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心得

2024-05-06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心得(通用9篇)

篇1:《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心得

《今天怎样当教师》读后感

寒假中,我认真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教师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教师在为孩子操劳的过程中,也享受着教育的快乐和幸福。那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一名好教师呢?

一、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我们一直认为:没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成绩,做出贡献。我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是因为我们崇拜蜡烛精神--他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别人。同时我们坚信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我想,只有当我们对事业注入深厚的感情时才能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内心极大的充实和满足,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达到物我两忘,醉迷其中的“孔颜之乐”的境地。做一名教师既是我们对人生事业的追求,也是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我们想要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必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干出事业,干出成绩。

我任教的是寄宿班,对于寄宿在校的学生,学校就是他的家,除了白天给他们上课,晚上还是留在学校里陪伴着他们,可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外公外婆管,虽然对不起自己的孩

子,可面对一个个活泼可爱、天真烂漫的孩子离开了自己的父母,我就是他们的代理妈妈,他们离不开我,我是他们四十个孩子的妈妈,自己的孩子受一点点委屈也值得的。教师的爱心更是特别要表现在关心和体贴上,是无微不至的:气温骤冷,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身体不舒服,提醒学生“按时服药”,打球出汗了,提醒学生“赶紧擦擦洗洗把湿衣服换了”直至再三叮嘱:吃饭前一定要把手洗干净。我爱天真烂漫的学生,为了工作,为了学生的成长,我在工作与休息、工作与病痛、工作与家务的天平上,对于前者,加重了砝码,全身心地投入,这是我的追求。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用我的无私,奉献给学生一份快乐,奉献给学校一份荣誉,奉献给社会一份热诚。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是新世纪优秀教师的必备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很喜欢一首歌中唱的:“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我总是在想,是不是就像鸡妈妈爱小鸡一样,爱学舌功能也成了我们教师的一种本能,而且又正是这种爱,才得以使我们每天能满腔热情地迎接他们,无怨无悔地教育他们。十来年的教学,我们全力营造一种热情洋溢的教育环境,以和蔼可亲的教态,关切温暖的语言,温柔亲和的目光组织教学。由只提要求到多给关怀,由一味指责到千方百计让学生品尝成功。在教育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学的过程之中。用爱赢得每一位学生的信赖。爱,包容了教师工作的所有内涵。“金凤凰”可爱,“丑小鸭”更需要阳光,多给他们一份爱心、一声赞美、一个微笑,竭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出自真心地赞扬,去鼓励。为他们提供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美丽的“白天鹅”。记得三(5)班的张倩,父母离异,从小妈妈带大,但生活所迫,妈妈为了挣钱去广州做生意,把孩子放在了学校里。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住校后,她明显瘦了,从她的眼神里我知道孩子很想妈妈,又为自己的学习差而自卑,于是,我利用课间和晚自修时间给她补习功课,下课了,和她一块儿走进寝室,坐坐她的小床,听听她讲的故事。就这样,我慢慢走进了孩子的生活,走进了孩子的心里。期末考时,她的学习进步飞快,母女俩高兴得合不拢嘴。我想这就是爱的魅力。

三、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为示范,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行对学舌功能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来说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生活在学生中间的,他的言行举止都是广大学生看得见的,因此我平时能严于律己,处处检点。只有这样,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老师们,让我们轻松上阵,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观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工作,做一个享受教育的阳光教师吧!

我接二(1)班,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们非常喜欢过生日,找自己的好朋友庆祝一番,却不知道父母的生日。为此,我借“三八妇女节”之际,开展了为母亲送“特殊礼物”的活动,每人为自己的母亲送上一份有意义的礼物,看谁的礼物能称之为“特殊礼物”。孩子们有的送给妈妈一首歌,有的给妈妈写一封信,有的送给妈妈一支护手霜等等李嘉凯在周记中写道:“老师让我给妈妈送一件特殊的礼物,我开始认真地观察妈妈,妈妈每天除了上班,回家还要照顾我,买菜、做饭、洗衣服等等,妈妈太辛苦了。今天,我发现妈妈的手是那么粗糙。我要给妈妈一支护手霜,以后放学回家要多帮妈妈做家务,让妈妈手变得细嫩又光滑。孩子们会关心家长了,正如家长在回信中写道:礼物虽小,却表达了孩子们对家长的爱、对家长的理解、对家长辛苦的回报。有的家长还特意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对我说:“老师,谢谢你,你的教育真有用。本已对孩子失去信心,在收到孩子礼物时,听到孩子的知心话时,一下子拉近了母子的关系,对孩子又增加了信心。”家长们表示会全力以赴配合老师,教育好孩子。就在这点滴渗透中,孩子们学会了去帮助别人,去播洒爱心。他们主动帮一年级小同学做值日,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在学校的大扫除活动中,不怕苦,不怕累,积极完成学校布置的任务。

今天,我们做教师,在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今天,我们做教师,在于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今天,我们做教师,在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但愿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所有教育者,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人;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人;以高尚的师德

去影响人;以优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实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献,让美好的人生在教育事业这面火红的旗帜下熠熠生辉。

篇2:《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心得

“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虽然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却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探讨。听了聂细刚校长和潘世祥教授的讲座颇有感受,那么我们今天该怎样做教师呢?

一、要有爱心

因为爱心四溢的老师眼里只有教育,为教育而歌,为教育而泣。他们有献身教育的炽热情怀,有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抱负,有不知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有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同时是拥有幸福感的老师,是产生快乐的老师,也会将这种快乐,这种幸福带给台下的孩子们。

二、要宽容

每个学生都是积极要求上进的,都会有闪光点。记得狄金森曾这样描述生命的意义:如果我能弥补一个破碎的心灵,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如果我能减轻一个生命的痛苦,抚慰一处创伤,或是令一只离巢的小鸟回到巢里,我便不是徒然活着。可见宽容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

三、书香

读书是“物我的回响交流”过程,要有不断“修炼”的意念,当我们以平和的心态,谦虚的胸怀来读书时,自己的思维与书中的思想进行交流与s撞,无形中,思想会走向纵深,精神版图会更为广袤。就好比一棵树,日日汲取阳光和雨露,逐渐枝繁叶茂,高耸云天。

四、善思

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个有心人,去认真总结教育的得与失。一件事情,今天成功了,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有什么感受?失败了,遭受挫折了,又是怎样处理的?为什么会这样?工作中,多问几个为什么,有助于我们进行深入地思考,发现一些本质的问题。这些东西如果不记下来,激动一下兴奋一下后很快就还给记忆了。现在提倡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讲自己的教育故事,也就是这个道理。

篇3:今天怎样做教师

教育教学要遵循教学规律, 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 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初中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期, 又常常被称作“困难期”“危险期”, 这一段时期学生心里的矛盾重重:独立与依赖、理解与闭锁、自尊与自卑、理想与现实以及“性”生理与心理的发展不平衡, 加上他们处在“第二反抗期”的叛逆心理, 往往会出现同学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种种矛盾, 由于初中生的心理特点, 处理不好, 常常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困惑, 甚至会造成行为上的严重后果。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认识水平出发, 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根据自己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体会,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具备以下几种特质或能力。

一、健全的人格

这是从事教育或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是不适合从事教育事业的, 因为: (1) 他 (她) 可能伤害学生。电视和网络上曾有这样的报道:有教师用烙铁烫伤学生的脸, 有教师让学生相互抽打学生的脸, 甚至有的把学生扔下楼。虽然这种现象只是少数, 但它的危害却是巨大的, 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 还伤害了家庭、社会。 (2) 他 (她) 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为学生还是成长中的人, 心理发育还不成熟,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他们主要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观察和模仿来习得行为的, 上学期间教师就是最重要的模范 (模型) 之一, 如果一个心理不健康的教师, 经常喜怒无常, 情绪不自控, 甚至无理智地打骂学生、欺骗学生, 这些行为对学生和学生以后的成长影响是很可怕的, 对社会当然也会造成危害。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一个教师的人格是否健全?这是不能从表面一眼辨别出来的, 我想随着教师资格准入制度的不断完善, 国家会通过心理测试或其他方法进行甄别和筛查, 进一步净化和完善教师队伍。

二、全面的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必须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作为指导,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 甚至包括宗教学等等, 这样才有能力解决学生的不同问题。因为学生是一个个具有自我独特个性的、各式各样的发展中的人, 针对不同的情况, 教师就要采用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对症下药, 没有能包治百病的药。像学生的行为问题要用到行为主义理论, 情绪问题要用到艾里斯的合理情绪理论, 涉及家庭的问题要用到社会学中的家庭结构理论等等。再比如要帮助学生通过内心对话树立自信, 就要用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马克思 (哲学) ;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就是或者就会变成我们的思维和情绪———艾里斯 (ABC理论) ;行为改变心理等等理论知识。

三、必要的技能

针对学生集体的和个体的不同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教师要掌握必要的技能。像通过团体心理活动 (游戏) 让学生学会合作、树立自信、表达情绪;通过个别辅导让学生认识自我, 识别不合理信念;通过行为疗法改变行为;通过认知理论改变情绪;通过联想 (意向) 对话转化凝固的心理能量等等。这些活动的引入、成员的协调、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才能更好地实现活动的目的。

四、良好的沟通

主要就是会和学生谈话交流。要以“学生为中心”, 采用适当的方法与学生进行对话、探讨、对质, 以达到谈话的目的, 要把握学生的情绪和感受, 做到满足学生的需要, 不伤害学生, 又要不偏离主题。良好的沟通要实现“助人自助”的目的, 让学生自己解决和处理自己的问题, 所以很多学者都采用“非指导性”原则, 但在现实的操作中, 指导还是必要的, 只要是学生的年龄和时间的限制。在实用中, 沟通最常用的理论和方法有PAC交互作用分析理论和方法, 对实现有效沟通是很有用的。

五、细致的观察

就是通过观察学生的躯体语言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动向, 包括:眼神、面部表情、躯体动作等等。通过对躯体语言的细致观察达到“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干什么”的目的, 可以用来辅助沟通, 当然这需要教师对躯体动作的含义有必要的了解。

六、适度的共情

“共情”也就是同感、神入, 在与学生的沟通中这是非常必要的。“共情”是一种感受能力, 要求我们能深切体会学生的心理感受, 把学生当成自己, 这样才能找到学生心理 (问题) 的实质。所谓适度, 就是说“要把学生当成自己但永远不是自己”, 这样才能避免产生移情, 让学生的情绪或感受淹没而迷失了自己, 忘记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质。

篇4: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平等地对待孩子,给他们宽松成长的环境

大凡到过荷兰的人,都会觉得那里是个田园国家。在荷兰,即使上最好的中学也是公费,还有一点让人羡慕的是,荷兰的孩子喜欢上学。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在荷兰的学校,孩子们不必为不及格感到耻辱,每个人都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量力而行。结果是:从最差学校毕业的学生,至少也都会说英语和德语。在好学校里,学生们可以学五门语言,不仅是学,而且能学好。每个到荷兰的人都会发现,不管是列车员还是酒馆老板,全都会外语。其实,荷兰孩子不比别人聪明,只是在宽松的环境下,调动了他们自觉自愿的积极性。年轻人上大学并不难,但是谁能够毕业要看本事,至少政府给每个人提供了均等的机会。

荷兰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提供的启发是:尽可能给学生平等、自由和选择的权利。反观我们“只以分数论英雄”的陈旧教育观就会导致出“优等生”和“差生”的区别。

有些考试成绩不理想、调皮捣蛋的孩子,很可能就是可造之材。为“导师”者,不要以“朽木不可雕也”视之,而应要千方百计雕之琢之,并呵护其成为参天大树。在大自然中,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芳香与美丽;在学校里,每一个幼小的学童都潜藏着优于他人的智慧。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鼓励每一名学生,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能,在宽松、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善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发挥特长的空间

在美国,有个年轻老师刚上任,就被校长叫到了办公室。校长说:“作为老师,你一定要对孩子好。考试得A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能成为科学家,对我们的国家做出很大的贡献;考试得B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能当老师,可能成为你的同事;考试得C的学生,你一定要对他好,因为他可能会成为老板,为我们学校投资……”应该说对A、B、C三类学生的预期很恰当。对于我们教师的启示就是,一定要对每个孩子好,要给他们发展的空间,他们将来都会对社会有贡献。

“其实,都是孩子,再差能差到哪里去?”上海浦东三林中学老师刘云龙说。有30年教龄的刘老师带了好几届所谓“差生班”,最了解“差生”的心理。

陈玉琨教授最反对给学生排座次、贴标签,“全班50人,你排出了前3名,并极力表扬他们的成功,那么剩下的呢?是不是会得到这样的心理暗示——你们是失败者?”

南京大学教授卢德馨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有教授要招他的学生为研究生,请他评价谁是第一名。有教授拿着小张的材料来了,卢教授说:“这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我喜欢。”另一教授拿着小李的材料来,卢教授也说:“这是我们班最好的学生,我欣赏……”一连肯定了4个。教授们奇怪地问:“到底谁是第一啊?”卢教授说:“小张思维敏捷,小李思考问题有深度……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点,为什么一定要排出名次,强调他们的弱点呢?”

几个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好学生,缺少的是发现学生优点和特长的老师。作为一名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能,诊断学生的优势智力,并且激励其发展成才,不仅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而且要真正做到对学生个性特质的尊重。

引导每一个孩子,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在知识日益更新的今天,教师根本不可能成为知识的全权代表,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更需要与学生平等、开放的交流,教学相长。而长期以来,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单方面的被动地接受教育,并且其中需要改进的往往只是学生,这是不合理、不平等的交流,所以谈不上真正的沟通,盲目服从的学生永远生活在权威、老师的阴影里,成为知识的奴隶。同时,也导致教师为了更好地“师范”,而掩藏了真实的自我,塑造了完美而不可侵犯的形象,这无疑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筑造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围墙,也使教师受到了压抑。

教师究竟应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呢?我想这是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今天的教育以培养有个性、全面发展、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目标。教师以教学生“学会学习”为最重要职责。正如卢梭指出,教育不在告诉人真理,而在于教人怎样发现真理。学生只有具备学会学习、善于学习,善于及时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这样的教育显然要把“学习”的主体交给学生,要使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自由发展,主动参与教育全过程,学生与教师享有平等人格,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教师还应始终持有“终身学习”的理念,这样不仅有利于不断学习、吸收新知识,而且也会与学生保持一种平等的学习心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蔡元培先生提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因此,教师要抛弃传统教育的枷锁,平等地看待学生、引导学生,做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 建议者。以真实的人格、满腔的热情、高超的智慧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

提高自己的教学压力承受能力,加强教师心理健康

中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作过一个调查,这个课题组对辽宁省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采用国际公认的SCL-90心理健康量表这一工具,由心理学专业人士对教师实行检测,结果令人难以置信:69%的教师自卑心态严重,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不如同学。另外,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突出问题。有心理问题的教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教师的心理健康,当然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

据陈玉琨教授介绍,上海也曾作过一份相似的调查,受调查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48%。而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左右。陈教授将此归于社会对教师的压力太大,“尽管国家强调素质教育,但实际工作中,谁也没有因此而放松对升学率的追求。”“升学的压力甚至扭曲了教师的人格。”张连聿说。他曾亲眼见过这样一件事,为了使班级考试成绩高,老师在安排座位时,有意将成绩好的学生和差生搭配,鼓励学生作弊。

家长对孩子过高的期望,也加重了教师心理负担。很多家长常对老师说:“对孩子严格点。孩子调皮时,尽管替我打骂他。”陈玉琨教授带的研究生曾经对广西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当年轻教师的教育理想和社会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他们很快向现实妥协。这位学过现代教育心理学、曾经雄心勃勃要进行教育改革、追求与学生平等交流的年轻女教师,像一滴水融入大海,没了自己的追求。她很快发现,训斥、责骂竟是立竿见影的教育方式。至于对孩子长期带来的心灵影响,却顾不上了。可见当今社会教师的心理状态是不容忽视的,没有健康心理状态的教师,教不出有健康人格的孩子。

作为教师,要善于与学生顺畅地沟通、协调,管理好学生,必须要有代入感,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别人,领悟对方的感受,平等待人。优秀教师善于理解学生,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从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和成才的角度谋划自已的工作。学生的喜爱,是师生融通和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而且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将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育生涯的幸福与否。

篇5:今天怎样做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闲暇之余,我有幸拜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做教师》。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让我如获至宝,让我看到了那些教育理论生动多样的灵活应用,从这些教育的事例中,我不光看到了许多优秀老师对于教育理论的灵活应用,更看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他们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热情和他们对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不禁惊叹我们教师的伟大和智慧,原来老师可以当的这么精彩,原来老师可以当的如此的智慧,原来老师是该这样当的。

今天,我应该怎么做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仅仅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陶行知教育名著》中也充分体现出“爱满天下”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爱的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看完《今天怎样做教师》这一本书后,我真的触动很大。我常抱怨没有时间,每天必须做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生活、学生、班级管理事件……占据了全部的时间,应接不暇。

真正静下来充实自己的文化、专业素养的时间真是少之又少,真的很是遗憾。虽然这次也是如此的匆忙,但是总算把书给磨完了。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那么多优秀教师,课堂上总是那么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不管学生出现什么突发事件,他们都能巧妙引导,让课堂充满闪光点,博得喝彩。

反思自己现在的课堂,虽然做了精心准备,精心设计,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显得捉襟见肘,语言贫乏,往往会被学生的突发状况而搞得手忙脚乱,有时不能处理就把学生的状况放在一边、置之不理,结果我教得费力学生听的吃力。我这才明白,优秀教师是平时的点点积累,在日常工作中提练,借鉴其他教师的先进经验,用一辈子来备课,而我只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教学效果当然有差距。

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到:“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应当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是呀,多么精辟的言语呀!为什么我以前总是做不了呢?我开始回思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学习状态了。我该努力去学点好东西了,学会看书。

书中还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视对学生足够的尊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苏霍姆林斯基眼里,德育教育绝对不是空洞的说教和口号式的响亮文字,而是生活中的细节,是一个微笑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双援助的手……

高中的学生很多的习惯已经养成了,具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态度,但是还有可改变和塑造的时候。在课堂或课外不时地在他周围树立一个行为好榜样,让他认同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表现中,给他一个鼓励的微笑帮助他建立自信,给他一个肯定的微笑认可他的努力与才能;给他与一句亲切、关怀的话语教会他去爱,教会他们体验和珍藏自己的感情,而不是教他们寻找词句谈论爱、去诉说并不存在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还有很多经验,如“你如果想教头脑迟钝的学生学会思考,就要把他们带到思维的源泉那里去,让他们观察一系列现象,从而了解其因果关系。”“要在很长的时期内用心灵来认识你的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了,他想些什么,高兴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等等……

这些经验对我都是非常宝贵和有指导意义的。

读了这本书我认识到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名教师即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现在认识到在不断充实自我的基础上,要两手抓,既要抓好学生的教学,又不能松懈对孩子的德育。

篇6:今天怎样当教师

颜懿德

读了王晓春老师的著作《今天怎样当教师》,虽然书中的100个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学校园,然而却关系到所有教育战线上的教师们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今天,我们应该怎么当教师?书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要当好教师,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工作中,对待问题要多问“为什么”,学会理性的思考进行分析。下面对书中的一则案例发表自己的感触:

案例中讲的是一名老师帮助一个学习成绩差且没有兴趣的孩子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成绩的案例,那名老师的耐性让人佩服,他真的是倾注了自己的爱给学生。感动之余不仅想到,如果有人问我:“你会喜欢每一个学生吗?”在没有看书之前,我会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爱每一个孩子是教师的职责。这不正是经常教导我们的思想吗?要全身心的把爱无私的奉献给每一个孩子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不正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吗?我们的教师行为是否与说的相一致?面对案例中的学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师那样耐心呢?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爱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细细品位王老师的点评,不禁让我感触颇深,她说:“要区分职业的爱和私人的爱”,书中说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因为任何一个人爱的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博爱”不仅会把人累死,更把教师的职责范围扩大。是啊,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但私人的爱是无法强求的。教师就必须用教师的职业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在孩子有困难时,在孩子做错事时,在孩子得到进步时,作为教师才能一视同仁的对待,教师的爱就是渗透在平时的点滴中,贯穿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简单的几句话让我豁然开朗。

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个极端的教育谎言像枷锁一样天天束缚着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怀疑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我真的就认为我就是那个不会教的教师,否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学生不会学习呢。今天通过学习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宣传鼓励口号,而绝不是评价教师工作的客观标准。

篇7:今天,我们怎样当教师

1、学会鼓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儿教育研究专家孙云晓在一次报告中指出: “ 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权威性是独一无二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如何,常常可以决定学生的命运。” 的确,教师的态度与学生的人格需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多,学生的成就需要就越强烈,越自信;反之,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少,学生就越自卑我曾在一个高考状元高中生活的回忆录中读到这样一段话: “ 到高二上学期我还是学习成绩平平的学生,可下学期林老师的到来改变了我的命运。记得有一次他在我的数学 65 分的卷纸上写下这样一句话: ‘ 你能行,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你最近的进步令我骄傲!’ 这句话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可见老师的一声鼓励可以点燃学生自信的火把,照亮他的成长之路。而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他的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一生的成长。

2、学会尊重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以及参与家庭、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权利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学生虽然是孩子,但他们的人格尊严与成人是平等的,我们甚至应该比尊敬成人更尊敬学生。有这样一个细节常常在我脑海里放大,并化为感动:一位老师向学生借红笔,学生认真地将三色笔调至红色处再真诚献上。是的,细节的背后是尊重乃至敬重。尊重应当是相互的,如果尊重换来的不是尊重,而是对尊重的侵犯,那谁还会相信我们的教育呢?美国教育家爱默生说过: “ 教育的秘诀是尊重学生。” 是的,学生渴望尊重,渴望平等,渴望在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师爱的阳光雨露。

3、学会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犯错误,而教师对他们多一些宽容,定会取得悬崖提缰的良好的教育效果。宽容是爱的甘露,通过教师耐心地引导,犯错的学生会得到滋润和营养,必将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转化。爱因斯坦小时侯,把一个指南针拆坏了,却未受到父亲任何指责。拿破仑 · 希尔小时侯被父亲称为是 “ 希尔兄弟中最坏的一个 ”,而他的继母恰恰认为他是这些孩子中最伶俐的一个,对他倍加关爱,在他犯错时宽容,拿破仑后来才有了巨大成就。

4、学会公正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遵循教学的公平原则。教师要用平常心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要学会像法官一样公正。一位教师上课时看到一个平时学习不认真的学生趴在桌子上,就说: “ 你可真懒,只要一拿起书就睡觉。” 几天后,一个他平时比较喜欢、学习成绩也比较好的女生也打瞌睡了,这位教师看见以后,充满怜惜之情地说: “ 大家不要惊动她,他一定是昨天晚上看书看得太晚了,同学们可要向他学习,你看她,打瞌睡也还拿着课本呢!”我想,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客观的认知标准,他的课上得再好,也难走进学生的心。

5、学会激励激励是向别人提供积极性,或以积极性去影响别人的一种正向动力,它是通过激发人内心的潜能来发挥作用的,是一种持久的外部动力。通过激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帮助学生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强烈的自信心,从而使外力演变为内力。美国学者查尔斯的故事就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行为科学家的实践证明: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 20%~30%,如果受到充分的激励,能力就可能发挥 80%~90%,以至更多。

6、学会赏识学会赏识是一种教育艺术。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这是一个伟大的父亲用自己十多年的教育经历总结出来的教育心得,这位父亲名叫周弘,他的女儿周婷婷幼时又聋又哑。但是,在周弘的 “ 赏识 ” 教育下,周婷婷不仅能听会说,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各种潜能,享受了更多的人生幸福和成就感,最终成了一名残疾少年大学生。

7、学会呵护小学生是未成熟的人,是发展中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脆弱的,他们渴望教师真爱的滋润,需要教者关爱有加,呵护倍至。苏霍姆林斯基曾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孩子的

童心、童真、童趣要好好保护,任何形式的简单、粗暴、冷漠、体罚,都是对孩子的美好而脆弱的生命的任意践踏,因而是不道德的教育行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在学生们的心底留下深深的投射,教师要学会用心去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当然,除了以上这 “ 七个学会 ” 以外,教师还应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研究 ……。在这里,我就不想展开谈了。其次,我认为,今天的教师,要做到三拥有,即教师要拥有爱心和童心,使爱心和童心交融;教师要拥有广博的学识和个性魅力,使学识和个性同在;教师要拥有乐观向上的热情和心态,使乐观和热情并存。

1、拥有爱心和童心有一位学生说他非常喜欢他的语文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因为上楼时,语文老师摸了一下他的头,下课时老师又和他们一起跳绳。我想,这一定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老师,她的爱心和永不泯灭的童心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我的一位老师说: “ 如果不爱孩子,趁早别当老师,不然,自己痛苦,孩子也痛苦。” 我想,教师可以从孩子本身这本书,汲取许多失落的童年和褪色的童心,也可以从孩子的脸上解读另一份人生成长的喜悦。

2、拥有渊博的学识和个性魅力低年级孩子喜欢漂亮的老师,但这只是第一印象,因为孩子都喜欢和向往美好的事物。但如果这个老师仅仅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而缺乏内涵,没有渊博的学识做基础,漂亮过不了多久就会大打折扣。就好比一个球星,求踢得太臭,人长得再帅也无济于事,场上场下给观众再多的飞吻也都是自作多情。教师的个性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每个教师都应该时常问自己:我靠什么吸引学生?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一个关注学生感受的教师,一个充满民主的爱心与学识的教师,一个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魅力的教师,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难怪有的教师和学生相处默契,永远是校园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吸引绝不是庸俗的讨好学生。其实,一个学识和魅力并存的教师,即使你对学生严厉一些,学生仍然爱你。偶尔当你有一些小缺点时,反而会使学生感到亲切甚至 “ 有意思 ”。

篇8:今天,我们该怎样当父母

18岁那年,我和父亲大吵一架。原因是为填志愿与父亲意见不一致。

我坚持了自己的志愿,没有听家里的。父亲以为一片好心却不被理解,一向听话的我竟敢反对他,便发火大骂我“不孝”。而我认为我有权利对自己的前途负责,便说:“谁也不能把意志强加于我!”

一听这话,父亲勃然大怒,拍案骂道:“大胆!你是我生的,若在舊社会打死你也不犯法!你给我滚出去!”

我真的一甩袖子住到姨妈家去了。

这件事最后以父亲妥协了结。但从此父子之间变得冷漠而隔膜起来。现在回想此事,父亲的好心是不容置疑的,我还是非常热爱他,因为他为我们付出了一生的心血。但我总感到遗憾:为什么父子之间不能从一开始便是朋友而平等相处呢……

是啊,为什么父母和孩子为什么不能做朋友?

孩子们渴望父母能成为他们的朋友!

我们以中学生为对象的调查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期望的理想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的?面对这一问题,孩子们几乎一致选择:亲子如朋友。

朋友是什么?

朋友就是彼此有交情的人,《现代汉语词典》如是说。对吗?也对。但远远不够。因交往而感情者,可以是师生,可以是干群,可以是官兵,可以是夫妻,也可以是亲子,但并不就一定是朋友。看来,“朋友”除了感情之外,还有更本质的东西。

我们且来为“朋友”寻一回根。

“朋”字,本义是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甲骨文的朋字就是两系串起来的贝壳的象形。后来,有了“同门曰朋”的意思,“朋”指受业于同一老师的人。

“友”字,在甲骨文里像顺着同一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互相帮助之意。后来有了“同志为友”的意思,“友”指有共同理想共同志向的人。

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合起来便是“朋友”。这样看,朋友当指有共同师承或有共同志向的人。至此,我们不难发现,朋友之间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什么?两个字:平等。不论古人造字时称两串贝为“朋”,两只手为“友”,还是后人的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如此漫长的历史长卷竟赋予“朋友”一个永恒的内蕴一一平等。

于是,人们把朋友定位于人际关系的理想境界。这是人们共同的永远的追求,追求人与人之间润泽于情感之中的平等。人们追求着平等,人们渴望着平等,人们也创造着平等。人们共同的努力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今天,人们终于享有了更多的平等,人们拥有了更多的朋友。

于是,师生可以是朋友,干群可以是朋友,官兵可以是朋友,夫妻可以是朋友……

在走进新世纪的今天,亲子又何妨是朋友?

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亲子做朋友还是那样难。类似前面的故事还常常让我们感到是那么似曾相识。

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是“代沟”所致。这有一定道理。父母与子女是两代人,由于生活的社会背景及个人经历的不同,两代人之间对一些社会问题的价值评判和自我感受,存在着差异、隔膜乃至对立。这便是社会心理学上所说的“代沟”。代沟的确会导致亲子间的心理不相容和情感不融洽,以至难于朋友般地相处。但是,通过亲子间有效地沟通,是可以消除代沟的。如果把亲子难于做朋友仅仅归结为代沟,就实在是以偏概全了。

亲子难于做朋友的根源,是至今还顽固地盘踞在人们头脑中不肯退位的“父为子纲”,是亲子关系的不平等。

“父为子纲”,是封建社会亲子关系的准则。在这种关系下,父母的意志就是子女的意志,父母的话对子女来说就是法律,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如若违抗,可以任意惩处,甚至可以处死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同“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一样,“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要不,《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何至于其父一声传唤,就吓得半天也迈不出一步?多少年来,我们中国人就是在这样的亲子关系中生活过来的。

今天,“父为子纲”早被推翻。但如今还没彻底消亡。几千年封建社会的余毒根深蒂固,“父为子纲”的观念还在一些人头脑中残存。这就是在许多家庭中,亲子之间还存在着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在不少家庭中亲子间还不能平等相处。子女的事,一切由家长做主,不看重子女的人格,强迫子女按家长意志行事,动辄打骂,施以体罚,甚至体罚子女致残致死!这岂是一个“代沟”可以了得?

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社会需要一代新人具有民主、平等、自主、自强的意识。新的一代也在主动追求民主、平等、自主、自强,追求自身价值和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家庭生活也必将日益民主化,平等的亲子关系模式必将日益发展和强化。这是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如果父母的教育观念不更新,不主动调整亲子关系,势必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父母就会丧失教育子女的主动权。

因此,亲子还是应该做朋友。

朋友,已经并正在成为亲子关系的一道最亲最美的风景线。

在欧美国家的家庭里,一般亲子关系是比较平等的。在我们国家较开明的家庭里,也有越来越多的亲子能平等相处。亲子如朋友的故事,正在汇成一缕缕清新的风,吹进越来越多的家庭。

您也许说,亲子做朋友是件好事,可跟几岁的孩子也可以做朋友吗?

您听这位父亲怎么说——

在儿子心目中,我与他有着父子和朋友的双重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还要从“玩”上说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跟孩子同玩也是初建亲情的过程。一天,我带儿子买来塑料球,一球多用,我俩可以用脚踢“足球”,可以用羽毛球拍打“网球”,也可以挂上塑料网投“篮球”。除了玩球,儿子喜欢的活动,我都参与,我们成了不分老幼的“玩友”,玩中,我们讲究的是平等。

后来,结合儿子左撇子的特点,我们给他制订了练习拉小提琴的计划,目的是全面培养孩子的素质,不指望成为艺术家,仍然定位于“玩”。第一次“上课”,儿子的注意力像被磁石吸引住了一样,来了兴趣。可时间一长,竟将小提琴扔在地上,哭着说:“你告诉我,什么时候才能学会啊?”对几岁的孩子光讲大道理不行。我们还是讲平等,换个玩法:把每天一个小时的训练改为我和儿子交替拉,比赛拉,孩子又能坚持下来了,而且训练水平渐入佳境,经过几年的训练,顺利通过了小提琴级别考试。

孩子上学了。一天中午,老师为孩子没完成作业把我请到了学校。在教室里,面对老师和同学,我特别尴尬,恨不得打儿子一顿。回到家里,我平静下来,感到应该和儿子平等地沟通,应该把自己摆在朋友的位置上。吃晚饭时,全家在一起说了许多知心话,儿子静静地听着,想着。我们一起讨论着怎样把学习搞好的问题。

我感觉,把自己跟孩子摆在平等的位置上,从孩子小时候就能做起,也让我尝到了甜头……

篇9:《今天怎样当教师》读书心得

一、做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

二、做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教师

三、做健康快乐幸福的教师

由于内容很多,下面先把第一项内容的要点发出,供大家讨论。

Ⅰ 做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

在社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不断产生对教育的新感受,对自我的新感悟,对学生的新评价,对育人的新认识,树立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我们要树立哪些科学的现代教育观念呢 ?

一、教师应具备更新自我的能力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教师需要具有自我更新能力,从而不断地产生对教育的新感受,对自我的新认识,对学生的新评价,树立新的现代教育观念。

1、对教育再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在这种背景下,教育的功能和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都在发生着变化。什么是教育?“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教育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成果的继承和发扬”(《辞海》解释);我提出:“教育是人的生命质量不断提升的全过程。” 我认为,教育不能满足于停留在社会生活的原样重复和对已有知识成果的复制上,我们强调对人类知识成果的发扬,强调人的生命质量与受教育质量正相关的生命教育本质观。这是现代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对教育功能的提升。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必须对教育本质有新的认识,这样,教师才能够面对新时代,树立新观念,迎接新挑战,推动教育的新发展。

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人的生命质量。教师是学生生命质量的重要培育者。生命质量所包含的主要因素 :生存、生产、生活、生态、有寿命、有本领、有保障、有环境、有尊严、有贡献、有幸福、有健康。

教育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培育好人,培育幸福的人,培育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要坚持“生命质量”这一基本教育理念,要认识教育的生命意义。我们要明白,人的生命质量不是用“分数”、“钱数”和人的地位高低及劳动分工种类来衡量的。

人生活的幸福指数和为人类所作的贡献率,应成为评价人生命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们要以关注生命这个根本点来认识教育、实施教育、升华教育,回归教育本质,呈现教育的生命意义 ———教育才有意义。我们要认识到,教育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是生命,以人为本首先是以人的生命为本。因此,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并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去提高人的生命品质,从而体现人的生命价值的创造活动。在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教育应成为最能体现对人生命关怀的领域。一切漠视、偏离、损害人的生命发展的行为都不是教育

2、对教师再认识。人们常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这是对教师奉献精神的赞誉。但是,教师的作用绝对不应仅仅像这样被动的靠消耗自身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实际上,这样并不能真正达到教育目的)。教师应该像太阳,自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热量,在温暖万物的同时又光辉自己,使自己成为光亮的创造者,真正发挥教育的活力。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我写了一首《教师心理健康歌》,我觉得教师应该是襟怀宽大、视野开阔、执著追求、热爱生活的快乐创造者,这样,才能用自己纯洁、高尚的人格魅力,与学生进行心灵的约会。教师还应该是教育的享受者,他们在辛勤育人的同时,不断的享受着教育对自己的熏陶,享受着教育成功的愉悦。因此,教师要站在现代教育和人民群众需求的高度,重新认识自我,不断更新自我,使自己具有教育创新能力、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现代教育手段运用能力等,用创新的力量,去推动学生获取创造的硕果。

例 :大 榕 树 的 秘 密

桂林阳朔有一棵特大的榕树,树高17米,树围7.05米,粗壮的枝干向四周伸出20余米,覆盖面积200多平方米。树龄已有1400多年,仍然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千年古树生命力强盛的秘密是什么呢 ?

大榕树除主干的根系特别发达外,榕树生长有一个其它树木没有的显著特点:榕树的枝干每向外长出3 — 5米,枝干上就会自动垂下根系,进入泥土,吸取土壤中的营养,长出新的树干,撑着主枝干继续向前生长。枝干长出一定距离,枝干又会垂下根系进入泥土,再次长出能撑起主枝干的新树干。大榕树不停的向四周生长,就有了许多新的树干支撑着,使得庞大的树冠非常稳固。更奇妙的是那些由枝干下垂根系进入泥土后长出的新树干,成为了大榕树新的营养供给点。一棵大榕树有几十处新树干分段负责供应营养,大榕树的生命力能不强吗?

团队精神——这就是大榕树 “成功” 的秘密

现代教师的重要素养:教师就是这一根根具有强劲生命力的枝干,我们要让让教育这棵大树充满活力。

3、对学生再认识。

什么是学生?学生就是在学校读书的人。而学生的本质含义 :学习生存、学习生产、学习生活、学习生态。一般大家都认为对学生陈旧的认识 ——听话的学生是好学生,能考高分的学生是好学生;调皮、爱给教师出难题的学生是“坏”学生,学习“分数”不高的学生是“差生”,上课不举手、乱插嘴发言的是不守纪律的学生………

教育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彩虹也不一定都在天上,我们知道,彩虹的形成主要需有三个条件:阳光,喷洒的细小水珠,清新的空气。喷洒的小水珠在清新的空气中,有充足阳光的照耀,便折射出七色彩虹。

彩虹形成的关键是需要合适的条件,只要我们为每一名学生(孩子)创造了合适的条件,美丽的“彩虹”一定会出现!

例 :“用人之短”的启示

一次出差,我在一个宾馆里看到一种奇怪的现象:宾馆院子里扫地的是瘸子,在餐厅洗碗的是驼背。按常规,宾馆都十分注重员工的形象,但这个宾馆为什么要请这些有残疾的人来从事这类工作呢?我带着疑问访问了宾馆的经理。

宾馆的经理对我说:“人们都习惯于用人之长,但我要用人之短。”他说:“瘸子扫地,一步一步实实在在,扫得非常干净;驼背洗碗,免去了常人弓背弯腰之苦,碗也洗得干净。同时还为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机会,这何乐而不为呵!”

思考——这种“用人之短”是变“人之短”为“人之长” 对教育有什么启示呢?

教师一般都喜欢那些听话、守纪律、成绩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在上课发言、参加竞赛活动、当干部、评优等方面受到激励的机会更多。但对那些“成绩差”、“不听话”、“有缺点”、“爱给老师找麻烦”的学生,往往是批评多,“用”得少,经常被忽视,至使“短”会变得更短。

教育过程就是学生由“短”变“长”的过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学生的“短”。要向那位经理学习,教育中要敢于用学生之“短”,善于用学生之“短”,树立全面、正确的学生观,学生的“短”一定能变为“长”。

所以我们要全面、正确认识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功

湖北聋哑人

邰丽华 领衔的舞蹈 《千手观音》

二、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新的认识:

教师应该 ——————具有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的能力;具有发现和捕捉学生素质闪光点的能力;具有激活学生潜在因素引发共鸣的能力;具有帮助学生促“短”扬长的能力;

具有培育学生文明健康学习习惯的能力。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听课 只有温总理的坐姿是正确的;

6名学生中由5名戴眼镜; 中国教育怎么啦 ?

对学生来说,什么是教育?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校长 张基广 :让学生现在睡好觉,将来不跳楼。其实就是身心健康,而建立学生学习、生活规范需要 :愉快的早晨、紧张的上午、多彩的下午、轻松的夜晚、自主的星期天。给孩子们留下金色童年吧!

现行教育习惯于把学生分为“优生”和“差生”,其划分的标尺主要是“分数”,使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分数关系。这种单一标准评价学生的方法,容易扼杀学生的生理天性和生命个性,使“优生”片面发展,“差生”畸形发展。

高分低能令人担忧!高分低体令人惋惜!高分低德更加危险!

4、对 考 试 再 认 识 一位教师在我的博客留言:

“我想请教一个问题,是不是对于老师来说,学生成绩才是硬道理?是不是学生分数高就一好百好了?如果学生成绩不好,是不是教师平日的一切付出就都被抹杀了呢?困惑!”

我给这位教师回了一段话 :我们现在总是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当成 „分数‟。其实,学习成绩不完全是分数。分数也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智能和生命发展的水平,所以,分数也不能完全代表教师的工作绩效。

教育是一个与育人过程高相关的工作,教育过程的投入与分数不一定成正比,而与学生的成长进步一定正相关。人的健康成长,人的

社会成就,一定还需要“分数”以外的因素来支撑。

1、倡导教师对学生 “两负责”

理念 :

对学生的考试负责 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 把 “两负责” 有机的结合起来

湖北天门江汉学校的办学理念

考试具有检测学生学业完成度,向上一级学校选拔输送学生的双重功能。考试是检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不能回避考试,我们要科学地研究考试,使学生考得更好,这是对学生的考试负责。

我们要把“对学生的考试负责与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师教学,不是单独地、片面地为 “分数”、“升学率” 而抓学生考试,要把学生参加考试当成接受社会检测的一次实践考验,当成学生发展能力的一次检验。教师要站在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的高度来对每一名学生负责。

2、培养对学生“负责”的考试能力

备考不但要备知识,更要备能力、备社会,把所学知识和形成的能力,通过考试用起来,把考试作为检测学生能力的实践。这才是对学生的终生发展负责。

教师要培养学生终生受用的考试能力 :⑴、知识的积累、分类、储存的能力;⑵、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⑶、课外生活积累技能充实课内知识能力;⑷、面对综合知识正确分解归类的能力;⑸、对知识信息进行整合重组刷新的能力;⑹、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⑺、快速工整书写的能力;⑻、面对难题情绪稳定深入思考的能力;⑼、把握时间统筹安排答题进程的能力;⑽、保持卷面整洁美观的能力;⑾、细心检查发现问题的能力;⑿、网上阅卷答题方式的能力;等等。

把考试当做学生接受社会实践的检测

3、要科学评价考试成绩

对一所学校、一个班级学生考试成绩的评价,我们应该:少看最高分、多看最低分;少看优秀率、多看及格率;少看升学率、多看上

升率(贡献率)。

要鼓励每一名学生都能进步,考出超越自己平时的水平,走出符合自己发展潜能的道路,这才是对每一名学生的负责,这才是教育的成功。

一所中学“八个一”的学生培养目标

江苏锡山高级中学 学生十大训育标准(一九二七年颁定)

一份各科优良的成绩单———— 会引起我们什么思考 ? 我想修改 :一份有进步的成绩单。这是教育思想的改变,这是教育本真的回归,这是教育评价的真实。

4、考试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

学生心理状态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复习和考试。教师备考,要把学生心理调适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备考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不只是到考前几天再进行,而要把心理调适贯穿于整个复习备考全过程。首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相信自己能考好,能比平时有进步,帮助学生形成进取心和目标感。其次,要训练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用积极兴奋的情绪进行复习,用平和冷静的状态参加考试。教师要告诉学生,能够尽力考出自己真实的成绩,这就是成功。再次,教师要细致观察学生的情绪动态。发现学生思想波动,要及时进行心理“按摩”,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用最佳的心理状态参加考试。另外,还要努力消除学生的应考紧张、恐惧感。在整个备考过程中,要有意安排一些“快乐、开心”小活动,调适学生紧张的心情。如在学校设立:

阳光吧;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美德厅: 突出积极心理品质的主题,可以开展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各种活动;

智能厅:以多元智能为主的学生学习方法、学习效能的培养,让各个层次的学生潜能得到最大发展,实现心理健康和学习成绩提高的统一。

感恩厅:激发起爱国、爱校的精神。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同伴,感恩社会,感恩祖国,从而渗透一种珍爱生命,感恩生命的气氛。

综合心理咨询室:进行个体和家庭心理咨询,配备有个体沙盘设备。

心理测评训练室:进行心理测量以及以专用软件为辅助的心理训练。

团体心理辅导室:以专兼职心理教师为指导,开展10人以内的团体辅导。

学生生涯规划室: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并兼作心理咨询。身心放松室:以情绪的心理调节为主,辅助以宣泄器材等身体调节活动。

社团活动室:由学生社团进行自主管理,作为社团小组活动、研讨、工作区域。

中控督导室:对中心部分场地进行监控,并进行专业督导和研讨工作。

心理教师办公室:心理学科教师办公场所,以及书籍资料档案储存。

5、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学习考试氛围

例:考场小“标语”:考场教室门口放着一桶茶水,茶桶上方写着:请喝一杯凉开水,冷静思考,沉着答题。考室进门处一张桌子上放着几瓶墨水,一块牌子上写着:请同学们上足墨水,考试做题有力量。请你现在为钢笔„加油‟,钢笔考试为你加油!考场去厕所的指示牌上写着:考前去趟厕所,考试不用着急。

看到这样的提示语,大家心里非常舒服。这里面不仅有艺术的创意,而且有以人为本的温馨。参加考试的学生们不一定都要喝水,不一定都要上墨水,不一定都要去厕所,但他们看到这样的提示语,心情会舒展很多。

例: 一所学校门前树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到学校就进教室,一进教室就上座位,一上座位就读书。

应试背景下——压力的释放、情绪的对抗、紧张的告别;我的观点 ——不看分数的教育是 无知的,只看分数的教育是无人的。

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 :把分数的教育变为人的教育。

Ⅱ 做课堂教学高效率的教师

教师主要应具备三种能力,即更新自我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这三种能力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今天,我们教师应该怎样上课?应该怎样使教师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发挥出来?应该怎样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一、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课堂是教师工作、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怎样构建高效课堂,怎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名教师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有一次,我问一位很优秀的教师:“你上课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那位教师告诉我:“课堂教学中,当我的心与学生的心融在了一起,教学肯定成功!”这位教师的话对我们很有启发,课堂教学的效率,实际上就表现在教师“用心”教和学生“用心”学上。师生之心相融,才能实实在在地获得教学的成功。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做到师生心心相融呢?我提倡,课堂教学要有“三声”:

1、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老绷着脸,想用严厉来镇住学生。有时课堂上会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哭声(不是感动)。可想而知,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只会停滞或低效。课堂教学中要有“笑声”,我们要懂得,师生之笑能舒缓紧张情绪,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树立欢乐课堂的观念,使课堂有教学内容引发的笑声;有教学情境设置引发的笑声;有教师幽默语言引发的笑声;有学生机敏语言动作引发的笑声。。。有笑声的课堂,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认为,每一节课,教师至少要让学生笑一次。心理学研究证明,人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更主动,接受知识更快。有笑声的课堂教学,教学效率会更高。

2、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习惯于做“纠错”的工作(这也是必要的),教学中经常出现“批评声”、“叹息声”,这样容易造成学生“无声”。其

实,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如果没有错,那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用激励赞扬之声来促使师生进入教学的积极兴奋状态。课堂教学中要有“赞美声”,教学中要有师生对教学内容的赞美;要有教师对学生学习进步和取得成绩的赞美;要有学生对教师精湛教学技艺的赞美;要有学生对学生学习创新的赞美。。。这些“赞美”,催发师生学习进取精神,激活师生沉淀的潜力,提高师生的美感品位。这样教学,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师生教学互动更为融洽,必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3、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

我们有些教师上课,比较注重教学任务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教学没有特点,少有亮点。有的教师只强调学生的机械记忆(对某些知识是必需的),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枯燥感”,学习缺乏激情。课堂教学中要有“惊讶声”,我们要明白,每一教学内容必有令学生“惊讶之处”。这要看教师是否能够挖掘教学内容并巧妙设置情景。教师本身也能呈现“惊讶之举”,这要看教师是否具有较高的素质并拿出教学绝活。“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惊奇感,要引发学生的惊讶声。这样的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学习自觉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有惊讶声的课堂,教学质量一定很高。

课堂教学中的“三声”,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心心相通,心心相融。这时的教学定能迸发出成功的火花!

二、课堂教学要科学“三问”

教学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教师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维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教学中,有些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是什么”的问题,即使是提出“为什么”的问题时,也总是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回答出教师设计的标准答案。这实际上是“奉送真理”的作法。要改变这种设问模式,做到科学设问,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使学生学会学习才是教师的教学目的。

我们先说老师三题:

1、少提只有唯一答案的问题。这种只有唯一答案的提问,仅限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学习的检查,不要多提。那些一看就知道的事物,不必让学生去思考记忆。例 :一份小学语文试卷上有这样一道题: 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词(手)的意思:

①我们都是神枪手。

②这些书发给大家人手一册。

③他有一双布满老茧的手。

其实标准答案(字典)“手”的解释是: 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多提有多个答案的问题。这种问题的提出,有利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要求学生不受标准答案限制,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思考问题,其思维的质量更高。例 :学生“上”字组词。当第一名学生说出“上车”之后,马上就出现了“上汽车”、“上火车”、“上飞机”等词语。教师问:“还有吗?”接着又出现了“上大汽车”、“上小汽车”、“上大轮船”、“上小轮船”等词语。最后还有学生抢着说“上喷汽式飞机”、“上宇宙飞船”等等。这里不能说学生的知识面不宽,但是,学生说出的这些词语,只是“上”的同一意思,学生的思维限制在一个框框里。这时,学生实际上产生了思维定势障碍。

3、精提没有答案的问题。教学最重要的并不是要让学生必须知道某一具体问题的正确答案,而是要促进学生思维的展开,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度,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围绕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争论,并不能也不需要最后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假设、想象、争论的过程便是学生思维训练发展的过程。例:思想品德课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只有一个苹果,家中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自己五个人,怎样分给大家吃?

学生回答 ——————————平均切成五份,每人一份。

切两份大的给爷爷奶奶吃,切一份最小的给自己吃,剩下切两份中等的,给爸爸妈妈吃。

对切两半,给爷爷奶奶吃,爸爸妈妈和我都不吃。切成四份,爷爷奶奶和爸爸妈妈吃,我不吃。再买回四个苹果,每人吃一个。

一名学生回答:家中五个人每人都分得一个苹果。这是为什么呢 ?“家中只有一个苹果,我把这个苹果给爷爷吃,爷爷不肯吃,他想,有病的奶奶一定很想吃,就把这个苹果送给奶奶;奶奶也不吃,把这个苹果送给她最疼爱的小孙女——我;但我也不会吃这个苹果,我把它送给在街上卖报纸的妈妈,因为妈妈每天在太阳下晒着,口渴的她一定需要这个苹果;可是,妈妈也不吃,她把这个苹果留给爸爸,因为爸爸进城这一年来每天都在工地上干很累很累的活,却从没吃过苹果。这样,我们家每个人都得到了这个苹果。”

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质量的高低。因此,教师应具有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设问能力,设问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白”。

再讲学生“三问”:

1、学生主动向教师发问

有些教师习惯于满堂讲、满堂问的教学方法,总担心讲掉了什么。讲完之后,再象征性的让学生提提不懂的问题。我们亟待改变这种陈旧的教育方式。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能提出自己想弄懂问题的习惯。每一内容的学习,都要给学生向教师发问的机会,一旦学生发问次数和时间超过了教师提问的次数和时间,其学生学习的效度必定会更高。

例 :一节初中生物课,一名学生问老师:“ „意杨‟是什么树,有什么特性?”当时“意杨”树刚从国外引进,老师不熟悉,回答不了学生的这个问题。这位教师给班上一位学生家长写信请教(这位家长是植物专家)。这位家长看了老师的来信后,写了一封回信,让自己的孩子带给老师,并对孩子说:“爸爸也不知道这种树,你们老师最有办法,他会查找到这种树的知识,讲给你们听的。”教师收到这位家长的信,打开一看,上面写着:“老师:您好!关于„意杨‟的知识,我附在信后,供您参考。我觉得,这一知识由老师向学生们讲解更好,孩子们最信服自己的老师。请不要告诉学生是我提供了什么资料。谢谢!”

2、学生向学生发问

教师有意把问题的解答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这是群体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间情感沟通、信息交流、取长补短,全班同学讨论会产生“1加50大于100” 的学习高效率。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学生间发问讨论,甚至有意激发争论的氛围,这比教师单一传授的效果更好。

沟通

讨论

尝试

探究

3、学生向自己发问

课堂上,有机会提问,答问的学生是少数。学生能不能在没有机会发问、答问的情况下,也能进行思维训练呢? 这就需要教师培养学生具有自己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主动思考,自己解决问题,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高境界。我们要教给学生自己向自己发问的方法,培养学生“自问” 的学习习惯,这必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三、课堂教学要做到“三赞三不夸”

随着人们对教育认识的提高,我们正在改变过去那种 “ 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 的做法,正在创造“ 适合于儿童 ” 的教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其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具备全面、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1、赞成功

不夸分数

我们要树立全面的学生观,运用科学评价手段,促使每一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多注重过程,而不是只看结果(分数)。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哪怕是很小的成功).及时给予激励性的评价。我们要明白,对学生来说 ——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如果学生没有获得成功,则是教师没能激发学生成功的欲望,是教师没有发现学生成功的优势因素,是教师没有找到使学生成功的方法。

2、赞勤奋

不夸聪明

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学习取得好成绩时,一些教师习惯于夸他:“你真聪明!” 聪明是指人的天资,它侧重于表现人先天有较好智力因素。其实,人的成长在先天因素的基础上,更需要后天因素的作用。有学者对许多先天智商高的儿童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调查,发现许多人后来并未成才,其原因是后天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够。他们同时发现,有些先天智力平平的人,后来却获得很大的成功,其原因就是他们勤奋努力,执着追求,后天的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取得令人瞻目的成绩。

赞扬学生的勤奋进步,应成为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内容。教师要认识到,勤奋努力是人力巨大的心理因素。在教师的积极评价中,这种力量会促使更多的学生对学习的热爱、迷恋,对学习高目标的追求,并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创新的勇气。教师应有激励学生把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紧密结合的能力。

3、赞创新

不夸照搬照抄

一些教师比较注重知识的学习,强调记忆、复述、再现学习过的内容,这对学生进行知识积累,打好学习基础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当成了教学的全部。为了应付考试,而去照搬照抄,死记硬背,这就有悖于教育目的。

教师更应注重知识的激活,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复制;要赞扬学生的奇思异想,而不赞成学生的照抄照搬。教师要运用积极的评价手段,去促进学生所学知识的活化,使评价成为学生探求新知的动力。教育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应该时时处处充满创造。我们应该明白,教师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掌握现成知识,更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发现新的知识,训练学生探新的本领,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随着我们对课堂教学认识的提高,教师们正在改变过去那种“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的做法,正在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教学怎样面对全体学生,怎样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提高,已成为教育管

理者评价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有教师对我说:“现在的课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会教了!”这是一种教学观念还未更新的现象。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更新自我,用现代教学理念来构建高效课堂。

一节课上得好不好,课堂教学质量高不高,用什么来衡量呢?我提出,课堂教学要体现六个“度”。

1、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的参与度

教师上课面向全体学生,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全体学生为本,这首先体现在学生主体的参与度上。第一,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符合学生特点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全体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而不是只领着少数几个“优”生围着教师的教学“转”。课上得好不好,先要看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学生有多不多,要看有没有被遗忘的“角落”,有没有“差生”发言和参与教学活动。第二,要看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教学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要看学生能不能向教师提问题,同学之间能不能争论问题。如果一节课上下来,学生都“懂”了(经常有教师在下课前一分钟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没有?”学生齐答:“懂了”),这要么呈现出的是教学的假象,要么就是教学没有深度。

2、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心理的调适度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学中,有时会出现“教师精心准备的课,教下来效果不好”的现象。有的教师常找的原因是“学生不配合”。其实,任何一次教学的不成功,原因都应在教师自身上找。教师备课,要“备学生”,要备知识技能以外的东西。其中,怎样对学生课堂学习进行心理调适,是教师重点备课的内容之一。课堂上,教师是否激发学生饱满的情绪;是否引领学生形成积极紧张的心境;是否帮助学生消除心理的干扰因素等,是教师教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当一名学生回答问题错误,如教师一句“就你笨!”那么这名学生这节课的学习便会就此停滞。相反,如果教师引导激励恰当,学生心境会出现积极兴奋状态,这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都会增强。

3、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思维的有效度

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得训练,从而产生思维共鸣。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提出问题,以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少提“是什么”的问题(许多事物一见便知,用不着去探讨它的概念);要多提“为什么”的问题,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要精提“做什么”的问题,通过学生学习实践活动,引领学生把思维过程转化为智能的积淀和学习方法的运用。这样的思维才有效度。

4、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情感的内化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三维目标之一,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不能忽视学生情感的培植和内化。专家研究证明:学习的成功,情感因素占80%,智力因素只占20%。这充分表明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学中,学生热爱学习,对学习知识的迷恋,被教学内容所感动,为探索真知而追求。。。这是学生情感内化的表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创设情境、启迪心智等方式,不失时机地促进学生情感的迸发和内化。没有情感推动认知的教学、不是真情实感的教学、不能引起师生心灵共鸣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

5、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语言的鲜活度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课堂教学的智能信息的传递,主要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鲜活度,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课堂上,有的教师只注意学生答问的对、错,而不太注意学生答问语言的流畅性和表达方式的鲜活性。这样的教学,是 “应试”的教学方式,是不完整的教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评价学生答问知识的正确性,而且要评价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规范性、流畅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语言,倡导学生发言、说话:大声、大方,敢说、敢问、敢争。中小学正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课堂教学千万不能忽视学生语言训练这一重要内容。

6、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能力的形成度

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形成学习能力,学生能力形成的程度是

教学检测的终结指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教师长期科学施教、求实训练、充分落实上述五个“度”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能够紧扣知识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看准疑点、突出特点、展示亮点,把知识技能的学习训练有机地转换成学生能持续学习的能力。要努力消除学生只能“纸上谈兵”、“高分低能”、成为“考试机器”的现象。我们不排除学生考试能力的培养,如学生考试心理素质、记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抓住要点言简意赅表达的能力、书写规范卷面整洁的习惯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把应试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终生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目标。

课堂教学的“六度”应成为教育管理者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的基本标准。

五、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育内容、落实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目标的主阵地。既要“落实”,就不能做“虚功”。我常对校长和教师们说:“教育千万不能搞形象工程,贻误学生,几乎无法挽救。”课堂教学更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做实。一次,我问一位获竞赛课一等奖的教师:“你平时都能像这样上课吗?”这位教师回答说:“平时教学很难做到这样。”这位教师得回答是真实的。今天,课堂教学要坚持改革的方向,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但是,课堂教学的“实”不能丢。

怎样使课堂教学有实效,怎样的课堂教学能使广大教师都能实施呢?我强调,课堂教学要做到“三实”。

1、课堂教学要做到真实

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由教育本质所决定,教学必须遵循真实性原则。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信息源(教材、教辅、音像、补充案例等)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自己,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这样才能真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些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上课成为了一种“表演”,这就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容易产生对教师的误导。我听过一些特别“精彩”,特别“顺利”的课,课后,一些教师就提出质疑,这个班的学生怎么这么聪明?”。教育要强化真实,只有真实,才有真知。教师要用自己的真知灼见,去启迪学生的真情实感。这样才能做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2、课堂教学要做到朴实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是广大教师和学生必须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更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更能被广大师生所接受;更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我不提倡上“豪华”课。“豪华”课多半只能“看”,不能“用”。特别是在公开课、竞赛课上。一是多种现代化手段都用上,如录像、录音、课件演示、图片道具、师生表演等等,课堂教学使人眼花瞭乱(当然,必要的、能够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现代技术手段,要恰到好处地用),这样的教学反而给人“哗”而不实的感觉。另外,这样的教学成本过高,不利于推广,学校教师也只能是个别课点缀一下。二是在展示课、竞赛课中,教师往往将一课书(一节内容)的最精彩部分都集中在40分钟里拿出来,这样的课平时常规教学不能复制,同样给人不实的感觉。难怪许多教师在观摩学习课后感叹,“课上得很精彩,但我们上不起,学不了。” 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以实效为根本,还是朴实为好。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现代化手段的运用,但不要“画蛇添足”;我们要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但不要“买椟还珠”。

3、课堂教学要做到扎实

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激发思维活力,提高认知感悟水平,形成再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来不得半点虚、空。课堂教学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因此,教学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我们发现,有的教师课讲得很好,“有看头”,“有听头”,但学生最后学习成绩不好(当然这里面还有应试的原因);有的教师上公开课、竞赛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课上完后,教师还要给学生重讲一次。

这种做法,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要坚持课堂教学的“扎实”,这种扎实不是死记硬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单纯的复制知识。这种“扎实”应该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有知识技能学习的扎实,要有过程方法训练的扎实,更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育的扎实。扎实课堂教学,能使学生不断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扎实课堂,必能真正获得教学的实效。教育管理者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倡立“三实”导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公开课的基本功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传递先进教学理念,推广成功教学经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公开课的主要类型:教学目标检测课、教学方法探索课、教学课题研究课、教学经验交流课、教学问题诊断课、教学培训示范课、接受社会检验课(对家长等社会人士开放课堂)等。

让公开课成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校本研究、教师培养、校际交流、听取社会意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常态教学研究课。常态课的研究成果能够复制推广,常态课的教学探究每一名教师都能做,常态课的创新才能真正体现教学效率和质量。

教师高能力、高水平的表现 : 备课 ——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 教学 —— 把复杂的问题搞简单

高效课堂 “高” 在哪里 ?比知识、技能传授。更重要的是什么?

例 :上课铃响了,一位教师走到自己任教班级门前,没有进去,因为教室里一片吵闹声。两分钟后,学生发现老师没进教室,立即安静、端坐,准备迎接“训斥”。这位教师走进教室后,问了学生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不进教室吗?”学生回答:“教室里太吵,老师不愿进来”、“老师生气了”、“老师在准备怎样批评教育我们”

……

这位教师笑着说:“你们说得都不对,我是在教室外听你们争论 的是什么问题, 欣赏你们那种纯真的童趣,你们真可爱!你们争论的问题下课之后再接着讨论,好吗?那么,我们现在可以上课了吗?”全班同学一片掌声。

又例 :语文课堂:教师求学生说出“慈祥”一词的含义.一名学生回答说:“慈祥就是满是皱纹的脸。” 教师甲:“不对!坐下,哪个同学知道?再说。”教师乙:“慈祥可以从哪里表现出来呢?”

“脸上。“ “对,你刚才的想法有正确的地方。但能不能说慈祥就是脸呢?” “不能。” “是不是所有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 “只有老人的脸能表现慈祥。” “你的说法非常正确!那是不是所有老人的脸都能表现慈祥呢?例如老巫婆也能表现出慈祥吗?” “和蔼善良的老人才是慈祥的。”……就这样,教师一步步引导,最后使这名学生得出“慈祥”是指老人表现出“和蔼安祥的神态”的词义。

再例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案例

上课了,这位语文老师走进教室,这时,教室里闹哄哄的,两名学生怒气冲冲的正在吵架,两名吵架的学生见老师来了,怒气未消的勉强回到座位,全班学生等待着老师的批评教育。

这位语文老师走到黑板前,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很大的 “ 怒 ” 字,说:“这节课我们学习这字。

同学们都安静下来,跟着老师学这个字。这位老师问:“ 怒 由哪两个字组成?” 学生回答:“ 怒 由 „奴 ‟和 „心‟ 组成。” 老师接着问:“ 谁能用 „奴‟ 组词?” 学生们争着说:“ 奴隶。” 老师问:“ 谁知道奴隶是什么吗?”

学生议论后说:“奴隶就是为奴隶主无偿劳动而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常被奴隶主任意买卖或杀害。”

老师接着问:“同学们愿意做奴隶吗?” “不愿意!” 全班学生齐声回答。

老师说:“ 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有的人会 „怒气冲天‟,同学们看看这个 „怒‟ 字,这个怒气冲天的人当了谁的奴隶 ?”

同学们似乎明白了什么,回答:“ 当了 „心‟ 的奴隶!” 老师问:“同学们会甘心情愿当心的奴隶吗?” 同学们议论开了:“谁愿意当心的奴隶啊!”

这时,老师在黑板上又写了一个字 “息 ” 字,说:“请同学们来讲解这个 „ 息 ‟ 字。”

同学们争着发言,学生说:“我的心我自己做主。”

学生说:“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平息怒气。” 学生说:“心不舒服,指挥我发怒,我偏不这样!”

老师接着问:“ 当我们都能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做,这时我们的心会怎样?”

同学们说:“ 舒服。”

“平静。”

“ 如意。”

…… 老师问:“ 有哪个词能够表达同学们说的这个意思呢?” 学生们思考、议论 ……

老师提示:“ 哪个词能表达宽容的意思?”

学生们一下子明白了,马上说出了这个词:“ 恕 ”。

老师高兴的说:“对。我的学生真不错!这个 „ 恕 ‟ 字,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 „ 心 ‟,当自己心能够平静、舒畅时,就会宽恕别人,也能修正自己。这时,我们的心才是平和、如意的。”这节课,老师带领学生学习了三个字:

这时,上课前吵架的学生已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全班学生舒展开了紧锁的眉头。在这种形象、温馨、热烈、哲理、互动的氛围中学习,学生会终身受益。

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约会。

例 :一次考试之后,教师讲考试的题目,在讲到某一道题时,这位教师说:“这道题连我们班的 X X 同学都做对了,我想其他同学肯定不会做错,这道题就不讲了。”请大家评价教师说的这段话 ———如果教师这样说:“ x x 同学真不错!这样一道有难度的题,他都做对了,我真为你高兴!

教育是充满人性和智慧的艺术

例 :一名中学生转到一所新的学校就读,数学考试只得了20分,老师给他订了一个增加20分的学习目标。两个月后,这名同学数学考了56分。老师宣布,这次全班考得最好的就是这名同学。同学们都很奇怪,老师说:“这名同学数学考试比上次增加36分,有谁比得过他吗?”于是老师提议,全班鼓掌,向这名同学表示祝贺。也许是这名同学第一次受到这么热烈的赞扬,他哭了。这名同学从此爱上了数学。

构建高效课堂,不能忽视知识技能传授之外的因素。

教师应具有发现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创新行为的能力,而不能错误地抹杀他们的创薪萌芽。请记住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要用科学的评价,评出未来的创造者。

Ⅲ 做健康快乐幸福的教师

有外国人说,中国教师所缺少的六样东西: 一是缺乏爱; 二是缺乏服务意识; 三是缺乏生命意识和等待意识; 四是缺乏理想与激情; 五是缺乏创造; 六是缺乏健康与关怀。也许这说的有所偏颇,但是,我觉得中国教师在“健康、快乐、幸福”这些方面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倡导教师在辛勤工作的同时,要做健康快乐幸福的教师。

1、教师应具有“爱”的品质和能力

教师的应具有“六爱”精神: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爱学习、爱生活、爱自己。我们要认识到,“爱”既是教师的职业品质,也是一种职业能力,更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教师要锻炼自己形成快乐思维的方式和乐观向上的性格,使自己融入教育事业,融入学校,融进学生之中。一名充满爱的教师,眼中无“差”生,心中少烦恼,成功的机会更多,身体也会更健康。

我给教师写了一个“备忘录”:

1、教师出现在学生面前时,总应该是仪表端庄、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即使是刚有不开心的事情,我也应立即调整心情,不要坏形象留给学生。

2、教师要爱每一名学生,经常用期待的眼光打量学生,用赞赏的语言激励学生。即使有的学生学习很差或犯了错误,确实令人失望,我也要寻找更好的办法来帮助他。

3、教师要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人,教学要经常引发学生的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即使是某些教学内容没有什么快乐因素可挖掘,我也要想办法嵌入一段开心的小插曲。

4、教师必须比一般人更爱学习,更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每学期至少读一本新书,要主动争取多参加教科研活动。即使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我也要坚持自学。

5、教师要成为教育的享受者,在教育工作中不断地收获成功的喜悦。要乐于融入学校集体团队,即使校长或同事对我不公正或有误

会,我对事业的执著追求也不会改变。

6、教师要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工作之余要有丰富的特长爱好活动。即使自己没有什么文体艺术“细胞”,也要经常参加一些开心的活动。

北京19中笑脸墙

这里不是分数高学生的表彰,而是积极乐观心态,心理健康学生的彰显,有中国学生,有外国学生,还有教师,倡导幸福、快乐、向上的精神。笑脸的排列,由几个英文字母组成:LOVE——“爱”

我们要认识到 ——— “爱”既是教师的职业品质,也是一种职业能力,更是生命力旺盛的表现。教师要锻炼自己形成快乐思维的方式和乐观向上的性格,树立现代教师的团队精神,使自己融入教育事业,融入学校,融进学生之中。一名充满爱并具有和谐素养的教师,处处有朋友,眼中无“差”生,胸中多抱负,心中少烦恼,成功的机会更多。

2、教师要树立快乐工作的观念

教师工作了一天,有的说:“学生真难教,讲了一天课,我真累

啊!” 有的说:“学生真可爱,讲了一天课,我的收获真大啊!” 这是教师对教育有着不同理解而产生的两种不同心态的表现。教师工作是一种需要较大付出的心智劳动。在这一劳动过程中,是带着“教书匠”的观念来实施教育,还是带着快乐的工作观念来实施教育,其教育结果会大不相同。我非常欣赏魏书生局长说的这几段话:

人活在地球上一共两件事:第一做人,第二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静下心来做眼前能做的事。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元帅当不了,好好当士兵;上如不着天,下边要着地;高处不能成,低处要肯就。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做的事。

人生最累的是自己折腾自己,我们不要浪费生命成本,要守住生命本真。用快乐的态度对待人生,用宁静的心态看待一切,我们就会活得很舒服。

人的身体是本钱,千万不要带病工作。经常看到媒体在宣传某个先进人物,说人家如何如何带病工作,号召大家向他学习。这不说是错误,起码也是个误导。当老师,可不是战争年代黄继光堵枪眼、董存瑞炸碉堡,也不是抗洪救灾,没那么紧急,可千万不能在讲台上扑通扑通昏倒了。这对国家、对家庭、对个人都是损失。

我经常向教师们宣传魏书生局长的上述观点,同时希望教师们懂得: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生命快乐的过程。

魏书生论点 ————人活在地球上一共两件事:第一做人,第二做事。做人认认真真守住平常心,做事实实在在为他人和自己带来快乐。

魏书生为我的专著

《我们享受教育》题字:静能生慧

3、教师,首先是教育的享受者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为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作准备;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的幸福作准备。

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在播种幸福;教师的工作过程是要追求幸福;教育的结果才会收获幸福。

受教育的三种境界 ———

享受教育(教师首先是教育的享受者)

享受教育的全过程。感受教育

热爱教育,主动地寻求教育。接受教育

当成谋生手段,被动地去受教育。

我们每位教师所干的工作,不一定都是十全十美的,不一定都是自己喜欢的,也不一定都是专业对口和自己熟悉及专长的。我们能把自己喜欢的、熟悉的工作干好,那是十分容易的事情;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不熟悉的工作干好,这就需要人具备更高的素养。教育工作肯定会遇到“难度大,压力重,枯燥乏味,收入微薄,地位不高”等状况,确实会出现“不喜欢”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不喜欢”而导致的“不认真”是一种消极心态, 它会使人的激情消退,智能退化,潜能封闭,使人再干喜欢的事,也会干不好。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树立“认真做好自己不喜欢的事情”的观念,能认真干好自己不喜欢工作的人,他能干好任何工作。

例 :一名清华大学生物专业毕业生,到微软公司应聘,总裁问她:你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为什么要到微软来工作呢?“这名学生回答说:“当年入学时,我是被迫选了自己不喜欢的生物专业,现在毕业了,我还是不喜欢这个专业。”总裁听了有点反感,觉得这名学生不是微软公司所需要的。但是,这名大学生接着说的话打动了他。她说:”我不喜欢生物专业,但不代表我不去认真学习,只要还在生物系,我就要对自己负责,我认真地对待每一天,学好每一课.请您看看我生物学习的成绩单。”总裁接过成绩单一看,那是一份全优的成绩单!一个不喜欢自己专业的学生,竟考出了这么好的成绩,足以证明,这名学生是聪慧的,更是有责任的。总裁当场决定录用了这名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

教育工作肯定会遇到“难度大,压力重,枯燥乏味,收入微薄,地位不高”等状况,确实会出现“不喜欢”的心情。但是,我们要明白,“不喜欢”

而导致的“不认真”是一种消极心态, 它会使人的激情消退,智能退化,潜能封闭,使人再干喜欢的事,也会干不好。

例 :一位木匠,他一辈子为建筑商建造了许多房子。他的建房技术越来越高,房子越建越好。木匠要退休了,建筑商舍不得他走,要求这位木匠建造最后一栋房子再离开。这位木匠勉强答应了。房子开工后,这位木匠心中老想着:“我已建造了这么多房子,还要我建,建筑商对我不公平!”于是,这位木匠在建房过程中,怨声载道,偷工减料。用了很长时间才把房子建成,但房子的质量很差。交房子那天,建筑商来到这位木匠跟前,郑重宣布:“为了感谢老木匠为建房所作的贡献,这新栋建的房子就作为退休礼物送给老木匠了!”说完,建筑商把这个房子的钥匙交到了这位木匠的手中。这时,老木匠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这栋房子是自己为自己建造的,而且是质量最差的房子!

这个故事能引起我们什么思考呢?

我们每个人每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自己建造着“房子”。我们做事的态度和用心的程度,决定了给自己建一个什么样的房子。

有的人常常抱怨,社会对自己不公,领导对自己不用,他人比自己运气好。于是总用一种消极、抵制、躲避的情绪去对待自己的工作和人生。这样的结果,自己不但不会进步,还会失去许多发展自己的机会。结果只会给自己建造一个质量差的“房子”,甚至没有“房子”。

有的人把困难当“磨练”,把困境当“挑战”,把困苦当“机会”,不管领导对自己怎么样,不管别人对自己怎么看,不管环境怎么差,坚持自己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因为他们明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自己建造“房子”,艰苦奋斗更能促使人成就大事。这样的人,成功的机会多,最后一定会得到高质量的“房子”。

一个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 砸在头上:有人大声斥责:“谁这么无聊乱扔东西,把我的头打疼了!”;有的人气愤地一脚把苹果踢开;有的人赶快捡起苹果,马上津津有味地吃掉,先饱饱肚子再说;牛顿根据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现象,研究出“万有引力定率”。机会和运气在自己手中,你怎样选择?

附1:

仙源学校教师的十二项修炼

1、修炼自己的语言,让它妙趣横生;

2、修炼自己的眼睛,让它炯亮传神;

3、修炼自己的声音,让它引人入胜;

4、修炼自己的情态,让它神采飞扬;

5、修炼自己的学识,让它有如泉涌;

6、修炼自己的脾气,让它逗人喜爱;

7、修炼自己的个性,让它鲜明豁达;

8、修炼自己的气质,让它高雅脱俗;

9、修炼自己的心灵,让它平和美丽; 修炼自己的人格,让它崇高圣洁; 修炼自己的行为,让它专业规范; 修炼自己的人生,让它阳光幸福。30

附2:

(北京19中)

幸福工作、快乐生活每一天

——给教职员工的十条倡议

1.保持乐观心态:乐观幽默,轻松活泼。善于发现好的事情和事情好的方面,对自己微笑,对他人微笑。

2.激发心灵力量:激发内心活力,激扬生活热情。坚持追求优秀的习惯,以自身来感染带动学生。

3.播撒师爱阳光:密切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个人价值。以朋友般的态度平等耐心地对待学生。

4.善用鼓励赞美:欣赏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热忱关怀。及时鼓励赞美学生,积极关注与促进学生进步。

5.讲求教育方法:静心教书,潜心育人。探索科学的教育方法,善于借鉴他人成功经验。

6.加强人际交流:同事相处愉快,彼此鼓励支持。为家人保留一些时间,享受和家人共处的快乐。

7.自我赏识激励:充满自信,自我欣赏。每上一节好课,每取得一点进步都给自己肯定,为自己加油。

8.安排适宜闲暇:尊重闲暇时间,科学安排生活。合理营养,规律作息,享有娱乐,适度运动。

9.享受幸福瞬间:活在当下,品味此刻的幸福。享受亲近大自然、阅读一本好书,聆听一首好歌带来的简单快乐。

10.感恩生活馈赠:发现并享受已经拥有的一切,懂得珍惜。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心存感恩。

附3:

高考满分作文 《选择》

作者 :毛敏

如果我是一片云,我会放弃高高在上,我选择化作一滴滴小雨飘落人间。你要问我为什么,请看看那些郁郁葱葱的生命,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支河流,我会放弃奔流到海,我选择化为甘泉流入麦田。你要问我为什么,请听听农民伯伯喜悦的笑声,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株灵芝,我会放弃长命百岁,我选择化为一滴滴药汤灌入人口中。你要问我为什么,请看看那位康复病人的笑脸,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块矿石,我会放弃平静安逸,我选择熔入炉中化为滚烫的钢水。你要问我为什么,请看看那一座座的高楼大厦,那,就是我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只白鸽,我会放弃自由嬉戏,我选择永不停息地把橄榄枝衔到战争的国度。你要问我为什么,请看看那些饱受战争痛苦的儿童正在快乐地玩耍,那,就是我的答案。

人生,是一篇做不完的选择题,向前? 向后? 往左? 往右? 如果你已迷失方向,瞧瞧你心灵中的真、善、美吧,那,就是你的答案。

如果我是收到这封mail的人,我会放弃把它独自珍藏,我选择转寄mail给大家,你要问我为什么,请看看那些我的好友,对生命的方向正有一番新的笃定和自信时; 那,就是我的答案!

附4:

《教师健康歌》

教 师 劳 动 辛 勤 多,酸 甜 苦 辣 不 用 说,讲 台 虽 小 襟 怀 大,文 化 天 下 我 唱 歌。

为 国 育 人 视 野 阔,淡 泊 名 利 智 慧 多,课 本 虽 老 常 创 新,飘 洒 汗 水 我 收 获。

酷 爱 学习心 耕 作,事 业 追 求 本 执 著,授 课 虽 累 力 不 竭,杏 坛 春 秋 我 挥 墨。

乐 观 向 上 不 发 火,情 绪 爽 朗 哪 怕 挫,校 园 虽 闹 心 清 静,学 生 天 真 我 快 活。

真 诚 交 往 笑 呵 呵,领 导 同 事 情 亲 和,竞 争 虽 激 合 作 在,和 谐 集 体 我 洒 脱。

上一篇:中共中央纪律处分条例下一篇:电子商务概论完美小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