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的读后感

2024-04-17

李曼的读后感(共8篇)

篇1:李曼的读后感

《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学习心得

王家河中心小学 李曼

2011年8月

上学年,学校着力推进“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蔡林森以及他所创导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一最简便、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为课堂教学服务,我在暑假期间认真地阅读了《教学革命——蔡林森与先学后教》一书。在学习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蔡林森作为一代教育家的赤子情怀,以及在学校实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必要性。

蔡林森,一位年近古稀的校长,一位屡屡创造奇迹的传奇人物,我们究竟应该从他身上学些什么?

一、学习蔡林森校长爱教育、能吃苦、会创新的精神。

蔡校长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吃苦是福。只有不怕吃苦,敢吃苦,才能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吃苦才能学会学习,吃苦才能当好教师,吃苦才能建成名校,吃苦才能终身幸福。他的人生观就是:人活着,就是要吃苦,就是要自学。这样才能成人、成才,才能有所作为,实现人生价值。一辈子吃苦,一辈子自学,一辈子创新,就一辈子幸福,一辈子快乐。

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吃在学校,住在学校,处处以身作则,天天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对课堂教学极端认真一丝不苟,无论是在困难时、在成功时、在辉煌时、在退休后都能坚持吃苦,不停学习,不停追求„„如此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的人怎能不取得辉煌成就?同理,我们要搞好教学,就需要老师具有扎根教育事业的心胸与志向,不为困难所动摇,不为世俗所诱惑。老师要能耐得住寂寞,要有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要有蔡林森“吃苦是福”的理念,不斤斤计较工作的轻重、待遇的高低,潜心教学,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无论是在洋思,还是在永威,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有了这样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师才能把目光更多的转向学困生,关注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实施平等教育,真心实意地用心血、下工夫去培育每一个学生,坚持不懈的把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学生也才能从中看到希望,从而努力拼搏,不断进步,走向成功。

三、学习科学的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唤醒了每个学生自我改变、自我发展的意识,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成为学习的主人。“先学后教”的可贵之处在于让学生走在教的前头,让学生先探索,先体验,积累经验,发现问题,产生障碍,然后带着问题去学习。“当堂训练”的可贵之处在于对教学负责,对所有的学生的学习负责。教师目睹学生做题的全过程,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同时避免了学生课下抄袭作业的行为。

首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蔡校长认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学习,是我们提高教育质量最根本的法宝。它真正体现了教是为了不教,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后教”这一环节中,学生合作学习,依靠团队解决存在的疑难问题,兵教兵,好学生充当小先生给差学生讲,好学生通过讲问题,变得更好,差生通过好学生讲,使得不懂的地方也懂了。他们通过学习上的合作,加强了同学们的团结,培养了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们交流的能力。

再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蔡校长认为,减负的根本出路在于课堂的高效。那么一堂课的高效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呢?高效就是让学生上课象考试一样紧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先学是让学生自己先看书,自己做练习是第一次考试。后教,通过学生合作、讨论又是第二次考试。当堂训练,当然就更是一次对本节知识的考试,每个环节,有要求,有落实,学生不得不紧张起来。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量来。学生当堂完成了作业,当然就不用把作业推到课后,无形中给学生减轻了学习及作业负担。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真正体现了教育应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的观念,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学习严格的管理制度——“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堂堂清”就是要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看书、练习,通过同学的帮助、讨论,通过当堂训练,理解知识,形成运用能力,尽量不把问题留在课后。“日日清”就是把当堂学的功课,该背的要会背,做错的要更正,该运用的要做对。即“今日事,今日毕”。“周周清”就是周末普查本周所学知识点,检查做过的例题、习题,要求人人过关。“月月清”就是月月调查知识质量,查缺补漏。“四清”的重点是后进生,尤其是最后几名学生。“四清”的基础和关键是“堂堂清”。“四清”的核心是“人人清”,只有做到了“人人清”才能杜绝差生或转化差生。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慢慢地,我理解了扉页上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实践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2:李曼的读后感

《给我一个好名字》读后感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一本书,叫做《给我一个好名字》。

这本书主要讲了:男孩彭棒棒用自己创造的“外号密码”写日记,但是,这本日记本落在了“娜娜侦探团”手中,她们三个侦探一个一个地破解“外号密码”。全校最厉害冷酷的两个老师也盯上了“秘密代号日记本”,日记本的女主角“拇指姑娘”李爱球虽高,但却是一个自卑胆小的女孩,彭棒棒为了保护她,主动向校长坦白外号密码。最后,因为姚明来到榕树小学,李爱球光荣地因为是全校第一高度女生,为姚明带上了一条大大的红领巾。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我们班同学的一些外号和跟这些外号有关的事情。我们班上许多同学有外号,班长刘素娇有“牛肉素菜饺子”的外号,李忆冰就有“冰糖葫芦”的外号,胡馨允呢,有“胡椒粉”的外号。

我的外号比较多,有“旺仔小馒头”、“馒头”,还有一个我认为最怪的,是“罗馒头”,个“罗馒头”的外号起源于一节音乐课。记得那时我还是五年级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老师在教我们唱一首闽南童谣,叫“天黑黑”,这时,何海川说:“李曼婷的名字用闽南语怎么说呢?”我是潮州人,潮州话和闽南语走差不多,所以我知道怎么说,可是我想看看他们怎么说,就说不知道。结果,我有点后悔说不知道,因为,到后来,何海川就顺口的说的一个名字:“罗馒头!”就这样,罗馒头就成了我的外号之一了,虽然这是五年级上学期取的外号,但是,到六年级下学期,还是有一些同学叫我罗馒头。外号是秘密代号,是亲昵的称呼,是善意的嘲笑,外号带来浅浅的微笑,也带来了酸酸的眼泪……外号是一个人的另一个名字,虽然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少麻烦,但也带来了多少的开心,带来了多少的麻烦,也带来了多少活力。外号就像一个活宝,所以我们还是需要外号。

篇3:《爱的教育》读后感

卡罗菲玩雪时不小心打伤了老职员的眼睛。尽管他当时非常害怕, 但还是在同学的鼓励下, 来到受伤者家中, 勇敢地承认了错误。他强忍眼泪, 把最心爱的宝贵得像生命一样的邮票送给了老人, 作为回报老人原谅他的礼物。出人意料, 老人康复后, 又把邮票还给了卡罗菲, 还送给他三张更加珍贵的邮票。

是啊, 这就是爱!如果没有同学的耐心开导和鼓励, 卡罗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站出来的, 那就将有无辜的人当替罪羊。正是同学的关爱使卡罗菲勇敢地承认了错误。卡罗菲也以爱心和诚意得到了老人的谅解。老人不但归还邮票而且又赠送邮票, 这难道不是更伟大的爱吗?故事充满了爱, 爱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发展、升华……

于是, 我想到了自己, 想到了同龄人。爱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还能继续传递吗?现在的我们, 除了书本上的知识, 还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已经忽视了身边的爱而习惯了许许多多的理所当然:自己的学习用品是给自己用的, 即使别人来借, 也编出充分的理由不借;爸爸妈妈应该为我们准备好一切, 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老师对我们应该是循循善诱, 呕心沥血, 因为这是老师的工作……反观这一切, 不是因为我们身边没有爱, 而是我们心中没有爱。故此, 无论世界有多美好, 我们仍然感觉苍白。所以当“吾日三省吾身”, 从我做起, 去爱爸爸妈妈、老师同学, 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去关心身边的事物, 去拥抱美好的一切。让我们像故事中的人学习, 学会爱, 敞开心扉去爱。让爱在你、我、他之间传递延伸, 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绚烂多姿!

(指导教师:刘富红)

篇4:李曼华:看不见的痛

他们经历过那么多坎坷,为何用这种方式结束生命

2007年4月,在央视工作了五年的李曼华决定辞职,这一下家里炸开了锅。家人整日劝说,朋友们都说她是耍小孩子脾气,唯一没有反对的,是她的先生。

李曼华有自己的考虑,央视逐渐开始以收视率作为评定节目质量的唯一标准,这样一来,自己的很多创作意图必须放弃,想离开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真正促使李曼华做出这个决定,是朋友谈到的一则新闻,令她非常震惊。新闻讲的是东北某地一个家庭中,母亲、女儿、继父三人同居,后母亲因介绍女儿卖淫被判刑。“这个事件完全颠覆了我的世界观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看法,我立刻赶到了现场,本来想拍一部纪录片,但因为当事人消失了,所以最后拍成了一部电影。”

当时一心想拍出这部电影,她就离开央视,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这部名为《闭上双眼》的电影拍摄完成后,很快入围了国外的一些电影节。一些投资商找到李曼华,希望为她的下一部电影投资,她也准备以此作为自己《女性三部曲》的第一部,并着手为后两部电影做准备。

一天工作到深夜,李曼华无法入睡,起身打开了电脑,首先看到的便是一条“老人死于家中,两周后被发现”的新闻。李曼华无法相信这是事实,这天晚上,她开始搜索中国养老的现状,了解得越多越吃惊:中国养老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地步,目前养老结构已呈现倒三角结构,二十年后,一对年青夫妇最多可能需要负担十二位老人的生活。而目前关于中国养老现状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上层政策面与底层之间的交流存在着鸿沟。

李曼华想,也许影像是一种方式,能将底层的现状和意愿转达上去,并引起更多人对养老的关注。那天晚上她做出决定,女性电影不拍了,以这个事件为素材,改拍一部关于中国养老的电影。

2008年,李曼华开始撰写养老题材的电影剧本。经过两年打磨,她写完了《六个大人和一个小孩》《蓝莲花》两部电影剧本,并取得了广电总局的拍摄许可证。

但没想到,她带着剧本去和投资人谈时,大家都表示对养老题材不感兴趣,反过来想说服她拍摄喜剧、爱情剧等商业片。她极力讲述拍摄养老电影的重要性,并保证他们也可以得到良好的商业回报。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人认可她。

2011年,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再次让李曼华做出一个决定。4月到6月期间,她家里长辈所住的小区内,先后有两位空巢老人跳楼自杀。这个小区住的都是退休高干,他们经历过那么多的挫折和人生起伏,应该比其他人更坚强才对,为什么现在退休享清福了,却用这样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李曼华,她坚定了要拍养老片的决心,并且不想再等下去了。没人肯投资,就自己出钱拍。拍电影费用太高,无力负担,她决定改拍纪录片。

他有五个子女,却只有这些“骗子”肯听他说

李曼华的计划是,这部纪录片要涵盖目前中国养老的三种形式,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真实记录目前这三种形式养老的现状。

如何找到合适的居家养老人选和愿意被拍摄的养老院是最大的问题。没有任何官方机构支持,也不认识相关的人,李曼华带着团队,用最笨的方式找人——“扫”公园,那里是老年人聚集的地方,希望也最大。

那是2011年6月,他们每天早上五点半出发,前往北京各个公园,每遇到一位老年人,就走上去说明意图。老人们的反应如出一辙,听到有人要拍自己的生活,赶快摇头走开,有的还反过来质疑他们的真实目的。顶着炎炎烈日,一直低血压的李曼华几次几乎晕倒。她拼命坚持着,她知道,团队的人本来对这个片子就没信心,如果自己倒下,片子肯定拍不下去。

终于,他们的诚心感动了辛爷爷,他还动员了楼上一位李奶奶也加入拍摄。这位李奶奶的形象正是李曼华心中理想的女主人公。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孤独地坐在一间小小的屋里,这间小屋是她的卧室、客厅兼吃饭的地方,厨房和卫生间与另一户人家共用。虽然空间逼仄,但李奶奶的眼神中有一种光,她性格直爽,充满了老年人的豁达与大度。而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每周回来陪她吃顿饭。

李曼华无论多忙都耐心地听老人们诉说。两位老人都信任和喜欢上了她,拍摄工作终于可以进行了。可拍了不到一个月,辛爷爷的儿子发现有剧组在拍他父亲,认定他们有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他毫不客气地把摄制组请了出去。

辛爷爷气坏了,为此要和儿子断绝关系。可在儿子不断施加影响下,他也逐渐对李曼华怀疑起来。李曼华只能带着团队难过地离开。

可一个月后,辛爷爷拨通了李曼华的电话,“你们回来吧,就算是骗子我也认了,你们对我太好了,我特别想你们。”李曼华的眼泪忍不住落下来,是啊,老人太孤单了,他有五个子女,却只有他们这些“骗子”肯耐心地听他诉说。这拍摄中的小插曲不是正验证了这部片子的主题吗?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

民办养老院一片凄凉,最需媒体呼吁

攻克了个人居家养老的部分,下一步是找一家民办养老院,这个任务更艰难。民办养老院一般都收费低廉,相应的条件也非常简陋,加上屡有“养老院虐老”之类的报道出现,使民办养老院对媒体避之不及。

李曼华只好在网上寻找解决办法,她进入了一个养老QQ群,每天不停地在群中发言呐喊:“请大家帮帮我们,我们真的是要拍一部公益片,为大家呼吁更多的关注,跪求好心人帮忙!”一周后有个人给她留言:“你别喊了,我帮你问问。”

这位好心人是养老网的一位工作人员。在她帮助下,一家民办养老院的负责人同意见见李曼华。李曼华先后去了三次,他们终于同意拍摄。

这家位于通州的养老院可以用一片凄凉来形容,因为工资低,没有社会地位,导致护理人员流动性很大。一个护理人员往往要照顾十几位老人,院长苦不堪言,有时还得自己亲自上阵。院长对李曼华道出了心声:想挣钱就别办养老院,自己在这里苦苦支撑了十一年,早希望媒体能帮他们呼吁一下,可见诸报端的又全是反面新闻,令他们的日子更加难过。

这家养老院里,住的基本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的通过鼻饲勉强维持生命,有的只能通过几个含糊的音节表达愿望。李曼华思考起一个之前从未想过的问题——如何让老人有尊严地离开人世。她认为,护理行业提高整体素质尤为关键,在国外,护理专业的要求是最严格的,必须经过几年的专业培训,拥有合格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上岗。那之后她开始四处呼吁:如果能将护理专业纳入国家考试范围,让其成为大学和职业学校的一个专业,这个行业的整体素质、薪酬水平就会更加合理。

今后我的工作与人生,都与中国养老有关

李曼华没有算过自己往《我们正在老去》这部纪录片里到底投了多少钱。没有钱了,她就接拍一部商业片,拍完后把片酬投到纪录片中。工作团队有十几个人,分为两个组,一个是纪录片组,一个是图片摄影组。两个小组都按照布列松的摄影方法同步拍摄,追求绝对的真实,摒弃一切加工和导演。

拍摄完成后,李曼华的钱已所剩无几,再没有资金去为影片做宣传了。

2011年10月,当李曼华正在为宋庄艺术节上的《我们正在老去》暨同名摄影展首映和首展筹备之时,突然见到了一种最新的技术,可以将照片打印到油画布上,令照片有油画般震撼人心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比普通洗印贵一倍以上。可李曼华一咬牙,将照片全部打印了,花费的是她先生准备给她出门时应急的一笔钱。

《我们正在老去》的首映和首展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等数十家媒体争相报道。此片也引起了官方注意,他们向李曼华咨询相关情况,而她将所了解的情况如实反映上去。

通过这个纪录片,李曼华认识了养老界的很多人,也得到官方的支持。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社会养老工作委员会的支持下,她在多家高校举办了纪录片巡展,她希望对年轻一代产生影响,他们才是未来中国养老的推动者。

2012年5月17日,在中国社会福利协会支持下,首届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上举办了《我们正在老去》大型摄影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副部长窦玉沛、上海市副市长姜平等领导为开幕式剪彩。该摄影展反响热烈,许多观众表示十分震撼,中国社会福利协会会长刘光和、国际老龄联合会(IFA)秘书长Jane Barratt等人也给以高度赞扬。

李曼华说,下一步计划是建成一个最大规模的、关于中国养老现状的影像资料库。她希望通过一系列艺术形式,在官方与民间养老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目前,她的工作室即将开拍国内首部养老题材院线电影《蓝莲花》,讲述一个母亲从独居,到成立社区养老互助团体,再到进入养老院,临终后用所有财产成立“蓝莲花”养老基金的故事。

同时她正筹拍五集养老纪录片,准备在央视播出。明年她还打算前往美国、日本,希望拍摄那里的养老体系和现状,获取一些启发。

篇5:李曼的读后感

下面我就来谈谈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一、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

通过学习,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对于任何学生就是一个“爱”字。以无限的真情去关爱,用爱去感化每一个学生的心灵。我们应该有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还要对学生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学困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儿爱,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另外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把学生在校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使得家长与学校共同管理。让他们感受到快乐,能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

二、教师对工作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

我们应当学习优秀教师以学生为动力,以育人为首的精神。特别是李胜肖老师对待学生具有的耐心和责任心,她不仅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对每一个学生都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时时处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更加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我现在所任教的班上有三个所谓的“笨蛋”学生。而这三位同学在我的眼里却不是“笨蛋”,他们也许感觉数学很枯燥,也许还没有找到学习数学的方法,但是我不能放弃他们,我要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让他们也能在数学中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最终让他们爱上数学。通过这次学习我发现一个教师他的责任心有多大,他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花有果的责任,云有雨的责任,太阳有光明的责任。世界上万物,都有自己的责任。具有了责任心,就会收获一个金色的人生。

三、教师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耐心。

通过学习优秀教师的事迹,我进一步体会到,对待让自己发愁的学生要有耐心,心里不急躁,不厌烦。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为了在教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教育教学中针对班上所的学生,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除了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外还要耐心地进行辅导,耐心地进行思想教育。当后进生遇到疑难问题时不能放弃对他们的耐心辅导,要充分与他们交流,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辅导方法,加强对他们进行认真的辅导,使他们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让他们感觉到老师很重视他们,老师没有放弃他们,从而达到很好的效果。在深深感动于优秀教师不平凡的事迹的同时,我对她们更多的是感谢,感谢她们为我们树立了前进的目标,感谢她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多彩的教师人生画卷。我想,我们也将为之努力追求,奋斗不止!

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要以这些优秀的教师为榜样,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的爱心,对工作要有一颗强烈的责任心,要有一颗持之以恒的耐心。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向优秀教师那样努力工作,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工作,立足自己的岗位,努力工作和学习,争取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得不平凡。

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体会

黄庄小学

王志红

3月28日下午,我县教育局组织召开了“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并认真听取了东关小学、三中及县直幼儿园等三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报告,听后感受颇深,给我的体会是三位优秀教师的事迹既平凡又伟大,特别是东关小学耿老师感人的事迹催人泪下,她的先进事迹令人感动,她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耿老师等三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的共同特点是:忘我工作、无私奉献。耿老师老师有这样一句话:“生命不燃烧就不精彩,我愿为教育事业燃烧生命”。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就是对忘我和奉献的最好诠释。耿老师等三位优秀教师是广大教师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的楷模。特别是耿老师,丈夫在医院做手术,在人最可宝贵的生命面临巨大威胁时,她怀着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无比热爱,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耿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始终和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她伸出援手,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亦然拿出了一万元来救助孩子。她六年如一日的照顾癫痫的学生,让这学生和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在教学上,不断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优异的教学成绩,在教学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

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是我们的工作空间,那么,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神圣职业,就应该踏下心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教师,不可能都像耿老师等三位优秀教师那样干出轰轰烈烈的事迹来,但他们那种忘我工作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学习。从教31年的县幼儿园优秀教师,31年如一日,正是由于她一心扑在自己所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上,以校为家,无私奉献,自己身患疾病还坚持在教育第一线,坚持工作;

篇6:李曼的读后感

李曼

各位老师下午好,很荣幸能够参加青年教师论坛,来到葛沽三中一年有余,这是第一次在这么多老师面前发言,让我觉得非常兴奋,说明我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肯定,在此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样一个展示的机会。也深深的感谢在这一年来帮助过我,指导过我的同事们,是你们的指引让我适应了教师的身份,正是因为在坐的各位同事无私的帮助才让我对工作有了信心和方向。这样呢,坐在各位前辈面前去妄议如何教学和管理让我觉得非常惶恐,在这里主要是谈一谈工作一年来的一些个人感悟。

不自觉就想起最近流行的新童谣:’起得最早的人是我,归得最迟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活得最苦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我„„’的确,现在教师累、学生苦已是不争的事实,幸福感正一点点远离教育。而我始终认为„„

让工作成为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了自己的兴趣工作是人生幸福之源。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在这一年中,我目睹了很多老师的敬业、奉献、优秀和坚持,有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作为青年教师的我已经从最初的惶恐和困惑中慢慢走出来,开始学会如何从容的站在三尺讲台上,说实话,刚上班的时候我感到压力很大,因为我没有教学经验,刚刚步入工作岗位需要适应,还接了七年级四班班主任的活,很怕自己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但是既然有了领导的信任,我也没有退路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并且必须走好每一步,想法只有一个: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做好生物教学的同时,也要努力把班级带好。带着这个信念开始了我的教学生涯。

下面我主要从生物学科的角度从来谈一谈自己这一年来的感悟:

一、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生物的教育对象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他的目的并不是要培养生物学家培养生物人才,初中生物的教学目的是提高所有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自觉保护环境的情操,提高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为一部分今后要从事生物事业的人打下最基本的基础。总之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生物科学素养。生物在初中是会考科目,对知识的要求比较简单,比较全面,这就要求平时讲课时对于知识点的把握要非常准确。在具体到每节课的学习时,要让学生了解每节课的学习目标,做到对于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心中有数,带着问题去学习。起初上课我并没有认识到展示学习目标的重要性,经过刘老师的指引和几次尝试之后确实发现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学习比我自己一堂课漫天的讲要好许多。

二、虚心学习,积累经验

刚教初一生物,对于初中生物的课标、教材、考试形式,初中生的特点都不是特别了解,课堂教学需 要注意的问题,如何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标的要求这些都是需要面对的问题。因为一接触工作就要面对学生,进入课堂,走上讲台,就会马上面对一个实实在在的课堂情境,问题就会接踵而至,所以如果没有经验就会让人措手不及。没有人天生会做教师,因为教育教学的技巧和智慧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当自己还没来得及积累的时候只有借鉴前辈的经验,像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1、认真参加市里、区里和学校的教研活动。教研时学习的一个好机会,能够和同行不同学校的老师交流,并听取教研员的建议并思考自己的教学,并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2、多向周围有经验的同事学习请教。别的不多说,展示两张拍下来的八年级下课的场景,第一张大家看到:孙老师在认真的批改作业;盈利姐和齐姐在听学生背课文,王国立老师在认真的备课,白老师和张文婕老师在教育本班学生;王彤老师在认真的给学生讲题;第二张,王国立老师还接待了一位学生的家长;当然还有没上镜的我们班的英语和语文老师;这让正在拍照的我„„

3、有不懂的问题多向师傅请教。遇到专业的问题就只能和同学科的老师交流。我校开展老师之间的师徒结对活动,师傅将自己多年来教学、管理教给我,使我少走弯路,尽快的成长。而我也将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以及一些教学的新想法和师傅交流,达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师傅讲课也有自己的风格,总能在课堂上让学生把当堂学习的内容掌握,这对于我们课时少任务紧的生物学科老说非常的宝贵。我也要把生物这种精讲精练,当堂落实的风格发扬下去。负责实验室的张老师也给了我许多的帮助,在组织实验探究教学上我欠缺的还很多,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都多亏了张老师的指点。

三、听课、做课、评课、说课

1、听课。听课是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每个老师上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尤其是经验丰富、学生喜欢、业绩突出的老师上课一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市级展示课让我看到了其他教师精心设计的探究实验,对实验课的精心安排。区级展示课也给了我很多启发,每一次的听课都是学习,同时学校也给青年教师营造一个很好的成长空间,在每学期开学就开始组织青年教师献课,让献课的老师认真准备,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像这样的课听了就会有很多的收获。通过听课改进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两点,一是课前对上一节知识的回顾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提问,二是要精心设计板书,把最重要的知识和整堂课的精髓一定要留在黑板上便于复习。相信很多老师也都是这么做的,只是我没有早早的参透罢了。

2、献课。我自己也参与献课,记得刚开始工作的半年我都是自己讲自己反思总结,下学期有机会上了一节校级公开课,听课的老师给我指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知识的当堂落实、与学生的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课堂各个环节的设置以及上课时的口头禅的问题等等,让我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于是开始有针对性的去注意这些方面,改正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这学期已经结束的青年教师第一轮的献课,再次听完一轮,也收获不少,并且自己精心准备了一节,请刘老师在ppt,学案,教学设计等方面提了很多意见。这节课也得到了组内老师的肯定,我自己也觉得较之前有了进步,王老师和李老师还提到如果每节课都能够像做公开课这样用心去准备,把学案精心准备好,那么对于教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我也想到对于平时没有多少 时间去做练习和讲练习的生物学科来说,最好的就是把落实和检测都放在学案里面,这样方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反馈出来。所以,虽然这样工程异常浩大,但是对于教学的帮助很大,以后有时间会慢慢尝试的。评课的收获更大,经验丰富的老师总是能够一阵见血的看出一节课的优点和不足,在评别人课的时候也让我思考很多关于课堂教学的问题。听课、献课、评课真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式。

4、最后一个是说教材和说课,这两个是我比较薄弱的地方,是尤其需要学习的地方。所以在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有机会参加和谐杯第五届说课标说教材大赛,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准备了很久。虽然只得了二等奖,但是比赛的收获是对于课标和教材的把握对于教学是很有帮助的,其间我认真听了生物学科初中组的比赛,看到了别的老师对于教材的熟练,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且在自己比赛完还专门带了相机去录制别人比赛的视频,认真的听了别的老师对教材、课标理解的独到之处,收益良多。津南区组织的说教材比赛也作为观众认真的倾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认识到了教材和课标的重要性。唯一不足的地方是说课比较少,自参加工作以来一共参加过两次说课,一次是年级上册,另一次是暑假里的比赛。希望今后多学习和尝试。

四、认真备课

备课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和教学方法:第一年教也应该把整个初中学段的教材研究好,知道所教知道之间的前后联系。

2、备实验及演示:生物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探究性学习,所以安排了许多探究实验,实验就得准备实验材料,料想实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学生对实验的陌生和好奇。

3、习题和例题

4、板书和板画

5、备学生实际

6、再备课:

“再备课”是每次课后在教案的备注栏里记下教学中的观察、思考、学生的反应、效果的比较、教后的评析、教学中的新感受、新认识等,随时发现备课和讲课中的新问题。长期以来,我重视课前备课和课后的“再备课”。每个有志于搞好教学、教研的新教师都应注意养成“再备课”的好习惯。这一年来写了不少的反思,有的是关于一堂课的,有的是关于课堂管理、学生管理的经验和不足,还有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牢骚和怨言。

五、上课

有关上课的问题实在很多,我说一下自己在上课时遇到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1、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

现在上课能够利用的资源很多,实物、模型、ppt、挂图、展台、视频、动画,这些东西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候学生学起来也有兴趣,但也发现这些东西的使用有时候会占用相当 的时间,或者是用起来有些忙碌和混乱,学生也一会看这个一会看那个,课堂花里胡哨,华而不实。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仍然会不断的思考和尝试,以期望能够把这些教学资源有效的整合到课堂教学中,实现更高效和充实的生物课堂。

2、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每种课型都有不同的教学环节,津南区高效课堂上也给出了各个学科的指导意见,想要把我每种课型的精髓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实践。

3、精讲精练,当堂落实

会考知识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假如刚开始不讲清楚,或者学生没有认真听,这个知识点就可能出现问题。由于学科的特点,课时紧、任务重,课下学生也没有时间再去复习和练习反馈,所以一定要注意授课的方式。要明白什么样的该讲,什么不讲,就是所谓的精讲。另一个是课堂上知识学完之后学生并不是就掌握了知识,还要用典型例题去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到当堂反馈,让学生巩固知识。

4、上好实验课

作为一名一线的生物教师,对于实验课得开展总是感觉头疼。因为很多情况是,在教室上课时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以及课堂纪律都很能协调,但是一进入实验室,学生立即像脱缰的页码,任你老师怎么说他都不愿意多看你两眼,实验室完全无法安静下来,这其实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在驱使着应该是一个好事,但是开学以来的每次实验课都让我刻骨铭心。记得第一学期开始上显微镜的实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时候,由于第一次上实验课,我也是学生也是,学生们的兴奋远远的超出了我的想象,使得六个班的实验课下来让我心力交瘁,即使用扩音器喊出的声音都淹没在学生的吵闹声中。我觉得,今后再开展实验教学,要利用班级成员,加强纪律教育,预习实验知识,熟悉实验过程,要是事实求是和探索精神,要关心爱护教学仪器。在实验前就必须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自主的设计实验,并且培养小助手,然后让他们去指导其他学生。这样学生掌握较快,老师又可以掌控全班。

5、课堂纪律

除了实验课的课堂纪律不好控制之外,其他课的纪律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对那些调皮、捣乱、无知等引起的偶发事件则无需采取十分严厉的态度,不必扩大事端,上纲上线。“眼睛一扫,了解全貌”,“眉头一皱,计上心头”,“将手一伸,鸦雀无声”。

六、了解学生,注意分层教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并且要对后进生多鼓励。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对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的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产生兴趣。在此基础上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能力。要对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这一届是从初一带的学生,所以对他们也有了一定的了 解,但有些情况确实令人非常无奈,比如上课无论如何都吸引不了他,上课就睡的,如果不让他睡就醒着扰乱课堂的或者打扰别的学生听课的。以及考试只写个名字交个白卷的。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对于生物学科来说不太能利用课下时间去辅导学生,一个是教的班比较多后进生多,另一个是这些学困生同时也是各个老师的重点关注对象,即使老师有时间,他们都不一定有时间来学你这一科,这是上次我们组教研时候讨论的一个问题。如果有好的办法和建议我希望能够学习一二。

七、今后的打算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有一个高效的生物课堂,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为了打造高效课堂,我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读书学习,加强理论修养

2、认真对待每一节课,认真备课、上课,并且要多听不同学科不同年龄的老师的课。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4、了解学生,处理好师生关系

5、多总结反思

6、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篇7:《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摘录:

有一种可怕的危险———这就是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而无所事事, 每天6小时无所事事, 月复一月, 年复一年地无所事事。这样会使一个人走入歧途, 在道德上败坏下去。无论是学生生产队也好, 教学工厂也好, 学校试验园地也好, 无论什么都无法弥补在一个主要领域里荒废了的东西。这个主要领域就是思考, 人应当首先在思考领域里成为劳动者。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思考:

每个孩子天生就充满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和探索的渴望。但是, 随着学校教育的年复一年, 学生心里的那点好奇没了, 探索的热情没了, 代之的是茫然、空洞和厌倦。而想要改变这种状况, 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学会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人到学校里来上学, 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 而主要的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可是多么遗憾, 许多教师常常忘记了这一点!) , 因此, 他的主要的智慧努力就不应当用到记忆上, 而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的确, 一个学生, 只有成为一个思想者, 他才能有充实的内心, 才有可能始终充满活力。那么, 究竟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呢?

这就需要使用教师的智慧。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 才能给学生带来思考。教师要在思考中表现自己, 用思考来指挥学生, 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其次,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所以教师应努力创设情景和氛围, 让学生有一种想说的欲望。至于说得精彩不精彩, 有没有实际意义, 那又得教师进一步加以引导, 让更多的同学参与继续思考、补充、完善, 如此循循善诱, 相信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 终究会比较全面、客观、准确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此外, 学会思考的关键是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因此, 教师应适时、有效地指导学生掌握诸如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归纳、演绎等思维方法, 教给学生一些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战术, 比如中学的语文阅读, 就可以通过对那些有深刻内涵的词句, 有特殊用意的题目及有特殊形式的段落等的理解与把握, 达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提高的目的, 最终使学生学会自主阅读, 自主思考。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也这样写到:“教师应点燃学生勤学好问、渴求知识的火焰。只有当学生不是作为冷漠的旁观者, 而是作为劳动者, 发现了许许多多个‘为什么’, 并且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而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时, 在他身上就会像由火花燃成火焰一样, 产生独立的思考。”

摘录: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譬如说, 我们布置一个八年级学生今天回去读10页教科书, 而他在这一天里又从有趣的科学书籍和杂志里读了20页、30页、40页书, 他读这些书不是为了去记熟它和背过它, 而是出于一种思考、认识、发展和好奇的需要, 只有这样, 这个学生才会成为一个会思考的劳动者。

在一个善于思考的学生来说, 他在脑力劳动上所花费的时间, 大约有1/3是用在阅读教科书上, 而2/3是用在阅读非必修的书籍上面的, 因为, 说实在的, 思考习惯的形成, 在决定性的程度上是取决于非必修的阅读的。如果一个学生只读教科书, 把全部时间都花费在准备必修课上去, 那么学习对他来说就会变成不堪忍受的负担, 并由此而产生许许多多的灾难……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才是应当在学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思考:

课外阅读, 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课内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因此, 学生还应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 广采博览, 从不同途径有效地吸取各种有益的成份, 才能真正培养出自己较高的思维能力。鲁迅先生曾向中学生提出这样的希望:“爱看书的青年, 大可看看本分以外的书, 即课外的书, 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所以,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突破课本框框, 走出狭隘的课堂, 开辟课外这片新天地, 只有这样, 学习才能出现“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课内打基础, 课外出成果”的良性循环。

而真正的阅读是实现读者与文本、作者的对话。由于文本、作者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 有的与读者所处的年代相差甚远, 所以, 阅读前教师应提供背景介绍、主要观点介绍等, 让学生尽量与作者拉近距离, 才能更好地实现学生与作者心灵的对话。另外, 由于时代不同, 观点不同, 作者的观点未必一定全面、科学、正确, 要让学生有大胆质疑和批判的精神, 不必全盘接受作者的观点, 可以按背景材料去推理, 也可以按新视觉、新角度、新观点去解读文本, 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看法, 我想这也许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成果。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来得伟大!”

篇8:李曼:稚气“谋女郎”的惊艳蜕变

幸运女神的绝对宠爱

李曼出生在鞍山的一个工程师家庭,自幼练习舞蹈。当原以为会进入音乐文化界的她阴差阳错踏入的演艺的道路。2006年,张艺谋导演的《满城尽带黄金甲》招选演员,恰好李曼被剧组的人看中,让她去试镜。经过三个月的训练最终被张导选中,出演影片中小婵一角,从而以“谋女郎”的身份被人热烈关注。

对于李曼为何能被选中,真的是“幸运女神”的眷顾吗?影视马王孙悦说:“李曼非常能吃苦,非常努力,骑马骑得非常好,个性要强、拍戏也很拼命,所以被张艺谋选中。”正是李曼这种“拼命三郎”的敬业精神,其后在《梦幻天堂》、《十二生肖传奇》等多个剧中的优秀表现也获得观众们的喜爱。看来幸运女神对她的宠爱很大一部分是她自己努力的成果呀!

BOSS:最近在忙什么?

李曼:最近正在北京怀柔忙着参演一部电视剧,这部戏是由刘新导演的战争题材电视剧《怒放》,这部戏也是我和林永健老师的首次合作。

BOSS:看似外柔内刚的你,如何评价最真实的自己?

李曼:其实我觉得自己“内刚”是真的,“外柔”就说不上了,我属于性格直爽型那种女生,对一般的事情从来不太较真的。由于从小就在外地上学,养成了独立的习惯。所以,对自己生活方面的打理还算有序吧。

“一举成名”后的沉淀

“谋女郎”是很多女星梦寐以求的称号,而李曼却是个特例。在冠上此名号后,她却选择了沉寂。直到谍战剧《黑狐》在各大卫视播出,李曼又以智勇双全的女特工俞梅的形象重新落入观众视线中。

BOSS:17岁便成为“谋女郎”,这个称号给你带来哪些影响?是压力还是动力?

李曼:“谋答女郎”这个称号带给我的有压力也有动力,刚开始的时候压力要大些,一开始执着于压力放弃了很多机会,选择回到学校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学生。这也算是逃避吧,后来看这样做对我来说也错过了不少机会,感觉上来讲有些遗憾。但是,随着这一路走过来也就释然了,毕竟那时候自己还小,演戏根本谈不上演技,出演《满城尽带黄金甲》时都是靠张导的悉心指导。那时不只是在演技还有阅历都需要沉淀,虽然不一定能够厚积而薄发,但至少能走的更长远,有得有失吧。

我因《满城尽带黄金甲》让媒体和观众关注,这一点对我很重要,从那时起我开始踏进娱乐圈,也深知前面还有很多的路要走,这个心里准备我是有的。所以,在我毕业后就更加的努力的工作,让自己的演技及综合素质不断的提高,能出更好的影视作品给观众看。

BOSS:在饰演过的角色哪个是你觉得最具有挑战的?

李曼:我把接拍的每一个角色都当做是挑战,因为是角色不是你自己,所以你要去征服一座又一座的山峰,我不会因为高度而轻视一座山。如果说最有挑战的角色,那绝对要说是《满城尽带黄金甲》了,因为接拍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才17岁,根本没有接触过荧屏,不懂得怎样拍戏。在这之前我还是一张白纸,是张艺谋导演在我这张纸上填上了色彩,增加了这张纸的价值。

BOSS:现在渐渐从稚气蜕变为让人眼前一亮的实力派演员,有什么特别想要扮演的角色吗?

李曼:如果可能的话,有机会可以演一下终极反派大boss,最好是笑里藏刀别人都以为是好人的那种,那一定很过瘾。作为一名演员无论什么样的类型都应去尝试,比如说腹黑精英的、霸气女王的、英武的、温婉甜美的等等。挑战新角色会让你充满活力和激情,我也愿意去挑战。有那么一天等我老的时候,大部分人能指着我说:看,这是个好演员,这个演员演什么像什么,这个评语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大青衣”气质的老板

据悉,不同于平时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演员身份,李曼开始自立门户创建自己掌控的影视传媒机构,开始亲自打理演艺事业,而李曼一直声称自己是“甩手掌柜”,而实际看来这只是李曼自谦罢了。而成功转型的李老板并没有像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演的那么吓人,相反她很随和,甚至是谦虚,在亲自洽谈工作业务时很认真的倾听对方的意见。游刃有余的认真样子,与荧屏上豪爽泼辣的形象真是截然不同。

BOSS:事业风风火火片约不断,还自立门户当上了老板,如果有时间的话最想做什么?

李曼:如果有时间最想陪着父母去旅行,趁着他们还年轻,多走走。自己常年在外拍戏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就想多陪陪他们。同时,也想把自己的团队打造得更专业更强大些,并将业务扩展到外省市。

BOSS:身材高挑的你平时是一个热衷打扮自己的吗?都是什么风格?

李曼: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当然也不能免俗哦,皮肤护理,发丝护理,食补,这些我都是很注意的;衣服、帽子、鞋子很多时候因为拍戏没机会穿。但是还是会忍不住买回来,感觉就算挂在衣柜里,我自己看着心情也会变好。穿衣服风格应该是多变的,我比较偏爱阳光、大方、淑女风的衣裙,关键是看心情和场合,很少穿中性的衣服,帽子是出门肯定会戴的。

BOSS:明年会有什么新的作品带给大家吗?

上一篇:钻井技术常识!下一篇:虚开发票学习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