林区道路到2019年到达每个林班,离最远小班距离控制在500 m以内,林区机运道达90 km,机运道密度达到34.0 m/hm2,基本实现道路网络化。对两林区的主林道进行扩建、加固、维修,确保大型载重运输车辆的通行,对沿河林区公路的抗洪能力也逐年提高,力争10年一遇的洪灾不受大的损害。林区供电用户由现在的15%提高为50%左右,自来水用户由现在50%提高为90%左右,保持通讯设施在防火期内网络畅通。造林营林、森林保护、产业生产经营由现在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到人工与机械配套作业,机械使用率达50%,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割灌机、卷扬机、油锯、机动喷雾器等机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林场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化、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6.8 林场文明与和谐目标

职工经济收入由现在的年均1.2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2.4万元,社会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足额上缴“四金”,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职工生活区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改造现有职工住房的危旧房,扩建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增加职工活动室、阅览室、档案室、电教室。在全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让更多的职工参加函授或脱产学习,通过兴办二、三产业为职工家属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林场经营区周边乡村树立生态优先、合理采伐利用的经营理念[4],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屏障,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林场资源得到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为当地乡村公益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达到互利互惠、相互了解和支持,为国有林场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林场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现状及问题、森林经营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提出庙首林场2010—2019年森林经营方针和目标,旨在为评价和判断庙首林场各类经济活动可持续性提供依据和标准。

关键词: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方针,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智慧.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0(1):54-55,80.

[2]郑国杼.茅荆坝林场森林经营方针之我见[J].林业资源管理,1986(6):47-48.

[3]刘于鹤,林进.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从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出发[J].林业经济,2008(7):6-10.

篇4: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一、指导方针和发展目标的确定

加快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信息化带动,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在2020年使我国纺织工业的纤维材料技术、装备技术、工艺与环保技术、信息化水平、骨干企业产品开发研究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以及品牌实力达到同期世界较先进水平,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从而初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方针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商务部等部门有关产业发展政策,本着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经过努力近期可以实施产业化的原则,引导纺织行业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有重点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鉴于中国纺织工业已经是拥有2万多亿元资产的大行业,又面对国际、国内城市和乡村不同市场层次,对它的科技进步不可能齐头并进,达到同样的目标,即使规模以上的企业也有3万来户,资产总额达1.2万多亿元,对这些企业也不可能齐头并进。大规模技术改造和加大研发能力涉及巨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和风险投资,不可能一蹴而就,本着求真务实的精神,我们研究提出了到2010年纺织工业亟待攻关和推广的28项关键技术和10项重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在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的同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调动社会资源投入,这些有限目标的实现必将大大提高全行业的科学技术水平。

预计到2010年全行业产业中在产品质量、创新水平、快速反应能力及劳动生产率方面达到世界同期较先进水平的比重达1/4,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04年提高1倍;到2015年这一比例上升到1/3,其中规模以上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比2010年提高64%;到202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2/5,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劳动生产率比2015年提高55%,比2004年扩大5倍以上。全行业的科技含量、资源消耗水平、环境质量、劳动生产率都实现较大提高。

二、到2010年重点突破的28项关键技术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的主要特点

(一)28项关键技术,突出五个重点

首先是发展纺织新材料和新材料加工技术。发展多元纤维资源,加强对化学纤维、天然纤维、新型生物化学纤维的高性能、高功能开发以及开发纤维的再生循环利用技术,是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11个子项中包含了10种新材料和13种涉及用于技术纺织品的高功能、高性能纤维的加工技术,其中用于智能纺织品纤维的技术是属于前沿性开发。

二是对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纺织工艺技术的高科技改造,虽然只有5个子项,但涉及对棉、毛、麻、丝、化纤纤维的纺、织、染、针织等各种新型加工手段的攻关。这些内容量大面广,产业链长,研究领域宽,对现实的影响最直接,体现了对行业主体生产的改造。

三是生态纺织品和环保、节能加工技术,包括7类子项。这里列出的内容都是在新时期无论从国际贸易角度,还是科学发展观角度,必须尽快突破的新技术。按生态标准既要解决治理环境污染的问题,又要解决清洁生产防止污染的问题,节水、节能、节约资源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

四是纺织信息化技术,包括4个子项。建设以先进、高效、稳定的行业信息网络,构建结构合理、内容完善、查询便捷的行业信息数据库和注重实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以及人才的培训制度,开发纺织ERP软件、CIMS软件和专业化电子商务平台及交易规则,推动“e百工程”和“e千工程”。

五是基础科学研究,这是在以往的行业科技规划中很少见的内容。应用基础研究是用新兴科技改造传统纺织产业不可逾越的过程。不仅要在纺织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研究中有新的突破,而且还要致力于相关学科的交叉,比如:采用现代数学、现代物理学、现代化学、现代生物工程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领域的最新成果,以解决行业重大课题。还要应用环境科学、生态学、文化人类学、工程人类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开拓纺织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

(二)关于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

纺织机械技术装备的进步是我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的基础,纺织机械从来都是纺织科技的重要载体,它的先进性关系到我国纺织工业的总体科技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对行业经济来说,它是资本有机构成的主要物质表现。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无论改革开放发展到怎么的阶段,都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发展自己装备制造业的基点上。当前进口先进装备的价值已占全行业装备投资的50%,但在主要加工设备总量中只占15%左右,可见提高自己装备能力的重要性有多大。到2010年要完成对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攻关,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任务,而在2010年之后大量投入行业使用,仍有大量新的科技课题等待我们突破。

三、10项政策措施

(一)在全行业大力倡导发展科技生产力、科学发展观和科学管理,落实信息化带动作用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5项要求,实现28项技术攻关和10项成套设备攻关,把中国纺织工业的增长方式切实转向依靠新型科学技术上来。引导企业投资、社会投资、海外投资和争取各级行政资源向纺织科技进步倾斜,使企事业单位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按不同单位达到2—10%,提高科技对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

(二)引导纺织工业各行业、各地区和企业,根据行业科技进步总体纲要要求,都应有自身的战略措施,克服短期行为,注重实效,克服形式主义。

(三)求真务实,分类示范引导。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全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重点落实在产业质量、创新和快速反应这三个关键结合点上。对大企业大集团重点发挥企业国家级开发研究中心对行业的示范带头作用;对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重点建立产业集群产业创新平台的示范作用。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包含五大服务体系即产品开发研究、质量标准检测、全方位培训教育、集群区域与企业信息化、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把表彰先进典型引导的工作引向深入。

(四)探索市场经济规律,以投身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时代精神和经济办法推动产学研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结合,上下游企业整合,相关产业联合,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融汇,国内国外广泛合作,发挥行业内外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专家学者在纺织产业升级中的领军作用。

(五)在全行业实施名牌战略。以市场评价为尺度,鼓励企业培育拳头产品,创自己的名牌,以名牌的市场价值和市场份额体现产品、企业、区域、行业产业链的综合竞争力。在2010、2015、2020年以质的提升为主,逐步从国内名牌提升到国际名牌。以名牌产品的集中度来检验行业的综合竞争力。

(六)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动改革企业制度、人事制度、劳动制度,倡导激励机制,提高队伍素质。发挥大专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社会办学、成人教育,专门培训的功能,发挥科学图书出版发行传播普及作用,提升企业技术人才、开发人才、管理人才、技工人才的创造力。发挥纺织行业和相关行业专家、学者、教授、重点实验室的作用。

(七)在全行业倡导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风尚,依法维护发明权、商标权、著作权,改变以往重硬件投入轻视软件开发,企业缺少知识性无形资产的落后局面。

(八)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继续引进先进技术、专门人才。扩大与各国同业组织间的对话与合作,积极为中外企业技术合作、投资合作、技术交流、信息交流、商务和展会合作等提供高效咨询服务。

(九)加强标准化工作。应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各标准化委员会的工作,在执行国家标准法的前提下积极采用国外先进标准,制定贴近企业、贴近市场与国际接轨的产品标准,规范竞争秩序。要特别重视ISO9000质量标准体系和ISO14000环保体系的推行和认证,积极推进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维护公平竞争环境。继续开展行业性与国际贸易接轨的质量检测服务工作。

篇5: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一、指导思想

围绕公司“安全、优质、诚信、高效”的经营理念,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全面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结合公司情况,制定安全生产及目标管理制度。

二、安全生产方针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员工及驾驶员素质,落实安全管理,保障员工、驾驶员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生安全、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

三、安全控制目标

1、企业道路交通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数为零;

2、乘客交通死亡事故控制数为零;

3、行业监管部门下达的整改通知书整改反馈率100%;

4、出租车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安全评价率100%;

5、驾驶员持证上岗率100%;

6、驾驶员违章处理率100%;

7、按每座位最低保险金额标准足额投保乘客承运人责任险率达100%(确保在经营期间承运人责任险不中断);

8、车辆上安装GPS卫星定位终端及使用率100%;

9、从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培训率达100%;

10、隐患整改率100%。

四、目标制定的原则

1、整合一致原则。公司安全目标是各部门分目标的依据,各部门的目标要服从公司总体目标。

2、均衡协调原则。各部门目标之间,要注意协调均衡,正确处理好主次目标之间的主从关系和各分目标之间任务、范围、职责、权限关系以及各个目标实施进程上的同步关系,以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

3、分层负责原则。公司总经理是公司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任人,领导班子对公司目标负责,同时对各部门的分目标提出要求,各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负责。

五、明确目标与指标的制定

1、公司每年初根据上年安全目标完成情况和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出公司本安全生产奋斗目标,并形成文件下发各部门。并与各部门第一责任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部门负责人知道当年安全生产目标。

2、各部门安全目标制定实行自上而下、层层分解。

3、各分管领导要按照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职责在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指导下,与分管单位的负责人研究制定本单位的分目标,形成书面资料报分管领导、安全管理部门。

4、各部门按照分管领导所确定的分目标,由各部门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细划成各具体目标,要对每项目标完成的时间、进度和所达到的标准有具体要求,落实到每个岗位,责任到人。

六、目标的分解

根据目标对各部门、车间进行层层分解,并确保安全生产目标人人知道,人人心中有安全。

七、目标的实施

1、制度建设目标明确,谁主管谁负责,责任落实,重心下移,管理从严。

2、各部门按照本单位所制定的目标,由单位第一负责人检查督促本单位目标完成情况,每月针对目标完成情况及未完成原因进行分析、通报,奖优惩劣,增添措施,保证目标进度。

3、安全副总经理牵头按月检查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在安全例会通报各部门目标完成情况,对今后工作做出具体的安排意见。

4、每年计划投入安全生产专项资金1至2万元。

5、安全教育、培训管理人员每年一至二次,要特别重视新驾驶员法律法规及安全制度的培训教育。

6、安全检查:全面安全大检查每月进行1次,每季度一次联合大检查(含夜检),安全科及时总结每次的检查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整改后并存档。

7、安全学习例会每月1次,及时总结,找差距,指出存在问题,落实解决办法,以提高安全管理综合水平。

八、目标的考核

1、目标考核参见本公司《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及《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和工作目标考核表》。

2、考核由公司分管安全的副总牵头任组长,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组成考核领导小组,每年对各部门、车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审批,奖惩兑现;考核资料由安全管理部门存档、备查。

3、日常考核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至少每月检查一次,并存档,重大问题报分管安全的副总,并落实相应措施,同时作为每季考核的依据。

篇6:方针及目标管理制度

公司各部门:

为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经济效益,根据公司的实际,经广泛征求意见,公司决策层研究决定,现由总经理批准并发布公司经营管理方针及目标。

公司方针

以产品质量求生存,以技术进步求效益,以管理创新求发展,打响苏威牌,做强威特凯。

对企业方针的释义

“以产品质量求生存”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需要和保证,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公司的市场定位为以养鸽业为基础的农业和食品业领域,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标准化生产体系来提高公司产品的质量水平,从每个细微的环节开始,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按标准去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产品,才能使企业在任何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以技术进步求效益”

技术进步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公司要形成持久的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增长的空间,必须在技术创新上有所所作为。公司要在肉鸽新品种引进、培育,生产技术、现代化设备引进,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等方面进行技改技革和技术攻关,努力达到始终站在行业的技术前沿,以最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以管理创新求发展”

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管理创新包括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等等,而企业的一切创新活动都要依靠人来进行,在现代条件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于成员强烈的创新意识,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因此,公司将以人为本,唯才是用,积极改革内部管理体制,营造具有激励机制的人才培育氛围,逐步探索建立起适应市场需要、便于管理、相互协调、职责明确、工作高效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体制;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公平可行又便于绩效考核的分配制度,激励各部门及广大员工发挥出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证;积极改革内部管理制度,创立一套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制度;从打造强势企业文化入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用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集神聚气,大大地激活潜在的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打响苏威牌”

品牌是一种承诺,是企业对其产品的质量向客户的最终承诺。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顾客,顾客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这就要求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高技术、高质量的原则生产产品,开发新产品,以质量为依托,以“诚”为信,创名牌产品,不断提升公司的形象,增强市场竞争力,持续满足顾客要求并争取超越顾客期望。“苏威”品牌是我公司的注册商标,我们将通过品牌经营、各级名牌产品的争创和宣传,来扩大“苏威”品牌的市场覆盖率和知名度,使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做强威特凯”

全面实施管理创新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名牌战略,全员要增强“质量兴企”的意识,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做强威特凯,依靠科技进步做强威特凯,用现代经营管理手段做强威特凯。

经营管理目标

2007年:完成投资500万元,建设占地面积80亩、存栏10万羽的现代化大型蛋鸽生产基地及环境美化工程。实现年销售5000万元。苏威牌乳鸽、鸽蛋争创江苏省名牌产品。公司争创无锡市农业龙头企业。

2008年:完成投资3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20亩,拥有一幢办公大楼、一幢员工食堂、二幢员工宿舍大楼的现代化行政生活区;建设日加工能力500-1000只的宰杀流水线1条,实现年加工能力35万只的肉鸽深加工车间。全面推进肉鸽合作社建设,实现年销售收入1亿元。

2009年:完成投资100万元,兴建一座占地面积10亩的生物肥环保项目工程,使公司所有养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鸽粪成为生物肥的原料,变废为宝,提高产业链的综合利用率。完成投资150万元,年生产能力5万吨的肉鸽饲料厂。实现年销售收入1.5亿元。

2010年:完成投资1000万元,兴建一座具有先进水平的科技研发实验中心及一座占地面积30亩、年生产各类精加工肉鸽熟食制品500吨的全封闭厂房。以绿色营养、健康为出发点,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实现年销售收入2亿元。2011年:在全省设立生产基地。全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网络。积极与科研院校开展对口合作,完成2个肉鸽新品种的培育,大力进行有机食品、饲料加工、鸽病疫苗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实现年销售收入3亿元。带动养殖、种植、运输及相关农户,带动农民致富。把威特凯鸽业建设成为江苏著名,中国知名的新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以上公司经营管理方针及目标要求公司全体员工都能熟记,贯彻落实到不同的职能和层次中,使各级员工都能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活动的重要性和为实现本岗位的目标所做的贡献。

江阴市威特凯鸽业有限公司

篇7:安全生产方针及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历史由来:

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

第一次;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

第二次:1959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省井陉煤矿时指示:“在煤矿,安全生产是主要的,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第三次:1960年,我国第一艘万吨巨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后,周恩来总理对当时的交通部长说:“你们搞航运的,也要安全第一”。

后来,安全第一纳入了党和政府的许多文件。1987年4月,劳动人事部在北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人事厅局长、劳动保护处长、矿山监察处长、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长会议,会上正式提出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

江泽民同志对安全生产的论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胡锦涛同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论述: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6年3月27号下午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强调:

一、关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的四个“必然要求”: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重视和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安全,关爱生命,进一步认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坚持不懈地把安全生产工作抓细抓实抓好。

三、强调了发展的“三个不能”: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

四、安全生产方针由“八字方针”充实为“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五、强调搞好安全生产,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和政府要

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加强领导,转变作风,狠抓落实。

六、强调了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的“三个同步”: 要坚持把实现安全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责任,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促进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要经常分析安全生产形势,深入把握安全生产的规律性和特点,抓紧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政策举措。

七、强调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要搞好舆论宣传和引导,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生产活动,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和支持安全生产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最大合力,尽快实现我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更加良好的社会环境。

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安全生产作为经济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来抓。

(2)安全是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不允许以生命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达不到安全生产要求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把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

(4)要依法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安全生产的意义:

(1)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和条件。

(3)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一项基本原则。

安全生产的原则:

1、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五同时”原则)是指企业的生产组织领导者必须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的原则。

2、安全具有否决权原则

3、“三同时”原则(《安全生产法》第24条)

4、“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为进一步搞好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贯彻执行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现发布我单位2010年安全生产目标如下:

1、通过安全标准化考评验收,提高公司安全管理水平。

2、死亡事故实行零指标。

3、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以及其他影响恶劣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4、年轻伤事故不超过2起。

5、重大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95%以上,一般事故隐患整改合格率100%。

6、安全设施完好率98%。

7、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8、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9、职工的各项工作环境指标符合国家的安全标准。

要求各部门认真学习和领会,并据此确定安全工作目标。确保实现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措施和工作: 企业自身:

1、遵守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不

断完善、落实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2、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3、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的原则,督促各车间、各部门、各班组、各岗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

全生产管理制度,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4、落实安全技术措施,不断强化对危险源的监控,积极防范各类事

故的发生,持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绩效;

5、开展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和演练,进一步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上报工伤事故,并按“四不放过”原则严格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7、完成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修订完善工作,使之符合《安全生产法》等新颁法律法规的要求;

8、不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提高安全

生产管理水平;

9、对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奖励,对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者、工伤事故责任部门和责任

人进行处罚。

各部门、各车间、各岗位及员工

1、严格实施本企业指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责任制;

2、生产场所及生产和辅助设施等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各种机械设备转动部位安装防护罩、栏杆,劳动防护用品必须按需配备发放实物;

3、生产作业场所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

志;

4、保证安全生产资金的有效投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整改;

5、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对新员工进行

上岗前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

6、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活动,检查要有记录,发现隐患应及时上

报并落实整改;

7、定期组织开展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并有

记录;

8、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按“四不放过”原则,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参加调查事故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落实整改措施,及时上报企业领导

上一篇:小学作文:四季的美下一篇:船舶建造工艺流程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