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作文:和谐

2024-05-09

初二作文:和谐(通用14篇)

篇1:初二作文:和谐

初二和谐奥运作文

在我心中,是五色的,红,黄,绿,蓝,黑。

红色,是跳动的火焰,它代表了奥运圣火。这圣火,自公元前在古希腊神殿前燃起后,就从不曾熄灭。奥运圣火虽燃起于欧洲大陆,却是属于全人类的。就是这圣火,经历了战争与黑暗,依然纯洁。就是这般纯洁神圣,让世界每一个人都对他向往。每每燃起圣火,让人久久不能自已,喜泪盈眶

黄色,代表了北京,代表了我们,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长期以来都是奥林匹克运动最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北京人是友善的,是热情的。当到来的时候,北京人将面带微笑,手捧鲜花,喜迎天下宾客,以饱满的热情欢迎全世界的体育健儿和各界朋友,共同参与奥运盛会。

绿色是美丽的草原,是青翠的森林,蓝色是纯净的天空,是清澈的大海,它们代表了环境。在地球村的理念中,绿色和蓝色是永恒的主题。人们都追求着那片令人心旷神怡的`绿色、那些让人神清气爽的蓝色。近来,奥运也顺应时代,强调奥运与环境相结合。因此,北京要办的奥运是绿色的奥运。一方面,市民们自愿出力建设奥运林,为古长城增添新景,另一方面,政府投资修建&ldqu;五河十路&rdqu;绿色通道,为北京又添绿衣,到为止,全市绿色覆盖率以达36%,人均公共绿地达9平方米。北京用双手建造了一个绿色的家园,更期盼一个绿色的奥运。

黑色,代表了在自然。大熊猫福娃是晶晶,他带来欢喜。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人们的喜爱,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运五环中黑环。晶晶来自森林,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蓝黑红黄绿,联谊了五大洲,组成了奥运会徽,也交织成为我美丽的奥运的梦想。百年奥运,风云变化,不变的是始终如一的人文精神。在奥林匹克精神中,人文内涵是不朽的底蕴。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动力凝聚着全人类向往前进的心声。在&ldqu;Higher,Faster, Strnger&rdqu;的口号下,奥林匹克运动所真正倡导的是&ldqu;团结,友谊,进步&rdqu;。

人民中学 初二(1)班 李海波

篇2:初二作文:和谐

父母,两个字,意味着伟大的亲情。是他们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个世界上的酸、甜、苦、辣。但是你知道吗?有些人的父母会变成另一种形式——“父·母”。我只能利用中间的圆点来表达自己对离异家庭的解释。我不明白,大人们好不容易呆在了一起变成了父母,为什么要分开变成“父·母”?“父·母”们,虽然你们可能考虑过儿女的感受,但是你们真的能知道你们在他们心中留下的创伤吗?也许你们感受得到,但绝对不多……

我就是这“父·母”家庭中的一员,我的父亲和母亲分开了,在我还很小的时候。之后我又有了所谓的伪劣产品的“父·母”。我真搞不懂,世间情到底存不存在?说是存在,但它又那么飘渺;说它不存在,它偏偏又在你的身边,能让你感受得到。

从小学一年级起,我就来到了同升湖学校,这是一个寄宿学校。一个学期就回家两次。每次回家,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家后总有“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的感觉。可就在小学三年级时,我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我把它归在了“非存在”一类。

现在,我越来越感觉父母对我的重要。有人说:“世间最美的情感莫过于父母对子女的爱”。

只希望,亲情长在!

篇3:初二作文:和谐

一、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

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 没有爱, 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 没有爱, 没有感情, 也就没有教育。”一堂和谐的思品课需要教师用心灵去创造, 用感情去维系。与学生平等地对话, 对学生由衷地关爱, 跟学生友好地合作, 让学生勇敢地表达, 创造一个宽松的对话氛围。

有位教师在教学《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时, 设计了一个话题让学生讨论:“假如你买了一件假冒伪劣的电器, 你将如何妥当地处理此事?”

学生甲:“我要找商家退货, 若不成, 找消协投诉。”

师:“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法律意识。”

学生乙:“我要打电话给电视台, 请媒体曝光。”

师:“这位同学具有很强的监督意识。”

一个平时性格内向、胆小的女同学怯怯地举手说:“我没想好, 我想让我爸爸帮忙。”学生哄堂大笑。

但教师说:“你的想法真好!当自己力所不及的时候, 应该想到发挥别人的作用, 你具备了高明的领导素质、才能和韬略。”学生热烈鼓掌。

接下去的课堂讨论越来越热烈, 学生发言更踊跃了。

课堂演绎的是学生的成长故事, 即使是有缺陷的, 甚至是错误的, 也是有教学价值的, 也能折射出独特的美。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应该巧妙地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氛围, 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让课堂因对话环境的宽松而具有活力。

二、开展有效的对话形式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力求一个“透”字

这种对话早在备课时就开始了。教师要用心去感受,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对课堂作充分的预设。只有深入走进教材, 对课堂作全方位的预设, 师生对话时才能更加有效。

笔者在执教《尊重和维护隐私权》时了解到, 学生对隐私权的含义等比较熟悉, 但在判断是否侵犯这项权利, 如何维权上存在认识偏差。于是笔者在预设时, 通过故事导入, 唤起学生维权的意识;通过实物、情境创设、观看视频等活动, 让学生掌握如何做一名聪明的维权者;通过小品表演活动, 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寻找和掌握维护隐私权的方法。例如播放视频, 关于个人信息网上遭泄露事件, 网友曝料称常州十几万中小学生家长信息遭泄露, 在网上被公然兜售, 500元能买1万条信息, 引起众多网民的担忧。笔者层层设问:这种行为是否侵权?在网络环境下, 我们青少年怎样保护隐私?提醒和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保护隐私也是教学的责任和要达到的目的之一。

笔者的教学设计基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教师的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 应当努力寻找学生现实知识水平与可能水平之间的差距, 即“最近发展区”, 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其发挥潜能, 超越目前的发展水平。

2.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立足一个“悟”字

在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 教师要给足学生自主感悟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 亲近文本, 探究文本。并且要善于引导学生的创造动机, 使学生去感悟, 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对材料体味、思考, 提出疑问, 悟出新意。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 多一次表现的机会, 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

笔者在第一次执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关于监督权的时候, 精心设计了多媒体课件, 每个途径都考虑全面。最后一个环节, 笔者出示了一段文字素材《我和爸爸》, 内容是一个下属来某局领导家做客, 给了领导的儿子一个红包作为礼物。客人走后, 儿子不同意收取红包。笔者提问:“领导儿子的做法对不对?认为对的同学举手。”最后所有学生都举了手。

笔者后来反思, 这样的教学一方面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足, 他们只能随大流;另一方面感到自己的精心设计, 恰恰成了砌在自己与学生间的一堵“教”与“学”的墙。在这样的“墙”式教学中, 学生时时被教师的教案、教师的严密组织所牵绊, 放不开手脚。

于是在第二次执教时, 笔者重新设计了这个环节:把文字素材《我和爸爸》改编成小品, 整个小品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结束后提出“红包收还是不收”这个问题, 让学生小组讨论3分钟后再回答, 不同观点就自然出来了。有学生说:不能收, 他爸爸是领导干部, 要以身作则。有学生说:可以收, 反正是给小孩子的, 意思意思, 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有学生说:虽然是给小孩的, 但是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笔者在最后结合实际进行了积极正面的引导, 其效果比第一次执教要好得多。

3.学生与同伴的对话, 重视一个“辩”字

良好的同伴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亲密无间的。学生只有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 才能发展与同伴之间的对话, 课堂的和谐才能得以实现。因此, 课堂教学应充分利用这种同伴关系, 引导学生与同伴进行平等对话, 辩论式对话。

在一次课堂教学中, 学生偶然提出了“中学生能不能信仰基督教”这一问题。学生在讨论中, 分成了赞成与反对两派。于是笔者借机开展了一次辩论会, 让学生准备两星期后举行。经过两种不同观点的尖锐交锋, 最终观点有了一致性:中学生有信教的权利, 但是中学生还是要学习科学知识, 具有科学态度, 不要去相信虚无缥缈的东西。

与同伴平等、辩论式对话, 由于打破了教师独白、学生倾听的局面, 给了学生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实现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尊严, 感受到存在的价值, 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 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

4.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落实一个“导”字

初中生的认识水平和判别能力有限, 充满了各种似是而非的想法, 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能识别得一清二楚是不现实的。因此, 教师如果只是作抽象的理性说教, 即使学生表面上认可了, 内心并不完全接受。正确的做法应当如课程标准所指出的, 要倡导平等对话, 在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同时, 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并经常能够贯穿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这里教师的“导”显得尤为重要, 巧妙的“导”会越发精彩, 还课堂以和谐。

比如在一次市优质课评比中, 关于《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有位参赛教师选用了钓鱼岛的相关话题。在观看“中国公民游行示威”的视频后, 学生已经义愤填膺, 教师又展出了几幅关于群众打砸日系汽车并打伤车主的照片, 让学生分析这种“爱国行为”的对错。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这种行为是正确的, 是爱国的表现。教师因势利导, 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我是车主, 有何感想?他们侵犯了我的哪些权利?……引经据典, 层层分析, 学生纷纷表示认同, 后面的教学顺利进行。

篇4:和谐作文的价值思考

教育的实质就是使人的理性和潜能得到和谐的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作文教学是否更要体现教育的人文和谐关怀已逐渐为大家所关注。因为丰富的内涵和科学的训练是作文“工具性”的显著标志,“多样文化”和“独特体验”是作文“人文性”的价值取向,作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和谐发展,就应成为作文教学的必然目标。作文教学要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把培养有智慧、有灵性、有个性的和谐发展的人当成作文教学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结合作文教改,应该思考:如何充分调动各种作文资源,构建起一个和谐的人文作文教学体系,以此充分调动每一个教师、学生对于作文“教”与“学”的积极性,同时促进教师、学生、社会三者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语言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只有在和谐状态中才能实现。写作教学要培养学生言语书面表达能力,必须首先培养人与书面语言的和谐。这种“和谐”,是一种主动运用语言、选择语言、创造语言的状态。但是目前学生普遍不爱学作文、害怕写作文就是个体与语言疏离状态的表现。究其原因,现在的作文教学中,很少能给学生必要的语言“亲和”的机会,不愿意满足学生对创造精神产品(作文)的愉悦性要求,很少真正顾及学生人文精神的和谐全面发展。漠视人文因素的现象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①作文教学的简单化。有些作文施教者无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单纯地运用硬性制度灌输式施教,虽然也强调学生的写作训练,但这种训练往往具有强制性,简单地追求训练的数量和频率,学生只有执行“写”的义务,而没有自己选择“写”的权利。②作文教学的功利化。作文教学的目标从某些程度上说已经退化成一种欲望的外在表现,学生的职责就是学好作文将来考个好学校,就连“写作”兴趣班也为考个高分,获个奖等等。③人文关怀的淡漠化。在现在的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工作的流程是否规范,训练的行为是否符合制度的规定,似乎每一个行为都存在一个流程去照抄,人文的关怀在作文教学中变得越来越淡薄。④课程结构的模式化。没有关注学生的需要,永远只是流程式地完成着教育专家的安排。要使作文教学发展符合课程改革的需要和潮流,必须走和谐的人文化的道路。

篇5:初二作文:和谐

这个7、8月,我和外婆、外公一起来照顾住在百可园的“老小孩”——外公的父亲、我的太太,而在百可园的这段时间让我体会到了那份和谐。

先拿百可小公园中的池子来说吧,“老小孩”每天都要在我外婆的搀扶下,围着池子走一圈,为了“激发”他锻炼的积极性,外婆每次都会“奖”给“老小孩”一些好吃的小点心,所以“老小孩”对走路非常地感兴趣。池子旁边每天早上都会有一群小青年围着池子跑步,见到每一个人都会亲切地打招呼,一句“早上好”能让人多快乐呀;还有呀,池子旁边总是坐着一群老人,他们经常和我们家的“老小孩”一起聊天,时不时地开句玩笑,常逗得“老小孩”哈哈大笑。池子旁的环境很好,绿树参天,这里是鸟儿的家园,蝉的天堂,小朋友们在树下的洞穴里常能找到蝉的幼虫,在树枝上能找到蝉脱下的“衣裳”,形状和蝉差不多,像一层薄沙晶莹剔透。“老小孩”最喜欢这东西了,他每天都要拿着我们给他找到的一大堆蝉“衣”看个几遍,还说这是一味中药。

最有趣的是“老小孩”邻家的那些小动物。比如那会抓蝴蝶的猫,它只要一见到蝴蝶,就会集中精神,奋力地跳起一抓,直到抓到为止;它总是在吃饭的时候爬到女主人的脚上,向女主人撒娇,为的就是多得到一些美味的小鱼和饭。有一次,我拿着一片核桃糕给猫吃,哪知道它吃尽了“山珍海味”,还哪里要吃我的糕呢,真是一只挑嘴的猫!那些鸡也很有趣,主人对它们非常照顾,白菜皮、螺蛳、米糠、小虫什么都给它们吃,当然,鸡也会感恩,它们会在要生蛋的时候赶紧跑进蛋库里下蛋,等下好蛋了,它们会自动跑回自己的棚棚里。听那位老伯伯说,他家每天好几只鸡都有下蛋,那可都是上等的“放生蛋”呦。

篇6:初二作文:和谐

作者:南靖县实验中学八年(2)班 王婷

有一种感受叫奔跑,飞快是它的代名词。

有一种感受叫行走,缓慢是它的代名词。

有一种感受叫止步,静止是它的代名词。

——题记

翻转相册,记忆倒流

走进记忆的相册,那一张张飞逝而过的相片勾起多少回忆。不觉间,嘴角竟向上扯起一道弯弯的弧线。

人生中有许多需要你品味的地方,也许是一张相片中的无忧无虑的奔跑,任青丝被风扬起得飘逸,这是一望无际的草原,牛羊成群,牧民欢歌。骑上马,挥起鞭,驰骋在绿野当中,做一回塞上公主,那一中与风冲击的感受,将脑海中的不悦送入云霄,剩下的是身心的快乐,却正与心中的追求相合。

牧马欢歌唱逍遥,飞奔草原寻人生。

漫步草原,记忆飘转

渐渐地,享受完了纵马奔驰的洒脱,便下马感受步行的缓慢。与马儿近在咫尺,听着它的呼吸,体验另一番人生的乐趣。

这是第二张相片,牵着马儿感受草原的宽广。仰着头,伸手放佛就能够摸到蓝天,眼前则是一片翠绿,几个蒙古包伫立草原。踩着凹凸不平的地面,心中的心弦也随地面的不平而动荡着,这是我要的吗?近了,近了!在虚实之间,我迈步向前,继续寻找。

伴马漫步望草场,缓慢步伐觅良趣。

注视他们,记忆永恒

止步,定格,不转动的瞳孔,直视他。那是一位老牧民,他有着蒙古人独有的强壮体格,黝黑的脸是岁月风雨的见证。在他身旁是一匹和他身材相当的马,他用手拍着它,在广阔的草原上,一派和谐。

一瞬间,顿悟。眼前此景就是自己一直寻觅的景象,是和谐。原来草场上所有一切都能冠以和谐的名号。这一人世间的安宁之地,予以人无尽联想之地,将永恒的记忆留给它,留给心中的那一片豁达天地。

人生中有许多追求,但均尘埃落地。繁华消逝后,被过滤下的是那一隅永恒和谐的记忆。

奔跑中的和谐,是与风融为一体的草原;

行走中的和谐,是与马融为一体的草原;

止步中的和谐,是与人融为一体的草原。

指导老师:高丽玉

篇7:初二已经到来作文-初二作文

初二已经到来作文-初二作文

有人说,不经历初二的人生是遗憾的。两年前,当我刚跨入初中的大门时,“初二”对于我来说似乎还只是一个很遥远的代名词,然而,时光就如手中的流沙,不经意间就会溜走。现在的我,已正式成为了一名初二生,开始了紧张的初二学习生活。

开学第一天,我们换了新的教室。坐在专属于初二的教室里,我突然就有了一种紧张感、压迫感。站在偌大的教室中环顾四周,就看到了后黑板上那还未来得及擦拭掉的“距离高考还有五天”的大红标语,以及墙壁上那贴满了承载梦想的卡片。恍惚间,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满怀希望、充满梦想的`少年正在奋笔疾书,他们所解出的每一道数学题,所背诵的每一篇文言文,所牢记的每一个英文单词都将有可能成为他们高考路上的奠基石。

看到他们卡片上的梦想,我想到了自己的将来。即将踏入他们刚踏出的行列,像他们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的我,最终能坚持到底,笑到最后么?记得拿破仑曾说过:在我人生的字典里从来没有“不可能”三个字。而我想说:在我高考的路上不会有“放弃”两个字。“放弃”就如病毒,小小的念头刚一萌生就有雨后春笋般的力量,那力量带领它冲破重重关卡,迅速占领你的大脑,让“坚持”无立足之地。所以,我要将“放弃”扼杀在摇篮中,在它尚未成形时就消灭殆尽。我要登上胜利之巅,俯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景,我要坚持到底,笑到最后!

曾记得有人告诉我说,初二的生活是无聊的,枯燥的,压抑的,无奈的。你每天要不停的背,背,背!就如机器一样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其枯燥过程可想而知。然而我想对他说的是,初二的生活亦是充实的,丰富的,精彩的,享受的。当你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在奋斗,在拼搏时,那种充实的感觉,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那种顽强拼搏、永不言弃的精神都令我们感到充实,而拼搏过程中的享受更是“不足对外人道也”。

初二,是认识自我、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机遇,是“拒绝诱惑,卧薪尝胆”的定力;初二,是更高、更快、更强的永不言败的豪情壮志,是“莫问收获,只问耕耘”的淡定与执着;初二,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千山踏遍,回眸一笑的胜利喜悦,是“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来梅花扑鼻香”,万水淌过,苦尽甘来的成功彼岸!

感慨今日长缨在手,试问何时缚住苍龙?如果初二的生活是炼狱之火,那也仅仅是为了明年六月的凤凰涅盘,做一只重生的飞鸟。现在开始,我要脚踏大地,仰望星空,让一切皆成可能!

篇8:聊出作文教学和谐之声

感悟生活,聊出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生活中的写作素材无处不在,关键是如何引导孩子去观察和感悟。

1.丰富体验,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我在孩子们紧张的学习之余和他们痛快地“疯”。我先和他们聊聊喜欢玩的游戏,怎么玩,然后和他们一起玩“扳手腕”“哑剧配音”“扔绣球”“阿水的故事”等。“疯”过,玩过,学生体验到了一次酣畅淋漓和刻骨铭心,心灵的言说如汩汩清泉自然流淌,生活的精彩在笔尖宣泄而出。

2.凭借生活,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学不久,在布置班级“我爱我家”栏目时,孩子们带来了自己的得意照,也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述照片的来历,于是便有了《一张照片的故事》这一作文题的教学。一上课,我就和学生聊:同学们,你们都有自己的影集吗?喜欢吗?为什么喜欢?翻开我们的影集,一张张照片总能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而且一张张照片的背后肯定有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就这样以聊天的形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状态,唤醒了沉睡的记忆,盘活了习作库存,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写出具有个人生活体验的习作成为可能。

创设情境。聊出氛围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要营造出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才能让学生情满于胸、思绪万千、乐于表达,才能聆听到他们心灵的声音。

中秋节即将到来,我们学习《但愿人长久》一课,孩子们沉浸在苏轼对兄弟苏辙的浓浓的思念之情中。于是,我的脑海中便萌生和他们一起品月饼、话中秋的想法。

上课前,看到我带来的月饼,孩子们异常兴奋,有些喜出望外,我就这样开始和孩子们聊中秋。“后天是什么节日?”“中秋节!”“你们知道有关中秋的诗句和故事吗?”“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位男生居然声情并茂地吟诵着《水调歌头》,俨然进入了情境中。“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和中秋有关的故事。精彩的故事让他们赢得属于他们的奖品——一枚精致的月饼。

打开包装,仔细端详着,细细品味着,故事继续着……

及时反馈,聊出实效

当今的作文教学,常常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学生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认为还不错的作文,满怀期待,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可是等待了近两周,老师才说“今天我们讲评上次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级就放在一旁。怎样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呢?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1.褒奖激励。每次学生写好作文后,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即会鼓掌祝贺。

2.自我推荐。新课程标准在不同学段分提出“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等要求。学生针对不同的话题,会有不同的感受体验,即使作文水平一般的同学,作文中也会有闪光之处。每次批改学生的习作,我不是把重点放在费心劳力不讨好的“改”上,而是带着轻松的心情,用赏识的眼睛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點,一句话,一个词,哪怕只有一个字也标示出来。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养成了寻找美言佳句的习惯,每次习作写好后,我总让学生选取自己的作文中最美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在全班进行自我推荐。

3.博客交流。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平台,它能及时反馈,在短时间内和世界各地的人切磋交流。它能弥补作文本、日记本的不足,极大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教学中,我尝试搭建了这一新的交流平台,创建了属于班级的博客群组,聘请两位有经验的家长协助管理,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写日志,然后像聊天一般互相评论交流。这对学生作文兴趣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有益的帮助。

篇9:背影_初二作文_初二作文

父爱如山,高耸而又挺立,父爱如海,低沉而又宽广。

――题记

在我与爸爸相处的十多年中,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他的背影。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伴随着微风的吹拂,我坐在爸爸电动车后座,总会从后面搂着爸爸的腰,看着他那高大的背影,总会让我倍感安全。爸爸就是我的超人,无论是初春还是晚春,都会默默地守护着我,为我遮风挡雨。“春捂秋冻,别为了美,就穿的单薄,别着凉了……”我有些不耐烦的答应着:“知道了!”仔细想来,爸爸是个非常细心的人,虽然我们看待问题有时也会意见不统一,但是我明白,他是为了我好。

在“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的夏天,我可以躲在爸爸电动车背后,悄悄吃着冰激凌或者喝着小饮料,好不悠哉!但那次,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爸爸看到前面有位老奶奶着急过马路,便猛的急刹车,结果藏在我手里的冰激凌便“顺理成章”的糊到我脸上和爸爸的背上,爸爸停下车子严厉地对我说:“怎么又吃冰激凌,什么时候买的?不知道这样不安全吗?”“爸,我又不是天天吃,你干嘛发这么大的火啊!”我气愤的发着牢骚,“说了多少次了,吃凉的怕你肚子疼,你怎么就不听呢?万一肚子疼不舒服,怎么办?”而此时,我愣怔住了,“算了,我不吃了,您吃吧”,只见他扭过身子,胳膊一挥,又带着我行驶在回家的路上了。路上的一切都是静悄悄的,鸟也不叫了,花儿也睡着了,柳树也低垂着长发,仿佛在让我感受父爱的严厉与深沉,原来爸爸严厉的外表下,还深藏有一颗这么爱我的心......

在“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秋色里,我最喜欢捡树叶了。在草丛里、在马路上、在院子里……爸爸总会手持相机站在我前面,一会拍这,一会拍那,对着一个树叶或者一朵花,上下左右可劲的拍,好像生怕秋天稍纵即逝似的。爸爸有时也会蹲下来陪我找各种外形的树叶,我们会为捡到枫叶而惊喜,也会为捡到有蛀虫的落叶而失落,看着平日那个个头比我要高出两三头的爸爸,如今也和我一样高了,心里不由的觉得秋天的温暖。或许,叶子也有叶子的风采,落叶纷纷,不是无情飘洒,有时叶落入土,只是为了孕育出更美的盛夏。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冬季,是我最难忘的季节,也是我和爸爸在路上度过最漫长的时间。尤其是遇到雪天,路上泥泞难行,爸爸不仅要替我背着书包,还要骑车保护我,他那高大的背影,总是让我内心觉得无比温暖。一个清晨,刚起来就听到爸爸说:“雅欣,下雪了,下雪了,赶紧起床,可别迟到了……”我们就和面临打仗一般,以最快的速度结束了早餐,奔向“战场”。路上爸爸不是问寒问暖,就是告我紧紧抱紧他,我被这暖暖的爱包围着,曾经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理解,霎时,都化作深深的爱。我从爸爸的背影中,仿佛能看到整个世界。

篇10:酒_初二作文_初二作文

但是,对酒却没什么了解。因为,我能想到酒的时候,就仅仅是想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好在很多时候,都只是想了想,没有真的到达不管不顾灌醉自己的那种程度。

后来,接触酒的时间多了一些,渐渐地感觉有些酒瘾了。桌子上有下酒菜的时候,就会想到酒。大家觉得应该聚一下,但是好像又找不到太多话的时候,也会吆喝着勾上二两。到了后来,感觉不喝酒好像就找不到话题的切入点了。朋友送了几瓶米酒,甜甜的口感,就跟喝着玩儿似的。一群淑女竟然喝得说话都停不下来了,还觉得自己没醉。

只不过,这些都是说得热闹,对酒,我依然是一片空白。没喝过1982的拉菲,也没尝过飞天的茅台,傻傻地分不清干红和半干红葡萄酒。兜兜转转,就是啤酒和便宜的老白干。偶然有一次,喝到了大家都觉得好喝的老白干,价格也不贵,兴冲冲地又去买来尝。喝得自然也不少,但是,感觉还不错。其实人云亦云的成分更多。我把这样的感受分享给经常酒后写诗的酒友,他很认真地对我说:“那酒,是比较纯,但是是新酒,没滋味。”

这算是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提示,我从来就只顾皱着眉头抿下,然后听凭火辣辣的喉咙责问:为什么要喝下?却从未想过舌尖的感受。

所以,再一次喝这种酒的时候,我用舌头仔细地咂摸,真的就是很纯,缺乏厚重感。喝过之后,没有酒香的回旋。这算是第一次尝了酒的滋味吧,虽然这滋味上不了台面。

最近一次尝酒,是在“你带着酒,我带着故事”的场景中。我不喝酒,看着他们喝。听他们胡言乱语中对酒的滋味产生了分歧,顿时觉得喉咙痒痒的。在即将散席的时候,倒了一小点送进嘴里。这一小口酒慢慢在舌尖晕开,先是觉得寡淡,然后感觉中间有一点浓烈,接着才是酒香充斥着整个口腔,入喉微辣回甜。“这酒,给我感觉是两层。”话一出口,他们一阵哄笑。问我,寡淡是什么意思?这我还真不好形容,就是喝那种兑了水的牛奶那种感觉。整个过程就如一滴墨汁滴落在宣纸上,中间浓,四周越来越淡。

一个酒友说:“这酒,一定是用米酒勾调的,不是纯米酒。”难道我竟然有如此敏感?

篇11:初二描写我的作文-初二作文

今天,我要用“我”这个题目,将要对自己的一切做个“think over”!

先从外貌开始吧!既没有“似蹙非蹙笼烟眉”,也没有“明眸顾盼潋秋波”,更没有“罗裙婵娟芙蓉花”的美,我呢?只有一双仍旧带着稚气的眼睛,塌塌的鼻梁,天生的厚嘴唇,顺便透露个小秘密,我说话带点口吃,当别人在朗朗读书时,我就有点自卑,因为一张口就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最后就是满堂的哄笑呢!但我不服输,为了锻炼自己,每天挑些文章读呢!一段时间过后,还真提高了。看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现在要说重点喽!那就是我多得数不清的坏毛病,我掐指算算啊!有“抢着发言、说话直,爱伤人、嫉妒心也很强呢”!我是个“女强人”,在别人面前从来不展现自己脆弱的一面,往往一个人躲在墙角偷偷哭泣。

那就缘于我的人缘,常常被人家无缘无故的冤枉,但我总是为自己辩解,最后跑回家向妈妈诉说,妈妈一次又一次同样的忠告:当你被别人冤枉时,先不要怪别人,认真想想自己的原因,为什么别人想要冤枉你?你有什么自己没发现的毛病吗?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但我不理解妈妈,总是觉得她不爱我,只是一味的斥责我的过错,难道他们没有错吗?

现在,在朋友,老师,妈妈的帮助下,我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毛病,并且决定要改变,塑造一个崭新的自我。

我还有一个令人头疼的毛病,那就是爱做“假小子”!人家常常对我妈妈说,她把我和弟弟生“反”了,我天生就一副假小子模样,短小精干的头发,一身黑色的“炫酷装”!就连生活中的一举一动也像的没话说呢!

篇12:作文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一、关注现实,让作文命题贴近生活

作文命题对于学生的整个作文而言很重要,因为学生的每一次作文,是否能够把内心积蓄充分地表达出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的命题。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构思、立意、选材,更能帮助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厚积薄发,以题激趣,以题促思,让学生对一向令人头疼的作文“想说爱你也容易”!

“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作文是学生生活的镜子”。小学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换句话说,题目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即亲身做过的、耳闻目睹的,怪、偏、全的作文题只会让学生望题生畏,见题生厌。避免命题成人化是作文命题改革的必由之路,从实着眼是作文命题优化的关键。例如:苏教版第十册习作6“介绍身边喜欢或崇拜的人”,学生可以从书籍报刊中了解,可以从电视媒体中发现,也可以从生活中寻访。再如:命题作文《我真想落泪》,这一命题让学生通过写一些真实感人的事情,来表现对社会和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可以写朋友之间发生的事,也可以写与素不相识的人之间发生的事;可以写看到那些伤害珍禽异兽或破坏环境的卑劣行径后的痛心落泪;也可以写自己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获得成功后的喜极而泣……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命题,能帮助学生从“熟悉”当中发现“陌生”,使作文顿生新意;从“平常”当中发掘“深刻”,使作文给人启迪;从“小事”当中窥见“大义”,让学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增强社会责任感。学生具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一颗感悟生活意义的心灵,一个理性判断生活价值的头脑。真情就会被激荡起来,就会有了倾吐的欲望,有着一吐为快的惬意。

二、彰显自我,让作文立意展现学生个性

受应试教育及铺天盖地的所谓小学生优秀作文选的干扰,教师对学生作文往往有着普遍的、程式化的要求,如“篇末点题”、“深化主题”等。这种需要小学生经过提炼方能形成的文字,实际正是画蛇添足式的“八股”,致使小学生的文章老气横秋,满纸空话,缺乏童真童趣,缺乏个性魅力。在作文教学中,立意本源的教学理念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学生构思、谋篇布局、语言表达和老师的批改、讲评,都必须遵循这个理念。《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小学生“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作文教学从立意走向生活。对于小学生而言,完全可以自己确定文章的立意,而不必恪守老的一套,鼓励学生“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彰显自我的多角度立意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写出自己的童真童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如:有位老师指导学生根据马路上私家车、摩托车、助动车越来越多这一现象进行写作时,由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最后写出的文章有:反映社会日新月异,变化快的;反映交通事故越来越多,从而提出要加强交通管理,注意交通安全的;反映尾气排放严重,呼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由于立意的不同,作文的内容迥然不同,富有独特的个性。

三、尊重自主,让作文选材和形式富有多样性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都要求按照自己的作文指导内容来进行作文,这样难免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我们应该尊重学生选择习作材料的自主权,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选择自己印象特别深刻的材料,选择自己最能展开想象的材料,选择自己觉得有话可说的材料。如可以选择插图练笔,选择新闻采风练笔,利用连环画鼓励学生进行自画自写的创作,还可以进行童话、童诗的小创作……这样自主选择习作材料使他们更加关心身边的人和事,更乐用我手写我口,用我手写我心了。作文表现形式的单一化是学生对作文产生畏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个性表达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过分强调形式,对于刚学习写作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套上了一副沉重的枷锁。写作要求应让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权,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作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焕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习作个性飞扬。

四、激发潜能,让作文评价多元化

传统的评价活动,教师是法官,是权威。日记、周记、作文由教师一手把持,学生无须过问,这就容易造成任务量大,批改不细致的缺陷,久而久之产生一种“爱屋及乌”的情感和不切实际的评价。在这样的作文评价方法下,学生被缚住了,写作文死记硬背地模仿例文而不去观察、实践,对作文提不起兴趣,提到写作就产生恐惧、反感的情绪反应,没有了写作的热情和动力,何谈自主?更重要的是,这种单向评改忽略了学生思想省悟的自主性,使师生交流流于形式,作文教学的目的成了教师的目的而不是学生的目的,作文成了学生的任务,评改成了教师的任务几乎与学生无关。新课程标准的作文评价观不再强调甄别选拔,而转为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多元评价体系正在逐步形成。教师作为唯一的作文评价者的地位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家长、其他读者的评价甚至是学生的自评、互评;书面评价也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方式,口头评价、档案袋评价、网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也相继介入。在作文评价中,要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作用,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要引导通过学生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笔者建议:

1. 注重自评。当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后,教师不再拥有评价的“专利”,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可以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要注重学生的自评自改,使学生从主观上爱写作文、乐写作文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

2. 倡导互评。评价的学生会在读文、评文的过程中,开阔写作视野,作文的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同时也学会了一分为二地评价别人。被评的学生也在其过程中学会了倾听,倾听别人发言,学会接纳他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同学之间经过评价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和谐发展。

3. 开展群评。教师可以经常把学生的作文出示在大家的面前,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这种评价方法,激活了全体学生的思维,满足了学生共同参与作文评价的需要。在这样的习作讲评课上,不再是老师独霸天下,而是来自多层次、多方面、多角度的学生个体智慧的碰撞和信息的交流,这样的课堂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网络化学习体系。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的不是教师个人的备课所得,而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集体智慧的整合。学生在课堂上得到的也不仅仅只是知识,而是人际交往、协调合作的个性品质的培养。

篇13:窗外作文600字初二_初二作文

此刻,我正坐在考场里,除了指尖在纸上摩擦发出的沙沙声,便再也没有听到别的声音。望向窗外,一缕阳光照映在脸上,我的脑海中突然想起了你。就像这缕阳光一般,炽热,明亮,暖暖地流进我的心房。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身穿一件长裙,显得优雅自得。当我们打扫教室时,我原本以为你会是一个“指挥家”,可你却陪着我们一起打扫完整个教室。我记得你说过一句话,“我们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从那之后,我和同学们便对你充满了敬意。或许在那时,你在我的心中就是一缕阳光了吧。

你像阳光一样,明媚,充满希望。还记得在初一时,学校组织了足球比赛,每天一到训练的时候,你总是亲自监督我们。“快点儿,把腿抬高,收腹……”一连串的训语时常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加油,你们是最棒的,加油!”一连串的鼓励也时常让我们重振希望。到了比赛的那天,你就像一个天真的孩子一样手舞足蹈的为我们加油鼓劲儿。尽管我们输了比赛,可你却一句怨言也没有,反而是一直安慰我们,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你就像阳光一样温暖,通情达理。还记得在上自习课时,你怒气冲冲的走进教室,冲着我们喊道:“和你们说了几遍了,做应用题必须写过程。没有过程不能得分,不能忘记写答,可你们一个写的都没有。不长记性是吧?今天我就让你们长长记性!”说完你从讲台下拿一把戒尺,当时您看起来十分严厉,当戒尺落在我们手心上时,却像蜻蜓点水一样,一点不疼。其实我们都知道,你是恨铁不成钢。

顿笔,当我再次望向窗外时,我又看到了那缕阳光。阳光似你却不如你,你似阳光却胜于阳光。原来,窗外,有美景,也有阳光。

篇14:和谐作文:塑造和谐

和谐有很多种存在方式。家庭的和谐是及其重要的。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中。我虽然现在活得很轻松、很自在,但我偶尔还会觉得少了一份温暖、少了一份爱…我知道,那些是大人的事,我们孩子无法改变也无力改变的,我们孩子在大人眼里永远长不大,他们永远不让我们参与到他们的事里,我们要做的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每当同学们谈论到父亲这个角色时,我总爱偷偷的走开。我害怕,怕同学谈到我,问一些关于我爸爸的事。

“穿过人群,拥挤的夜,熟悉的地方,陌生的眼光。音乐继续,弥漫想象,你就在前方,站在梦想的路上……”

燕姿的歌舒缓地在窗外漂浮着。雨夜、灯红酒绿的是他们的,属于我的只是熬红的`眼睛和疲惫的心。重大的学习压力和妈妈无尽的唠叨让我想起了那一夜……

那一夜,他们又吵架了,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了。爸爸走到门口,看了一眼我,然后冷冷地对妈妈说了一句:“离婚吧!”,妈妈先是一愣,然后趾高气扬地说:“离婚!求之不得!切!谁怕谁呀!”我坐在角落里,偷偷的看着爸爸,鼻子酸酸的,一种热热的、咸咸的液体从眼眶里静静地流了出来。爸爸又看了我一眼,低下头叹了一口气。他把我抱回屋里,和我说了许多许多。我只是抱着他一直哭,还一直说着:“爸爸,不要走。我不要离开你!”他用力的挣开了我,就像毛虫,破茧而出。

爸爸还是走了,他终于挣脱了茧的束缚。家里没有一丝声音,这感觉就是一片死寂。我擦干眼泪悄悄地走了出来,看到妈妈呆呆地坐在沙发上。这一次,我清楚的看见妈妈脸上的皱纹和几丝白发。那热热的、咸咸的液体再一次从我眼中流了出来。

爸爸这个词一夜间变得那么遥远,虽然我依旧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妈妈也依旧那样的爱我,可那一夜的痛让心碎成一片一片的,怎么也拼不起来。

在结束和原谅之间,我和妈妈选择了沉默。我依旧笑,别人总觉得我好幸福,但爱已搁在了远方。我知道,那单纯的小女孩拉着爸爸温暖的大手要糖葫芦的画面再也回不来了。我知道无法再和他坦言喜悦和悲伤,脸上地笑会让我坚持的很辛苦,可是为了在别人眼中维持小小的表面,我们谁也不愿、不甘心去放弃。

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事都要争吵?难道就不能做一个让步?那些大人是自私的!他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每天看着大人们不是争就是吵,孩子的心会受到多大的伤害他们有没有想?每一个孩子都想要有一个幸福、和谐的家!每一个人都想生活在和谐的氛围中。

“退一步海阔天空”,请在生气之前想一下:生气、吵架可以解决什么问题吗?不能!我们要的是和谐的社会,世上没有解不开的结,静一静,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号吗?

上一篇:年度培训计划表样板下一篇:巧用课后练习,为语文教学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