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会观后感

2024-05-06

学校运动会观后感(精选8篇)

篇1:学校运动会观后感

金秋十月,天气不错,很阴凉,在这个时候,我们举办了运动会,这是我进中学以来第一次的运动会。十月二十九号,我们准备举办运动会,可天空不作美,下起了大雨,我们只好延迟到三十号。

三十号早晨,我六点十分就爬了起来,大清早的爬起来还真有点困,因为我是腰鼓队,必须得那么早起,哎~~我简单洗漱后,走到了学校。到了学校,一看,啊呀!才七点十分,比以前早好多,我奔到教室,放下书包,找到鼓号队的同学,一起奔到一楼的女厕所,脱掉外面的校服,就来到了团队合作室的门口。不一会儿,王教师来了,他对我们说:“现在不开运动会,什么时候开会通知的。”他说这句话很淡定,我们很郁闷,这么早来,没想到延迟开!!我们套服,奔回教室,等待~~第一节课过后,广播播完下课铃,便是一教师说开运动会了,然后讲解注意事项。许久后,她说:“……鼓号队、鲜花队、彩旗队的同学请在九点半之前到,腰鼓队的同学请在九点十分前到团队办公室……”到了时间,我和腰鼓队的同学一起去了。

到了九点,开幕式开始了,我们打着腰鼓,听着节奏和叉声,不缓不慢的走着,我们就这样走到了领操台,再走进操场中间,我们走完了,就看着别的班级进场。我们走的很快,看到了我们班的进场。我注意到我们班的教师不见了,仔细一看,呀,她隐藏在了最后一排,也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进场结束了,现在是年级广播操比赛。到我们的时候,我们都换好衣服了。十几分钟后,我们做完广播操,我们便离开场地,回教室吃饭了。

下午一点,我们开始了运动会,我们基本上看不到比赛,只有200和400米的经过。到了200和400米比赛,我们就在这里加油。几十分钟后,又没人比赛了,我们只好干等着。

终于,运动会结束了,我们便扛着椅子撤回教室。

篇2:学校运动会观后感

我们每个班都选出优秀的选手去参加本次运动会。我们班的加贝贝定是不二的人选,每天清晨,你总能看到他那认真训练的背影,他当然希望在运动会上博得头筹。当男子800米比赛开始的时候,我看到其他同学不停的深呼吸,而我们的加贝贝却神态自若,没有一丝的紧张,相反他全神贯注地盯着裁判员。等裁判员一声令下,他像离弦的箭冲出去了,冲在了跑道的最前面;在看台上同学们见此情景加油声也更响亮了,他也就更卖力了,当他经过我们面前时,还冲我们笑了笑。突然,他后面的一位选手蹿到了他的前面,这时加贝贝也毫不示弱,奋起直追,终于在跨过终点的那一刻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瞧!那边干什么呢?围了好多人。我走近一看,原来是男子立定跳远,刘佳昊同学也在其中,你看他先两脚分开,双手前后摆动,膝盖略微弯曲,身体稍微前倾,双脚一蹬,腾空而起,双脚稳稳的落在了地上。经过几次练习,我猜他肯定能跳很远,可惜的是他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我们为他的认真,执着而感到高兴。

篇3:学校田径运动会刍议

一、导致学校田径运动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

一直以来,在体育权威的指导下,体育的大概念可用spor解释。然而sport是一种具有竞争性的身体娱乐活动,它是竞技运动消遣娱乐比赛奖牌的总称,是身体文化娱乐活动的组成部分。以身体活动进行竞赛、竞争是sport的本质属性。自然在权威的指导下,学校体育也分不清田径运动两种属性(见下表)的主次,也用sport观念发展校运会,用sport观念举行学校田径运动会。即用田径运动的竞技属性解决学校体育存在的问题,由此又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1. 对象的错误。

Sport实施的对象是运动员。对于他们来说,获得最好的运动成绩是他们的奋斗的目标,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是他们的职业。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广大的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为了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了工作五十年。田径运动本身不能说哪一个项目是竞技性而没有锻炼身体的作用,也不能说哪个项目只可以用来锻炼身体而不能用来作为竞技。只是实施的对象不同、为了不同的目的,各个田径项目的运作方式不同。

2. 组织运作上的缺陷

(1)田径运动的运作上的缺陷。

项目设置为竞技体育的目标服务。纵观小学、中学、大学的校运会,无论是参加办法、竞赛办法还是项目设置,无一例外都按照竞技运动会的要求行事。例如,小学校运会设置铅球,中学校运会设置标枪甚至铁饼,大学校运会设置竞走、链球等。这些项目教材中没有,学生没学过,并且难度大、技术性强、不易普及,设置的目的是与上一级运动会衔接。在不少学校的校运会中,由于项目设置得不合理,导致多数学生或兴趣索然,或不敢问津,以致经常出现一个班只有3~4人报名参加校运会,或班主任强求学生报名参赛的现象。

(2)竞赛办法限制了学生的参与

各级校运会的参赛办法中都规定了参赛单位总人数和个人限报的项目及每项限报的人数。如果每项限报3~4人,每人限报2~3项的话,绝大多数学生就只能充当观众。以南昌理工学院2003年校运会为例,统计结果表明,参赛人数仅占学生总人数的16%(这还算高比例,因相对有较多的集体项目),也就是说,有84%的学生被排除在校运会之外。举办校田径运动会的三天中在组织得好的中小学校是少数人比赛多数人看;而在多数学校,校运会几乎等同于放假,除了运动员、裁判员、工作人员和各班的服务人员外,观众寥寥无几,这与筹备校运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相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校运会的效益甚微,其意义无法体现。

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发展方向

1. 更新观念,认清学校体育的对象,向群众健身娱乐、增强体质的方向发展。

更新观念、转变思想要充分认识到竞技体育绝不是体育的整体,更不应该是学校体育的全部。要在思想上摒弃“田径运动会”是“精英运动会”、“高水平运动会”和“正规运动会”等旧观念,进而建立“全员运动会”、“欢乐竞争运动会”和“群体运动会”等新观念,从根本上改变对田径运动会的认识,使田径运动会最大限度地符合广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根据各地各校的实际情况多层次、多模式地兴办起来。

2. 创新适合广大学生健身的田径运动项目,并运用到田径运动会当中去。

现在沿用的田径运动项目是竞技项目,它们有很严格的人数、规则限制。还有一些项目由于需要很高的技能和体能,限制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参与。但是这些项目却有很高的健身和娱乐价值。如何使这些项目为大众所喜爱是田径运动发展的关键。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新项目也有发展的过程,很多项目都是从群众娱乐、健身发展演变而来。在哲学上,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向前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事物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不是无谓的重复,是螺旋的上升。前人可以创造这些娱乐的项目,今人更可以在汲取了前人精华基础上发展更多的健身娱乐性的田径项目(比如:竞技的障碍跑可以创新为长征红旗接力赛,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进行思想教育)。

3. 田径项目健身为主,竞技项目为“兴奋剂”。

田径运动竞技属性同样可以促进健身娱乐的发展。在运动会当中要充分运用田径竞技项目中那些有吸引力的项目。每一次竞技田径运动会上,高水平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健美的身材,都会激发无数体育锻炼爱好者的锻炼欲望。利用这种具有“兴奋剂”作用的竞技体育,创造以健身为主,竞技属性为促进的大环境使田径运动会在欣赏的基础上,大多数同学参与,共同达到健身、娱乐的目的。

三、学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的具体措施

1. 田径运动会项目设置的主题。

项目设置体现“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做到育心、育体,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推陈出新,每届田径运动会的设项要有一定的变化,使学生感到田径运动会常开常新,具有磁铁般的吸引力,进而踊跃投身到田径运动会中。例如,结合重要的纪念日、奥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及时设立象征性的、时兴的比赛项目,既可以增强田径运动会的新颖感、喜庆感,营造出赛前学习、锻炼和“备战”的浓烈氛围,又可以利用体育运动的特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传播奥林匹克思想、文化,普及奥林匹克知识,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2. 田径运动项目改革。

在田径运动会中以集体、健身娱乐项目为主。降低难度,创新组合的方式,增加集体项目,增加参赛人数,以《意见》的精神为指导,尽可能使每个单元都有集体项目比赛,从而使参赛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降低难度要求,增加娱乐项目,削减个别对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要求过高且比赛效果较差的项目,大力增设娱乐项目,逐步使娱乐项目与正规竞技项目的数量持平,以满足广大学生求动、求新、求趣的心理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经常性的群众体育活动。

3. 活跃田径运动会的气氛。

把田径运动会中具有代表性的田径竞技项目,如直道竞赛、跳高放到田径场的中央举行。这些项目体现了在运动当中更高、更强、更快的奥运精神。在每个单元的竞赛期内进行这些项目的竞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锻炼欲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田径运动当中。

摘要:文章通过对田径运动受到冷落的主要原因的分析, 指出田径运动的改革势在必行, 同时提出田径运动的发展方向及具体措施。

关键词:田径运动,改革,发展方面,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田径教材编写组.田径[M].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2]黄瑞苑.从体育文化节看传统校运会的改革[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9) , 93-95.

[3]田军.侯丕宇对中小学校运动会的认识与思考[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2 (3) , 69.

[4]王锐.论高校运动会现状与改革构想[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117-119.

[5]孟新爱, 刘英.高校运动会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03 (2) , 47-49.

篇4:我们学校的快乐运动会

最激动人心的是短跑。跑道上并排蹲着七八个同学,一个个紧张得眼珠子都快掉地上了,可就是听不到枪声。那裁判似乎在故意磨炼运动员的性子,半天才慢悠悠地飘出一声:“预备——”Z君精神高度紧张,连枪声人声都分不清了,一听见响声便立马撒丫子飞奔,跑出好远见大家还在原地,才不好意思地像只丧家犬一样跑回来。

再次起跑,大家又一次等得急火攻心,恨不得掐死裁判自己打一枪就飞奔。冷不防“啪”的一声,Z君还沉浸在夺得冠军的狂喜的幻想中,等回过神来才发现同伴早已如同放开了缰绳的野马一般狂奔而去,这才悔恨不已:自己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嘛!要知道全程也就一百米,人家跑出去半天才反应过来,就算你长着兔子腿也别想赢,所以我们的Z君算完了。

再说选手们一路狂奔,跑道上尘土飞扬,遮天蔽日,眼看冠军就要产生了。最前头三班那厮勇猛彪悍,跑得飞快,夺冠也是众望所归。但问题就出在此人一心求胜,两眼直勾勾盯着目的地那根绳子,一不小心踩在一块石头上,在空中几个扭动,轰然倒地。惨的是此人一只脚在石头上崴了一下的同时,另一只脚还在向前迈进,等反应过来已经晚了,于是跌倒前还来了个劈叉——末了还不忘摆Pose,直让他痛苦得捶胸顿足。

长跑稍缓和一点,不像百米赛跑那么刺激,反应迟钝一点也不要紧。最长的是八千米,绝对是对生命极限的一个大挑战。学校操场一圈四百米,运动员们绕着操场转圈,一开始还你争我夺,但跑着跑着都意识到前途渺茫,过早拼命会大伤元气,渐渐放松下来。

十多圈后,只见选手们个个双手叉腰,猛地看上去,像是一群身穿背心短裤的模特儿。其实这帮家伙累得连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又不能像变形金刚那样把胳膊拧下来跑完后再接上,只好叉着腰跑。

好不容易挨到了最后关头,大家觉得是献身的时候了,便连那最后用来支持呼吸的力气都用上了,准备一口气憋到终点。这时班里的“智多星”(无用)献计,让班花站在终点招招手、打打气,班长立马就瞪他一眼:“小子,如果你跑完八千米还能分辨出男生女生,我就把班长让给你做!”

跳远不需要消耗多少体力,但也要有相当的技巧。看另人助跑、起跳、落地似乎很简单,但到了自己却笑料百出,结果出了三个典型。

A 君似乎很紧张,从他的助跑就可以看出来。本来,助跑是为人体提供向前动力的,但A君一开始便将力量全集中到脚上,而且越跑越快,仿佛他参加的是短跑而不是跳远。结果他一时忘形,收脚不住……惊天一跳之后一看,哇!比最高记录多出五厘米,再往后一看,起跳时脚印超了起跳线二十厘米,A君及其啦啦队顿时大失所望。

B 君更紧张,有了A君的失败,他暗暗告诫自己一定要看准起跳线。似乎人人都觉得助跑越快就会跳得越远,从而把俩脚丫子当汽车轮子使。但A君给他的印象的确太深,导致他刚一看到起跳线便紧张得起跳,结果提前了二十厘米。到了空中B君才意识到自己太性急了点,又本能地收了收脚。旁边记录员如实记录:B君,一点五米。

C 君败得更冤。此人助跑、起跳都很顺利,却鬼使神差地斜跳了出去,倾斜角接近三十度。按跳程计算,的确够叫人拍案叫绝的,但人家却是按垂直距离测量的,差不多缩短了一半。C君悔得肠子都绿了。

依我看,跳高主要考验人的胆子。地上的防护垫覆盖的面积小得可怜,如果跳得太过卖力,越过垫子之外,还不得落个四分五裂的下场?因此选手们起跳时都会下意识地有所保留,以免横尸当场。

D 君便是受害者。此人初次试跳只差一点,将横杠打落下来。第二次有点紧张,直接骑在了横杆之上。第三次牙一咬,奋力跃起,终于越过了横杆,然而在身体安全降落的同时一只手越过垫子边缘,重重摔在地上,他痛得龇牙咧嘴——看来自由落体运动所转化的动能非同小可。

投掷主要锻炼臂力、腰力。看那选手们的胳膊,简直和我的大腿不相伯仲。轮到E君上场,此人活脱脱一再世李逵,全身肌肉黝黑,壮得绝对抵得上一头蛮牛。只见此君眉头一皱,一手紧握铅球向上推出,同时花了比投球更大的力气发出一声:“嗨!” 气势是有了,可一看成绩,我的血压噌地就上去了:怎么才五米?原来此君只顾使足力气却没调好角度,那球简直是竖直向上的,差点没把飞机给打下来。其实这种投法有五米的成绩已经很幸运了,起码没有被自己扔的球当场砸死。

篇5:学校运动会观后感

在这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金秋时节,我们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一个个小学生穿着干干净净的校服,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像一朵朵白色的小花一样来到了操场上。比赛的项目各种各样:有跑步,接力赛,扔沙包,立定跳远等等。随着裁判员的一声枪响,跑步比赛开始了,他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个比一个跑得快,天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为他们加油。最后一个项目是接力赛,轮到李程南了,她跑到半中间,一不小心摔倒了,皮也擦破了,但她还是坚持到了终点。一场激烈有趣的运动会结束了,妈妈说,得不得奖无所谓,重在参与。

下次运动会我一定会积极参加,为我们班争光。

篇6:学校的运动会观后感

首先是列队表演,我们班可是有第一名的经历呦!这回的列队表演我们信心百倍。看着一年级同学的列队表演,许多人都发出感叹:“这哪是列队表演,明明就是散步嘛!”轮到我们班表演时,大家站得直直地,尽量做准每一个动作。“友谊第一,竞赛第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我们的声音大极了,好像要把天上的云震下来似的。列队表演完了,我们各就各位――回到自己的观众席上。一开始我们光顾着吃东西:你给我一片饼干,我给你一粒糖果。那也许是因为没有轮到我们班竞赛的原故吧!

轮到我们班了。先是女子一百米赛跑,运动员还没入场我们就大声喊起来。运动员开始赛跑了,我们叫得更卖力了:“赖芷韵,加油!赖芷韵,加油!”只见她像离弦的箭一般冲了出去,一直遥遥领先。“是第一名,赖芷韵得了第一!”我们高兴极了。别的班的啦啦队见我们班得了第一,急得涨红了脸,决心在下一次竞赛时喊得更响。女子一百米赛跑的第二组开始了:“晏诗薇,加油!晏诗薇,加油!”我们将嗓门提到最大。“你得了第一,我请你吃糖!”一位同学向晏诗薇大声喊。晏诗薇虽然学过舞蹈,但却没学过跑步。她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得了个第三。接下来是男子一百米赛跑。“刘洪成,加油!刘洪成,加油!”大家一边喊着,一边挥舞着啦啦棒。说时迟,那时快,刘洪成一个箭步冲了出去,获得了男子一百米第一组的第一名。第二组是刘晨参加的百米赛跑,刘晨本来是遥遥领先的,但他却跑到别人的跑道上去了,刘晨发现后赶紧跑了回来,结果还是被判了零分,可怜的刘晨因为跑错了道,只能和第一名say bye-bye了!

这时,老师叫我过去,我满头雾水。陶老师说:“我想让你参加400米中长跑。”“什么?我﹍﹍”我吃了一惊。“我觉得你的耐力比较好,”陶老师信任地说。我只好去参加了,我行吗?我虽然上过体校,但那早已是历史了。我和赖芷韵一起来到操场。她在第一组,我在第二组。赖芷韵风儿似地跑了出去。赖芷韵你可要加油呀!指望我是没有希望的,我在心里默默地为她祈祷。毕竟是田径队出身,赖芷韵又得了个第一。轮到我了,我的心里像揣了个小兔子砰砰乱跳。我能行吗?我能拿第一吗?不管怎样,我要努力,超越自我,起码也得对起自己!“预备――开始!”随着一声枪响,我飞快地跑了出去。开始在第三,后来成了第四,不管怎样千万不要成为最后一名啊!我用余光扫视了一下后面的同学,还好,第五名跟我相差还有一大截。渐渐地,我开始感到腿脚发软,头也有些晕旋起来。“李向易,加油!李向易,加油!”同学们的呐喊声越来越响,我打起精神咬咬牙对自己说:“你可不能落后呀!这是你来到珠市小学第一次参加运动会,也是最后一次。你的输赢关系到全班的成绩。看,全班同学都在为你鼓劲呢!”﹍﹍最后我还是得了个第四名,同学们把我扶到坐位上。“不错,跑得不错。”陶老师走过来看看我说:“脸色还好,就是缺乏锻炼。”我一屁股坐下,眼泪都快流下来了。我看了一下赖芷韵:她得了两个第一,大气都没喘一下。我才跑了400米就累成这样,真没出息!

篇7:学校运动会观后感

一、竞赛时间:2012年9月28——29日

二、竞赛地点:本校田径场

三、参赛班级:中小学各班级

四、竞赛分组:小学一、二年级:丙组

小学三、四年级:乙组

小学五、六年级:甲组

中学:七年级组、八年级组、九年级组

五、竞赛项目:见报名表

六、报名办法及要求

1.小学每班男女生人数各不少于8人,每人限报2项,每项限报3人。

2.中学每班男女生人数各不少于10人,每人限报2项,径赛项目每项限报8人,田赛项目每项限报3人。

3.运动员必须是思想进步、身体健康、无残疾,本校正式学籍学生。

七、竞赛方法:

1.比赛采取最新竞赛规则。

2.投掷器械重量分别是:铅球(男,5kg,女,4kg);l垒球:250g.八、计分录取办法:

1.单项取前6名(不足6人减一录取,只有一人不比赛),按7、5、4、3、2、1计团体总分。

篇8:学校运动会成绩计分方法创新

一、几种创新后的计分方法的弊端

(一) 取前八名计分时, 各名次的得分分别计为9、7、6、5、4、3、2、1, 其他没有进入前八名的学生都得到1分。

相对传统计分方法, 这种方法有了进一步改进, 所有遵守比赛规则完成比赛者都能获得分数,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这种方法极有可能带有消极性。即, 在比赛中, 一旦参赛者认为自己进不了前八名而拿不到名次, 则会利用“进不了前八名, 但只要完成比赛都能拿到1分”的规则, 消极应对余下的比赛, 这将不利于对学生的拼搏精神的培养。

(二) 按项目报名人数计分。

如, 某项目共18人参加, 各名次得分分别为18、17、16、15……最后一名得1分。这种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由于是按名次拿分, 每名参赛者都能拿分, 并且拿到的分值与名次挂钩。因此, 在比赛中, 每个学生都能够拼尽全力完成比赛。但是, 不可忽视的问题是, 不同项目中对应的相同名次, 所得的分数也会不同, 如一个项目是18人参加, 按名次计分则为18、17、16、15……3、2、1;另一个项目是3人参加, 按名次计分则为3、2、1;那么, 3人参加的第1名得分只相当于18人参加的倒数第3名。这会造成参赛者对参加人数少的项目的轻视, 甚至放弃参加人数少的项目的现象的出现。

二、计分方法创新的建议

(一) 计分方法

首先, 要统计本校参加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的人数, 以该项目人数加1作为第一名的标准得分。其余所有项目的第一名均得到这个分值。除第一名与第二名相差2分外, 其余相邻名次均相差1分。如, 本校参加人数最多的一个项目的参赛者共20人, 那么, 21分就是所有项目第一名的得分。跳高项目有20人参加, 计分为21、19、18、17、16……3、2、1;200米项目有10人参加, 计分为21、19、18、17、16、15、14、13、12、11。即, 跳高项目的第一名与200米项目的第一名能够拿到相同的分值;在参加人数不同的项目中, 对应的相同名次能够得到相同的分数。此外, 接力、团体项目得分加倍, 破纪录得分加倍。

(二) 采用这种计分方法的原因

1. 保留了第一名与第二名的分差, 同时也使“力争第一、奋发向上”的精神得到了继续发扬。

上一篇:语文教师对幸福的感言下一篇:经销商大会活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