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2024-05-10

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共12篇)

篇1: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心得体会

建中小学:敖灿

通过本轮教师继续教育学习,使我的教学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通过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技能》这本书,想说的太多太多,在这里简单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1、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应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其次,技能总是在练习与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2、就技能的来源而言,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教学技能需要学。教学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熟练运用要经过选择活动方式和练习。练习:第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第三要反复练习。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掌握的。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要特别提到的是,各种教学技能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有些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如场面控制、活动调节、诊断与评价、及时确认等教学技能,更应当受到重视。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说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反思具有自觉性、针对性、过程性、广泛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

5、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重组,转化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学习者经由主动构建而获得。

6、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一定文化脉络中习得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在学校的组织环境中逐步习得的。学校里教

师之间交往与沟通,工作中的合作与切磋,实践中的观摩与互动,都是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得到发展。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变化教学方法和方式,不仅仅是指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组合、变换和穿插使用各种方法(如讲解、提问、演示、读书等),而且还包括灵活而机巧地变换各种教与学的个别活动方式(如游戏、操作、表演、模拟、说唱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有利于各种方法和方式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稳定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学习。

篇2: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已经产生了负面效应,《教师的教学技能》心得。教师较易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技术,由于不能很好地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出现了多媒体课件演示代替课堂一切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忽视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师生间缺少基本的语言交流,出现了不正常的另类教学错误。

教学语言是教师必备的一项重要的基本教学技能。由于高校大多数教师没有学习过有关教育学等教育专业类课程,对教学语言如何把握并不清楚,只凭想当然,平铺直叙、枯燥淡然、一味说教等现象很是普遍。教师的教学语言有其特定的职业内涵和规范要求,应根据授课对象、课程性质、教学目的等灵活运用,要求简练、生动、科学、严谨,具有启发性、研讨性,富有较强的吸引力和适度的幽默感等。但目前不具备这一基本要求的教师较为普遍。

板书是传统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基本技能,即或在教育理念有了深刻变革,教育技术有了长足进步的今天,板书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仍不能否定。板书在某种程度上又体现出艺术特征,优美、流畅、规整的板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审美意识。现今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板书基本技能普遍薄弱,无板书、提纲式板书现象相当普遍,随之而来的是出现了学生无课堂笔记等现象。课堂笔记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完整的书面知识链,破坏了知识学习的可复读性。本学期我认真学习了《教师的教学技能》这本书,在这里简单谈谈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1、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应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其次,技能总是在练习与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2、就技能的来源而言,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教学技能需要学。教学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熟练运用要经过选择活动方式和练习。练习:第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第三要反复练习。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掌握的。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要特别提到的是,各种教学技能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有些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如场面控制、活动调节、诊断与评价、及时确认等教学技能,更应当受到重视。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说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反思具有自觉性、针对性、过程性、广泛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

5、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重组,转化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学习者经由主动构建而获得。

6、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一定文化脉络中习得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在学校的组织环境中逐步习得的。学校里教

师之间交往与沟通,工作中的合作与切磋,实践中的观摩与互动,都是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学了了教师的教学技能第四章活动的变化。知道了很多道理,掌握活动变化的意义: 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操控、学生可感受的教学的各种形式的变化。变化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传递、师生相互作用以及教学媒体运用等活动方式的改变和转换,以引起学生兴趣,维持注意的一类教学行为。它的意义在于:

1、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更准确、更有效地传递教学信息。

2、唤起学习兴趣,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

3、稳定学生的注意,并将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

4、缓解学习疲劳,减轻学习负担,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动变化的要求:

一、教师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这里所说的教师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是指教师的言语和非言语这两种方式。

二、教师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

教学活动方式的变化,含义就相当广泛了,它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与相应的学生活动形式的变化,师生交互作用方式的变化,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等等。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变化教学方法和方式,不仅仅是指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组合、变换和穿插使用各种方法(如讲解、提问、演示、读书等),而且还包括灵活而机巧地变换各种教与学的个别活动方式(如游戏、操作、表演、模拟、说唱等)。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变化,有利于各种方法和方式优势互补、相互配合,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高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稳定学生的注意,引起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促进他们主动地、生动活泼的学习。

篇3: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英语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英语报刊, 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标准》中7级语言技能目标还要求学生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

除了《标准》中要求的阅读能力之外, 最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对考生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中规定:要求考生能读懂书、报、杂志中关于一般性话题的简短文段以及公告、说明、广告等, 并能从中获取相关信息。考生应能:

(1) 理解主旨和要义, 以及用以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2) 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既能理解具体的事实, 又能理解抽象的概念;

(3)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通过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

(4)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 根据中学生应有的知识正确做出判断和推理;

(5)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能理解某句、某段的含义, 并能把握全篇的文脉, 并能够进行推理判断。既能理解表面的含义, 又要理解深层次含义;

(6) 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

要达到这一规定要求, 仅靠课本远远不能满足, 这就需要教师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英文报刊具有内容时效性、体裁多样性、语言新颖性等特点, 必将丰富教学资源, 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因此, 如何进行有效的报刊阅读教学成为拓展英语学习、战胜新高考的关键所在。下面我将谈谈我在进行报刊阅读教学时的点滴做法。

二、报刊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 利用文章标题和插图进行预测

预测是阅读技能之一, 英文报刊配有与文章相关的插图, 读前让学生根据插图和标题预测文章内容, 可以培养学生的Predicting skill (预测能力) 。例如:

在阅读《21世纪英文报》高一版第507期一篇文章时, 要求学生根据标题“Sick”of Being Lonely和插图预测文章的内容。学生给出这些答案:Being lonely may result in some illnesses.Why is being lonely bad for people?What bad effects can being loneliness bring about?接下来再阅读文章, 学生会去验证他们的推断。

通过这一任务型活动, 学生培养了读前预测的能力。

(二) 快速阅读为文章选择适当题目

在高考阅读理解测试中, 为文章选择适当的标题始终是一些学生难以逾越的鸿沟。如果只靠教材中的文章, 很难提高学生的这一能力。因此, 在报刊阅读教学过程中, 利用报刊文章多样化的特点, 我对报刊文章进行加工。我提前选好5-6篇文章, 去掉题目, 把这些文章印好发给大家, 让学生快速阅读完之后给出恰当题目。之后和原来文章的标题对比, 看看谁的更接近。例如:

在阅读完《21世纪英文报》高一版第516期的It’s good when your ears ring时, 学生提供了这样几个题目:Whether it’s good for the hearing loss./A new study on the hearing loss./Hearing loss may not be bad.学生小组讨论, 确定最接近原标题的答案。

这样做, 既有效地阅读了报纸, 又训练了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经过多次的训练, 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有提高, 再去做阅读理解 (如Which is the best title?) , 他们就不会产生惧怕心理。

(三) 语篇理解

语篇理解主要有两层含义: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文章的深层理解。要想很好地进行语篇理解, 必须注意三点: (1) 第一遍快速阅读时, 有意识地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段落的主题句, 从而了解文章全貌, 把握文脉主线。 (2) 第一遍快速阅读中碰到难词、难句时, 可以再读一遍该句, 抓住要领后再往下读。 (3) 在做题时, 有必要再次扫读、搜索相关信息, 并谨防被词句的表面意义所迷惑。在掌握以上技巧后, 我在选择报刊文章时, 一般要求每篇文章都在250词以上, 阅读时, 要求学生阅读速度要达到每分钟50-80词, 理解正确率应达到70%以上。

(四) 猜测词义

高考属择优性考试, 允许出现3%的生词。学生碰到生词切勿惊慌, 因为它们既不孤立存在, 又并非高深莫测。只要抓住一定的线索就可以猜出, 并能够理解。英语报刊会出现相当一部分生词, 利用这一机会正好锻炼学生的猜词能力。因此,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不要遇到生词就去查词典, 而是结合某些生词教给学生利用线索猜测词义。例如:Being in a noisyenvironment for too long can still lead to longterm hearing damage.Long-term根据构词法可以猜测出是“长期的”的意思。

(五) 词汇收集和积累

阅读理解的难点就是缺乏词汇量。但词汇的学习和积累不能靠背词典。阅读是扩大词汇的最好方法。阅读完报纸后, 可以鼓励学生把新单词积累到笔记本上, 并且指导学生如何积累, 利用零散时间反复记忆, 加强印象。这种做法体现了在篇章中学单词, 在用中学单词的学习原则。例如:

(六) 难句、佳句的分析和仿写

1. 长难句的处理

长难句在阅读理解中容易给考生造成阅读障碍, 而且高考命题者易在长难句上做文章。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 学生会遇到一些长难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长难句, 从而为阅读扫清障碍。遇到长难句, 教给学生采用主干成分分析法处理长难句。即先主句, 再从句, 最后加上修饰语。例如, 《21世纪英文报》高一版第507期:

2. 佳句的积累和仿写

英文报纸的文章新颖, 富有时代感。文章中承载着一些优美地道的句子。读后, 让学生积累下来, 并进行仿写, 达到活用的目的。我相信, 长期坚持, 学生一定能学会地道的语言表达, 为阅读甚至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 《21世纪英文报》高一版第507期出现了这样一个句子:

原句:When it comes to France, most people believe that Paris has the best of everything.

仿写:当谈到考试时, 他总是很紧张。

When it comes to taking exams, he always feels nervous.

三、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报刊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总之, 报刊广泛的题材可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 可以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报刊进行阅读技能的训练, 可以搭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 可以搭建教室和世界之间的桥梁。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发英语教学资源, 拓宽学生学习渠道, 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充分开发和利用英语报刊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标准》中7级语言技能目标还要求学生能阅读适合高中生的英语报刊或杂志;除教材外, 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23万词以上。由此可见, 报刊阅读作为课程的拓展,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有效地利用报刊, 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关键词:报刊阅读,阅读技能,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篇4:浅谈《电子技能实训》的教学心得

【关键词】中职学校 电子实训 教学心得

《电子技能实训》是电子电工专业的必修课。它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学生普遍感到:原理枯燥难懂,操作无从下手。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一是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稍差,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在学习中稍遇到困难或效果不佳时便产生“畏难情绪”,“自卑心理”“厌学情绪”二是教学中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忽视了学生技能实训能力的培养。

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面改变学生厌学,怕学的思想状态,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成为我们中职一线教师面临的一项挑战。 随着教革的不断深入,专业课教学模式有所改进比如引入多媒體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及教学效果,但基本上还是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模式。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用在课堂灌输上,而没有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解决存在的问题。忽视了作为独立个体的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多种需求和潜能,忽视了学生这一主体,从而不利于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电工专业课内容多、广、细、难且抽象,要求能力又高,学生因为基础差或缺乏思维能力,不知如何观察问题,发现问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学生很难掌握知识,从而产生厌学,怕学情绪。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以及实践操作能力,我把《电子技能实训》课堂教学过程归纳为六个字即:“察、思、导、练、录、评”。

“察”即观察。这是学生发现问题、启迪思维的开端。学生从观察故障现象入手,激发起探求故障根源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寻求。观察时要做到:观察现象;观察电路(元件有无碰触、变形、烧焦、有无断线);借助仪器、万用表观察关键测试点的电压变化,对地电阻及相关波形等,为下一步的“思”提供第一手材料。

“思”即思考。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等方法去讨论、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议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也可网上了解相关问题,还可和同学老师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找出产生故障的原因,理出故障的思路,从而归纳出自己的观点,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学会思维,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导”即导学。导学实际上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体现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各种问题,现象的设置,问题的提出、讨论的主题,问题的解决,操练的步骤等等,教师又是参与者,应主动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同时作为指导者,又要对学生的讨论、交流不断起促进和调节作用,使问题不断引向深入。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提出错误观点的同学,不要一棍子闷死,要分析其错误的根源,纠正错误,让其他学生引以为戒,这样学生记忆更深刻。

“练”即练操作、练技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如元件质量的好坏,元件在路的检测,以及元件的更换等。教师要到位,要指导,而不要越位,不要代劳。让学生按照前面总结出的正确思路,自己对故障进行排除。每当故障被学生亲自排除后,学生才真正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和学习的乐趣。更激发其学习的热情。

“录”即记录。记录的过程也是学生总结的过程,更是经验积累的过程。教师要求学生对每一个故障排除的过程,及时进行反思,找出其规律性,对思维方法进行提炼,写出实训后心得或撰写成小论文。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对专业课探索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深化,有助于实训技能的提高。

“评”即评价阶段。评价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

(1)教师:在学生完成自评和互评后,由教师和学生以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过程及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2)学生:进行自检、互检、小结,并与教师的总结进行比较,明确不足之处,以便于更好地掌握技术,并提高工艺分析能力,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中的“察、思、导、练、录、评” 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双向活动。教师:根据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和《学生学习过程记录卡》,结合学生的自评,指出问题,提出看法,与学生交流取得共识,最后对学生评定等级。学生:对照该项目评价的具体标准,进行自评和组内互评,评价要客观公正。通过评价使学生明白自己的优劣,并懂得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从而达到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训技能的提高。

篇5:英语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上篇——教学设计的技能,结合学期学习的教育局提出的“1234”工程,我更进一步地认识了目标教学法的深刻内涵,对目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心得体会。下面我就谈谈我的体会:

目标教学法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强化了教学过程,注重教学质量和素质培养,能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在科学的教育制度下,他们将以现代人的素质去接受二十一世纪的挑战。目标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制定目标----展示目标----实施目标----检测目标----矫正深化达成目标等几个阶段。目标教学法的特点如下:

1、有明确的目标指向。目标教学法的教学程序从板书教学目标开始,到以目标测评终止,全过程以教学目标为“纲”,以教师和学生的一系列活动为“目”,纲举目张。

2、目标教学法要求授课教师在授课前,应根据有关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理清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并明确各知识点及其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进行各知识点单元教学前,需预先告知同学们该知识点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形成一种对学习目标的心理准备,从而形成一种期待心理,做到有备而来,避免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盲目性。

3、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的有机结合、反馈性测评与矫正补偿教学相结合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

4、目标教学法先有展示目标的导向,中有提示性板书的控制,后有“启示”和“小结”的压阵。从而避免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保持高度集中。

5、堂堂课,堂堂清,不会形成知识的负积累,一般没有必要再布置课后作业。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有益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理论联系实际,认真贯彻目标教学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上去。

我学习了下篇第一章讲授,第三节的内容是讲授的方式,我的学习心得:讲授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传输特定的知识信息,综合地运用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一类教学行为。讲授技能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几乎没有哪一种教学活动可以离开它。方式有:

一 简洁生动的叙述

叙述型讲授又称为讲述,主要是借助于描摹、叙述的表达方式来传输教学信息。它运用生动具体的或直白的语言,描绘现象和情景,列举数字与事例,叙述结构与过程,一般要求既清楚准确,要言不繁,又生动具体,耐人寻味。大致分以下几类。(1)概述式。(2)例证式。(3)譬喻式。(4)具象式。(5)进程式。

二 清晰明确的解释

教师用说明、解释的方法来提示概念或原理的含义,侧重于注解、诠释、剖析与说明,一般称之为讲解,它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要义式。(2)对译式。(3)联系式。(4)比较式。(5)展开式。

三 有理有据的论证

采用一定的逻辑方法推理论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原理的讲授方式。按照论证的逻辑方式不同,可以分为若干形式。(1)分析综合式。(2)归纳演绎式。(3)类比式。(4)问题中心式。(5)原理中心式。

四 动静结合的传输

语言讲授与具体操作活动相结合,是这一类型的特点。(1)讲读式。(2)演示证明式。(3)动作中心式。

总之,本学期我通过认真学习《教师的教学技能》这本书,总的心得归纳如下:

1、要掌握某种教学技能,必须领会这种教学技能的基本知识,弄清它的本质意义和适应范围,了解其组成要素和操作程序及要领,这是技能形成的基础。其次,技能总是在练习与应用中形成和发展的。

2、就技能的来源而言,教学技能即表现为个体的经验,又是人类经验的结晶。它源于教学经验,又高于教学经验,是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因此教学技能需要学。教学技能和其他技能一样,熟练运用要经过选择活动方式和练习。练习:第一要明确练习的目的;第二要了解练习的结果;第三要反复练习。教学技能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可以经过科学训练而掌握的。

3、掌握教学技能要注意分析不同技能的特点。要特别提到的是,各种教学技能的难度是不一样的。教学中有些影响师生交流互动的技能,如场面控制、活动调节、诊断与评价、及时确认等教学技能,更应当受到重视。

4、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认真反思。“反思被广泛看作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说谓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分析的过程。反思具有自觉性、针对性、过程性、广泛性、创造性、超越性等特点。

5、教师要主动建构经验的意义。当代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学习者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其经验系统得到重组,转化或者改造,这一学习结果是学习者经由主动构建而获得。

6、教师的教学技能在一定文化脉络中习得的。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活动中表现出来,是在学校的组织环境中逐步习得的。学校里教

师之间交往与沟通,工作中的合作与切磋,实践中的观摩与互动,都是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总之,教师的教学技能是在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在教学活动的参与和磨砺中,通过自觉的训练和经验的反思而构建起来的。教学技能只有在实践中综合地创造性的应用,才能得到发展。

篇6:学习大学教学技能的体会

王艳艳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学员证号:01-0686-362 经过在高校多年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学习,掌握了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能够独立的从事专业学科的科学研究。寒窗苦读二十余载终在高校谋得一席教职,最终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实现了教书育人的理想。但作为一名新教师,大都是第一次站到讲台面对着学生,在教学上非常缺少经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参加了为期三天的教师岗前培训,听取了首度师范大学邢红军教授教学技能讲座。邢教授分别就教学基本规范、如何备课和教学技能、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三天的学习,感觉收获很大,使我对高校教师教学技能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下面将着重谈谈本人参加大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

在引言中,邢教授介绍了“南有晏才宏,北有毕晓白”的优秀教师的事迹,使我感触很深。尤其是在所有追思晏才宏老师的感人语句:“不知道天堂里是不是也会有人学习电路呢?如果有,他们真的很幸运。”这是无法用任何考核教师的标准就能体现什么样的老师才是个好老师。在此,向已故的晏才宏和毕晓白老师致敬,并立志将来也做他们那样的好老师。

在这门课程学习之前,我认为老师只要把自己所知道的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就行了,而现在看来,这种理解确实把教学简单化了。教师如何让所教授的知识让学生最大可能的接受,是一门很大的学问。做为一个老师,首先得充实自己,做一名具备专业知识和个人素养的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讲出是什么,还要讲出为什么,千万不要说所教的课程很难,要说所教的课程其实并不难,并且不能失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对老师信服,才会有听课的意愿。要有好的教学结构,要逻辑清晰,结构顺畅。教师就应该像导游,要时刻我们现在站在哪?我们准备往哪里去?我们怎么到哪里去? 此外,好的教学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需要认真做好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而好的教案需要体现知识内涵、方法内涵、思维内涵、情感内涵以及教学创新。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丰富的知识是重要的,还有许多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最直观的就是着装,这往往是学生对老师的第一印象,着装要大方得体,不能太暴露或太夸张。讲课的语音、语调、语速要合适,要富有感染力,而是得有适当的变化,具有变化的教学节奏,要时快时慢,忽高忽低。这样才能较长久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过程中,讲解结构应该首先明确,只有这样,学生才知道这堂课具体讲什么内容;并在讲解过程中,将关键信息从背景信息中强调出来,才能让学生知道重点在那里;讲解应该有条理,层次分明,要具有启发性与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该做到与采用提问、谈话等技能配合的方式,与学生能较好的互动,知道学生们在想什么;提问的技巧也很重要,提问目的明确,有适当停顿,设计应包括多种水平,对提问可给出答案,并进行讲解。此外,其他的一些技能,如在第一次讲课时应该认真的介绍自己,拉近自己与学生的距离;不要说自己所教的可能很难,要说所教的可能其实不难;需要注意面部表情自然,变化恰当,手部及面部动作配合、身体移动要适当、对学生应该尽可能正面强化等这些以前可能不会注意的小细节,也能更多的关注,也希望在自己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更好的应用。

在本次培训中我认为对我最有益的是观看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随后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真正起到学以致用的作用。通过观看、评价以及大家的讨论。我们总结出最佳的教学技能应该是:

1、着装得体大方;

2、实现本色老师到角色老师的转变;

3、要有激情,面部表情要亲和;

4、要先讲课程的教学结构;

5、语言清晰流畅,语速要合适(200~250字/分钟),节凑要时快时慢、忽高忽低;

6、要求适当的肢体语言;

7、讲解应该有条理,层次分明,要具有启发性;

8、要与学生互动,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反馈。

篇7: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

一、以人为本,树立生本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课程目标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教育民主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反映的是一种教育生本化的价值取向。身为教师,我们要坚信:人才多样化,行行出状元;人人都有才,人才有差异;人人能成才,成才的路千万条,树立全人化的教育理念。在培训中,我们还欣赏了全国十大教师楷模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洗涤了我的灵魂,平时总以为自己为学生已付出了很多,培训中,我才明白自己是多么渺小。像桂老师每天都会问自己三个问题:“今天你爱孩子了吗?”“你会爱孩子吗”“你的孩子感受到你的爱了吗?”。蔡老师提出的:我相信每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都将“种子课”视为数学的种子,让他的学生随身携带,到合适的环境中生根发芽。这是数学教师的使命!“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不让一个学生落后。”“我们应该把数学的感觉给学生。”作为数学教师,心中装着教育,就不会仅仅只关注知识;心中装着儿童,就不会仅仅只在意分数;心中装着成长,就不会仅仅只在意自己的付出……

二、浸润数学文化,展现数学魅力

“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实施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的教学,让数学洋溢着文化的魅力,使孩子们由内至外喜欢上我们的数学。此次培训,让我们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精髓、数学的内在魅力。如,永春师范刘老师的《数学的魅力》讲座中,他通过从古代数学谜语到现在数学在高科技中应用案例,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是美的,有简洁与抽象的美,有构图美和组合美,还有方法的美,而做为数学老师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引导孩子在具体的数学符号、概念、方法、思想中去体验数学文化的魅力,受到文化的熏陶,在玩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正如蔡老师所说的,每一个孩子都像一粒种子,教育需要回归本真,回归人性,让儿童与生俱来的潜能得到生长,让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得到成长,让孩子们在浓厚的数学文化中生长、收获着。

三、反思提升,促进专业成长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专家倡导我们不仅仅要成为经师更要努力成为能师、人师。教师的课堂教学修炼需要持之以恒的不断反思。要实现教师专业化,持续化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教师的反思实践,使每一位教师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能力、习惯,最终实现教师在教学反思中不断成长。如上完课,走出教室,静下心反思:在这节课,我教会学生什么了?学生学到了什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我更好的教学方法吗?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形成文字资料。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进歩了,你的教学更精彩了,你成长了!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2

8月26日,“河北省怀来县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第一模块培训在怀来县沙城中学实验楼四楼培训大厅正式开班。官厅中心校的教师:金占荣、张秀琴和张美娜经学校推选参加了此次培训。

担任本次培训主讲教师的是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义务教育研究室副主任,特级教师李老师。李老师培训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李老师的讲解生动详实,提出了“头脑风暴”的新概念,让人耳目一新。在互动式的学习交流中,大家深刻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以及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相统一。通过学习,大家对新教材的内容安排加深了理解,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向提升了认识。尤其是在下午的小组活动中,李老师把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重新组合成了十个小组,大家热情高涨,分工合作,制作海报:起队名、想口号、完成老师分给小组的学习内容。在这样独特的培训体验中学习课程标准大家感到生动而有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次培训大大提高我县小学教师实践和专业技能提高,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引领我县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官厅中心校的三名语文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为教师的成长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耕种的土地。”这话告诉我们:一个人既要有梦想,更要有对梦想坚守到底、永不退缩的信念和勇气!对我们来说,这块“必得由自己耕种的土地”便是深深扎根在我心里的“教育梦”。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从来都不会惊天动地,只能够润物无声;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从来都被抬到太阳和灵魂的高度,但绝大多数一辈子辛勤工作的老师却绝无可能像太阳那样受到万人景仰,像灵魂那样令众生匍匐。可那又如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为别人的孩子辛苦操劳,谁又能说这不是另一种伟大呢?努力学习,不忘初心,才会让我们真心实意的教书育人,不断地追求人生的方向和高度。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3

10月29日至30日,市教育局组织了为期三天的乡村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此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对部编版语文教材从字词、阅读、习作、古诗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解读,下面我将着重从这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感受:

一、字词方面

部编版教材在低年级的字词教学上,将识字教学作为了重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各个学段识字量的要求呈递减的趋势。因此可以看出,在低中年级,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作为教师一定要在儿童识字起步阶段就通过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方法来优化识字的途径,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从而达到识字教学的目的。

从教材的安排上可以看出,新教材在低年级之所以安排这么大的识字量,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早开始阅读。所以我们老师在教学中不要拔高要求,一定要把“会认”和“会写”区分开。

二、习作

部编版教材在习作的安排上层次也是非常清晰,一二年级称为“写话”,三年级开始称为“习作”。低年级重点是要保护好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关注生活,乐于表达,不要拔高要求,不要为了去写而不断地“练习”。写作课程的设计,写作教学的过程,都要从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关注写作过程的愉快。教师要做好范例教学,让学生跟着支架学写作。

总之,写作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三、阅读

常见的阅读策略有复述、预测、提问、图像化、联结、推理、概括、快速阅读、有目的地读、自我(理解)监控等。在部编版教材中主要涉及到的阅读策略有复述、预测、提问、快速阅读、有目的地读等,并且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分层地推进。在低段主要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乐趣。中段就要让学生能在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到高段要求学生提高默读速度,并能按要求去搜集信息,有目的地去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有整体意识,关注整套教材的阅读策略安排,有目的地去教学。

四、古诗词

统编版语文教材和人教版语文教材对比,古诗词、文言文在篇目数量上的明显加大。比如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册编排古诗3首,在“日积月累”中诗词篇目也增多了。文言文古诗词在编排上注重选择故事性的文本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中年级会出现同样的文本,但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注重让学生去体会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在小学阶段,教师教学时一定不要去逐字逐句地去解释文本的意思,而应该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让学生去积累、积淀。

总体来看,我觉得部编版教材最大的亮点,就是篇章页、导语等内容的设计。教师可以通过篇章页、导语、课后题来把握每课的教学重点,这些内容的设计对教师把握教材、教学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这次培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教师应该首先解读教材,把握课标。只有了解了教材编写的意图才能把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有所得。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的心得体会4

金秋十月,刚踏上教育工作的我怀着激动、兴奋的心情在教研室王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由市教育局和市教师发展中心举办的乡村学校教师能力提升培训。

我们聆听了浙江省特级教师、优秀教研员、获得首届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师写作教学说课大赛一等奖的沈老师和浙江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的莫老师的精彩讲座,两位老师分别从“寻找适合儿童的词语教学——统编教材词语教学重点解析及建议”、“踏上快乐表达之旅——例谈统编教材写话、习作教学”、“统编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重点解析与教学建议”、“于对比中了解,在得法中深入——例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基于深度学习的‘深度教学’”、“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学本课堂”为我们打开了统编教材教学的另一扇大门。真可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有如拨云见日,使得我顿然领悟,为我指明了方向。

“寻找适合儿童的字词教学”这是我们本次培训中的第一堂课。沈老师对于字词教学现状进行了透视及重点解析,并依据具体课例为我们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字词教学方式,提出了适合儿童的识字教学策略。

她说,识字教学应凸显文化内涵与教育意义;她讲到,识字的方式要更多元化,要把识字变成一种鲜明的、激动人心的情景,里面充满了活生生的形象、声音、旋律的时候,读与写的过程才能轻松。她建议,字义教学要活,字形教学要清,音融于形义。原来识字教学这样有趣,三字文识字,韵语识字,看图识字,对对子识字,字理识字,编儿歌……我们教什么,怎么教,我仿佛是那个初进大观园的刘姥姥,沈莉师的讲解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沈老师还为我们讲解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建构语文教学的内容、方法、过程,培养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的过程中,对生命的认识、理解、体验,以生命哲学的思想指导语文教学,激励人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

沈老师的讲解让我明白:语文不仅仅是用来学的,而是让学生认识、理解、体验生命和万物的美,更是让学生形成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并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来创造美的学科。

莫老师讲解的“踏上快乐表达之旅——例谈统编教材写话、习作教学”从中低段习作教学入手,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课例,让我们明白只有在真情涌动、激情荡漾、热情似火的融情状态下,才会焕发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实现知识的超越和理性的升华。才能让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有生活气息,有真情实感。

莫老师的讲座“于对比中了解,在得法中深入”为古诗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使古诗文更生动活泼地走进小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轻松快乐中完成古诗词的学习,提高语文素养。莫老师用具体的片断教学《咏柳》《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诠释了这样的教育理念:课堂是学生的,要把课堂还给孩子,把时间还给孩子,把实践还给孩子,把感悟留给孩子!。

通过三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了两位专家深邃的思想,扎实的功底,也意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上还有广阔的进步空间。虽然学习之旅已经结束,但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我依然会带着求知若渴的态度,去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成就自己。

篇8:大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一、教学能力

大学是提供给年轻人学习机会的地方, 教师的职责是给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 而不是把知识灌输给他们, 并让他们把学者们的观点倒背如流。如何给学生开启知识的大门呢?这就是高校教学的特点对高校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的一个考验。教学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学效果上, 这就要求各位年轻教师尽快进入教师角色。上课前, 应该要吃透教材、备好课、写好教案, 对教学目标、重难点、学生的整体水平以及教学组织形式应该准确把握, 课堂上要有组织和实施教学的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效能方面, 表达教育教学观点要明确, 采用教学策略要恰当, 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活动能够很好把握。教学监控能力方面, 要对教学状况准确预测, 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 擅长营造合适的教学情景并进行教学效果的反思。教学行为方面, 课堂规则要明确, 教学时间管理能力要加强, 能够洞察学生的真正意图, 并且对意料外的学生反应能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从而使教学行为顺畅。在平时, 青年教师要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 力争博采众家之长, 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我认为, 听有经验教师的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岗前培训以理论性为主, 实践性、针对性不强的缺点, 能够给予年轻教师一个面对面的学习机会, 它有助于年轻教师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大学教育规律, 解决年轻教师在刚走上讲台时可能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但是, 听课的过程中, 年轻老师要做多种准备。要事先设想一下, 假如让我来讲授这部分内容, 准备如何进行, 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在课堂上不仅要听, 还要看, 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 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要仔细揣摩教者对教材的钻研, 重点的处理, 难点的突破, 教法学法的设计, 教学基本功的展示。还要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 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听课后要马上进行总结与思考, 准确客观地评价其他教师教学方法的长处和短处, 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 吸收他人有益的经验, 改进自己的教学。只有每次听课之后, 进行反复琢磨, 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 才能起到听课的效果。

另外, 青年教师还应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的有关理念, 学习学校关于教育教学的有关制度。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要具备一定的开展教学改革和研究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锐化自己的思想, 发现问题, 认真感悟每一个环节, 用于探索, 推陈出新, 因材施教, 提高自身的终生职业能力。另外, 学校组织教师每年进行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 涉及各个行业, 除了有效地丰富了老师们的知识, 教师们还通过不断的自我职能开发, 逐步掌握高超的教书育人技艺。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眼里的教师应当是一位聪明、博学、善于思考、热爱知识的人。一位优秀的教师, 与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分不开的。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高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教学的时候, 不能一成不变地照本宣科, 而要与时俱进, 结合目前科研的发展进行讲授。

在这期教学技能培训过程中, 年轻老师们通过对多位教学名师的教学观摩, 亲身体验了各位教学专家们是如何上好一堂课, 深感受益颇多。

二、师德的培养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不仅要教好书, 还要育好人, 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作为青年教师, 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荣誉感、责任感;既要学会做事, 更要学会做人。法国大文豪雨果说,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 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因此, 青年教师尤其要牢记加强师德建设, 教书不忘育人。

在教育中, 师德培养的前提是要具有高尚的人格。在学生的心目中, 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归国后, 拒绝高官厚禄, 创办乡村师范, 他赤着脚, 穿草鞋, 与学生一起种菜、施肥, 把每一分钱都用在教育事业上, 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来教育孩子。他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 在学生的心中树立了一座晶莹的师德丰碑。我们年轻老师也要能够安贫乐教, 甘于奉献。对学生要以诚相待, 从内心深处尊重学生。要以自己的真情去感动学生, 宽容地对待学生。举止要温文尔雅, 努力促成自己人格的完美。

三、学生的沟通能力

沟通, 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如果教师和学生沟通无障碍, 那么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将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如果不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话, 将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传统的师生交流, 往往是单向的, 教师一厢情愿地滔滔不绝地说教, 学生被动地无可奈何地接受。这样的交流, 教师虽然煞费苦心, 但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 因而也就找不到“因材施教”的突破口。在全面实施教学改革的今天, 要建立新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师必须由权威者转变为指导者、参谋者, 积极引导者。

那么, 应该如何与学生沟通交流呢?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是关键, 而理解别人的有效方法是换位思考。因此, 教师要习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想与学生顺利沟通, 教师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 经常问问自己:如果我是学生, 会希望老师怎么讲授课程?学生出现了问题, 也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学生, 会发生这种问题吗?我做学生遇到了这种问题会怎么办?也就是说, 要以学生的思维来判断事情的是非,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其次, 要端正对学生的态度。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在内心要真正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尽量少用指责性、劝诫性的语言和口气, 更不能对学生加以训斥甚至挖苦讽刺等;要学会仔细聆听学生的陈述, 善于抓住学生的思维动向, 多用商讨的口气, 建议性的语言,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 在此基础上, 深入浅出地将学生引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更高境界, 这样才容易使学生感受到信任和尊重。

四、总结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磨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们要牢记以下几点:

1. 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 爱岗敬业, 强化责任意

识, 永远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认真准备好授课的每一个环节。

2. 授课的同时, 不能放松自己对科研活动的要求, 只

有不断地进行科研活动, 才能够了解与把握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及成果。

3. 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关系上, 不要生硬地指导、指挥

学生, 对学生的想法要注意倾听, 善于发现, 及时引导,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篇9:电子电工技能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理论 实际 兴趣 训练 阶段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最基本原则之一。学生就读于职业中学就是为了学一门赖以谋生立足的技能,这与我们职业中学的培养目标是一致的,什么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呢?那就是:有知识、懂专业、会操作、受社会欢迎的合格毕业生。因此在教授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基础上加强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是职业中学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技能的形成则是学生通过观察、模仿、实践重复教师所演示的动作和反复练习来实现的。针对职业高中学生的实际,在操作课教学中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求教法,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激发兴趣

由于众多因素,职业中学的学生综合素质不高,学习基础普遍较差,“重文轻技”思想严重,对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缺乏感性认识,学生对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尤其是电子电工专业,因为学生本来对电就有害怕心理,不敢轻易动手,而对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的职高学生来说,如果对电没有感情,没有兴趣,就会直接影响实习训练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方能达到最佳效果。为此,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以实例激起兴趣,上好绪言课

着重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例如,讲电的应用时,突出电在家庭电气化及电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使教学贴近生活。通过讲解,使许多同学克服对电的畏惧心理,并产生了好奇心。

2.将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相联系,以保持兴趣

学生往往对简单重复的操作不感兴趣。进行课题分解,针对具体课题,列举家庭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路故障现象,并说明故障原因和维修要点,这样把训练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譬如在进行导线连接的基本功能时,许多同学认为把导线接来接去,学不到什么东西,甚至还因此划伤了手,感到非常厌烦。及时抓住学生的这一苗头,困势利导,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保险丝经常烧红熔断等故障现象。在课堂上,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讨论,分析产生故障的真正原因。最后,归纳出造成上述故障的原因是:由于接点不牢靠而引起接触不良、接触电阻增大,一旦通流后,就会出现上述现象。通过这些事例的分析,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解决家庭线路故障的实际问题。学生看到自己维修好的电路正常运行,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的劲头就更足了。

3.重竞赛以激活兴趣

青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多组织小组之间、班级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如在电子线路装接实验中,对于每位学生安装好的线路板都进行评分,把好的作为样板保留供学生参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证明,在实习训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技能教学的重要前提。

二、讲求教法

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充分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在技能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实验、实习安排在新授课后进行,作为对课本有关内容的验证、实习。这样不但浪费了时间,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为此,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将单纯操作与图上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采用“两个结合”的教学方法。

1.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实验、实习室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主阵地。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一些复杂的线路,先让学生在实验室用软导线亲自动手接线,并进行检测验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然而,仅仅在实验室中操作验证还达不到电工工艺操作要求。为此,在电工实习上,让学生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狠抓基本功的训练,并要求趋于合理,并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知识和技巧。

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子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要求教者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电工的实习课提出了三个阶段目标:第一个阶段目标为单相照明电路,内容是元器件焊接及各种照明电路配线、安装及检修。第二个阶段为电子线路。内容是基本电子电路的安装以及故障排除。第三个阶段的目标是综合提高,内容是生产适应性实习。在教学中,根据所确定的三个目标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示范指导,巡视指导,到结束指导等环节,都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这方面主要采取两个做法:

1.基本操作练习和反复练习相结合

如焊接练习是一项基本功,在学生练习的初期,先讲要求,然后按演示的姿势让学生模仿练习,强调操作姿势和焊接的要求。一开始,大部分学生都很难把握要领,焊接点的各种形状,假焊、虚焊较多,有很多学生焊了一断时间连手都麻木了,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一些基本要领,焊接质量也高了,到这时,紧张情绪有所松弛,动作的相互干扰也有所减少,最后终于掌握了这一基本操作技能。

2.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实习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例如,在指导学生安装收音机时,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收音机原理图,分析各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各级元件的作用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分级进行安装,逐级进行排除故障。通过专题训练,学生在安装时,基本上能排除故障,顺利地完成组装任务。在创造性练习过程中,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本着经济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并安装成成品。这一训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技能开发的能力。

综上所述是技能教学中的肤浅体会,力求能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篇10:教学技能与课例研究的心得体会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途径读了不少课例,自己也写课例,但却没有深入地对课例进行研究,缺乏理论的指导。听了申博士的讲解,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曾认为很骄傲的课例,发现自己曾有多严重的不足而不自知,明白了今后的课例研究该如何做起:课例是课堂教学的实录,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和分析,在互助与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教研活动。

我们做课例研究可以用专题分析法、情景填空法、结构复盘法三种方法,结合自己课堂实践进行。申博士结合大量生动、具体的课例来为我们解析这些理论,如拂面春风、如甘露入喉,我迫切地认识到自己思考、反思自己课例的需要。

篇11:《教师的教学技能》学习体会

首先是“懂”。就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基本概念,以及每字每句都清楚。

其次是“透”。就对教材不仅要懂得,而且要很熟悉,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这就要求对教材进行精读细钻。

最后是“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融化在一起,这如同蜜蜂酿蜜一样,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到了“化”的境界,整个教材内容已经了然在胸,变成了有机整体。

总之,钻研教材要做到既能钻进去,又能走出来。钻进去,就是要领会教材的精华,全面、准确地掌握教材的知识内容;走出来,就是要全面审视、整体把握,做到讲课时能够深入浅出,左右逢源,灵活运用。

这三个字的钻研如果我们能努力做到,那一定是非常理想,非常愉悦的境界,会让我们有一种成就感。

作为一一名任课教师,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每当上完一节好课,会让你有意犹未尽之感,全身都会感到舒爽之至。而往往公开课更容易达到这样的境界。想想为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无形中做到了“懂”、“透”、“化”。

篇12: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体会

我的课堂教学技能的心得体会

教师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从整体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师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景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在学习了《有效教学》后,明白了我们要成为一个有效教师,不但要做到有效备课,有效指导,还要做到有效激励,而这个有效激励不但是老师对学生语言的激励,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的激励。郑老师提到,在有效教师的所有行为中,最重要的是教师是否具有“激励性人格”,比如热情,期望和可信任感等。因此,要成为一个有效教师,我们要从很多细小的工作做起,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工作。

1.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有的学生是由于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比如遭到讽刺,挖苦;受到不应有的干涉,与家长、同学、教师发生矛盾,尤其是当和教师发生矛盾时,他就更不可能把精力专注与学习。

2.对学生的期望不要太高。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孩子因为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产生了负罪感和内疚感,因此也就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样也就不能去听教师所教的课程了。

3.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有的学生是因为我们教师没有适应人本教育,没有改正自己的教育观念和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同时自己不能做到以身作则,对学生的爱心不够,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4.教师要讲究课堂管理的技巧。有的学生是因为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的技巧,没有建立新的课堂学生行为规范,如有的教师发现学生上课不专心,明知学生因为不专心答不上来,就故意提高嗓门,5.教师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方法。评价很重要,无论是课堂评价还是学生的自评、互评都要准确。课堂上要多鼓励,及时鼓励,肯定评价要多于否定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要把握好,不要使学生的自评、互评变成自我夸耀、自我贬低,或互相进行攻击、互相挑刺,评价要中肯,要切合实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上一篇:幼儿园开学安全第一课教案下一篇:班会的作文:一堂特殊的班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