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2024-05-24

国内新药研发现状(共6篇)

篇1: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资料] 国内新药研发合作与技术转让案例数据汇编(2010年5月28日发表)

来自 丁香园 freelane

4月28日,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和丽珠集团、广州银河阳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在珠海就精致乙脑疫苗项目签署了技术转让和产业化合作协议,转让价为2100万元。这既是华南新药创制中心成立17个月来的第一个转让成果。估计这是处在临床前的项目,转让价格应该包括首付和后续的历程碑支付。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徐根兴教授的人体内皮生长抑制素endostatin“饿死肿瘤”技术最近获得了400万元技术转让费。他将与江苏吴中生物医药研究所共同开发“饿死肿瘤”基因针剂和基因治疗雾化剂。

在新加坡上市的亚洲药业集团(AsiaPharm)以8000万元人民币(1600万新元)向广州的莱泰制药买下癌症治疗注射药品希美納(CMNa)的专利权、程序科技、生产执照、行销网络、以及该药品在中国注册的所有权限。

希美納在2002年6月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国家一类新药证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为癌症化疗而制的化学增敏剂(sensitizer)。希美納由具有增敏活性的硝基咪唑类化合物与具有能浓集于肿瘤部位的氨三乙酸类化合物化学合成,既有利于提高瘤内药物浓度而提高放化疗,同时又因降低了其亲脂性、改变了其脂水分配系数,从而降低了神经毒性,解决了过去增敏剂类化合物神经毒副作用大、难用于临床的一大难题,在提高肿瘤放化疗效果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驻新加坡使馆经商参处)

2009年8月下旬,中国技术交易所成立后首单技术转让项目——国家3.1类化学药新药盐酸马尼地平及片技术项目以550万元人民币正式成交。天津药物研究院作为技术持有方,通过中国技术交易所的技术转移平台成功将这一新药项目转让给了扬子江药业集团。该项目的成交标志着中国技术交易所已经正式启动了技术交易的平台服务工作,在明确了“技术、产权、交易”的工作思路后,通过打造技术与资本高效对接的服务平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支撑平台、股权激励改革试点工作的操作平台、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综合服务平台来推动技术交易工作的全面展开。

国内药厂引进国外技术案例

http:///bbs/post/view?bid=114&id=17194133&sty=1

目前市场上可知的新药转让价位

1、中药1类 X0200003 藤黄酸

中国药科大学 2003-09-29 广谱抗肿瘤药,转让给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800万,目前 II期临床研究阶段 X0200004 注射用藤黄酸 中国药科大学 2003-09-292、化药一类 盐酸槐定碱注射液

江西中医学院李雪梅教授开发,1999年该药转让给吉林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转让费高达2000万元,有突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2005年8月,槐定碱及其制剂“盐酸槐

定碱注射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一类化药新药证书。

【适应症】本品可试用于不能耐受标准化疗的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

3、化药一类 盐酸艾咪朵尔

沈阳药科大学宫平教授课题组,2008年3月18日将该新药以4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天津金泰源生物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此次转让仅包括该新药的国内专利权。

目前,已完成其临床前研究,并于2008年9月22日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化学药物1.1类Ⅰ/Ⅱ期临床试验批件(原料:2008L09230,片剂:2008L09232)。

已将包括盐酸艾咪朵尔在内的5-羟基-1H-吲哚-3-羧酸乙酯类化合物申请了中国及世界发明专利(国内申请号:200510054663.2,国际申请号:PCT/CN2005/000301),其中在韩国已获得专利授权,其他国家已进入实质审查。

适应症:该新药若开发成功上市,将为临床上乙型肝炎的治疗提供新型、有效且价格适中的化学合成类抗病毒药物。由于盐酸艾咪朵尔抗乙肝病毒作用机制独特新颖,高效低毒,并且以目前的原料药合成成本计,其制剂价格约为拉米夫定的二分之一,普通消费者即可承担,因此估计上市后,可成为治疗乙型肝炎的一线药物,将占有近三分之一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每年销售额估计可达3亿元人民币,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可提升和改善广大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兼具显著的社会效益。

4、化药一类

抗老年痴呆类药物左黄皮酰

2005年底,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把自行研制的一类西药左黄皮酰胺以24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市麒麟天盛医药有限公司。

5、化药一类 氯吲昔布

2005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和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继续建立合作,并开发出第二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类创新药物——氯吲昔布,转让额1500万。氯吲昔布属于COX-2酶抑制剂,是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型抗炎镇痛药物,已分别获得中、美两国专利

6、中药一类 黄芪甲苷葡萄糖注射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郭美丽教授团队,转让价格为1200万,转让给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转让时间不详,估摸为05年转让,应为一期临床批件转让。

适应症: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注: 楼下战友认为此事不实)

7、恩度

恩度(Endostar)独特的复性技术,使恩度(Endostar)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尤其是“恩度”(Endostar?)+化疗”的全新疗法,打破了常规思路,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可以显著延长肿瘤患者的生命。2006年5月,先声药业斥资2亿元收购烟台麦得津80%的股份,将恩度(Endostar)纳入麾下,创下了国内医药界以单一品种知识产权为目标的最大金额的企业并购。

8、丁苯酞并以25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河北省石家庄制药厂,用于脑缺血的治疗。

9、双环醇片: 2001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以创纪录的3000万元人民币将双

环醇片独家转让给北京协和药厂。(应该是生产批件)

紫鑫药业与吉林省汇鑫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3月19日签订了技术转让(技术秘密)合同书,该技术转让的项目名称为“醋酸亮丙瑞林注射液”的原料及制剂的生产技术。技术转让合同中双方约定:许可公司在中国境内享有独家许可专利使用权,专利号为(ZL03 1 11273.0),许可期限至专利有效期届满(2023年3月24日).技术转让费包括专利所有权和临床批件及相关技术资料的所有费用,共计人民币肆佰捌拾万元整。

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军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徐根兴教授的人体内皮生长抑制素endostatin“饿死肿瘤”技术最近获得了400万元技术转让费。他将与江苏吴中生物医药研究所共同开发“饿死肿瘤”基因针剂和基因治疗雾化剂。徐根兴教授于1996年发现的人体内皮抑素基因能有效阻止肿瘤新生血管生成,防止肿瘤扩散转移,切断肿瘤血液供应,使肿瘤萎缩凋亡。该基因治疗肿瘤的靶向作用非常明显,专一作用于各种肿瘤赖以生存的新生血管,而不影响正常血管。与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毒副作用小,不产生耐药性,疗效显著。同传统的癌症治疗方法联合使用时,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使促进肿瘤生长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明显减少。

仙琚制药委托合作开发AD 疫苗合同

2007 年 11 月2 日,仙琚制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签署一份技术开发合同。对方进行AD 疫苗开发,专利申请权及技术秘密成果的使用权、转让权均归仙琚制药所有,研发经费及报酬总额共计116 万元由仙琚制药承担,合同有效期限自2007 年 11 月至2009 年 10 月。

仙居药业合作开发、生产防复吸新药噻喏啡项目合同

2003 年 11 月 18 日,仙琚制药与解放军军事医药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签订一份合同,合作开发、生产防复吸新药噻喏啡。仙琚制药先期支付临床前研究费用360 万元,若新药许可证由双方共同申报成功,则由两者共有,新药生产许可证由甲方独享仙居药业委托,但需支付后者补偿金 280 万元。合同有效期至 2023 年 11 月

(1)技术转让合同

①2004 年 12 月 24 日,仙琚制药与杭州腾新博达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

《环索耐德原料药及其气雾剂技术转让合同》,双方约定杭州博达公司将环索耐德原料药及气雾剂技术转让给仙琚制药,转让费总计290 万元,同时合同约定双方进行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该项目环索奈德原料药制备工艺专利权归仙琚制药独有,由此产生之知识产权均归仙琚制药。

②2004 年 12 月21 日,仙琚制药与广州万方健医药有限公司签订了一份《技术转让合同书》,双方约定后者将“1.5 毫克左炔诺孕酮肠溶胶囊”的中国国家药检局临床批件及所规定的该品进一步开发、生产、销售权利、生产工艺配方、实验资料和背景资料转让给仙琚制药。转让费用:330 万元。

③2005 年3 月28 日,仙琚制药与安徽省科隆药物研究所签订了《阿曲库铵原料药及

粉针剂技术转让合同书》,双方约定科隆药物研究所将阿曲库铵原料药及粉针剂等技术转让给仙琚制药,转让费用总额 300 万元。合同同时约定双方部分合作,所涉技术成果归双方共有,共同申报新药证书,同时仙琚制药作为生产单位审报生产批准证书,并享有生产经营权。根据约定,争取在 2007 年底前取得上述产品的生产批文。

④黄体酮缓释凝胶临床批件及雷波伦生物凝胶研究成果转让合同

2006 年 10 月 31 日,仙琚制药控股子公司仙琚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与沈阳市万嘉生物技术研究所签署一份技术转让合同。对方向仙琚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转让黄体酮缓释凝胶全套技术和雷波伦生物凝胶全套技术。仙琚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在该技术成果之上进行的后续研发成果归其所有,本协议有效期限20 年,协议转让总价款 120 万元,由仙琚制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分期支付。

⑤阿那曲唑合成工艺转让协议

2007 年4 月 16 日,仙琚制药控股子公司技术开发公司与杭州海达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签署一份技术转让合同,合同约定受让对方阿那曲唑合成工艺。技术转让价款 40 万元。技术秘密所涉产品只能在仙琚制药或其下属企业生产销售。合同有效期至2009 年4 月 15 日。

(2)技术开发合同

①新型抗菌药物“NE-2001 ”合作开发协议

2003 年 1 月 10 日,仙琚制药与上海东皓医药生物企业有限公司签订一份风险承诺投资合作开发新型抗菌药物协议。协议约定,仙琚制药对开发该新药项目进行先期风险投入,资助该项目的临床前及临床研究,以获取该项目开发成功后作为专利新药的独家生产经营销售权。先期投入为 80 万元。该合同有效期自签署之日起十年。

健康元投巨资购买7-ACA酶法生产技术

健康元之前拟投资5.1亿元在河南焦作设立原料药生产基地,目前已经投入3.3亿元,该基地拥有1000吨7-ACA的年生产能力。7-ACA作为合成各种头孢菌素的关键中间体,有很广阔的市场需求前景,但技术门槛较高。7-ACA目前的合成工艺包括化学裂解法和酶裂解法,国内企业大都采用的化学裂解法,国际上几家大的7-ACA生产商采用的则是酶裂解法。酶裂解法的优势显得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三废及环境污染较小,不需要价格昂贵的化学试剂与苛刻的深冷反应,操作简便,占地面积少,成本低。

据了解健康元为引进酶法生产技术,花费2000万美元购买了专用技术。在工艺投入上可谓不惜代价。

篇2: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中国生物识别(主要是指纹识别)研发厂商经过笔者调查分析,在2005年达到30家。这30家包括了进行生物识别产品硬件研发、软件研发、算法研究、芯片研发以及指纹应用系统的提供商。不包括生物识别产品纯销售型公司。这30家指纹产品提供商,可以说基本代表了大陆指纹识别行业现有产品和技术的发展水平。它们在2005年提供了包括指纹模块应用、指纹PC周边应用、指纹系统方案应用在内的3大系列13种150款以上的指纹识别软、硬件产品或构件。这些厂商的基本信息如下表所列: 序号 公司名称 公司简介 产品 1 长春鸿达 1990年成立,中国优秀民营企业之一。隶属于长春鸿达高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3亿。

指纹锁

指纹门禁控制器

指纹身份验证设备-用IC卡作为载体

指纹保险柜

指纹遥控器

指纹箱包

指纹模块

指纹采集仪

指纹考勤机 杭州中正 亚略特生物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生物识别软硬件产品及身份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有多项国际领先的生物识别系列软硬件产品(指纹U盘、指纹鼠标、指纹硬盘等)与网络身份指纹识别解决方案。

指纹U盘

指纹移动硬盘

指纹鼠标

指纹仪

指纹终端应用软件 指纹平台软TrustLink 4 深圳派思数码 海鑫科技长期致力于刑侦信息化建设。产品覆盖了指掌纹识别和采集、信息综合管理、人像识别、多种信息综合追逃、DNA数据库及实验室、图像制作处理,以及相关科技成果民用化等多个技术领域,目前拥有18个类别30多个产品。在生物识别技术方面形成了从科研开发、设备生产,到系统集成、市场销售和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主要服务于基于生物识别的刑事技术自动化系统和信息化系统,同时也为大规模企业身份识别和验证需求提供解决方案。至2004年,海鑫科技先后为10个省部级公安单位、200多地市级公安局和近1000家公安行业用户,建设了指(掌)纹自动识别系统、活体采集系统等刑侦技术信息化产品。

海鑫指纹身份认证识别系统

现场定位系统

指掌纹应用信息管理系统

刑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活体柜式掌纹采集系统

活体指/掌纹采集系统

指纹/掌纹自动识别系统长春方园 公司成立于1997年6月,注册资金540万元,目前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简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和一家美国公司、北京海鑫科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北京海鑫公司)三方持股。公司集聚了所内光机、电、算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国内专业生产光学指纹采集仪的厂家之一。

光学指纹采集头 各种光学采集仪 北京中科模识 是位于中关村高新技术园区的一家从事模式识别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创新型企业。模识科技依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在语音技术、生物认证和数字媒体等相关领域内最先进的研究成果,进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拓展。

“模识”天目“ 虹膜认证系统(PATTEK IRIS-Certify)

模识”天目“ 指纹认证系统(PATTEK Finger-Certify)

模识”天目" 声纹认证系统(PATTEK Voice-Certify)北京数字指通 上方电子集团致力于指纹识别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和全球范围内的销售。上方电子集团的核心技术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国枝实验室独创的指纹识别算法,在此算法的基础上,经过中国上方电子开发人员的不断完善,更加成熟,该算法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国家专利。

指纹识别模块 指纹识别专用芯片 指纹识别IC卡 指纹U盘 指纹锁 SDK开发包 沈阳泛美亚 自1996年开始一直致力于对指纹生物识别技术的研发,现拥有独特的指纹识别算法。是爱普康和电子公司与沈阳泛美亚投资有限公司合作改组更名后,于2002年05月注册成立的中美合资企业。经营范围包括:研制、生产销售指纹识别、生物信息识别系列产品及技术咨询。

指纹锁

指纹考勤 指纹门禁 指纹识别模块 深圳北大高科 成立于2003年,是专业从事生物识别技术研究和指纹产品开发及指纹技术应用为主的高科技企业.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将指纹识别技术成功应用于城市人口管理、社保人员管理、银行安全通道管理等领域。

指纹门锁 指纹门禁 指纹闪存盘

指纹识别跳码汽车遥控器 科进生物识别(深圳)公司 公司是Cogent Systems全额投资的的一家高科技外商独资企业。公司以软件开发为主、硬件开发为辅。公司自2002年8月21日成立以来,依托Cogent Systems强大的技术支持,已先后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出了等。已形成公安警用活体指纹采集、识别比对系统、民用住宅区管理系统、商用指纹取款机系统、海关、边防通关管理系统、身份证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SecurARMTM D2SP Image Processing Microprocessor芯片的外设软件

指纹特征的提取比对程序以及与其相关的IC卡读卡器、非接触卡读卡器和磁卡读卡器等硬件驱动程序 29 AuthenTec上海开发中心 Authentec是全球最大的指纹传感器提供商,是第一个在中国设立研究中心的指纹芯片厂商。

各种按压式、滑动式指纹传感芯片 30 联想(Lenovo)

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后,提供指纹笔记本电脑

指纹笔记本电脑

篇3:国内外渔业节能减排研发进展

1 国内发展状况

1. 1 渔船

1. 1. 1 玻璃钢渔船

中小型渔船实现玻璃钢化是我国渔船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推进渔业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山东省在玻璃钢渔船建造及推广方面成效显著,两年新建玻璃钢标准化渔船150 余艘;“中国玻璃钢远洋渔船研发与生产基地”落户山东威海中复西港船艇有限公司;全国玻璃钢渔船产业技术发展联盟的成立标志着玻璃钢渔船产业开始了新的发展进程;新近成立的宁波梅山玻璃钢船舶设计研究院是我国唯一一家集“产、学、研”为一体的专业机构。

(1)大陆最大玻璃钢金枪鱼捕捞渔船在珠海建成[2],这标志着玻璃钢渔船建造取得关键性突破。渔船总长37. 6 m;安装有超低温冷冻装置,最低温度可达零下60 ℃;采用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自动驾驶。(2)我国首艘高密度聚乙烯材质渔船在大连下水[3],该渔船长11. 2 m,安全载重量10 t,最高航速17 km / h,船体没有一个焊接处,使用年限可达30 年。(3)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今年初签订合同,将建造50 艘36. 6 m玻璃钢金枪鱼延绳钓船[4]。由于订单金额巨大、船舶数量多、技术含量高、建造难度大,此举在业内引起各方瞩目。

1. 1. 2 标准化渔船

渔船标准化就是要对渔船的设计、建造、捕捞生产、鱼货物的保鲜质量等环节进行统一的技术标准,达到对渔船的科学管理,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渔船安全性等目的。根据农业部制定的《远洋渔船船型标准化工作方案》要求,2014 年先评定出金枪鱼、鱿鱼、秋刀鱼等三类渔船标准化船型。

(1)东海区渔船标准化节能船型研究[5],该成果创新集成SV球艏、球艉、PTO高效液压传动捕捞装备、变频电力推进系统等节能技术,显著提高渔船节能效果,首创国内标准化节能渔船船型。(2) 上海市海洋捕捞渔船标准化渔船更新改造[6],船型主要是35. 5 m近海桁杆拖网渔船和沿海20 m定置张网渔船。“十二五”期间将实现50% 以上的老旧渔船标准化更新改造。(3 ) 江苏省万艘渔船更新改造工程标准化渔船建造[7],船型以30 m级定置网渔船、20 m级定置网渔船和30 m级流刺网渔船为主,采用水滴型球艏和节能型主机,选配先进的通讯导航设备和防污染设备。截至2014 年10 月已下达更新改造计划703 艘。(4)标准化渔船船型评选[8],山东省已评选出11个捕捞船标准化船型,包括74 m专业鱿鱼钓船、超低温金枪鱼钓船、金枪鱼钓船、双甲板拖网渔船、尾滑道冷冻拖网渔船、尾滑道冷冻拖网渔船、冷冻拖网渔船、冷冻拖网渔船、刺网渔船。

1. 1. 3 新能源渔船

电力推进、柴电混合推进或气油混合推进系统能有效调整船舶航速,节省燃油消耗,减少污染排放。

(1) 南海渔船高效节能设计应用技术研究[9],该船为电力推进灯光罩网冷冻渔船,总长62 m,最大航速为12 kn,自持力60 d,续航力不小于6 000 n mile。(2)柴电混合推进金枪鱼延绳钓船[10],该船总长44. 90 m,主机功率596 k W,设计航速11 kn,续航力约8 000 n mile。(3)渔船电推系统[11],2014 年中船重工签订了4 船套64 m灯光围网渔船电力推进系统供货合同,实现了国产电力推进系统关键设备在民用船舶上的首次应用。(4)电推灯光围网渔船[12],该船总长66 m,总吨位993 t,推进功率382 k W。(5)液化天然气(LNG) /柴油双动力渔船[13],示范船的燃油替代率可达70% ,不仅降低了渔民的燃料成本,还获得了更清洁的排放。

1. 2 水产养殖

1. 2. 1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循环水养殖因其显著的节水减排、保护环境的作用而日益受到重视。北京、天津、山东等地相继出台引导性政策予以支持。北京金福艺农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工厂化养殖车间是北京市农业局与水科院渔机所的合作项目,累计设计面积11. 34 万m2(约合170 亩),有效地推进了北京市实现现代化水产养殖业的建设步伐[14]。天津市2013 年循环水养殖规模达到15 万m2,循环水利用率达80% ,鲆鲽类养殖产量平均20 kg /m2以上[15]。

(1)海水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关键装备技术研究[16],研发出高效养殖水处理装备,最高单产30 kg / m2,养殖存活率达90% 以上,与流水养殖模式相比,每生产1 kg鱼节约能耗24% 、节水85% 。(2) 鲆鲽类工业化养殖模式研究[17],构建并形成了“陆海接力”的高效养殖模式。(3)红鳍东方鲀工业化循环水清洁生产技术[18],解决了养殖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加热海水的问题,节约水资源达90% 以上。(4)刺参养殖用水处理与循环利用技术[19],开发了“上鱼下参”式工厂化立体生态养殖新模式及养殖废弃物收集处理资源化利用技术。

1. 2. 2 低碳高效池塘生态养殖

低碳高效生态养殖能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排污问题,缓解产业发展对能源、鱼粉不断增大的需求。

(1)海水鱼低碳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研究[20],地源热泵温度调控技术起到了极好的节能减排效果,新的饲料投喂策略减少了氮磷排放。(2) 池塘鱼菜共生综合种养技术[21],重庆市推广面积超过11 万亩,该技术成为2014 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3)利用生物絮团技术提高刺参养殖效益[22],运用该技术,刺参苗种养殖用水氨氮去除率达50% 以上,可节省10% 以上的饵料,减少换水量2 /3 ~ 3 /4。(4) 地源热泵技术运用于温室集约化鳖种养殖[23],与燃煤供热方式相比,可节约能耗43% ,减少废气及污染物排放量42. 5% 。(5 ) 池塘、网箱养殖废弃物设施化处理技术[24],配套组装了深挖塘、底排污、排泄物回收系统、固液分离、湿地净化、鱼菜共生等工程,建立了生态环保的池塘养殖模式。

1. 2. 3 渔光互补

“渔光互补”,即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水产养殖,实现一地两用,可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共赢。

(1)全国首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江苏建湖并网[25],一期工程容量为20 MW,电站年发电量2 100 万k W·h。(2)国内最大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在江苏宝应并网发电[26],项目总安装容量30 MW,占地约930 亩( 约合62 hm2),年均发电量3 000 万k W·h,年减排二氧化碳2. 4 万t。(3)江苏兴化渔业和光伏发电互补项目竣工[26],电站占用水面5 800 多亩(约合387 hm2),项目总投资15 亿元,总容量170 MW。(4) 通威集团规划打造“渔光一体”健康养殖小区[27],力求光伏与池塘养殖两者并重,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力求做到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生态化,养殖生产用水优质无污染,养殖排放水可循环利用或无污染排放。

1. 3 渔业装备

(1)渔船用海水淡化装置[28],利用柴油机废热与太阳能作为热源,造水率保持在20 kg /h,淡水含盐量< 1 000 mg /L,能满足中小型渔船8 ~ 10名船员的生活需求。(2)太阳能池塘底质改良设备[29],具有大范围移动作业功能,为解决池塘底质污染和调控水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设备和技术。

1. 4 水产品加工

(1)罗非鱼加工下脚料利用[30],该成果研究罗非鱼片加工后的下脚料———鱼头、鱼排的高值化利用,采用酶技术生产海鲜调味料,鱼皮和鱼骨分别被用来研制休闲即食鱼皮和活性钙。罗非鱼下脚料蛋白利用率达到80% 以上,氨基酸转化率达到69% 以上。(2) 水产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31],采用喷爆、多级生物降解等现代生物技术,开发鱼精膏、鱼蛋白有机液肥、氨基酸液肥等系列产品。

2 国外发展状况

2. 1 渔船

2. 1. 1 渔业船舶能耗与节油措施

渔业船舶能耗概况与节油措施[32]包括:(1)船舶耗油:在柴油机中燃烧的燃油所含能量的2 /3主要以热能的形式通过废气、水冷系统以及从汽缸体的热辐射等流失了,只有燃油所含能量的10% ~ 15% 实际驱动船舶前进。( 2 ) 节油技术:1船体为双体船、小水线面双体船和小方形系数(超瘦型)水翼船;2推进系统为电力、太阳能-电力以及柴油- 电力混合驱动;3替代燃料,与柴油有相似特性的燃油可使用煎炸过的油、大豆、藻类、鱼油以及其它原料制成;典型的生物柴油是10% ~ 20% 的生物燃油与石化柴油的混合物;液化天然气(LNG)、丙烷和天然气等为燃料的船舶已开发成功;4燃料添加剂、燃料催化剂等,但检测发现这些产品即使对效率有所改进也是微不足道的。(3)提高燃油效率的节油方法:降速与排水型船体;保持船底清洁与平滑;降低船舶重量;安装球鼻艏;减摇稳定;加长船体;减少航行距离;依据电子通讯和船位测定安排航程;合作捕鱼。(4)渐进式改进措施:清洁船体可节油< 3% ;优化发动机可节油< 4% ;船艏艉形状调整可节油< 5% ;减少船舶多余重量可节油< 7% ;动态调整航次安排可节油< 10% ;增强节能作业意识可节油< 10% ;降低船速可节油< 23% 。

2. 1. 2 节能捕捞

(1)底栖鱼类捕捞业通过节能增加盈利[33],降低燃油消耗的努力包括开发大网目、细网线的新型拖网,使用离底拖网网板等,其应用可在不影响渔获量的前提下分别减少油耗23% 和12% 。其它节油措施包括在拖网囊网上安装声学渔获量传感器,从而可减少不必要的捕捞时间。这种传感器可使拖网时间减少50% 。(2) 低生态影响、高油效的捕捞渔业[34],拖网捕捞可选用的节油措施包括:起集鱼作用的拖网前部采用较大网目的网片;使用强度更高、阻力更低的网材;使用具有高水动力效率的拖网网板;减少浮球和底纲阻力面积;采用多拖网配置;降低拖曳速度;在拖网作业中同时应用鱼类行为观察装备;在拖网作业中通过人工刺激方式增加集鱼效果;在开始拖网作业前对鱼群进行定位。

2. 1. 3 低能耗渔船

(1)低排放低能耗磷虾生态捕捞船[35],该船应用声纳技术,可以找到磷虾所在的确切位置,从而缩短捕捞时间并能进行有效捕获。其生态收获方法可以对所捕获的磷虾进行百分之百的完全追溯。(2)甘油船用燃料[36],甘油具有极低的易燃等级和最低环境污染影响的特点,可被用作配有热电发电机的标准柴油发动机的燃料。(3)拖网“飞鸢系统”[37],该系统可以减少拖曳阻力,从而减少油耗。系统采用翼型布局,与传统的拖网浮球不同,它可以为拖网提供升力。(4) 近海混合动力双体小型渔船[38],目前提出的混合动力系统的组合方式有:柴油发动机与风帆的组合;风帆与太阳能动力的组合;柴油发动机、风帆和太阳能动力的组合等等。但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证明任何的其它替代动力系统可以完全取代柴油发动机。经实验测算,柴油发动机动力和太阳能- 风帆动力以40∶60 的混合动力比相组合时,船舶的混合动力系统可达到最佳性能,船舶的稳性和耐波性能好。

2. 2 鱼副产品利用

(1)利用罗非鱼鱼油生产生物柴油[39],通过蒸煮和压榨工艺从下脚料中获取鱼油。罗非鱼内脏含油达22% ,用内脏生产生物柴油的潜力最大;其次是鱼头和下脚料混合物。(2) 利用鲶鱼加工副产品生产生物柴油[40],从下脚料中提取鱼油及通过添加甲醇对提取的鱼油进行化学改质。其更远的目标在于建立起循环经济,即,生物柴油厂和鱼品加工厂相互靠近,加工厂的下脚料能很方便地输送到生物柴油生产厂,而产出的生物柴油可以为鱼品加工厂提供能源。(3)从鲱鱼下脚料中提取磷[41],磷是鲑鱼饲料中必须添加的一种重要矿物质。鱼片加工下脚料中含有大量的磷。使用该技术可以获取鲱鱼鱼骨中90% 的磷。(4)将甲壳动物下脚料转化为乳酸钙[42],甲壳动物下脚料主要包含蛋白质、壳多糖、类胡萝卜色素、脂质以及钙。其中的钙盐可通过酸脱矿质处理获得。通过使用能天然产生有机酸的微生物对甲壳动物下脚料进行处理,从而获取壳多糖、蛋白质和钙盐。(5)利用鱼骨发电[43],利用由鱼骨产生的甲烷气体来发电,耗用200 kg鱼骨能产出144 k W·h电力。

3 评述

3. 1 渔船

玻璃钢渔船已经成为渔业装备的热点之一。渔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就推进玻璃钢渔船产业化做了大量工作,产业化培育初见成效;玻璃钢渔船必须坚持走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的发展道路已成共识。沿海渔业大省对远洋渔船标准化升级改造相继推出各种扶持政策,新建渔船的数量不断增加,目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资金筹集、渔船建造工艺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提升以及对渔民的科学引导。电力推进渔船研制初见成效,特别是中船重工、中国北车等大型企业集团的积极参与,有望加速电推技术在渔船上的应用,必将促进传统渔船产业向节能减排优化技术方向发展。创建一个能够引领全国渔船电推技术发展的研发平台,以加快技术规范的制定和电推渔船的示范推广,应当是未来发展策略之一。此外,国家对渔船燃油补贴政策的修改与完善,对渔业节能减排的推动作用意义重大。

3. 2 水产养殖

循环水养殖所具有的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的特点决定了其不断发展的必要性。应在现有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处理效率和节能效果;同时,水处理工艺和养殖运营的管理水平也有待提高,降低运行成本也是今后循环水养殖模式发展和推广的必须举措[44]。高效生态养殖,其维护与修复水生态系统的功能足以证明这是一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养殖模式;利用生物絮团技术可构建高密度零换水养殖系统,节水效果显著。生态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已不容置疑。初见成效的“渔光一体”创新模式对构建健康水产养殖新格局具有示范推广价值。

2015 年4 月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其中,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节约保护水资源的要求对未来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一些新型水产养殖设施将会应运而生。依托深远海大型养殖平台,开发深远海生物资源已成为必然选择。有“渔业航母”之称的我国首艘养鱼工船已初现雏形,总体设计和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45]。

3. 3 国外渔业节能减排

在欧美及日本等国,渔业节能减排主要以渔船为主,重点是节约燃油、减少排放、减少碳足迹、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同时优化网具设计,开发节能拖网网板,降低油耗。各国研究开发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渔船装备节油技术和措施。在水产品加工方面更加注重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功能开发。在生物燃料研究方面更关注原料来源的多元化。近年来欧盟与澳大利亚对渔船的能源审计尤其重视,把它视为提高渔船燃油效率、降低成本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政府管理层面,他们认为最有必要做的是强化在渔业领域的能源政策,营造出一个有利于渔业领域迅速而全面地采用高燃油效率、低环境影响的渔业技术和作业方式的良好环境。这种渔业技术的开发和采用将为全球捕捞渔业保持长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3. 4 问题与建议

我国渔业节能减排近几年的发展状况总体上还处于研发、示范阶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资金短缺仍是捕捞渔船升级改造中的首要制约因素;捕捞渔船技术研发和储备落后于生产需要;渔船燃油补贴政策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老、旧、小、木质渔船的升级改造和减船工作[46]。(2) 政府对玻璃钢渔船新船型研制和推广的支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外经验表明玻璃钢渔船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玻璃钢渔船船型标准化、结构与建造工艺有待提高与完善[47]。(3) 对水产养殖节能减排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不够,普遍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和工艺技术研发落后;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体系不够完善;同时,企业对节能减排的认知和采用新技术的意愿不足[48]。

篇4: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关键词 国内 ;胶乳 ;保存剂

中图分类号 TQ332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natural rubber latex compound preservative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Ethephon stimulation of yield increase, the adjustment of the layout of natural rubber processing, natural latex compoun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facing greater challenges: one to save basic production technology to meet the processing requirements, the second is to reduce the cost of natural rubber processing enterprises, the third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all kinds of latex products. The three to achieve 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efficiency, is a major problem of rubber storage technology research.

Key words domestic ; latex ; preservative agent

天然胶乳保存是使胶乳保持胶体稳定状态的措施。目前胶乳保存有2种方式:一种为长期保存,是使浓缩天然胶乳用作制品前长时间保持胶体稳定状态的措施;另一种为早期保存,又称短期保存,是使胶乳从胶树流出后到制胶厂加工前保持胶体稳定状态的措施[1-2]。制胶生产能否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的好坏,生产成本的高低,首先取决于新鲜胶乳的质量。而新鲜胶乳的质量好坏,关键在于新鲜胶乳的早期保存。因此,应该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做好胶乳早期保存的自觉性,分析引起胶乳腐败变质的因素,采取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搞好清洁消毒,合理选择和使用保存剂,因时因地地做好胶乳的早期保存工作。

1 中国鲜胶乳保存剂使用发展现状

1.1 新鲜胶乳常用保存剂

目前,在中国新鲜胶乳常用保存剂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氨,氨因使用方便,而且用量适宜时,对产品质量的不良影响较小,且来源充沛,价格低廉,易从胶乳中除去,对保存各种胶乳的适应性强,是目前生产上广为使用的胶乳早期保存剂;②亚硫酸钠,其对胶乳的有效保存时间较短,一般只能延长2-4 h,通常多用于制造白绉胶片的新鲜胶乳早期保存;③甲醛,因具有辛辣的窒息性臭味,长期吸入,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且即使加入少量也会使胶乳粘度增大,过滤、澄清困难,故而生产上较少使用;④碳酸钠,主要用于制造烟胶片的胶乳早期保存;⑤羟胺与氨并用,生产恒粘胶和低粘胶时使用此种保存体系;⑥硼酸和氨并用,生产浅色标准胶时采用此种保存体系;⑦胶乳的复合保存剂,是由2种或2种以上保存剂组成的胶乳保存体系,在复合保存体系中,一般都有氨,它作为第一保存剂,主要是提高胶乳的pH值,增加橡胶粒子所带的阴电荷,提高ξ电位;其它则作为第二、第三保存剂,主要是杀菌剂、毒酶剂和胶体稳定剂。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是氨+TT/Zno(氨和四甲基二硫代秋兰姆/氧化锌)复合保存体系,该保存体系主要参考泰国、马来西亚等使用配方,保存效果比较好。

1.2 天然橡胶加工布局调整前后鲜胶乳保存体系的变化

按天然橡胶初加工发展时期划分,国内橡胶加工厂主要经历两大阶段:农场小型加工厂(2002年前)和天然橡胶加工布局调整后的集中加工厂(2002年后)。两者的天然胶乳保存体系存在一定差别。

集中加工前,基本加工布局为一场一厂,规模小,最大的小型加工厂一般年产干胶3 000 t左右,管理单一,因处于特殊经济时期,产品性能及环保要求远远没有现阶段严格。加上鲜胶乳运输路途近,数量较少,收胶和组织加工时间早,鲜胶乳性质较均一,因而鲜胶乳保存工作容易,主要采用单一的氨水保存。

2003年,根据国家战略规划,经农业部批准,率先整合了广东农垦茂名垦区12个农场橡胶加工厂,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标准化大型天然橡胶加工企业-广东省广垦橡胶茂名分公司(加工厂)。产品集中加工,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接着,国内天然橡胶主产区海南农垦、云南农垦先后组建大型集中加工厂。集中加工,整合资源,一方面经济效益及加工成本得到充分优化;另一方面,鲜胶乳的保存工作面临着更高标准的要求,因各农场离加工厂路途远近不一,较远的离加工厂100 km左右,甚至更远,加上各生产队到农场收胶总站也有一段距离,相比原来农场加工厂,收胶及运输时间延长约3 h甚至更长。单用氨水作保存剂已无法满足加工及产品质量要求,因而使用复合保存剂成为必然。

1.3 国内垦区近年复合保存剂氨+TT/Zno使用概况

1.3.1 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情况

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的高低,能准确反映鲜胶乳质量的好坏程度,因此可借此判断早期保存工作的优劣。国内垦区各农场对鲜胶乳早保工作都非常重视,制订了鲜胶乳早保管理制度,成立了早保管理小组,大多数农场机构完善、责任到人、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好确保鲜胶乳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各农场将氨水和TT/Zno分发到各生产连队,并严格按规定使用。以广东垦区为例,由于广东垦区主要以生产天然浓缩胶乳为主,进厂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要求控制在0.15以下。自从2003年使用氨+TT/Zno复合保存剂以来,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合格率都在98 %以上,总体上广东垦区鲜胶乳保存工作做得较好。但对于民营农场的鲜胶乳,由于缺乏管理约束,早期保存意识观念淡薄,随意性强,其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往往超标,质量达不到生产浓缩胶乳的要求,只能生产标胶。

nlc202309040813

1.3.2 鲜胶乳早保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①近年来,受国际橡胶价格下跌的影响,国内部分农场为了节约开支,常将“产量第一”放在首位,而鲜胶乳的质量远远跟不上,早期保存意识观念淡薄,认识不足,事前的工作未能落实到位,事后也没能把关,措施不力,应急能力不足,突发情况没能有效应对,制度不完善,职责不明确。

②胶工的“六清洁”工作还存在不足,胶杯使用前没有擦干净,胶桶不及时清洁等现象时有发生。

③收胶时间长,由于割胶制度的变化和缺少胶工,胶工每天的割胶树株达到400-600株,割胶时间长,另外一些胶工提前割胶,鲜胶乳长时间在山上没有得到保护,造成鲜胶乳变质。

④收胶站内外环境还存在脏乱差现象,杂草丛生,粘胶、污垢清理不彻底,装胶容器不规范,鲜胶乳过滤筛没有按要求使用40目过滤筛网,部分运输车辆卫生清洁不彻底。

⑤收胶站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够,没有按要求检查加氨情况、保鲜剂使用情况,好坏鲜胶乳混合。

⑥分管相关责任人检查督促不到位,收胶站房屋和公用设施没有完全修复和改进,不够重视,对胶工管理也不够严格,教育宣传,培训操作还有待提高。

⑦个别农场收胶员使用保存剂不规范,主要是收胶员贪图方便,复合保存剂搅拌不均匀,也有些干脆不加,针对该情况,加工厂在验收方面比较严格,一般将鲜胶乳先测后放,要求挥发脂肪酸值在0.15以下,否则作超标鲜胶乳扣款降级处理,次品用来加工胶清胶或标胶。为降低凝固成本和减轻污水处理强度,对氨含量也作为经济考核要求,氨含要求0.30 %左右。

2 氨+TT/Zno复合保存剂的存在缺点

传统的氨+TT/Zno复合保存剂已使用10多年,有效地解决了鲜胶乳早保问题,满足了浓缩胶乳的要求。但该保存体系还是存在缺点,主要是:①由于TT和Zno都不溶于水,要把它们经过球磨机或砂磨机(连续20 h以上)研磨配制成水分散体后才能加入胶乳,而且分散体在贮存过程中会产生沉淀,使用前要搅拌均匀。因而配制TT/Zno复合保存剂要消耗大量的电力,且使用不当又达不到保存效果。②基于保存作用考虑,对于下游乳胶制品企业的适用性和产品性能要求考虑甚少。近年来据很多下游乳胶制品企业反映,使用国产天然浓缩胶乳,一致性差,生产中产生的非胶成分多,产品合格率低,特别是不能用于生产高性能制品(安全套,探空气球)。③保存组分中TMTD(TT)带有毒性,是一种致过敏物,会使敏感的人产生接触性皮炎(据说是使用橡胶手套产生皮炎的主要原因)。④国外研究表明,TT还是生胶和胶乳中所发现的N-亚硝胺的来源。N-亚硝胺是致癌物质,不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进入人体,也可以通过皮肤的吸收进入体内诱发癌症。特别是2001年10月欧盟发表的《未来化学品政策战略白皮书》将某些秋兰姆类促进剂(如TMTD等)列入限期淘汰的化学品[3]。

因以上原因,目前国内主要制品生产企业大多数弃用国产乳胶,而被动高价进口非洲及泰国、马来西亚浓缩胶乳。一方面是造成国内高产期浓缩胶乳的滞销,另一方面是造成国内制品企业产品成本提高,对中国乳胶初加工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打击。因此,传统的氨+TT/Zno复合保存剂已很难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同时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研发高效、经济、环保的新型无氨或低氨天然胶乳保存剂再次成为胶乳工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和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3 新型保存剂的研究

鉴于传统的氨+TT/Zno复合保存剂存在的缺点,王雷等[4]通过对弱酸铵盐性质的分析,探索弱酸铵盐对鲜天然胶乳的保存效果及其性能的影响,可以代替传统的氨水保存剂,降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工厂作业环境。

张文飞等[5]采用水溶性、不挥发性的广谱抗菌剂三嗪衍生物(HY)作为天然胶乳鲜胶乳的新型无氨保存剂,研究其对鲜胶乳保存效果及天然橡胶生胶、硫化胶性能的影响。所制得生胶的6项指标均符合GB/T 8081-2008 5#标准胶的各项性能指标,且塑性保持率(PRI)高。

潘俊任等[6]采用HY作为天然乳胶的新型保存剂,研究保存剂HY对天然乳胶保存效果及硫化性能的影响,该研究为研发中、低氨胶乳提供了重要参考。

许灿光等[7],研究以亚硫酸氢钠、苯甲酸钠、碳酸钠、柠檬酸、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及五水合硅酸钠为主要原料,经连续化合反应生成无机盐混合物,再配以高活性海藻酸钠生产而成的生物制剂的新型天然胶乳保存剂。采用此种新型天然胶乳保存剂保存鲜胶乳。为解决保鲜胶乳生产加工上大量使用氨水和甲酸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提供研究方向。

4 结论

复合保存剂除满足保存胶乳效果好、毒性小、使用方法简便、价格实惠、货源充沛、对制胶制品工艺和产品性能没有显著的不良影响等一般保存性能外,研发绿色、环保、健康、高性能等新型保存剂已成为当今国内迫切待解决的技术课题。目前,在国内外橡胶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下,实现天然橡胶技术和产品创新研发领域的科研市场化,橡胶集团企业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已成为发展趋势的必然。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在校企合作方面走在国内前列。2016年5月6日,广垦橡胶集团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联合共建的“广垦橡胶加工创新研究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湛江市举行,广东农垦与热科院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加工所与广垦橡胶集团的强强联手,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中国天然橡胶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合作双方充分发挥技术、设备、人才、产业平台优势,不断拓展合作空间,开展天然橡胶加工工艺装备、新产品研发、技术成果转化、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人才培养等工作,致力于解决橡胶生产技术难题,研制具有较大市场前景的高性能天然橡胶产品以及海、陆、空等专用特种胶,将“创新中心”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天然橡胶科技创新平台[8]。2016年,广垦橡胶集团广垦橡胶加工创新研究中心首要研发任务—新型保存剂研发已提上日程,这将为中国新时期国产乳胶保存技术攻关打开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袁子成. 天然胶乳的性质与商品胶乳工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0.

[2] 何映平. 天然橡胶加工学[M]. 海南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51-52.

[3] C·PETRI. 一种替代TMTD的新的天然胶乳保存剂[J].热带农业工程,2000(3):33-37.

[4] 王 雷,王旭晓,黄 萍,等. 弱酸铵盐保存天然鲜胶乳的研究[J]. 弹性体,2007,17(3):53-55.

[5] 张文飞,桂红星,陈 涛,等. 鲜胶乳新型无氨保存剂HY及其对橡胶性能的影响[R]. 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2013.

[6] 潘俊任,黎燕飞. 一种新型胶乳保存剂及其应用于浓缩胶乳生产的研究[J].《热带农业工程》,2015,39(2):21-24.

[7] 许灿光,黄向前,郑文荣,等. 新型天然胶乳保存剂的应用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5,36(12):2 306-2 310.

[8] 广东农垦信息.“广垦橡胶加工创新研究中心”合作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湛江市举行[OL]. http://www.guangken.com.cn/news_view.asp?newsid=45067,2016-5-12.

篇5:国内新药研发现状

一、自主研发网络游戏

近年来,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其中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份额也在持续提升,2019 年占比已达 84%,承担起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的大部分增量。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移动游戏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发展中带来的强竞争压力又反向驱使企业困中求变、寻求突破,再次刺激市场发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不仅拉动了市场销售收入的增长也加速了国内游戏产业的发展。

2012-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市场在中国游戏市场的份额

受国内氛围影响,中国产品多会寻求海外市场拓展,中国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也在较早时期就开始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在国内游戏市场高压环境下,拓展海外市场更加成为游戏企业的发展手段之一,在国内研发技术与运营手段的不断提升和积累下,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销售收入实现稳定增长,特别在移动游戏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中国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中国自主研发的移动游戏在全球头部市场中更显竞争优势,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移动游戏在全球多个重要市场已经获得了较高市场份额,流水同比增长率在各市场中也均远高于其他产地的游戏产品。中国自研移动游戏能有这样的表现主要基于国内移动游戏自主研发能力在全球范围的竞争优势,但随着全球游戏市场的发展,整体研发水平的提高,全球各个市场的竞争强度也将不断提升,如何进一步提升研发竞争力、保证市场地位将成为国内移动游戏企业的重要课题。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中国产游戏流水份额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中中国研发游戏流水同比增长率

2019 年全球重要移动游戏市场流水 TOP100 非中国研发游戏流水同比增长率

2019 年我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产品类型分布中,角色扮演类游戏的收入占比达到 37.80%,策略类游戏收入占比达到 23.20%,多人竞技(MOBA)类游戏收入占比为 13.70%。三类游戏合计占比达到 74.7%。

2019 年自主研发游戏 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产品占比

2019 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地区分布中,美国的收入占比达到 30.9%,日本的收入占比达到 22.4%,韩国收入占比为 14.3%,累计占比达到 67.5%。

篇6:国内城市排水现状

上海申城排水两大困境 现为“一年一遇”标准 来源:解放网 发表时间:2011年6月28日

“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近日,北京,武汉,杭州……一场豪雨下来,城市顿时变泽国。

当暴雨来临时,上海的排水系统是如何展开运作的?今天,我们将带着此问题从申城排水泵站、积水改造点、防汛办、小区、下沉式商场……为您解析上海地下排水系统。

上海排水系统

90年代末两次大暴雨启动上海积水点改造

从全国来看,上海整个排水系统建成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却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全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11488公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权威资料显示,1840年上海开埠以前,城区只有传统的排水沟渠,雨水和污水直接排到河道。1862年开始,英租界从当时的中区(今黄浦区东部)开始建设雨水管道,随后,法租界、闸北等区域也开始改建排水管道。不过当时各地区设计原则和标准各不相同,设计指标也整体偏低。到上世纪中叶,市区雨后路面积水的情况已经比较突出。

解放后,市政部门对排水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也兴建了很多泵站。不过上海市区排水系统真正得到较大改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两场大暴雨之后。1997年8月中旬,受“11号”台风影响,上海遭受了“潮、涝、风灾”,造成达6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两年后的梅雨季节,上海又出现了8次大暴雨过程,市区再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也上升到8亿多元。“1997年那场雨特别具有典型意义,降雨量刚刚达到每小时36毫米的防汛标准,就造成全市170多条道路进水。”时隔多年后,上海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回忆说,就是从那两次大暴雨以后,上海开始了道路积水点的改造工程。

积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统计

随后,上海投入巨资购置养护机械设备,同时,引入先进的管道检测系统,如声纳检测,电视检测等仪器,用于下水管道的养护质量检查和监管。昨天下午,记者在车站北路维护现场也看到,养护工人将声纳检测仪放入排水管道后,淤泥的厚度数据很快就自动显示在电脑上,“里面的情况非常清楚,很方便。”一位师傅告诉记者。

2009年初,上海又启动了排水管道“养护大会战”,加强排水管道养护监管和绩效考核,不仅奖罚分明,还在国内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评分,为了做到考核切实客观公正,全市光是考评机构就有40多家。

市排水处负责人解释说,上海地形低平,又受地面沉降的影响,建筑工地泥浆、生活垃圾杂物、饭店油污等排到下水管道后,非常容易导致管道堵塞。“暴雨是突发的,排水管道平时的维护却是默默无闻的”。加大管道养护后,现在每年市区所有排水管道平均会疏通2次,排水管道的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排水系统的标准也从以前的半年一遇提高到“一年一遇”。这位负责人透露,积水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积水统计,“现在市民对积水容忍度也越来越低,要争取做到暴雨后两三个小时左右就把全部积水排掉。”

面临问题

市区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紧缺

来自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在城镇排水系统方面,目前上海已建排水系统基本达到“一年一遇”排水标准(即每小时36毫米),机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地区达到“三至五年一遇”排水标准

(每小时50至56毫米)。不过,记者查询后发现,与巴黎等国外先进大城市“五至十年一遇”相比,上海差距其实非常明显。对此,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也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排水标准每提高一年,就意味着投入可能将翻番。“其实现在上海排水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简单地提高防御标准,而是市中心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的紧缺。”

据章震宇介绍,排水管道敷设的位置以地下2.5米至6米为最佳,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加上电信、电力等管线改建入地,这使得在市中心越来越难找能适合敷设排水管的位置。“现在个别地方不得不采取变通的办法。如本来应该敷设直径为1米的大排水管道,就改为敷两根直径为50厘米的小管道,貌似差不多,但真正下暴雨时,排水效能还是有明显差别。”

市区每米管道年养护费仅20.48元

来自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上海将建雨水排水系统361个,排水能力4138立方米/秒,服务面积84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55个,排水能力3100多立方米/秒,服务面积550多平方公里,分别占规划数的70%、74%和66%。也就是说,上海目前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还有30%多的地区是系统空白。

市防汛指挥部还指出,已建成的排水系统中,有112个属于不完善排水系统,其中有4个低于“一年一遇”的标准,分别在定海港、松潘路、周家浜和周家嘴路地区。

对此,市排水处负责人说,虽然上海近年来加大了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排水能力提升了约25%,“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新增500立方米/秒泵排能力,但排水系统的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同时,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排水设施维护投入不多,如2009年市区每米管道的养护经费是17.68元,2010年则是20.48元,“可以说,这个经费在全国大城市中都属于较低的水平。”

上一篇:辞职通知书怎么写范本下一篇:保安纪律作风整顿自纠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