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

2024-04-26

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精选8篇)

篇1: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

古诗《春夜喜雨》诗意鉴赏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1、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2、乃:就。

3、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4、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5、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6、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7、俱:全,都。

8、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9、独:独自,只有。

10、晓:清晨。

11、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12、花重(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13、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

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

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

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

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

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

要是早晨起来看看,

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篇2: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xiǎo kàn hóng shī chù , huā zhòng jǐn guān chéng 。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古诗的意思诗意

译文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注释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发生:萌发生长。

发生: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红湿处:指有带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重:读作zhòng(重在这里的意思是:沉重。所以读作第四声。)

篇3:让古诗教学的课堂诗意盎然

在诗意的课堂中, 诗歌教学的目的在于陶冶学生的情操, 发展想象力, 我们评价学生阅读古诗词的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诵读积累诗句的情况, 考察他们理解诗句、感悟情感的能力。也就是说, 我们的教学, 应该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自能读书上下工夫, 让古诗教学的课堂充满诗意, 以审美的精神塑造课堂, 使古诗教学的课堂成为美化人生的东西。笔者认为, 古诗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开放预习, 激发兴趣

许多教师都有这么一种体会, 多数孩子课前有看课外辅导书的习惯, 而且都是直接将教辅书上的答案搬到课堂, 这样会影响课堂听课效果, 许多学生认为有了答案就不需听课, 更无需动脑筋。所以许多教师大声呼吁, 不要让孩子课前看那些所谓辅导书, 这是事实, 但是显然这种呼吁是毫无效果的。由于各种原因, 教辅书不但没有少出, 反而越出越多, 购书的孩子和家长也越来越多。我也曾经为课堂上学生总是背诵那些现成答案, 答题毫无自己的观点而苦恼过。但后来我认识到, 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 教育现代化的普及,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为丰富多样。他们所获得的信息甚至可以成为我们教师教学准备的补充。因此,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 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恰到好处地将课外资料补充进教学, 既能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为学生感悟的诗中语言文字提供帮助, 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还能让我们古诗教学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我经常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的学习资料, 并允许将资料在课堂上介绍。开始时不少学生还是习惯将资料暗藏在抽屉里, 需要时偷偷瞄上一眼, 但随着我不断地鼓励, 他们查阅资料的兴趣越来越高, 每到上课, 总有人抱着厚厚一摞课外书, 以备上课时查阅。这样做的好处有很多, 首先是学生学会了使用各种工具书, 也懂得从各种渠道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料:有上网, 有剪报, 有上书店图书馆, 还有向亲戚朋友借阅, 平时看书也养成了做笔记的好习惯, 对于他们终生学习经历来说, 这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其次, 课堂上也节约了时间, 一节课的容量大大增加, 学生很容易就查阅到的诸如古诗的解释之类的就可以少花时间, 就可以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知识的迁移、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上。此外, 学生受到了鼓励, 有了成就感, 学习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

二、重视感悟, 轻于分析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却走进了片面追求逐字讲解的死胡同里, 古诗教学更是如此。将某些奉为经典的鉴赏辞典的观点灌输给学生, 教师怎么教, 学生就得怎么答, 不许越雷池半步, 而忽视了学生是有独立情感的个体, 有些课即便为教师借用朗读、音乐等情景渲染的手段, 其内核也不过是教师将答案圈定范围, 让学生在既定范围中按指定的要求回答。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我有这样一种领悟:教师是一位教学过程的传道者, 但是随着经历的丰富, 他对于同一个文本解读也存在不断重读和重解的过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教师也应该是个学习者。教师尚且如此, 学生正在身心成长阶段, 更应该是个不断进步的学习者, 应该允许有不成熟的观点。如果把字句的分析强加于学生, 变成一种思维的机制, 那么学生就失去不断进步的能力。

小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少, 过多地讲解诗意, 容易降低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要让学生爱学古诗, 我们就要抓住古诗的意境美这一大特点, 通过把诗中语言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体会结合起来, 要让学生进入诗境, 让学生在感悟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的基础上, 披文入情, 领会诗人的真情实感, 才能理解古诗的内涵之美, 并从中学习、积累、运用语言, 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1. 诵读悟情, 不求甚解。

诗意的古诗课堂教学强调的是“不求甚解”, 就是说我们不能通过注释等方式来讲解字词, 将意思强加于学生, 要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字词, 要让学生掌握通过诗句的前后联系理清大意的方法。借助插图, 采用多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意境, 理解字词, 往往能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回乡偶书》这首诗生字词上的难点之一便是“鬓毛衰”。什么是“鬓”?什么是“衰”?字典中“鬓”的意思是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 而“衰”则是疏落、减少, 把这两个解释直接告知给学生是行不通的。而本课的插图中的诗人, 两鬓斑白、年老色衰, 与身边的儿童形成鲜明对比, 能让学生一看插图便可得知图中谁是诗人。因此, 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离开家乡这么久, 诗人一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吧?快看看课文插图, 哪一位是诗人?你怎么知道?”生示意图中两鬓斑白的老人———他看起来很老了, 比较像80多岁的人;他背是驼的;他的头发白了。这时, 我再让学生找找诗人在诗中形容诗人的外貌的是哪三个字, ”学生快速指出“鬓毛衰。”这时再提问“谁知道鬓毛在哪?图上怎么表现出‘衰’呢?”这样把图与文结合起来学习, 虽然没解释字义, 但学生透过插图, 其义自现, 教师教得轻松, 学生也学得愉快。

由于古诗所描绘的事物内容与今天相去甚远, 用词习惯也不尽相同, 会对学生感悟诗的内容造成一定的障碍, 教师可以让学生查阅资料, 可以提供教师所收集的实物、照片、图画, 可以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实际, 进行适时的引导和解释。例如教学《静夜思》, 如理解“霜”, 让孩子想想冰箱冷冻室里白白的东西, 告诉他们这就是“霜”。如诗文后两句, 我通过让孩子边读边做动作来理解“举”的同时, 让他们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区别“举”和“抬”, 明白这两个字虽然动作相同, 但是内涵是不同的, 从而加深理解感悟到李白这时心情的沉重、难过。

古人读书入情处, 就摇头晃脑, 其实是大有道理。古诗自有其规定的声调节奏, 读破句就不能准确解其意, 教学过程中若养成随诗的节奏自然摇动上身, 于解诗悟情是大有益处的。如果学生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背诵古诗, 那么也就“不会作诗也会吟”了。因此, 古诗教学的“不求甚解”, 除了要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 还要重视学生的朗读, 让学生在朗读中体验情感, 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 让学生读出不同的感悟。可以说古诗教学, 诵读是关键, 悟情是基础。例如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举头望明月”, 就会“低头思故乡”, 这时引导他们参照其他诗句进行理解, 就让他们读读“月是故乡明”、“共看明月应垂泪”、“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乡有明月, 千里照相思”、“万里归心对月明”, 其意就会自明。

2. 无拘无束, 情动辞牵。

让古诗教学诗意盎然就是要将古诗课堂创设成学生情动而辞发, 披文以入情的精神家园。在这样的课堂中, 教师就不能够设下太多学习的要求, 要引导孩子在反复诵读的美好时光中, 用自己的理解去感悟诗。让学生随着情感的积蓄加深, 自然而然地产生在吟诵中抒发自己的情感, 达到“情满而自然溢出”的境界。而这时, 当我们看到从孩子眼里看到的诗的境界, 也许会忍俊不禁, 也许是会心颔首, 但我总是更经常感到意外之喜。

我听过孩子们将咏春天的几首诗联成一个动人的故事:春天到了, 柳枝绿得像丝带一样 (《咏柳》) , 诗人满心欢喜会友人, 希望与友人一齐游春, 却没遇上, 正失望之时, 一枝伸出围墙的红杏让人欣喜不已 (《游园不值》) , 回家路上见到一眼清泉, 蜻蜓立于才出水的荷叶尖上 (《小池》) , 禁不住要做一首咏叹春天的诗了;我也听过孩子们为牧童在黄牛背上究竟会唱些什么而争执不休, 并动笔为他写歌词 (《所见》) ;听过他们比较《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二诗, 为诗人的命运与情怀而唏嘘不已;我还听过孩子们诵读王昌龄《出塞》而追思汉代名将李广、李陵、卫青、霍去病, 向往他们过人的神武, 也为中唐边塞诗人们文采所折服, 为他们的爱国激情所感动……因此, 当我们把古诗课堂真正交还给孩子们时, 课堂会因为诗意而有了生命, 这时教师只要学会真心诚意地倾听, 就会感受到课堂上的诗情画意。

三、课后延伸, 更上层楼

由于现行课堂教学结构限制, 教师每课时的教学内容一定要在一堂课内完成, 教师教案的设计只是在该内容开课前预设, 学生对教学内容接受的难易程度, 会提出哪些疑难问题, 可能存在怎样的知识缺陷等, 都只能由教师根据平时了解学生的情况进行预设。这样的教学设计往往不能根据个别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因材施教, 而这一课堂教学的缺陷就有赖于课后复习进行弥补。因此, 课后复习在学习中有很重要的地位。课后复习应该是学生学文之后再一次的情感凝聚和提升。正所谓, “曲已终, 情未了”, 余音缭绕, 意韵绵长。

课后复习, 读读笔记固然重要, 但如果仅此而已, 则失去了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良好时机。真正有效的古诗学习不是随着课堂教学而结束的, 学生的问题也没有了, 而应该在教学之后产生更多更有价值的问题, 然后在课后复习中解决它们, 或者复习时再产生新的问题, 在再次的教学中加以解决, 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我充分利用课后教学延长线, 开阔学生视野, 拓宽知识面。《七步诗》学后, 我的学生们看起了《三国》, 因为他们想知道曹操这样一个雄才大略之人, 为什么不叫他那个聪明绝顶的儿子曹植继承王位, 却让曹丕继位;几个学生为课本中“漉豉以为汁”中“豉”在其他几本书上写作“菽”而百思不得其解, 难道是哪一本书写错了, 但随着资料查阅多了, 他们知道了由于年代久远, 产生了不同版本, 这个问题的解决对他们今后学习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无疑要减少很多麻烦。

事实证明,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诗化古诗的课堂教学, 正是要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的动态系统中来, 在感受和体验中挖掘其潜力。将古诗的课堂教学交给孩子, 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尊重学生独有的感悟和个性化的理解, 允许学生对古诗进行多元解读, 让教学古诗的课堂变为一首诗, 变为一首充满孩子们求知热情与探索勇气的诗。

摘要:古诗是我国优秀文化的瑰宝之一, 学好古诗, 是我们母语学习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本文试图谈谈自己对古诗教学的感悟, 就是让古诗教学的课堂充满诗意, 以审美的精神塑造课堂, 使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的动态系统中来, 在感受和体验中挖掘其潜力。将古诗的教学课堂交给孩子, 让教学古诗的课堂变为一首充满孩子们求知热情与探索勇气的诗。

关键词:诗化课堂,自主学习,自能读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 2001.

[2]叶圣陶.叶圣陶作品集[M], 1894-1988.

[3]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 1969.

[4]梁大中.赞可夫的教学原则与理科教学改革[J].湖北大学学报, 1996 (6) .

篇4: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

杜甫在四十五岁至四十八岁期间,遇上了安史之乱,他历经艰险,国亡家破,只身逃出长安。由于他巅沛流离,深入生活,投入实际斗争,才写出了“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达到现实主义的顶峰。四十九岁以后,他展转到达成都,在成都西郊盖起一座草堂,定居了多年。在这里,他曾躬耕南亩,种树培药,和农民往来密切,学到不少农业知识,和农村生活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并和农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所以他的作品带有较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而他在成都居住的第三年写下的《春夜喜雨》一诗则集中表达出他的农民情怀。

我国古代的农业是靠天农业,具体讲就是雨养农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雨水是不是下的适时,是一年中农业丰欠的关键。在士大夫眼里雨是和风花雪月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歌颂自然风光或抒发悲喜哀怨情感的素材,却很少和稼禾丰欠联想在一起,更不懂农时节气适时与否的重要道理。因此,大多数封建文人的诗词里都缺乏农民的情怀。而杜甫由于已和农民共同交往了多年,又亲自耕耘,懂得了雨水的重要,能喜农民之所喜,盼农民之所盼,所以他才能细微地刻画春雨的夜景,表达他和农民一样对春雨及时而降的喜悦心情。

首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对及时而降的春雨的赞美。犹如说“这雨真好啊,它懂得季节,刚开春农作物正需要的时候,它就下来了。真是一场及时雨啊!”这正是农民的心声。由于作者亲耕垅亩,知道作物正需要雨水滋润,自然对这场春雨的好处有切身体会和农民有着一致的思想情怀。这种情怀在其他诗篇中也有体现,只要对农作物生长有利,即使是大雨,自己的茅屋漏了,他照样喜悦:“敢辞茅苇漏,已喜禾黍高。”(《大雨》)但久雨成灾时,他却遏制不住内心的忧虑甚至愤怒:“吁嗟呼苍生,稼穑不可救。安得诛云师,畴能补天漏。”(《九日寄岑参》)正因如此,诗人起句就满怀喜悦之情,独具匠心地把春雨写成有情之物,好象它是了解人们的心愿而下的,这种拟人化的手法不仅把雨写活,使其更有生气,而且显得新颖,极富感染力,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这种作用就不是直述和一般比喻所能表达的了。

颌联“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进一步抓住了春雨的典型特征和细节,传神地刻画了入夜春雨的随风飘落和滋润万物。毛毛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飘入夜空,无声无息的滋润着万物。不难想象这时的杜甫正坐在草堂里谛听着、品味着,似乎这毛毛细雨也正在滋润着自己的心田。淅淅沥沥的春雨点点入地,是农民最喜爱的降雨形式。它既有效地润溉着稼禾,又不至象急雨那样打碎嫩叶,板结土地,流失肥料,冲毁田埂,有百利而无一弊。这怎能不叫“喜雨”呢。杜甫正是这样想农民所想,爱农民所爱,心里在不住地念叨着“今年一定是个丰收年景啊!”

正是这场春雨引起的喜悦心情,激发了他那“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雕细琢的创作激情。于是他笔走龙蛇,既是“随风”、“潜入”;又是细雨濛濛,“润物”、“无声”。“潜”、“润”二字真是千锤百炼,精彩至极,生动地表现出这有情的春雨,在夜阑人静之时随风飘来,润泽万物的情和状。既有春雨特有的动态描绘,又刻画出春雨润物的鲜明形象,真乃传神之笔。

颈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承接颌联从听觉方面描写春雨,进一步又从视觉方面对春雨作深入勾画。细雨濛濛,乌云笼罩四野,一片漆黑之中,田野小径看不见了,只有远处江中的一点渔火在闪耀,显得格外明亮。这是一幅生动的春郊夜雨图。唯其大块漆黑,才更显一点渔火之明;也唯一点渔火之明,才更衬托田野之黑。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和反衬的手法,不但增强了诗的意境之美,而且也显得天愈黑,夜愈静,风愈轻,雨愈细,濛濛淋淋,浸浸润润,庄稼在夜雨的爱抚下正在悄无声的嫩嫩的成长。杜甫看着这夜雨景色,感到无比的舒适和喜悦,他似乎透过独明的渔火,看到了田野的庄稼正在舒枝展叶绽蕾开花。

于是他自然地写出了尾联“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他在漆黑的雨夜已想象到这场春雨后的可喜景象了。在春雨的浸溉下,庄稼、花木都洗去了灰尘,花蕾展开了,浸湿了,显得更红更艳。诗人在这里用“借一斑以窥全豹”的借代手法,着力写一夜春雨滋润万物之功效。从一花怒放到百花盛开,由近及远,由花园到田间,由城内到原野,都展现出一片勃勃生机。尾联极富启发性,诗人从听雨、看雨到展开想象的羽翼带领读者在广阔的天地里翱翔,让你也和他一起品味着企盼着这场春雨带来的好兆头。于是尾联无形中收到了“咀嚼不尽”、“余音袅袅”之妙,使你和诗人一起分享着愉悦的喜雨情怀。

篇5:春夜喜雨的古诗主题

活动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感悟诗歌内容,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感受春雨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幼儿有韵味地诵读古诗。

活动准备

图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未成曲调先有情

1、歌曲导入

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师导:春姑娘已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落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

春雨在古代被称为“喜雨”,唐代大诗人杜甫就写了一首《春夜喜雨》。今天,我们就跟随大诗人杜甫一起走进盛唐,去感受那场《春雨》。

2、观看flash,欣赏古诗的意境美。

二、初读古诗,拼读字词

1、听师有韵味地诵读古诗。

2、借助拼音练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标画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识字练习:“哎呀,只顾着玩,字宝宝该回家了。你们谁能把字宝宝安全送回家?”把字卡贴会回古诗中。

4、课件出示,指导朗读。

三、理解诗意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练习读,努力把你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读出。

2、配乐展示个性读。

篇6:《春夜喜雨》的古诗朗诵停顿

《春夜喜雨》的朗诵停顿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翻译

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春夜喜雨》赏析

《春夜喜雨》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杜甫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杜甫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杜甫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杜甫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杜甫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杜甫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杜甫听出来的。杜甫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杜甫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其无限喜悦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生动。中唐杜甫李约有一首《观祈雨》:“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和那些朱门里看歌舞的人相比,杜甫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自然也是一种很崇高的感情。

《春夜喜雨》改写作文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刚翻开课本,就进入到了古诗词的怀抱……

通过有感情的读,我知道了杜甫的这篇首诗写的是“雨”,杜甫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杜甫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花儿在接受春雨的滋润后那欣欣向荣的景象。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杜甫的喜悦之情。而且,这首古诗用了雨前、雨时、雨后的写法,其中,雨时写的最多,描绘了下雨时外面的景色和作者发生的联想。

篇7:春夜喜雨古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夜喜雨》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居住时所作,创作于公元761年。该诗体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其中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绘声绘形,是一首入化传神,别具风韵的咏雨诗,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全文翻译

好雨似乎领会人意知道季节变化,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田野的小路和空中的云彩都是那样漆黑,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等到明天拂晓看看被淋湿的花朵,整个成都都显得沉甸甸的,那红花一定更加迷人。

文学赏析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

颔联写雨的“发生”,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中“潜”、“润”、“细”等字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春天的雨,一般是伴随着和风细雨地滋润万物的。然而也有例外。有时候,它会伴随着冷风,受到冷空气影响由雨变成雪。有时候,它会伴随着狂风,下得很凶暴。这时的雨尽管下在春天,但不是典型的春雨,只会损物而不会“润物”,自然不会使人“喜”,也不可能得到“好”评。所以,光有首联的“知时节”,还不足以完全表现雨的“好”。

等到第二联写出了典型的春雨──伴随着和风的细雨,那个“好”字才落实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如果有意讨“好”,它就会在白天来,就会造一点声势,让人们看得见,听得清。惟其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它才选择了一个不妨碍人们工作和劳动的时间悄悄地来,在人们酣睡的夜晚无声地、细细地下。

雨这样“好”,就希望它下多下够,下个通宵。倘若只下一会儿,就云散天晴,那“润物”就不很彻底。诗人抓住这一点,写了颈联。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尾联是想象中的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万物之一的花,最能代表春色的花,也就带雨开放,红艳欲滴。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浦起龙说:“写雨切夜易,切春难。”这首“春夜喜雨”诗,不仅切夜、切春,而且写出了典型春雨的、也就是“好雨”的高尚品格,表现了诗人的一切“好人”的高尚人格。

篇8:古诗《春夜喜雨》的诗意

一、诗意情境, 走进诗歌

所谓情境实质上就是一个富有形象感, 充满感情色彩的场景或氛围。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 生活阅历浅, 表象储备贫乏, 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此, 创设合适的情境, 对于帮助学生走进诗歌, 从而理解诗歌大有益处。

(1) 利用自然情景, 营造课堂氛围。古诗《春晓》《咏柳》《山行》等自然特征明显, 比较形象, 因而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这一特征, 营造出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比如《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诗歌季节性明显, 生动形象。在学习之前, 我把学生带到春风吹拂的柳树下, 充分发挥自然情景的认知教育功能, 让学生迎着和风, 站在柳树旁, 抚摸着柳叶, 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情景中, 走进诗歌, 为课堂上的教学营造了自然惬意的课堂氛围。又如理解“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通过展示红叶图片, 唤起了学生心中“红叶似火”, “红叶像天边的火烧云那样鲜艳, 那样壮观”, “红叶像喝醉了酒似的姑娘, 多么娇艳”等等形象, 充分领略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绚丽景致, 体验到了诗人对秋天热烈的歌颂与深沉的爱恋之情。

(2) 结合生活情景, 奠定感情基调。李绅的《悯农》、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等诗是通过描写生活的某一情景来抒发感情的, 教学时可以通过结合生活情景, 为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奠定基础。如《悯农 (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在导入新课的时候, 我问学生:“你们看到过在烈日下劳动的农民吗?”“看到过。”“辛苦吗?”“辛苦!”“怎么个辛苦法?谁来说说。”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 自然而然地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 产生了粮食来之不易的想法, 从而奠定了本课的感情基调。又如教学《游子吟》, 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十分典型的生活细节———老母牵针引线为临行的儿子缝补衣裳, 揭示了母爱的伟大。诗歌语言朴素而内涵深厚, 动人心弦。导入新课前, 为了引起学生的共鸣, 我问学生:“同学们, 你们身上的衣服一般是谁给你们买的?衣服脏了谁帮你们清洗?衣服掉线了呢, 又是谁给你们缝补?”当学生从一个个平常而充满了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中引起对母亲的种种回忆和感激时, 我适时吟咏“慈母手中线, 游子……”并揭示了课题。全诗教学进入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

3.运用多媒体, 引导学生入境动情

古诗教学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 为学生创设氛围, 引导他们入情入境。课堂上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 (1) 音乐烘托法。一首优美的乐曲, 能感染人, 愉悦人,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自然融洽地引入音乐的手段, 并使二者完美结合, 那么, 课堂教学将诗意流淌, 真正达到了以其之情, 动己之心的目的。譬如教学立意欢快的诗文时, 我配以一曲轻松活泼的音乐;学习反映离愁别绪的诗文时, 则播放一段哀婉低沉的曲子。在诵读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我配以《离别曲》这段舒缓、低沉的旋律, 让学生随着音乐旋律, 附和着、想象着, 在吟咏中进一步感受朋友离别时情深义重的情感。这有力地感染了学生, 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味诗歌的情感。当然, 在选取乐曲时, 必须使音乐的色彩、节奏等同课文的审美意象相协调, 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走进诗歌, 领略诗歌, 把古诗深深地印于脑海之中。 (2) 画面激趣法。在浩如烟海的古诗中, 描述自然风光和生活情境的诗文为数很多, 教学此类诗文时我常配以优美的大自然画面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 如教学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 伴随着悠扬的乐曲, 我一边绘声绘色地描述, 一边引导学生观察幻灯片, 学生们被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和豪迈的气势深深震撼了, 不由自主地进入了我创设的情境之中。这种如梦如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潜在的想象力的驰骋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调动了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诗意朗读, 理解诗歌

有的学生上学前就能背诵很多古诗, 但背起来往往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在古诗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背诵古诗, 是古诗教学的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可以更进一步地领会诗的意境, 诗的感情, 感受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1) 读出音乐美。诗歌原来是用于唱的, 是抒发人类情感的载体。尽管今人无法听到古人的歌唱, 但诗歌的节奏, 整齐的结构, 韵脚都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诗歌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 只有通过诵读才能体会出来。诗歌的节奏, 犹如进入古典诗词那个辉煌殿堂的“敲门砖”。不会诗的节奏, 就无法与诗人沟通, 沟通不了, 你就无法悟其境, 品其味了。在古诗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让他们多听范读, 然后在此基础上画出正确的停顿标记。一般来说, 五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一”或“二一二”, 七言诗的节奏是“二二三”或“二二一二”。诗词吟诵自有曲调, 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拨动学生的心弦, 触动学生的情思, 学生在反复的吟诵模仿中, 掌握朗读的要领, 了解蕴涵在和谐音律中的诗词之内涵。

(2) 读出感情。萧涤非说:“律诗本是一种具有音乐性的诗体, 诗人完成一首律诗, 往往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口吟出来的。对于一首律诗特别是像《秋兴八首》这样的七律的鉴赏, 更需要下一点吟咏的工夫。这倒不是单纯为了欣赏诗的音节的铿锵, 而是为了通过抑扬顿挫的音节来更好地感受作者那种沉雄勃郁的心情。”这虽然是针对律诗的特点而言, 其实何尝不可以看做诵读古代诗歌的共同特色?有的诗歌音调要缓慢、低沉, 像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缓慢低沉的语调有助于读出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盼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同情沦陷区百姓的痛苦生活;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 如《赠汪伦》强烈表达了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千尺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来指导朗读, 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读得其法, 文中的字句就会活起来, 文章整体也会更具形象性, 在潜移默化中, 读者就会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体验。

三、诗意想象, 感悟诗歌

诗是语言的艺术, 其善用含蓄、精练的语言表露诗人的感情。好的诗词都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之特点, 故要欣赏诗歌, 必须发挥想象、联想。如教学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时, 通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使影像、动画、声音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与诗人一起展开想象, 感悟诗歌所蕴涵的意境美, 由桃花盛开联想到“春江水暖”, 进而想象鸭群在春江中浮游嬉戏的欢快情景;由蒌蒿、芦苇联想到“河豚欲上”, 进而想象春天来了, 河豚也该逆流而上了……这样, 审美的主客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人和自然达到了最美的和谐。让学生在走进诗歌、理解诗歌时将精练的诗歌, 以诗般精美、流畅的语言, 加以丰富的联想、想象, 以多变的形式, 去书写出一篇篇优美的文章, 不但整体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培养了分析、写作等多方面的能力, 还能将诗歌理解得更加透彻。比如在学过《宿建德江》后, 有位学生就这样写道:夕阳西下, “我”慢慢地划着小船停泊在烟雾迷蒙的沙洲边, 阵阵江风夹着丝丝凉意袭来。“我”站在船头不禁泛起思乡的愁绪。放眼远望, 空旷的原野没有边际, 远处的天空显得比近处的树还要低。俯身近看, 江水清澈, 圆圆的明月离我那么近, 仿佛日夜思念的亲人就在身旁。这种诗意化的表达, 不仅让学生明白了这一首诗歌的意境, 还能让学生弥久难忘, 更重要的是他们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个人化的诗歌境界。

四、诗意延伸, 拓展升华

诗词教学应通过联系并赏读同类题材作品中的相关诗句, 去领略各有千秋的风格美。比如, 教读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歌写的是游子思乡情怀, 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当赏读诗中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时, 为体会作者的思乡情怀, 我让学生在记忆中搜寻写思乡怀亲的诗句, 学生找出的诗句有“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通过类比, 学生深刻体会到了诗人在异乡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的心情。同时, 让学生课后去采集、品赏诸多写思乡的诗句, 学生不仅感受到一腔愁绪经过不同诗人的点染, 变得情态各异、生动感人, 还使学生领略到古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延展互补, 学生扩大了知识面, 积累了知识面, 增强了对其他同类作品的品赏能力。

上一篇:2桂林山水b案下一篇:企业vi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