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精细解读

2024-05-22

《再别康桥》精细解读(共8篇)

篇1:《再别康桥》精细解读

新诗历来是中学文本解读及教学的难点,其中,《再别康桥》又可谓难中之难,比《大堰河》、《长沙》都难。为什么这告别诗不应解为离愁别恨?为什么要说“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为什么那云彩一片都不能带走?本文试提供一点参考。

可以这样理解“沉默”和“云彩”

没有古代别离诗那那种离愁别恨,这是《再别康桥》解读中的主流意见。持此说的最得力者,至少有新诗研究的著名学者严家炎、孙玉石、孙绍振、蓝棣之。不仅因为这些解读者的意见很权威,更重要的是人们的普遍感觉,用北大主编的人教版高中课本文后练习的话,就是——“感觉很美”。这很美的感觉,只要一切从实际体验出发,就不是那种离愁别恨的感伤美,而是纯美之美,是母校美、情谊美、初恋美、深情眷恋美……如要予以概括,我以为,孙绍振发表在《语文学习》上的那篇论文说得最好,是一种“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是一种值得无比珍惜的、深藏于心中的情感经历。

于是,我们理解了,康桥(剑桥)是世界著名的美丽大学,美的景致很多,但诗人不取那富丽堂皇的名胜,不写那繁华热闹之景,只取静静的康河一隅以及那“青草更青处”的旧梦重温之地,诗人是要进入那最宁静的境界,任由自己遐想,彻底地回到当年那最美妙的一刻。

我们暂且把头尾有关“云彩”的二节搁置一旁,先从主体的中间五节读解起。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注意,不是青柳,这就与作为离愁别绪的传统意象作了切割。就像李白诗云“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徐志摩是诗人不言苦,不让柳条青。当然,是夕阳映照下,杨柳变“金”了,这就是客观景象特征为主体精神服务,诗人要取这柳之婀娜多姿和金之灿烂珍贵,把他的康桥经历变为最美好的新娘。是新娘,而不是女郎、美人、少女。人说,新娘是女人最美的时刻,不,这更是男人心中最美的时刻。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那是何等的甜蜜、何等的幸福!那是极度的迷恋、极致的情感!所以,就像金柳的艳影在康河的波光里荡漾一样,新娘的艳影在诗人的心中荡漾。这是何等的温馨缠绵,何等的缠绵难忘!

于是,在这有新娘艳影的康河柔波里,诗人“甘心做一条水草”,永远陪伴在新娘艳影之旁,新娘的艳影永远在自己心中荡漾。我们又要注意了:这全都是影子!是“化身”!是想象!那波光里荡漾的不过是新娘的艳影,这艳影,水草可以永远“见”到“她”却永远不能与之化为一体,而这新娘又只是康河畔金柳引起的幻觉,然而,这又确乎是诗人心中永恒定格的形象。这一切是“虚”的?是的。这一切却又是“实”的,谁都无法从诗人心中夺走,

——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字里行间充满着精神的满足、精神的幸福。这就是不带任何占有欲却又可永远拥有的柏拉图说的“精神之恋”,人们说的“梦中情人”。

——诗人是在说追求林徽因的最美岁月?虽然风华绝代的才女已名花有主,“新娘”只是永远荡漾在自己心中的艳影,但诗人并不占有,只是祝心上人一生幸福,自己甘心做一条水草,永远陪伴在艳影之旁,只要艳影永远在心头荡漾!是在说康桥?这是他心中的圣地,虽然不能永生永世待在那里,却可以永生永世留存于心中!是在说一切曾经经历的永生难忘、永远眷恋,虽不能永远在一起,却可以在精神上永远拥有美的故事?是的,都是的!如今重游故地,重返康桥,重新漫步于昔日漫步过的河畔金柳旁,睹物思情,充满甜蜜,充满幸福。

诗人是在重温旧梦,那榆阴下的拜伦潭,沉淀着多少求学青年、多少向往自由的学子五彩斑斓的理想之梦。诗人开始了他的寻梦之旅,在青草更青处的幽会之地,在星辉斑斓的夏夜校园,在任船飘荡的康河之夜,多少往事,多少理想,多少师友,多少邂逅,多少欢聚,多少幽情,多少秘密,一齐涌上心头,这是何等令人心动的精神之旅!诗人真想放声歌唱了!——“但我不能放歌”,不要放歌,不要惊醒了过去的最美的回忆,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待一会儿,在这告别之夜,让自己完全沉醉在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独享的幸福里。原来这就是不放歌的缘由!悄悄是告别的最好礼物,让自己更多一分、更多一秒,更完全彻底地、不受任何干扰地同到最美的过去,在这最令他心仪的康桥岁月里再多待一会,再和梦中的“林徽因”多待一会。连夏虫也都知趣地不出声,不惊扰,在“为我沉默”,抑或是自己过于静心沉醉,连夏虫的叫声也听不见了?

所以,“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整个康桥沉默了,为她远行归来又即将远行的学子腾出时间、空间,腾出想象的天地,让他更多一刻待在母校的岁月里,更多一刻静静地回味那曾经经历的美好时刻,静静地独享那甜蜜的邂逅,静静地回味那独享的秘密。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这是康桥的,也是一切母校的馈赠,是诗人,也是一切学子告别母校的企望,是毕业前夜,同学少年间的相互提醒——不要出声,不要惊扰,让我们再多一会儿待在母校的怀抱里,再多一刻流连在那与母校千丝万缕的感情世界里。这也是康桥的学子对母校特有的轻柔、宁静之美的“感恩”,感谢母校这天人妙合的静谧,让“我”能最自由、最精微、最不受干扰地忆想当年那美妙的一切。 现在最重要的,是要让康桥这个梦绕魂牵的感情世界以最完整的面貌保存在自己的记忆里(蓝棣之语),那美的一刻,无数美的一刻的有关的一切,都不要破坏,不要动,就像摄影镜头的定格,不仅将那美丽的心情、甜蜜的瞬间、秘密的一刻定格,而且将环绕、诞生这美好情感的康桥美景的一切都定格,包括那漫步的康河畔,那金柳、波光、艳影、水草、彩虹,那榆阴下的一潭,那青草更青处……不仅这些康桥原有的一切,而且当年那刻康桥美景里出现的星辉斑斓的夜空,甚至,连“路过的云彩”都被“定格”,都进入摄影镜头!

原来这就是云彩出现的原由啊!那美丽、轻柔的云彩是康桥最美那一刻的动人画面、完整画面的一部分,是康桥情感世界的见证,不要破坏了,让它连同康桥旧梦一起最完整地成为康桥史册中的一页(假如当年有人“偷拍”,那云彩下徐志摩与林徽因康河边的漫步,当是最浪漫的老照片之一),让它最完整地摄入自己无限眷恋的记忆里吧。为什么把云彩作为那最美一刻镜头的代表?云彩是康桥的“身外之物”,连云彩都不能漏掉,何况康桥原有的一草一木,一水一潭。所以,不应带走一片云彩,就是不应破坏那最美一刻的完整画面。而诗人在那告别的前夜,连“夏虫也为我沉默”的最宁静的世界里已纤细无遗地重温了一遍旧梦,已把最美一刻的完整画面摄入了自己的记忆。诗人已毫无遗憾,他可以潇洒地说: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这不仅是诗人的,也是所有学子告别母校的经典仪式——第一是“沉默是今晚的`康桥”,第二是“不带走一片云彩”——如果你在母校有过令你魂牵梦绕的情感经历,包括美好的师友情谊、美好的初恋,美好到见证她的一切都格外让人珍惜,那你就既应把一切美丽的故事完整地留给母校,留给后学新人,变为母校精神财富的积淀、岁月如歌的记录,又可以把这一切全部装进脑海,把整个母校,尤其是只有自己知道的美丽故事装进自己的情感世界,带她走向海角天涯。这不仅是告别母校的经典仪式,也是一切最美、最甜蜜经历的回味、独享、眷恋仪式,人人都可能有这美丽的一刻、美丽的邂逅。所以,这哪里是古老别离诗的离愁别绪之情能够称说的?

可以这样解读

利用创作背景资料进行解读,是解读《再别康桥》比较简便的方法。

《再别康桥》的一般创作背景,人们是比较熟悉的。即I9秋至1922年8月中旬,徐在伦敦,主要在剑桥(时译康桥)大学学习。在这时期,与林徽因曾有一段恋情,回国后的1923年3月,他发表了长篇抒情诗《康桥再会吧》。1925年7月他第二次造访伦敦,于1926年1月发表了人们熟知的著名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初,他第三次造访伦敦,重访剑桥大学,10月至11月经访印度、新加坡的回国途中,于11月16日即将抵达祖国的轮船上,挥笔写下了不朽杰作《再别康桥》。即使不作深入探讨,从上述事实,也能感到此诗与作者对康桥的感情以及对林徽因的恋情有关。

我们现在就作者同时期、同样经历背景下所作的一诗一文作一比较。先看《我所知道的康桥》,其与《再别康桥》诗意、诗昧互相印证的文字太多了,如:

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阴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的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你的性灵。

尤其是那四五月间最渐缓最艳丽的黄昏。那才真是寸寸黄金。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

——这宁静、优美、调谐的妙意,这神灵性的美感,不是在《再别康桥》里又让我们再次体验?尤其是诗人最神往的最能体现这妙意、这神灵性美感的最神秘的康桥黄昏,不是变成了诗中让诗人无限痴迷的最重要的意象——“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桷阴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这不就是《再别康桥》里的金柳、水草、清澈见底的康河?

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那多不费劲,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穿一身缟素衣服,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帽影在水草间颤动,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恣态,捻起一根竟像没有分量的长竿,只轻轻的,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身子微微的一蹲,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她们那敏捷,那闲暇,那轻盈,真是值得歌咏的。——你能说诗中“在我的心头荡漾”的“新娘”、“艳影”没有这撑船女郎轻盈的倩影?能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与此完全无关?

这岸边的草坪又是我的爱宠……有时读书,有时看水;有时仰卧着看天空的行云,有时反扑着搂抱大地的温软。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阴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这不就是诗中所说的“青草更青处”?“撑一支长篙”、“满载一船星辉”的“寻梦”之旅?“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的“榆阴下的一潭”?以及诗人真想“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原因?那“女友”能不说就是林徽因?那仰看的“行云”不就是“西天的云彩”?

我们前面着重提到的孙绍振解读的“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则直接道白了:

啊!我那时密甜的单独,那时密甜的闲暇,

啊,那些清晨,那些黄昏,我一个人发痴似的在康桥!绝对的单独。

我那时有的是闲暇,有的是自由,有的是绝对单独的机会 说也奇怪,竟像是第一次,我辨认了星月的光明,草的青,花的香,流水的殷勤。我能忘记那初春的睥睨吗?曾经有多少个清晨我独自冒着冷去薄霜铺地的林子里闲步——为听鸟语,为盼朝阳,为寻泥土里渐次苏醒的花草。为体会最微细最神妙的春信、

——于是,我们理解了,在重返康桥又将离别的最后一晚,他不要放歌,不要一星点干扰,他来也悄悄,忆也悄悄,告别的仪式也悄悄,他要再次单独回忆那新娘般圣洁、宁静、神秘的康桥黄昏,再次独自品味那最微细最神妙的康桥之美、初恋之美,再次独享心中的甜蜜、心中的秘密。

再看《康桥再会吧》,这是近百行诗句的长诗,这里只选若干诗句,从中可看出它与后发的《再别康桥》及《我所知道的康桥》在深情、眷恋、纯美,乃至美景的取景上的相通、相关之处。

康桥!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

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

汝左右,任地中海疾风东指,

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

归家后我母若问海外交好,

我必首数康桥,……

设如我星明有福,素愿竟酬,

则来春花香时节,当复西航,

重来此地,再捡起诗针诗线,

绣我理想生命的鲜花,实现

年来梦境缠绵的销魂足迹,

难忘七月的黄昏,远树凝寂,

像墨泼的山形,衬出轻柔螟色,

密稠稠,七分鹅黄,三分桔绿,

那妙意只可去秋梦边缘捕捉;

难忘村里姑娘的腮红颈白;

难忘屏绣康河的垂柳婆娑,

——但我如何能尽数,总之此地

人天妙合,虽微如寸芥残垣,

亦不乏纯美精神:流贯其间

上述一诗一文,充分说明了《再别康桥》的“独享的甜蜜”、“独享的秘密”、“深情眷恋”说是比较符合作者的创作意图的,也是比较简便的解读之法。

可以这样实施其文本解读教学 这里介绍的,就是直接将前文就“沉默”、“云彩”所作的随文解读引入课堂。根据在哪里?根据是陈日亮的教学。虽然,《再别康桥》一诗的文本解读教学,至少课改十年来,已不乏把这美传达、“还原”出来,引导学生体悟、破解它的好教例,如最常见的朗读+研讨式,有李镇西的名课,最放手让学生自个体验的,有郑逸农的“非指示性”教学名例。但我以为,陈日亮提供的,我称之为“随文读解”的做法,是最便于操作,也是最靠近这种美的教法之一。

陈日亮的教法似乎很传统,主要就是教者在讲授,在随文读解,其实,他又融进了新时代的启迪、对话、生成。前文就“沉默”、“云彩”所作的随文解读,就直接吸纳了陈先生不少讲授原话。下面我们随便摘录其讲授文稿中的几段。

陈日亮在要求学生先将过去关于离别诗的印象清空、“格式化”,将那些“离愁别恨”搁置一旁,先努力地一切从实际出发,专注地、投入地、放松地读读该诗后,紧接着,陈先生如是随文引导学生欣赏:

何以是新娘,而不是姑娘或是女郎?想象一下迎新的场面吧,新郎见到穿着新嫁衣的新娘,是何等的新异惊喜!……那么,朗读这首诗就一定要“柔读”,要读得很温情,很轻柔,很浪漫。

有同学说,就如同诗人轻轻地采,生怕破坏了校园的宁静一般,这时是不愿破坏美好的梦境。这个感觉比较贴近诗心。……从诗人决定“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看来,那是一趟让人心动的精神之旅,多少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多少师友仿佛就在眼前,所以他觉得满天星辉都落到了船上。禁不住兴奋得要放歌。读到这里,我们可以想象诗人已经沉醉于旧梦之中,可是他又忽然警觉:“但我不能放歌”。“但我不能放歌”、

为什么不能放歌?一个同学说得好:是怕惊醒了那个美梦。“惊醒”两个字比“破坏”好!……还是和昔日的梦静静地多待一会儿吧……在这里,诗人用诗的形式,又一次生动地表明了他所喜欢的是“甜蜜的单独”(《我所知道的康桥》,下引号内话语均出自此文)。如果说,过去在康河边上度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今天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康河单独度过最后一个夜晚。再一次让“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你的性灵”,不正是诗人此时此刻对此情此景的最好的体验吗?

可见,前文介绍的就“沉默”、“云彩”所作的随文读解,稍加改造,是可以直接进入中学课堂的。它并不复杂,便于操作,然而,学生表层的“很美的感觉”将由此升华为理性的认识。

注释:

①以下解读,如关于新娘、精神之旅、不能放歌等等,直接吸纳、采用陈日亮《如是我读》中《再别康桥》解读,详见本文第三部分(可以这样实施文本解读教学)。有关云彩、沉默等等,为笔者所解读。②参见王丽主编《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中孙玉石文,中央编译出版社。③见陈日亮《如是我读》中《再别康桥》解读教例,华东师大出版社。

篇2:《再别康桥》精细解读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第1节,点明全诗的主旨,这一次“再别康桥”,不是告别母校,不是告别友人,旨在“作别西天的云彩”。连用三个“轻轻的”,反复吟咏自己只身悄悄地来到康桥,想要悄悄地和“西天的云彩”话别。“云彩”是美丽的,也是虚无飘渺的,诗人临别康桥有什么悄悄的话儿不事张扬,只能独自向“西天的云彩”倾吐衷肠?诗开头即把我们带进了一个虚无飘渺、迷茫朦胧的境界。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第2节,写柳树的倒影。在那四、五月间的艳丽的黄昏,夕阳的余辉把康河岸边的垂柳镀上了一层金色,那婀娜多姿的柳条儿随着柔风轻轻地摇晃,宛若一位娇艳柔美的新娘。美丽的倩影倒映在粼粼的波光中,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写的是诗人对往昔美好的回忆,在文字里,在诗句中,浸透着诗人甜蜜的眷恋和无限的喜欢。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感呢?诗人没有明白地告诉读者。但从“金柳”、“新娘”、“艳影”这几个词来看,那一定是一段非常美好的回忆,也许或多或少和女性有关联吧。

软泥上的青荇(1)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注](1)青荇:绿色的水草,荇,xìnɡ。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在康河细腻光滑的软泥上,散布着绿油油的充满生机的水草,它们随着清粼粼的水波在水底招摇,“招摇”即“逍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绿油油的水草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自在地摇晃着身子,乐吱吱、笑呵呵,好像天真活泼的小精灵快乐逍遥!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诗人心为物役,物我两忘,情愿做一条康河清波里的水草。作者通过“招摇”一词,把水草人性化了,生动地写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由,而“甘心”两字,也正写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留恋。

那榆阴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第4节,写榆阴下的清潭,即拜伦潭。康河的上游,河身曲折多弯,那里有闻名的拜伦潭,传说当年英国著名诗人拜伦常在那儿游玩,诗人在剑桥读书时也常来这里游玩。在这一节诗里,诗人完全超脱了现实而进入了幻境:那浓阴覆盖着的潭水,不是纯净无色的清泉,而是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天上虹”;可惜它“揉碎在浮藻间”,这“彩虹”,就是“沉淀”在诗人心灵深处的“梦”。这“梦”像“彩虹”,很美;但是它“揉碎”了,又很凄楚。

读这一节诗要注意“沉淀”一词。“沉淀”,意即这是过去的而且积淀在心灵的最深处,那“彩虹似的梦”就是长久以来隐藏在诗人心灵深处的秘密。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原来,《再别康桥》是诗人心灵的“放歌”,是诗人“隐私”的“曝光”。诗人的“隐私”是什么?是美好的理想破灭了,还是绚丽的爱情化为了泡影?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第5节,写康河泛舟。康河是美的,在夕阳西下的时刻,驾一叶小舟,撑一支长篙,穿过垂柳榆阴,划破水中的霞光彩虹,船儿便缓缓地向着青草更青处漫溯。那“青草更青处”是一个什么样的神奇梦幻般的境界?为什么令诗人那么神往?诗人没有明说,让我们展开想象,同诗人一道去尽情地享受吧。当晚上归来时,天上星光灿烂,水中星火闪烁,连小船儿也载满了一船星辉。波光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满载而归,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读这一节诗要特别留意“寻梦”二字,它是本节诗的“眼”,也是全诗的“眼”。此时此刻,诗人的心灵也在康河里“泛舟”,追寻着当年在康河里度过的美妙时光。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意即向心灵的更深处追忆,他终于寻回了那“沉淀”在心灵深处的彩虹似的“梦”。诗人在梦幻中、在回忆中“满载一船星辉”,那“揉碎” 了的梦“破镜重圆”,诗人陶醉了,忘情了,他沉浸在斑斓的梦幻里,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1);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注](1)笙箫:shēnɡxiāo,管乐器,这里代指乐曲。

第6节,在“追梦”中诗人忘情了,以至于高声“放歌”,但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猛然觉醒“我不能放歌”。为什么“不能放歌”?这是“沉淀”着的“梦”呀,这是积淀在心灵深处的隐私呀。“悄悄是别离的笙箫”,诗人要“别离”什么?要“别离”这“揉碎”了的“梦”。现在诗人把“梦”“寻”回了,那是甜甜的,他要独自享受,那是酸楚的,他只能独自吞噬。这静悄悄好比“别离的笙箫”,一个人静悄悄地沉思默想,在沉默中体味着别离的滋味。就连青草丛中的夏虫似乎也体会到了这离别之情,也为他保持沉默。往日欢愉喧哗的康桥,也与他心气相通,今晚沉默了,一切的一切都为诗人别离那“揉碎的梦”而沉默了。“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无声胜有声,诗人无声的告别胜似有声的笙箫。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第7节,跟开头呼应。首尾两节节奏相同,语意相似,仅变换几个词语,形成一种回环美。“不带走一片云彩”呼应开头“作别西天的云彩”。“云彩”是什么?读到末尾,我们不难看出,“云彩”就是诗人追寻的“梦”,“不带走一片云彩”或者说“作别西天的云彩”,就是不带走这个“梦”,就是要“别离”这个“梦”,去追寻他的新的“梦”。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赏析

轻吟漫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将会陶醉在那注入了纯情的一个个意象中,感受到他那故地重游、乍逢即别的一段思绪和一步几回头、欲别不能的缠绵情谊。

情如云飘逸。“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优美的旋律,抒写出诗人飘逸洒脱的风度。四句中用了三个“轻轻的”,幻觉到诗人已经离开地面轻飞慢舞起来;一“来”一“走”的`短暂时间中,突出了一个“别”字。古往今来,文人的别离都是销魂断肠的,徐志摩总想借助轻松的语言来承载沉重的心情。因此,诗一开头,就让这种情如云一般飘渺在空中。云,既捉摸不定,又实实在在;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是作者精心挑选的第一个意象“云彩”所蕴藉的情感。

情如柳柔细。柳是中国诗歌中传统的意象,诗人之所以钟爱它,一是取谐音“留”,即对别离的人的挽留之意;二是取一插入土壤就能生长的旺盛生命力之意。但徐志摩却拓展了它的意象,把它活化成了“新娘”:“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诗人的这一幻影,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忆,也是对如歌青春的唤回;既是甜蜜爱情的再现,也是对过去爱情的怀念。作者重返康桥应该说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的是可以在康桥寻梦,寻找青春、理想、爱情之梦,“撑一支长篙”,到康河中“寻梦”,寻到了满满的“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这是何等畅快,何等惬意!接着,笔锋一转,“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连 “今晚的康桥”也沉默。本该高歌一曲,快乐快乐,反而寂静得只能听心跳,这是何等郁闷,何等痛苦!

作者曾自述:“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重返故地,“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理想破灭,爱情受挫。这情感如柳枝柔软脆弱,感触似柳叶细腻深沉。

篇3:《再别康桥》里的人生意蕴解读

初看上去, 这只是一首表达莘莘学子对母校深厚情感的诗歌。徐志摩在剑桥大学度过了一段人生中最难忘、最自然、最愉快的光阴, 两年时间里, 它不仅接受了剑桥大学文化的洗礼, 确立了人生的信仰, 而且还充分领受了生活的优雅闲适和大自然的神秘美妙。经过了世事的纷繁与袭扰之后, 他又一次回到母校, 仿佛昨日重现, 星光依旧, 花香依旧, 康桥依旧。诗人百感交集, 再一次投入母校的怀抱, 久久不愿离去:“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沿着康河散步, 撑着长篙漫溯, 美景似幻, 诗人重新领受昔日的美好, 沉醉不已:“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然而,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物是人非, 昨日永难重现, 更何况梦醒时分的游子又要远行。于是冲口而出的歌声化作了无言的沉默、无尽的惆怅:“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浓浓的惜别和淡淡的忧伤油然而生。

但是, 诗人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以此为契机, 展开了对人生命题的思考。“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一定包含着健全的眼光和见识, 连接着对人生的品味和思索。”《再别康桥》的真正魅力即在于此。不会有多少人拥有与徐志摩相同的经历, 更不会有多少人对“康桥”怀有徐志摩那样的深情, 然而读过这首诗的读者却莫不怦然心动。诗歌艺术的成功是一方面, 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诗人在抒发自己独有的那份对“康桥”的依依之情的同时, 仿佛不经意间触动了一种普遍的人生感受, 即面对得与失的惆怅, 从而使作品包含了深厚的人生意蕴。告别意味着失去, 相逢意味着得到, 人生本身就在得与失之间运行, 由无数个相逢与告别组成。得到知识失去稚趣, 得到经验失去单纯, 得到功名失去年华, 人们在不断相逢与得到, 也在不断告别与失去, 直至无可逃逸地告别生命、失去生命。人生中得与失孰多孰少, 又有谁计算得清?于是康桥不仅是徐志摩的“康桥”, 也成为所有读者的“康桥”———那生命中过往的、美好的、不可追回的一切。

面对告别, 有的人痛苦怀旧, 驻足不前;面对失去, 有的人悲观厌世, 浑浑噩噩。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徐志摩秉承着通脱优雅的性情, 坚守着积极达观的态度, 肯定生命、拥抱人生, 而这一切都是母校所赋予的。剑桥大学两年的学习经历, 不仅使“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他的性灵, 而且使剑桥文化如生命之水般浸润着他的全部身心, 培养起他绅士文化的人生态度:生活是艺术, 人生是一种表现而不是目的, 对人生采取极端认真的态度又保有精神上的自由通脱, 善于在艰难和痛苦中寻求生命的和谐以及性灵的超越, 表现出乐观主义的特性。“我不能让绝望的重量压住我的呼吸;不能让厌世的恶质染黑我的血液。厌世观与生命是不可并存的;我是一个生命的信徒, 起初是的, 今天还是的, 将来我敢说也是的。我决不容忍性灵的颓唐, 那是不可救药的堕落……”, 于是, “无论感受到多么严重的人生困厄和生命挫折, 他都力求摆脱由此带来的心灵辎重, 在多方面的颖悟和排解中寻求灵性的通达。”“在他人生解读的诗歌之城里, 从来都是四通八达的诗思, 没有一条真正的死胡同。”《再别康桥》是最突出的代表, 诗人把母校赋予他的通达以一种特殊方式回馈给了母校, 同时也告诉我们:逝者已逝, 来者未已, 人生处处有风流, 何不在深情中告别往昔, 在潇洒中继续前行, 纵使这潇洒之中隐含着淡淡的忧伤。这样, 全诗最脍炙人口的部分———“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俊逸, 也成为所有热爱生活的读者追慕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

篇4:《再别康桥》解读

第一节诗解读:康桥母校,来而别,别而来,来又别,暗合诗题。“西天”可为实写,即诗人于船上所见;或为虚写,即康桥母校。“云彩”何等艳丽、美好,令人向往。

而叠音词“轻轻”的使用,极富音乐感,又有回环的美,营造出的淡淡的情绪弥满全诗。

第二节诗解读:用“那”领起回忆,极亲切直接,且音韵上响亮异常。谁人不知诗人在“那河畔”曾留身影?谁人不知诗人对“那河”的爱恋?“那河”并不孤单,有“金柳”。

柳树在诗人眼中为什么是“金”?此为实景。因为夕阳霞照,红彤彤,娇艳艳。柳本有情,自有倩影,何况在有情人眼中!

有情!情在神妙的比喻中。诗人竟将“金柳”喻成“新娘”!这是何等新奇的比喻,有人曾将什么东西喻成新娘吗?喻成未曾谋面渴盼见见的新娘吗?难怪倒映在波光里的树影是“艳影”!这“艳影”怎么能不在“心头荡漾”?

第三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并未停留,他还看到了“软泥”、“青荇”,你看它们在干什么?“油油地”、“招摇”。有情人眼中无物不情!诗人真真有情人!此情此景,诗人大受触动,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也甘心!

第四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由俯视转而仰观远望,他看到了“那”“潭”!潭水在榆阴的遮蔽下表现出无限的美,变幻的美。诗人情感又起——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虹,何等的美,所有的色彩,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人的念想,全在“虹”上,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虹”这个意象上,绚丽至极。

“揉碎在浮藻间”,实意是:潭水因浮藻动而有纹,纹碎而多之状,诗人竟说是一潭揉碎。揉碎了却更美,因为每一个碎片都“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思绪由现实转而梦境。其实人在美景中不免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诗人之梦使诗如梦!

第五节诗解读:诗人,寻梦。

撑了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那平时不见的美/流连,忘返/有了星辉/和着星辉/在船里,放歌!

第六节诗解读:但我不能放歌!

“放歌”,又不能“放歌”,诗人情感在此有所纠结,是什么让诗人难以抉择?

原来有“悄悄”,有“沉默”。别离时的笙箫,怎会高歌,悄悄才是笙箫对诗人的体贴;夏虫也在体贴,康桥也在体贴!

此时诗人,怎能分清我是谁。我是谁?谁是我?我是康桥,我是金柳,我是青荇,我是水草,我是那潭,我还是……我与康桥,情浓得合一,情浓得不舍。

第七节诗解读:是的,再美不过康桥,但我要别离。

我要悄悄的来,更要悄悄的走。我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总结:全诗弥满在静谧安康、幸福留连,情浓浓、波艳艳中,诗人在幸福中,我们也在幸福着。美好的诗歌总给我们美好的感念。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256500)

篇5:《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一首经典诗歌,关于《再别康桥》的解读角度是如何的呢?

利用文学理论来关照语文教学是新课改呈现的特点之一,但用印证文学理论的方式来处理教学,不免局限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初读体验。在课堂的开始阶段介绍闻一多的“三美”理论,然后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学生从语音、意向画面、诗歌结构来分别印证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这种教学安排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众多符合“三美”理论的诗歌中,《再别康桥》的独特性在哪里?这就需要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需要体验和理解在文本解读中自主建构。特级教师郑逸农的“非指示性”教学回应了上述问题。其具体内涵是:“不指示学习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引导学生根据文本特点(内容特点和形式特点)和自身特点(认知特点、情感特点和心里动作特点),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目标,自主(或独立或共同)探究问题的答案,强调学习目标的自主性和差异性,强调问题答案的自主性和理解多元性。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其核心命题是“把人当做人”,精神内核是上述的“二不”和“四自”。

一、课例互鉴:鉴赏的多元角度

(一)目标:生成主题和预设主题

郑逸农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其“非指示性”教学理念而设定的,由学生来设定学习目标可指出教学内容存在很大程度的不可预设性。表面上来看,他的确未设定教学目标,但实际上,教什么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可以预设的。从教学过程中我们看出学生最终确立的学习目标也基本围绕着诗歌的意境与情感两个方面展开的:如学生确定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意境,情感,构思”,重点讨论的五个问题是“开头的‘轻轻’与结尾的‘悄悄’能不能对换?”;“为什么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有什么深意”;“作者留恋康桥,为什么‘不带走一片云彩’?”;“笙箫是一种乐器,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这些主题词的确立与教学过程的的展开都是为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与意境服务的。

说到《再别康桥》就不得不提新月派的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理论,徐志摩作为新月派的主将,将这一诗歌主张完美融合在诗歌之中,不少教师以此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目标基本确定为:“大三美”即诗歌美、诗人美、诗情美;“小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让学生在读美、谈美和品美中真切地走进康桥,体味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感情。[2]如此确定教学目标,较为常规,也易于达成,但封闭了学生阅读的“原初体验”,忽略了郑逸农教学中与之配套的重要措施即“抓住转身即逝的灵感”。

(二)方法:生本主线和理论主线

郑逸农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其“把人当做人”的核心命题和“二不”和“四自”的精神内核。从学生提问,学生解答,学生作课堂总结,教师提供阅读体验作为学习参照到谈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从学生的心得体会当中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哪,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侧重在哪些方面等,这一环节既不占用过多的课堂时间,又可以很有效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郑逸农认为其“非指示性”教学的最大价值,或许就在这里。它是对学习个体的最大尊重,是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最大激发。它缩小了教师的指示性,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性。以“三美”理论作为教学主线也有其优势,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再别康桥》一诗的格律体特征、音乐化的追求以及徐志摩诗中所显现出的“完美的形体”以及“完美的精神”。但这种单向指示的教学方式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不免埋没了学生自定主题时展现出的“完美的自我”。

(三)环节:认知递进和板块并行

环节的设置要突出教学重点,每个环节都有所要完成的任务,环节之间要有承接关系,有梯度,充分串联教学重点,使教学过程向着纵深方向发展,也就是教学过程。对于诗歌的教学过程,很多教师会分为背景介绍、诗歌鉴赏、朗诵等几个环节。郑逸农这节课的教学步骤为:学生自读进行原初体验;确定学习主题,根据学习主题,进行研讨欣赏;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教师补充提问,课外迁移;学生做课堂总结。大体脉络可以概括为学生从零认知到深入分析文本。例如在“初读体验”环节中,先用备用纸记录,要求做到真诚、细腻、个性化(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培养了学生对文本的感受力,也锻炼了学生有感即发、真情行发的能力。格律诗的特点对学生的文学素质可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和锻炼,在“三美”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并体会诗歌的意境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进而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能够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再别康桥》的形式、意蕴以及音乐性是完美统一的,音乐、意境、绘画、建筑几个板块教学之间也应是平行并重的,体现在课堂结构中,就更倾向于并列的板块式教学。

(四)朗读:有梯度的和有针对的

在郑逸农《再别康桥》教学案例中,共进行了四次朗读,并且每次老师都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朗读:前两次是初读,问题是用一句话概括原初体验;第三次是思考学习主题;最后一次研读,分析学习主题,这次阅读用了整整十分钟。虽然这节课的朗读次数相对较少,但每一次的.朗读都伴随着问题,比较有效。而且从所提出的问题来看,问题是带有梯度的,所以四次朗读也是有层次有梯度的朗读。在以“三美”为切入点的教学设计中,朗诵环节毫无疑问是针对于“音乐美”研读时的重要元素。《再别康桥》这首诗在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柔缓、和谐的音乐性特征,读到“轻轻” “悄悄”“油油”等叠词时,诗歌的韵味油然而生,依依之情跃然心头,对于诗歌的韵脚,注意诗歌排列上回环复沓的特点,诗歌四行一节,诗行音节和谐,参差中押韵错落有致,在唯美的朗读中,音节的律动感敲打着每一个倾听者的心扉。不论是有针对的引读还是有梯度的悟读,都旨在学生感情得到升华,体验自我感知与特定文本的交往过程。

二、彰显人文:选择的价值导向

(一)基于选文定角度

“非指示性”阅读教学主要呈现的是生成性目标的取向。由于“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课时多、耗时长,教师不可能将每篇课文的各个环节上足、上满。应根据选文类型的不同、教学目标取向的不同而定。即对于诸如《再别康桥》这样语言优美、意蕴深厚的“定篇”类选文,教师可以按照“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二不”常式流程上。如学生在确定学习主题的过程中:“首先把作品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值得学习的主题都列出来,内容如(真挚的)情感、(深刻的)主题等,形式如(优美的)语言、(巧妙的)构思等。”;而承载着传授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的“例文”类选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则由教师来明确设定和直接传授,但是仍然要坚持“非指示性”阅读教学的理念中师生平等、真诚对话、自主成长的核心原则。新月派则始终主张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再别康桥》完美的诠释了新月诗派的美学观点,因此,对于本诗的鉴赏角度,“三美”理论与“非指示性”可以互相参照,融为一体,各补所短。

(二)基于动态去指示

“非指示性教学”在关注学生的自发体验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介入,即教师要适时处理好“有为”和“无为”的关系,基于动态去指示。“无为”就是尽量的少为,以至不为而达成目标。然而追求少为、无为必先始于有为,有为是追求无为的过程。“不指示教学目标”、“不指示问题答案”,强调了教学的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动态产生,强调了学生的体验性和理解的多元性。王荣生先生认为:“‘教学目标’从操作上讲,关键倒不在于由谁提出,甚至也不在于怎样提出,关键是要合适,要具有较高的语文教学价值。什么是合适,什么是不合适,取决于老师在现场作怎样的判断。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的确要关注语文教学非预设的一面,但整体方向,应该是努力扩大预设的范围”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无为和有为的智慧,课堂上,教师可以是一个用星火来燎原的火把,可以是一个穿针引线的向导,但绝不是庖丁解牛的操作者。无为并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事事无为、时时无为,而是要抓重点、抓主要矛盾,于大处、要处显其为,该有为时则有为,该无为时则无为,教师在课上该启发时就启发,该纠正时就纠正。

(三)基于素养来反思

如果说从“三美”理论角度进行文本解读有益于学生系统地学习《再别康桥》作为新格律诗的经典性,即其音节的抑扬顿挫,声调的回环反复,格式的整合对称,词藻的柔美精炼,获得语文素质的提升,那么,“非指示性”教学不仅仅是语文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心理品质的完善。面对我国中学生语言表达薄弱、词汇贫乏、积累不够的现状,“非指示性”教学的背后,隐藏着每一个学生语言能力的自我提升,从初读体验的有话想说、确定主题的整合语言、研读欣赏的言语训练到反省结语时的斟酌取舍,形成了从感性到思维到语言到素养的提升。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语文课,究竟什么样的解读角度才是最好的解读角度,首先,必须要有扎实的语言学习,在《再别康桥》中,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要求学生分析品味“轻轻的”、“悄悄的”、“沉淀着彩虹似的梦”等语言以及诗中的众多值得玩味的意象;其次,要学到“运用语言的本领”,不论是“三美”理论的创作技巧还是从初读体验到最后总结的自主流程,都应该让学生学习掌握文章技法,通过创作环节来学习运用语言,不能“集中于文本内容和精神层面,却始终徘徊于文本语言之外。”“语文教育,首先要把学生教育成有语文特质的人”;最后,聚焦文本解读的语言表达形式,品味格律诗中完美浑融的艺术表现形式,了解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与单纯信仰,体会他在感情潮起潮落中所表现出的爱、自由和美。

篇6:再别康桥课件

冷多 柳 落情 永 清自 《 秋古 雨 节伤 霖 。离 铃 别 》 , 更 那 堪黯 江然 淹销 《魂 别者 赋, 》惟 别 而 已 矣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 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 片冰心在玉壶。” • •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 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

新颖的构思: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 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 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 ,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 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 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了解康桥:

康桥cambridge,即剑桥,邻近康河, 以剑桥大学闻名于世. 1921年,徐志摩 进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

作者简介

• • • • • 徐志摩1897—1931 现代诗人,散文家。 别名:南湖,云中鹤 浙江省海宁人。 追求“爱,自由和美 ” • 主要作品有诗集《猛 虎集》《志摩的诗》 • 《翡冷翠的一夜》

• 19考入北京 大学,并于同年 应父命与年仅16 岁的张幼仪成婚

• 1918年赴美留学, 1921年赴英国,就读 于剑桥大学,攻读博 士学位,其间徐志摩 于婚外爱恋林徽音, 并于1922年3月与元 配夫人张幼仪离异。 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 程回国。

• 历任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教授,经常发表 诗作,1923年与胡适 等成立新月社,1924 年,印度大诗人泰戈 尔访华,徐志摩任翻 译,后随泰漫游欧洲 。同年认识有夫之妇 陆小曼并相恋,1926 年10月,与陆小曼结 婚,1927年在上海光 华大学任教授,1929 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 。

课 文 拓 展

徐志摩与张幼仪

摩“ src=”///pic/original/allimg/01/13-150113095539601.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29px;“ />

徐志摩与林徽因

摩与林微因” src=“///pic/original/allimg/201501/13-150113095605617.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310px;” />

徐志摩与陆小曼

摩与陆小曼“ src=”///pic/original/allimg/201501/13-150113095629348.jpg“ style=”width: 450px; height: 479px;“ />

• 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

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写作背景

篇7:再别康桥

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得云彩。—题记

康桥是一座牵引无数红女绿男对爱的向往得云梯。在伦敦多愁善感的雨雾里,它身上的每一寸肌肤都跳动着情得渴望。在那一场如梦得邂逅里,一个双眼眸动、纯净如莲得女子撑一把油纸伞缓缓从雾里走来。

康桥是寂寞的,独留下一篇苍白厚重的诗文和一段曾经惺惺相惜、刻骨铭心的爱恋。有人说林徽因转身的太绝然,连一句珍重道别都不曾给出。害得这个浪漫儒雅的男子一遍遍在康桥徘徊、找寻,随后无奈提笔让复杂筹措得心情全部浓进这字字痛楚得诗里。

我想林徽因又何尝舍得、情愿!这个满腹才华,打江南走出来的温婉女子心中必定也盛满了爱的蜜汁。她感性的连一次偶过得风都携满故事,却又沉静得有些残忍。林徽因虽接收了西方开放文化,但中国旧式的传统思想依旧扎根体内。她不愿去破坏一个家庭,哪怕它早已名存实亡;她也不愿意去伤害另一个乖顺的女人,尽管未曾谋面;甚至即便这个她深爱的男人愿意为她抛妻弃子,她也不会因此迁就!

或许上苍早就安排了这局无果的.缘分。他们彼此一见钟情,就像是康桥下的一株水草柔柔地荡漾着似曾相识地印记。那炉膛内地火一燃就是整夜,那手边的清茶一品就到天明。或许在徐志摩的心中,林徽因才是他注定地佳偶。他可以与她日日共话,从国事、历史、文化到个人生活。哪怕骤然地沉默,都不会略显尴尬。只相视一笑,便轻松了所有话题。

他们各自都是彼此的挚爱,却永世不得在一起。于徐志摩而言,这是他心中永不能触碰得一道疤,他把她当成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默默得藏在心底。他可以再爱得轰轰烈烈,也可以再为爱忙得焦头烂额。但每个寂寥得夜里,他心底呼唤得仍是她得名字;他笔下挥洒得仍是关于他们得曾经。

这个不甘寂寞得男人需要爱情得慰籍。但这种寂寞又何尝不是因为思念她而愈发深邃!尽管他们都在竭力的为自己内心的波澜找寻借口:他说他们得相遇只是一次偶然,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记。她说她情愿化作一片落叶,忘掉曾有这世界、有你。

看似绝情的言语背后却翻滚着巨大的深情与疼惜!

可叹得是,他为了赴她之约,却葬身于高空,落得个尸骨无存!难道只是一个巧合又或是前世辜负,今生还债?他短暂得这一程,生是为她生,死亦为她死。因为相识于她,他才从多年的浑浑噩噩中顿然醒悟,骨骼里得血液又渐流淌;而又因为爱上一段错情,他才生出诸多情愫,并带着遗憾英年早逝。我想那一刹那,他脑海里迸出得一定是这个明媚纯净、理智坦然得名叫林徽因得女子。

篇8:《再别康桥》精细解读

爱、美、自由是徐志摩一生追求的“单纯信仰”。崇拜自然、寄情自然是徐志摩散文的重要内容。写于1925年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细致描述了他在康桥时超脱、闲逸的生活情趣, 表现了自己陶醉于迷人景色中的愉悦心情。品析《再别康桥》, 必须读他的这篇同题材散文。以文解诗, 颇多益处。

那么就让我们结合《我所知道的康桥》, 真切领略康桥美景和作者沉醉其中的真实感受吧。

首先, 《再别康桥》为什么只写康河?因为“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 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我所知道的康桥》中作者给我们再现了如画的康河胜景。

在飘香的果园, “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 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 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夜晚, 星光下听康河的水声, 听近村晚钟声, 听河畔倦牛刍草声, 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优美宁静;河的两岸都是四季常青的草场。早晚总有黄牛白马从容吃草, “星星的黄花在风中动荡, 应和着它们尾鬃的扫拂”。“我”在清晨和傍晚, 常坐在草坪上, 读书, 看水, 看天空的行云, 甚至搂抱大地的温软。“或是在初秋的黄昏, 近着新月的寒光, 望上流僻静处远去”, 听音乐般的水声在静静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其次, 《再别康桥》为什么只选几个意象倾诉他的康桥之恋呢?这至少有两方面的原因。其一, 承继着中国古典诗歌送别的传统。从某种意义上说, 《再别康桥》是送别诗, 是作者与康桥这一特定拟人化了的“物”的惜别。作为深谙古典诗歌的徐志摩, 在创作上必然选取古典诗歌中具有惜别意味的意象来加以表现。其二, 更重要的是, 这些意象微缩了《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展现的康桥生活。诗中的意象都具有以点带面的辐射作用, 是诗人经历的聚焦、思想的结晶、感情的浓缩。下面一一介绍。

———金柳。古诗中寓惜别之意。借此意象诗人抒写了对康桥艳丽黄昏的依恋之情。他说:“在康河边上过一个黄昏是一服灵魂的补剂。”尤其是四五月间, 那真是寸寸黄金。读读《我所知道的康桥》便明了此感。文中是这样写的:

有一次我赶到一个地方, 手把着一家村庄的篱笆, 隔着一大田的麦浪, 看西天的变幻。有一次是正冲着一条宽广的大道, 过来一大群羊, 放草归来的, 偌大的太阳在它们后背放射着万缕的金辉, 天上却是乌青青的, 只剩这不可逼视的威光中的一条大路, 一群生物!我心头顿时感着神异性的压迫, 我真的跪下了, 对着这冉冉渐翳的金光。

这牧归时神奇的夕阳景观, 梦幻一般。作者爱“美”的心灵被震撼了。在作者看来, 康桥是一片神奇的、令人敬畏的土地, 有着大自然神异的美和人文精神的美。如今, 要离开这里了, 他怎能不依恋?

“金柳”象征了康桥的黄昏美。而只有读了“康文”的这些描写, 才能对这个意象有更真切的体味,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 以文解诗, 最为必须。

———潭。“河身多的是曲折, 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on’s Poo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 (《我所知道的康桥》) 诗人曾说过:“英国人是自由的, 但不机械;是保守的, 但不顽固。”“彩虹似的梦”就是他早年心中做的“建立英国似的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梦。如今拜伦不在了, 他的梦也醒了, 唯余康水眼前流。诗人目睹那景色依旧的康桥, 回想起往昔的时光, 其情之深, 该过于潭之水吧。

———撑篙。与其说这是意象, 不如说是意境, 诗人在这里回放了当年“康桥撑船”的情景。《我所知道的康桥》对此有细致有趣的描写。“初起手尝试时, 容易把船身横住在河中, 东颠西撞的狼狈。”“不知有多少次河中本来优闲的秩序叫我这莽撞的外行给捣乱了。”“初夏可以划船到桥边树荫下躺着念书或做梦。”“槐花香在水面上漂浮, 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

作者还用传神的笔触描写了康河女郎撑船的悠闲情景。细节描写、动词运用极为传神。真是寥寥数笔, 情神毕现, 如在目前:

你站在桥上去看人家撑, 那多不费劲, 多美!尤其在礼拜天有几个专家的女郎, 穿一身缟素衣服, 裙裾在风前悠悠的飘着, 戴一顶宽边的薄纱帽, 帽影在水草间颤动, 你看她们出桥洞时的姿态, 捻起一根竟像没分量的长竿, 只轻轻的, 不经心的往波心里一点, 身子微微的一蹲, 这船身便波的转出了桥影, 翠条鱼似的向前滑了去。

此番情景, 如在画中, 实不在画中, 怎能使人忘怀?如今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 再回到现实怎不哀伤?

徐志摩在康桥生活的两年, 优哉游哉。那时他有理想, 生活充实, 对未来满怀希望。“一船星辉”就是比喻那时的生活, 带有象征意味。如果说, 祖国是诗人永远的故乡, 那么, 康桥同样也是诗人永远的故乡———精神之故乡。如今康河两岸依旧是当年葱翠的草坪, 河中依旧是当年清澈的流水。此时的诗人, 想到回国后理想幻灭的矛盾烦闷, 怎能不“身虽万里, 梦魂必常绕” (《康桥再会吧》) ?

———云彩。“云彩”代指诗人的康桥生活。“云彩”是诗人的挚友, 这位朋友就要不陪自己了。“作别西天的云彩”时, 当年美好的记忆都涌上心头。“挥一挥衣袖”, 是情感的决绝, 也是对康桥最温情的告别, 情感的浓度达到了极致。其实他自己也是一片云彩, 将要离开这精神的故乡像游子一样四处漂泊。

“云彩”又是他的知心爱人, 情浓自然痴。在分别的一刹那儿, 没有言语, 只有沉默。康桥给了他太多的东西。回首过去那些盈满诗意的日夜风华, 他多想再回到从前, 重拾无忧无虑的生活, 重拾往昔满怀激情的理想啊。

《我所知道的康桥》就这样再现了上述意象丰富的意蕴。此外, 散文还写了诗中没有的内容, 也有助于我们解读诗歌。兹举“骑车春游”一例:

任你选一个方向, 任你上一条通道, 顺着这带草味的和风, 放轮远去, 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 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 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 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 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 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 你到处可以“挂单”借宿, 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 有夺目的果鲜恣你尝新。你如爱酒, 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 黑啤如太浓, 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 走十里路, 选一块清静地, 看天, 听鸟, 读书, 倦了时, 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在空旷的大自然, 纵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至美的人性, 如淳朴的世外桃源;怡人的居室, 如李乐薇笔下的空中楼阁。多么畅快的情景, 这本身就是诗。

下面说说以文解诗可以获得哪些新的感悟。

首先, 一诗一文, 亦幻亦真。诗, 梦幻之美;文, 现实之美。诗, 梦幻之美却真实存在;文, 现实之美却梦幻迷离。诗, 内蕴“我”的康桥之恋;文, 外显“我”的康桥之情。诗文交融, 互补互生, 完美传达了作者痴迷怅惘的康桥情结。

其次, 以文解诗, 更悟诗情。文是对诗内容的具象化。作者之所以对康桥倾注了那么深的情感, 是因为康桥给了他那么多人生的美、爱和自由, 是心灵的补剂。如果仅就诗本身而言, 我们只能感受到一般的依恋之情, 这是一种浅层次的人所共有的情感。一旦读了文后, 才豁然醒悟, 作者每选的一个意象, 都如一角冰山, 浓缩了其不老的康桥情结。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 《再别康桥》绝不仅仅是韵律、意象唯美的一首诗。它浓蕴了诗人对人生意义、对理想破灭、对民族命运等诸多体悟。如果不读文, 读诗之美是小美;读文后读诗, 其美为大美。不读文, 是一般人读诗;读了文, 如诗人自己在读诗。

第三, 由这样的以文悟诗可见, 诗重在简洁和高度的浓缩。是内容的浓缩, 也是情感的浓缩, 二者缺一不可。

从内容上看, 诗中只选康河, 且只选“金柳”“水草”“潭”“云彩”等几个意象, 却高度浓缩。即使一个细节, 比如“康河放歌”, 也串连着诗人康桥生活的一幕幕珍珠般的美好片断。

从情感上看, 康文大多是以直接再现情境来抒写情感, 而康诗则是通过意象达到高度强化。其意象因有了诗的语言这一媒介, 便更具“情”的浓度。也就是说, 康诗的情感不是直抒胸臆的, 而是内蕴于意象中的, 这也是此诗能赢得不同时代读者心音共鸣的原因。比如, 水草, 在文中作者如此描写:“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椈荫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 深不足四尺, 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诗中则予以强化:“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赋予“水草”更多主观情绪色彩。

上一篇:15年党建工作总结下一篇:三生教育与教学认识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