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

2024-05-22

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共6篇)

篇1: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

拉丁美洲民主化进程中的美国因素

19以后,美国开始逐渐改变对拉美赤裸裸的大棒政策,实行软硬兼施的.政策,在保有军事优势和威慑的同时,加以“金元外交”,从而开了以“促进民主”为名义和目标,维护本国根本利益的政策之先河.冷战期间,为了防止所谓“共产主义扩张”,美国长期与拉美的独裁政权结盟,甚至颠覆拉美的民主政府.1974年以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促进民主”确实给拉美国家的“民主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然而,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一直是美国的战略安全和经济利益,而不是为了“促进民主”.拉美国家民主化的经验和教训表明,不能照搬美国等先进国家的经验和模式,而应该主要依靠自主创新,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民主制度.

作 者:钟熙维 杨建民  作者单位:钟熙维(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杨建民(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北京,100007)

刊 名:拉丁美洲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LATIN AMERICAN STUDIES 年,卷(期): 29(5) 分类号: 关键词:民主化   美国   战略安全   经济利益  

篇2:美国民主进程若干思考

1 美国民主建立的条件

民主的原义是“民众的统治”, 或者说“大多数人的统治”, 来自于希腊语。对于民主, 解释众多, 美国思想家约瑟夫·熊彼得认为, “民主是政治决策的一种制度安排, 是由人们定期选出政治精英进行统治的制度。民主政治的核心程序是公民通过竞选来挑选领导, 个人通过竞选而得到政治决策的权力”。

美国民主的建立是与平等的思想密切相关的, 正是因为平等思想的广泛传播并被人民所普遍接受, 才使民主的建立有了很大的可能。在美国, 平等的成功实现并非一帆风顺, 它是在一定的制度空间内, 通过人们不断的抗争而得来的。同时, 正是有了斗争的自由性才使平等的实现有了理由。所以两者之间是相互依附的关系。

经过独立战争, 美国成功从英国脱离并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在此情况下, 无论其发展成为怎样的政治体制或政治制度都有一定的可能性。但是, 开国元勋们主要想达到的成就却是“权力制衡的最大化”。因为绝对的民主制也可能是暴政的一种, 在经受了奴役和侵略之后, 美国民众不想再用独权的君主制来统治国家, 因此权力之间的制衡就成为了人们最终的选择。将不同的权力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机构, 通过相互之间的制约和约束来达到权力之间制衡的最大化。而这种形式, 相对于欧洲英法等君主制国家来说, 三权分立, 权力制衡也是一种创新。

民主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成河中势不可挡。而美国的民主制度史就是民权不断平等化的历史。平等化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化, 另一个则是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政治权利的平等化是指政治权利的不断延伸, 刘瑜曾经这样形容, “美国政治权利的蔓延犹如水滴一样慢慢下渗, 再开始沿着平面蔓延”。而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则是指不断出现的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不同阶层的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

但是民主的进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也是美国民众不断摸索, 不断抗争的最终结果。随着民众民主意识的提升, 民众开始选择不同的方式争取民主权利, 从而促使政府开始做出改变。有时, 政府的改变是由民众靠革命来实现的, 有时是由来自民众的压力而不得已进行的政治改良, 但是美国政府也会主动出击为防患阶级或种族矛盾的激化而寻求变革。

2 美国民主的特点

美国在立国之初就把“天赋人权”和“人人平等”载入宪法, 而平等又为民主的传播奠定基础, 因此美国民主是与平等观念密不可分的。美国政治中存在的三权分立的制衡体系制度就像一个平衡的三脚架一样相互支撑、相互制约。一旦有哪一个方向发生坍塌或者倾斜, 另外两个支撑点就会立刻感知并及时做出纠错, 从而使这一结构始终保持平稳。在这样的结构中, 三个支撑点公共托起一片平整的土地, 从而为民主、平等、公正、法治等这些植物在“肥沃”的土地上开花结果。

美国的宪政体制运行过程中, 突出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天赋人权”的理念。“社会契约”思想所强调的就是按照宪法治理国家, 强调法治原则在政治盛会中运用和实施, 强调人民有权力建立政府并制定和更改宪法与法律, 同时也强调每一个公民都应视遵守宪法和法律为自己应尽的神圣义务。“天赋人权”则对国家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雄辩的声明, 指出公民在国家机器内所具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利, 国家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政府则是为了保证人民、社会的公共利益而设立的。

在美国的历史进程中, 美国民主思想不仅停留在政治制度层面, 还延伸到了经济、生活等多个层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民主进程推进的过程中, 经济基础也在发生的巨大的变化。经济民主作为美国民主的一部分, 是政治民主概念的外化或扩展, 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和运行状态的真实反映。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垄断主义经济, 但是经济民主层面的经济民主真实目的却是通过经济的高速运行和发展, 建立公共、平等的财富分配制度和原则。经济民主在我国也得到了实行, 根据我国的发展模式, 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经济民主思想。此外, 在经济民主发展的过程中, 优秀的企业管理能力也作为一种先进的思潮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效仿和学习。美国民众自由、开放、创新的精神也在这一过程中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不拘一格、锐意进取、注重失效的职业精神也成为企业管理的一种精神内涵。

3 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启示

美国民主制度的产生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条件, 它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而每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建设也应当是如此。张友伦认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具有美国特色的民主制度, 它符合美国的历史条件和国情, 但它绝对不是一种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制度, 他又有点, 也有缺点, 甚至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因此可借鉴, 但不可以照搬, 更不能作为衡量民主化程度的准绳”。因此可见, 美国的民主制度绝不是一个普世的规律。

民主之路艰辛漫长, 每个人都有责任推动民主化的进程。在政治发展过程中民主的标准答案没有固定模式可以遵循, 应该加强的是民众的政治学教育, 只有通过教育性和启发性的政治学教育才能实现民主的传播和民主的广泛传播, 不同的政治制度和不同体制的运行会有其适应的民主。

谦虚和包容性的心态是我们政府一致推崇和持有的心态, 在比较不同社会文化, 不同政治制度和运行体制下的民主的同时, 也应该包容民主进程中所带来的一切结果, 解放思想, 打破固有的伦理观念, 加强民众对民主意识的培养, 推进民主思想的进一步深化。

我国民主制度的建设一定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 坚持适合中国的民主之路。在深化改革的阶段中, 听取民心, 获取民意, 体察民情就能建立起适合民主发展的肥沃土壤。

摘要:美国民主制度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民主的“典范”, 也是美国独立战争之后政治制度的一个创新。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 有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与完善之后, 美国民主制度也逐渐成熟, 民主思想也在美国民众的心中不断扎根。

关键词:美国民主,美国民众,制约与平衡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2]刘瑜.民主的细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0.

[3]赵一凡.美国的历史文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9.

篇3: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世界民主化;民族国家;国家主权

中图分类号:D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6-0005-03

一、全球化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了国际社会的全球观念

一般意义上理解,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从字面上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子命题,是全球化的内容。

关于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1]45根据该定义,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生产与贸易国际化、经济资源全球范围内流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不断融合、各国各地区贸易和投资政策协调化一致化、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经常化制度化等方面。总体而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具有连续性、不平衡性和系统性的特征。作为跨区域的贸易、资本、信息、市场、企业和人口的扩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经济交流进一步加深的过程,另一方面也是国际经济关系和行为重新组合并不断系统化的过程。

经济全球化趋势之下,国际社会的全球观念不断增强。对于全球化的内涵,理论界已经形成如下认识:其一,全球化是个有整体意义的概念,有必要从时间、空间以及内容等方面,采取系统、全面、动态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考察;其二,就人类社会演进的历程而论,全球化的最终状态与归宿尚难定义,或者说,全球化是个发展过程;其三,从空间方面看,全球化问题涉及不同民族、国家以及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其四,全球化的内容主要在于不同民族、国家在诸多领域加强沟通,达成共识,遵守共同规则和采取共同行动等方面。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探索,加强了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

20世纪50年代,世界上就出现了地区经济集团。此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继建立起一些地区经济组织。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是在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和有限的国家之间联合起来的经济组织。其目标是不同程度地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资本、商品、劳动力及劳务的自由流通,并协调国家之间的经济政策。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按其发育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类: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和经济联盟,如北美自由贸易区是自由贸易区、东南亚联盟是关税同盟、欧盟是经济联盟。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和经济联合组织,无论数量还是规模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在体制、机制方面出现了多样化和跳跃性发展的特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在世界经济发展日益走向整合并趋向于一体化的形势下,各国纷纷加强经济合作,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大区域经济组织的形成与发展,更集中反映了世界区域经济合作的潮流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三)国际社会协调应对全球性问题,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进一步全球化。当代资本主义矛盾依然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充满了不平衡、不协调、不稳定和危机问题。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导致发达国家经济连年的衰退。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国际社会拿出更大的勇气来加强协调与合作。与此同时,当今世界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等带有全球性特征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必须加强协调与合作,共同应对[2]10-17。

国际关系的调整与改善,核心是利益关系的协调。政治利益的核心是权利,经济利益的核心是资源。国际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分配,实质上就是国际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在国家间的配置和重组过程。不同国家对于政治权利和经济资源的诉求存在区别,在国际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分配方面必然存在诸多差异性。国际政治经济领域的矛盾与冲突,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权利和资源展开的。

改善国际关系,不仅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性问题的内在要求,而且是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应有之义。国际关系民主化,从国际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一般原理来看,首先要求建立国际民主机制。而世界各国之间改善关系、消除敌意、不同民族国家和睦相处,无疑是建立国际民主机制是基础和前提。

总之,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的联系不断加强,促进了世界各国在相互交往当中加强协调与合作。通过相互间的磋商谈判、签订经济协定,并通过国际经济组织和国际经济准则,解决彼此间的贸易合作和贸易争端问题,进而共同协商解决全球性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不仅如此,从民族国家社会政治体制运行与改革的层面看,全球化趋势的形成和发展,推动着各国立足于自身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不断探索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民主政治体制和法治模式,从而推动了世界民主化进程。

二、世界民主化进程考验着民族国家及其国家主权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经济走向开放、走向市场化,世界经济向着一体化方向发展的运动和过程。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参与到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去,是顺应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现实选择。世界民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形势下,民族国家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也必须把握住时代脉搏,加快政治变革,以顺应民主化潮流,占据国际战略制高点,把握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主动权。作为民族国家建立的基础,国家领土、主权和人民都面临着全球化的考验,虽然民族国家依然是现实政治生活的中心,依然承载着国民的政治理想。

(一)面对全球治理的国际利益格局,民族国家必须接受现实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社会变革都具有深刻的经济背景。国际政治格局的形成与发展同样如此。全球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变了传统国际政治经济体制,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合作范围日益扩大,程度不断提高,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加快,以美国、日本、欧洲联盟、俄罗斯、中国为主要力量的国际政治格局已经形成。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71年就指出,美国、(前)苏联、西欧、日本和中国“这五大力量将决定本世纪(20世纪)最后三分之一时间里的前途”;冷战结束之后,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指出,“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所说的‘单极世界……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无论美国,还是联合国,大概都不可能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还有日本,或者可能还有印度,大概将会起主导作用。”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趋势,集中体现在这五大力量的发展和制衡过程之中[3]366。

全球治理,实际上也是在基本的国际政治格局下展开的。借助全球治理的机制,大国能够更加便利地运用压倒性的经济优势,谋求在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里的主导地位。所谓国际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实质上是国际格局的利益集团化,而不同利益集团,都是大国发挥主导作用。民族国家要完全游离于集团之外,事实上已经不可能。换言之,民族国家必须顺应现有的利益格局。

(二)全球化与世界民主化大潮中,民族国家主权不断受到挑战

首先,全球化趋势下,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对于民族国家内部政治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国际组织影响力的增强和权力的扩大,总是伴随着民族国家主权的被不断削弱。目前,联合国作为国际政治生活的重要机构,俨然成为国际社会的核心。联合国各个部门的主导权,在大国手中。广大中小国家,事实上不能主导重大国际问题。联合国所协商处理的重大国际问题,实质上都是大国之间讨价还价、利益平衡的结果。作为世界经济基本机构的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更是超越了民族国家的传统主权边界,对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生活产生着巨大影响。此外,跨国公司的发展,使之在占据全球市场优势的同时,增强了对于民族国家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力。当民族国家领土疆域和主权性质对资本扩张不利时,跨国公司和相关的国际经济组织就会想方设法使国家主权顺应资本扩张的要求。

其次,民族国家权力出现分层化和中空化,国家在权力体系当中的核心地位受到挑战。随着经济政治国际化的加快,民族国家机构的若干权力与职能,开始被削弱,比如被国际组织的派出机构取代,或者被转移到国外的区域权力部门。与此同时,国家执政的行为能力也被超国家的、国家之间的或区域层次上的协调机制掌握并实施。民族国家内部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和跨国社会运动的迅速发展,更使得政府面临诸多外部干预因素,国家自主制定和实施经济政治政策的能力受到削弱。

再次,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民族国家权力的边界,在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过程中,显得不再分明。全球化在使得若干国内问题国际化的同时,也使一些国际问题逐渐演变为不同国家的国内问题。全球性问题,诸如生态、能源、疾病控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恐怖主义等,既具有国内性,也具有国际问题的特征。作为国内问题,民族国家独立自主处理相关问题,是其独立行使国家主权的应有之义;不过,作为国际问题,民族国家处理相关问题就不能不顾及国际社会协调立场、共同处理有关问题的意志。

最后,由于民族国家认同感受到全球化的影响,民族国家的自主性开始被赋予新的含义,公民社会性自主有取代国家自主性之势。

公民政治支持、政治服从、政治忠诚和政治归属,构成了民族国家认同感的主体内容。全球化形势下,民族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许多变化。由于身份的变化,特别是由于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国民对于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也会随着国家经济政治国际化的加快而产生一定的动摇。全球化一方面要求全球性,削弱了国家的自主性,另外一方面,又强化了民族国家的社会性自主趋势[4]68-69。

三、深化民主改革,是民族国家自主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今世界已经形成了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中国五个极。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格局中成为一极的基本条件。国际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促进了极与极之间力量的相对均衡,使得各个极之间进行对话与沟通、竞争与合作的机会大大增加。世界民主化进程在此背景下,也进一步加快。要巩固国家的基础要素,要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民族国家就必须顺应形势,必须树立全球化观念、推进民主化改革。

(一)民主化既是世界潮流,也是民族国家的强国之路

经济全球化的加快,使得政治和经济都不再单单是国家层面上的问题,政治和经济都日益成为全球层面上的问题。民族国家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实施强国战略,也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国家的对外问题。

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家的竞争力是强国之本,也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根本途径。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增强综合国力,也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实践过程。

国内政治权力和国际政治权力的重构,是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主权与功能变迁的基本特征,也是民族国家把握主权原则的立足点。国内政治国际化与国际政治国内化,已经成为难以逆转的时代潮流。民主化是政治文明进步的应有之义,也是国际政治生活当中的永恒主题。民主的、公正的、透明的、平等的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政治取向和道义目标。专制独裁,已经失去人心;国际舞台上,专制独裁政府形单影只。国际政治经济活动当中,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只能逞一时之强,但路越走越窄,没有未来。

顺应世界民主化的潮流,对于民族国家来说,已经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国家对于民主化的追求,无疑是追求一种进步,也是国家政治生活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历史和现实证明,民族国家政府的合法性的认同与凝聚力的增强,根本不可能脱离民主的主题和体制;民族国家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了民主的保障,才是真正可靠的、持久的团结与稳定;民族国家增强自身的政治、文化和道义的力量,更不能不高举民族的旗帜。

(二)民族国家参与全球化,要从本国实际出发,要有大思维大战略

民族国家追求自身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基础性选择,就在于确保本国经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在经济和政治诸方面压倒其他国家。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当中去,是民族国家的必然选择。不过,民族国家必须既要从本国实际出发,又要综合权衡国内国际形势,做出科学判断。

首先,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实质上是不对等和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一方面没有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事实上也不可能获得与发达国家均等的竞争机会,相当程度上,发展中国家是在不平等的基点上被动地接受强者制定的规则。为此,民族国家当中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顺应全球化趋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立足本国基本国情,牢牢地根据本国实际选择发展道路,进而实现更大的国家利益,对于发展中国家政府来说,就格外地重要。

其次,从当前世界上主要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历程看,参与国之间的互相信任、彼此认同,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自由贸易和政治协调合作机制是提高一体化程度的前提。实现国家间的信任与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既是地缘战略利益的反映,又是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水平与文化观念相接近的结果。换句话说,民族国家参与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不仅取决于国内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要求,而且取决于本国与他国间的相互认同状况。

最后,从发展趋势看,世界主要经济力量对比和民族国家综合实力较量,开始呈现出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的特征。不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及其载体的发展水平与未来趋势方面的差异,使得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出现了新的不确定性,世界各种力量的分化与整合表现出复杂而多样的双边多边互动关系。世界力量分化与整合过程,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的博弈。为此,民族国家要追求国家利益最大化,也要有大思维大战略,从区域协调发展,甚至要从全球高度认识本国参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策略和手段问题。

综上所述,全球化是全球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趋势,世界民主化是全球上层建筑领域相应调整的结果。国际政治以民族国家的综合国力为基础,服务于国家利益的实现。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综合国力,特别是各国在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当中的实际表现,决定着该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能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决定着该国国家主权如何接受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的考验。只要国家存在大小、贫富和强弱,国家间的差别就不可能消除。世界民主化推动下的全球治理,同样既反映世界政治经济运行的一般,又要体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特殊。民族国家的战略与策略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就关系到全球化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现在和未来。

参考文献: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

[2]刘强.2011国际安全[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2.

[3]王铁崖.中国与国际法:历史与当代[C]//王铁崖文选.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篇4: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

一、作为黑奴到来时的“Black”

从1619年第一批非洲黑奴抵达美国弗吉尼亚, 对黑人的称呼就是black, 可以说, 黑人是唯一一个带着锁链踏入美国的民族即便是法律赋予了他们自由的机会, 但是他们的经济能力让他们不得不继续做白人的奴隶。就像是在1862年, 林肯颁布《解放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 已经让他们获得了自由。然而黑人因为穷困及教育程度较低, 为求经济上的生存, 必须再度依靠白人雇用, 特别是当联邦军队撤出南方后, 黑人顿失联邦法律的保护, 其地位又陷入类似美国内战前的状况。经济上的不独立使他们在政治上无法改变受歧视的状态。

二、建国初期的“African”

在美国建国初期, 获得自由的奴隶称为free African, 其余的称slave African, 也有人称其为nigger。尽管那些获得自由的奴隶称自己是free African或者colored, 但是常用的是African。

这一时期已经有了要求政治权利平等的历史记录, 黑人的民族意识已经有所提高。在独立战争爆发前一年的1774年, 一群黑奴向英国皇家总督提出了一份申诉书。他们要求恢复他们和孩子被剥夺的“生而自由”的天赋权利。很显然, 在当时, 英总督没有批准这样的申诉。但是, 从这份申诉书中, 可以看到黑人为争取自由迈出的第一步群体行动。

三、十九世纪初开始盛行的“colored”

到十九世纪初, 美国黑人开始自称colored。据统计:1827—1899年期间, 约34%的由黑人创办或面向黑人的杂志, 报纸使用colored来称呼黑人。1900—1950年期间该比例占32%。十九世纪黑人举行州一级和全国性代表大会也使用colored。在1909年成立的最早的黑人民权组织, 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就用colored指黑人。

应该说在这一时期的民权运动的主要进步是在黑人已经开始采用通过建立统一的组织争取自由的斗争。比如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独立战争后, 废奴主义者开展各种活动, 出版了各种书籍、报刊和传单。所有这些活动不断推动废奴运动向前发展。

四、二十世纪初的“Negro”

二十世纪初, 黑人称谓由colored转向Negro。1900—1950年期间, Negro已成为美国黑人称谓的首选。著名的“新黑人运动”和黑人民族主义领袖马科斯加维创建的“全球黑人协进会”以及马丁路德金的许多演讲中都采用Negro这一称谓。

虽然在是否应该采用Negro来称呼自己的这一问题上, 黑人出现了强烈的争执。但争执双方都以争取黑人平等地位, 获得民主权利为基点的。支持使用Negro一方曾对白人在拼写该词时使用小写的n极为不满, 认为白人在拼写所有其他专有名词和种族称谓的开头都使用大写字母, 而拼写Negro开头则使用小写的n这是一种种族歧视的做法。到20世纪30年代, Negro逐渐被普遍接受并开始大写。战后美国的一个尖锐的社会问题是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压迫。在就业方面, 黑人平均工资只有白人的1/3, 失业比例高。在教育、住房、交通方面存在种族隔离。前一时期出现的合法的统一组织来争取的斗争, 在这一时期的进步是通过合法的斗争手段争取自己的权利。最终1964年的《民权法》和1965年的《选举权法》等一系列法令和法规的颁布, 使得事实上的种族隔离制被废除。这是黑人权利斗争的一个伟大进步。

五、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的“Black”

黑人民权运动开始以前, Black作为黑人种族称谓的使用频率可以说是几经沉浮, 到了20世纪60年代, 黑人民权运动使该称谓再次风行一时。

民权运动期间, 使用Black成为一种时尚, 因为它作为与白色的相对的词语, 反映了新黑人的反抗精神。它是富有斗争性的黑人摈弃一切属于美国白人世界的事物、与白人针锋相对的反映。这一时期有越来越多的黑人在经济上崛起, 成为中产阶级。总体来说, 这一时期是美国历史上民权运动最活跃的时期, 包括马丁路德领导的民权运动在内, 为美国的民主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六、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今的“African-American”

进入七十年代, 美国各族裔集团出现了寻根热, 一场用非洲裔美国人African-American来代替黑人这个称谓的运动盛行开来。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 Afro-American是最受美国黑人欢迎的称谓。如今它开始占据主要地位。虽黑人在美国不管是经济, 还是政治上的地位都不断提高。但黑人接受教育少, 收入低, 生活居住条件差, 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上也不是很重视使得她们在经济上的劣势不断加大, 且很难得到好转。

正是由于这诸多原因, 美国黑人对现实的不满和绝望情绪不断加深, 他们在美国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迷失了自我, 对社会的仇恨情绪加深。但是对比于以前, 黑人的社会地位得到很大提高。

七、结束语

我们可以看出, 黑人在美国社会中六种不同的称谓变化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符号上的改变。在它的背后, 隐藏的是巨大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化。在这里, 我们同时可以看出语言所承载的社会文化能力。美国黑人们的民主进程是艰辛的、痛苦的。但是, 没有那些艰难困苦, 也就没有现在与其200年前有着天壤之别的社会地位;没有这些艰难困苦, 当年美国黑人的子孙后代也许仍然受着歧视与压迫, 而这些压迫与歧视, 我相信, 不是简单的来自于社会大众的语言歧视了。最后, 虽然黑人们的权利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但并不表示他们的生活状况就相当的好, 他们的地位仍需提高, 生活需要继续改善。

摘要:美国黑人的民主进程是非常复杂并且十分艰难的过程, 但是, 我们可以从其在美国200多年历史中的称谓变化中瞥见一般。这六个称谓的背后是当时的黑人生活状况, 正是这些糟糕的状况导致了他们不断地渴望争取权利, 争取生活空间, 同时, 这也引发了一系列民权运动。

关键词:黑人,称谓,民主

参考文献

[1]黄青龙, 叶荭.博通英语西方文化篇[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2]黄卫峰.美国黑人称谓的种族情结[J].世界民族, 2002, (5) .

[3]焦云侠.美国黑人种族歧视的根源[J].民主与法制, 2006, (09) .

篇5:与美国学者赌台湾未来

这天下午3点,我邀顾若鹏去咖啡馆聊天。

他四十二三岁,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去过日本多次,1996年在中国待过,去年10月才拿到剑桥大学的位置。他超健谈,日语讲得很好,也能讲一些汉语,对中国情况非常熟悉。

落座后,很快进入话题。

“作为美国人,你对朝鲜战争有什么看法?”我问。

“朝鲜战争是冷战的开始,”他说,“其结果对中、美双方都是可悲的。直到1948年,中、美关系都非常好,可是一两年后情况急转直下,共产主义在中国取得胜利,然后又爆发了朝鲜战争,中、美成为敌人。就此而言,美国是输家。”

听起来又像是美国“失去了中国”的老调,但他接着又说:“中国也是输家。朝鲜战争的直接后果是美、日关系巩固了,美、台关系也巩固了,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起飞,中国大陆却遭到了几十年的国际孤立。其实,朝鲜战争爆发之前,中、苏关系已很微妙。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中、苏并非真正的‘同志’,所以毛泽东曾试着跟美国套一套近乎。战争爆发前,毛泽东曾向杜鲁门发过一封示好的电报,但杜鲁门出于势不两立的意识形态立场,没有回应。”

“确有其事?”

“千真万确。”

实际上,朝鲜从1945年日本战败起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是大国角力的结果,美、苏把南北朝鲜看作各自的势力范围。不料金日成在中国共产党取得全国政权的情况下,一时头脑发热,贸然发动了“解放”战争,入侵南朝鲜。这样一来,大国间平衡被打破,于是有美国撺掇联合国出兵,干涉朝鲜战局。

顾若鹏承认,中国在北朝鲜入侵南朝鲜以前,曾竭力阻止过。但他仍然认为,中国出兵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队对抗,是“可悲”的。但他也认为,中国学术界目前对朝鲜战争的看法已不像从前那样,总是把责任推给美国,而是认识到北朝鲜也负有责任。

“你们研究中、朝关系的西方人知不知道在清代、明代甚至更早的时代,朝鲜与中国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问。

“朝鲜在1895年便是日本殖民地,”他说,“一直由日本占领着,到1945年已有50年,所以它早已不在中國影响的范围之内了。”

他居然有这种看法,真让人大跌眼镜。

朝鲜战争话题就此打住。

顾若鹏对他90年代在中国的经历仍感到不愉快,说沈阳是一个“腐败”的地方。我很吃惊,问他何故?他说到档案馆查日本人留下的资料,居然收费1000美元!一个穷学者哪有这么多钱!他也到过成都、重庆查阅抗战时期档案,这两个地方给他的印象较好,但

最终还是到了台湾以后,才弄齐了所有材料。我说那是90年代中期的事情,现在中国已大变。他承认这一点。

接着我们谈起了台海局势。他很悲观,说永远不会统一。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咱们今天打赌,30年后中国将最后统一,台湾已回归大陆。”

“你说30年后我们回到今天的地方,看结果如何?”他问。

“是的。你想赌什么?”我步步紧逼。

“赌人民币,还是美元?”他有点胆怯地问。

“当然是美元。但不是赌100美元,而是赌1000美元。”

“可是20年后100美元只相当于现在5美元了。你为什么这么乐观?”

“台湾和大陆的整合并没有因‘台独’而中止。两岸文化相同,共享中国文化;语言更不用说了,地理上紧挨在一起。现如今,台湾越来越离不开大陆,越来越多的台湾人到大陆来工作,大陆给他们提供了大量机会,再加上大陆本身也在变,所以统一是迟早的事,也符合区域整合的世界趋势。”

但他并不承认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中国文化’这个概念并不成立,中国早就西化了。”

“我承认当代中国已接受了很多西方制度和文艺要素,但中国还是中国,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不是中国,是什么国家?中国人不是中国人,是什么人?‘中国文化’后面是深厚的地缘、历史、文化背景。我的《地缘文明》就是从地缘角度讲中国文化的。”

他对我的书很感兴趣,表示“不好意思”向我要一本,因为收入低,但想“买”一本。我说虽然只带了一两本来,但仍愿意送给他一本。

(摘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剑桥日记》 作者:阮炜)

篇6:美国与台湾民主化进程

关键词:美国;师德建设;历史进程;评价标准;启示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104)01-0011-05

唐爱民,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副院长;方蕾蕾,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研究生。山东济宁,273165。

众所周知,美国既是一个经济强国,亦是一个教育强国,其经济发展、文明进程多受教育发展的裨益。而其教育的稳步发展及其公认的教育成效,与其一贯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息息相关。美国的师德建设有何特色、有何历史规定性,其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对我国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有何借鉴价值,这些问题值得人们予以认真关注。

一、师德建设的内在意蕴及价值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及民众对素质教育的广泛诉求,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职业素养不断受到人们的问询与批评,而教师职业道德更成为人们指责教育无力的主要焦点所在。这既与整个社会道德建设不力之时代征候相关,也与教师自身职业道德意识的淡化、虚化密不可分。无论是社会层面、政府管理层面、学校目标诉求层面,还是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层面,师德建设都是教育发展的一个“软肋”。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技能,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则以简单的形式化的倡导、行政性的规约或干脆采取自行其是、自我觉悟的方略,致使师德建设进展不卓,教师的师德素养未能有较大提高,出现了“经师不易得,人师更难求”[1]的现象。教师这一职业承载着不同寻常的使命与意义,有着自身职业所特有的德性要求,对学生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他人”的作用。师德水平往往决定着班级学生的思想水平、学校的教学环境乃至整个社区的文化氛围,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程。

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所谓职业道德,是指“从业者在职业生活中必须遵循的道德准则和必须具备的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2]。需要强调的是,职业道德“除了反映社会宏观发展及其要求之外,主要反映社会对于职业的要求以及职业本身的特殊利益和要求”[3],这就说明职业道德是一个双向的、多方共同促成的职业品质、职业追求。与其他职业不同,师德的内在意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其内涵因地域、文化风俗、文明程度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的规模不断扩张,教师职位因其工作岗位与收入的稳定及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而成为人们就业选择的“香饽饽”,谋取一份教师编制成为诸多大学生梦寐以求的选择。然而,教师职业准入制度的低门槛、教师职业的终身性、教师行业的潜规则等一系列现实因素,造成教师职业风气不正、职业道德良莠不齐、教师队伍鱼目混珠的现象,不仅影响了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也严重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师德建设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和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水准、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因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强化教师师德修养,是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满足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基本保证。师德建设的有效、有序推进,既需要立足我国的传统文化及社会转型期教育发展的师资需求,又需要放眼世界,吸取国外行之有效的经验与做法。美国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特色、经验,就是我们的重要参照之一。

二、美国师德建设的历史进程及经验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明确制定并推行师德规范的国家之一。经过几个世纪特别是当代对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伦理的探索,美国渐次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成熟规范的师德建设体系。可以说,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规定性。根据其历史发展的线条,可以将美国的师德建设归纳为三个发展阶段。正是通过不同发展阶段的积累、改革,其师德建设才逐步走向系统、完善。

(一)师德建设的萌芽阶段

早在殖民地时期,美国就对教师的任职资格、从业素质有明确的规定。牧师虽是教师的主要人群,但由“政府审核教学人员和发给任职许可证”[4],却是教师准入的基本条件。教师负责传播教义及文化知识,且必须熟读《圣经》及教义问答,有专人对其进行监督、管理、评价和惩罚。随着各州的逐步建立,对教师的要求也渐趋严格。以最早兴起公立教育的马萨诸塞州为例,该州当局于1642年颁布法律,规定了教师教学(当时的教学多为学徒制)所授的主要内容,包括上帝信仰、读写技能、刑法知识等,对违反此规定者则予以罚金直至开除等处罚。此后,殖民地时期也一直注重对教师的职业品质、道德品行的硬性约束与要求,一些学校在聘请教师时,“不仅重视学识造诣,教师的宗教信仰和道德品质尤受重视”[5]。1654年,马萨诸塞州法院专门颁发条文,强调“不要聘用信仰不笃、行为不检和违反教规的人来承担学院教师职务和教导青少年的任务,遇有不适合上述要求的教学人员,应予解聘”[6]。其他各州也都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作出了规定,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一时期可视为美国师德建设的萌芽期,为以后的师德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师德建设的探索阶段

18世纪后期,美国的教师发展步入了职业发展的快速轨道,教师的社会需求、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教师的专业水平也随之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日趋兴盛。不少综合性大学和学院纷纷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和教师培训学校,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专业水平和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的理论素养。教师培训被初步纳入系统的学校制度中,基本的教师管理体制开始形成,建立了“教育部—州—校”分级自治的教师发展模式。到19世纪后期,美国的师德建设正式迈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就,其标志就是《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制定与实行。1875年,美国在费城成立了全国教师协会,此后,又把1870年成立的美国师范学校协会及全国学校督导协会合并为全国教育协会,[7]旨在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布了具有法令性质的《教师专业伦理规范》,这可视为世界上最早制定并实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乔治亚州教师协会颁行《教师专业伦理规范》之后,其他各州也纷纷效仿,出台了相关的师德规范。在各州推行师德建设的基础上,美国联邦政府着手为全美教师制定统一的职业道德与伦理规范。

nlc202309040823

(三)师德建设的完善阶段

从20世纪30、40年代开始,美国开始了对教师专业品质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开发,许多成果纷纷问世。其中,关于教师应具备的人格品质方面的成果最为显著,如卡他斯和韦伯斯共同研发的“教师应具备的25项品质”[8]成果引发了人们对教师职业伦理的广泛讨论与思考。1929年,美国专业伦理委员会颁布了历经四年研究而得出的成果——《全国教育协会伦理规范》,详略有序地规定了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的职业道德,强调了教师伦理、人格、品行之于教师职业的不可或缺性,引发了全美各界的普遍关注。随后,关于教师职业生涯中的各项利益关系及伦理道德的专门研究在美国各州展开,一批学术性、专业性、科学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纷纷发表,为全美师德建设的推进提供了理论基础。1941年,《教育专业伦理规范》更名为《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进一步强调了对教师具体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1948年,全美教师协会推出了《我们时代的教师》宣言,其中明确列举了教师应遵循的13项职业道德;1952年,又对《教学专业伦理规范》进行了二次修订,细化了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以求目标明晰,切实可行;1963年,在广泛讨论的基础上,全美教育协会再次对该规范进行修订,师德规范的语言描述由“禁令”形式改为“约束”形式,师德规范变得更为具体、可行,获得了美国各界的一致认可,美国全国范围的师德规范正式得以确立。1968年,美国教育协会颁布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即NEA准则),该准则从“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一般态度”两个维度,详细厘定了教师日常生活、教育生活中所应遵循的师德规范,获得了基层教师、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的普遍赞同和认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教师教育协会明确提出教师应该掌握关于教育专业方面的知识要求。”[9]1986年,《教育职业伦理准则》又得到全面修订,突出强调了教师恪守职业伦理以及承担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与价值引导的责任与义务。

至此,历经殖民地时期、独立探索时期、改革完善时期,全美范围内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得以建立。从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历史变迁轨迹中,可以发现其师德建设的几个明显的特点,这些特点抑或称之为美国师德建设的经验。

首先,美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已经从模糊、粗放的要求转变为明确、具体、专业性较强的伦理与道德规定,如把教师劳动的个性化、工作的创新精神与社会责任心等品质上升到师德规范的层次;其次,许多教师行会、学术团体或组织立足专业优势推出了更为细致、可操作、符合不同层次教师需求的职业道德标准,师德建设开始发展为教师群体的自觉、自律行为;第三,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终身性、持续性观念得以确立,教师职前、职中、职后职业道德教育的体系渐趋成熟、完善;第四,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专业化、组织化、制度化不断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标准的制定、执行、监督、评价等措施到位,成效显著。

三、美国师德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各种基于教师生活状况的实证研究、师德规范的制定以及各种监督与评价体系的建立,美国师德建设逐步走向完善,其中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关注。辩证分析美国师德建设的某些成果经验与做法,从中寻找借鉴与启示,使之洋为中用,当有利于我们加强和改进中国的师德建设,推动师德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

(一)革新师德建设的观念

一切改革与发展,首当其冲的是观念的变革,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与改革亦不例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性更多是内隐的、不言自明的要求,师德是教师天经地义的德性,是贯穿于教师教育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表现,无需借助外在的规约、监督,也不需要通过专门规定的约束与专题培训,需要的仅是教师的自我觉悟与自发生成,所谓“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涂不与言”[10]。师生关系的此种表现,既是教师权威主义观念的自然流露,也反映了师德建设观念的狭隘、保守与落后。将教师德性发展简单地交付教师自身的自觉、自省、自为,而放弃了制度约束、舆论监督与实践生成,必然导致师德的平庸,其后果不堪设想。而美国十分注重教师教育的实践创新与动态生成,其师德建设的理念、认识、价值观随社会的发展不断与时俱进,因而确保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良性发展。

加强教师的德性素养,提高师德建设的成效,必须改变传统师德建设的观念,通过各种途径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师德观。首先,要使教师认识到,师德建设并非只是教师个体的闭门修炼,而是一项涵括制度约束、实践养成、专题研修及自我努力的综合活动。而且,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教师的师德要求、目标追求也不尽相同。应通过职前、职中、职后的教师教育或研修活动,使教师或即将进入教师职业的人员熟悉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并引导其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内化师德规范,逐步树立较高的职业道德理想。其次,师德建设的对象应面向所有教育工作者,而非仅针对德育学科教师;应对所有教师提出统一的师德要求,进行统一的规范管理,以增强学校生活、教育生活的道德氛围。第三,树立师德建设的多元主体观。有效的师德建设绝非教师群体独善其身、自为自足的结果,而是社会、政府、家庭、学校、教师及学生相互配合、合力而成的结果,社会的舆论导向、政府的制度约束、家庭的联动、学校的管理、学生的促动,都能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的生成与优化。另外,优良的师德建设也不是自上而下单一线性模式的结果,而是上施下效与自下而上相互结合、综合运作的结果。第四,师德建设的领域应是多元的,教师的德性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专业品质与实践精神”[11],也包含着教师在整个教学环境中流溢出来的人文情怀及处理与学校、家长、同事、学生以及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能力。教师的德性发展是教师自觉地体悟教育的幸福感、创造性地践行教育理想的实践活动。第五,师德建设的内容应不断深化,既包括诸如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等基础性德目,也应包括科研能力、学术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内容。第六,师德建设不仅要关注教师的德性修养,也要关注教师基本权益的满足,将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唯有将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生活条件的改善、合法权利的满足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才能在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上增强师德建设的成效。因为,正如马克思所言,“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应遵循的主要方针是人类的幸福和自我完善”。当教师的生存境遇、生活质量得到切实改善,教师职业的尊严得以基本保障时,其师德发展的动力才能得以激发。

nlc202309040823

(二)制定完善的师德标准

美国师德建设最为突出的标志就是师德标准的建立,其标准历经多次修订,不仅条目、要求更为细致、明确,便于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的操作执行,而且也为相关部门、群体的监督、评价提供了便利。师德标准的建构,不仅要体现社会对教师德性的基本要求,也应有利于教师对自身职业、角色的理解,其规定应当简单明了、具体可行。可以说,制定一种相对公允、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职业道德标准,是师德建设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德性修养活动的依据和目标。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传统的师生关系受到极大冲击,教师自身的师德认识与行为也在发生着复杂而微妙的变化。因而,必须建立一套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评价行为、师生交往行为的师德标准,以保证师德建设的有序、有效推进。在我国,只有简约、抽象、倡导性的教师行为准则,缺乏具体、细致、明确、可行的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师德建设的实效。在此方面,美国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优良的师德标准不仅对教师有约束作用,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某种激励作用。“教师的职业活动直接关系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形成,师生关系所凝结的情感、态度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12]教师的德性涵养对学生的道德成长产生着重大影响,师德建设应当使教师的德行成为学生道德发展的正能量。

师德标准的制定要广泛听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最大限度地将教师的实践经验、不同地区的试点经验、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防止自上而下的硬性推行。此外,也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多元、教育差异明显的实际,防止一刀切、一张图、一言堂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师德建设的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管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有效推进,既离不开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修养与自我发展,也需要外在的制度约束与监督管理。教师的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管相得益彰。前者体现教师个体德性发展的动机与欲望,是教师自主维护师德规范、达成师德目标、获得精神愉悦、体现职业幸福感的内源动力;后者则是从外部对教师的德性发展进行监督、管理、评价,通过师德培训、社会舆论媒体、法律规范、管理机关、督导机构等途径对教师的德性状况予以外在规约。唯有建构教师德性发展的自律与他律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制度体系,方能实现师德建设的良性发展。

首先,要对师德建设进行合理分层。教师职业劳动的长期性、复杂性、专业性决定了师德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它绝非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而是贯穿于教师终身职业生涯、丰富多彩的教育过程和生活过程中的。这就需要对教师的职业道德予以合理的分层、分类。美国将师德专业伦理规范区分为师德规范、师德原则、师德理想三个层次,照顾到了不同教师群体及教师的不同发展阶段德性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师德体系的层次性、可行性与有效性。我国的师德建设也应合理划分不同的层次、阶段、序列,师德规范与标准的制定既应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教师的教育实际,也要考虑到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德性需求,构建一个由基本要求到基本原则再到理想目标的规范体系。合理、分层的师德规范要求,能够有效地使教师在职前学习、职后研修及教育实践中明确不同的德性要求,从而成为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德性担保。分层的师德建设计划需要分门别类的师德培训体系。因此,需要构建师德培训与师德养成相统一的模式,将师德建设的场域拓宽到职前和职后,将师德培养的过程延伸到课堂与课外,以有助于教师在不脱离教育实践与教育生活的前提下,实现职业道德涵养与境界的提升。

其次,应对师德建设予以合理监管。美国十分注重师德的监督和管理,采用多管齐下的监管方式进行师德建设。不仅国家和教育部门设立了重重关卡和考核机制,而且很多教师职业行会及其分会也都制定了对教师不端行为的监督和处理办法,各学校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师德激励、管理、处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相比而言,我国师德监管的制度、措施较为薄弱,柔性的措施多,刚性的制度少,存在较为普遍的执行乏力现象。因而,亟需建立一种高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改正“教师中的失范行为,主要诉诸管理,而这方面的管理又该以请诉本单位舆论监督辅以行政处置最为有效”[13]。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师德建设,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师德评价体系,以考核和约束教师的行为。对德性优良的教师予以褒奖,对德性败坏的教师则按规定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最后,要引导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的自律意识。职业自律是师德建设的关键。在美国,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工资待遇并不高,但教师普遍有一种较高的幸福感,这与美国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专业素养、德性修养密不可分。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之所以较高,除了源于全国性的教师协会及各州的职业行会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教师道德规范、师德标准以外,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是教师自身道德自律意识较高。在美国,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准确、清晰,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水平较高,其职业道德通常与专业伦理密不可分。教师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师德发展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只有教师正确理解了自身职业的性质与角色功能,形成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才能使自身的师德素养获得永不枯竭的动力和生命活力。而这恰恰是我国师德建设需要着力加强的。

参考文献

[1][3]檀传宝.教师伦理学专题:教育伦理范畴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7,16-17.

[2][10][12]朱小蔓,等.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4,30,5.

[4][5][6]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5,63,63.

[7]宋振加.美国全国教育协会《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研究[J].山东社会科学,2012(12):128-131.

[8]王正平.美国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研究、制定与演进[J].思想·理论·教育,2001(6):9-11.

[9][11]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53,151.

[13]陈桂生."师德"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3):8-11.

责任编辑 徐向阳

上一篇:档案归档管理办法下一篇:关于市民素质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