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2024-04-25

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精选7篇)

篇1: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2.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

①例1中的(2)就是一个“若p,则q”的命题形式,我们把其中的p叫做命题的条件,q叫做命题的结论.②试将例1中的命题(6)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③例2:将下列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

(3)全等的两个三角形面积也相等.(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

3.小结:命题概念的理解,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命题改写“若p,则q”的形式.三、巩固练习:

1.练习:教材 P4 1、2、3

2.作业:教材P9

篇2: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一)教案 新人教A版选修1-1

教学要求:了解命题的概念,会判断一个命题的真假,并会将一个命题改写成“若p,则q”的形式.教学重点:命题的改写.教学难点:命题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阅读下列语句,你能判断它们的真假吗?(1)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312;(3)312吗?

(4)8是24的约数;

(5)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6)他是个高个子.二、讲授新课:

1.教学命题的概念:

①命题: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叫做命题(proposition).也就是说,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是看它是否符合“是陈述句”和“可以判断真假”这两个条件.上述6个语句中,(1)(2)(4)(5)(6)是命题.②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叫做真命题(true proposition);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叫做假命题(false proposition).上述5个命题中,(2)是假命题,其它4个都是真命题.③例1:判断下列语句中哪些是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若整数a是素数,则a是奇数;(3)2小于或等于2;

(4)对数函数是增函数吗?(5)2x15;

(6)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7)明天下雨.(学生自练个别回答教师点评)(1)两条直线相交有且只有一个交点;(2)对顶角相等;

篇3: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先进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是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 使教学真正走上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路, 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坚实的数学基础, 是所有一线教师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 教学设计是一项综合反映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工作, 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集中体现, 因而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参加的一个省级课题——《高中数学新课程中主干知识教学设计的研究》 (已结题) 及教学实践, 就新课程理念观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谈谈自己的观点.

1 教学为什么要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过程与行为所进行的系统规划.主要解决2个问题:

①教什么:教学目标的设计.基于对教学内容, 学生情况的分析.

②怎么教: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设计.基于对教学资源、学生和教师自身情况的分析.

教学为什么要设计?理由有许多, 主要包括:

1) 教师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2) 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以尽量少的投入 (时间、精力等) , 获得尽量多的收获.

3) 体现了对教师的专业化要求, 对教学设计的专门要求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体现.

2 新课程理念观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2.1 强调以学生为本

“以学生为本”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指导思想与出发点, 它的本质与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而且应当是全面的、和谐的、可持续的发展, 即课堂教学设计应当是学生的发展的“学程”设计, 而不单纯是学科中心的“教程”设计.也就是说, 一是课堂教学要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 强调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 让学生用活泼多样、易于理解、乐于接受、主动学习的方式方法去学习,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二是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强调在学习过程中有机贯穿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2 强调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核心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问题, 而抽象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所以, 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抽象概括过程:根据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识规律, 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 以问题引导学习, 在关键点上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并引导他们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 自己概括出数学的本质, 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

如:《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一课, 可以这样设计来引导学生自己抽象概括出用“单位圆”定义三角函数, 并体会这种定义的优点.

问题1:请问锐角α的正弦是如何定义的 (如图1)

学生:sinα=ΜΡΟΡ.

问题2:推广到任意角后还有哪类角可以这么定义?

学生:让第一象限角的正弦可以跟锐角正弦的定义一样.

问题3:把角放入坐标系来研究后, 第二象限角的三角函数可以怎么定义?

学生:sinα=ΜΡΟΡ.

并通过具体模型, 让学生检验他给出的sin α定义是否正确?

问题4:那么第三、四象限角的正弦可以怎么定义呢?

学生可能会给出:sinα=ΜΡΟΡ的定义.再让学生通过模型, 检验他的定义是否正确, 从中, 让学生自己发现正、负符号偏差.让学生重新定义得出sinα=-ΜΡΟΡ.

问题5:对任意角的正弦的定义, 看来不能再只是依赖于角所在的直角三角形中角的对边长度比斜边长度了, 你能寻找一个适当的量来代替MP或-MP, 使得sinα=?ΟΡ, 这个量的绝对值与MP相等, 且符号在一、二区域能是正的, 在三、四区域能是负的 (如图2) .

2.3 强调以提好的问题, 设计自然的过程为关键

数学教学过程, 应当是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为指导的问题引导学习的过程.因此, 数学教学设计的关键是要做好如下两方面的设计:

1) 提好的问题.“好问题”应该满足两个标准:

①有意义, 就是所提问题要反映当学习内容的本质;

②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 只有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能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激活思维, 才能使学生的心理保持积极的、适度的求知倾向.

如:在《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教学中,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来引入课题:

问题1:已知直线l过点A (0, 2) , 要求出l的直线方程, 还需什么条件?

问题2:能否只用一个方程表示所有过定点A (0, 2) 的直线呢?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 旨在引导学生发现现有知识的不完备, 使学生产生不完备的地方能否给予改进、提高的想法, 从而使学生发现探求新知识的必要.这样新知识的出现就不是老师“塞”给学生的, 而是知识研究的必然性.

2) 设计自然的过程.这是一种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 (再创造过程) 与学生数学认识过程的融合.一个“自然的探究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有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的过程, 是一个学生有足够的思维参与度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必须是“不动声色”的.

如:“正弦定理”的推导过程, 可以设计如下过程:

问题1:在Rt△ABC中, 已知∠C为直角, BC=a, AC=b, AB=c, 你能得到关于边与角的哪些结论.

设计意图:对学生的思维方向进行引导, 但把解直角三角形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估计学生能写出A+B+C=180°;a2+b2=c2;sinA=acsinB=bc等等.这时教师可以适当引导:适当变形可得关于直角三角形的正弦定理sinAa=sinBb=1c.

问题2:能否将上述结论推广到一般三角形?

2.4 强调3个“理解”

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肯定是建立在如下3个基本点上:

1) 理解数学, 主要是以数学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众所周知, 教好数学的前提是教师自己先学好数学, 只有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较高水平的理解, 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数学的精神传达给学生, 使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2) 理解学生, 主要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 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只有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有了深入的了解, 才能知道应当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 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

3) 理解教学, 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 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反映这些特点, 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3 新课程理念观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新课程理念观下的教学设计大至可以区分为立足于教师主导为主的设计和立足于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设计.无论是哪种设计, 要把新课程的理念真正地贯彻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遵循如下一些原则:

3.1 自然性和过程性原则

中学数学中绝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方法与思想的起源与发展都是自然的, 不仅合情合理, 而且很有人情味.数学内在的和谐、自然是增强数学课程亲和力的源泉.这就要求我们努力选取那些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的、学生熟悉的素材, 创设能够体现数学的概念及其思想方法发生发展过程的学习情境,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自然的同时, 产生“看个究竟”的冲动, 兴趣盎然的投入学习.

这里说的“过程”是指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贯彻过程性原则, 第一, 要还原知识的原发现 (再创造) 过程;第二, 要为学生构建一条“从具体到抽象, 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通道.并以此为依据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开展类比、猜想、特殊化等思维活动, 使他们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与抽象概括过程.

3.2 问题性和思想性原则

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师生双边活动的纽带, 也是启迪学生思维的驱力, 问题引导学习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一条基本原则.有效的提问方式应该是把注意力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 而不应该急促地迈向结果.教师要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方式, 努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条件.要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会用数学思维和数学方法来分析、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由“学会”数学转变为“会学”数学.

如:《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复习课中, 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

“已知a+b=1, 直线l:y=ax+b和椭圆C:x24+y22=1交于A, B两点, (请你添加条件) , 求直线l的方程.”

这一问题有较大的思维空间,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这个问题上有不同层次的施展, 通过这个问题多种方案的解决, 一方面可以复习相关知识, 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与此同时, 新课程理念观下的数学教学中更加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概括, 教学设计要以数学的基本思想为“灵魂”.具体地, 在核心概念的教学之初, 在大背景下阐述它的地位与作用;在具体讨论某一内容之前, 先引导学生明确需要研究的问题及其研究方法;在小结时, 不但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结构, 而且要从数学思想的高度进行概括和总结;等等.

3.3 整体性和联系性原则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第4部分“实施建议”中指出:“注重联系, 提高对数学整体的认识.”强调整体性和联系性, 是数学学科特点的要求, 数学科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整体上把握中学数学的内容, 才能对每一章节、每一堂课的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有深入的分析, 对重、难点有恰当的定位.同时, 强调整体性和联系性也是新课程模块和专题结构的需要.教学中, 要注重数学的不同分支和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如:教学中要注重函数、方程、不等式的联系;向量与三角恒等变形、向量与几何、向量与代数的联系;数与形的联系;算法思想在有关内容中的渗透、在不同内容中的应用;向量与力、速度的联系, 导数与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变化率的联系等.

如:对《基本不等式》的教学, 从第一课时内容来看, 除了知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理解基本不等式, 难点是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之外, 还需要从高中数学内容这一整体对有关内容的相互联系有一个把握, 如:应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基本不等式, 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aba+b2的证明过程:

1) 当a>0, b>0时, 在不等式a2+b2≥2ab中, 以ab分别代替a, b, 得到aba+b2 (ab0) ;

2) 借助初中阶段学生已熟知的几何图形 (图3) , 引导学生探究不等式aba+b2 (ab0) 的几何解释, 通过数与形的结合, 赋予不等式aba+b2 (ab0) 几何直观.目的是利用学生原有的平面几何知识, 进一步领悟到不等式aba+b2成立的条件a>0, b>0, 及当且仅当a=b时, 等式ab=a+b2才能成立.

3) 在不等式aba+b2 (ab0) 的证明过程中, 以填空的形式突出体现了分析法证明的关键步骤, 意在把思维的时空切实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探究的基本上体会分析法的证明思路, 加大了证明不等式aba+b2 (ab0) 的探究力度.

4) 联系第2章《数列》知识, 让学生体会从数列角度探索基本不等式aba+b2 (ab0) , 即2个正数的等比中项不大于这2个数的等差中项, 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性.

3.4 生成性和调控性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有计划的活动, 新课程理念观下的课堂教学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这就意味着有计划的课堂中有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生成性, 因此生成性是新课程理念观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 新课程追求真实自然的, 学生敢想、敢说、敢问的生成性课堂, 因此教学设计应该给生成留有空间、创设情境.

而任何有计划的活动都需要有一个调控机制, 这样才能使活动目标有效达成, 否则是“脚踩西瓜皮, 滑到哪里算哪里”.为了使教学活动维持在最佳状态, 追求教学的高效益, “反馈—调节”机制的使用是必须.实际上就是通过及时调控, 始终使学生在自己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活动.反馈信息要注重差异, 调节则要有意识地采取分化性措施.在课堂教学设计中, 下面几个方面值得考虑:

①给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不同类别的专门帮助;

②布置可选择的作业集合, 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③认真考虑学生的个人爱好, 机智地将其纳入课堂教学.

总之, 只有我们教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创造性的去设计课堂教学, 学生才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 在问题解决中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思维方法;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生机, 才能叩开学生思维的大门, 才能真正的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益.最后, 我想引用章建跃教授概括的教学设计“六字经”作为结束语, 并用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问题引导学习, 教学重心前移;典型丰富例证, 提供概括时机;保证思考力度, 加强思想联系;使用变式训练, 强调反思迁移.”

参考文献

[1]曹才翰, 章建跃.数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

[2]章建跃.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 (12) .

[3]钱佩玲.课堂教学需要从数学上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和联系性之一[J].数学通报, 2008, (1) .

[4]课题组.“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研究”课题简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 (5) .

[5]欧阳芬.多元智能与建构主义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 2004.

[6]谢尚志.试论数学课堂提问的立体优化[J].数学通讯, 2006, (8) .

篇4:命题作文:米脂的婆姨

——摘自《陕西省交通旅游地图册》

米脂,2000(北京)王小宁摄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据说米脂出美女。公元2000年2月14日至20日,一帮携带“长枪短炮”满怀憧憬的摄影师闯进了米脂,他们是去寻找“美丽”的宝藏……

专题一、命题作文

那日松

1999年春节前后,米脂县的副县长张振中来北京出差,经万得摄影器材行的陈湛波引见,我们编辑部和这位来自陕北的汉子进行了简短但富有成效的交流,——首先达成的共识是要联合搞一个摄影活动,主题是什么?——想一想,随口便说出了“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于是当即拍板——就拍“米脂的婆姨”。

以后的工作就是具体的策划——用什么形式去拍?要得出什么结果?用一般摄影采风的形式可能会很肤浅;艺术创作,或者纪实报道又有点强差人意,因为毕竟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无法深入,无法真正了解生活在那片黄土高原上女人——她们是否真的很美很漂亮?那片贫瘠的土地如何能养育出如此多的美女?那种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与我们习惯了的城市美女有什么不同?

我们决定就从这种“想象”入手,经过筛选,邀请了20多位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摄影师参加我们“米脂的婆姨”专题摄影活动。我们把此次拍摄定义为一次“命题作文”,希望这些摄影师用自己独特的视角、独特的拍摄方法,去寻找去表现自己心目中的“米脂婆姨”。

几经周折,原定的行动日期一推再推。2000年春节一过,2月14日,14位装备精良的摄影师和两位中央电视台《瞬间世界》的记者从北京出发,与另外从各地赶往米脂的近20位摄影师在米脂会合……

米脂,2000(陕西)侯登科摄

从2月14日至2月20日,在黄土地上,这三十几位男性摄影师和米脂县大大小小的婆姨们都经受了一次考验……

喧嚣已过,米脂仍然苍凉而美丽。在这里我们要真诚感谢米脂县县委、县政府、张振中副县长、米脂县摄影协会秘书长李纪元……以及米脂县淳朴的老乡、婆姨,还有那里的山山水水、蓝天、梦想……

感谢捷成洋行为此次活动提供了世界上最优秀的黑白胶卷——ILFORD(伊尔福)DELTA 100。

我们期待摄影为现实揭起红盖头,不曾想我们的双眼更加被遮蔽。

米脂,貂蝉洞(陕西) 李纪元摄

陕西省米脂县,历史记载土地肥沃,用此地的溪水----桃花水熬此地种植的小米成粥,香溢四乡,且粥上浮着一层黄黄的油脂,因而得名米脂。喝清甜的桃花水和油晃晃的小米粥长大的女子们,美貌、贤慧,她们的美德在嫁了人以后日益显现。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女之一貂蝉,是米脂婆姨光荣的证明。以上这些是我对米脂婆姨的全部概念。我曾经从山西汾阳至陕西榆林的漫长路途中经过米脂,隔着灰尘笼罩的车窗模糊地看到,街上的女人很多。陕西话中的婆姨是嫁了人的女子,既然乡间传颂米脂的婆姨,那么我在路过米脂的三分钟车程中认为,我看到了成熟的婆姨比不谙世事的女孩更有魅力。

最近听说,有男摄影师三十名左右,携带着各式精良的摄影器材,还有电视台的摄像机、话筒,从遥远的北京向米脂进军,大有寻找梦中香格里拉之意。据说,组织者最初的计划是几个人,不想米脂婆姨的历史魅力掀起了探寻“美丽宝藏”的热潮。这些摄影师对米脂婆姨的概念大概和我相似。被历史神化的美的诱惑,经历了时代的变迁和时间的冲刷,呈现给现今人们的是怎样的真相呢?我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和好奇心关注摄影师们带来的婆姨面孔。

非常有趣的是,此次活动的组织者选择了摄影行业中不同门类的摄影师,有擅长纪实摄影的,有风光摄影师,有专拍影视明星的,有从事影室人像的,有地方文化馆的摄影师,还有摄影爱好者,得奖专业户……不用例举摄影师本身,只要看看他们的照片就足以说明这只摄影队伍的多样性。如果将所有的照片编辑为一本米脂婆姨写真集,我想说,通过这本书,米脂婆姨在我眼前又蒙上了一层面纱。

摄影发展到今天,技术支持日异令人随心所欲,摄影的观念和思维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状态。风格迥异、手法互不雷同的二十位摄影师,在相同的时间、相对一致的环境中拍摄,竟能传递出如此丰富多姿的人物状态,这足以说明摄影师已抢过被摄者站到了镜头的最前沿。而“米脂婆姨写真集”似乎幻化成拍摄米脂婆姨摄影师的内心写照集。

在这三十名摄影师中,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作者和风格。杨延康,拍摄了麻风病人、乡村天主教等系列纪实摄影作品。米脂婆姨这个题材,再适合他不过了。我看到杨延康一如既往地从生活环境入手,展开对人的关注。在他的摄影画面中,人物往往与环境势均力敌,难分主次。人文环境,由生存其中的人创造,反过来也表明了人的身份、地位以及当下的状态。满墙的挂历美人、年画,还有镜子和婆姨,时间的标尺不仅刻画着过去、现在,也延伸出了将来。我看到了充满世俗气息的现实的米脂。我猜想,摄影师相信环境可超越它的创造者,说更多、更丰富广义的话,而人极有可能被环境所困扰和淹没,难以表达自身了。

另一位人像摄影师史宏伟,摒弃一切背景环境,还人物一个绝对的空白。我看到他在电视采访中说:环境不一定说明问题,让人物的面孔自己说话吧。所以史宏伟带了一块白布,让婆姨们郑重其事地站在镜头前,接下来就是自然光、自然状态拍照。这位摄影师似乎相信,自然状态下人的面孔可以回望过去、隐喻未来。五官的结构、皮肤的质地以及眉目神情,足以展现她生活的环境和生存的境遇。这种虚无背景处理,让人想起了摄影术诞生的初期,那些富豪绅士隆重的肖像摄影。贵族们无需道具,用自我表明身份。摄影师史宏伟以极为直接而简洁的方法让婆姨们自我表白。这样的作品应该属于真实的抽象主义作品吧。

还有一位在影视圈著名的摄影师王小宁,几乎所有的明星美人都被他的镜头摄取过。面对米脂的乡野婆姨,王小宁的

米脂,2000(北京)刘占勇摄

武器是金黄色的反光板。我在中央台的节目里看到,王小宁每张照片的拍摄都以反光板耀眼的金色光芒为主光,太阳的自然照射只是轮廓的勾勒。根据节目中扫描的完成作品,我猜想摄影师在曝光上也采取拍明星常用的手法增加了一、二档,使婆姨们皮肤显得细腻光滑。那个拿糖葫芦的女孩,还有一幅众婆姨像,她们甜美人般的动作和表情,在精美的画面结构中,如同《大众电影》的封面女郎般妩媚生辉。

我在薛挺的一幅作品中也看到了米脂婆姨的妩媚。那个穿红衣服的婆姨站在逆光中,她虽然手上织着毛衣,却歪着身子俏望镜头。她有几分羞怯,又有几分自得,有忸怩轻佻之粗俗,又自然洋溢着乡间真实的妩媚。薛挺接受采访时说,他在拍摄前有主要的思想框架,根据自我的意念去寻找进而取舍。婆姨的美与丑不是重要的。这么说,这乡间婆姨眼神中流露出的丰富内涵是摄影师预先想象到的?

看的照片越多,使我产生的疑惑越大。摄影的可信度越来越低。每个摄影师都从个人的视点观察现实,选取现实,留下了一些影像的碎片。人们企图借助这些碎片,以一斑窥全豹,却不想是瞎子摸象。而摄影师是主动将自己的双眼蒙住的。他们遵从自我内心的指引前行。所以摄影带来的真实只能满足个人,而不能供给群体。我们期待摄影为现实揭起红盖头,不曾想我们的双眼更加被遮蔽。

因而摄影师窦海军这次拍摄的许多照片多采取虚化处理,通过快门速度、景深、焦点等多种手法使婆姨们在画面中留下虚影。摄影师自己称为诗意的虚化。他解释说,在去米脂之前,内心的想象是充满诗意的,回来后还保留了这份诗意。我看到画面中虚化的处理使色彩、光影流动起来,含蓄的美的诱惑再次降临。

摄影在诞生的初期,以其真实还原的力量咄咄逼人。传统摄影的根本目的就是揭露隐藏的真相,保存消逝的现在。在这样的目标下,摄影师既是充满了好奇心的探索者,又是冷静客观的旁证者。摄影作品作为客观现实和摄影师心灵的双重映证,不仅揭示了现实,也揭示了作者。那么摄影师的内心和外界的现实,哪一个在摄影画面中更凸现呢?

在摄影多元发展的今天,思想领域越来越强调自我意识,摄影师更多挖掘了表现内心体验的摄影手法,使摄影摆脱单一的揭示客体的特性。就象拍摄米脂婆姨这个活动所证明的一样。然而,摄影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逼真再现的能力。人类正是利用这个本质去探询和发现的。每个摄影师都按自己的预知和审美习惯去探寻客观现实,客观现实必然要反过来影响摄影师,或出乎意外的,或更为深厚的。摄影师将他的探寻结果呈现在胶片上,在这个呈现过程中,摄影师的内心认知和表现手法也会不断地发生变化。客观现实的纷杂鲜活使摄影永远不可预知完全,这是摄影永恒的魅力所在。如果外界现实不足以影响摄影师,那么摄影师还有探寻的动力吗?如果摄影师抛开了客观现实的个性,盖以自己的个性,那么现实本身还有意义吗?就象米脂的婆姨到底和榆林的婆姨、长安的婆姨,乃至山西的婆姨有什么不同呢?在三十个、哪怕三百个摄影师的个人视点中米脂的婆姨是否有某点共同呢?

米脂,2000(北京)李学峰摄

摄影家要到乡下去寻找的,是“纯朴”或与之相类、据说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失落的东西;但米脂的下一代看来决心以展示另外的东西,终结城里的艺术家幼稚、老套和令人生厌的幻想。

米脂,2000 村姑李萌 (北京)林茨摄

米脂因一句流传很广的老话而有名。听说每年慕名前来的观光者,达数百人之众。其中十之八九又都是携带贵重器材,主要冲着那里的“婆姨”来的摄影者,这就很使人为婆姨们捏一把汗。摄影家要到乡下去寻找的,是“纯朴”或与之相类、据说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已经失落的东西;但米脂的下一代看来决心以展示另外的东西,终结城里的艺术家幼稚、老套和令人生厌的幻想。在距县城约30公里的桃镇开店的村姑李萌约19岁,她将头发染成棕红色,并以一黑色紧身皮夹克将原本就很白皙的皮肤衬托得看上去毫无血色。当听见有a人评论其“扮酷”时,李萌立即反诘:就许你们城里人时髦啊!围在四周看热闹的老农,也有青年,依然带着憨厚的笑容,一副传统农民的模样。这就是被关注和不被关注所形成的差别。

无论何时何地,当一个对象被关注,它的一个本能的反应,便是展示其某方面的变化。这种反应方式在时装发布会,以模特面对摄影机的聚焦、镁光灯的频闪,令人目不暇接地变换其服装而达到极端。相反,在来自外界的关注出现之前,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和其他万物,大都按习以为常的方式和节奏生活,一切看上去都那么一成不变。自然界处在一种和谐、松弛、恒定和蒙昧未开的状态中。学者们从中看出了“文明”与“文化”的差异:前者离不开“进步”:而“传统”是后者的灵魂。

媒体上越来越频繁地使用“注意力经济”这个术语,对这个新词的意思,我还没怎么弄清楚。但注意力之于文化,我敢说从来就不是什么幸事。某些文化形态所以历经劫难,还能幸存下来,基本上得益于它们的不被关注,乃至被遗忘。照相机可以作为注意力的一个象征,当它关注某一文化形态时,即意味着,被关注的对象作为活的形态已经或接近于消亡,而只剩下名声,或标本了。比如一个喜欢住在山顶的部落,摄影家可能对它的“文化”情有独钟,然而当他将有关照片发表出来,尤其是,当那个部落因此成为被关注的对象,情况便发生了变化。公众是理性和善良的,他们集中关注的,是那个部落的贫穷。政府决定尽快改变那一切,想出的办法是动员该部落居民迁移到环境较好、容易脱贫致富的地方,而将他们原来居住的地方种上树木。这样当然也很好,摄影家的社会贡献可以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重新评估。

经济全球化和文化的多元化是一对矛盾,在经济主宰世界的社会结构之中,摄影家扮演的,从本质上说,是全球化使者的角色。到乡间活动的摄影家不管初衷如何,其摄影画面向今日社会传达的,也仅仅是“这里有资源可供开发”这样的信息。李萌不愿当米脂婆姨的见证物,她的“扮酷”恰好反映了她的纯真。

米脂,2000 (北京)薛挺摄

其时,华夏大地遍传的那一俗谚“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的后面还有一远不及此句“抓人心”的“回手”——“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所以这后一句不属本文“视点”之列,干脆不谈。再细想一下,那头一句“脍炙人口”的后半段儿“……绥德的汉”也没多大……不谈!

直表这让人想起来就入非非就心猿意马的,端庄俊逸的“米脂的婆姨”(的美传)。

——至于的吗,有多美?试问。

别问,先来看看以下为她们用美词儿堆砌的意境之辞:

陕北有个米脂县,那里出美女,米脂婆姨肤如凝脂,荆钗布裙难掩其国色天香。于是米脂也便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令人神往,另人企盼。

(形容米脂美女之魁——貂蝉)……貂蝉饮花露如饮乳汁,一天天长大,出落得百媚千娇。十多年后,成为独乐县(米脂古境)百里挑一的俊姑娘,乌黑秀发,柳眉杏目,明眸皓齿,肤润腮红,花儿见她低头,鸟儿见她停吟。唱起歌来声甜音润,赛过山泉淙淙,银铃叮咚。

……

——那……怎么会这般美?追问。

据当地人“揭发”:盛产于陕北的小米,尤以米脂为甚。小米儿养人,米脂水质又净纯,熬煮之后,其上漂一层似油脂的凝汁可见……(米脂古称银州,因地有流金河,活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得名……)

说了这么多,

说了这么久,

说得我直出口水,

不知你在不在听?

不知你有何意。

如果你想得那儿美,

如果你执意要前去;

去不去全在你啊,

反正我不拦你。

呦?!去了没有大美女,

害得你空欢喜;

回来可别怪我骗你,

也许?

也许女儿大了,去了外地?

反正我一脸的无悔意;

因为这正是我的目的,

将“米脂婆姨”的美传

——进行到底!

六月里黄河冰不化,

扭着俺成亲是俺大。

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儿圆,

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

女儿哟……

米脂,2000 (广东)杨延康摄

一回回上陕北,一回回哼起这委婉悲凉的曲儿。

不记得已经多少次上陕北了。但我却牢牢地记住两件小事,十几年前第一次上陕北,住在横山高镇乡,乡里的书记给了我一个苹果,硬是在我的口袋里放了几天而舍不得吃下,心里总有一种珍惜,总有一种难舍难分的感觉。第二件事初上陕北时,一大清早便犯傻跑出去拍日出。沟沟壑壑的山梁,重重叠叠的黄土地,让我爬了一个又一个山坡而没拍到理想中的太阳。多少年来,不知是苹果还是太阳下的人让我对陕北一往情深。

新千年的第一个正月里,我独自在陕北等候来自各地的影友们。他们来米脂县拍摄“米脂婆姨”,拍摄他们心中的太阳。

拍纪实的来了,拍人像美女的来了,拍风光的也来了。这些如同都市笼里放出来的鸟,在这黄土地的大自然中格外鲜活。大家在一个相对同样的环境中,同样的命题,用自己的相机去表现不同样的理想。

陕北已连续三年大旱,庄稼欠收,众乡民的生活并不富裕。影友们兵分几路,如同鬼子进村很快便占领了山头、村庄。各自找寻心中的“婆姨”。在杨家沟村,已是中午时分,肚子饿得直叫,我们随便走进一户乡民的窑洞里,好客的婆姨们马上擀面条给我们做午饭。大伙们吃着瓜子,议论着窑洞顶棚坏掉后显露出来的石条富有装饰性的效果。脸红的婆姨们忙说:“我们的新房已经盖好,不久就要搬走,这是旧窑。”城里来的人眼里处处是原始、自然,常常感叹黄土坡上的窑洞在镜头里如没那排电线杆子便太棒了。然而,实实在在的陕北人追求的是怎样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刘家堡一个保存得比较完好的地主大院,纷纷扬扬的雪花无声无息地飘落在风尘已旧的院墙上。我们惊叹这建筑,这工艺,叹服这岁月已逝的能工巧匠所制造出的精彩。我想给大院里留下来的主人们拍张纪念照,却被他们拒绝了,不信任如同美丽洁白的雪花落地后变成一团泥水。

几天下来,我没在米脂拍到令我激动不已的“婆姨”。短暂的时间里,几张轻浮的胶片能表现黄土地上的婆姨们?其实,一次次地上陕北,一次次住在老乡的热炕上,吃着,喝着,这些不都是平平常常的婆姨们所给予的么?善良、勤劳如同黄河水一样生生不息的黄土地上儿女们,她们的美早已溶进了我的血液里。

匆匆的都市鸟,飞回了笼子,留下更多的是思念和向往。春耕开始了,米脂的婆姨同所有陕北的婆姨们一样,又要去耕作贫瘠但又充满希望的土地。

抛却手头儿琐事,我愉快地上了路,还带着丝微色咪咪的心情。

米脂,2000 (北京)窦海军摄

早就听说过“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一民谚,也早就有了陕西米脂出美女的印象。

民谚之美大凡都是朦胧的想象之美,与距离,与超现实有关。这样一来,民谚之美与诗之美就成了异曲同工的姐妹。诗美的天敌是实证,美幻与实证又同是人的嗜好,只不过越是重物质的时代,越是实用主义盛行的时代,就越没有诗的好果子。

此次结队陕北之行,是摄影的目的,但也无法回避“实证民谚”的后果。虽然理性告诉我这种a“实证”将是徒劳的,甚至是无聊的、愚蠢的,但理性又是永远勒不死本能这匹野狼的,很多时候,还要被反咬几口,呈现一派血淋淋的尴尬。

抛却手头儿琐事,我愉快地上了路,还带着丝微色咪咪的心情。

践踏诗意终归不免罪恶,于是我打定主意,此行一定要远离新闻、报道、纪实、民俗、风光之类“定式”,要尽力用诗的眼睛审视初次谋面的黄土高原。至于米脂的婆姨,只当是嵌在沟梁峁壑诗篇中艳装淡抹的诗眼罢了。

那么现实中的米脂婆姨到底如何呢?我想一切具体的回答将和这提问一样的乏味,一样的没有意义。因为这问、这答同属不合时宜的较真儿和实在。如果说在女性一生的情感世界中男人和孩子是并列的两个重音,那么在男人情感的春天里大多只有女人这一个主角。十个来米脂的大都市男人,至少有八个人的感觉大致相似,而剩下的两个人很可能正躺在阳光中,想象着黄土高原上空艺术天堂的颜色——黄乎?蓝乎?

“米脂的婆姨”显然是一个美意民谚,对于遥远的、活在灯红酒绿世界中的男人,这美是秦汉晓月、蓠径晨花味道的,是朦胧虚幻的,是无需落实的。在我的心目中,米脂之行的前后,“米脂的婆姨”的美意并没有多少变化。

陕北米脂县城郊党家村的艾家正在办喜事。艾老汉的女儿出嫁,婆家是绥德县的,这正映了那句老话“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我随着迎亲的队伍来到艾家,只见窑洞内外人来人往为喜事忙碌着,嫁妆摆在窑洞前,亲朋好友都在喝着喜酒,我为新娘一家人拍了全家福照片,算是我这个外来人对她家喜事的祝贺。

迎亲自然少不了吹吹打打的乐队,这是陕北农村的传统。小孩们从来都是最活跃的,他们跑前跑后使喜事更热闹。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是很富有,但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还是非常重视的,图的就是一个吉祥、热闹。

米脂,2000 (北京)齐凤臣摄

记不得何时?“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俗语,已悄存我心里。每当朋友提及去陕北米脂创作时,总会情不自禁“好哇,那是一个出美女的地方!当然要去。见不到貂婵,还可以看看她的后人吗?”一触此事,都会触动去米脂寻美的欲望。

今年正月,总算圆了向往已久的梦。

到了米脂,概念中的妄想还在燃烧。进城里下乡村,不停地寻找貂蝉的踪影。折腾了几天后,方醒过味儿,俗语中的内容只能代表当时的审美观点。如今已是21世纪了,怎么能再用旧时的观念衡量当今社会呢?如果拿唐朝审美观用之现在,无数少女就不会被减肥药搅得心神不安了。

政府出面,请来作家和民俗专家,细说米脂婆姨的来龙去脉,使我们飘浮的幻想收兵归营。

端正后的思维,顺着正轨探寻。和县长一块下乡,走入生活最底层,和农民兄弟同吃一锅钱钱饭,同住火热热的土炕头;和他们聊家常,讲心里话,同唱一曲信天游;再从作家的感受去体验、观察、思维,我理出了头绪,感受到了米脂婆姨真实的形象。她们不仅仅美在容颜,更说应该是体现在淳朴善良、勤劳致富、聪颖智慧、大胆进取上。这一方土,塑造出高原人坚忍不拔的性格;黄土地的小米养育出米脂人进取的精神;无定河的流水滋润着她们纯净的心灵;信天游的歌声释放出她们灵魂中的焰火。她们喜爱这块土地,习惯过着不受外界干扰的安稳生活。自由的环境和安祥的生活氛围,使她们仍然保留着原本心态。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真实感觉。

在这短暂时间里,我极力在定格她们美好的瞬间,记录她们的生活状态。把米脂婆姨真实的一面传递给向往这里的人们。

米脂,2000 (北京)刘家祥摄

米脂,2000 (北京)卢晓明摄

这已经是第九次到陕北了。这么多年来,沿着陕北无定河两岸,我穿梭于黄土高原的沟沟壑壑,走访了许许多多的村镇、宅院。那里的窑洞、火炕、火墙、风箱灶台,还有陕北的面食、小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里,一年四季,很难见到雨水,特定的地理环境,使陕北人的生活变得很贫困。不过也正是这样的贫瘠,塑造了陕北人的勤劳质朴,性情温和善良,生活执着。——真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次带着表现“米脂婆姨”这个题目又来到陕北,与前八次相比,似乎感觉着有那么点不知所措。过去多少次表现这里的男人、女人。表现他们的生活环境,表现他们的风格。这次特别的表现“米脂婆姨”——陕北女人,又该如何去表现呢?……

此次到陕北已几天了,陕北公路的建设,新式窑洞的变化,家家户户架起了电视接收“锅”,一派新的气象。巨大的变化,今非昔比,令人浮想联翩。今天,我以平静的心情又一次走在米脂县城古老的街道上,正直正月十五。虽然还是冬季,寒风吹袭,但天气很好,阳光明媚,熙熙落落的人们走在街道上,有走亲访友的,有担水的,还有很多孩子们在街上玩耍。街边零零散散地有些做小买卖的摊子,摊子里的小商品、小食品各式各样,绚丽多彩。还有热气腾腾的小吃……

篇5: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同素异形体、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的概念,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能举例说明胶体的典型特征。

自主预习

1.用树状分类法,从物质组成的角度对物质如何分类?

2.初中介绍的常见氧化物有CO、CO2、P2O5、Na2O、SO2、NO、MgO、CaO、Fe2O3、Al2O3等,其中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各有哪些?

3.请分别对分散系、胶体进行分类,并指明分类的依据。

4.当光束通过一些分散系时我们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丁达尔效应,你身边有哪些丁达尔效应?

课堂探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概括提升

物质的分类

[学习任务1]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1部分,展开自主探究。

[问题1-1]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

[问题1-2]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这对你认识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有何帮助?

[问题1-3]金刚石与石墨在元素组成及物质性质上有哪些异同点?

[学习任务2]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2部分,展开合作探究。

[练习]结合以下信息,酸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间有什么从属关系?

①Mn2O7+2KOH2KMnO4+H2O

②Al2O3+2KOH2KAlO2+H2O

单质:

化合物:

同素异形体:

分类的观点对我们认识物质有何帮助?

二、分散系

及其分类

[学习任务3]

结合学案【自主预习】第3部分,展开自主探究。

[问题2-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问题2-2]雾属于哪类胶体?请指出其中的分散质、分散剂。

续 表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概括提升

三、胶体

[学习任务4]

自学课本P8实验1-1,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学生实验1】Fe(OH)3胶体的制备

试剂

操作

化学方程式

【学生实验2】不同分散系性质的对比

分散系

激光笔照射后的现象

结论

Fe(OH)3胶体

CuSO4溶液

泥水

[学习任务5]

[合作探究]

自学课本P9,展开合作探究。

为什么只有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提示:①提出你认为可能的原因。

②搜集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③得出结论。

(1)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是什么?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3)解决原因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评价反馈

1.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氢气、冰、冰与水的“混合物”

B.白磷、浓硫酸、胆矾

C.金刚石、大理石、氯化铁溶液

D.水银、干冰、盐酸

2.根据某种共性,可将CO2、SO2归为一类氧化物,下列物质中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A.CaCO3

B.P2O5

C.CuO

D.KMnO4

3.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

C.淀粉溶液

D.碘酒

4.胶体、浊液与溶液的本质区别在于()

A.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

B.分散质粒子是否带电荷

C.分散系是否稳定

D.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5.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能透过滤纸

B.都呈红褐色

C.分散质粒子具有相同的直径

D.都具有丁达尔效应

6.常见的胶体有哪些?其中属于液溶胶的是哪些?

课堂小结

1.这节课对你认识陌生物质有何帮助?

2.如何判断一种分散系是胶体?请给出尽量多的方法。

3.化学学习中难免会遇到棘手的问题,你会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它呢?

核心素养专练

1.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以下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单质

氧化物

A

金刚石

H2SO4

烧碱

CaCO3

B

黄铜

NO2

HCl

石灰水

FeSO4

C

碘酒

一氧化碳

H3PO4

NH3·H2O

NaCl

D

H2

Fe3O4

HNO3

纯碱

小苏打

2.广义的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3.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浊液是三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Fe(OH)3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B.分别用一束光透过三种分散系,只有Fe(OH)3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

C.三种分散系的颜色都相同,且均能与盐酸反应,具有吸附性

D.三种分散系均属于混合物

4.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蒸馏水 ④墨水,能观察到有丁达尔效应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5.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制备Fe(OH)3胶体的化学方程式是FeCl3+3H2OFe(OH)3↓+3HCl

B.在制备Fe(OH)3胶体的实验中,加热煮沸时间越长,越有利于胶体的生成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并沉降,达到净水的目的6.甲同学在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操作及现象如下:

①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②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③继续加热,出现红褐色沉淀。

(1)上述三种分散系分别属于哪一类?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分别用一束光透过①②③三种分散系,会有什么现象?

(3)向②中滴加稀硫酸会有什么现象?

(4)乙同学认为向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取Fe(OH)3胶体,你认为正确吗?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

自主预习

1.2.酸性氧化物:CO2、P2O5、SO2;碱性氧化物:Na2O、MgO、CaO、Fe2O3。

3.(1)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2)根据分散剂状态的不同,将胶体分为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

4.例如,当日光从窗隙射入暗室,或者光线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射入密林中时,都可以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放电影时,放映室射到银幕上的光柱的形成,也是丁达尔效应。

课堂探究

一、物质的分类

[问题1-1]不一定。

[问题1-2]物质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单质、化合物概念的外延是纯净物。

[问题1-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性质不同,如金刚石的硬度大,石墨的质地软。

[练习]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既不是酸性氧化物,也不是碱性氧化物)。

[概括提升]

(1)只由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形成的纯净物

(3)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金刚石、石墨和C60;氧气和臭氧(O3)。

(4)科学的分类,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有利于人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问题2-1]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问题2-2]雾属于气溶胶,分散质是水、分散剂是空气。

三、胶体

[学生实验1]

试剂

操作

化学方程式

蒸馏水、FeCl3饱和溶液

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学生实验2]

分散系

激光笔照射后的现象

结论

Fe(OH)3胶体

能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只有胶体会出现丁达尔效应

CuSO4溶液

无明显现象

泥水

无明显现象

[合作探究]

①宏观性质是由微观结构决定的,胶体出现丁达尔效应可能是因为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②P9资料卡片,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③胶体出现丁达尔效应,是因为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概括提升]

(1)丁达尔效应

(2)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

(3)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证据推理→得出结论

[评价反馈]

1.D A项,冰与水的“混合物”是化合物,而非混合物;B项,浓硫酸是混合物,胆矾是化合物;C项,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大理石是混合物;D项,水银是单质,干冰是化合物,盐酸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2.B CO2、SO2、P2O5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3.C 淀粉溶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1~100

nm。

4.D 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在于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不同。

5.A 溶液和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透过滤纸;FeCl3溶液呈棕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3溶液中,Fe3+和Cl-的直径都小于1

nm,而Fe(OH)3胶粒是由许多粒子组成的,直径在1~100

nm;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

6.气溶胶:烟、云、雾。

固溶胶:有色玻璃。

液溶胶:牛奶、豆浆、蛋白质的水溶液、淀粉溶液、Fe(OH)3胶体、墨水。

[课堂小结]

1.合理运用物质分类的观点,寻找同类物质组成、性质等的共性,举一反三、类比迁移;寻找不同物质组成、性质等的差别,对比区别。

2.①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②丁达尔效应等胶体的性质。

3.例如,坚定信心,注重方法,用科学的态度学化学。合理应用解决原因类问题的一般思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证据推理→得出结论。

核心素养专练

1.A B项,黄铜、石灰水属于混合物,Ca(OH)2属于碱,错误;C项,碘酒属于混合物,错误;D项,纯碱属于盐,错误。

2.C A项,CO不是酸性氧化物,错误;B项,Mn2O7是酸性氧化物,错误;D项,Mn2O7是酸性氧化物,Al2O3不是碱性氧化物,错误。

3.C A项,胶体区别于溶液或浊液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正确;B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溶液和浊液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正确;C项,只有胶体具有吸附性,FeCl3溶液和Fe(OH)3浊液没有吸附性,FeCl3溶液为棕黄色,而Fe(OH)3胶体和Fe(OH)3浊液都为红褐色,错误;D项,溶液、胶体、浊液均属于混合物,正确。

4.C 稀硫酸、蒸馏水不属于胶体;有尘埃的空气、墨水均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D A项,胶体不标注“↓”,错误;B项,加热时间过长,胶体可能产生沉淀,错误;C项,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产生丁达尔效应,错误;D项,胶体具有物理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悬浮物,正确。

6.(1)①分散系属于溶液,②分散系属于胶体,③分散系属于浊液,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2)②中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①③无明显现象。(3)先出现红褐色沉淀,然后沉淀慢慢消失。(4)不正确。向FeCl3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制得的是Fe(OH)3浊液。

篇6:人教版高中数学2-1《1.1.1命题》教学设计

辽宁省实验中学营口分校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B版第三章第二节对数与对数函数中第一小节对数及其运算的第一课时。对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学习起来略显困难,不过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指数和指数函数的有关知识,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本章后面的对数函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函数模型,而对数函数又是本章的重要内容,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分量,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本节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为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设置

通过对本节课教材的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依据新课标制定出如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对数的概念,了解对数与指数的关系;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理解对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师生观察分析得出对数的概念及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小组交流对对数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经历认知逐渐深入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激发他们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在营口市学生层次较好,我所授课的班级是我校的实验班,学生数学能力很强,思维较活跃。我校的教学模式为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模式,学生已经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即学生通过预习,结合学案,自主学习、探究的模式。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指数和指数函数的有关知识。

在对教材和教学目标及学情分析后,我确定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重点:对数的概念,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分析

为了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人本教育,我校采用“主动、合作、交流”学习方法学习,把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讨论探究逐渐培养学生“会观察”、“会分析”、“会论证”、“会合作”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所以我的教学方法是: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同学纠正补充、教师完善的学习方法。教学手段上通过多媒体投影、计算机辅助等。

五、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 教师直接用投影仪提出以下问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指数和指数函数,在研究细胞分裂时得到实例1:研究细胞分裂时,一个细胞经过x次分裂后,细胞的个数为y,得到函数y=2x。要想得到8个细胞,需要分裂多少次?得到16个细胞,需要分裂多少次?能否得到10个细胞吗?说明理由。学生:因为不存在整数x使2x=10。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实数x使2x=10,说明理由。学生:通过联系指数函数的图像,x的值应该是唯一存在的。教师:通过大屏幕结合指数函数图像强调x是唯一存在的。但是凭目前的知识水平x求不出来。今天就来学习如何这样的x。

教师:给出实例2:某种资产价值10万元,每年贬值5℅,该资产经过多少年会贬值到2万元?

x学生:得到方程10(15%)2

0.95x,同样x唯一存在,但是我们也不会求。那么通过教师:即:15两个实例我们需要解决怎样的一类问题?

学生:已知在指数式中,已知底数和幂,求指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实例,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并让学生感觉到对数源自于我们实际生活之中,让学生理解引入对数的必要性,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

2、概念形成 教师:为了解决这样一类问题,本节课我们学习一个新的概念——对数,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对数及其运算的第一课时。同时板书课题和定义。

定义:对于指数式abN(a0,且a1),则b叫以a为底N的对数,记做blogaN其中,a叫对数的底数,N叫真数。

学生:解决实例中的两个求x的问题,实例

1、xlog210,实例

2、xlog0.951 5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铺垫,很自然得到概念,水到渠成。通过新的定义解决前面提出的问题,感受新的数学概念带来的快乐。

3、概念深化

学生:分析对数式和指数式的等价形式:

abNlogaNb

“对数”的理解和认识教师:提出问题:谈谈你对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补充

通过学生汇报情况总结:

(1)对数和指数是同一关系的两种表达形式。

(2)对数是已知指数式的底数和幂求指数时,定义的一种新的运算。引导学生类比曾经学习过的:已知加法运算定义减法运算,已知乘法运算定义除法运算,已知乘方运算定义开方运算。

(3)对数符号有意义需要真数大于零。同时板书对数的基本性质(1)、零和负数没有对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补充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对数定义的本质,深化对对数概念的理解。

4、例题讲解

例1 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1)54625

0(2)a1(a0,a1)

(3)a1a(a0,a1)(4)102100(5)1010.1 学生:给出答案。

教师:通过例1中(2)(3)小题的让学生总结对数的基本性质:

(2)1的对数为0,(3)底的对数为1 给出常用对数的概念:以10为底的对数成为常用对数,记做log10NlgN

例2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log0.37m(2)log23t

(3)lg3m

学生: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掌握对数式和指数式的互化,同时得到对数的基本性质和常用对数的概念。例3 求下列对数的值。(1)log327___(2)log164___

4(3)log48___

教师:例3中对数值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将对数式化成相应的指数式。即利用式子:blogaNabN(a0,且a1)

教师:左右两侧的字母b和字母N都是相同的量,经过合理的处理,能有什么发现?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小组汇报展示。教师板书对数恒等式:alogaNN(a0,且a1)

例4 求下列各式的值。

()13log32____

(2)3log32____

学生:给出答案,总结方法。

设计意图:深刻理解对数的本质就是指数式中的指数。并发现对数恒等式,并会用对数恒等式解决一些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转化的能力。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1 2x7

(2)lgx2

lg(2x1)2 变式1:22x17

变式2:学生:总结方法,给出答案。

练习:求使loga2(5a)有意义的a的取值范围:设计意图:熟练对数和指数的互化,强化方程的思想。明白对数运算的结果就是一个实数。强化对数符号底数和真数范围的认识。

5、课堂总结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从知识层面来谈;从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和方法层面来谈;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层面来谈。学生发言,其他同学补充。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小结,用激励性的语言加以点评,让学生思想尽量发挥完善。

6、作业布置,反馈矫正。(教材97页A组题,B组题)

五、板书设计

3.2.1对数及其运算

1、对数的定义

2、对数的三条基本性质

3、常用对数

对数和指数的等价关系

篇7:高中数学对象的“凝聚”过程探析

已有的研究表明:一个数学概念在同一个体的思维中完全可能具有多种不同的心理表征, 它们分别突出了对象的某些 (而不是全部) 性质, 而且, 在不同的时刻或场合, 所得到“激活”的通常又只是这些不同心理表征中的某一个.而由一个包含多个步骤的、经过精心筛选的心理表征的动作过程就“凝聚” (encapsulation) 成了单一的数学对象, 即形成了确定的一个数学概念.这里讲的“凝聚”是数学思维的一个基本形式, 也即由“过程”向“概念”的转变过程[1].

1 高中数学对象“凝聚”的一个案例

在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3《概率》的新课教学时, 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 笔者针对学生对此概念不易掌握, 且易与自身已有的知识发生混淆, 不利于概念的正确建构的客观情况, 在上课时拿出下面的一道问题, 以供学生利用学习小组形式进行研究性学习, 并加以指引, 以图让学生“凝聚”正确的概念图式并顺利地加以建构.

题 通过对表1 (即课本第112页表3-2) 、表2 (即课本第111页表3-1) 以及表3的阅读和分析, 请思考一下如何由随机事件的频率来确定其概率值.

经过约10分钟思考和讨论后, 各学习小组纷纷发表了意见.

学习小组1:我们认为概率值是所有频率的平均值, 因为我们计算了表1中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为0.5046, 经四舍五入得概率值为0.5, 这与教材的答案是一致的.

教师:从表1的情况来看, 结果的确如此!但从另一方面讲, 尽管有时可以一孔窥豹, 但特殊的例子时常可能也不能说明一个一般性结论, 即我们可能会犯一叶障目的错误.其他组有没有不同意见?

(经过短时间的讨论和分析后, 有几个小组均要求发言)

学习小组2:我们认为学习小组1的理解是错误的, 因为我们计算了表2中所有频率的平均值为0.9392, 无论如何四舍五入都得不到教材所给的概率0.95!我们认为, 因为实验次数越大, 频率的平均值应越接近于概率.我们分别通过对表1、表2、表3中的实验次数最大的两次的平均值的计算, 结果均与书上所给的概率结果的差距是极其微小的, 可以说是基本一致的, 所以我们认为概率值是实验次数足够大时的所有频率的平均值.

(班级大部分同学在进行核算后, 表示了赞同, 少数同学觉得这种说法似乎不妥, 但也说不出所以然)

教师:该小组的这种观点也能通过课本“计算机模拟掷硬币的试验结果”加以验证的, 看起来是毫无问题的.但数学这门学科是非常严谨和科学的, 我个人认为需要进一步商讨其科学性.同学们认为如何呢?

(受此提示后, 同学们开始讨论, 不一会儿, 有小组要求发言)

学习小组3:我们认为学习小组2的说法是错误的, 实验次数足够大时, 频率平均值应越接近于概率, 但“足够大”的标准是不确定的, 若选取的实验次数不一样, 结果也极有可能是不一样的.我们认为概率值应是实验次数足够大时频率的近似值, 这明显能通过3个表格加以验证的.

(马上有同学发言, 赞成学习小组3对学习小组2说法的评价, 但对他们认为“概率值是实验次数足够大时频率的近似值”的观点表示否定, 否定的理由是近似值一般来说往往不止一个, 所以很难确定概率的确切值, 教师和同学们对此表示赞同)

学习小组4:我们通过对3个表格的分析, 发现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实验时, 随机事件A的发生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事件A发生的频率mn总接近的常数是概率”是指“次数n→+∞时, 频率mn趋近的常数是概率”, 它属于我们先前学的数列极限这一知识范畴 (注:数列极限在兴趣班已提前上过了, 绝大多数同学能够理解) , 即对数列{mn}来讲, p (A) =limnmn.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深度, 同学们对极限定义的接触时间较短且理解不深, 没有同学马上对此提出不同意见.于是教师及时对极限的定义加以复习, 再经过讨论后, 有一个数学尖子生的小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学习小组5:根据极限的定义, 对于任给的ε>0, 总存在一个正整数N, 当n>N时, 都有|an-A|<ε, 此时常数A为数列{an}的极限.对于上面涉及到的数列{mn}来讲, 其值虽然在一个常数周围摆动, 但并不能保证越来越趋近于一个常数, 有时仍有反复.

(很多同学仍不能理解学习小组5的观点, 待各学习小组讨论、争辩好之后, 由教师与各小组一起重新对学习小组5的观点加以剖析, 强调以上4种观点的错误之处, 并加以总结, 弄清以上各概念与概率的区别与联系, 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概率概念, 从而形成了概率概念的“凝聚”)

评注 有的同学对概念理解肤浅, 对数学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 造成对概念的“假性理解”, 容易发生概念理解的“偏差”, 形成错误的心理表征.特别是学生进入新的知识领域时, 常常会发生认识上的负迁移作用, 把已有的观念作为绝对真理, 强套新知识, 这往往会发生错误, 上面例子就是生动一例,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指导学生主动的建构正确的概念“图式”, 使概念的“凝聚”精致圆满.

2 高中数学对象“凝聚”的几点说明

正如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而言, 我们在运用“凝聚”这一思维形式研究和学习数学概念时, 应当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就实际的数学学习而言, 所说的“凝聚”往往并非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而是一个不知不觉的演变过程.

事实上, 上面的概率的概念教学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学生经过亲身投入, 并通过已有信息去主动地组织处在最近发展区的新信息, 操纵已知对象, 建构自己的数学理解.即使是观瞻别人的行为或者聆听别人的言语, 也必须在思想上高度投入, 并将之转化为自己的操作过程, 无人可以替代.在此基础上, 数学概念的“凝聚”就会顺其规律、油然而生.

又如中学阶段极其重要的“函数”概念, 学生是由初中的函数概念, 通过教师的传授与正反面引导, 并经过自身的理解和吸纳, 从而使学生的函数概念逐渐自然的向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概念转化.另外, 函数的概念最初是作为一种对应法则出现的, 从而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即如何由自变量的已知值去求得相应的函数值.随着学习的深入, 函数的概念又逐渐获得了新的意义:这已不再是仅仅被看作一个过程, 而且也被认为是一个特定的数学对象, 对此我们不但可以自然而然地、具体地去指明它所具有的各种性质, 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也可以此为对象具体地增添实施各种特定的数学演算.显然, 对于学生而言,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自动生成的过程.

2) 从数学的角度看, 由“过程”向“对象”转移其基本意义就是为从更高的层次去进行研究开拓了现实的可能性.

就抽象数学概念的学习而言, 与对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单纯利用相比, 以下的任务就应说是更为基本的, 即我们应努力帮助学生对概念的形式定义与其原先具有的直观形象和经验作出必要的整合, 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建立起一个恰当的心理表征.即作为数学对象的“凝聚”过程, 其还包含对此数学对象的进一步运用、升华的意义.上面概率概念的“凝聚”过程正是为今后加强对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等知识的理解和融会贯通奠定了基础.

又如对高中数学中极限概念的学习不仅会影响该章节的知识掌握, 而且对以后的解析几何、导数等内容的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极限概念的“凝聚”过程中,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用到“趋近”、“接近于”等日常用语———事实上, 甚至连“极限”这一术语本身也是从自然语言中直接借用的———而这些正是学生在运用极端思想解决数学问题、描述双曲线的渐近线以及理解导数的定义等问题时常用的语言.故而, 在极限概念由“过程”向“对象”转移时, 就为其从更高层次以及更广水平的拓展奠定了现实的良好基础.

3) 由“过程”向“对象”的过渡不应被看成一种单向的运动, 而应是一种双向的互动.

显然, 对“过程”和“对象”这两个方面作出必要的综合, 从而获得一个统一的心理表征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 相应的数学概念既可以被看成为一种过程, 同时也可以被看成为单一的数学对象.

例如, 已知f (cos 3 x) =sin x, 求函数y=f (x) 的表达式.

事实上, 当cos 3 x=1, 即 (k∈Z) 时, f (1) 可以有多个值, 可以是0, 也可以是, 然后重返函数概念的产生过程就可以发现所给的表达式并非是函数表达式, 则此题应为错题.

又如, 试计算的值.

在解题时有可能会出现以下错解, 即

这种错解实质上是把实数范围内的幂运算法则“迁移”到复数范围内, 从而导致出错.而从常识上来讲, 这种迁移也可能是负迁移, 如果执此观点重返复数的运算法则加以检验, 就可以辨别其中的错因, 以上两例说明主体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可以看成为一个单一的数学对象, 也可以看成为一个过程.

由于个体关于某一概念的心理表征往往包括有多种不同的成分, 即如心智图像、有关的性质和过程等, 而且也是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出现.这种心理表征的丰富性与“概念定义”的“贫乏性” (后者仅仅是由若干词语所构成的)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高中数学对象的“凝聚”过程是极其丰富、千姿百态并且时而内敛的, 值得我们去研究、去发现.

参考文献

上一篇:你温暖了我的世界作文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交流会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