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2024-05-09

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通用9篇)

篇1: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

一、说教材

教学内容: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8、9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连加和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6~10各数,会读、会写这些数,并会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使学生掌握6~10数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的含义,知道用这些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

4.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5.使学生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

6.使学生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7.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自然、保护环境、讲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在内容的选择和呈现上都比较注意现实性,使教材内容成为学生主动从事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的有效素材。首先,教材注意选择学生所喜欢的素材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如充分利用小动物图帮助学生认识数的计算,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生动有趣,有利于学生学习。如第65页用小鸡觅食的生动画面引出连加、连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既有现实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观地展示连加、连减的计算过程及其算理。再次,教材尽量避免直接向学生呈现现成的答案,而是给学生提供一些探索的线索,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答案。另外,教材除在认数和计算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外,还两次集中安排了“生活中的数”的内容,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体,我们的生活与数学密不可分,学数学是生活的需要。

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二、学情分析:

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强化10以内数的数感;二是进一步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知识水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练习。

三、教学内容的安排。

(1)

6、7的认识和加减法。其内容包括6和7的数概念,并根据数的组成介绍有关6和7的加减法计算方法,最后还安排了用有关6、7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用数学”的内容。

(2)

8、9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与6、7的认识和加减法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要求比前者略有提高。如在6、7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中出现了“一图四式”(即根据一幅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而在本小节则出现“一图三式”(即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两个减法算式)。(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在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上与前两小节基本一致,但有两个明显的区别:一是在认识数的过程中省略了10的序数意义,这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对自然数的序数意义已经比较清楚了,教材没有把10的序数意义明确写出来。二是教材在第63 页专门安排了填未知加数的内容,这一问题需要逆向思考才能解决,对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教材安排这一内容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另一方面它可以为后面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做一些准备,这种准备不只是一种知识准备,更重要的是一种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的准备,可以把它看成是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提前孕伏和早期渗透。

(4)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教材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内容的安排上充分利用直观图,通过生动的画面帮助学生理解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尽管如此,由于一年级儿童受年龄特点的限制,这部分内容同前面的“填未知加数”一样,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是因为连加或连减都是由两个计算步骤构成的一个连续的口算过程,在计算中都要先记住前两个数相加(或相减)的结果,再与第三个数相加(或相减)才能完成其计算任务,一年级儿童容易出现由于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导致第二步计算受阻的现象。加减混合计算,更容易出现由于前后两个计算步骤所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一致使计算过程不能顺利进行的困难。

(5)整理和复习。这部分教材分两部分安排:先是对所学内容的整理,使其系统化;然后专门安排一个练习,让学生全面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其掌握水平。这是学生第一次进行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其内容包括“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两个单元,复习整理的重点是10以内的数概念和1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教学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加深学生对10以内数概念的理解,进一步强化10以内数的数感;二是进一步熟练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四、教学建议

1.加强操作和观察活动。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看,本单元的知识主要是借助操作和观察来进行的。在教学中应高度重视学生对实物、模型、图画的深入观察和学具拼摆,以此丰富学生关于6~10各数概念和加减法计算的表象,让他们在丰富的实物背景中更好地理解6~10的数概念和相应的加减法计算方法。

2.充分发挥主题图的作用。

教材在6和7、8和9、10的认识及有关计算之前都安排了一幅反映所学知识内容的主题图,这些图除具有供学生数数、抽象数概念和理解计算过程及方法外,还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它们各方面的育人功能,以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全面和谐发展。如认识6和7的主题图,教学时除了要发挥它让学生数数,从中抽象出数6和7外,还要充分挖掘画面内容关于讲卫生、爱劳动、热爱班集体,与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功能,以此让学生在认识数6和7的过程中,同时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

3.引导学生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6~10各数,教材都是按照数数→认识数字→数的顺序→比较相邻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序数→写数字→数的组成的顺序去安排的。这样安排,一方面反映了数概念的内涵,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对学生认识数的逻辑顺序的考虑。教学时要注意做好两项工作:一是引导学生有步骤地逐一认识、理解数概念的内涵,让他们感受到数的含义。二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如创设恬当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活动过程等)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概念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全面感受数概念的形成过程。

4.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的加减法计算主要是通过三种途径引导学生掌握的:一是利用数的组成计算加减法,二是通过学具拼摆计算加减法,三是通过实物、图形的观察去完成计算任务。教学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法和途径,一方面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方法,另一方面又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加减法计算。计算教学要充分体现《标准》关于“算法多样化”的理念。为此,如果部分学生不采用教材介绍的方法计算,而用数数的方法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法计算,让他们在以后的计算中逐步掌握其他计算方法。

5.加强学生“用数学”活动过程的指导。

教材从本单元开始安排了大量“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

”表示总数(或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 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这对学生巩固加减法意义和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放手让学生去大担探索,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学生“用数学”过程的指导,让他们明确大括号和问题所表示的意义、怎样在问题情境中去选择有用信息解决问题,以此让学生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途径,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篇2: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6的认识(小学一年级)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学生计算能力好,学习习惯较好,能积极思考问题,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好。3.教学内容分析

6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学习1~5的认识基础上进行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教法上要有所创新,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节课采用迁移法、以旧引新.通过看图思考、动手操作等方式完成新课任务.

4.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数数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数字6,知道6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6以内数的大小,能区分6个和第6个的概念,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2、通过数和分的实践活动,掌握6的组成,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3、结合主题图对学生进行爱集体、爱劳动的思想教育。5.教学难点分析

理解6的含义,掌握6的组成。

6.教学课时 一课时 7.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我们都认识了哪些数?

老师随学生的回答,演示课件1下载:依次出现从0到5六个数字娃娃。

师:比一比,这几个数谁最大,谁最小?

老师演示课件:数字娃娃的对话。

师:在我们认识过的数字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数,你们认识它吗?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

板书课题:6的认识

二、指导探索:

1、认识6的含义

(1)投影出示图片1:27页的主题图。

学生叙述图意。

(引导学生在仔细观察、认真数数的基础上说出图意,同时对学生进行爱集体、爱劳动的教育。)

师:6可以表示数量是6的物体的个数,6还有什么用途呢?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用6的基数含义或序数含义说一句话。)

(2)投影出示图片2:小棒摆成的六边形。

教师带学生数六边形是由几根小棒摆成的,然后让学生摆出这个图形。

2、比较大小,了解数序

(1)教师演示:先拨5颗珠子,再拨1颗珠子,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学生完整的说出拨珠过程。

问:现在再拨去1颗珠子,还剩几颗珠子?

5添上1是几?6去掉1是几?

(2)出示27页的直尺图:有7个刻度,但不标明数字。

问:尺子左端的刻度是几?表示什么?

0刻度后面呢?„„

随学生的回答板书尺子上的刻度:0 1 2 3 4 5

问:5的后面是几?为什么5的后面是6?

让学生从0数到6,再从6数到0。

问:刚才是怎么数的?和5相邻的两个数是几和几?

(3)分别出示27页的点子图。

问:比较5和6的大小,用什么符号连接?为什么用“<”?

板书:5<6

问:由5<6你想到了什么?

板书:6>5 3、教学6的组成

(1)学具操作:将6个圆片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独立操作。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3)各组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6的组成。

游戏:师生拍手组成6,对口令。4、区分基数和序数

投影出示图片3:28页的蝌蚪图。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数数、回答、填空。

从左数第6瓶有几只蝌蚪?

有6只蝌蚪的是第几瓶? 5、指导写6

出示课件2。学生观察后练习写6,老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8.课堂练习30页的第2题。

老师讲明题目要求后,学生独立完成。9.作业安排 30页的第1题。

学生直接填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先摆学具,然后再填空。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课件 11. 自我问答

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具有直观、具体性特征,他们对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要依赖于真实的实物。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改变了那种老师讲学生听的枯燥无味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有兴趣。

教学“6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引导学生思考说:6可以分成1和5,2 和4,3和3。让学生在兴趣昂然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伴随着动口,动脑,不仅轻松地认识了6,而且学会了6的分解和组成,进而使学生体会到学知识是一件很有乐趣的事。

一、设计思想

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内容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基础上对原先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高层次上的再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数学知识,扩大数学知识联系,进一步提高数学知识掌握水平,提高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和技能的过程。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既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形式;同时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做好这一内容的教学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对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课的教学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简单地把总复习里的题目做完就算,而是要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更新整理过程。数学知识的复习整理过程,应该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数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要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去。首先,启发、引导学生在头脑里全面激活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和理解方式对已激活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组,并在头脑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最后,引导学生将重新组织的知识内容,广泛应用于新的情境,并在这种情境中进一步发展数学能力,感受应用数学的乐趣。(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在加法表的复习中,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法,然后让学生观察乱七八糟的加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再把加法表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理。在复习减法表时,因为学生已有加法表的经验,所以先出示不完整的减法表,然后让学生思考,补充完整。引导学生在小组间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3)精心设计学生的练习。通过学生有效的练习,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巩固学生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技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材分析

这部分整理和复习内容是学生入学以来的第一次系统整理和复习的数学知识,包括本单元所学习的6—10的认识和加减法,还包括在第三单元学习的1—5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在知识的理事中将所要整理的知识内容设计成了一些题目,以这些题目作为学生整理知识的线索,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这些线索再现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所有知识,另一方面将分散学习到的数和加减法知识综合起来,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三、学情分析

这部分知识学生前面已经学过。这节课对它重新学习,并不是对前面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对原先学习的内容进行更高层次上的学习,它更多的是一个加深理解,形成知识体系。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掌握10以内加减法计算方法,并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

2、数学思考:通过分类整理、观察比较等活动,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合理推理的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解决问题:探索发现加法表的排列规律,能运用规律提高自己的计算水平,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4、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养成自觉整理所学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形成相应的口算能力。教学难点:主动探究,发现加法表减法表算式排列的规律。

教学关键: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并运用多种电教手段,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得主动、有效。

七、课前准备:小兔头饰、实物投影、信件

八、教学过程

(一)谈论引入,提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的复习课,大家高兴吗?(高兴)老师也很高兴,我们共同努力上好这节课,好吗?

【设计意图:直奔主题,节省时间,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而且老师以朋友的身份出现,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只是引导者,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挥的权利,老师的作用只是提示、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这是学生发展进而也是教学发展的根本活动。】

(二)联系实际,巧设情境

1、复习序数:

(投影出示第78页上的主题图“坐电梯”)

放学了,三位好朋友一起回家,看,他们在电梯口说些什么呢? 小绿说:“我家住在七层,到我家去做作业吧!” 小蓝说:“我家在他家下面一层,到我家去做吧!” 小红说:“我家在他家上面一层,到我家去做吧!”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绿、小蓝、小红分别住几楼吗?(小蓝住6层,小红住8层)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时时用数学,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2、复习数的组成

我们已经学过了10以内数的组成,你都知道哪些数的组成呢?同桌两个小朋友互相告诉对方,好不好?(学生活动,并请两三个同桌上台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0以内各数的组成)

(三)主动探究,寻找规律

1、加法表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来做个“小小邮递员”的游戏。

谁来当邮递员呢?(请一生戴头饰,背邮包当邮递员)今天,小兔送的信可真多呀!这些信的信封上写着10以内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数是几,就送到黑板上的几号信箱。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游戏形式让同学们帮助小兔送信,激发了全体同学的兴趣,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通过送信,达到了复习旧知的目的。】

(学生拿到信件,认真计算后纷纷到黑板上送信)

小朋友们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内的加法算式,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感觉?(感觉没有顺序,有些乱。)

怎么排列比较好?(按一定的顺序。)(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重新排列。)这是小朋友们自己整理出的10以内数的加法表,仔细观察,说一说,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设计意图:找规律放手让学生找,充分体现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它? 【设计意图:扩展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思考。】

2、减法表

(实物投影课本第79页减法表,把部分减法盖起来)(1)补充表格

表中写出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样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确定的排列顺序把其余的减法算式写出来。学生分组边讨论边完成填表的任务。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有了加法表的经验,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操作,探索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广泛参与,为各层次学生创设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见解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2)寻找规律 请大家根据刚才填写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发现了哪些排列规律。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方法并提高口算准确率和速度。】(3)熟练减法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出得数。

学生分组活动:一个学生任意说出一个加法算式的得数,另外的学生很快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和得数。

(四)巩固练习,发散思维

1、口算。

小朋友真了不起!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教师出示10以内的加法减法算式卡片,学生抢答。

2、投影出示课本第79页的情境图(熊猫图),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1)图里画的是什么?

(2)左边有几只?右边还有几只?(3)说说图意。

(4)求“一共有多少只”,怎样算?

先把算式和得数写在书上,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的。

3、投影出求课本第79页的情境图(买书包),并让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意图:教师以“放”入手,目的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区别两幅情境图中问号的不同作用,扫清思维定式的障碍。】

(五)拓展思维,课堂小结。

1、填空:□=4 ○=5 △=3

□+△=()()+()=8()+()=9

2、课堂小结: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会解决这么多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不仅能学好数学,还能用好数学,解决好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九、板书设计: 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8 7 10 9 9 6 / / / / / / 3 □ □ 5 2 □ □ 6 4 □ □ □

十、作业设计:作业本第37页 附录:教师用书,课件

自我问答或教学反思: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学生,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合作能力几乎是零起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会遇上这样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会倾听,他们是自己说自己的,只有争抢着说,似乎谁说的声音大,谁就做得好,没有听的更谈不上分享。

(2)在小组操作学具的过程中,学生争着当组长,抢学具,抢到以后也是只顾着自己操作,根本不再听老师的操作要求。

篇3: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本单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 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 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一、利用数数与读数, 关注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数数、读数和写数过程中, 最重要的是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 一旦学生对数学符号有了清晰的概念, 学生对6~10数字的读、写, 以及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基数) 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序数) 就轻松多了。这就是说, 我们要在建立数字与数量的表象上多下工夫。

正确地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开始。初入学的儿童, 由于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一样, 因而数数的能力也不一样, 根据学生实际, 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 而且在培养学生数数能力方面, 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主题图, 排除非本质属性, 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数量的共性上, 尽量从主题图上的人数、桌子数、蝴蝶数、鸽子数以及主题图下面的点子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6~10的数。如, 教室里有6个学生、6把椅子, 6张桌子, 这种数与量的对等性都可以用6个点子图来表示, 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开始。同时, 为了方便记忆与书写, 我们就用数学符号“6”来表示。接着, 再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字“6”像生活中的什么?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 学生将会说出“6”字像个哨子、“6”字像个小茨菰……。同样, 认识7、8、9、10的数时也可如此。如, “7”字像镰刀, “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 “10”字由“1”和“0”组成。当学生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数后, 继续组织学生把这个数再次回到摆一摆的具体的操作活动中, 巩固所建立起来的数的表象与数的概念。最后,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量, 说一说。如, 6本课本, 6个玩具, 6辆轿车等。要注意的是, 在数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序的数数。如, 从上数到下;从下数到上;从左数到右;从右数到左。在数物品时, 每件物品都必须数到, 并且只能数一次。如果每件物品都数到, 最后数的那个数就是物品的总数量。

二、利用直观教具与学具, 加强数序教学

数的大小比较首先是建立在数的顺序基础上, 教材编排无论是“6、7的认识”还是“8、9的认识”, 首先安排的是老师和学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然后是数点子图、最后抽象出数学符号, 即数字;接着安排摆小棒、摆●、▲或摆小花;再接着是计数器上拨珠子以及直尺上认识数序;最后抽象出的点子图与相应的数学符号的大小比较。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从活动中、从图形中、从表象中抽象并建立“6和7”、“8、9”以及“10”这些数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添上1是6, 6添上1是7;6比5大1, 7比6大1, 让学生直观地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教学中, 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 让学生感悟这些数的顺序及大小关系。比如, 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 让学生边观察, 边数一数, 这是几颗珠。然后问:“再拨一颗是几颗?”拨到5颗时, 问学生:“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也可以先拨出几颗珠, 问:“去掉一颗珠是几颗珠?”学习直尺上的数也一样, 0、1、2、3、4、5后面依次是几, 讲完之后可以安排找“数”的游戏:6的前面是几, 后面是几?与6相邻的数有哪些?从而加深学生对“6和7”, “8和9”以及“10”的数序和大小方面的强化。

为了突破本节教材难点, 区别“6和7”, “8和9”以及“10”, 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即区分几个和第几。在解决教材提供的第40页“金鱼图”的问题时, 可以先进行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 帮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如, 请每个小朋友伸出5个手指, 让学生从大拇指开始数, 数到第5个手指头时问:第5个手指是什么手指?这里的5个手指和第5个手指相同吗?请第一横排的7名学生站起来先报数, 然后让左边的第6位同学举起手, 再让左边的6位同学举起手。提出问题:“刚才两次举手的人一样吗?”都是6, 为什么不一样呢?使学生体会到第几是表示次序, 指的是一个人。几个表示的是数量, 指的是6个人, 即总数。在此基础上, 再来解决第40页“金鱼图”中的问题, 这样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动手操作, 掌握数的组成方法

教学6~10数的组成时, 教材安排给小圆片涂色, 在涂色过程中体验6的组成, 然后填出6的五种组成形式。而7和8数的组成教材编排则是把“7个8颗☆分成两堆, 有几种分法?”用引导语引发学生思考:“看到每一组, 还能想到什么?”这样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 联想6的组成说一说, 完成7、8数的组成。对于9、10数的组成, 教学起点明显比6、7、8数的组成有所提高。在教学9的组成时, 教材要求学生“用●摆一摆”, 完成如图:

10的组成则直接放手让学生“先用摆一摆, 再填数”, 如图:

其“放”的过程体现在直接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后直接填数。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在摆一摆、分一分中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时可以不用教材安排的给圆片涂色, 直接让学生拿6个圆片摆一摆、分一分, 分完后汇报交流, 在汇报时, 引导学生说出怎么分才不遗漏?比如说:“首先拿出要分的总数, 然后移动一个圆片, 观察分的结果并且写下来。再移动一个圆片, 观察分的结果并且写下来, 一个一个地移动圆片, 引导学生观察数的组成并一一记录分的结果, 最后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帮助学生总结记忆分摆方法: (1) 按顺序分。如:1和5、2和4、3和3、4和2, 5和1; (2) 看到一组想另一组分。即, “一图二式”。如:1和5与5和1;2和4与4和2;3和3, 这种方法要更为简单些, 学生只要记住三组就行。随后, 教师再组织一些游戏, 帮助学生记忆。如:对口令, 拍手、学猫叫、猜一猜等。

四、遵循认知规律, 建立加减法算式的表象

学生在学习“1~5的认识”中的加减法时, 已经对“一图一式”具有初步的感知与经验。教学“6、7的加减法”时, 如何引导学生从“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呢?教学时应该遵从学生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进行直观操作, 如第42页的图:让两个小朋友分别坐在课桌的左右或前后两边, 然后各自从左边和右边两个不同的视角去观察, 列出算式, 即:左边的小朋友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列出5+1=6, 而右边的小朋友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则列出1+5=6, 很自然地得出:5+1=6、1+5=6和7-1=6、7-6=1两组算式。因此, 教学“6、7的加减法”时, 可以让学生像教材主题图那样, 两人一组对着坐, 摆小棒和圆片, 根据摆的过程一人写一个算式。引导学生交流:为什么同一幅图, 不同的摆法, 能写出2个不同的算式, 得到同一个结果, 从中明白一幅图可以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接着用一根小棒从中间隔开, 再引导学生写出两个减法算式。然后让学生摆一摆学具, 学习计算6、7的加减法。这样安排一方面可以通过情境图向学生说明, 用摆学具的方法计算有关6、7的加减法, 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巩固“一图两式”的计算方法。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列算式。

五、引导学生由“一图二式”向“一图四式”过渡

教学“6、7的加减法”时, 学生的视角已经从“一图一式”过渡到“一图两式”;教学“8和9的加减法”时, 课本上8、9的加减法主题图已没有画出虚线, 第一次将“一图二式”向“一图四式”过渡。

1.教学“8的加减法”时, 可以利用课本上的情景图, 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 完成一幅图写出四个算式的学习。如, 出示小花图, 让学生观察, 并提出问题:根据图画, 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先让学生小组讨论, 写出算式, 然后汇报交流所写的算式,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一幅图可以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两道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交换了位置, 结果一样;两道减法算式中总数没变, 两个减数交换位置后, 结果变了, 从而引导出“一图四式”。

2.教学“9的加减法”时, 可让学生摆学具, 通过操作, 一方面得出5+4=9, 4+5=9, 9-5=4, 9-4=5的结果, 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摆学具发现计算方法, 从而引导出“一图四式”。

3.教学第53页有关8的加减法时, 重点要突出学生计算过程“想一想”中“想”的活动。

六、注重“大括号”和“问号”的指导, 引导学生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大括号”和“问号”的学习, 是学生学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的基础。教材在学完“6~7的认识”后, 指导学生观察第46页的主题图, 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所学的6、7的加减法知识解决问题。这里第一次出现了“大括号”和“问号”, 教学时, 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让学生正确理解画面的意思, 配合学生的观察, 引导学生理解:“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物体合起来。“问号”表示:求一共是多少?再引导学生说出题目里告诉的条件是什么?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根据条件和问题进行列式计算。一开始学生可能说不好, 所以做练习的时候, 应该多让学生看图形、说图意, 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当学生在会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图意的过程中, 还要注意学生表达得是否清楚、叙述得是否完整、是否简练, 要适时加以指导。

篇4: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本单元是学生在系统学习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之后,又一次集中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计算的基础。

一、利用数数与读数,关注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

学生在数数、读数和写数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数学符号的抽象过程,一旦学生对数学符号有了清晰的概念,学生对6~10数字的读、写,以及用这些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序数)就轻松多了。这就是说,我们要在建立数字与数量的表象上多下工夫。

正确地数数是学习数学的开始。初入学的儿童,由于接受学前教育的状况不一样,因而数数的能力也不一样,根据学生实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正确、熟练地数出10以内的数,而且在培养学生数数能力方面,应立足于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主题图,排除非本质属性,把观察的重点放在数量的共性上,尽量从主题图上的人数、桌子数、蝴蝶数、鸽子数以及主题图下面的点子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6~10的数。如,教室里有6个学生、6把椅子,6张桌子,这种数与量的对等性都可以用6个点子图来表示,这也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开始。同时,为了方便记忆与书写,我们就用数学符号“6”来表示。接着,再让学生观察这个数字“6”像生活中的什么?充分让学生发挥想象,学生将会说出“6”字像个哨子、“6”字像个小茨菰……。同样,认识7、8、9、10的数时也可如此。如,“7”字像镰刀,“8”字像葫芦、“9”字像气球,“10”字由“1”和“0”组成。当学生从数物体的活动中抽象出数后,继续组织学生把这个数再次回到摆一摆的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巩固所建立起来的数的表象与数的概念。最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之相关的数量,说一说。如,6本课本,6个玩具,6辆轿车等。要注意的是,在数数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有序的数数。如,从上数到下;从下数到上;从左数到右;从右数到左。在数物品时,每件物品都必须数到,并且只能数一次。如果每件物品都数到,最后数的那个数就是物品的总数量。

二、利用直观教具与学具,加强数序教学

数的大小比较首先是建立在数的顺序基础上,教材编排无论是“6、7的认识”还是“8、9的认识”,首先安排的是老师和学生打扫教室的情境图;然后是数点子图、最后抽象出数学符号,即数字;接着安排摆小棒、摆、▲或摆小花;再接着是计数器上拨珠子以及直尺上认识数序;最后抽象出的点子图与相应的数学符号的大小比较。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从活动中、从图形中、从表象中抽象并建立“6和7”、“8、9”以及“10”这些数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数一数、摆一摆、拨一拨、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中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5添上1是6,6添上1是7;6比5大1,7比6大1,让学生直观地发现5和6、6和7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教学中,可以安排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感悟这些数的顺序及大小关系。比如,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让学生边观察,边数一数,这是几颗珠。然后问:“再拨一颗是几颗?”拨到5颗时,问学生:“5添上1是几?6添上1是几?”也可以先拨出几颗珠,问:“去掉一颗珠是几颗珠?”学习直尺上的数也一样,0、1、2、3、4、5后面依次是几,讲完之后可以安排找“数”的游戏:6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与6相邻的数有哪些?从而加深学生对“6和7”,“8和9”以及“10”的数序和大小方面的强化。

为了突破本节教材难点,区别“6和7”,“8和9”以及“10”,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即区分几个和第几。在解决教材提供的第40页“金鱼图”的问题时,可以先进行一个“我说你做”的游戏,帮助学生区分基数和序数。如,请每个小朋友伸出5个手指,让学生从大拇指开始数,数到第5个手指头时问:第5个手指是什么手指?这里的5个手指和第5个手指相同吗?请第一横排的7名学生站起来先报数,然后让左边的第6位同学举起手,再让左边的6位同学举起手。提出问题:“刚才两次举手的人一样吗?”都是6,为什么不一样呢?使学生体会到第几是表示次序,指的是一个人。几个表示的是数量,指的是6个人,即总数。在此基础上,再来解决第40页“金鱼图”中的问题,这样既直观又容易理解了。

三、通过动手操作,掌握数的组成方法

教学6~10数的组成时,教材安排给小圆片涂色,在涂色过程中体验6的组成,然后填出6的五种组成形式。而7和8数的组成教材编排则是把“7个8颗☆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用引导语引发学生思考:“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这样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联想6的组成说一说,完成7、8数的组成。对于9、10数的组成,教学起点明显比6、7、8数的组成有所提高。在教学9的组成时,教材要求学生“用摆一摆”,完成如图:

10的组成则直接放手让学生“先用 摆一摆,再填数”,如图:

其“放”的过程体现在直接让学生摆一摆、分一分后直接填数。

篇5:6和7加减法的教学反思[范文]

亿合公小学

张悦芬

6和7的加减法,这是一节计算课,但是仔细读过教参后,会发现在计算的同时,要让孩子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问题,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初步感受,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互换位置,其结果不变,另外还要学生从会列一图两式到一图四式。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这节课的反思。

一、学生的闪光点

这次课,我觉得刘欣荣同学,让我眼前一亮,平时上课他就积极举手发言,这次课上,他依旧如此,而且积极思考,到最后自己总结出了什么时候能列“一图四式”,什么时候只能列一加一减两个算式,这是让我感到比较惊喜的地方。

二、需改进之处 1.教学内容方面

教完这节课,我整体的感觉就是每个环节都急急忙忙的,因为我又要讲算理、算法,又要渗透我上面提到的教参中希望孩子掌握的其他知识,所以导致时间不够用,但是由于我没有总结,所以导致孩子没能很好的体会。对于算法我也没有很好的进行总结,导致孩子在说算法的时候,无法说清,应该进行总结,算法有三:①直接数 ②运用分与合 ③加减法的含义,如果提前对算法进行总结,那么会节省很多时间,让孩子理解除算理算法以外的其他知识点。还有教学中有一点疏忽,就是图与所列算式之间的关系,我们由图想到如何列式,这里没有重点强调,有可能会造成孩子只是简单的模仿老师进行列式,而不是真正的理解算式的含义,应该多多加强图与式之间的联系,让孩子自己说说为何这么列式。2.习惯培养方面

①在教学中,需面向全体。而我只关注了回答问题的同学,所以导致在大约15分钟后,有的学生坐不住了,而我却没有及时发现并提醒。

篇6:6和7的认识说课

一、以新的理念为指导,自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只有用新的理念分析新教材,理解新教材,才能真正体会编者的意图。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资源,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6和7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理解数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教学:

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建立概念

在教学新课前,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营造出一个教室里师生劳动的场景,由于它就来自于学生周围,是孩子们随处可见的场面,因此学生热情高涨,感到十分亲切、熟悉,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随后,我引导学生说图,数人,数物,不仅渗透了讲卫生、爱劳动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已有的数数经验,初步建立了6、7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理解概念

在这节课上,我采用了多种活动形式,如初步建立了6和7的概念后,我让学生独立操作圆片,摆出你喜爱的图形,学生在这个活动中开动脑筋,大胆创新,摆出了各种新颖的图案,并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成果,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迸发出创造的火花。

又如在教学“5、6、7大小的比较”这一环节中,我采取儿歌引入,并配以简笔画习的方式,学生兴趣高昂并自主发现5、6、7三数的大小关系,在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逐步理解概念。

3、在游戏中深化概念

在学生对6和7的序数意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做“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游戏结束后,我对观看游戏的学生提出三个问题:“①共有几名同学参与游戏?②谁排在第6?③前6 个同学蹲下他们做对了吗?为什么?”这个环节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通过这个游戏,既加深了学生对序数意义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第③个问题抛出时,学生的发散思维令人吃惊,他们迫切的想把自己的看法告诉老师同学„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游戏中也有知识,从而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把整节课推向高潮。

二、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发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是数学活动的学习”。在《6和7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掌握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

但是,活动的频繁安排有时也会使课堂显得杂乱,我尽量使操作活动相对集中,避免杂乱,零散。另外,数学活动具有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如果失去了数学思考,活动则毫无意义。我设计的这两个活动主要让学生进一步认识6和7,感受到数学既有趣,又有用。

新课程改革象一股春风,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为教师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积极钻研,努力探索,为新的课程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说教材 《6,7的认识》是小学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课要求通过观察,操作,演示,使学生熟练的数出6,7两数,会读,会写这两个数,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并会用这两个数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基于上述的内容,我设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掌握6,7两数的基数和序数的两种含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动手操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思维拓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6,7两数的两种含义。

难点:在实际操作中理解数的两种含义。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两种颜色的圆片,短尺 教学时间:1课时;

二、说教学方法

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我采用了愉快式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突破难点,我注重通过多种情景来经历“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我在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基础上,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总是及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的含义„„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的探索,实现教学的再创造。

三、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的程序我设计了四个环节,1)复习旧知,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3)探索新知 4)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5)全课小节

(一)复习旧知

学生已经学习过了1-5的数,这里通过按顺序数数和拍手数数来认识数的顺序,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在这里我将书上的主题图制成课件,出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图上的信息,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在这里小朋友只是说出了图上的人在做什么,图上有什么,不可能说出图上的数字信息。在这里我就采取了提问的方式:谁能够数一数图上有几位学生,几张桌子。让他们自己说出图上的数字信息6和7。从而引出课题6,7的认识。板书课题。

(三)探索新知

数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基数的含义,一种是序数的含义,所以教学6,7的认识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和了解这两种含义,为此我设计了许多的教学环节。(1)教学6,7两数的基数的含义

我制作了四张幻灯片,分别有6个圆片和7个圆片,用课件展示出来,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为数数比较简单,没有重点难点可言,我就让学生们齐生数。在此环节,我出示了秦山小学的电话号码并且让学生去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7来表示,通过讨论一个星期有几天,彩虹有几种颜色让学生明确6,7的基数含义。(2)教学数序 1)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拨计数器上的珠子来感知6和7的顺序。

2)先让学生观察5,6,7在直尺上的位置在直尺上的位置,再出示课件直尺,尺上没有6和7,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数的顺序。3)通过一道练习题来巩固数序的新知识。

4)设计一道抢答题,5的后面一个数是几,6的后面一个数是几,7的前面一个数是几,6的前面一个数是几。这样的抢答题既巩固了数序的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3)教学比较大小。

比较大小也是数的教学中一项重要内容。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圆片,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6个,摆好后,让他们自己观察去发现,我们班的学生好几个都说出了5个圆片比6个圆片少,6个圆片比5个圆片多,甚至有学生直接说出了5小于6,6大于5。方法用于比较6和7。(3)教学6,7的序数含义

因为小学生的学习大多以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好奇、好胜,注意的稳定性与持久性较差。所以我设计了一个苹果图的课件,学生对画面鲜艳的图形比较感兴趣。通过让他们在图上找到左起第六盘,有几个苹果,有六个苹果的是第几盘,第七盘有几个苹果来明确6,7的序数含义.在这一环节我还计了一个排队的游戏,旨在让学生发现数数的方向不同,小朋友在队伍中的位置也会不同,让 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第几”的相对性。在这个游戏中我班的学生回答的都很好,甚至有一个学生说出了是因为数数的方向不同,所以位置才不同。

(四)全课小结

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体会?虽然小朋友不一定能总结出来,但是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总结中来,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篇7:《6和7的认识》的说课稿

一、 说教材

本课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

册第42、43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5及0的认识和相应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会用这几个数表示事物的个数,也体会到能用它们表示事物的位置顺序,而且还会比较它们的大小。“6和7的认识”要让学生体会6、7的意义,体会数学符号的价值与作用,为形成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创造条件。

二、 说教法

1、发挥主题图背景的作用,理解6和7的意义。

6和7都是抽象的,要认识它们必须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可感知的现实背景,让6和7与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对应起来。教学中,注意发挥好第42页主题图的作用。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说一说劳动场面,再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说一说,找到可以分别用6和7表示的事物,再用圆片、小棒摆6和7,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从这许多的6个事物和7个事物中抽象出6和7,使学生经历数学符号化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的事物,那些可以用6、7表示,帮助学生理解6和7的意义。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用数表达、交流,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2、引导学生参与,领悟数的顺序。

理解6和7的意义,让学生找数量是7的事物时,实际上已经

为数序的学习埋下了伏笔(6个学生加上1个老师是7个人,6张课桌加1张讲台是7张桌子,6把椅子又搬来1把是7把椅子……),初步感知数序;摆圆片、摆小棒以及在计数器上拨珠,都蕴涵着6比5多1,5比6少1;在直尺上看一看、指一指、认一认,使学生感受到7的前面是6,6的后面是7,进而领悟到数不仅可以表示事物的个数,还可以表示位置顺序,这样让学生经过多次接触相关的实例,在现实背景下体验、在实践过程中体验“几”和“第几”的区别。

3、创设情境,把握数的大小关系。

事先找到年龄分别为5、6、7岁的三个学生,让他们来比较年

龄的大小,进而得出5、6、7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在理解大小关系的同时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

三、 说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2、43页的内容,练习七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

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会用这两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认识6和7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并能用6、7表示身边的事物,感受数学的价值,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感受保护环境、讲卫生、爱集体等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点:

能熟练地数出数量是6、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6和7,

会比较它们的大小。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直尺图、点子图、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引导学生从0数到5,再从5数到0。

2、出示0~5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读数。

(二) 导入

出示课件,让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棵数,并猜一猜我们今天

要学习什么,从而揭示课题:6和7的认识。

(三) 新授

1、教学6、7的意义。

(1) 课件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师: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分别有多少?

(2) 引导学生将数的物体的数量用学具表示出来。摆好后,跟

同桌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3)用点子图表示出6和7。

(4)用6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再添上一根,用7根小

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5)课件展示生活中的“6”和“7”。

(6)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6”、“7”这两个数来表示。

2、教学数序

(1)师拨计数器,边拨边问。拨到5颗珠子后,问:“有几颗珠子?再拨1颗是几颗珠子?”指着第6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再拨1颗,有几颗珠子?”指着第7颗珠子问:“这是第几颗珠子?”

让学生在拨、想、说、议中理解5添上1是6,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图(写上0、1、2、( )、4、5、( )、( ))。

要求学生根据数序填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然后全班一起

读一读直尺上的数,开展快速问答游戏。

3、比较数的大小。

请三名同学(年龄分别为5、6、7岁),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年龄

大小,然后出示点子图(5、6、7),让学生根据点子图来验证5、6、7的大小。

4、教学基数和序数。

(1)课件出示金鱼图。

师:左数第6瓶有几条金鱼?有6条金鱼的是第几瓶?第7瓶有

几条金鱼?

(2)游戏:请9名学生站成一排,听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①右边的6个同学手牵手。

②左边第7个同学跳一跳。

5、教学6、7的写法。

(1)师在黑板上范写。

(2)书空写“6”、“7”,再在书上描红。

(四)练习

1、完成练习七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七的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

(五)小结

篇8: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不一会儿, 课代表芳芳把课堂作业按时送到办公室, 我照常批改起来, 改着改着, 一道“看图列式”题, 渐渐引起了我的重视。 (如下图)

同学们就和商量好的一样, 答案大致相同:“4+3=7 (只) ”, 批改到最后也只有2人做对, 几乎“全军覆没”。

“咦!这是为什么呢?”上课时, 学生回答问题积极性空前高涨, 正确率极高, 怎么会出现那么多错误呢?我越想越感到疑惑, 于是, 喊来几位学生问个究竟。几位学生连连说, 老师你不是说了吗, “跳下、摘掉、拿走”等就用减法;那么这题是小鸟飞来呀, 所以用加法计算:4+3=7 (只) 。

以下是课堂上的一个教学片段:

树上有7只小猴, 跳下来5只

师: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生:树上有7只小猴, 跳下来5只, 树上还剩几只小猴?

师:板书:75 (板书)

师:你能列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1:7-5= (板书)

师:你能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算吗?

生1:从树上跳下来, 所以用减法算。

生2:跳下来就是减少了, 减少用减法算。

师:对!同学们理解很到位!像从原数里“跳下、摘掉、拿走”等具有减少的意思, 就用减法计算。

原来学生是这样想的呀?只利用个别词语“飞来、又来了”, 就判断用什么法计算?我一时哭笑不得, 陷入深思。

新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程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理解、应用与拓展”,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于是, 我重整旗鼓, 推翻原来的教学思路, 重新备课、上课。

教学片断如下:

出示:

师: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只小鸟, 飞来3只。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师:你能把发现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吗?

生:飞来3只鸟, 现在一共有7只, 树上原来有几只小鸟?

师进一步说明:7只是原来树上的小鸟只数和飞来小鸟只数的总数, 飞来3只是其中一部分, 树上原来有几只是另一部分?

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数, 求另一部分?用什么法计算?

生:用减法呀!

师:怎么列式?

生:列式为:7-3=4 (只)

于是, 我顺势引导学生重新建构模型, 已知总数和一部分数, 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也就是说“总数-一部分=另一部分”。

此时, 学生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一名学生总结说:凡是求部分数, 就用总数减去另一部分, 这时, 学生这才真正明白了减法意义。

篇9:6、7的认识和加减法说课范文

[关键词]错例 观察 记录 分析 读题 数量关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0-032

【望:错例观察】

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配套课堂作业本中有这样一题(见右图),在教师进行教学干预的情况下,学生的错误率仍达20.21%,主要集中指向于两种错误。如下:

错解1: 错解2:

错误率约占18.1% 错误率约占5.3%

而此题的正确算式是3+1+4=8(个)。为什么学生会出现这么高的错误率?这是否反映了学生对某些数学概念在建构方面存在缺漏?学生错误的产生是不是隐含着某些共性的原因呢?

【问:错例记录】

教学基础:学生已能比较熟练地进行10以内的连加计算,并能用1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且教材练习以及课堂作业本中都有类似“半文半图”式的解决问题。

教学用意:该题是在具体的情境(小朋友踢球)中出现的实际问题(一共有几个球),整幅画相当于一个数学小故事,目的是让学生再一次经历应用10以内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加法(连加)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经过对学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械交换,不明题意

学生将题中的问题当成信息,没有围绕问题来列式,问题意识不强。这说明学生对题中的问题和信息的认识还不清晰,他们的思维指向主要是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即使教师一再强调“题目告知什么?求什么”,学生仍不明题意。

2.感性有余,理性不足

由于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以情境出现,且情境丰富多样,所以学生在读懂题意和捕捉有用信息上出现困难,理解题意有偏差,往往不能完全按照图意来进行理性分析。再则,由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只让学生感悟不同的情境,缺乏整理和总结,导致学生找不到可以套用的解题模式,所以面对实际问题时缺乏正确有效的分析方法。如一幅图中左边有3个△,右边有2个△,学生往往这样编题:“一共有5个△,去掉3个(或去掉2个),还剩几个?”

3.审题习惯缺失,直觉思维泛滥

虽然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能给他们扣这样的高帽子,但在常规的练习中,哪怕是入学才半年的学生,也会有因为没看清题目、没读懂题目的意思,而仅凭感觉和经验来答题的现象,如上述题目就有不少学生凭直觉列算式解答。

4.计算不过关,存在计算障碍

针对错解2而言,学生的主要原因是连加计算不过关,因为看不见第一步计算的结果而容易导致算错。再细加回忆,在进行类似解决问题时,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出现“欲加却减,欲减又加”的现象。如右图所示的这道题,原意是已知总量为7,其中一个部分量为3,求另一个部分量是多少,目的是让学生用减法计算,列式为7-3=4,而学生列出的算式往往为4+3=7。通过感知,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结构顺序是( )+3=7,由于数字相对简单,学生可以轻易心算出( )里就是4,因此在头脑中就不再进行其他的加工活动了,直接按照这个顺序写出算式4+3=7。这种“欲减却加,欲加又减”的现象在低年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种做法究竟错没错?这样列示的学生通常能说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说明他们是明白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并能够正确计算的,但我们认为:学生没有分清题目中的已知和未知,因为按照约定俗成的做法一般是把已知数写在等号的左侧,把计算结果写在等号的右侧。同时,学生所使用的运算也是与原题截然相反的,应当用加法的题目学生用了减法,应当用减法的题目学生却用了加法。虽然在今后学习方程的过程中,左边的量和右边的量相等,只要找到这种等量关系即可,但低年级学生在解决该类问题时的策略不能模糊,答案更不能模棱两可。如果连教师都对答案模棱两可的话,难怪学生会做错了。

【切:错例分析】

为使学生真正在头脑中建构起该类解决问题的策略,同时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改进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的教学建议。

一、从图到文,让学生学会读题

1.要让学生学会从动画到文字描述数学问题

新教材充分借助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使信息趋于多样化和开放性,因此学生面对的往往不是现成的题,而是隐含着数量关系的彩色图片和人物对话,这样就对学生的读题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把图转化成文字,在读图中读懂题意,形成数学问题。如学习加减法的意义时,教材中出现了一幅幅简单且生动的图画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直观、感性的特点,教师可以把图画情境制作成动画,动态呈现图画信息,并引导学生用三句话的模式去描述一幅图或一个情境。如下图:

教师可在出示动画后,问学生:“你看到了什么?”通过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明图意,接着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找一找隐藏在里面的数学信息是什么,再找一找问题要求什么,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说一说。一开始,学生的说可能不规范、不完整,这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数学术语,如“一共”“还剩”“还有”等。同时,教师要规范学生的用语,如口头语“本来”就是“原来”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用三句话的模式来说。如上述两幅图,可以说成:“地上原来有3只小白兔,又来了1只小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兔子?”“麦田里原来有5根麦穗,拿走了4根,还剩几根?”在读图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概括出用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组成的简单问题。日积月累,学生会看图、会说图了,自然就理解了题意。

2.要让学生从符号到文字理解数学问题

从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开始,教材除了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外,还采用了大括号表示总数。如下图:

同时,教材在第6单元开始用“?”表示所要求的问题,甚至大括号和问号一同出现。如下图:

这样呈现给学生的是一道用符号、图画、数字相结合的题,大多直接给出部分信息和一个问题,另一个信息虽然是隐含在图中的,但是通过观察也不难找出来。在教学这一类问题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已经给出的信息表示的意思,指导学生怎样在问题情境中找到所需的信息,然后使学生明白符号在其中所表示的意义,如“?”就是指问题要求什么,最后引导学生把找出的信息和问题串联起来,完整地说出图意。

在第三单元中能比较好地解决上述这样问题后,对学生而言,无疑就积累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有效经验,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进一步提出解决原典型错例的教学策略。

二、多样解读,让学生厘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1.在图文结合中挖掘数学问题

在原典型错例中,情境提供的信息有图画也有文字,很多学生容易被图吸引,只顾着看图,去数图上的物体数量,从而造成信息选择错误。如“足球网中已经踢进去了3个足球”,题目中用文字“3个”来表示,还有4个足球在球网外,另有1足球正在踢进网的过程中。这样的信息显示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为难他们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看清楚哪些球是已经在球网中的,哪些球是正在踢进去中的,还有哪些球是没有踢进的,然后让学生把这些文字和图中的信息整合起来,看懂之后再完整地说一说,最后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几个球”。因此,这样的情境图,教师应让学生学会全面地看题,包括图和图以外的文字信息,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的全面性,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练说解读,让数量关系更趋清晰

数学语言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的载体,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实质上就是对数学语言的理解、掌握。因此,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说题意的方式,帮助学生明晰数量关系,最后正确解决问题。

如在原典型错题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问题出发,在鲜活的情境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突显其中的数量关系。如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图画和文字,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几个球”,就要把三部分球相加,即“已经踢进去的球”“正在踢进去的球”“还没有踢进去的球”,其中“正在踢进去的球”和“还没踢进去的球”可以通过数数的方法来获得,而“已经踢进去的球”是从图中数得的,还是看文字信息获得,这是学生的纠结之处。教师在这里要及时引导学生有文字不看图(虽然该题中图和文字的结果是一样的,但要考虑学生的后续学习),抛开图上的干扰信息,明晰题中的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让学生试着完整地表达题意,在说题意、说思维的过程中,尽可能让学生把简单部分说具体、把含糊部分说清楚、把省略部分说全面,从而厘清数量关系,领会其中的含义。

三、逐步分解,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训练

对数学教师来说,帮助学生解决一道题并不难,但贵在坚持,要让学生学会解决一类题。因此,全面、整体地从学习的长远性、整体性考虑进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类似原典型错题这样的解决问题,从学习解决问题开始,在后续的学习中,解决问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题型。这就要求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教材中的解决问题进行有效的梳理、解读,将加强教材研读、学会比较分析作为一种长期研究和坚持的教学策略来执行,让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对比梳理让解题更有趣

如原典型错题的错解1,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分步引导。首先让学生明白8-3-1=4这种方法的合理成分——用减法想加法,然后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分别说清8、3、1、4这些数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白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用减法是错误的,应该用加法进行计算。

2.变化呈现让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在解决问题时,有时面对大量的文字信息,一年级学生对分析题意失去兴趣。如果将一道题以不同的叙述形式呈现出来,或者改变信息、问题,或者一题多编,相信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如上述原典型错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诠释,达到梳理基本信息、概括题目内涵和厘清数量关系等抽象思维活动的目的:(1)说题意,厘清结构;(2)摆小棒,演示问题的形成过程;(3)画线段图,直观呈现数量关系;(4)创编生活问题,赋予算式新的含义;(5)去掉原题中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根据信息提问。这样教学,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精彩的生成出现。

3.强化学生主动反思的习惯

在学生列出他认为正确的算式后,教师要适时追问:“解决这个问题时,你为什么用这样的算式?这里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加出来的数(或减出来的数)又是什么?”同时,教师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用加法计算?这样计算是否正确?”通过问题深化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回顾反思的习惯,降低计算的错误率。另外,针对计算不过关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算式中用线标明计算顺序,并标注上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以此把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变成看得见的数,从而让学生克服因记不住第一步计算结果而无法连续计算的障碍,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学生在数学学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不能责怪学生,而要问一问学生,做好访谈,从学生身上找原因,同时也要问一问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教师只有优教,才能实现学生的优学。

上一篇:大象过河看图写话范文下一篇:心理与健康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