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

2024-05-23

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通用8篇)

篇1: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拓展性练习的设计

长期以来,我们绝大多数英语教学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英语课堂仍是只注重形式热闹的“原生态”课堂,单纯地让学生“鹦鹉学舌”,课堂上缺乏真正的“对话”机制,学生所学的几乎是“哑巴英语”,这实际上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和潜力,而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厌烦了老师枯燥乏味的领读、灌输,厌烦了简单幼稚的读读唱唱。外在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而言,效果不再持久。因此,教师应当追求发挥学生思维想象后产生的自己的语言,给学生产生语言交际的源动力,换言之,教师应当为学生的英语对话创设切实有效的语境。我根据教材内容,尝试了各种途径,来为对话教学创设生动有效的语境,让学生受到语境的感染进行对话,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利用真实语境,让学生应景对话

任何语言均源于生活,脱离实际生活的语言就是不是“真实”的语言。新课标强调遵循“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语言。

1、实物实情,源自生活 心理学研究证明:实物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看过或亲自接触过某些与词义有关的实物,便能较快地理解、记忆和运用这些单词、句型和对话。以PEP 4 Unit6At a farm为例,在教学tomato等蔬菜单词和对话时,我采用了与学生一起分享蔬菜沙拉的教学设计。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做好蔬菜沙拉带到学校,大家边学习单词边品尝沙拉。在品尝实物的过程中,同学们非常想知道口中的蔬菜的英文名,便有了对话交流的欲望。

2、搜集资料、因材会话

让学生自己搜集对话所需的相关资料,学生就会有“话”可说。如:教学询问职业单元,我让学生搜集一些名人照片、资料。学生对名人很感兴趣,尤其对一些卡通人物和影视明星。因此,没等老师教学对话,他们已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

3、媒体呈现、直接展开

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现代教学中,用直观的多媒体呈现真实照片等,已成为最便捷最高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PEP8过去时态时,我采用了分享自己的旅游照片和旅行日记的方式,利用多媒体教具呈现,展开对亲身经历的介绍。学生听了介绍后,也想呈现自己的旅行经历,不知不觉中便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摸拟真实语境,让学生观景对话 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在真实的语言环境或模拟情境中才能更好的开展思维,理解具体语境中所传达的语言信息,触景生情,产生表达欲,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

1、布置场地、情景再现 教学场景的设计,也能让抽象难懂的知识形象化、生动化、简单化。我们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教室中的有效教学资源,呈现更加真实的情境。把教室布置成生日派对、郊游、农场、图书室、商场、公园、动物园等与课文相关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有感而发,激活学生的英语思维,这样学生所学的英语才具有生命力。

2、推陈出新、趣味游戏

俗话说:“把戏不可久玩。”语境设计也是如此。因此我结合学生实际,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精心设计语境,以别具一格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PEP4 Unit6At a farm中有关动物的对话课,我创设了”羊羊运动会”的游戏场景,以学生时下正感兴趣的动画片为情境,让学生带着饱满的情绪参与到对话教学中,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捕捉时尚,展开话题

新近发生的大事件或热点新闻,都会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三、设立虚拟语境,让学生思景对话

1、编撰故事、角色表演

小学英语课本中的多数对话都可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当我们命令他们“把对话背下来”时,很多学生会愁眉苦脸,但如果让他们进行角色表演,同学们却个个信心百倍、跃跃欲试。因此,在教学中我常常让学生把单词和句型编撰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再进行对话表演。

2、交代背景、布置任务 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教学任务,创设对话语境,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这是近年来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法。,我发给学生每人.张表格,布置了调查同学上周末在家的活动情况的任务,让学生以完成表格为任务目标,与同学进行对话交流。这种方法,既能强化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能充分体现语言的交际本质。

3、小组辩论,互动交际

辩论会对学生的口语要求较高,可在学优生中进行,并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老师给出辩论的话题,如“Is internet good OYbad for us?”等。比赛时,让其他同学进行观摩、学习。该活动既展示了学生的口语能力,又可促使学生积极地去练习口语。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有效途径,在课堂上创设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各种情境,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加强师生问的互动,增强学习英语的内驱力,从而使学生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素养得到整体提升。

篇2: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

对话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属于口语教学。其目的和作用就是加强听和说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自然的英语进行交流。

一、教学策略

对话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对话贯穿于教材的始终。通过对话教学,学生可以进行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的训练,可以说这是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最有效的途径。由此可见,对话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对话教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传统教学中先讲授单词,然后讲句型,再讲课文,也就是采用“单词—句型—翻译”的模式,其弊端已显而易见,学生学会的只是一些独立的单词、词组和句型,最终还是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语言。而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们在课堂中的大量实践,已经总结出了许多经验和一定的教学模式,但是如何进行会话教学仍然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的。

为达到有效教学目的而采用的一切有效原则和教学行为都可称为教学策略。根据教学策略的特点,教学策略可分为普遍性策略和具体性策略。普遍性教学策略指适用于各种课型的教学策略,大致包括:组织策略、激励策略、提问策略和评估策略。具体性教学策略用于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教学行为,根据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可分为词汇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听说教学策略、写作教学策略和语法教学策略等。

二、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策略

根据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和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话教学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小学生正处于英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因此,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本人觉得以下的策略可以一试。

1.利用挂图加强口语训练

小学课本每课都配有一幅色彩鲜艳,生动漂亮的挂图,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训练学生的口语,描述一下图片的内容。在这里教师应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语言的流畅性上而不是准确性上。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让他们敢于并乐于开口说英语,让他们体验到学习英语的成功感。

2.为学生创设情景,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学习对话 众所周知,语言不是独立的,而是一个复杂的整体。语言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才有意义。传统教学模式教师采用先讲单词,然后讲句型,最后再进入对话的学习。这种模式看起来是先把难点给学生解决了,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就会如鱼得水。但是效果并不是我们想像的那样,学生并不理解课文内容,运用语言更是遥不可及。为什么学生学了很多年的英语,最后却什么也说不出来,可能原因就在这里。

对话教学关键是让学生在理解语篇的基础上学习语言,这样语言就有了生命,就成了活生生的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整体教学的模式,把词汇、语法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也就是说,教师的任何活动都是围绕对话的情景进行的。把对话在最开始就呈现给学生,然后通过提问、实物、动作等帮助学生理解。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其含义,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可谓是一石二鸟,一举两得。

教师还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交际场景,为学生语言的运用搭建一个平台。而真实语言情景的创设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这样教师就要通过各种活动或是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和巩固语言。

3.采用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

语言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听说是一种非常

有效的学习工具,是所有其他能力发展的基础,也是学习的基础。通过听说,学生可以学习概念、扩充词汇、理解语言结构、培养语感。培养一定的听说能力是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教学中要求学生说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听到的或听懂的,要求他们读出来的一定是他们先会说的。

具体在教学中,可以在听完对话后先说说听到的信息,然后再具体到课文的大意,最后再听一听细节。其次,在跟录音读课文的环节中先让学生不见文字重复听到的内容,然后再看文字朗读。可能这样在开始会浪费一些时间,一句话可能要听几遍,甚至地十几遍,学生才能说出来。但是如果长期下来,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语感提高了,而且口语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样实际上学生是在说英语,而不是在读英语,这样反复训练,学生在相应的场合就能达到脱口而出。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由于对话的话题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知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例如:可以把一个单元的对话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把一些抽象的对话或是较难理解的语言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总而言之,教师不必拘于一种教学模式,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最终达到学习语言的最佳效果。

5.注重在对话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内容,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是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不难发现,小学英语会话中很多都涉及到文化的内容。例如:西方的节日,颜色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西方的饮食„„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西方的文化,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6.通过多样的教学活动、游戏进行对话教学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有趣和新鲜的事物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也能让他们记忆深刻,持久。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材料,如让学生朗读简单的英语童谣、儿歌,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小学生喜欢表演,喜欢引起别人的注意,对说英语的羞怯感较少,不怕犯错误,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语言。此外,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只有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说英语、讲英语的机会。

三、小学英语对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存在以下四“重”四“轻”:

(一)、重英汉对译,轻情境创设;

表现为过多的强调对话中句子的汉语意思,无论对话的呈现和操练,基本都是英汉对译的形式,教师说句子,学生翻译,或者生生相互说句子翻译,这种英汉对译的形式既不利于学生英语思维习惯的形成,又因为没有语言情境,而导致学生会说句子明白句意却不会交际运用。

(二)、重机械操练,轻意义操练;

表现为教师一味的领读、学生跟读,不能积极的给学生创设新的教学情境进行意义操练。

(三)、重语言知识的讲解,轻语言知识的运用;

主要表现为过多的讲解句子构成等语法知识,减少了学生听说练习的机会。(四)、重机械重复性的运用语言,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

表现为教师完全以学生能读会说教材内对话内容为目的,拘泥于教材不能引申拓展,导致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完全是当堂所学的教材文本,既缺少与旧知的融会贯通又缺少对新内容的创造性运用

四、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 结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热身活动——新知呈现——巩固联系——拓展应用——评价检测这一教学模式,谈一下小学英语教学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一)、热身活动

活动形式:听、说、玩、演、唱等活动

听可以听歌曲、对话、简短的英语故事,说可以说对话、根据图片说一句话、讲小故事,玩可以做游戏,演可以表演对话或者小短剧,唱指唱英文歌曲。

热身活动的目的是创设英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旧带新,为新课学习做铺垫。因此选用的歌曲、Let’s do、chant等内容最好与新授内容有关。如:对话中涉及到颜色,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唱唱有关颜色的歌曲;对话中讲到数字,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复习一下学过的数字;在对话中出现许多动词,在热身活动中可以做做Let’s do。(二)、呈现新知:

1、情境呈现

有的老师为了节省时间,上对话课就是直接读句子或者写句子,然后翻译过来,再领读,学生跟读,学生都能读会了就完成任务了。这样枯燥灌输式的教学,或许节省了一点时间,但也省去了学生思维、理解、体验的一个过程,也省去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处于机械记忆的状态,是一种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所以印象不深刻,忘记的自然也快,更谈不上灵活的运用语言了。所以说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指出:“如果没有语言情景,词就没有意义,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词语也只有在情景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对话也是如此。对话是在一定的情景下的习惯性语言,脱离了情境,对话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可能把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带入课堂,但可以针对每单元对话中出现的新语言点,把握好重、难点,针对重、难点句子创造接近学生真实生活的语言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加深记忆。可以用用真人、实物、动作演示、图画、电教手段、简笔画等创设情境。

经过呈现,学生已经初步感知、理解了语言,接下来就到了操练的阶段,操练对于句子的掌握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感知和理解不能代替运用,而真正学会运用,必须有这种模拟的操练和练习,操练有不同的层次和阶段,依次为机械操练、意义操练。

2、机械操练

机械操练首先应该是机械模仿,重点是模仿重复对话中的重点句,教师给学生示范领读,学生跟读,这种模仿应该是大量的和多次重复的,可采用多种方法和形式,如个人说、小组说、半班说、行与行之间、男女生之间分角色对话,通过这样的操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既要能把语音语调读准读熟,又要把句型结构记熟。

3、意义操练

意义操练的基本形式就是教师可提供一些实物、卡片、图片、情景等,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真实情景下,运用新学到的句型进行交际。意义操练因为赋予了新的内容,新的词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比较高,所以意义操练提供的语言素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操练新句型要用旧词汇,但这个阶段的联系不是为了学习更多的词汇,而是让学生就新学的重点句子,利用许多学过的词、感兴趣的事进行句型结构的套用、替换、较机械操练更具真实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举一个意义操练的例子:一段对话功能句是What does she do? She is a „在机械操练的基础上,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意义操练的游戏:请几位同学到台前,背对同学,拿下有职业特征的头饰戴在头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左问右答,左边问:What does Lifang do? 右边说:She is a nurse.教师当裁判,根据实际情况答“yes”“no”,如果右边答对了,则教师让该同学出来,说I`m a nurse.如果猜错了,则右边问,左边猜,通过这样的猜答游戏巩固对话。(三)、巩固练习:

1、听音正音

让学生跟着录音机或教学课件一句一句读对话,这样可以纠正学生的发音,在英语教学中,听音这一环节也很重要,我们这里基本不具备与外国人接触交流的条件,听外国人讲英语唯一的途径就是听录音磁带或看教学课件,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不要忽视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地道纯正的英语。

2、合作共建

让学生在小组内或者同桌之间合作交流,分角色读对话。

3、表演展示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

角色表演是为学生提供运用语言以达到巩固的极好机会。学生学会了没有,是否能说,问,是否能正确运用,只有在模拟的情景对话中才能看出来。学生在理解中还有什么偏差,表达中有什么错误,也只有在演练中才能暴露出来,从而及时改正,并在演练中不断得到巩固,达到熟练的程度,同时,角色表演也是激励学生表现自我、树立自信的一中方式,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进行表演,给人人以展示自我的机会,并给他们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让每个人得到成功的体验。(四)、拓展应用 有的老师在设计课时,一般到对话操练这一环节学生能表演书本对话时,便认为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不然,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对话知识运用的一种反映,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

一般在这一环节,老师很多会安排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譬如make a survy完成调查表,再譬如说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老师准备一些图片让学生看图讨论对话等。

(五)、评价检测

针对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诊断性练习。

如凭借学生活动手册,做一些听力练习,完型填空练习,看图读对话,把对话补充完整等,也可以是教师根据对话的功能句型,自己设计诊断式练习内容,如《What is she doing?》设计了这样的完型填空练习: One monk_____(carry)the water.Two monks______(carry)the water.Three monks ________(sleep).她这一诊断式练习的设计,可以说既有新意,又有德育渗透,又囊括了整节课的语言结构。

对话教学的步骤和方法大致就是如此,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未必每节课一定要严格的按照这种程序进行,可以根据对话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和取舍。

篇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策略研究

1. 巧妙设置对话情境

对话通常是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的, 离开了情境, 对话只能退化为简单的文本而已, 情境可以帮助语言发挥出交际的作用。在实践教学中, 教师不可能做到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还原到课堂上, 但是教师可以通过巧妙地设置情境, 对生活中的交际情境加以模仿, 将对话文本引入所设置的情境, 让学生参与教师设置的情境中, 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内容和表达方式。在讲授同学之间如何相互介绍的知识点时, 教师可以安排一个学生扮演转学进来的新同学, 其他同学欢迎他的到来, 并相互询问一些问题。例如:What's your name?Where areyoufrom?等简单问题, 要求这位同学一一作出回答。这样的对话情境设置, 有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对话的内容, 让学生参与其中, 激发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兴趣和欲望, 让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掌握对话内容和交际方式。

2. 将英语歌曲引入对话教学

音乐是让人能够放松精神的艺术, 对孩子来说, 音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召力, 往往音乐响起来时, 不少学生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心灵共鸣, 自然投入表演状态。对小学生来讲, 由于天性活泼、好动, 难以适应成人常用的程式化教学方式, 消弱学习热情。但将英语歌曲引入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可以形成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 同时, 也分散了教学难点。英语歌曲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话, 表现对话的情景内容, 能活跃英语学习氛围, 从歌曲中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

3. 实现分段解读, 活化对话教学

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采用的对话一般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内容、情节、篇幅都稍显复杂。小学生理解能力以及对知识把握的能力有限, 很难做到一次性理解整篇对话的全部内容, 短时间内完全掌握对话涉及的知识点也是比较困难的事。对于教材中出现的长对话, 教师应通过分段解读进行教学, 活化对话教学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对话内容和知识。

4. 利用多媒体, 增加课堂趣味

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 多媒体技术在光影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出不同事物, 给人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冲击力, 这种教学工具引入实际英语教学,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性, 打开学生的思维意识, 在不自知中接受了英语知识。例如, 在讲授we love animals的课文时, 可以运用多媒体工具将一些动物映像、图片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 激发学生模仿动画中动物的声音、语言等, 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 掌握英语对话能力, 提高英语知识水平,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树立良好的开端。

5. 边学边用, 多做活动

英语既然是一门语言, 主要是用于交流, 用于实践。以前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 学生上课记笔记, 下课对笔记, 考前背笔记, 考后全忘记, 学过的英语, 全部成为了“哑巴英语”。针对这一现状, 笔者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口语训练, 努力在“说”上做文章, 如上学期学习了“goodmorning, howare you?I'm fine, thank you, goodbye”等日常用语, 学完之后, 笔者要求学生把所学内容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 教师简单介绍了故事情节, 刚开始, 学生们怕做不好, 不敢上场表演。在我们的鼓动下, 学生表演了, 针对某些不足之处进行了修改, 于是他们又分开了角色演示了一遍, 这下他们的表演立刻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他们的胆子也就越演越大, 表情越来越自然, 效果也就越演越好, 现在他们已被公认为班里的表演小天才。

篇4: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

无论是读特级教师李仁甫课堂文字实录,还是现场听他的课,我们都会为他先进的教学理念、生动活跃的课堂氛围所震撼,更会为他在课堂上通过对话与互联广泛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度运行而点赞。因此,在研究李老师的课堂时,我们不妨在其巧妙自然的生成中重点关注他是如何深广地调动学生思维的,是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的,如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的。

一、对话拓展思维空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对话无疑是时下老师在课堂中展现生本意识的最佳选择。对话有着不同层面,一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课堂主体之间的对话,二是课堂主体与文本、作者、编者之间的对话。课堂主体间的对话更有着有着高下不同的层次,低层次的如表面叽叽喳喳热闹非凡的小组讨论、师问生答的简单问答对话、放任自流不加引导和纠偏的“乱谈”;高层次的如师生围绕文本与话题以深广的思维运行为路径各抒己见的对话。

生成课堂强调师生是平等的双主体,借以实现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在不同意见和见解中建立和谐共生的关系——共同推进和生成课堂。这样广泛而自主的对话正是激荡学生思维广度的极好途径。我们来看李老师的课例《想北平》。

1.先看对话量

(1)课堂主体之间的对话(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整堂课共有28个学生个体发言55次,个体一人发言最多9次,学生集体(众)发言35次,教师发言91次,师生之间完成了90次对话,足见课堂主体之间的对话之频繁与广泛。当然这些对话并非简单的师生问答和放任自流的海侃,而是以文本为中心紧紧围绕话题展开的对话。

(2)课堂主体与学习对象之间的对话。课例中包括主体与文本、编者、作者三个角度的对话。在阅读教学中,这样的对话是更加深广的文本解读,是以文本为中心,结合作者意图和读者个性的真正解读,更是关照了编者意图的教学解读。

2.再看具体的对话片段

男4:我们可以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师:与作者对话,因为作者隐藏在文本背后。这是深层次的对话(板书:箭头)。除了文本和作者呢?

男4:还有编者。

师:既然编者早就与我们进行对话了,那我们不妨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来回应他。好的,请坐。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对话,从我们的这张图(指着板书)来看,我们可以和文本、作者对话,可以和编者对话,当然,我们内部之间也可以对话,我们是谁?是你,是他,是我。相对于文本,我们之间要不要对话?

众:要。

师:是需要的。过去,我们在第一专题、第二专题都有我与你们之间的,以及你们之间的对话。今天,我们就用这样的模式(指着板书),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编者对话。虽然课前大家已经预习过了,但是方向不明,现在将采用多角度对话的方式。待会儿,我们真的展开来了,同学们之间可以再进行对话。那么,与文本对话,与编者对话,这两种对话方式你可以任选其一。与编者怎么对话呢?你可以用对话栏,因为编者在对话栏里提出了一些问题,所以最简单的对话就是回答他的问题,一问一答。然后,你可以进一步想一想,编者的话能不能有更深一步的发挥。好,下面开始,找到你对话的对象,与他聊一聊。

李老师不断助力学生高效对话,不断通过对话激荡学生思维,学生的思维运行不断向“对话”聚集。教师作为课堂平等主体中的首席,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既尊重学生的选择与思考——自主选择对话对象(向编者、作者、文本对话)来思考,又注意引导学生不断拓展思维的广度——引导学生向编者、作者、文本三个方面对话,纠正学生思维的偏差——纠正预学中学生方向不明的偏差,引领学生不断挖掘思维的深度——对编者的话做更深的发挥。在接下来的课堂进程中,学生开始分别就同文本、编者、作者的对话与老师、同学探究讨论。

在深广频繁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中,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课堂中,进入到文本中,思维的广度得到拓展,深度得到挖掘。

二、互联提升思维品质

李老师在《课堂的风景与语文的边界》中讲到:“文本是有语境的。具体地说,语境是由语言碎片(字词句段)构成的,而语言碎片又得通过语境具体体现,不同的语言碎片在语境里又形成相互的关联。”因此在阅读中,头脑里一定会发生着“互联”现象——语言碎片与语言碎片、语言碎片与语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连接。李老师把“互联”作为课堂教学前的预备尤其是教师预备的必备状态,其实在课堂阅读教学中,在阅读活动的对话中,师生的思维也呈现“互联”的特征,而且“互联”愈深广频繁,学生的思维运行就愈高速,学生学习的收获就愈大。“互联”除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解读文本,习得津梁与方法,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师:解释得非常好。编者还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是什么?

男11:如果老舍是北平的匆匆过客,他就只能关注到那些大景点。

师:你去过北京吗?

男11:去过。

师:你去过哪些地方?你关注的是北京的哪些东西?

男11:一些著名的景点。

师:是的,我也去过北京,游览过北京的一些名胜古迹,比如长城、天安门、故宫,但老舍有没有写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

众:没有。

师:没有,他写的都是他生活在北平时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东西。好,你是和编者对话的,其实编者已经与文本对话着。“日常生活中的画面和事物”,你能不能说说有哪些画面和事物?在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这些?

这里我们看到李老师课前的深广预备和生成课堂板块式教案的巨大力量。学生自主选择了与编者的对话,李老师也就“与编者的对话”组织师生、生生对话。不仅如此,在课堂对话中,李老师不断引导学生广泛“互联”,学生分享了自己与编者对话的收获,本来已经可以较好地解决问题了,但是李老师抓住契机,顺势提出编者提出的另一个问题“如果老舍是北平的匆匆过客,他就只能关注到那些大景点”,并引导学生“互联”自己的生活——“你去过北京吗?你去过哪些地方?你关注的是北京的哪些东西”,进而“互联”作者——“但老舍有没有写我们看到的这些东西”,最后“互联”到文本“你能不能说说(文本中)有哪些画面和事物?在文章中,有哪些句子描写了这些”。在这样的互联中,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拓展,将编者、作者、文本和读者结合起来,产生了更强大的思维合力。学生也由此真正进入文本深处和细处,快速找到了文本中陈述“花、果子、菜”这些日常事物的语句,并在这些语句之间、这些语句与语境之间互联,由“水果进了城还带着层白霜”再互联到我们的生活,切实而形象地感受到老舍观察和描写的细致细腻。学生在广泛而深刻的互联中,思维不断拓展和深化,不断得到锤炼,思维的品质和语文素养自然得以提升。

总之,李老师的课是一堂课堂主体同文本、编者、作者之间对话的对话课,展现出无限的课堂活力,生成了无数不可预约的精彩,更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语文的的热情,激荡了学生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果说学生语文思维的拓展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是成功的语文课堂的核心,那么生成课堂正是激荡学生语文思维的广度、提升学生语文思维品质的最佳路径。

篇5:在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一、改编对话,使“长”对话变“短”:

有些篇幅比较长的对话,语言点就象一把散落的金子,老师要把它们“捡”起来,就必须分析、提炼,把长长的对话改编成短小的“Core Dialogue(核心对话)”。老师可以对照本课的“Target language”,把对话中出现的重点语言点有机的组合起来,去掉学生已经掌握的旧的语言点,形成一篇新的对话。

如English In Action(Book 5)Lesson4,本课的Topic 是Shopping,我们可以把对话改编成: A: What can I do for you? B: Can I have some fish and apple juice, please? A: Here you are.B: How much are they? A: Nine dollars and twenty cents.B: Here you are.A: Thank you.由于篇幅明显缩减了,学生学起来就轻松多了,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甚至还能表演这个对话。而且经过这样的处理,重、难点更突出,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更“有的放矢”了。

二、交换对话同伴:

有些低年级的对话很短小,但如果处理不当,孩子容易“囫囵吞枣”,死记硬背。如果我们让孩子们交换几次对话的同伴,他们就很快理解语言的交际性,不在是在背诵对话了。如: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 1 Lesson 1 Gogo: Hello.Tony: Hi.Gogo: I’m Gogo.What’s your name? Tony: I’m Tony.Gogo: Nice to meet you, Tony.Goodbye, Tony.Tony: Goodbye, Gogo!老师可以要求孩子与四人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都对一次话,把对话里的人物换成自己和同伴的名字。这样课堂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孩子们竞相和不同的组员对话,由于他们是在介绍自己的情况,真真正正的是在“使用”中学习英语,而不是在“背对话”了。而且由于多次的对话,孩子们后来已经不需要看着对话来对话了,都可以直接说出来了。这样,他们又不知不觉地把对话“背”了出来了。

三、图片提示,复述对话

有些对话不是太长,句型也比较单一,但是由于句子比较多,低年级的孩子还不是太容易记住。老师可以用一些很简单的与对话信息有关的图片给孩子提示,在这些图片的帮助下,孩子很快就能说出对话。

如: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 1 Lesson 7 对话的原文是: What’s this? It’s a bird.Is this a bird? Yes, it is.Is this a bird? No, it isn’t.It’s a dog.Is this a dog? Yes, it is.His name’s Boomer.Is this a dog? No, it isn’t.It’s a cat.Very good,Gogo.我们可以把这几张简简单单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还可以把每句话的开头第一个单词写在图的下面,就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方法

图片一定不能复杂,最好每张图片只包含一个信息,要不就会因为提供的信息太多,使学生感到杂乱。只要练习多几次,这几幅简单的图画就能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凭借图画的帮助他们就能熟练地把对话复述出来,最终达到灵活掌握的目的。

四、“逐渐消失的对话”

“The Missing Dialogue”对于一些包含的句型比较多,故事性比较强,而且篇幅又不是太长的对话比较适用。老师可以课前把这篇对话抄在小黑板上,解析重、难点后,朗读小黑板所抄写的对话几次,然后逐次檫掉一些语言点,让学生根据剩下的语句说出全文。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一边在动脑筋回忆被老师檫掉的语言点,一边在朗读对话,再不是那种“水过鸭背”、“人云亦云”式的朗读,而是动脑动口的训练。经过三、五轮的回忆、朗诵,对话已经变得熟练。很多新语言点再也不拗口了。如:Friends With English Book 3 Lesson 2 我们可以尝试这样逐次檫掉对话内容,每次都让学生从头复述对话: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方法

五、梳理内容,绘画图表 有些对话虽然很长,但是始终围绕中心人物或事件展开。以English In Action(Book 7)Festival为例,对话虽然长,但都是围绕节日展开,我们可以利用下面图表来梳理对话内容,一目了然:

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方法

有了图表的提示,学生轻而易举地说出圣诞节的活动。我们还可以举一反三,填上春节、感恩节等其它节日的内容,以完成此课的学习目标。

此外,我们还可以用根据不同的对话内容需要,创造出不同的“Mind-map”帮助学生把纷繁复杂的信息梳理清楚。

六、图文配对

对于情节或故事性很强的对话,我们可以采用图文配对的方法,帮组学生了解对话大意。老师可以先给出对话的配图,然后再把对话按段落分开、打乱,让学生把相应的文字配到图上。这种方法可以在小组里进行,由于可以互相讨论和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提升。

篇6:关于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小学英语注重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而对话教学在这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PEP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个Let’s talk,如何上好这些对话,成为摆在小学英语教师面前一个重要问题。我从对话教学的准备、呈现、操练与表演对对话教学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对话教学的准备

每个对话都是一个简单而完整的交际过程,其中有些句子和单词是学生们熟悉的,有些句子和单词是学生们陌生的,需要教师新授的。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接受新对话,教师们可以采用对于已经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操练,而对于新授的单词和句子则单独先拿出来,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就降低了学生们学习新对话的难度。比如说在PEP四年级上册有这样一个对话;

A:Hi,Chenjie.I have a new schoolbag.B: Really?What colour is it? A: It’s black and white.Look!B: Wow!It’s a panda.How nice!

A: I have many books.An English book,a Chinese book and…… B: A fat panda.May I have a look? A: Sure.Here you are.这个对话中大部分内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已经接触到过,而真正比较新的知识点就是单词fat和感叹句How nice!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先对旧的知识进行了相关复习,具体分为3个小点进行:(1)对于单词English book ,Chinesebook ,notebook,story-book book,mathbook ,进行复习。这五个单词是这一单元的重点内容,所以要求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可以结合前面的Let’s learn 和 Let’s do进行复习。之所以先复习这一块内容也正是考虑到了前后知识的衔接。(2)关于颜色的复习:What colour is it?It’s …可以结合彩色笔或者对教室里的颜色进行提问。也可以设计一个Guessing colour的游戏来增加趣味性。(3)对于句型:I have a …Really? May I have a look? Sure.Here you are.则重新组织为一个小对话,让学生加以操练。而这个对话也是学生在三年级课文中接触过的,所以难度不大。通过以上三小点的复习,达到了对于旧知的复习,下面就是新知的引入问题:(1)单词fat重点强调字母a的发音。(2)感叹句How nice!关键在让学生理解它的意思。做完了这些工作就算是完成了对于该对话教学的准备工作,下面便是呈现。

二、对话教学的呈现

对话教学可以通过通过播放录音、教师范读和观看VCD等几种方式来呈现。有条件的可以几种方式一起采用,这样通过多渠道的语言输入,让学生多方位地感知语言。

三、对话教学的操练与表演

对话教学该如何巩固关键在于操练。语言的学习是要有一定的语境的,因此在操练巩固阶段应该尽可能地在教室里再现对话。可以在黑板前挂上相关的教学挂图,可以让同学们佩带上相应的人物头饰,还可以做一些简单的教具。在操练巩固阶段要注意一个问题,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学生们才有可能真正地操练对话。很多时候,老师们对于这个过程认为可有可无,只是走个过场,结果学生们没操练一会,就草草收兵,可想而知这样的操练效果。对话的表演是对学生对话学习的最高要求。对话表演的前提是学生对对话已经非常熟悉,能够做到脱口而出,但表演不等同于背诵课文。很多学生上来表演的时候,是在竭力背诵课文,因此就没什么表情,给人的感觉是吃力又痛苦。表演需要学生能够有丰富的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有时候为了增加幽默感,可以采用夸张的动作和表情。在四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个对话: A:Is this your bedroom? B:Yes,it is.A:It’s very nice.B:I have a new eraser.It’s a fish.A:Hey!Your cat!B: Is she in the study? A: No,she isn’t.B: Is she in the living room? A:No,she isn’t.Look!She is here.B: She is in the kitchen.在这个对话的表演的时候,我就用卡纸制作了四张标有:bedroom,living room,study,kitchen的卡片,然后把它们放在教室的四个地方,以作为卧室、起居事、书房和厨房。还制作了人物Chenjie 和Sarah的头饰,另外制作了一条鱼。在表演的时候在黑板上挂好该课的挂图。在表演前给同学们足够的准备时间,允许同学自由的选择搭档。当开始表演的时候,我先与一位成绩较好的同学表演,当同学们看到鱼被猫叼走的时候,一个个都哈哈大笑。当我们表演结束的时候,我发现他们个个看得很高兴。纷纷都要求上来表演,接着我就请学生分组上来表演,我发现他们一个个还演地真不错,他们地表演天赋都彻底发挥了出来。

篇7:小学英语对话拓展教学

1、《英语》(新标准)的对话课教学建议

《英语》(新标准)的对话课文是图文式的,图是语境,文是语言。教学步骤建议为:

A、让学生看图,用英语或汉语说说看到图上的内容。引导学生弄清语境。

B、播放录音,让学生指着图听录音。

C、播放整个课文的录音,让学生指着语句听录音,尝试跟读。

D、播放课文录音,一句一停,让学生听录音,模仿说重点语句(语音语调尽可能模仿录音)。

E、学习课文后的Listen and say的录音,让学生尽可能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F、鼓励学生表演Listen and say的语句。

G、再播放课文录音,鼓励全文跟读。

H、开展Practice活动。

2、chant教学建议

全英文的chant是符合儿童语言学习心理的非常好的活动,无论他人什么意见,值得开展。

chant教学建议采取以下步骤:

1、学生看图,理解语境,理解语义。

2、听录音,拍手,掌握节奏。

3、听录音,伴说(和着录音读,录音不停,跟着录音一起说,词说不准没关系,节奏一定要跟上)。

4、掌握节奏后,听录音,一句一句跟读。

5、再伴读。

篇8:浅谈小学英语对话教学

一、预习, 教学前提

预习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由于部分学生觉得英语预习有一定的困难, 所以, 在教学的前一天, 教师应明确预习目的:预习时, 要求用横线划出学过单词及句型, 并读熟, 用波浪线找出自己不能认读的单词或句子, 并跟读两遍录音, 试着去理解生词的意思。如:在译林英语5A Unit4 Hobbies Cartoon time的教学中, 我在课前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 他们基本能理解整个对话, 并能认读不少的短句, 如:talk about their hobbies, skate on the ice等, 这为后续的对话教学降低了不少难度。

二、情境, 深入对话

人类学家马林斯诺曾说:“如果没有语言情境, 词就没有意义, 也不能代表什么。因此, 词语也只有在情境语境中才能产生意义。”同样, 对话也是如此。在对话教学中, 教师需创设和生活相关的情境来帮助学生进行交际, 这既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 又能培养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 真人实物, 巧设情境

通过真人、实物来创设的情境, 贴近生活, 贴近实际, 是最有效的对话教学方法。如, 本人执教4A Unit8 Dolls时, 要求学生能介绍自己的娃娃。

T (手拿着猪猪侠的布偶) :Look at this.It’s lovely.Itsmouth is small.Its nose is big.Its eyes are small.But its ears are big.Can you introduce your doll?……

由于很多学生都很喜欢猪猪侠, 所以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描述娃娃的对话中。

(二) 多媒体教具, 创设情境

在执教4B Unit5 Seasons时, 教师可这样创设对话情境:

T:Let’s enjoy the four seasons, OK?

Students:OK.

(逐幅出现初夏秋冬的图片及配乐)

T:What season is it?

Students:Spring.

T:What do you usually do in spring?

……

(开始了四季之旅, 学习关于各个季节的活动)

在我们的课堂中, 用图画、多媒体等教具来移植情境, 可以形象生动地再现有关对话的时空, 做到声像结合, 图文并茂。此外, 此方法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触发学生的想像力, 并强化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有助于学生直接用英语思维, 并运用英语。

(三) 简笔画创设情境

简笔画为抽象的语言材料提供了具体的表象, 具有方便、幽默、直观、效果好等特点, 能使学生产生联想, 更好地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

在教学“How do you go to school?”“I…”的对话时, 为了让学生能更清楚地学习从home到school的表述, 教师可以用简笔画画一张包括了家和学校的地图, 然后根据地图上, 一边提问, 一边指给学生具体的行进过程, 让学生能看得清晰, 真切地体会到语言的运用。

(四) 运用表情、动作、声音等非语言手段创设情境

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通过脸部的表情、声音的轻重和高低, 并借助于适当的动作来创设情境, 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儿歌, 强化教学

对话操练的方法有许多, 儿歌是儿童喜欢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之一。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将学生熟知的曲调与重点句型结合起来, 将知识编成儿歌, 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巩固所学。多听录音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语感的培养十分重要。小学生的模仿力很强, 模仿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所以, 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安排听说的时间, 让学生尽情模仿, 认真操练。

四、话题, 拓展教学

对话的拓展训练更是对话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运用对话知识的一种体现, 是对话知识运用的提炼和升华。一般而言, 在这一环节, 大多数教师都会安排给学生一个任务, 让学生根据任务要求, 运用所学的对话来完成任务。譬如用make a survey来完成调查表。这样的活动,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 增加学生交流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机会.

总之, 希望我们能真正地引领学生走进“对话”的课堂, 引导他们与教师对话、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 从而丰富他们的知识, 增长他们的见识, 使其成长为富有对话理性和合作精神的人。

摘要:现行的小学英语课堂, 教师几乎都把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不科学的方法。笔者认为, 教师应该在模拟的情境中运用已掌握的语言知识, 通过预习、情境、简笔画等手段来设计对话教学的活动, 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及语言交际能力,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上一篇:适合秋天用的洗发水呢下一篇:熬夜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