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三训练操作指南

2024-05-23

科目三训练操作指南(精选7篇)

篇1:科目三训练操作指南

&科目三训练操作指南&

一、上车:从车的左后方走向驾驶室门,喊“报告”后,向右转,面向车后,逆时针绕车转一圈,至车前左大灯前停住片刻,观察车后情况后,二次走向驾驶室门前停住,喊:“报告”,面向车后方,小角度开门,迅速上车,关好门。

二、上车后:请考官检验身份证;调整座椅和内视镜,系上安全带;说:“调整完毕,请示启动”。考官同意后,踏离合、退空挡,点火启动发动机。

三、启动后,经检查仪表,向考官说:“各仪表工作正常,请示起步”。

四、起步要领:1.踏离合;2.挂一档;3.拨转向灯;4.鸣喇叭;5.看左右后视镜,放手刹;6.抬离合的同时慢加油;按顺序由一档增至三档;会转向灯。需要变更车道时,拨转向灯,看左后视镜,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在确保后方无车辆和安全的前提下,目视变更车道前方,轻打方向,小角度使车辆逐渐驶入所变更车道,会转向灯,由三档按要领增至五档,速度控制在约45公里/小时。

五、正常行驶时,每15秒观察一次左右后视镜;加减档不许低头下看,变档有误应及时纠正。

六、停车要领:当听到停车口令后,立即收油门;开右转向灯;由五档减至四档;看右后视镜,在右后方无情况、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向右轻摆方向,小角度顺利驶入右边车道的同时,轻踩刹车,使车速降至约20公里/小时,迅速按3-2-1的顺序减至一档;观察车道边缘与车头参考点,做方向修正(修正方向时要小角度),此时要目视前方,摆正方向盘,停车。要求:右后轮与右侧路缘线或路边间距在30厘米以内!

七、停车:白天定点停车,先踏下离合,再踏脚刹,拉手刹,排空挡,回右转向灯,熄火,挂一档,解开安全带,说:“报告考官,操作完毕”。下车前,观察车左后方情况再下车,下车后,从车头前方走到副驾驶门前,说:“报告考官,考试完毕,谢谢”。

八、夜间起步顺序:上车后:请考官检验身份证;调整座椅和内视镜,系上安全带;说:“调整完毕,请示启动”,经同意后,踏离合退空挡,点火启动发动机;开启大灯(近光灯);关闭警示灯;向考官说:“各仪表工作正常,请示起步”。(行车中灯光的使用及起步要领同第四)。

九、夜间停车顺序:停车要领按白天第六条,停车后,拉手刹,排空挡,熄火,挂一档,回右转向灯,开警示灯,关闭大灯,解开安全带,说:“报告考官,操作完毕”。下车前,观察车左后方情况再下车,下车后,从车头前方走到副驾驶门前,说:“报告考官,考试完毕,谢谢”。

(一)上车准备

1、不绕车一周检查车辆外观及安全状况,不合格;

2、打开车门前不观察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二)起步

1、制动气压不足起步,不合格;

2、车门未关闭起步,不合格;

3、起步前,未通过后视镜并向左方侧头,观察左、后方交通情况,不合格

4、启动发动机时,变速器操纵杆未置于空挡(或者P挡),扣10分;

5、发动机启动后,不及时松开启动开关,扣10分;

6、不松驻车制动器起步,扣10分;

7、道路交通情况复杂时起步不能合理使用喇叭,扣10分;

8、起步时车辆发生闯动,扣10分;

9、起步时,加速踏板控制不当,致使发动机转速过高,扣5分; 不调整驾驶座椅、后视镜、检查仪表,扣5分。

(三)直线行驶

1、方向控制不稳,不能保持车辆直线运动状态,不合格;

2、遇前车制动时不采取减速措施,不合格;

3、超过20秒不通过后视镜观察后方交通情况,扣10分;

4、不了解车辆行驶速度,扣10分;

5、未及时发现路面障碍物,未及时采取减速措施,扣10分。

篇2:科目三训练操作指南

上车要求:从右后门下车绕车头一周半,检查车辆和观查道路安全情况,到左车门喊报告上车后关好车门。调整座椅靠背系好安全带,检查仪表是否正常.仪表灯是否亮,转向灯开关,发动机是否启动等机械操纵机构。听语音提示;夜间摸拟灯光考试,在5秒钟内 做 出灯光操作。灯光考过.开始道路驾驶考试。

一.转向(打开左转向灯.5秒钟后起步)二.挂档(左脚踏下离合器.右手挂入一档)。三

《边停车要按靠边停车要求去做》

一、转向(打开右转向灯.5秒钟后.方可动方向)。

二、瞭望(观察右侧后视镜的同时右脚离开油门踏板)。

三、减速(右脚轻踏制动踏板)。

四、靠边(向右缓慢打方向同时右脚轻踩刹车减速至左车头角进入白虚线,车速降 到20吗内踩下离合器,向左慢慢回方向盘,将车滑行到路边30公分内停正)。打喇叭(用左中手指按喇叭)。

四、瞭望(先看右再看左后视镜观察道路交通安全情况)。

五、松手剎(左脚抬离合器到半联动时,轻加油门,右手松手刹车操纵杆)。

六、起步(平稳抬离合器.稳加油提速)。

七、关(二档进入快车道方向盘回正后关闭转向灯)。起步后要求:在慢车道上加速,前方在没有车的情况下提速到15公里以上,加二档后再看左后视镜镜,左快车道上的交通安全情况,有车不进.没有车再缓慢进入快车道,左车头中部进入白虚线慢慢向右回正方向盘,关闭左转向灯、提速到25公里以上,加三档提速到35公里以上、加四档提速40公里,加五档后提车速在45公里以上行驶10秒钟后可以进行减档,减至四档。不准越级减档和加档,正常行驶,车速保持40公里左右行驶。听到语音提示:1【保持直线行驶】双手轻轻握住方向盘,保持车辆直线行驶100米,不准动方向,听到结束直线行驶时,再加5档提车速45公里以上行驶10秒钟以上.方可减4档行驶,完成五档45公里行驶速度。如5档加不上可找时机加5档行驶。2【前方路口直行】【通过公交汽车站】【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前方会车】要左右观察.减速.减档.鸣笛。人行横道线上不准停车,主动避让行人,时速要求35公里左右,安全通过,以上通过学校【禁鸣笛】,要求档位和速度匹配好。3【左或右转弯】打开左转向灯或右转向灯,各停顿5秒钟后.减速减档观察道路口交通情况方可左转或右转弯,最好用三档或二档转弯.如有红绿灯停车用一档起步转弯后关转向灯。4【超车】开左转向灯5秒同时观察左前后方交通情况方可安全超车.当不具备超车时.减速.减档慢行等待时机.要求150米内完成超车。5【前方变更车道】开右转向灯5秒同时看内外右后视镜.确保安全情况下向右方可变更车道后,再开左转向灯5秒后安全变回原车道。6【掉头】先开右转向灯5秒靠边后再开左转向灯用一档起步掉头,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不得在黄实线上,禁止掉头的位置掉头。7【靠边停车】;《要按靠边停车要求去做》。遇到前方道路有车的情况下,不准从右边车道超车,要求跟车,保持与前车车距30米距离行驶,根据车速的快和慢减速减档跟车,此时车速慢下来要求降低一级档跟车要与前车保持车距。如果前车停下.要求用一档起步.注意;1档起步后应及时换2档.不得长时间用1和2档行驶.在考试过程中换档后离合器不应长时间踩踏。否则会扣分。

五、拉(停车后踩着制动踏板.拉驻车手制动)。

六、摘(摘空档)。

七、关(关闭右转向灯)。

注意:下车时观察左后交通安全情况开门下车,关好车门。

《加减档要求》

位】加档是在车辆起歩动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

口诀:1抬【快速抬油门】4换【将变速杆在空档停一秒再慢加入档

2踩【左脚踩下离合器】5抬【.左脚前快后慢抬起离合器】 3摘【将变速杆摘入空挡】 6加【右脚同时轻加油稳住油门踏板】

注意:一..正确掌握“加油”与“稳油”的操作方法。二..不管是加档或减档必须在空档停顿一秒再加档,档位要逐级完成。

三、离合器不踏到底不准操纵变速杆。

《科目三夜间考试灯光使用》

1.夜间在沒有路灯照明不良条件下行驶:开启大灯。变成【远光灯】 2.夜间通过急坡..拱桥.(人行橫道):交换【远近光灯】 3.夜间在没有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交换【远近光灯】。.4.夜间车辆出故障或交通事故妨碍交通又难以移动;大灯换【小灯】开【应急灯】 5.夜间在窄路窄桥与非机动车会 车:开启【近光灯】。6.雾天行驶: 开【大灯】、开【雾灯】、开【应急灯】。7.夜间与机动车会车:开启【近光灯】。8.夜间超车:开左转向灯,交替使用;【远近光灯】。9.夜间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开启【近光灯】。

10.夜间在路边停车后不关闭前照明灯【近光灯】并开启【警示灯】

篇3:消防员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分析

为减少和预防训练伤亡事故,许多学者和研究人员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研究。郑婷婷通过分析训练伤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依法训练、科学训练和加强防护等预防措施。钱文祥在分析271例消防员训练伤部位和构成的基础上,讨论了训练伤发生的特点和原因,提出加强教育、科学施训和加强卫生监督等防范措施。马雪余针对消防员训练后的恢复,提出了进行必要的整理活动、充足睡眠、适当休息、科学营养、物理和化学恢复等手段和途径,减少训练致伤,提高训练 成绩。赵岩、兰晓霞等 人。 从医学防护角度对消防训练伤类型和病种、病理特点和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做好准备活动、加强身体基础训练、提高自我保护 意识和科 学安排训 练等预防 措施。 2011年,公安部发布了《消防训练安全 要则》,规定了消 防员体能训练、心理行为训练、技术训练和合成训练的安全要则,对指导消防灭火救援训练,提高训练安全管理水平,确保消防员训练安全和技术、战术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从医学分析防范角度和大范围理论方面指导消防官兵注意训练安全的文献较多,但在具体科目训练中能够为消防员提供可操作的、能降低训练伤发生率的针对性方法较少。因此,对消防员在常训科目中的训练致伤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不同训练科目中致伤的类型、部位和原因,寻求减少或避免训练伤发生的有针对性的对策,对于确保训练安全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内容与方法

依据《公安消防部队灭火救援业务训练与考核大纲 (试行)》,选取攀登挂钩梯、6 m拉梯、水带连接、百米障碍、楼层铺设水带等基层中队常训科目,设计调查问卷, 对广州、沈阳、宁夏、重庆、南阳和宁 波等6个支队的12个中队的一线指战员进行调查。实际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83份,有效回收率94.3%。采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 12.0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致伤类型、 部位和原因”等多选题采用多选项二分法录入数据。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个人信息特征与训练致伤

在接受调查的283名基层中队消防员中,最小年龄17岁,最大的33岁,平均年龄22岁,18~22岁的战士居多,占58.3%。兵龄跨度在1~14a,第一至第四年的战士占大多数,占总人数 的62.6%。在调查对 象中,义务兵占31.1%,士官占64.3%,大学生入 警实习学 员占4.6%。文化程度分布上,高中或中专的占70%,大专学历占21.6%,本科学历占8.4%。

上述数据表明,调查对象中义务兵和初级士官为主体,其中士官将近三分之二,符合基层消防中队的实际情况。最近一年业务训练中受伤情况调查表明,68.9%的被调查者有过受伤经历,且25.8%的消防员有过两次以上(含两次)受伤经历,这说明训练致伤问题不容忽视。

分析兵龄与训练致伤间的关系,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数据表明,业务训练中,兵龄越小,越容易受伤, 入伍第一年是训练致伤的 高发期,致伤率高 达95.2%。 其原因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兵时期身体素质较差,完成社会青年向合格消防员的转变所需的训练量比较大,训练次数多,导致训练伤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二是业务训练中,技术动作规范性和熟练程度等要求较高,兵龄越长经验积累越多,安全防范意识亦增强,训练伤发生的可能性会适当减小。

同样地,分析消防员文化程度、年龄和军衔与训练致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大专和本科的消防员,其致伤频率分别为75.0%、55.4% 和47.8%,即文化程度越高训练致伤发生的概率越小;年龄与训练伤之间的关系与兵龄和训练伤之间的关系一致, 年龄越小,越容易受伤,17岁的战士致伤频率最高;按军衔分析,义务兵受 伤的频率 最高 (74.7%),其次是士 官 (67.2%),学员较少(53.8%)。

综合分析可知,训练致伤的发生率呈现出新兵发生多、老兵发生少,年龄偏小者发生多、年龄较大者发生少, 文化程度较低的发生得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发生得少的规律特点。这主要是新兵自身体质还较弱,技术动作尚不熟练,心理素质较差,容易紧张或惧怕训练中的障碍, 因此致伤人数最多。调查中还发现,文化程度较高的战士一般悟性也较高,在训练中容易通过观察和模仿,迅速理解教练员意图并掌握操作规程,而学历偏低的战士理解能力较差,一般需要多次讲解与纠正动作,由于动作不娴熟或缺乏自信,训练中较容易导致受伤。

2.2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的发生率

对常训科目的训练致 伤情况进 行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攀登挂钩梯和6m拉梯的训练中受伤人数最多,分别为27.6% 和31.1%;百米障碍训练受伤人数比例次之,占17.3%;楼层铺设水带和水带连接训练分别占4.6% 和8.1%;着战斗服 训练中受 过伤的占1.1%;而其他训练中受过伤的有5名战士,其中两人分别注明在15m金属拉梯和滑绳自救训练项目中有过受伤经历。

上述分析表明,常训科目中训练致伤发生率较高的科目主要是攀登6m拉梯、攀登挂钩梯、百米障碍、水带连接和楼层铺设水带5个科目。因此,笔者分析这5个科目的训练致伤情况。

2.3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类型分析

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类型的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纵向分析表2数据可知,攀登6m拉梯、挂钩梯和百米障碍训练中发生的致伤类型较多,水带连接和楼层铺设水带训练科目次之。在6m拉梯攀登训练项目中,擦伤和肌肉拉伤较突出,分别占总数的15.9% 和15.5%, 撕裂伤、挫伤、关节扭伤和腰肌劳损发生率在6%~8%, 骨折和其他类型伤害偶有发生。在挂钩梯攀登训练项目中,受伤战士中肌肉 拉伤和擦 伤也较为 明显,分别占到13.8%和10.6%,关节扭伤和腰肌劳损分别占7.8%和7.4%,撕裂伤和挫伤共计8.2%,切伤和骨折比例不大。 在水带连接训练项目中,主要以皮肤擦伤和关节扭伤为主,肌肉拉伤、挫伤和撕裂伤偶有出现。楼层铺设水带训练科目受伤人数较少,受伤类型以关节扭伤为主。百米障碍训练中,肌肉拉伤占8.5%,关节扭伤和擦伤分别占到7.1%和5.7%,腰肌劳损 和撕裂伤 分别占2.5% 和2.1%,切伤以及挫伤占1.5%,另外有3例骨折。

注:表中“F”为“Frequency”,即频率;“P”为“Percent”,即百分比

横向分析表2中数据可知,常训科目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致伤类型是肌肉拉伤和擦伤,发生率接近40%;其次是关节扭伤,发生频率将近30%;然后是腰肌劳损、挫伤和撕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8.4%、13.8% 和11.4%。这说明这些致伤类型应作为训练中的重点防护目标。

2.4常训科目训练致伤部位分析

常训科目训练致伤部位的分析结果,见表3所示。

注:表中“F”为“Frequency”,即频率;“P”为“Percent”,即百分比

表3纵向数据表明,攀登6m拉梯和挂钩梯训练致伤部位最多,致伤频率也最高,涵盖头、躯干和四肢等各部位,百米障碍和水带连接次之,楼层铺设水带最少。在攀登挂钩梯训练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部、小腿、腹部、背部和腰部,致伤率均在10%以上;其次是手和腕部、 上臂和肩部、踝和足部,致伤率为5%~9%。在攀登6m拉梯训练中,膝部和小腿最容易受伤,致伤率近20%;手、 腕部和腰部次之,致伤率均约12%;其后是踝和足部、上臂和肩部,训练致伤的发生率分别在8.1%和4.2%。百米障碍训练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部和小腿,其次是踝和足部、手和腕部、腰部,说明腰部和四肢,尤其是下肢是该项训练科目的重点防护部位。在水带连接训练中, 下肢(膝部和小腿、踝和足部)和手、腕部最容易受伤。

表3横向数据表明,在常训科目训练中,膝部和小腿是最容易受伤的部位,致伤发生率高达52.6%;其次是手和腕部、腰部以及足、踝部,致伤率均在20%以上;然后是腹、背部和上臂、肩部,致伤率均在10%以上,说明这些部位在训练中应作为重点防护部位。

2.5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发生原因分析

对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原因的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分析表4中数据可知,训练致伤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热身不足是首要因素,其次是训练量过大、思想疏忽、 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外因,而组织不严密、参训者紧张、害怕、体能跟不上、带病带伤训练和存在情绪问题等因素也占有较大比重。

攀登6m拉梯训练致伤因素较多,可以概括为4个主要因素和6个次要因素。4个主要因素分别为热身不足、训练量过大、思想疏忽和技术动作不规范,尤其是热身不足影响最大;6个次要因素分别为参训 者心理紧 张和害怕、体能跟不上、存在情绪问题、带病带伤训练,以及组训者组织不严密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外因。攀登挂钩梯亦有此类问题,但在攀登挂钩梯训练中,技术动作不规范上升为训练致伤的第二大主要因素,这点在训练中应引起注意。百米障碍训练中,场地、器材等外因的影响跃居第三,带病带伤训练和组训者组织不严密的影响性上升,而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参训者心理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性有所下降。水带连接训练中,场地、器材等外因的影响跃居首位,其次是热身不足、思想疏忽、技术动作不规范和组训者组织不严密,而参训者的心理、体能、情绪和训练量等问题的影响性降低。在楼层铺设水带训练中,场地、器材等外因和体能跟不上两个因素的影响性有所上升,并列第三,而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参训者的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性有所下降。

由以上分析可知,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因素既有共性的、一般的因素,亦有不同的、各科目训练中独特的因素, 这就要求组训者在训练中不仅要遵循一般的训练规律,亦要针对具体科目做到对症下药,因科目制宜,才能有效地预防和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注:表中“F”为“Frequency”,即频率;“P”为“Percent”,即百分比

3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的预防对策

根据对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类型、部位和致伤原因的分析,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预防对策。

(1)组织好热身和恢复活动。在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因素中,热身不足高居榜首,成为最主要的致伤因素。因此,做好热身活动对于有效预防训练致伤具有重要作用。 由常训科目训练致伤类型可知,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和腰肌劳损均为频发致伤类型,通过合理的热身和恢复活动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预防这些训练伤的发生。结合常训科目训练致伤部位可知,膝部和小腿、手和腕部、腰部、踝和足部是易受伤部位。因此,可通过慢跑、跳跃、舒展身体和做恢复体操等方式,重点针对这些部位做好热身和恢复活动。需要注意的是,热身和恢复活动应以身体发热、 稍微出汗为原则,不宜活动过度。

(2)提高组训水平,科学施训。由常训科目训练致伤因素分析可知,绝大部分原因,如训练量过大、训练准备不足(场地等外因、参训者存在思想、身体和情绪上的问题等)、技术动作不规范和训练组织不严密等,均与组训者相关。因此,提高组训水平、科学施训对于预防和减少训练致伤意义重大。组训者应有训练场是第二战场的意识,认真对待,严密组织训练。开训前应做好人员、场地和器材装备的准备工作,并结合所训科目进行有效的训练动员,使参训人员端正训练态度和认识,消除紧张等不良情绪,尽量避免带伤和带情绪训练;训练中严格遵循训练规程,纠正和规范技术动作;训练结束时做好恢复和讲评。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组训者得人体认知和学习规律, 训练中存在急功近利和想当然的情况,对训练计划和进度没有科学规划和统筹,训练量的安排上容易出现旱涝不均的情况,而训练量多大已经成为训练致伤的第二大因素。因此,在新装备、新任务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组训者学习和掌握训练规律,统筹安排,循序渐进,对于减少训练致伤和提高训练效率均有重要意义。

(3)6m拉梯和挂钩梯训练致伤预防对策。这两个训练科目的共同特点是操作器材对参训者的体能(包括力量、爆发力、持久性和身体协调性等)和技术均有较高要求。因此,在训练前 热身和训 练后恢复、技术动作 讲解、示范、体会,以及控制训练节奏和训练量三方面一定要加强。由上述分析可知,6m拉梯和挂钩梯训练中,膝部、小腿、腰和手、腕部是最易受伤的部位,训练致伤类型最突出的是肌肉拉伤、擦伤和腰肌劳损。因此,应针对这些致伤部位和类型做好安全防护,如采用护膝、护腕等。

(4)百米障碍训练致伤预防对策。百米障碍训练中涉及翻越障碍、通过独木桥、水带连接等多项内容,并且所有动作均需在 快速跑动 中连贯完 成,受伤频率 较高。 由上述分析可知,百米障碍训练中致伤因素主要有热身不足、训练量过大、场地、器材等外因的影响、带病带伤训练和组训者组织 不严密;最容易受 伤的部位 是膝部、小腿、踝、足部以及手和腕部;最常见的致伤类型是肌肉拉伤、关节扭伤和擦伤。因此,百米障碍训练中应做好训练前人员、场地和器材装备的准备工作,避免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训练中应严密组织,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量,重点做好四肢尤其是下肢的安全防护,并通过训练前热身、训练后恢复,穿戴护膝等措施减少和避免训练伤的发生。

(5)水带连接 和楼层铺 设水带训 练致伤预 防对策。 在这两项训练中,场地、器材等外因的影响增强,其次是热身不足和思想疏忽;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下肢(膝部和小腿、踝和足部)和手、腕部;最容易出现的致伤类型是皮肤擦伤和关节扭伤为主。因此,这两项训练中应重点做好场地和器材装备的准备工作和训练热身、恢复活动,做好参训人员的思想动员,避免思想过度松懈,严格规范训练动作,减少训练致伤的发生率。

4结论

消防工作虽然是一个危险的职业,但适当的注意安全和健康问题,伤亡是能预防或避免的。训练中消防员的伤亡尤其不该发生,训练的目的是防止伤亡,而不应是伤亡的成因,这一结果和理念,应该对我们有所警示。通过对283名基层中队消防官兵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业务科目训练中致伤率最高的是6m拉梯、挂钩梯攀登和百米障碍训练。

(2)常训科目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致伤类型是肌肉拉伤和擦伤,发生率接近40%;其次是关节扭伤,发生频率将近30%;然后是腰肌劳损、挫伤和撕裂伤,发生率分别为18.4%、13.8%和11.4%。说明这些致伤类型应作为训练中的重点防护目标。

(3)常训科目训练中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部和小腿,致伤发生率高达52.6%;其次是手和腕部、腰部以及足、踝部,致伤率均在20%以上;然后是腹、背部和上臂、 肩部,致伤率均在10%以上,说明这些部位在训练中应作为重点防护部位。

(4)常训科目中训练致伤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热身不足是首要因素,其次是训练量过大、思想疏忽、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外因,而组织不严密、参训者紧张、害怕、体能跟不上、带病带伤训练和存在情绪问题等因素也占有较大比重。

(5)常训科目训练致伤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提高组训者组训水平,做好训练前的热身、训练后的恢复活动,做好训练前人员、场地和器材装备的准备工作;训练中科学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和训练量、严格训练规程、针对不同科目的训练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摘要:训练致伤是消防员职业损伤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影响参训人员健康和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SPSS 12.0对我国消防员在攀登挂钩梯、6m拉梯、水带连接、百米障碍、楼层铺设水带等基层中队常训科目中的训练致伤类型、致伤部位和致伤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常训科目中致伤率较高的是6 m拉梯、挂钩梯攀登和百米障碍训练,发生频率较高的致伤类型是肌肉拉伤、擦伤、关节扭伤和腰肌劳损,最容易受伤的部位是膝部和小腿,比较突出的致伤因素有热身不足、训练量过大、思想疏忽、技术动作不规范和场地、器材、天气等外因。对常训科目的训练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篇4:跑步者升级三项赛训练完全指南

跑步者习惯于将一只脚放到另外一只脚的前面,进行多项的运动对他们是一种威胁。游泳和自行车都需要技术和器具。这是为何我们将三项训练指南介绍给跑步者的原因。不管你的目标是参加第一次三项赛,还是仅仅通过交叉训练提高自己的跑步水平,这些专业指导都能帮助你跑得更快。

[游泳]

游泳可能是跑步最好的补充,因为这两种运动是不同的。“几乎游泳对身体压力的每个方面都和跑步相反”,《三项训练宝典》一书中说,“游泳倾向于拉伸你的身体,而跑步倾向于压缩你的身体。”跑步是一种压力颇高的,主要由下肢完成的运动,而游泳是一种全身性的没有压力也没有重力的运动。作为一种比跑步更不自然的和需要更多技巧的运动,游泳需要另外一种训练方式。“对于刚开始练习三项赛的人,提高游泳水平的途径不是通过训练提高力量,而是通过改善你的推进而减少消耗的力量”,这是专家的说法。

不同的推进方式

世界上有许多种泳姿,但我们建议你选择自由泳,除非你是菲尔普斯。自由泳和蝶泳相比更简单易于上手。“几乎所有的三项赛初级选手都需要找一个游泳很好的朋友,或者当地的游泳教练,让他们给你些意见,”前世界三项锦标赛冠军Siri Lindley说道,“ 好建议能节约你自己一个人几周的努力。”

专家还建议开始学游泳的人要首先忽略速度,“慢慢游是改善你效率和经济性的最佳途径。和时间或者其他人比赛只会让你踢水和飞溅浪花。”

也许你是很在意你的第一次三项赛,或者只是想跳进泳池来一次交叉训练,我们提供两种给跑步者的游泳训练,可以让你收益良多。

第一种就是在泳道游泳,或者是耐力游泳,你可以简单的游预先设定好的时间,或者是以中等强度完成一定的距离。这种方法可以让你在一次艰苦跑步后很好的恢复过来,同时为你今后严酷的三项赛户外游泳做好准备。

第二种是间歇式的游泳,包含在三项训练中。经典的训练计划是以轻松的热身游开始,然后进行一些训练来改善你的游泳技术。比如进行4次训练,每次训练游25码,中间休息10秒钟。然后做一组高速的间歇游以提高你的效率,比如游6次50码的长度,每次都比你正常的单道游泳速度快一些,中间休息20秒。最后用几次轻松的游泳放松。

几乎所有的三项赛都是在户外进行,同时还有很多人挤在一起。因此所有的三项赛初级选手都需要学会如何在人群嘈杂的环境中游泳。“三项赛游泳的一个最困难的方面就是想到要和上百人一起游泳就会紧张,”Lindley说道。“因此自信是关键。”

在开放的水域中进行游泳训练也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你才能习惯低下的能见度、寒冷的水温、不时的观察(每游几次就要越过浮标观察一下)以及无法触摸到泳池壁(休息)的这些情况。选择训练的地点要保证这地方可以游泳,同时每次都要有至少一个同伴。

骑车动力

即使是偶尔骑车的人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自行车要比大多数人想象的更具有技术含量。”专家说道,“跑步者常常认为他们能很有效率的骑车,因为他们的腿部肌肉有力,心血管功能强大,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刚开始骑车的人往往犯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就是“踩脚踏板”,也就是在脚踏运动的前一半周期里用力向下踩,却在后一半周期里没有灵活的将踏板提起来。第二个常见的错误就是所谓的“mashing”,就是踏频太低。而学会下山和拐弯也很重要。要避免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可能是找一个专业的教练或者加入一队比你经验稍丰富一些的骑手中,你可以通过模仿学到很多东西。

骑车的训练听起来和跑步很像。包括轻松骑、长距离骑、乳酸门槛骑、山坡重复以及间歇骑。不过不管你是在为三项赛做准备还是用骑车来提高你的跑步水平,最好都是先轻松骑几周以使得你的身体能调整过来。

当你准备参加更有挑战性的骑车时,专家建议可以进行山坡反复骑行以提高腿部的力量。如果你为三项赛而准备,那每周应当进行一次山坡反复骑,这样坚持几周,然后代之以每周的乳酸门槛骑行:以比赛的强度坚持骑行至少十分钟。

完美赛车买,还是不买,这是一个问题。对于那些还没有准备好投入大笔钱买一辆崭新的Spankin铁三赛车的人而言,还有很多简单而相对不那么昂贵的变通办法,让你能够搞到一辆合适的赛车以更加舒适和有效率的训练。如果你的车还有支撑架和反光镜,那就卸掉减轻重量,同时考虑增加一个三铁的休息把,比如Fort的那种,还可以用一副自锁和锁鞋换掉普通脚踏。

[跑步]

毫无疑问,如果你要增加游泳和自行车训练,那就需要调整跑步计划。

尝试将计划中没有价值的部分去掉,仅仅保留更有竞争力的跑步项目,比如乳酸门槛跑、间歇训练以及长距离跑,因为这些训练能够真正提高你的水平。“绝大多数轻松跑将被游泳和自行车代替,”Lindley说道,“游泳和自行车训练从本质上讲可以使你从艰苦的跑步训练中恢复过来。”

备战三项赛训练,需要进行超过六次的游泳、骑车和跑步混合训练。“努力保持多种运动之间的平衡,对于一个跑步者,通常意味着要将正常的跑步里程削减30~50%,用游泳和骑车来填补这些空出来的时间,”这是专家的意见。

对于入门选手,每周要进行至少两次游泳和骑车训练,两次强度跑步,外加一天休息。

像三项选手那样跑步

任何一名有经验的三项赛选手都会告诉你,在一次自行车比赛后的跑步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你的小腿会感到麻木。因此在训练中你得多次的在骑车之后进行跑步,以习惯这样的感觉。

对于习惯于将游泳和骑车作为交叉训练而不是三项训练的跑步者来说,更长一点的过渡跑步是有益的,这样你可以获得与跑步几乎一样的耐力,同时你能恢复得更快,受伤的风险更小。

开始混合训练

这里要谈谈如何将游泳和骑车添加到你的跑步计划中,即使是短距离的三项赛也需要完成5英里的游泳、12~13英里的骑车以及3英里或5公里的跑步,以下是要点:

参加12周或更久以后的赛事,因为你需要至少那么长的时间来训练妥当。

不要过度训练,因为你的身体需要时间来适应新的运动。如果你的水平很高并有竞争力,那可以进行一些有挑战性的而不是更多的训练。

由于游泳的机会相对更有限,你需要首先安排游泳,跑步是最方便的运动,可以最后安排。尽量不要在一周中进行两次相同的训练。

在游泳和骑车训练的头几周中,多进行中等强度的训练,然后在下一阶段增加一些高强度的训练以提高水平。在赛前,增加更多的针对比赛的训练,比如比赛速度的间歇训练等。

篇5:科目三考试操作技巧

2、上车准备:上车前需逆时针绕车走一圈,上车后一定要关好车门,然后调整座椅,系好安全带,查看各仪表盘显示情况。重点检查车门是否关好,车辆是否处于待速状态(若转速表盘处于800转左右,说明车辆待速正常,若处于“0”刻度处,说明车辆处于熄火状态,需要先打着车辆)。

3、起步:起步时按照口令一步一步操作,一踩(踩离合到底)、二挂(挂一档)、三打转向灯、四按(按喇叭)、五看(左右后视镜看)、六放(放手刹)、七抬(慢抬踩离合的脚),这几项每一项都不能忘记,练习的时候要养成习惯,可以在心里按顺序默念。起步左脚抬离合一定要慢,稳。感到车开始前进了,稳住左脚,车走上几米再慢慢松完离合。右脚给油,速度提到15码以上换2档关闭左转向灯前行。

4、加减档操作:听到语音提示加减档时,离合踩到底,右手挂挡,这个操作也可以稍微慢一点,当听到减档的时候,稍微踩刹车,退一挡,慢慢的松离合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前方的车辆,如果车速过快就不要踩油门了。

5、直线行驶:考生在进入直线行驶之前要提前把车身修正,行驶过程中要保证跟车安全速度和安全距离,一般车速稳在30码左右最佳,注意观察路面状况,眼睛看得越远越好,方向稳住不能左右摆动。(切记不要转方向盘,但可以很小幅度修正。)

6、变更车道:观察、判断车辆后方、侧方和准备变更的车道上的交通流量情况,确认与其他车辆保持安全距离后,开启转向指示灯示意。 变更车道前,要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道路交通情况。 正确使用转向灯,在开转向灯3秒后再转动转向盘。 变更车道时,应正确判断车辆安全距离,控制行驶速度,不得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7、通过路口:在通过路口时,考生要踩刹车减速、鸣号并做出左、右观察的明显侧头动作,准确观察周围情况。

8、通过人行横道线、通过学校区域、通过公共汽车站:考生在这几项指令时,要减速慢行,不管前方有人没人都要点一下刹车,做出左右观察的动作,遇有行人穿越人行横道线时,应停车让行。考生要严格执行安全驾驶原则,做到注意力均匀分布、视线合理转移。

9、会车:系统发出“会车”指令时,考生应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文明驾驶、文明礼让。在会车过程中,减速慢行并保持横向安全间距。

10、超车:听到“超车”指令,考生要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后方和左侧交通情况,准确选择超车时机、超车与被超越车辆的安全距离,确保安全超车。(注:实际考试中并没有车要去超越,跟变更车道一样,记住打灯就可以了。)在超车过程中做到视线合理转移、符合规定、安全驾驶等。

11、掉头:听到“掉头”指令时,考生要从安全行驶的原则出发,准确选择掉头时机与掉头地点,在掉头过程中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在看到调头标志时记得要打左转向灯,快到调头地点前减速减档至二档,注意看左镜观察后方车况,还要注意对面车况,注意不要抢行,如果车道窄的话,可以右打一把,再左打死,这样就不会碰到路沿了,调头后回正。(注:掉头的时候挂二档,配合刹车减速,切不可半离合态度下行驶哦,会被误认为是空档滑行。)

12、靠边停车:听到“请靠边停车”指令时,先观察路况,确定靠边停车的位置,然后打开右转向灯,向右转动方向盘,当车头中间与马路牙子重合时,迅速向左转动方向盘。角度大于180度。当车身与马路牙子平行时,距离马路牙子10到30厘米处,停车。注意:靠边过程注意转向灯,要是灭了立刻打上,或者手扳住它。要不10分就没了。停车后先拉手刹,摘空档,关转向灯,松离合,松刹车,考试完成。

科目三考的并不是技巧问题,只要掌握了考试流程和行车安全意识,熟练加减档的操作问题,通过考试其实不难的。

1.科目三靠边停车操作技巧

2.科目三加减挡位操作技巧

3.科目三起步停车操作技巧

4.科目三考试靠边停车操作技巧

5.驾照科目三考试操作技巧

6.关于驾照考试科目三灯光操作技巧介绍

7.驾照科目三考试的进出环岛路段操作技巧

8.科目三靠边停车30公分操作技巧

9.科目三关于靠边停车操作技巧

篇6:科目三的操作过程

2、上车,调镜子、系安全带、摸档位(是否空挡),摸手刹,发动车子(不能踩到刹车上),准备好后,踩一脚刹车,语音播报模拟灯光,听语音操作。

3、起步,打左转弯灯,挂一档、按喇叭,松离合到半联动,松手刹,(如果前方有车不能一下出去,立即回空挡,拉手刹(或踩刹车),松离合,不然直接秒杀,待条件适合时再起步走),正确起步,语音会播报起步完成。

4、语音播报前方经过人行横道,播完后再做按喇叭、踩煞车动作(踩刹车时要听到“叮”的一声,表示电脑已识别),语音播报人行横道已完成。

5、语音播报前方通过学校区域,可以按喇叭,踩刹车,语音播报学校区域已完成。

6、语音播报前方通过公交车站,按喇叭、踩刹车,语音播报公交车站已完成。

7、语音播报前方路口请直行,按喇叭,踩刹车,语音播报直行已完成。

8、语音播报对面来车请会车,点刹车,稍微向右修方向,回方向,语音播报会车完成。

9、语音播报,请进行加减档操作。二档给点油切换到三档,清点刹车(或换挡后不给油)切换到二档,给油切换到三档,不给油切换到二档。操作一次换挡完成后,语音播报一次,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操作,直到4次换挡完成。

10、语音播报前方通过公交车站,按喇叭、点刹车,语音播报公交车站已完成。

11、语音播报进入直线行驶路段,不动方向盘,大约10米后语音播报直线行驶已完成,可以轻轻修一点方向。

12、语音播报前方通过学校区域,可以鸣喇叭,踩刹车,语音播报学校区域已完成。

13、驼峰桥没有语音播报,可以不操作。

14、语音播报,前方有车,请超车,打左转弯、鸣喇叭,三秒后超车,(可以不打右转弯灯回右车道,待语音播报变更车道再完成)语音播报超车完成。

15、语音播报前方变更车道,打右转弯灯,3秒后到右车道,可以不按喇叭。语音播报变更车道已完成。

16、语音播报前方通过人行横道,按喇叭、点刹车,语音播报人行横道已完 成。

17、打左转弯灯过三叉路口,进路口收灯。

18、语音播报前方路口请右转,打右转弯灯,鸣喇叭,点刹车,语音播报已完成。

19、踩离合切换到一档,缓慢前进。语音播报前方请掉头,打左转弯,轻踩刹车控制车速,掉头,语音播报掉头已完成。

20、语音播报前方路口请左转,打左转弯灯,鸣喇叭,点刹车,语音播报已完成。

21、三叉路口后有超车和变更车道,听到语音播报后,再进行操作。

22、驼峰桥不用管。

23、通过学校区域,点刹车。

24、直行不动方向经过。

25、通过公交车站,鸣喇叭点刹车经过。

26、加减档操作。二档给点油切换到三档,清点刹车(或换挡后不给油)切换到二档,给油切换到三档,不给油切换到二档。操作一次换挡完成后,语音播报一次,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次操作,直到4次换挡完成。

27、语音播报对面来车,请会车,点刹车方向右打,回方向。完成动作。

28、语音播报前方路口直行。按喇叭、点刹车,通过。

29、语音播报前方经过公交车站,按喇叭、点刹车,通过。

30、语音播报前方经过学校,点刹车,也可以按喇叭,通过。

31、语音播报前方进过人行横道,按喇叭,踩刹车,通过,减一档。

32、语音播报前方路口请右转,打右转弯灯,按喇叭,点刹车,语音播报前方请掉头,打左转弯灯,掉头。

29、前方请靠边停车,踩离合(超10秒秒杀),踩刹车。拉手刹,回空挡,关转弯灯,熄火,下车关车门。

1.科目三如何会车

2.科目三掉头技巧

3.科目二和科目三哪个难

4.科目二科目三对比

5.科目三考试注意事项_科目三扣分点

6.科目三怎样变更车道

7.科目三扣分标准

8.科目三练习与考试知识

9.科目三满分通关技巧

篇7:科目三考试详细操作流程

一、上车准备

1、上车:打开车门坐进主驾驶位,双手把身份证递交给安全员,听到语音“身份验证完毕,请开始考试”之后,打开车门下车,逆时针(先车尾后车头)方向绕车走一圈(车头和车尾各有一个黑色的感应探头,听到电脑播报说有人通过后才能上车,如不响用手晃一晃)。

2、准备:来到左车门前,观察前后交通情况,确认安全后,左手拉开车门,同时用右手扶着车门边角上车,关上车门。调整座椅及靠背位置,调整左中右后视镜,系好安全带,检查手刹(应该拉着),检查挡位(置于空挡)。检查完毕后,拧钥匙发动汽车,向考官示意准备完毕。

二、灯光模拟

(车载电脑语音播报:“请关闭所有灯光,下面将进行模拟夜间行驶场景灯光使用的考试,请按语音指令5秒内做出相应的灯光操作”。)

语音:请开启近光灯。

操作:开启近光灯。语音:夜间会车。

操作:开启近光灯。语音:同方向近距离跟车行驶。

操作:开启近光灯。语音:在有路灯,照明条件良好条件下行驶。

操作:开启近光灯。

语音:通过坡路、拱桥、急弯、人行横道、交通路口。

操作:开启近光灯,闪两下。语音:超越前方车辆。

操作:开启近光灯,闪两下。语音:请开启远光灯。

操作:开启远光灯。语音:夜间在没有路灯或照明条件不良条件下行驶。

操作:开启远光灯。

语音:在道路上发生故障或交通事故,防碍交通又难以移动。

操作:开启近光灯,开启双闪灯。

语音:路边临时停车。

操作:开启近光灯,开启双闪灯。

语音:雾天行驶。

操作:先打开雾灯,开启双闪灯。

(车载电脑语音播报:“模拟考试完成请关闭所有灯光,请起步继续完成考试。)

三、起步

1、车辆起步:一踩(踩离合器刹车),二挂(挂一档)、三打(向下打开左转向灯)、四按(鸣三下喇叭)、五看(观察左、中、右后视镜,要明显看出摆头的动作)、六松(松开驻车制动)、七抬(慢抬离合器)。起步时,一定要不断看左后视镜,直到进入车道且车身摆正,再关左转向灯。

2、正常行使:车身正之后提速至10码以上,踩离合挂二档,然后慢松离合,慢加油,将速度提高至20码过一点。(注:离合松完后脚不要放离合器上)

四、变更车道

1、在考试过程中,考生根据实际路况选择向左或向右变更车道。

2、变更车道前,要观察左右后视镜(头部动作是左右上下,所有需观察时都是这个动作),确保车外两侧安全之后,打开对应位置的转向灯(向左变道打左灯,向右变道打右灯),缓打方向变道。变道完毕关闭转向灯。

五、加减档位

正常行使档位在2档,听到指令后依次提到3档4档,再依次降到3档2档。一档0~20码,二档10~30码,三档20~40码,四档30~50码。(每次换档后松开离合行使2秒钟才算有效)

六、直线行驶

保持在车道中间行使,方向盘摆动幅度不超过5度,2档20码匀速行驶,全程只有75米。

七、路口转弯进入路口

合理观察道路交通情况,无论左转、右转还是直行,提前进入相应车道,距路口30米时丢油带刹,减速慢行,如遇红灯请停车,如遇绿灯20码以下通过路口。变换车道和转向需要提前打转向灯,观察左中右后视镜。

注:以上如遇绿灯时一定要车速降到20码以下,抬完离合器踏板,不加油慢慢通过。

八、过人行横道、学校、公交站

1、观察:通过人行横道、学校区域、公共汽车站没有语音提示,需要在行使过程中看指示牌。

2、通过:车身过指示牌后立刻轻踩刹车降速,同时左右摆头观察两侧交通情况。公共汽车站需要鸣一次喇叭。

九、前方路口掉头

向左变道进入左侧掉头车道,距离掉头路口30米左右时,丢油带刹,打左转向灯看左右反光镜,车身过斑马线后先向右侧打方向,然后向左打死,完成掉头并进入快车道。遇情况应停车让行。

十一、会车

听到指令后,稍微减速,注意与其他车辆及路边行人保持安全距离。

十二、超车

1、超车前,保持与被超车辆的安全车距,观察左后视镜确认安全,同时打开左转向灯,继续观察左后视镜,时机允许时,向左变更车道,进入快车道。

2、适当转头观察被超车辆动态,并且与被超车辆保持横向安全距离。保持直线行驶至少10秒,在不影响被超车辆的前提下,打开右转向灯,看右后视镜,确保安全后向右变更回到原车道。

十、靠边停车

1、打转向灯,观察右后视镜,轻踩刹车减速,确认右后方安全后向右缓打方向变道靠边。

2、靠边过程中继续观察右后视镜,确保车辆右侧车身与路肩保持30至50cm距离。

3、停车后先拉手刹,再摘回空挡,关闭右转向灯,关钥匙熄火,先松离合再松刹车,解安全带。

4、开车门前,必须转头向车后看一下,确认无人,再打开车门、关上车门、听到语音播报考试结束。

5、切记,不能停在井盖上或者消防栓旁边。

6、切记,下车后关车门。【注意】

1、前方无其他车辆、行人等影响通行时,10秒内完成起步;

2、熟悉各车道用处,合理选择车道,转向、调头,需提前进入相应车道,实线不能压;

3、起步、转向、变更车道、超车、靠边停车前正确使用转向灯,转向灯3秒后做动作;

4、打转向灯之前必须观察内外后视镜,回头观察后方交通情况(头部动作左右上下);

5、合理控制行驶速度,选择匹配档位,不妨碍其他车辆正常行驶;

6、安全行车,主动避让,必要时刻停车;(危险时切忌乱打方向,宁可减速停车,不改变车道!)

7、语音播报完成3秒以上,才可以做动作;

8、加速不能太猛;减速不能太急,容易令后车追尾,也不能太轻,仪器检测不到;

9、一档不能超过50米远换二档。一档0~20码,二档10~30码,三档20~40码,四档30~50码;

10、除了起步时,尽量不要按喇叭。

11、离合器松完后左脚不要放离合器上,右脚行使时放油门上,有情况时放刹车上。

12、红灯时是可以右转的,所以右转时遇到红灯不要停车,减速慢过。

上一篇:庆国庆书画展 序下一篇:电网接入工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