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故事

2024-04-21

伽利略故事(通用10篇)

篇1:伽利略故事

伽利略的故事_名人故事

伽利略生活的年代,正是欧洲各国资本主义兴起,黑暗的“中世纪临近尾声的时期。从罗马帝国继承下来的天主教会,对当时的欧洲国家政权仍然起着很大的控制作用,宗教法庭可以随意逮捕、审判、拷打乃至处死所谓的“不敬神者”。在当时,文学、艺术、科学和哲学都被置于神学婢女的可悲境地,人们只能依据《圣经》和教会所支持的几种学说,来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谁要胆敢越雷池一步,就要被当作异端,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迫害。

但是为了使“日心说”能够得到更大范围的认可,伽利略仍然积极进行宣传,他试图邀请巴都亚大学的亚里士多德派的学者们,亲自用望远镜进行天体观测,不料,却遭到了拒绝。他们非但不承认可观测的事实,反而变本加厉地对伽利略及他的望远镜进行恶毒的攻击。他们骂伽利略是个“骗子”,称他看天用的管子,是根“魔管”。还有一个天文学家竟说:“人有七窍,天有七政,即日月水火土金木,木星怎么会有卫星存在呢?”“假如像伽利略说的那样,要增加星的数目,那不是全部系统都要垮台了吗?”面对这些无知的恶意攻击,伽利略并没有被吓倒,反而坚定了他把自己的新发现写成文章,公之于世的信心。后来,伽利略又通过观测发现了太阳黑子,并根据黑子在太阳表面位置不断变化探明了太阳的自转。伽利略越来越相信“日心说”的正确,逐渐成了哥白尼学说的忠实拥护者和宣传者。

“太阳中心说”可以说是对宗教教义一个彻底的否定,它直捣教会的致命之处。因此,为了消除伽利略对宗教教义的“亵渎”,1633年2月,宗教裁判所再次把伽利略召到罗马。这时伽利略已年近70,身体虚弱多病。教廷竟对这样一位老人进行了长达数月之久的审讯和折磨,强迫他承认“错误”,并作出如下荒谬的判决:

“为了处分你这样严重和有害的错误与罪过,以及为使你今后更加审慎并给其他人做个榜样,我们宣布,用公开的命令禁止伽利略《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一书;判处暂时把你关入监狱内。”

从此,伽利略失去了人身自由。来探望他的朋友和亲人都苦劝其认罪,他的女儿舍勒斯特也写了许多信哀求他悔罪。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伽利略的内心经过一番激烈而痛苦的挣扎,当他又一次被带到宗教法庭接受审讯时,他无奈地宣布放弃自己的主张。 ? ?

在这种情况之下,伽利略作出妥协和让步,算得上是一个明智之举,因为在当时,他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妥协,要么被捆在宗教裁判所的火刑柱上。而如果伽利略作了后一种选择的话,那么人类知识宝库中将至少失去《关于两种新科学对话集》和《对话》附篇这两部巨着。因此,对于一个被长达数月折磨的虚弱老人来说,伽利略此时的让步,既是出于身心的无可奈何,也是一种斗争的艺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然而对于伽利略本人来说,虽然部分地摆脱了肉体的痛苦,但更难忍受的是精神重压。一个把追求真理当做自己终身信条的伟大学者,在谬误面前做出妥协、让步,这种精神方面的痛苦、内疚更胜于肉体的痛苦。因为他知道,作为支持哥白尼学说的一面旗帜,他的倒下,影响的不仅仅是自己的信仰和研究工作,也势必会影响到公众对“日心说”的看法,影响到“日心说”的继续传播和发展,从而影响人类对于整个宇宙的研究和探索。在伽利略看来,这是对真理的亵渎,是对科学的犯罪,是不可容忍的。这种沉重的负罪心情一直折磨着他,使他寝食不安,原来就十分憔悴的身体,变得愈来愈虚弱。

尽管伽利略违心地做了妥协,尽管他从此不得不放弃天文学研究做了宗教裁判所的囚犯,但他的科学研究活动却一刻未曾间断,只是把研究方向转向了力学。然而,女儿的逝世和自己双目失明的不幸又接踵而至。可是,就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伽利略仍坚持完成了《关于两种新科学对话集》这本物理着作的写作,大胆地叙述了物体的各种问题。直到去世前夕,伽利略躺在病床上仍在进行机械设计和指导学生进行摆的研究工作,并把用摆来调整时钟运行的想法,口述给了他的学生析利,并经析利整理后作为《对话》的附篇发表了。

强权改变不了真理,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为伽利略作出了公正的判决。

拓展阅读:其他人对伽利略的评价

警世箴言

生命有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一语识人

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用的科学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爱因斯坦

[伽利略的故事_名人故事]

篇2:伽利略故事

伽利略1564年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就在著名的比萨斜塔旁边。他的父亲是个破产贵族。当伽利略来到人世时,他的家庭已经很穷了。17岁那一年,伽利略考进了比萨大学。在大学里,伽利略不仅努力学习,而且喜欢向老师提出问题。哪怕是人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一些现象,他也要打破砂锅问(纹)到底,弄个一清二楚。

眼睛盯着天花板

有一次,他站在比萨的的天主教堂里,眼睛盯着天花板,一动也不动。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用右手按左手的脉搏,看着天花板上来回摇摆的灯。他发现,这灯的摆动虽然是越来越弱,以至每一次摆动的距离渐渐缩短,但是,每一次摇摆需要的时间却是一样的。于是,伽利略做了一个适当长度的摆锤,测量了脉搏的速度和均匀度。从这里,他找到了摆的规律。钟就是根据他发现的这个规律制造出来的。

失学了就努力自学

家庭生活的贫困,使伽利略不得不提前离开大学。失学后,伽利略仍旧在家里刻苦钻研数学。由于他的不断努力,在数学的研究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他还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写了一篇论文,题目为《固体的重心》。此时,21岁的伽利略已经名闻全国,人们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在他25岁那年,比萨大学破例聘他当了数学教授。

举世闻名的落体实验

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700多年前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作实验场。这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0磅,是实心的;另一个重1磅,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伽伸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制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哥白尼是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他经过40年的天文观测,提出了“日心说”的理论。他认为宇宙的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地球是一个普通的行星,它在自转的同时还环绕太阳公转。伽利略很早就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1608年6月的一天,伽利略找来一段空管子,一头嵌了一片凸面镜,另一头嵌了一片凹面镜,做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天文望远镜。实验证明,它可以把原来的物体放大3倍。伽利略没有满足,他进一步改进,又做了一个。他带着这个望远镜跑到海边,只见茫茫大海波涛翻滚,看不见一条船。可是,当他拿起望远镜往远处再看时,一条船正从远处向岸边驶来。实践证明,它可以放大8倍。伽利略不断地改进和制造着,最后,他的望远镜可以将原物放大32倍。

证实哥白尼的“日心说”

篇3:伽利略科学思想研究

伽利略,1564年2月15日出生于意大利比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2岁时,进入佛罗伦萨附近的修道院学校——圣马利亚学院,接受古典教育。伽利略后来有三个孩子,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伽利略的父亲希望伽利略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当时一名医生的工资是一名数学家工资的30倍。1581年,快满18岁的伽利略考入比萨大学学习医学。但在1585年他还是放弃了医学的学习而致力于数学和力学的研究,1589—1592年,伽利略担任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

1592—1610年,伽利略担任帕多瓦大学的教授。照他晚年写给一位友人的信中的说法,这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那里他制造了望远镜、显微镜和空气温度计,他还发明了一种叫作比例规的仪器。他用望远镜做了重要的天文观测,完成了自由落体、抛射体和斜面的实验研究。可以说伽利略在力学上的大多数发现都是在帕多瓦成熟的。但是,这期间伽利略发表的文章很少。

伽利略十分重视对运动学的研究。他反对把运动分为自然运动和强迫运动的分类研究方法,明确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提出了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新的分类方法,从而使运动理论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对自由落体的研究是伽利略最富有创造性的成就,他有十分精彩的斜面实验、“船舱”实验等。

伽利略是第一位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科学家。他根据天文观测勇敢地宣讲哥白尼学说,因此,在1616年他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地动学说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谴责,教皇下达了“1616年禁令”,禁止他以口头的或文字的形式传授或捍卫日心说。但最终他还是违反了1616年的禁令,在1632年出版了轰动整个学术和思想界的《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以下简称《对话》)。这招致了他第二次受审。这位70岁的老人被迫当众跪着表示“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地动说的错误和异端”,同时,因此他被判终身监禁。

被判终身监禁后,他将他最成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成果撰写成了另一篇科学杰作《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以下简称《两门新科学》),并在1638年在荷兰莱顿出版,就在这一年伽利略双目失明。1642年1月8日,伽利略这位杰出的科学家在阿塞特里逝世,终年78岁。他的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

2 伽利略的天文观测和天文研究

1609年夏伽利略听说荷兰人发明了望远镜,他马上利用他光学的知识和灵巧的双手,亲手制造出了望远镜,后来伽利略又下功夫改进,把放大率提高到32倍。这种望远镜由一块凸透镜作为物镜、一块凹透镜作为目镜来组成,现在被我们称作为伽利略望远镜。到1910年初,伽利略一共制造了一百多台这样的望远镜,分送给当时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的王公和有名的学者,在欧洲引起了轰动。

1609年底伽利略把他亲手制作的望远镜首次指向天空的时候,就注定了这是一次革命性的事件了。他发现了一系列新奇的天文现象:银河有众星构成;木星周围有卫星;月亮有高耸的山峰;太阳表面有黑子;金星位相有变化;土星周围有光环。1610年初他在威尼斯出版了《星际使者》一书,报道了他用望远镜获得的重大发现。这些观测结果大大冲击了亚里士多德的完美天界的思想,月亮、太阳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样完美,更重要的是观测结果给予哥白尼学说以有力的支持,而不是地心说主张的那样,所有天体都围绕地球运行,地球并不是中心,太阳才是中心。

伽利略用他的天文观测和研究把哥白尼日心学说的真实性前所未有地摆在了人们面前。伽利略为使人们接受哥白尼学说的观点,他选择了撰写和出版《对话》,《对话》的出版轰动整个学术和思想界。

《对话》的写作大约从1626年开始,到1629年完成了初稿,1632年在佛罗伦萨用意大利文正式出版。《对话》的写作采用“对话”的形式。“对话”分为四天,第一天批判了亚里士多德的所谓“天不变”的谬论;第二天用科学事实论证了地球的周日运动;第三天以大量的观测资料论证了地球的周年运动,否定了以地球为宇宙中心的错误说法;第四天讨论潮汐问题。《对话》的写作形式活泼、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学术价值,是科学史上的一部杰作。

伽利略在《对话》中充分利用天文观测事实,全面系统地讨论哥白尼日心说和托勒密地心说的各种分歧,并用作者的许多新发现和力学研究新成果论证了哥白尼体系的正确和托勒密体系的谬误。

3 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和实验思想

近代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如果说中世纪的思维传统是注重理性,那么近代科学则是以实验和数学为特征的实证科学,伽利略的科学研究正是体现了近代科学的这种特征,他的伟大也在于此。历史上阿基米德、罗吉尔·培根、达·芬奇、吉尔伯特、弗兰西斯·培根等人都对实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他们各有偏颇。伽利略最具开创性,是一位真正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对待实验的认识观念、思想、方法,以及在实验科学上所做出的贡献和对后世的影响都大大超于前者。

伽利略一系列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在观测和实验的基础上所取得的。他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观测,更重视对自然现象进行实验研究。他进行了单摆实验、斜面实验、自由落体实验、船舱实验等卓有成效的实验研究工作。他以观测天空的事实来宣传哥白尼学说而影响甚大。但是,他真正的伟大在于他通过实验来探求自然界物质运动的规律,在于他所取得的卓越实验研究成果和通过实验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实验思想和方法。

伽利略的实验研究成果: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的思想、对抛射体的研究、相对性原理等奠定了近代最惊人的知识成就基础。特别是惯性定律的思想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一千多年间“受力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时便归于静止”的陈旧观念。而相对性原理的发现则是人类在科学认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也是20世纪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的理论基础。这些内容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伽利略在实验研究工作中,不仅靠对自然理性的把握实现了数学与实验的有机结合,实现了思想上的突破。而且运用了思想实验的方法来研究自然之规律,升华了他通过实验探求自然界运动规律的理念。他要通过实验去发现自然的规律,他使物理学彻底摆脱了依靠形而上的思辨、自觉、猜测和定性的议论状况。他实现了由验证自然规律到发现自然规律的突破,为人类思想的进步提供了巨大的启示。

4 伽利略的科学思想、宗教信仰及其关系

伽利略的科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第一,不崇尚书本、不迷信权威和批判的精神;重视理性思维,注重对自然现象的研究。这种对客观事物求实、求真的认识观,促进了当时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二,他创立的以实验和理性思维(包括数学推导)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这对近代科学发展影响深远。第三,他加强科学研究的实践性,屏弃了通过权威来解决科学问题的观念;他屏弃在没有可靠实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复杂推理方法的信赖;他要求人们必须通过实验去阅读“自然之书”。

伽利略实际上是具有科学家和宗教徒的双重身份。虽然他醉心于自然科学研究,但其精神深处却有神学信仰在支撑。伽利略处在一个宗教信仰十分浓厚的社会环境之中,早期的宗教教育,对上帝的敬虔已深深地植根于他的脑海,奠定了他作为虔诚宗教信徒的基础。他不仅自己加入了天主教派,一生笃信上帝,而且,后来还把他只有13岁和12岁的两个女儿也都送进了修道院做了修女。纵观伽利略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与宗教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与当时宗教界高层也有着经常性的接触和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伽利略的宗教情感和信仰,使他成为一个虔诚的宗教徒。对于他的天文发现,他首先感谢的是神恩的启示。教会对他置之不理,但他只责怪几个“头脑糊涂”的人而已。不惜代价宣传和捍卫哥白尼学说也是他宗教情感的一个反映。他虽遭到教廷的迫害,但他仍相信上帝和《圣经》,他始终是一个虔诚的信徒,而非极端的革命者。

自然界是多层面的,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视野来进行观察。科学的即理性的视野和神学的即感性的视野是信仰眼光的两个不同重要方面,这两种视野有时重叠,并且相互影响,这种情景在伽利略身上得到了体现。伽利略一生游离又交融于科学和神学之间。他认为《圣经》和“自然之书”是神圣的创造者写下的两本书,都是正确的。一方面他捍卫科学的真理,另一方面敬虔神圣的宗教。特别是在天文学研究中他从对神学敬仰的角度去解释科学真实的发现,协调他的信仰与理性。断言伽利略是冲破了神学的束缚才取得其科学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伽利略的误解。

我们只有把伽利略放在历史的长河里,放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拨开层层迷雾,对他的科学思想和宗教信仰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认识,才能准确全面地看待和认识伽利略。

5 研究伽利略的意义和价值

在科学史的研究中,人物研究历来都是一个经久不衰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伽利略无论从科学内史上展开,还是从科学外史上深入都极具研究价值。

篇4:审判伽利略

伽利略完成《对话》用了6年的时间。他称之为《对话》是因为他利用了文学写作中流行的戏剧形式对话。伟大的哲学家帕拉图就是利用了这种有力、引人关注的对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伽利略在一封私信中写道:“我在《对话》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为我为哥白尼体系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1630年5月,伽利略带着手稿到达罗马,并亲自将其交给了监察官。他很清楚监察官将会检查什么,所以他很自信一切将会很顺利。

神圣法院主事(首席监察官头衔)最初的反应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他随后就改变主意,说将要保留此书更长一段时间。

此书能否在佛罗伦萨出版取决于教皇的监察官的同意。佛罗伦萨的监察官知道这件事很棘手,就向修道院院长请示,修道院院长又向教皇征求意见。

伽利略对结果依然充满信心,但他知道出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于是就让出版者先开始工作,结果证明伽利略的决定是正确的,因为从他带手稿去罗马的那一年,就得到了教皇监察官的同意。但这是有条件的。如果《对话》的序言和结语由教皇监察官代劳的话,这本书就可以出版。伽利略没有其他的选择,只能服从。然而他暗地里把他们写的序言和结语改成了铅字,别人就可以看出这些不是原文的内容。

1632年2月书印出来了。当书运到罗马的时候,很多人对书中的人物津津乐道,对号入座地进行猜测。一些人猜出来书中说的就是他们,因此他们觉得受到了伽利略的怀疑和嘲讽,这让他们非常生气。很多人要求禁止《对话》的发行,但是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教皇的监察官已经阅读并通过了官方的审查,所以禁止这本书就是对监察官工作的质疑。

佛罗伦萨的监察官对这本书的审查通过感到了恐慌,要求印刷者召回,禁售出版物加大了宗教裁判所的工作量,因此教皇乌尔班八世决定建立一个专门审查书籍的委员会。

《对话》开始在罗马流行,教皇的耳目嘀咕书中的一个人物“辛普利耶”就是以教皇为原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支持哥白尼。乌尔班八世想听到的正是这样的话,于是伽利略被传唤到了罗马的宗教裁判所。教皇想让他明白教皇在这个世界上是至高无上的。

在佛罗伦萨,伽利略立刻称病卧床不起。尽管如此,他还是要被带到罗马去受审。伽利略马上就是70岁的老人了,必须要忍受着病痛。在寒冬里从佛罗伦萨长途跋涉到罗马对他来说是个巨大的折磨。

他这次去罗马不是自愿的,而是被押送过去的。由于托斯瓦纳宫廷的帮助,这位首席数学家没有被关在罗马教廷的监狱里,他们允许他住在托斯瓦纳驻罗马使馆里。他显然受到了监禁,不许接待外人来访,也不能跨出大门一步,防止他把异端邪说的病毒传染给别人。

两个月后伽利略受到了审问。有关他的案子的传闻被人们添油加醋地传来传去。有些人建议在人们面前审判这位老人,并要求动用刑具。这个建议没有被采纳。1633年4月到6月,伽利略受到了宗教裁判所的4次审问。刚开始只有2个男人和1个修女在记录,后来达到了12个人。

很明显,宗教裁判所在第一次审问中想给他定“异端”的罪名,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伽利略的《对话》是已经上交给监察官,并得到了同意的。他们看一招不行,又出一招。说他们警告了伽利略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宗教裁判所开始查找他曾经违反他们规定的证据。

这次伽利略表现得很顺从。他拿出一封信。信中说他来罗马是自愿的,并说他们已经向他解释了哥白尼的观点与《圣经》是冲突的,哥白尼的观点是不正确的。他觉得假设的理论是可以被讨论的,《对话》讨论的就是假设的理论。

当伽利略认识到现在情势的严重性时,他有点低头了。他必须得说宗教裁判所想听的话:“在书中我没有坚持也没有辩解地球是运动的,太阳是静止的。恰恰相反,我反对哥白尼的观点,以为哥白尼的证据是不牢固的、不确定的。”

审问结束后,他就被带到了禁闭室。幸运的是他没有被关在罗马教廷的监狱,而是住在了宗教裁判所的套间。尽管是囚禁,但是仍然受到了很好的照顾。托斯卡纳大使一直很关心他,尽力向他们施压。为了寻求释放他,让他有个舒适的地方住,他们之间展开了谈判。一个牧师被派了过去,想让伽利略明白如果他不妥协,将会有遭受折磨的危险。

3个星期过后,进行了第二次审问。这给了他准备妥协的机会。当他受审回来后,伽利略说他用了更多的时间去重读《对话》。现在他觉得自己的观点太强词夺理了,缺乏证据;整本书就是无聊的产物;他自愿续写《对话》说哥白尼是错误的。这些听上去是伽利略所谓的屈服,其实他不想让别人确信他的悔悟。他最想要的就是让这本书传下去。多亏托斯卡纳宫廷的施压,下一次审问将会在他们的监督之下进行。

10天之后,伽利略又回到了被告席。他带去了写好的辩护状和1616年贝拉明写给他的信。他继续主张自己没有违反宗教裁判所的规定。教皇决定伽利略必须再受审一次,这一次要好好地审问出他写《对话》的意图。宗教裁判所宣布为了审出他的“意图”,他们可以按照规定,使用包括折磨在内的任何方法。《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被禁止出版,这意味着它已经被列入了教会禁书。

1633年6月21日进行了最后一次也是最重大的审问。他们审问他写作此书的意图是什么。从一开始伽利略就注意到了这两个有冲突的宇宙观点,但是他说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当教会向他挑明托勒密体系学说是正确的时候,他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宗教裁判所警告他要么选择说实话,要么选择受折磨。伽利略重申没有坚持哥白尼的观点,即使受到禁止后也没有坚持这个观点。

第二天他返回法庭等待判决。教会宣布他由于坚持异端学说而获罪,但是将会赦免他。赦免的条件是,他得承认“涉嫌异端”。判他关在罗马教廷一段时间。作为赎罪,他在3年内每周需要背诵7篇《赞美诗》。必须要宣读写好的忏悔书。

尽管他们需要什么东西,伽利略就准备什么东西。他在忏悔书中坦白自己通过欺骗的手段使监察官通过了《对话》的审查。于是,伽利略穿着白袍跪在他们面前宣读忏悔书。

以今天的标准来看,对伽利略的判决显然过重。但是在当时这个判决还是较轻的。1600年伽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当教授的时候,宗教裁判所折磨乔达诺·布鲁诺,然后用火刑把他烧死在了罗马。布鲁诺的获罪是因为他说“宇宙是无限的,地球围绕着太阳公转。”布鲁诺深信自己的信念,为此他时刻准备着死亡。

从那时一直到现在,人们一直都在讨论伽利略在面对宗教裁判所的时候是个勇者还是个懦夫。他当然明白公开宣扬自己的观点会遇到危险。当《对话》出版的时候,锡耶纳大主教皮科洛米尼警告他的理论将会成为异端。他告诉伽利略:“你已经逐步地消除了那些掌握科学的人的疑虑。他们不想干别的,只想回归圣洁。”

(摘自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伽利略 达尔文》 作者:[英]Ina Taylor 等 译者:王蕾 等)

篇5:伽利略的成才故事

公元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诞生在意大利比萨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是音乐家,喜欢数学。伽利略深受父亲影响,聪明好学的他,8岁开始上学,成绩非常优异,表现出非凡的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他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像祖先一样成为一名医生,给家庭带来荣誉和财富。

在伽利略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父亲就常谈到将来要送伽利略到比萨大学学医。可是伽利略似乎并不喜欢学医,他的脑子和双手从不闲着,在他不弹琵琶或不画画的时候,就制作各种巧妙的机动玩具给弟弟妹妹们玩。

伽利略不到18岁就进比萨大学当了医科学生。他在比萨大学学习了4年。这对于他来说是艰难的4年,因为他一方面要竭力强制自己去实现父亲的愿望,一方面又对学校那一套陈腐的教学内容感到不满。

医科学校规定要学习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学习中,伽利略感到十分困惑,亚里士多德怎么可以不作任何证明,就对某一现象作出肯定的论断呢?而这些论断又盲目地重复了1700多年。伽利略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驳倒他。

一次偶然的机会,伽利略听到了宫廷数学家罗西的讲课,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从此,伽利略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和罗西成了好朋友,他把罗西给他的每一本书,几乎都仔细地通读了一遍。

父亲很快知道了伽利略忽视医科、沉迷于数学与各种没用的实验中,他声明不再供儿子上大学了,让儿子必须回到店铺里帮忙。伽利略非常难过,可自己又没有经济基础,无奈之下,他只得于1585年离开比萨回到了家,开始当一名店员。

但是伽利略并未因此而停止他的学习和实验。两年之后,通过罗西的帮忙和一位侯爵的推荐,他又满怀喜悦地回到了比萨大学,在那里担任数学等学科的教授。虽然薪金很低,但总算有了自己的收入,他可以不用再向父亲要钱了。

当时学校的教科书里宣扬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从高处落下来时,它的速度由重量决定。物体越重,落下来的速度就越快。但伽利略却没有盲目地追随他的观点,他在比萨斜塔上作了一个著名的落体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球从塔上落下,结果同时落地!这就证明了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错误的。

尽管实验无可指责,但在人们看来,这个年轻人太狂妄了,竟想动摇多少年来的科学基础!这个学期的任期结束后,学校没有再继续聘请伽利略。1591年,伽利略离开比萨来到了佛罗伦萨。

曾经帮助过伽利略的那位侯爵盖特保图,再次为伽利略争取到了去威尼斯附近的帕图亚大学担任数学、科学和天文学教授的机会。

伽利略的课讲得非常精彩,他的事业一帆风顺地发展着。在一次去威尼斯的旅行中,伽利略遇见了美丽而单纯的姑娘玛利娜,他们一见钟情,很快坠入情网。不久,他们结婚了。就在这期间,伽利略发明了制图用的比例仪和空气温度计。

有一次,病中的伽利略偶然接触到哥白尼的“日心说”,后来又读到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著作。书中所说的“地球和行星按一定的轨道绕着太阳转动”这一革命性学说,使得伽利略十分激动,他希望有一天自己能来证明它。

要观察天体,必须有工具。1609年,伽利略制作了一种“镜管”,用它看东西要比正常情况下近得多。后来人们把它称之为望远镜。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伽利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望远镜的革新中,同时,把目光投向了深邃的天空。他观察猎户星座,观察昴宿星团六星……还把他新发现的星座和所揭示的景象,画成图表并加以注明。

接下来,伽利略又开始了对月亮的观察。月亮并不光滑,在那上面有比地球上更高的山脉;月亮自身并不发光,它的光来自于太阳。当伽利略通过观察和计算确认了这一切时,他真是太激动了。

很快,伽利略又成功地制造了一架1000倍的望远镜。1610年1月7日,伽利略用它看到了木星旁边的三颗小星,经过多天观察,伽利略又看到了第四颗,并进一步确认了它们都是木星的卫星。

伽利略把他的观察过程以及结果写进了《星的使节》一书里,这本于1610年在威尼斯出版的书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也写信来赞扬这本书,并要求允许他在法兰克福印刷一版。《星的使节》成为当时最畅销的书。

1610年底,伽利略接到罗马学院首席数学家克来维斯神父的信,邀请伽利略造访罗马。伽利略当时也迫切地希望能把自己的发现赶快传播出去。

伽利略的到来使罗马大为轰动,他受到了贵宾一样的接待。贵族们纷纷邀请他到家里去做客,教会的高级官员们也竭力拉拢他,罗马教皇保罗五世还亲自接见了他。

但罗马学院的首脑红衣主教在听了伽利略的学说后,劝伽利略要谨慎行事,慢慢地去传播哥白尼的学说。

罗马有一个专门研究数学和天文学的组织,叫做林凯学会。林凯学会邀请伽利略参加他们的集会,吸收他为会员,并保证用他们的财富和影响来支持伽利略的工作。

伽利略回到佛罗伦萨后三个月,有两个红衣主教路过这个城市,他们和伽利略进行了一次长谈。其中一位主教叫巴伯里尼,他被伽利略的才智所折服,而另一位康扎加却竭力反对伽利略。这时的伽利略才预感到,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总有一天会伤害他的。

就在伽利略忙着准备有关浮体的著作,并同时开始研究太阳黑子的时候,那些嫉妒伽利略的人,开始发动了对他的攻击。有传闻说,罗马宗教法庭正在审查他的教学内容,主教们也逐渐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于是,伽利略决定亲自到罗马去迎战他的敌人。

1615年12月,伽利略再一次到达罗马。城里的气氛完全变了。几年前欢迎他的教士们,现在对他是那么冷淡。当年发请帖给他的贵族们,现在也都不来了。只有林凯学会的塞西伯爵还照样欢迎他的到来。

他劝告伽利略在这个时候最好避免谈及哥白尼学说。

第二年2月,罗马教皇的高级顾问机构———红衣主教团给伽利略下了一道命令:无论在讲课或写作中,不许他再把哥白尼学说说成是绝对事实。万般无奈下,伽利略只得接受了这个命令。

52岁的伽利略正处于精力旺盛时期,作为一个天文学家,却被迫“退休”了。他搬到了城郊的锡尼别墅去住。那里的房间比较大,适合开辟一间小天文台。他没有停止研究,期待着有一天情况能发生变化———撤销禁令。

伽利略用观察木星、卫星的方法,来研究船只在海洋上的位置。他打算要把这个理论发明卖给西班牙政府,因为西班牙有许多船只要越过海洋驶到美洲去。西班牙政府答应考虑他的提议,但是一直没有给他满意的答复。

1622年,林凯学会出版了伽利略的《检验人》,这是对那些攻击他的人进行的最强有力的答复。也就在这个时候,从前赞赏他的红衣主教巴伯里尼当上了罗马教皇。罗马教皇知道伽利略在沉默了8年之后,他的书又畅销了,很为他高兴,并表示欢迎伽利略再次访问罗马。

两年后伽利略到了罗马,教皇前后6次接见了他,这的确是一种特殊的恩典。虽然教皇依旧劝伽利略不要作出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结论,但也不反对把哥白尼的学说当做一种智力练习来看待。这已使伽利略感到很满意了,他的头脑里立刻有一本书形成了。

伽利略开始慢慢地写他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读了此书,读者可以自己得出结论:地球就是转动的。1632年,《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了。书一印出来,马上就被抢购一空。全欧洲的有识之士都来向他祝贺,并要求订购。

8月间,突然从罗马来了一道命令,要求立即停止销售《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伽利略的敌人仔细地制定了他们的计划,要对这个自称“追求真理”的危险者,进行强制性的镇压。伽利略在教会里的朋友也对此感到十分惊慌,不敢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怕引起不良后果。

随即,罗马宗教法庭便传唤了伽利略。这一精神打击摧垮了这位69岁的老人,他严重的关节炎发作了,审讯期限因此延期。1633年2月,这个疲惫多病的老人终于到了罗马。

6月22日,伽利略被带到教堂去听取对他的判决:第一、《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是禁书;第二、在这3年里,他必须每星期把7篇忏悔诗背诵1篇;第三、他将被无限期地监禁在他自己的家里,直到主教团满意为止。

伽利略回到了家里,但是他没有停止对真理的宣传。他又写了一本书:《两种新科学的对话》。1637年,伽利略秘密地把手稿送到国外。

1638年,这本书在荷兰的莱顿出版了。

篇6:伽利略小时候的故事

伽利略(1564~1642), 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发现了摆动定时性定律, 提出了自由落体定律, 发明了比重秤、空气温度计, 发明了枷利略望远镜, 证明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是正确的.

枷利略从小多才多艺.他会画画、弹琴, 非常喜欢数学, 会制造各种各样的机动玩具.他本可以成为一个大画家或者大音乐家.

但是, 他更爱自然科学.他的心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他老是问父亲, 为什么烟雾会上升?为什么水会起波浪?为什么教堂要造得顶上尖、底层大?长大以后, 他的疑问就更多了.他深入钻研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 常常陷入沉思之中.他想, 亚里士多德的许多理论并没有经过证明, 为什么要把它们看作是绝对真理呢?

伽利略少年时代提出的许多个为什么, 后来都由他自己找到了答案.

在伽利略的故乡比萨城里, 有一座既庄严又华丽的大教堂.一天下午, 伽利略来此参观.一个司事开始给一盏油灯注满油, 把灯挂在教堂的天花板上, 漫不经心地让它在空间来回摆动.伽利略看到, 吊灯开始以一个很大的弧度摆动着, 弧度变小时, 摆动的速度也变慢了.他觉得链条的节奏好像是有规律的, 虽然往返的距离越来越小, 但吊灯每往返一次所用的时间似乎都一样长.没有钟表, 他用右手按住自己的脉搏, 默默地数着吊灯摆动一次脉搏跳动的次数.他发现, 吊灯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确是相同的.

伽利略心里突然一亮, 他想到: ”亚里士多德说过, 摆经过一个短弧要比经过长弧快些.亚里士多德是不是弄错了?”他回到家里找来材料, 做了几个摆.他把短摆挂在屋子里, 长摆挂在大树上, 然后精确计算一个摆从弧的一头运动到另一头所花的时间.实验结果证明, 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是由绳子的长度决定的, 不管摆的重量如何, 与振幅也无关.

但伽利略还有些不明白.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 物体从高处落下时, 速度是由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 下落速度也越快.但是, 摆不也是从高处落下吗?为什么只要摆的绳长相同, 摆落到最低点的时间都相同, 而跟重量没有关系呢?

他决定到比萨斜塔上进行下一步的试验.他发明了一个小机关, 只要一碰按钮, 盒中的物体就能同时落下.试验的一天, 他让学生们拿着盒子站在二层、三层、五层及塔顶窗口, 他发出了信号, 二楼的学生打开盒子, 把一个1 磅重的铁球和一个10 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上落下.这样一层一层地试验, 每一次试验下来, 不同重量的铁球都同时到达地面.

篇7:伽利略的故事读后感600字

你知道人们是怎样来适应自然、利用自然以及改造自然的吗?你知道什么是地理学吗?美国的亨德里克·威廉·房龙先生用平易近人、生动流畅的文笔在1932年写的这一本《地球的故事》,将我们看起来枯燥无味的地理知识、科学常识以及里面的花草树木,都变得生动形象、有情有义。在我们面前呈现的,已经不再是那难背乏味的,一个个我们看不懂式子、知识点。他在房龙先生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个贴近生活,易懂的小实验、假设,就如同鱼儿在水里游那般灵动。

我其实一直都不喜欢看科普类的书,因为我觉得看这种书会头疼,里面有三分之一的我看的懂,三分之二的看不懂,尤其是一些公式。但是当我第一次打开这本书,就被吸引进去,但同时也惊呆了,让我不由得惊呆了是他跟其他科普书不一样的地方,公式很少,这让我这个喜欢科学,但因公式不看科普书的人一蹦三尺高,妈妈以为我哪根神经搭错了,着实让她吓了一跳。他假设每个人都高180厘米、宽45厘米、厚30厘米,那么用一个长、宽、高各800米的大箱子就可以像装沙丁鱼罐头那样,把当时世界上生活的约20亿人全部装进去。这样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大可能,但真的计算,就会发现,这个答案是挺准确的。他假设地球的两极就是用一根织毛衣的钢针,从一个橘子或柚子中间穿过,钢针穿入和穿出的两个点就是这个球体的两极,也相当于地球的两极,南极和北极……这样的假设还很多,但就是这样简单的假设,将原本难背的式子融于我们的脑中。这让我的思维跟着一同转起来。

再请问,地球是什么形状的?你们一定会想当然笼统地回答:地球就是个园球呀!但其实不然,地球并不是标准的圆球,而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两极稍显扁平。看到这我不禁惊叹道,原来,就是地球的形状,也有很多奥秘的,以前的我,一直以为地球地球,他就是个圆不隆冬的球体,哪里会想到,他竟然会是一个椭圆形!平常在电视上电脑上看到的卡通地球一直是圆形的。

篇8:伽利略的好奇善问的名人故事

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来比萨游历,他就准备了许多问题去请教利奇。这一次可好了,老师诲人不倦,学生就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就学会了关于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并且深入地掌握阿基米德的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理论。

美籍中国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因此,要想在学业上有所建树,必须有好奇之心,善问之意。

篇9:伽利略名言

2、自然界的书是用数学的语言写成的——伽利略

3、与其夸大胡说,不如宣布那个聪明的、智巧的、谦逊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4、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伽利略

5、你不能去教别人,只能帮助他自悟而已。——伽利略

6、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伽利略

7、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伽利略

8、数理科学是大自然的语言。——伽利略

9、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伽利略

10、当我历数了人类在艺术上和文学上所发明的那许多神妙的创造,然后再回顾一下我的知识,我觉得自己简直是浅陋之极。——伽利略

11、给我空间、时间、及对数,我可以创造一个宇宙——伽利略

12、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伽利略

篇10:《亲爱的伽利略》

(音乐:1-21_Voyage_Another_World)

公元一五九零年,伽利略发现,在同样的高度,把重量不同的同一物质一起抛下,它们会同时着地。

但是如果伽利略一直活到现在,他就会发现当我们把一个落榜的女孩和一个失恋的女孩放到一起,她们就会一起出逃。

电影讲述两位泰国女孩因不同的目的一起出逃到欧洲,在旅行的过程中认识自我,感悟人生的故事。

两个女孩子的友情贯穿整部影片,外加亲情与爱情的穿插,使得故事感情基调更加阔大一些,虽然还是小情调的东西,但也不至于苍白无力了。音乐:春日在乌来

„„逃亡·旅行„„

小樱和小棉一起逃跑去欧洲,伦敦,巴黎,威尼斯,大本钟,埃菲尔铁塔,巨石阵,冈多拉船,比萨塔,这些名字的背后有冒险的快感,还有她们旅行的意义。她们连想都没有想决定去和伽利略一起逃亡。一个在学校里惹了麻烦,一个在爱情上遭遇挫折。于是她们逃离现实的生活,跑向更加现实的梦想里去,因为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

在旅途中,她们遇到过大大小小的麻烦,但是这就是生活吧。迷路了,语言不通,丢钱了,她们不再逃避了,一路上她们从事各种稀奇古怪的工作,赚旅费,过生活。这样的旅程才是完满的。

于是想到了余华的那一篇《十八岁出门远行》的结尾:“我在窗外看到父亲正在屋内整理一个红色的背包,我扑在窗口问:“爸爸,你要出门?”

父亲转过身来温和地说:“不,是让你出门。”

“让我出门?”

“是的,你已经十八了,你应该去认识一下外面的世界了。” 后来我就背起了那个漂亮的红背包,父亲在我脑后拍了一下,就像在马屁股上拍了一下。于是我欢快地冲出了家门,像一匹兴高采烈的马一样欢快地奔跑了起来。”

真的是很羡慕敢于出逃的她们,如此的勇敢坚决,每个人年青的时候,都有个浪迹天涯的梦想。不管是什么样的旅途,不管是一个人走,还是和更多的人一起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心情就会变得非常的快乐。行走的乐趣,在于发现,发现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语言,陌生的人,陌生的故事。

又或者,即使是没有出逃,当我们身心劳累的时候,也可以暂时的放逐自己吧,在那一瞬间,“我看你时很远,看云时,很近”。音乐:08_Another_Aruni_Village

„„在旅行中遇见自己·旅行的意义„„

在旅行的路上,她们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比如在打工的善良的汤姆哥。胡子已经花白了,还坚持要小樱叫他哥哥而不许叫叔叔,每天在本子上划下竖线记录自己在欧洲的日子,单纯并且心存天真。最终,他在为小樱炒辣椒的时候被移民局的人带走了遣送回国了,可是他走的时候是微笑的,他出来3000多天了,他想要回家了,落叶归根。最后,他学会了使用电脑,发邮件给小樱时,他发送了自己笑着割胶的照片,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汤姆哥是幸福的。

还有古怪的猫咪太太。虽然一直很嚣张地喋喋不休地讲着听不懂的法语,孤零零地以猫咪为伴,但是会在小棉生病的时候送来一小瓶阿司匹林,可见言语不通,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没有国界的。小樱临行前给她的那个大大的拥抱拉近了彼此的心,仿佛小樱是她的孙女,仿佛,早该如此。

还有还有那个懂得生活的皮西。他住在大大的破旧的厂房似的房子里,和朋友们在一起画画,玩音乐,做艺术品,办展览,过着文艺小青年的理想主义生活。没有水电供应,只过最简单的生活。自己到河畔取水,自己烧水,自己钓鱼,自己煮饭。要热水还是凉水?凉的。那就等烧开了晾凉再喝。没水没电怎么住人啊?没住过的人总觉得没办法住,其实凑合着也可以住。他的生活态度令人着迷,有原则,有节制,有责任感,良善,并且懂得生活。她们就这样一路走下去,英国伦敦,法国巴黎、意大利威尼斯和比萨斜塔依次在影片中展现。不知名的小镇也出现在电影的镜头当中。秋冬季的欧洲有一种陈旧的橘黄色调。

然而最后最后,我想,她们遇见了自己,小樱和小棉两个人的友情因这场旅行而变得更加牢固,小棉本是个柔弱善良但有时却会特别固执的女孩,这场旅行令她长大成熟,也令她发现了真爱。小樱本是个个性十足但有时会动歪脑子的女孩,这场旅行令她学会了解关心他人,令她挖掘了自己的设计才华。女孩子之间的情谊有时候是这么的不可思议,仿佛坚不可摧,将两颗心紧紧吸在一起。

旅行有浪漫也有现实的残酷挣扎和矛盾,最后大家都在磨练中成长,这应该就是旅行的意义吧,旅行并不在于拍了多少照片,体验了多少异国情调,旅行也许只是一个借口,逃出现在困顿的借口,但这个并不是逃避,而是一种重

新审视的机会,当人处在挫折中而无法自拔的时候,随着痛苦越陷越深,最后沉溺其中的时候,我们无法看见出口的时候,不妨尝试着换个环境,给自己一点时间„„

(音乐:淡水余辉)

„„乡音„„

小棉,小樱,两个孤身在外的人相依为命,然而吵架摩擦在所难免,当和小樱大吵一架的小棉走在人群里的时候,她是如此的孤独。周围的人群讲着她听不懂的法语,法语也许很美,但是此刻,和她的寂寞无关。

后来在人群里小棉听见了一个熟悉的乡音,艺术青年皮西。她是如此的如获至宝,她甚至是不由自主的跟着这个帅气的萍水相逢的男孩走过地铁,走过街区,走过胡同„„直到相识相知,也许两个人若在家乡不会有这样的进展,但是,在一个陌生国度,两个人携手游览名胜,在湖边共进午餐,在小艇上相视而笑有是那样的清新自然。

小棉是幸运的,在她最无助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老乡,这对于一个出游在外的人的重要性,恐怕也是在我们真正离开家乡才体会得到的吧,老乡,是如此温暖的一个词语,让我每每叫出口都感到无比的安稳,老乡也许不完美,但是他带着家乡的气息,他和你一样说到家乡菜会咽口水,他和你有一样的乡愁,他懂你讲的家乡话,他有你想听到的乡音„„所以电影看到这里,想默默的在心底说,老乡万岁~

„„世界的中心„„

《亲爱的伽利略》也叫做《与伽利略一起逃亡》,15世纪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认为,地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而影片中的两个女孩也惊异的发现,世上的事物并不总是围绕着她们转的。她们生活上的烦恼,不过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自己并非是世界的中心。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的,不仅有自私的人,还有原始愚昧的的民族,所以以自我为中心也许正是是落后的象征„„(音乐:黄金竖琴)

„„East and west, home is the best.„„

后来,小棉偷餐厅的东西被发现,被遣送回国,她没能去到佛罗伦萨,做出撑住比萨斜塔的样子拍照,也没能为好友小樱庆祝生日。而小樱,意外遇见伯乐,实现证明自己的愿望,却差点失去最好的朋友,一个人品尝孤独。电影的最后是大团圆的结局,小棉觅得真爱,而小樱独自尝过孤独之后,终于收起青春的任性,找到正确方向,勇敢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最牵挂的父亲身边,回

到最疼爱的弟弟身边,回到最珍惜的朋友身边,相拥的瞬间,影片落下帷幕。即使将来再度远行,她也不再孤独,因为她已寻回最重要的东西——家的温暖。也许多数人都会像小棉和小樱一样,经历过生活的百种滋味,在体味成长的酸甜苦辣之后,才明白家的温暖是如此安心,如此温馨。正如导演所说:“人们总是梦想着在伦敦或巴黎过着悠闲的日子和幸福的生活,并且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环游世界。但事实并非如此,当你在餐馆工作的时候,你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室内,而且你还得住在狭小的空间里想着如何去省每一分钱。很多人都想定居海外并且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不过对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了。” 的确如此,在外飘荡了那么长时间后,回到家的那一刻才会发现,原来什么地方都比不上家。所以无论我们选择怎样的青春,都别忘了那个温暖的家,都别忘了告诉家的里人,我很好。因为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当青春不再起舞,我们还有一个家可以温暖。”

(音乐:李欣芸-那即将被遗忘的)

„„想念朋友的请举手„„

最喜欢的一幕是小棉和皮西在人头攒动的街上举起泰语牌子:谁觉得这里的人不爱微笑 请举手„„谁想家 请拍手„„这么冷的天 需要拥抱 同意的人 请举手 „„

街上的泰国人纷纷拍手举手,这一幕让所有出门在外的人看了心里都暖暖的,酸酸的。

„„谁想念朋友 请举手

一直以来.友情都是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就算有争吵别扭,有隐瞒欺骗.也有欢笑信任还有呵护依赖.友情或许就是这样.没有经历那些错误.又怎能知道那些已经失去的有多么可贵。

„„关于伽利略„„

小樱和小棉,小棉和丹,喜欢在高处玩伽利略游戏。两个石子同时下落代表伽利略先生同意你的看法,两个石子不同时下落代表伽利略先生否认你的说法。

而在他们的游戏里,下落的结果有“是”有“否”。

其实无关伽利略的结果,其实你们只想要你们心中的答案。

„„关于影评„„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是疼疼的,因为看见的两个女孩像极了生活里的我们,我们就是这样的吵架,和解,失恋,孤单,我们一样渴望成功,一样怀揣

梦想,所以影片里的情节轻易的调动自己敏感的神经,跟着她们或喜或悲,一直相信会有某个阶段互相扶持的感情 会有陪对方走一段路的缘分 也许交集不了多久 但却会终身感激 所谓一辈子的事情 那只是看运气而已 友情 其实也是这样的吧

丹告诉樱:我现在学习的是,生活。对于生活,我们都是幼稚的孩子。我们要有勇气,有激情,温柔的生活。

生活中,其实,爱情或许没有那么重。我们需要的。或许是善意的理解。于是想起那个西皮丹,善良的丹。能给你变出水,冷的水,热的水,温的水。在巴黎的街头。这么冷的天,想家的请举手。想念朋友的请举手。天冷需要拥抱的请举手。我一直觉得丹是一个温情的存在。善意的,如水般,懂你的人〃

其实很难去解释我懂得了什么,我了解了什么。我只知道这部电影看得时间很适合,让我可以回忆过去可以思考未来。让我学会珍惜,学会懂得,学会不越界。它引起了我的共鸣。

我想朋友了,我想拥抱了,我想家了。

上一篇:健康管理常用服务流程下一篇:销售部员工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