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学校概况

2022-07-22

第一篇:学校简介学校概况

学校概况(新)

学校概况

盐城工学院位于黄海之滨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盐城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经、管、文、理、农、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始建于1958年6月,1996年升格为本科高校。多年来,学校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机遇,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面向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建设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确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设立15个二级学院、5个教学部,开设5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440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0000多人,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生24000多人。近几年应届毕业生考取研究生率达1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学校现有迎宾大道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334亩。教职工1420人,专任教师1099人,其中:高级职称541人,博士、在读博士近400人。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一级学科省重点建设学科,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科技服务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拥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建设点。2013年,盐城工学院大学科技园被教育部、科技部认定为“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优秀教育科研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特色专业及学科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单位

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专业

江苏省重点专业(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专业、艺术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生物工程

第二篇:学校概况

民族教育的摇篮—吉尔嘎朗中学

吉尔嘎朗中学始建于1953年,是科左后旗第一所中学。座落在吉尔嘎朗镇旧博王府大院内。现有18个教学班,950名学生, 180名教职工,是一所纯蒙语授课的初级中学。

校园占地面积47679.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有林地2000亩,学农基地100亩。300米的环形跑道,运动场整洁平坦,体育器材库,各类器材设备齐备。

吉尔嘎朗中学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下,学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校承担着吉尔嘎朗镇、海里吐镇、查尔苏镇三大镇8万多蒙古族农牧民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

校园布局合理,校园中央博王府正殿伟岸矗立,拥有容纳30个教学班级的教学楼和1200张床位的学生公寓楼以及现代化标准的学生餐厅楼。教学设施 “四室一库” 淋浴室等达到了农村牧区一类标准。

校园充满着“团结、文明、勤学、创新”的和谐氛围。校舍间古木参天,人行道两旁花木簇拥,使人心旷神怡,实乃育人天堂。理化试验室、电教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一应俱全,堪称一流。

学校有150名专职教师,学历合格率99.96%其中区级教学能手8名,市、旗级教学能手及学科带头人70名。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稳中有升。学校领导班子7人组成,平均年龄46岁,是一支团结、协作,勤奋务实的领导班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各自独当一面并能够创新性的完成工作。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工作热情高涨,全体

教职工在教育工作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学校1998年被评为通辽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多年以来,办学水平综合督导评估一直被评为先进学校。2003年被确立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研究实验基地。2011年通辽市教育局教研室授予我校“教育科研实验基地”称号。我校承担的《有效教学行动策略研究》初见成效。2012年通辽市人民政府授予我校“文明单位”称号。同年在全市“双创建”活动中,我校学生宿舍被评为示范性宿舍;学生食堂被评为示范性食堂。

教育教学成绩在全旗一直名流前茅。每年中考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学生占90%以上。多年来,向上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新生,如师大附中、通辽蒙中、甘旗卡一中。技工学校等。2012年师大附中授予我校优秀生源基地称号。

在全旗各类活动中我校均能收获佳绩,“双合尔杯”竞赛创造了五届捧杯的佳绩。文体竞赛中,佳绩频传。2012年在全旗第十三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获得甲组总分第一名;在全旗第四届“放飞理想”中学乙组歌舞类艺术展演中,参赛的三个节目包揽了前第一名和两个第二名;美术类,个人作品获得第一名和第三名,书法类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素质教育的成果。受到了旗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在上级有关教育部门的领导下,我们有决心继续发愤图强,为民族教育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4年6月15日

第三篇:学校概况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2年由原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合并组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前身是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拥有109年的办学历史。百年沧桑、风雨兼程、耕养不辍,形成了“耕道、养德,理想、开拓”的校训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百年务农,百年树人”的优良传统。累计为社会输送了农业科技人才3万余人,遍布全省各县市,成为云南省重要的高技能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为云南的“三农”工作及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学院在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良好等次。《云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云发〔2010〕8号)明确指出,要“依托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加

学院分设小哨校区和茭菱校区,占地面积1058亩,教学行政用房72758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700台,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200万元,馆藏图书25万余册,电子图书17GB。学院下设畜牧兽医系、园艺与园林工程系、管理与信息工程系、生物工程系、公共基础部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6个教学系部共47个专业,在校学生5600余人。

学院主要以畜牧兽医、园林园艺、作物生产、农产品加工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计算机、文秘类专业兼备,形成了农业类专业为主较为完善的专业体系。常年招生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35个、五年制高职(专科)专业7个。其中,畜牧兽医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园艺技术、园林技术专业、作物生产技术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具有配置优化、管理科学、运行高效的教学科研保障体系。建有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和备课中心等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拥有700余亩的实习农牧场,建有服务于各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室)80个,校外实训基地100余个。目前共有省级以上示范性实训基地9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园林技术专业实训基地,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8个。

学院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316人,专业技术人员266人,博士5人,硕士和在读硕士研究生126人,教授15人,副教授(含副高)68人,“双师型”教师108人。近年来,学院获得中央财政支持项目3项,省级以上质量工程项目38项, 58位教师获农业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资格, 学院还聘请全国重点高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授,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力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学院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实行专科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教育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使学生具备“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继续教育有基础、发展有空间”的现代职业素质。学生毕业时,除获毕业证书外,90%以上的学生获得相应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由于学生在职业技能方面的突出表现,在第

一、

二、三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农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优秀组织奖等优异成绩。

学院学生就业率稳定,就业质量不断提升,已连续三年就业率达到98%以上,连续两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另外,我院毕业生还可通过参加专升本、入伍预征、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和实施自主创业、出国出境等实现就业。学院重视并不断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工作,大学生创业取得可喜成绩。目前,共有200多名毕业生成功自主创业。已连续两年获得“云南省鼓励大学生创业先进集体”,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获此殊荣的高职高专院校。2011-2012年,我院3名毕业生创业事迹得到《春城晚报》报道,15名应届毕业生获得共计87万元的创业“贷免扶

补”贷款。毕业生创业项目涉及宠物保健、特种养殖、植物花卉、农资连锁、兽药饲料、广告设计、家装材料等领域。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与日本、泰国、柬埔寨、荷兰开展校际交流合作。与日本国长野县南安昙农业高等学校已开展了20多年的校际交流,坚持互派教师和学生到对方学校交流学习。2006以来与泰国孔敬农业技术学院等10所学校互派留学师生8批次300余人次。与泰国、日本建立友好交流合作关系20多年,学院每年出资奖励30多名学生赴泰国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目前,有20多名毕业生先后到泰国就业,3名毕业生在泰国大学就读本科。

学院的发展与云南历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紧密相连,在重大历史事件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悠久的历史之外,还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13年朱德元帅曾在学校任体操教习,1929年云南第一任省委书记王德三在此任教,1936年国民政府云南省主席龙云曾为学校教学大楼题词“豳风基础”。1938-1939年,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文学院和法商学院曾在学院茭菱校区办学,1941-1942年学院原教学大楼曾为飞虎队招待所。

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学院将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百年务农,百年树人”的优良传统和“耕道、养德,理想、开拓”的校训精神。以“省级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坚持内涵特色兴校,加快推进学院的跨越发展,为把学院建成全国一流的农业职业院校而不懈努力。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2002年12月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云南省农业学校和云南省畜牧兽医合并组建而成。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的云南蚕桑学堂(昆明翠湖讲武堂旁),首开云南职业教育之先河。

光绪33年(公元1907年)与拟办的森林学堂合并为省会中等农业学堂,学校迁址贡院(今云南大学)。宣统3年(公元1911年)改名为省会中等农业学校。1931年改名为省立甲种农业学校。1923年将农业并入省立高级中学。1930年改称为省立第一农业学校。1934年改为省立昆华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37年学校迁址大西门外文昌宫(现学院茭菱校区)。

学校从光绪30年(公元1904年)至1949年共招收学生73个班,其中:农科21个班、林科6个班、蚕桑科11个班、染织科2个班、女子蚕桑科8个班、农林蚕讲习科6个班、畜牧兽医科1个班,高中农科5个班、林科3个班、农业推广科1个班、乡村师范2个班。

1950年3月昆华农校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接管,改名 为昆明农业技术学院。1954年农林科师生分出成立昆明林校。1956年水科师生分出成立昆明水校。为创办地州农校,1958年将动物饲养、专业师分到官渡区小哨,在此基础上成立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11月将植保、园艺、农学专业学生200多人、教工30多人下放到文山,成立文山农校;将植保、农学专业学生200多人,教职工近30人下放到临沧,成立临沧农校。1958年底昆明农业技术学院停办。1962年,省政府决定恢复并定名为云南省农业学校。1969年至1978年因“文革”停办十年。

1979年恢复办学,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学校得到了蓬勃发展。1988年被农业部评为“校外三结合基地建设先进单位”,1991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中专A等三级学校”,199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1994年被农业部评为“中等教育改革先进单位”,1999年被农业部列为“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连续多年为昆明市人民政府评为“文明单位”。为云南省农业战线输送了一大批中等专业技术人才,复校后至2003年7月,共培养毕业生4810人,为云南的“三农”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是在云南省农业学校相关专业的基础上创建发展的。1958年4月,云南省农业学校的动物饲养专业、兽医专业的学生和相关老师,被调离到昆明市官渡区小哨花庄河畔,创建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全校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创校。1968年至1977年学校因“文革”停办十年。

1978年恢复办学,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学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占地近千亩。1991年8月被农业部评为“B等一级学校”。1993年省人民政府授予学校“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的称号,1997年4月学校被省农业厅评为“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云南省畜牧兽医学校从1958年建校到2003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1958-1968年为十所创办时期;1968-1978年为十年停办期;1978-2002年为恢复发展期。44年来,共培养毕业生6455人,遍布全省各县市,还为广东省培养了部分学生,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年沧桑,风雨兼程。一百多年来,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已任,高举科学和真理的大旗,恪守使命,为社会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栋梁之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老校焕发了青春。改革进取,任重道远。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已成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沃土;她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是实施科技兴国战前驱,在新的世纪中,必将展理出新的风采。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第四篇:阳江各学校概况

阳江市2008—2011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

一、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现状

2007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33所,在校生68109人。其中,江城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5所,在校生5761人;阳春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0所,在校生24719人;阳东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9451人;阳西县高中阶段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8194人;海陵区高中阶段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948人;市直高中学校有6所,在校生19034人。

2007年,我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69.8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56.53%(含每年约5000人到外市就读人数)。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由乡镇初中、高中和农校改建而成,基础差,底子薄,发展缓慢。目前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比为7.5︰2.5,发展失衡。

(一)普通高中教育。2007年,全市普通高中学校共23所,其中独立高中9所;完全中学14所,在校学生51359人,比2006年增加4910人。其中,阳春市普通高中9所,在校生21919人;阳东县普通高中5所,在校生8410人;阳西县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7544人;江城区普通高中4所,在校生5161人;海陵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948人;市直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7377人。

(二)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10所(含技工学校1所,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6748人。其中,阳春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2800人;阳东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1041人;阳西县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650人;江城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600人;海陵岛试验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已多年未招生。市直中等职业教育学校4所,在校生11657人(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3592人,阳江市卫生学校1734人,阳江电视大学中专部1851人,阳江市技工学校4480人)。

(二)目标和任务。

到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普通高中在校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为6︰4左右,在校生11.15万人(如含到外地就读学生,我市高中阶段学生达12.65万),比2007年增加43478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生7.6万人,比2007增加24684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35542人(未包含到外地就读学生1.5万人), 比2007年增加18794人。

1、2008年,全市初中毕业生48505人,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32066人,增加学位12291个。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22399人,比2007年扩招4251人,在校生58162人,比2007年增加6803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9667人,比2007年扩招1947人,在校生22336人,比2007年增加5488人

2、2009年,全市初中毕业生49412人,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36325人,增加学位13361个。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24790人,比上一年扩招2391人, 1

在校生65343人,比上一年增加7181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11535人,比上一年扩招1868人,在校生28416人,比上一年增加6180人。

3、2010年,全市初中毕业生50714 人,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37033人,增加学位11154个。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25215人,比上一年扩招425人,在校生72404人,比上一年增加7061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11818人,比上一年扩招283人,在校生32509人,比上一年增加4093人。

4、2011年,全市初中毕业生52341人,高中阶段教育计划招生38738人,增加学位6672个。其中,普通高中计划招生26038人,比上一年扩招823人,在校生76043人,比上一年增加3639人;中等职业教育计划招生12700人,比上一年扩招882人,在校生35542人,比上一年增加3033人。

1、新建普通高中。

(1)新建阳西县第二中学。按照阳西县第一中学、阳西县奋兴中学的发展规模,阳西县须新建一所普通高中(暂名阳西县第二中学),以满足阳西县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阳西县第二中学规划用地3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2007年底已动工,2008年秋季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招生100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4800人。

(2)新建江城区中洲中学(暂名)。规划用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计划在2009年动工,2010年招生600人,到2011年在校生1200人。

2、扩建现有普通高中。

(1)江城区:2007年全区在校生5161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11688人。阳江市同心中学,现在校生2463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00人左右;阳江市英才中学(原城北中学),现在校生861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160人,2007年已新建教学楼、科学楼、学生饭堂、宿舍等,基本能满足教学要求;阳江市第七中学(田家炳中学),现在校生947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100人;阳江市漠南中学,现在校生89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100人,新增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现一教学楼已在建。

(2)阳春市:2007年全市在校生21919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488人。阳春市第一中学,现在校生5481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6000人;阳春市第二中学,现在校生3417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4200人,新增用地面积10亩,新增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阳春市第三中学,现在校生2871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200人;阳春市第四中学,现在校生3028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500人,新增用地面积30亩(在征),新增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一些项目在建);阳春市第五中学,现在校生2124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200人,新增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现一教学楼在建;阳春市春湾中学,现在校生1886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800人,新增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阳春市合水中学,现在校生1616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500人,新增用地约22.7

亩,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阳春市潭水中学,现在校生1035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800人,新增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现教师工作用房、综合楼、学生宿舍、饭堂等已在建。阳春市铜业中学,现在校生20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600人,新增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3)阳东县:2007年全县在校生841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11832人。阳东县第一中学,现在校生294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600人,新增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阳东县阳东中学,现在校生2139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00人,新增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阳东县合山中学,现在校生2216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00人,新增用地面积12亩,新增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阳东广雅中学(民办),现在校生445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1000人;阳东县东平中学,现在校生663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1000人。新增用地面积42亩,新增建筑面积3000万平方米。

(4)阳西县:2007年全县在校生7544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13000人。阳西县第一中学,现在校生4722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6000人,新增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阳西县奋兴中学,现在校生2822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00人,新增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

(5)海陵岛试验区:2007年全区在校生948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920人。阳江市海陵中学,现在校生948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920人。

3、阳江市第一中学、广东两阳中学根据现有办学条件,不宜再扩大办学规模,重点走内涵发展道路,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阳江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现有校园面积262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在校生3592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达8000人,需增加学位4408个。规划通过调整学校建设布局,新建和改建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增加学位。建设工程从2008年起至2010年秋季竣工。

2、阳江市卫生学校,现有校园面积18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在校生1734人,校舍可容纳学生220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达2500人,需增加学位766个。

3、阳江电视大学中专部,依托阳江电视广播大学办学,现有校园面积17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各类在校生5619人,现有校舍可容纳各类各层次学生600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达3942人,需增加学位1391个。规划通过征收校园附近的民房以扩大校园面积,同时利用资源优势,到市内县区设分校、校区,投资新建学校。

4、阳江市技工学校,现有校园面积约500亩,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生448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6500人,需增加学位2020个(具体规划由市劳动保障局制定)。

5、阳西县在县城选址新建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该校按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建设,2008年完成第一期工程并开始招生,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3000人。

6、阳东县塘坪中学,现有校园面积300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校舍可容纳学生2100人。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到3000人,需增加学位1959个。规划新增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条件成熟时与企业合作办学,在县城设立分校或校区,扩大实习基地,扩大办学规模。

7、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现有校园面积86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校生2178人,校舍可容纳学生2200人。该校第二期建设工程从2007年4月开始,2008年秋季投入使用,建成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标准运动场、德育教育基地。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4500人,需增加学位2322个。

8、阳春市在阳春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址内新建1所技工学校,到2009年秋季开始招生,规划到2011年在校生2800人,需增加学位2800个。

9、阳西县儒洞中学、阳西县沙扒中学、江城区城西中学需整合资源,借力发展,主要与其他学校合作办学。以上学校到2011年在校生合计达到1500人左右。

第五篇: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中心小学学校概况介绍

行中中心小学的前身是行中植基小学。于1974年从迁建至此并更名行中中心小学。2010年1月15日,我校有幸得到广州雅丽思企业联盟的资助后,在政府的批准下,学校更名为“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学校历史悠久,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行中雅丽思中心小学是全县首批县一级学校,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7人,教职工32人。

学校占地面积12309平方米,建筑面积2842平方米。设有多媒体教室、电脑室、语言实验室、科学实验室各1间;教仪室、体育器材室、图书室、少先队部室装备符合要求;其他场室全面配套;

学校运动场设置有二百米环形跑道和一百米直跑道,一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学校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设备齐全,办学条件优越。

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教育教学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学校师生勤教勤学,树立“以特色办学,以质量取胜”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创建“活泼、乐学、扎实、和谐”的良好校风,走出了一条“优化育人环境,提高教学质量”的办学特色之路。

抓好“三化”工作,优化育人环境是行中中心小学的办学特色。在“三化”工作中突出抓“早、恒、细、实”四个字,如今,校园绿化面积计3200多平方米,学校绿化覆盖率达到97%。

辛勤耕耘,硕果累累。行中中心小学于1999年评为梅州市“创建美丽校园”活动先进单位;2001年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1年评为(1996—2000年)平远县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2003年

被评为县“文明学校”;在中心小学的指导和辐射作用下,全镇小学从1999年至2009年连续十一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2013年被评为“县教学质量优胜单位”,“德育达标学校”。行中中心小学体育代表队分别于1999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7年、2008年连续七届全县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取得团体总分前六名的优异成绩;中心小学党支部分别于200

1、200

2、200

3、200

4、200

6、200

7、2008年度评为“县先进支部”。学校英语教研组和数学教研组分别在2012年、2014年评为“先进教研组”。2014年学校关工委被评为“先进集体”。

如今,行中中心小学的全体师生满怀信心,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以创建教育强镇为契机,为创办一所校园美、条件优、校风好、质量高的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小学寒假工作总结下一篇:学校节水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