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2022-09-26

第一篇:43物质的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

《密度》说课稿

学校:莘县古云镇中心初级中学

姓名:张士占

时间:2012-9-12 大家好!

我是来自莘县古云镇初级中学的张士占,我说课的课题是八年级上册物理新教材第六章第二节。本次说课我将分为五个部分。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既是质量的深化和延伸,又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同时也为压强、浮力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三个内容,即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密度的公式和单位、密度公式的计算和应用。

2、学情分析

学生已初步掌握测量固体、液体质量的方法,也具备了一定实验、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不成熟,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我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确立为: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密度的概念。

知道密度的公式单位,会查密度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领会比值定义这一科学思维方法。 通过自学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和密度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3、重点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理解密度的概念; 难点是:密度概念的建立。

二、教法学法

根据教材和学情特点,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讨论法,问题发现法等,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1、情境导入(2分钟)

可以从一些影片的情境中,比如《唐山大地震》,提问“房屋倒塌,演员受伤了吗?”“如果你是导演,该如何设计墙砖?”从而引入新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2、互动交流

实验探究

形成概念(15分钟)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师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及今天所要掌握的内容,做出具体的安排。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来设计比较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先了解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为更深入的探究这一问题做好铺垫。让问题简单化。

设计实验:选择研究对象时,我准备了铝、铁、铜三种物质,每个小组选择一种物质,可依据教

材进行实验,难度小。

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学生动手,老师巡视引导,提示:不要随意篡改数据,应该尊重实验数据,培养实事求是的作风。

分析与论证:为了让学生更容易发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我要求将数据图像化,以此培养学生用图像表达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学生经过自主分析数据,组内讨论,得出的初步结论还不完善,或还存在感想、疑问,急需交流讨论,解决问题,丰富实验素材。

评估与交流,组织学生开展全班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通过开放式的交流讨论,学生深刻的认识到:“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不同物质,比值不同,比值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从而得出密度的概念。

在以上合作探究的教学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得出结论,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密度的概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全方位得到提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持久兴趣。

3、精讲点拨(10分钟)

重点讲述密度大概念、公式、单位及密度的应用;对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的理解。主要是对以上问题知识的解疑,让学生对概念得以巩固。

4、拓展应用(5分钟)

为使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密度的概念及这一物质的特性,安排稍微有点深度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5、全员达标测试(8分钟)

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及学习程度,安排了简单的测试,尽可能的使所有学生能够达标,所以测试内容比较简单,为下一课时的计算训练打下基础。

四、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密度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力求简单明了。

第二节、密度

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 单位:kg/m3

g/cm3

1g/cm3 = 1×103kg/m3 密度表:

五、教学创新:

1、本节课避免把密度概念直接灌输和强加给学生,依据学生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我采用实验自主探究和自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建立概念,自主了解密度的公式、单位,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我除了让学生探究固体的特性,还探究液体的,甚至可以要求学生课后利用各种资源探究气体的,力求探究结论的科学性。

以上是我对“密度”的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还请各位专家同行批评指正,谢谢!

物理教学中的困惑

物理教学以实验为主,实验课是不是就是任课老师的事,实验教师摆好器材,就没什么事了吗?我觉得的实验课实验老师必须跟班上课,辅助任课老师完成任务。

现在的学生知识基础差,有部分学生学习起来确实困难,所以教学必须放低难度,放慢进度。但考试时还是有些简答分析题,就连老师简述出来就比较困难,正式考试少考这类的题,考一些自然现象、科技知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常识的问题。

第二篇:初中物理密度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密度这一节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密度在力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在已有知识质量和体积的基础上运用比值定义法建立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教材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不等,表明物质在这方面的性质上存在差异。然后,让学生进行“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探究。利用探究结果让学生思考,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其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其比值一般也不同,这反映了物质的一种性质。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二、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

(2)学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的探究过程,从而理解密度概念的建立。

(2)初步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概念的建立。

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边讨论、边实验探究、边归纳总结的启发式综合教学法

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三套、边长为1CM的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10m

3、20m

3、30m3的正方体木块。

(二)学情分析

学生虽然从生活经验上对知识有一定的感知,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但对密度的相关知识非常的陌生。本节课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法、学法

教法:实验法、讲解法等

学法:合作探究法、归纳法等

(四)教学过程程设计

第一环节:引入,提出问题

问题: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它们的质量相同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第二环节: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天平和正方体木块、铁块、铝块各一个,并告诉学生三种物体的边长分别为2CM。请三个组的学生利用天平称出三种物质的质量。另外三个组的学生根据边长计算出这三个物体的体积。

2、引导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分析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再出示体积为10m

3、20m

3、30m3的正方体木块,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2倍,质量也会增加到原来的2倍吗?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

(1)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2)设计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设计实验步骤。

(3)实验验证:请各个组的学生合作实验进行探究,实验中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思考,及时提出实验中不足和需要注意事项,并根据实验数据,在教材坐标图上描点。

(4) 归纳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数据,学生自行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得出结论:同种物

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

第三环节:学习新知

1、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比值是一定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物质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这个比值的不同就是每一种物质所特有的性质,我们用密度来表示物质的这种性质。

2、教师引导学生从运用比值定义法推导出密度的定义。再根据密度的定义引导得出密度公式:=m/v 及引导学生写出变形公式:m=v 和v=m/

3、引导学生学习符号的意义及单位。单位换算:1g/m3=1×103Kg/m

34、让学生自己在密度表中找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密度。比如:冰、蜡、铜、铁、煤油、酒精、水等物质的密度。并根据密度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比如水的密度1.0×103Kg/m3的意义是:1m3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在说意义时着重强调:“某种物质”和“质量的单位”,学生很容易把后面的质量单位说成密度单位。并要求学生牢记水的密度,在做题时作为已知条件应用。

第四环节:课堂小结

1、在实验探究时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2、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巩固练习

1.根据密度公式=m/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跟质量m成正比

b.密度m跟体积m成反比

c.密度既跟质量成正比,又跟体积成反比

d.密度大小只由物质本身决定,跟体积、质量大小无关

2.表中记录的内容是一位同学学习密度概念时做的实验记录,请你根据表格中记录的内容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铁块1 铁块2 铝块1 铝块

2m/g 79 158 27

54v/cm3 10 20 10 20

m/v(g/cm3)7.9 7.9 2.7 2.7

(1)铁和铝两种不同物质的相同点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

(2)铁的密度________,铝的密度_____________。

(3)根据这个实验结果,请你分析并回答:为什么说密度是物质的特性?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或属性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说法不一,这是为什么?人教版教材说是“特性”,而北师大教材说是“属性’,类似情况还有。作为编写物理教材的权威部门,对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等应该统一。以免给物理基础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上带来不便。

第三篇:物质的量说课稿

《物质的量浓度》课前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 技能: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 方法: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 态度: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 “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四、教学程序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 、m/v 、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主探究

探究

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

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 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第四篇:物质的量说课稿

《物质的量》说课(中职)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化学(通用类)》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量》。下面我对本节课在本教材中的地位和内容作如下分析: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内容贯穿整个中职化学学习,在《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反应原理》中都有不可忽视的应用。学习本节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上深入认识物质,建立物质的宏观数量和微观粒子的数量之间的联系,进一步认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自然科学。

2.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课程标准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a.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意义。 b.熟悉物质的微粒数、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及其运算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a.体会运用分析概括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b.通过解决物质的量概念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激起学生探究未知知识的兴趣。

b通过物质的量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严禁认真的科学态度。

3.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

依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本节教学重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质量等概念的建立。

本节难点为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理解。

二.学情学法分析

本节课对象是刚从初中门槛跨入中职的学生,他们已经初步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及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但对于本节一些概念,抽象思维的形成还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针对这些问题,本节教学采取以形象代抽象的方式,加深对抽象的概念的理解,消除学生对概念性知识学习的乏味感。

三.教法分析

采用启发式,类比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过程

对于物质的量的引入非常重要,我采用以生活中常见的数目集合体来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

第五篇:物质的量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专题一第一单元,初中时,学生将质量与微观粒子当做两个孤立的概念进行理解,缺乏认识宏观与微观的桥梁。物质的量作为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为学生定量认识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提供了新的视角。本节课的内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学习,为以后学习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及高中相关计算打下了基础。

2、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概念

(2)理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概念

(3)掌握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的运算关系

(4)通过“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的概念形成过程,学习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科学方法。

3、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摩尔的概念、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运算关系 难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二、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使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探究法和讲练结合法,我使用的教学工具为多媒体课件。

三、教学过程

接下来,说说我具体的教学设计,过程中穿插我对重难点的处理和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我将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情境导入:

首先我设置生活中的情境,米、大头针等外观比较小的物质需要用袋、盒等表示集体的量词进行计量。这样设计,学生会很自然地总结出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来计量较方便,为学生建构微观粒子的集合作铺垫。进而抽象,让学生联想物质小到极致就变成了微粒。顺势引导学生意识到难以计数的微粒也可以用集合体进行计量,进而导出物质的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一定微粒数目的集合体。

第二个环节,类比迁移:

在这个环节,向学生讲授物质的量是国际七大物理量之一,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新引进的物理量与所熟悉的物理量时间、长度、质量等物理量进行对比,将已学过的物理量的特点迁移到物质的量的学习中,顺势牵引出物质的量的符号n和单位摩尔。再次利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将质量的单位千克和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进行对比,通过千克的标准是国际千克原器,引出摩尔的标准是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学生提出疑问,“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到底是多少?”我给出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让学生自主进行计算。告诉学生0.012千克C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叫阿伏伽德罗常数。在这个地方插入一个小化学史,表明阿伏伽德罗常数名称的由来。最后讲解阿伏伽德罗常数的符号及单位。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与旧概念的对比归类,降低学生对物质的量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参与到具体数据的计算中来,加深印象,通过历史故事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知识抢答:

我在这个环节一共设置了两道题目,在课件上呈现出,让学生以竞答的方式进行。第一个题目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判断“1摩尔氢气与1摩尔氢原子”这两句话的正误。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微观粒子。第二个题目是让学生计算1摩尔硫酸分子中所含的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我设计这道题的目的有两个,第一个目的是让学生注意到6.02*1023是一个估算值,描述时要在前面加一个约字。第二个目的是让学生意识到微粒数目和物质的量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进而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学习。此环节的设计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是深入提高:

由上一环节中的题目,通过归纳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式N=n*NA。列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通过扩大NA倍的微粒数的方法让学生在计算的同时得出结论: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前的系数成正比。在这个环节,我的设计让学生在联系中巩固已学知识,更加深入的掌握物质的量的使用方法。 第五个环节是课堂小结:

在学生熟悉本节课的内容后,我将重难点汇总,做一个整理,提醒学生要注意的知识点有以下几个:

1、物质的量是一个独立的整体,不可分开写。

2、物质的量只能描述微观粒子。

3、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一个近似值。

4、物质的量和微粒数成正比。

5、物质的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前的系数成正比。

四、教学理念

我本节课的设计,所遵循的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有更多地机会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上一篇:成技校08年工作计划下一篇:部编八年级历史21课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