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

2024-05-21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共6篇)

篇1: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

清远中公 中新网11月14日电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今日指出,过去的三中全会基本上议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经济为中心来思考未来五年或十年的改革路径和方向,本次三中全会一个突出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于12日下午闭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今日做客中新网《新闻大家谈》,为广大网友解读三中全会改革关键词。

竹立家表示,过去的三中全会基本上议题比较单一,主要是以经济为中心来思考未来五年或十年的改革路径和方向,这次一个突出特点是全面深化改革,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社会制度和环境安全方面形成一个制度联动,在这几个领域都要加大改革力度。

竹立家称,改革现在进入一个深化阶段,深化阶段就是要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要有所突破,三中全会公告基本上都体现了。比如经济领域实现结构性升级;政治领域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转变政府职能;司法体制的现代化等。

竹立家强调,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比如说养老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教育体制还要改,还有医疗体制改革等。他认为,公共服务不可能一步到位,但是公共服务是长抓不懈的领域,使老百姓感觉到越来越舒服,越来越幸福,所以这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竹立家还表示,公共权力的治理是未来改革的一个问题,他认为三中全会以后,加大反腐力度,制度反腐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要根除腐败,归根结底还是要从制度层面反腐,下一步还会加大力度”,竹立家强调。

竹立家指出,转变政府职能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要处理好两个关系,而不是一个关系。转变政府职能有很多办法,简政放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但是更重要的,要给市场与社会松绑,减少规制,扩大市场与社会的发展空间,让市场和社会肩负更大的国家责任。

篇2: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

2013-11-17 08:54:50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 点击:40编辑:朱敏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起点。15日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对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的纲领性文件,回应了社会关切的民生期盼。

计生政策

“单独两孩”政策实施

全国不设统一时间表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这是我国人口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作出的又一重大调整。

国家卫生计生委计划生育基层指导司副司长郭震威介绍,国务院组织开展的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我国人口总量峰值应控制在15亿人左右,妇女总和生育率保持在1.8左右,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5至1.6之间。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从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着手,稳妥可行,有利于保持生育水平总体稳定,释放一部分生育势能,积累经验,为将来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打下扎实基础。

据了解,各省份将依照法定程序,通过修改地方人口计生条例或作出专门规定来落实“单独两孩”政策。

我国20世纪70年代倡导“晚、稀、少”,提出“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1980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1984年开始“开小口、堵大口”——我国现行生育政策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完善形成的。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推算,目前,实行一孩政策、一孩半政策、二孩政策、三孩及以上政策的人口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37.5%、52.8%、5.8%和3.8%。

“„单独两孩‟政策有必要启动实施。”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说,1970年我国出生人口2739万人,净增2321万人;2012年出生人口1635万人,净增仅669万人。我国生育水平稳中有降,人口增长惯性趋弱,劳动年龄人口供给减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生育政策适应形势变化作出调整,是科学的决策。事实上,我国的生育政策一直在调整,今后必将不断完善。

“单独两孩”放开后,是否会造成人口高峰?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说,此次政策调整不会造成人口高峰。我们调查发现,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两个孩子已基本满足人们的生育意愿。

中国人口学会顾问邬沧萍认为,随着社会进步,传统“多子多福”的观念已逐渐改变,人们认识到人口素质比数量更重要,会理性规划家庭发展,而不是盲目跟风生育。

决定同时强调“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邬沧萍说,启动“单独两孩”与坚持计划生育并不矛盾。计划生育并不是简单意味着控制人口增长,而是强调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据了解,围绕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我国开展了一系列调研论证工作。今年3月国家卫生计生委组建后,开展了多方案人口预测和全国性生育意愿调查,协调国家统计局进一步核实人口数据,研判人口形势,征求各方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研究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工作。

“单独两孩”政策如何启动实施?各地是否有统一的时间表?今后计划生育工作要放松了吗?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说,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时间。但是,各地启动实施的时间不宜间隔得太长。

户籍制度改革

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

对就业、教育等改革的完善提出系统要求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并出台“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等配套制度。专家表示,这意味着户籍制度改革更加凸显“多层次、全方位”,也意味着我国在通往公平正义的道路上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决定指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总体来看,这些提法反映出的思路更加明确、全面、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教授段成荣说。户籍制度的问题是多年积累的,立足当前的国情和城市资源环境条件,“毕其功于一役”并不现实,更具操作性的方案是“整体规划、分头实施、稳步推进”。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剥离其附着的权益差距,缩小乃至消除城乡差别,实现公共资源分配和公共服务、福利待遇的均等化。对此,决定也做出了新的规划——“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从严合理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这是非常好的制度设计,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解决农村人口进城后的问题,对于他们身份转变后的利益和待遇有一个兜底保障,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的不公平。”段成荣表示,这也直接关系到户籍改革能否成功以及城镇化质量能否提升。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太元指出,在上述社会福利和保障方面之外,还应该看到的一大亮点是,决定在就业、教育等公民权利方面的改革完善也提出了系统的要求。“这些与户籍相配套,让人们看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居民不分出身户籍,都应当拥有公平的机会、公平的权利和公平的规则,能共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向着这个目标,应该说我们又迈近了一步。”

高考招生

学生与高校双向选择

加大自主招生的透明度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领域最为敏感的地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决定的相关表述准确切合了现在考试当中存在的问题,招生和考试分离后职责更明确了,招生由学校自己决定,考试由专业机构来实施,政府从这两方面退出后,现行招生制度将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以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通过多方面了解考生情况实施自主招生。

决定对考试招生形式提出明确的改革方向,如,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打破一考定终身,既是扩大考生选择权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通过深化改革,要把考试从„指挥棒‟变为„服务器‟,让考试成为了解学生情况的一种途径,同时鼓励学生更好地发展,不要因为一次考试丢失信心。”储朝晖说。

在储朝晖看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根本目标是要让高校和学生之间“谈恋爱”,高校参考考试成绩,再通过综合评价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在相互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双向选择,学生的选择权有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也会提高。

熊丙奇强调,一年多考、综合评价要发挥作用,必须建立相应的自主招生和多次录取机制,要让综合评价成为大学录取的参考因素。同时,为避免出现公正性问题,必须强化信息公开,并加大自主招生的透明度。

收入分配

建立“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让更多人迈入“中等收入阶层”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在我印象中,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橄榄型‟分配格局。收入分配改革在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最重要的,是迅速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收入分配改革,是近年来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唤最迫切的改革之一。我国从2004年开始酝酿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但至今不同行业、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过大。迟福林表示,我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规模过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关键是要尽快制订可操作的综合性行动计划。

决定明确指出,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此外,决定还明确提出了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迟福林说,当前,应当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有效控制财政收入过快增长、行政成本过快增加,使城乡居民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比重明显提高。

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农村土地改革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新时期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国土资源领域专家认为,这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着棋动、全盘皆活的新时期。

国土资源部土地争议调处事务中心主任孙英辉接受记者专访时说,随着决定出台,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已不是“要不要”问题,而是怎么依法实践问题。强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使环环相扣的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不动产统一登记等问题进入整体突破期。要解放思想,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结合,赋权于民,使农民以产权保生存、以产权谋发展,从农村突破,向城乡一体化总目标迈进。

当前我国土地政策日益社会化,一些重大经济社会问题,很多都直接或间接与土地有关。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郑凌志认为,征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等,单靠地方政府推动已不能完成。缩小征地范围,让农民获得更多财产性收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等,涉及土地收益分配格局调整,关系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模式、中央与地方关系等各层面。今后完善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中的分配比例;在严格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民或集体经济组织参与城镇经营型项目开发;制定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办法,合理确定中央、地方、集体、个人收益比例,激活各方面积极性,可能成为改革探索的新热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对记者说,决定强调城乡一体化、城乡平等。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主要是土地财产权,包括抵押、处置及最根本的交易权。要加快确权,保障权益。整体性改革有系统性要求,离不开配套。希望扭转单兵突进局面,完善配套,在耕地红线、生态红线之下,使农村再次成为中国改革的热土。

退休制

延迟五年退休

可能需要二十年过渡期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这样的提法尚属首次,这是社会保障领域改革的一次全新尝试。

“为了应对老龄化和养老金收支平衡的挑战,世界很多国家都尝试了延迟退休年龄,这是社会保障里最具调整空间的参数。”郑秉文说,有些国家通过调整这一参数,很好地解决了上述挑战。

郑秉文介绍,从世界范围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有两种策略:一是弹性(柔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二是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两者的主要区别为:前者是“可选项”,秉承自愿的原则;而后者则不然。

他认为,决定提出的“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正是对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的继续和细化。

“从全世界的实践来看,延迟退休年龄没有一步到位的,而是采取渐进式的方案,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年退休的话很可能要有20年的过渡期。”郑秉文分析,“从这一角度来看,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将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重要试验区。”

“„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郑秉文说。

实行退休和退出制度

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改革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优化学科布局,提高中青年人才比例,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社会广泛关注的院士制度改革将“破冰”,院士“终身制”将被打破。

“由于我国院士享有特权,且终身不退休,因此院士当选年龄以及院士终身制,都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无疑是一个进步。”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应该取消一系列与院士头衔所对应的权力、利益,使院士回归为“学术荣誉”。

“我们非常赞成对院士遴选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希望能够动真格的。”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说,虽然我们的现行体制从来没有提出过院士是不会退休的,但只有真正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机制,才能激励更多年轻人才成长,让院士不仅仅是一个一劳永逸的终身荣誉,也能鼓励院士们踏踏实实为科学作贡献。

“社会上对院士群体非常关注,也有一些质疑,中央关于院士制度改革的方案十分必要,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使院士制度更加符合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中科院院士陈和生说。

中科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推进院士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遴选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优化推荐渠道,强化推荐者的责任,真正实现候选人的被动推荐;强化学术界同行评议,加强接受社会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有效防范非学术因素干扰的制度和机制;借鉴国际通行做法,系统设计,有序推进。

中科院将优化院士队伍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及时把符合院士标准和条件的中青年科学家吸收到院士队伍中。在改革过程中,将坚持院士称号的学术和荣誉属性,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相关举措和政策。

中国工程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认真研究总结多年来院士制度建设的好做法、好经验,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高质量、规模适度、风清气正、年富力强的院士队伍。工程院已经成立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着手研究拟定改革的工作设想。

劳教

劳教制度最终正式废止还需相关法律程序

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衔接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的重大进步。”记者15日就劳教问题采访的相关法学专家都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泽宪介绍,我国法律对触犯刑法的行为有犯罪数额、情节等方面的规定,例如盗窃,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额才会受到刑事处罚,对没有达到这些“尺度”的罪行轻微、但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人,往往被划归到劳教范围处理,这是目前我国劳教制度存在的主要原因。

“我国目前是公安、民政和教育等部门组成的劳教管理委员会作出劳教决定,对违法事实的认定,以及对劳教期限的适用,缺乏严格的程序约束。实践中,对于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决定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不利于人权保护。”从事劳动教养制度研究多年的司法部司法研究所原所长王公义说。

我国刑法主刑种类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管制的期限是3个月以上2年以下,拘役的期限是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陈卫东说:“就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而言,劳动教养比管制、拘役处罚可能更严厉。

专家表示,由于废止劳教制度还涉及最高立法机关,需要完成相关法律程序,劳教制度才能最终正式废止。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冀祥德说,劳教制度废止前后还需要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措施进行制度衔接,比如司法机关要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解决轻微刑事违法犯罪处罚问题;行政执法机关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对违法行为进行治安处罚;司法行政机关要加快推进社区矫正制度,才能保障劳教制度废止后相关工作平稳过渡。

据了解,最高人民法院日前要求各级法院要积极配合劳教制度改革,探索完善轻微刑事案件快审快结机制,有效延伸审判职能,帮助罪犯早日回归社会。

记者从司法部了解到,我国社区矫正工作2003年开始试点,2009年全面试行。目前全国各地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151万多人,累计解除89万多人,现有社区服刑人员62万多人,社区服刑人员再犯罪率一直控制在0.2%左右的较低水平。

就业

消除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平等就业愈加凸显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所长莫荣认为,消除这些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平等就业愈加凸显,这对于改善就业结构性矛盾和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量压力大是我国就业工作面临的突出矛盾,而当前就业不公平的现象使这种矛盾更为突出。”莫荣说,以大学生就业难为例,实际上县级地区很多单位缺人,但由于存在制度障碍,人才很难从大城市流动到边远地方、从“体制外”流动到“体制内”,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就业扎堆“北、上、广”和“体制内”的现象。

莫荣认为,消除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促进人才流动,从根本上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加强就业公平也契合了我国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战略,因为劳动力从低生产率部门(如农业)向高生产率部门(如工业)的转移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源泉。”莫荣说,劳动力流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能够达到16%以上。

莫荣说,从这个角度来看,消除城乡、行业、身份、性别等一切影响平等就业的制度障碍和就业歧视,可以说是为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文化产业

破解文化产业发展瓶颈

健全现代文化市场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毕绪龙说,把文化产业发展放在“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中,体现了中央顶层设计的含义。“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有很多瓶颈,其中一个就是没有真正被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分类中,使得文化产业说起来比较重要,做起来就比较次要,忙起来就不要了。”

毕绪龙说,决定提出的一个文化产业创新性战略措施是“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尤其是建立退出机制的意义非常大。应该利用此次深化改革的契机,尽可能发挥市场对文化资源的配置作用。毕绪龙同时指出,决定对“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这两点进行了强调,表明从中央的文化经济政策上,就要对具体的文化产业载体进行扶持,这是前几年已经提出来但是没有落实的问题。

金融

民资办银行由“探索”变“允许”

金融改革市场化驶入“快车道”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是近期市场热议的话题。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提出,探索设立民间资本发起的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由“探索”变为“允许”,一词之差凸显我国金融改革的决心。

决定还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提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

“无论是允许民间资本发起设立银行,还是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这些举措均意在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当前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之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说。

王国刚认为,以上举措对于完善市场环境的作用不言而喻。他认为金融市场化的推进,一方面需要有制度的改革,另一方面也需要有配套条件的完善。

决定还提出,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二字,与十八大报告中“稳步推进”“逐步实现”的表述有明显不同。

“„加快‟二字凸显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的紧迫性,随着改革的提速,预计未来将有更多市场化改革举措出台。”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认为。

反腐

扎紧权力笼子

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

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只有真正扎紧权力的笼子,才能让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决定在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方面,呈现三大看点。

看点一:纪检工作双重领导

党的地方各级纪律检查机关接受同级党委和上级纪检机关双重领导是党章做出的规定,但对双重领导的内容、方式没有明确解释。

决定提出推动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马怀德指出,“现有形式下,地方各级纪委主要接受同级党委领导,客观上存在监督不力或监督过软的情况,特别是对党委一把手的监督。”

“这项改革实施,一方面使纪委的监督更加有力和有效,另一方面将规范和限制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负责人以不适当方式干预反腐败工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廉洁研究与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说。

看点二: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

决定提出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除完善现有法律法规,特别提出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专家表示,这是对近几年社会各界呼吁实行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度作出的回应。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姜明安表示,领导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制度已建立和运行多年,“但这项制度如果没有公开,其作用就会打折扣”。

“这次提出的公开有关事项的改革,体现出分步骤实施的特点,即先拿新提任领导干部做试点,这意味着今后将会逐渐公开所有官员包括财产情况在内的有关事项。”姜明安说。

看点三:改进作风常态化

10月29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并同意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意味着加强作风建设已经上升到党内法规的高度。

决定一方面围绕反对“四风”,对加快改进作风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另一方面明确提出,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

引人注目的是,决定提出要“探索实行官邸制”。一直主张实行官邸制的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说:“因在不同地区、部门任职,当前出现了一些官员占有多套住房现象,实行官邸制可以抑制国有资产流失和预防住房腐败。”

篇3: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领域改革是重点

此次会议是在我国改革开放新的重要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 涵盖15个领域、60个具体任务。《决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方向, 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 合理布局了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优先顺序、主攻方向、工作机制、推进方式和时间表、路线图, 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 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

经济体制改革

全会亮点: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 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 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提高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专家解读:全会首次明确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把握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真谛, 抓住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之“纲”,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的重大突破, 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而将这一重大判断和基本要求落到实处, 必须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通过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优胜劣汰等具体途径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 价格是具有高度灵敏性和灵活性的市场调节手段, 价格上升时刺激供给、抑制需求, 价格下降时刺激需求、抑制供给, 这往往比政府直接配置资源能够更加及时有效地促进市场供求动态平衡, 促进资源向更有效率的领域集中。如果价格是扭曲的, 资源配置就会失去正确的导向, 资源配置的结构就不合理, 资源配置的效率就不高。只有当价格是合理、有效、灵敏的, 才会引致资源配置的结构优化和效率提高。多年来, 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粗放, 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成本较高, 价格扭曲是重要原因之一。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我们迫切需要进一步理顺重大价格关系, 推进资源性产品和其他要素价格改革, 疏导多年积累的价格矛盾, 更好地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形成由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从而进一步活跃城乡市场, 促进生产流通,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改善人民生活, 并进一步推动国际经济交流合作与竞争, 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可以说, 新的价格形成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要件。

值得注意的是,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 必须深化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及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资源性产品、垄断行业领域价格改革, 要坚持市场化方向, 提高市场化程度。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作用, 统筹兼顾国内与国际、中央与地方、产区与销区、农民与消费者等多重因素和利益关系。

全会指出, 使市场在价格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 应当贯穿于价格形成的全过程、各领域。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凡是能够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 都要放开价格管制, 放手由市场形成价格, 政府不能过于频繁干预市场、扭曲市场信号, 不能越俎代庖。对那些暂不具备条件的, 要积极探索建立符合市场导向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并创造条件加快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毕竟, 政府的一个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运行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通过转移支付和财政手段支持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公共医疗、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项目。因此, 要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部制改革和省直管县改革, 推行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行政问责制度, 科学配置各级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经济体制改革便纲举目张, 金融体系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无不与此“纲”相关联。

贯彻《决定》精神, 政府定价要注重在“减”、“放”、“改”方面下功夫。“减”, 就是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政府定价的范围和具体品种, 包括对自然垄断行业也要加以细分, 使政府定价限定在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要深化垄断行业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为减少政府定价创造条件。“放”, 就是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 对于部分可以由地方政府价格部门制定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价格, 进一步下放给地方政府价格部门, 以就近管理, 更好地反映当地实际。“改”, 就是进一步改进政府定价方法, 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提高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公正性和透明度。

金融改革

利率市场化有望提速

全会亮点: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 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专家解读:十八届三中全会在金融改革方面的表述仅有“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八个字, 表明目前金融改革并不是领导层面的重点。但另一方面, 公告中明确提出了“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两大重点。这可以被理解为利率市场化加速。“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本身就包括了加快债市发展速度及完善债市结构体系的含义。

利率市场化影响银行资产配置。不管是贷款还是存款利率的放开已经开始对商业银行资产配置产生了实质影响。利率市场化把定价权交给了银行, 对银行金融产品的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 利率市场化还加大了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水平, 利率风险的扩大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风险度量方法, 对利率风险的计量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政策性金融债进军交易所。银行间债市成为我国债市的主板。为了改变这种悬殊的力量对比, 证监会一直希望吸引商业银行资金进入, 以做大交易所债市。此次国开行再度充当了政策性金融债进军交易所的先锋。有望为丰富交易所交易品种充当先行者的角色。

可转让同业存单业务可期。眼下最受关注的就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逐步实现, 可转让同业存单的试点将是下一步重点。同业存单将改变同业存款缺乏流动性、缺乏监管、成本较高的现状。不同的发行时点会考验发行机构对市场的判断能力, 以前银行确定性较高的盈利模式也将受到市场化的冲击, 盈利情况有可能出现分化。另外, 可转让同业存单试点有利于强化Shibor的定价功能, 同时也有利于活跃相关利率衍生品的交易。

信用债扩容是大势所趋。公报提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这体现在信用债市场上, 主要是加强债市监管, 增加债券市场的公开透明, 防止利益输送, 另外在加强监管的同时, 继续发展债券市场, 扩大债券市场容量这一直接融资的工具。财税改革方面, 如果地方政府事权和财权能够有合理的调整, 那改革将改善当前地方财政的困局, 改善地方收支状况, 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利好于有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城投债, 降低城投债的违约风险。

存款保险制度推出允许银行破产倒闭

全会亮点:落实金融监管改革措施和稳健标准, 完善监管协调机制, 界定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职责和风险处置责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完善金融机构市场化退出机制。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金融市场安全高效运行和整体稳定。

专家解读:利率市场化往往导致商业银行利润空间被挤压。为了防止出现银行不良贷款增多和资产贬值带来的挤兑危机, 各国一般都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所谓存款保险制度, 通俗理解就是国家不再为储户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兜底, 允许银行破产倒闭, 一旦有银行破产, 储户的存款将由存款保险机构赔偿, 但赔偿有一定限额。今年以来, 随着利率价格战愈演愈烈, 不少银行 (特别是中小银行) 开始偏重于风险较大的中小企业贷款等业务, 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国内商业银行经营风险显著上升, 破产倒闭将是市场机制下的一种常态。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之后, 商业银行间的差异化将更加明显, 政策将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下一步央行将进一步研究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稳中有序推进利率市场化。对银行而言, 这套机制的推出使中小银行获得了与大银行平等竞争的机会, 但另一方面, 存款人基于资金安全, 会选择信誉管理等综合优势强的银行机构, 这对银行间的良性竞争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有专家担忧, 下一步存款利率管制一旦放开, 可能不可避免地出现小银行高息“抢存款”的现象, 从而导致恶性竞争的出现。我国目前在金融机构准入机制监管较严格, 但我国金融市场尚缺一个健全的退出机制。而存款保险作为退出机制里一个最主要部分, 在一个金融机构出现倒闭时, 即可发挥稳定金融市场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马德伦近日透露, 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已基本完成, 即将推出。当前的核心问题是设定存款保险额度。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预计:“存款保险制度、同业大额可转让存单将很快推出, 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条例会同步跟进。”

民营银行即将落地

全会亮点: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 在加强监管前提下, 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

专家解读: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明确表示具有开办民营银行意愿的企业或组织有近30家。其中, 不乏上市公司, 包括苏宁云商、凯乐科技、金发科技、格力电器、中关村、杉杉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积极筹办, 以期尝得经营民营银行的“头啖汤”。最新加入“战局”的东方雨虹等9家公司近日在北京市顺义区签订《关于发起设立首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之投资合作意向书》。

民营银行成为十八届三中全会金融改革领域的重点, 是众望所归。据报道, 入围首批试点的民营银行的牌照最快明年初“出炉”。这些民营银行可能落地于目前呼声最高的几个热点区域, 如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上海自贸区、深圳前海等。据报道, 相关各方已就民营银行试点的有关事宜达成一致, 可能包括:将给予民营银行有限业务牌照;根据实际情况对其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区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发起民营银行注册资本金在5亿至10亿元之间;民营银行股东应为民营资本或社会资本人士等。在存款准备金率和不同类别贷款计提比例方面, 民营银行可能也会与普通银行有所区别。目前, 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和讨论民营银行试点方案及设立细则, 不排除进一步修改的可能。

此外, 民营银行试点可能将在中长期内进一步推动银行业分散化, 可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我国融资结构、促进银行业良性竞争和发展, 可能带来新的有生命力的业态。更为重要的是, 民营银行被业界视作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希望所在。但是, 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重要条件在于“风险自担”。因此, 为最大程度保障普通储户利益, 与民营银行设立和发展相关的存款保险制度、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条例等配套制度亟需推出。

据统计, 截至11月1日, 已有23家民营银行名称获核准, 其中包括苏南银行、国融银行、苏宁银行、华瑞银行和客商银行等。不过, 监管部门一位人士表示:“名称获核准不意味着牌照获批, 民营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重要条件在于风险自担。因此, 监管层在考虑民营银行试点时, 将重点考察各家申报方案中的风险控制、风险兜底机制。哪家的风控机制最为完备、对储户利益考虑最周全, 哪家才最有可能先行获试点资格。”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预计, 民营银行在试点初期数量不会太多, 那些业务定位于服务小微企业、三农等金融服务较为薄弱领域的民营银行, 将最受监管部门“青睐”。

东方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金麟认为, 民营银行的希望之光在于能否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业务模式缺乏创新的民营银行将很难有效“突围”。他认为, 未来商业模式差异化的可能性来自于三个方面:第一, 银行既有模式内的差异化。海外银行业还有很多成熟的业务模式尚待中资银行学习和模仿, 例如消费信贷、交易型银行等。第二, 依托于实业资源的跨界竞争。核心企业在整合产业链金融资源、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等方面具备资源禀赋和协同效应。第三, 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大量互联网平台企业在提供金融服务方面具备协同效应, 因此不论在支付还是小微贷款、消费信贷方面都将带来新的商业模式。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全会亮点: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专家解读:海通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 这次全会针对金融领域的一大看点就是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 从核准制到注册制的过渡符合市场规律, 但实行有一定难度, 明年推行可能性也不大。

李迅雷表示,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是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下, 市场将更加重视价值投资, 配套退市制度将会起作用, 这将改变当前股市中无退出机制的现象。目前, 市场对IPO的恐惧并不是因为上市的数量, 而是因为新股高价上市的缘故, 而推进注册制改革从长远来看, 有利于降低上市门槛, 降低门槛之后, 原先包含在IPO中的溢价或者隐形担保这个成分就可以忽略, 新股也不再是稀缺产品。面对多种选择时, 投资者也会变得更加理性, 加之有更完善的事后监管, 长期而言也是利好。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孙立坚认为, 上市公司的好坏由投资者尤其是专业化的投资者来决定,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将让那些无资产支持的好公司获得更强的融资能力, 抑制公司上市过程中的寻租现象,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将会改善, 对于经营不佳的企业面临摘牌的危险。

值得一提的是, 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对于银行股来说, 中短期是利空的, 但这并不一定是银行利差缩小问题, 而是因为利率市场化会加剧银行间的优劣分化, 但是长远来看, 可以促进银行各自寻找各自的盈利点, 对于银行的未来竞争也是有利的。

除涉及以上重大金融改革外, 公报提出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 削减资质认定项目, 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 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提高了企业注册效率;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 以开放促改革;放宽投资准入, 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 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意在引导资本项目的自由兑换, 推进投融资市场体制改革, 从对内对外两个层面都强调了资本项目的自由开放等。

未来金融改革将向两个方面纵深进行, 一方面将坚持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将现代分割的金融市场一体化, 引入更多的参与者, 让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 减少金融市场的条块分割。另一方面, 进一步开放资本市场, 引入境外投资者。

税制改革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

全会亮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 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完善税收制度, 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按照统一税制、公平税负、促进公平竞争的原则, 加强对税收优惠特别是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统一由专门税收法律法规规定, 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税、地税征管体制。

专家解读:《决定》明确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把财税体制看作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 突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性。财政在效率与公平方面一身二任, 这就对未来的财政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

纵观我国30多年改革历史, 一直以财税改革作为主要线索, 很多时候作为突破口。可见, 财税改革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财税改革明确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过去30多年, 我国的改革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 是1978年到1994年前的“放权让利”阶段。放权, 放的主要是财权;让利, 让的是财政收入中的税收和国企上缴的利润。正因为放权让利, 从国民收入的分配领域打开突破口, 进而调动企业、个人、地方政府改革的积极性, 才使得改革得以顺利启动。第二个阶段, 是1994年的财税改革, 我国开始走向制度创新。1994年主要涉及财政税收领域的改革, 正因为这项改革搭建起与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框架, 以此为基础, 才使得其他改革得以开展。

现在是第三个阶段, 这次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和党建改革在内的全面改革, 再次将财税改革作为主线索和突破口来配置。相对而言, 过去三十年我们进行的改革往往是难度相对较小, 对利益的触动比较少, 是能惠及更多人利益的改革。走到今天, 继续改革, 就要触动既得利益格局。被触动的往往不是普通人, 而是有一定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人;被触动利益的机构, 往往是拥有实权的政府机构。当改革延续到自己头上时, 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走到今天, 我国下一步的发展, 如果没有改革红利的支撑, 很难走好。从滥施税收优惠、乱收费, 到土地出让金, 到现在地方债, 这四个阶段, 实际上是改革触及既有体制弊端所带来的副产品。财税改革道路, 任重而道远。

其它税制改革

全会亮点: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加快资源税改革, 推进环境保护费改税。

专家解读: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对此,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林双林的解读是, 未来将把工薪、股息财产所得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起征税, 这将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 是个税改革具体化的体现。

我国现行的个税制度是一种分类个人所得税制, 即对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 采取“分别征收、各个清缴”的征管方式取得个税收入。对此, 林双林的评价是, 当前的征税体制比较简单容易, 征税成本也低, 但并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解收入分配的作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体制改革意味着今后我国的税收体制更加合理。个人所得税除了为政府筹措财政收入, 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收入分配。”

“建立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 即把工薪、股息财产所得和其他收入综合在一块征税, 形式上类似于日本实行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模式。对于综合征收的部分, 应把所有收入进行加总制定统一的税率, 而分类的部分则单独制定税率, 如日本在利息征收上制定了单独的15%税率。”林双林说, 个人所得税征收在实施调整后也要注意信息申报和退税等问题。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决定》中, “房产税”改为“房地产税”, 引发了专家们的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原主任牛凤瑞表示, 之前“房产税”的提法是为了回避土地出让金制度而提出来的, 因为土地出让金实际上是已经将70年的土地使用权一次性征收了, 如果再来征收房地产税, 这个“地”字恐怕就不太符合法理了。

牛凤瑞指出, 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之改为“房地产税”, 隐含着将来土地制度的改革, 未来土地出让金制度可能会进行适当的调整, 只有将70年一次性征收的土地出让金调整了才能有房地产税的征收。此外, 从《决定》中看出, 房产税将会全面推广。而房产税和环境保护费改税就相当于超级物业税, 收入主要用于当地的交通、卫生、清洁等方面的建设。

虽然《决定》中对公众关注的房地产话题表述十分有限, 只有“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没有“房地产调控”的字眼。但房价稳控工作依然是住建部当前的工作重点。住建部部长姜伟新11月到黑龙江省住建厅考察时亦表态, 结合住建部下一步工作重点和自身工作经验, 结合中央精神, 要重点抓好保障性安居工作建设及房价稳控工作等。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亮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 加快公立医院改革, 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 取消以药补医, 理顺医药价格, 建立科学补偿机制。改革医保支付方式,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 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 鼓励社会办医,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 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专家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多个方面的内容引起了国内医疗界专家的关注。专家认为, 全会的亮点之一——市场的作用从“基础”变为“决定”对医药卫生改革意义重大, 这是将从口头政策方面落到行政实处、起到触动公立医院改革根源性的作用, 有利于让民营资本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和服务;同时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等多个内容, 都是促使医疗分级有效前进的举措。有人预测, 今年开始或将出现大批民营医院, 涉及公私合营、承租、股份制等各种形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触动公立医院, 改写医疗版图, 最终促进公立医院改革。

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全会首次提出医疗人才培养和人事薪酬制度的建设, 有助于医生回归到治病救人的本质。医疗卫生体制中最关键的就是医生, 取消以药养医, 让医生的价值得到体现, 赢得患者的信任。鼓励社会资本办医思路是对的, 不过社会办医是补充力量而非主导力量。

多点“清障”医疗服务开启全民时代。《决定》提出, 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 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这意味着社会办医的“路障”被进一步清除。可以预期的是, 随着国家支持民营资本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未来10年, 民营医疗或有实力挑战公立医院, 医疗市场有望形成真正的竞争格局。

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医师多点执业是重要亮点之一, 有助于推动医疗资源有效利用和人才合理利用, 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 为民营医院筑巢引凤。业内专家认为, 医生资源确实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多点执业制度提供了一种充分释放医生人才生产力的良好方向, 该政策应大力推广。

湖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处长高纪平则表示, 医师多点执业, 符合国际通行规则, 无论对患者和医师都有好处。高水平的医师到基层执业, 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服务。不过, 也存在相关问题, 比如出现医疗事故如何处理、谁来负责等, “所以政策越细化和规范, 就越有医师愿意参与。”

首提民营医院入医保。这释放了推动非公医院发展的强烈信号, 预示着非公医院的春天即将到来。有专家表示, “我国台湾地区现在非公医院的市场份额已达到80%左右, 这方面可以学习台湾地区模式。”该人士还表示, 目前就经济转型期的医疗服务展开收购行动的都是民企, 但这个行业不可能一开始投资就发展起来, 只能慢慢增长。

公立医院改制期待破局。据了解, 人才和是否纳入医保一直是社会资本办医面临的两大玻璃门。此次《决定》提出取消医院的行政级别, 推动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这也许意味着, 公立医院的事改企将加速, 也是决定人才能否流动, 是否落实公立和私立医院的平等待遇的关键环节。

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改革, 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有专家认为这将带来基层医疗的市场大爆发, 关注基层医疗的、率先在基层医疗布局的企业将会受益。

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据介绍, 当符合“单独二胎”条件的夫妇的户籍所在的省份修订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人大常委会作出了专门规定, 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 就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了。如果夫妇双方的户口不在同一个省 (区、市) , 只要任何一方户口所在地允许单独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也可在那里申请再生育。由于我国各地人口发展形势、工作基础有一定的差别, 准备情况各不相同, 各地启动实施政策会有时间差, 因此, 短期内不会出现出生人口大幅增长的问题。启动“单独二胎”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有专家表示, “单独二胎”政策的实行对减缓我国老龄化的过程、降低老龄化程度的确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据估测, 相对于以往政策而言, 实行“单独二胎”政策以后, 老龄化的程度能够降低3到4个百分点。但放开“单独二胎”只是为我们应对老龄化挑战赢得更多的准备时间, 这并不能解决老龄化的根本问题, 也不可能扭转老龄化的趋势。除非回到生五六个孩子的时代, 才可能使我国重新进入一个年轻化的过程,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此外, 放开“单独二胎”也无法解决未来劳动力长期供给短缺的问题。对于现在大量的劳动力短缺, 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密集型产业, 而不能靠多生孩子去维持所谓的人口红利。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全会亮点: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 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 确保参保人权益。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 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专家解读: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认为, 提出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方式为“渐进式”, 既符合国际惯例, 又符合我国国情,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曾提出, 延迟退休“不是说一下子从60岁延长到65岁, 那不行, 社会就乱了。而是每年增加一个月或者两个月, 也就是从今年开始, 退休年龄是60岁加一个月, 后年就是60岁加两个月, 这样温和地延长。”

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是学术界呼吁多年的改革。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赵耀辉教授表示, 目前, 政府下了很大力气提高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但忽视了职工和企业的缴费积极性问题, 以至于事倍功半。现行城镇养老保险体制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即缴费的大部分用于再分配, 个人账户的比例太小并且是空账, 个人账户的回报率太低等。简而言之, 就是“大锅饭”的成分太高。

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副院长、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朱俊生表示, 有资料显示, 在列出统计数据的173个国家和地区中, 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率居第13位, 高于16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养老保险缴费率更是偏高, 能进入前十名之列。他认为, 我国社会保险费率较高, 与基金使用效率低以及缺乏保值增值手段等因素均有关。因此, 赵耀辉教授建议, 把企业和职工对养老金的贡献都存入个人账户, 交由职业投资机构管理, 以获得安全的不低于个人投资收益的合理回报。

虽然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举行只历时4天, 但其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大领域。除以上提及的几项重大改革外, 全会在土地改革方面,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 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 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在收入分配体制方面, 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在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 实行不分文理、取消“一考定终身”;在司法保障制度方面, 规定基层检察院、法院从地方横向领导改为由省级领导并负担财政, 同时将人事权从地方党委中解脱出来, 从而维护司法的公平、公正;在反腐工作中, 探索实行官邸制, 保护人民财产不受侵蚀;在国家安全方面, 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一系列重大制度改革和理论创新, 不仅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而且全世界都将受益于中国深化改革的举措。

改革先易后难, 更要攻坚克难;改革由问题倒逼产生, 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 具体部署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坚定改革信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 我们必将能够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可以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目标完成之日, 也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之时。到那个时候, 我国的面貌必将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呈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

链接——媒体评“全会”

美国《华盛顿邮报》:中国领导人充分注意到了本国的问题, 他们做出了回应, 允许社会实现相当程度的开放。中国领导人是工程师, 但即便对最出色的工程师来说, 掌控这一切可能也是严峻挑战。十八届三中全会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 将会改变中国的面貌并给美国企业也带来益处。

美国《外交政策》评论:本次全会已经传递出中国“正面、积极、持久和新颖的”改革之风, 中国正在形成的“改革势头”将会对市场进行改革, 这是民众乐于看到的, 不再只对“经济数字”较真, 中国政府正在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路透社:中国共产党出台了指导未来10年发展的改革蓝图。中国决心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美国《财富》双周刊:世界各地的投资者正在为中国的政治决心和政策透明度欢呼喝彩, 全世界期待与肯定中国新一轮“向更深方向进发”的改革。

美国《康特拉科斯塔时报》社:中国再出发, 跌宕风云中, 调整模式与世界更紧密携手。中国的许多变化可能都是内部的, 但中国块头巨大, 这意味着即便内部改革都能影响全世界。

英国《金融时报》:话语必须转化为行动。中国没有那种奢侈的条件, 能够让所有的改革都等到时机成熟才启动。中国领导人必须承担风险, 加紧推动亟须的改革。应该认识到, 中国政府的谨慎或许反映了其经济和政治智慧。

日本时事社:《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深化改革和开放的蓝图。中共把十八届三中全会定位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指明了以行政体制、金融系统、土地制度和国有企业等为主的深化改革的方向。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中国目前虽面临各种困难, 但今天的中国在思想观念、国际环境, 特别是经济实力方面都远远强于以前。

泰国《亚洲日报》:全世界都在关注十八届三中全会。世界各国都想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 下一步会怎么走。中国的发展影响整个世界, 中国的走向关系到世界的未来。海外华侨华人相信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具有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中国的未来将更加美好。

《印度时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预示着大的经济、社会变革。尽管印度和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但这次会议有关深化改革的举措对印度也有借鉴意义。

香港《亚洲周刊》:中国的开放, 从上海自贸区到澳门的横琴模式, 都是试验性质, 摸着石头过河, 看似大胆, 但又兢兢业业, 如履薄冰, 要不断总结经验, 将优点极大化、缺点极小化, 才向全国推广。它和运动型的政策, 有本质上的差别。

台湾《经济日报》: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 就是要将“改革尚未成功”的改革继续下去, “开放尚未彻底”的开放继续下去。所以, 还是改革开放, 只是需要更深入、更全面实施。

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杉田欣:35年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 中国的繁荣关系到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安定, 通过大胆的改革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让海外怀疑的目光变为羡慕的目光, 这就是中国梦实现的时候。

泰国朱拉隆功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沃拉萨·玛哈他诺博:从世界范围看, 中国成功转变政府职能将能够促进中国与其他不同体制国家在各个层面的交往, 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也会为类似体制国家提供宝贵经验。

阿根廷经济学家马蒂亚斯·卡鲁加迪:中国新成立的上海自贸区, “如同30多年前中国打开国门吸引外资一样, 上海自贸区启动后, 市场效率会得到极大提升, 投资领域也会扩大, 将为全球性企业开辟新的投资空间。”

俄罗斯科学院社会政治研究中心主任叶夫谢耶夫:中共历史上的三中全会往往是中国实现改革的“跳板”。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进一步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更清晰地向世界表明, 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奋发有为的集体。

突尼斯战略研究所经济部主任默哈莫德·马布克:本次会议将对解决中国经济和社会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给出基本的政策主张。中国外交日趋活跃, 在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发挥了巨大作用, 赢得了世界赞誉, 相信本次会议将使中国更加全面地走向世界。此外, 中国今后将大幅增加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交往与投资合作, 这次会议将给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前进动力和成功的自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研究员巴巴·迪亚耶表示, 全世界都将受益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举措,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改革抱有良好的愿望。

篇4: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是主旋律

1、国有企业改革

《决定》提出的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代表着一种更加务实的方向,更加强调国家和国有资产之间的界限,这有利于减少行政干预和腐败现象。同时,《决定》还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到2020年,国有企业应当向政府上缴30%的利润。”

2、进一步开放

在放开准入方面,《决定》提出用负面清单管理,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对企业投资项目,除关系国家安全等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这些放开准入的改革表明决策层已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提升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必然选择之一。此外,这对放开外商投资准入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3、强化市场调节

《决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作用”。此外,会议还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

4、城镇化

《决定》提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承诺把进入县和小城市落户的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使他们平等获得教育、医疗和其它社会服务——此举被视为“城镇化”。对于中国的汽车企业而言,三、四线城市将是他们未来重点开拓的领域,甚至有专家认为,“城镇化”是中国本土汽车企业“最后的机会”。

5、环境与资源保护

“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和完善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此举表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模式将被摈弃。这将给新能源汽车带来重大利好。此外,《决定》同时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也预示着,未来政府将对于汽车污染物排放等相关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相关法规标准的制定也将进一步加严。

北京拥堵费最快2015年开收

11月4日,继《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公布后,其任务分解表也对外发布。从2014年开始,北京市每年摇号指标缩减至15万辆,这一政策将执行到2017年。同时,新能源车的配比将会逐年递增,预计到2017年新能源汽车(不含公务用车)将达到19.5万辆。此外,北京市将修订《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实施细则,9座以上的大中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车型也将限购。任务分解表还提出,北京市交通委和环保局将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市道路交通运行、尾气污染监测数据,研究制定低排放区交通拥堵费征收政策,在政策出台时间上,最快也要到2015年才会择机实施。

中汽协上市公司委员会再发《指引》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上市公司委员会2013二次理市会在南昌召开。会议发布《中国汽车行业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长)工作行为指引》,首次提出鼓励将董事会秘书称为“董事会秘书长”。此《指引》意在加强汽车行业上市公司法治理,促进行业良性发展。已获汽车行业上市公司广泛关注。

北汽集团与戴姆勒实现交叉持股

11月19日,戴姆勒股份公司与北汽集团在北京市人民政府举行资产交割仪式,正式成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戴姆勒也由此成为首家入股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的外资汽车企业。至此,北汽与戴姆勒战略展开了“三个层面四项合作”。在资本层面,戴姆勒投资入股北汽股份12%的股权;同时北汽股份完成对北京奔驰的重组,持股比例增加到51%,而戴姆勒方降低为49%。在技术层面,戴姆勒将现有梅塞德斯-奔驰E级车加长版V212平台及前后车桥有关核心技术永久“无偿”许可给北汽股份,用以开发北汽自主品牌高端车。在业务层面,北汽与戴姆勒合资设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此外,据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透露,“截至十三五期间,北汽集团和戴姆勒将向北京奔驰投入650亿元人民币,把北京奔驰建设成为奔驰全球最大的整车制造基地。”

通用汽车国际运营部总部迁址至新加坡

11月13日,通用汽车宣布,将在2014年第二季度把国际运营总部从上海转移至新加坡。此次搬迁举动标志着通用汽车的一次转身。早在8月,通用汽车把其中国业务从国际业务中拆分出来,使之成为独立运营单元。针对这次国际总部迁址,通用国际业务的发言人Lori Arpin对外表示,新加坡能提供一定优势,如靠近东盟和印度等关键市场,很多跨国公司被新加坡吸引的地方还包括较低的税率、英语的普遍使用、技术较高的劳动力和高质量的生活水平。据悉,新总部将有120人规模,负责管辖东南亚、非洲、印度、韩国和中东,还有欧洲的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业务。

图1: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中国、印度和东盟首席地区运营官苏瑞博发布未来的运营计划。

图2:在11月21日第11届广州国际车展上,雪佛兰爱唯欧波普艺术车初次登台国际车展,炫出年轻“声色”。

图3:在广州车展上,雪佛兰迈锐宝Mr.Malibu纪念版首次亮相,向经典致敬。

通用在美推广网上购车服务已覆盖4300家经销店

根据路透社消息,通用汽车日前正在美国市场逐步推广网上购车服务,其推出的ShopClick-Drive服务已经覆盖美国的4300家雪佛兰、别克、GMC及凯迪拉克经销商。通用汽车CEO丹·艾克森(Dan Akerson)对此表示,“希望能够通过现有的经销网络,使得更多的客户在线购买汽车。公司的Shop-Click-Drive服务便是协同经销商共同开发而来。”今年年初,通用汽车就已开始在密歇根州、明尼苏达州及威斯康辛州对网上购车服务进行了测试,后来将这一服务拓展到了八个州的100家展厅中。

PSA和雷诺生产联盟瓦解

根据路透社消息,11月21日,标致雪铁龙(PSA)和雷诺两家公司正式宣布,双方将结束一项生产方面的合作关系,终止在法国联合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撤销在彼此工厂交叉持股。

雷诺当前持有标致雪铁龙位于法国北部杜弗兰(Douvrin)的发动机工厂50%股权,而标致雪铁龙则持有雷诺位于路易茨(Ruitz)变速箱工厂的20%股权。两家公司计划各自回购工厂被对方所持股权部分,从而分别完全持股这两座工厂。

沃尔沃XC90再获美国IIHS最高安全评级

近日,沃尔沃旗下SUV XC90在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 )最新碰撞试验报告中再度获得最高安全评级,被授予2014 TOP SAFETY Pick 奖项。这款经典SUV在2002年首度获得IIHS最高安全评级后再获此殊荣,也表明该车型领先的安全优势过去10年中一直未被撼动。沃尔沃汽车集团高级安全顾问Thomas Broberg表示:“再获IIHS奖项,证明我们在汽车安全领域的持续领导地位。即将于2014年发布的全新一代XC90将搭载一系列革新性安全技术,并进一步强化沃尔沃汽车在另一愿景上的领导地位:到2020年实现零伤亡。”

产业中心东移

11月5日,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发布信息表示,为了进一步强化在中国的汽车研发、零部件采购和生产功能,本田于11月1日在中国成立了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职能是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的汽车研发、采购企划以及生产企划。此前,这样的职能一直由本田中国广州分公司承担。而本次为了进一步推进本地化,本田成立了独立的新公司负责技术研发工作。新公司计划于2014年1月启动,并将于2016年1月搬迁至位于广州市内的新址,而原广州分公司的职能将移交至新公司。

丰田混合动力技术落地中国

11月14日,丰田汽车位于江苏常熟的中国研发中心正式开业启用。研发中心是丰田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立起来的丰田在全球海外市场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也是丰田最先进技术的研发中心,肩负着将丰田混合动力技术(H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PHEV)尽快实现国产化的重要任务。在2年前的TMEC奠基仪式上,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也曾明确表示:“我们决定力争在‘十二五规划’期间,研发搭载国产混合动力总成的车辆,并力争在2015年前后实现在一汽丰田、广汽丰田的生产和销售。”

菲亚特集团高层大洗盘

11月11日,意大利汽车制造商菲亚特集团对其旗下克莱斯勒与玛莎拉蒂两大品牌的管理层进行了重新调整,并宣布了一系列高层人事任命,此项人事变动仅限于公司内部调动。

菲亚特-克莱斯勒首席运营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Sergio Marchionne)

“他们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职位的调整是公司对于他们努力工作的回馈。我们会继续发掘公司内部的人才,并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罗伯特·格拉茨科(Robert Graczyk)

50岁的格拉茨科现在是菲亚特-克莱斯勒在澳大利亚所有品牌的主管,他曾在玛莎拉蒂担任北美区域总裁。

彼得·格雷迪(Peter Grady)

现任克莱斯勒营销网络负责人,并将兼任玛莎拉蒂北美市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在北美地区,玛莎拉蒂目前共有71家位于美国的经销商以及4家位于加拿大的经销商。

埃利斯戴·加德纳( Alistair Gardner)

接替切哈布出任克莱斯勒总裁。早在1986年就已加入克莱斯勒集团,之前任位于美国奥兰多的克莱斯勒东南地区业务中心的负责人。

哈拉德·韦斯特(Harlad Wester)

篇5:十八届三中全会民生改革十大看点

一、人口计生政策重大调整:启动“单独二胎”

【百姓视角】媒体工作者小王看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妻子“报喜”:“我们可以生二胎了!”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受访者大都支持这一政策调整。

【决定看点】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解读】“这是中国人口和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所作出的重大调整。”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毛群安说,“完善生育政策既要考虑维持低生育水平,又要考虑民众意愿,还有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启动‘单独二胎’是应对人口红利下降、劳动力短缺等问题的积极措施。”

二、户改瞄准破除城乡壁垒,大小城市门槛“高低有别”

【百姓视角】北京朝阳区的“群租客”小黎回老家就业的想法更坚定了一些:“大城市很难落户,小城市可能机会更多!”北京市常住人口中,每3个人里就有1个是外来人口。

【决定看点】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解读】“不放开不合理,全部放开不现实,户籍政策大门要开,但又要防止一下挤破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说,“‘松紧有别’的落户制度既能满足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增强产业发展、增加活力的需求,也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人满为患的现状。”

三、探索统考减少科目,高考打破“一考定终身”

【百姓视角】北京101中学高一学生小杨平时成绩不是很稳定,一向担心高考发挥失利的他对决定意见很期待:“机会越多,负担越小,希望越大!”

【决定看点】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

【解读】“决定内容一针扎到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是打破‘分数决定命运’现状的需要,也是培养综合型人才的需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储朝晖说,“改革将高考从‘指挥棒’变成‘服务器’,从现行以行政为主导的计划招生转变为专业为基础的自主招生,学校和学生选择权都会扩大。”

四、推进资源价改,民生必需品加大“人文关怀”

【百姓视角】西安市民张女士家去年天然气开销为900多元,她担心资源价改后花销再加大。

【决定看点】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

【解读】“重点领域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既保障稳定供给,又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所原所长周大地说,“但水、电、油、气等也属于民生必需品,加大对困难群众补贴,制定科学、公平、人性化的改革方案是本轮资源价格的应有之举。”

五、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房农地能抵押能担保

【百姓视角】安徽淮南市凤台县农民殷孝英近日很高兴,因为由政府部门的人来对她的农房进行测绘及估价,告诉她这个房子在银行能值几十万元。老人家说把房子卖了就去城里和孩子们相聚。

【决定看点】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解读】“决定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平等发展权问题、市场经济核心的产权问题,使我国城乡统筹进入一个新时期。”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说:“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显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六、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租、卖哪个更划算?

【百姓视角】家住北京宣武门的孙女士有三套房子,其中两套是10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看到加快房地产税立法的消息,她心里打起算盘:“是租出去合适还是卖了少交点税金划算?”

【决定看点】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

【解读】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说:“全会的提法意味着对整体房地产税收体系的调整。对于房地产税的立法和改革可能涉及到一揽子的增减调节,而不仅仅是房产税一项。”

七、社保改革新探索:渐进式延迟退休

【百姓视角】临近花甲的老干部意气风发:“还想多干几年!”50多岁的普通职工却“不想再干了!”多个网络调查显示,“一线工人盼退与领导干部盼延”的意见争议比较突出。

【决定看点】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解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说:“‘渐进式’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既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又能缓解养老金压力。以前提‘研究’,这次明确为‘研究制定’,体现了改革的决心,意味着延迟退休进入到实质操作层面。”

八、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契约服务关系”是亮点

【百姓视角】69岁的北京居民老王家门口就有一个社区医院,但每次不管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如果这种‘契约’关系能像家庭医生一样,再多些人文关怀,那就不用再去挤大医院了。”

【决定看点】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建立社区医生和居民契约服务关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流动。

【解读】“这次改革特别关注加强基层医疗力量,切中了医疗资源‘头重脚轻’的结构弊病。”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曾益新说,“契约制度一旦建立,医生便要负责相关家庭的病史、健康教育、慢性病预防、大病早期发现等事务。像家庭医生一样的保健、诊疗在未来是可期的。

九、营造创业环境,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百姓视角】北京语言大学应届毕业生小张和几位同学想开办一家翻译公司,但十几万元的启动资金却难住了他们:“希望创业基金能帮忙渡过难关,圆大家的创业梦。”

【决定看点】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

【解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郑东亮说,决定强调了政府责任,着力破除“拼爹”等就业不公平制度障碍,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向上流动。高校毕业生是创业的生力军,整合高校就业创业基金将会形成一个统一的帮扶体系,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十、废除劳教制度,司法保障重大进步

【百姓视角】“假设:一个犯人,犯罪轻微、证据不足,可能因一纸行政命令就劳教一年。而如果证据充分,他可能只需要判半年,这本身就不公平。”一位法律专家说。现在,这种不公平可以破除了。

【决定看点】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篇6:十八届三中全会创新改革的解读

几天来,新华社和新华网连续播发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所作的说明。通过学习和领会,感觉十八届三中全会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鼓励改革创新。关于这个显著特点,在总书记就《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向全会所作的说明中表述的最为清晰可见。他指出:“提出改革举措当然要慎重,要反复研究、反复论证,但也不能因此就谨小慎微、裹足不前,什么也不敢干、不敢试。搞改革,现有的工作格局和体制运行不可能一点都不打破,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

由此可见,无论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涉及的十六个方面共计60个具体问题的论述,完全在习近平同志所作的说明中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更准确的解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又对三中全会的决定进行了深入详解,并起到了高屋建瓴的宣传贯彻引领作用。总书记在说明从全会决定起草过程、全会决定的总体框架和重点问题、讨论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三个大的方面,全面地对三中全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决定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与详解。他鼓励全国全体党员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地不懈奋斗,必须建立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和创新改革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体制与新机制,改革就是创新,没有创新意识和科学创新精神,就不能叫改革。如果不符合三中全会的精神,也不能叫改革。改革就是要突破原有的藩篱和利益固化思维方式和因此而产生的因循守旧思想束缚。改革就是要敢于积极探索和创新。

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改革是一次全面攻坚克难的改革;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改革是全新的全方位立体式改革;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改革具有政治的、经济的、城市的和农村城镇化的、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经济如何展开公平竞争的问题。具体地说,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全面改革主要表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突出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说,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党的十八大确定的“五位一体”战略举措基础上,增加和突出了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之所以把经济建设放在所有改革工作目标的首位,就是要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重申,我们党将继续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战略方针毫不动摇。只有把我国的经济建设搞上去,才是我们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才能实现强国富民的宏伟目标;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才会更加团结,才能实现共同富裕和幸福;只有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我们才能确保全国的安定团结,才能积极稳妥地全面开展其他各个方面的改革,才能在国际外交工作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并对世界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而经济建设涉及面最广,它不仅对于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起着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支撑作用,而且是我们积极稳妥地实现其它各方面改革的重要保障。然而,我们又绝不能忽略和低估政治建设所采取的各项改革对于经济建设和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巨大促进作用;然而,真正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各级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起决定性促进作用的,是我们党的政治建设。因为,毛泽东同志早已告诉我们:“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和“群众利益无小事”。也就是说,我们所有改革宏伟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才能获得改革所需要的全部动力源泉;只有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不折不扣地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使坚持在解放思想基础之上进一步扩大和深化改革开放。

因此,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和作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重要使命。首先,我们必须按照党纪国法加强反腐倡廉的执行力,坚决毫不动摇和毫不妥协地与一切腐败行为作斗争,始终坚持苍蝇和老虎一起打,并将腐败分子绳以法,绝不姑息养奸。

上一篇:2019大学辅导员年度工作总结下一篇:寒假周记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