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2024-05-13

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共8篇)

篇1: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其显著标志就是“生存性”压力减弱,“发展性”压力凸显。进入新阶段之后,农村潜在的基本公共需求全面释放出来。为适应这个变化,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农村改革,为广大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已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

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着力解决民生

问题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改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84.27%的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短缺是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矛盾。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期盼,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的重

要目标。

《报告》显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提高收入是农民最亟须的三种基本公共服务,认同度分别达到70.8%、70%和63.7%;另外,农民对养老(46.7%)、就业(42.6%)、道路(39.8%)、农田水利设施(36.6%)的认同度也较高。由此可见,民生类与发展生产类基本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

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强农惠农力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大大缓解,农民对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总体评价较高。《报告》显示,86.5%的农民对中央出台的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感到满意或十分满意。

根据《报告》,11.5%的农民认为,中央惠农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作用明显,但同时有66.5%的农民认为,由于农资和其他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由此可见,要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支农力度。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根本上是体制机制问题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实际供给不足,除了与政府财政投入有关以外,在根本上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没有形成规范的分工和问责制,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指标的软化;二是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农机制,我国财政仍是经济建设型财政,大量财政支出投向城市;三是政府转型的滞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还普遍存在,没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2、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既需要财力支持,更需要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与财政体制,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发展现代农业,都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来不断扩大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在现行财政体制的约束下,应尽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央与省级政府应加快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保障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与能力相匹配。

3、农村公共服务自身运营机制的完善。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需要有合理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在公共领域存在失灵现象,所以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服务。要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互补性,形成井然有序、灵活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当前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来解决起点公平问题。农民和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角色,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平等。目前许多地方在探索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但若不解决农村和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就只能是形式上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权利平等问题。应从城乡制度统一入手,缩小城乡居民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推进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责任,把原来的学杂费规范地转换为中央、省、市县的政府投入,通过中央和省级政府进一步的经费追加,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建议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费用,原则上由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出。将乡村教师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对于贫困县,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增加转移支付规模,并通过制度化措施确保经费落实。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扶助、救助制度。加大审计和检察力度,杜绝挪用、占用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杜绝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回潮。

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逐步增加投入比例,稳定广大农民对政府长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预期。出台优惠政策,免除农村五保户、特困家庭的参合费,提高参合率。尽快建立医疗救助运行机制,增加财政投入,合理确定救助对象,提高救助效果。进一步完善保障办法,在保大病的同时兼顾常见病

篇2: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摘要:十七大报告的新论述: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 意义改善和谐社会

篇3: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一、社会建设、民生及其相互关系

(一) 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对社会整体的建设, 社会建设是我国各项建设工作中的重要一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事业、医疗卫生、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二是优化社会结构。建立同我国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 深化改革,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培育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三是完善社会服务功能。社会要和谐发展, 需要政府职能正确到位。四是促进社会组织发展。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

(二) 民生

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看, 所谓民生, 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 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等等。简单说, 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教育是民生之基, 就业是民生之本, 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这四大问题都是民生的基本问题。

(三) 正确处理社会建设和民生问题的关系

民生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它是一项伟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关注的民生问题入手, 加大物质和精神投入, 强化公共服务。首先, 我国政府从我国具体实情出发, 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其内容丰富, 涵盖的面很广。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其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作决策、谋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把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好, 努力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

二、加强新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依据和意义

(一)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是党执政理念的体现

1.把民生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贯穿报告始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发展成为“四位一体”的新格局, 把民生问题摆到了突出地位。不仅体现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也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改善民生和推进社会建设的高度重视和系统安排。

2.新疆作为祖国的边疆、经济落后地区, 它的发展牵涉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发展。没有新疆的全面发展, 就没有全国的总体发展, 全国全面小康的总体目标也就无法实现。实现新疆的跨越式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也是新疆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 是党中央对新疆工作的要求, 也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1.新中国成立后, 党中央先后对新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为新疆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新疆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也再次强调了: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民生连民心, 民心系全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新疆工作的历史, 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谋幸福的发展、奋斗史;中央针对新疆工作出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 充分体现出党和政府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和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

(三) 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正确吸取以往忽视社会建设的教训的必然举措

在发展中发现问题, 总结经验。经济发展, 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伴随诸多问题。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党中央之所以高度关注民生问题, 就在于改善民生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 它彰显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建设“的基本纲领的必然选择, 是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一个必然要求。

三、改善新疆社会、民生的对策

改善新疆社会、民生是一件关系国民生计的大事。工作千头万绪, 繁琐复杂。工作中需要全面调研、正确估计, 同时还需要全国人民一起踏实细心的完成。

(一) 确定总体发展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让新疆迎来了新机遇。“民生方面, 坚持以人为本, 群众第一, 民生优先的理念, 下决心解决干部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问题。”出台一系列重民生、促发展的举措。比如:全面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等等。

(二) 建立相应责任体系、加大监管力度等保障民生工程的顺利完工

1.建立工作责任体系。

把各项任务逐层分解具体工作人员, 明确工作完成的目标、时限和进度, 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到位、责任到人。

2.以“新疆效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

在项目审批过程中, 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 提高审批效率。并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 实施民生项目“绿色审批通道”。

3.下大力度保障工程建设资金。

如:落实学前双语教育、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廉租住房建设等工程中央补助投资;农村畅通富民、安全饮水、安居富民等大批项目补助投资计划。同时, 积极整合资金,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4.切实加大工程建设监管力度。

加强了民生工程建设项目的稽察、检查和督导, 为民生建设项目资金安全、质量安全、如期完工提供坚实保障。。

(三) 注重新疆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要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开发政策。据统计, 新疆贫困人口还有227万, 约占新疆农业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而位于新疆南部的贫困人口相对集中, 占全新疆八成以上。农民增收和居民就业极为困难。所以, 应对南疆三地州的特殊扶持力度, 促进当地加快发展, 逐步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值得注意的是, 自治区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所有政策措施、财政投入、项目支付都要向南疆三地州等困难地区倾斜, 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四) 充分利用并加强各地对新疆发展的援助

“目前新疆发展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制约, 仅靠自身力量短期内还难以解决。当前要通过对口援疆, 充分利用内地优势, 帮助新疆破解难题、释放潜力, 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把“输血”与“造血”结合起来, 也成了多方共识。

厚民生才能聚民心。加快民生工程建设, 必将使新疆各族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在加快发展促进和谐的征程中, 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新形势下加强新疆工作, 是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 是我国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部署, 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确保边疆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 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 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

参考文献

[1]张春贤.全力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DB/OL].中国新疆喀什政府信息网, www.kashi.gov.cn 2010-08-05.

[2]闫文陆.综述:民生工程不断启动新疆民众受益援疆项目[DB/OL].中国新闻网, www.chinanews.com 2010-12-09.

[3]胡仁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积极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工程建设[DB/OL].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网站, www.xjdrc.gov.cn 2011-03-30.

[4]陈德峰.九大突出矛盾制约和谐新疆建设[DB/OL].新疆天山网, www.tianshannet.com.cn 2007-01-31.

篇4: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扩大内需

【关键词】内需;民生;经济增长

引言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但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度较高,外部经济的走势对我国经济和进出口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贸易摩擦和涉外经济冲突也与日俱增等。由于出口导向型的中国经济对欧美市场的过度依赖,在欧美陷入危机、其消费和进口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必然会通过出口链条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增长。不仅如此,金融危机袭来之时,也恰是中国经济自身处于宏观调控两难抉择的微妙时刻。始于四年前的宏观调控,意在紧缩经济,为过热的经济增长降温,特别是降低投资冲动,控制通胀,从而使经济进入平稳可持续的发展轨道,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奠定现实基础。国内、国外两种力量叠加,通过外部需求的锐减和对国内投资需求的压缩,进而引致总需求不足,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严重冲击。最新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第四季度我国GDP的增长率已经下降到6.8%,2008年全年增长速度则下降为9%,比去年同期下降近3个百分点。面对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急剧下滑的严峻形势,中央实行了宏观调控政策的第三次转型,并且出台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把“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作为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大力开拓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由出口和投资推动向国内需求拉动转型,已经成为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语境下必然选择。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的“大国效应”也逐步显现出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卖什么,什么便宜;我们买什么,什么贵”。①相对于中国经济的总量而言,外需增长将不再是无限的,即外需增长的速度很难继续支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投入品价格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不断上涨,中国出口增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制约。靠外需支撑的经济增长经不起国际市场的风吹草动,只有以内需作为拉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国经济运行的安全。事实上,内需不足的问题早已有之。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我们就提出扩大内需,但是10年过去了,我国的国内消费占GDP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每年都有所降低。那么内需不足的根源何在,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所面临的内需不足问题,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话语。

1.现阶段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分析

1.1 社会公众的劳动性报酬在GDP中所占的比例过低,这是影响消费需求的根本性原因所在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报酬是目前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取得收入的主要来源。要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收入最关键。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城乡居民的收入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②但这只是从绝对量而言的,从相对量,即从社会公众的工资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近几年有不断下降的趋势。1989年,我国工资性收入占GDP的比例为16%,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2%。而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工资收入所占的比重则高得多。另外从工资占企业成本比重来看,我国是20%左右,美国等发达国家是50%到60%。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则从1994年的不到12%上升到2008年的20%左右。笔者并非想以此否认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抑或是否认保持国家财政收入适度增长的必要性,而是为了表明社会公众的收入增长速度并没有与GDP的增长或者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保持同步性,这是目前影响和制约经济主体消费需求的根本原因。

1.2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严重影响社会公众对未来的预期,进而影响消费需求

根据莫迪利安尼的财产终身收入假说,个人在工作期所取得的全部收入要在个人或者家庭的生命周期内进行平均分摊,以保持终身的消费水平维持不变。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条件下,社会公众出于安全和平滑终身消费的需要,必然会推迟现期的消费更多地进行储蓄以应付未来的“不虞之需”。自1998年以来,我国政府为了切实减轻国有企业的社会负担,实现了住房货币化、医疗社会化、教育产业化的改革,使得原先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水平虽低但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化为乌有。近几年以来的改革我们虽然致力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旧有的制度已经被打破但新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之际,必然会出现一些“制度真空”,影响老百姓对未来的预期,进而影响老百姓的即期消费需求。人民日报与人民网在2009年两会之前开展的“您最关注的两会热点问题”网上调查表明,反腐倡廉、医疗改革、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就业问题、环境保护、住房问题、教育公平、社会保险、司法公正位居网友关注度前十位。③其中有8项涉及社会保障体系问题。面对压在社会公众头上的医疗、教育、住房这“新三座大山”,消费者只能将已有的收入更多地用于“强制性储蓄”:经济主体储蓄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增值,而是为了应付未来经济不景气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即使利率再低,也无法有效地撬动消费。1997—2002年,在中国经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而陷入长达五年的通货紧缩的过程中,尽管一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98%,同时还加征20%的利息税,依然没能有效地刺激消费需求便是明证。

1.3 收入分配差距过于悬殊,使得中低收入阶层消费需求严重不足

经济学中所讲的需求包括两个方面:购买意愿和支付能力。由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占人口极少数的高收入阶层有着强大的支付能力,但购买欲望有限;即使有,更多地则是通过国外进口高档奢侈品来实现,难以实现对国内消费需求的推动;而对于低收入群体而言,他们有着强烈的购买欲望,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支付能力,也难以形成有效的消费需求。我国城市人口中的20%富人拥有金融资金的66.4%,而20%的穷人仅拥有金融资产的1.3%,从消费零售额看,2007年县和县以下10亿人以上消费品零售额仅占GDP总量11.7%,而县以上城市3亿人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占GDP总量的25.5%,按人均计算,相差10倍左右。④除了城乡之间及其内部所存在的巨大收入分配差距,一般竞争性行业与国有资产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是目前中国基尼系数进一步扩大的重要原因。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2008年我国反映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达到了0.47,远远超过国际公认的0.40的警戒线。正是由于收入差距的过于悬殊,造成多数财富集中于少数人的手中,大多数人需要消费,想消费但无能力消费,这才是国内市场消费比例甚低,内需难以启动的根本原因。而且在人均GDP水平不到3000美元的低收入国家出现如此巨大的收入分配差距,还会造成低收入阶层甚至连自己最起码的生存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因而这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有可能引发相应的社会问题。

1.4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过程中,以及消费环境的不安全也是影响目前消费需求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的消费结构正处于升级的过程中:从1980年代千元级的“老三件”,到上世纪90年代万元级的“新三件”,再转向目前几十万、甚至百万元级的住房、汽车。在社会公众的收入还没有达到新的消费水平的过程中,城乡居民必然会将手中的一部分收入用于储蓄积累,从而推迟了即期的消费需求。此外,近些年,各大媒体先后曝光的一系列诸如劣质奶粉、劣质粉丝、假酒中毒致死事件,以及影响极其恶劣的红心鸭蛋事件等等。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在2002-2008年6年中经媒体曝光并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食品安全事件高达17起。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引发出我们还能吃什么的疑问。事实上,食品安全事件仅仅只是中国目前消费环境的一个缩影而已。不安全的消费环境增加了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风险,必然会在相当程度上打击消费者的信心,从而影响消费需求。

2.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扩大消费需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必须在经济发展的(下转第43页)(上接第38页)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于促进消费需求,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加快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防止产生新的贫困人口,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要通过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继续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扩大农村低保覆盖率和保障水平等措施,大幅度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巩固和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另一方面,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大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切实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看到,我国完全有能力实行以国内需求为主的发展战略。我国人口众多,资源较为丰富,现阶段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提高及消费结构升级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和经济发展前景,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发展应当而且有能力实行以国内需求为主的长期发展战略。当然,以扩大内需为主拉动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不要外需,而要把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注释:

①沈明高.弱外需 强内需的政策选择[J].热点,2008.20.

②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 http://www.czxfw.gov.cn/07/02/19126.html.

③石国胜.八大民生 反腐倡廉最受关注[N].人民日报,2009-2-25(13).

④任玉岭.中国收入差距太悬殊导致内需难启动[EB/OL]. http://money.163.com/09/0316/06/54GNOLCS00251OB6.html.

参考文献

[1]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M].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

[2]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3]钱纳里.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 三联书店,1995.

[4]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4.

[5]林毅夫.中国奇迹[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闻潜.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5: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摘要】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改善民生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结合自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理解,通过分别对当前民生建设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改善民生与加强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改善民生的几个重要意义等若干方面的论述,阐述我对十八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理解。

【关键字】民生问题 改善民生 社会建设

一、改善民生成为社会建设重点的原因

首先,民生问题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提出并坚持的执政理念。作为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以人为本,就是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普遍关注中国各阶层利益,注重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把“民生、民权”以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看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归宿的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贯彻落实,集中体现在民生问题的解决。

其次,民生问题是社会矛盾多发凸现最基本的根源。中国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分化加剧。每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都会引发社会成员对正在或即将变革的社会结构产生个人的重新定位,当今中国正处于剧烈的社会变革中,相当数量的普通民众在主观上已经把自己置于社会的底层,弥漫着对富人的仇视和怨恨,并因为腐败等原因对政府机构抱有不同程度的不满和埋怨情绪。近年来出现的医疗难、上学难、讨薪难、住房难、诉讼难和权益保障难等一系列民生问题都反映出普通民众不仅是经济上的弱势群体,而且更是政治权力上的弱势群体。他们因而有某种较强的不公平感,甚至相对剥夺感,再加上缺乏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由此引发抗诉和闹事事件逐年增加。原本可能是潜在的群体利益矛盾,已经显化为被意识到的社会利益矛盾。因此,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和谐,首先就要解决好民生问题。

再次,民生问题是规避风险、确保安全的基础。安全是每个社会成员的最基本需要。现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社会发展的风险期,或者说风险社会或高风险社会,安全问题就更加突出。一个社会的安全需要涉及到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整体社会和国家的安全需要,二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需要。过去我们主要侧重于强调社会和国家的安全,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个人生活中的安全。实际上,个人安全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更经常、更普遍面对的问题。当前中国社会成员的不安全感,主要产生于两个方面:“现实困境”,即个人生活中已经遇到的实际困难或问题;第二是“未来威胁”,即可能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威胁或风险。这两方面都与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有关,都与民生问题有关。民生问题可以说是个人安全和整体社会安全的连接点。前者导致“现实性的烦躁”,后者引发“预期性的焦虑”。它们都会构成人们的后顾之忧,严重影响社会成员的安全感,降低社会安全指数。

二、当前民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问题。如今,中国的教育规模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急剧扩张,但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并未上升。2005年财政开支的教育经费为3 952亿元,仅占GDP的2.16%,低于2004年的2.79%,2006占GDP的2.59%,2007占GDP的2.86%,只有到了2012年才达到4%”,距国际上平均比重6%有较大差距,致使中国的人均财政教育经费只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排在世界倒数第八位[1]。与此同时教育部门迅速膨胀的开支大部分通过收费形式转嫁到民众身上。统计表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与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的差额从1993年的192亿增加到2004年的2 776亿,这巨大的差额有相当大部分来源于有就读学生的家庭,可想而知民众的负担之重,中国父母目前在子女教育费用方面的支出已超过养老和住房,在居民总消费中排名第一。

(二)医疗问题。医疗费用的快速增加,使农村、城市家庭因病致贫的情况非常突出,近年来医院门诊费平均每年增长13%,住院费用增长11%,大大超过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遭遇“经济困难”或“不能报销”困境的患者尤其对医院收费过高表示强烈不满,一般轻易不敢住院,“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问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极不均衡,医疗资源过分集中于大城市、大医院,不仅让社区和农村没有能力承担起基本的医疗功能,而且也让以“高药价、高耗材”为特征的过度医疗愈演愈烈,造成“看病难、看病贵”;财政投入严重不足,并且呈逐年下降趋势,造成了公共卫生领域和百姓的基本医疗得不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中国医疗事业大部分来自老百姓缴税以后再次掏自己的腰;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流通秩序混乱,药品生产企业、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都是通过“经营、收费、加价”来维持,所以药品价格节节攀高,而且医院实行药品加成政策,进价越高,加成越多,医院当然不会去进低价药,这样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三)就业问题。当前,2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社会话题。201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将要毕业的大学生就有680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有“华夏第一考”之称的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已超高考。据中公教育统计,截止到2012年12月21日16时,共有624649人通过审核,523个职位无人通过审核,平均竞争比例为30:1。教育专家通过数据分析,目前10个竞争最激烈的职位已经有9个职位竞争比例超1000:1,竞争程度非常激烈。截止到现在,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的国家统计局四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职位竞争比例高达3889:1。同时可以发现,去年同期,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室科研管理处主任科员及以下职位为竞争最激烈的,竞争比为2144:1,今年此时竞争比例最高职位竞争比高于去年同期[2],这足以说明就业竞争的剧烈程度。我国实际的就业压力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同时并存,二是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形成叠加,三是新成长的劳动力就业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特别是大学生就业问题。这三大矛盾因素综合起来,形成了中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就业是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失业则意味着失去劳动权利,中断了收来源,生活也会由此陷入困境,所以,就业成为民生的首要问题,就业问题至关重要,为一切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前提,也是各国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四)收入分配问题。群众最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中,收入分配已成为今日民生问题的焦点。群众关心收入分配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收入增长问题,二是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近几年收入增长速度很快,群众的生活大大改善。但是,由于体制、发展和公共政策的缺陷问题,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在不断拉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为世界最高,城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高收入人群收入超常增长,落后地区收入差距最为明显,中国分配不公、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突出,日前,西南财经大学发布报告,称2010年中国家庭的基尼系数为0.61,城镇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56,农村家庭内部的基尼系数为0.60。数据显示出中国无论是从全国、城镇还是农村来看,贫富差距都过大。报告结论称:“当前中国的家庭收入差距巨大,世所少见。[3]” 同时,以农民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并没有完全解决。从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近年来社会保障支出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没有提高。而且城乡教育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城乡消费差距、就业差距、城乡医疗差距也在不断拉大。

三、党对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从党的十八大中我们可以看到党对这些民生问题的重视,同时也可以看到我们的党也有了很好的对策。

(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十八大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学有所教”这个由圣贤孔子提出的美好理想,在报告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其一,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三,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从而“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增强失业保险对促进就业的作用。

(二)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老百姓常说,“幸福不幸福,要看钱袋子”。十八大报告在居民收入增长上不仅提出了量化目标,而且还是倍增目标,这是首次。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把改革发展的“蛋糕”分好,十八大报告对此作了明确的部署,提出了“两个同步”,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三)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犹如一把大伞,为十几亿中国人遮风挡雨。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实现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目标,体现了执政党的责任与担当,也体现了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控机制。巩固基本药物制度。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提高医疗卫生队伍服务能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改革和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四、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现实意义

首先,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和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其次,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强调了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力和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的内在统一,既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刻把握。

最后,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而且,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和“三个代表”要求的最终体现,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

【参考文献】

[1]侯荣娜《中印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较研究》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22期 [2]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篇6: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魏礼群答记者问 2007年10月30日09:2

2记者: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用较大的篇幅阐述了社会建设问题,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魏礼群: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

记者: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主要任务是什么?

魏礼群: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着重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记者:就优先发展教育来说,应当采取哪些措施?

魏礼群: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发展教育也是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根本途径。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此,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特别要切实加强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素质放在首要位置,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形成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格局。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要着眼于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学内容和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改革,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使学生得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教育是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对全体国民、对国家和民族现在和未来具有重大影响的公共事业,政府负有义不容辞的重要责任,必须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健全公共财政投入和保障机制,为全体国民提供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和条件。要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这些有利于全面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记者:如何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魏礼群: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这是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同时,扩大就业的压力很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要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是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重大方针。创业不仅是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要依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规范企业行为,认真实施工时、休息休假、最低工资、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农民工的政策。国家为解决农民工问题已制定了平等就业、工资支付、劳动保护、社会保障、子女上学等政策,都应认真加以落实,还要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措施。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这样,有利于扩大就业,也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记者: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广大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如何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呢?

魏礼群: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保障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的现象。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

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制度,目的在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在这里,合理兼顾效率和公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一个时期以来,人们往往关注初次分配解决效率问题,再分配解决公平问题,实际上目前许多分配不公问题产生于初次分配领域。十七大报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这是对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完善,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这既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二,逐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是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调整。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政府和企业所占比重持续提高,而居民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这是多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投资率持续偏高,消费增长缓慢、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原因。提高这“两个比重”,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总的原则是,“提低、扩中、调高、打非”。“提低”,就是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强化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逐步提高扶贫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和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使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较多地增加。“扩中”,就是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行列。“调高”,就是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要正确运用税收手段,使过高收入者的一部分收入通过税收等形式由国家集中用于再分配。“打非”,就是坚决取缔非法收入。要严格执法,对偷税漏税、侵吞公有财产、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收入依法取缔和惩处。还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消除垄断性利润;同时,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总之,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致富。

记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魏礼群: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历来被称为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社会运行的“稳定器”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器”。改革开放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总的看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构筑合理、健全和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此,重点应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要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规范化,完善社会统筹

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二是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要全面推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

三是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城市要继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在农村要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此外,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社会和谐的特殊功能,应当支持加快发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还要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发展。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要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要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续办法,这有利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功能,也有利于促进劳动人口在全国范围的流动就业。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记者: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是什么?

魏礼群: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多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的需求仍然差距较大,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总的原则和要求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目标,要围绕这个框架和目标,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同时,要提高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和药品安全。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保健事业。这些对于提高全体国民健康水平、增强健康体魄,都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如何通过完善社会管理,更有效地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魏礼群:社会稳定、安居乐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推进现代化事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和人们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活力,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增加了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要完善信访制度,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社会组织具有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把它们的作用利用好、保护好、发挥好,有利于降低政府社会管理成本,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社会认同感。要支持各类社会组织承担社会事务,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健全安全产生责任制度,维护安全生产秩序,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要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加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能力。

第五,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改革和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工作,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各种分裂、渗透、颠覆活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记者: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过程中,需要认识和处理好哪些关系?

魏礼群: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因此,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否则,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建设,使社会建设和经济建设相协调。如果社会建设滞后,各方面社会矛盾必然增多,经济建设的制约因素也就会增多;而且经济建设如果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也就会失去动力和支撑。鉴于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比较突出,不少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总之,要坚持合理统筹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二是正确认识和处理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和发展社会事业需要作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随着经济发展逐步解决问题,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那样既不利于解决问题、维护人民群众的根

本利益,也会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损害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工作。

三是正确认识和处理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必须正确发挥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推进这些事业,要从指导思想、制度建设和资金投入等方面,坚持体现公益性原则,切实强化政府职责,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特别要不断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调节收入分配、扩大社会就业、加强社会管理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政府理应更多地承担起责任。同时必须认识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是一样的,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广大人民群众的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对能够实行市场运作的公共服务,应该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现在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对有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而有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该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解决的,政府却包揽过多。必须按照政事分开、营业性与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要把那些适合或可以通过市场、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引进竞争激励机制,以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并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篇7: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吴忠民

中央党校社科部教授

大家好,现在给大家汇报的讲题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个讲题准备分四个内容展开,第一部分内容我们谈一下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第二部分我们谈一下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征,第三部分内容是现阶段民生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内容是改善民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章 民生问题日益凸显

第一节 民生问题的现状

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内容民生问题日益凸显,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的人均GDP已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多美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3200美元左右。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现在居民生活水准大幅度提升,汽车销售场面截止到04年年底,我们国家的私家轿车已经超过了公车,截止到06年年底国家居民住房的私有化程度已经超过70%。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建设部发言人所宣布的内容,说我们国家现在居民住房的私有化程度在全世界来看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可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公认,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这是问题的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的是在中国经济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同时,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比较明显的问题就是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用温总理的话来讲就是中国的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这条腿长,而社会发展这条腿短,社会与经济之间出现了一种明显的不协调、不平衡的状况。这集中表现在我们国家的民生问题在一定范围内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民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了。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的话,那么中国社会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将是不可能的。

第二节 重视民生问题

在中国现阶段可以说民众对于民生问题越来越看重,民生问题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的主题,成为一股重要的历史潮流。我们可以发现之所以民生问题受到人民的重视,成为时代的重要主题,如果找原因的话恐怕很多,但是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项:

第一个原因就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深入人心。从03年开始我们党首次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受到了中国各个阶层的广泛接受认同。以人为本这一理念强调的是要满足人民基本的生活需求,让全体人 1 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既然社会的各个阶层都普遍重视以人为本,进一步的要求必然是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这样一来就必然会对民生问题提出迫切要求。

第二个原因就是社会成员平等独立意识在普遍增强。在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毛泽东时代,可以说中国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局面。尽管当时的平等有着很多的局限性,但是比以前来说毕竟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又多了一条,这就是自由、自主意识。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强调人的平等竞争,每个人都是自我抉择的自然人,都是一个个主体。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现在整个社会对于民众来说,平等和自由的两种意识哪个都没有缺少。一个社会一旦普遍接受了平等和独立意识的话,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民众普遍会认为好的生活并不是哪个特定群体的特权。每个群体、每个社会成员都有权利过上好的生活,这样一来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普遍迫切的要求。这是第二个原因。

第三个原因世俗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我们这用的“世俗化”是“世界”的“世”,跟市民的“市俗化”不是一个概念。市民的“市俗化”是一种贬义词,指一个人庸俗、低档、俗不可耐等等。而“世界”的“世俗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它的意思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整个社会的成员越来越现实化、理性化、利益化,换句话来讲现实化、理性化、利益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既然一个社会的民众越来越看重现实的问题,看重利益的诉求,进一步就会认为人民在当下的世界当中就应该过上美好的生活,不能把美好的生活放在遥远的未来。我们过去经常谈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一谈到美好生活总会加上个限定用语——为了人民“未来”美好的生活,我们甘愿献出一切。我们知道每一代人,代与代之间也是平等的,每一个人都有权利在他生活的时代当中过上比较好的生活,这样一来就对民生问题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四个原因是“社会焦虑”。大家恐怕有共同的感受,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都过于着急,焦虑不安。“社会焦虑”是指民众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这种“社会焦虑”现象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空前绝后的。之前中国历史上没有像现在这样的焦虑现象,这之后也许有但强度不会这么大,现在人民都会感觉到一种明显的焦虑,这跟毛泽东时代还不一样。

我们只是从社会心理角度比较,而不是从社会体制、经济体制的角度比较。在毛泽东时代规则非常简单但是有效,社会具有高度的控制力,人民的信仰是高度一致,这样一来民众心理普遍会有一种踏实的感觉,不焦虑。而且当时民众又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这就是遇到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而且历史已经证明跟着毛主席永 远是胜利的。而且不仅是胜利的问题,当时叫做跟着毛主席从胜利走向胜利,毛主席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历史神话。带领一批农民打败了国民党八百万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用那么落后的武器硬是在朝鲜战场上把美国人打败了,当时人民对毛主席产生一种心理的依赖。跟着毛主席永远是胜利的,看到毛主席挥手前进的图片的时候,会不由自主产生那种踏实、充实的感觉,甚至充满了斗志。所以当时大家不着急,着急什么?再高明能高明过毛主席吗?毛主席手往哪一挥咱们往哪走就行,当时的描述是“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在“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下是一种什么局面呢?一种什么情景呢?我们可以看到下面在狂欢,一个个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天哪管其他,充满了一种焦虑。我们看到在彩票发行现场,一双双期望着发财的眼神,一种焦虑的神态,这是深圳股市暴跌以后股民们悲痛欲绝、焦虑不安。之所以产生这种焦虑跟这个时代的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正处在一个急剧的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发生大幅度的,无论从深度、广度来说都是极大的变化。社会环境变化幅度太大,让人民的心理难以一下子适应。人民对于自己未来的前景缺少一种可预期性,往往产生一种不可知未来怎么样的心理,这样一来人民就会产生焦虑不安的心态。再加上人民有强烈的利益驱动,人民的社会位置和经济位置急剧地变动,这一切造成了“社会焦虑”的现象。

一个社会如果存在着大面积的“社会焦虑”现象,对这个社会是十分不利的。首先它会促成一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其次会加重人民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不满的情绪,本来有些负面的社会问题没有那么严重,但是由于人民普遍存在的焦虑心态,就有可能把本来不严重的问题看得很严重,所以“焦虑现象”对社会是十分不利的。而要想缓解“社会焦虑”现象的话,我们不指望彻底解决,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缓解可以做到。而缓解“社会焦虑”一个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就是改善民生,让人民的基本生存有一个底限,让人民对于未来有一个预期。

我们党现在把改善民生问题放在了一个前所未有高度来看待,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改善民生,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时刻关注民生,要重视解决好涉及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时代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第二章 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第一节 民生问题的内涵

第二部分内容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及特征,第一个小问题我们先解释一下民生问题的基本含义和一个大致的问题。民生这个概念,就是现代意义上我们所运用的民生概念,跟古代所运用的民生概念不是一回事。现在意 义说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它的范围太大几乎无所不包,经济领域、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几乎都在它的覆盖范围之内,这个概念太大。基于这样一个过大的概念,制定政策可能就很难准确、明确、具体了,所以一般来说我们不用广义上的民生的概念。狭义的角度来讲,对民生概念的解释是这样的,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等等,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是狭义上的民生概念。

民生问题的基本内容大致包括三块,民生问题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民众基本生存状态的底限问题。为了满足人的基本尊严会有一个社会底限的问题,这个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存状态问题。包括哪些内容呢?包括社会救济、民众的最低生活保障、基础性的社会保障、基础性的公共卫生等等。

民生问题第二部分内容是民众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问题等等,这一层面上的民生问题主要是侧重民众基本的生计来源问题。就是一个人不但要有尊严地活下去,而且要有能力、有机会活下去,这涉及到生计的基本来源问题。包括哪些内容呢?比如说充分就业问题,比如说基本的职业培训问题、基本的权益保护问题等等。

民生问题还有第三部分内容就是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态,这属于高级层面的内容。中国目前如果做这条恐怕能力有限,认识还没达到一定的层面,很难满足民生第三部分内容的需求,但是作为中长期的目标预留到我们发展规划当中。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态包括哪些内容呢?比如说住房公积金应该普及到每一个劳动者,包括每一个农民工,再比如说公办高校大学生应当实行全部的免费教育。这条好像是乌托邦一样,实际上并不是很困难就能够做到。比如说前苏联几十年以前就到了高等学校大学生全部免费教育,当然是公立大学,我们国家现在的财力远远超过几十年以前的前苏联。现在我们国家主要的任务是第一和第二层面的内容,第三部分内容应该作为中长期的目标,过一段时间再谈,但是预留到我们规划当中,这条很是应该的。

改善民生有个规律,从现实和操作的角度来看,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具有逐层递进的关系,也就是前层内容的基本实现是后一层面内容实施的前提条件。当前一部分内容基本实现以后,就应当顺理成章地开始后一层面内容的努力,这个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

第二节 民生问题的特点

第二个小问题是民生问题的特点,我们在把握民生问题的时候,在制定相关民生政策的时候,特别要注意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直接生活消费性,它主要是针对生产性投资的公共投入而言的,比如说公共资金,本来是用于民众公众的,但是分类不一样。用于基础性的一些大型的设施,比方说高速公路、铁路这样的建设,它是一种生产性的公共投入。而这部分内容如果过多会挤占改善现实、具体、迫切的当下的民生问题,所以容易让改善民生陷入一种误区,我们在谈民生问题的时候首先是指直接生活消费性,与民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才是迫切的、具体的民生内容。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三个“最”,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个“最”字就说明了民生问题应当具有直接社会消费性这样的特征。

民生问题的第二个特点是基础保障性,这主要是针对高档文化娱乐性公共设施而言的。有的时候过于投到一些豪华性的城市广场、豪华大剧院、博物馆,也不是说不能,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在满足了基本民生问题以后再投入豪华性投入,它是指这样的东西。所以我们现在公共资金虽然满足了基本的民生需求、基本性的保障,比方说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等,一会我们还会用一些数字来联系谈一下。

民生问题的第三个特点是什么呢?这就是增益不可逆性,这主要是就改善民生的技术操作层面而言的。这什么意思呢?就是改善民生有一个特点,我们在制定民生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民生政策的制定只能做加法,尽可能不要做减法,或者说多用加法慎用减法。任何一个社会的民众都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弱点,这也可以说是人性的问题。当他们得到了一块,比如说得到了公共资金转化为他的日常生活以后,就会把这块资金当作是自己利益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公共政策制定出现失误的情况下试图矫正,把民众已经得到的一块利益让他拿出来,恐怕难度很大,弄不好还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这个特点要求我们在制定民生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慎而又慎,尽可能不要出现失误的情况,一旦失误矫正的难度是很大的。

第三章 中国现阶段民生中存在的问题

在中国现阶段同经济发展幅度相比,民生问题我们应该承认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当然这是比较委婉的说法。《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是这样说的,算是一个定位——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实际上对中国民生问题有一个定位,用了“比较突出”这样的字眼。09年政府工作报告是这样说的——一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这是对我们国家现阶段民生问题的一个大致定位。

第一节 民生中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民生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我们简单勾划一下,限于时间我们很难详细展开。第一个问题是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比较突出。比如说现在我们国家城市低保县以下的城市居民是2300多万人,农村按照新的扶贫标准也就是1196块钱,这是新的农村贫困标准来看的话,08年年末农村的贫困人口还有4007万人,现在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问题应该还是比较明显的。

再一个就是就业压力比较突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大的国家,人口压力一直伴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再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保障面临着很大的难题,我们应该承认这几年我们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投入。社会保障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甚至可以说这几年的变化是难以想象的。但是同时我们还要客观地看到至少由于两个问题的存在,使我们国家的社会保障在一个时期当中甚至未来的一个时期当中面临着很大的难题。一个难题是什么呢?我们国家在养老保障方面欠账太高了,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共欠账2.5万亿,需要再次说明的是这是最保守的估计。我们知道偿还历史的欠账难度是极大的,这是一个难题。

再一个难题是我们国家农村的社会保障长期被忽视,而中国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农民数量巨大,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其难度可想而知了。第四方面的问题是教育方面存在不少问题,我们应当承认一个时期以来教育的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说义务教育、职业教育等存在明显滞后的状态,另外教育乱收费现象比较明显,有的学校当然是知名度比较大的中学,曾经收的学费是天价。这些不仅影响到教育发展的质量,而且还加重了民众的负担。这几年在义务教育方面我们国家有大幅度的举措,我们是讲一个时期以来的欠账太多,一下子难以全部偿还清。

第五个问题是公共卫生发展滞后。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显示(这是很大的样本抽样调查),在我们国家现在有病没有到医院去看的一些患者比例占到患者人数中的49%。将近一半的人有病不到医院去了,到医院去的人又有接近30%的该住院不住院了,很多人没钱看病更没钱住院。还有报告显示我们国家的医药卫生整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排在第144位,而卫生的公平性被排在第188位,全世界倒数第4位。我们国家现在一直高度注意这个问题了,原因就在于这里,大量的人看不起病,药费那么高,出厂才几块钱经过不同的环节(“以药养医”这样的做法),可能出厂价20块钱的药品就卖到几百块钱,负担都转嫁到患者那里去了。

第六方面的问题是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准令人担忧。我们国家的劳动者队伍十分庞大,但令人担忧的是称职的、符合岗位需要的劳动者的比例下降。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国家劳动关系方面的问题开始凸显,劳资纠纷和冲突。劳资关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应有的解决,就势必会造成许多的社会风险,比如说劳动的工作时间过长,不少工人的工资被拖欠,男女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较突出,而且对于很多工人包括很多农民工来说缺乏社会保险最基本的一种政策。

另外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由于我们国家劳动保护条件比较差,近年来我们国家生产事故数量及人员伤亡率比较高。有一个统计数据我们来看一下,我们国家煤炭产量占到全世界的大约35%左右,而矿难死亡的煤矿工人占到了全世界的80%;再比如说我们国家经济最繁荣最发达的区域之一珠江三角洲,每年发生的断指案一共是3万起左右,一共断掉手指头4万根。这是劳动关系中的一个表现,这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会引发事后的纠纷甚至是冲突,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

还有一个民生问题就是收入差距过大现象比较明显。可以这样说在我们国家现阶段凡是能够显示一个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在中国社会现在无一例外地都呈现出一种迅速恶化的态势。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当中是这样说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温家宝总理也指出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们用国际上通行的4个指标来衡量,就会发现我们国家现在收入差距过大现象是比较明确的。第一个指标是基尼系数,我们国家的基尼系数偏高。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现在大约是0.46,而按照大批学者独立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现在实际的基尼系数在0.50左右,已经进入到世界上比较明显的不平等国家的行列了。这是第一个指标基尼系数。

第二个指标是城乡差距,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世界上来看恐怕是第一位的,07年是3.33倍,这是需要注意的一点。一些统计学家学者认为如果把农民用于来年生产投入这块扣除,然后再把城市居民各种隐性收入、隐性福利加起来,中国现在实际的城乡差距在5倍到6倍,远远高于世界第一。世界上多数国家城乡差距是1.7倍以内,超过2倍的国家都很少,我们现在不但达到了3.3倍,而且很有可能是5倍到6倍。明显说明我们国家城乡差距是世界第一的,应当引起我们国家各个层面的成员高度关心和关注。

第三个指标是地区间差距越来越大。我们不用数字来描述,联合国05的人类发展报告有这么几句话比较形象,说中国地区之间差距越来越大,中国的上海市发展水准相当于欧洲的葡萄牙,而中国的贵州省发展的总体水准相当于非洲的加纳,所以差得太远了,就是这样两种反差巨大的现象,在中国大陆同时是大面积存在的,这是第三个指标。第四个指标是富裕群体在社会全部居民财富中所占的比例迅速提高。我们说一个数字,现在有调查显示城市当中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其他90%的这种家庭,中等收入与低收入者全部加起来那些人占所有财富的另外55%。如果把农村居民收入加起来一块来统一计算的话,有可能10%高收入者占有全部包括城乡财富的50%,而另外90%的城乡居民占社会全部财富的50%,就对半。那一对半是10%占有,这一对半是90%的人所拥有,显然这个差距是过大了。

前面的这些指标说明在30年当中,我们国家就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变为收入差距现象比较明显的国家,这样快的变化是令人担忧的。

第二节 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

中国民生问题还有一个主要的表现,这就是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没有到位。从职业分工的角度来看,就民生的改善而言,政府理应扮演着行为主体的作用、角色。但是正如09年《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那样,现在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政府公共职能没有到位的现象所直接引起的后果,而且比较明显的后果就是公共投入优先顺序的明显颠倒。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什么?作为执政党来说,它的主要职能是通过必要的公共投入来维护社会公正,改善民生,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常态运转和健康发展。这就引出来一种重大的问题,就是对于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该进行怎样的安排才是公平合理的。世界上凡是改善民生取得成功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个基本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就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而言,应当以民众基本的需求为基本的着眼点,应当以民生问题为优先。这什么意思呢?一些豪华性的建筑像音乐厅、城市的大广场、大马路、大型体育设施之类的工程,不是不应该举办而是应该有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当基本民生问题改善差不多的情况下再去举办,顺序千万不能倒过来,一倒过来非出问题不可。

但是很可惜的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不短的时间内,我们应当客观地承认国家的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呈现出一种明显的颠倒状况,很不正常。近几年来尽管有明确的好转,但是仍然没有到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我们国家在基本民生方面公共投入的比例极小,公共投入的资金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极小,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公共投入资金最低的国家之一,几乎是倒数第一。像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三块,我们衡量一下拿出数据来看一下,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远远比不上发达国家,我们不跟它比。我们国家如 果在这方面投入的比例超过了发达国家,证明我们国家有问题了,过早地进入了高福利的国家。问题在于在超过1亿人口以上的大国当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数字——倒数第一,在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这方面的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在1亿人口以上的大国当中,这是我们做专门的资料搜集、对比研究发现的,是倒数第一。不用说低于巴西这样的国家,就是跟印度相比,跟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相比都有很大的差距。就是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投入的指标来看的话,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就这么低。

跟世界上很落后的国家比,比如老挝、柬埔寨、阿富汗、莫桑比克大致是一个梯队,这跟我们国家这种大经济指标是极不匹配的。我们国家经济怎么样?按照现行汇率来看是世界第三,但是按照实际购买力来看的话,一美元实际购买力可能很难抵得上6个多人民币。从实际购买力来看,我们可以查阅一下世行报告、人类发展报告这样的一些大型数据、大型资料的搜集以及分析报告,可以发现我们国家经济总量位置是更靠前的。我们国家外汇储备将近2万亿美元,远远是世界第一了,而与这些经济指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国家在基本方面公共投入在GDP当中所占的比例却是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这个问题确实又很麻烦了,所以我们国家民生问题之所以一个时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这是直接的原因。

公共投入优先顺序严重颠倒或者明显颠倒,第二方面的表现是不合理的公共投入比例过大,高居世界第一,占GDP的比例的话我们国家每年被浪费掉的公共资金是多少钱呢?最保守的估计以05为例大约是2万亿,天文数字!我们国家每年的城市各级低保政府加起来也不过是一百多亿,这个被浪费的太多了。通过三个部分去浪费掉的,高昂的行政成本、豪华性的城市建设(这是最大的浪费),然后大型的具体的豪华工程、豪华建筑物的建设,这三方面每年吞噬我们国家巨额的公共资金。

我们看几张图片,大家看这个图片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是一个县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就这么奢华,比国务院、很多总统府、总理府还豪华,投入了二三十亿,这是县级的政府。我们可以看到这也是一个县级市市委市政府的办公大楼,它的风格是按照美国的白宫盖的,比美国的白宫还要大,美国白宫是总统府,我们这是县长府,我们投入这个资金实在是太不应该了。这是个街道办事处,我们看这种奢华,类似的建筑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相信大家在很多地方都能够看到这种景观。

既然我们国家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明显颠倒了,那么改善民生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很可惜,所以民生问题必然会在一个时期当中,得不到应有的改善。这是第三部分内容。

第四章 改善民生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们再来谈第四部分内容,改善民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我们应该承认中国现阶段所出现的民生问题是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其实我们没有经验。我们不是要开脱,我们要承认我们国家现代化建设是没有经验的,搞市场经济更是没有经验。所以有的时候难免政策跳越幅度比较大一点,像这样一些问题也只能是在发展和改革中予以解决。近年来伴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我们应该看到的事实是中国在改善民生方面已经开始有了空前的进展。现在的这样一种改善民生的举动和势头,如果再能保持十年,我们国家的民生问题一定会得到根本性的好转。

第一节 改善民生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才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它的目标和任务,十七大报告以及这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部署。限于时间,我们很难一一涉及到,这只强调三点,这三点尽管不多,但如果做到的话就会很管用。

第一点我们应当在全社会范围内确立起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是现在社会文明的一个标志,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客观需求,也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毛主席、邓小平思想当中的一条主线。现在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我们现在应当考虑让广大的民众普遍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问题,而且我们国家已经初步地具备了这个实力。反思我们过去有的时候也是有些缺陷,比如我们当时考虑改革政策出台的时候,民众对于改革政策能不能承受得了?所以一提改革往往就是要承受些什么,我们应该换另外一个角度,我们要换什么角度呢?让老百姓总是不断地得到什么,让老百姓不但承受些什么,而且应该让民众不断地获得一些什么。

民众、整个社会可以说是只有做到了共享,才能使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认同发展,才能使改革的发展成为中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共同的誓言,才能从本源的层面上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实现社会的安全运行。不过需要说明的是什么呢?还需要我们特别看到的一点,我们国家毕竟是个平均主义根深蒂固的国度,平均主义的历史根源和群众基础都是比较雄厚的,有的时候很容易抬头。所以我们要特别防止平均主义的抬头,这就需要我们在强调共享的同时,同时要强调共建。其实这个社会不但是个共享的社会,更是一个共同建设的社会。平均主义以及相关的劫富济贫的观点一旦抬头,就会损害经济的发动机,就会损害社会的活力,这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在强调共有的同时还需要强调共同建设的问题,以防止平均主义的抬头。第二点我们要大力推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的物质条件是民生改善的基础,蛋糕不做大的话谈不上分蛋糕的问题。我们在阅读马克思、恩格斯、邓小平在谈论现代社会的一些书籍和文章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这些人总是把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作为最为基本的前提,就是改善民生实现社会公正的前提性条件。比如说十七大报告是这样说的: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所以一定要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个基础性的东西。

第三点我们现在应当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我们改善民生应当遵循两个基本的而且是缺一不可的相辅相成的准则,一是量力而行,二是尽力而为。作为一个执政党来看,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所以对于改善民生必须应该是尽力而为。而我们的现实情况,有限的财力又决定了改善民生必须是量力而行。根据这样两项准则就决定了中国现阶段应该开始着手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公正保障体系。

第二节 初级社会公正保障体系的内容和特征

初级社会公正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也就是十七大报告当中所说的要初步做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义务教育的问题;劳有所得,劳动权益的保护问题;病有所医,公共卫生保障体系的问题;老有所养,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可以说如果我们把这5个“有”字的生活保障体系建立起来,我们国家的民生问题就可以迈上一个巨大的台阶。

初级社会公正保障体系的基本特征是在于9个字,这就是低水准,水准一开始不要太高,一步步来;广覆盖,把每一个人都包括进来,特别是每一个农民都包括进来;有实效,现在我们国家就财力而言,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很容易做到的。我们跟别的国家做对比,美国什么时候开始建立这样的体系的?1935年开始的,英国是是1945年开始,从实际人均收入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国家现在居民的实际收入已经远远超过了35年的美国和45年的英国,从公共财力这个角度来讲更是超过当时的美国、英国许许多多倍。美国、英国在70年以前60年以前就开始这样一个体系的建设,我们现在更有能力把这个事情做好,可以这样说我们现在建立这样一个初级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已经不是一个能不能够做到的问题,而是一个想不想去做的问题,只有想去做,这个体系肯定能够很顺利地建立起来。

篇8:浅谈农村改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一、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成效显著

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 近年来, 紧紧围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了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2007年,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对民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 为改善民生提供了较好的经济基础,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人民群众生活持续改善。

(一) 城镇就业人数创近年新高, 解决困难人员就业力度较大

2007年, 各级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全国就业人员76990万人, 比上年增加590万人。其中, 城镇净增就业人数达1040万人, 创1990年以来的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04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城镇登记失业率4.0%, 较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预计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总数达12609万人, 比上年增加718万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的政策措施力度加大, 困难群体就业状况明显改善, 全年实现帮助困难人员再就业153万人, 完成目标任务的153%。至11月底, 累计帮扶86.1万户“零就业家庭”实现每户至少一人就业, 占“零就业家庭”总量的99.5%。据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40岁以上人口失业率下降幅度较大, 长期失业者比重下降, 失业两年以上人员比重占19.1%, 同比下降2.72个百分点。

(二) 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大幅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实现20年来最快增长

2007年, 各级政府加大收入分配调控力度, 积极推动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建设, 进一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加强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和企业人工成本的调节作用, 实施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 城镇居民工薪收入增长明显。据统计,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786元, 同比实际增长12.2%。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 工薪收入约占69%, 达到10235元, 同比增长16.7%。千方百计提高农民收入, 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 在巩固各项已出台政策的同时, 适时出台新的支农惠农政策。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实际增长9.5%, 为1984年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

(三)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新突破

为解决广大城镇非从业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缺失问题, 全国启动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 首批79个城市开始试点, 截止2007年底, 全国城镇居民已有4068万人参保;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省级统筹的省份已达18个 (含新疆建设兵团) , 较上年增加5个;做实个人账户试点省份达11个。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双双突破2亿人, 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人数均超过3000万人。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和工伤预防、工伤康复试点等工作继续开展。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三年调整目标完成, 月人均养老金由调整前的714元增加到963元。五项保险基金总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企业年金步入快速发展轨道, 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左右。全国普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截止2007年底, 全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到3444万人;全面建立了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农村居民7.3亿人, 以县为单位的覆盖率超过85%, 超额完成年初80%的预定目标。

(四) 财政投入显著增加, 低收入群体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

随着我国财力的不断加强, 政府加大了对民生事业的投入。2007年, 全国财政用于就业和社会保障的支出达到5396亿元, 比上年增长23.7%。其中, 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238亿元;基本养老保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896亿元, 同比增长1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114亿元, 同比增长167%;城市低保补助资金1 6 0亿元, 同比增长1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30亿元。各项补助资金比2006年均有大幅增长。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持续攀升的情况, 通过临时物价补贴的方式, 中央财政补助23.5亿元, 分三次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 保障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同时, 廉租住房体系逐步建立, 城市低保家庭的住房困难得到一定缓解。

(五) 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劳动保障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200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审议通过了《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 并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社会保险法》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 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审议。同时, 国务院还颁布实施了《残疾人就业条例》, 并将《工伤保险条例 (修订) 》、《工资条例 (草案) 》列入立法计划。这几部重要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 是继1994年《劳动法》颁布后, 我国劳动保障立法的又一重大进展, 为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法制保障。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主要问题

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也是举办奥运会之年。从总体来看, 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战略部署, 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加强民生工作的大政方针更加明确, 为促进民生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了保证。二是随着我国宏观调控措施的进一步落实, 预计2008年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财政收入继续增加,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发展具有较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物质基础。三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积极效用逐步显现, 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基础。

在看到有利条件的同时, 也要看到不利因素和存在的问题。

(一) 宏观经济中的不稳定因素增加

一是从世界经济环境看,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影响仍呈扩大趋势,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可能性增加, 对我国出口产生影响, 全球通胀压力逐步增大, 对我国国民收入、就业机会的影响将会显现。二是从国内经济环境看, 2008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2007年, 食品、液化气等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上涨较快, 尽管中央和地方都积极采取了补助措施, 但城乡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仍在下降, 因此物价上涨对民生的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三是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加快, 涉及的职工安置任务较重。

(二) 劳动力供求总量和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一是受城镇化进程加快等因素影响, 2008年全国城乡劳动年龄人口继续保持增长, 约有2300万人需在城镇就业, 而能提供的就业岗位约为1200万个, 劳动力供大于求1100万人左右。农村仍有1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二是青年人就业问题日益突出。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 比上年增加64万人, 加上2007年没有就业的140万人, 需要当年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共700万人, 达到历史新高。青年人失业问题凸显, 已成为失业人群的主体。在城镇调查失业人员中, 30岁以下人员所占比重超过40%。三是劳动者总体素质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较为突出。部分地区、部分企业的结构性、季节性招工难进一步加剧。四是新颁发的《劳动合同法》对规范劳动关系将发挥重要作用, 但短期内部分用人单位可能缩减用工, 用资本替代劳动, 对低端劳动力市场带来一定冲击。

(三) 收入差距扩大和分配秩序不规范问题仍较突出

一是尽管农村居民收入实现了快速增长, 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进一步扩大, 2007年,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达到了3.33倍, 处于历史高位。二是城镇职工平均工资大幅增长的同时, 工资低于平均数的职工占比较大。据统计局对五省市200户企业、3万名职工的调查, 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的人数占比超过70%。部分私营企业和劳动密集、竞争充分企业的职工以及一线工人工资水平偏低, 工资增长缓慢。三是部分行业工资分配仍不规范。垄断行业职工收入过高, 工资外收入不规范。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四是收入调节政策不完善, 基础能力薄弱。个人所得税税制、税率级距设计仍不够合理, 不利于减轻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 税收征管有待进一步增强。收入分配监控缺乏手段, 收入分配数据基础薄弱, 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 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有待加强。

(四) 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

一是农民工参加工伤、大病医疗保险和城镇养老保险人数分别仅占外出就业农民工的四分之一和十分之一左右, 参保率较低。农村养老保障建设滞后。二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障制度分割,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虽然有了较大幅度提高, 但随着机关事业单位津贴补助政策的逐步到位, 企事业单位同类人员的待遇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三是城镇非公经济组织和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保险比例不高, 还有1亿多城镇就业人员没有参保。四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 各项保障需求不断增长, 社会保险基金当期支付压力增大。社会保险基金缺乏有效投资渠道, 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目标。

三、努力开创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局面

解决好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里的问题, 首先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发展是硬道理”。要在发展中扩大就业, 在发展中理顺收入分配关系, 在发展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与此同时, 要在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基础上, 深化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领域改革。既要抓住有利时机, 乘势而进, 又要看到面临的挑战, 迎难而上, 以更深入的思考, 更开阔的思路, 大力推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 坚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努力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目标

一是坚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按照《就业促进法》要求, 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增强经济发展对就业的吸纳和带动能力。二是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各项政策, 加强创业观念教育, 营造良好、宽松的创业环境, 增加融资渠道, 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 积极培育创业主体, 促进更多人创业。三是统筹做好城镇新成长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等各种群体的就业工作。积极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 帮助资源枯竭型地区、零就业家庭等解决就业困难。加快研究制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中的职工安置政策, 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试点,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 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认真实施最低工资标准、劳动保护等规定。加强劳动执法监察, 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二)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增加

一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综合推进, 加强统筹协调, 理顺收入分配秩序,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加快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在整合现有资源、加强部门协作基础上, 积极推动居民收入分配监测体系建设。三是加强职工工资分配的宏观管理。建立健全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 合理调整并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加强对垄断行业职工工资分配的调控和工资外收入的监管。继续改革、规范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四是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加大对农村的各项投入, 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补贴制度。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 完善农村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投入保障机制。加强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建设, 增加农民工收入。

(三) 统筹推进社会保障各项制度建设,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是完善养老、医疗等城镇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相关政策, 提高统筹层次, 加快实施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做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工作;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制定有关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企业年金, 推动建立多层次的城镇养老保险体系, 逐步缩小不同人群间保障待遇差距。积极开展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 扩大试点范围, 加大投入, 加强管理, 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逐步覆盖全体城镇非从业居民。二是加快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以推进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商贸企业参加工伤保险为重点, 加大将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的力度。继续推进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工作。加快制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低费率、广覆盖、可转移、可衔接的养老保险办法。三是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 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 不断提高筹资水平, 扩大农民受益面。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实现应保尽保, 逐步提高保障标准。探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四是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事业。研究建立低保待遇正常调整机制和各级财政动态补助机制, 加大对城乡低收入和生活困难群众的救助力度。

(四)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一是继续加大财政资金用于民生领域的投入。抓住经济平稳增长和财政收入大幅增加的有利时机, 将财政增收资金支出更多向民生领域倾斜, 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迫切问题。二是优先解决民生领域的关键问题。集中财力, 突出重点, 以点带面, 稳妥有序地推进, 优先解决农民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三是提高民生领域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健全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制度, 研究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和增列就业补助资金支出项目。整合现有民生领域的财政支出渠道, 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增强财政支出的透明度, 确保用于民生领域的各项财政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四是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监管。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检查, 建立和推进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研究制定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和基金投资管理办法, 在维护基金安全的基础上实现保值增值。

上一篇:机关党建工作的基本方法下一篇:很有韵味的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