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2024-04-23

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共8篇)

篇1: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和智能手机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紧紧抓住微信受众这个庞大的群体和微信十分贴近受众生活的特点, 精心打造了“**安监发布”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是发布工作动态政务信息、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曝光问题企业事故隐患,示范企业正面引领等。自2017年3月公众号创办以来,我们从品牌涨粉、增加阅读量、提高点赞数、扩大影响力等方面着手,共发布信息2638篇,粉丝36282人。

主要做法:

多管齐下涨粉丝。一是确保全市应急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成为粉丝,并以1+N的方式,辐射带动亲戚、朋友、同学、同事等。二是争取全市老百姓的关注,围绕受众关注的焦点推送文章,获得粉丝的主动关注。三是借助平台涨粉。利用进企业检查、宣讲的机会吸引企业员工成为粉丝。利用平台开展评选活动具有很好的涨粉作用。比如我们开展过的评选全市最美安监人期间,粉丝数上涨幅度较大。

精益求精保质量。“**安监发布”公众号立足宣传安全生产工作,但又形式多样、包罗万象。我们注重信息发布的严谨性、规范性和时效性,以内容创新、精心锻造、提升质量来打造品牌,走长远发展之路。我们坚持每天更新,由固定科室负责收集素材,经过科室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主要负责人三级审核,以严谨性提升公信力。

向内挖潜吸眼球。全国各地应急管理部门大都已经开通公众号,如何在众多公众号中突围,我们的做法是在特色亮点上做文章,使新媒体作品有可阅读性和吸引力。

一是找特色亮点。在宣传日常工作和规定动作的同时,针对我局开展的特色亮点工作进行重点宣传。比如开展的“进百企送安全”活动,系统全体人员下沉一线进行免费宣讲,加强了政企沟通交流,有效帮助指导企业解决安全生产方面的突出问题。我们将宣讲的照片和ppt进行发布,这一举措拉近了与监管对象的距离,可以说是把安全真正送进了心里。我们注意到这类宣传的留言很多,互动性很强。

二是挖理论深度。一些典形事故发生后,我们以现场视频、事故原因、防范措施的形式对广大受众进行普法说法、释法说理,此类信息的阅读量也很大,有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三是做强标题点亮封面。一篇新媒体作品发布出来之后,第一眼呈现在受众面前的只有三个要素:封面图片,标题章副标题。我们紧紧抓住吸引人眼球的第一触点,以华丽、清晰、明朗、紧扣主题的三要素为微信作品增色加分。

四是坚持原创和效率。原创和效率是新媒体作品的生命力。我们立足部门职能,开展常识宣传、释法说理,宣传国家政策、法规、工作特色、亮点成绩等,传播正能量。比如我们的曝光台栏目,向在监管一线发现的问题隐患亮剑,对其他企业起到警醒作用,也通过媒体倒逼企业整改,此类原创文章的点击数也是非常多的。在重要的会议和活动结束后,微信公众号也会第一时间发布相关的内容,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五是创新宣传形式。大部分官微新媒体作品,90%都是采用文字为主、图片为辅的形式开展活动和工作宣传。我们经常性地曝光事故现场视频,或者通过安全生产微视频的形式传播安全生产正能量,效果也常常事半功倍。

六是互动留言添色彩。当我们点击确认微信群发之后,其实工作并没有结束。一方面,要将作品在朋友圈及各种工作群、朋友群转发,这既是拓宽宣传的平台和途径,又是我们与受众和同行沟通交流、联系互动的有效渠道。另一方面,在后台管理平台上,网友们的点赞和留言,也要适时、适当的“精选”,让它在前台页面上显示出来,还要对别人的鼓励表示感谢、问题进行解答、建议表示接受并认真研究、及时改进,不断完善。

篇2: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市城管局政务新媒体总结材料

(2019年6月)

一、背景与机遇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社会公众的话语权日渐增强,这对于政府的政务改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服务能力和发声能力。城管作为城市管理的主力军,长期处在风口浪尖,究其原因就是政民沟通不畅、缺乏理解、治理能力不足等。如何在新媒体时代的环境里有效地改善这些问题,从而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改进与提升城管形象,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城管人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队伍建设管理规范、作风过硬,市民对城管的认知度、满意度也逐步增强,在此情况下先后开通微博、微信,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渠道,加强城管与市民的互动,展示城管队伍的良好形象。2014年初,**城管围绕“倾听呼声、贴近市民、织博为民、树立形象”的办博宗旨,在新浪微博上开通“**城管”官方微博,回应社会关切,服务民情民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微博运维逐渐成熟的基础上,**市城管局于 2015年9月18日正式开通“**城管”公众微信服务号。自运营以来,共发布微博5492条,粉丝达29万人,最高点击率达200万,平均点击率达到3000余次;共推出微信699条,拥有微粉9038名,微信平均点击率2000左右,微博、微信的影响力及传播力正逐步增强。

二、经验与做法

(一)完善机制,科学推动

领导重视是关键。城管是个热议的话题,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要想做好城管工作,除了要埋头做事外,还要做到抬头望路,除了要会做,还要会说,将政策讲清请透,将工作讲明讲实,真正让群众知晓,让社会关注参与。对此,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组织对宣传工作进行调研,对微博、微信的开通和运营提要求,专门成立宣传科室,选配人员,给予一切可能的支持和帮助。

队伍建设是基础。依托现有信息员队伍、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市城管局挑选20名具有一定文字功底、政治素质过硬、吃苦耐劳的人员,兼职负责本部门微博、微信相关信息的采编、上报等工作。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一步了加强人员培训,“走出去”到“**发布”进行跟班学习,与上海市委党校联办培训班;“请进来”请本地专家讲授信息写作与摄影知识,请苏大教授讲解媒体应对技巧,进一步提高了信息员队伍的综合素质。

机制完善是保障。建立分级负责制,将微博、微信、信息划设为五个级别,一般信息由扎口科室把关,重要信息由分管领导把关,重大信息由主要领导把关,这样既明确责任,又能提高信息时效。建立目标责任制,根据部门职能、承担的工作量、人数确定月报送任务,实现目标责任考核,与年终奖惩、职务晋升挂钩。建立交流通报制,定期组织信息员进行交流、讲评,组建信息员QQ群,定期在群内通报微博报送和采用情况,每月还将准备书面通报到各单位。

(二)找准定位,精准发力

新媒体普遍具有开放性、透明性、无等级性等特征,而政务新媒体不同于个人自媒体、商业性质新媒体,既不能高不可攀、死气沉沉,又不能让人觉得随意轻浮、有失政府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加之,城管部门处在与群众打交道的第一线,且城市管理工作点多面广,城管政务新媒体始终要保持“政务公开”的本质属性,以“服务群众”为第一要务,保持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充分发挥出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综合考虑多方因素,**城管政务新媒体主要以微博、微信为主,承担着动态发布、信息公开、政策发布、举报接处等综合功能,努力担当好“政务信息的广播员”“人民群众的服务员”“社情民意的情报员”“道德风尚的传播员”四个角色,全力打造便民、惠民、为民、亲民的“指尖上的网上城管”。

(三)把握要点,顺势推广

如何运营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政务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权威性”与“接地气”之间找到平衡,**城管在新媒体内容上下足功夫:一是不用海量信息“疲劳刺激”受众,也就是说“双微”不在多而在精,在于“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城管”微信为微信服务号,不同于“微信订阅号”,它可以独立于消息列表之外,更方便查阅。服务号不同于微信订阅号,订阅号每日可以推送1次,而服务号每月可以推送4次。二是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也就是说,告别生硬呆板的讲话稿形式。没有“领导讲话”,没有“召开会议”,没有“指出、强调”。比如,打开**城管微信,《【520甜蜜有礼】慎点!本文糖分极高,请谨慎服用!》《城管版<一曲相思>上榜,刷爆朋友圈!》《**城管竟有“惊奇队长”?》等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文章,很能抓住读者的眼球。三是谈老百姓“乐意听”的事,也就是说,老百姓关心什么就推送什么。由于城市管理工作与日常生活更为贴近,**城管微信粉丝分布较广,从不同年龄到不同行业,从本地热心市民到政府工作人员,从大学生到退休人员等等,为这些群体提供贴心服务是城管一直在思考与探索的。从目前微信点击数来看,粉丝们关注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一是民生类信息,如《表扬or批评?|皋城这些小区,你们被点名啦!》《重要通知!新生桥市场本月15日正式关闭!买菜咋办呢?》等等;二是活动类信息,如谁是**“垃圾分类达人”线上投票,阅读量达1.6万次,参与投票人数近2万人。

三、亮点与特色

(一)强化典型,提升影响力

政务新媒体是政民互动与服务的线上延伸,是转变工作作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有效途径。在新闻信息方面上做加法,主要体现在将枯燥的信息灵动化、将类似的信息统筹化。以微博话题设置为例,选择了带有“城”字四字成语或词语来作为话题,如开“城”布公,主要发布公开公示类的信息;“城”心诚意,主要是发布城管便民、利民之举;“城”语辞典,主要发布城管法律法规的解释、案例分析;点石“城”金,主要体现创新之举等。在传播“正能量”上做乘法,主要体现在对本市、本单位、本行业内的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等先进典型的宣传。在全国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是政务新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城管专题报道“城管暖男”“最美环卫工”“环卫夫妇”等与城市管理相关的好人好事,以榜样的力量互相激励,最大点击量达23万。

(二)强化功能,提升服务力

在微信业务功能开设之初,**城管就充分考虑到“便民利民”这一宗旨,将“**城管”微信订阅号升级为微信服务号,服务功能更加强大,并设置了“城管发布”“公共服务”“微生活”三大功能模块,其中“城管发布”以发布城管服务信息为主,主要推送当日城管动态,下设“城管微博”子栏目;结合城管工作特征,“公共服务”主要提供查询服务,包括公共自行车、便民疏导点、公共厕所、西瓜零售点、维修资金查询查询;“微生活”包括“天楹分类助手”与“皋城文明随手拍”两个微信小程序,市民可以实时查看垃圾分类积分、实地上传城市管理问题。

一是微信增加了“一键查找”功能。在允许使用您地理位置的前提下,只需要在微信对话框内分别输入“1”、“2”、“3”、“4”,微信平台将自动获取您附近的公共自行车、便民疏导点、公共厕所、西瓜零售点这四处的地理位置,选定您所需到达的位置,系统会自动规划路线。整个流程,操作简单、方便快捷。二是微信增加了“皋城文明随手拍”功能。2017年6月开通“皋城文明随手拍”,发动居民举报各类不文明经营行为,以话费奖励的形式鼓励市民发现城市管理问题。目前,共收到市民举报1000多条,为城市管理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强化互动,提升亲和力

有效的互动可以为政务新媒体的亲民品牌加分。一是加强线上互动。加强与粉丝、兄弟单位、网络大V的互动,比如,与南京城管、常熟城管、中国和谐城管等兄弟单位不定期互动,及时回复粉丝评论、转发粉丝微博、回答粉丝疑问。此外,在互动语言上运用网络词汇,比如淘宝体、咆哮体、甄嬛体、夏洛特体等,进一步增强互动的亲密度、接受度。二是丰富线上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热心城管好市民”“垃圾分类达人”等评选活动的线上投票6次,开展垃圾分类挑战赛、城管灯谜竞猜、文明创建应知应会等线上有奖答题活动16次,开设“最美城市守护人”颁奖、第七届城管开放日线上直播活动,当天实时在线收看城管开放日直播近7万人,实现了最大化、最便捷式的“开放”。三是增加1对1互动。跟微博相比,微信沟通空间的变革带来更多的私密性,也带来了更好的互动。市民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对话,直接私信**城管,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当事人的顾虑,给予了更多的尊重与隐私保护。

四、发展与思考

“双微”即微博与微信平台的融合,是时代的要求,是转变职能的要求。“双微”平台能更好地实现双向互动,更好地为民服务。目前,**市城管局初步试水“双微”,从内容互通、优势互补、服务升级方面着手:

一是内容互通。通过板块设置实现微信、微博内容互查互通。“**城管”微信上线后,在微信中设置“城管微博”栏目,网友可以在微信中通过“城管发布”板块直接浏览城管咨询、城管微博动态。也就是说,网友既可以通过微博获取城管信息与服务,也可以通过微信获取城管信息与服务,传播效果成倍扩大,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扩大了政府声音,惠及更多受众。

二是优势互补。随着微信市场化运作的逐步深入,**市城管局逐渐转变“运动员”身份为“裁判员”,将微博、微信同步外包,这样更加有利于两者相互借力、优势互补。比如,“**城管”微信推广初期,由于微信刚起步、影响力有限,**市城管局充分运用了微博优势,强力推出“关注微信有奖”活动;并与微信平台同步推出“城管微信在线”微信功能介绍栏目,增强了城管微信的社会知晓度。

三是服务升级。“双微融合实现服务升级”是符合新媒体运用发展趋势的。下一步,**市城管局将借助微信平台开拓新的服务渠道,联合下属单位不断充实和完善“微博微信”各项服务功能,比如房屋维修资金在线查询申请、“不见面审批”服务等,实现交互服务与信息推送并重,方便市民查询和及时获取相关服务,使信息发布更加全面、服务民众更加到位、回应社会关切更加精准。

篇3:政务新媒体运营手段之探讨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运营,探讨

近几年, 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 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改变了传统信息流传播路径, 正在重新构建信息传播格局。从2013年开始起步的政务新媒体也迅速发展, 活跃程度持续提升, 内容日益趋向多元化和亲民化,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疏导网络舆情、促进社会治理的重要载体。

一、政务新媒体运营状况及特点

以Z市为例, 2013年7月和2014年4月, Z市先后开通政务微博和微信“xx发布”。目前, “xx发布”政务微博和微信粉丝数已分别超过70万和15万。在人民网、新华网和新媒体指数推出的“政务微信影响力榜单”中, “xx发布”政务微信稳居全国一万多个政务微信公众号前列, 最高居全国第二, 常居全省第一。Z市政务新媒体也是全国政务新媒体的缩影, 目前我国政务新媒体呈现多元化、爆发性发展趋势, 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信息化工作载体, 其从运营角度看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两微一端”渐成主流

2015年, 我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 (含新浪微博、腾讯两大平台) 达到28.9万个, 政务微信账号已逾10万, 政务客户端也保持着迅猛的发展势头, “两微一端”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主流模式。

(二) 政务账号抢占舆论阵地

据统计, 2015年, 我国政务微博发布量达到2102.7万余条, 累计覆盖人次达40亿;全国36000余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推送内容超过405万次, 推送微信文章达3000余万篇, 累计阅读量超过20亿次。其中, 共青团、公安、外宣是政务微博的第一梯队;超过半数的微信公众账号来自于各级政府职能部门, 党委、人大、政协、宣传部、组织部等部门的账号占比超过二成。

(三) 政务新媒体平台定位大相径庭

随着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扩大, 政务新媒体平台定位也呈多元化趋势:有的政务新媒体平台侧重于信息发布,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有的侧重于服务民生, 搭建四通八达的“民生信息桥”拉近与群众距离;有的侧重于互动交流, 通过线上线下交流密切与网民关系, 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

二、当前政务新媒体运营存在的问题

政务新媒体在迅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信息来源渠道单一。部分党政部门还未形成完善的信息搜集、报送、发布机制, 一些地方的政务新媒体获得的授权不够, 搜集、汇总信息的能力较弱, 信息来源缺乏有效保障。特别是面对群众咨询时缺乏权威的信息回复, 造成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局面。二是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定位模糊。在放眼全国还是定位本土、做大规模还是注重品质等方面没有合理的定位, 形成了“胡子眉毛一把抓”的现状。三是重大活动失声缺位。一些基层政府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上对民意关切出现失语或搪塞, 不能快速发布事实真相回应民意关切。四是服务功能弱化。部分政务新媒体平台热衷于自说自话, 把自己等同于“手机报”的媒介平台, 热衷于单向发布新闻资讯, 缺乏线上、线下的政民互动, 特别是一些政务微信账号功能简单, 未能实现指尖办事功能, 服务能力明显不足。五是平台影响力不强。各级政务新媒体平台存在信息壁垒, 权威信息不能有效互通, 部门联络机制不完善, 未能建立新媒体矩阵, 导致在应对突发性事件或网络舆情时权威声音无法有效传播。

三、加强政务新媒体运营的策略

面对新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和社会转型期的深刻变革, 政务新媒体应立足“权威”、“民生”、“服务”定位, 打通官方、民间两个舆论场, 提高官方新媒体平台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一) 立足权威, 综合发布

政务新媒体要立足“本地化”和“个性化”, 认真研究本土社会热点问题和受众群体关注点, 完善党政部门信息报送流转机制, 整合政府行政信息资源, 及时发布各类权威信息, 全力打造本地权威新媒体平台。

(二) 民生视角, 易读阅读

政务新媒体要立足服务民生, 大力推动信息公平利用, 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掌握社情民意, 填平信息鸿沟;要密切与民生部门联系, 及时更新创新创业、建设规划、医疗卫生、交通出行等民生热点信息;要积极开展“信息扶贫”, 大力在困难人群、边远和农村人群中普及新媒体基础知识, 降低使用门槛, 切实增强群众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三) 把握节点, 引导舆论

政务新媒体要立足舆论引导, 把新媒体作为重要的执政资源, 把握好时间节点和舆情关键点, 围绕本地中心工作策划网络议题, 切实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通过加强网络立法、建立政府发言人制度、培养优质意见领袖等方式, 传播正面声音, 有效引导网络舆论。

(四) 强化服务, 便民利民

政务新媒体要拓宽服务渠道, 积极服务群众需求, 整合行政资源和各类新媒体应用, 提供个性化服务, 做好对民生实事、重点工程等热点问题的政策解读, 打造高效的、指尖上的“办事大厅”。

(五) 构建矩阵, 集群发声

政务新媒体要整合信息发布资源,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 积极推动建立政务新媒体矩阵, 联合本地新媒体平台同步推送, 发挥集群优势, 形成强大的网络发声合力, 让权威声音占领舆论高地。要积极拓展政媒沟通渠道, 切实做好网络外宣, 全力提升本地形象和美誉度。

四、结语

政务新媒体有着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今后, 各级政府要树立服务意识, 主动适应新形势, 积极探索新手段, 大力应用新技术, 推动政务新媒体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超贤.政务微信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3 (4) :37-39.

[2]魏辉.政务新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J].商, 2015 (35) :218-219.

篇4: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很高兴参加这次会议。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这次会议的召开,并对《信息化建设》杂志创刊十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议来了许多信息产业界的领导和学者,总结十年来我国电子政务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今后的发展思路,应该说很有意义。希望这次会议能够集中各方面的智慧,为信息产业、电子政务实现新的较快发展建言献策,提供更多具有推广借鉴价值的经验和研究成果。

这一年多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需求陷入低迷,全球信息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总体发展速度放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主动应对。通过这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结构调整的很大进步。

回顾在这一年左右的时间里,国家发了3G牌照。3张牌照发放之后,由于三大运营商的介入,通信制造业、通信产业的需求大量增加,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如扩大内需的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等,这些政策使得以电视机为代表的许多家电厂商在国内市场产销两旺,增速较大。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对信息产业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刺激和推动。从目前的成果看,不管是产品结构,还是技术结构,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过去三十年,产业发展非常快,特别是进入WTO以后,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使得前十年外资企业在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内资企业相对增长比较缓慢。这次在危机面前,我们采取的措施见了成效,外需萎缩、内需扩大,使得内外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得到了调整,结构自然调整。投资结构也一样,外商投资没有国内企业投资得大。在市场结构上,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总之,在危机面前,我们积极面对,使得电子信息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还有很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解决。

明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抓紧时间实施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认真分析国际金融危机,要从危机后期和后危机时代这样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去看未来的国际形势,做好三年内调整振兴规划的工作,做好“十二五”的前期研究和制定工作,把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往前推进,把存在的问题一步一步地客服,争取在危机过后,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能够有一个更好的竞争力。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信息化工作不断推进。信息化工作也是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具体来讲,在推进电子政务方面,各级政府的办公厅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是着力改善公共服务,逐步建立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中央与地方相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二是着力加强社会管理,整合资源,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维护社会稳定。三是着力强化综合监管,有序推进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促進部门间业务协同,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四是着力完善宏观调控,完善财政、金融等经济运行信息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水平,增强宏观调控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信息化工作一定意义上需要实力,需要财力。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得非常快,所以,浙江省的信息化水平居全国前列,浙江的信息化工业也做得很好,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了一批自主品牌和大量的专利技术,具有较强的信息产业优势。浙江的电子政务工作同样取得了明显成效,以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为支撑,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为核心,以关键业务应用系统和跨部门协同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为重点,广泛深入应用电子政务,增强了政务工作的科学性、协调性和民主性,积累了宝贵经验。

《信息化建设》杂志社作为专门宣传报道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的新闻媒体,要紧紧围绕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这一中心工作,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政策宣传,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各部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深入研究工作中难点、热点问题,及时报道各界人士的研究成果,多出精品力作,注重社会效果,努力为信息产业和电子政务的发展鼓与呼,积极探索和发展出一条具有特色、富有成效的办刊之路。

篇5:新农村建设主要做法与成效

郎溪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从2006年开始启动,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县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从村容整洁入手,逐步延伸,丰富内涵。充分发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工作,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示范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新农村建设氛围空前高涨。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郎溪县新农村建设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分管县长任办公室主任。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全面落实领导责任制。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新农村建设需要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在农村,主体是农民,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性,那么各项工作将难以开展。我们坚持把宣传发动、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工作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各种会议、现场观摩、广播、电视、宣传栏、简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重点宣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典型、好做法。对全县乡镇干部、示范村主要负责人以及各综合示范点理事会会长进行了系统培训,广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和工作方法。各乡镇村都先后组织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各示范点理事会会长及村民代表进行实地考察观摩,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习新农村建设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切实把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出来,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统一思想,营造氛围,形成合力。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村镇建设发展。

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 “规划先行、无祥规不建设”的总体要求,2007年编制了郎溪县村庄布点规划,并于2010年重新修编,对每年确定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要求先编制建设规划再建设。在规划编制工作中,突出地方特色,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区域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四)项目整合,社会参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资金支撑。

新农村建设群众是主体,但离不开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在具体工作中我们注重项目整合,将一些涉农项目向新农村示范点倾斜。目前已整合项目有:农村能源沼气、农村重大公共卫生改厕项目、农村人饮工程、文化书屋、财政奖补“一事一议”等配套项目。同时我们还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积极动员本乡镇,特别是本村一些外出创业成功人士捐款捐物建设家乡,鼓励在郎企业帮扶新农村建设,营造村企共建氛围。安排县直单位结对帮扶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健全机制,注重长效,着力提升全县新农村建设水平。

进一步加强县、乡两级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及其办公室自身建设,确保人员、经费、工作到位;整合资源、加大帮扶,发挥政策扶持作用;强化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提升新农村建设的整体水平。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制定了《郎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及指导组工作职责》、《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工作列会制度》、《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驻村指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和要求》、《新农村建设管理考核细则》、《新农村建设以奖代补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二是完善综合示范点申报确点、动态管理机制;三是是完善督查指导机制,实行示范项目建设通报制度;四是建立健全考核验收机制,完善以奖代补制度,据实兑现奖补。同时,引导新农村示范点从卫生保洁、经济发展、理事会建设、筹资投劳等方面形成长效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

(一)示范工程稳步推进,示范效应明显增强。

2个示范镇、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稳步推进,前五年建设的综合示范点逐年巩固提高,出现了一大批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新农村示范点,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新发镇通过五年的努力,已基本达到示范镇新农村建设的阶段性目标,正在积极探索“整乡(镇)推进”工程;新增示范镇(十字镇)示范工作按照新农村示范工程建设要求正在扎实开展、稳步推进。23个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作成效明显,全县已建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点104个,全县示范点筹措建设资金2390多万元,农民自愿投工投劳参加新农村建设达10万多人次,编制示范点村庄建设规划121个,集镇总体规划修编7个,村经济发展规划11个,示范村经济发展规划或“一村一品”发展规划13个,成立村民理事会117个,建立了镇村文化活动场所142个,组织开展送电影、送文化下乡活动502场次,完成村庄内道路硬化49.4万平方米,实现改水3.4万人,完成卫生改厕5704座,新建沼气池3755口,修建排水沟近46.8公里,清除垃圾、淤泥10.9万吨,拆除废旧房屋、厕所、围墙等路障4286处。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示范工作扎实有效。

五年来,我县新农村示范建设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一批特色鲜明的示范点,充分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效应,也成为展示我县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

(二)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我县以粮食生产、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为主攻重点,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统筹安排农业和农村工作,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农业产业化较快发展。以推进食品工业发展为重点,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一是积极推进食品工业的发展,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优扶强工作。根据我县实际,以粮食、特色蔬菜、茶叶、肉禽类加工和特色酱制品加工为重点,坚持市场导向和科技创新,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截止2010年我县现有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家、市级26家、省级7家。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了“一村一品”专项调研。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县实际,拟定了《郎溪县关于加快“一村一品”建设的实施意见》。三是积极组织红新制茶、瑞草魁茶场、庆丰茶叶合作社等企业参加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活动。其中“龙溪湖剑茶”和“瑞草魁”茶叶荣获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选金奖。四是推进名优农产品标识认证工作。目前我县省级名牌农产品25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22个。

2、农业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94个,其中种植业25个,畜牧业34个,渔业10个,农机服务业5个,其它20个,现有社(会)员4230人,带动农户47186户。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土地流转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16.28万亩。村务监督、“三资”清理工作取得实效。目前,全县111个村(居)完成了“三资”清理工作任务;13个乡镇(含开发区)均成立了“三资”代理服务中心,111个村(居)实行了“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3、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一是落实了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种粮大户补贴等政策。二是认真落实购机补贴政策,科学制定补贴方案。三是高度重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通报并督促进行了整改。

(三)民生工程不断深入,惠民行动进一步深化。

农村各项社会事业持续发展。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县农村低保人数12704人,全年发放补助资金1181.62万元。逐步提高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分散供养标准(1541人)每人每年1200元,集中供养标准(358人)由每人每年2200元提高到2400元,全年发放供养资金294.1万元。对符合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家庭给予奖励(特别)扶助,审核确认符合政策规定的575人,补助资金46.26万元全部发放到位。安排补助资金683.67万元,直补大中型水库移民11384人。1590名农村重度残疾人每人每年享受生活救助360元。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1440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3831人次,价值439.8万元;发放贫困寄宿生生活费616人,计42万元。发放中职学校国家助学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共计260.35万元,受惠学生2591人。举办各类农民科技培训班748期,培训农民10.18万多人次,实施阳光工程培训5682人次,培训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率达到60%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5661人。新农合参合率96.57%,补偿累计受益301654人次,累计补偿支出3003.43万元,占2010年筹资额的73..73%。4所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和72个村卫生室新建项目已完成。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房屋建设或修缮工程已全面完成,岗位培训工作由市卫生局统一组织实施。全县水稻投保面积为35.58万亩,达到实际种植面积的96%以上,超额完成目标任务。逐步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涉及到5个乡镇敬老院建设,新增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床位300张。2009年提前建设完成全县10个20户以上已通电广播电视盲村“村村通”建设任务。17个“农家书屋”工程全部完工。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全部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在8个行政村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水泥场地全部建成,健身器材安装到位。15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和3个留守流动儿童活动室全部建成,所需设备配套到位。1个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农村清洁工程全部完工,已投入使用。

(四)基层组织建设成果不断巩固,和谐新农村创建不断推向深入。

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体系,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及时全面地进行党务、政务公开,强化民主管理,不断巩固基层组织建设成果。充分发挥群团等组织作用,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文明户、“巾帼示范村”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科学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的各种生活陋习,努力创造一个农民群众安居乐业、物质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与人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探索村民理事会等民主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发挥村民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有效化解农村基层各类矛盾,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现阶段及下一步工作

(一)大力开展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

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和拆迁安置,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抓一批中心村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改善群众居住环境,充分发挥公共资源的作用,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创建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214省道新农村示范带

围绕宣城市十二五期间新农村建设212工程(建设200个美丽和谐村庄、10个文化特色村、20条新农村示范带)。打造一批美丽和谐村庄及文化特色村,认真开展好214省道示范带的创建工作。

(二)工作重点

1、继续抓好“千村百镇”示范工程建设,确保完成201122个示范点建设任务。

2、加强郎溪县美丽和谐村庄、文化特色村和新农村

示范带创建工作。

3、抓好23个示范村“整村推进”。

4、探索示范乡镇“整乡(镇)推进”。

5、抓好老点的巩固、完善和提高。

6、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7、进一步完善联系帮扶和协调机制。

8、加强新农村建设观摩培训工作。

9、加强财政资金项目监管力度,合理使用奖补资金。

篇6:酒店安全工作主要做法总结

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保证

酒店安全工作主要做法总结

“MsoNormal” style=““>2011年

酒店根据旅游局号召精神,积极开展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各项安全生产活动,始终遵循“安全的本质是生命、安全的意义是效益、安全的精神是责任、安全的方针是第一”口号,把安全工作作为我们企业发展的标准,坚持科学发展规律,深入开展安全质量创新发展,全面实现安全质量升级,努力完成打造“精品工程”的工作目标,我们酒店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做法如下:

“MsoNormal” style=““>

一、领导高度重视,科学按安全计划开展工作:

“MsoNormal” style=““>2011年工作中,酒店对安全非常重视,把安全工作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每月第三周定时开酒店安全领导工作分析会,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分析,及时解决,酒店也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各部门经理为成员的安全领导小组,并在各部门成立了以主管、领班、班长为骨干的安全生产小组,并设立安全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责任到人,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不留死角,使酒店安全生产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MsoNormal” style=““>

二、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安全防范:

“MsoNormal” style=““>为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营造“关爱生命、安全发展”氛围,使每位员工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详细做好记录,从中提高每位员工加深安全思想认识,使每位人员从理论认识上结合酒店实际进行一系列规范性操作教育,并在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方面进行正确指导,同时要求酒店的

义务消防队员和安全工作小组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做到从思想上、责任上、监督上要以人为本,整体到位,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体系,酒店安全生产小组每周三对各部区域进行安全质量检查,主要对各部门安全检查的记录情况、尤其对消防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施工场地安全管理情况、食品卫生情况、防火及安全用电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彻底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总结经验,现场落实整改,防止各类事故的发生。“MsoNormal” style=““>

三、把安全工作真正落在实处:

“MsoNormal” style=““>自2011年以来,我们在各项安全工作作了如下工作:元月4日酒店在保安部建立了义务消防队员上下班在位情况翻牌栏,酒店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及时通知当班义务消防队员,及时赶往火灾现场进行扑救;元月6日—元月10日分两批对酒店110瓶灭火器送往消防器材店进行了充装干粉药剂,并于元月10日配备酒店各区域;元

月10日对酒店各部发放了消防“四个能力”及“三提示”知识宣传卡,要求各部组织学习。由保安部经理每日对各部人员进行抽查,每日晨会汇报消防知识抽查情况;为做好酒店消防“三化”建设工作,根据消防局要求,酒店在元月11日从**消防器材店购买回“三化”标示牌,共计花费8970元,分别对酒店各区域消防设施设备进行了张贴;元月17日制定了酒店的消防应急预案及各部门消防应急预案,经总经理审核后下发各部门,并要求各部门组织学习;元月15日对酒店肥牛大厅增装了闭路监控摄像头,并对一楼总台、四楼吧台摄像头做了更换;元月20日对三楼KTV卫生间喷淋末端试水阀门和压力表及四楼卫生间喷淋末端试水阀门损坏,及时做了更换;每日由保安部经理和当日值班经理对酒店消防设施设备及安全疏散**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将每日安全巡查情况,次日晨会通报;二月一日向各部了酒店突发事件预案,并要求各部组织员工学习。五楼后厨内一盏安全出口灯不亮,已做更换,共花费45元。四楼前楼道有一盏安全出口导向灯被客人打破,已做客赔安装到位;为确保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的安全,总经安排保安部对酒店外围等处的可燃物进行检查清理;二月二日保安部组织保安人员对酒店周围及楼顶可燃物进行了检查,并对酒店后院死角和保安部屋顶上的可燃物进行了清理,防止燃放烟花引燃可燃物;二月十四日保安部闭路监控主机后面的监控插头松动,监控录像常出现时有时没有,主机出现频繁死机现象。经工程部维修恢复正常;二月十五日组织保安人员对酒店外围区域的闭路监控头进行了擦拭,视频效果较清晰;酒店后场监控摄像头由于不是室外机,加上使用年限长,视频效果较差,二月十六日保安部配合工程部对后场监控摄像头进行了更换,视频效果较好,保证了监控画面的清晰度;春节大假期间安排保安人员每两小时对酒店各区域进行一次巡查,严禁人员在

酒店内燃放烟花,室外燃放烟花时,要求保安人员要提高警惕多注意观察,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MsoNormal” style=““>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把安全工作作为酒店各项工作的生命线,步步落实,层层抓管,本着一切工作以安全为基础,顺利保障酒店各项经营的完成。

“MsoNormal” style=““>

篇7:政务新媒体主要做法总结

树立新理念 打造新四中

吉安四中 刘智勇

一、学校办学现状

我校是市中心城区西南面唯一的一所普通完中,共28个教学班(初中部16个,高中部12个),1600多名学生。在职教职工106人,其中高级教师47人,中级教师38人,本科学历58人,专科学历41人。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强化管理,带领全校师生,团结进取,奋力开拓,内聚人心,外树形象,初中创品牌,高中办特色,校风学风不断优化,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二、办学主要做法

(一)狠抓建设,名师队伍正在形成近年来,学校积极为广大教师搭建各种活动平台,努力锻造一支师德高、业务精的师资队伍。修订了《教学质量奖励办法》、《班主任奖励办法》、《优秀教师评比办法》等一系列奖励制度,本着多劳多得,绩优多得的原则,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优秀教师工作干劲更足了,原来工作散漫的教师也有了危机感,改变了以往的工作态度。全校形成了争上游、讲实绩、比贡献的喜人局面。另外,通过骨干教师的培养,师徒结对、外出听课活动等,为教师的专业发展,业务能力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多媒体课件制作等信息技术培训,切实帮助广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结构。在原有1名区级学科带头人的基础上,新增3名学科带头人,9名骨干教师。目前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名师队伍正在逐步形成。

我们既培师能,更铸师德。在教师中我们开展了“我与四中国共产党成长”征文比赛;邀请了刘其尧同志到我校作了题为《新时期的教师》专题报告,并开展了师德学习交流;面向学生和学生家长开展了问卷调查,对教师教育教学的满意度进行测评。以上举措增强了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吉州区组织学生家长对我校进行的行风民主评议中,我校的民主评议结果在吉州区列为“优秀”.为了保证教职工的工作时间,我们在吉州区最早实施了教职工坐班制度,并坚持至今。学校领导带头工作在教学的第一线,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二)加强管理,抓好教育教学常规

1、细化了教学环节的检查。我们进一步强化对教师的备课、听课笔记、学生作业、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等教学常规的检查。改变了集体备课的内容和形式,将各门学科的集体备课时间有序安排在每周一至周五的相关时段,设计了专门的集体备课讨论记录,并将备课记录等个人的教学业务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教务处对集体备课加强了督查,有效促进了集体备课的落实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2、加强了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把目光始终聚焦在课堂教学的研讨上,形成了“领导干部上示范课,高级教师上优质课,学科带头人上引路课,青年教师上比武课,新教师上汇报课”的良好机制。全校任课教师90余人,领导带头,每人开设一堂公开课。此外,学校还开展了大规模的听课、评课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一个向课堂要质量的热潮。

3、抓实了考试质量的分析。教学中心意识追求的就是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考试之后的质量分析就是效益的最大化的具体要求。为此,各年级在月考和期中考试后召开考试质量分析会,每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都会对本班施教情况进行总结反思,并制定下一步提高措施。?

4、在教学上,我们积极开展了“同上一堂课”、“教学质量月”、和兄弟学校“手拉手”、“典型引路”、“周末备课组说课”等活动;承办了多学科区级教研活动;学校还对12中、长塘中学进行支教活动。通过“名师送教”与“请来交流”的形式,深化了支教的内容,加深了校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查制度”、“集体备课制”、“教学质量月考分析制度”等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今年中考,优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等各项指标都名列全区前茅,录取重点高中人数均取得历史性突破。老师个人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捷报频传,指导学生频频获奖,仅今年就获国家级奖20个;省级奖37个;市级奖80个;区级奖106个。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委员会授予江咏湘老师为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金牌教练。

(三)创新德育,烘托和谐育人氛围

1、抓队伍,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治校之道,师德为本。”一个学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有一支德才兼备、勇于奉献的教师队伍,其中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尤为重要。我们通过班主任工作论坛、工作交流、工作总结、工作例会等形式多途径、多渠道提高全体班主任的理论水平,重点抓好班主任的观念更新和理论学习,培养了一支过得硬的德育工作队伍。

2.建网络,完善德育工作体系。

建立了由行政领导、班主任组成的德育工作小组,以学校为主阵地,以班主任为主力军,学科教师配合,多元化、多角度强化学生管理;抓好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完善了《班级常规检查细则》《四中学生一日常规》,促进了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形成了校长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承担的纵向连接的德育工作体系,健全了学校、家庭和社会横向沟通的德育工作网络,开办了家长函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切实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3.创氛围,营造校园育人环境。

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校园氛围,让校园内一草一木,每堵墙、每幢建筑物都能说话,都富有教育意义,走廊等公共场所贴上温馨提示语、名人名言,奥运文化墙、安全知识走廊、路灯杆上师德师风标语牌、科学知识樟树林、林荫小道……样样都彰显着四中文化建设特色。通过美化、绿化、净化环境,通过报廊、板报等德育宣传阵地,为学生提供了“润物细无声”的和谐育人环境,推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

4.定主题,优化德育教育形式。

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精心设计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贴近学生、吸引力强的“主题月”教育活动和各种专项教育活动。比如利用主题班会、墙报、演讲、广播、征文、讲故事、摘抄笔记、读一本好书、廉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等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文明礼仪、爱国主义、普法、理想、感恩教育,弘扬井冈山精神和庐陵文化教育。以北京奥运为契机,在师生中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在教师节我们进行了“诗歌颂我师,鲜花传真情”为主题的一系列庆祝活动;我们以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文明素养、社会公德、服务意识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力,有效控制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从而培养了良好的校风,促进了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重实效,促进德育工作良性发展。

我们以建设优良校风为核心,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净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创设文明、和谐的育人环境。结合各阶段工作重点,组织学生观看教育光盘;通过板报、专栏等,进行卫生保健知识、禁毒和禁赌知识、环保知识、法律知识的宣传。还组织学生长期资助孤寡老人汤金章,并给予留守学生实实在在的关爱。

?

6、树榜样,推动德育工作全面展开。

每月评出流动红旗班级,为全体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评选和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积极分子,树立了榜样,产生出了杨江敏、周达华两位区十佳青少年。区老年科协的同志来我校和部分班主任、学生代表以及班子成员进行座谈,对我校德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并写出了一篇《这里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吉安四中德育工作调查》报告,总结推广四中德育工作经验。

(四)注重学习,坚持科研兴校之路

1、派出教师接受省、市、区组织的包括CAI课件制作、电脑制作、网络资源利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等有关培训几十人次。培训的老师能及时把上级的精神和相关的内容反馈到校,使学校老师能够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了理论水平。

2、加强网管人员、计算机教学人员和电教骨干教师的培训。努力学习网站及课件制作和管理知识。我们已建立校园网,包括吉安四中网站、博客及论坛等网络平台,确保学校网站成为学校的一块重要的舆论宣传教育阵地。

3、聘请电教专家到我校讲课,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信息技术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培训,初步提高了全体老师通过远程教育,进行资源共享的意识,促进了广大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先进理念。

4、适时开展电教活动,促进教师对现代化教育媒体的运用。充分利用农远工程资源网、学校电子资源库、和其它网上教育资源辅助教学,实现校内外资源共享。组织教师参加学科优质课、录像课、课件、教学课例、教学论文等各类比赛。在第八届全省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物理教学成果评比会暨国家级课题研讨交流会上,李健老师的教学录像课在全省第四届中学物理创新教学大赛中获高中组一等奖,其制作的课件“人造卫星和宇宙速度”被评为一等奖。今年李美峰老师的电教录相课《It’s raining》在省“三优”评比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5、加强学生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电脑应用能力。我校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的第6、7、8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分别获得一个全国3等奖、两个省2等奖和一个省3等奖。其中王萍老师指导学生的电子报刊参加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比赛获省级二等奖。李泽文老师指导的作品荣获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初中组电脑动画三等奖。李泽文、杨义庆和杨慕菊老师在第23届江西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实践活动中辅导学生获二等奖。

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确定了27个课题有前瞻性的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定期召开课题人员会议,确保课题顺利完成阶段研究。

(五)优化服务,提高后勤保障质量

1、做好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坚持每天两小扫,每周一大扫制度。

2、增加硬件投入,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筹集60多万元对学校进行了绿化和美化,新增绿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硬化面积6500平方米,改造了大会议室、小会议室、行政办公室、厕所、学生车棚等地,新建了3051平方米信息大楼,将两栋旧教学楼、一栋实验楼进行全面翻新。每年投入近10万元添置电教材料。在全校26个教学班做到“三机一屏”进教室。添设了现代化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在原有的基础上维修整合了1个微机房,同时再组建了1个新的机房和农远资源教室,并为每个办公室配备了一台电脑进行无纸化办公。每年投入2万元组织老师有针对性地购买图书资料,充实了图书馆的藏书。学校西边吉州大道南延工程的建设,征用了学校800平方米的土地,经多次协商,由城投公司为我校新建西边通透式围墙,并新增置换土地面积2亩多,为我校创造经济价值百万余元。

3、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和安全工作。一是建立综治领导机构,加强管理;二是层层签订并落实责任状;三是保卫人员24小时值班,行政干部值周、学生会干部值日,按要求认真制定和落实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四是安全教育形式多样。每学期两次聘请政法系统人员作法制教育报告;举办交通安全图片展;播放火灾警示录;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并在区知识竞赛中获一等奖;与吉州消防大队联合举行师生火灾逃生演习等等。五是坚持安全工作经常化,每月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坚决杜绝事故苗头。六是加强门卫值班制度,外来人员进出校门都有登记记录。七是积极配合区卫生局、教育局对学校食堂、饮水卫生进行检查以及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

(六)搞好党群工作,推进和谐文明校园

??

1、抓好班子建设,提高了管理水平。学校党支部十分重视班子建设,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提高了班子成员的个体素质和整体合力,形成了思想统一,协作团结,有战斗力,有表率作用的领导集体。

2、健全常规制度,提高了党建水平。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和党员学习制度,建立健全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工作,促进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提高。围绕教育发展抓党建,进行了新党章知识竞赛以及到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等多项活动。

??

3、加强与教师的心灵沟通。对生病的教职工及时给予慰问;为因意外严重烧伤的杨小刚老师捐款近万元;每年为教师出资体检;为全体教职工办意外团体险;教师过生日,送上蛋糕、鲜花和问候。学校揣着一颗真诚之心为所有的教职工谋利益,切实增强了教职工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七)推行素质教育,体艺工作成绩斐然

本着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锻炼了他们的体能,在区迎奥运第七届中小学运动会上,初中和高中组分别获团体总分第二名,创造了近年来最好成绩。每年举办元旦文艺汇演,师生同台演出,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中,我校的配乐诗朗诵《以共产党人的名义》获区级一等奖;舞蹈《走在山水间》参加全市中小学艺术节被评为二等奖。

(八)打造四中品牌,学校教育成绩斐然

我们围绕“聚精会神上质量,一心一意求发展”这一中心任务,脚踏实地,负重拼搏,开辟了一条“三校生”对口高考之路,今年高考取得了历史性突破,陈默等13 人上了二本线,99%的考生上了专科线。学校获得了省级“电教示范学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花园式”学校、市级“绿色学校”、市“四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先进集体”、市考试基地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我们在党务、综治、工会、团建、学籍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工作都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首肯。

三、学校发展思路

1、创设良好的办学环境。“十一五”期间拟扩大办学规模,使班级数达到36个,学生数达1800名。首先,要有超前意识去优化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关心和支持。其次,加快四中建设的步伐,清理学校大部分危房,完成办公楼的建设,改善教师的办学条件;完善校园景观建设,提高校园环境品位。第三,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深入开展“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活动,规范办学行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办学品位。使四中成为受社会高度赞誉、让老百姓满意、学生向往的理想学校。第四,建立学校与社区定期联系制度,召开各界人士座谈会、家长会,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学校的发展。第五,加强与公安、司法、城管、工商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把一些可能引发的治安等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2、不断强化德育工作。学校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大力实施“学校育人”、“团队育人”、“家庭育人”、“活动育人”、“基地育人”、“环境育人”六大工程。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的力量,进一步推行全员德育工作制,使德育工作目标化、制度化、系列化、科学化和艺术化。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心、法制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人文素养,使学生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崇尚科学、特长明显、人格健全、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和谐社会人。

3、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战略。艺术和体育已形成了我校高中的办学特色,我们将优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使办学特色进一步彰显。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以各科《课程标准》为标尺,扎实有效地实施新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力争做学者型、专家型和研究型教师。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确保教学质量一年一个新台阶,五年一个大变化。

4、加大校园文化建设,注重人文化管理,构建和谐校园。

5、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坚强有力、作风民主、高效务实、勇于开拓的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学识渊博、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的教师队伍。坚持将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通过多种形式的校本和校外培训,继续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进修学习,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为教师创造成长和成名的条件,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培养出市级学科带头人。

6、深化学校内部管理改革。坚持以人为本,以改革求发展,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完善学校章程及各项规章制度,实现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积极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的统一。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分配向教学第一线教师倾斜,向骨干教师倾斜,向贡献较大的同志倾斜。

四、学校前景展望

(一)我校办学的有利条件

1、有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和大力支持,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的强有力支撑。

2、有团结务实、真抓实干的学校领导班子,有锐意进取的,爱物爱校的师生员工,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的最宝贵的动力。

3、我校是市中心城区的西南面唯一一所完全中学,地处吉福路和赣新大道的黄金交汇点上,根据市政新的规划:吉安市中心城区将南移,布局和地理位置的优势,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时代的呼唤。

4、我省2010年将普及高中教育,普通完中将获得难得的发展机遇,这是我们办好四中,实现办学目标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我校办学的主要困难

1、生源不足。我校占地面积近70亩,校园广阔,环境优美,布局和地理位置优越,是办学的好地方。然而生源不足,迫使每年的4—8月我们都要花费许多时间去自找生源,尤其是高中部,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2、资金困难,硬件设施跟不上办学要求。资金的困难,使我校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乏力,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三)吁请社会各界关注,帮助解决的几个问题

1、政策上予以扶持。

四中办学今天能取得较好实绩,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政策扶持;四中的发展、办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各级领导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今天的四中亟待跨越式发展,企盼各级领导也能给予超常规的政策扶持。吉安三中近几年能发生巨大变化,实现跨越式发展,与各级领导超常规的政策扶持密不可分。四中要发展,要实现办学目标,也需要借鉴“三中模式”.2、资金上予以倾斜。

资金严重不足,是制约四中发展,实现办学目标的“瓶颈”.下拨必要的资金,是四中发展的关键所在。

3、生源、师资上予以优惠。

篇8:新媒体环境下政务信息公开的应用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政务信息

随着中国进入信息化社会, 我国政府从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推进使用互联网发布信息的机制, 一方面增加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降低办公费用, 提高办公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政府勤政、廉政建设。1999年1月22日, 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主办、联合40多家部委 (办、局) 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目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互联网上已建立近10万个站点, 各级政府部门申请gov.cn域名已达5万多个, 形成政务信息发布网络化的良好局面。

首先, 我们应该清楚新媒体环境下, 网络传播所具有的传播形态的特征。所谓网络传播是指主要基于互联网平台所进行的多元、动态的信息传播活动, 它在技术上实现了多种传播形态的整合, 在功能上实现了去中心化、全民参与和资源共享。它具有信息丰富、速度快捷、全球视野、传播主体个人化、表现形态多媒体化、传播方式自由交互等特点。其中信息传播的个人化、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

其次, 政务信息通过网络形式传递、带有网络公文性质的政务信息材料。就是以互联网作为主要工具公开传播的政务信息。网络类政务信息主要内容是在政府组织政务活动中产生的信息, 是指反映政务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有关问题及可能影响政务决策的信息。其主要任务是反映政府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情况, 为政府把握全局、科学决策和具体实施提供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服务。

然后, 目前在我国使用网络发布政务信息的主要途径是政府网站、政务博客、政务微博以及政务微信、政务短信等。1) 政务网站是我国各级管理机关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官方网站, 是政府机关实现政务信息公开、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与公众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具体而言, 由于政府职能的巨大差异, 中央政府政务网站和地方政府 (特别是地级市政府) 政务网站消息在具体功能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从功能上来说, 中央政府政务网站消息主要是向全社会甚至是世界宣传和展示中国政府形象, 让人们能够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基本情况有个切实的理解和认识;向公众提供全面、系统、权威、翔实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以及规范性政府文件及其准确的解读和分析等专门的信息。而地方政府政务网站消息是直接面向本地社会公众传播与人们密切相关的那些事务信息。2) 政务微博是微型博客的简称, 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 以140字以内的文字更新信息, 并实现即时分享。2009年下半年, 湖南桃源县开通官方微博“桃源网”, 成为中国最早开通微博的政府部门。截至2013年9月, 我国各级政府为了发布信息、倾听民意、网络问政而在新浪网、腾讯网、人民网、新华网四家微博网站上认证的政务微博总数为70561个。微博已成为社会公众参政、议政、问政的“开放式议政大厅”。3) 继“政务微博”之后, 政务微信成为官民沟通的全新平台。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 同时, 也可以使用通过流媒体共享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微信用户既是传播终端又是信息发布者, 这种包含点对点、点对面的裂变式传播, 将大大增加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政策文件的“落地率”, 拉近政府组织和普通民众的距离, 进一步提升政府的政务透明度和公信力。根据清华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社会化媒体实验室官方微信“政务微信观察”最新公布的不完全统计数据, 截至2013年5月2日, 全国已开通的政务微信总量突破1000个。微信被用于政府服务, 与政府网站、政务微博以及政府各项工作深入结合, 是切实解决政府与普通群众的互动交流问题的重要途径。4) QQ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多人聊天交流服务形式。在群内除了聊天, 腾讯还提供了群空间服务, 在群空间中, 用户可以使用群BBS、相册、共享文件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政府组织利用QQ群定期发送政务工作及相关事物的情报、资料、数据、图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信息, 帮助政府实现上情下达、辅助决策、推动工作、服务基层的目的。

总之, 政务动态消息是一套基于互联网的综合信息发布系统, 它是随着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设信息化政府, 积极发展电子政务而产生的, 它既不同于办公自动化, 也不同于“政府上网”, 而是政府组织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进行办公、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在时间上、空间上扩展了政务工作的开展, 延伸了受众接受、了解、参与及反馈等多种信息渠道, 在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新媒体技术的应用, 促进并加快了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 以及舆论监督的民主进程, 促使政府引入人性化、理性化、动态性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克劳斯·布鲁恩·延森著.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刘君译.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

[2]赛佛林, 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 徐培喜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胡正荣, 段鹏, 张磊.传播学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4]段鹏.传播效果研究:起源、发展与应用.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5]陈世鸿.重新理解媒介 (揭开传播、社会网络与群体秩序之谜) .中信出版社, 2014.

[6]黄传武.新媒体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2.

[7]李良荣.网络与新媒体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8]张向宏.互联网新技术在媒体传播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新九论心得体会搜集整理下一篇:五岳嵩山旅游的观后感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