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2024-04-15

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精选7篇)

篇1: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走在曾祖母旧屋门前的十字路上,静静地,只有脚下“咯吱咯吱”的脚步声,留下身后浅浅地足印……

一个踉跄,衣服口袋里跌出一块怀表。我慌忙捡起,轻轻拍去沾染上的尘土,转动发条,将时间转回曾祖母走之前的时光……

曾祖母住一间小棚屋,潮腻腻的,有些阴暗,比不起周围任何一间楼房,却是我童年时最衷爱的地方。在门前路边疯跑,坐着曾祖母的三轮车,沿着小路四处转悠。路边上往往是扛着锄头垦地的大伯与担水的三叔,热火朝天地埋在地里,似乎想把自己也埋进去。偶尔能碰见从别家篱笆里窜出来的公鸡,便会跳下车,在林子里追上半天,最后蒙着一鼻子灰,灰溜溜地跑回家,曾祖母总会偷笑一番,取来一块白毛巾,仔细地擦净脸上的污垢,然后爱抚地摸了摸我的头,径自让我玩去了。曾祖母走的那一天,我只道她陪我玩累了,休息会儿,却不想目送着她消失在那条路的尽头。落叶纷纷,淹没了她平日里的足迹。现在想想,一条路走到老时,人不知何时才能再走回来,但脚印却走不掉,就像是人身上长的`叶子,在时光的流变中凋零,落土。不久之后,又将被岁月的尘土湮没,后来的人又将重新踏上这条路。渐渐地,路也愈加的厚重,愈加的绵亘。站在原地望不见起点,又盼不见终点,不觉有些迷茫……

如今,两旁不再是青翠欲滴的浓密树林,取而代之的是灰蒙蒙的水泥,暗红色的砖石和高高建起的铁杆,全没了曾时的记忆,被压抑在了水泥下的泥土中。许久未归,竟有些陌生了,路口处空地的杂草已被拔尽,安上了一小盆一小盆花植,袅袅的炊烟消散在了高楼之间,白墙黒瓦埋入了最深的地下。最牢固的铁锄再也直不起它的腰杆,匍匐在大地上,被隆隆的收割机碾过……沿着路前行,风景轮换,都是耸立的楼房,偶尔,有一处园林,却因茫茫的人海,寻不见心灵安放之处,只能略显无助的游离。但走进人群之间,人们依旧与曾今一样欢笑,甚至更加的满足。或许曾经的欢欣不过是清贫中的苦中作乐,心灵的富足,而现在的乐方是最平淡生活中那最质朴的欢娱。

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走在路上了,世事无常,若一味的停滞在路上,有的不过是时间的流逝之殇,又怎奈自己的无能,只能埋下头,黯然伤神,待回过神,抬起头,发现已迷失在时间的迷宫中,徘徊迂回,怅然一生。莫如在踏上路的地方埋下一颗种子,沿着时间的速度,观赏更美的景,静享更美的情,望更高远的天,俯更厚重的地……待到走累时,沿途坐下,发现种子亦在所经风雨的浇灌下长成了参天大树。此刻,再回到路开始的地方,落叶纷飞,满地都将是金灿灿的回忆……

时间路上,跫音不绝……

篇2: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有人说,时间是海里的一朵浪花,消逝的总是那么快;有人说,时间是风中的一粒尘埃,沉降的是那么无声;也有人说时间是蓝天上的一朵白云,消散的总是那么匆匆。

还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雨夜,我下了素描课,给爸爸打电话,但怎么也打不通,没有人接,我于是等了很长时间,天很冷,腿也开始麻木了,望着人流中一个个陌生的面孔。我当时很生气就想这个讨厌的爸爸又忘记了我吧。等了许久终于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爸爸!我连忙冲过去,说着爸爸的不是,爸爸只是不作声的点头。回家的路上,一把小伞为我们俩个人挡雨,雨下的很大,雨伞只能挡住爸爸一半的身子,爸爸干脆让我打伞先跑回家去。于是我先回家了,之后在家我等了很久,爸爸才会来,爸爸全身都湿透了。我当时心里酸酸的,望着爸爸的身影,我禁不住哭起来,爸爸过来,抚摸着我的头说,等你长大了,爸爸就不能接你了,你要坚强起来。但我并不明白什么叫长大。但我记住长大需要坚强。淌水时间转轮,转到了三年后。

三年后的今天,依旧是一个雨夜,我上完美术课,跟爸爸说我自己走回去,雨很大,但是我忘记带雨伞,就淋着雨往家走,雨水很快打湿了衣衫,雨水从脸颊流下。路上行人渐渐少起来,最后只剩下我那个孤独的身影,陪伴我的只有路边路灯,看着这淅沥沥的小雨,我想起以前那个不懂事的我,每次都想逃避困难,是爸爸为我站在我的前面为我遮风挡雨,就算天塌下也有那坚强的背影顶着。啪”因为双脚冻得麻木而全身跌进了水洼处。我忍着疼痛,艰难的站起来了,很多很多时候,我都——都必须一个人走。不管有没有危险、困难和痛苦,我都必须独自走下去,我不能够再希望有人能给予我什么样的帮助和安慰,就像黑夜里的雨天,我不能奢望爸爸送来呵护之伞。或许有了父母的照顾,我跌倒了总不想自己爬起来。不行,我得自己站起来。”于是,那天雨夜我选择站起来并独立走完了那段崎岖的路程。

时间是个奇妙的东西,是它让我明白长大含义,三年前我选择爸爸为我遮风挡雨,而今天我长大了,我自己要去面对。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三年。我一直在爸爸羽翼下成长,如今我要自己去展翅高飞。而我还要感谢它,它的名字叫——时间。

古人说:“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篇3: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一、2012年上海高考数学(理科)试卷三大特色

1. 基础题“求稳”

今年的试题延续了往年高考的形式,题型和题量与以往保持一致(填空题14道、选择题4道、解答题5道),其中“容易题、中等题、较难题”基本按2:2:1比例配备,编排顺序合理,学生不会感到意外。除此之外,全卷没有偏题、怪题、繁题,更没有超纲题。试题非常重视对考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程度的考查,主要特点有以下两点。一是起点低:填空和选择题除了第14题以外,其他题学生都比较容易解答。如第13题,学生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和函数的图像,利用割补法,就可以得到正确答案;第18题,学生利用计算器,探寻出数列中若干项及单调性的规律后,可以轻松解答。二是范围广:试题涉及五十多个知识点,且蕴涵了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的全面测试。如第1题考查了分母实数化的方法;第7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第12和第22题考查了坐标法思想;第13和第20题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第14题考查了转化能力;第19题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第21题考查了阅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3题考查了学习能力和分析论证的能力。整份试卷基本分约为122分,有利于学生真实水平的发挥。

2. 常态题“求变”

常态题指在平时教学或测试评估中经常采用的题型,为了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并有利于甄别不同层次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水平,与以往相比,此次试卷在命制历年考查内容出现频率较高的常态题方面“稳中求变”。(1)“三类”题的比例发生变化:容易题少了,中等题多了,压轴题对考生要求更高了,整套试卷的区分度更加明显。(2)问法发生变化:如对极坐标知识的考查,2011年上海卷考题是“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2cosθ+sinθ)=2与直线ρcosθ=1的夹角大小为——”;2009年上海卷考题是“在极坐标系中,由三条直线θ=0,,ρcosθ+ρsinθ=1围成图形的面积是——”。这两道题都是“已知极坐标方程,求未知量”,而今年第10题恰是“已知若干量,求极坐标方程”,这种“逆向”设计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应变能力。(3)重视解法的多样性。如第10题的解法1:在直角坐标系下,列出直线方程,再转化为极坐标方程(这是学生惯用的方法),解法2:根据极坐标(ρ,θ)的几何意义,直接求直线的极坐标方程;第12题利用坐标法和非坐标法解题均可;第22 (3)题除了命题组提供的标准答案外,将两种曲线都转化为参数方程或极坐标方程求解也可,且计算量小,更节约时间。应该说,在规定考试时间内,如何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合适的解题切入点,对学生的能力而言是一种考验。

3. 压轴题“求新”

为了体现考试的公平性,上海高考试卷每年都坚持“在有一定难度的考题上有创新”,今年的试卷中出现的不少题目,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命题组有意回避了考前各地的模拟题,这与学生考后反映相一致。值得一提的是,填空的第14题,观察题中的2c和2a,容易联想到“椭球”,其实质也是以“椭球”为背景而命制的。该题背景新颖,载体简洁大气,巧妙地考查了考生的转化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是一道难得的好题。又如,试卷的最后一题,以集合为背景结合了数列内容,既是学习能力的考查,又对逻辑推理提出了高要求,数学味道浓,抽象性强,以至18分的满分题,学生能够取得8分已很辛苦,这直接击中了大多数学生的软肋,导致140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凤毛麟角。

总体来说,今年上海高考数学理科卷特色鲜明。当然,白璧微瑕,笔者也发现这份试卷中有一些小地方值得商榷,在此提出与各位同仁讨论。

首先,针对第17题,命题组本意是考查学生对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本质的深刻理解,数学期望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程度,而方差反映的是一组数据与其均值的偏离程度,试题提供的两组数据考生若能从“均值和离散”两个角度比较观察,无需公式计算,便能一目了然。但事实上,大多数考生解决此题采用的方法是任意选择均值相等的两组具体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比较,最后得出结论。显然,这种做法与命题者的本意相违背。

其次,第18题是新定义函数数列的前n项和的正负值讨论问题,属于创新性综合题。试题考查周期摆动数列的求和与三角函数周期的综合应用,有一定难度。但一些考生充分运用了计算器的列表功能,根据数列每一项的值,很方便地就能估算Sn的正负值,导致此题得分率不低。可见,“弱化考生对计算器的依赖”是命题组的美好愿望,但离现实还有一小段距离。

二、对高三复习教学的建议

1. 夯实基础,把握本质

历年来高考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扎实的基础知识是灵活应用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高三复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图,便于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但在众多的知识里,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哪些是核心概念,复习时要抓住“核心概念、概念的核心、核心方法”。

这些核心理念就好比是盖房的原材料:钢筋、水泥、砖块,原材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房子的质量。因此,在高三复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对核心概念的本质理解。比如“弦长公式”的复习,要走出公式名称“弦长”之误区;三角学习中“变角方法”的使用,要抓住化未知角为已知角的思考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把握本质时不仅要知道概念是什么,更要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关注不同概念的联系。

2. 变中求新,活化思维

今年上海高考数学(理科)卷第22题中的第三小题使不少数学优秀生失分,原因在于学生方法选择不当,导致计算量大,解题失败。其实,此题用极坐标方法更简单、更自然。笔者通过对几名考生的调查得知,之所以没有采取极坐标方法,是由于在复习阶段遇到的类似题型都没有用极坐标方法来解,教师也很少介绍。所以,笔者认为,对数学知识、技能、方法的熟练应用,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环境,通常包括:(1)一题多解(多角度、多层次)与多题一解(同背景);(2)此命题的逆命题与否命题是否成立;(3)加强(削弱)条件时命题的结论能否成立;(4)改变原题中的某些条件或结论,使之成为一道新题等。实际上,习题教学是整个高三阶段复习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在同一水平上的简单重复,需要教师创造性地将知识、能力和思想方法在更多的新情境下、更高的层次中不断地、反复地渗透,才能达到螺旋式再认识、再深化乃至升华的结果,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标。

3. 鼓励猜想,增强策略

尽管对于今年高考数学卷学生普遍反映有难度,但从考分看,试题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难。笔者通过对几名考生调查得知,试卷中有好几道创新题学生是可以“猜对”的。如第14题,学生虽不会严谨求解,但可类比“斜棱柱构造直截面求体积”的方法,借助特殊位置获得最值的经验顺利求解;第17题,大多数学生都是采用了选取1或2组具体数据获取结果的方法;第22 (3)题少数学生另辟蹊径,用了参数方程求解;第23 (3)题少数学生虽讲不清理由,但能凭直觉猜出数列通项公式。笔者认为,在如此紧张的2小时内,学生敢于“大胆猜想”,敢用“特殊方法”,敢于“移花接木”,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他们在投机取巧。其实,在考场中能够进行“合情猜想”的学生恰恰彰显了他们战胜困难的自信、敏锐的洞察力以及强大的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蕴涵的是难能可贵的解题策略。

篇4:上海卷高考作文:时间路上

一考生

“自由是什么?”我试着去找寻可能的答案,可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这似乎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不难发现的是:我们对于自由的渴求,总是伴随着某种过度的束缚和压抑而产生的。

当我们处在程式化的生活状态下,很容易产生渴望轻松、渴望自由的想法,而且这种渴望异常强烈。可是我们同时也不难发现:过度自由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寻求束缚的愿望。当忙碌的学习工作后得到一个冗长的假期,或者结束高三紧张的学习生活步入轻松愉快的大学生活后,我们便可能会渐渐厌烦每天的无所事事与慵懒无为。由此看来,我们是在自由与束缚的状态中循环往复、苦苦挣扎,似乎我们追求束缚与追求自由的意愿是同等强烈的。

自由与束缚哪个更好?这似乎泾渭分明。但绝对的自由于我们而言,如同绝对的束缚一样,都会导致自我的毁灭。绝对的自由能产生个人对束缚的最大愿望,而绝对的束缚同样也能使我们无比渴望自由。这样看来,自由与束缚就像一只手的两面,相辅相成。

古代科学一度等同于炼金或炼丹。炼金是想获得财富,扩大自己的自由空间和内容;炼丹是为了长生不老,获得时间上的自由。随着认识的提高,人们不再把科学等同于炼金和炼丹,但科学仍是人们追求自由的工具。当波义耳提出化学的目的是探索各种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后,人们终于认识到,若要扩大自由,首先要认识规律。人可以不受人为规范的限制,但不得不接受客观规律的限制。约束和自由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没有约束就没有自由。

自由的本质应该是在适当束缚下的多元的精彩生活。为此,我们需要主动地约束自己,适当地约束自己。制定必要的社会规范,可以让我们免受由错误行为引起的惩罚。减少多余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努力发现不合理的规范进而废除它,这是人们追求自由的主要目的。

作为常人,我们追求自由与追求束缚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作为一个卓越的人,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陈寅恪,如阿里巴巴的马云,他应该具备平衡自由与束缚的能力,而不是被自由与束缚控制住整个人生。自由与束缚都是相对的,他不随波逐流,不盲从众人所云,内心自有独特的思想见解与信仰理念;同时他又不放纵自我,不无所事事,自身有着严格的行为准则。两者相互制约而并存,合二为一。

为了更高的自由,请勒住马儿的缰绳,任其在广阔的天地驰骋。

[点评]本文作者在细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出“自由”与“束缚”两个核心词语,可谓是抓住了题目的要害。标题《为了自由的束缚》颇具鲁迅杂文《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思辨意味。在行文中,该考生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思维的才能,充分论述了“自由”与“束缚”对立而统一、相辅而相成的关系。没有过多的实例,也没有常规的引用,完全靠绵密而富于逻辑力量的阐述,坚实地支撑起自己的观点。有时候这种逻辑力量,就体现在词语恰到好处的选择与运用之上,如第五段第二句中的“主动”、“适当”二词,第六段第一句中“追求”、“平衡”二词,都将观点推向了深处,极具思辨的张力。

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一考生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简短的一句话,揭示出了生活中的现实困境:每个人主观上都在追求自由,然而客观上我们又必然遭遇不自由。那么,怎样去面对人生的困境呢?我想起了一位法学家曾说过的一句话:“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作为群体生活中的一员,必然要受到各种限制,遵守一定的规范。我们生活中的法律规矩、人伦道德,正如材料中的“沙漠”一样。我们可以在其范围内做自己想做的事,那我们是自由的。但我们不可以越过这些限制,这无疑又是不自由的。

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被限制在一定的框架、规则之内,似乎我们失掉了自由,但进一步想,这些框架、规则不也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吗?我们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去杀人、放火,我们没有剥夺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和自由;同样地,我们自己也拥有生存的自由,拥有财产安全受到保护的权利。

同时,这种框架、规则却能让人的行为趋正、品德完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区分好界限,那你就会做一个于己于人都有益处的人。为人正派、乐善好施、拾金不昧,必定受人敬重;为人自高自大、痞气十足、冷漠自私,当然遭人鄙弃。所以,“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是很切合实际的。假如我们丝毫不尊重法律的权威,不遵守基本的人伦规范,毫无顾忌地去触犯法律与道德的底线,等待我们的当然便是失去更多的自由。而法律、道德的“条条框框”在限制每个人的同时,不是让更多人的自由得到了更大的保障吗?否则,强者肆意挥霍自由,弱者又有何自由可谈?

回眸历史,可堪回首!在那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年代,帝王可以凭一时之喜怒,毫无理由地当众廷杖、侮辱一个人,甚至剥夺一个人乃至一个家族的生命。还有那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侵略者视人命如草芥,杀人如乱麻,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成为了屠刀下的冤魂。而正是因为缺乏“必须穿越沙漠”的不自由,缺乏对君王权力和侵略者行为的制约,才让他人的自由被无情地剥夺了。如此看来,这些限制难道可以因满足暴君与刽子手的所谓自由而消失吗?

因此,限制才能产生真正的自由,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

[点评]该考生由分析题目材料入手,很自然地引用了法学家的名言“懂得限制的人才能获得自由”,以此为文章中心论点,既简明扼要,又自然地点题,给阅卷老师留下了非常直观的印象。这在考试作文中无疑是值得借鉴的好办法。作者很有思辨意识,一方面论述必须遵守法律、道德规范的限制,因而每个人都是不自由的;另一方面又阐明“这些框架、规则”“同时保障了我们的自由和权利”,此外,正是因为有了制约,才让自己和他人有了更大的完善人格的自由。倒数第二段进一步联想到对少数人的限制才是更多人的福音,封建社会的暴君与南京大屠杀刽子手的事例给人以警醒的力量,使论证趋于深入,也更令人信服。综观全文,审题精准,思路清晰,逐层递进,行文流畅,将相关道理阐释得头头是道。endprint

自由与约束

一考生

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游戏有规则,社会生活有秩序,伴随自由的一定是“约束”。试想一下,上有宪法这个神圣不可侵犯的金环,下有林林总总的规章、条例、制度;内有道德理性的监护,外有社会规范与群体利益的制约,怎么可能人人都随心所欲呢?也正是这些“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

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自由是让人们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迈开腿走路,放开手干事业,敢于闯新路子;而约束则告诫人们,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必须在“游戏规则”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也就是说,不论职务高低,不论穷人富人,大家都只能在某些约束下享受自由,谁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只有那些按照人类与社会发展规律迈步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英国散文家、文艺批评家罗斯金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过一段极为深刻的话:“上自天使的职责,下至昆虫的劳作,从星体的均衡到灰尘的引力,一切生物、事物的权力和荣耀,都归于服从而不是自由。太阳是不自由的,枯叶却自由得很;人体的各部位没有自由,整体却和谐;相反,如果各部位都自行其是,则必导致整体的溃散。”

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以篮球比赛为例,首先是场地的限制,运动员不得越过四周的白线;其次还有不许两次运球,不许带球走步,不许回中线,不许带球撞人,进攻一方不许篮下三秒,防守不许堵截、撞人、打手等等,限制与约束多多。可是一个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却能在诸多约束的范围之内,如鱼得水,获得篮球场上最大的自由。

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在一些地方或一些人的心目中,似乎权力愈大自由度愈高,以权势扩张个人的自由,甚至剥夺他人的自由,把权力与自由划为等号,实际上是仗势欺人。这种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

还有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有的人以牺牲他人的自由获取自己的自由。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小区里的绿地本来是全体居民所有,有的人却圈围一块独家种花种菜;还有的在公众场合大喊大叫,独霸公园长椅呼呼大睡,不遵守交通规则,排队加塞,随地吐痰,乱丢垃圾,不一而足。这些人总是任自己的性子说话做事,并美其名曰:“你别干涉我的自由。”任性也能叫自由吗?如果叫“自由”,那也是非理性的自由,损害了公共道德的自由。那种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日本现代思想家池田大作有针对性地指出:“不尽责任(义务)的自由,只能产生无秩序的混乱;不重视伦理的个人主张,只能是对人性的蔑视。”

[点评]这篇优秀的议论文,写法上具有如下优点:(1)认识深刻,思路开阔。在作者看来,社会生活中不可能有绝对的自由,恰恰是种种“‘约束规范了人们的举止行为,才保障了众人乃至整个社会的自由”,这样的理解透彻而辩证。开门见山亮出“不论在哪里,不论是什么制度的国家或地区,人们可以不断地扩展自由的空间,但不可能享有随心所欲的自由”这一中心论点后,该考生打开思维的闸门,从多个层面有力地阐释了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先由正面作出论证,谈“如果从全社会的利益考虑,自由与约束都是好东西,一个也不能少”,议“很多时候,对局部、个体的约束,恰恰是为了整体和全局的和谐”,评说“合理的约束不会扼杀创造性的发挥,这一点在体育竞技中表现最为明显”,各层之间,绝无交叉、重叠之处;再从反面予以提醒,一是“特权式的自由是必须反对的”,二是“主张绝对自由的人是嘲弄公平,嘲弄大多数人的利益与自由”。(2)事例典型,引证丰富。文中既有“点”的实例(“以篮球比赛为例”),又有“面”上情况的概述(“如你已经午夜深眠,他那里却夜半歌声……”),点面结合,富于说服力;引证法的运用同样出彩,罗斯金之言与池田大作之语,本身内涵极为丰富,表达又极具韵味,作者信手拈来,为我所用,为全篇增色不少。

传统文化的末世新生

一考生

浮躁的年代里,它像末世荒城的一只鹰,停栖的地方再不如旧。于是如约出现了一群勇士,但他们不免沦为苦行僧。

这只鹰便是中国传统文化。她虽被誉为中华之瑰宝,如今却渐渐衰老,被置于一望无际的沙漠。的确,它处于最美好的时代,却也是最糟糕的时代。面对这民族的根,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漠然视之,有人徘徊不前,剩下的对之欣喜又悲戚。只是在这样的人口基数下,后者少之又少,他们在一条孤寂而悲凉的“守魂”路上踯躅着,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理想家”。

走在这条路上的,自然也不乏实干家。我们曾听过钱理群教授振聋发聩地说,现在的大学培养的都是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国学等传统文化,这样一些“上了年纪”的东西,到如今该是我们最为敬重的。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或是源于新鲜文化的入侵,“理想家”与“实干家”在传扬中华文化的路上历经坎坷与磨难,最终也没能达成目标。

事实上,“守旧派”的方法确有其劣处,持一些旧理论,在新时代自然迈不开步伐,即便他们深谙我们必须穿过这片沙漠。“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三毛的话我是极为赞同的。在如今这个现代化、科技化的时代,传统文化在新文化的冲击下确实会受到重创,个中缘由我们都知道。传承于我们是一条必经之路,我们没有理由将它抛到脑后,因为传承是一种义务,只是如今大多数人都不再重视这种义务。的确,在此我们受到了种种约束,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

穿过这片沙漠,看似艰难困苦的问题在庞大的人口面前微乎其微,于是,这看似文化的末世却可能是它的新生。如今大多数人所做的,更多的是无奈之举,降低高考英语分值来保护汉语言文字,申请各种各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要少过洋节日……这样的政策或是呼吁一出现,往往是骂声一浪高过一浪,同时让文化陷入更深的沙漠腹地。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似乎于今世,再有一百个鲁迅从文也难以促就全民爱文化的局势,更多的唤醒成了形式主义。抛却文化的是我们,也必须由我们自己将之捡拾回来。endprint

我们有很多途径穿越沙漠,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这不是文化在求生,而是我们每一个国人应尽之义务。新文化或者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不该是冲击或取而代之,更应该是融合交汇,那样才会带来中华文化的新生。

该有的觉悟必须有,而如何穿越沙漠就因人而异了,所以我们不自由地自由着,而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

[点评]这篇议论文的标题夺人眼球。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可谓有深度的论题;“末世新生”,准确地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真实困境。考生开篇设喻,形象地引出论题;全文紧扣“传统文化的沙漠”这一物象,不断挖掘,反复引申,深入浅出地诠释了作文考题的核心内涵。“然而,或是因为民族的劣根性……”、“然而与此同时,我们还面临着更多的选择”、“但必须有意识地自觉地去穿越它”,作者在不断转折中推进议论,体现出不俗的思维品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针对传统文化的新生开出了两剂药方,一是“欲求文明之发展,必经民族之觉醒”,二是“只有‘自渡,才能换来文化的新生”。其思考的高度与表述的精准,明显高出一般考生一筹。

不可或缺的方格

一考生

人心驰骋的疆域可以有多宽广?可以说是无限,而这无限却也应囿于方圆。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人格”。人可以自由,可终究有一个局限的道德方格,只要脚出了界,人便失去了“格”;一旦做了出格的事,人便丧失了基本的人格。

道德的约束,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方格——就像在面对沙漠时,我们虽可以自由地选择穿越的方式和道路,却必须穿越那片沙漠;而这“必须穿越”,就是人生的方格。

《道德经》开篇第一句便是“道可道,非常道”。确实,道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它自在人心,它客观存在,它难以名状,它不可或缺。从古至今,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君王都是人们咒骂的无道昏君,比如商纣王,比如隋炀帝。而人们自己所追求、崇尚的境界也多是“得道成仙”,即使是神话,即使是幻想。可见,道德在人们口中的地位从未动摇,但是人心,不是嘴上说说就能判定的,世人对他人的评判,或许总有那么一部分与自己的本意有违。悲哉!怪哉!如今,人的道德观念在日益提高,人的道德水准却不升反降。

我们谴责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冷漠,我们指责在“非诚”中公开拜金的马诺,我们……我们总是在质问这个社会到底怎么了,可我觉得,那是社会在质问我们到底怎么了。我们,正在走向集体的隐性出格。我们站在方格的边缘,脚还在界内,却将身子倾斜着探了出去。总是揣摩在面对道德问题时社会的反应,却不思考自己会怎么做,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是的,我们都认识到沙漠必须穿越,都了解方格的不可或缺性,可是,我们也都习惯了将它放在脚边,用脚趾指指点点。

现在,是时候把自己的责任挑起来了,是时候把自己倾斜的身子立正了。人之“格”,那不应只是地上的圈套,那应当是无形的一堵幕墙。训练有素的骏马,它懂得驰骋之道,可脱了缰绳放纵了心,肆意狂奔的结果只能是坠崖的粉身碎骨。对于马来说,脱缰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人的危险不是肉体,而是精神的沉沦。人“格”,这“格”不该仅仅说说而已,而应成为人们所具备的基本行为准则。试想,站在方格的边界,你以为那是在探索“格”的最大限度吗?不,那已经出格了,因为你的心已经出格了。

也许有人会说,所有人都在“格”中生活,那么人性不是要泯灭了吗?不要紧,“格”本来就是方的,“格”内的舞蹈是圆润中的棱角。守住人格,并非禁锢自己,而是让自己在正确的地方更撒得开手脚。

“人格”是个奇妙的东西。你愈站在边缘想要冲破它,你的手脚越常碰壁;你愈站在方格的中心坚守人格,你的舞蹈愈是潇洒而舒展。

[点评]本文最大的特色就是针砭时弊,有的放矢。作者明确指出现实中存在着隐性的“道德出格”,即人们习惯性地站在道德的边缘,手持道德标杆,指指点点,对人一套,对己一套。白居易曾倡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关注现实,代表了你的眼光与胸襟,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当然希望能够选出紧贴时代脉搏发表见解、具有自己独特思考的优秀学子。文中将富于隐含意义的人生必须穿越的“沙漠”与人们必须拥有的人生之“格”相对应,角度具体而新颖,并且合情合理。作者选点切入的意识,无疑也是值得肯定的。

给野马套上缰绳

一考生

两百多年前,美国人亨利在弗吉尼亚州会议上毫无顾忌地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壮言,展现了一种政治的诉求和人生的希冀——我们需要自由。

以后的每一天,人们时不时地将它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标杆,用来抵抗一切的“枷锁”和“镣铐”,去昭示一种存在的姿态。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和蓝天相融,无拘无束、没有一丝牵挂。

可是,现实总是残酷的。我们有传统文化的约束,我们有惯性的集体思维方式,我们有法律的制约和规范,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故事都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为此有人说,有时候生活就像是一锅粥,在每个日子里不停地沸腾,将每个人搅来又拌去。可我更想说,我们必须在这锅粥里沸腾。我也想决绝地逃离,我也想我的世界我做主。但是,当我在心中歇斯底里地喊出“要自由”这个口号的时候,有一种声音似乎在说:“人生而自由,但枷锁无处不在。”

可以说,在造化的安排下生老病死,世间万物何曾有过绝对的自由?我们需要在不自由的夹缝中自由地生存。

是的,肉体无法彻底地自由,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

很喜欢《一个人的朝圣》里的主人公哈罗德,六十岁,一辈子未获升迁,既无较多的朋友,也无敌人,退休时公司甚至连欢送会都没开。他跟妻子住在英国乡间,生活平静,夫妻情感疏离。有一天,他却意外地收到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友的来信。在亲自寄送回信时,他不由得思考着现实的种种,并越走越远,一直从英国的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东北。正如作品中所说:“他明白了,在这段旅行中,不但脚下的土地,连其他的一切都是对他开放的。”一个在精神上禁锢已久的人,跳出了自己原本乏味的生活圈,走出了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旅途。我们似乎可以把这种旅行称为一种灵魂的释放。生活让这个老人太过压抑,他用一次“出走”告诉大家,灵魂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自由地飞翔起来。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endprint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的一生,是挣脱某种束缚、争取一定的自由的过程。只是,别忘了,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

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点评]本文开篇引述“不自由,毋宁死”的名言,凸显自由的美好;接着笔锋一转,用精彩的比喻、生动的语言告诉读者,自由总是要受到限制的,现实社会中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在此基础上作者深入一层,又辩证地提出“只有灵魂才可以‘逍遥游”。下文就此作出阐发,结合名著中的故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进而用“在不自由的肉体内,拥有一颗追求无限自由的心,这才是我们应该学习、效仿的”升华文章的主旨。结尾点题,再次用比喻的方式说理,紧扣材料内涵,富于形象性地指出,“自由的野马一定要有‘缰绳”,而“套上‘缰绳,然后在无边的草地上策马奔腾,才能享受生活的美好”。文章论证手法丰富多样,剖析事理从容不迫,是一篇有理有据、启迪人心的议论文佳作。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

一考生

毛毛虫选择了短暂的束缚,才有了蝴蝶破茧而出的翩翩起舞;牡蛎选择了短暂的痛苦,才有了珍珠脱壳而出的莹润光泽。为了到达理想的彼岸,为了想要的自由,我们必须“穿越沙漠”。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从而为自己开辟一方独有的天空。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乐观旷达。苏轼,一代文豪,从意气风发步入仕途,其间有得意,更有坎坷。他有神奇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和睿智的思想,更有乐观旷达、忘怀得失、超然物外、闲适洒脱的心境。虽然命运多舛,人生路途风雨飘零,多次遭贬,甚或深陷乌台诗案几近有生命之忧,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窘居黄州、亲耕东坡时,他依然乐观地高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纵笔酣畅淋漓,使《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成为千古绝唱。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要坚持信念。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门巴的女儿格桑德吉师范大学毕业后,执意回到家乡,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然而困难重重,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天黑走悬崖,在艰险的山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身边。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

当人生遭遇不自由时,我们还要勇敢面对。作家史铁生在最美的年华突然双腿瘫痪,人生一下子跌入低谷。他无数次坐着轮椅来到地坛,似乎要从这座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古园那里获得某种启示,追问生命的意义,汲取顽强生活与奋斗的力量。他迷茫过、痛苦过,但他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勇敢地走了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他找到了写作这条路,他曾戏称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在写作这条路上,史铁生勇敢地坚持下去,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

人生路漫漫,学习或生活中难免遇到坎坷,当遭遇不自由时,我们无需迷茫、徘徊,甚或消沉,因为命运执掌自己手中,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开辟自己独有的天空。

[点评]这是一篇规范、典型的议论文。作者紧扣“当人生遭遇不自由、遭受困境时,我们要乐观旷达,坚持信念,勇敢面对”的观点,选用苏轼、格桑德吉、史铁生三个例子,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证,层次非常清楚。文章语言成熟老到,自然流畅而又耐人寻味。如“他依然宁静如月,旷达如风”、“她坚持信念,用一颗真心脉动了一群人的心”、“他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等剖析事例的文句,均能切中要害、言之成理。

篇5:上海卷高考作文

我首先想到的是爱迪生发明灯泡的过程。爱迪生在最终发现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之前,已经尝试过了超过六千多次的实验。而爱迪生失败的经历被许多人嘲笑,认为他是做白日梦。但即使是这样,爱迪生依然在实验室里面不断地进行各种材料试验。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让爱迪生发现了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之后灯泡才慢慢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成为我们夜晚中必备的照明工具。

从爱迪生发明灯泡的经历告诉我们,他能认识到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这个价值,并不是因为时间的沉淀,而在于他自身的坚持努力和不言放弃的信心。而时间,不过是记录这个认识过程的标尺而已。

爱迪生发现钨丝可以作为电灯材料,这是一个他不断通过试验发现的客观事实,而对有些事物价值的认识,并不是客观事实,而是取决于人的感性认识。

比如对一部文学作品的价值认识,这其实和时间沉淀与否关系不大,而往往和作品对社会,对大多数人的影响有较大的.关系。

比如晚年海明威创作的《老人与海》。1952年,这部小说发表在《生活》杂志,短短48小时之内就卖出了530万册。在第二年,《老人与海》获得了普利策奖,再下一年,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不仅帮他挽回了受损的声誉,还让他走向了新的高峰。

《老人与海》的成功,人们对这部作品价值的认可,完全是取决于作品本身带给人们的力量,而不是因为时间的沉淀。

而如今,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事物价值的认识,更不需要时间的沉淀,因为信息传播速度如此之快,有时候,几分钟就能让人们认识到了事物的价值。

篇6:上海卷高考英语作文

Dear Bill,

Hearing that you are having trouble deciding which course to choose,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or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course, I would recommend you to take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first for the following reasons.

Firs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iciency, the speaking and listening course outweighs the reading and writing one because it is completely taught in Chinese. As it is known to all, the fastest way to pick up a language is to communicatewith local peopl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Taking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ourse would allow you to have a command of their daily topics and gain a large vocabulary in a relatively short time. When interacting with other people, the more mistakes you make, the more grammar rules you will grasp, which is also the foundation of reading and writing.

Moreover, if you choose the speaking one, you will have two lessons a week and it only takes 8 weeks compared to the reading class, which means you will be exposed to the language to a higher frequency but finish it in a shorter time. This may set aside more time for you to read more books and therefore access to more vocabulary.

Last but not least, in a speaking class, you will definitely have a better chance to make friends with other learners, exchanging your ideas and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andpracticing the words and grammar that you have recently picked up.

I hope my opinion would contribute a bit and I a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 soon. Enjoy your course!

Yours Sincerely

篇7:2018高考作文上海卷

一.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8高考上海卷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

1.自拟题目; 2.不少于800字。

二.命题方向

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三.审题

限制性

1.“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这既是对话题“被需要”的解说和引导,也是对话题的限制,着力点在“被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上。

2.“生活中”,指明选材的范围——源于生活。不谈历史,只说现实。

3.“不仅”“也”揭示了“关注自身需要”和“渴望被他人需要”的关系。两者共存,是生活的常态。

4.在作文时,不能忽视“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这一句话,也就是要求写作时文中不能无“我”,重点写作自己的思考和认识。开放性

1.文体的开放性。“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思考”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可以通过叙事来表达,也可以通过说理来表达。

2.选材的开放性。“生活中”,生活辽阔无边,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学生只要关注生活——自己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写作的空间非常大。

四.解题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被需要”是需要的最高层次,从自我中心走向服务他人。上海的高考命题,关注了当下人们精神层面所产生的问题与价值观层面的树立。由通常的关注外部世界,转向关注内心。众所周知,关注自身的需要是低层次的,渴望被他人的需要,才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和存在感,这才是潜在的力量,人性之光辉!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准确理解“被需要”含意: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一个人怎样来体现自身的价值。因为,“渴望被需要”的欲望也不是人人相同的。“怀才不遇”者们的需要欲望永远比“无所事事的自我满足”者们强烈。这就要考量考生们的思辨能力了。

写作方向上,对生命进行深度思考,思考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之间的关系,选材可大可小。给写作者留下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五.参考立意

个人对于他人:

如个人对于家庭的责任,个人对于朋友的帮助,个人对于陌生人的意义、如何处理与他人的关系等。

2.个人对于社会:

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思考个人对于社会的价值;也可从不同的职业入手,思考不同职业的“被需要”,如教师教书育人、医生救死扶伤……

3.个人对于国家:

如成为未来国家发展所需要的建设者等。对于高中生来说,过去的若干年中,他们最多的是自我的需要,而高中毕业,走向成年,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怎样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担当起建设未来的责任?

4.“被需要”体现个人价值,推动社会进步; 5.你的“被需要”或许正是他人的“需要”; 6.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价值体现; 7“需要”和“被需要”中,建构和谐社会; 8“被需要”不应强人所难,不必高调炫耀;

六.范文展示

小巷深处晚霞明

一抹晚霞贴在窗户上,向厨房张望。

厨房内,徐阿婆正在忙碌。笃腌鲜汤白汁浓,糖醋排骨红亮油润,冬瓜球质似白玉,素炒青菜碧绿可鉴,生煎包色泽金黄……

晚霞似乎为了看得更清楚,往下移了移。

徐阿婆停下手里的操作,去接电话。大家商量好似的,一起来电话了。

“妈,晚上饭店有贵客来,领导指定我做菜,我就不去吃饭了。”这是老大的电话。

“妈,我晚上有个应酬,晚上不回家吃饭了。”这是老二的电话。

“妈,小风今天想吃肯德基,我们晚上不去吃饭了。”这是老三的电话。

“妈,我晚上和朋友一起去看演唱会,不回家了。”这是老四的电话。

徐阿婆放下电话,有片刻的愣怔。

一家人多久没在一起吃饭了?

她看向墙上的镜框。一家五口人的照片。那是丈夫去世不久她带着四个孩子照的。那时候,孩子们12岁、9岁、6岁、2岁。一个没有工作的女人要带着四个孩子,街坊邻居都劝她把其中的一个送人。哪个她都不舍得,咬咬牙,带着孩子们去照了这张照片,她说,一家人再苦也要在一起。

她什么也不会,就会做饭,于是,推着餐车在街头巷尾卖生煎包。

一个生煎包的小摊就这样带大了一群孩子,老大上了技校,学了厨师,现在是一家有名的星级酒店的主厨。老二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国企,几年前辞去工作,现在自己做老板。老三是个姑娘,大学毕业进了外企,老四博士毕业,也有了自己的工作。

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孩子们都有出息了,她再也不用半夜三更起来风里来雨里去了。但她为什么总想起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回想起推着餐车回来、孩子们坐在门槛上等她回来的情景。

那时,她是孩子们的山。

厨房里的菜一点点冷了。晚霞看得无趣,一溜身消失了。

屋子里暗了下来,徐阿婆没有开灯。

家庭微信群:

老大:这两天你们和妈联系了吗?我打了几次电话,都没有接。

老二:是啊,平时都是妈在群里发一些她做的好吃的照片,好几天没发了呢。

老三:我正在家门口,妈不在家,刚才碰到顾阿姨,顾阿姨说最近妈经常去家政公司说保姆的事。

老大:哎呀,的确应该给妈找个保姆了。

老三:哪里,妈是想找个做保姆的工作。

老大:?

老二:?

老四:我没听错吧?

老三:我也以为听错了,顾阿姨说,妈说现在什么事也没有,什么用也没有,整天就像在坐着等死呢。顾阿姨说她也经常这么觉得,但做保姆也做不动了,几个老太太成立了一个爱心餐桌,每天早上义务给环卫工送早餐呢……

老二:妈真是,放着福不会享……

老三:你不是不知道,妈这一辈子什么时候闲下来过?

老四:唉,我们真是……

老大:以后大家经常回家吃饭吧!

老四:妈以前是我们的山,现在是我们的光…… 一抹晚霞贴在窗户上。

徐阿婆在厨房里忙碌着,案板上是准备好的食材。高压锅噗噗地吐着热气,蒸笼里是吹弹即破的蟹黄包,铁锅里油爆河虾正在起锅。

一旁打下手的老三伸手拿起一个往嘴里送。

“你这丫头,和小时候一个样子,也不怕你孩子看到笑话。”徐阿婆举起铲子,做出要打的样子。

老三边躲边笑,一边向客厅看去。

客厅里,老大老二和老三女婿在看足球。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拿着手机在一起研究什么。孩子们呢,都围着老四在说什么,不时爆发出一阵笑声。

上一篇:民间借贷之诉讼时效下一篇:神七发射幕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