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2024-05-09

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共11篇)

篇1: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坚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3月31日)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我党自成立以来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也是我党长期奉行的工作原则。孔繁森,焦裕禄,郑培民等党的好干部,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困难,从而赢得了群众的敬仰和爱戴,他们的工作经历,就是对这一根本工作原则的贯彻与诠释。作为一名工会的领导干部,在多次参加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以后,深刻体会到工会干部就是要“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会组织开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的优势与机遇

(一)从工会性质职能来看:工会是联系党与职工群众的桥梁与纽带,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是工会组织的全部职责,职工的存在与壮大是工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理由。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这是中国工会宗旨所决定的,脱离职工群众,工会的一切奋斗和理想,不但都会落空,而且显得毫无意义。教育实践活动又一次提供了强化工会职能的契机与通道。

职工群众,以满腔热情为职工群众说话办事的实际行动,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从而更加广泛、紧密地把职工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为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坚持作风整建,努力践行从职工中来到职工中去

(一)深刻反思工会组织“四风”方面的突出问题 当前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作为工会这个群团部门许多同志认为“四风”问题离我们很远,本人认为工会也同样存在“四风”问题,不过表现形式和侧重点不同而已。从政治意识上看,极少数党员干部党性观念不强,缺乏政治敏锐性,不严格遵守制度,言行举止随心所欲。从宗旨意识上看,有的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缺乏全心全意服务职工群众的宗旨意识,不深入基层,不贴近职工群众,不会做深入细致的做职工群众工作,关心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不落实在具体工作上。从创新思维上看,有的党员干部不主动学习、不勤于思考,对中央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市县党委的战略部署以及阶段性重点工作,不了解、不掌握、不研究,工作理念保守陈旧,开拓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不足;有的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等靠要思想严重,形式主义过重,工作中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碰到难题往外推,遇到矛盾绕着走,缺乏“我能行”和“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的主体意识。从工作作风上看,有的党员干部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工作上怕吃苦、不求上进,有的只讲待遇、不比贡献,缺乏吃苦奉献精神;有的“慵懒散软”问题突出,态度不端、工作疲沓、方法简单、效率低下;有的工作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对基层实际情况不关注、所以,作为领导干部,最好的出政绩的途径就是把精力放到重点工作上、放到真抓实干上,不去片面地保荣誉、追求奖励。

三是进一步畅通为职工群众服务的渠道。要进一步探索“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党工共建”的新路子,使我们的工会工作在党的领导下扎实有效地开展。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切实履行维权基本职责,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努力创新工作举措,建立健全服务机制,扩大和延伸服务平台、服务渠道,把能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各种有效载体作为工作重心切实加以推进,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推幸福富顺建设。

四是认真做好党员干部模范带头实践和承诺。一是按照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敢于正视并解决自身问题,解决好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群众观点问题,解决好思想方法问题,解决好精神状态问题。真正从思想上、能力上、作风上自我净化、自我完善,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二是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真正把自己摆进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敢于担当,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深入调研,认真剖析,真转真改,既要作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推进者,更要作活动的参与者,形成领导干部身体力行、上行下效的良好风气,把教育实践活动做为切实改进作风的一次实践和承诺。

篇2: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论“实践”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意义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新的实践和新的经验不断进行理论思考和理论创新,正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要求,对国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新的判断和新的回答,形成了新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认识,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境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江泽民同志指出:“一切科学的理论,总是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中去,接受检验,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列宁主义是这样,毛泽东思想是这样,邓小平理论也是这样。”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源泉,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来看待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显著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性的体现。

“文革”结束以后,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开始的。通过这次讨论,使人们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的理解,恢复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位置。邓小平同志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的基础上,把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概括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人们对实践的理解并没有停留在实践标准的认识上,而是通过对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深化,进一步发展了对实践的认识。实践是人类的全部历史运动,既包括物质的生产活动,又包括精神生产活动。不能把实践活动只看成是认识活动的基础,更不能把实践活动归结为认识活动的一个环节。实践第一的观点从整体上贯彻了全部人类活动都是实践的观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以最广大人民的实践为理论创新的源泉,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理论创新的目的。”进一步说明了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把实践不仅作为认识论的基础,而且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1 作者刘三进,河南财经学院马列部副研究馆员。

步的基础。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高度概括的那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不仅表明我们党在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动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化。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判断,为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坚持党的先进性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定不移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又赋予它们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实践要求。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以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崭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开辟道路,积累经验,创新理论,发展实践。而且我们所面临的形势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的解体,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我们带来了许多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也使改革和发展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新矛盾和新问题,这些都迫切要求我们用创新的理论来指导创造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和时代课题进行实践探索的科学结晶。

二、与时俱进是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是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一贯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教条。运用这些理论必须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这些论述科学地阐明了理论与时代同步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由实践决定着的时代发展要求是理论发展的不竭源泉。实践没有止境,决定了理论的发展也没有止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强调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把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是对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丰富与发展。“与时俱进”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更加富于鲜明的时代特色;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能够始终适应迅猛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的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达到了一个

新境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不从书本、概念和抽象的原则出发,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实践创造的新鲜经验并上升到理论,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卓有成效地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反映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的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根据实践的新鲜经验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与时俱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深入发展的需要。从国内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成绩,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是,从世界上看,我们目前仍然比较落后,改革开放虽然缩小了我们同发达国家的距离,但是距离实现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在21世纪中期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仍有很大的距离,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改革和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矛盾和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在继续前进,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也要不断继续下去,永远不能停滞。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是要唤起全国人民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改革开放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改革开放中的经验,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与时俱进”,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和党的建设规律的总结。与时俱进就要把握规律性。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只能通过实践去把握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导致行动的失败。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实事求是,把握规律性,才使我们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道路上实现两次伟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高举旗帜的实践中坚持了与时俱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就是在“实事”基础上,即经过对国际国内形势及党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正确分析研究、概括总结,通过“求是”所把握的规律性成果。这些创新理论总结了我们党80年来的基本经验,体现了我们党对自身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成为新世纪指导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崭新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江泽民同志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上升到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的高度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科技、文化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国之道”。

三、在实践中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中,“实践”始终摆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把实践和创新紧密联系起来,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个鲜明的理论特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江泽民同志特别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社会要发展就要有创新,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创新的哲学基础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无限性、人类实践和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创新来自于人的创造性,是人的创造性的体现,它是人与生具有的品质。是实践品格中最活跃、最本质的要求。反映到思维领域,必然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在常人、前人基础上,灵活地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锻造出新思路、新见解、新结论,达到新境界。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实践基础上的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而这种一脉相承就是不断继承又不断创新的发展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最好的继承。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再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每一次的理论创新,都把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了一个新的境界。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等,而理论创新又是所有创新的思想前提。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把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是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理论,而这种创新和发展的动力就来源于实践。理论创新是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新突破,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新揭示,但还属于思想观念的范畴。创新的理论要成为引导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成为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必须转化为实践创新。因此,理论创新本身并不是创新的最高目标,理论创新本身也不是创新的完成;以理论创新来推进实践的创新,以实践创新来发展创新的理论,不断地把党和国家的事业推向前进,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创新的目的所在。因此,解决当前我们实践中的问题,推进党和国家的事业,迫切需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指导实践,把这一重要思想全面地贯彻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去。

《古文尚书·说命》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意思是说,人们认识一件事情,懂得一个道理,并不困难;困难的是把它付诸行动,把主观认识变成客观现实的活动。理论创新非常不易,将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更为艰难。如果说推进理论创新必须破除束缚人们

思想的传统观念,那么理论创新转化为实践创新就不仅仅是破除人们头脑中的过时认识和观念,而且还必须破除一些旧的体制和做法,必然会遇到旧体制下的既得利益者和习惯势力的顽强抵制。所以,把创新的理论转化为创新的实践,必须有坚持真理的大无畏勇气。

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中开辟前进的。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在新的历史条件和实践上进行探索与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客观基础,也迫切需要创新的理论,为实践创新提供进一步的理论指导。实践创新是基础,理论创新是先导,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社会主义事业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向前发展。列宁主义和俄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思想和中国革命的胜利,都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伟大成就。正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产生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场伟大实践创新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

篇3: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 谁是我们的敌人, 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我想换一种说法, 对于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 “谁是我们的用户, 谁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这个问题是从事互联网的首要问题。”

现在一说互联网, 就先提到商业模式, 一说商业模式, 就要问怎么挣钱, 何时盈利。其实, 商业模式是一个系统, 分为几个方面。第一是用户模式, 就是要回答谁是自己的用户, 给他们提供什么样价值的东西。第二是产品模式, 简单地说, 就是你要做什么, 不做什么。第三是市场模式。就是你要如何定位, 用什么样的手段去推广。第四是收入模式, 怎么把用户价值转换成商业价值。

所以, 谁是我们的用户, 做互联网产品的, 首先要回答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 都会不由自主地认为, 全世界的人都跟自己一样。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产品, 那就会把自己当作典型用户。当年大革命时期, 陈独秀认为产业工人是革命的典型代表, 所以他只能发动少数人干革命。毛泽东出身农村, 认为湖南的农民才是革命的典型代表, 结果他成功了。陈独秀不成功, 因为他把书本上的马列当行动指南, 典型用户是空想出来的。毛泽东成功了, 因为他到“用户”那里进行了调查, 了解到了实际情况。

现在的互联网用户, 跟15年前不一样了。那个时候, 互联网的典型用户就像我一样, 学计算机出身, 会编程, 喜欢互联网上出现的各种新玩意儿, 还喜欢看谁的东西做得好, 做得酷。今天, 像我这样的用户只占互联网人口中的一小部分。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老年人加入进来, 网民的学历越来越低, 低收入的网民占很大比例。这些用户一般是沉默的大多数, 不习惯在互联网上表达自己的看法, 也不愿意向厂商反映产品意见。还有很多方面跟我们做产品的很不一样。

像这些用户, 他们对产品的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 我们一定不能坐在房子里空想, 应该像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样, 放下身段, 放低姿态, 主动地去了解他们。比如, 在路边上看到农民工用手机上网, 在网吧里看到有人边吃盒饭边玩游戏的, 或者有小女生在玩劲舞团, 你都可以凑过去, 打个招呼, 问问他们上啥网站, 喜欢玩啥游戏, 喜欢看什么新闻。

做技术的人觉得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 有的人用居高临下的眼光来看普通的用户。这种心态是绝对做不出好产品的。其实, 心态这东西就是一层窗户纸, 一旦捅破了, 你就放下了自我, 真正融入到用户中去了。毛泽东还有一句话: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我把它改一下, 做互联网产品, 就要“从用户中来, 到用户中去。”

篇4: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从生活中来,并源于生活。生活,是一首诗,是一个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

我们用最质朴的方式表达我们的情感。而儿童,更是如此。他们的许多言语与经验、行动都来自己生活。我们的课程教学,要选取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与体验真诚地表达出来。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为了使学生能够获得真实的感受,《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了大量真实反映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照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都来到了书上,都走进了课堂。而课堂的活动其实也就生活的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出了"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实教学内容"和"拓展教学空间"的要求。也就是要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经过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相应的态度和能力。《品德与社会》正是在学生这样的发展基础上建构,并予以继续教育与培养的。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就是可利用的课程资源。一张合家欢的照片,可以回忆起浓浓的亲情;某一次队活动成功或失败的经历,有助于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所以,教师应善于发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来组织教学。

到生活中去,用于生活。 当然,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学生已有的经验上,教学要

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促进儿童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和深化学生的生活经验。而丰富与深化学生的经验也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实践。在课堂上学习与活动中养成的道德行为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总是要通过实践的检验的。所以学习时为生活服务的,只有生活受到了有效的指导,课程的学习才有了意义、又了学习的价值。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 学生的品德形成,往往不是从品德概念开始,而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 淡化教育痕迹,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真正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体验中如沐春风,达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所能面临的事情何其多,而这些并不能一一从教材中找到答案。《品德与社会》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就更要淡化教育痕迹。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些社会知识、规范和准则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态度,以及思考问题的取向。这些都是一个人必须具有的基本观点、基本态度,是他能够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并能在社会生活中不断获得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些态度和观点正是在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与体验中不断丰富及完善起来的,他们感受得这样真切,因此在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调动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逐渐实现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是这在阳光下幻化出无限美丽的源头活水。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真正成为沟通生活与学习的桥梁。

(作者单位:贵州省印江自治县第一小学)

篇5: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到实践中去

——尝试教学改革的点滴体会

摘要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通过语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语文和理解语文,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和作用。

关键词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注重实践 培养能力

现实生活既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学习语文的归宿,密切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使学生感受语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语文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要求通过把语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语文和理解语文,使学生感到所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趣味和作用。

一、创设生活情景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到处充满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语文问题,通过情景创设,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习的知识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同时让学生有所存疑,激励学生大胆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使课堂上的探究活动具有较大的驱动力。例如:学生通过参与实践式语文情境,自然而然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增强对语文的亲切感,培

养了学生对应用语文的意识。这样创设情境后,使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较快地走进了语文课堂。

二、紧扣生活实例 培养学生探究语文问题的能力

荷兰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语文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教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学生把现实问题转化为语文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的实际,转变“教教材”和“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学习的需要。在应用教材时,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语文信息资料来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让学生发现语文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用语文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从而使学生在自身的生活环境中无形地探究了语文知识。

三、注重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点之一。将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也会使学生感到语文自身价值的存在,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体地位。如:学生通过认真完成老师精心设计的生活化的练习和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应用了所学的语文知识,逐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技能,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语文方法和思想。

总之,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地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境,使学生自始至终处于积极参与,主动探究的学习最佳状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问题,养成用语文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学会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语文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真正对未来社会有用的人才。当你读书看报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进行心灵的传递;当你和别人谈话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表达你的意思;当你写日记或作文时,你想没想过语文在帮你传递你的感情?

语文好似因特网一般,它用一条条细长的丝线把生活的细节串起来,它则是主要指挥着生活的大脑。因此,生活需要语文,生活中就处处有语文了。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

河北易县易水中学初一年级梦予

语文,它无处不在:躲藏在人山人海的街头;游戏在广阔无边的大海里;隐身在丰富多彩的影视中。生活的每个角落都留有语文的足迹,不必苦苦寻觅,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大家都看过广告吧!一些保护环境的广告,例如:清除污染靓城市,从我做起强素质;人面天天洗,市容日日新;垃圾带走,美丽存留等。在宣传保护环境的同时,还使我们学到了语文,因为这些广告词语言精炼、优美,从整体看,比较流畅、押韵。增加我们的词汇量,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

在21世纪的今天,学好语文更是重要,语文是坚实的基础。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源泉,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把汉字写的熟练,美观,这样还可以表现一个人的道德文化,何况练字可以培养的人的兴趣,陶冶人的情操。学好语文,不仅是要学好汉字,练一手好字,还要加深自己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处世方法。学好语文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

生活离不开语文:语言是交流的桥梁,沟通的工具。生活处处有语文:在广告中,不少的修辞手法和好词佳句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生活中的语文不仅体现在影视上,更体现在繁华的街市里—现在的商店名也讲究语言的优美:卖春季服装的商店,就叫“春之韵”,以此吸引了顾客,这就是语言的体现。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都等着你去发现它,等着你去学习它……

“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默默无蚊

10、闲妻良母

11、领鲜一步

12、饮以为荣

13、快治人口

14、夏日的凉友,冬日的火伴

15、乐在骑中

16、随心所浴

17、烧胜一筹

18、痔在必得

19、衣衣不舍

20、咳不容缓

9蚊香;闻

10洗衣机;贤

11冰箱;先

12饮料;引

13药物;脍炙

14空调;良、伙

15摩托车;其

16淋浴器;欲

17电饭锅;稍

18痔疮药;志

19服装;依依

20止咳药;刻

世 界 经 典 广 告 语

好的广告语就是品牌的眼睛,对于人们理解品牌内涵,建立品牌忠诚都有不同寻常的意义。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耳熟能详的世界经典广告,是如何造就世界级的品牌的。

“生活处处有语文”是的,像空气般无处不在。小至平常的交谈,大至史书的记载,都离不开语文。

语文是博大精深的,汉字是古老中国的传统。可炎黄子孙们却极为不尊重它。

就像是在杂货店里吧,就老有“鸡旦”这东西卖;还有大概是喝了会令人生气的“气水”;摩托是一种现代的交通工具。在这样现代的今天,当摩托生病时,却找不到治疗的地方。在迫于无奈下,只好去“么托”维修所了。这是多么可笑啊!

语文就是汉字的堆砌吗?答案是:不是。除了文字,还有标点,标点能使一样的文字变成不一样的意思。不信,这就有这么一个故事……

唐朝时,有一个书生到一位好友家做客。谁知,下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这雨看起来要下上好一阵子。书生家离着儿远,又没有伞。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眨眼太阳就要下山了。好友又刚走开,他羞于直接开口让好友留他住下,便写了一张写有“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纸条,让下人交给好友。当下人回来时,只交给了他一把雨伞和刚才那张纸条。但上面多了两个标点,变成了“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书生为了面子没能说什么,只好拿着伞再雨中“漫步”,结果就因淋了雨染了风寒,死了。其实,当时他想说的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就是小小的几个标点,用与不用,用在那里,都要很讲究。

篇6: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没有一个教材和教案能适合任何学生。教师设计一节课,就是一次创造性劳动,教师应根据教学条件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确定恰当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设置合理的预期目标,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从临摹到创新,是一个坎。过不了这个坎,就可能永远停留在临摹阶段;过了这个坎,就会产生质变,就会脱胎换骨,就会有一种超脱感。

那么,怎样才算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呢,又应该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呢?

走进教材

走进教材就是要读教材,从“走马观花”到“下马看花”,读懂教材。在读教材之前,还需要对教材的性质有准确的定位。教材是什么呢?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基础,是师生完成教与学双边活动必不可少的媒体。读懂教材就是要把握教材的“序”,熟悉教材的“ 题”,吃准教材的“点”。教材的“序”包括教材册与册之间的序、整册内容的序、本节内容的序等。教材的“题”包括教材中的题目、教材中的案例或例题。教材中的题目大多承载着编写者的鲜明意图,尤其是以活动命名的章节;而对于每一个案例的内涵和关联的内容,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吃准教材的“点”就是要了解其重点、难点、本质,以及本节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等。其实,确定教材的重难点并不难,具有突出作用的内容就是教学的重点;大部分学生理解或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容易出现混淆的错误问题就是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与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有关,教学难点与学生的认识有关。吃准重难点可以通过换位思考和多读教参来解决。

大部分教材内容的逻辑结构是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的过程。把握教材可以通过对课标或指导纲要的学习来提升理念,通过多读资料来丰富认识。读懂教材的过程又像是一个知识积蓄的过程,建议教师不仅要读教材,还要博览群书,在对比中发现问题。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就是这个道理。例如,在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节中,从教学内容来看,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其顺序为“明确任务需求”、“建立表格”、“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呈现报告”等。而通过学情分析,这个顺序已经不再适合高一的学生,因为学生在初中时大多已经会建立表格和分析计算,而作为知识点之一,制作图表又十分容易。那么,如何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呢?

走出教材

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包括课后反思和课前反思。走进教材并且读懂教材后就应该走出教材了。走向哪儿去?当然是走向生活,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这里首先要懂得反思一些基本问题 :我所教学科的价值是什么?这门学科要留给学生什么?留给学生永恒的东西又是什么?这才是教师要思考的本质问题或追求的目标。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教材的知识点所困扰,把思考的重点放在了怎样寻找新颖的案例或例题上,却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实际上,教材中的很多案例并非为教学量身定做,它本身也是来源于生活,进入教材后,才增加了一种所谓的“教学价值”。教师应该清楚的是,教材并不是我们教学的内容,它只是我们教学的载体。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隐藏在教材中,这说明教材的教学价值定位极具灵活性。也正是因为这样,才给教师们带来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空间。在浙江师范大学曾经听王基一教授说过,信息技术课不能只是给学生最前沿的东西,而是要教会给学生最基础的东西、永恒不变的东西,尤其不能只是停留在应用的层面上。是的,很多应用的东西甚至可以无师自通,或者通过学生以后的自学解决。而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才是我们教师要教给学生的。那么基础到底是什么呢?在用计算机扫描试卷时,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经过简短的培训,很快就掌握了扫描软件的使用。而很多数据的修改或查询却需要在SQL环境中进行,正是这个数据库支撑着扫描工作,我想这个数据库就是基础,就是我们应该教给学生的。

当搞清楚了学科性质以后,接着就要具体到这一节课的性质了,那么这一节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 知识,显然不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是教学的重点。再回到前面“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中的例子,表面上看,教材从案例出发,带领学生制作数据源,再制作了一个图表。那么,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可不可以说就是教会学生制做图表呢?显然不是,由于制作图表的过程没有什么难度,如果教师过多地在这个问题上纠结,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按这个思路下去,即使学生做出了各种类型的图表,也不能算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我们不仅要熟悉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因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设计都离不开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那么本课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呢?如果我们还只是停留在要求学生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地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表达意图的层面上,就好比刻舟求剑。因为学生的已有知识较滞后的教材已经发生了变化,昔日的知识点可能已经不在了。这里让学生体验图表的特点、学会用图表语言说话才是最重要的。

建模modeling 可以设想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可由一些基础模型组成。相应地,信息技术教学就是围绕学生建立模型和使用模型的活动展开的。

思维导图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在近些年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学习和接受。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无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其实,所谓的教学设计建模过程也就是这个过程。

建模总是从观察生活现象开始的。通过观察,确定信息技术体系并对之进行描述,即画出体系图解。体系图解除包括体系内在组成部分、外在环境以及内外因果联系等,还包括体系内部间相互作用、体系外部与内部的相互作用、变量间关系和变量之间的因果联系等。模型构造离不开描述工具,最常用的是口述、图示、图表等。还是以“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为例,这一节有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图表。其中有柱状图、条状图、折线图、散点图、雷达图等,这些表达的重点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如果用思维导图表达就非常清晰,整个网络以“你想展示什么”为起点而发散,使人的思路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建模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对系统实行最优控制。通常情况下,教学设计根据内容不同,选择的载体也略有不同。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内容用文字叙述,而教学的设计意图、注释、脚注等用表格式表述。而对于教学过程,大多教师仅仅只能从文字表述的顺序上反映出来,并不擅长用一个专项来表述。实际上,教学过程最好有一个简明、扼要、清晰的形式来呈现模型关系,而根据模型建立流程图是一种较为方便和有效的方法。

“ 教学流程图” 顾名思义是关于教学过程的流程图,它是框图式教学系统设计。比较文本式和教学系统设计表格式教学系统设计来说,框图式具有结构清晰、易于从整个过程把握的优点。教学流程图不仅可以精确表示课堂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顺序,还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的蓝图;不仅可以直观地显示整个课堂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比重,还可以把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简洁地呈现出来;它也可以较好地反映出教师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层次性等。教学过程流程图是浓缩了的教学过程,层次清楚、简明扼要,从整个流程中,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些问题:知识是否得以掌握,技能是否得到训练,能力是否获得培养,智力是否得到充分发展,情感是否得到交流,等等。整个框架使读者和自己都一目了然。

建模法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过程的特点,可以实现由讲授演示教学法到探究学习教学法的转变,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转变,实现以教科书为基础到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转变。但是建模法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能对整个知识模型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所谓“厚积而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当然,教学活动有时候并非完全按照我们预设的进程去发展,它还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等特点。实际上,课堂因动态生成而精彩,我们评价一节好课的指标之一就是要看看有没有课堂动态生成。课堂动态生成越多,说明学生主动思考的问题越多,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就越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但精心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

篇7: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本站推荐)

一、精品引导

我们多学的文章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适合学生口吻和知识水平的经典例文、范文。可见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精彩的一面。值得我们学习的一面,怎么样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面,学习作者的观察手法,精彩片段的认真分析、讲析、赏析事故学生领会,体悟作者写作方法的一中有效途径。如我在讲授《风筝》一课时就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认为哪一段写得十分精彩,学生很自然的就能找到文章的“天空中的风筝……仿佛在宇宙中飞行……”怎样使学生的作品也能如此精彩呢?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说得非常正确,但文章如此生动,有什么绝招吗?同学们思考片刻后,有的同学发现了其中奥妙,迫不及待地举起手来说:“老师这一段中作者运用了很多比喻。”我说“对了”这仅仅是其精彩的奥秘之一,你还能发现什么?学生在认真的品读后,说:“老师,几个比喻句连在一起使文章看起来很有气势。”我说:“你真聪明,你发现了新大陆,了不起。”同学们这种写法叫排比,同时你们看文后还给我们留一个长长的省略号,让我们去放飞想象的翅膀,使人有言犹未尽,回味无穷之感觉。我们在写作文时也应使自己的作文有闪光点、精彩处。同学们能不能自己写一段话也用上以上这些手法使字的文章光彩夺目呢?自己把作者设写完的话补充完整。同学们展开想象写出了“随风飘动的孙悟空(猴子)高举了闪闪发光的鑫箍棒,好像在说:“呔,妖坚哪里逃”等优美的段落,由此可见不是学生写不好作文而是教师指导的是否到位,具体,是否真能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二、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三、观察写作的必由之路

即便是如此,学生在写作中往往会遇到“无米下锅”的问题。学生的生活范围是极有限的,这种有限的生活范围又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迟钝和麻木。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让他们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和物中,要努力体会出一点使你心动的东西来。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因而,引导学生学会真实的写作首先是要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二要多提醒,提醒学生及时的动口说、动手写。三要引导学生用自己敏锐视角和触角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用自己的口吻述说自已的感受,喜、怒、哀、乐。四教师要多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步入五彩的生活,如组织学生们在课前5分钟发布简明新闻,每周搞一次焦点问题评说,定期组织读书心得交流、资料积累展览和小记者采访,搞一些社会调查、课本剧创作表演、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们的作文训练提供丰富的源头活水,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积累较为丰富的写作素材。

四、积累让文章熠熠生辉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常言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文章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小学生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①学生通过读课外书。《鲁滨逊飘流记》《爱迪生的故事》《海底两万里》《武松传》《康熙大帝》《三国演义》②有选择地收看适合儿童的电视节目,如“动画城”、“大风车”、“电视散文”、“东方时空”等节目采集素材。③也可以通过上网,搜集素材。网络是一床魔毯,为孩子打开了通向遥远世界的窗户,让孩子更快、更有选择地接受到更新的信息。

“聪明在于勤奋,作文在于积累”,同学们用笔记本,搜集材料,建个自己的“百宝囊”,作文时把材料从“百宝囊”里搬出来,何愁写不好作文呢?

(原创作品)

从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文章中来到写作中去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篇8:从情境中来到情境中去

(课堂实录片段)

师:那好, 我们就别做了, 先编一个问题情境。

生: (学生好奇, 但不知如何编)

师:就根据这些算式呀!比如说17×23-7×23中的17×23, 我们该怎么编呢?

生:四 (1) 班有17包水果糖, 每包23块。

师:好!继续。7×23呢?

生:四 (2) 班有23包水果糖, 每包7块。

师:同一问题情境中的23, 合适吗?

生:四 (2) 班有7包水果糖, 每包也是23块。

师:那么, 减号该怎么叙述呢?

生:四 (1) 班比四 (2) 班多。

师:棒极了。请完整地叙述一遍。

生:四 (1) 班有17包水果糖, 每包23块;四 (2) 班有7包水果糖, 每包也是23块。四 (1) 班比四 (2) 班多。

师:非常好。大家一起叙述。

(学生一起叙述。)

师:很好, 再来一遍, 并提出数学问题。

生:四 (1) 班有多少块?四 (2) 班有多少块?

生:多几包呢?

生:是多少块?

师:好, 大家再试着把其他算式的问题情境编出来, 然后小组内交流, 再提出问题。

这时, 学生很好地完成了这组练习。这个案例引发了我的思考。

1“.到情境中去”顺应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阶段, 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大多还基于在对具体事物直接属性的认识基础上, 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 仍需要若干次对感性材料和生活经验的重复感知, 而非一次“从情境中来”就能一蹴而就。教学素材的呈现和教学过程的实施, 实现的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本案例尝试“到情境中去”, 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再认识过程, 这既是学生认知的过程需要, 也是认识规律的必然。

2“.到情境中去”使学习数学获得现实的支撑。本案例尝试“到情境中去”, 让学生从数学算式“17×23-7×23”回归到“四 (1) 班有17包水果糖, 每包23块;四 (2) 班有7包水果糖, 每包也是23块。四 (1) 班比四 (2) 班多”的问题情境, 并通过“大家一起叙述”和“再复述一遍”, 使学生重温和体验, 获得学习数学的直观支撑, 从而进行依托现实的观察、思考、判断, 进行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 找到计算的捷径。

3“.到情境中去”实现了课堂的生动有趣。小学数学课堂还必须充分考虑小学生注意品质的阶段性特点, 在课堂的生动有趣上有所作为。本案例回归数学情境, 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因为有了生活经历、现实背景的依托而直观、生动、有趣, 不仅有助于刺激学生的感觉、体验、思考等认识活动, 吸引学生的注意, 更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9: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从生活中来

“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小学品德教材是基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而设计的。它所包含的知识都来源现实生活,都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概括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在讲授书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我们应通过生活中的真实故事对这些知识加以诠释、例证,缩短教材与儿童的心理距离,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消化、吸收书本知识。

例如,引导学生感受重大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认识自然灾害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人类难以避免的,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近年来有关世界各地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在课堂上,相机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发言,有的学生说,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震造成两千多人遇难及大量财产损失;有的说,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该国有观测纪录以来规模最大的地震,引起的海啸也是最为严重的,造成大量人员财产损失;有的说,2012年3月1日,多起龙卷风袭击美国中西部地区,造成十多人死亡,百余人受伤……接着,笔者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几个火山喷发、震后惨象及龙卷风肆掠的画面。为增加学生的现实观感,笔者特意播放了一段1991年我们江苏省大部地区遭受洪涝灾害的画面。一件件真实的案例,一个个鲜活的画面,无一不来自我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它们使学生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二、到生活中去

回归生活是我们所遵循的课程理念。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它是指教材的编排以及教学要从生活世界出发,不要脱离儿童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又指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应用到他们自己的生活中去,使课程延伸、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学的作用辐射于整个生活,以改变学生的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使他们形成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回归学校生活

学校生活是适龄儿童的主要生活。在学校里,他们不仅学习了许多的书本知识,更通过各种活动开阔了眼界,磨练了意志,学会了交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学习生活彻底改变了孩子的一生———很难想象一个未上过学的孩子在当今社会能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所以,学校生活对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学校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他们在学校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人生观。

例如,为引导学生体验合作的快乐,从而喜欢合作,懂得人和人之间需要合作,知道怎样合作,体会合作的好处,学会在实际生活中更好的与他人合作,要强化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生活中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则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为此,在教学之后,笔者给学生安排了这样一次课外活动:请大家课后开展一次二人三足二十米跑活动。以最先到达终点的那一组为胜。通过这一活动,大家就会发现,最终获胜的一定是配合最默切、动作最协调的那一组。以往的合作活动,对学生来说,大多是无意注意多于有意注意。但学习了这一课后,开展这一活动,对他们来说,则是有意注意多于无意注意了。他们从中一定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的,其合作的意识一定会得到有效强化的。

2.回归家庭生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第一次学会了说话,学会了吃饭,学会了走路……正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第一次懂得了亲情,懂得了关爱,懂得了尊重……正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第一次感到了温暖,感到了满足,感到了幸福……因此,引导学生把书本知识与家庭生活联系起来,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为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心事,使父母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引导他们认识到应该把父母作为自己倾诉的对象,和父母之间建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从而拉近和父母之间的距离,在拓展学习环节,教师可启发、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想跟父母说的心里话。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学生布置一道特别的作业:请大家真正把父母作为自己最亲近的人,把自己最想跟他们说的话大胆说出来这一别具一格的作业,既强化了学生的沟通交流的意识,又强化了他们的亲情意识,更培养了他们积极的生活态度。

3.回归社会生活

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和知识水平的日益提高,学生逐步成为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实践者,逐步承担起日益重要的社会责任。因此,引导他们把书本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为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生活周围存在的危险,回家路上应该注意的安全问题;初步认识最基本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设施;确立自立、自护、自卫的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生活实践能力。在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实地识别红绿灯、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等交通标志;可组织学生来到十字路口,观察这里的交通情况,或学做交通协管员;可组织学生到当地交通管理部门,了解当前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样做,既消化了书本知识,又强化了安全意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交往能力,更使他们感受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真可谓是一举多得。

篇10:坚持从职工中来 到职工中去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每一节课的导入部分,要精心选择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例如,笔者在进行新课 导入时,安排了“一分钟新闻资讯”,让学生在熟悉时事热点的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各抒己见,从而培养他们关注生活、了解社会的意识。再如笔者在课前导入时播放一段关于上海世博会精彩展馆的视频,美轮美奂的建筑群搭配着歌曲《大中国》,有效营造热烈、活泼的课堂气氛,为这堂课开了好头。有时笔者还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一个哲理小故事,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的学习。这些新闻资讯、视频、故事等,能激发学 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课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激发智慧的火花

当今,初中思想品 德教学脱 离生活的 现象十分 严重,教学目标过于“理想化”,教学内容偏重理论,而教学手段又比较单一,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事实上,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应切合生活实际,教学方法也应该丰富多彩,而开展课 堂活动可 以成为学 科教学的 重要形式。教师在课前如果能够精心备课,认真钻研 教材,课堂上合理组织学生,用心设计活动流程,再加上适时调控,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有教师在进行《法不可违》的教学中,通过“情景体验”“写一写”“辩一辩”等活动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情景体验”部分播放了原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落马的录像,“写一写”部分安排学生看书中的“情景”一、二、三,并让学生根据课本材料,将备选答案填入表中。(多媒体展示表格和备选答案)

备选答案:A.行政法;B.民法;C.刑法;D.行政制裁;E.民事责任;F.刑事处罚;G.行政违法;H.民事违法;I.刑事违法;J.较轻;K.较重;L.严重。

“辩一辩”部分,让学生根据上文填写的内 容,进行辩论。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法、守法的意 识明显增强,懂得生活中处处都有法,谁都不能违法,犯罪必受惩罚的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法律的尊严以及法律对于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从而立志做一个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三、课内课外相结合,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实效

思想品德课程的宗旨和最高价值是促进学生良 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但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难以实现这一目标的。因此,思想品德课必须将课堂教学由课内延伸至课外,通过课内外相结合,使社会大课堂融入思想品德课之中,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时空养成良好的品德。

1.创新教学形式,让课堂不断延伸

我们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加强思想品德课的教育教学效果。比如可以把思想品德课里面的内容,通过改编成情景剧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我校举办的思想品德学科课本剧展演,就是把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剧情之中,演绎了一幕幕动人的课本剧。学生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语言、精美的服装道具,完全将自己融入剧本的角色之中,将剧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演绎得淋漓尽致,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再如可以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朱永新教授倡导“学校要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这有用的东西就包括良好的习惯。而全国近两千所践行该理念的学校,据此推行21法则,开展“每月一事”的实验项目,帮助学生在一个月中培养一个好习惯,这就是思想品德学习与生活相结合的典型范例。

2.着眼未来,让思想品德课内容服务于生活

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中如果仅仅满足于课本知识 的学习,把课堂知识、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割裂 了,那么课堂的学习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能仅仅满足于低层次的学习,还要进行有效的提升。如何进行有效的提升呢?就是让所 学的思想品德知识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例如在讲授《人生命的独特性》这一章节的时候,通过讲授生命具有独特性以及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之后,学生明白了不同的人因为具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品质,就会有不同的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也不相同。然后向学生提出要求:大家从出生到现在,每个人走过的道路是不同的,那么大家有没有规划过自己的成长道路呢?请根据自己特点、个 性、兴趣、爱好、特长、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分析,为自己设 计一棵未来的生命之树。教师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红色空白卡片,让学生把内容写在上面。最后教师也适时送上真诚的祝福:祝愿所有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尽情地展 示自己的 个性、特长和 能力,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样就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成今后成长道路上的动力,从而提升了本节课的教学层次,让课堂充满了灵动之气。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需要通 过写倡议 书、设计行动方案或者制作感谢卡等方式,指导学生今后的行为,从而让我们的课堂更好地回归生活,为生活服务。

篇11:从队长中来到队员中去

队长学校确立了“从队长中来,到队员中去”的宗旨,每年一期,每周一次培训,每月一次实践活动,聘请专家组成导师团队实施队干部培训课程,定期组织队干部自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队干部关注社会,使队干部拥有适应社会发展所具备的品格与能力,注重对队干部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一、从队长中来——“大师资 聚合式”队长培训课程

从2009年至今,队长学校已经坚持举办了七届,培养了千余名少先队小干部。每一期的180多名品学兼优的队干部学员,是通过11个县(市、区)少工委组织层层推荐和自荐竞选相结合的方式,在温州70万名队员中选拔产生的。

本着大培训、大教育、大师资的观念,队长学校建立了校务委员会工作机制,由温州团市委副书记、市少工委主任担任校长,活动中心主任和总辅导员担任副校长,学校设在青少年活动中心。

队长学校培训内容涉及少先队基础知识、基本礼仪、少先队活动设计等。同时注重对小干部各项技能的锻炼,如演讲主持、摄影、新闻采编、活动组织能力等,以此提高队员的综合能力。学习方式多样化,一是倡导“队长向书本学”,队刊队报人手一册,队长通过阅读《队长手册》,自学队知识,撰写读书笔记,制作书摘小报,进行工作反思,以头脑风暴、知识竞赛、热点观察、辩论赛等各种活泼的形式进行队知识的巩固与内化。二是倡导“队长向专家学”,由导师团队按照培训方案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集中授课与互动交流。导师们用他们丰富的队工作经验,精湛的讲课艺术,巧妙的沟通能力,为队干部们答疑解惑、传经送宝。三是倡导“队长向社会学”,服务实践成为了贯穿队干部培养整个过程的重要方法。让队员们走进公园社区、偏远山村、希望小学、部队军营中,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体验与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关系,丰富多样的服务岗位上接受训练,主动体验,亲身感悟,带动身边的队员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根据课程设置、实践活动与队长自主活动的需求,每期培训结束后,队长学校通过队员考勤、学习体会、爱心劝募、少先队活动设计、红领巾小提案、社会实践等方面,评选出一批优秀队员。特别优秀的少先队干部破格录取为温州市红领巾理事会的理事。经过学习培训,队长学校全体队员开阔了视野,收获了快乐、知识和友谊,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很多队干部都成为各县、各校的少年领袖。每届队长学校中的优秀学员,都有机会申请成为光荣的“小小留校志愿者”。表现优异的“小小留校志愿者”不仅有机会担任下一届队长学校竞选活动的小评委,还可以参与各种少先队主题活动的表演,担任下一届队长学校开学典礼的小主持人,为新队员们排忧解惑等等,这不仅有效地锻炼了队员们的综合能力,更是队校文化的一种接力与传承。

如今,温州市的11个县(市、区)建立县、校两级队长学校,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全面纳入常态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培训体系,实现了在市级层面内发挥自身优势,整合各种校外教育资源,优质开发少先队队长学校课程建设,“市、县、校” 三级资源可跨区域“漂流”。

二、到队员中去——“火车头 智多星”队长实践活动

队长学校通过开放式办学、实践型训练、启发式辅导、模块式教学,团队化项目合作,个性化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队长。抱着“从队长中来 到队员中去”的宗旨,队长学校引领队长争当“火车头”,勇做“智多星”,带领更多队员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实践活动。

队长们争当“火车头”,带领队员开展活动。他们组成小小市民监督团,走上街头巷尾,将不合理、不诚信、不文明、不规范、脏乱差的现象一一记录,及时进行监督和报道,还号召身边的队员们一起积极投身到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中来;他们发起希望工程劝募实践活动,发挥领导才能,积极组织、带动队员共同参与,分组走上街头,走进公园和社区开展劝募活动;他们在“国学堂游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带头探寻温州历史古迹、寻找温州历史名人、寻找温州地名故事、寻找温州民俗文化;他们参与“领航时代的合格小公民”微队课的策划和组织,发挥小骨干的作用,和队员们共同在少先队活动课程中成长。队长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为美丽温州、幸福社区贡献力量。

队长们勇做“智多星”,自主策划学校活动。队长们带着责任回到自己的学校,主动联系校长和少先队辅导员,提出活动申请,递交活动方案,组织创新活动。队长们所在的学校纷纷给予支持,少先队辅导员更为有了得力助手而欣喜。“红领巾日行一善”“红领巾志愿行”“红领巾小导游”“我的社区我做主”等由队长们自主策划、自行组织的各校少先队活动层出不穷。队长们在各自的少先队集体中挥发出越来越大的能量,他们的担当感染了身边的队员,他们的智慧带动了更多的同行者。少先队员们积极争当社区环保宣传员,努力争做公园环保小卫士,华丽变身道路清洁小能手……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每一个角落,少先队员的善心打动着每一颗心灵。

上一篇:国资资产监督管理系统下一篇:大班音乐优秀教案《颠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