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自查报告

2024-04-20

普通话自查报告(精选8篇)

篇1:普通话自查报告

丹赵路中学“语言文字迎评工作”

自 查 报 告

根据【丹语委办(201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实际情况,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认真落实,强化措施,查缺补漏,及时整改,在组织师生继续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并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就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

1、提高认识,强化管理。

学校召开专门会议,组织师生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及《教育法》《教师法》中有关内容,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语言文字工作文件精神,专项研究布置工作任务,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语言文字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增强了全校教职工搞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推动全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机构健全,责任明确。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吴维明任组长,副校长蒋宏志、张孝安任副组长,中层干部、年级主任、语文教研组长等为组员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管理和指导。领导小组年初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认真开展各项工作,并

做好记录,年终做好总结。

为使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还重视构建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组成的三级语言文字工作网络,即校长及中层干部、有关人员组成的学校语言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贯彻上级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及工作实施;由教导处或语文组等教师牵头,具体组织实施对教师规范用字、推广普通话的日常监督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组成的班级推普小组负责班级及学生的规范用字、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监督,确保语言文字工作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将工作落到实处。除此以外,还加大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成立了语言文字监督小组,对师生用语用字和学校周边用字及时监督指正,更好地促进了学校普及普通话,使用规范字工作的落实。

3、完善制度,确保实施。

我校着重建立健全普通话推广和规范用字制度;建立了与教师、学生考核及评优相联系的语言文字考核制度,把普通话合格列入教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评选先进、评定职称中,普通话合格已被列入必备条件之—;把普通话列入了教师继续教育统—管理的内容。这些制度使全校师生在普通话、规范字方面有规矩可依。为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还不时对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化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制度的落实和校园用语用字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营造规范用语用字的校园环境

学校利用各种渠通和方式,多管齐下,大力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在全校师生中达成共识,掀起热潮。从营造优美的语言环境入手,学校校内设立永久性宣传标语牌。在教学楼、办公楼显要位置张贴了宣传标语,通过标语牌、宣传橱窗、黑板报等宣传手段和宣传阵地,把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在好的语言文字工作氛围的形成。

三、开展系列活动,注重日常渗透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把语言文字工作渗透到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对语言文字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制度》。我校共有教职工62人,语文教师共10人,普通话达二级甲等10人,占语文教师总数的100%。其他教师52人,二级甲等50人,占96.2%,2人为一级乙等,全部达标。另有霍文莹、丁云先、周单等教师在市级演讲比赛中获奖,多名学生在书法大赛、演讲比赛等推广普通话方面获奖。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注重语言文字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将教师教案书写、使用普通话、批改学生作业等情况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的指标之—,列入教师考核项目中,加强教学监督。重视检查教师、学生 的规范用字和普通话使用情况,切实提高我校教师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水平和综合素养。

3、以推普周为契机,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结合每年全国“推普宣传周”活动,从学校实际出发,认真筹划,精心组织,使“推普周”活动落到实处,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

(1)制定具体的活动实施方案,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宣传。在校园内张贴推普周宣传画,设计推普周专题橱窗,学校广播站在推普周内进行 “推广普通话”的专题广播,渲染推普气氛,扩大推普宣传的影响。

在“推普周”周—的升旗仪式上,学校进行国旗下讲话,向全校师生发出“推普周”活动倡议,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并布置推普周活动安排。

(2)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

在学生中开展演讲、课文或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各班办一期黑板报、举办主题班会:在教师中开展演讲比赛、书法或板书比赛,有力地促进我校推广普及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如上街进行普及普通话,汉字规范化的宣传工作,查找学校周边店铺标牌、广告牌的不规范用字,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做父母的“小老师”,帮助家长说好普通话。将推普法规和意识由学生带到千家万户,真正发挥学校在推普工作中的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将“讲普通

话,写规范字”的意识传播到干家万户。

四、普通话使用好。

1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教师教学集体活动及交谈多用普通话:语文教学中能注重听说读写训练和汉语拼音训练,学生大都能认读音节并运用音序查字法。

2学生课堂上大多能用普通话交谈或回答问题,要求学生把普通话带回家,让自己的父母也要讲普通话,使普通话逐步推向社会。

3、在推普工作中,学校要求各室负责人率先带头讲普通话,无论在开会、大型活动以及其他场合都必须使用普通话,并向老师们提了三个“为师”,以普通话教材为师,以同事为师,以学生为师,注意对比,注意纠正,自觉提高;

五、用字规范化

我校注重发挥教育的基础作用,将用字规范化作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学校明确要求:学校教学使用规范汉字,学生要学习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等集体活动中应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更好落实此项规定,学校加大了监督检查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引起学校各部门和各年级的高度重视。

校园内名称牌、指示牌、标志牌,标语牌、宣传横幅用字等符合要求。公文、校报(刊),试卷等用字标准,教师板书,批改作业,评语用字规范;学生能正确识别、书写常用汉字,学生

作业、论文、考卷等用字规范。

六、档案资料较齐全。

工作中,我们认真、系统地整理了各种语言文字档案资料,如:上级推普工作文件、学校推普工作方案、教师培训资料、各种活动照片等等。

七、存在的问题

1、极少部分老教师还不能坚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2、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主阵地的辐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对学校周边群众及学生家长的影响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自查自评自纠,大力推进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增强了我校教职员工的依法执教意识,普遍提高了我校师生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为提升我校文化品位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将继续踏实创新地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工作,对存在的问题将有针对性的进行整改,争取取得更大成绩,真正起到窗口示范作用。

丹 赵 路 中 学

2010年5月4日

篇2:普通话自查报告

自查报告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是学生进行学科学习和社会交流的重要工具。普及普通话对于普及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根据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教育局文件[2002]16号、[2003]15号和[2005]64号文件精神,我乡小学始终把普及普通话工作放在重要的工作内容上来抓,要求师生在校园里“人人都说普通话。练就一口漂亮的普通话”。从2002年起,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我乡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现在,我们对照《云南省普通中小学普及普通话评估标准》,对我乡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情况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泗南江小学基本概况

我乡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乡,在这里居住着哈尼族、汉族、彝族、傣族、拉祜族共5种民族,其中有90%以上的人属于少数民族。我乡小学是全县校点较多的学校之一,现在,全乡小学还有校点共25个,有65个教学班,1700多个学生,有教职工117人。学生中有90%以上属于少数民族,有15%左右的学生还在就读于偏僻的社级小学。教职工中年龄在45岁以上的约占20%,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约占10%。现实虽然给我们的普及普通话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阻力,但我们从不泄气,一直以来都在向着上级指定给我们的目标努力工作。

二、组织实施情况

1、建立健全机构

机构建设是普及普通话工作达标的重要组织保证,根据[2002]16号文件精神,我乡在2002年4月就已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教研员及各村校长为成员的“普及普通话”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

2、提高对普及工作的重要认识,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了领导小组后,我乡小学就及时召开了“普及普通话”领导小组会议,商量制定出了“普及”方案。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2002年9月校长在全乡教职工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为了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要求全乡各校都召开校会专题宣传,要求每个学校每个学期都要粘贴一些新的宣传标语,要求每个学校每个学期安排1—2个普通话活动周,用“普通话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宣传。

3、分期达标,以多带少

根据我乡现实情况,我们在全面“普及普通话”的基础上,把重点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在人员较集中的中心小学、大沙坝小学;第二步,在村级小学;第三步,在社级小学。以人数多的学校带动人数少的学校,最终实现全乡“普及普通话”达标。

三、各项指标达标情况

经过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乡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已基本达到了《云南省普通中小学普及普通话工作评估标准》第一步的要求。具体达标情况如下:

1、学校组织管理工作

(1)组织机构

有校领导分管,有专人负责,有工作网络,有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工作。该项得4分。

(2)宣传环境

有良好的语言文字宣传环境,长期性标志实用、新颖、并与教育教学工作协调,充分发广播站作用。该项得4分。

(3)资料档案

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文件、计划等资料齐全,管理妥善。该项得3分。

(4)奖罚制度

在校规、教学管理与评估、教师评先(优)、学生评比等方面 2 有明确规定,执行严格。该项得6分。

(5)语文教学

重视听说读写和汉语拼音全面训练,防止拼音知识回生,成效显著;小学说话课师资、课时落实;加强小学生会话、朗读,表述等能力训练。该项得6分。

(6)普通话口语实践

在校内外各种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普通话能力,并注重活动的多样性,趣味性。该项得6分。

(7)、教师普通话培训

有计划的培训提高各科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面,学习成绩记入业务档案,并与业务考核挂钩。该项得6分。

2、教职员普通话水平和使用情况

(1)语文教师普通话的水平

全乡小学有语文教师60人,其中普通话水平达一级有8人,占语文教师的13%,其余均达二级标准。该项得5分。

(2)其他教师普通话水平

全乡除语文教师外的其他教学人员共有53人,其中有4人达一级水平,占7.5%。其余均达二级水平。该项得3分。

(3)非教学人员普通话水平

全乡有4个非教学人员,其中有一人达二级水平,占25%。其余3人均达三级水平。该项得2分。

(4)教学、集体活动、工作用语

全乡有98%以上的教师能做到在教学、集体活动、会议、公务中使用普通话。该项得8分。

(5)教职员同学生的交谈用语

全乡有95%以上的教师能做到与学生交谈使用普通话。该项得8分。

(6)教职员之间交谈用语

全乡有85%以上的教师能做到与其他教师的交谈使用普通话。该项得4分。

3、学生普通话水平和使用情况

(1)、毕业班普通水平

今年我乡毕业班学生人数为430人,经过考核检测,有90%以上的学生已达到语文教学大纲对听说朗读的要求。该项得13分。

(2)毕业班汉语拼音水平

今年全乡有毕业班学生430人,其中有388人能熟练拼读或直呼和正确拼写音节,熟练音序查字法,达标率为90%。该项得2分。

(3)教学和集体活动用语

今年全乡有学生1700多人,有98%以上的学生能做到在教学和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该项得6分。

(4)学生同教职工的交谈用语

只有90%左右的学生能做到与教职工的交谈使用普通话。该项不得分。

(5)学生之间的交谈用语

只有70%左右的学生能做到同学之间的交谈使用普通话。该项不得分。

以上各项的合计得分为:86分。

四、存在的问题

1、校点分散,不便联系

目前,我乡还有校点25个,可以说基本上还在遍布着全乡的每个角落,除中心完小、大沙坝小学等12个校点通车外,其他学校还在处于交通闭塞状态,这给我们的“普及普通话”工作在联系、监督等方面带来了诸多不便。

2、多民族聚居,阻碍普及

我乡是多民族聚居的乡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90%以上。有许多学校的学生除了入学后在学校里与同学、与教师学习外,是没有机会学习普通话的,这严重阻碍着我乡的“普及普通话”工作。

3、教师的素质影响着普及

在我乡小学老教师占着较大的比例,许多教师因受地方方言的影响,他们虽然学习普通话、坚持说普通话,但普通话标准程度还是较低,影响着“普及普通话”工作。

五、今后的努力方向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全体师生进一步认识普及普通话的重要性。

2、多组织教师进行乡级|“普通话”培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派一些教师参加更高一级的培训。

3、加大投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和课外都能坚持说普通话,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

以上是我乡校对普及普通话工作的自检自查情况。为了进一步开展好普及普通话工作,在此,我们真诚的希望上级领导给予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虚心听取并努力改进,不断总结经验,以便更好更快地迎接下一阶段的达标。

特此报告

篇3:普通话自查报告

关键词:吉首,普通话使用,服务行业,报告

吉首, 史称镇溪所, 是我国西南门户重镇, 有千余年的文明历史。其作为湘西州的首府, 是湘西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属于典型的民族聚居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 吉首地区经济日益繁荣, 旅游业迅速发展, 各种商机不断涌现, 以吉首大学为龙头的各色高等大专院校茁壮成长, 吸引了大批外地人来此旅游、从商以及求学深造。吉首地区的人员流动更加频繁, 外来人口逐渐增多, 人们更多的需要普通话进行交流, 自然地会对当地居民的语言使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服务行业是直接面向大众的窗口式行业。它由于直接与群众打交道, 服务人员是否使用普通话对其单位服务水平高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对行业自身形象乃至吉首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吉首市服务行业的普通话使用现状, 探讨如何进一步在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 我们课题小组特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时间、对象及地区、方法

1.调查时间:2010年8月至10月。

2.调查对象及地区:我们主要是对吉首城区的四条主街道 (石家冲街道、峒河街道、红旗门街道、乾州街道) 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单位领导和普通顾客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3.调查方法:统计调查;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1. 统计调查

这一阶段, 我们将课题组成员分为三组, 分区沿街随机抽样调查。我们首先采用旁听的隐秘调查法, 即以顾客的身份咨询, 然后试探性、选择性的表露调查者的身份简单采访询问。

商贸行业中, 我们调查了95家各色商店, 其中以大、中型商店为主。在隐秘调查的情况下有20家商店使用普通话, 占总数的20%。商店的等级越高使用普通话与顾客交谈的机率越大。通过询问采访得知, 这些使用普通话的商贸行业中有九成的商店是因顾客的语言使用情况而定, 即若顾客说吉首话, 服务人员就说吉首话, 顾客说普通话服务人员也说普通话。

金融通信行业中, 我们调查了包括中国建设银行、财富证券、移动通信公司等单位的总部和分布全市区的各大分部。在隐秘调查的45个金融通信单位中, 有10个单位说普通话, 占22%。其中移动公司普通话使用情况最好, 全市区的移动单位无论顾客使用什么语言均使用普通话。

饮食行业中, 我们随机抽样隐秘调查了19家大、中型餐馆, 其中有肯德基、万利隆蛋糕店和天成美食三个单位使用普通话, 占总数的15%。值得肯定的是, 我们发现万利隆蛋糕店的招聘广告中有“要求会使用普通话”这一条件。

宾馆、普通旅馆行业中, 我们隐秘调查了吉首市区18个单位, 以二星级以上的宾馆为主。以前台服务员为调查对象, 有7个单位说普通话。询问采访得知, 5成的单位也是因客人情况而定。但像民族宾馆和香格里拉大酒店等等级较高的宾馆, 不论顾客使用什么语言, 前台服务人员均使用普通话。

公交系统中, 我们选择性搭乘了25路公交车, 每一路公交车均有售票员, 且均采用到站询问是否有乘客下车的方依情况停车, 25位售票员均使用吉首话, 只有两趟自动报站器在电脑语音报站名时使用普通话。

从这一阶段的调查结果得知, 在吉首地区的服务行业, 虽然每个行业使用普通话的单位都占了二成左右, 但大部分单位的服务人员使用的语言是针对不同对象灵活使用。所以普通话的使用在这些服务行业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总体上, 使用普通话的单位数所占总单位数的比例较小。

2. 深入采访

这部分, 我们依据上一阶段的统计调查结果, 从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好和使用情况不太理想的单位中各抽取了五个单位对相关领导进行深入采访。深入采访部分又依据具体情况又分为电话采访和面对面采访, 因条件有限, 以电话采访为主。

在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好的单位, 如移动公司和肯德基, 我们得知他们明确要求员工在工作期间使用普通话。他们把普通话的使用看作是提高企业形象的标志, 对员工在工作期间是否使用普通话有一定的奖惩措施, 若临时检查员工被发现没说普通话, 将对其采取扣分措施, 而员工的分数和工资直接挂钩。这就提高了员工自觉使用普通话的意识。他们在给员工上培训课时, 普通话也是其中的一项。

部分单位虽然有要求员工说普通话, 但是没有具体的措施。如苏宁电器, 他们的上层员工因为和全国各地的人联系的比较多, 所以必须使用普通话。但是营业员经常和顾客接触, 其中大部分是本地人, 所以也是因人而异。他们认为这样能使顾客觉得亲切, 提高店铺的销售量。和盛堂百货公司要求行政人员使用普通话, 对营业员没有具体的要求。他们赞成在吉首地区的窗口行业使用普通话, 但同时他们认为因为吉首地区地处少数民族地区, 普通话普及工作难度较大。

部分单位有要求也有措施, 但是在我们具体的调查中发现其员工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并不是很理想。如在对公交总公司的采访中得知, 他们有要求乘务员在上班时间必须使用普通话, 但调查结果表明其落实效果并不理想。在每期的星级评比中, 他们会将普通话的使用情况视为其中的一项条件, 但是基本上无关紧要。采访中公交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一项重要举措, 但是各城区应该有差异。公交车接触大众频繁, 大众觉得什么样的方式便于沟通就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

在普通话使用情况不是很好的单位的采访中, 我们得知他们普遍对在吉首地区推广普通话的态度很模糊, 认为大部分的顾客都是吉首本地人或者已经习惯听吉首话的外地人, 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刻意要求。家乐福经理指出, 使用普通话很好, 人们交谈都说普通话使人感觉有礼貌而且显得有素质, 但是在吉首这样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就必须因情况而定。所以他们对员工没有使用普通话的硬性要求。他们遇到过少部分老年顾客对使用普通话的服务人员反感, 要求服务人员说吉首话。公司甚至需要会讲苗语的员工, 因为偶尔会遇到只会使用苗语的老年人。

我们还发现, 在民族宾馆和民族影视宾馆这样普通话使用较好的星级单位, 上级政府有要求员工会讲一些基本的土家语和苗语。其目的是在增加本地区民族特色的同时, 保护民族文化。

采访结果表明, 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普通话使用情况因为行业性质间的差别而情况各异。服务行业中档次越高的单位, 普通话的使用情况相对越好, 反之则越低。在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态度上, 大部分单位虽然赞成推广和使用, 但是他们同时认为具体施行起来有难度, 应该因人而异, 而不是进行硬性的规定。部分服务行业领导在推广普通话的同时有意识地尊重当地少数民族语言, 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3. 问卷调查

我们在统计调查和深入采访调查结果总结的基础上, 设计了三份问卷。

问卷一:以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好的单位普通服务人员为对象, 我们随机发放了65份问卷。其中男性为38人, 女性为27人。

由表可见, 在普通话使用情况较好的单位, 多数员工认为工作时理应说普通话, 因为说普通话有利于改善企业形象, 提高服务质量, 更受顾客欢迎, 反之, 态度更好。

问卷二:以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没有使用普通话的普通服务人员为对象, 我们随机发放了54份问卷。其中男性为13人, 女性为41人。

由表可见, 在普通话使用情况不够理想的单位, 员工不使用普通话主要是因为单位没有规定, 没有良好的语言使用环境, 说不好就怕人笑话。虽然如此, 但他们已经意识到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只要单位予以重视并且要求说, 在这些单位推广普通话还是切实可行的。

问卷三:以吉首地区各行各业, 各个阶层的顾客为对象, 我们随机发放了84份问卷。其中男性47人, 女性37人。

由表可见, 虽然处在民族聚居区, 大多数吉首人还是认为在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很有必要, 只要服务行业人员使用普通话形成风气, 他们愿意接受并也使用普通话。这样服务行业与广大群众互动, 有利于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三、有关在吉首市区服务行业推广普通话的建议

1. 各单位领导应该对员工使用普通话做出相关的硬性规定, 并颁布相关的奖惩措施, 建立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

必须将普通话的推广贯彻到底, 不能虎头蛇尾。这样就必须和各行业的特点相结合, 要灵活实行。当然推广普通话措施的施行不是一蹴而就, 需要一个践行的过程, 各单位应该在施行中逐渐完善。

有些单位领导回避问题, 片面强调吉首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 认为没有必要推广普通话。这种态度亟待纠正。推广普通话是一项国家政策, 顺应历史发展规律, 单位领导应该起带头作用, 这样才能上行下效, 进一步展开服务行业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2. 创造良好的普通话使用环境

(1) 各单位可以适时的对单位员工进行专业的普通话培训, 解决员工因为说不好普通话而拒绝说普通话的尴尬局面。

(2) 吉首地区与大众广泛接触的各大媒体报纸可以为创造普通话的使用环境提供很好的平台。如团结报、吉首各广播电台等, 他们间断性的选择板块宣传普通话, 努力让讲普通话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出租车司机反映, 在工作期间他们从吉首各电台学习了不少普通话。

(3) 结合吉首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 在吉首地区推广普通话可以适时营造良好的双语环境, 其最终还是要达到在吉首地区推广普通话的目的。

3. 加大宣传力度, 举办多样的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1) 1997年国务院决定, 自1998年起, 每年9月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政府、各单位可以借此机会依据各单位情况加大宣传力度, 建立试点单位, 起先锋带头作用。

(2) 可以针对吉首地区服务行业举办有关普通话的各种朗诵大赛和文艺活动, 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和网络的方式进行报道, 起到二次宣传的作用。

四、结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我国的每个公民都有学习和推广普通话的义务。服务行业直接面向大众, 具有在吉首地区推广普通话的带头作用。吉首作为少数民族聚居的典型地区, 语言使用相对较复杂, 这就需要我们在服务行业进行普通话推广的时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推广普通话并不等于消除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 只有让每个公民自觉认识到普通话推广的迫切性才能真正达到普通话的普及效果。从我们的调查成果可以得知, 普通话的推广工作在吉首地区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 但是这些远远不够。要使吉首地区服务行业或者说全民深刻意识到普通话推广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以致达到每个人自觉使用普通话交流的效果, 仍然任重道远。我们相信随着吉首地区各服务行业的发展, 将来吉首地区窗口行业的领导、服务人员都能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服务顾客、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杨月蓉.重庆市窗口行业普通话使用情况调查报告.重庆:重庆师专学报, 1999 (3) .

[2]付义荣.南京市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及其思考.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篇4: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调查报告

[关键词]普通高中 特色化 多元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80

一、南宁市第二十中学特色化多元发展问卷调查

1.调查目的

为客观全面了解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现状,我校于2015年12月开展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全校师生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及调查方法

课题组分别设计对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均采用即发即收方式,在初一至高二五个年级发放学生问卷1181份,回收率100%,占全部学生76.19%;在一次全校教职工会议上发放教师问卷93份,回收率100%,占全部教师76.22%,其中教龄1-5年的占11.15%,教龄6-10年的占8.7%,教龄11-20年的占29.35%,教龄21-30年的占36%,教龄31年以上的占14.8%。

二、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1.我校少部分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持消极态度

对于“鼓励普通学校办出特色”,高中阶段教育要“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我校22.83%的教师对此表示担忧、怀疑和没有必要。对于我校正在开展“普通高中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研究,教师了解的程度各有不同,21.73%的教师不了解该课题,52.17%的教师对该课题有些了解。对于我校开发校本课程必要性的看法,18.48%的教师对开发校本课程的态度比较消极,认为无所谓、做形式、没有必要。

2.我校教师开设校本选修课程仍处在探索学习阶段

自2013年秋季学期以来,我校在高一、高二年级开设走班制校本选修课程,教师开发的选修课程主要领域有三个方面:学科知识拓展类选修课占36.69%,社团活动类选修课占28.89%,兴趣活动类选修课占26.67%。由于校本选修课程的地域性、独特性、灵活性特征,我校75%的教师所做的工作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执教,所以83.90%的教师认为较课改以来自己的工作量增加了,45.65%的教师认为以自身的专业能力开发校本课程有些困难,希望得到专业培训,14.13%的教师认为自身的专业能力难以开发校本课程。开设校本选修课程的教师对于自身所开设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不尽相同,只有26.53%的教师认为有利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的提高,20.4%的教师认为对于自己原来学科教学成绩没有影响,44.9%的教师对此看法“很难说”,8.17%的教师认为会使原来学科教学成绩降低。

3.现有的课程初步体现了我校的教学特色

近年来,在体育运动、音乐、美术、文化、学生社团和训练队等方面,我校开设了50多门校本特色课程。64.12%的教师认为现有课程反映了一部分我校的教学特色。全部高中生都参加每周一下午开设的校本选修课程,33.4%的初中生参加特色课程,大部分的高中生、初中生较喜欢开设的特色课程。按学生喜欢课程程度排名,排名越前喜欢的学生越多,如下表:

根据我校传统和实际情况,教师对学校今后特色发展项目的建议,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建议我校将来开设的特色课程,排名越前推荐项目人数越多,如下表:

三、推进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相关建议

1.加强培训指导,提高教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认识理解

普通高中教育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普通高中要走出困境,要培养发展全面、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人才,就必须走特色化发展道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已创建了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项目,还要在认真分析学校的历史发展状况,全面综合地把握学校的各种资源基础上,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共同发挥创造性,在办学理念、教学方式、学校文化、课程设置、人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复检验,不断积淀形成学校个性特色。一方面,通过专家讲学、名师引领、组建研究团队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教师校外学习考察等方式,加大对教师、行政教辅人员培训工作力度,提高其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内涵、目标、运行机制、模式、创建策略等方面的认识,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特别是在课程建设领域方面,通过培训给予教师具体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推动教师课程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改变,促使教师自觉学习、主动钻研,不断掌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理论和技能。另一方面,针对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和学生个性培养的要求,对特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统筹考虑,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地培养和引进特色教师。

2.完善校本选修课程体系,带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丰富且具有高度选择性的课程体系是学校特色的重要体现,也是实施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主要途径。国家统一规划的课程体系无法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与不同智力水平、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朝夕相处,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优势,围绕学校特色发展,自主开发和深化具有二十种特色的多学科校本选修课程。在体育运动方面、音乐方面、美术方面和科技方面等,完善相应的课时安排、校本教材和评价办法,形成我校特色化多元发展课程体系,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使学生在完成高中阶段国家规定的课程之外,将着眼点放在运动潜能开发、音乐潜能开发、空间潜能开发、动手实验技能训练、心理素质提高上,更好地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拓展学生学习领域,为今后进入大学和社会的创新学习及个性发展开创广阔的空间,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3.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文化

学校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独特的学校文化是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的本质标志,也是学校特色化发展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我校除了完善特色课程和校本课程外,还应重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建设。高中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对参加各种课余活动有强烈的兴趣。我校学生问卷结果显示高中生喜欢参加社团活动。以艺术节、科技节、校运会、军训、社团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为有效载体,培养和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鼓励绝大多数学生参与,甚至全体学生参与,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阔学生视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提升学生内在潜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提升团队协作精神,让每个学生在学校特色化多元发展中得到锻炼,感受成功,获得快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同时加强校园环境和文化设施建设,有系列的主题规划,突出环境和景观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责任编辑 陈剑平)

篇5:普通话自查报告

望都县语委办:

根据县语委办和教师进修学校关于推广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创建普通话达标县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学校语言文字领导小组在组织师生继续认真学习、深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其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并进行了自查自评,现就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以校长梁占辉为组长的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有专人负责,工作网络机构健全,计划安排到位,工作开展扎实有效。

二、学校建立了长效的“推普”工作宣传环境,在校园、教学楼、办公室、教室、均有宣传标语标牌。定期组织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如演讲赛、朗诵会、论文评比、普通话专题讲座、口语实践活动等。建立健全了规章制度,将普通话、用规范汉字纳入师生奖励方案、量化评比中,并占有一定分值。

三、认真整理了各种语言文字档案资料。

四、学校有计划的开展了教师普通话培训,通过测试,现全体教师普通话水平均达到上级要求,语文教师一级乙等4人,占语文教师的66%,非语文教师一级乙等2人,占非语文教师数的7%。

五、课堂教学中,教师大都能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教师教学集体活动及交谈多用普通话;语文教学中能注重听说读写训练和汉语拼音训练;学生课堂上大多能用普通话交谈或回答问题,但相对有一些差距,尤其是课下口语交际中存在的差距更大。

通过自查自评,学校认为基本达到普及普通话要求,但因学校地处望都方言和顺平方言交汇地带,在口语交际方面的推普工作存在一定难度,本学期学校将继续加大推普力度,力争克服各种困难,使推普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

赵庄二中

篇6:普通话自查报告

近日我市天气日渐转冷,冬期施工已经来临,针对我地区建设工程冬期施工阶段天气寒冷、交叉作业多的特点及采暖期职工宿舍易发生火灾及一氧化碳中毒危险的实际,为确保这一期间的施工安全工作,避免伤亡事故的发生,由建设、监理、施工三方对工程进行了联合大检查:

一、为了切实做好竣工收尾阶段和冬期施工的安全防护工作

(一)在建工程已进入竣工收尾阶段,我单位认真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对“三宝”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检查。

(二)针对竣工收尾阶段因抢工期、外装修防护不到位;内装饰潮湿作业多、用电量大;多工种交叉作业多、配套工程基础施工多和住宿施工取暖设施差等特点,制定预防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土方坍塌、一氧化碳中毒的专项防护措施,以防发生伤亡事故。

(三)冬季施工前,应对各类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脚手架外侧必须设防护栏杆和踢脚板并按标准进行立体防护,无论是立网还是水平网均应严密、牢固。脚手架斜道、平台、作业层、通行道路上的霜冻、结冰、积雪,应指定专人随时清除,并铺防滑草袋、撒炉灰、钉防滑条。对正在施工的屋面、楼层、阳台等临边必须严加防护。高处作业使用的高凳、梯子要坚固,作业人员不准穿硬底高跟鞋,衣着要合体灵便,以防滑动移位摔伤人。

(四)混凝土、砂浆搅拌机作业棚采取保温措施,保持平整干爽,清罐水应有排水设施,不准随意倾倒。

(五)卷扬机操作棚应有保温、防风雪设施,保证操作方便,视线良好;操作棚内不准使用电炉子、明火等取暖。

(六)对施工现场的油漆、木料等易燃材料要加强管理,电焊场地的周围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七)基坑周边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现场作业人员禁止在基坑周边行走,上下基坑必须设置通道。

二、切实做好施工现场职工宿舍及作业棚的保暖保温工作,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一)建立健全安全防火责任制度,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安全防火责任落实到人。

(二)职工宿舍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要建立值班制度,采暖设施要设专人管理,夜间要设值班人员专门看护。

(三)施工暖棚和设置焦碳炉的作业场所应保证通风换气,建立作业和值班制度,火源应有专人管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四)工人宿舍内不准使用电炉子、电褥子、电饭锅,不准私接电源;职工宿舍必须采取安全可靠的保温和采暖设施,严禁明火取暖。各施工单位要建立值班制度,值班表应上墙,并要建立严格的检查制度,要责任落实到人,实行昼夜专项检查,发现明火取暖的,坚决取缔。工地的消防设备必须齐全,消防道路要畅通,消防水源、水桶、水栓等应有保温措施,以防冻结影响使用。

(五)在建工程及收尾阶段工程内严禁住人。

三、加强冬期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工作

(一)冬期施工工程必须按文明施工要求严格现场管理。建筑垃圾、生活垃圾要及时清理,不准随处倒水;材料堆放有序;办公室、宿舍、食堂、厕所等附属用房做到整洁、卫生。

(二)冬期施工的工程在停工前应按文明施工要求对现场进行彻底整治和清理,为明年安全复工奠定好基础。

四、冬期停工工程的越冬维护工作

篇7:普通话自查报告

为提高我校办学水平,建设学生向往、家长信赖、领导放心、社会认可的优秀学校,根据省《关于提升500所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申报了《更新理念,科学定位,完善发展目标》、《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管理的实效性》、《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品位》三个建设项目并获批立项。经过三个多月来的全面落实,我校在这三个项目上均取得了比较大的建设成果。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在指导思想方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意见》精神为指针,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学校管理,努力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和特色强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社会各界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和美誉度,推动我校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努力办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实现进位争先。

二、在落实提升项目的具体工作方面,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加快实施,倒逼推进,确保各阶段任务如期完成,严格按照文件要求做好各项工作,包括:

1.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提升办学水平”活动领导小组,由张立群校长担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立三个项目小组,分别由黄江伟副校长、林小荣副校长、陈吉发副主任负责各个项目小组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小组成员在全校教职员工中选调,把项目建设任务的具体要求与其本来所担任的具体工作严密结合起来,既分工又合作,把理论探索和工作实践联系起来,确保项目建设成果来之有据,又能够行之有效。同时,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学校在期初把项目活动经费预算列入专项资金。

2.严密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学校 “提升办学水平”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总体方案,对所有项目活动进行统一部署;各个项目小组根据各自的预期目标和各阶段具体任务,发动全校师生广泛参与决策,并主动走出校门,倾听地区有关领导、群众的观点,大范围地征集有益的意见、建议;在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正和补充,从而确保各个方案都制定得科学、合理和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3.从严从紧抓好方案落实,按时按质完成阶段任务。各项目小组按《广东省普通高中提升办学水平基本要求》相关内容,依时按计划做好阶段性工作,及时总结各阶段建设成果,深入反思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每月10日前形成书面汇报上交主管部门,目前已经完成两份月报材料和一份中期自查报告。

4.强化督导检查。“提升办学水平”活动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打折扣地开展好这项活动。要鼓励和引导社区、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密切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联系,增强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建立健全定期督查问责制度,对于思想不重视、措施不得力、效果不明显、群众不满意的教师和项目小组,学校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在取得成果方面,各小组均在各自负责的项目上取得较大的突破与提升,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点:

1.通过不断地学习、比较、反思和实践,我们越来越明确的形成了“质量立校,管理强校,文化兴校”这样一个全新的办学理念。我们坚信,这样的办学理念既是适应时代要求的,也是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它将引领着我校事业不断前进。这种有所创新的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突破长期以来在广大农村学校中存在的应付(任务)式的工作模式,把学校高考任务与学生个体发展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进步和学校办学业绩的片面观点,进一步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明确方向,有较好的区域示范作用。

2.学校的规章制度是为了实现学校管理目标,对各项工作和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加以条理化、系统化,规定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工作规程,对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等行为提出的具有激励性、约束性和一定强制性的准则和规范。我校在项目小组的推动下,通过进一步健全学校的各项制度,实现“精细管理、追求进步;高进优出,低进高出”的管理目标,很好提高学校管理效率,维持学校的正常秩序,为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们欣喜的看到,随着《健全管理制度,增强管理的实效性》项目的不断推进和落实,“规范化”已经逐步成为我校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一个趋向,这将很好地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3.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而优秀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所在,对师生起着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的作用,有利于师生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我们通过总结学校过去数年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并反思存在的不足,敏锐的意识到要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位,就必须在教育过程中,把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和中华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学科教学和社会实践等渠道,让学生逐步养成感恩奉献、奋力拼搏、争当时代君子的高尚情操,真正地实现我校对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负责、学会共处”的培养目标。

篇8:普通话自查报告

一研究过程

课题组选择了与普通话应用关系密切的教育界、各级语委工作机构、媒体界、辞书界进行调查。这些领域的工作人员对现行语音标准、辞书注音以及《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比较熟悉,也比较了解实际语音状况,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

课题组首先收集整理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有关研究资料(1),了解上个世纪审音工作的过程和学术界关于审音问题特别是《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下文简称《审音表》)的讨论重点;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组织下,与相关课题沟通,了解研究需求。在二者基础上确定了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并据此设计了调查问卷和专家访谈提纲。

调查问卷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受访者甄别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业、长期居住地等一般信息,还包括定居地是否为民族聚居区、平时是否经常使用方言、是否为普通话测试员等有针对性的信息。

二是调查主体问题。根据调查目的,设计了四个类别的问题:普通话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具体的难读字等状况;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需求;对于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对审音工作方式的建议;《审音表》中意见较为集中的问题。

专家访谈提纲与问卷相辅相成,侧重定性问题,主要包括对《审音表》的意见、对当前普通话语音生活的看法、对新世纪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建议等。

本次调查定量部分以语委系统下达的调查问卷为主体。共有28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语委办、普通话培训测试机构按要求组织了问卷调查,并推荐了普通话研究方面的专家。语委组回收问卷5979份,经严格筛查,有效问卷4025份;媒体组问卷439份(2),辞书组问卷84份(3),有效样本量共4548份。

问卷调查的主体人群覆盖了18~60岁以上的人群,以30~49岁为主,共占66.5%;最高学历覆盖高中以下至硕士研究生以上,以本科学历为主,占64.7%;职业人群集中在中小学和大学教师,共占78.8%;居住地主要是城镇和城市,共占92.2%;平时经常使用方言的比例为43%。以上数据显示,本次调查是在目前我国普通话较为普及的人群中进行的,职业选择能够体现普通话推广的主要途径,普通话与方言使用比例合乎实际,符合本课题的调查需要。

媒体组的问卷调查对象均为播音主持第一线的人员,辞书组的问卷调查在主要的、有广泛影响的辞书编纂、出版和基础教育出版机构进行。两组的受访人群特征突出,具有典型性。

语委组通过书面发送访谈提纲的形式征集专家意见,收到书面意见36份。媒体组主要征求了11名在京著名播音员、主持人的意见(4)。辞书组访谈的专家来自北京和上海两地,共14人(5)。专家访谈对象均在本领域具有影响力,对社会语音的实际生活有丰富的观察,多具有深厚的语言学、语音学修养,也能够从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的宏观角度考虑问题,他们的意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

二主要调查结论

(一)新世纪审音工作的必要性

问卷2.7题调查对于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态度。54.1%的受访者选择“非常有必要”,选择“有必要”的有40.6%,总计超过九成,充分证明再次开展审音工作的社会需求很高。

1.《审音表》需要修订

《审音表》颁布25年来,对普通话语音规范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审音表》存在有待改进的地方。

(1)顺应语音变化,适时加以调整。

首先是《审音表》的一些规定社会认可程度高、接受程度好,无需再强调,需要顺应语音生活变化进行必要调整。如《审音表》规定“癌”字统读“ái”,“波”字统读“bō”,“蝶”字统读“dié”,相对应的异读音“yán”“pō”“tiě”当下已经不再造成语音混乱,有关审音失去了针对性。

《审音表》未加审定的一些读音,需要通过本次审音工作给出意见。有的是《审音表》未收的异读字,如“的dī(打的、的哥)”“拜bái(拜拜,表示再见)”“这zhèi(这几个人)”等需要加以考察。特别是“的dī”“这zhèi”在一些社会影响较大的辞书中已经收录,《审音表》修订对此应有所反映。有的是《审音表》中的字,出现了表外读音,也应再加研究,明确说法。如“血”字。

2.5题中给出三个词例“血液、流血、出血”xuě的读音。这个读音不在当前规范中,主要辞书也没有这个注音,但是数据却显示在三个例词中均有较高的选择率,分别是30.5%、26.1%、34.6%,均是第二位选择项。“血xuě”的读音是否代表着文白异读的合流,是否可以合并简化,尚难定论;但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在审定读音时应考虑到语音是在不停的变化当中,需要及时研究解决。

(2)《审音表》现有规定不尽合理。

本次调查选择了《审音表》规定中意见比较大的两类问题做举例式调查。一是“统读”问题,二是“文白异读”问题。

《审音表》规定为统读的,有的社会认可程度高、落实好,如“波”“蝶”;有的存在接受程度不够好的情况,如“室”“处”;有的是统读音在某些词例上无法接受,如“作坊”的“作”必须读“zuō”,“胜”字在化学专业名称中确实需要保留shēnɡ的读音。因此有专家提出,统读问题处理得灵活一些更好。

2.4题以“指甲”为例,调查对《审音表》“统读”原则的认可程度。数据显示,虽然选择“遵照《审音表》”的意见的受访者有44%,占第一位,却并没有绝对优势———选择“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29.1%)和“两种读音均可”(23.9%)的比例之和高于“遵照《审音表》”的选择率。

另一个社会反映比较强烈的例子是“荫”。

2.5题所列三个例词例句“柳荫街、荫庇、树挡得屋里有点荫的慌”,均是习惯读yīn的比例更高,分别是83.5%、52.4%和58.3%。数据显示“荫”字的实际习惯读音与统读规定矛盾,必须解决。我们也注意到作为动词使用的“荫”读为yìn的选择率较高,可为“荫”字的处理原则提供思路。

(3)文白异读是难点。

2.1题调查普通话语音中的难点,“书面语与口语读音不一致(薄)”的选项与文白异读关系密切,有58.6%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一项,辞书界的选择率更是高达66.3%。2.5题“血液”代表的文读音xuè(65.6%),“出血”代表的白读音xiě(59.9%)均是符合《审音表》的选择率较为占优,可能犹疑不定的“流血”(51.2%),微弱倾向于白读音,数据表明“血”字的文白异读虽有一定的区别度,但总体上混淆的情况不容乐观,前文所述“xuě”的读音更是模糊了文白之间的界限。2.6题开放题整理结果中,频次最高的难读字是“薄”“血”“露”,均属文白异读问题。可见文白异读的规定在实际语音生活中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2.1题选择“多音字词的意义区分不够清晰(壳)”的占36.4%,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白异读的处理中意义的区分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有专家认为,应以“是否区别意义”作为基本原则,其他专家的主要观点也认为应以“辨义”作为主要的处理原则,但还应结合具体字来看,不能一概而论。

(4)社会知晓度不够高。

多选题2.2题“您遇到普通话语音方面的问题时如何解决”,有90%的受访者选择查工具书解决问题,22%受访者选择《审音表》,大大低于辞书的选择率。问卷2.10题调查数据也显示,以“专门的读音字表或词表”形式发布普通话语音规范,获得48.4%的受访者支持,落后于“字典、词典”74.4%的选择率。

这两组数据看起来对《审音表》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构成了质疑,若加以分析,情况并非完全如此。首先,《审音表》的职能并不以满足一般使用者查检需要为目的,对于一般人来说较为生疏,是可以理解的。其次,《审音表》公布后,辞书编纂主体上遵从落实了《审音表》的规定,可以说,辞书是《审音表》的另一种形式,确定读音时,查检辞书或查检《审音表》,并非对立关系。专家们也表示,辞书注音虽然在个别方面超出或未遵从《审音表》的规定,但《审音表》仍是辞书注音的基本依据,二者的统一是主要方面,辞书在语音生活中获得的影响力是与落实《审音表》不可分的。调查数据中辞书的高选择率,恰恰证明了《审音表》在普通话语音生活中的深刻影响。但是,《审音表》如何进一步确立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的地位,提高实用性,成为社会知晓度高的普通话语音规范,还需要详加考虑设计。

(5)局部和个别的调整需统一明确。

问卷2.1题调查普通话语音问题,“部分字词的读音变来变去,记不清楚”有51.9%的选择率。《审音表》颁布以后,曾作出个别调整,如“确凿”的“凿”、“呆板”的“呆”等。这些调整以个案出现,需要通过《审音表》的修订,做统一处理。

(6)体例、说明、使用细则需加强。

《审音表》的“说明”较为简要,专家意见认为修订时需要着重便于理解应用,加强“说明”和“使用细则”的内容。

2. 满足社会需要,逐步完善语音规范

(1)语言规范观调整,尊重丰富的语音生活,规范应有弹性。

问卷2.4题通过调查“指甲”的读音,显示在实际语音生活和语音规范之间存在两可的选择。专家意见也反映“室、处”等字也是如此。另外,不同地域、不同界别对语音规范有不同认识和需求。

关于“指甲”的读音,语委组数据中选择“遵照《审音表》”的为44.8%,三组中最高,语委组专家也主体上赞成落实严格的标准。媒体组的专家认为,除非与现实读音差距过大,否则都应该按照《审音表》来确定字词的读音。但媒体组问卷数据中“遵照《审音表》”的选择率相对语委组较低(42.6%),而且选择“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的占33.9%,高于其他两组的数据。辞书界调查问卷的最主要意见是“两种读音均可”(53.8%),第二位的意见为“尊重现实,读为zhījiɑ”(31.3%),选择“遵照《审音表》,读为zhǐjiɑ”的仅占11.3%。

我们分析认为,教学、普通话测试等领域更注重有可操作的标准,播音和辞书等领域则往往要面对必须严格执行的标准与实际语音之间的差异,硬性标准成为一种压力,因此产生反弹。即,异读词审定有必要,但审音结果作为唯一标准全面推行有一定困难,视具体情况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可能更好。

(2)语音规范的统一性需要加强。

2.1题“《审音表》、辞书、《大纲》注音不一致”一项的选择率为42.7%。专家意见认为,语音规范“政出多门”,应用者遇到问题时往往无所适从,国家语委作为主管部门,应统筹管理语音规范,提高语音规范统一性。

(3)现有规范需补充完善

除《审音表》的修订外,也需要制定具体的指导性语音规范。

多选题2.3题“您认为当前普通话语音规范急需做哪些工作?”给出七个选项,最高的百分比为“异读词应明确规范”64.6%,其次是“人名、地名、行业专有名词的统一读音标准”64.5%,“常用字词的读音应全面规范”59.1%,最低的百分比为“轻声儿化的读音规范”,也达到了40.9%,其他各选项的选择率都在50%上下。本组数据显示社会需要多领域、多方面的语音规范。

综上所述,《审音表》颁布25年来,对普通话语音规范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在辞书等领域影响深远。既要充分肯定《审音表》的历史作用,同时也要认识到《审音表》的某些方面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已经表现出与语音现状、社会需求不相适应,开展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新的时代条件下,顺应语言生活的变化,语言规范观念需要加以调整;面对各种新的语音现象和新兴载体,普通话语音规范需要在新的语言规范观念指导下制定。

(二)新世纪审音工作的主要内容

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的内容,取决于前述调查所得到的社会需求。

主要工作内容应包括《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含“研制说明”和“使用细则”。修订后的审音表承担普通话标准语音基本规范的职能,指导各具体语音规范的制定。还有其他指导领域应用的读音规范,如人名、地名和行业专有名词读音规范、常用词语注音表、文言文特殊读音、轻声儿化词语表等。概括来说,本次审音的工作既要有基本语音规范,也要有推荐指导性规范;既要有整体原则的规定,也要有具体应用的示范。

(三)新世纪审音的工作方式

1. 近期和长期工作方式

2.8题“您认为目前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应怎样进行?”为多选题。选择“现有规范能不动的不动”一项的最多,占61.9%,其次是“全面整理和规范普通话语音”28.5%,选择“不需要调整”的仅占9.6%。多选题2.9题“您认为开展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方式应该是”有四个选项,62%受访者认为“应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认为应“进行经常性调查”的占27.1%,选择“随时调整”的为6%,选择“没必要人为规范”的仅占4.8%。两组数据均显示,社会需要积极稳妥的审音工作方式,不能放任自流,也不能动作过大,调整过于频繁,影响语音稳定。

审音工作还需注意与其他应用领域的密切合作。2.3题“解决语音问题的方式”和2.10题“语音规范的颁布形式”的统计均显示,“辞书”的选择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90%和74.4%。辞书界也认为在审音工作中应建立语音规范研制与辞书界的沟通机制,有利于吸收辞书界的研究成果和未来语音规范的落实。

2. 具体审音工作应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首先,《审音表》的修订是新世纪审音工作的核心,其他各项规范建设须在《审音表》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其次,应在梳理审音历史资料的基础上透彻把握《审音表》的成绩与不足,才谈得上修订工作后出转精。其他各项规范研制应以调查为基础,优先满足社会需求,分清主次,逐步展开。

3. 机构设置

专家认为,本项工作应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导,协调各相关部委、部门,设置专家委员会作为咨询机构;设置专职机构,保障实际工作有序进行。也有专家建议应常设审音机构,保证经常性研究,及时引导社会应用。

4. 成果落实形式

辞书是最重要的落实形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专门的字词读音表,以方便应用为目的;网络或光盘音频数据库形式的选择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在18~29岁的受访者中有55.8%,30~49岁受访者中有44.4%选择本项,说明这种形式的重要性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明显,需要给予充分关注。另外,面向具体领域的各类规范手册也应纳入考虑。

(四)新世纪审音的工作原则

2.9题调查显示,语音规范“较长时期内有效”选择率最高,为62%。“稳定第一”应作为开展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正确处理语音稳定与发展、语音规范与语音实际的关系。

目前,一方面语音规范的调整势在必行,另一方面问卷调查数据和专家意见又都认为现有规范应“能不动的不动”,说明全面规范普通话语音,有一定的社会需求,但又不能对语音生活有太大影响。规划多种语音规范,以社会需求为主导,逐步实现语音规范的体系性,是比较务实的做法。新世纪审音工作,需要贯彻“稳定第一”的原则,在必须调整、整体稳定和全面规范之间取得平衡。

具体到《审音表》的修订工作,一方面异读词的整理还应再加强(6),需要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调查和审定;另一方面,要求尊重实际语音的态度也很明确(7)。因此,《审音表》修订既要满足各方对语音规范的需求,也要考虑在具体定音和推行时给予一定的弹性。涉及具体字的审音问题时,常常发生“从理”还是“从俗”的争论。尊重语音实际,兼顾语言规律,是本次调查得到的主流意见。另外,还需注意体现规范研制工作的社会性,重视规范研制与应用领域的沟通协调,特别是与辞书界及人名、地名、专业术语相关领域的沟通尤其重要。

三研究建议

(一)定名

“审音工作”一词既可指上世纪两次审音,又可指具体的异读词定音,在本课题的调查中指向不够清晰。因此,我们更多地使用了“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提法。而且,时代条件决定了本次审音工作与上个世纪的审音工作应有所不同。这一次不但要继承和修订上世纪审定异读音的成果,更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在新的语言规范观指导下,对普通话语音进行研究整理,提供多方位、多领域、更具整体性的指导和规范。课题组建议采用“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提法,以更准确地体现新世纪审音工作的性质、规模、内容、理念等特征。

(二)《审音表》修订应尽快提上日程

《审音表》的修订是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核心,具有国家通用语语音基本规范的地位,建议尽快启动。围绕《审音表》修订,开展调查研究,根据实际需求,规划研制《通用词语读音表》、姓氏、人名、地名、专业术语、古诗文特殊读音、轻声儿化词语等相关语音规范,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覆盖能力的普通话语音规范体系。

(三)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原则

1. 基本原则:保持稳定,重视调查研究,重视普通话语音规范体系建设

目前,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的地位日益彰显。作为国家语言文字政策的构成部分,普通话语音规范标准建设将日趋严整,对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需求要整体考虑解决。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是公民权利的一部分,普通话语音规范应以提供国家通用语语音基础为根本任务。因此,在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中必须以稳定性作为核心指导原则。

连续的跟踪研究与专题的调查研究相结合,广泛深入地研究社会语音生活,充分掌握普通话在使用中的状态,是做好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的学术前提。

更全面和充分的语音学研究是加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地位的学术支撑。在语音规范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多方位的语音规范实践促进普通话语音体系的描写与理论阐释,一边建设一边论证,实事求是地开展国家通用语的语音研究。跟踪研究普通话语音,是国家通用语研究的必要构成部分,应设立经常性研究机制,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服务语音政策咨询。

2. 工作指导原则:稳定为本,注重实效,总体规划,分工协作

新世纪普通话审音工作应以稳定作为根本原则,即,一方面不能做大的动作,另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范与语言实际不符、应用者意见集中的问题。新世纪审音工作应以服务社会语音生活为目的,针对不同层级,面向不同领域,规划制定具体的规范标准,注重推行策略,保证推行效果。国家语言文字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整体协调,整合各领域科研资源,分工协作,务求在同一工作原则指导下研制各项规范标准。

3. 审音工作原则:突出基本规范的性质,尊重语音实际,兼顾语音规律

《普通话审音表》的修订,既是有针对性的具体任务,也是完善新世纪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基础工作、中心工作,应体现新世纪国家通用语语音规范建设的总体原则,修订完成后应成为各项规范标准及使用指南的指导性文件。因此,《审音表》修订应对《审音表》本身和各领域的语音规范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尊重社会语言生活的规律,尊重语音学发展的规律,尊重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保证实现社会性与学术性的良好结合,形成具有广泛适用性的基本规范。

(四)成立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

普通话语音规范既是一个影响全社会语言生活的重大政策问题,也是一个广泛涉及音韵学、语音学、语文教学、信息处理、语言规范等方面的学术问题。为了保证全面听取各方意见,稳妥推进本项工作,非常有必要组建由语音学家、音韵学家、辞书界专家、播音主持专家、基础教育和普通话培训测试等各领域专家构成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委员会负责整体规划和实现新时期普通话规范工作的具体目标,保障普通话语音规范研制的学术水平,指导和推动各项规范的落实,为各领域应用提供咨询意见。

建议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委员会由顾问组、专家工作组、秘书组构成。

顾问组应包括熟悉汉语语音发展的专家,能够通盘把握国家语言政策的领导、专家,各相关部门、应用领域的领导、专家,在重大问题的议定过程中提供意见,作出决策。

专家工作组的各界专家应熟悉普通话语音的历史发展与现状,能够把握和引领某一具体领域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工作,整体设计、推进本项工作。

秘书组工作人员应熟悉普通话语音,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能够专职投入本项工作,具体实现顾问组和专家工作组议定的方案。

参考文献

[1]曹先擢.谈谈普通话异读词审音[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2]语言文字规范手册[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3]徐世荣.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4]王力.汉语语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上一篇:党员素质提升活动总结下一篇:翻译理论与实践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