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桂林山水b案

2024-04-26

2桂林山水b案(共7篇)

篇1:2桂林山水b案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红河镇小学 张秀云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本课描写山水的主要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段落。

3.通过品味词句,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

4.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感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教学重点

1.通过画面展示和反复朗读,品味桂林山水的秀美。

2.想像“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模仿课文例段,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歌曲《我想去桂林》

一、导入新课

喜欢刚才这首歌吗?唱歌的人想要去哪儿?(桂林)为什么那么想去桂林呢?(桂林山水甲天下)你想去吗?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陈淼,一同去浏览桂林的山水。(师生共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二、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下都预习课文了吧,生字词读准了吗?敢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1.检查生字词

(1)课件出示生词,指名读,齐读。注意纠正多音字“卷”“似”的读音。(2)指导“澜”“瑕”的书写(指名学生说说把这两个字写正确写美观应注意什么)(3)学生练习写“澜、瑕”,同桌互查。2.检查重点段落朗读,注意“啊”的读音。

(1)大屏幕出示课文二、三自然段,并标有“啊”的变音。(2)学生推荐两名同学读。

三、研读课文

(一)感受漓江的水 1.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自学(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想一想:漓江水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仔细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2.学生自由阅读(提示学生注意圈点、品味、批注)3.集体交流

(1)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

指名学生谈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课件展示相关图片,结合图片体会水的特点),随学生的感悟,指导朗读。

(2)说说你最喜欢什么样的水?为什么喜欢?(3)指导学生读出水“静、清、绿”的特点。

(4)教师示范读: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念轻声,稍拖长声音,然后把声音压平;“清”字先向上扬一点,再轻轻拖一下。

(5)学生试读、指名读、男女生引读、配乐朗读。4.指导背诵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5.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的。

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对比、排比的方法突现了漓江水的美。6.仿照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 ;真清啊,清得„„ ;真绿啊,绿得„„”这种排比句式写一段话。(课件出示)

花园里的花真多啊,; 花园里的花真 啊,; 花园里的花真 啊。

总结: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抓住漓江的水的特点,运用比喻、对比、排比等方法把漓江水的特点写具体了,以后在写作中我们也要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把景物写具体。

7.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漓江水的方法(课件展示)

(1)初读,勾画描写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总结漓江水的特点。(2)品读自己最喜欢句子,感悟漓江水之美。(3)体会作者是如何把漓江水写具体的。

(二)感受桂林的山

1.按照学习第二段的方法,学生自学第三段。2.小组内交流学习收获。3.集体交流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体会到的?

4.(课件出示描写桂林山的句子)学生齐读句子,并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山。5.(课件展示桂林形态万千的山)引导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状? 6.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桂林的山。(课件出示句子)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像(),像()„„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写一写。

(三)想象山水如画的景象

桂林的山美,桂林的水美,那山水相映又是一番什么景象呢?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听一听作者发自内心的感叹,并想象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1.课件播放课文最后一段的配乐朗诵: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交流想象到的画面(重点引导学生体会“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描绘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3.最后,再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画一般的美景吧。(播放山水交融的视频,边看边引读第四自然段)

4.引导学生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

师:桂林那里像这样的山水风光,你知道有多长距离吗?绵延80公里都是这样的山水风光,想象一下,如果你乘着小船,荡漾在漓江上,欣赏着这看不完的山和水,你会感觉怎么样?那也可以用一句诗来说,真是“舟行碧波上„„”

5.引导学生用一句话来称赞一下桂林的山水。激发学生通过“桂林山水甲天下”一句的朗读,表达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抒发因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而骄傲与自豪的感情。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作者通过仔细观察,抓住了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运用形象的比喻、排比等手法,具体写出了漓江水静清、绿,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把桂林的秀丽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正因为桂林的山美、水美,山水相映,加上绿树红花,竹筏小舟,更是优美奇绝,无与伦比,天下第 一,所以,人们都赞美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用写诗、画画、唱歌、写广告语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赞美。附: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漓江水 静 清 绿

甲天下

桂林山 奇 秀 险

《桂林山水》教学反思

《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作者紧扣桂林山水的特点,叙述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字里行间洋溢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一片深情。这一课重点就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难点是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用相同的句式写一段话。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我设计的这堂课,旨在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读和感悟,让学生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体会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在读和赏析中,让学生感受漓江水的静、清、绿;山的奇、秀、险。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美景中,心旷神怡,人与自然也是和谐共存的。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体现以下几点,并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重视感情朗读

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朗读是最好的途径,首先通过自读为学生展现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句子,结合想象,说说自己对桂林山水某一个特点的感受,尽量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引导学生主动体会,形成读的见解,并通过读表现出来;接着再品读、评读、赛读、范读、配乐读……让学生读出美、读出情趣、读出感情。然后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背诵。

二、重视指导方法,掌握钥匙,提高素质 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掌握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这也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学《桂林山水》时,我十分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学习漓江水这一自然段,先重点指导学生分析,理解漓江水“静”、“清”、“绿”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回忆学习的过程,进而帮助他们总结了“读、画、品、悟”的读书方法。然后利用这样的方法去分析、理解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教学生由“学会”到“会学”,这就使学生的读写基本功在训练中得到了巩固,提高了学生素质,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三、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如学习漓江水一段时:“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这一处排比生动形象地把桂林水的特点描绘了出来,结合课文,我相机指导,让学生仿照例句写话,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如:“花园里的花真多啊,;花园里的花真 啊,;花园里的花真 啊。”学生兴致盎然,思维也格外活跃,就连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能大胆举手了,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有趣。这个排比句,把桂林水的特点写得形象具体,这样让学生在课文的学习中受到习作方法的指导训练,对学生今后的习作有所帮助。

如学习桂林山一段时,我让学生仿照书中的句式“桂林的山真奇啊,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引导学生想象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状?仿照作者的写法写一写桂林的山。这一仿写练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语言,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重视语言实践

在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课文诵读边欣赏“桂林山水”相映的美景,然后睁开眼睛描述一下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学生听时非常认真,说时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能把脑海里中山水相映的画面讲述出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丰富了学生的语言。

这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1.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意识。有一部分学生虽然也好奇、兴奋,但那种主动的意识没有被激发出来,没有参与进去,而只是站在了旁观者的位置上。

2.没有做到正确估计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在第二自然段的仿写练习中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没有完全发挥想象,说明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水平还有待提高。

3.教学环节不够紧凑。课文的内容简短,虽只有四个自然段,但由于没有准确的把握住教学的时间,故在教学课文的第三小节描写桂林“山”的时间有些匆促,未能达到朗读感悟的目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必须要驾驭好课堂。在时间安排、环节设计中都要认真思考,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课文内容的重点出发,力使自己的教学简单有效。真正在语文课堂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品析感悟的能力。

篇2:2桂林山水b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点】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想象其美景。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教学过程】

一、听歌导入、触发情感

1、课前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

2、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的题目是《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是一首广西壮族非常有名的山歌,广西壮族是一个歌的民族。不仅山歌有名,而且广西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旅游胜地,那就是桂林(幻灯出示:桂林)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幻灯出示:甲天下)“甲”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吗?

3、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呢?(幻灯?)桂林的山水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下面我们就一同去桂林游览一番,让我们一起走近桂林的山和水,相信你会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进入情境

1、现在开始我们的桂林之旅吧,请先来欣赏一组精彩的桂林山水图片。2、师做文字说明:

看,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绿水映山。这山,这水是那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烟雨蒙蒙的漓江,又是另一番的景象。看!这是骆驼山,呵!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骆驼!象鼻山的夜景多美丽,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哦。走进桂林的绿水绿山,让人觉得仿佛走近了仙境一般。

三、潜心品读,体会情感 1、了解桂林的水:

⑴ 好,让我们从桂林的美景中回来,回到课文,先来了解美丽的漓江。

介绍漓江:如诗如画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如同一条秀丽的玉带般,全长有170多千米。⑵ 它之所以这么美丽,是因为它有三个特点,你们能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⑶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呢?根据学生回答: 板书:静、清、绿。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呢?

⑷ 这些句子该怎么读才能表达出来漓江的特点呢?请你从中选择一句,试着读一读。⑸ 指导朗读:谁来读读描写“静”的语句?(指名读)找到静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后,那你能读得更“静”吗?(出示幻灯)

你们瞧,这就是漓江的水。你们感觉它在流动吗?听得见水流的声音吗?多静啊!我们一起来感受那水平如镜的漓江水吧。

⑹ 接下来,谁愿意来自告奋勇说,我愿意读哪个特点的句子? 指名生读。

(生读“清”的语句)

刚才,我听你在读“清”这个字时,读得特别轻,这是为什么啊?

生答,你真会读书,其他同学是怎么理解的呢?

漓江的水到底有多清呢?请大家再看这幅图片,看,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晰地倒影在水中(齐读)

让我们来由衷地发出赞叹:

漓江的水真清啊„„ ⑺(生读“绿”的语句)

怎么样?读出“绿”的感觉了吗?

指名生说,那你来试试,行吗?

这回,感觉满眼是绿了吗?

(让读的学生说说理解)

发言精彩的话,给予鼓掌,瞧,(幻灯出示)放眼望去,一片绿色,漓江的水真美啊!让我们一起伴着优美的乐曲来朗读这几句精彩的描写吧,再次来感受一下漓江的水独特的美。⑻ 听你们绘声绘色的朗读,老师突然有这样一个灵感:

这儿有一些跟课文内容相符的图片,请你给图片配音。使图片更美有兴趣吗?(有)

不过,给图片配音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得把这段话记住,然后根据画面激情地讲解,有信心吗?(有)

那就试试吧。

谁愿意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指名配音,怎么样?像个配音演员吗?为什么要配上“大海”、“西湖”句子?谁愿意来试试?

那么我们一起来过把瘾吧。让我们来深情地赞赞漓江的水吧。

挺不错,说不定10年后,我们班还真出几个著名的配音演员呢!2、了解桂林的山:

⑴ 过渡:

漓江的水那么静、那么清、那么绿,真是太美了,让我们不由地赞叹:桂林的水甲天下啊!不过你可别只顾着低头看水,而忘了抬头看两岸美不胜收的山呀!桂林的山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快速的读读这一段,与前一段做个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⑵ 指名说,那快速回忆一下,我们怎么学习桂林的水那段的? ⑶ 小结:

找到桂林山特点──读你印象最深特点的语句──谈谈体会──深情地读。⑷ 生自学,可同桌一起学习。⑸ 交流:奇、秀、险(板书)⑹ 你对哪个特点印象最深刻?

(生读“险”的语句,并谈感受)

这么险的山峰高高的矗立着,课文中用了一个词来形容

(生答:危峰兀立)(出示幻灯)

看,这就是危峰兀立。能把这个词语读好吗?想象一下,你站在山脚或山顶。这里的“危”就是─

(生答:险)多险?

(生答:好象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能把这句好读好吗? ⑺(生读“奇”的语句,并谈感受)

幻灯出示,这就是拔地而起,各不相连,能读好它吗?

课文中好象就写了三种形状啊?

请大家联系我们看过的图片,或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把形态说得具体些!“像老人,像巨象,象骆驼„„”

(示意学生说下去)

老师这里还有这样一首描写桂林山奇的诗。

(幻灯:桂林阳朔一水通,快轮看尽千万峰,有山如象鼻,有山似飞龙。有山如军舰,有山似芙蓉,有山如卧佛,有山似书童。有山如万马奔驰,有山似牛女相逢。有山如五女相逢,有山似耕作的老农。有山如将军升帐,有山似左右侍从)

许许多多的的形状,数不尽,这就是──

(生答:形态万千)

这么多奇形怪状的山峰矗立在那里,就是──

(生答:奇峰罗列)

哪些同学对“奇”感兴趣,把这句话读好。

⑻(生说“秀”)──在你的眼里,那些山都活了,能把自己的感悟读出来吗?

⑼ 同学们,桂林山的一个特点就足以让我们欣赏,品味,如今,它集这些特点于一体。难怪作者要这样赞叹──

(生:我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是峰峦雄伟的泰山不够美吗?是红叶似火的香山不够迷人吗?而是──

(生:桂林的山实在太美了!跟它相比别的山就逊色了)

师:因此,我们说,桂林的山── ──(生:甲天下!)

3、总体了解山水:

师:孤立地看,桂林的水很美,桂林的山也很美。山绕水,水映山,山水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看──(出示剪辑的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有关图片)

师:这样的山„„这样的水„„再加上空中„„山间„„江上„„

(教师作适当提示,生根据画面描述──)

(生:围绕着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云雾迷蒙,绿树红花,竹筏小舟„„)

师: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一幅画!

(生:应该是“连绵不断的画卷”,书上也是这么写的!)

师:你们说的没错。可用画来形容眼前的美景,也没错啊!

(师作迷惑不解状)

生: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特点很多,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哦?这些特点都是孤立开来的?

生:不是!它们应该是浑然一体的!

生:因为这里的山很多,这里的水很长,这样的景色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说不尽道不完。所以要用“连绵不断的画卷”来表达。

师: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从桂林城到阳朔,航程有80多公里,这一路的风景怎是一幅画所能画完的呢?

(出示小黑板:“连绵不断的画卷”)

能把它读好吗?

(生读得有声有色)

师:难怪作者赞叹──(多媒体映示相关文字)

生:“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当代著名作家贺敬之这样深情地赞美桂林山水──我们来一起合作深情地读读。

(多媒体映示《桂林山水歌》开头部分的诗句,师生深情吟诵)

师: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生: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师: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生: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师:水几重呵,山几重?

生:水绕山环桂林城„„

师:是山城呵,是水城?

生:都在青山绿水中„„

师:同学们,诗很美,课文中的语言也同样很美!让我们好好地读读课文的最后一段,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

(生各自练读,指名配乐朗读,根据画面提示试背)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真想由衷地赞叹

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四、总体升华

1、同学们,桂林美景83千米,一幅多么宏伟的连绵的画卷啊,可这83千米,在我们伟大祖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国土上,她又是多么微不足道啊,我们的祖国美丽的山河又何止于桂林山水啊!同学们,让我们为我们伟大的祖国而自豪吧!

2、山峰蜿蜒重叠,江流曲曲弯弯,听,顺着水流又飘来了好听的山歌:

常山歌,这边唱来那边和„„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这堂课。

五、选择性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在书上画下来,抄在本子上。

2、阅读有关描写“大海”“西湖”“泰山”“香山”的文章,并把你最喜欢的一段摘抄下来。

篇3:桂林山水2课时教学设计

三台乡中心学校

赵伟

一、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有感情地朗读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桂林水和山的特点;(重点)

2、有感情地朗读优美词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难点)

三、预习要求:

1、用“——”画出描写桂林山和水的句子,读一读,想想桂林的山和水有什么特点。

2、画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读一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桂林山水,可以用那些词语来描述桂林的山和水?

2、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作者文中描写的桂林山水,去领略作者给我们带来的神奇吧!

(二)明确学习目标:(反思明确)

过渡:我们看到的插图,让我们感受到了山和水的美,那在作者笔下,它又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细细品味。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一】出示学习要求一: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体现漓江水的特点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漓江水的特点。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A、谁能简单概括漓江水的特点?﹙静、清、绿﹚师板书小结。B、你是从文中那句话感受到的?﹙抽生读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谁能比他读的更静?更清?更绿?全部齐读﹚

C、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不在流动。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

漓江的水真清啊,请得可以看见。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这就是漓江的水,这样的水静得?清得?绿得?品读第一句话。在这样的水上,你能感觉到画中的小船在前进吗? 品读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在体会桂林水的特点时,你是用什么方法来感受到的呢?【板书 找重点句子】

过渡:同学们,桂林的水太美了,但看着眼前的这幅美景,如果桂林只有水,你还能说它美吗?﹙生,不能﹚对,桂林除了水美,其实还有山美。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看一看吧!【二】出示学习要求二

1、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找重点句子的方法,概括出桂林山的特点,读一读相应句子,读出自己的感情。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效果。

A、抽生说桂林山的特点,师板书。(奇、秀、险)

B、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像、像。

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像 的,像 的,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C、同学们,文中是怎么描写泰山的?用一个词来说是(峰峦雄伟),但它却比不上桂林山的险,它险得。。。

同学们,文中又是怎么描写香山的?用一个词来说是(红叶似火),但它也远不及桂林山的秀,它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其实,桂林的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奇,像老人,像巨象。D、师提示,出示中心,对,前边我们看到了桂林的水美,现在我们又感受到了桂林的山其实更美,这样水美、山美、如果你再次看插图,用一句话来形容,你会怎么说呢? 引出“桂林山水甲天下”品读课文第一段。

【三】品读课文第四段,升华情感。

既然我们领略的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你能带着这样的情感,去有感情的朗读第四自然段吗?

如果让你来概括现在游览桂林山水的感受,你能说了吗? 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同学们,其实,不仅仅是桂林的山水美,我们的家乡也很美。那一片片核桃树,早就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请你写一写。

五、当堂训练。

1、仿写句子

家乡的核桃树真 多 啊,多得。家乡的核桃树真 啊,得。

家乡的核桃树真 啊,得,好像。

2、运用上比较的句式,把家乡的核桃树写的更完整。

我看见过 的,欣赏过 的,却从没看见过三台这么美的核桃树。

六、课堂反思。

同学们,这节课上,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呢?我们来回顾一下(出示学习目标),在学习桂林山和水的美,我们采用了什么方法呢?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来形容桂林的山水,你会怎么称赞呢?现在让你乘坐小船游览桂林,你会觉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七、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静

水 清

绿 舟行碧波上

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 人在画中游

山 秀

篇4:2桂林山水b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中优美词句,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有关桂林山水的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谁能为大家背诵几句?(1、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2、峨眉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桂林山水甲天下。)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现在让我们荡舟漓江,仔细观赏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

二、品读感悟 畅游山水

师:在上节课的阅读中,很多同学被桂林的美景深深吸引了。谁能说说课文的哪部分写得最精彩?(山、水)老师赞成你的想法。

(一)观赏漓江的水

师:我们先来观赏漓江的水(板书:漓江水)。播放漓江水的风光片。谈谈漓江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来讲。

师:同学们眼中的漓江美不胜收,作者笔下的漓江水更是独具丰韵。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并思考:“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板书:静、清、绿)播放漓江的水静、清、绿特点的风光片。

师: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关联词,就可以组成一句话?(同桌交流)(1、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

2、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

师:其实这句话就是这段的主要意思。这样概括地写,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

师: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形容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静静的,清清的,绿绿的。)

师: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一些,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该怎样组织排列?(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

师:这样写,语气是加强了,但是漓江的水静得怎么样,清得怎么样,绿得怎么样,读者能感受到吗?课文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一读?

师:在感叹句的后面补充说明,这样写就很具体了,而且给我们美的感受。同学们,你能读出那种美吗?出示漓江的水图。“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那是一种怎样的意境?我们眯着眼,看着图画想象一下,漓江的水怎么静,你们看见漓江的水在流动吗?(看不到,好静啊!)师读生跟读。

师:你们往下看,仿佛看到了什么?师读,生读。

师:现在让我们抬起头,放眼江面,漓江的水该有多绿啊!书上打了个什么比方?“翡翠”就是绿色的玉石,这块玉石上有斑点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无瑕”“瑕”指玉石上的斑点。)看得出同学们特别想用声音再现漓江水的风姿。师读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

师:欣赏了你们的朗读,我觉得漓江水美得生动,美得具体,美得形象。为什么会有这种效果吗?(表达方法上:作者恰当运用了排比和比喻修辞方法。)老师为你竖大拇指。的确如此,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恰当的排比读起来语气更加强烈。请女同学读第一分句,男同学读第二分句,齐读第三分句。

师:读了这段话,我觉得作者已经把漓江的水勾画得淋漓尽致了,为什么还要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师:大海的雄伟壮丽,西湖的宁静柔和。都无法与漓江水相媲美,这样写更突出了桂林的水甲天下。谁能读一读这句话?作者先说没见过漓江这样的水,然后抓住特点具体介绍,在今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这样布局谋篇,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

师:学了这段我不禁赞叹:真静真清真绿漓江水。(板书:三个“真”)

(二)观赏桂林的山

师:桂林的水美,山更美,请同学们默读第3段,思考: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还有哪些疑问?(板书:桂林山)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板书:奇、秀、险)

师:桂林山的特点,课文是怎样写的?(运用排比句和一连串的比喻“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写出山的奇)还会像什么?随着你们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事物。

师:你们看桂林的山,姿态各不相同,变化很多这就叫“形态万千”。播放桂林山“奇”图。这一座座形态万千,奇特的山峰,分开排列叫什么?(奇峰罗列)。奇峰罗列,各不相同,好像从地上拔起来,就叫拔地而起。作者从山形实现了“奇”。请女同学看图片,男生齐读这一分句。

师:可爱的男同学啊!你们太了不起,都把文字读活了,一个个文字仿佛一个个跳跃的生命。课文是怎么写“秀”这个特点的?读出秀美的感觉。女生读。作者体现山的 “秀”是从山色入手的。在桂林也有很高的山,陡峭的山峰非常险峻,书上说“危峰兀立”这个“危”是什么意思?是“危险”的“危”吗?字典里有三种解释,选择哪一种恰当?

1、不安全;

2、损害;

3、高的,陡的。

师:这些形态万千的奇峰中,有许多怪石叠在一起,这就叫“怪石嶙峋”。面对这样险峻的山峰,不用说零距离接触,就是老远望着它也会叫人心惊肉跳。你能读出那份险吗?

师:关于“山”这段还有哪句话没有谈到?“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用这句话烘托出桂林的山甲天下。我们用声音再现这甲天下的桂林的山吧!师读第三段的第一句,男生读“奇、险”句子,女生读“秀”句子。

师:这真是好奇好秀好险桂林山哪!(板书三个“好”)

三)山水合一 景色宜人

师:游览了桂林的山,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吗?(让你感觉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师:你与作者产生了共鸣,同时也道出了大家的心声,齐读第4段,用心体会作者那强烈的感受。

师: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仿佛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教师一边有感情地朗诵,一边板画山、水、云雾、竹筏。(师随手为“真静真清真绿漓江水”和“好奇好秀好险桂林山”勾出框)这是什么?(对联)缺什么?(横批),横批一般几个字(四个)展示你的文采的机会到了,添横批。

师:现在什么都在改革,咱们对横批也进行一次改革,几个字都可以。

师:桂林是闻名遐迩,令人神往的游览胜地,老师准备了一组图片,请同学们领略它的独特风韵。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表达你此时的心情,就一句话,发自肺俯的!(1、桂林山水,真是人间仙境啊!

2、桂林山水,风景如画。

3、啊!风景秀丽的桂林,我爱你!

4、的确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5、桂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我多想永远与你想伴哪!

6、桂林的美景,令我陶醉,令我痴迷,令我心旷神怡!

7、我爱你桂林,我赞美你桂林!

8、桂林太美了,我做梦都想去。

9、桂林山水要多美有多美!

10、桂林山水真是美不胜收!

11、桂林山水你是祖国锦绣河山的典范。我为你骄傲。)

师:让我们牢记这副对联,把桂林山水的美永远留在心中(齐读对联)。

板书设计:

桂林山水

好奇好秀好险桂林山

天下第一

篇5:2桂林山水b案

灞桥区东城第二小学

张 碧 【课 题】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一单元第2课《桂林山水》。【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桂林山水之美,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二是通过品味词句,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并从中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学情分析】

这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游记,教学时既要让学生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还要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使情和景的自然结合贯穿始终。四年级孩子对于学习写景的文章已经有了一定的体会,但因为年龄的局限、空间的局限,孩子们无法真正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因此在课堂上,我运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解、引导和多媒体课件来使孩子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从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现在的孩子一直学习语文,但常常遇到作文退缩,或虽写出作文,言语苍白,不够生动。而这篇文章文质兼美,是指导孩子写作的好契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同时,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说一说、写一写(即“小练笔”),以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渲染下,在教师声情并茂的言语引导下,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想象,体会文章所描写的桂林山水的独特之美。在学生各种形式的朗读中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并从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在“说一说”、“小练笔”活动中,学习运用作者的表达方法,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教学目标】

1.使孩子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孩子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风光,培养孩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运用相同的句式写作。【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独特之美。【教学难点】

1.培养通过丰富想象、反复朗读来体会作者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运用相同的句式写作,逐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课

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想象体悟法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提示“木”做偏旁时书写注意事项)。

二、整体感知桂林山水美景,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多彩。

1.播放桂林山水视频,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感知桂林山水美景。

(设计意图:课堂开始播放桂林山水美景图片,伴着悠扬的乐曲,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孩子对桂林山水有了整体的感知,并对后面的学习课文,产生强烈的兴趣。)

2.朗读课文词语,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丰富多彩。

(设计意图:词语归类学习,让孩子初步体会了作者表达的丰富性,积累词语,对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帮助。)

3.指导“澜”的书写,回忆汉字字型记忆方法、书写规则。

三、走进文本,感悟漓江水之美、山之美。

1.感悟漓江水之美。

(1)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学生读文,画出描写漓江水的句子)

(2)汇报交流,教师结合孩子的汇报引导学生体会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喜爱之情。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漓江的水静?该怎样朗读呢?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漓江的水清?引导学生想象,进行说话练习。(播放音乐,师:此时,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荡舟于漓江之上,青山绿水,美不胜收。低下头,我们看见了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可以看见……可以看见……)

从“无瑕、翡翠”感受漓江水绿,感悟作者的赞美之情,体会作者用词的丰富多彩。

(3)总结,激发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积累语言,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小结学法----“四读学习法”:初读、精读、悟读、诵读。

3.出示学习提示,小组合作自学第3自然段,感悟山之美。

(1)读“温馨提示”。

(2)小组合作学习第3自然段,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教师补充“象鼻山”的传说,感悟山的“奇”,进行说话练习。)

(4)朗读体会。

(设计意图:“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这一环节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由扶到放”的过程。)

四、以读代讲,体会山水交融之美。

1.齐读第四自然段。

2.质疑:如何理解“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五、总结全文,了解文章结构(总-分-总),体会文章表达特点。

六、学习致用,练笔模仿: 请同学们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练笔:

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清得(),清得()。

桂林的山真奇啊,奇得(),奇得(),奇得()。

世园会的花真香啊,香得(),香得(),香得()。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离不开语言文字的训练。在这个环节中,巧借文本,有意识地在课堂上为学生搭起了写话的平台,这样既帮助学生走进文本,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拓展研读,感受文化。

1.阅读《浓碧》,懂得多种形式描绘同一景物的特点。

2.阅读其他文人墨客游览过桂林以后留下的足迹,再次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魅力。

(设计意图:再次了解关于桂林山水的作品,让学生对桂林山水有了更多的了解,更深的向往,同时体会到了同一事物可以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

八、布置作业,延伸课外。

1.阅读《徐霞客游记》,感受我国大好河山之美。

2.仿照本文的写法写一写你喜欢的地方。

(设计意图:新课标倡导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这里推荐相关资料,就是要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板书设计】

2、桂林山水

(总)

甲天下

(分)

水:静

绿

比喻

(总)

(设计意图:板书紧扣教学重点,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一目了然。)

山:奇

排比

篇6:2桂林山水b案

吉水县城南小学刘云明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

3、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品味,感受桂林山水之美,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总结——达标检测

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1、播放多媒体课件情景导入:

2、桂林山水

2、明确学习目标:①认识8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玩耍、无暇、波澜壮阔”等词语。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自主学习

1、先自主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再对子交流学习重点词意思。

无暇、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峰峦雄伟拔地而起

3、分小组展示课文中的生字词,学生进行学习。其它小组学生进行点评

三、合作探究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下面问题:

桂林山水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我理清了文章的条理:课文先以_________________为总起句,概括了桂林山水的景色堪称天下第一;接着具体写了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桂林山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最后以_____________________诗总结全文,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桂林山水的赞美之情.四、拓展总结:略

五、达标检测

1、看拼音,写词语

wúxiápāndēngtàishānluò tuo

()()()()Píng zhàngbō lán zhuàng kuòfēng luán xióng wěi

()()()

2、这篇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第二课时

一、导入明确目标

1、激情导入,出示多媒体课件。

2、明确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②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能试着仿写。③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自主学习

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试互背课文。

三、合作探究,出示多媒体课件。

1、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①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你想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2、展示交流:静、清、绿。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写法。(出示多媒体课件)

3、展示点评:让生试着用先感叹再描述的句式,说说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4、教师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情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5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小组合作探究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和桂林山水的特点,6、指一小组有感情地读第四自然段,其余小组同学闭眼想象这幅画卷描绘的景象,教师适时点拨,小结全文,升华主题。

7、分小组有感情朗读、引导背诵全文,深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好。

四、拓展总结

1、桂林的山水真美啊!同学们你们还知祖国的山水和她一样的美吗?

2、学了这篇课文你的体会是什么?

3、总结:这篇课文,按总分总的顺序,运用对比、排比、比喻的写法把文章写得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我们更应把这课学到的描写景物的方法运用到我们今后的写作当中去,让我们的作文写得更好。

五、达标检测

1、词语补充完整。

波()壮阔水平如()峰()雄伟

()地而起危峰()立奇峰罗()

2、请仿照例句为你熟悉的景色写一段话。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附:板书 总起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漓江水静、清、绿

山水分述桂林山奇、秀、险

篇7:2桂林山水b案

East or west, Guilin landscape is best.①

The scenery of Guilin is world-renowned.②

By water, by mountains, most lovely, Guilin!③

By water, by mountains, earth’s fairest, Guilin!④

Guilin’s water and mountains captivate the world.⑤

俗语道: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英语有一脍炙人口之:East or west, home is(the)best.(无the之版本更佳:强弱音规则相间,益悦耳也。)①译文显然聪明地活用了“名句效应”。—— 巧妙借名句盛誉,以利于上口传诵,何乐而不为乎?从诗意、从简练、从押韵、从上口等四方面看,能有哪一条可超过上述第 ① 条的?—— 而 诗意、简练、押韵、上口,此四因素一综合,不就“美”了么? 而与此四因素一比,译文② 未免苍白了。

至于译文③④,即使人说听来很像有点诗意,而且也才用7个词、也算简练,但遗憾谈不上押韵,且读来似有松散感,上口效果自然打折扣了; 再说,原文“天下”之意在译文③ 则全失、未“信”未“达”矣;译文④ 中,earth’s fairest 中的earth无疑原拟为“天下”,但字面意义似为“全球/全世界”或“大地上”,而若指“全球/全世界”是否可省去定冠词the?还有,fairest在该句中似是起某种表语用的“形容词最高级”吧,是否也可省去定冠词the?似乎值得商榷;(注:此与译文③的most lovely不同:most常可解释为“非常”、而未必限于构成“最高级”。)又,用fair一词当是用其“美丽的”之义,但该词释义甚广,歧义不少,此处恐怕不能排除令人联想该词歧义“还可以的/尚算好的/中等的/一般般的。

还有译文⑤,欣赏其关键动词captivate(迷住、迷惑住、强烈感染/ 征服/ 逮捕):此句汉语的“甲”字手法甚高超!译法甚考人!在现今所见中文字面直译(verbal translation)之诸译文中,尚未发现能把“甲”字直接译得更有效者。不过,从译文全貌看,风格似偏呆板:“桂林山水”之译法表面看似忠实原文,实际上明显深受“源出语”局限;且虽说captivate the world 确把桂林山水的“美”效果译出来了,但“天下”译成theworld总似嫌欠策略。

上一篇:史文革——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下一篇: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