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2024-04-11

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精选12篇)

篇1: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新陈代谢一章中的重点内容。介绍了动物新陈代谢方面的重要知识,为我们了解动物新陈代谢的代谢的的物质变化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从而使我们在学习了植物新陈代谢的基础上,对生物的新陈代谢有一个完整的了解。这节内容与初中所学的消化系统知识,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有紧密联系;需要第一章糖类、脂质的知识作基础;与第二章节中的线粒体的功能、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也为今后学习高三生物选修《血糖的调节》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理解糖类代谢过程

②识记脂类代谢过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回忆,复习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效果,使学生学会理顺知识脉络和学会前后知识联系来进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

②通过糖类、脂类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训练学生分析、理解、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生物知识来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在教学中,通过联系自身及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教育。

(三)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糖类、脂质的.代谢过程

2.难点:糖类、脂质的代谢过程,物质间相互转化的复杂变化,学生由于化学知识不够丰富,有一定难度。

3.疑点:肝糖元、肌糖元在糖类代谢中重要作用。

4.解决办法

①教师引导,学生听讲解,师生共同分析图表,共同解决问题。

②通过课堂训练巩固对知识的理解。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1、讲授法:这部分内容由于学生缺乏相应的化学基础,加之有一部分内容涉及到了较深的生物化学方面的知识,因此本节的知识内容适于讲授为主。在教学中通过提问,层层深入,引导学生理解本节知识。

2、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增强了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启发性,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3、通过师生互动、师生合作学习,共同学习有关的知识。

三、说学法

糖类、脂质的代谢的过程复杂、抽象,学生对相关的生化知识(物质的变化)理解困难,引导学生联系各种亲身体验及熟知的事例(如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来理解动物新陈代谢的特点;又如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来理解葡萄糖进入细胞后主要利用是用于氧化分解供能;人多食少动,导致肥胖等现象;人吃内脏过多,易患心血管疾病;人通过加大每天运动量,可达到减肥的目的等),充分理解我们摄入的糖类、脂肪进入细胞后的变化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师教学流程设计:

多媒体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站在旁边人的图片,引出动物新陈代谢的不同点。

多媒体显示食物消化、吸收过程,引出三大有机物代谢。并引导学生分析人和动物的物质代谢主要场所。

多媒体显示糖类代谢的过程,依据葡萄糖进入人体细胞后的主要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多余,还有多余葡萄糖的变化层次,引导学生逐一分析糖类代谢。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糖元储存备用(肝糖元)与供能用(肌糖元),故肝糖元可分解为葡萄糖,而肌糖元则是储存在肌肉中的能源物质,供给肌肉活动所需能量。

过渡: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是什么?储能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引出脂类代谢脂质代谢,通过举例如肥肉,板油等学生熟知知识,来理解甘油、脂肪酸进入人体细胞后的主要利用是再度合成的脂肪,在皮下结缔组织、腹腔大网膜、肠系膜等处储存起来。其次通过人通过加大每天运动量,可达到减肥的目的,来理解也可在肝脏、肌肉等处再度分解成甘油、脂肪酸,然后直接氧化分解成CO2和H2O,释放大量能量.通过分析,冬眠的动物、鸟类迁徙时的变化,来理解甘油、脂肪酸第三个变化为右转变成糖元.引导学生逐一掌握脂质代谢。

在此基础上,联系生活分析,食脂类物质过多,加上脂类代谢出现障碍,使血脂升高,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高血压、胆结石等心血管疾病,多媒体显示血管粥样硬化图片,从而达到增强学生保健意识。

2、学生学习流程设计:

通过多媒体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站在旁边人的图片,思考并分析出动物新陈代谢与植物的不同点.

通过观察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了解动物的物质代谢必须经过消化、吸收,最终主要在细胞中完成代谢的变化。

通过多媒体显示糖类代谢的三个层次变化,对糖类代谢达到理解并掌握。

通过多媒体显示脂质代谢的三个层次变化,对脂质代谢达到理解并掌握。

联系生活分析,食脂类物质过多,动得又少,人易肥胖外,还使血脂升高,通过观看动脉粥样硬化图片,对此内容有一个感性认识,从而了解对身体的影响,掌握一定保健知识。

3、练习巩固,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最后回顾本节知识重点。

五、板书设计

篇2: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对于本节课,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设计反思”六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模块第3章已经介绍了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细胞膜结构以及大致的功能,本节着重介绍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这一重要功能,包括小分子或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和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通过对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探究,并运用数学坐标图来表达三种方式的规律和特征,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解读和知识迁移转化的能力。这部分内容和前面所学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有关联的地方,同时又是对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一个很好的佐证。对学生理解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有着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具体内容,结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拟定了下列几个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明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及特点

(2)明确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的区别及对细胞生活的意义

2、能力目标:

(1)学会根据现象提出问题,分析原理,归纳概念的方法;

(2)提高学生对图表数据的解读能力,探索使用图表描述生理活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讨论,学会合作,踊跃发言,在交流中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和严密分析的习惯,在发现过程中提高思维品质。3.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区别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二、说学生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子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采用以下的教法和学法,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教法: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解读图表”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主动运输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要掌握好这点,必须运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观察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找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主要区别来掌握该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复习细胞膜的成分和结构,让学生对基础内容进行复习,为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利用“问题探讨”,用多媒体展示,提出问题: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通过?什么样的分子不能通过?葡萄糖不能通过该膜,但是小肠上皮细胞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如何解释?观察图片,联系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答案。

教学说明:通过设立问题情景,创设物质跨膜运输的思维平台,为学生的有效发散思维提供背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为进一步突破难点做铺垫,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二)讲授新课:

1、小分子和离子的跨膜运输

(1)多媒体展示扩散现象,引出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概念,让学生分析水分子进入细胞的原因和方式,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自由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自由扩散的特点。

教学说明:该部分内容简单,通过多媒体展示,使抽象内容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2)进一步提出问题: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质双分子层,但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必需的,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激情,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出协助扩散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协助扩散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协助扩散的特点。

提出问题进行小结:①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需要消耗能量吗? ②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③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为什么被称为被动运输?组织学生思考和讨论,得出答案。

(3)多媒体展示物质逆浓度跨膜运输的现象,并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并利用举出生活例子上下坡运东西来解释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多媒体动画展示主动运输的过程,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主动运输的特点。并提出问题:这些物质进出死细胞还能进行主动运输吗 主动运输对于生命现象有什么重要意义?学生总结和讲述补充得出主动运输的意义。为了使抽象内容具体化,上述过程中模拟现实生活中的三个常见现象,通过三个动画的展示,运用类比的方法,使学生对三种运输方式的认识更加直观化。

教学说明:该部分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形展示引出问题,并层层深入,展示出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动画展示更加具体和形象化,同时,组织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探讨,既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激情,深入开发了学生比较,概括和分析能力,又增进师生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

(4)引导学生画出细胞对某物质的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速度随细胞外浓度的改变而变化的曲线图。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作图展示各组成果。

教学说明:本环节巩固理论知识是对课本知识扩展和对重点,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总结,只有理解了三种运输方式的异同,才能完成本环节教学任务,既突显书本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解读图表的能力和抽象化思维能力的形成。

2、大分子的运输

引导学生回忆免疫系统吞噬大分子异物的过程,得出胞吞现象,提出问题:白细胞是如何吞噬病菌的?显示有关动画、图片。

提出问题:胞吞和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与书本前面知识相联系。

(三)课堂小结

我将使用多媒体展示脉络小结几种运输方式,特别是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特点,并指出重、难点。

(四)巩固练习

针对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不同而设计,让学生思考完成具有针对性的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和教学效果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的理解和片面的认识。

(五)布置作业

五、说板书设计

这节课的板书我将采用提纲式和表格式相结合板书形式,纲目清楚,重点突出,便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分类管理,进行对比,加深对事物特征及其本质的认识。

六、说教学设计反思

篇3:糖尿病患者体内某些物质的变化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基因决定的, 与感染、肥胖等环境因素的促发有关, 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性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代谢紊乱。临床上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主要特征, 常易引起多种急慢性合并症。通过对这几种物质的分析, 可以从中有效地找出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根本所在, 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1 糖尿病与下丘脑神经肽 (Y)

研究表明, 下丘脑神经肽Y (NPY) 在下丘脑合成之后通过轴突输送给PVN (下丘脑室旁核) , 经PVN分泌而参与摄食及能量代谢的调节, 可刺激多饮多食, 特别是对碳水化合物的采食。下丘脑NPY分泌失调必然导致糖代谢的紊乱。通过对链脲佐菌素 (STZ) 所诱导的大鼠进行游泳训练, 发现NPYmRNA表达与无训练组进行比较显著降低, 关于运动对糖尿病大鼠下丘脑的影响, 研究不多结果也不尽相同。张缨等研究认为, 糖尿病可引起NPY的显著增加, 但运动的干预不是很明显。

2 糖尿病与c肽联合胰岛素

c肽可以促进肌肉对糖和氨基酸的利用, 增强Na+-K+-ATP酶的活性, 改善糖尿病的微循环, 同样其在型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并发症治疗中有重要作用。殷文娟等通过研究发现, c肽使得糖尿病大鼠体重显著的低于正常组, 血糖也低于正常组。在一些运用胰岛素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血压时会产生糖尿病肾病, 用c肽联合胰岛素可有效地降低其患病的概率。

3 糖尿病与糊精

糊精 (amylin) 是一种与朊病毒类似的劣变蛋白质。正常情况下, 一种称为糊精的蛋白质对机体不会有不良的影响, 其在正常情况下及肥胖程度成正相关。脂肪细胞中的TNF-α超表达和含量的增加是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外周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TNF-α既可直接作用与胰岛素的信号转导系统又可通过脂肪细胞分泌瘦素而引起胰岛素的抵抗。

5 糖尿病与瘦素 (Leptin)

瘦素是一种脂肪来源的激素, 可控制食物摄入和调节能量代谢。Shimomura等给CGL模型 (先天性全身性脂肪营养不良, 伴有胰岛素抵抗) 小鼠连续地注射重组瘦素, 可纠正胰岛素抵抗, 且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调节糖和脂肪的作用并不依赖于摄入食物的影响。然而也有关于瘦素抵抗的研究报道, 瘦素浓度的明显增加可加重胰岛素的抵抗, 引起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和 (或) 肝细胞中胰岛素信号转导发生改变, 促使细胞内脂肪酸堆积, 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6 糖尿病和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 (ATGL)

ATGL是脂肪组织白脂组织 (参与机体内分泌, 其分泌的多种因子和许多生理现象有关, 如食欲控制, 外周代谢, 免疫应答和血管功能等) 中参与脂肪分解的脂肪酶。空腹时ATGL表达上调, 重新摄食后表达下降, 这就表明ATGL是在空腹时能酯解贮存在脂肪组织中的甘油三酯, 产生FFA供给能量。在ob/ob和db/db小鼠模型中ATGL表达量下降, 表明其与肥胖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可能均有关联。

7 糖尿病和铁的蓄积 (血色素沉着)

血色素沉着的患者大多既有胰岛素效应缺陷又存在胰岛细胞功能障碍, 研究也发现糖尿病患者中血色素沉着基因变异的阳性率高于非糖尿病个体, 提示血色素沉着与糖尿病之间有可能有联系。

使得葡萄糖滞留在血液中无法被组织吸收, 进而导致高血糖症状。

小结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 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与长寿的常见病。通过对糖尿病患者体内一些物质的研究分析, 总结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的变化和作用, 将其与适当的运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结合起来, 从根本上找出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减轻体重, 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改善机体的脂代谢状态, 提高免疫力, 改善心肺和神经内分泌功能, 已达到治疗糖尿病的效果, 同时也可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余升红.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

[2]倪萦音.ATGL研究进展[Z].2007.

[3]殷文娟.C肽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的影响[J].局部手术学杂志, 2008.

[4]张月华.糖尿病及其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体育科技, 2005 (2) .

[5]李宁川.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下丘脑神经肽YmRNA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 (1) .

[6]田秀灵.神经肽Y及其食欲促进作用[M].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

[7]张缨.有氧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Leptin-下丘脑NPY轴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8]顾鸣宇.胰岛素抵抗和脂肪肝[M].国外医学内分泌学分册, 2003.

(上接152页) [4]信息技术革命促进会计信

参考文献

[1]余升红.Ⅰ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7.

[2]倪萦音.ATGL研究进展[Z].2007.

[3]殷文娟.C肽联合胰岛素对糖尿病小白鼠肾脏的影响[J].局部手术学杂志, 2008.

[4]张月华.糖尿病及其运动疗法的研究进展[J].辽宁体育科技, 2005 (2) .

[5]李宁川.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下丘脑神经肽YmRNA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8 (1) .

[6]田秀灵.神经肽Y及其食欲促进作用[M].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3.

[7]张缨.有氧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Leptin-下丘脑NPY轴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

篇4: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中图分类号】G6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2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不同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接下来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三维目标、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课外拓展、板书设计、教学特色这几个方面内容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这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不同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及从中探求物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通过本节实验的探究学习,既复习巩固了前面所学的溶液部分的知识,又引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学习化学知识,并教会学生如何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中,同时,也为将来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与酸碱盐的知识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将的授课对象是普通中学的九年级的学生。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已学习并初步具备了什么是溶液,溶液的形成等方面知识,并且学生也有溶液溶解时温度变化这方面的生活经历。

在能力储备上,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但在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等方面上还有一定的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相关知识,学会其操作方法。

(2)初步了解物质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有能量的转化。

(3)利用手持技术实验,掌握不同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测量物质溶解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求物质溶解于水时温度变化的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手持技术在化学中的运用,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测量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

教学难点:探究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五、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采用讨论法、实验探究法为主,讲授法为辅。有效利用有利的条件使学生的课堂充满乐趣,努力做到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样既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的活动,而且需要学生的活动,只有把教师教的最优化和学生学的最优化融合在一起,才能保证教学最优化有一个完整的过程。提倡学生的学习方法有:交流讨论、动手实验和科学探究。整个课堂体现了教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主体的新课标教学理念,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互动性,体现合作精神、创新精神。

六、教学流程

这节课,我将采用探究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我按“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这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提出问题:先创设情境 本节课我将拿出几瓶饮料,引入“为什么一些饮料摇一摇就可以自动变冷?”这一问题。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作猜想。接着教师对学生所得猜想进行解答,解释饮料瓶的隔层装有硝酸钾固体和水,摇晃时使硝酸钾固体溶解于水中吸热,从而使里面饮料变冷。通过这个解释,进一步向学生提出“硝酸铵固体、氯化钠固体、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会有什么变化?”这一问题。再次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知欲,让学生猜想。

做出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想法。我可以猜想到学生的答案不外乎这四种①放热、②吸热、③有的放热有的吸热、④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设计实验:学生进过一番发表言论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分组标准是实验假设相同的分为一组。)从一个初中学生的角度出发,猜想学生可能会设计让物质溶于水,通过触摸烧杯壁来验证温度的变化。首先,我将肯定学生的想法,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自己设计的实验所在的缺点(对于一些温度变化不是很明显的物质,采用这种方法很难感受出温度的变化),最后由教师提出采用手持技术来弥补缺点。

进行实验:

预先帮学生准备好实验用品:NH4NO3固体、NaCl固体、NaOH固体、蒸馏水、“探世界”万能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磁力搅拌器、计算机、250ml锥形瓶、100ml量筒、台称、铁架台

再提供实验装置安装图,学生根据图安装实验装置。

在学生进行实验前,我将亲自讲解并演示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以及配套软件的使用步骤,让学生了解其相关知识并学会使用操作。在学生进行小组实验时,我将在课室四处巡视和指导实验。并分别给出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小组进行实验:

[探究] a、不同质量的NH4NO3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b、不同质量的NaCl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c、不同质量的NaOH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d、相同质量NH4NO3、NaCl、NaOH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我将展示一个表格,小组派代表进行填写,最后每个小组得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并组织小组的交流。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

氢氧化钠是一种腐蚀性很强的碱,在称量时须小心不要沾到手。并且取完药品要马上盖上瓶盖,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潮。在实验操作时,不仅要完成实验,也要养成正确实验操作的习惯。

得出结论: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的出结论,我再引导学生做最后的表格的完善,解决前面的实验假设。

七、课外拓展

对于学有余力和对化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同学,可以展开课外调查:利用手持技术,还能展开那些化学实验,并试着动手做一做。根据教育心理学角度,这一部分的实施,不仅使学有余力的同学扩广知识深度,还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大胆展开探索并学会创新。

八、板书设计

以提纲式板书,有利于学生课后进行复习。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

九、教学特色

1.在进行实验分组时,打破以往的规则,让实验假设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这样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设想的假设,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验中收获成功,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自信心。

2.化学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也在课外中。课堂的学习教师主要考虑到大部分同学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学有余力还有化学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一些难度稍微大的课外调查研究,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扩宽知识深度,也满足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上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衷明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35-137

篇5: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描述半透膜的特征

2、举例说明动物细胞膜和植物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3、理解水的跨膜运输是顺浓度梯度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能力方面:

1、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2、进行关于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教学重点:证明水分进出细胞是顺相对含量梯度的。教学难点: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尝试提出问题。本节教材的立意(地位):

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它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的。本章和第五章的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细胞的功能包括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的供应和利用、信息的传递和识别。本节改变了以往教材的呈现方式,没有把水分放在代谢一章里,也没有先讲植物的渗透作用,而是将水的跨膜运输作为一个实例来分析,由物理现象过渡到细胞,先分析动物细胞的水分进出,尔后通过一个探究性实验来说明植物细胞水分的进出情况,最后得出水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运输的结论。通过对其他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物质的跨膜运输并不都是顺浓度梯度进行,最终得出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一结论。因为时间的关系本节课只进行水的部分。

导入: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维持这个系统的稳定,必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的交换。

教师讲授: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经过细胞的边界——细胞膜。细胞内外的物质含量有很大差别。例如生活于血浆中的红细胞内K+是血浆中的30倍而Na却是血浆中的1/6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细胞吸K排Na,这一现象与细胞膜的作用有什么关系?我们先来分析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水是如何进出细胞的?[为了使学生很快明白要学习的内容,用了这样一个非常熟悉的实例]

(一)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师活动:出示已经安装好的三组装置,演示渗透现象(教师介绍装置、半透膜性质)[在这里设置了三组装置。原因是对课本中的“问题探讨”学生很难作答。所以改为观察现象分析原因的问题]

学生活动(观察并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组装置管内液面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烧杯中的水分进入漏斗内的缘故。

2、用纱布代替玻璃纸,液面没有升高的原因?

答、原因是蔗糖分子也会通过。

3、清水换成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也没有升高的原因?

答:膜两侧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相同。

4、水渗入漏斗内使液面上升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过渡:那么,细胞中是否也是如此呢?先看动物细胞。

教师活动:展示“水分进出哺乳动物红细胞的状况”的三幅图片(见课本P60)。对三幅图片作以说明

学生活动(观察并讨论下列题目):

1、正常生活着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够透过细胞膜到膜外吗?

答:不会。[学生可能不会立即回答出这一问题,这时可通过血红蛋白的作用来引导]

2、根据现象判断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什么膜?

答:半透膜

3、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时,红细胞一定会吸水而涨破吗?

答:不是

4、红细胞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

答:两边溶液中水的相对含量的差值。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水的进出方向——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进出动物细胞的。

过渡: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情况又怎样呢?

教师活动:出示成熟植物细胞模式图。分析原生质层这一结构。

(教师叙述)对于植物细胞来说水分要进出细胞必须要通过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半透膜 ?细胞壁对水分的进出有没有影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问题:

教师活动:出示生活实例两则

1、用盐腌萝卜时会有水渗出,同时萝卜的体积会减少。

2、置于空气中刚刚萎蔫的白菜叶片置于清水中又变得硬挺。

[上述两则实例是学生常见的。课文中用剁碎的白菜的例子,怕引起学生的误会——是不是细胞的结构被破坏了,“烧苗”现象学生也不太熟悉;况且这两例只代表一个侧面——失水]

上述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问题

1、植物细胞会 出现失水的情况吗?(渗出的水是细胞内的水还是间隙的水)

2、植物细胞在什么情况下会失水?

3、原生质层是否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学生可能还会提出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只是表面现象,有些则是本质问题]

经过讨论大家觉得第三个问题有探究的价值。[此问题能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学生活动

(1)作出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理由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植物细胞膜和液泡膜都是生物膜,(P49)他们具有与红细胞的细胞膜基本相同的化学组成能够和结构。上述的事例与红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很相似。

教师活动: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知识提出的假说,要有实验和观察的依据,同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的验证和完善。下面就由同学们来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你的假设。

教师活动:原生质层是细胞层次的结构,要观察它,我们必须借助于什么工具?初中我们就接触过显微镜;那么我们应该选用什么样的实验材料才能使实验成功呢?[学生可能一时不能回答,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个实验中要观察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学生活动:液泡和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化。

教师分析:我们可以选择带有颜色的细胞,更容易观察到现象的存在。这样的材料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紫色洋葱。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实验方案(给学生时间讨论),然后进行交流。[有些小组的设计不够严密,有些比较成熟,可以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加以修改完善,最后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2)设计方案:将植物细胞浸润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大小的变化;再浸润在清水中,观察其大小的变化。

预期实验的结果:由于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则不能通过,因此在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缩小,细胞皱缩;在清水中植物细胞的液泡又会变大,细胞膨胀。

(3)进行实验:(略)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由小组交流实验结果:中央液泡大小、原生质层的位置、细胞大小。

[有些同学的实验比较成功,能明显观察到实验预期的现象,可以把好的装片作为示范,针对实验中出现的情况,讨论下列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科研之路必备的素质]。

问题1:有的结果与你的预期不吻合,说明你的假设不成立吗?应当如何解释? [这样的问题不一定非要有明确的答案,主要是通过问题,引起学生的反思。强调你的实验设计方案必须要有可重复性和易操作性],让学生试着解释自己的结果与别人的不同,原因是什么——是表皮细胞被撕碎了,还是装片中存在气泡?还是换溶液时换得不够彻底?

问题2:假如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问题3:如果没有细胞壁,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后两个问题的设置意在和动物细胞形成比较]

问题4: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篇6:《测量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量筒的使用

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排水法): V=V2-V1

3.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m, v1, V2

4、测量盐水的密度。

m1 , v , m2

六、布置作业。

为了使学生对测量固体密度更全面更系统的掌握,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蜡块不能沉入水中,还能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蜡块的密度吗?想想有什么好办法?

七、结束语

篇7:物质的量说课稿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初中时,学生将质量与微观粒子当做两个孤立的概念进行理解,缺乏认识宏观与微观的桥梁。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本节课的内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及高中相关计算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

(2)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

(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的运算关系

(4)通过“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概念形成过程,学习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

3、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运算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探究法和讲练结合法,我使用的教学工具为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穿插我对重难点的处理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首先我设置生活中的情境,米、大头针等外观比较小的物质需要用袋、盒等表示集体的量词进行计量。这样设计,学生会很自然地总结出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进而抽象,让学生联想物质小到极致就变成了微粒。顺势引导学生意识到难以计数的微粒也可以用集合体进行计量,进而导出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微粒数目的集合体。

第二个环节,类比迁移:

在这个环节,向学生讲授物质的量是国际七大物理量之一,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新引进的物理量与所熟悉的物理量时间、长度、质量等物理量进行对比,将已学过的物理量的特点迁移到物质的量的学习中,顺势牵引出物质的量的符号n和单位摩尔。再次利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将质量的单位千克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进行对比,通过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引出摩尔的标准是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学生提出疑问,“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到底是多少?”我给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告诉学生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在这个地方插入一个小化学史,表明阿伏伽德罗常数名称的由来。最后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与旧概念的对比归类,降低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数据的计算中来,加深印象,通过历史故事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知识抢答:

我在这个环节一共设置了两道题目,在课件上呈现出,让学生以竞答的方式进行。第一个题目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判断“1摩尔氢气与1摩尔氢原子”这两句话的正误。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微观粒子。第二个题目是让学生计算1摩尔硫酸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我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6.02*1023是一个估算值,描述时要在前面加一个约字。第二个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进而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此环节的设计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是深入提高:

由上一环节中的题目,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式N=n*NA。列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过扩大NA倍的微粒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的同时得出结论: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前的系数成正比。在这个环节,我的设计让学生在联系中巩固已学知识,更加深入的掌握物质的量的使用方法。第五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在学生熟悉本节课的内容后,我将重难点汇总,做一个整理,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

1、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可分开写。

2、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微观粒子。

3、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近似值。

4、物质的量和微粒数成正比。

5、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前的系数成正比。

四、教学理念

篇8:体内物质的运输心脏说课稿

【摘 要】 手持技术是在掌上就可以操作的技术实验。手持技术所特有的数据化、图形化、直观化和定量化的研究手段,有助于学生降低实验的学习难度,改变学习的方式,激发学习的兴趣。物质溶解于水时往往会出现温度的变化,但是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时通过视觉、触觉等无法直接感受出来,手持技术则可让实验结果放大化、微量化。

【关键词】 手持技术;溶液温度;微量化;实验

【中图分类号】G6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利用手持技术测定不同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特色七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溶液》课题1,是在学生对最常用的溶剂——水的性质及其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设定的。通过设定实验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溶解过程的能量变化和溶液的基本性质。学习这部分内容,既可以对上节学习的化合物基本理论和实验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又可以为后面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此时的学生刚进入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化学的世界充满好奇,此时进行实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手持技术能让学生对先进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对物质放热和吸热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及其软件使用方法。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测量物质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的变化,探究其变化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手持技术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养成良好的探究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教学重点:测量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

②教学难点:研究与发现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节课我将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代入法”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切身投入实验当中,利用有趣的、新颖的形式诱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让实验知识更贴切学生的生活。

四、学法分析

教学过程的主要角色并不只有教师,学生也是主角之一,让学生切身进入实验本身是学生学习最优化的方式之一。本节课学生的主要学习方法是:从角色扮演情境中推理实验结论。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1、设置情景:大自然的物质和人类的情感是一样的,我们人类的异性之间会产生爱情,人类男女产生爱情时会心跳加速、体温上升。而自然界中的不同物质之间也可能会产生此类情感,那么到底它们是如何表现的呢?今天的实验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运用比拟的方法将实验药品与生活联系,让学生对本实验产生疑问和兴趣,提高其积极性。

2、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3组,每组分别扮演氯化钠、氢氧化钠、硝酸铵,让学生自主探究其扮演物质与物质水是否会产生爱情,若混合在一起升温则会,降温则否,温度变化不明显则对其没感觉。运用身边常见的实例将生硬的化学实验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另类“游戏”。

3、设计实验:学生明确自身角色后将讨论如何测量温度,猜想大部分学生会将物质溶于水,首先会观察现象,若无明显现象则可能会触摸烧杯壁来验证是否有温度的变化,这时,我将首先肯定学生的想法,并让其思考此方法的优缺点,再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温度变化不明显时,此方法难以探究出物质是否放热或者吸热。在此不足之上,提出运用手持技术设备来改进实验。

4、进行实验:让学生在对手持技术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试验,分别让学生探究所扮演的角色溶于水之后的温度变化规律,先猜想得出本物质是否对水产生感情的结论,再回到实验本身,用手持技术进行实验,将三组实验的结果汇总,归纳总结温度变化规律,得出结论。

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之后依然保持对实验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将邀请分别扮演三种物质的同学上台进行演讲,以“第一人称”进行实验汇报:实验当中的“我”有何特性,既让学生不感到知识传授的乏味,又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加深对实验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验操作技能。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主要是提纲式的板书,同时画出表格,方便最后实验汇报总结物质溶于水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结论:

(1)NH4NO3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是吸热过程

(2)NaCL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是吸热过程

(3)NaOH溶解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是放热过程

七、教学特色

篇9:物质的量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 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 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

篇10:《物质的分类》说课稿1

张北县第三中学 李冬雁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类》。我的说课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与课后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入高中阶段的学习,也为了使他们在学习具体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时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教材专门设计介绍了有关的概念理论知识,而我要说的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是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既是对初中内容的整合,又为学生以后高中化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2)领悟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分类的方法与观点,对物质进行研究。

二、说学情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其实,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但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本次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分类观。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根据本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认知的心理规律,主要以学生学为主、教师教为辅。采用学生自主学习,互相交流、讨论、合作为主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情况教师再予以指导,点明重点,剖析难点。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根据学案在课堂上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讨论,最后自主归纳出如何对物质进行分类。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力图以问题为导向,学生自主探究、交流、讨论、归纳,以多媒体辅助,通过分组实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自主建构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学会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实验能力、学习能力,从而真正改变学习方式。

【新课导入】

元素周期表的简介(说明元素的种类)(挂出图表).

设疑:110多种元素是如何组成几千万种物质的?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学生六人一小组,在课前依据预学案进行回顾、预习及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讨论、归纳出预习导学中的问题答案,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集体讨论,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得出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的目的。

2、在得出了元素与物质关系的基础上,用多媒体投影复习、巩固单质、化合物概念,并引导学生对这几个概念加以比较、区分。

3、小结,完成对知识点一元素与物质关系的学习。知识点二:物质的分类

一、物质的分类依据

1、小组内交流、讨论、归纳出预习导学中的问题答案,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进行全班集体讨论,从而实现自主探究完成对物质的分类。

2、投影给出课本上的物质分类及其依据。

3、完成了对物质的分类,应使学生明白物质分类的意义:认识一类物质、制备物质、鉴别物质、提纯物质。

二、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活动探究】

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请根据提

供的试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可发生哪些反应。

主要试剂:

金属铁,木炭,氧气,氧化钙,氧化铜,大理石(可用于制二氧化碳),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石蕊溶液。

请同学们先对物质进行分类,由教师指定每一小组所探究的物质类别,小组在分配到的物质类别中任选一种物质,根据它的类别预测它可能会与其他哪些物质反应,并设计实验证明预测的正确性。

要求:

1、每学习小组设计出一种物质的性质实验方案。

2、小组内交流,再推代表进行班级交流(将主要物质性质的实验方案优化)。

3、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总结归纳】

1、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有一定的反应关系,某一类物质与相关类别物质的反应通常表现为这一类物质所具有的通性。

2、作业布置

完成本次导学案作业。

五、板书设计

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游离态----------单质

化合态----------化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

物质 单质 纯净物

化合物

六、教学反思:

篇11:《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说课稿

一、说教材

《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是选自北师大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第一章学习过细胞的化学组成上,进一步的学习有关细胞物质代谢的知识。本节包括“细胞是一个开放的生命系统”“细胞膜的结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人工膜的研制与应用”4各部分,通过本节的学习为后面继续学习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主要功能,做好了铺垫。可以说本节课对学好生物学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说学情

本节的授课对象是高一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对物质交换有了很肤浅的了解,通过前几章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细胞膜的结构,水分跨膜运输实例的基础,掌握了蛋白质多样性的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认知基础。并且还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思维的目的性,连续性和逻辑性也已初步建立,能独立思考,对生活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多种途径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经过前阶段的新课程学习,他们具备了群体讨论,并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论依据的能力。对事物的探究有激情,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性及过程,结论的形成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类型及特点,能理解并说出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2、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参与集体讨论和合作,形成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3、形成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难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五、说教法学法

我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问答、讨论、读书指导等。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首先多媒体展示生活实例科学研究发现,海带细胞内碘的浓度比周围海水中高200万倍,轮藻细胞中的K+的浓度比它所生存环境中的K+的浓度高63倍,大多数动物细胞内K+的浓度都高于细胞外液,而Na+的浓度却低于细胞外液。并提问通过上面的事实可以推测,细胞在生活中,必须不停地与外界交换物质,细胞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呢?方式又有哪些呢?顺势引出课题。

2、新课展开

本节课主要包括小分子物质的运输——主动运输与被动运输和大分子物质的运输——胞吞与胞吐。

对于第一部分知识里主要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对于自由扩散这部分知识,我会向学生说明,用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植物细胞时,细胞中的水分会向外渗透。细胞水水后,原生质层(主要包括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会发生收缩与细胞壁分离,这是质壁分离现象,如果用水替代蔗糖溶液,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又恢复正常。并提问:

①细胞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②在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与细胞内外水分流动的关系?③在农业生产中为什么会由于施肥过多产生“烧苗”现象?干旱时候作物为什么会发生枯萎现在?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对于这些问题让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在学生讨论时我也会参与其中,帮他们解疑答惑,引导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从而顺利让学生掌握这个知识点。即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进出细胞时,是从单位体积水分子数量多的一侧向水分子书量少的一侧转运,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做自由扩散。

氧气、二氧化碳、甘油、乙醇、苯等小分子物质,都是通过自有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对于协助扩散,我首先会播放视频动画,之后会要求学生自学什么是协助扩散?协助扩散与自由扩散的区别是什么?通过视频的整体认识,以及自主学习,学生就能很好的掌握协助扩散,离子和一些较大的分子(葡萄糖),不能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们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顺浓度梯度进出细胞,这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叫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自由扩散不需要。

主动运输是一个难点知识,我会采用资料分析的形式,让同学们自主学习资料,讨论,从而解决这个难点。呈现科学家利用蝗虫马氏管做的.实验(资料:一位科学工作者曾做过下面的实验:从活蝗虫体内小心地分离出马氏管,并立即投入不含酚红的昆虫任氏液中。然后从任氏液中取几条马氏管放在干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含有酚红的昆虫任氏液,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看到了马氏管腔内的红色染料逐步积累,并逐渐超过管外的浓度。然后,他又取了几条马氏管,放在60℃以上的水浴锅中进行水浴,使马氏管失去活性,再重复上面的操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红色的液体很快就会进入蝗虫马氏管的管腔内,并一直保持管腔内外溶液的颜色一样。)并提问:在资料中实验结果是怎么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之后师生共同总结:物质通过细胞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时,需要消耗能量,并且需要载体蛋白叫做主动运输。钠离子、钾离子等都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出细胞的。

为了加深对于三种运输方式的理解,我会出示表格,让学生们按照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填写。

对于第二部分知识:胞吞与胞吐。我会结合投影以具体事例引入,如用一种无毒燃料(例如刚果红)将酵母菌染成红色,放到草履虫培养液中,不久草履虫细胞里面出现了红色的食物泡。这种草履虫吞噬酵母菌的作用称为胞吞。然后介绍胞吞和胞吐作用,当然我也会采用计算机动画直接形象地模拟教材中变形虫吞噬单细胞生物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大分子物质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以上是授课的全部内容。

3、小结作业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作业部分我留了开放式的作业:查阅细胞膜在生活、生产中对人类有什么作用,将知识延伸到第二课堂。

篇12:《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教学设计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一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抛锚式教学模式。

1.设计“锚”

学生在初中做过类似的实验:萝卜泡在盐水中会软缩,泡在清水中的青菜会更加硬挺。学生也有这样的生活经验:糖拌的西红柿会渗水出来,对农作物施肥过多植物会萎蔫。这些生活中的实例对本节内容学习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开始上课时,通过这些例子,引出本节课的“锚”——“水是如何进行跨膜运输的呢”?

2.围绕“锚”组织教学

围绕“锚”,我将本节课有关知识设计成如下“问题化知识链”:

什么是渗透作用?→渗透装置有哪些条件?→水分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动物细胞的细胞膜是否是半透膜?→动物细胞是否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动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现象是怎样的?→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是否是半透膜?→成熟的植物细胞是否可以发生渗透作用?→成熟的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现象是怎样的?

利用问题化知识链结合直观教学、演示实验、自学讨论、PPT展示及自主探究等方法组织教学。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本节课设计的问题链实际上聚焦了3个核心问题,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演示实验、动画演示、自主探究、分组讨论等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本节课的“锚”。

3.1渗透装置有哪些条件?

请四位学生提前进行渗透试验,观察现象并在课堂上给全班介绍实验现象。

授后实录1:4位同学利用课前20分钟预先开始做渗透试验,开始上课时,漏斗内液面上升约8厘米,实验代表简单介绍实验方法和现象。不足之处在于漏斗管很细,较远的同学看不清楚液面变化现象,可通过拍摄图片或视频在投影上播放改进。

根据实验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漏斗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4)水分子的运输方向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讨论,总结出满足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

授后实录2:学生讨论热烈,大多数同学能接受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有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有浓度差。但是部分同学对于水分子运输趋势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不理解,建议先引导学生理解水从相对多的一侧向水相对少的一侧运输,结合溶液中水一般为溶剂,再让学生接受水分子总体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的观点。

请同学们课外思考:已知一瓶蔗糖溶液浓度30%,一瓶蔗糖溶液浓度10%,但浓度标签已丢失,我们有什么方法判断这两瓶蔗糖溶液的浓度呢?

设计意图: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在课后活学活用渗透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授后实录3:很多学生在作业中简单绘制了实验装置,准确表示出了利用渗透原理解决这个问题。

3.2动物细胞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吗?

回顾细胞膜获取实验,结合教材插图分析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

(1)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等有机物能否透过细胞膜?

(2)红细胞细胞膜是否相当于刚才所说的半透膜?

(3)红细胞什么时候吸水?什么时候失水?

(4)红细胞膜吸水或失水的多少取决于什么条件?

授后实录4:学生以前曾学习过红细胞在不同浓度外界溶液中发生的形态变化,故对问题的回答都很准确。学生很顺利地得出动物细胞满足渗透装置的两个条件,可以渗透吸水或失水的结论。

3.3植物细胞可以发生渗透作用吗?

结合下图认识成熟植物活细胞的结构。

回忆:细胞壁的特点是什么?

看图:原生质层包括哪些结构?

根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活常识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授后实录5:教师列举了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甲问:植物细胞是不是一个渗透装置?学生乙问:原生质层是不是一个半透膜?学生丙问:植物细胞在不同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会像动物细胞一样膨胀或皱缩吗?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探究实验的基本方法: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并分析→得出结论。另外也通过本实验探究出植物细胞也是渗透装置。

授后实录6:在教师提供实验仪器材料的基础上,学生在参看教材中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实验,但是部分学生对显微镜使用不熟练,实验时间较长,导致细胞死亡,从而未看见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因此在后面教师出示了一段清晰的实验现象视频,便于学生理解。

根据实验现象思考:

(1)实验能否说明原生质层是一个半透膜?

(2)细胞什么时候吸水,什么时候失水?

(3)假如细胞壁也是半透膜,那么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4)如果没有细胞壁,那么实验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根据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授后实录7:通过小问题的分析,学生基本接受了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当外界溶液浓度高于或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发生渗透失水或吸水。另外,由于细胞壁的存在,细胞发生特殊的现象:质壁分离或复原现象。

4.消解“锚”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对问题的热烈探讨,解决了本节课的“锚”:动物细胞和成熟植物细胞都是渗透装置,都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5.效果评价

每个人都期望被赞美、希望获得积极的评价,学生亦如此。以往学生获得的评价一般来自于教师,但笔者认为积极的评价可以来自于不同的主体。自我和他人都可以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学活动中的他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共同参与学习的其他学生。抛锚式教学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1师评实录:

(1)红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发生不同现象的原因分析非常到位,对动物细胞膜的特性总结非常准确,非常棒。

(2)能在实验基础上想到如果换更高浓度的蔗糖溶液,现象就会更显著,很了不起。建议课后用实验来试一试,看看现象是怎样的?

5.2生生互评实录:

(1)某某的生物知识真丰富,植物细胞的结构及特点讲得头头是道,看来我要向他学习,多看看书了。

(2)某某说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我觉得用无色的表皮做也可以,只要外界溶液用有色的就可以了,我们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5.3学生自评实录:

(1)以前我从来没想过凉拌西红柿还和渗透失水有关,我平时要注意观察。

上一篇:爱国演讲稿作文下一篇:冲模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