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练习

2024-04-17

与练习(共8篇)

篇1:与练习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1套

朗读训练材料,运用胸腹联合呼吸方式发声,按慢速、中速、快速等

不同节奏来训练气息的控制。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一顶帽。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一把刀。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记得牢。

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

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一次,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到卧室时,只好敲门。丈夫在里边问:“谁?”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这一次,门开了。

的 小

有一个聪明的男孩儿,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小孩儿非常可爱,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孩儿自己抓一把。但是,这男孩儿却没有任何动作。几次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到他的口袋里。

回家后,母亲好奇地问小男孩儿,为什么不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儿的回答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哇!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抓的一定比我抓的多很多!”

这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借别人之手,有时会给自己带来更多利益的道理。自己的事业在发展中是不可能不要别人的帮助的。如何要呢?别人以怎样的方式帮助,才能给自己最大的利益呢?这个小孩儿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2套

分析下面朗读材料,按朗读技巧处理和诵读,兼顾气息训练。

一天天的,我把纸船一个个的放在奔流的溪水里。我用又大又黑的字母,在纸船上写下我的姓名和我居住的乡村。我希望陌生的土地上有人会发现这些纸船,知道我是谁。

我从我的花园里采集了合欢花,装在我的小船里,希望这些曙光之花会在夜里安全抵达陆地。我送我的纸船下水,仰望天空,我看到小小云朵正张着鼓鼓的白帆。我不知是天空里我的什么游伴把它们放下来同我的纸船竞赛!

夜来了,我的脸埋在手臂里,我梦见我的纸船在子夜星光下向前漂浮,漂浮。

睡眠的精灵乘着纸船航行,船里载的是装满了梦的篮子。

——泰戈尔《纸船》

美的力

某足球队教练将该队队员分成三个集训小组,并在训练时做一个心理实验。

教练对第一小组的队员的表现大加赞赏,说:“你们表现卓越,配合度非常高,太棒了!你们是一流的球员。”他对第二组的队员则说:“你们也不错,如果你们运球速度再快一点,步伐再稳一点,就更好了。”而对第三组的队员他却说:“你们怎么搞的,总是抓不住要领,靠-2到另一人群中,同样也传授垂钓技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一天下来,这位热心的钓鱼高手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但获得的竟是满满一大筐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而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为别人服务的乐趣,闷钓一整天,收获远没有同伴多。

(3)挖掘深意

父子俩住在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父亲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路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要在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了!”

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引诱,牛还是一动不动。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了!”牛应声而动。

(4)分析话外音

五岁的汉克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森林里干活儿,突然间下起雨来,可他们只带了一块雨披。爸爸将雨披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汉克。汉克问道:“为什么爸爸给了妈妈,妈妈给了哥哥,哥哥又给了我呢?”爸爸回答道:“因为爸爸比妈妈强大,妈妈比哥哥强大,哥哥又比你强大呀。我们都会保护比较弱小的人。”汉克左右看了看,跑过去将雨披撑开来,挡在了一朵正在风雨中飘摇的娇弱的小花上面。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4套

阅读下列材料,说说倾听的作用

倾 听 也 是 推 销

推销员阿珍向关小姐介绍一种护发素,说它的效果特别好。关小姐提到近来经常游泳、练瑜伽,阿珍就夸她身材好、有气质,并询问她在什么地方运动。关小姐很自豪地说起了在大海游泳和瑜伽塑身的经历。阿珍安静地倾听,表示愿意向她学习瑜伽,同她一起游泳。最后,关小姐愉快地购买了这种护发素,并且后来两人还成了好朋友。

为 什 么 不 录 用

有一次,一位企业主管作为主考官面试一群想进公司的新人,其中好几位男女生,一进来,就把开着的手机摆放在桌上,有人还一边听着MP3,有两位还在窃窃私语。这主管看了,直摇头、叹气,决定不录用他们。

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几天下雨涨水,正好没在水下面。我们知道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贝里奇担任美孚石油公司董事长时,有一次看到本公司一名青工跪着擦地板,擦一下还叩一下头,觉得很奇怪,便上前询问。这名青工说他是在感谢一位圣人——是这位圣人帮他找到这份工作,使他有了饭碗。

贝里奇心灵受到震撼,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在南非的温特胡克也遇到过一位圣人,我今天取得这样的成就全靠他。这位圣人乐于助人,你愿意见见他吗?”青工说:“我现在仅能赚钱糊口,如果这位圣人能使我赚更多的钱,我就会用这些钱来感谢所有曾经关心过我这个孤儿的好心人。”贝里奇给了这名青工假期,让他去见那位圣人。

一个月后,青工风尘仆仆地回到公司,说:“董事长先生,我历尽千辛万苦爬上那座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山上除了我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贝里奇说:“这就对了,除了你,根本没有什么圣人!”这位青工就是后来接任美孚石油公司总经理职位的贾姆纳。

2000年出席在上海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大会时,贾姆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了一句浓缩人生精华的名言:“发现自己的那一天,就是你遇到圣人的时候。”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6套

运用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多向思维和综合思维来分析下列材料

没 有 见 过

从前有位博物学家,确实博学多才。人们向他提出种种问题,没有一个他不知道答案。

一天,有个小孩想捉弄他一下,就对他说:“学者爷爷,有一种动物很特别,您肯定不知道他的名字!”

“笑话!”学者说,“那动物是什么样的?”

“你听着,”小孩说,“那家伙有三个脑袋,六只手,十八只脚,五条尾巴,一百只眼睛,外加一个碗口大的肚脐眼。他长着翅膀不会飞,走起路来却快如风。你说他叫什么名字?”

学者冥思苦想,三天三夜也想不出来,于是,又去翻查书籍,忙了一个月也没有结果,最后,还是屈尊去问小孩。

“连这个你也不知道?”小孩笑道,“书上不是写着吗,它是个妖怪。”

在此献身于我们眼前所存留的伟大工作——从先烈身上,我们将取得对那事业更多的忠诚,而他们已为之输出忠诚到最后的完整阶段——我们在此坚决地拿定主义,要使他们不致白白死去——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佑之下,必得到自由的新生——要使这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必不致在地球上消灭。

圣 女 贞 德 的 法 庭 答 辩

嗯!他们告诉我,你们是一群傻瓜。我不会相信你们的花言巧语,也不会相信你们的伪善。你们曾答应过我,要恢复我的自由,可是并未做到,你们是一群骗子。你们认为生命没有价值。我所害怕的并不是饥渴;我靠着面包生活,我未曾向你们要求过施舍。只要水是清洁的,我也不难解决口渴。面包和水只是生存的必要条件,对我而言并没有任何特殊的情感。

但是,如果把我和阳光隔绝,使我不能见到美丽原野中的花草、树木;或者用铁链锁住我的双脚,使我不能和我的士兵并肩作战;或者因为你那邪恶愚蠢的企图,使我生活在黑暗中,呼吸污浊潮湿的空气,妄想使我因为得不到上帝的关怀爱护而去怨恨他,那么你们这些罪恶,比圣经里所说的罪还严重。虽然失去了战马,我们将奋战到底;没有了马,我仍可以穿着裙子拖着鞋走。只要能够听见微风吹拂树梢,看见云雀在阳光下飞翔,小羔羊在严寒中啼哭,以及教堂神圣的钟声,它仿佛是天使借着微风替我送来天上诸神的消息,我还会继续地奋战下去。

但是,生命中如果缺少了这些东西,我就无法活下去。我知道你受了魔王的指使,想要剥夺我以及其他人的这些东西。但是我相信上帝„„我知道你不会信 他。他希望我能忍受劫难而投入他的怀抱,因为我是他的子女,我不适合与你们生活在一起。这是我最后要告诉你们的话。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8套

阅读下列材料,作一个三分钟的演讲

拳 击

夫妻俩常常发生争论,而每次争论的结果,总是妻子赢。每当争论到最激烈的时候,丈夫就会退出争论而走到地下室去。在那里,保留着一个练习拳击用的吊袋。每次走到那里,他总要对准了吊袋猛击它十五分钟,把怒气发泄出去,然后就觉得心情舒畅了。

有一天,形势变了,争论的结果,丈夫赢了。这位丈夫感觉到他那位妻子快要大发脾气了,就建议她去试一试他的那个吊袋。妻子接受了他的那个意见,来到地下室,一连十几分钟的猛击猛捶之后,她回到了楼上,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丈夫问她:“怎么这样高兴?” 她回答说:“我为什么不应该高兴?我在第三轮就把你打得昏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儿 子 会 做 政 客

爸 爸 在 哪 里

农夫的家在大路边。这天他看到一辆运草的大车翻倒在路边,一个小孩站在一边哭。

农夫安慰小孩:“别着急,你先到我家里喝口水,吃点饭,然后我帮你把车扶起来。”

小孩说:“不行,我爸爸会不高兴的。” “不要紧,他会原谅你的。” 小孩只好跟农夫进了家。等到吃完饭,小孩又担心起来:“我想,我爸爸已经生气了。”

农夫说:“别害怕。你告诉我,你爸爸在哪儿呢?” 小孩小声说:“他还压在车底下呢。”

在我早年的回忆中,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如果有人对我讲的话使我不能了解,我便要常常生气。在我的一生之中,想不起再有旁的事能够使我更愤怒的了。只有这一点,总是使我发脾气。我还记得当时在听邻居同我父亲谈了一晚上的话,我回到小小的寝室中,总要费去不少的时间,在屋子里踱来踱去地思索着不明白的地方。我常常为了思索不出而睡不着觉,就是想出了自己还不能认为满足,必须再三重述,把它用极简单极平易的字句表达出来,使得小孩子都能懂得,那才 算满意了。

《演讲与口才》练习题第10套

就下列话题作演讲、交谈或辩论练习

我的兴趣;我的自由观;我的幸福观;我理解或渴望的成功

逛街与购物的乐趣„„

选择老板,还是被老板选择,还是自己做老板? 专业学习应该重知识,还是重技能,又或者是并重 名人该不该有隐私? 现代人心理压力大,容易轻生,是因为„„ 我很孤独; 我很快乐; 我很郁闷 我看安乐死 如果禽流感很快就蔓延开来,我们怎么办? 娱乐生活是无意义地消耗生命吗?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你怎么看? 你相信数字有吉祥和不吉祥的说法吗? 男人对女人说的话;女人对男人说的-10检验倾听的效果。

第4套答案:

倾听的作用:1.倾听可以激励对方;2倾听可以了解对方;3倾听可以赢得友谊和信任;4.倾听可以获取知识和信息;5.倾听可以掩饰自身不足;6.倾听有益于提高说话能力。

第5套答案:

人们说话做事,总是会有想法的,剖析不同的人物心理,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人,更好的沟通,既有利于做事,又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6套答案:

运用逆向思维、纵深思维、多向思维和综合思维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直线简单肤浅的思维习惯。

第7套答案:

人首先是情绪性的,用情感因素打动人是最直接的。大致国家民族,小到家庭亲人,不管是商业往来,还是普通社交,情感是最重要的纽带。

第8套答案:

演讲应梳理好说话内容,组织好语言,设计好体态语,调节好精神状态,控制好声音起伏,有意识的与观众互动,以影响听众。

第9套答案:

交谈练习1.说好开场白;2.及时展开话题;3.适时转移话题;4.适时结束原话题;5.控制好空间距离;6.做好体态语;7.穿着好服饰;8.注意礼仪风度;9.真诚待人;10.克服沟通障碍。

2-第10套答案:

综合进行演讲、交谈或辩论练习,全面检验口头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篇2:与练习

1:“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快速地数数字“12345678910”,——口气反复数,数到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反复数多少次。

2.“数枣”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拿竹竿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吸足气)一个枣两个枣三个枣四个枣五个„„这口气气尽为止,看你能数多少个枣。反复4—6次。

3.“数葫芦”练习:“吸提”同前。在“推送”同时轻声念:“金葫芦,银葫芦,一口气数不了24个葫芦(吸足气)一个葫芦二个葫芦三个葫芦„„”,这口气气尽为止,反复4—6次。数数字、“数枣”、“数葫芦”控制气息,使其越练控制越,千万不要跑气。开始腹部会出现酸痛,练过一段时间,则会自觉大有进步。

4“深吸慢呼长音练习”经过气息练习,声音开始逐步加入。这一练习仍是练气为主,发声为辅,在推送同时择一中低音区,轻轻地男生发“啊”音(“大嗓”发“啊”是外送与练气相顺),女生发“咿”音(“小嗓”咿”是外送)。一口气托住,声音出口呈圆柱型波浪式推进,能拉多长拉多长,反复练习。

5.一口气托住,嘴里发出快速的“噼里拍啦,噼里拍啦”(反复)到这口气将尽时发出“嘭一啪”的断音。反复4—6次。

6.一口气绷足,先慢,后快地发出“哈,哈—(反复)(加快)哈,哈,哈„„”锻炼有进发爆发力的断音,演唱中的“哈哈„”大笑、“啊哈”、“啊咳”常用。

篇3:宾语从句讲解与练习

2、概念 : 在句中担当宾语的从句叫宾语从句。 可作动词宾语,也可做介词宾语。

eg, I know that the man is a policeman. ( 动词宾语 )

Miss Zhang is angry at what you said. ( 介词宾语 )

3、注意三点 : 1)、 连词和代词选择 2)、 语序 3)、 时态

二、宾语从句的引导词

1. 陈述句充当宾语从句时,用 that 引导,that 无词义,在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常省略。

如 : My teacher said (that ) I was a good boy.

She doesn’t know (that) she is seriously ill.

2. 当由一般疑问句充当宾语从句时,用 if 或 whether 引导,意为“是否”。

如 : (1)I don’t know if /whether Jim is a good student.

(2) Do you know if /whether Kate gets up early?

注意 :只能用whether不用if的三种情况

一般情况下,if和whether可以互换,但以下3种情况只能用whether :

1与or not连用 :

He asked me whether or not I was coming.

Let me know whether you can come or not.

2在介词之后 :

It depends on whether it is going to rain.

I worry about whether I hurt her feelings

3在不定式之前 :

We haven’t decided whether to go there.

I don’t know whether to accept or refuse.

三、宾语从句的语序必须是陈述语序

宾语从句的语序是陈述语序,即“连接词 + 主语 + 谓语 + 其它成分”

陈述句I think that we can be good friends.

一般疑问句I can’t remember if I posted the letter.

特殊疑问句He asked who was our English teacher.

注意事项 :

当从句的原句为以下句子以及what, who作主语时,语序不变 :

What’s wrong? What’s the matter? What’s happening?

eg: I don’t know what’s the matter.

Can you tell me who is over there?

四、 宾语从句与主句的时态要相互呼应

1. 宾语从句中谓语动词的时态,常常受到主句谓语时态的制约,此为时态呼应。如果主句谓语是一般现在时或将来时,从句谓语的时态不受限制 ;如果主句谓语的时态是一般过去时,从句一般要随着改为相应的过去时态(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

eg. I thought (that) you are free today. ( x )

I thought (that) you would be free today. ( √ )

【注意】当宾语从句叙述的是客观真理时,不管主句谓语的时态如何,从句都用一般现在时。

eg. The teacher told us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宾语从句小口诀 :

宾语从句三注意,时态语序引导词 ;

主句一般现在时,从句不需受限制 ;

主句一般过去时,从句须用相应时 ;

陈述句转化that引,一般疑问句用if/whether,

特殊问句疑问词,引导词后陈述式。

宾语经典例题

例 1In the bookshop,a reader asked the shop keeper ________Who Moved My Cheese was an interesting book.

A.thatB. how

C. whatD. if

思路解析 :注意本句中斜体部分是一本书的名字《谁动了我的奶酪》,本句含义是“一个读者问书店管理员这本书是不是有趣”。所以答案是D项。答案 :D

黑色陷阱 :本题的主要陷阱是书名Who Moved My Cheese, 它本身含有一个who, 容易给人造成误解。

绿色通道 :在英语中,注意书名一般都是斜体的,且书名的首字母是大写的,注意把它看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东西。

例 2I was told ________ Bill Gates was thirteen he began to playwith computers.

A.that howB.how that

C.when that D.that when

思路解析 :注意后面从句的含义是“比尔 ? 盖茨十三岁的时候开始玩电脑”,应该用when表示“当……时”,本句中的that是宾语从句的引导词。所以选D项。答案 :D

黑色陷阱 :本句结构复杂,主要陷阱设置在when上,它在本句中起到引导后面的时间状语的作用。

绿色通道 :做此类题,要慢慢理顺思路,不要钻牛角尖,当一种含义说不通时,从另一个角度或另一个含义考虑。

例 3—I wonder ________.—Zebras.

A.what do they call these animals

B.how they call these animals

C.what they call these animals

D.how do they call these animals

思路解析 :本句含义是“我想知道他们叫这些动物什么”,排除B、D两项。另外宾语从句要用陈述语序。所以选C项。答案 :C

黑色陷阱 :本句容易译成“他们怎样称呼这些动物”而错选how,注意本句中隐含句型call sb. sth. 含义是“称呼某人……”。

绿色通道 :解答本类题首先分析句意,确定引导词,然后看好语序和时态。

例 4 I’m different from my twin sister.I love dancing,________ sheis interested in reading.

A.so B.or

C.but D.and

思路解析 :本句是转折关系,选择C项。答案 :C

黑色陷阱 :本句陷阱在于选项前后都是肯定句形式,不细读题而误选D项。

绿色通道 :并列句主要是根据句意判断前后两句的逻辑关系,所以一定要把题读完再作判断。

例 5Work hard,________ you may catch up with your classmatessoon.

A.or B.but

C.and D.yet

思路解析 :本句是“祈使句+ and”的句型,句意为“努力学习,你会很快赶上其他同学的”,and在句中表示承接关系,所以选C项。答案 :C

黑色陷阱 :本题的陷阱是句型,本句型区别于“祈使句+ or”,这个句型的含义是“……,不然的话 / 否则……”。

绿色通道 :祈使句后面既可以加and,也可以加or,所以要全面分析句意,再作决定

宾语从句练习

1)I hope ________ it will snow this winter.

A.when B.if

C.whether D./

2)— I don’t know ________ Mr.Green will come to see us.

— He will help us with our English.

A.why B.when

C.how D.where

3) I can’t remember ________ I have seen him before.

A.whether B.why

C.what D.how

4)— Do you know ________ ? I’m going to see him.

— Sorry,I don’t know.

A.where does Mr.Li live B.where did Mr.Li live

C.where Mr.Li lives D.where Mr.Li lived

5)— Where do you think ________ he ________ thecomputer ?

—Sorry,I have no idea.

A. / ;bought B.has ;bought

C.did ;buy D.does ;buy

6) I can’t understand ________ he likes computer games somuch.

A.that B.whether

C.why D.where

7)— Do you know ________ the MP3 player last week?

— Sorry,I have no idea.

A.how much did she pay for B.how much will she pay for

C.how much she paid for D.how much she will pay for

8) I don’t know ________ tomorrow.Can you tell me?

A.when we started B.when did we start

C.when we will start D.when will we start

9)In the bookshop,a reader asked the shop keeper ______ WhoMoved My Cheese was an interesting book.

A.thatB.how

C.whatD.if

10) I was told ________ Bill Gates was thirteen he began to playwith computers.

A.that how B.how that

C.when that D.that when

参考答案 :

篇4:钢琴记忆性练习与练习方式

我们弹奏钢琴时,肯定很难将各种情况考虑进去。按理说,钢琴要用心弹,才能像释放某种能量般全神贯注地弹奏,而且只有了解和熟悉每个音符在键盘上的位置,才能更准确地弹奏乐谱。但是,用心弹奏在某些场合里也会导致听众内心出现焦虑和怯场的情况,例如有些学生给老师背谱回课时紧张得身体发抖;有的演奏者登台演奏时背谱出现漏洞,曲子接不下去等等。这说明即使我们相信自己的记忆力非常好,也不意味着总是要背谱弹奏。因为乐谱就像是经常被使用的教学工具和安全带,当我们用心弹奏乐曲的时候,是需要有规律性地看着乐谱一起弹奏的。对于学习钢琴的人来说,养成视谱弹奏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尝试过多种钢琴弹奏背谱记忆的方法,如听觉记忆法、视觉记忆法、运动觉记忆法和概念型记忆法等。每一种记忆方法都能够担任不同的角色,并且由于它们的相互影响,使我们能够很熟练地去默记乐谱。

听觉记忆法是通过耳朵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当我们在练习弹奏乐谱的时候,一边弹奏一边低声唱,使我们对乐谱上的旋律和音符重复记忆,当有唱错或奏错的音符时,我们马上就可以听出来,并在下一次弹奏时得以提前注意和改正。

视觉记忆法是通过眼睛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我们练习新曲目的时候是需要每天看着谱子去练习的,这样反反复复无数次练习之后,就能够把乐谱默记在脑子里,即使不看乐谱也能顺利地完成弹奏。这种记忆法也使我们能够通过直观的方法亲眼目睹演奏者弹奏时身体的运动状态,有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

运动觉记忆法是通过支体和大脑把乐谱记忆下来的方法。例如我们练习弹奏乐曲时在哪里抬手、踩踏板、手指在琴键上移动的位置、身体向左向右倾斜等,靠弹奏时身体的律动自然或有意识地记住乐谱的每一个细节。

事实上,听觉、视觉和运动觉这三种记忆法都是被动性记忆法,它们只是把乐谱牢牢地记在心里而已,这样只能产生刻板机械的记忆行为,而概念性记忆法则有所不同。

概念性记忆法是一种有意识的活跃型记忆法,它能使我们有意识地去感觉这种记忆方法,要求在背谱的时候,必须记忆包含音符、和声、音乐作品表达上的细腻变化、乐谱的分句法以及参照标准等等,是让我们能够把乐谱里的许多音乐数据集中起来记忆的一种方法。例如我们不要去记忆do、re、mi、fa、sol、la、si、do这八个概念,而是去记 do大调的音阶,这是以上记忆法中唯一概念性记忆法的标准例子。

要用心学习钢琴,首先要学会视谱,理解乐谱,并且要确定学习钢琴的目的。这里我还想说的是,如果总是用心弹奏乐曲,有时候也是有害的,就像我们发展太多的视觉传感器一样。就这点而言,我们仅仅看钢琴老师弹琴,脑子却不去记忆老师手指在键盘上的移动情况,很容易产生对钢琴键盘的模糊认识或者造成一些视唱视奏的困难,所以直观的记忆法是非常重要的。同样,总是看着乐谱弹奏的方式,我们并没有推荐给学生,很明显,一直使用乐谱去弹奏会阻碍我们的概念性记忆法,阻碍学生去理解分析乐谱的能力。所以,我的意见是最好学会用心去弹,但是又不离开乐谱,因为乐谱就好比放在我们旁边的一个备忘纪要,能让我们在弹奏时定心,这也是所有钢琴学生都应当走的学琴道路。但是没有乐谱,只通过记忆背谱用心地去弹奏,有时的确会带给弹奏者很大压力,因为从头到尾都要像往前冲刺一般地弹奏下去,可能会出现弹奏时记忆上的漏洞问题。所以,我认为视谱练习和记忆性练习都是钢琴练习方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练琴方式与教学环境

除了谈论上述的钢琴记忆性练习外,我们还要强调教师适应教学环境的问题。钢琴教师在教学生学习钢琴之前,首先必须去适应和了解每位学生,包括年龄、琴龄、兴趣爱好等;其次在教学中可以尝试为学生订做一些钢琴教学的实际操作功能,即视觉教学功能、听觉教学功能或者触觉教学功能。那么,是通过学生对教师弹奏时的模仿来进行钢琴教学,还是通过视谱、分析来进行教学?这取决于学生的年龄。比如部分小孩子是不带有任何思考地去模仿老师的弹奏,而成年人则需要理解、分析,还需要和老师一起进行许多次同样方法的钢琴练习。教师应尝试创造一种带有自信心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学琴过程中感到很自在、没有约束。钢琴课对于学生而言,其实就是一个真实的放松时刻,即使某位学生害怕弹钢琴,教师也要把他的心态调整过来,这是一个很小的实际教学操作细节上的问题。例如在教师的钢琴教室要准备一些乐曲的副本,这样当学生忘记带乐谱来上课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恐慌,也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了。这种做法的目的只是想创造一种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不至于因为学生忘记带乐谱再回去取或被教师拒绝上课的情况发生。

教师开始上钢琴课的时候,应先对每位学生之前的钢琴练习做个总结。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学生应该把自己练习钢琴的困难、期望等情况都告诉老师,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为更好地展开钢琴课学习而做准备。这里要明确的是,教师就是为了帮助学生练好钢琴,而不是为了评判学生,给他们带来心理负担和压力。学生学习钢琴首先心情一定要愉快,如果是带着痛苦去练习弹奏曲子,就不可能有任何的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读谱、指法练习、分析乐谱和心理辅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去感受一连串钢琴的技术动作,当一连串弹奏动作被很好地感悟到时,学生就能够自行练习这部分弹奏动作了。但要强调的是,教师为学生示范弹奏一首乐曲或一个段落时,建议学生不要成为像记录仪一样的钢琴记忆性的俘虏,也就是说不要刻意去模仿老师或其他钢琴演奏者的演奏技巧。

学生自行练习钢琴的几点建议

☆在练习钢琴之前热身几分钟,然后愉快地弹奏一首已经练会又不太难的作品,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自然而然地去练习一些曲子。

☆由于我们的注意力很快就会消退,在练习这些已会的曲子的过程中,一般来说,我们的记忆力到了20分钟就会潜在消失20%左右,并且我们的注意力在15分钟后就会剧烈下降,对于总是一丝不苟地练习钢琴而言,每次练习20到30分钟后就需要休息一下。

☆除了常规的钢琴练习之外,不要总是在同样的顺序下练习同一首曲子,应当通过一些重点段落,练习一连串的短句和连贯的声部等等。

☆要有意识地去练琴,只要有兴趣激发出来,并且能保持这种练琴意识在大脑中,就会很快养成经常练习钢琴的习惯。

☆如果有可能,还要适当地记住我们练琴时痛苦、为难和不舒服的感觉,分析寻找原因。当某个乐曲段落与自己有抵触的时候,不要坚持弹奏下去,这时候应当寻找一些其他的指法练习或者换种练习动作和方法调节一下,例如可改变一个声部的八度音或者移动一下琴凳,使身体保持面对键盘去弹奏。

☆为了节省体力或避免长时间的疲劳练琴,有时可以采取在心里默默练习或轻轻弹奏的方式,不要总是用力地去练习。

以上这些观点都是不同的钢琴练习方式,大家可以借鉴或在钢琴练习中尝试。同时,钢琴老师需要很好地把一些作品仔细认真地解读给学生,这样做是为了让老师提前预见到一些学生在练习时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让学生在困难面前做好心理准备。教师与其在某个练习问题上不管学生,放纵他们随意练习,还不如让学生注意到这个问题,使他们在以后的练习中得到改正。此外,最好不要和学生反反复复地紧盯着某一个问题不放,我们知道在一个好心情的作用下,人总能创造惊喜,产生兴趣和愉悦,这时问题可能自然而然就迎刃而解了。

总之,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只要方式方法得当就会少走很多弯路。练习弹奏钢琴并不总是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是处理某一个问题的救星,必须通过适宜的方式方法和大量的练习,才能感觉到一切皆有可能的满足感。

我们知道学习钢琴的人都必须经过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来练习弹奏钢琴,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用科学适宜的方式方法,指导和帮助学琴者取得好的成绩并达到一定的练习效果至关重要。笔者认为,钢琴记忆性练习与练习方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尝试性训练。

篇5:与练习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一)

教学基本

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第十一册P66的整理与练习T1-7。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使学生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体验自己的学习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沟通分数除法与乘法的关系,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

3、通过练习,提高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明晰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让学生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观察思考并讨论练习。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回顾与整理

1、回顾: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小组讨论:

(1)怎样计算分数除法?

(2)列方程解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整理与练习T1

(1)学生先在书上完成,完成后校对。

(2)将做错的展示在黑板上,讨论做错的原因。

(3)让学生说一说,做分数除法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整理与练习T2

(1)分组练习,并指名板演。

(2)注意了解学生计算中典型的错误,引导学生分析错因。

三、提高练习

1、对比练习

(1)出示第4题

(2)比一比,这三道题目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别怎样解答?

2、分析数量关系

(1)分别画出第5、6、7三题的关键句,并相互说一说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式。

(2)第5题可以怎么解答?第6题呢?

(3)第7题可以先求什么?还可以先求什么?

业 整理与练习T5-7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周次 8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3

授课课题 整理与练习(二)

教学基本

内容 第十一册P58例4和练习十一T9-14。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引导学生联系分数的意义或通过画线段图进一步探索、体会分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培养学生创造性。

2、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反思本单元的学习情况,并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恰当的评价。

教学重点

及难点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

及手段 本课让学生经历知识梳理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评价、反思等能力,增强数感,发展数学思考。

学法指导

学生仔细审题并积极解答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完成书本练习的内容。

教学

环节

设计

一、探索与实践

1、提问: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什么?

你能举个这样的例子吗?

2、探索:你还能用什么方法证明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3、实践:分析讨论第9题。

(1)出示第9题

(2)讨论:怎么判断他们各买的是什么水果呢?

①能算出各人各买了多少千克水果吗?

②每人买水果都用的多少元钱?

能算出所买水果的单价吗?

③根据算出的单价,能判断出各人买的是什么水果吗?

4、小结。

二、评价与反思

1、在学习分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时,你--

(1)能积极探索计算方法,并和同学交流吗?

(2)能正确计算吗?

(3)能联系学过的知识,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4)能正确、有条理地说明解题的思考过程吗?

2、你认为自己在上面的这几个方面中,哪些方面比较好,哪些地方还需要努力?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哪些收获?

业 写一份本单元的反思小结

板书设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篇6:整理与练习4

教学内容:开展“探索与实践”和“评价反思”,完成书本第35页第8、9题。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征。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教学准备:学生预先回家准备第8、9题。

教学过程:

一、第8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用橡皮泥球和小棒做成的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点

再结合对长方体框架的观察,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第9题

事先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好相关数据,课上进行计算和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作业

篇7:课件思考与练习

第一章 统计概述

一、思考题

1.国家管理为何离不开统计?

2.统计有哪些特点?如何辩证地来看这些特点? 3.统计有哪些基本职能?其关系如何? 4.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5.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6.统计工作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重要地位如何? 7.总体和总体单位有何关系?

8.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有何联系? 9.怎样区分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 

二、单项选择

1.构成总体的每个总体单位各方面的特征()

A、必须完全相同

B、可以完全不同

C、至少一个方面相同

D、可以完全相同或不同 2.下列各项,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老李68岁 B、全国人口 C、财专学生 D、班级人数 3.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合格品产量 B、次品产量 C、优质品产量 D、合格率 4.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A、班级人数

B、考试成绩

C、平均年龄

D、学生身高 

三、多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特点有()

A、社会性

B、总体性

C、具体性

D、数量性

E、客观性 2.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区别在于()

A、前者受总体规模影响,后者不受总体规模影响 B、前者都是绝对数,后者都是相对数或平均数 C、前者经计算汇总取得,后者经计算对比取得 D、前者说明事物的深度,后者说明事物的广度 E、前者是计算后者的基础

四、判断正误

1.在全国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总体,每个人是总体单位。2.指标的综合性是以总体的同质性为前提的。3.年龄是数量标志,男生是品质标志。

4.指标按性质不同,可分为品质指标和数量指标。5.人口的年龄是变量,但品质标志不能是变量。6.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职工工资是连续变量。

五、综合练习

如果统计研究目的是为了认识河南财专教工2008年收入状况,请对该项统计的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指标(体系)和标志作出统计设计。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思考题

1.统计调查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3.统计调查有哪些种类?

4.统计调查方案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其首要内容、核心内容分别是什么?!5.如何确定调查项目?

6.四种专门调查在调查目的上有何区别? 7.什么是调查误差?如何防止登记性误差? 

二、单项选择

1.调查目的只为及时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应采用()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2.下列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工业设备普查

B、人口普查

C、工业企业普查

D、农村牲畜普查 3.统计调查单位就是()

A、调查工作的组织者

B、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C、统计调查机构

D、企事业单位

三、多项选择

1.统计调查按登记时间的连续性可分为()

A、全面调查

B、非全面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一次性调查

E、统计专门调查 2.统计专门调查包括()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E、统计报表 3.普查是()

A、全面调查

B、专门调查

C、一次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E、定期调查 

四、判断正误

1.及时性是对统计调查的最基本的要求。2.调查人口出生情况可采用一次性调查。

3.确定调查项目是统计调查方案的首要内容。

4.调查单位和报告单位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5.调查时间就是统计调查工作的时间。

6.重点调查中的重点单位没有代表性,因此不能根据重点调查的资料来推断总体。7.登记性误差不可避免但可控制。

五、课外作业

自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制定一份《××统计调查方案》。方案要体现“五项基本内容”,具有可操作性。

可个人独立完成,亦可以学习小组(宿舍)名义集体完成(组长执笔、成员署名)。

第三章 统计整理

一、思考题

1.统计整理在统计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重要地位? 2.统计整理一般要经过哪几个步骤? 3.什么是统计分组?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4.如何理解统计分组既是¡°分¡±又是¡°合¡±? 5.怎样正确选择分组标志?

6.简单分组、平行分组、复合分组的区别在哪里? 7.编制组距数列时,如何确定组数、组距和组限? 8.编制统计表应注意哪些问题? 

二、单项选择

1.统计分组的首要问题是()

A、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分组数目

C、选择分组标志

D、选择分组方法 2.对于连续变量,应采用的统计分组是()

A、单项分组

B、组距分组

C、等距分组

D、异距分组 

三、多项选择

1.影响组距数列次数分布的因素有()A、组数

B、组距

C、组限

D、组限表示方式

E、总体单位数 2.设计统计表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A、科学

B、实用

C、简练

D、美观

E、清晰 

四、判断

1.统计研究目的是选择分组标志的根本依据。

2.连续变量必须组距分组,离散变量只能单项分组。3.组中值就是组内平均数。

4.确定组限时,最小组的下限要不低于最小变量值;最大组的上限要不高于最大变量值。5.若现象的质变过程比较均衡,可以等距分组。6.异距数列需要借助次数密度来反映总体分布状况.7.逐级汇总不易发生登记性误差。

五、综合练习

请亲自调查30名以上同学的姓名、性别、城乡、家庭人口、上年家庭收入、在校某月生活费用及其支出明细等资料;

将上述资料进行科学的分组,编制次数分布数列,并以统计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若有适合采用统计图表现的资料,请绘制统计图。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总量指标?它有哪些重要作用? 2.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有何区别(特点)? 3.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为何要结合使用? 4.什么是相对指标?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5.相对指标有哪些种类?

6.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

二、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A、出生人口数

B、毕业生人数

C、粮食总产量

D、商品库存量 2.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力的指标是()

A、实物指标

B、价值指标

C、总量指标

D、相对指标 

3、钢产量与人口数之比,属于

A、比较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强度相对数

D、平均数 4.大学生人数与人口数之比,属于()

A、结构相对数

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时期指标的有()

A、商品销售额

B、银行存款余额 C、工资总额

D、在校学生数

E、固定资产原值 2.分子和分母不可以置换的相对数有()

A、结构相对数B、比例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D、动态相对数

E、计划完成相对数

四、判断

1.比例相对数也有说明总体结构的作用。

2.某地粮食产量为历史最高年份的120%,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3.计划增长10%,实际增长了5%,刚好完成计划的一半,即50%。

4.产品成本降低计划完成程度为98%,差2%没有完成计划。5.大学生人数与全国人口数之比属于结构相对数。

五、计算

某工厂三个车间生产情况统计如表。试根据相对数的计算原理,填出表中所缺数字。

第五章平均指标和变异指标

一、思考题

1.什么是平均指标?其主要作用有哪些? 2.平均指标有哪些特征?

3.平均指标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4.何谓权数?为何要加权?

5.计算和运用平均指标应遵守哪些原则? 6.什么是变异指标?其测定方法有哪些? 7.为何要计算和使用变异系数? 

二、单项选择

1.若各组标志值不变,各组次数均增加10%,则算术平均数()A.不变

B.增加10%

C.减少10%

D.增减不定 2.若各组权数不变,各组标志值同时扩大2倍,则算术平均数()

A.不变

B.扩大2倍

C.扩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3.某班男生平均身高170cm,女生平均身高160cm,男女生比例为1:3,则全班学生平均身高为 A、165cm

B、162.5cm

C、167.5cm

D、166cm 4.甲厂实际产值198万元,超额完成计划10%;乙厂实际产值300万元,超额完成计划20%。则甲乙两厂平均计划完成%为()

A、115%

B、115.8%

C、130%

D、115.4% 5.某厂生产甲产品300件,其中合格品270件,则其是非标志的标准差为()A、90

B、0.9

C、0.3

D、0.09 

三、多项选择

1.下列计算,结果属于平均指标的有()

A、粮食总产量与人口总数之比

B、某厂总产值与全体职工人数之比 C、某厂总产值与工人人数之比

D、某产品的总成本与该产品的产量之比 E、某商品的销售额与该商品的销售量之比

2.不同变量数列的标准差无法直接比较,是因为()

A、计量单位不同

B、标准差不同

C、平均数不同 D、数列性质不同

E、数列水平不同 

四、判断

1.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单位成本上升,必然引起总成本的增加。2.我国人均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指标。

3.甲厂计划完成100%,乙厂计划完成110%,则甲乙两厂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为105%。4.几何平均数的对数等于各个变量值对数的算术平均数。

5.一般来说,平均数大则平均差也大,平均数小则平均差也小。6.标准差是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

五、计算分析

1.某工厂三个车间上个月生产A产品的情况如下表,试据此计算全厂的A产品产量平均计划完成程度和A产品平均单位成本。

2.某公司下属20个门市部的计划完成情况如下表。

3.某班50名学生某门课程的考分如下表,试计算其平均分数、分数的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第六章 时间数列分析

一、思考题

1.编制时间数列有何重要作用? 2.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什么原则? 3.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何区别? 4.序时平均数与静态平均数有何异同? 5.计算和运用速度指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6.什么是长期趋势?测定方法有哪些?

7.什么是季节变动?怎样进行季节变动分析? 

二、单项选择

1.某企业3-6月份的月末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215人、220人和240人,则第2季度平均人数为()A、(190+215+220)/3

B、(215+220+240)/3 C、(190/2+215+220+240/2)/4-1

D、(190+215+220+240)/4 2.若现象无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A、0

B、1

C、-1

D、100 3.某市2009年春节期间商品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8%,该指标属于()

A、定基发展速度

B、环比发展速度

C、年距发展速度

D、年距增长速度 4.在趋势方程参数估计时应用的方法是()

A、最小平方法

B、移动平均法

C、数列修匀法

D、序时平均法 5.下列为最基本的动态分析指标的是()

A、发展水平

B、平均发展水平

C、发展速度

D、增长速度 6.某地生产总值2008年比2003年翻了两番,则该段时间的年平均发展速度为()A、B、C、D、7.某地区2008年比1998年财政收入增加1100万元,则该期间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A、100万元

B、110万元

C、D、8.若现象各期的环比速度大致相同,则为()

A、直线趋势

B、抛物线趋势

C、指数曲线趋势

D、二次曲线趋势 9.若2001-2008年某地区生产总值每年比上年增加100亿元,则期间()

A、增长速度相同

B、增长速度逐年降低

C、发展速度相等

D、无法判断 10.平均增长速度平均的是()

A、各期环比发展速度

B、各期环比增长速度 C、各期定基发展速度

D、各期定基增长速度 

三、多项选择

1.下列属于时期数列的有()

A、工业总产值时间数列

B、在校学生数时间数列 C、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

D、人口出生数时间数列 E、商品库存量时间数列

2.计算现象的平均发展速度,宜采用()

A、算术平均法

B、调和平均法

C、几何平均法

D、水平法

E、累计法

3.测定现象发展的长期趋势,可采用的方法有()

A、时距扩大法

B、序时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最小平方法

E、半数平均法

四、判断

1.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的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只能采用几何平均法。

3.厂总产值的增长速度去年为8%,今年为10%,则两年平均增长速度为9%。4.如果现象没有季节变动,则季节比率为0。

5.某商品的价格2007年上涨了5%,2008年又下降了5%,则说明该商品价格又回到了2007年的水平。6.增长速度相同,则增长量也必然相同。

五、计算分析

1.根据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原理,推算出各年的产量数字。2.某商店第一季度商品流转统计资料如下表(单位:万元)。试计算其第一季度商品流转次数及第一季度平均每月商品流转次数。

3.某地电脑销售量(万台)如表,试用最小平方法建立直线趋势方程,并预测2009年的电脑销售量。

4.已知某商场近三年的空调器销售额(万元)如下表,已预测到明年的销售额为120万元。试分析空调器销售的季节变动规律,并制订出明年各季度的销售计划。

第七章 统计指数

一、思考题

1.简述统计指数的意义。2.统计指数有哪些分类?

3.综合指数有何特点?试说明其编制原理和原则。4.平均指数与综合指数有何关系? 5.何谓指数体系?其作用有哪些?

6.何谓因素分析?因素分析法与指数法有何联系? 7.怎样进行平均指标变动分析? 

二、单项选择

1.编制总指数的基本形式是()

A、数量指数

B、综合指数

C、平均指数

D、总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的两种编制方法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3.已知某地区2007年社会商品零售额20亿元,2008年为30亿元,则()A、零售物价指数为66.7% B、零售额指数为150% C、销量指数为135%

D、零售额指数为66.7% 4.花同样多的钱少买10%的商品,则物价指数为()A、10%

B、110%

C、111.1%

D、难以判断

5.如果物价上涨4%,则花同样多的钱会少购买()的商品。A、4.00%

B、3.82%

C、3.75%

D、3.85% 6.在平均指标的因素分析中,要反映各组标志值变动对平均指标的影响程度,应编制()A、可变构成指数

B、结构影响指数

C、加权平均指数

D、固定结构指数 7.若某企业各类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增加了,则该企业职工的平均工资()

A、必然随之增加,且增长幅度相同

B、增减难以确定,但工资总额必然增加 C、必然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不确定

D、不一定增加,有可能减少

8.某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则说明()A、居民消费品价格有升有降,总体来说是上升了 B、各种居民消费品均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同 C、居民实际生活水平由此下降 D、各种居民消费品均上升了3.5% 

三、多项选择

1.某商店基期销售额为 300万元,报告期因提价而增加的销售额为40万元,因增加销售量而增加的销售额为60万元,则()

A、销售量指数=113.0%

B、销售量指数=120.0%

C、销售价格指数=120.0% D、销售价格指数=111.1% E、销售额指数=133.3% 2.成本总指数和总成本指数()

A、一样

B、前者反映多种产品单位成本的总变动

C、后者反映总成本的变动程度

D、前者属于质量指标指数 E、后者属于数量指标指数 

四、判断

1.平均指数就是平均指标指数。

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是居民消费品价格指数。

3.若企业各类职工工资水平提高15%,则总平均工资指数为115%。

4.若职工构成不变,各类职工的工资水平都提高15%,则总平均工资指数为115%。

5.各类职工的工资都增长10%,职工的总平均工资也增长10%,说明职工结构没有变化。

五、计算分析

1.某地三种出口商品的统计资料如下表。试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出口量、出口价的变动对出口额变动的影响。

2.电器厂生产三种产品,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要求:测定该企业总成本的变动,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总成本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3.某企业工人的工资资料如下表。试对该企业工人平均工资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第八章 抽样推断

一、思考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其特点有哪些? 2.为什么说样本是随机样本?

3.为什么说样本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 4.什么是抽样误差?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5.抽样平均误差有何重要作用?

6.为何说抽样推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是一对矛盾? 7.必要样本容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二、单项选择

1.抽样推断应遵循的原则是()

A、可比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不重不漏原则

D、同质性原则 2.如果抽样总体规模不大,差异程度较小,可采用的抽样方式是()

A、纯随机性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3.如果抽样推断对象的差异程度较大,宜采用的抽样组织方式是()

A、纯随机性抽样

B、等距抽样

C、类型抽样

D、整群抽样 4.抽样误差属于()

A、登记性误差

B、平均误差

C、极限误差

D、可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 5.下列关于样本容量的表述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越小越好

B、样本容量扩大,推断的信度和精度会随之提高 C、样本容量计算结果有时会有小数,可舍去小数 D、不重复抽样样本容量大于重复抽样样本容量

6.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的条件下,如果样本容量扩大为原来的9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缩小为原来的1/9

B、缩小为原来的1/3

C、扩大为原来的9倍

D、扩大为原来的3倍

7.在纯随机重复抽样的条件下,如果样本容量扩大为原来的4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缩小为原来的1/4

B、缩小为原来的1/2

C、扩大为原来的4倍

D、扩大为原来的2倍 

三、多项选择

1.抽样推断中的抽烟误差()

A、是不可避免的B、是可以消除的 C、是可以计算和控制的D、不包括登记性误差 E、不包括系统性误差 2.抽样极限误差()

A、是t倍的抽样平均误差

B、是抽样误差范围

C、是抽样推断的允许误差

D、表明抽样推断的准确性

E、表明抽样推断的可靠性

四、判断

1.抽样误差可以避免和控制。

2.抽样调查只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

3.同样条件下,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于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4.抽样极限误差就是所有可能的样本中的最大的抽样误差。5.抽样极限误差是t倍的抽样平均误差。

6.抽样极限误差可以大于、小于或等于抽样平均误差。

五、计算分析

1.某市对居民家庭旅游消费支出进行抽样调查,按纯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户,得知家庭年人均旅游支出为620元,标准差为385元。请你以 99.73%(t=3)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市家庭年均旅游支出进行区间估计。2.从某市5万名职工中纯随机抽取100名职工,调查得知其月平均工资为1120元,工资的标准差为58元。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估计该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及工资总额的可能范围。

3.某校对拥有手机的学生进行话费抽样调查,按纯随机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人,计算得知人均月话费为40元,月话费的标准差为14元。请以95.45%的概率保证,对该校拥有手机的全部学生的人均月话费支出作区间估计。

4.从一万件A产品中随机抽取100件,经质检有90件合格。试以0.9545的概率保证,对全部A产品的合格品率和合格品量进行区间估计。

5.某市城调队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从本市20万名职工中抽取200名职工进行调查,资料如表: 要求:以95.45%的可靠程度估计该市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区间范围(t=2)。

6.某企业生产一种新型灯泡10000只,随机抽取100只作耐用时间试验。测试结果,平均寿命为6000小时,使用时间的标准差为400小时。

要求一:在99.73% 的可靠程度要求下,估计该批灯泡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

要求二:假定抽样推断的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只灯泡进行测试?(可靠程度99.73%时t=3;按重复抽样计算)

7.某电视机厂对一批电视机的平均寿命和合格率进行检验,根据以往的数据,电视机的使用寿命的标准差为1500小时,合格率大致在70%—80%之间。若要求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为95.45%,平均寿命的抽样误差不超过 200小时,合格率的误差范围不超过5%,试问应抽取多少台电视机进行检查?

8.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了100件,有90件合格。试计算:①在0.9545的概率保证下,该批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②在0.9973的概率保证下,如果允许误差不超过4%,则至少应抽取多少件?

第九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一、思考题

1.什么是相关分析?其研究对象是什么? 2.何为相关关系?它有哪些分类? 3.怎样分析相关关系?(相关分析方法有哪些?)4.如何根据相关系数判断相关的程度? 5.什么是回归分析?为何要进行回归分析? 6.什么是回归误差?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7.相关于回归分析应注意什么问题? 

二、单项选择

1.在合理学习的时间内,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是()A、函数关数

B、单向的、正的相关关系 C、不确定因果关系

D、难以确定相关方向

4.在合理施肥的情况下,施肥量与亩产量的关系是()A、函数关数

B、单向的、正的相关关系 C、不确定因果关系

D、难以确定相关方向 3.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表示相关的()

A、密切程度

B、方向

C、没有意义

D、形式 4.储蓄额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是()

A、函数关数

B、正相关

C、负相关

D、难以确定相关方向 5.同时研究居民消费支出与居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价格的数量关系,属于()A、单相关

B、复相关

C、直线回归

D、曲线回归 6.同时研究施肥量、播种量、浇水量与农作物收获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属于()A、单回归

B、复回归

C、直线回归

D、曲线回归 7.居民货币收入与居民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属于()

A、完全相关

B、复相关

C、正相关

D、负相关 

三、多项选择

1.相关分析的方法有()

A、相关表

B、相关图

C、相关系数

D、回归方程

E、最小平方法 2.下列几个对应变量中,属于正相关的是()

A、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

B、商品价格与需求量

C、施肥量与亩产量

D、财政收入与GDP

E、人均收入与储蓄额

3.回归误差的主要作用有()

A、说明回归估计值的准确程度

B、说明回归线的代表性大小 C、表明变量相关的密切程度

D、对因变量进行区间估计 E、说明相关系数的精确程度

四、判断

1.当相关系数r=+1时,两变量完全相关;当r=-1时,两变量无关。

2.相关分析为回归分析奠定基础。3.单相关就是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

4.相关和回归分析所依据的资料,可以是时间数列,也可以是空间数列。

五、计算分析

1.试根据下列资料计算设备使用年限和维修费用的相关系数,并判断相关的方向及程度。

2.已知某地区历年来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资料如下表(亿元):

3.已知某地区居民人均年收入与支出(千元)资料如下表。要求:(1)建立直线回归方程;(2)若人均年收入为40千元,估计人均年支出是多少?

篇8:与练习

一、用活动的面孔改变练习题的呈现形式

课伊始, 便设计了一个走迷宫的活动.教师指出:同学们走的时候都是沿着怎样的数走的?其他岛上的数都是什么数?什么是素数?什么是合数?想一想我们是从什么角度去研究自

然数而得到素数合数的呢?如此改头换面, 趣味性显著增强, 随着学生走出迷宫也就自然而然地充满童趣地引入概念的复习.接着, 通过解决乒乓球包装的问题和制素数表的活动及素数表的应用来加深理解概念, 出示练习题1:

第1盒 (51个) 、第2盒 (37个) 、第3盒 (24个) 、第4盒 (73个) .问:哪几盒可以包装成每袋2个以上并且个数相等的小包?哪些不可以?为什么?如果是91个呢?97个呢?我们根据什么判断一个数是素数还是合数?

再出示练习题2:制素数表.

教师出示1~100的自然数, 问:怎么找100以内所有的素数?观察100以内的素数, 除了2, 3外剩下的这些素数分布有什么规律?它们和6的倍数有什么关系吗?除2, 3外, 100以内的素数都可以用哪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然后根据素数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 找出5对相差2的两个素数.

教师说明:数学上把相差2的两个素数叫“孪生素数”或“双生素数”.

(2) 从50以内的15个素数中选出10个不同的素数, 填在图里的十个□中, 使每一组两个素数的和都等于花蕊中的数.

与传统的呈现形式相比, 学生在进行这些学习活动时, 无疑是带着美好的情感体验的, 而这正是有意义学习的特征用合适的“活动面孔”来呈现练习题, 能有效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挑战性、拓展性、综合性.这样的设计向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数学活动, 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

二、用活动的组织改变课堂的操作模式

第二部分练习是有关素数、合数、奇数、偶数的综合练习教师这样引导:正是由于素数合数这些数学理论中蕴藏着无穷的迷人魅力, 很多数学家为之如醉如痴、流连忘返, 并且取得很多成果, 你们想不想知道都有哪些数学家?取得过哪些成果?不过你得先回答对一组问题老师才给介绍.

出示第一组题:

(1) 既不是素数也不是合数的数 () , 最小的素数 () , 最小的合数 () , 既是偶数又是素数的数 () , 1~50之间既是素数又是奇数的数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接着出示欧几里得图片并介绍早在公元前约300年时, 欧几里得第一次证明了素数是无穷的是他第一个发现了素数中的奥秘, 那接下来又有哪些数学家对素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呢?

出示第二组题:

(2) 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51, 这3个数是 () 、 () 、 () , 其中合数有 () .

再出示马林·梅森图片并介绍:这位数学家叫马林·梅森他在欧几里得、费马等人的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最早系统而深入地研究2P-1型的数, 数学界就把这种数称为“梅森数”.如果梅森数为素数, 则称之为“梅森素数” (即2P-1型素数) .

那在十八世纪又是谁发现了当时最大的素数, 这个素数又是多少呢?

出示第三组题:

(3) 9既是奇数又是合数. ()

13的因数都是素数, 13的倍数都是合数. ()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10以内所有素数的积是3的倍数. ()

素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 () .

最后出示欧拉图片并介绍:在1772年, 瑞士数学家欧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 靠心算证明了一个10位数是素数, 堪称当时世界上已知的最大素数, 这个数是2147483647.

介绍了这三位数学家后教师因势利导:看了这些数学家的成果你是不是对他们更加钦佩了.下面我们来玩个写算式的游戏, 说不定通过这个游戏你也会成为一名数学家呢!

出示练习题:

把大于4的偶数写成两个数的和, 这两个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在学生写出一些算式后跟学生谈话:其实同学们只是写出了一部分算式, 是不是所有大于4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数的和, 这两个数既是奇数又是素数吗?这其实就是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之一.

三、用活动的介入不能冲淡练习课的有效性

上一篇:5社区党总支民主生活会制度下一篇:励志名言短句霸气励志名言短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