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2024-04-15

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精选6篇)

篇1: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天然气管道集输技术

摘要:天然气集输系统是由气田集输管网、气体净化与加工装置、输气干线、输气支线以及各种用途的场站所组成。它是一个统一的密闭的水动力系统。天然气场站是天然气集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实现天然气集输流程符合低能耗、高效率的标准,国内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关键词:天然气 集输 流程 研究目的及意义

随着中国对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战略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改善,天然气这种优质能源得到了迅猛发展。天然气从进口开采出来后,首先要经过集输系统,天然气输气站场作为输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障输气运行和管道安全平稳的任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必须要对天然气场站各种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够最经济和最高效的开采和输送。当前背景及国内外相关研究

我国气田在地里地貌条件、工况和介质条件方面差别很大,有深层异常高压、高温、高产气田,有大面积分布的低渗透低产气田,有高含H2S、CO2气田,有富含凝析油的深层凝析气田,等等;而且大多数主力气田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处沙漠戈壁,荒无人烟,环境条件十分恶劣,交通非常不便,而有的则又位于人口稠密地区,位于广阔海洋。目前,针对不同类型气田的特点,已经形成了各种集输工艺技术。本文收集了针对川东地区特点大量资料。

国外各种类型油气田集输、处理工艺和设备早已实现了整套的密闭输送和处理流程,其井口、分离、计量、净化、脱硫、脱水、脱盐、加热等处理和储存设备都已定型达到了标准化、系列化、订购选用的程度。由于国内刚起步,所以本文将标准化、系列化、互换通用化作为天然气集输场站工艺流程设计的参考准则。

天然气集输场站主要承担各集气支线来气的汇集、分离、计量,然后输送至下游净化厂脱硫净化。场站内管线规格及生产设备规格型号均按生产需求及输送介质条件进行的设计、安装与投用。为了考虑适用性,一般留有一定的富余量。随着天然气的继续开采,压力、产能下降是必然的趋势,补充开发井的投产也是后期生产的需要。因此,原设计的集输场站也会随着生产工况的改变而出现不适应性,为满足生产要求,必须开展适应性分析,以提出相应的改造方案。

要想科学、经济有效地开发气田,那就要对天然气集输场站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分析。但是研究的内容并非仅限于集输站内,而是涉及到整个集输系统。集输系统中的集输官网(采气管线、集气支线和集气干线)、各种用途的场站(集气站、脱水站、天然气凝液回收站、增压站、清管站、阴极保护站和阀室等)和天然气净化厂(或装 置)等,甚至其所在环境都在研究范围内。主要研究内容:通过计算工况改变条件下的管输能力,天然气总硫分析,优化天然气集输场站流程、调整主要生产设施的结构,集输官网水力计算天然气技术场站内管道水力计算、计算管输流量、天然气总硫、场站安全运行分析等。还要提出集输场站适应性改造方案。

1995年,叶学礼对天然气集输场站管路与长输管路的水力特性进行了区别。站内管路水力计算采用达西公式,摩阻来数采用科尔布鲁克公式,局部阻力压降采用等效长度法。霍尔一亚伯勒奢式计算天然气压缩系数,孛公式计算动力粘度。可用计算机程序求解,对高、中压天然气集输站场量路水力计算具有实用意义。

1996年,罗晟、路国刚、孙森在大庆油田采油二厂在对4L 型石油气体压缩机的设备结构、特性、能量损失分析的基础上, 对该型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有效的技术改造, 合理地确定热力性能参数, 提高了天然气集输站气体压缩机的运行效率, 从而提高了天然气的外输能力和外供气量, 使压缩机的排量每台提高了50~60m3/ h , 输出压力达到了生产流程要求, 设备平均单耗由原来的01631kW·h/ m3 降到0157kW·h/ m3 , 压缩机效率提高3816%。每年可节电费27184 万元, 外供气量增加效益132128 万元。

1999年,程劲松荨,基于系统论和控制论原理,提出了天热气集精场站工艺流程的模块化设计方法。该模块化设计是一种适应性强.应用更旯活的先进设计,可节省时间和人力,缩短设计周期。论述了天箍气集精场站工艺漉程模块化设计的参考准则和基本原理,同时还舟龆了该模块化设计方法在四川石油蕾理局川南矿区排水拽气工程的天热气集精站场工艺流程设计中的成功应用。

2001年,蒋仕章、王寿喜、樊成文在建立系统数学模型系统观的思想上,建立了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以该模型为基础,将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转换为等价的仿真模型,编制了集气站系统生产过程仿真软件。针对实际工艺流程,应用适当的仿真方法对集气站系统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集气站系统数学模型、仿真模型和仿真方法的正确性以及运用仿真来研究和设计集气站工艺的有效性。

2002年,向启贵、熊军结合川、渝天然气输气管线情况,对输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据资料调查分析,输气管道事故主要来自于腐蚀、管材及施工缺陷统计结果表明,天然气输气管道事故发生概率约为3.21 次/ 103 千米·年。

2004年,平风梅、李红卫:介绍了1个小型天然气分输站利用工控机,通过PCI 746+多串口通信板、Adam4017模拟量输入模块、Adam4520232/485转换模块,采集SEVC—D体积修正仪和现场变送器参数的一种简单经济实用的实现方法。

2005年,郭艳林,谌贵宇、李巧、毛敏、李春艳结合西气东输管道工程在苏浙沪地区站场建设的经验,阐述了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天然气场站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为该地区的天然气工程建设程序提供了建议。

2005年,杨家笠、刘萍研究认为经济起输量是满足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率 时的最小输送量。对于管道工程的经济效益而言,管输量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界限,这就是经济输量。经济输量是使管道工程获得最大效益的管输量。

2005年,李文英等 通过运用由美国热电子公司生产的680HVM 型碳氢化合气体分析仪,确定了该仪器的最佳使用条件及泄漏量计算模式。利用该仪器两次对川西北气矿平丹输气管线上4 个输气场站的设备进行泄漏检测,并用美国ENVIRO METRICS 软件公司的F.E.M.S(fugitive emissions management system)泄漏管理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得出了所需要的天然气泄漏量的有关数据(即天然气泄漏量报告、泄漏点报告、泄漏点汇总报告、泄漏率报告等)。通过分析所得结果,认识到了对输气场站及时进行天然气外泄的检测并及时整改泄漏设备,对于防止和杜绝天然气泄漏、减少事故隐患十分必要。

2006年,王宏莉、何勇、罗勤、鲁春、何永强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总硫测定的概况。其中重点介绍了氧化微库仑法,以及用该方法进行天然气总硫测定的操作技巧和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的经验体会。

2006年,边云燕、郭成华回顾了国内外高含硫天然气集气工艺的成熟技术的应用,阐述了近年来国内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情况,主要包括分子筛脱水工艺技术,气液混输技术,高含硫气田集输技术,特种材质选择技术等。对我国高含硫集气工艺发展方向、重点技术进行了展望。

2008年,聂仕荣引进外国技术。加拿大Caroline 气田含H2S 36 %、CO2 7 %, 属高含硫天然气, 采用了气井→集气增压站→气体处理厂的工艺流程, 井场仅设井口节流阀控制装置, 集气管线材料选用低碳钢, 设有综合性的腐蚀控制和监测系统;Caroline 气体处理厂采用了MDEA 与Sulfinol 联合脱硫处置,Claus 硫磺回收工艺, SCOT 尾气处理技术;液硫采用保温管线输送, Rotoform 硫磺成型工艺;整个气田设有紧急反应系统和安全互助系统, 实现高度自动化管理。

2008年,李波、杜建合、赵东旗、韩耕根据生产运行的要求, 针对场站设计、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在树立场站设计标准化理念的基础上, 对场站传统的工艺流程进行了系列改造。在计量支路上加装流量调节阀;关键部位采取双阀密封, 减少气量漏失;充分考虑汇管预留口及自控系统的冗余性, 减少新增用户扩建工程量等。

2009年,谢雪梅、杜建合针对天然气长输管道沿线用户不同程度上存在的季节性用气量的差异,使分输站的供气方式及运行方案多有变化的问题,通过对下游用户用气规律进行了调查,确定孔板流量计的孔径规格,绘制现有支路及确定孔板在不同压力下的流量范围,分析选择出合适的供气方式,从而有效优化合理的管道运行方案。

2009年,Leif Idar Langelandsvik, Willy Postvoll, Britt Aarhus, Kristin Kinn Kaste这四人共同完成了一个用于精确计算管道输量的数学模型。在过去的这几年里,他们对以前的管道输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改善,也就是所谓的“容量测试法”。这里说的改善是对该模型的深层次的开发,其中特别是对传热的改善,使得该模型比以前更加精确,也更加适合用于管道输量的计算。运用计算机实时处理技术,把海底温度的变化规律建成一个模型,英国气象机构的海洋陆架模型证明:在北海的绝大部分地区,通过该模型计算海水的温度值,其实时现报的温度值和两天以内的预测温度值是最可用的。未来天然气集输场站研究的方向

对天然气集输的要求是安全、经济、高效,因而研究的方向也永远是朝这几个方向努力。

3.1 气田集输系统工艺优化

高含硫气田在选择合理的集气工艺方案时,首先应尽可能简化集气工艺,减少站内气体泄漏;还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因素,减少气田内废气、废水排放点。从而达到方便生产管理,提高集输工艺经济效益的目的。

通过对国外高酸性气田开发情况的调研来看,净化厂靠近气田建设,气田集气采用湿气输送工艺是较为成熟的、经济的。因此,在气田集气工艺总流程设计时,应对天然气性质、气井产量、气井压力和温度、天然气中的含水量等基础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方案对比,确定气田采用干气输送工艺或湿气输送工艺、单井是否设置分离器等工艺方案。

3.2 防止水合物技术

针对目前国内外高含H2S 和CO2 气体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现状及水合物抑制剂的发展趋势,开发高效、低毒、价廉的水合物新型抑制剂及其应用技术,是高酸性气田水合物防治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新型动力学抑制剂的研制,将对气田集气工艺技术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优化站场工艺流程、防止开采过程中H2S 泄漏,减少工程投资起到关键的作用。

3.3 高含硫天然气开发防腐技术研究

防腐技术研究是开发高含硫气田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虽然从材质的选择上,可按相关技术标准进行选材(如ISO 3183-3 ,这是专门为酸性环境和海底环境用管道制定的国际标准),但对于高H2S 分压的输送管、压力容器钢的抗SSC、抗HIC 性能仍应作进一步的评价研究;对于高含H2S、高含CO2 环境中,如何准确的对管道及设备用碳钢、低合金钢及其焊缝的腐蚀速率测试,确定合理的腐蚀裕量还应作更深入的研究。

3.4 耐蚀合金钢、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前景评价

耐蚀合金钢、非金属材料可从根本上解决含H2S、CO2 天然气集输的腐蚀问题,但由于耐蚀合金钢价格昂贵、非金属材料抗破坏能力较差等原因,使其在高含硫气田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对于以上材料的性能、技术经济指标的对比、现场安装技术和现场试验等还需作进一步验证。

3.5 缓蚀剂和硫溶剂加注技术研究 通过对缓蚀剂、硫溶剂性能和加注工艺的进一步研究,确定10 %~17%H2S , 5%~10 %CO2 的气井和集输管线缓蚀剂和硫溶剂,以及相应的加注工艺,并提出缓蚀剂的最低保护浓度和加注要求,制订缓蚀剂和硫溶剂的现场应用和管理规程。从而为高酸性气井、地面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

3.6 腐蚀监测评价技术研究

结合国外腐蚀领域发展的综合技术———在线腐蚀监测技术,即在管道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测量管道内壁腐蚀的技术,开展适应高含硫环境下的在线腐蚀监测技术研究。结束语

天然气集输场站不是独立存在的,它的下游有气体处理厂、输气管道系统等。他是气田集输系统的一部分,对集输场站进行研究分析时,要将气田集输系统中所有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场站采用的生产工艺是保证天然气顺利输送到气体处理厂的措施之一,集输工艺与下游系统密切相关。气体处理厂的处理工艺根据上游气井分布、井口压力、产量、气质条件和下游用户对气质的要求而确定,气体处理厂的处理工艺对原料气进厂压力要求而影响气田集输系统的运行压力及集输过程的生产工艺。另一方面气田集输系统的工艺选用必须与地下开发方案结合起来考虑,它受配产计划及井口物流、温度、压力等的制约。

参考文献

[1] 叶学札.天然气集输站场管路水力计算.天然气与石油[J],1995,13(3):1~5. [2] 向启贵 熊军.天然气输气管道环境风险评价.石油与天然气化工[J],2002:71~75.

[3] 罗晟 路国刚 孙森.改进天然气集输增压站气体压缩机运行特性的实践.油气田地面工程[J],2000,19(5):16~18.

[4] 边云燕 郭成华.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工艺技术的新发展.天然气与石油[J],2006,24(5):28~31.

[5] 聂仕荣.高含硫气田集输与处理技术.油气田地面工程[J],2008,26(7):45~46. [6] 蒋仕章等.集气站系统模型与仿真研究.天然气工业[J],2001,21(3):79~81. [7] Leif Idar Langelandsvik,Willy Postvoll.accurate calculation of pipeline transport capacity [EB/OL].[2010-3-31].http://www.env-impact.geo.uu.se/135Kallander.pdf [8] 李波 杜建合 赵东旗 韩耕.天然气分输站设计的适用性改造.天然气技术[J],2008,2(1):51~55.

[9] 谢雪梅 杜建合等.天然气管道中间分输站运行方案的确定与优化.油气储运[J],2009,28(2):23~25 .

[10] 郭艳林 谌贵宇 李巧 毛敏 李春艳.东部地区站场设计经验浅谈.天然气与石油[J],2005,10(23):5~8. [11] 杨家笠 刘萍.论天然气输送管道的经济起输量与经济输量.9th Pacific Association of Quantity Surveyors Congress[J],2005,9:1~7.

[12] 王宏莉 何勇 罗勤 鲁春 何永强.浅谈天然气总硫测定.石油与天然气化工[J],2006,35(3):236~239.

[13] 李文英等.输气场站天然气泄漏检测及分析.天然气工业[J],2005,25(6):119~121.

[14] 程劲松荨.天然气集精场站工艺流程的模块化设计.天热气工业[J],1999,19(6):69-7.

篇2: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关于社区对未成年人犯罪影响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并取得了不少成果。现阶段关于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以各种普查性资料为依据,加以分析或辅以其他类型的研究试验,得出社区的影响效应。他们提出的社区影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理论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社区机构资源模式。jencks和mayer在1990年发表的《在贫困社区中成长的社会后果》一文中提出未成年人行为受社区影响的社区机构资源模式。机构资源模式是指社区中是否有足够的警察,是否能够提供可以促进学习的设施,如图书馆等,是否有公园和活动中心等能促进儿童社会化的社会环境,是否有促进居民健康发展的社区服务等等。这些资源的多少和质量会影响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发展。社区中的学习活动和设施,如儿童识字活动、图书馆等等,通过父母的适当利用,可以诱导或促进未成年人的发展,特别是在入学准备和学习成绩上。

2、社区组织度模式。组织度是指社区居民之间的相互联系程度和相互监督程度等。研究者认为,社区的结构特点,最显著的如社会经济地位、居民搬迁率、种族混杂程度、流动人口混杂率等,能决定社区中正式和非正式机构对居民、特别是对未成年人的监管力度,能促进和阻碍未成年群体的问题行为和居民的行为偏差,因此,这个机构强调社区的社会组织特性,特别是正式和非正式的控制机制。

3、流行模式。流行模式是jencks和mayer在1990年发表的《在贫困社区中成长的社会后果》一文中提出的社区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影响的理论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假设邻居和同伴的不良行为会影响其他人的行为。社会组织性缺乏理论认为:同伴可能是社区内的不良因素消极影响未成年人发展的主要机制;因为缺乏社会机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管理未成年人的行为,同伴的影响就开始起作用了。有研究者认为,同伴对未成年人的影响可能更大,与其他环境相比(如幼儿园、家庭等),学前儿童在社区中与同伴的接触最多,也更多的受到攻击型同伴的影响。而且贫困地区的未成年人和单亲家庭的未成年人最容易在社区中受同伴的攻击(sinclair等,1994)。如果未成年人的活动无人监管,对这种攻击行为的容忍度更会增大。

4、美国著名犯罪社会学家赫西认为:大多数人之所以从未犯罪,是由于有外在的社会控制机制将其抑制。外在社会控制包括社区、家庭、学校等,如果一个社会中这种控制机制受到削弱或消失,犯罪就会不受约束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外在控制,赫西则认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社会传统活动的参与,参加程度的不同直接影响未成年人的行为方式。赫西认为,较深入地参与传统活动,就会缺少从事越轨行为的时间和精力,就会将个人从犯罪行为的潜在诱惑中隔离开来,使个人没有时间和精力感知诱惑,考虑和从事犯罪活动。赫西通过对旧金山地区45-55名未成年人犯进行的调查表明,大约有四分之三的犯罪未成年人时常觉得无事可做,空闲时间很多。另外,如果从事的不是传统活动,而是诸如抽烟、酗酒等活动,犯罪的可能性也会大为增加,可见,闲散未成年人的整日无所事事以及不合理的活动会导致犯罪行为。如果未成年人不愿意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家庭和学校事务上,他们从事越轨行为的可能性将随之增加。

篇3: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古筝,《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音乐探索》,《黄钟》,《乐府新声》,《交响》,《艺苑》,《星海音乐学院院报》

全国七所音乐院校的校刊创刊起至2003年中共发表了古筝方面的文章79篇, 按其内容分为以下几方面:

一、关于古筝传统流派风格及演奏技法16篇

对于各个传统流派的论述主要从右手的特色技法, 和左手的揉、按、滑作韵来论述。不同的流派有着其不同的右手技法, 如山东筝派的小关节摇、河南筝派的大关节摇。但是传统流派风格韵味的所在是集中体现在左手的揉、按、滑技法上, 潮州、浙江、客家三家南方筝派音乐细腻、委婉, 揉弦、花音相对较缓慢、柔和。河南、山东北方筝派音乐豪放, 左手多为颤音, 上滑音速度快。研究成果比较丰富的是潮州筝派, 不仅仅从演奏技法、总体风格上叙述, 更具体的从它的乐曲加花、变奏手法、调行变化、乐谱、演奏形式等来叙述。其次是山东筝派代表人物赵玉斋先生及杨娜妮对山东筝派的研究成果也比较详细。

二、关于古筝某一演奏技法概述11篇

对于某一技法得论述中, 发展最快得是摇指技术。古筝作为弹拨乐器, 其发音是以点状的音为基础的。而遥指则是由密集、连贯的点状音组成的线条状的音, 用来表现悠长的、歌唱性的旋律, 是古筝这一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 创作手法的不断创新, 在近现代筝曲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技法。在搜集的文章中分别从以下几方面给摇指进行了分类:

1. 按照弹奏摇指的手指来分, 可以分为:大指摇、食指摇、中指摇等, 双摇、三摇、四摇;

2. 按照弹奏摇指时用力的主要部位来分, 可以分为:臂摇、小手臂摇、腕摇、小或大关节摇 (大关节快速托劈) ;

3. 还可以分为:扎桩摇和悬摇;

4. 从左右手分, 可以分为右手摇指、左手摇指;

5. 还有摇指与其他指法的结合:扫摇、弹摇;

其中左手摇指是借鉴右手摇指在最近十年出现的新指法, 它使得线性的旋律也可以出现在了左手声部。弹摇是拇指摇弦其他食指、中指、四指同时弹奏其他音, 这种指法和双摇、三摇、四摇一样能使得一个手上的拇指在弹奏一条线性旋律的同时其他手指奏出第二甚至第三个声部来, 如果加上另一只手的弹奏就可以同时出现三个甚至四个声部, 极大地丰富了古筝声部的表现力。

出摇指之外就是对于左手颤音的论述, “吟”的颤弦速度和幅度都慢, 稍快一点的“揉弦”, 然后是“小颤”“大颤”。

三、关于古筝历史、技法发展13篇

从最早记载古筝的文献推算古筝最早的产生年代, 并从古筝的流传、演奏技法的发展来叙述古筝的发展情况。目前具史料记载古筝最早是由秦国逐渐向中原地及东南沿海流传的, 并在这些地区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目前所见的河南、山东、浙江、潮州、客家等流派, 闽南筝也自成一派, 陕西筝在近30年中发展迅速, 也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特色。建国以来, 借鉴西方音乐传作手法, 诞生了一大批以个人创作为主的新曲目, 从原来注重左手作韵的传统筝曲, 发展到了注重双手弹奏的近代创作曲目, 之后又涌现出大量的打破常规五声音阶排列的现代筝曲, 并且技巧难度大大增加, 古筝的表现手法得到了更大空间的开发, 表现力在不断地丰富。

四、关于筝曲的分析12篇

乐曲分析有助于我们在演奏中更准确地把握乐曲所要表达的意境和作曲者的原本创作意图。目前所见的文章中, 对以下乐曲做了分析:传统筝曲《寒鸦戏水》《平沙落雁》《诸宫调·粉红莲》《渔舟唱晚》;传作筝曲《剑令》, 王建民乐曲成因分析。

五、关于古筝演奏中音色、用力等问题的探讨9篇

音色是音乐的审美要素之一, 演奏中的音色取决于多方面, 就古筝来说使用的义甲的长短、宽窄和厚薄, 还有演奏者触弦角度, 触弦的快慢、力度的轻重等等。在所搜集的论文中从指法和力度上对音色的变化做过论述, 对于其他因素还没有见到有研究成果。

演奏从生理上来说是身体有机协调的运动过程, 对于古筝演奏过程中生理运动的合理性, 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有从外在的演奏姿势来谈, 有从演奏技术的紧张与放松来谈, 也有从某个部位的具体运用来如, 王中山的《论古筝演奏中手心的运用》。

还有对于古筝指法符号的讨论。由于古筝在长期的流传中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几大派别并且在乐曲的记录上不是使用的详细的乐谱, 在新创作的乐曲中出现的新指法没有统一的规定, 所以在很多指法符号上, 各地出现了一些差异。有时候会出现同一个演奏技法又不同的符号表示, 或者是相同的符号在不同的乐曲中会表示不同的意思。

还有为数不多的两篇论文对从不同的方面来讨论古筝的审美问题。

六、关于古筝定弦等理论的探讨8篇

古筝由于其形制上的特点使得它在的音准在经过演奏之后会有一些改变, 这就使得我们要经常检查古筝的音准, 那么在调音的时候我们是按照什么样的律制来校音呢?是十二平均律、纯律还是五度相生律?这些经过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结果表明使用泛音来调整古筝的音准是比较可行得方法。

还有在现代筝曲中, 人们在演奏技法不断发展的同时, 也开始探索古筝调性上的突破即在同一首乐曲当中尽可能的突破单一的调性, 因此在演奏一首乐曲的时候怎样转调又成为了一个新的话题。

七、关于古筝教学4篇

古筝教学早些时候更多的采用中国“口传心授”的传统传承方式, 看的乐谱是只记录乐曲骨干音和节奏的基本谱, 乐谱只是一个参照, 学习者在最初就演奏简单的基本谱, 之后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各种各样的加花、变奏手法, 艺术造诣越深, 其加花、变奏手法就越丰富多彩。因此在早期教授传统乐曲时, 会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 即使是现在使用的详细谱“简谱”也不能从谱面上反映出各个筝派的风格来, 老师的“口传心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比如潮州活五调的就使不熟悉潮州音乐的学习者在风格把握上无从下手。在谱面上反应不出“五”字的具体音高, 究竟活到什么程度, 还有很多具体的揉弦、按音都是谱面子无能为力的。这都是传统乐曲教学中遇到的大家正在解决的问题。

我们的古筝教学在教材上的研究几乎是空白, 从基础的到高级的, 从传统的到现代创作的, 我们应该把这些曲目系统地、有序地整理出来, 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八、关于流派传人的介绍6篇

传人是一个流派的旗帜, 他们引导着一个流派的发展方向, 是一个流派风格的最好体现。建国后各个流派涌现出了其各自的领军式人物, 河南的曹东扶、山东的赵玉斋、客家的罗九香、潮

亲身体验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结合中国戏歌《故乡是北京》

杜林峰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亲身体验音乐作品的重要性, 以作品《故乡是北京》为例, 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亲身体验音乐作品的具体步骤。在内容上, 技巧上和情感上分别对作品《故乡是北京》进行分析;二、由亲身体验音乐作品展望音乐教学。

关键词:亲身;体验;音乐作品;故乡是北京

歌唱是通过声乐来表达情感的一门音乐艺术, 它的出现成为了音乐形态的最早体现。古人云:“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 (《乐记》) 。歌唱艺术将人们的思想感情经过艺术加工后, 用生动的音乐语言巧妙地诠释内容, 当歌者与听者在思想的某处产生交集并发生共鸣后, 便会耐人寻味, 感慨万千, 正所谓:“一声唱到融神处, 毛骨萧然六月寒。” (朱权·《太和正音谱》) 。歌者若想运用高超的技艺吐露歌曲的情思, 展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感染力, 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达到“乐为心声”, 就要通过亲身体验音乐作品。那么, 如何亲身体验音乐作品呢?

一、亲身体验音乐作品的具体步骤

1. 内容

《故乡是北京》是一首耳熟能详的民族声乐作品, 它将传统的民歌与京剧融为一体, 因此被称为“戏歌”“京歌”。要把握这首歌曲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容, 就要进行如下分析:

(1) 了解词曲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故乡是北京》是由词作家阎肃、曲作家姚明创作的, 当中吸收和借鉴了京剧、说唱艺术、京韵大鼓等多种音乐素材, 可以说是将现代的作曲技法同民族戏曲板式和音调相结合, 彰显了中国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宏扬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精髓。

(2) 理解歌词内容, 把握主题思想

歌曲一开始就点明主题, 直接性地表达了对北京的热爱之情。如歌词:“走遍了南北西东, 也到过了许多名城, 静静的想一想, 我还是最爱我的北京。”歌词中怀揣着满腔的激情, 点缀着浓浓的深情, 非常振奋人心。歌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北京的传统景点:天坛、北海、芦沟桥等, 城市风貌: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 并以最普通而又最具代表性的四合院、油条、豆浆、家常饼, 来展现对北京的乡音乡情, 贴近生活、打动人心, 强调北京在我们心中, 永远属于心灵深处一首永垂不朽的歌。

(3) 分析曲式曲调, 体验情感内涵

《故乡是北京》的结构为三段式。第一部分是散板, 旋律柔美, 富有强烈的抒情性, 行腔自由, 直奔主题。速度较为缓慢, 借鉴了京剧中的西皮慢板唱法。第二部分出现了新的对比性音乐材料, 借鉴了京韵大鼓的演唱特点, 即“半说半唱”“唱中有说”“说中有唱”。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 在速度上稍有变化, 借鉴了京剧中的“紧拉慢唱”。

2. 技巧

歌唱中气息的保持、共鸣腔体的打开、声音位置以及音色的统一, 对于演唱者的自身感受是非常重要的。在演唱中要达到知行统一, 灵活应用身体各项机能, 达到歌唱运动的平衡。对于《故乡是北京》中间部分的演唱, 应该把握好气口, 注意换气州的林毛根、浙江的王之、闽南筝的陈茂锦, 在此之后各个流派在全国得到了大范围的推广, 出现了更多优秀的演奏者, 他们继承传统开拓创新, 使得古筝的事业蒸蒸日上。但是也有很多优秀的流派传人没有得到很好的介绍, 没有为人们所广泛的认知。在李萌老师出版的《中国传统古筝曲大全》, 就是搜集了古筝各大流派不同传人演奏的乐谱, 想以此来使人们在古筝学习中不仅仅是掌握一个传人的传谱, 更应该在此基础上关注更多传人的传点, 做到音与音、字与字之间的灵活转换, 始终保持在统一的歌唱位置上。第三部分中, 虽然主题几乎和A段一模一样, 但节奏和速度却似散板, 并建立在京剧的“紧拉慢唱”之中, 与钢琴的流畅伴奏形成鲜明的对比, 又达到了和谐统一。歌曲结束时, “最爱”两个字, 要将气息控制好, 随着气息的流动, 把情绪推向最高点。

3. 情感

人的情感体验往往是生活阅历或是通过其他艺术形式间接性的积累。在歌唱中, 需要感情的真实流露, 而一个不懂感情或没有亲身体验过感情的人, 是很难表现出歌曲的内涵。脱离了情感的表达, 光凭借漂亮的声音是不可能传达出感人肺腑的音乐之情;同时, 没有声音技巧的支持和掌握, 再丰富的情感也难以抒发出来。所以, 我们要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 将技巧与情感相互贯穿、互为融入, 才可达到更高、更理想的歌唱境界。

二、由亲身体验音乐作品展望音乐教学

古话说的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引导学生学习声乐的过程中, 要从音乐文化、音乐语言、音乐情感等方面着手, 进行科学的技巧训练, 每首作品都会展现不同的风格。要将歌曲淋漓尽致地表达完整, 就得多了解歌曲的文化精髓, 学习艺术文化, 阅读文学作品, 进而提高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让学生在体验中领会音乐的真谛, 感悟音乐的魅力, 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提高演唱水平和文化涵养。在亲身体验音乐的过程中, 学生要有自己的主观意识, 在意识中摒弃坏的东西, 保留和延续好的东西, 并且能够不断地突破自己, 找出自己的闪光点, 博采众长, 同时还要善于沟通,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大胆尝试, 敢于创新。

结语

对音乐作品的亲身体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它之所以重要, 是以人为主体, 直接去感受和体验, 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音乐学习具有因人而异的特点, 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处理也各有所长, 正如人们所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要在不断的积累与探索中使音乐的发展道路越拓越宽, 与时俱进, 为音乐艺术构建一个和谐稳固的家园。

参考文献:

1.《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 曹理、何工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年版.

2.《中国戏曲文化》, 夏兰编著, 时事出版社, 2007年1月版.

3.《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 何晓兵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8月版.

4.《声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李星佚, 载《文化月刊》, 2009年11月版.

杜林峰 (1988-) , 女, 甘肃兰州人,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

谱。“因为一个流派是整体的、多面的、流动的, 同时也是变化着的, 如果把它固定化、单调化, 就会使它失去生命力。”所以, 关于各流派更多传人的研究也是有待我们去发掘的。

作者简介:

篇4:深度翻译的文献综述

【关键词】深度描写 深度翻译 注释 文化人类学

一、引言

文化人类学是研究人与文化的科学,或者也可以讲是从文化这个角度研究人的科学。美国翻译理论家阿皮亚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下并受到了深度描写的启发,提出了“深度翻译”的概念。深度翻译是翻译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对丰富翻译研究的理论话语,开阔翻译研究的理论视野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深度翻译的来源——深度描写

1999年,文化人类学的解释学转向代表人物者克利福德·格尔兹提出了民族志的“深度描写”方法。“深度描写”是人类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注重细节、强调阐释的研究方法,格尔兹提出文化不是一种引致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的力量;它是一种风俗的情景,在其中社会事件、行为制度或过程得到可被人理解的——也就是说,深的——描述。深度描写式的民族志感知、阐释行为之间的文化层次,建构一个分层化等的意义结构,解释“这些陌生的行为在那些陌生的地方所具有的自然的意义”。“深度翻译”是对“深度描写”的借鉴,继承了后者对“语境”和“意图”的重视,并在当代文化相对主义的大背景下充分关注文化差异,对文化翻译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三、深度翻译的涵义

在深度描写的基础上,美国理论家夸梅·阿皮亚创造出“thick translation”一词,中文译为“深度翻译”或“厚翻译”,具体做法指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阿皮亚提出三个深度翻译的理论要点:第一、强调意图的重要性。在很多情况下,了解语义并不等于理解意义。话语是行为的产物,因此和所有行为一样,都具有某种产生的理由,或者说是意图。第二、强调语境的重要性。阿皮尔认为,要了解说话者的意图,就要把握语境,需要“深度语境化”。第三、充分关注差异。

四、深度翻译注释的类型

对于“深度翻译”的具体实践,即添加注解、评注的深度语境化。注释是对已有作品中的词语、内容引文、出处等所做的说明,一般是针对作品的疑难处进行说明,目的在于使人们能更准确、完整地理解作品。如下分析了深度翻译具体实践中,注释的类型:

1.专有名词解析。这是注释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一部分。专名包括选文中出现的历史人物、地名、概念术语以及选文的来源书籍,这部分注释内容构成全部注释的大多数。

2.背景信息。强烈的读者意识和服务意识,构成了本书注释编选的一条基本原则。在这部分注释中,读者可以看到文化方方面面的信息。

3.文内互文。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注重历史传承的民族。在思想传统上,中国人素有崇古、崇权威的较强倾向。这点也反映在中国古代翻译话语中。后世论者经常援引前人的话语来证实自己的论点,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阐发,提出自己的观点。

4.文外互文。这部分内容指向翻译话语体系的研究,注释中在对某些概念作出语境化解释之后,往往会给出这一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供对相关论题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参考。实际上,其他类别的注释都或多或少提及后人的相关论述与研究,这里主要是按注释内容的独立性作为归纳标准。

五、深度翻译的研究价值

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源语言文本中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富有诗意的独特表达风格,译者只有通过深度翻译添加各种注释或评注,才能阐释出源语言文本中丰富的语言和文化语境,从而在目的语中充分再现源语言“意义之网”中的语境意义和原作者的意图。

翻译标准的制定不仅与原作内容、风格、文本类型和原作者的意图密切相关,还要考虑文化、社会现实、翻译目的以及读者需求等因素。译者的选择应以是否恰当为依据,在尽量贴近原文和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之间寻找平衡。文化人类学视角的深度翻译策略,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首先,拓展了译者的话语空间;其次,再现了历史文化语境,使他者文化发出自己的声音;第三,促进了多元主体间的对话;第四,加强了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第五,强化了译者作为文化协调人的文化身份,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提供平台。

六、结语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频繁的格局下,深度翻译在翻译实践中越来越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翻译方法。深度翻译由深度描写衍生而来,是在翻译文本中,添加各种注释、评注和长篇序言,将翻译文本置于丰富的文化和语言环境中,以促使被文字遮蔽的意义与翻译者的意图相融合。深度翻译理念在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对文化的传递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Appiah,K.A.(2000).Thick translation[A].In The Translation Studies Reader[C].L.Venuti.(ed.).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2]克利福德·格爾兹.韩莉译.文化的解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篇5:地理方面的文献综述

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入,中学地理教学有了较大的改观,但现状仍不容乐观。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指出目前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深入中学地理教学改革提出意见。

地理是一门传统学科,它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西方,地理学科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四大发展战略学科之一,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未来发展。然而在我国,地理曾一直处于“副科”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21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我国考试制度的改革,地理逐渐引起我国教育的重视,在中学课程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但是地理教学的现状却仍不容乐观。

1.中学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现状分析

本文试图将目前国内中学地理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阐述清楚,并提出中学地理教学的相关改革意见。

首先,中学地理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状况存在的原因包括:其一,在初中阶段,地理是一门副科,所占分额很小,学生很难认真对待。其二,许多学校也不重视地理教学,对学生学习地理的要求不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压力比较轻。其三,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课程的学习任务比较重,占用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暇去深入学习地理。

高中地理进入高考学科以后,由于高考升学的需要,高中地理学科的地位突然攀升,到后来与其他高考学科平分秋色,学校及教师花费了不少力气,每年高考地理学科成绩总的拉分率呈上升趋势,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认知问题,随着地理学科在高考学科中的全面提升,经历了不重视乃至歧视——比较重视——非常重视之历程。

通过研究各类文献发现,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中学地理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都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仍普遍存在。虽然各种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步被运用,但大部分的中学课堂还拘泥于“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主要的问题:

1、一部分中学对地理教学作用缺乏认识,仍然将地理放看做“副科”消极对待。12、在课堂教学中,还比较多的存在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现象。

3、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较少,相应的地理教学基础设施短缺。

4、对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认识了解与评价存在模糊之处。

2.教师队伍现状堪忧:

根据周卉等学者的研究表明,教师队伍现状堪忧,目前从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就其所具有的从事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教学技能、专业教学技术来说,绝大多数是无可非议的。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实施至今,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配备虽然有所改善,但初中地理课程教学地理专业的教师奇缺!如果高中地理课程教学的教学状况要有所改善,质量要想有个大幅度的提高的话,那么初中地理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业务素质就应亟待提高。

3.教学设备问题

地理课不仅具有综合性和空间地域性的特点,而且也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作为地理教师,要想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但要具备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教学能力,同时应用好必要的教学仪器,如地理挂图、地球仪、经纬度模型等。但从各类文献研究资料看,除少数东部地区重点中学以外,大部分如西部,西南部地区中学都存在地理教学仪器奇缺的现象。

4.教学内容方面:

一是教学目标以偏概全,缺乏有机整合。许多教师把传授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当作教学的基本宗旨,忽视了思维训练与科学观念的培养与渗透,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二是教学内容缺乏有机拓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内容上的问题直接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被动学习,缺乏地理思维能力,死记硬背等。三是教学方法不当,重演绎,轻归纳。缺乏有效的探究。

5.提高中学地理教学的对策研究:

总结以上各类问题,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感受经验提出相关对策:

1、适当提高地理课程教学在高考特别是中考中的学科权重及升学分额比重。

2、充实和改革学校地理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地理课程教学时数。

3、编写出版优质地理教材,提高地理教学水平。

4、加强地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相应的地理教学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学校地理教育作用。

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注重加强有效教学,广大教师对有效教学概念的理解多样,没

有形成统一的深刻认识。多数学者能够理解到有效教学概念的主旨:有效教学要实现教学中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的统一。有的学者则提出有效教学是在一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后,指导学生完成基础的地理学习任务,促进学生内在地理素养发展与全面发展,包括地理知识、智力、情感、创造力、思维与实践能力等的全方位发展。但目前学者们对有效教学的延吉只要集中在有限的几个方面,并且研究的内容多有重复,研究的问题不深刻,层次不清晰。

综合各学者的研究来看,我觉得主要在教学中亟待提高的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注重案例教学:首先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启发性以及教学过程的互动性等特点,案例教学能丰富好加深学生对抽象理论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增进教学效果,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要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以及社会实践为基础展开,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动手做”和“动脑思考”等一系列活动中体验感悟乃至发现和解决问题。比如注重地图的使用,地理制作,以及办地理墙报等。

结论:综上所述,中学地理教学现状,无论是学科地位认知问题,还是师资队伍素质问题,教学设备问题,教学内容方面的问题等这些都需要教育决策者与民众引起足够的认识,从多方面来认识和改革地理教育,可观的了解并摆正地理课程教学的学科地位,客观实施地理教育改革的各项措施,上述诸多问题则基本可以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 苗长虹中学地理的教学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 仇海庚.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的改革思路[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73)

【3】 霍海洲.地理课题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J].地理教学,200(05)

【4】宫作民.我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沉思和展望[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04)

篇6:关于地理方面的谚语

1、“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

2、“坐地日行八万里”。(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

3、“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4、“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 广西白州

5、上下四方曰宇, 古往今来曰宙”。(宇宙时间、空间性)

6、仰望山接天,俯视江如线,对面能说话,相会要一天”

7、“一日南风三日暴”江苏南京

8、“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是云贵高原的地形气候特点写照。

9、“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福建厦门

10、三山夹两盆”

11、胜景天然别,精神入画图。一山分四顶,三面瞰平湖。过夏僧无热,凌冬草不枯。游人来至此,愿剃发和须。”四顶山特征

12、“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 福建厦门

13、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地理

14、“冬至无雨一冬晴”广东汕头

15、“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云贵高原

16、“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是秦岭地区地理景色的写照。

17、“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长江特征

18、“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是反映过去福建交通的困难。

19、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黄河特征

20、“东闪西闪(闪:闪电),晒煞泥鳅黄鳝”同上

21、上山云里钻,下山走河边,对山喊得应,走路要一天。 横断山脉地形

22、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高山地理气候

23、“打早打辣雾,尽管洗衫裤”广西白州

24、“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 同上

2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其原因是山顶的气温比同时间的山脚下的气温低。

26、“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气候是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27、“冬寒冷皮 春寒冻骨”同上

28、“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 云南昆明

29、月盈则亏,日中则昃”。(月相变化及太阳东升西落规律)

30、“今朝日头乌云托,明朝晒坏乌龟壳”上海崇明岛

31、“一场秋雨,一场寒“ 与冷锋有关

32、斗转星移”。(地球运动)

33、“日出热辣辣,中午雨淋头”同上

34、“冬至无雨一冬晴” 广东汕头

35、日中万影正, 夕中万影倾”。(太阳高度周日变化规律)

36、斗柄指东, 天下皆春; 斗柄指南, 天下皆夏; 斗柄指西,天下皆秋; 斗柄指北, 天下皆冬”。( 北斗七星与四季变化)

37、“三日风三日霜三日日头公” 福建厦门

38、“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秦岭地区

39、“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云南昆明

40、“秦岭山脉一条线,南吃大米北吃面。”

41、“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四川

42、“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 福建

43、“黄梅时节家家雨”是我国江淮下游地区的自然现象,这一现象出现于春末夏初梅子黄熟的时 节

44、“吃过端午肉,坝上紧紧筑”浙江杭州

45、“一年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市的气候特征。

46、“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

47、“坐北朝南,冬暖夏凉”指北方

48、山岭高,山路长,样样东西用肩扛,半世光阴路上忙”福建

上一篇:市蚕桑管理站2006年蚕桑工作总结和2007年工作安排下一篇:“趣味篮球”教学策略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