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读后感

2024-04-29

夏山学校读后感(精选8篇)

篇1:夏山学校读后感

10英本2班 100402054 刘怍男

读《夏山学校》有感

“成功是指一个人能够快乐地工作和积极地生活。”这是我读《夏山学校》记忆最深的一句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判断一个人的成功总是逃不出金钱,社会地位这些美丽的光环,所以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找个体面的工作,赚更多的钱了。教育成为了赚钱的工具,是为以后赚更多的钱的垫脚石。在读完《夏山学校》之后,结合对我们教育的现状的思考,我认为《夏山学校》倡导的“自由发展”在现阶段还是具有双面性的。

首先,我还是承认“自由发展”对我们的教育改革有可行性的。“自由发展”有利于自主地发现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为之付诸行动。在这个过程没有逼迫,没有压力,伴随着兴趣,体会着快乐,正好印证了“在快乐中成长”——我们现代教育的理念。尼尔的一句名言便是:与其培育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育快乐的清道夫。“夏山学校的孩子是自由的。他们拥有自我管理权,他们拥有尊重,他们拥有独自思考和醒悟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天生就有好奇心和模仿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习的愿望。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中,为什么很多孩子仇恨学校呢?这就是因为学习内容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学校里有严格的纪律,束缚了孩子的天性。孩子永远都是分数的奴隶。60分以后会说为什么只是及格,及格后是为什么不是优秀,优秀后为什么不是第一......然而在夏山学校,要的不是分数,是兴趣得到发掘和培养。我很赞赏尼尔的这段话:“那些不热心的学生在训练之下念完大学,将来成为没有想像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他们本来也许是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但我不知道,在孩子成为“没有想像力的老师、平庸的医生和无能的律师”,和“上等的技工、顶呱呱的泥水匠或第一流的警察”之间,我有没有勇气放弃前者,而选择后者。从理念上我们可以很激进,但在现实中,只能选择稳妥的道路.这就是一个不彻底的自由主义者的人格分裂.这就是我自己活生生的例证,在现行教育制度熏陶”下的“成品”。现在的父母急于把自己的孩子捏成各种他想要的形状以适应社会的模子,忽略孩子顺应其本性生长的需要。父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剥夺了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体会去享受的权利,更培养出一个个没有个性没有自我的木偶人。这些木偶人的心灵没有经过自然伸展,是扭曲的,发育不全的,他们失去了快乐自然的天性,他们永远在那个的真实的自我和被扭曲的自我两者中间做各种冲突和斗争。他们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会带给下一代。孩子都是有天性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不是每个人都能变成科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只要发掘出内在的潜能,快乐地造性地工作就是一种成功。这社会的分工需要每个人担任不同的角色,只要朝着你喜欢的方向发展,兴趣没有被扼杀,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把需要用到的知识主动地学习,所以我认为靠学校、家长去逼迫孩子学还不如让他们在这种自由发展的环境中学习。再说就算逼出来的音乐家、钢琴家又会比清洁工的幸福指数高吗?根据“自由发展”理念,我认为我们应该大量进行技能教育:分类可以十分详细,手工、机械、绘画、计算机、烹饪、缝纫、木工、陶艺„„让学

生从小就培养动手的能力。残疾学生凭什么在正常人的社会占有一席之地?那就是灵巧的手和细致的观察能力。应该让他们从小就把大部分的时间放在他们感兴趣且擅长的方面。勤能补拙,不要什么都比,什么都比不过。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夏山学校的“自由发展”是有自己的纪律的。夏山学校自己的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在书中我们看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诚实的,在他们生活的环境中都是最诚实的人,在夏山学校里不会害怕孩子知道真相,更不会担心他们不理解,也许让孩子了解事实真相需要选择良好的时机,但我们要随时准备一颗坦白诚实的心给他们。这就像尊重一位知心朋友那样去重视和尊重他们,即便他只有几岁。父母和老师也不要羞于把自己的短处或难堪暴露给孩子,因为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让孩子们了解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这是十分重要的,我想这也是避免培养完美主义者的原因之一。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前后对父母的认识从以前的无比崇拜一下子变成无比轻蔑,这也和孩子自己认识到真实的父母与以往努力去伪装的完美父母产生了巨大的落差有关。要想避免这种戏剧性的变化,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把真实的自己暴露给他们很重要。这样做更大的原因在于,会使孩子也学会真诚面对自己和他人。

然而,对于“自由发展”的放养式教育我还是持怀疑态度。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

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我并不知道孩子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但我觉得孩子的教育还是需要良好的引导。夏山学校里的孩子是幸运的,遇到的是尼尔这类老师,给他们的氛围是平等、自由的。生活环境优于那些生活在充满罪恶欺骗的环境的孩子,所以我认为品质的塑造还是需要需要教育来把关的。还有,我认为基础教育还是需要强化的,不能说孩子想上课就在上课,有些必修课还是要强化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人基本的尝识是必须懂得的,不能说没兴趣就可以不懂,这样会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就像尼尔在书中说到“到至今为止,夏山出过一些杰出的音乐家和艺术家,但没出过作家。”为什么没出过作家,就是因为这种放养的制度,强调天性的发展,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基本的文学涵养没有积淀,当然不可能能冒出作家了。书中就不止一次揭露出培养出的毕业生有大字不识的,虽然这些人可以在社会上生活,但是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还是不利的。

《夏山学校》也让我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育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在书中提到有些家长不是真心接受自由发展理念的,这样孩子在家和学校受到的教育理念相悖,这样一个前进一个后退,孩子无法正常成长,所以尼尔宁愿不要接受教育这样的孩子进入夏山学校。我们的现行的教育也应是一样的,家长需要学会配合学校教育,所以我们要教育孩子就要先对家长进行先教育,改变家长那些不正确的陈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篇2:夏山学校读后感

也许我们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做不到夏山学校那样自由。比如在课程学习上,夏山学校的孩子只需挑选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虽然我们现在不可能做到让孩子们这么自由,但学习要建立在有兴趣的基础上,有兴趣的课程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一点是肯定的。所以教师要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作为重点,并且要正视个性差异。尼尔主张孩子们的本性是善良的,而且聪明实际,让孩子们依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照自己的能力去发展,也就是依自己的才能志趣,想成为学者便去做学者,而适合当清道夫的也可以成为清道夫,尼尔认为与其培养不快乐的学者不如培养快乐的清道夫。电影《天使爱美丽》中的女主人公,作为一个餐厅服务员尽情的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自己喜欢的事,给他人带来快乐,努力的寻找真爱,她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内心,她自由快乐的心纯洁得就象天使一样在天空飞翔。

夏山学校推崇自由,但它也有自己的纪律,这些纪律都是在学校大会上经过所有师生投票制定和通过的。自由不是无限制的,自由的前提是不损害他人的利益。真正合适的纪律不是为了管束限制孩子,而是为了让每个人最大限度享受自己的自由,让整个环境更和谐。

篇3: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一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值得学习的几点

了解了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后, 笔者受益匪浅, 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结合学校和教育对象实际吸取其中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思想, 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育理念。现将个人的感受总结如下。

1教育者自身素养对其教育对象有着深远影响

夏山学校的老师们对教育事业怀有极强的责任心, 对待其教育对象有慈母般的爱心和耐心, 学校的创始人尼尔先生更是一位极具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包容心的教育大家。身为校长, 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他都身体力行地解决, 他还花大量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 了解他们, 关怀他们, 孩子们淘气时, 他仍然耐心地、和蔼地和他们沟通, 在他的眼里, 孩子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 都是可包容的。他的博大胸襟感染着夏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 正是有着一批批像尼尔先生这样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 夏山学校的发展才能得以延续至今。

2教育形式和内容跟随学生的发展而变化

夏山学校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教育形式伴随着学生的发展而改变, 教学内容则以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而设置, 但是无论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改变, 始终是围绕孩子们自由发展的。以尼尔先生的个别辅导课 (尼尔先生称之为“个别谈话”[2]为例: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那些交往比较困难或不快乐的孩子们的疑虑, 通过一对一地与这类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不断释放这些孩子们的精神压力, 经过一段时间辅导后, 他们的心里障碍逐渐被扫除,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重新回到了自信快乐的生活轨道上。多年以后, 尼尔发现那些没来上个别辅导课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也被化解了, 孩子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快乐的源泉。他认为, 是夏山学校快乐自由的大环境释放了这些孩子的心里压力, 治愈了孩子的不快乐, 所以在上了几年个别辅导课后, 他停止了这门课程。

3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

尼尔先生认为, 要是学生们没有管理自己日常生活的权利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在夏山学校的管理模式中。夏山学校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集体和生活事务, 包括学生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等, 都是由孩子们成立的自治会组织在星期六的学校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的。事实证明, 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锻炼孩子们的管理才能, 还能更好激发孩子们主动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的自觉性, 因违反规定受到相应处罚的孩子们也能欣然接受并自觉改正错误。反观目前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学校, 学生的自我管理只体现在学生会这样的组织中, 其作用也只是起到辅助学校管理和组织一些社会活动, 学生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 即便如此, 我们也不难发现, 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因此, 如何提高学生们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主动性, 如何提升学生们的管理才能, 诸如此类的问题, 夏山学校的自我管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以尊重学生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夏山学校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孩子们向往自由的天性, 给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力, 其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尼尔先生用“能否使人快乐的工作和积极地生活”作为教育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寻找快乐[3]。我们马不停蹄地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呢, 腰缠万贯、衣食无忧你就能感觉到幸福吗。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幸福是一种满足, 是一种心态, 如果我们认为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就会感到幸福。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 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彼此关心, 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他们在确定自己人生方向以后会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认真学习, 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然后去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

教育方式上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而言, 玩耍是他们最快乐也是最重要的事情[4]。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处处体现了以玩促学的特色, 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 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山学校的游戏不同于那种在竞技场上有规则的游戏, 而是靠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 可以说, 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以玩促学的教育方式保存了孩子们固有的天性, 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可是这个看似简单、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氛围中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心, 部分家长常常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权利。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总把家长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 在孩子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为他们报各类学习班, 占用本属于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或许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 不懂得选择, 以为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就是爱他们的方式, 就能给他们更为光明的未来。而实际情况会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吗, 社会现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尼尔先生用他六十年的教学实践, 向世人展示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们爱孩子就该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 过多地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 过多的“所谓引导”实际上就是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 结果往往会破坏孩子的天性, 反而会使孩子迷失了方向。

二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启示

夏山学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 至今仍享誉世界, 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必有其独到之处。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 给笔者带来许多思考。

1教育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对象未来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 是一个我们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夏山学校的教育者与其说是孩子们的老师倒不如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 这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只注重传授知识, 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想法有着本质不同。时代呼唤着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不断涌现, 教育者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寻找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笔者认为, 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 理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幼儿时期, 不妨借鉴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 加强游戏在教学任务中所占比重, 重点塑造孩子们的良好人格, 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时期教育者的角色应侧重于为孩子们提供适合其自然成长的环境, 引导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学阶段是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 该阶段教育者更应侧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 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 增强个人文化修养,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这一时期教育者的主要任务, 目的是为高校教育发现各类拔尖人才, 为高职教育发现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人才储备, 教育者在中学阶段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专长, 为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大学阶段, 学生对于今后的发展目标已有了基本方向,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

2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 夏山学校招收的人数也只从三四十名增加到八十多名, 显然无法大面积推广。而中国是人口大国, 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仍是目前可操作、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

由于尼尔先生从小所生长的环境过于压抑, 他在建校之初就倡导完全自由开放的教育方式, 在一般人看来不好启齿的诸如孩子们的“性压抑”之类的话题[5], 在他看来却和谈学习、谈玩耍一样可随性畅谈, 这与他个人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有关, 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显然是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教育不是万能的, 即便是尼尔先生的自由教育也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成长问题。他坦言也有孩子因不适应学校过于自由的环境而中途离开学校。

因此, 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模式时, 在积极学习借鉴的同时应当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 形成一套适合国情、校情的教育模式。

三夏山学校的教学思想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借鉴意义

夏山学校的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 并不可能全套照搬到任何公立学校上来, 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夏山的教育理念及其背后所影射的哲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熟知, 并被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下, 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 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工作者思想的更新。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 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实际, 吸取先进教学理念, 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 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践。

1树立与学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

教师授课期间, 如果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 只会阻塞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途径, 无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也无法及时获取第一手课堂反馈信息, 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比如, 对于某门课程, 学生若是表现出厌学, 作为任课老师需要加以引导, 而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 即便学生真的没有兴趣, 也应该予以理解, 并且适当地降低考核标准。其实学习的目的是使人快乐, 如果真的没兴趣, 强压也无用, 要求其满足基本要求即可, 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感兴趣的课程上去。

3结合所授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贯穿“做中学”, 寓教于乐, 探索性地创造教学新模式。侧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校的成长, 使学习本身变得快乐。

4结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如对于职业教育, 可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上, 培养教育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岗位能手的基本素养。

总之, 把好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实际工作中, 虽然不会一夜见成效, 但只要努力, 一定会见成效, 这样我们的教育之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2][5]A·S·尼尔.夏山学校[M].周德, 译.北京:京华出版社, 2002:1-5, 25, 144-164.

[3]卢春平, 韦伟.让学校适应孩子——夏山学校的教育哲学[J].科教导刊, 2012年12月 (中) :11, 16.

篇4: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

一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值得学习的几点

了解了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后,笔者受益匪浅,作为教育工作者有必要结合学校和教育对象实际吸取其中能对教育工作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和更新教育理念。现将个人的感受总结如下。

1教育者自身素养对其教育对象有着深远影响

夏山学校的老师们对教育事业怀有极强的责任心,对待其教育对象有慈母般的爱心和耐心,学校的创始人尼尔先生更是一位极具责任心、爱心、耐心和包容心的教育大家。身为校长,在学生遇到问题时他都身体力行地解决,他还花大量时间和孩子们呆在一起,了解他们,关怀他们,孩子们淘气时,他仍然耐心地、和蔼地和他们沟通,在他的眼里,孩子们的一切行为都是对的,都是可包容的。他的博大胸襟感染着夏山学校的老师和学生们,正是有着一批批像尼尔先生这样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夏山学校的发展才能得以延续至今。

2教育形式和内容跟随学生的发展而变化

夏山学校的教育形式和内容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教育形式伴随着学生的发展而改变,教学内容则以服务学生、满足学生成长需求而设置,但是无论教学形式和内容如何改变,始终是围绕孩子们自由发展的。以尼尔先生的个别辅导课(尼尔先生称之为“个别谈话”[2]为例:这门课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那些交往比较困难或不快乐的孩子们的疑虑,通过一对一地与这类孩子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不断释放这些孩子们的精神压力,经过一段时间辅导后,他们的心里障碍逐渐被扫除,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能重新回到了自信快乐的生活轨道上。多年以后,尼尔发现那些没来上个别辅导课的“问题孩子”的问题也被化解了,孩子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快乐的源泉。他认为,是夏山学校快乐自由的大环境释放了这些孩子的心里压力,治愈了孩子的不快乐,所以在上了几年个别辅导课后,他停止了这门课程。

3管理模式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主导

尼尔先生认为,要是学生们没有管理自己日常生活的权利就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理念充分体现在夏山学校的管理模式中。夏山学校的所有与学生相关的集体和生活事务,包括学生违反规定的相关处罚等,都是由孩子们成立的自治会组织在星期六的学校全体会议上投票决定的。事实证明,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不仅能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校事务的积极性和锻炼孩子们的管理才能,还能更好激发孩子们主动遵守学校相关规定的自觉性,因违反规定受到相应处罚的孩子们也能欣然接受并自觉改正错误。反观目前我们国内的大部分学校,学生的自我管理只体现在学生会这样的组织中,其作用也只是起到辅助学校管理和组织一些社会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十分有限,即便如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当过学生会干部的学生步入社会后的适应能力也会更强。因此,如何提高学生们自觉遵守学校规定的主动性,如何提升学生们的管理才能,诸如此类的问题,夏山学校的自我管理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4以尊重学生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夏山学校的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出发点就是要充分尊重孩子们向往自由的天性,给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力,其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尼尔先生用“能否使人快乐的工作和积极地生活”作为教育是否成功的衡量标准。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寻找快乐[3]。我们马不停蹄地学习知识是为了什么呢,腰缠万贯、衣食无忧你就能感觉到幸福吗。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幸福是一种满足,是一种心态,如果我们认为所做的事情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就会感到幸福。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幸福的,他们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在这里他们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彼此关心,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他们在确定自己人生方向以后会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认真学习,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然后去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

教育方式上充分尊重孩子们的天性。对孩子而言,玩耍是他们最快乐也是最重要的事情[4]。夏山学校的教育方式处处体现了以玩促学的特色,以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夏山学校的游戏不同于那种在竞技场上有规则的游戏,而是靠孩子们自己的想象创造出来的,可以说,孩子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这种以玩促学的教育方式保存了孩子们固有的天性,不失为一种寓教于乐的好方法。可是这个看似简单、合理的教育方式在中国现行的教育氛围中实施起来却并不容易。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心,部分家长常常剥夺了孩子们玩耍的权利。每个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把家长的期望强加到孩子身上,在孩子很小的年龄就开始为他们报各类学习班,占用本属于孩子们自由支配的时间。或许他们会认为孩子还小,不懂得选择,以为为他们安排好一切就是爱他们的方式,就能给他们更为光明的未来。而实际情况会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吗,社会现实已经说明了一切。

尼尔先生用他六十年的教学实践,向世人展示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爱孩子就该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过多地介入孩子的成长过程,过多的“所谓引导”实际上就是低估了孩子们的能力,结果往往会破坏孩子的天性,反而会使孩子迷失了方向。

二夏山学校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启示

夏山学校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至今仍享誉世界,其教育思想和方法必有其独到之处。夏山学校的百年故事,给笔者带来许多思考。

1教育者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当什么角色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教育对象未来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是一个我们要把教育对象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夏山学校的教育者与其说是孩子们的老师倒不如说是孩子们的引路人,这与我们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只注重传授知识,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想法有着本质不同。时代呼唤着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不断涌现,教育者也应当跟随时代发展需求重新寻找其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笔者认为,对于不同年龄层的学生,理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幼儿时期,不妨借鉴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加强游戏在教学任务中所占比重,重点塑造孩子们的良好人格,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该时期教育者的角色应侧重于为孩子们提供适合其自然成长的环境,引导孩子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学阶段是吸取科学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该阶段教育者更应侧重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个人文化修养,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这一时期教育者的主要任务,目的是为高校教育发现各类拔尖人才,为高职教育发现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供人才储备,教育者在中学阶段应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和专长,为学生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大学阶段,学生对于今后的发展目标已有了基本方向,这个阶段的重点是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机会。

2夏山学校的教育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

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夏山学校招收的人数也只从三四十名增加到八十多名,显然无法大面积推广。而中国是人口大国,国内的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教育仍是目前可操作、不可替代的教育模式。

由于尼尔先生从小所生长的环境过于压抑,他在建校之初就倡导完全自由开放的教育方式,在一般人看来不好启齿的诸如孩子们的“性压抑”之类的话题[5],在他看来却和谈学习、谈玩耍一样可随性畅谈,这与他个人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有关,在中国目前的大环境下显然是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教育不是万能的,即便是尼尔先生的自由教育也不能解决所有孩子的成长问题。他坦言也有孩子因不适应学校过于自由的环境而中途离开学校。

因此,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先进教学思想、模式时,在积极学习借鉴的同时应当发展地、辩证地看问题,形成一套适合国情、校情的教育模式。

三夏山学校的教学思想对我们教学工作的借鉴意义

夏山学校的模式和具体的教学方法,并不可能全套照搬到任何公立学校上来,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夏山的教育理念及其背后所影射的哲学思想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熟知,并被合理地运用到实践中去。当下,各大院校都在进行教学改革,首当其冲的就是教育工作者思想的更新。对于一线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吸取先进教学理念,完善我们的教学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实践。

1树立与学生关系平等的教育理念

教师授课期间,如果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只会阻塞与学生互动交流的途径,无法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也无法及时获取第一手课堂反馈信息,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2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比如,对于某门课程,学生若是表现出厌学,作为任课老师需要加以引导,而不能简单地批评指责,即便学生真的没有兴趣,也应该予以理解,并且适当地降低考核标准。其实学习的目的是使人快乐,如果真的没兴趣,强压也无用,要求其满足基本要求即可,把更多的精力用到感兴趣的课程上去。

3结合所授课程的性质进行教学改革

在教学中贯穿“做中学”,寓教于乐,探索性地创造教学新模式。侧重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学校的成长,使学习本身变得快乐。

4结合培养对象的发展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工作

如对于职业教育,可把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上,培养教育学生走向社会后能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岗位能手的基本素养。

总之,把好的教育思想渗透到实际工作中,虽然不会一夜见成效,但只要努力,一定会见成效,这样我们的教育之树一定会更加枝繁叶茂、不断壮大。

参考文献

[1][2][5]A·S·尼尔.夏山学校[M].周德,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1-5,25,144-164.

[3]卢春平,韦伟.让学校适应孩子——夏山学校的教育哲学[J].科教导刊,2012年12月(中):11,16.

篇5:夏山学校读后感

信任孩子是天性向善,并给与孩子有限度的自由是这本书的精髓。有限度的自由是指夏山的学生可以做一切他们想去做的事情,但是不能干扰到别人,不能伤害到自己。在这种自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就能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受流言蜚语的干扰,同时也会知道如何与人合作。

我常常想那些总喜欢干涉孩子的父母,不让孩子这样,不让孩子那样,是不是因为小时候也是受到了同样的干扰与限制,于是这种模式轮回发展。我们常常期待伴侣,孩子做出改变,却从未想到该改变的是自己。

篇6:夏山学校读后感

夏山学校读后感

读了《夏山学校》一书,对尼尔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表示由衷的佩服,虽然“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在当下的中国的学校还远不能实现,但是夏山学校将爱与自由倾注在孩子身心这一理念我们可以借鉴,来反观我们的教育。给孩子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尊重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现在很多父母既不认为孩子性本善,也不认为孩子性本恶,而是认为性本空。他们一味将自己的那一套东西灌输给孩子,认为如果不将自己的“好”东西灌输给孩子,孩子就可能被其他“不好”的东西填满。他们不认为孩子本身就已经具备所有良好的品质,父母要做的只是赞赏他,给他自由伸展的空间。

在这浮躁的社会,我们的教育也变得功利,关注于显而易见的成绩,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灵深处的关爱,忽视了孩子人格的形成。教育的悲剧是造就了学识渊博的怪物,在教育过程中,更应重视的人本主义的关爱。等到很多年后,孩子长大了,他记忆中的也许并不是小学时老师教给他的“1+1=2”,而是某个他伤心的午后,老师对他的殷殷关切。而且我觉得在我们这新市民学校,学校和老师更应该给孩子多一点爱,多一点关怀。他们跟随着父母来到异区他乡,从此没有了小时的玩伴,而又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当地小孩的圈子,生活也不是那么欢快,所有的一切都会影响到他们幼小的心灵;如果在学校里能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我相信阳光会再次泼散到他们心灵的每个角落,但是如诺不能让他们感受到爱,只会加重他们内心的仇恨与自卑。我们不希望培养出一个高智商的祸害,宁愿培养的是一个平平淡淡的公民。也许在我们不经意间播散爱的一瞬间成了一个未来天才的起点。让我们关爱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吧!

篇7:《夏山学校》读后感

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在全书中举出很多问题孩子的案例如:13岁的温妮弗莱德讨厌所有的科目,成天逃学,父母束手无策。来到夏山仅仅几个星期,她就主动回到了课堂,为考上理想的学校而发奋读书。11岁的乔治有强烈的恐惧心理,他不敢离开父母,不敢单独一人做任何事。来夏山一年半以后,他变得自信独立,敢于一个人长途旅行,从容应对人与事。16岁的汤姆屡次留级,老师认为他无可救药。在夏山学习一年后,他确定了人生目标,考上了医学院,为了当一个好医生而用功读书。

整本书的主题就是爱与自由。

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由!“上课完全自由。孩子们可以上课,也可以不上课,只要他们喜欢,他们可以一年到头不上课。学校确实有课程表,但那只是给老师的。”这是本书开头的第一句话。给儿童自由,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成长的规律。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把教授孩子知识、让孩子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看得无比重要,好像不这样的话,孩子将来就会失去基本生存的能力。却忽略了良好的人格的发展。就尼尔的观点,良好的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孩子生来就已经具备的。只要在他成长过程中不受到压抑扭曲干涉束缚,他自然就能成长为真诚自然独立利他的人。

太多的不可思议和不可想象,都在夏山真实而又生动活泼地展现,它让我们真正认识到教育如何为生命奠基,如何自由发展。在夏山学校,没有任何的说教和管制。我感受到的只是校长、老师和学生们脉搏一起跳动的声音,一起成长的快乐。校长跟学生,已经是平等的关系,没有了教师的威严,有的只是极好的朋友关系。书中没有过多提到“爱”这个词,但我却从每句话中到感受到尼尔对孩子的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没有这样爱的驱动是不可能给孩子那种自由的。教育的本质不是向孩子传递落后的恐惧、生存焦虑以逼迫他们去争抢那转瞬即逝的“第一名”,今天的“第一名”并不能保证孩子从容面对未来的激烈竞争。教育的本质在于尊重孩子、关爱孩子、让孩子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篇8:夏山学校读后感

一、夏山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

与其他的学校普通的教育方式不同。 普通学校的教育方式是以成人的观念决定孩子该怎样成长和学习的, 而夏山学校遵循一个基本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 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 尼尔认为, 孩子生来是聪明的、现实的, 如果成年人不给他们约束, 他们会尽可能地发展他们的潜力。 在夏山, 首先上课是完全自由的, 想上什么课, 什么时候上课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 其次, 与普通学校的分班不同, 夏山学校的分班有时是按照年龄有时按照兴趣。 学校完全遵循学生的天性, 以儿童的自我发展为目的, 不给他们约束, 尽可能地尊重他们自己的意志帮助他们学习和成长。

二、夏山学校的自由教育思想

(一) 注重学生自治。

尼尔认为:“学生自治对于学生而言是最积极和最有效的个人约束和个人管理的方式, 同时也是自由教育所追求的目标。 ”

夏山是以民主方式自治的学校, 学校有自己的自治机构即学校自治会, 一切有关学校和集体的事情都要经过学校自治会的讨论决定。 在这个体系中, 学生、老师和校长都是平等的, 在表决投票中学生和校长的票具有同等效力。 学生自治是夏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 学生为主角, 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予他们充分的权利, 学生自己制定出的规则往往会很积极地遵守。 尼尔在书中提到的实例, 四个年纪大的男孩偷偷卖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衣物和物品, 而学校有一条规定是明令禁止这种行为的, 这四个男孩被罚不准出校门和每晚八点上床。 这四个受罚的学生都很认真地执行学校自治会的处罚决定, 从此再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

由此可见, 学生自治在学校生活中是可行的并且是收效明显的。 学生自觉地接受惩罚并且改过自新, 只有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 因人而异的教育方式, 按情况开设取消课程。

对于“问题学生”尼尔先生采用“一对一”的方式, 按照不同的孩子的情况和个性进行谈话教育。

尼尔分享了很多故事, 例如他找到一个说谎、偷东西的十四岁的孩子谈话, 当他发现这名学生的手指已经被尼古丁熏黄时, 他主动地递给他烟, 并在这个孩子说谎说他并不抽烟时回答他:“抽一根吧!你这个大骗子。 ”这一举动, 不仅让孩子打开了话匣子, 而且从根本上找出了他说谎和偷东西的原因, 与此同时通过交谈和递烟让孩子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让沟通毫无障碍。

另外一个男孩, 十一岁的乔治怕离开家, 离开父母, 因为在弟弟出生后因为感觉父母的爱全部都转移到弟弟的身上, 他不断地诅咒弟弟去死, 然而有一天, 活蹦乱跳的弟弟外出了, 回到家的却是他冰冷的尸体, 这使乔治陷入深深的恐惧和自责当中。 尼尔知晓了乔治害怕的原因之后在谈话时告诉他, 弟弟的死亡并不是因为他的意志而导致的, 上帝也不会因此在他离开家的时候用死亡惩罚他。 之后, 乔治艰难地离开了父亲, 并且用了很长的时间适应离开家。 但经过谈话之后的乔治完全能够自己去度假, 独自往返学校与家庭。

不同的孩子要用不同的方式去沟通和了解。 孩子的心理需要关注, 谈话的目的不是说教, 而是走进孩子的内心。 这种谈话能使孩子尽快摆脱心理束缚, 更快地适应并进入自由的环境。 尼尔说:“如果孩子的内心有束缚, 他就不可能适应自由的心态。 ”这个过程能够解除由道德和恐惧造成的情结, 使孩子更好地发展。

在“一对一谈话”辅导课程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尼尔发现之前的“问题儿童”已经有了很大改观并渐渐不再找他谈话, 之后出现问题的孩子虽然没有来找尼尔谈话, 但是总能在整个大环境的影响下找到调节自己行为和心态的方法并且很快就解决自身问题。 尼尔觉得没有再开设这门课的必要, 于是便取消了这门课程。

(三) 让孩子的天性自由的发展。

尼尔说:“什么是自由发展?它相信人性的善良, 相信原罪不存在, 也从未存在过。 自由发展就是让一个婴儿自由地生活, 使他的心理和肉体都不受外来权威的约束。 孩子觉得饿的时候就喂他吃饭;不强迫他去清理打扫, 他自己觉得需要清洁再让他去清洁;不要去打骂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爱他保护他。 ”

尼尔认为, 一个自由的孩子好像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消除被制约的孩子带给他的不良影响。 尼尔的女儿佐伊是一个接受自由教育的孩子, 有一次佐伊在被邀请看农场的牛的时候很害怕地说:“不要, 不要, 牛会吃掉你。 ”因为一个没有自由发展的孩子曾告诉过她牛会吃人, 但是这种恐惧在维持不久之后就烟消云散了。

尼尔曾经预言自由发展的儿童将不会经历逆反期, 因为小时候没有受到约束和捆绑, 那在长大后就不会有反抗。 现在我们所推崇的教育政策是违反生活的, 我们推行的教育方式是强制的。 对于孩子来说, “强制”这种外来权威在很大程度上会引起他们的挑战和逆反心理。

自由不等于放纵。 一些父母认为不该让一岁半的小孩上床, 应该让他们一直玩, 这是不对的。 玩是绝对的, 但是玩累了就该让上床休息。 放纵的结果就是, 孩子越玩越累, 越累就越不听话。 有的家长觉得一个接受自由发展教育的婴儿的房间里该不该有一个炉档保护婴儿的安全。 这是不对的, 任何教育主张都应该与常识接合起来。

自由不等于宠溺。 一个小孩在餐桌上行走, 父母就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不可以, 他必须听话。 当然, 要让孩子按他们的本性发展, 成人必须做一些牺牲, 你要求你的孩子听话, 那么在你的孩子要求你做一些合情合理的事情时你也要遵守。例如, 他要求你离开他的房间时, 你必须离开。 父母与孩子之间要有合理的“施”与“受”。 父母尊重孩子, 与此同时孩子会尊重父母。 孩子都很聪明, 他们可以很快接受这种规则。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的空间, 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气氛下孩子才可以自然发展, 向好的方面发展。

三、夏山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夏山学校所遵循的“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原则, 突破了传统的教育理念, 将被教育的学生放在第一位, 给予学生充分自由的权利, 学生自治, 谈话式心理疏导, 并且以顺应学生的天性为准, 让学生以自己的意志自由发展。这一教育理念不但给当时的教育界带来了冲击和生气, 而且对现代教育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一) 归权于学生, 让学生管理自己的生活。

让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 尼尔着力于将夏山学校办成一所学生自治的学校。 在学校中, 确保民主自治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是学校自治会的建立。 一切规章制度、 学生学习及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均须经过学校自治会讨论决定。 尼尔认为自由孩子开朗的人生观才使自治变得重要, 他们定的规则没有虚伪成分, 而且都与生命中重要的事有关。 尼尔不把孩子当成无知的白纸, 他按照儿童与生俱来的正义感和行政感顺其自然地进行学生自治。 这对我们当今的教育有很大启发。 当今社会,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对待学生的方式仍然是单一地由成人进行监督、管教、批评。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完全忽视了儿童作为个体的自律能力。 首先, 我们是不信任学生的, 甚至在有的学校中还存在半夜老师突击查学生寝室, 查出问题后就进行一系列的处罚和批评, 但往往收获甚微, 而学生不接受惩罚便强行施加。 到最后, 即使学生迫于压力, 接受惩罚, 不再犯错。 但实际学生的心理已经产生逆反,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如今, 我们可以借鉴夏山的教育模式, 成立学校自治会, 赋予学生完全管理自己集体生活的自由, 面对问题时, 学生与教育者在平等的地位发表自己的意见, 行使自己权利, 经过大会表决的决议每个人都必须遵守。孩子的正义感是令人佩服的, 他们的行政能力也很强。 这种情况下的处罚学生才是发自内心的接受的, 也是心甘情愿改过自新的。

(二) 因材施教, 按需设课, 上课不再千篇一律。

针对不同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育方式, 课程的设置以学生需求为准, 学生是教育中的主体。 尼尔在夏山学校的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教育形式随学生的发展而改变, 教学内容也是以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而设置的。 以尼尔先生的“一对一谈话”个别辅导课为例, 这门课的初衷是通过一对一地与“问题儿童”进行心灵上的沟通, 不断释放这些孩子们的精神压力, 使他们重新回到自信快乐的生活轨道中。 在这一过程中尼尔先生对待不同学生用了不同的沟通方式。 并且在多年以后, 尼尔发现那些没来上个别辅导课的“问题孩子”也没问题了。 他发现孩子们总能以自己的方式寻找到快乐的源泉, 夏山学校快乐自由的大环境释放了这些孩子的心理压力, 所以在这之后他停止了这门课程。 近些年来, 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 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唱着重头戏,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千篇一律, 学生则被动地接受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处于被动状态, 长此以往, 不但很难掌握知识, 主动学习兴趣会下降,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会提高。 因此, 我们要借鉴夏山的教育思想, 因材施教,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坚持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疏通, 杜绝“填鸭式”教育, 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只有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 教学活动才会取得好的效果。

(三) 尊重孩子自由发展的意志, 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

充分尊重孩子们自由发展的意志, 给孩子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权力。 尼尔先生认为“能否使人快乐的工作和积极地生活”是衡量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 无疑夏山学校的孩子们是幸福的, 在这里他们得到充分的尊重, 他们自然而然地会彼此关心, 就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他们在确定自己人生方向以后会主动选择感兴趣的课程, 认真学习, 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 然后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 夏山学校60年的教育实践证明了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爱孩子首先就要尊重孩子, 过多的束缚和强迫会破坏孩子的天性, 反而使教育适得其反。 在当今社会中, 我们并未完全尊重孩子的天性, 封闭式学校管理, 每天只能在教室里做学校安排的学习任务, 完全被占据的节假日, 家长恨不得把孩子每一份的空闲时间都塞满各种“兴趣”辅导班, 可是这些所谓的对孩子好的安排并不是孩子想要的, 那些“兴趣班”并不是孩子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完全被剥夺。 孩子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发展, 孩子的天性被破坏了, 损害了儿童自由的发展。 夏山学校的教育实验告诉我们, 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自我活动的自由、自我思考的自由和自我人格发展的自由。 因而我们必须借鉴夏山学校的自由主义教育, 保护好儿童, 使儿童天性自由地发展。

摘要:夏山学校是由著名的教育家A.S.尼尔与妻子安娜所创建的, 学校坚持以“使学校适应学生, 而不是使学生适应学校”作为学校的办学宗旨, 以自由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思想。夏山学校的创建不仅在当时掀起了“夏山狂潮”,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且对于现代教育仍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夏山学校,自由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英]A.S.尼尔, 著.王克难, 译.夏山学校[M].海口:新星出版社, 2015 (43, 29, 83, 47) .

[2]李贤智, 杨汉麟.“让学校适应学生”的可贵尝试——尼尔夏山学校教育实验的历史回顾[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 .

上一篇:江苏公务员面试真题及解析下一篇:精选生活随笔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