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

2024-05-01

《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精选9篇)

篇1:《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

你有选择的权利,你可以选择健康和幸福。你可以选择友好,也可以选择不友好。友好一些,整个世界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

一旦你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一种可以实现所有愿望的能力时,你就会拥有信心和内心的宁静。不管你选择做哪一行,你都需要了解潜意识的运行规则。

依我看一个人的潜意识会给人带来力量,这种力量也会给人带来内心的澎湃。对于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我觉得我十分需要这种潜意识来支配我的日常工作状态。我时常被爱是永无止息这句话作为我潜意思的行动指南。让我懂得了,爱。这个字不是狭隘的爱一个人,爱自己的家庭,爱社会,爱国家。它让我渗透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爱能让人感觉幸福,感觉这个世上尽有如此美好的心境。我想更大的是告诉我是一种心灵的力量。

这就与我潜意识的去吸收这一理念有关了。潜意识向一股能量在每个人的内心活跃这。当然有些人内心很脆弱没有或者很少有这种能量在内心活跃。潜意识一旦在内心活跃我想针对你所从事的工作,你的人生态度,世界观,价值观,都会有强烈的影响。有人说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是那些不断挖掘自身潜能中最优秀一面的并将之施展出来的人,我想最重要的是幸福不仅仅是那些优秀的人,更多的是能利用好你潜意识的人,发挥你潜意识好好生活的人。

幼教这行有太多说不清的累,道不明的苦,做不完的事情,扯不清的情结。如何利用好的潜意识支配好我们的工作状态是我现在思考最多的问题,我常想有什么样的一种心境能使我每天有活力去面对我的工作。有好多天我对这行产生恐惧,这是我心里的一种想法。于是我试着将注意力集中到美好的期待上,期待每个幼儿天真的笑容,期待他们能给你一个拥抱,期待他们能配合你工作,期待今天不要发生事故,沉静在这样的美妙的想象中,这种信念会给我信心。让我振奋。潜意识会帮助我前进,它不会让我失望,让我得到平和和自信。

于是我告诫自己,不要怕累,不要怕麻烦,不要说自己不适合这行,毕业了,你不在是学生,我是个大人了。潜意识的“我是大人”让我自然的去承担一些事情了。这个力量让我心灵得到了启迪。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能让人等到更多更大的心灵的力量。当然只要的出发点是正确的。

“活是圣神的,我是充满智慧的”相信生命,把自己想象的快乐,成功,平和,焕发着光芒和力量。优雅地接受“成长”“年长”年龄有属于自己的光辉。平和,爱,快乐,美丽,幸福,智慧,善意,理解,等优良品质是永远不会变老或死去的。

篇2:《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

我相信潜意识的存在,尤其是阅读过程中看到作者列举的大量来自生活的实例,不仅坚定了我对潜意识存在的观点,也让我感受到了潜意识的影响力。作者还通过介绍一些简单而有效的练习方式,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将学会――如何吸引丰盛的财富;如何获得事业的成功;如何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如何经营美满的婚姻家庭;如何战胜内心的恐惧;如何在思想上永葆青春;如何追寻幸福的人生等等。

生活中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些愿望或者梦想,强大的自信心是成就梦想的基石。记得有一本书上这样描述信心:“什么叫信心,信心就是眼睛尚未看见就相信,其最终的回报就是你真正看见了。”很喜欢这样的描述,大量的实例像我们说明但凡事业有成的人,都是在自信心的主导作用下,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慢慢实现人生目标的。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变幻莫测,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就能摆脱自我怀疑和无名恐惧。无论遭遇什么样的境地,都能冷静面对,都会相信自己有能力解决。

建立自信的的基本方法有三个:

一是不断取得成功、

二是不断地想象成功;

三是将自己在一个领域取得成功的“卓越圈“运用神经语言的心理技术,移植到你需要信心的新领域中来。

所有这些方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有限的生命当中,只有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不断向着更高的人生目标努力,才能活出精彩而有意义的人生。学会制定目标,分别列出近期和远期目标,一步步去做,以目标为导向,更加科学有效的管理时间,才能实现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这样我们也就能建立强大的自信心。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我们不愿意面对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接纳我们无法改变的事物,改变我们可以改变的东西。如果说潜意识是肥沃的土壤,那么只要我们用心播下积极、光明、希望、信念、信心、爱心、平静、智慧以及激励向上的种子,我们就能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收获美丽的花朵。

篇3:《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

——英格玛·博格曼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的关键是利用画面及其辅助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受众。常言道:没有做不到的, 只有想不到的。那么作为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者, 想到了, 又如何把“想到的”通过镜头或其他电视手法, 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呢?

我们首先要了解电视这个特殊媒体的特殊表现形式, 电视与广播、报纸、网络统称为四大媒体, 而电视作为四大媒体中的龙头老大, 它以其独特的声画结合的表现方式独占鳌头。它的霸主地位是其它三种媒体无法比拟的, 虽然网络已发展到有声语言, 但它的普及率与传播方式、表现手段、专业化程度与电视相比, 依然是望其项背, 可望而不可及。从1936年, 英国BBC建立起第一家公共发射台开始, 就预示着传媒界的革命, 同时也奠定了电视的霸主地位。尽管现在电脑可以看光盘, 网络上有LIVE、电影等, 那也只能说网络借助了电视的表现形式。

我国电视始创于1958年, 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可以说走过了一个由弱到强、迅猛发展的曲线, 特别是1993年以后, 随着《焦点访谈》、《东方时空》等节目的出现, 为我国电视发展史竖起了一块里程碑, 结束了我国电视播报式的单一表现方式。尤其是后来的《实话实说》、《开心辞典》, 再到如今的《星光大道》和各种选秀等观众参与的互动节目, 更广阔的拓展了电视表现形式的空间, 使电视真正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人们审美和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 给越来越多的电视从业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就是如何把思想意识的东西, 也就是你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感悟, 通过电视手段表现出来?虽然电视是声画艺术, 但它以画面表现为主体, 以解说、采访 (同期声) 、音乐、音响、字幕为辅助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这些表现形式呢?

首先我们来看画面

(一) 画面是最真实、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人说老百姓的视线在画面上怎么流动, 取决于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说, 画面承载着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湖北电视台张以庆获四项国际大奖的纪录片《英与白》中, 创作者将欲表现的世纪末心态, 赋予了全是带铁栅栏的画面, 表现了囚笼禁锢式的生活原生态;为了表现世纪末的浮躁, 创作者用了一组表面上看毫无联系的画面, 同时配以吵杂、喧嚣的音响效果;为了表现人与动物的异化, 作者用了白 (驯兽员) 与英 (大熊猫) 的亲吻、白与英的对话等等。

(二) 运用细节表现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也是创作意识的间接表现。细节通过哪些形式来表现呢?一般来说, 主要有画面, 解说、叙述、画面与解说相结合等形式, 由于画面与细节共同的具体性、感性特征, 画面表现细节最具感染力的形式, 它可以保持细节的多义性, 能够为观众提供充足的想象空间。

(三) 运用“蒙太奇”的剪接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识。“蒙太奇”是法文“Montage”的译音, 意为装配、安装。引申到影视艺术领域, 指影视作品创作等过程中的剪辑组合, 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 即在后期制作中, 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 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创作者的主观意识如果找不到更好的画面来表现, 完全可以通过“蒙太奇”剪接来达到目的。如《英与白》中“英”看到电视画面上女人做健美操时, 自身动物本能的冲动;《难圆绿色梦》一片中, 当马老听说树被全砍了, 赶往当年的植物现场时, 为了表现老人那种痛惜、气愤等复杂心情, 作者用老人与被砍的树干、老人与被砍的树枝、老人与树墩的“蒙太奇”剪接, 没用一句解说都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四) 运用长镜头表现作者的思辨意识。思辨性、哲理性是任何一部作品的灵魂。长镜头是纪实风格最重要的表现手段, 长镜头作为叙事语言, 它是与“蒙太奇”相对立的一种创作观念。用这种叙述方法来代替人为编造故事、情节, 用纪录真实生活来代替表演。它是物质世界的客观还原, 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使人感到真实可信。如《龙脊》一片中, 表现贫困地区的人们渴望知识和文化意识的觉醒时, 作者运用了一个长镜头:潘能高的爷爷在窗外看着孙子在教室里考试, 看着看着不由自主地走进了教室, 站到孙子的课桌旁目不转睛的看孙子答题 (其实他一个字也不识) 。最后被老师请出教室后, 还一步三回头的往教室里看, 当镜头跟着老人走到学校大门口时, 原来在校门外还有许多像“爷爷”这样的家长。这一长镜头将作者欲表现贫困地区人们那种虽然自己不识字, 却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个好成绩, 将来有知识、有文化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再如有一期《今日说法》反映的是拐卖儿童案, 当记者采访犯罪嫌疑人:问她是否知道拐卖儿童是犯罪时, 她嘴上说不知道, 表情却是侥幸, 这时镜头摇到了她不停抖动的腿上, 就是这一画面告诉了观众:这人说话不诚实而且心怀鬼胎。

所以恰当、巧妙地运用好画面语言, 可以将作者的创作意识表现的形象、直接、淋漓尽致。

第二, 恰当的运用解说词可以升华画面、深化主题,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解说是画面的解释与补充, 更是创作意识的揭示与挖掘。它是电视节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绝不是主体——主体是画面。

(一) 当画面可能产生歧义或看不懂的时候, 需要解说。如:《藏北人家》一片中白玛拾牛粪一段, 开始白玛用手向揉面一样, 把散落的牛粪捡起扔到一处, 连着三个画面后, 解说词出现了:“白玛每天一大早都要把散落的牛粪拾到一起, 晒干当燃料”接着就说:“藏民们并不认为牛粪是脏东西, 晒干的牛粪烧起来没有异味”。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解说词, 观众肯定认为藏民真疯了, 怎么会用手去抓牛粪呢?

(二) 当需要揭示和挖掘画面背后的本质与规律时, 需要解说。如:《话说运河》解说中, 将长城比作阳刚、雄健的一撇, 将运河比作阴柔、深沉的一捺;再如《藏北人家》结尾中, 画面是清晨万物生机的草原, 措达去放牧, 解说与此对应的是:“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措达?罗追来说, 就像他们手中纺锤一样, 往复循环, 循环往复, 永远是那样和谐、宁静, 那样安宁。”就是这么一小段解说, 深刻的揭示了全片的主题, 同时也表达了创作者对牧人们那种无忧无虑、没有世事纷争的生活的向往与羡慕, 解说使画面得到了生活和深化。

同期声的运用能够对创作的主题意识表达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同期声是指:用电子采录设备在纪录视频信号的同时, 纪录并在重放时, 与视频信号保持同步的真实的现场声音。同期声包括背景声和同期声采访录音, 同期声是时空真实、生活真实不可缺少的因素, 荧屏上的人如果没有同期声。只见嘴动不闻其声, 那么, 关于这个人的所有解说、旁白都值得怀疑。所谓言为心声, 当我们从被摄对象嘴里听到他自己的话时, 我们可以直接而真实的了解这个人。所以在电视文艺节目创作当中, 恰当地运用同期声, 将对表现主观意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如: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在《寻找他乡的故事》一片中, 对几位远嫁日本的中国女人的采访就很耐人寻味, 其中对片中最后一位女人的采访是这样进行的:首先记者对这位想搭婚姻之船, 圆出国梦的女性作了简单的介绍:

这位女士原名叫某某某, 是吉林延边人, 某年某月通过其在日本的表姐介绍, 嫁到日本后改名为“某某某子”。接着就是一段采访对话:

记者:你结婚的时候是在这所房子里吗?

答:是的, 当时完全是按日本风俗, 我穿的是** (日语) 。

记者:什么?

答: (笑) 就是和服。

记者: (指着神龛) 这时什么?

答:这是供……供……就是供的。 (支吾了半天也没答上来)

此处说明尽管她加入了日本国籍, 改了日本名字, 穿了日本衣服, 但是她离真正的日本文化差远了。接着记者进一步追问:

记者:那你结婚时父母参加了吗?

答: (有些尴尬) 没有。 (迟疑了一会补充) 太远了。

记者:那就你一个人吗?

答: (红着脸) 就我一个。

因为前面已经交待她的表姐在日本, 可他结婚这么大的事, (父母不来可以理解) 表姐在日本竟都没来, 可见她不但没有了亲情, 连友情也没有了。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记者对这位女士以婚姻为跳板, 达到出国目的的态度。通过这段递进式的采访, 观众已完全领会了记者的褒贬、好恶、使全片主题更鲜明。

声画结合 (即画面与声音的结合)

将使声画相升, 收到1+1〉2的效果。世界本身就是视听统一的世界, 没有声音的世界无法想象。将声画艺术有机地结合, 使得电视与世界同步, 保留了现实生活的环境氛围, 最重要的是它恢复了人的本来面目。将画面与音响效果有机地结合, 可以使声、画得到升华,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方荣祥》一片的开头, 是一个剧场舞台的空镜头, 画外音是以前方荣祥的唱腔和观众的掌声、喝彩声, 。当电视观众看到空旷的舞台, 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时, 一下就能领略到作者的意图, 即表现了观众对方荣祥的热爱、呼唤和深深地怀念之情。再如:《英与白》中, 音响效果恰到好处的运用:电视机里的声音、嘈杂的人声、音乐声、生活中发出的声音等等混杂到一起, 对表达世纪末心态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也难怪《英与白》四项国际大奖中就有音响效果奖。

总之, 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画面、同期声、音乐、音响, 犹如主菜和调料, 想做成什么样的口味, 要依据创作者的意图酌情加减。正如张以庆说得那样:好的作品不是拍出来的, 而是思考出来的。那么思考出来了, 又如何表现, 就要看你掌握和运用“调料”的技能了, “调料”用得好, 则色、香、味、俱全, 反之则会使作品倒胃口, 甚至无人问津。

另外, 音乐电视作为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的表现形式, 它和其他电视作品一样, 其创作完成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紧密合作。而光作为电视画面造型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 对人物的造型、特定环境氛围的营造, 包括在画面视觉效果的处理上, 应该说有它的独到之处, 也是其它艺术手段所无法替代的。因此, 在音乐电视的创意设计中, 对光的设计和运用应该被置于极其重要的位置。

光为造型艺术的一种重要符号

在音乐电视的创造过程中, 对光的运用和理解必须以作品的题材、歌词的含义、画面的整体风格为依据来进行选择和诠释, 这样才能使它和其他造型元素融为一体, 才能使整个作品在其画面的创作上更加整体、统一与和谐。

音乐电视是一种声画合一的电视艺术表现形式, 它主要由画面和音乐两大基本元素构成, 而画面作为主要的构成元素之一, 它不仅承载着诠释音乐作品所表达含义的任务, 同时画面的形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造型元素的表现风格。

其二, 非现实主义风格, 也就是说一种抽象、虚构梦境式的情景的营造。其用光设计倾向于非常规化, 即较多地采用逆光、脚光、侧光等非常规投射角度的光线, 及闪烁的多变的光的运动, 来塑造出奇异的视觉形象, 造成陌生的、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这种画面的风格, 应该说在众多的音乐电视作品中是运用最多也是最常规的。因为其画面中光和色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仅能直接调动观众的欣赏与审美情趣, 将观众的情感引入视觉效果强烈的画面结构中, 更重要的是创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思考赋予作品独特的风格和意蕴。

如《记忆中的你》, 这是一部以抗美援朝为背景的音乐电视作品。这部作品在用光方面的基本特征是对逆光和投射轴向单一的单侧光的着重运用。这类光线的特点是塑造性强、光质较“硬”。能造成一种神秘感和紧迫赶, 所表现出来的画面类似于版画和雕塑效果的硬调画面。较为适合表现战争题材和风格粗硬狂放的音乐电视作品, 在《记忆中的你》这部音乐电视作品中, 其中有一段场景是描写战场上几个负伤的战士, 他们手拉着手紧挨在一起, 摆出各自不同的造型, 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战场。

画面设计出于表现作品主题的需要, 刻意选择了硬调的画面造型风格, 而这一风格的成型, 主要是依靠运用很强的逆光来勾勒出演员的轮廓。夸张地强调了被摄物体的黑与白两个影调的层面, 从而赋予了画面以群雕般刚硬的视觉效果。这一效果很好地反映出歌词所要表达的内容。当然有时候光线投射方向的本身就具有艺术象征表现的独特意义。例如在音乐电视作品《天唱》的最后一个镜头中, 那道仿佛是从天庭中直射而下的光柱, 就有强烈的宗教意义, 使观者能产生一种天人合一的无边联想。所以说在音乐电视文艺节目创作中, 光主要是被用于表达特定的情绪和情感的同时也是用于指示或暗示不同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 光作为电视画面的一个重要造型元素, 在音乐电视的创作过程中, 它不仅能给予我们一个精美的画面, 更重要的是它能用本身的特点, 如大块的色块和刺眼的光柱, 不同角度的光线等等。把音乐的内涵传递给观众, 从而来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

篇4:潜意识,左右人心的潜在力量

在一项研究中,科学家给测试对象一些非自己选区的美国州长及参议员候选人的照片,要求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模拟投票。没想到,模拟投票的结果竟然和稍后公布的正式投票结果十分接近!这不是巧合,而是潜意识的功劳。当我们决定投票给谁、买些什么、去哪里度假和其他许多事情时,潜意识思维往往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先入为主的判断】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负责理性的思维与情绪,而潜意识是非理性的大本营。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家发现,在千变万化的环境中,从石器时代智取乳齿象、中世纪的骑士长枪竞技,到在2]世纪卖空苹果股票,意识和潜意识都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提到,自发思考十分快速、有效率且通常不在意识思维的范畴,因此无关深思熟虑,也缺乏计划性,只需要简单的刺激就能有所反应。例如看到此页的文字,就可以轻易联结它储存在脑中的字意。受控思考则完全相反,需要刻意且相对缓慢地在意识思维中进行推敲,想想你在填个人所得税申报书时花了多少心力就知道了。

我们必须先知道潜意识思维对我们的影响,才不会被这些难以理解和控制的冲动所淹没。各种行为(例如交友、快速适应新工作或克服酗酒问题)的调控能力,除了受到基因、性格和社会网络的影响之外,也取决于我们是否能辨识并克制各种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自发冲动和情绪。我们如果想要自在地生活,就必须先认识自我的潜意识思维。

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时,对他的第一印象甚至在对话开始前就已经产生了。我们可能会观察对方的种族、性别和年龄,这些特征会自动联结到已经内化的刻板印象,默认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例如懒散、讨喜、机智等。

一般来说,人们很难厘清各种正面和负面情绪的来源,并且时常误解它们真正的起因。有一项经典的电话访谈研究显示,访谈当天的天气会影响受访者对自己人生的整体评估。如果当天是好天气,受访者更倾向于认为自己的一生过得不错。当受访者被要求注意当天的天气时,天气对他们造成的情绪影响便不复存在。

【行为影响心理】

德国乌兹堡大学的弗里茨·斯特拉克在20世纪80年代和同事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发现受试者的脸部表情(微笑或皱眉)会影响他们对眼前物品的评价。受试者用牙齿咬住铅笔(此动作使用的肌肉与微笑时相同)或用嘴唇抿住铅笔(使用的肌肉与皱眉时相同)时,会促发相应表情暗示的心理状态。

有许多生理动作和知觉感受都会诱发具有象征性或隐喻内涵的心理状态。例如,想起过去曾经伤害别人的情感,会让你比较想要友善地帮助别人并和他人合作,这是一种对过去恶行的补偿心态。另一项广为人知的研究也显示,提醒受试者回想起某件感到罪恶的行为之后,如果受试者有洗手行为(研究人员佯称实验室中容易传染感冒而要他们去洗手),则似乎可以“洗去”他们的罪恶感;和没有洗手的受试者相比,洗完手的受试者所有的友善或帮助倾向都会消失。这个现象被称作“麦克白效应”(源自莎士比亚剧作角色“麦克白夫人”的强迫性洗手仪式)。

还有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一项研究显示,一些政治倾向较为保守的受试者接种H1N1流感病毒疫苗之后,对新移民的态度会比没有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友善。流感疫苗对他们的保护似乎延伸到了他们对新移民的观感,让他们觉得新移民比较安全、没有侵略性,也不会破坏自己现有的文化。

人们时常用比喻描述周遭的人和事,例如“紧密”的人际关系或“冷酷”的父亲。一个被称作“概念鹰架”的理论认为,人们之所以善用比喻,是因为心中的抽象概念和真实世界中的事物有强烈的联系。研究显示,握着热咖啡的受试者与握着冰咖啡的受试者相比,容易觉得眼前的人温暖、友善且大方;坐硬椅子的受试者比坐软椅子的受试者表现得更加强硬而且不愿妥协;此外,握住粗糙的物品也会让受试者对社交状况感到突兀且不顺利。

我们很容易不自觉地对接触到的一切事物进行粗略的“好与坏”的分类。这些无法察觉的自动反应甚至会转化成许多行为,影响我们去接近或远离某事物。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临床心理学家维尔斯最近根据这个想法,开发出一种介入疗法治疗酗酒。在治疗中,病人必须一边不断推开一个把手,一边看与酗酒有关的图片。一年后,他们对酒精反射性地表现出了较多负面态度。肌肉运动在潜意识层面与回避反应建立了联结,并发展出对酒精的负面心态和根深蒂固的拒绝反应,使得病人在离开医院后仍然可以成功克制饮酒的冲动。

【自由意志并非时刻工作】

关于行为的动机,现代的理论观点与弗洛伊德的不尽相同,因为前者的结论来自对普通大众的群体研究,而后者的结论则是来自对精神病患的个案研究。现代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套心理系统,此系统可以在意识可察觉和不可察觉的两种状态下运作:而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心灵具有和意识活动完全独立的运作方式。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无论我们是否意识到某个自我设定的目标,我们追求该目标的方式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异。马赛厄斯·皮斯格林尼和查尔斯·弗瑞斯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威尔康基金会神经造影中心时,曾研究过这个现象。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一收到他们给的信号就以最快速度去推动一个把手,而在每次给予信号前,受试者都被有意或无意地暗示,推完把手后会有什么样的奖励。结果发现,高奖励的暗示(数英镑,低奖励则是数便士)会让受试者的反应变快,无论暗示是否被意识到都一样。此外,脑造影显示,对动机有反应的脑区,在收到意识可察觉或无法察觉的奖励暗示时都会活化。这项研究以及其他类似的研究都显示,潜意识信息也可以刺激人们去追求某个目标,即使没有察觉到动机来源也没关系,也就是说,不需要意识或自由意志涉入其中。

为什么人们无法达成的愿望会以影像和故事的方式出现在梦中?因为,潜意识思维时时刻刻影响着我们,无论我们是完全清醒还是沉浸在深沉的梦乡中。

篇5:《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1

有一段时间以来,我对潜意识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关于介绍潜意识的书。这次遇到这本书——《潜意识的力量》,真的是潜意识的驱使和帮忙,才让我遇到了这本书,让我更加相信了——潜意识的力量。

今天拿到了这本书后,读了前面的三章,我已经深深的被吸引,这就是我一直在寻找的那本书,相信它会对我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据科研资料介绍,我们的大脑到现在才开发了只有10%左右。而我们大脑的意识部分在这10%的被开发的范围内,只占到5%,剩余的大多数力量,潜藏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我们对潜意识的了解也非常有限。潜意识是全知全能的,你的潜意识是你身体的建造者和治愈者。想要知道现在的你为何如此,只需要到潜意识里去寻找原因。而现在的潜意识,也将决定明天的你过什么样的生活。

心有两个层次,理性的意识层次和非理性的潜意识层次。你的思考停留在意识层次,但是所有的习惯性思考都会沉淀到潜意识,随后潜意识就会开始起作用,让其成为现实。

往好的方面想你就会碰到好事,往坏的方面想你就会碰到坏事,你每天的生活就是你所想的。所以要注意你说的话,你要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不要说我要失败了,我要失业了,你的潜意识开不起玩笑,他会把这些话都当真的。永远不要说“我不能”。你是自己心灵的船长,你是自己命运的主人,记住你有选择的.权利,选择生命,选择爱,选择健康,选择幸福。不管你的意识假定或相信什么,你的潜意识都会接受这些东西,并把它变成现实。相信好运的指引,相信生活中所有美好的祝福。

潜意识的力量是无法衡量的。你的潜意识从不休息,它永远在工作。潜意识是你的理想、愿望和利他主义冲动的源泉。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潜意识中有什么,世界就会有什么。你的消极思想常常会伤害你自己,你并不是天生就有这种消极态度,所以应该抹去消极的思想,向你的潜意识输入积极向上的思想,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就会忘记所有不快,不再记起。

所有的疾病都源于心,治愈的力量只有一种,那就是你的潜意识。

当你觉得身体和精神都很不好时,你最好的选择就是放松、平静下来,和你的潜意识对话。告诉它要恢复平静、和谐和秩序,然后你就会发现身体的所有功能都恢复正常了。一定要用确信无疑的口气来说,那样它就会听从你的命令。

水流经管道的时候,管道是什么形状,水就是什么形状。当生命的泉水流经你的时候,你的思想是什么形状,生命就是什么形状。向它祈祷吧,说出你的愿望,告诉它你需要健康、和谐、平安、喜乐和富有,相信潜意识的无穷智慧,坚信它会让你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会实现你的梦想,成全你的渴望。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2

《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对我感触很大,是我读过的书里,最基础的一本书,是人的本源里最核心的一本书,人的内心里都有杆称的,他自己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的,所以不要让一切影响我的平静、幸福、满足、富足、快乐,记得自己生活的目的:平静、和—谐、快乐,生活的目标:平静、和—谐、快乐。

昨天,我用潜意识使我的喉咙回复了健康,用了15分钟的时间,然后1个小时的巩固。而且没次坐地铁都有座位。

今天早上突然潜意识让我看到了“停止”两个字,是的,那一切都该停止了,我的新的一切该来了。苦难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然而,继续受难下去确是愚蠢。所以,潜意识给了我清醒。

我一定要好好发挥自己的“潜意识和意识结合”的力量,这是神给我们的礼物,由我来再次实践证明他的伟大,然后作为榜样来帮助和教育更多的人。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3

这两天,认真读了潜意识心理学权威约瑟夫·墨菲的《潜意识的力量》这本书,感受颇深。书中指出:你的潜意识暗房中若充满了各种伟大的创新,你就不必担心旧意识会阻障你前进。问题是我们的潜意识里如何才有“伟大的创新”

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看待人生和社会,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又来自何方 为什么本来不少人有更大人生成就的可能,可是他们却甘于屈身于一片小小的天地。因为我们的意识总是很理性地告诉我们,要现实。

这里的“现实”,使我们没有产生“伟大创新”可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对人类过去经验的学习,来自于新闻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认知。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也许它们本身是真实的,但是反映的仅是外部世界的万分之一的真实。那么,可以说并不是真实的。但是这种并不真实、并不全面的信息却真实地影响我们的认识,影响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使我们无法发现更大更美的世界。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所知道的现实,并不真的是真实全面的。我们总认为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是真实的,越是这么认为,越是距离真实很远。

如果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的潜意识自然也会有问题。潜意识的伟大力量当然无从谈起。

如果我们太相信我们所认识的“现实”,往往并不生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虚幻里。而如果你生活在想象中,也许你会离现实更近。想象力是刺激潜意识的工具,也是人类潜能的开发机。爱因斯坦说:“全世界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想象力。”

一位思想家说过:“一个人之所以没办法成功,就是他没办法在脑中看到他成功的画面。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把脑海中的画面搬到现实中的。”

最后,让我用书中的一句话做结尾吧:如果能灵活地运用潜意识的力量朝正确的方向努力,就能够如所愿地去操纵命运、愿望、财富及健康,并能步向幸福。

成语支离破碎: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如: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又如: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成语各种各样:具有多种多样的特征或具有各不相同的种类。如:罗瑞卿《西安事变与周恩来同志》:“各种各样的人,抱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川流不息地来访。”又如:社会上的人各种各样。

《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4

我们每个人都是我们祖先经过千百万年的进化的产物,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我们每个人都有左脑和右脑,我们的左脑控制行动,右脑控制思维,右脑里的思维有显意识和潜意识。如何利用并开发我们的潜意识呢?这里面肯定是有学问的,首先我告诉大家,我们每个人的智商水平是一样的,为何我们有的人成功有的人很平庸呢?这里的差别就在情商里面,什么事情商呢?所谓情商就是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如何提高我们的情商呢?提高情商我们必须学会利用我们的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是隐藏在我们基因中的一种潜在的能力。我们的潜意识就像一台电脑,当我们向我们的潜意识输入什么样的信息,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执行我们输入的信息,当我们向电脑中输入病毒的时候我们的电脑就会中毒,当我们向我们的电脑输入财务软件时,我们的电脑就会帮助我们整理财务数据。这个道理就是潜意识的道理。当我们向我们的潜意识输入不可能、办不到的时候我们就是不可能做成这件事;当我们向我们的潜意识输入能、可以、必学的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执行这些积极的理念,然后指导我们成功。这就是潜意识的力量。

积极、坦诚、自信、执行、感恩、快乐、健康这是一些积极的词汇,当我们把这些简单的词汇不断的在心中默念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接受,当我们再不断的重复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就会记住它,当我们记住的时候我们要付诸行动,这就是潜意识的作用,天猫意识。

篇6:《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我们如何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看待人生和社会,依靠的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意识又来自何方为什么本来不少人有更大人生成就的可能,可是他们却甘于屈身于一片小小的天地。因为我们的意识总是很理性地告诉我们,要现实。

这里的“现实”,使我们没有产生“伟大创新”可能。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来自于对人类过去经验的学习,来自于新闻和各种各样的信息,来自于我们自己的认知。这些支离破碎的信息本身就是一个问题,也许它们本身是真实的,但是反映的仅是外部世界的万分之一的真实。那么,可以说并不是真实的。但是这种并不真实、并不全面的信息却真实地影响我们的认识,影响我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使我们无法发现更大更美的世界。

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所知道的现实,并不真的是真实全面的。我们总认为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是真实的,越是这么认为,越是距离真实很远。

如果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不正确的,我们的潜意识自然也会有问题。潜意识的伟大力量当然无从谈起。

如果我们太相信我们所认识的“现实”,往往并不生活在现实中,而是生活在虚幻里。而如果你生活在想象中,也许你会离现实更近。想象力是刺激潜意识的工具,也是人类潜能的开发机。爱因斯坦说:“全世界最伟大的力量,就是想象力。”

一位思想家说过:“一个人之所以没办法成功,就是他没办法在脑中看到他成功的画面。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是把脑海中的画面搬到现实中的。”

篇7:《潜意识的力量》读后感

我在这本书中主要理解和学到了自信心对人生的影响及培养。也学会了制定时间日志,来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以激发驱动力获得成功。还有对祈祷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而自信就是成就梦想的基石。我们身边有太多成功的案例,能来说明自信心所起的主导作用,我们每个人也大都是充满自信迎接新一天的,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谁拥有着极大的自信心,谁就能摆脱自己对能力的疑虑和对未知的恐惧。不论遇到怎样的问题,都要有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勇于去解决问题而成功。能积极地去思维,用积极的态度增加能量,来培养自信心。

我们人生是短暂的,唯有充分利用时间,对时间进行有效的管理,实现生活、工作中更多的目标。这就要确定适合自己的近期和远期的目标,一步步去做,以目标为导向。这样就可制定时间日志,把自己的目标和行为格式化。通过规范的表格来研究和分析自己大部分时间去了哪里,以便采取措施将不利影响最小化。

篇8:《潜意识的力量》的读后感

里尔克中期创作的“存在”意识通过本质力量对象化实现, 因此我们将从本质力量的形成以及本质力量如何对象化的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一、本质力量的形成

艾布拉姆斯提出了文学四要素的观点, 并鲜明地指出了文学创作中四要素的相互作用, 且据此而谈, 诗人本质力量的形成不可避免地受“世界”的影响。关于这一方面, 童庆炳指出:世界, 作为文学活动的基本要素, 指的是文学活动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主观世界。[1]因而, 本质力量的形成也将从客、主这两方面作为切入。

(一) 现实社会层面:外因所导致的“存在”态度

里尔克生活在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那是一个资本主义在工业文明中膨胀发展、物欲横流、人情冷漠的腐朽年代。在如此不幸的社会背景下, 他也有着更为不幸的经历:童时父母便离异, 自小身体柔弱, 外在性格更显阴柔。青年时在军校有着一段不易的经历, 后遭军校开除后, 在布拉格大学有几年的学习经历, 而后便流转于欧洲各国。早期坎坷的生活与四处漂泊的经历, 让他的内心世界一直处于抑郁而消沉的状态之中。

在巴黎, 里尔克的心态发生了转变。他目睹了在社会繁荣文明下, 底层人民的贫困、疾病、饥饿、甚至是死亡和道德沦丧等诸多现象。这种现象让当时生活在巴黎的众多艺术家们倍感痛苦。宗白华收录在《美学散步》中的《我和诗》描绘了一段他20 世纪初在巴黎生活的真实感受:“在都市的危楼上俯眺风驰电掣的匆忙的人群, 通力合作地推动人类的前进;生命的悲壮令人惊心动魄, 渺渺的微躯只是洪涛的一沤, 然而内心的孤迥, 也希望能烛照未来的微茫, 听到永恒的深密节奏, 静寂的神明体会宇宙静寂的和声。”[2]艺术家们共怀的是对时代、对生活的无奈与哀叹, 里尔克便是哀歌洪流中的一曲, 在彷徨中他陷入了对生之存在的思考。

在这样的环境下, 也奠定了里尔克“本质力量”中的情绪:迷茫、阴郁、孤独、挣扎。这是他“存在”的态度。

(二) 认识层面:借以移情而体察“存在”

诚如高尔基所言:“诗不是属于现实部分的事实, 而是属于那比现实更高部分的事实。”这里“更高部分的事实”便直指诗人的精神层面的真实。里尔克在意识中对诗也是如此把握的。

基于对诗的这般认识, 里尔克关于“更高部分的真实”也经历过转变:里尔克早期陷入在自身的孤独中, 一味地朝着主观情感去开拓, 因而早期代表作品如《沉重的时刻》中便充斥着浓烈的主观孤寂感。

而他神秘且哀伤的抒情情调, 在巴黎之后便发生了改变, “如果诗一味主观地向个人内心世界开拓, 把它看作情感, 那么, 诗能否对充满苦难、纷乱无序和谜一般的现实进行逢释, 能否认识和说出真实的和重要的事物, 能否达到与自然并存同一的完美境界? 因而, 不同于早期, 此时的里尔克重新定义了自己的诗歌命题, 不把诗当作是纯粹单一的情感, 更将诗看作是经验的载体。

其实, 里尔克强调的“经验”也是一种情感, 是不同于以往的那种片刻的稚嫩的认知, 转而为一种深沉的意识, 是背负着过去的记忆、当下的心绪和未来的思索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我在前面所提到的他在现实环境中, 对“存在”的反应。不仅“情感”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经验”也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而借以证明的对象, 其实更是由于客体的直接存在而得以寄托诗人的存在。

“创作动机的触发与外在机缘有密切关系。外在机缘, 它能使作家的内在蕴藉和奔突的热情找到倾泻的渠道, 使原先焦躁不安的盲目驱力变为明确而坚定的意图, 并把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有用材料和艺术发现贯穿起来, 使文学创造由意图变为行动”。[3]所以, 一方面, 生活的黑暗孤苦对他性格的塑造形成了他暗色调的诗风, 而另一方面, 他对诗歌的认知, 不局限于客观描摹, 或仅仅关注于抒情, 而是已然深入象征主义的灵魂, 开始移情于“事物诗”, 为其本质力量寻找到了得以信赖的对象。

二、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里尔克内在的本质力量和对象之间并不是二分的, 将本质力量赋予到客体上后, 主客并非对立, 相反, 客体已不是客体本身, 而是一种象征, 是里尔克内在本质力量的象征。这与立普斯关于“移情”的理解十分契合, 即认为我们周围的现实反映于生命的一切活动之所以能以独特的方式发生, 都因为我们把经验, 转化到外在于我们的事物中。因此, 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由对立变成了统一。

《新诗集》是里尔克中期作品的集合, 其中所收录的诗歌, 就充满了囚禁感和挣脱不得的无奈, 而且常常把这样的内在力量寻以对象寄托。且看《囚徒》[4]和《豹》:

囚徒

我的手仅仅还会一个动作

它用这个动作进行驱赶;

潮湿从岩顶坠落到古老的

石头上, 滴滴点点。

我只听见这滴落声,

心跳合着它的节拍;

一当滴落声消失,

我的心跳也将终结。

但愿它低落得更快,

但愿还有一头野兽来到。

有个地方曾经更加光明,

可在哪儿, 我们不知道。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杆

缠得这么疲倦, 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囚徒》似如一朵崖沿花儿, 孤芳自赏, 鲜有人对它持以爱慕之情, 相反, 人们对其名作《豹》的兴趣却浓郁不减丝毫。然而, 静赏之, 却觉察二首诗作竟颇为相似, 他们确是表现了里尔克多层面存在的本质力量:

首先可察觉的是困境。石墙的囚禁, 铁栏的阻拦。这是里尔克对外在状况的真实体会, 是来自社会生活层面的存在状况:作为社会中普遍性现象,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民, 经济、政治、甚至生存的自由就像牢中囚、笼中豹一样, 这石牢与铁栏就象征着强有力的社会规则, 限制着一切规则之下的存在。

显而易见的还有其疲倦或麻木的状态。囚徒的手“仅仅还会一个动作”, 豹的目光被“缠得这么疲倦”;在外在的限制下, 必然造成了诗人精神层面的压抑, 囚徒的麻木、豹的疲倦, 已然象征着诗人在长期的生活状态下身心俱疲, 若傀儡般的生活处境。

内心世界的挣扎盘旋也不惜遮掩:囚徒数着滴落的水滴, 合着它的节拍;豹闭着眼睛在思考中踱步;这依然是在精神层面, 且还保留着一丝期望, 这虽不同于其后期诗作中生死的常态, 但这种近乎绝望的“等死”和“消磨”已将他本质力量中沉郁、消极的一面展露无疑——正如前面所说, 本质力量形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他悲观的风格, 因而在对象化的过程中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诗歌情绪的基调。

仔细品读, 他确也有尝试性的反抗或改变。囚徒“它用这个动作进行驱赶”、“但愿还有一头野兽来到”;而豹“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这便是一种异化的显现, 囚徒在某一刻, 想要幻变成一头野兽, 撞开这堵墙;而豹却在长久的折磨下, 丧失了一只豹的伟大意志和坚韧步伐, 竟是通过紧张的四肢进行自我的调解。人异化成兽, 兽异化得与它本质相悖, 就像卡夫卡笔下的甲壳虫, 表现的是物质世界对人性的扭曲摧残, 让这种异化显得“情理之外, 意料之中”。

肉体或精神的存在状况, 最终也都难以摆脱现有的困境, 陷入失落与绝望的境地。囚徒:“有个地方曾经更加光明, 可在哪儿, 我们不知道”;而豹“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这又再次回归到了精神层面, “麻木”和“消磨”的最后, 不得不承认个体力量的弱小, 于是便不得不臣服于这一切的苦痛的根源之中。 (现在的里尔克或许还未能在现世寻求解脱, 在他后期的诗作中, 便似乎能寻找到神或异能力作为最后的归宿。)

一种近乎肉身和灵魂的束缚感、一种或低迷或反抗的挣扎、一种近乎绝望的屈服——里尔克将心中这一连串的本质力量都借以囚徒、豹等客体来寄存, 这是一种能让人深刻感受到的诗人长久以往的身心状态, 我们能透过囚徒、透过豹子, 去感受到它们背后那个赋予他们力量的人, 囚徒和豹不过是外在的“形”, 而他们内在的“质”确是这股本质力量的归属者里尔克本人。他虽然绝望不已, 但他却真实地存在——通过那个囚徒, 那个豹, 真实地存在着, 真实得让读者能透过文字, 透过联想的画面, 回归到20 世纪初巴黎的街头, 也仿佛苦闷于这份普遍的困境, 也仿佛悲伤于那特殊的绝望。

臧棣在《里尔克诗选》中说:“在对中国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 里尔克几乎消蚀了文化传统的异质性……一位真正的中国诗人会觉得他在欣赏和领悟里尔克诗歌艺术上并不会比一位德语诗人逊色。很明显, 在中国诗人和里尔克之间存在着一种心灵上的默契。”[5]这种消蚀是一种跨越界限的共鸣, 是我们体察里尔克的“存在”而推及自我。 我们曾经或当下却又何曾不担忧着正在或终有一天会如豹那般“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落入“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的境地。因此, 里尔克的存在是一个符号, 也是一个象征, 是物质与精神冲突的承受者的符号, 也是苦于挣扎而近乎绝望的象征。

参考文献

[1]李永平.里尔克的诗歌之路.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研究所, 文艺研究, 1998年05期.

[2]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四版 (2008年) , 第40、129页.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年, 第285页.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1年 (2015重印) , 658-667页.

篇9:意识形态策略与政党的力量

我们也可以换个问法:人民行动党的统领能力究竟从何而来?针对官僚层防治腐败、提升效率的治理术当然很重要,但这并不能解释人民行动党为什么要这么做。任何政治行动都不是盲目的,总有理念支撑。因此,真正的答案需要回到建党、建国时期去探寻,它究竟只是英帝国的殖民工具党还是代表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意志的独立自主党?穷人的党还是富人的党、精英党还是群众党?只会高蹈作秀的党还是忠实践诺的党?

无论大党还是小党,二战后东南亚、东亚、拉美和非洲第三世界国家的政党政治都面临相同的现代问题:如何获得国家、民族的新生,如何去殖民化,如何治理,如何现代化;这在很多程度上决定了为什么建党、建什么样的党、什么样的国家,秉持什么样的政治理念,有没有将理念转化成行动的能力,以及能够在掌控国家统治权和治理权的同时获得并保持其代表性、正当性。

为什么建党

英帝国在马来亚的退场一点也不光荣。在日本军队的猛烈攻势下,英帝国的迅速投降败退给殖民地人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痛苦记忆,殖民地人民终于彻底明白,自己的苦难来自殖民地制度,自己的利益完全从属于殖民地统治者的利益,自己的经济是殖民宗主国经济的附庸。一句话,殖民主义者就是殖民地人民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摆脱积贫积弱的最大敌人。

英帝国在殖民地的人心尽失,“文化领导权”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狡黠的权谋,分而治之成为英帝国退出世界霸主舞台的不二法门。1945年10月的马来亚联盟计划,1946年的联合邦协定,均以推动马来亚政治联合为名,行星马(即今天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分治之实,即便不能藉此恢复殖民地统治,也能在未来两地冲突中居中调停,继续行使对殖民地实质上的政治领导权。这遭到当时的泛马人民行动委员会、马来人民统一阵线及其他工会团体的明确反对,它们要求制定人民宪法,通过民主普选组织星马统一政府。英帝国不予理睬,反于1948年6月颁布紧急状态法、劳工法、禁止煽动法,取消马来亚的言论、结社、集会自由,禁止工会参加政治活动。

英帝国政治家、殖民地大臣乃至社会主义者反复强调,帝国就是商业!殖民者的利益完全寄托在帝国的存在!如果英帝国陨落,英国人的生活水平必将急剧下降!因此,控制着银行、保险、航海、进出口贸易和企业的英帝国殖民者,不可能真正维护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他们把马来亚的胶锡向美国市场输出,为自己带来美元利益,根本不关心马来亚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所谓“马来亚工业化”方案纯属骗局,1950年的“六年发展计划”也是在愚弄人民(只投入2‰的财力)。

1954年11月,人民行动党就此做出了自己的历史选择:从去殖中寻求代表性,在治理中建构正当性。人民行动党在建党宣言中宣布:“真正代表马来亚人民利益的政党,他们今天的迫切任务,应该是尽速终止殖民地主义。任何政党,倘若其宗旨是在发展或改良殖民主义,那么,他们不仅是欺骗自己,同时也是愚弄人民。殖民地政府乃被用来作为建立与扶持殖民地性质的经济与政治工具而生存。

因此,人民行动党在建党之初就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推翻殖民制度,取消殖民主义,在去殖和治理中代表马来亚人民的意志要求,才能获得政治正当性。这些要求包括建立一个经济、政治、文化上完全独立民主的马来亚国,取消紧急状态法,承认工人权利,废除禁止工人参与政治、追求改善生活的劳动法令,在政府中实现本地官员管理自己的彻底自治,反对种族主义,维护每个人民的思想、宗教、学术、信仰的自由,维护每个人民的言论、结社、组织及和平集会权利,基于人民获得公正合理的生活原则建设新经济基础,国家照顾失去劳动能力者、工伤人士和年老工人,以及推行义务教育。

为什么是人民+行动

为了更直观地彰显自己的政治信念,由受英国教育的人、社会主义者、马来工会主义者和说中文的左翼四类人组成的建党者们,最終决定以人民行动党为党名。为什么这个三四年后就将统摄新加坡政治全局的新党是人民+行动的党?在建党者中间,主要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意见认为,大家最初本想取名“新加坡民主阵线”,最终是由李光耀本人改为“人民行动党”,主要出于两个考虑:一是为了满足当时华文中学学生运动和华语社会的政治诉求,二是为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习,将政党的正当性诉诸于对人民意志的代表,满足大多数人民(即华人)向往中国这个“文化祖国”的政治心理需求,寓意“为人民而行动的党”。只有代表人民的党,才有资格领导新加坡乃至马来亚的人民。

第二种意见认为,“行动”一词取自本地公务员的政治组织“共同行动理事会”,公务员代表国家行动,寓意新生政党注重行动而非空谈。但是,由于共同行动理事会是排他的小集团利益组织,作为一个现代政党显然需要广泛的代表性,包容群众,因此以“人民”修饰、限定“行动”。

第三种意见认为,“人民行动党”里的人民不仅仅指新加坡华人,也包括整个马来亚的华人、马来人、印度人甚至少数欧洲裔人士,因此,“人民行动党”没有前缀,不叫“新加坡人民行动党”,寓意旨在建立包容多元种族的统一马来亚联邦国家。人民行动党的党徽也反映了这种政治诉求:闪电代表行动,红色代表勇气,红色闪电代表行动,言必行、行必果。圆圈取自奥林匹克运动会徽的联合之意,代表马来亚人民的联合,蓝色代表对联合的信念,白色背景代表诚实与纯洁。1963年,在被马来西亚踢出马来亚联邦之后,李光耀痛苦于新加坡从此将被迫变成孤岛,失去马来亚经济腹地,再也无法实现创党的理想:建立一个独立的马来亚国家。

第四种意见强调重在行动,以“人民行动党”为名,寓意自己代表的是未来,与过去和现在那些不采取有效行动改善人民生活的政党和立法会截然不同。

简言之,所谓人民行动党,就是为人民福祉而行动的党。

被遗忘的新加坡社会主义

为人民福祉而行动,是人民行动党的建党宗旨,尽管它经常自称也常被视为务实的实用主义的政党,但务实的实用主义不是没有理念的实用主义,而是有着浓厚的社会主义色彩和民本政治特征。事实上,人民行动党长期以社会主义政党自居,新加坡长期以社会主义为政治目标,这一点似乎被人遗忘了。任何政党都不是在政治真空中自生自发的,人民行动党是在二战后的冷战格局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深刻影响下诞生的。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冲突,不仅仅体现为意识形态的优劣评判,也体现出鲜明的相互学习特征。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独特性在于,除了世界政治经济霸权从英国转移到美国手中以外,冷战铁幕背后依然延续着19世纪末以来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保守主义如火如荼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政治试验。欧洲的工党、社会主义党或者中左执政联盟、北欧社会民主政党、拉美社会主义政党都是这场试验的产物。作为其中一个产品,英国工党把费边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基础,主张通过渐进改革、劳资团结、改善两极分化而非阶级斗争,来建立以中产阶层为根基的社会主义体制。

这种试验显然也对李光耀等人民行动党创建者影响巨大,他们回到马来亚、新加坡目的是为了创建一个英国工党式的社会主义政党,他们把社群主义、共产主义和费边主义作为自己的意识形态来源,主张非暴力的粉色党而非暴力的红色党,倚重工人阶级的力量并因而摆脱了极端保守派、反动派的标签,同时也让自己与本地社会主义者、马来工会主义者和下层的说中文的左翼结盟,共同创建一个新的政党。因此,人民行动党的党纲既融合了工党理念,也融合了共产党理念,这种实用主义使之形成了反教条的新加坡社会主义。

反教条的新加坡社会主义有个总目标,即最终建成一个“多元种族、民主、自由、非共产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同时,其具体内容又是个“八合一版的社会主义”,熔实现主义、实际主义、民族主义、多元种族、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社会民主、个性解放于一炉。

实现主义强调新加坡社会主义必须是脚踏实地、能够实现的主义。实际主义体现了人民行动党的代表观,人民行动党代表一切需要照顾的广大群众、劳动人民,为最广大的人民谋现实利益,这显然是一种浅层代表。

民族主义和多元种族指向的是塑造新的国家、民族认同,前者设定了国家建设的总体目标:建立一个自由、非共产主义的民主社会主义的新加坡,后者旨在消除种族意识、种族观念,提倡国家意识及观念,让人民把自己当作新加坡人。

社会主义是英国工党式的渐进社会主义,主张以民主而非暴力方法消除贫富不均,让人民享受相当的生活、知识和娱乐水准,实现人人机会均等的社会。

政治民主实质上说的是政治自由:彻底实现民主政治,保障人民自由。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只能靠民主争取。民主是指一个政府应由人民选出来,代表人民及为人民服务。人民选出来的政府应为人民争取下述政治自由:保障私人生活,不受政府无理干涉;政治、思想自由;言论、教育、结社和宗教自由;人民通过自由秘密选举人民代表;由大多数人选出的政府执政,但尊重少数人的权利;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出生地、性别、言语、宗教、肤色;尊重各民族语言文化的发展自由;以及司法独立。

社会民主将满足人类基本需求视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目标,追求实现“尽己所能、得己所值”而非“各尽其能、按需分配”,照顾人民的经济及社会福利:工作权,医疗及生育福利权,娱乐权,老年、失业或残废者享受生活保障的权利,儿童及青年各凭天资才能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享受充足住房的权利。

个性解放说的是消除男女、种族、城乡间的一切法律、经济及政治歧视,将人类从政治及经济无保障的囹圄中解放出来,使人自由发展个性。

可以看出,人民行动党的政治理念是混合式的,英国工党理念与共产党理念相融合,政治自由主义与经济社会主义相结合,政治民主与经济社会民主并重。反教条的新加坡社会主义,尽管不追求建立一个尽善尽美的乌托邦,但其政治理念仍然相当美好,政治志向不可谓不远大。因此,人们也许首先会问,在百废待兴的去殖民时代,如何将这些美好的政治理念转化成有效、有力的政治行动?人民行动党能够完成这一看起来不可能的任务吗?退一步讲,人民行动党真的从一开始就知道人民想要什么样的行动吗?人民行动党从一开始就采取了人民想要的行动吗?

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行动

先来看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行动?1957年12月21日,人民行动党在只有公共设施和社会服务两项职能的市议会选举中获得重大胜利。市议会共有32个议席,人民行动党派候选人争夺其中14席并最终赢得13席,成为市议会最大党,获得了执政权。在13个代表中,得票数排在第二位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王永元(Ong Eng Guan)成为市长。市长任期结束后,王永元曾做过首任国家发展部长,后来与人民行动党分道扬镳,另组新党参政。但是,正是在1957年12月21日至1959年5月30日之间的16个月里,王永元担任市长期间的所作所为,让整个人民行动党弄清了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行动。

在新加坡普通大众眼中,王永元是个超凡魅力型的政治家,他满怀革命激情,秉持平民主义。他的街头演说,言语形象生动,声情并茂,似乎有一种让普罗大众心悦诚服的天赋。他的反殖民主义演说贴近人们的日常感受,比如他会对比英国巴士督察的高薪与本地司机微薄的收入,启发人们思考这种差异有多么不合理。他意志坚决,事必躬亲,不容虛言,努力做个干预主义、改革主义的市长。他放下市长架子,放弃市长特权,不住政府官邸而住在自己家中,不坐政府配车,徒步在市内处理公务。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参加高级酒会,他让下层民众称呼自己王先生、市长或者王老弟,并敦促下属放弃压制人民思想的殖民地风俗。他把市政厅改造成为人民的论坛,向普罗大众敞开大门,允许他们自由旁听,并提供逐字母语翻译让人们第一次听懂了议会辩论内容。他下令所有政府告示均用本地语言而非英语书写。他还粉碎了欧洲律师事务所对全市法律业务的垄断,废除了允许殖民官员拿着丰厚薪酬逐步退休的所谓马来亚化方案。

在担任市长的前六个月中,他推动建设完成了大量公共设施:包括300多个供水站、600个街灯、200个候车亭、7个诊所、3个托儿所和20个运动场。他把居民用电价格降低了40%,同时大幅提高旅馆和剧院等用电大户的电费。他降低了街头小贩、人力车夫和出租车司机的许可证照费。他还开展了“三反运动”:反吐痰、反乱扔垃圾、防治虫害,有人因此将新加坡称为共产党式的“运动国家”。

他开创了人民行动党的每周接访制度。他每个周六上午十点到下午一点,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民众对腐败、粗暴行为和效率低下的投诉。所有人民行动党议员也纷纷仿效。他设立了公共投诉局,直接接受民众揭发贪污、渎职、不作为,几周内就调查了400多个涉贪案件,并将其中20余件移送了司法程序,有效遏制了腐败。类似的市政治理制度创新还有很多,普罗大众为之欢欣鼓舞,尊称他为“人民的市长”。

这一切不是没有代价。人民行动党这位“人民的市长”的执政风格,在官员群体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有些人不理解他为什么不尊重颇具绅士风度的英国殖民地官员,有些人因为不同意他的欧洲人骑在亚洲人头上的看法而被指着鼻子赶出会议室。他把平头百姓奉若上宾,并解雇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很多人无法接受。有人据说因为雇了一个年轻的中国打字员专门替自己打字而被解雇,有人据说因为对市长粗鲁无礼而被每月罚款200元长达一年。有人因为把狗带进市政厅而被训诫。他不允许公务员上班时间喝茶看报。他在办公室来回巡视,一旦发现有官员赌博就马上解雇,一旦发现有官员对公众态度粗鲁,就责令其做出令人满意的详细解释,否则就予以严厉惩罚。有人抱怨这是共产党国家才会发生的事,担忧新加坡将会变成一个共产党国家。人民则把市议会看成人民的议会,把人民行动党视为人民的党、穷人的党,并把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它身上。

在短短的16个月中,越来越多的新加坡普通民众都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民行动党在市议会这个权力有限的机构都能为人民作这么大的贡献,如果由它组成全国性政府,岂不是可以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正是这位“人民的市长”的“共产党执政风格”,让人民看到了希望,让人民行动党在1959年大选中大获全胜,并促使整个人民行动党真正认清了人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行动,也学会了如何把自己建设新加坡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转化成有效、有力的行动。

因此,尽管获胜后人民行动党于1959年组建的第一届新加坡政府也受到了王永元政府曾经遭受的质疑:这是不是个共产党式的政府?会不会导致官不聊生?但以非共的民主社会主义为目标的人民行动党却并未迟疑犹豫彷徨无计,反而果断坚决地向共产党这个“敌人”学习,延续了王永元开创的非共的共产党执政道路,将治理腐败、议员接访、团结工会和建设公共住房作为首要国务,真正“为人民而行动”。人民行动党开始变得非常敏锐,并善于将美好的政治理念落实为有效的行动,只要意识到问题的确厉害攸关,就马上采取切实行动。

首先,英国重返马来亚之后的1945~1959年,正是新加坡历史上殖民地官员最腐败的时期,人民饱受其害,怨声最大。因此,人民行动党把保持廉洁、不腐败列为自己排在第一位的核心政治理念,从四个方面入手治理腐败。一是以去殖带动治理,用11年时间(1958~1969年)以赎买方式换取绝大部分殖民官员离开职位,只留任了其中的0.3%,绝大多数职位、所有重要位置都實现了公务员的本地化。二是1961年设立中央投诉局,接受受到殖民者不公正对待的本地官员和民众投诉。三是坚持对腐败零容忍、人民自由举报、贪污调查局严厉肃贪。四是立法严格限制选举竞争中的竞选捐款,排除金权政治,遏制了现代政治中常见的选举腐败。

其次,人民行动党沿用了由王永元开创的议员每周定期定时定点接访,因为这最不易受到官僚层的阻碍,可以与人民保持直接联系。

再次,与工会结盟是人民行动党从英国工党和中国共产党学来的重要政治经验。人民行动党执政后,把绝大多数基层工会整合为“新加坡职工总会”,其经费主要由政府拨付,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职工总会”在领导层人事上建立了互派干部交叉任职的“共生关系”,并建立了劳资政三方协商合作机制,共荣辱,同进退。

最后,同样重要甚至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即人民行动党开创并沿用至今的公共住房建设五年计划和居者有其屋政策。从正式执政的第二年即1960年起,设立建屋发展局,为其提供充足的财政、法律和政治支持,连续制定并执行了几个“公共住房建设五年计划”,大兴土木,为人民大众建造公共住房。第一个五年计划(1961~1965年)就建设了5.5万套公租房,超过殖民地时期110年间建屋量的两倍还多,解决了25万人的住房问题。第二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新建了6.7万套住房,解决了30万人的住房需求,基本消灭了原来环绕新加坡市区的贫民窟。第三个五年计划(1970~1975年)新建了10万套住房,此时50%的新加坡人居住在政府公屋里。1964年,新加坡政府开始执行居者有其屋的住房自有政策,让低收入家庭用低于市场水平的价格,分期付款,购买公租房。1968年,新加坡政府允许新加坡人用中央公积金购买政府公屋,进一步提高了新加坡的住房自有率。迄今为止,新加坡已建造了90万套公共住房,93%的新加坡人生活其中,住房自有率已升至87.5%,人均居住面积从1959年的6平米升至2010年的30平米,新加坡人的居住状况得到实质改善。

要想赢得人民的心,就必须比一般左翼的思想主张更左倾,并且能够落实为政治行动,在公共住房建设问题上,人民行动党的确深谙此道。人民行动党把公共住房建设提升到了前无古人很可能也后无来者的政治高度,头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不能学国民党,而要学共产党,它先是通过土地征用法基本实现了土地国有化,然后通过大规模、持之以恒的公共住房建设,实现了现代化的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除了李光耀所说的塑造国族认同和稳定社会秩序功能,以及推动种族和谐、贫富和谐和家庭伦理的社会功能以外,新加坡人把公共住房建设五年计划称为新加坡的土地改革、土地制度革命,是新加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主义行动,最符合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最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理念。

因此,新加坡尽管基尼系数比较高,表面看来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但由于公共住房这一最大的社会主义行动及其他福利保障的巨大缓冲作用,人们的失落感、挫败感、被剥夺感并不像其他贫富差距严重国家那么强烈。

这种新加坡式社会主义显然既不单纯是英国工党式的,也不单纯是中国共产党式的,它在很多重要政治领域都是融合二者的产物。这里只简单地罗列几例,比如,在正当性来源上,新加坡是选举政治+民本政治;在选举竞争上,新加坡是选举期间扫街拜票+选举间歇期间每周接访、取缔金权政治;在基层组织中,是社區中心+居委会、公民咨询委员会。

为未来立法

新加坡比较重要的政治转型有三次,分别发生在1957~1960年、1984年和2004年。1959年3月,新加坡赢得大选,开始执掌全国性政府的权力,在1957~1959年间王永元执政经验的启发下,全面落实建党理念,糅合英国工党与中国共产党的有效政治经验。1984年,新加坡的“反共时代”结束,后物质主义的一代开始成为选民,人民行动党面临选举挫败,并开始自我更新,尝试将经济资本主义、政治社会主义和儒家这一文化保守主义意识形态相融合,“从侧重机会平等转向照顾结果平等,纠正绩优制下所产生的精英主义偏向”。2004年,新加坡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并开始赋予社会更大的活力和公民更大的自由空间。

1957~1960年的政治转型,是人民行动党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转型,这次转型将工党与共产党理念、政策中适合新加坡的因素融合在一起,汲取了自己在市议会执政时期的经验教训,审时度势,着眼长远,将治理腐败、建设公共住房、议员接访、与工会结盟融合在一起,开创了新加坡式的社会平等和社会主义,从而为未来五六十年的党和国家发展立了法。

能否为未来立法,可以说是政治转型时期最重要的历史使命。初步而言,人民行动党在这次最重要的政治转型中,在处理去殖民化、治理和现代化这三个二战后的最重大政治议题上,不只是标榜“为人民”,而是真正“为人民而行动”。就此而言,1957年至今的人民行动党在为什么建党,建设什么样的政党,秉持什么样的政治理念,确定人民需要什么样的行动,以及至关重要的,如何将美好的政治理念转化为有效行动,避免陷入误国空谈,防止因务实、实用而目光短浅、浑浑噩噩、迷失方向等各个方面,的确堪称“为人民而行动的党”。

这也许正是新加坡朝野大部分人满怀体制自信的原因所在。过去,新加坡建国者曾豪迈地宣示:自从有了人民行动党,新加坡的时间才开始了,新加坡的历史才开始书写。现在,新加坡政治家也自信地说,没有人民行动党,就没有新加坡。对于未来,新加坡人也许有理由认为,没有李光耀的人民行动党不会沦丧,没有人民行动党的新加坡小邦依然不会落入君主制、僭主制、贵族制、寡头制、民主制和暴民制的政体循环流变。

“为人民而行动”就是一部过去为未来所立之法,在信守这一未来之法的50多年历史中,人民行动党探索形成的各种好的体制、制度、机制、政策,其适用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小城市共和国,也不仅仅只适用于大国的基层政治领域。只要行之有效,不厌其小。

上一篇:上元日昼卧,上元日昼卧陆游,上元日昼卧的意思,上元日昼卧赏析下一篇:百宝盒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