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

2024-05-10

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精选7篇)

篇1: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

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根据文字报道提示,观察图片,进行合理想象,写一个情节完整的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2、从看图写文的过程中受到爱护小动物的熏陶,知道动物不仅有浓浓的亲情,也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二、重点和难点:

围绕这则图片新闻,进行合理的想象并把故事写具体。教学过程:

一、引言入课,观察图片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一幅看图片(屏幕出示),你看到什么?请大家再静静的看一分钟,边看边思考:你看明白了什么?它让你想到什么?

2、生看后自由交流,再集体交流。

3、师小结,引导孩子们再细细看图,并告诉图片来龙去脉。

二、自读文字,明确要求

1、打开课本133页,自读图片下的文字,说说读懂了什么。

2、齐读,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根据上面的图片报道,进行合理想象,然后写一个故事,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三、图文结合,想象情境

1、围绕这则图片新闻,可以进行哪些合理的想象?

2、提示:

(1)什么时候,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是清晨,是黎明,是中午……

(2)为什么小鸭子在鸭妈妈的带领下漫步在温哥华街头?鸭妈妈可能的原因有……

(3)几只小鸭子是怎样失足跌入路旁下水道的?

(4)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

(5)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6)鸭妈妈是怎样带领巡警赶到出事地点的?

(7)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态、动作等)

(8)小鸭子被救出后鸭妈妈会有怎样的表现?

(9)在救助小鸭子的过程中,路人会怎么样?

(10)从这个故事中你会产生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感受?后来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

3、想一想:这张图片要表达的是什么?(动物间浓浓的亲情,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人类对动物的爱护。)根据要表达的中心确定详写的情节是什么?

预设:(1)鸭妈妈看到小鸭子跌入下水道,它会怎么想,怎么做?鸭妈妈是怎样向巡警求助的?

(2)巡警奋力搭救小鸭子的场面?其他司机怎么表现的?(神

态、动作等)

四、试说故事,自由练笔

1、同桌之间试着把前后几个情节连起来,说成一个故事。

2、自由练笔:把刚才说的用笔写下来。

五、交流评议,修改作文

篇2:根据图片报道写故事

摘要:2013高考作文预测30题:根据故事 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则材料的关键,在于讲今人与前人的关系问题,用不同的观点看待,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既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又必然引出不同的对策,当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前人的卓越成就是我们的目标动力,还是我们前行的压力?我们应该变压力为动力,还是被压力压倒,无法超越前人?联系身边的生活,会发现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看到同伴取得了成绩,是真心祝贺,还是忧心忡忡?对已经刷新的高度,是认为它是一个新的挑战,还是认为它是一个障碍?正确的态度应是什么?想清楚了,文章的立意就有了,文章的构思也就有了。

例文一

前方的丰碑

□浙江宁波中学张佳莹

我们每一个逐梦者在布满荆棘的路上,都有一个所谓的“前方”,一个既定的终点,一方遥不可及的沃土。前方有前辈留下的熠熠生辉的足迹,有前人树立的傲然屹立的丰碑,在触不到天际的氤氲的雾气中若隐若现,既赐予我们向上的指导,也鞭策着我们去清醒面对肩上那副名叫“超越”的重担。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幸运,抑或是我们的不幸?总之,一群尚未来得及整理好衣衫、尚未锻炼出坚实的臂膀、尚未酝酿出勇气去无所畏惧地站到镁光灯下舞台最中央的年轻人,一群被周遭社会或友爱、或嘲讽地冠以“90”后的少年,匆匆地开启了属于他们的时代。他们从一个民族的高度出发,承载着开拓与复兴的深重希望。但理想被无限地放大甚至成为了无形的桎梏后,人们早已接受不了它与现实间的巨大鸿沟。顿时,质疑四起,忧虑不断,失望蔓延,谩骂充斥。这群孩子不曾想到过从巅峰到低谷、从天堂到地狱只是一步之遥,一念之间,他们甚至不曾明白前人的高度、前方的丰碑会成为自己前行路上不堪其重的负担,成为把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的理由。

堕落抑或涅槃,毁灭抑或重生,历史走到了这样一个岔路口。这群急于撕去“富二代”、“非主流”标签的年轻人,也该拥有自己的抉择了。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次一次的埋头,舞动手中的笔杆,白纸黑字甚至刺眼的红叉,划出的是渡往梦想彼岸的航线,是追逐人生的轨迹。沉浸于书中的时光一如既往的枯燥,流连于题海的叹息一如既往的沉重。多少次,在时光的缝隙里45度角仰望蓝天,对喧嚣世界的渴望总是掺杂着丝丝辛酸。然而,前方的丰碑催得现实的重鞭狠狠落下,怠慢又在身上划出一道渗血的创口。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次次艰苦的登攀。结伴而行的新鲜感被疲惫消磨殆尽,梦想却依旧停驻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当曾经惧怕的孤独一字铺开在前方,这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历经过

篇3:根据情境写发言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根据某种需要,想象当时的情境,写一份发言稿。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语句要通顺。写好以后,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改一改,还可以当众练一练。

习作法宝:

发言稿的内容,最重要的是要根据具体需要、具体情境而定。如竞选某个职位可写竞选性发言稿,如自己受到某种表彰后的发言可写表彰感言性发言稿,谈自己今后的打算或对某一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看法可写表态性发言稿,等等。

法宝一:

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例文《获奖感言》的小作者重点表达了自己“获得荣誉的秘诀”,观点非常明确,重点突出。

法宝二:

条理清楚。例文《获奖感言》先写了获奖后的激动心情, 随后重点从“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和要有“平常心”两个方面,表达了自己“获得荣誉的秘诀”, 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

法宝三:

篇4:根据故事类型选择教学策略

【策略一】活动归纳法。有些故事情节连贯性强,往往能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呈现。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依据故事内容布置游戏环境、准备活动材料,把幼儿引入到故事情境之中,并以游戏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展开故事情节,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理解故事。在此基础上,师幼共同归纳故事内容。

比如,在故事《小猴摘桃子》教学活动中,我事先创设了“山洞”“独木桥”“花果山”等活动环境。准备了头饰、桃子等活动材料。活动开始后我先让幼儿戴上猴子头饰,并运用游戏化的语言激起幼儿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愿望。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幼儿先“钻山洞”后“过小桥”,而我则适时引导幼儿学说句子“你不推,我不挤,一个挨着一个过”。到达花果山之后,幼儿一个挨着一个摘桃子,并回到原位吃桃子。最后我和幼儿一起把猴妈妈带领小猴上花果山摘桃子的活动编成故事。从而自然地再现了《小猴摘桃子》的故事。幼儿因为有之前的游戏活动做基础对故事的体验也更加深刻。

【策略二】启发猜想法。有些故事上下旬或上下段之间有某种程度上的逻辑推理关系,或者是段落内容及结构较为类似。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只提供给幼儿故事的部分情节,启发、鼓励幼儿积极猜想故事下面的情节,这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故事《小鸭找朋友》的段落内容及结构就较为类似。我先重点讲述故事的第一段,并结合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幼儿学说故事中的重点句子和礼貌用语。接着,我用拖动图片的方式出示小白兔和小乌龟。然后,我引导幼儿根据上面的故事情节,猜想和小白兔、小乌龟有关的故事情节和语言。这给了幼儿较大的猜想空间,既调动了幼儿学习故事的积极性,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

【策略三】难点前置法。有些需要经过多层次分析推理的故事,幼儿一时半刻难以理解。因此在故事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将难点提炼出来,通过实验或其他辅助手段引导幼儿主动去探索和交流,以突破难点,丰富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下面的故事教学做好铺垫。

比如,在进行故事《包公审石头》教学之前,我考虑到幼儿难以理解包公通过铜钱入水来判断小偷的方法,我便准备了一些沾油及没沾油的硬币,让幼儿分组将两种硬币分批投入清水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幼儿很快就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然后我再进行故事教学,由于难点已被事先解决,因而教学进展相当顺利。

【策略四】暂停质疑法。有些故事悬念迭出,可质疑的角度多。在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在故事讲述中间作有意义的暂时停顿、中断,提出疑问引导幼儿进行分析讨论和探究,在开放性问题的启发下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

比如,在故事《司马光砸缸》教学中。当讲到一幼童跌入水缸时,我暂停提问“司马光会怎样救同伴呢?”引导幼儿思考对策。又如,在故事《小猪和靴子》教学中,当讲到小猪发现树边有一样红红的东西,口小底大,摸上去很光滑时,我暂停提问“小朋友们。请猜猜这会是什么呢?”从而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各种可能的猜测。

【策略五】图示链接法。有些故事人物、情节都较为复杂,篇幅偏长,幼儿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对这类故事进行教学时,教师可用简笔画或展示图片的方式给幼儿提供故事线索,以便幼儿理解故事。

比如,在《小壁虎换尾巴》故事教学中,我用简笔画画出相关的小动物,并突出它们的尾巴特征,让幼儿借助于这样的图示学习故事,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5: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

张聿温

新闻报道和故事好像是两回事,但实际上优秀的新闻报道就应当是生动的故事。换句话说,如果把新闻报道写成故事,或者说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那么新闻报道就可以克服呆板、生硬、单调、枯燥的毛病,更能吸引人、打动人、感染人。

要重视新闻报道的故事性

生活中人们对什么谈资最感兴趣?不外乎两种:笑话和故事。这二者从内容到形式,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和审美需求。听笑话是为了开心,听故事是为了好奇。而故事比笑话的承载量更重,因为故事中既有轻松开心的成分,又有满足人们好奇欲和求知欲的成分。

这一点对新闻人很有启发。《华尔街日报》是美国发行量最大的10家报纸之一,发行182万份,位居美国第二。该报就非常重视讲故事,故事性报道占据了重要篇幅和重要版面。

有专家在解释《华尔街日报》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优秀报道时认为:诀窍在善于讲故事。

《华尔街日报》培训那些专为他们提供特稿的记者时,要求他们学会讲故事。该报使用的培训教材指出:“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放在了读者对信息的需求上。于是,我们忽视了一个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人们永远在思考哪些元素让一个故事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如何在瞬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安排情节,让故事具有持续的吸引力;以及如何让故事深深刻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重视新闻报道的故事性,其实是从人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和天性出发的。如果说要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这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方面。

怎么找到好故事

好的故事素材、好的故事坯子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要靠发现,靠寻找,靠筛选。那么,怎么找到好故事呢?

首先,要有故事意识。故事意识即故事敏感,如果感觉麻木,就会对故事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白白错过。

其次,广泛阅读。要从有关文字材料中,寻找选题;从采访对象的有关总结、报告、汇报、讲话、日记、笔记等书面材料中寻找故事,包括故事线索、故事的蛛丝马迹。

第三,与“中间人”交朋友。处于领导地位和身处机关的高层信息源固然十分重要,但他们往往只知大概,不知具体;而下层信息资源受条件限制,也不容易提供故事。只有“中间人”,往往既能提供故事分类,又能提供更多细节,引导记者把故事写得生动、精彩。所以,记者应当多联系“中间人”,与“中间人”交朋友,靠他们提供故事信息。

第四,多和人聊天。闲谈、侃大山,看似非正规的采访,却往往是发现故事线索的最佳途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随意放下架子的聊天,往往能听到一些你所求之不得的故事。

第五,补充采访。上述途径听到得到的故事,往往只是个梗概,不完整,缺乏细节,这就需要补充采访,尤其要注意必须找到当事人。目的有二:一为核实,二为补充细节。

好故事如何构思

有了好的故事内容,还必须构思好。否则,故事就会被浪费了,糟蹋了。

怎么构思?有4点需要特别注意:

1、品味这个故事。

在开始采访一个故事之前以及在整个报道过程之中,采访者都要品味自己对于这个故事的感觉,尤其是最初的感觉。如果你对故事的主要方面发展情况感到可笑、怀疑或者愤怒的话,试着明确是什么因素导致你产生了这样的感觉。跟着你的感觉走,记住你对它们的分析,因为这些感觉很可能把你的报道和写作引入你没有预料到的新领域。

感觉中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听到这个故事后动不动感情?是惊讶,还是平淡?是感动,还是振奋?是开心,还是担心?是欢喜,还是忧虑、愤怒?如果你自己对故事或故事里的人物都没有强烈的感觉,那你怎么能够指望读者对这样的故事产生感觉呢?

品味这个故事,可以为你确定主题。挖掘故事的深刻内涵,可使笔下的故事具有绝不肤浅的思想性。

2、给故事一个定位。

所谓定位,指对故事的外在形式和内在价值有个准确认知和把握。

故事基本上有两种形式:单一型的故事和复合型的故事。

单一型的故事,本身具有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并且有头有尾,十分完整,不乏细节。只要将这个故事展开,就显得有趣、有益。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事件性报道”。

复合型的故事,可以看作一个“大”故事、“总”故事。而它们构成的具体每个事例本身是有一定意思的,但有点单薄,只写它不够厚实、丰满,如果把类似的几个事例集纳、综合在一起,像集束手榴弹,威力就不一般了,这就有了复合型故事。这类故事,大多用于综述、专稿、特稿、调查报道等。这有点类似通常所说的“非事件性报道”。

对故事有了准确定位,亦即对故事的内容、形式、价值有了准确判断,将决定你下一步的写作是否成功。

3、充分运用吸引人的元素。

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元素决定故事的吸引力?

让故事变得趣味十足的元素有:

(1)稀奇———闻所未闻,罕见。

(2)新鲜———鲜为人知,耳目一新。

(3)神秘———有悬念,牵动人的好奇心。

(4)戏剧性冲突———人们关心其结局,具有较高关注度。

(5)时间———两个极端:越远越好,越近越好。

(6)范围———这事到底有多大?在什么地方发生的?有什么样的影响?

(7)变化———怎样了?后来怎样了?

(8)动感———静止的故事不受欢迎,受欢迎的是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的动感。

(9)名人评论———借名人之口说事,利用名人效应。

(10)人性展示———所有的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而几乎在所有的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了解了故事之所以吸引人的元素,就要有意识地加以采访和运用。

4、选择叙述主线。

每一个故事,都有一条主线控制。一般来说,叙述的主线有三条:

一是板块递进主线。那些组织有序的文章的奥妙在于,作者成功地对材料进行了划分归类。把一个故事中的所有相关材料聚集在一起,这个方法能够让故事的表达更清楚,逻辑性更强,更具有说服力。

二是时间主线。故事的主体或者故事的大部分段落,都遵循简单的时间发展顺序。比如在人物特写报道中,主角在不同时间采取的行动或到达的地方可以串起整个故事。

三是主题线。集中精力打造从故事中挑选出来的重要信息,主题陈述告诉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可以打乱时间顺序,把最具戏剧性的元素放在最前面。总之,要围绕主题展开和运用故事。

5、写好开头、结尾。

开头,亦即导语,非常重要。写新闻报道,必须写好导语,寥寥数语,就要吸引读者,给读者一个必须阅读下去的理由。否则,他会毫不犹豫地把报纸扔在一边。

吸引人的导语,可以是最重要的信息,也可以是文笔优美的描写,让读者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希望继续得到更多的享受。

西方新闻界有人研究,在众多的吸引人的导语中,都有一个共同的东西:神秘。

比如:去年暑假的一天,在圣彼得海滩上有一个名叫比利·香农的男孩。他正在墨西哥湾里游泳。他已经靠近了深水区的标志,突然感到腿部碰倒了一个有弹性的东西。就在这时,他看到水面上浮动着鱼翅。

其实,鱼翅属于一条友好的海豚,但这段出自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之手的导语,迫使我们把故事继续读下去。

导语吸引人除了神秘,还有另一个共同的东西:悬念。

比如:满载着346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土耳其航空公司的DC-10喷气飞机从巴黎奥利机场顺利升空,目的地是伦敦。危险发生在12000英尺的高空。

多数情况下,读者之所以产生好奇,不是因为作者在导语中说了什么,而是作者在导语中省略了什么。这一点与文学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如池莉的小说《所以》,书名省略了“因为”,打破了通常的逻辑顺序,于是更显得神秘莫测、不落俗套。

导语吸引人的方式还有一些,比如:新鲜的引语、名人的评论、惊人的数字、生动的描写、反差大的对比等。当然还可以大胆推陈出新。但要记住:简洁、准确、紧扣主题。

结尾很重要,古人有“虎头、猪肚、豹尾”之说。豹子尾巴,刚劲有力。

结尾不外三种类型:

一是前后呼应型。它提醒读者,记住故事的中心思想或者关键元素。但这种提醒最好是间接、隐蔽、巧妙进行,不要生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非事实性证据———象征、情感回应、观察后的评论等。

二是展望未来型。故事的主体中,我们通常强调的是那些正在发生着的事情,而不是那些将有可能发生的事情。但是,这些看起来在故事中没有太大用处的推测和展望,往往能够成为结尾处发人深思的好材料。它可以帮助读者加深对故事的印象。

三是生发拓展型。故事已经突出了报道重点,结尾通过介绍给读者一些值得深思的新东西,让他们的视野在瞬间扩大,深化故事的意义,令人回味无穷。

怎样叙述好故事

讲故事技巧是重要的,但文字的运用不可忽视。要把语法、文法、逻辑、修辞等运用好。叙述好故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具体。不要用模糊语言。

2、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动词使人不感到枯燥,形容词使人对新闻产生疑虑。

3、简洁。读者问的是时间,你不用告诉他们钟表制作的原理。

4、描写。最能展示作者的才华,使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5、交谈感。作者给读者的感觉是个别聊天,而不是在体育馆里听演讲。

篇6:根据要求写成语

1、根据平时的积累,按要求分别写成语。

⑴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画龙点睛、拔苗助长、亡羊补牢 ⑵来源于神话传说的成语:火眼金睛、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牛郎织女 ⑶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完璧归赵、入木三分、闻鸡起舞、负荆请罪、指鹿为马 ⑷描写自然景物的:桃红柳绿、鸟语花香、万紫千红、银装素裹、硕果累累 ⑸描写人物神态的:慈眉善目、神采奕奕、愁眉不展、眉开眼笑、眉飞色舞 ⑹描写建筑物的:亭台楼阁、鳞次栉比、金碧辉煌、摩天大厦、雕梁画栋

⑺表现人物的英勇行为的:见义勇为、拔刀相助、舍己为人、挺身而出、奋不顾身 ⑻形容知识丰富的: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博学多才 ⑼含有动物名称的:鼠目寸光、虎头蛇尾、杯弓蛇影、画蛇添足、笔走龙蛇

2、写几个含有叠词的成语

AABB式:鬼鬼祟祟、纷纷扬扬、三三两两、浩浩荡荡、潇潇洒洒、兢兢业业 ABAC式:惟妙惟肖、一心一意、独来独往、古色古香、再接再厉、载歌载舞 AABC式:栩栩如生、嗷嗷待哺、鼎鼎大名、惴惴不安、孜孜不倦、多多益善 ABCC式:风度翩翩、文质彬彬、衣冠楚楚、逃之夭夭、大名鼎鼎、人才济济 生旦净丑:琴棋书画、唱念做打、笔墨纸砚、亭台楼阁、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3、写几个含有近义词的成语:地动山摇、思前想后、惊天动地、天翻地覆、东张西望

篇7:根据成语写诗句

一泻千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柳暗花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真面).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身碎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相煎何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打一成语---食不甘味(食=盘中餐,苦=不甘)危楼高百尺——摇摇欲坠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打一成语---落花流水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打一成语---高瞻远瞩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帆风顺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打一成语---海天一色 不识庐山真面目——身临其境 春蚕到死丝方尽——死而后已 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惟见长江天际流——水天相接

1、小荷才露尖尖角—— 出水芙蓉

2、此时无声胜有声—— 声东击西

3、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4、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顾草芦

5、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6、花谢花飞飞满天—— 秋去春来

7、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去不返、一帆风顺

8、飞流直下三千尺—— 一落千丈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死无全尸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烟消云散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死里逃生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不知所謂

13、山外青山楼外楼——层出不穷

14、黄河之水天上来(唐•李白《将进酒》)——源远流长

15、白云生处有人家——空中楼阁

16、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 1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苏轼《题西林壁》)——当局者迷 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高瞻远瞩 19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绝句》)――有声有色 20问君能有几多愁――对答如流 21说尽心中无限事——畅所欲言 22白日依山尽。(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下落不明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油然而生 24藏在深闺人未识。(唐•白居易《长恨歌》)--其貌不扬 25剪不断,理还乱。(南唐•李煜《独上西楼》)--难分难解 26君王掩面救不得。(唐•白居易《长恨歌》)--爱莫能助 27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吹草动 2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落石出 29是进亦忧,退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乐在其中 30桃花潭水深千尺。(唐•李白《赠汪伦》)--无与伦比 31同行十二载,未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眼花缭乱 32问君能有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对答如流 33夜久语声绝。(唐•杜甫《石壕吏》)--不明不白 34于无声处听惊雷。(唐•龚自珍《己亥杂诗》)--不同凡响 35朝辞白帝,暮至江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日千里

36、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泻千里)

37、白云生处有人家。(深居简出)

38、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

39、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作之合 40、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

4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绿成茵)

4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死而复生、卷土重来)

43、春色满院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独辟蹊径)

44、十叩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

45、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46、千门万户瞳瞳日。(无所不晓)

47、此时无声胜有声。(弦外之音)

48、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

49、质本洁来还洁去。(善始善终)50、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毛之地)

51、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顾不暇)

52、卷我屋上三重茅。(风吹草动)

53、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

54、花谢花飞飘满天。(落英缤纷)

55、到黄昏点点滴滴;(下落不明)

56、君王掩面救不得。(爱莫能助)

5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58、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

59、养在深闺人不识。(其貌不扬)60、高堂明镜悲白发。(顾影自怜)61、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6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罗万卷.)63、不知今夕是何年。(忘年之交)64、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高水长)65、问君能有几多愁。(对答如流)6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67、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68、危楼高百尺。(琼楼玉宇、临危不惧)69、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70、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7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72、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7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往情深)7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波浩淼、欲哭无泪)7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76、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77、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78、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79、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80、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8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8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83、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8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天一色)85、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人意外)8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8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8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8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9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91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煮豆燃萁)92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淡妆浓抹)93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面目)94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9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海角天涯)9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寸草春晖)9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壶冰心)9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百读不厌)99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100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擒贼擒王)101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近水楼台)102白日依山尽。(唐•王之涣《登鹳雀楼》)(下落不明)103不识庐山真面目。(宋•苏轼《题西林壁》)(身临其境)10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油然而生)105藏在深闺人未识。(唐•白居易《长恨歌》)(其貌不扬)106黄河之水天上来。(唐•李白《将进酒》)(源远流长)107剪不断,理还乱。(南唐•李煜《独上西楼》)(难分难解)108两个黄鹂鸣翠柳。(唐•杜甫《绝句》)(有声有色)109君王掩面救不得。(唐•白居易《长恨歌》)(爱莫能助)110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吹草动)111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落石出)112是进亦忧,退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乐在其中)113、桃花潭水深千尺。(唐•李白《赠汪伦》)(无与伦比)114同行十二载,未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眼花缭乱)115问君能有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对答如流)116夜久语声绝。(唐•杜甫《石壕吏》)(不明不白)117于无声处听惊雷。(唐•龚自珍《己亥杂诗》)(不同凡响)11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高瞻远瞩)119危楼高百尺。(琼楼玉宇、临危不惧)120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12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122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12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往情深)12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波浩淼、欲哭无泪)125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12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独辟蹊径)1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129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130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131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13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133十叩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134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135此时无声胜有声;(弦外之音)136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137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毛之地)138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顾不暇)139卷我屋上三重茅;(风吹草动)140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141花谢花飞飘满天;(落英缤纷)142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帆风顺)14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风平浪静)14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海阔天空)

1、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泻千里)

2、白云生处有人家。(深居简出)

3、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

4、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作之合5、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

6、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绿成茵)

7、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死而复生、卷土重来)

8、春色满院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独辟蹊径)

9、十叩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

10、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水芙蓉)

11、千门万户瞳瞳日。(无所不晓)

12、此时无声胜有声。(弦外之音)

13、相逢何必曾相识。(一见如故)

14、质本洁来还洁去。(善始善终)

15、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毛之地)

16、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顾不暇)

17、卷我屋上三重茅。(风吹草动)

18、此曲只应天上有。(不同凡响)

19、花谢花飞飘满天。(落英缤纷)20、到黄昏点点滴滴;(下落不明)

21、君王掩面救不得。(爱莫能助)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23、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

24、养在深闺人不识。(其貌不扬)

25、高堂明镜悲白发。(顾影自怜)

26、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

2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罗万卷.)

28、不知今夕是何年。(忘年之交)

29、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高水长)30、问君能有几多愁。(对答如流)

3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

32、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

33、危楼高百尺。(琼楼玉宇、临危不惧)

34、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来之不易)

3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怜香惜玉)

3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

37、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

38、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往情深)

3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烟波浩淼、欲哭无泪)

40、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恰到好处)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开卷有益)

4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人迹罕至、万念俱灰)

43、千里江陵一日还。(一日千里)

44、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死不瞑目)

45、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绝处逢生)

4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舍己为人)

4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触景生情)

48、明月何时照我还?(衣锦还乡)

49、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海天一色)50、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出人意外)

1、小荷才露尖尖角—— 出水芙蓉

2、此时无声胜有声—— 弦外之音

3、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见如故

4、卷我屋上三重茅—— 风吹草动

5、此曲只应天上有—— 不同凡响

6、花谢花飞飞满天—— 落英缤纷

7、轻舟已过万重山—— 一帆风顺

8、飞流直下三千尺—— 山高水长

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天壤之别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风平浪静

1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绝处逢生

1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实事求是

13、十叩柴扉九不开;一面之缘

14、千门万户瞳瞳日;无所不晓

15、质本洁来还洁去;善始善终

16、天涯何处无芳草;不毛之地

17、天生我材必有用;自顾不暇

18、到黄昏点点滴滴;下落不明

19、君王掩面救不得;爱莫能助

20、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

21、养在深闺人不识;其貌不扬

22、高堂明镜悲白发;顾影自怜

23、春蚕到死丝方尽;不绝如缕!

24、柳暗花明又一村;天壤之别

25、不知今夕是何年;忘年之交

26、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高水长

27、问君能有几多愁;对答如流

28、轻舟已过万重山。(一泻千里)

29、白云生处有人家。(深居简出)30、山外青山楼外楼。(天外有天)

31、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作之合32、凭君传语报平安。(言而无信)

3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柳绿成茵)

3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死而复生、卷土重来)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唐·李商隐《无题》)--油然而生

24藏在深闺人未识。(唐·白居易《长恨歌》)--其貌不扬

25剪不断,理还乱。(南唐·李煜《独上西楼》)--难分难解 26君王掩面救不得。(唐·白居易《长恨歌》)--爱莫能助

27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吹草动

28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水落石出

29是进亦忧,退亦忧。(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乐在其中 30桃花潭水深千尺。(唐·李白《赠汪伦》)--无与伦比

31同行十二载,未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眼花缭乱

32问君能有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对答如流

33夜久语声绝。(唐·杜甫《石壕吏》)--不明不白

34于无声处听惊雷。(唐·龚自珍《己亥杂诗》)--不同凡响 35朝辞白帝,暮至江陵。(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一日千里

“白发三千丈”

成语一

谜底:从长计议 舍南舍北皆春水 成语一

谜底:左右逢源 山外青山楼外楼 成语一

谜底:层出不穷 一曲唱罢已泪垂 成语一

谜底:乐极生悲 江州司马青衫湿 成语一

谜底:一衣带水 凤凰台上凤凰游 成语一

谜底:别具一格 凤去楼空江自流 成语一

谜底:一览无余 刚被太阳收拾去 成语一

谜底:化为乌有 高堂明镜悲白发 成语一

谜底:相见恨晚

桃花潭水深千尺 成语一

谜底:无与伦比

人面桃花相映红——两全其美(人面桃花)

黄河之水天上来—— 源远流长

飞流直下三千尺——山高水长

在天愿为比翼鸟——浮想联翩

桃花潭水深千尺——无与伦比(情深似海)

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

决眦入归鸟——大开眼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高瞻远瞩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能生巧

朝辞白帝,暮到江陵。——一日千里

上一篇:技术服务承诺书集合下一篇: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