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制度演变史

2024-05-07

直销制度演变史(共8篇)

篇1:直销制度演变史

直销企业奖金制度的深层剖析

与您探讨直销如何选择请加QQ:1837113250

据具体情况的差异,直销公司的奖金制度可以有以下多种不同的外在表现形式

◆从折扣比率计算方式区分-有归零和累计,如美国安利公司和台湾兴田公司;

◆从奖金制度设计特征区分-有美式、日式和台式,如美国安利公司、日本的日宝来福公司、台湾的伟新公司;

◆从设计结构上讲-有经典的积分制、代数制、矩阵、双轨等,其中双轨制是极受争议的一个特例,操作比较规范的有台湾直销协会会员公司泰商一生秀丽;

◆由时代和科技背景的不同-产生第一波(过渡期,直销人员必须依靠个人的才能)、第二波(直销员必须是面面俱到的创业者,大多数的人根本作不到)、第三波(网络行销Network Marketing的区分);

◆按奖金发放时间的不同-年薪制、月薪制、周薪制、日薪制;

◆按累计达最高奖衔,全部累计)。时间的不同-有短期累计(两月、三月、半年或一年)、长期累计(一年以上);

◆按累计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有限累计(业绩奖金部分累计)和无限累计(直

区别 分析和对比

一套制度应当是客观的。对企业来说,它必须能最大限度地激励直销员为公司销售更多的产品。对直销员来说,它也必须能为自己付出的辛勤劳动带来丰厚的回报。因此,对企业老总、体系领导人和从未接触过该公司但又期望在该公司一展身手的新进直销员来说,创立、分析和选择一套能够产生三赢局面的制度是必须的。

下面将从奖金制度细节的设计和分析着手,配以一些简单明了的制度实例,具体谈谈如何让一种奖金制度产生最大的激励效果。

1.拨出比率

直销公司支付给直销员的奖金有多有少,一旦某个百分比的拨出比率被决定后,基本不会由于各部分、各级别分配方式的不同而改变,除非它预定拨出的比率比较低,以后可以额外地从盈利中增拨一部分,以加强对杰出直销员的激励。当业绩奖金所占营业额的百分比决定之后,公司会以各种不同的奖金名义将奖金分配给直销员。公司分配业绩奖金的方法大致可区分为:激励新人发展销售网络、加强销售的“业绩奖金”;加强对体系培训和管理,以使得自己的组织和奖金都倍增的“领导奖金”;让直销员产生对公司的凝聚力,把自己的前途和公司的前途联系在一起的“福利制度”。

关于拨出比率,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认为拨出比率高比较好,因为有吸引力;另外一种意见认为,拨出比率低更合理,更能让市场接受。而企业在设定奖金制度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也是拨出多少的问题。据资料显示,美国安利公司拨出比率约30%,而美国仙妮蕾德、美国如新的拨出比率都接近60%。

到底哪个好呢?这个问题是没有定论的。同样的成本,如果拨出比率高,对直销员的激励程度也成正比地提高,但同时意味着售价也跟着升高,当价格超出一定的范围,就与产品本身的价值脱节了。“老鼠会”(Rat Club)或“金字塔销售计划”就是利用高拨出比率做诱饵,单纯地依靠炒做奖金制度的方式使销售额达到几何增长,让少数人的收入在短期内达到天文数字,以此来骗取新人的加入,购买一大堆自己根本不需要也卖不掉的产品。

也有可能部分公司会告诉直销员,它所拨出的奖金比率高达60%,以此来吸引你加入。但这里的60%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首先,很少有公司能实打实地拨出它所宣称的如此高的奖金比率,所谓实打实,是指公司拨出其全年营业额的60%,比如,当一个公司有“平级奖金”存在的时候,它的拨出比率就没有60%了,原因很简单,“平级奖金”是按照体系业绩计算的,当你做到最高阶,下面有人和你同级的时候,你才能获得的,而如果你是公司所招募的第一层销售员,你的体系所创造出来的那份“平级奖金”最终是被公司拿去的。

2.价格的分析及初级奖金的计算方法

在初级奖金(业绩奖金)部分,公司拨出的体系奖金金额,是由其当月体系业绩所产生的奖金基数(base)和当月达到的奖金比率(rate)的乘积所决定的。比如:当奖金基数是200美元,奖金比率为3%时,则奖金为6美元。所谓奖金基数,通常也称之为营业额(Business Volume, 简称BV),它是公司所销售的产品的价格,定义为公司所销售产品的价值或价格,它可以是零售价,也可以是直销员价格(优惠顾客价),也可以是扣除税金和管理成本之后的“净营业额”,它可随物价的波动而弹性调整,其总额与销量成正比。当公司采用零售价作为奖金基数时,公司会把零售利润和折扣算在一起,当作奖金在下个月一起发还给直销员,但这样做会让公司多交一些营业税,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公司是相当少的。由于零售价格包括零售利润和直销员的进货价格,而直销员的进货价格也包括了公司的税金和杂费,因此,很多公司采用了一种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以“净营业额”作为计算奖金的基数,这个数值一般定在直销员价格的85%,也有少数是定在80%甚至百分之六十几的。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经济中,物价波动相当频繁。当物价指数增加或减低,即使商品的销售数量并未增加或降低,销售金额也必然发生变动,尤其对国际性直销公司而言,不但必须考虑本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还必须考虑到国际汇率不稳定的问题,这样一来,单纯的营业额,在动态的市场里,并不能客观反映实际的销售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引入“积分额”的概念。“积分额”不随物价的波动而调整,它能真正代表销售产品数量大小的能力,其数值可以真正反映出实际销售能力的高低。这样做的另一个好处是,当它开拓一个新的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它不需要修改佣金制度,只需要变动一下商品的价格和积分,就能适应当地的国情了。

那么如何以积分额来决定奖金比率呢?这里举美商如新公司在中国市场所销售的一种产品举例说明。如新的奖金制度是全球统一的,只在中国有稍许的不同,它采用了业界首创的全球业绩连线,跨国计佣制度。这种制度有两大好处,一来可以规避和调控各国的汇率风险,二来能更好地激励直销员参与开拓新兴市场。现在国内的天狮公司也基本采用了它的理念,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表现有些许的不同。如新的奖金都是以美元计算,然后再换算成各国货币发放的。

3.“归零”和“累计”——级差奖金制度计算折扣比率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归零”和“累计”是新人最常听到和提到的两个词汇。很多人听到归零就皱起了眉头,但事实上,业界最著名的几家公司,诸如安利、如新和立新世纪采用的都是归零制度。众所周知,直销员的业绩奖金是根据其业绩和奖金比率进行计算的。在同样的销售量下,加大对新人的奖金比率,有助于提高新人的奖金,在初期鼓励新人加大活动量。累计制度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问世的,之后不久便风靡全球,采用这种制度而成功的典范是仙妮蕾德。和归零制度的区别是,它可以通过个人和小组的累计销售,取得业绩奖金部分的最高折扣比率,而归零公司必须当月达成业绩,才可取得相应的比率。这样,在初期,如果销售额一样,累计公司的直销员就可能比归零公司的直销员能获得更多的奖金。但在后期,情况正好相反。归零公司的直销员可以获得相当大的级差,而累计公司因为大家都是平级,所以就没有级差了,作为一个体系的上手领导人,下手体系的业绩越高,自己越没钱赚,因为奖金都让下手自己“累计”了,这样的话,要想获得更高的奖金,上手领导人必须开辟新的市场,或者让体系往下发展,和自己脱离,这样才能让自己领取这个体系的领导奖金。因此,如果一家公司要采取累计制度,在设计制度、分配拨出比率的时候,不能把业绩奖金部分所占的比重提

得太高,否则,会闹出一大帮人都是最高级别,却一大帮人都没钱可拿的笑话。

在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设计累计式奖金制度的时候,很可能遇到这样的问题——当直销员达到最高级别时,如果不开新线,他所呈现出的收入曲线会是平行甚至是递减,即使再努力也无法让自己的奖金因此而增加,这就是业界所谓的“封顶”,它是由累计制度本身的特性所决定的,在分配累计制度的业绩奖金方面,一个公司可以采用整体计算方式或分级计算方式。所谓整体计算,指的是如果一个新人当月达到最高比率,那么所有的业绩都是以最高比率结算;而分级计算方式,是按照业绩奖金计算表所开列的折扣比率计算奖金。举例说明:假设奖金分配表只有2个级别:

5000分,5%;

11000分,11%;

某君加入当月达到11%的最高比率。

A公司采用的是整体计算方式,那么某君的折扣是就11000*11%=1210元;B公司采用的是分级计算方式,那么某君的折扣就是5000*5%+6000*11%=910元。

为说明“归零”和“累计”的不同,我们以美国安利公司的制度为例加以说明。由于安利采用归零制度,当某直销员第一个月的积分为200PV时,其奖金比率为3%;假设下个月的积分为1200PV,其奖金比率变为9%;第3个月积分降为1000PV,奖金比率跌到6%,比率会随每个月积分额的增减而改变。这就是“归零”的特征。

同样的制度,如果是累计计算,由于积分可以无限相加,只要累积到某个程度,就可以达成某个奖金比率,因此该直销员虽然在第3月的业绩只有1000PV,但由于他的积分累计到了2400PV,奖金率就变成了12%;以后,只要他继续做下去,即使销售能力完全没有提升,最后却总能达到21%的最高奖金比率。

由于奖金是奖金基数和奖金比率的乘积,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在一定时间内,在固定销售能力的情况之下,同样的销售额,采用累计制要比“归零制”取得更多的收入。

但是,如果我们从奖金比率的角度看,同样的奖金比率在不同的制度下,会出现相反的结果。举个例子,在“归零制”度中,奖金比率的高低能直接反应个人或体系的销售能力,其奖金比率和个人与体系的销售能力成正比,因此,一个达到21%奖金比率的直销员,其个人或组织的销售能力肯定具有21%的水准,而他所在的体系一个月的奖金总额,也必然可达到2100美元的水准。但在累计制度里,虽然其奖金比率同样是由积分额所决定,但由于每个人的积分都是累积而来,因此即使是同样10000PV,能获得最高的21%奖金比率,但其个人或组织的销售能力却可能很低,如果当月只做了200PV,虽然能拿到21%的比率,可一个月的实得奖金却只有42美元。

一个是2100美元,一个是42美元,是不是我们的计算有错误呢?显然不是。我们只能说,相同的奖金比率在不同的奖金制度下,其意义的差异可能很大,甚至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造成如此巨大差异的原因在于,累积制度取消了奖金比率和销售能力之间的关系,使你无法按照奖金比率去判断一个拥有21%最高奖金比率的直销员的实际销售能力,以致奖衔失去了它本应代表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还要分析一下激励的负面作用----囤货的问题。任何制度都可能产生不愉快的甚至让人头疼的囤货,这在归零公司和累计公司都是一样的。囤货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动机不纯正的购货行为,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零售利润,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奖金比率,这在归零公司,具体表现为某一个月为了冲上某一级别,在累计公司,表现为一开始就买很多,以获得较高的折扣率。囤货的后果是:公司因为无法确知市场正常的需求量而可能盲目扩大再生产导致产品积压、资金周转困难;直销员因为无法消化那么多的货而低价倾销,搞乱市场,与同一公司的其他直销员形成恶性竞争。而要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由公司和体系组织的,良好的、理念纯正的教育培训,是客观必要的。

近年来,有些公司已经认识到这样的局面无济于提高对直销员的激励,所以采取了一种变通的方式,即在一个月内完成全年12个月“最低要求”所需要的业绩,然后,平均分配给每个月。这种不伦不类的做法自问世以来竟然立刻被许多新兴公司接受并大行其道,也真让人叹为观止。对于直销公司来说,这样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假如有直销员当月买完了全年的业绩,而下个月公司宣布破产,这个残局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收拾(已经过了无因退货期,公司已经免除了产品购回的责任)。

由于累计公司大部分直销员每个月的业绩都可能很低甚至为零,所以由其业绩奖金为基础计算出来的领导奖金,也是很低的,而累计制公司大多把零售价格定的很高,新人加入都必须以零售价购买一定数量或指定的产品,推荐人(即使自己也是新人)可以获得这部分产品的零售利润,再加上自己所获得的最高业绩奖金比率,这使得零售产品所获得的利润远不比拉个新人进来所获得的多。QQ:1837113250愿与你探讨直销

篇2:直销制度演变史

1.合法收入要多提

直销公司要利用各种机会,传播自己的事业是合法的,职业是合法的,当然收入来源是合法的。不但要对执法机关讲,还要对媒体讲,要唤起千百万人来支持这个行业,认同这个行业的价值。直销行业收入来源的合法性表现在:一是条例承认;二是优化了分销体系,实现了商品的流通价值,因此,收入是合法的。

2.合规收入要多提

直销公司要加强内部收入的规范性教育,使体系内部充分认识到,只有合规的收入机制和基础,才可能长久,才能做长。大家来做直销业,既要注意当前,更要兼顾长远,使公司内部能够认同计酬方式合规的价值和意义。

3.混合奖金制度要多提

在现行的背景下,直销行业合理的计酬模式实际上是混合模式。直销公司总部及分支机构,包括分公司、办事处等机构,其合法的计酬奖金制度应该走的是工资+奖金制度;直销公司的服务网点体系的计酬模式分两块:一块走分销折扣的收入模式;另一块走总部支付服务费的模式;而直销员走的是佣金制度,核心是在销售收入实现后,从回款中拿到不超过规定比例的提成。

4.奖金制度透明度要多提

传统的直销企业给人的印象是奖金制度透明度不高。因此,在未来,直销总部、分支机构、服务网点、直销员等环节的奖金制度透明度要逐步提高,这是大势所趋。因为你越提自己的奖金透明度高,别人认为你越规范,你获得的支持越多。

5.依法纳税要多提

篇3:中韩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比较

一、韩国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

韩国《直销法》将直销员分为两类, 一类是从事单层直销的人员, 称为直销商;另一类是从事多层次直销的人员称为传销商。韩国《直销法》除总则第2条定义条款第8项“特殊收益”与直销商的报酬有关系之外, 其他章节几乎没有涉及到直销商的权益保护问题。但涉及传销商权益保护的条款却比较多, 这些条款大致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传销商的知情权。韩国《直销法》第17条第5项规定多层次传销公司应当发给传销商一本手册, 上面要有下列项目内容: (1) 发起奖金的计算方式和标准。 (2) 发展下线事项。 (3) 退货事项。 (4) 传销商遵守规则。 (5) 《通商产业部法令》规定事项。另外, 第32条禁止第1款有四项涉及到传销商的知情权。即第6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发给传销商的手册上提供虚假信息。第7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在提供给传销商的特殊收益上提供虚假信息。第8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在有关多层传销组织活动内容和经营上传播虚假信息, 做夸张事实宣传。第12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价格做超过实际的虚假宣传。这些规定有力地保障了多层次传销商的知情权。

第二, 传销商的获取报酬权。韩国《直销法》总则第2条定义条款里面, 第8和第9给“特殊收益”和“发起奖金”下了定义。“特殊收益”首先是一种零售差价, 这种差价是通过向消费者销售产品和服务获得。其次它是一种发起奖金, 这是多层次传销公司支付给多层次传销商的一种奖金。“发起奖金”是一种经济收益, 是根据多层次传销商对他的多层次传销组织的管理和对下线的培训而支付给他的奖金。而第四章多层次传销第28条规定了多层传销公司支付的发起奖金必须遵循三个方面的要求:首先, 多层传销公司向传销商支付的发起奖金总额不能超过《总统令》规定的限度。其次, 多层传销公司支付的发起奖金应与登记注册时报告的计算方式与支付标准一致, 不许有差异。最后, 除了零售差价, 无论多层传销公司向传销商支付什么收益都归属于发起奖金。零售差价不同于发起奖金, 它是多层传销商直销产品的获益。

第三, 传销商的退货权。韩国《直销法》第31条规定了多层传销商的退货权。多层传销商只要递交书面通知给多层传销公司即可实施退货, 而且多层传销公司不能对退货强加任何限制。多层传销商可以退回没有卖出的产品和服务, 不论签订合同的日期。同时多层传销公司应立即退款。第32条禁止第1款有四项涉及到传销商的退货权。即第1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强制对方签合同, 阻碍对方退货, 阻碍对方取消合同。第2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采用欺骗、误导手法引诱对方签订合同和妨碍对方退货。第5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对传销商未售出产品的退货期限强加限制, 并且传销商买货和退货纳差价超过《总统令》规定。第14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为干扰退货之目的, 改变企业地址、电话。这些规定有力保障了传销商的退货权的实现。

第四, 传销商享有担保金的保障权。韩国第四章多层次传销第26条规定了担保金权力的实施。即当一个多层传销公司暂停经营或取消注册, 消费者和传销商有权退货退款, 并比任何其他债权人优先接受退款。从法律规定的先后顺序而言, 多层传销商的担保金保障权优先于其他债权人优先接受退款, 但次于消费者的担保金保障权。即当多层传销公司暂停经营或取消注册时, 多层传销商可以按《非诉讼程序法》向地区法院申请从担保金中支付其退货退款。

第五, 传销商享有免于被强加负担的权利。韩国《直销法》第四章多层次传销第32条禁止第1款中有三项涉及到传销商享有的免于被强加负担的权利。即第3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给传销商、或新参加者强加存货负担, 不论什么名目都不允许, 例如, 入会货、试用产品、销售工具、销售额、培训费等等。第4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强加给传销商发展下线数量。第9项禁止多层次销售者通过传销商, 强迫其下线购买产品和服务。这些规定对于保障传销商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

第一, 直销员的知情权。中国保护直销员知情权的制度比韩国的力度强。中国的直销是服务点加直销员的模式, 有关直销公司的信息必须在服务点公布, 而且中国直销公司必须按照商务部的要求公布相关信息。

第二, 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的权利。《直销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 “直销员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60日后, 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应当提前15日通知直销企业。”这一条保证了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的权利。因为直销员不是直销企业的员工, 而是与直销企业平等的民事主体, 所以无法适用劳动法的试用期的相关规定。故《直销管理条例》规定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 对于直销员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在签订推销合同60日之后, 直销员解除合同的话只要提前15天通知直销企业, 这也比劳动法中雇员必须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的期限要短得多。实际上第17条的规定体现了立法者的良苦用心, 即避免直销企业对直销员的人身控制性。

第三, 直销员获得业务培训的权利。第18条规定“直销企业应当对拟招募的直销员进行业务培训和考试, 考试合格后由直销企业颁发直销员证。未取得直销员证, 任何人不得从事直销活动。”“直销企业进行直销员业务培训和考试,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这两款的规定保证了直销员获得业务培训的权利, 而且这种培训是不能收取任何费用的。

第四, 直销员获得报酬的权利。《直销管理条例》第24条规定了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 且对直销员的报酬的计算基础及上限做了规定。从法律上保证了直销员的获得报酬权, 避免直销企业利用克扣或拖延支付直销员的报酬, 或者利用直销员的报酬来要挟他们完成指定的直销业绩。

第五, 直销员有换货和退货的权利。《直销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了直销员的换货和退货的权利。即“直销员自购买直销产品之日起30日内, 产品未开封的, 可以凭直销企业开具的发票或者售货凭证向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或者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办理换货和退货;直销企业及其分支机构和所在地的服务网点应当自直销员提出换货或者退货要求之日起7日内, 按照发票或者售货凭证标明的价款办理换货和退货。”且其他情形的换货和退货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办理。而且为了保障直销员的换货和退货权利, 《直销管理条例》第26条还规定直销企业与直销员因换货或者退货发生纠纷的, 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

第六, 直销员享有保证金的保障权。《直销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当出现“无正当理由, 直销企业不向直销员支付报酬, 或者不向直销员支付退货款”或“直销企业发生停业、合并、解散、转让、破产等情况, 无力向直销员支付报酬或者无力向直销员支付退货款”时, 由国务院商务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共同决定可以使用保证金。这一规定给直销员获得报酬权和退货款增加了一道最后的保障。

三、中韩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比较

第一, 中国的直销制度只允许单层直销, 所以中国直销权益保护制度只针对单层直销员。而韩国允许单层直销和多层传销, 其直销法对于单层直销商权益的保护几乎只字未提, 却在第四章多层次传销里面对多层传销商的权益规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这样立法的理由很明显, 国外一般认为单层直销比较单纯, 不像多层传销那么复杂, 用其他法律足够保护单层直销员的权益。

第二, 中国保护直销员知情权的制度比韩国的力度强。中国的直销是服务网点加直销员的模式, 有关直销公司的信息必须在服务网点公布。有学者认为, “这不仅便于政府管理, 还有利于收税, 也方便消费者投诉。”[2]笔者认为, 这种模式也有助于保障直销员的知情权。而韩国只是规定多层次传销公司应当发给传销商一本手册, 上面要有发起奖金的计算方式和标准、发展下线事项及退货事项等相关信息。

第三, 中国《直销管理条例》第17条规定了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的权利。即“直销员自签订推销合同之日起60日内可以随时解除推销合同;60日后, 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应当提前15日通知直销企业。”这一条保证了直销员解除推销合同的权利, 避免直销企业对直销员的人身控制性。而韩国《直销法》没有类似的规定。这可以说是中国直销法的一个创新。

第四, 中国《直销管理条例》用专门的一章规定了直销员的招募与培训方面的制度, 明确规定直销员享有培训的权利, 且直销企业对进行直销员业务培训和考试, 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而韩国《直销法》没有明确规定直销公司的培训义务。

第五, 中国《直销管理条例》第25条规定了直销员的换货和退货的权利。且第26条还规定直销企业与直销员因换货或者退货发生纠纷的, 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这一条规定加重了直销企业的义务, 可以尽量避免直销企业在换货和退货时利用各种借口刁难直销员, 保障了直销员换货和退货的权利。而韩国《直销法》没有规定多层传销商有换货的权利, 只规定了退货权, 且没有规定多层传销公司与传销商因退货发生纠纷, 由前者承担举证责任。只有消费者退货时, 才享有由多层次销售者承担举证责任。

摘要:单个直销员相对于强大的直销公司来说是弱者, 所以需要法律对其权益给予特别的保护。中国在2005年颁布了《直销管理条例》, 对于直销员权益的保护方面借鉴了韩国的立法, 但有些规定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拟通过对中韩两国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的比较, 加深对中国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的理解。

关键词:直销,直销员权益保护制度,比较,中韩

参考文献

[1]赵建明, 译.韩国直销法[EB/OL].中国直销联盟网, 中国直销网转载, 2009-10-07.

篇4:中国死刑制度演变

朱元璋颁布《大明律》,本着“明礼导民”等儒家传统精神,但对反逆、强盗等罪则处刑较重,强盗罪明律规定得财者首从皆斩。

清朝力推重刑高压

清朝入关以后,极力推行重刑高压政策,加重对谋反、谋大逆和强盗等罪的处罚。杀人纵火、奸污人妻女等行为,不分得财与否,一律枭示(悬首示众)。

民国时期逐渐轻缓化

1911年1月,第一部现代刑法《大清新刑律》被民国继续沿用,将凌迟、枭首、戮尸等酷刑废除,死刑就变为枪决一种,且规定必须秘密进行而不能示众。

1979年之前“杀人愈少愈好”

1948年,毛泽东强调:“反动分子必须镇压,但是必须严禁乱杀、杀人愈少愈好。”保留死刑是为两方面的目的:特殊预防和平息民愤。

1979刑法让死刑“有法可依”

1979年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刑法,规定死刑只能适用于“罪大恶极”的犯罪分子。1980年代,社会治安形势混乱,死刑被较多使用,1990年代逐步得到纠正。

2002年《刑法修正案》可注射执行死刑

规定只有“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才适用死刑,且明确“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2013年我国取消13个现有死刑罪名

篇5:直销奖金制度分析

——专访中国著名直销理论研究专家王义教授

日期:2007-12-11文章来源:中国直销专业网作者:陈楠 潮汛

编辑:暖雨

王教授从94年起就深入的研究了国内外直销行业的各种奖金制度、市场计划、模式策划,他在那个年代经常发表奖金制度的论文。王义教授是我国研究直销行业分配机制的先驱学者,近几年他不愿意对奖金制度多发表意见,然而这次接受绿色分销网站和陈楠的采访,我们感到十分的荣幸。

记者:王义教授您好!您是否能先告诉我们中国颁布的直销管理条例对奖金制度都有什么样的要求?

王义:从层级的数量来看,直销制度主要分成两种:单层次制度和多层次制度。单层次制度主要是依据直销员本人的销售额来进行奖励,销售额大则获得的奖金就比较多。多层次制度主要是依据直销员所组建的团队的整体业绩来对本人进行奖励,团队业绩高,个人所获得的奖金也就多。就中国现行的政策来说,公司只能采用单层次的奖金制度,多层次的奖金制度尚未被开放,是法律所禁止的。另外,直销条例对奖金制度还规定了“30%”这一个最高的奖励比例。现行条例就是从层级以及奖金比例这两方面来对奖金制度进行要求的。

我个人认为,在未来,中国将会逐步开放多层次直销,因为国际上的直销公司大多采用多层次奖金制度,这样做才能与国际真正接轨。其实,即使是现在,国内很多公司也在使用多层次的奖金制度。随着中国直销行业逐渐发展成熟,同时其它各项条件也都具备的时候,我国政府应该逐步放开多层次直销。多层次是直销的魅力所在,因为有了多层次,才吸引这么多人最终选择并热爱这个事业。记者:根据您对奖金制度的多年研究,您能帮助我们简单分析一下现在国际上几种常见的奖金制度的优势和劣势吗?

王义:从直销的整个发展过程来看,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一,级差制。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出现最早的制度,代表是安利公司。这种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第二,矩阵制。它产生于20世纪70到80年代,是级差制的改良,代表是美乐家公司;第三,双轨制。其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现今的直销行业中也很流行,代表是优莎娜公司;第四,混合制。其混合了前三种制度,集合了他们各自的优点,代表是如新公司。

对于以上几种制度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类来比较:第一类为级差制,第二类为双轨制或是矩阵制。这两类制度主要有以下六个区别:第一,级差制比较注重零售,而双轨制或矩阵制比较偏重人的推荐。

第二,级差制强调长期稳定的收益,而双轨制或矩阵制强调的主要是短期内的迅速见效。

第三,级差是归零制,而双轨和矩阵是累计制。归零和累计也是直销制度的两大特色。

第四,级差制比较容易与中国现行的直销法规对接,但双轨和矩阵制度就不太容易和法规很好地对接。

第五,世界直销发展史表明多数做大做强的公司采用的是级差制,而双轨和

矩阵制度不益于长久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国内运作的比较好的直销公司如安利、天狮、新时代等采用的都是级差制。

第六,级差制和矩阵制不会出现崩盘现象,而双轨制则较容易崩盘。

记者:以您对奖金制度的理解,什么样的制度才算是科学、长远、安全、高效的制度呢?

王义: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制度的合理性标准问题。合理的制度应该符合以下几个标准:

第一,合理的制度需要同时吸纳级差制和双轨制或矩阵制的优点。

第二,合理的制度要能够做到店网合一。在国际上,直销是无店铺经营。但在中国直销是存在店铺经营的。对于在中国发展的直销公司来说,开店和建立直销员网络都是公司发展的推动力。大多数公司的直销员网络发展得很好,但是店铺的发展就不尽人意了。在店铺发展方面做得不错的公司也有,比如雅芳,可它直销员网络的发展就比较薄弱。如果一种制度能够同时调动直销员发展网络和店铺的积极性,那这个公司就能赢得市场。

第三,合理的制度需要做到零售和推荐并重。零售做得好,公司能长远地发展;推荐做得好,团队就能迅速扩大。这两方面就如公司这趟车的两个车轮,公司要平稳前进,两个车轮必须一样大小。现在大多数公司只重视扩大网络,但忽略了零售,这就无法保证公司的长远稳定发展;反之如果零售做得好,网络建设得不好,那就于传统的销售模式无异了。

第四,合理的制度要做到“两头大,中间小”:“两头”指的是高阶直销员和新进直销员。合理的制度应该让高阶直销员能够真正做大市场,能够得到较大的收益;同时让新进的直销员能够较容易起步,得到基本的收益。

记者:您认为奖金制度在公司发展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王义:奖金制度在公司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对人的激励可分为目标远景激励、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这三种主要的方式。其中物质激励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此,合理的奖金制度就是直销员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公司赢得竞争的重要手段。

奖金制度是一种游戏规则,就是如何划分收益的规则。收益需要划分这么几个部分:直销员收益(奖金)、国家收益(税金)、公司投资人收益(利润)、生产者收益(生产成本和利润)、员工收益(管理费用和工资)。这几个变量哪一个都不能缺少。因此,奖金制度牵扯到多方面利益的平衡和分配的合理化,也是稳定几个受益主体的重要方式。所以,制度在公司管理中的作用异常重要。记者:公司在设计制度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王义:主要考虑六方面的因素:

第一,政策性因素。也就是制度的合法性。

第二,安全性因素。之前提到的各受益主体的利益需要合理划分,让他们能够各取所需,这样才能够稳定各受益方,避免动荡。

第三,所售产品的特性。制度要能够反映并且突出所销售产品的特性。耐用产品和重复性消费品所适合的奖金制度是不相同的。因此,销售不同的产品,在制度设计上重点也就会有所不同。另外,产品价格的高低以及其它独特性都需结合起来统一考虑。

第四,公司的战略意图。公司是采用长期战略还是短期战略,若是长期战略的话,“长期”指的是多久等问题都需要综合考虑。若制度能够同时兼顾公司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那是更好不过的。

第五,奖金制度需要简单易行。这样便于施行,便于在网络中复制,市场运作起来也会较为便捷和快速。

第六,奖金制度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其市场的竞争力。虽然制度不是市场竞争的唯一手段,但也是重要的手段。

记者:您认为直销公司应如何根据国家现行法规要求进行制度的调整?王义:法律规定的,我们必须遵守;对于法律上没有界定的是可以考虑操作的区域。为此公司的转制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加大直销员的福利奖励,比如车奖、房奖、旅游奖励等。虽然政府规定了奖金发放的最高比例,但并没有禁止福利发放。

第二,加大对店的奖励。对店的奖励,是法人对法人的奖励。而法律规定的“30%”只是对直销员的奖励。

第三,实行员工制。将直销员转变成员工。对于给员工的奖励国家并没在直销条例中进行规定。

记者:从业人员如何辨别炒作型制度?

王义:炒作型制度的特点是奖金比例高。为了吸引人,这样的制度奖金比例可以达到销售额的70%~80%,远远高于国际惯例的40%~50%。这样的制度一定是不能长久的。我们可以粗略地进行计算:产品和生产成本、管理成本以及国家的税收就需要占到销售额的20%-30%,那么公司老板就没有利润了,这是不符合商业规则的。如此高的拨出比例很有可能是另有意图:一是公司可能并不想长久经营,只图快速聚拢资金,然后逃之幺幺;二是公司承诺的“80%”是空头支票,制度中设有陷阱,或是沉淀相当严重,因此直销员根本拿不到80%的奖金。我个人不提倡公司靠制度炒作市场。公司应该以产品、文化、培训来推动市场,而不是制度。但令人担忧的是,国内很多公司都还是在炒作制度。

篇6:金木直销奖金制度

奖金分配方案 : 以580元为结算单位

会员等级

高 产品数(套)投资额度(元)580

1740

4640 推荐奖金(元)

10%

10% 组织奖(2:1或1:2)

对碰周封顶(元)

4000

10000

50000 领导奖(元)推荐1人拿1代10%、3人2代10%、5人3代10%

会员制:购买产品即可成为会员。

会员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初级

中级

高级 580元

1740元

4640元

也就是580元就是初级,1740元就是中级,4640元就是高级。升级:初级会员可累计升为中、高级会员,没有时间限制。发薪:周薪制

每周四为发薪日 封顶:高级会员周封顶为50000元。津贴分配计划:

一、市场开拓津贴10%

初级会员推荐只是58元,中高级推荐是10%。

中级和高级会员:推荐的初、中、高级分别是58,174,464元

二、市场增长津贴:也叫碰对奖金。

每个人都运作两个部门,580PV为一单累计单数。按2:1碰对,也就是在大的部门里取二(以580为一个单位),小部门取一,为“一碰”。“一碰”奖金为,初级会员时50元,中级会员是 80元,高级会员是100元。

比如,你大部门有58000PV,那就是有100个580,就是叫有100单,小部门有5800PV,就是有10单,这样,在小部门可以取十,大部门取二十,这 就是十碰,而大部门就还剩下八十单继续累积。中级会员奖金为10*80=800元,高级会员奖金为10*100=1000元。(级别不一样,同样的业绩,收入是不一样的。)

注:安全局为50局,也就是每周50局以内,碰对为100元一碰,超过50局,按当周市场加权平均来计算K值,以保证制度的稳定。

三、市场领导津贴:也叫代数资金。条件

篇7:直销制度解析

杨国军***qq732747752

目前,中国直销业正在规范中逐渐兴旺,复式直销也因为投资少能够倍增的魅力,吸引了更多人群的关注。然而究竟如何选择一家公司的制度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人就制度而说制度,不看公司和产品以及系统方面的综合因素,往往误人误己,事与愿违,甚至造成对直销业的负面影响。考察制度需要有6个方面:

1、拨比是否正常

拨比大了小了都不好,正常应该在40-50%之间,即保证了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可以促使公司良性发展。永远记住:公司需要赚钱。只有赚钱的公司才会有长远的发展。如果公司留存的比例大于60%就不是一个可以经营的公司,用点产品就可以了;如果公司留存的比例小于40%就可能出现制度陷阱或有改制度的可能;如果公司留存小于30%就更不安全了,产品的价格和价值有明显的问题。

2、零售的拨比是否正常

20%-30%之间为合理,超过30%的公司鼓励的是做传统销售,直销的团队发展奖金就会减少,越做越累,所以不适合选择这样的公司合作。低于20%等于拉人头,消费者得不到实惠,不会长久。

3、零售管理能否保证

很多公司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打折,这样变相降低了总拨比,这样的公司不宜选择。所以一定要选择管理体系严格的公司,其实是在保护经营者的利益,这样的合作才会有保证。

4、组织、领导奖金核算有大学问

第一、看这个项目的拨比给多少,20-30%为优秀,至此我们知道了零售和组织、领导奖的关系,这才是带团队的奖金。小于20%就不会有更多的人一起成功。第二、看组织、领导奖是否容易拿到,这个意思是说拿到的条件容不容易。一般公司都采取累计值到一个级别后,达到一定的考核要求,就可以拿到领导奖,所以累计值不宜过高,考核也不宜过高,这两个数值就可以比较难易程度。

第三、看拿到领导奖的各级别分配比例,一般公司采取兼得制,所以制度有前置和后置之分,前置的利于团队组建,很多人由于参与了较多数额的奖金分配,利于留存,团队扎实稳健,这是首选的公司。而后置的制度就是倾向于朔造几个人赚钱效应,让别人效仿,大多数经营者收入平常,造成团队不稳定,如果

你没有超级能力很难赚到更多的钱。观察奖金分配比例最大的柱状图,公司的意图就一目了然了。

第四、看领导奖金核算的方式,一般公司为了制造陷阱,以收入作为核算方式,其实是掩盖了真实的拨比,比如收入的10%其实是x*30%*10%会计算的只有3%而已,然而很多公司给不到10%,有的是以小部门核算少的更是可怜。这些都是陷阱,不可不知。好的公司是以业绩值为核算方式,并且对于部门设定代数统一计算,这种方式非常实在。X*20%/4加权,初期实际的领导奖能分到5%,这才是值得选择的公司!

5、看是否按劳分配

个人能力在整个制度中能不能体现按劳分配,是衡量一个制度的很重要的因素。中国有句古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常无。这句话有两个意思,第一千里马也就是个人能力要体现在超越上,而一旦千里马超越了伯乐伯乐反而没有了利益;试想一下谁还愿意当伯乐?另一层意思是反过来说,伯乐常有而千里马常无。这两个方面都是制度的原因,千里马和伯乐都是劳动,其实都应该所得,这就是按劳分配。不劳而获,劳而不获,都是不公平的。所以既体现千里马的超越又体现伯乐的收获,才是能够持续不断向前发展的制度保证。从创业的角度分析,这个舞台不仅属于自己,并

且可以继承给受益人,这无疑让更多的智者值得拼搏个3-5年或10几年。前提还是要看公司有没有长久的发展计划和战略。你一定要选好公司才看制度努力!

6、详查公司福利

公司福利体现公司的思想核战略,也表明公司对待合作伙伴和用户的态度,所以应该详查。

第一、查福利占比,也就是和总业绩的比例,属于

福利型的绩效奖金和顾客回馈。10%左右为好。第二、获得促销的要求不宜过高,过高了拿不到,过低了没有意义,情同压价。

第三、获得福利的要求不要苛刻,应该公平合理,鼓励所有的代理商。有了高级别的限制就没有什么普遍意义。

第四、不仅注重物质的鼓励还要给与精神上的名

誉。

2012/4/24

篇8:近代中国学位制度的历史演变

早在隋朝大业二年 (公元606年) , 中国就诞生了科举制。古代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 设有不同等级的功名, 而西方学位制则设置了三级不同层次的学位:学士、硕士和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到中国后竟然认为这两种制度中的头衔存在一一对应关系, 他说, 在中国的科举中, 秀才相当于西方的学士学位;举人相当于西方的硕士学位;进士等同于西方的博士学位。[2]但科举制度与现代学位制度相比实有巨大的差异, 不应牵强附会。

一、西学东渐与西方学位制度的传入

1840年鸦片战争后, 中国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国门被迫打开。国人普遍认为, 中国的失利源于西方拥有船坚利炮和先进的科技, 教育救国渐成社会共识。恰如何炳松所言:“有热河避难才有同文馆的设立。有甲午战争才有推广学校的倡议, 有庚子国变才有切实举办大学堂的上谕……”[3]作为对西方冲击的回应, 洋务运动应运而生。洋务派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 “师夷长技以自强”, 向西方学习, 创办新式学堂。

1、洋务运动创办新式学堂

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这是清政府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它不仅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而且促进了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变革, 从而使我国的人才培养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京师同文馆成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之先驱。

不久, 外国语学堂、军备学堂和科技学堂相继开办, 这些学堂成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雏形。到1895年甲午战争爆发, 全国已开设学堂大约26所。学术界一般认为, 盛宣怀于1895年10月2日在德国人德璀琳的博文书院基础上所创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亦称天津中西学堂或天津大学堂, 是北洋大学堂的前身) , 被视为晚清新式高等教育的起源——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所大学。1898年, 京师大学堂创办,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所国立大学。到1902年, 全国大学堂达到4所, 即新增了南洋公学的上院和特科与山东大学堂 (后改为高等学堂) 。[4]

2、教会大学对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和传播

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国陆续开办了十余所教会大学, 推动了清末对西方近代高等教育制度的引进, 在中国开始实践源自西方的学位制度, 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国人对西方的了解。余日章对此评价说, “中国近世教育史学校之创立, 精神、形式悉有基督教会梯山航海, 转运而东。基督教对于中国教育之一途, 为今日新教育规, 早为国民公认。小学、中学姑置勿论, 而基督教之高等教育, 诚有卓然可观者。”[5]应该说, 在“把近代西方新兴的教育模式引进和植根于东方最大的文明古国, 为我国传统教育用比西方短得多的时间实现向近代教育的转变提供了样板和新篇章。”[6]

这些教会大学开办后, 为扩大影响, 首先通过在西方国家注册及官方机构的认证, 取得学位授予权, 然后在中国颁发学位。北京汇文大学是教会大学中最早获得国外学位授予权资格的高校, 1890年该校董事会在纽约成立, 并得到纽约州政府的批准, 获得了学位授予权。此后, 又有东吴大学、圣约翰大学、岭南大学、文华大学、震旦大学、金陵大学等6所教会大学通过上述方式, 先后获得了学位的授予权。与此同时, 中国教会大学效仿西方大学, 引进了相应的系科和学位课程, 逐步规范学位授予的诸多程序。以著名的教会大学圣约翰大学为例, 其前身——圣约翰书院, 1905年成为正式的大学, 设立了神学院、医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四个学院, 根据美国哥伦比亚特区的相关条例, 在华盛顿注册, 获得美国政府认可。各科毕业生的学位证书一律由美国大学校董签发, 因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的母校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故该校学位证书样式参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位证书的设计。关于学位授予的条件, 圣约翰大学规定:“文科及理科高级毕业, 给予学士学位, 如各该生在正馆四年之总分数均在八十分以上, 凭照内特加荣誉二字, 以示优异;医科须毕五年学业, 并于五年内所得平均分数及七十五分, 方予文凭, 作为医科博士;习道学者, 其课程总均数能逾九十分, 可得道学学士学位, 此项学位毕业时当众报告;俟该生受会长职后, 方能实授大学院生, 读毕大学院课程, 可得文科或理科硕士学位。”[7]

由于当时中国教育行政部门并不熟悉大学学位制度这一舶来品, 没有制订学位方面的管理制度。因此, 教会大学往往在西方国家注册、备案, 获得得学位授予权。加之教会大学之所以这样做, 还有三个理由:一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声望;二是借此提高学校的标准;三是为国内学生出国创造条件。[8]

3、西方学位制度的引进与变通

清政府1901年下令全国书院改为新式学堂, 各地纷纷跟进, 新式高等教育的规模急速扩大。

1902年8月15日, 管学大臣张百熙向光绪皇帝递交《学堂章程折》, 这一奏折包括《京师大学堂章程》、《考选入学章程》、《高等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小学学堂章程》、《蒙学堂章程》, 总共有6份文件。当天, 光绪皇帝就批准奏章, 下颁了《钦定学堂章程》。因1902年是农历壬寅年, 《钦定学堂章程》又称为《壬寅学制》。该学制将中国学校教育从低到高分为三段七级, 其中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第三段, 涵盖了三个层次:即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大学堂、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今定大学堂全学名称:一曰大学院;二曰大学专门分科;三日大学预备科。”大学院作为专事研究的部门, 不授课, 不设立课程, 主要从事研究。作为我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法定学制, 《壬寅学制》公布后并未实施。

后来, 张百熙、张之洞等人重新拟定了学堂章程。《奏定学堂章程》在1904年1月13日得以公布。1904年是农历癸卯年, 故《奏定学堂章程》史称《癸卯学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 这是第一个在全国公布并施行的完整学制。

废科举后, 为填补科举制度废除后的功名空白, 清政府将科举制度与西方学位制度融合、变通, 创立了所谓“奖励科名出身”制。1903年清政府制订的《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 规定:“在日本国家大学堂暨程度相当之官设学堂, 三年毕业, 得有学士文凭者, 给以翰林出身;在日本国家大学院五年毕业, 得有博士文凭者, 除给以翰林出身外, 并予以翰林升阶”[9]。1904年1月清政府颁布《奏定各学堂奖励章程》, 将西方学位制度和中国科举功名奖励融合, 规定:“大学堂和高等专门学堂奖给进士、举人出身, 并直接授予相应的实官。分科大学毕业给予进士出身, 授翰林院编修、检讨、庶吉士及各部主事;大学堂预科、高等学堂、法政学堂、优级师范学堂及其他程度相等学堂毕业给予举人出身, 并授予内阁中书、中书科中书、各部司务、七品小京官、知州、州同、通判等职。”[10]

1905年废科举后, “奖励科名出身”制和奖励实官制确实使得新式学堂的就读人数大增, 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但不久之后, 这种制度变通的负效应凸显, 不仅新式学堂的毕业生获得各种功名的人数激增, 而且归国留学生通过考试被赏予功名的人数也快速膨胀, 政府人满为患, 但“官缺之增设有限, 学生得官以后仍复置之闲散”。“奖励科名出身”制和奖励实官制产生了极大的负面效应, 到了1911年4月29日, 各省教育总会联合会通过决议, 呼吁废止“奖励科名出身”制, 强烈要求中止奖励实官制, 认为“大学堂毕业称学士, 其他各学堂毕业称毕业生, 并另颁学位章程”[11]。将学位制度从科举制的桎梏中彻底独立已成必然之势。

尽管如此, 我国高等教育还是获得了较大发展, 据统计, 到清朝末年, 共兴办了近代高等教育机构167所, 其中:大学堂3所;私立大学2所;教会大学8所;高等学堂27所;专门学堂127所。[12]

二、现代学位制度在中国的初创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教育近代化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

1、现代学位制度在民国初年的设计

蔡元培评价清末教育说:“前清时代承科举余习, 奖励出身, 为驱诱学生之计, 而其目的, 在使受教育者皆富于服从心保守心, 易受政府驾驭。现此种主义, 已不合用, 须立于国民之地位, 而体验其在世界在社会有何等责任, 应受何种教育。”[13]有鉴于此, 在蔡元培、范源濂为首的一大批教育界人士努力下, 1913年民国政府颁布《壬子·癸丑学制》, 制定了学位制度建立和发展的框架。《壬子·癸丑学制》确立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级学位——学士学位制度;设计了大学院这一研究生教育设施, 并拟定了与该教育层次相适应的高一级学位制度的构想。该学制的总体框架一直延续到1922年, 具有受日本学制明显影响的特点。

民国政府教育部1912年10月颁布《大学令》。该法令厘清了大学的宗旨, 明确了大学的规模, 规定了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学位授予等要求。这是中国近代引入学位制度以来第一个明令授予学位的法令。《大学令》规定:大学的宗旨是教授高深学术、培养高级人才、适应国家需要;大学的学科门类分为文学、法学、商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七科;“大学以文理二科为主, 须合于 (1) 文理二科并设者; (2) 文科兼法商二科者; (3) 理科兼医农工三科或二科、一科者各款之一, 方得名为大学”;大学设置预科, 大学各科学生必须在预科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才能取得大学入学资格, ;大学各科的修业年限没有统一, “法科, 及医科之医学门为四年, 预科一年”, 其余各科为三年;学位授予的规定是大学各科学生修业期满, 考试合格, 发放毕业证书, 授予学士学位[14], 但缺乏非常详细的细则说明, 所以, 后来不同的学校对于学位的授予会有一定的差异。

《大学令》规定大学院为研究生培养机构, 大学院的定位明确为研究学术;大学院研究生入学资格是:大学各科本科毕业, 或者同等学力者经考试合格:大学院培养不限定学习年限。“大学生在院研究有新发明之学理或重要之著述, 经大学评议会及该生所属某科之教授会认为合格者, 得遵照学位令授以学位。”[15]

1913年1月《大学规程》正式公布, 这是近代中国官方最早的有关学位制度方面的法令规定。《大学规程》明文规定了中国高校的学位授予资格, 划分了学位分类名称, 公布了学位授予的具体要求, 确立了学位授予的审查机构, 对中国当时的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详细的法令设计。

2、北洋政府时期学位制度的进展

袁世凯主政北洋政府时期, 学位制度方面也有所进展。1915年2月他颁布了《特定教育纲要》, 这一纲要分总纲、教育要言、教科书、建设、学位建设五个部分。《特定教育纲要》一方面试图对中国教育进行全面改革, 另一方面在学位制度方面首次有了关于硕士、博士学位的构想。《特定教育纲要》第一条规定:“学位除国立大学毕业, 应按照所习学科给与学士、硕士、技士各字样外, 另行组织博士会, 作为审授博士学位之机关, 由部定博士会及审授学位章程暂行试办。”并附有特定说明, 其内容为:“按学位所以证明学问之成就, 与科举出身视为授官之阶梯者, 性质微有不同。故各国惟专门大学方有学位。其普通学校只认为有普通之知识技能, 不足以言学问, 故不与以学位。现在国立大学已有学士学位之规定。其高等专门毕业取法日本制, 不授学位, 倘与事实相合。惟博士学位尚未规定, 现宜依照东西各国成法制定博士会章程, 并组织博士会 (此与学术评定会办法不同) 作为审查学术及授与学位之机关, 以期奖进高等之学术。”第二条:“学位规定后, 政府应颁布学位章服, 以表彰其学迹。”[16]

教育部1917年9月27日公布了《修正大学令》 (该令是对1912年10月颁布的《大学令》修正) 。修正内容涉及学位制度的有三个方面: (l) 称为大学的高校学科门类必须设二科以上;只设一科的称为专科大学。 (2) 大学中, 预科修读二年, 本科年限四年。 (3) 大学本科生修满四年, 考试及格, 可获得毕业证书, 授予某科学士学位。[17]教育部在1919年3月公布的《全国教育计划书》乙第三条规定:大学的学位授予权被取消, 学位授予权由专门授予机关具有, 幸而这一计划并未得以实施。

新学制1922年11月1日正式颁行, 因1922年为农历壬戌年, 史称《壬戌学制》, 该学制重申了上述学位制度规定。1924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国立大学校条例令》, 对于大学生入学资格、修业年限等做了相关规定。国立大学收受高级中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同等资格者。国立大学录取学生, 以其入学试验之成绩定之。“国立大学修业年限, 四年或六年, 其课程得用选课制 (并实行学分制) ”。“国立大学校学生修业完毕试验及格者, 授以毕业证书, 称某科学士”, “国立大学校设大学院, 大学校毕业生及具有同等程度者入之。大学院生研究有成绩者, 得依照学位规程给予学位。学位规程另定之。”[18]

3、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学位制度的建设

国民政府1929年7月颁布《大学组织法》, 8月公布《大学规程》。两个文件规定:大学分为四种, 即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大学;称大学者必须在文、理、法、教育、农、工、商、医等8个学院中拥有3个以上学院者才有资格成为大学, 否则只能叫独立学院。在高校中, 具备授予学位的权力只有大学和独立学院。国民政府1934年颁布了《修正大学研究院暂行组织规程》, 规定:大学、独立学院应该设置研究院;研究院必须拥有研究所3个以上 (即拥有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研究所中3个以上) ;研究所则依据学科进行划分。

教育部于1935年4月22日颁布了《学位授予法》, 5月23日公布《学位分级细则》。规定: (1) 大学或独立学院可以授予大学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分为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8种。 (2) 大学或独立学院可以授予硕士学位。硕士学位分为文学、法学、商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8种。其程序为硕士学位候选人由研究院或研究所提出, 候选人参加考试合格后, 方能授予硕士学位。 (3) 只能由国家授予博士学位。博士学位分为文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7种 (没有商学博士学位) 。其程序为博士候选人首先由大学研究院或研究所提出, 然后经过教育部审查合格, 而后通过博士评定会的考试, 最后才能由国家授予博士学位。1935年5月28日, 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证书规定如下:必须印有“依照学位授予法第三条之规定, 授予某学士学位”字样, 同时颁发了最早的毕业证书式样。同日, 教育部还下发训令规定了学位法实行的时间。到1935年6月12日, 国民政府教育部公布《硕士学位考试细则》, 1936年4月7日公布了《硕士学位考试办法》。据统计, 从1935年到1949年, 从学位法颁布到国民党败退台湾, 14年间全国共举行了硕士学位考试9次, 总共有200多名毕业生获得硕士学位。但博士学位的授予则一直是空白领域。

上一篇:英语高效学习方法总结下一篇:计算机与技术专业生的求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