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

2024-04-15

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通用8篇)

篇1: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运用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人物形象。

2、体会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理解人物形象。

难点:理解孙悟空性格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组织教学

(板书课题。)

这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二课。

读一读课题: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二、学习探究

1、切入 询问:能否把课题换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示意:写作忌题文不对应。) 把标题中的“白骨精”换作“老公公”好不好?(示意:容易误解,认为行者不尊老。原文题应明了。) 问:白骨精为何要变成“老公公”? ——情节的延续。联系之前的两变——村姑、老婆婆,都是为了迷惑唐僧、猪八戒。

2、深入文本涵咏

▲孙悟空为什么要打她? 学生可能答:“害人”、“吃唐僧”“除害”等,是要求学生找孙悟空自己的原话:“??三番来戏弄我师父??” 有何依据证明白骨精要害人?

①节。白骨精的自言自语:“好个猴王??若是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好道就笑破他人口,使碎自家心??”

②节。“长老啊??安葬茔中。”

总结:白骨精奸诈、狡猾。

要求学生模仿白骨精朗读有关语句。

想不想给她一个忠告?——(害人之心不可有、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 白骨精的蒙骗有效果吗?

①蒙住了唐僧;

◇ 一节中的语言独白:“那公公路也走不上来??”

◇ 念紧箍咒惩罚行者、驱赶行者,钻进离间计圈套。

②骗住了猪八戒;

◇ 一节中的语言:A.“师傅,你且莫要??”B.“行者打杀??”

◇ 三小节的语言:A.“好行者!疯发了!??”B.“师傅,他的手重棍凶??”

③但骗不了孙悟空:这叫“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要求一个学生读出: 行者笑道:“我是个??你瞒得了诸人,瞒不过我!我认得你是个妖精!”

阐述:妖精要骗人、吃人、害人,可谓罪大恶极,孙悟空识破诡计,为民除害,那是天经地义。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吗?

▲孙悟空怎样打白骨精的? 学生读出文中相关语句:“行者掣出??才断了灵光。”

◇行者掣出棒来,自忖思道??又思量道??(想清楚了再打)

◇叫当坊土地、本处山神道:“??与我在半空中作证,不许走了。”(定好证人后打)

◇那大圣棍起处,打到妖魔,才断绝了灵光。(干脆利索地打) ——表明行者勇敢、坚定、无私、心细。 ——妖怪打死了,孙悟空功德无量,换作你是他师傅,师弟,你将会怎样? 学生淡看法。 但课文的后续情节令人大跌眼镜:一个懵了;一个笑了。

▲ 唐僧为什么要念咒语并驱逐孙悟空?

◇ 他不识妖精。

依据;

①段中“阿弥陀佛??”

◇ 受了挑唆。认为行者“滥杀无辜” 依据: ②段中“唐僧果然耳软??” ③段中的语言描写。“唐僧道:‘猴头??你回去罢!’”;

③、⑤段中的神态刻画。“唐僧发怒道??越添恼怒??转回身不睬??不肯转意回心” ——请评价一下唐僧的行为。(太傻、太绝、太迂、太胆小??) 你要不要提醒一下这样的师傅?(要明察秋毫,处事要明辨是非??)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有一个人对唐僧后续行为的发生影响蛮大的,那个人是——(猪八戒)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如何理解他的笑?——幸灾乐祸 猪八戒扮演了怎样一个角色?——挑唆者。

这对小说的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使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章回小说的特点) 引导关注有杀伤力的语言描述:①③段。

A、“师傅,你且莫要??”

B、“行者打杀??”

C、“好行者!疯发了!??”

D、“师傅,他的手重棍凶??” ※猪八戒为何要挑唆师傅与行者关系?

(动机参考:不识妖、怨恨行者打死了“美女”、嫉妒行者功劳??) 在做人方面,给八戒提个醒,如何?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家和万事兴;不要窝里斗??)

▲ 孙悟空如何面对师傅的一再驱逐? 阅读文中描写悟空师徒关系的有关内容,圈画批点评价。

②段“凭我花言巧语??”(顽)

③段“师傅错怪了我也??只是你手下无人。”(怨)

④段“??不如不作此意。”(怕)

⑤段“却又软款对唐僧说??”(孝)

⑥段临走嘱托;忍气含悲而别。(义) 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他“义”的文字。

读到这里,你想对孙悟空说什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金不怕火烧??) ※离开师傅师弟,到花果山享受自由,这难道不正是行者所向往的吗,他为什么对惩罚他的师傅还那么留恋? 占山为王,享受自由,果然快乐,但他念念不忘师傅曾救他的恩情,可见他有情有义有度量,有智有勇有谋略。

3、小结。现在,你最想对课文中的哪个人做评价?有词语说出你对他的评价。(教师板书) 参考—— 白骨精: 奸诈狡猾,装腔作势,蒙骗人 猪八戒: 爱挑唆,搬弄是非,自私狭隘。

唐僧;

① 是非不分

② 胆小怕事;毫无主见

③ 固执 孙悟空;明察秋毫、行事心细、有智有勇、知恩图报、重情重义、赤胆忠心,忍辱负重。 我们了解到: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是——语言描写。现在请你在文中选个人,也对他说几句话,如何?

交流。

3、作业

完成文后学习建议“积累”诸题。

假如有一天,唐僧了解了真相,他会怎样想自己的行为?请站在唐僧的角度,写一 段心理活动。

板书设计:

孙悟空棒打白骨精

吴承恩

白骨精 狡猾奸诈

猪八戒 搬弄是非

唐三藏 人妖不分

孙悟空 重情重义

★ (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

★ 四年级下册s版语文课文

★ s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 语文S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莲叶青青》教案

★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名师推荐教案

★ 一年级语文s版看书的教案

★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

★ 小学三年级s版下册语文同步作文范文

篇2: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

1.通过圈画与朗读,体会唐僧师徒四人的不同性格特点。

2.让学生懂得在一个集体中团结、信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圈画,分析师徒四人不同的性格特点。

难点:让学生了解发挥集体性需要扬长避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开门见山

《西游记》中的很多故事都家喻户晓,故事中唐僧师徒四人克服种.种困难,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达到西天取得真经。几天我们就来学习这其中的《孙悟空棒打白骨精》的故事。

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

复述课文:根据“悟空做了什么,八戒做了什么,唐僧做了什么,沙僧做了什么”格式复述。

三、再读课文,品味赏析

1、根据复述可知,他们此时各有不同的言行举止,其中你最喜欢谁?从文中找到相关依据。

预设:最喜欢悟空。 如:§2(齐读)“行者掣出??才断了灵光。”——行者考虑周全、明察秋毫、智勇双全。

2、最喜欢的悟空,师徒四人中最讨厌的又是谁? 预设;

①最讨厌唐僧 如:§3“唐僧闻说,倒也信了;”“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轻信他人、毫无主见 我们为唐僧提个醒吧!——集体成员间要互相信任。

②最讨厌八戒 写猪八戒的总共就四句话,全部找出来,齐读。——爱挑唆,搬弄是非 我们给八戒一个忠告吧!——集体成员间不要窝里斗,要互相团结

3、唐僧胆小怕事、固执绝情,八戒搬弄是非,爱挑唆,沙僧在干吗? 沙僧——冷眼旁观 为沙僧提个醒!——当集体成员间有矛盾冲突时,我们应该想办法化解矛盾,不应该冷眼旁观。

5、小结:他们是一个小集体,这个集体成员中的优缺点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成员之间互相团结、互相信任,把集体作用发挥到。

四、课外作业

悟空尽心尽力,却被无情驱赶,两个师弟也都把他看做“歹人”,请你做审判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评,为悟空翻案。

篇3: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

最新高教版《语文》基础版第三册(7―8单元)教案

第七单元 1、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五课 雷雨(第二幕) 2、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十六课 威尼斯商人(第四幕第一场) 3、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七课 茶馆 4、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十八课 沙家浜(第四场 智斗) 5、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二十九课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节选) 第八单元 1、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课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课 寡人之于国也 2、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一课 过秦论 3、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二课 促织 4、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三课 赤壁之战 5、教案 高教版(语文)第三册――第三十四课 左忠毅公逸事

 

篇4:3基础版第三课教案

儒森汉语对外汉语教案第一册第三课第3课时

时间 教案 板书 5 复习并导入(儒森汉语) 老师拿出图片,问学生,复习量词和名次的     T: zhè shì shén me ?  S:zhè shì pín uǒ  T:zhè shì yí 括 pín uǒ 10 练习数数和量词(儒森汉语)   由学生说1-10加上量词 如:一个苹果,两个苹果…….   kā fēi  bēi  niú nǎi  1  2 jīn pín uǒ  3  4pí jiǔ  5pín  kě lè  6 7shuí jiǎo  8 pán  chūn juǎn  9  10 lónxiǎo lón bāo  zhēn jiǎo    lā miàn  wǎn  zhà jiān miàn     liǎn括uō tiē   括 pín uǒ xī uā 15 “一”的变调及总结(儒森汉语) “一”一共有5个调: 1. 数字 2. 电话号码 3. 11 “一” + 2 = 4 +2 33 4.“一”+ 4 = 2 + 4 5.轻声:试一试,等一等   yī“1” yāo “13507283”   kā fēi  bēi  niú nǎi   xī uā zhī     pín uǒ  jīn  qīn cài   xī hón shì   pí jiǔ    pín  kě lè   yì  shuí jiǎo  pán  chūn juǎn     lónxiǎo lón bāo  zhēn jiǎo    lā miàn  wǎn  zhà jiān miàn     liǎn括uō tiē   yí 括 pín uǒ xī uā 5 “二”的`变调(儒森汉语) 复习并总结“二”变调。加以练习。 如:两百,两杯,两个。  èr   2 liǎn + liàn cí 20 词汇拓展(儒森汉语) 复习学过的饮料及食品,如“咖啡,牛奶,可乐,拉面,烤鸭”,并拓展新的词汇,如“果汁,水果,蔬菜。 shuí uǒshū cài pín uǒ  xī hón shì chén zi  bái cài mán uǒ  nán uā xī uā  dōn uā  xiān jiāo zhītǔ dòu lí  là jiāo cǎo méi qié zi nín mén yán cōn táo zi  mó u  pú toqīn cài bō luó shuí uǒ zhīshū cài zhī 5 水果蔬菜的量词搭配(儒森汉语) yí 括 … shuí uǒ  yì jīn … shuí uǒ / shū cài yì bēi …shuí uǒ / shū cài zhī       更多对外汉语教案参考儒森汉语网站:www.mandaringarden.org/chinese

篇5: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第三课

一、练习一

1、听对话,完成下列练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uijian()didao()

chibuguan()

kouwei()(2)下列哪一道菜是油腻的?()

A 清蒸皖鱼 B 水煮牛肉

C 麻婆豆腐

2、听朗读,完成下列练习。(1)早餐我一般吃什么?

A 面包和牛奶 B 方便面

C 速冻饺子

(2)需要花大力气准备的是()?

A 早餐 B 晚餐

C 午餐

3、听对话,完成下列练习。(1)平时谁做饭?

A 妻子 B 丈夫

C妻子和丈夫一起做

(2)今天谁做饭?做得菜怎么样?

A 妻子 太甜了 B 妻子 太咸了 C 丈夫 太甜了

练习二

第三课 好东西人人爱吃

好东西人人爱吃,可是光会吃还不行,还要会说。到了餐厅怎么点菜?怎么向别人说你喜欢 吃什么东西?等你们学会了,我请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一、今天我没有胃口

(保罗和木村来到一家餐馆)

D 丈夫 太咸了

保罗:想吃什么随便点,今天我请客!

木村:我一看菜单就头晕,我不知道这些菜名指的都是什么菜。我们请服务员小姐推荐一下吧。

保罗:别,她们肯定向你推荐最贵的菜,还不一定合我们的口味。我来点,清蒸皖鱼怎么样?清淡可口,很好吃。

木村:是淡水鱼吧?我吃惯了海鱼,吃不惯淡水鱼。

保罗:那水煮牛肉呢?他们这儿虽然不是川菜厅,可是这道菜做得非常地道。木村:我吃过一次,味儿太重,油太多,有点儿腻。保罗:那我们要个麻婆豆腐? 木村:我吃不惯麻味儿。

保罗:看来这个餐厅的菜都不合你的口味,我们换一家吧。木村:不是,是我今天没有胃口。

生词和语法

胃口 推荐 味道,品味。比喻食欲或者食量。(appetite)介绍 一种菜

味道不浓。(light)美味

用豆腐为主要材料做成菜,味道重,麻辣。清蒸皖鱼 清淡 可口

麻婆豆腐

口味(儿)饮食的味道,个人的爱好。

吃不惯——在心里或者生理上不习惯接受某人或者某事。(吃惯了、吃不惯)看来——根据已经知道的情况估计、推断。

二、结婚以后天天下厨房

结婚以前我很少做饭,结婚以后天天下厨房,为丈夫和自己准别一日三餐。早饭最简单,烤几片面包,热两杯牛奶就可以了。午饭丈夫不回家,我一个人要么在单位的食堂吃,要么回家随便弄点儿吃的,煮方便面啦,煮半袋速冻饺子啦,一个人怎么都好说。晚饭可就要花大力气准备了,采购、洗、切、做,每天要花一两个小时。一般是三个菜,一荤两素。荤菜通常是炖牛肉、炖排骨或者红烧鱼、清蒸鱼什么的,素菜就是一个清炒蔬菜加一个凉拌菜。主食是米饭,汤常常省去不做,因为丈夫不爱喝汤。我做菜的手艺还可以,至少丈夫比较满意,不过,也有做砸的时候,那个时候,如果他埋怨,我就说:“不满意的话你做!”他马上就不出声了。

生词和语法

失败

埋怨 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事物表示不满。要么„„要么„„——强调只有所说的这几种选择。好说——表示容易解决,容易办到。

三、今天让你尝尝我的手艺

(夫妻对话)

妻子:菜都买好了,谁做?今天我可懒得动。

丈夫:好吧,今天我来下厨房,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不过钥匙做砸了,可不许埋怨我。妻子:只要能吃就行。丈夫:瞧我的吧。

(一个小时以后)

丈夫:才来了,今天准让你大饱口福!

妻子:哇,真看不出来,你还有两下子!(尝了尝)哎呀,太咸了,你放了多少盐?!

生词和语法 懒得 不愿意(做某件事)

大饱口福——吃到很好吃的东西

篇6:教案 第三课

《ie üe er》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会读它们的四声。

2.过程与方法:学会拼读带有复韵母er的拼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词语和句子。

教学重点:

学会复韵母er,整体认读音节ye。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区别er和ye。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节课内容。

二、学习新课

(一)教学ye

出示ye,引导读ie。但已经变成整体认读家族的成员了,跟他打个招呼吧。指名读,齐读,分组读。带调读,并选择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二)教学特殊韵母er

猜谜引出er的教学

1.猜一猜。

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指名说(耳朵)

2.出示er,耳朵的“耳”读第一声就是他的名字。教师范读er,出示特殊韵母er,讲解它是由e和r合在一起,但不是复韵母,它发音时舌头要往上卷。

指导学生跟读,练读,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

3.教师重点说明er很特别,他不像其他韵母喜欢跟声母交朋友,他喜欢独来独往,人们都叫他特殊韵母。瞧,他带着帽子走来了。带调读er的四声。并选其一联系生活说话。

4.变化指导读er,练习er的四声。ér(儿童)ěr(耳朵)èr(第二)

5.小结:er发音时舌头往上卷,是个卷舌音。它只能单独做音节,不和声母相拼,用法很特别,所以叫它“特殊韵母”。

三、巩固练习

1.出示:ie ue er ye yue 开火车读,齐读。

2.比一比,读一读。

ie---ei ei--er iu---ui ie---üe

3.做个小游戏,比一比谁聪明。打乱次序认读带调ie üe ye yue

4.读一读,用音节口头组词。

yē椰子 yé爷爷 yě田野 yè树叶

ér儿童 ěr耳朵 èr一二三四

5.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拿出自制的复韵母卡片,老师找一位同学读韵母,看谁找得又快又准。

四、总结

这几节课我们ie ue er ye yue,同学们要多读多练。学会正确书写和发音。

五、作业

课后练习读写复韵母er

板书设计:

篇7:第三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唱唱:《小小的船》

2、练练:换气记号V;律动。

3、听听:《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二、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学唱歌曲《小小的船》,感受歌曲所创造的优美、恬静的意境,培养想象力。

2、认识唤气记号;通过学习三拍垫步的律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歌曲形象,提高韵律感。

3、通过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三、教学步骤

(一)学唱:《小小的船》。

1、启发学生想象夜空景象,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引起他们的学唱兴趣。

2、指导学生按节奏熟读歌词,要注意读准两拍一字和三拍一字的歌词。

3、通过有表情的范唱感染学生,指导学生用自然、轻柔的声音唱歌。注意第四乐句“3 2 3 | 5 6 5 |”的流畅性、准确性。“3 – 2 |1 6 3 | .1--| ”与第二乐句是部分重复。

4、指导学生在每两小节处急吸气。

(二)认识换气记号。

将“V”写在黑板或卡片上,向学生介绍它的形状和名称,这个记号标在乐句的后面,表示需无声、迅速地吸气。

(三)跟着老师唱。

1、用正确的示范,教会学生急吸缓呼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在乐句中间不换气或乱换气,都不能很好地表达歌曲情感。告诉学生正确的吸气方法,即用口、鼻同时吸气,到了标记“V”符号的地方,又换一口气,要做到无声、迅速的进行。乐句最后停顿,又一次自然地吸气。

2、先唱乐谱以巩固对拍号、音符的认识和感受,再用“啦”唱旋律,以中速练习。

3、在歌曲《小小的船》的歌谱中,标上换气记号,用手势提示,让学生逐步养成唱每一句之前应吸气做好准备的习惯。

4、学生认识换气记号后,随时纠正学生换气时的不良习惯(如:耸肩、有声响等)。

(四)边唱歌曲《小小的船》边拍手。

1、让学生按节奏边读“空、嗒、嗒”边拍手,使他们知道强拍为“空拍”,弱拍“嗒嗒”拍两次手。

2、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唱歌,一组拍手。

(五)用打击乐器为歌曲《小小的船》伴奏。

1、伴奏前,分别读准各组节奏谱,再按节奏谱相应的乐器,重点练习双响筒敲击三拍子的演奏方法。

2、调整伴奏乐器。

3、组合练习时,用适当的手势指挥学生练习,注意保持统一的速度,强调按四三拍的强弱规律敲击。尤其是第三行节奏谱应轻敲两个弱拍。

(六)随音乐律动。

1、让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进行学习,用“一、二、三”的口令来统一动作。

2、学生在学会基本动作后,再随音乐《小小的船》进行垫步练习,启发学生努力表现出三拍子音乐的韵律。

3、学生熟练掌握以上动作后,变化练习形式,如:把学生分成两人一组,手拉手,或交叉拉手,同时迈一侧脚或同时反方向脚进行练习。

4、换其他三拍子的音乐进行律动。

5、动作说明:

1小节:预备姿势:两人并肩站立,左右手于体前互握。

第一拍,左脚向前一步,重心在左脚上;

第二拍,右脚前脚掌在左脚跟后踮地,重心移到右脚,同时左脚离地;

第三拍,左脚再向前一小步,重心移到左脚。

2小节:与第一小节动作相反。

(七)听赏歌曲《生长在祖国的怀抱中》

1、将歌词朗读给学生听,帮助学生了解歌曲内容。

2、初听后让学生谈谈感受,知道自己生长在社会主义祖国的怀抱中是幸福、快乐的。

篇8:6第三课教案

教学要求:依据课标准4-3 列举近代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这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看清殖民主义的侵略本质,揭露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重点及难点是根据条约内容分析,比较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建议:导入

案例1:鸦片的危害。

读读,说说鸦片的危害

民谣的阅读,能提高学生的兴趣;毒品问题又是现实问题,学生能联系实际,有话可说,有感而发。

民谣《炮子谣》“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案例2:禁烟运动。

辩论:要不要严禁鸦片。

辩论双方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也可以是学生与老师。一方为严禁派,一方为弛禁派。学生由于不了解当时社会情况,从生活经验出发,一般主张严禁鸦片,与老师的对阵,更挑起学生的战斗热情,增加知识,又培养能力。严禁派主要从鸦片的危害阐明立场,弛禁派则提出“变通办理”的主张,针对走私,提出“准令夷商将鸦片照药材纳税”,即让鸦片贸易合法化,使贿赂变成国家税收;针对身体伤害,提出嗜烟者都是“游惰无志、不足轻重之辈”,除“文武员弁士子兵丁”以外,可听任民间吸食;针对银元外流,提出“只准以货易货,不得用银购买”。案例3:中英双方关于战争名称的不同提法。

读漫画《英国用武力强迫中国购买鸦片》及材料,说明中英双方为什么对战争名称有不同提法。

课文中只介绍中英双方关于战争名称的不同说法,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通过漫画和材料,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在分析中感受英国列强的强盗逻辑,并理解英国发动战争的真正目的。

1840年2月,英国下议院以9票之差通过了对华开战议案。内务大臣罗素如此表明开战目的:“为商务监督及女王陛下的臣民所忍受的暴行与虐待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在恐吓与暴力之下所受到的损失要求赔偿,为英国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获得保证,使今后免受暴虐与残忍的待遇,并能够在正常的情况之下经商”。许多英国资产阶级的历史著作力图证明,英国当时对中国作战不是为了保护鸦片贸易,而是为了要求在“平等”地位上进行正常的贸易。案例4:《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讨论:《南京条约》的影响(结合地图)。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影响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不平等条约,关键是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分析其影响。这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分析能力,可用讨论方式,以集体力量解决问题。教师作适当指导,根据学生实际水平,提出问题,步步深入。问题如“中国丧失了哪些方面的主权”、“哪些条款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你认为哪一条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最大”、“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你认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体现在哪里”。案例5:《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比较分析:《马关条约》的影响。对《南京条约》的分析,学生学会了分析条约内容应从哪些方面入手,教学中将《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进行比较,提高学生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案例6: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读漫画和条约内容,比较分析《辛丑条约》的影响。阅读卡介绍了《辛丑条约》的内容,它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都是近代中国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但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有很大的不同,漫画能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条约的影响。这样,对中国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的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

课堂小结:略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二课时

悲壮的抗争 教学要求和:本目旨在学习和宏扬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搜集资料,并以多种形式展现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反抗封建统治的斗争。重点难点:课程标准6-4 要求综合多种因素,说出中华文明在世界近代化的大潮下逐渐落伍的原因,因此把教学难点放在分析为什么中国人民的抗争却不能赢来战争的胜利。教学建议:导入

案例1:侵略者的暴行。

读漫画、资料,说明它们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

侵略者的暴行,书本并未直接提及,可以说与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无直接关系,但火烧圆明园这一事件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通过漫画和侵略国的知名人士对本国侵略行为的谴责,更能激起学生反抗外来侵略的爱国情感,并为下一教学环节作铺垫。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从他们的行为来看,胜利者也可能是强盗。一场对圆明园的空前洗劫开始了,两个征服者平分赃物。真是丰功伟绩,天赐的横财!两个胜利者一个装满了他的口袋,另一个看见了,就塞满了他的箱子。然后,他们手挽着手,哈哈大笑着回到了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历史。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谴责 案例2: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假如我们身处那个年代,面对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我们希望我们扮演怎样的角色?战地记者、军官、战士、普通百姓、文弱书生•• 这一设问似乎与本课内容无直接关系,但身临其境考虑民族危亡,并用这样一种自然实在地表述形式,肯定要比问“你身处那个年代,你怎样挽救民族危亡”更贴近初中学生,更能激发爱国热情,树立报国之志。

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参考网址:中国历史博物馆、中青网史海泛舟、中国文物信息网、陕西历史博物馆),并以各种形式展示,如时事报道(查找当时有哪些报纸)、诗词朗诵(可英雄诗词、可自已创作)、影视片断、漫画、故事精彩片断对白等。

活动可根据学生情况,形式多样,也可单一形式,注意突出官兵及广大人民、大陆及台湾人民的斗争,并点出这些斗争使列强灭亡中国的野心不能得逞。这样,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培养了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并通过活动施展才华,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以使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大目标有机融合。

案例3:台湾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读漫画,古今联系,关注现实。两岸关系不容乐观,时事教育不可忽视。教师展示当前讽刺台独的政治漫画,结合课文插图,古今联系,从漫画和图片中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关系,强调“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原则,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

案例4:鸦片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阅读课文,查找资料,分析中国战败原因(假如道光皇帝信任并重用林则徐,鸦片战争中国有无可能取胜?读中日两国海军实力对比的数据资料,分析战争失败的原因)。教材关于两次侵华战争的讲述侧重于背景及结果影响,而对战争失败原因未作具体介绍。要解答这个问题,需要一定背景资料。查找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筛选、综合信息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来观察、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地、理性地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教师就这一问题的解答作一些指导,如指导学生从国际、国内两个因素,全面分析;客观地分析战争双方的实力对比,要清楚在战争中清朝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劣势?这些优势是否可以抵消全部的劣势?发挥这些优势必须具有哪些条件?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等等。这样,通过失败原因的解答,学生自然感受到工业文明带给中国的强烈冲击与清政府的腐朽无能。

阅读背景资料,讨论中国战败原因。如果学生查找资料有难度,可由老师提供一些背景资料,供学生讨论。如关于军备,政府搜刮民脂民膏,可是该用钱的地方却永远没钱。以武器装备为例,清军尚处于冷热兵器混用时代,只有精锐部队能够装备火器,而这些火器绝大多数是明朝时期仿造西方的“鸟枪”,比英军的武器装备落后二百余年。由于军费短缺,克扣成风,有些鸟枪甚至是康熙初年制造的,已经用了一百五六十年。清朝的财政严重入不敷出,乾隆晚年之奢靡浪费达到惊人的地步。

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如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辗转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求其良且熟焉,亦无他深巧尔。不此之务,即远调百万貔貅,恐只供临敌之一哄。况逆船朝南暮北,惟水师始能尾追,岸兵能顷刻移动否?盖内地将弁兵丁虽不乏久历戎行之人,而皆睹面接仗。似此之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林则徐致友人信中语,引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小结:1841年4月16日,„„道光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该部头起、二起共550人到达,后两起450名尚在途中。而英军此时已放弃宁波,攻陷乍浦、吴淞,正浩浩荡荡驶进长江!奕经连忙将该部再派往江苏。一直到战争结束,该部未参加任何战斗。──茅海建《天朝的崩溃》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三课时

师夷长技以制夷

教学要求: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地主阶级中“开眼看世界”的开明人士的思想和希望“自强求富”的洋务派的政治主张,在感受地主阶级的爱国情感的同时,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和地主阶级不能拯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危机。重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难点是洋务运动的影响。教学建议:导入

案例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张。

讲林则徐故事,阅读材料,比较林则徐和魏源对待西方的态度同前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林则徐是很多学生都有所了解的,可让学生来讲述林则徐的故事,一可增添课堂气氛;二可作为分析问题的背景材料。教学中应侧重分析变化的原因,从中感受到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请于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法兰西、美利坚二国各来夷目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如钦天监夷官之例。而选闽、粤巧匠精兵以习之,工匠习其铸造,精兵习其驾驭、攻击。计每艘中号者,不过二万金以内,„„计百艘不过二百万金。再以十万金造火轮舟十艘,以四十万金造配炮械,所费不过二百五十万,而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之长技。(魏源《海国图志》卷二)

案例2:洋务运动。你认为,外国列强有哪些是比我们先进的?如果你是地主阶级的开明一员,又会选择哪些来学习呢?

从标题“师夷长技以制夷”入手来探讨“夷之长技”,并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作出选择。将学生的选择与魏源的《海国图志》作比较,这比单纯看材料比不同更有趣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可能会从包括政治制度在内的先进的科技及政治思想等方面进行比较,在选择中引导学生理解地主阶级的局限性,为后面的教学作铺垫。阅读课文,找出关键词:洋务运动兴起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洋务派是否实现了他们的目标?洋务运动发挥了什么作用?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新课程的目标。教材关于洋务运动从兴起的时间、主要代表人物、口号、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创办、新学堂的设立等方面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这一历史事件形成较完整的概念;通过问题解答,学会从内容分析历史影响。

阅读课文,说说图片《李鸿章》、》《江南制造总局》、《开平煤矿厂》、《留美儿童》、《同文馆》等。

学生在阅读课文并应用相关信息解读丰富的图片信息,能发挥多媒体优势,增添学习趣味,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轮船招商局: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凭借不平等条约给予的特权进入我国沿海沿江口岸,并垄断了中国江海的运输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晚清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1873年,招商局轮船“伊敦”号由上海首航香港,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同年,招商局开辟了至日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承担洋务军事工业运输,承揽漕粮﹐兼揽商货。随后,收购了财力雄厚的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打破了外资洋行垄断中国航运的格局,开中国企业收购外商企业之先河,成为中华民族航运业的象征。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理。1930年由国民政府改为国营后﹐1932年归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中国航运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130多年来,招商局从未间断过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等领域的投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独特优势,现代物流业已被确立为招商局的四大核心产业之一。今天的招商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在交通基建及物流、金融、地产及相关产业领域内有着成熟的业务网络和市场经验,拥有总资产逾500亿港元。招商局总部位于香港,业务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东南亚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市场,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在国际工商界有着广泛影响。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铁路、公路和民航的发展,使航运业也呈现萎缩状态。

小结: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鹜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张之洞要求架设电报的奏折)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第四课时 从维新到革命

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依据课程标准6-5 在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了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明确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教学中要求学生比较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不同政治立场,理解资产阶级不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明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然抉择的道理。

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政治立场及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教学建议:案例1:导课。

看康有为和孙中山的图片,观察他们的不同。

一个留辫子,着长袍;一个剃短发,着中山装。从着装革命引出在工业文明浪潮冲击下,中国两种观点立场的对立,从而引出由图中两位领袖领导的两次运动,即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

案例2: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谈谈康有为为救亡所作的努力。阅读课文并结合课外知识谈历史人物,了解其主要贡献,感受其为救亡而奔走呼号的爱国心。阅读课文,组织辩论:我们怎样救中国?辩论双方为维新派和洋务派。学生对洋务派主张已有所了解,应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比较双方思想观点的异同,并以辩论形式提高学习积极性。

案例3: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影响。讨论:维新派的主张在变法诏令中都提到了吗?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它的失败给我们哪些启示?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影响是本课的难点,教材没有明确,通过讨论,培养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案例4:辛亥革命的时代背景。读材料,用事实说明诞生于武昌起义前一周的国歌必将很快变挽歌。1911年10月4日,清廷谕令内阁,典礼院会同礼部各衙创作“国乐”,声称声词壮美,定为“国乐”(国歌)。其歌曰: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臬,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今译曰:保牢疆土,靠老天庇佑,百姓欢欣鼓舞,庆幸生于清平盛世,真是幸福吉祥,心情舒畅,大清帝国有上苍保佑,象天不会坍下,象海不会枯干。

案例5:同盟会纲领和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纲领及有关论述连线。对学生而言,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是较难理解的,教学中不必深入展开。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学生容易从字面把民族主义理解成驱逐帝国主义,通过连线稍作解释,肯定其革命的手段,也认识其局限性,为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作铺垫。

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民权主义——创立民国——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解决土地问题。案例6: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主张。讨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不同?从具体实践说明。不同派别的思想的比较是重点,也是难点,通过比较,能让学生体会中国在怎样的背景下,不同的阶级阶层为救亡图存,不断斗争,探索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提高历史思维能力。“从具体实践说明”,则将辛亥革命从革命思想的传播、革命纲领、革命指导思想及革命党的起义等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案例7:对辛亥革命的评价。阅读材料,分组讨论:从剪辫子等看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教材简单提及,学生较难理解,有必要为讨论提供详细的资料,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对话,联系革命派的政治主张和革命结果,从社会性质、政权转移、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意识进步与风俗习惯的变迁等角度比较,从丰富多彩的史料中选取,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积极的影响,哪些材料反映了革命的消极影响,使学生牢固树立“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意识,学生在前后对比中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洲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为至。其缔结于革命起事以后则否。(《临时大总统告各友邦书》1912年1月)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 448马力,1918年为82 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民国建立后,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倒台,引发了以传统政治为基础的旧有伦理与价值体系的松动,男人剪辫子、女人放足、青年离家、自由恋爱、神位被黜、洋货畅销、西学倡盛„„这些社会生活的表征,实际反映的是传统价值观念,开始失去在社会中的正统地位。(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戴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这是剪发的一起。不剪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搞在两旁边的,梳在后头的,有知百个式样。(1912年6月27日的《大公报》)当时,上海已成为全国服饰的中心,巴黎的时新服饰,在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这里,各地又追踪上海。即使南京、苏州、北京也都昂首以瞻。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始终把自己为之奋斗的事业视为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对辛亥革命的结局,传统观点一般认为,这场革命既胜利,又最终失败。近年来有学者提出,既胜利又失败的表述似有自相矛盾之嫌,就推翻清王朝而言,辛亥革命无疑是胜利了;就建立民主立宪政体来说,尽管不能说取得彻底胜利,但也不能说它的结局就意味着失败。有学者更明确提出,辛亥革命作为近代中国一次有广泛群众参加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已经成功地完成了它应该完成的历史使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它有终结,但不是失败。

小结:本课知识脉络。思考问题,整理本课知识脉络:近代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是怎样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的?结果如何?学习了本课,你有什么启示和收获?

第四课 工业时代的社会变迁

第一课时:工业化和城市化 课程标准

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革命推动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学会理性、科学地看待工业革命的成果。

2、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理解工业革命与我们现今所享受的文明生活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化,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

2、通过对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内涵的比较理解,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全面了解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客观分析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思想成果。培养为社会主义奋斗的信心。难点:“工业化、城市化”等抽象、专业内容的理解;感受、理解现实工业革命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等。

教学重点了解城市化和工业化密不可分,同时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很多问题。教学方法学生活动和教师启发相结合,信息资源整合法。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

工业革命有哪些主要的发明?它对人类的生活有影响吗?你能举哪些例子来说明?

二、教学探究案例1:工业化和三大产业。

1、社会小调查:家庭成员的职业及工作情况。(对家庭成员职业的调查简便易行,注意调查对象应有一定的时间跨度,从曾祖父辈到父辈。可将学生的调查进行大致统计,从中可看到中国百姓在工业化前后职业变化,从而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产业变化。对家庭成员工作情况的了解可以进一步说明其它一些问题,如工厂规模越来越大,工人越来越多;工业发展也促进农业的巨大变革,农业生产机械化等。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国家不同,工业化程度不同。)

2、提问:你是否知道三大产业是怎样划分的?手工业归属于哪一产业,为什么?“城市,因为人口、资本、享乐和需求的大聚集,必然对住房、水、电、热、交通、文化、教育、通讯和享乐设施产生大需求。大批的第三产业因此应运而生。”(全国政协常委任玉岭)

3、思考:

工业生产部门中哪些工厂分别满足了我们穿衣、饮食、住房、交通运输、生活日用品等方面的需求?衣:纺织厂、服装厂、化纤厂等。食:食品厂、罐头厂、饮料厂、面粉厂等。住:建材厂、水泥厂、自来水厂、发电厂等。行:机车制造厂、汽车制造厂、造船厂、汽修厂等。生活日用品:文具厂、家具厂、钟表厂、日用化工厂等等。从问题解答中得出工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比重不断上升,工人越来越多,从而得出工业化的概念,这样,化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事例。

案例2:城市化。设想:工业化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举例说明你所知道的历史上城市的形成。工业化需要大量的雇佣劳动力,劳动力的高度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和城市,这就又掀起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新的运动――城市化。因此,工业化必然会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又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看表格:近代城市人口的变迁,思考:为什么城市的人口会越来越多?

3、社会小调查:人口流动情况(在表格中填上爸爸、舅舅等家庭成员)。从调查中说明随工业发展,家庭成员因不同需要,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越来越多,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这就是城市化。人口流

动类型 人口流动方向

乡村-城市 城市-乡村 城市-城市 乡村-乡村 经商 求学 打工

其他

“大工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要有其他的人,如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了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了大城市。(恩格斯)案例3:城市病。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城市是怎样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有什么好处? 好处: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等。看阅读卡“城市病”,思考:工业化与城市化存在哪些不足之处? 不足:工业污染、交通堵塞、人口膨胀、环境恶化等。分组探究:如何解决城市人口过度集中的问题?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水、大气、噪音、固体废弃物等)? 讨论:怎样全面看待城市化问题?

三、拓展活动:

你所在的城市(城镇)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城市化的程度如何?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二课时: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教学要求:教材阐述了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如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及妇女地位的提高、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的发展、服饰休闲娱乐的变化等等。教学中侧重于探讨工业革命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变化,通过变化,要求学生领会文明生活的含义,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从而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教学重点从现实出发,通过列举身边熟悉的人和事的变化,感受工业革命对人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材料分析法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你知道“国际妇女节”的来历和交谊舞大众化的时间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现代文明生活的源头。

二、教学探究

案例:文明生活。

巧辨真假:

1.阅读课文,分组寻找材料《迈克尔的生活》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些是工业革命前,哪些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

材料:迈克尔,1878年出生,12岁,是英国一个小镇公司职员的儿子。每天早上起来,妈妈已经准备好了牛肉、土司涂果酱,爸爸习惯每天早上一边喝咖啡,一边看《每日邮报》。一家人吃完早餐,爸爸穿好西装去上班,妈妈则去纺织厂上班,迈克尔去上学。晚餐很丰盛,最好吃的要数炒茶叶了。晚饭后,再吃点水果,真是舒服。假日是迈克尔盼望的,因为他可以约同学把篮球玩个爽。可是这个周末,正当一切准备就绪时,电话铃响了,原来姑姑邀请他们来个家庭聚餐。虽然不能打篮球,不过家庭聚会也是很开心的。姑姑脾气有点倔,在爷爷的“强迫”下嫁了个她并不爱的人。她奋力抗争,终于换回自己的独立与自由。许是独身的缘故,姑姑很喜欢迈克尔,经常邀请他们一家。只是姑姑的家有点远,还要搭乘火车呢。

2、阅读教材,看图6-

57、6-

58、6-59,说说工业革命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思考:

(1)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了解工业革命前人们是怎样生活的?(2)我们现在又是怎样生活的?

(3)为什么我们现在的生活和前人的生活有这么大的不同?(4)你能设想未来的人们生活状况吗?

3、分组搜集资料并汇报:分小组从物质生活、科技发明、教育文化、娱乐休闲等方面搜集有关资料,并分组汇报。

(资料的时间定在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通过资料搜集,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从中感受文明生活的内涵,并理解是工业革命带给我们今天所享受的文明生活。)

4、结合图6-60,阅读教材,思考:

工业化对改善妇女社会地位和普及教育方面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5、列举身边的生活有哪些是19世纪伴随工业化进程出现的,如生活用品、生活方式、生活趣味、生活习惯等,并说说它们的变化。

三、思维拓展:

所有这些生活方面的变化,是否表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得到根本改善,政治地位有了极大提高?如果不是,请你说出其中的道理。

四、教学反思与后记:

第三课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教学要求:教材展示了工业革命后阶级斗争的历史画卷。从两极分化到工人运动,从自发的经济斗争到自觉的政治斗争。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国际工人运动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分裂,了解工人阶级的生产生活状况,感悟工人阶级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所进行的不懈斗争。理解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内涵,掌握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主要思想,以及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过程、人物及影响。

教学重点体会社会中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以及人们对消除这种不平等社会现象的追求。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与阅读、讨论、分组活动方法相结合。教学设计

一、影视导入:

播放卓别林主演的影视《摩登时代》片断,提问:

影片反映了工业革命后工人在工厂中的地位、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如何?这说明了什么?

二、教学探究

案例1:工业革命带来的两极分化。

1、阅读教材英国作家狄更斯的话,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含义,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就像一把双刃剑”中双刃的意思?

阅读教材和阅读卡,思考:

(1)为了改变两极分化的现象,无产阶级作了怎样的努力?(2)这些斗争有什么变化?斗争的结果怎样?

(3)这些斗争的先后失败,说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最需要什么? 案例2:空想社会主义。

1.出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图片,回答: 猜猜他们分别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设想和实践?

2、为了改变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作了怎样的尝试?(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3、他们的做法有哪些共同之处?为什么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设想了没有剥削的理想社会,但不能指明实现这些理想的正确道路。)

4、在你看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的想法为什么不能实现? 案例3:科学社会主义。

1.出示马克思、恩格斯的图片,提问:

(1)你知道他们是谁?(2)你能说说他们青年时代的活动以及他们之间高尚友谊的故事吗?(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到马克思和恩格斯少有大志,这是有志青年学习的榜样。他们的高尚友谊贯彻终生,感人至深,而这种高尚友谊是建立在共同理想的基础上的。)

2、阅读教材,看图6-69,提问:

(1)马克思、恩格斯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

(2)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小就有大志,关心工人的疾苦。他们吸取了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思想的优秀成果,详细地考察了工人阶级的情况,亲自参加工人阶级运动,所以能够创造出科学社会主义。1842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3)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4)读《共产党宣言》的首句和尾句,说说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意义。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材料介绍: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问世。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出生证书。它篇幅不大,中文版只有二万五千字,但其威力却犹如精神原子弹。它一经出版就震撼了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由此获得了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150年来,《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印刷1000多次,传遍全世界,被公认为全球发行量最大的社会政治文献。今天,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共产党宣言》的思想依然具有无穷的魅力。继国内外一系列纪念活动之后,今年5月13日,巴黎又召开了隆重的“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国际研讨会”,来自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0多名人士云集米特朗图书馆,研讨这部不朽著作,为人类新世纪的命运寻求答案。

(5)科学社会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有何不同?它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最大的不同在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与方案,这就为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6)阅读阅读卡,回答: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次伟大实践,无产阶级建立自己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四、拓展活动:

搜集有关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事例,在班内开展小报比赛并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与后记:

综合探究六

《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1课时

课程标准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

4-3 列举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5-1 选择衣食住行等方面的事例,了解人们的物质生产与生活的状况及其变化。教学目标

1.通过古今交通工具的比较,体会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认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按专题收集素材的能力和分析归纳的能力,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回顾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培养尊重科学的信念和励志创新的精神。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探究,知道如何按专题收集素材并进行分析概括。教学过程

【展示】中国政区图

【计算】从海宁到北京有多少距离?(按直线距离算)用以下不同的交通方式从温州到北京要多少时间?

1.步行(以日行40千米计算)2.骑马(以日行200千米计算)3.汽车(80千米/小时)4.高速列车(300千米/小时)

5.喷气客机(850千米/小时)6.超音速客机(2200千米/小时)

计算结果:步行:约34天

骑马:约7天

汽车:17小时

高速列车:约5小时

喷气客机:1.6小时

超音速客机:40分钟 【提问】如果你想带一些温州的时令水果到北京送朋友,用上述的交通方式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用步行或骑马的方式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温州的杨梅和柑橘经过那么多天会变质。如果用空运只要几个小时,味道依然鲜美。)【对比】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荔枝,而荔枝容易变质,在但是那种条件下又不容易保存,所以唐玄宗下令千里飞骑,限令3天内到达。这给老百姓造成巨大的负担,负责运送的差官也时有中暑而亡。当时非产地的百姓更是难得一见。而今,各地的市场都摆满了从全国各地甚至是外国运来的各式各样的新鲜水果。【思考】从原来的难得一见到美味荟萃,出现这样的变化,主要是什么原因?(主要原因是交通工具的进步,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大大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阅读课本83、84页的三则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从材料一四幅图中看,但是人们出行主要靠什么?(主要靠人力、畜力或自然力。)2.材料一的故事反映了人们的什么愿望?(人们要求提高出行速度,解除长途跋涉之苦。)1.材料二说明,是什么原因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明创造的不断出现与应用使人们的愿望变成了现实。)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所知,说说火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各地的联系,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加速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提高了生产和运输的效率,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生活的节奏。)

3.工业革命时代相比,现在又有什么新式的交通工具?(地铁、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空中客车、航天飞机等。)

【展示】新式交通工具图片。【思考】交通工具日新月异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改变生活)【情境设置】A要给千里之外的B传达信息,在不同时代,他可以运用什么样的方式?古代:书信

近代:电报 现代:电话,电子邮件

用上述的方式,B要多久才能收到?这说明了什么?(在古代用书信的方式送信可能要一两个月,在近代用电报可能要几个小时,而今天用电话、电子邮件是光的速度。)【展示】书信、电报、电话电子邮件等图片

【分组讨论】结合生活感受,讨论工业文明给生活带来的变化。物质生活方面:衣食住行用等。社会生产方面:劳动工具、生产组织方式等。精神生活方面:娱乐、学习、业余生活等。生活中具体的进步,举例:

洗衣:手洗──半自动洗衣机──全自动洗衣机 住房:茅草房──砖瓦房──现代大厦

收割:手工镰刀──小型收割机器──大型联合收割机

【总结】人类的生活与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课后作业

上一篇:私设小金库汇报下一篇:兵家学派常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