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概念

2024-05-13

供应链金融概念(精选8篇)

篇1:供应链金融概念

第一部分:供应链金融的概念和特点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银行服务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迅速发展。供应链金融产品的推出和超常规发展,有其深厚的产业经济背景,同时也和金融实践的最新发展密切相关。从银行层面来看,它是是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一个专业领域。对企业而言,它则是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那么,到底什么是供应链金融呢?

它指银行向客户提供融资和其他结算、理财服务,同时向这些客户的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融资及管理,或者向其分销商提供预付款及存货融资服务。概括的讲,供应链金融就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

一般来说,一个特定商品的供应链从原材料采购,到制成中间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会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

在这个供应链中,竞争力较强、规模较大的核心企业因所具备的强势地位,往往在交货时间、价格、应收账款账期等贸易条件方面对上下游配套企业要求苛刻,从而给这些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上下游配套企业恰恰大多是中小企业,难以从银行融资,结果最后造成企业资金链十分紧张,整个供应链出现失衡。

“供应链金融”理念就是在供应链中寻找出一个大的核心企业,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在“供应链金融”的融资模式下,处在供应链上的单个企业一旦获得银行的支持,资金也就等于进入了供应链,从而可以激活整个“链条”的运转;而且借助银行信用的支持,还为中小企业赢得了更多的商机。

总结起来,供应链金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还款来源的自偿性:

表现在通过操作模式的设计,将授信企业的销售收入自动导回授信银行的特定账户中,进而归还授信或作为归还授信的保证。典型的应用产品比如保理,其应收账款的回款将按期回流到银行的保理专户中。第二、操作的封闭性:

表现在银行要对发放融资到收回融资的全程进行控制,其间既包括对资金流的控制,也包括对物流的控制,甚至包含对其中的信息流的控制。典型的产品如动产抵/质押授信业务,银行将企业所拥有的货物进行抵质押,授信资金专项用于采购原材料,企业以分次追加保证金的方式分批赎出货物,随之进行销售。第三、以贷后操作作为风险控制的核心:

同传统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相对降低对企业财务报表的评价权重,在准入控制方面,强调操作模式的自偿性和封闭性评估,注重建立贷后操作的专业化平台,以及实施贷后的全流程控制。

第四、授信用途的特定化:

表现在银行授予企业的融资额度下,企业的每次出账都对应明确的贸易背景,做到金额、时间、交易对手等信息的匹配。

篇2:供应链金融概念

4.组织方面

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物流供应商间的联盟应

所谓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资使用少量数据的平均值所得到的预测结果能够快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速地响应需求的变化,但有可能变得过于敏感从而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进行计划、组织组受到非典型数据和偶然性波动的影响.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凋与配 合,以降低性波动的相对不那么敏感的预测值,但这样的预测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有可能忽略掉真实的需求变化平均法缺点

用于提高零售企业的结算速度上,条码技术在提运而生

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它为标准

二、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使用更多的数据的平均值,得到平滑掉了偶然高整个物流运作效率上的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5.客户服务方面

④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问题并没有解决,从

物质实体从供应者向需求者的移动过程即物流实1.所有历史数据的权重都相同 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物流2.只适用于相对稳定的需求模式 活动组成,包括存储、运输、包装、流通加工、平滑法优点

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网络技术在企业的1 供应链是物流发展到集约化阶段的产物。现代应用已相当普遍,但这种应用相当肤浅,多数企供应链管理即通过综合从供应者到消费者的供应

业仅限于用E-mail发送电子邮件的形式传送业务链运作,使物流达到最优化。企业追求全面的系

装卸和搬运以及配送,此外还有对物流信息的处平均法的缺点就是。统的综合效果,而不是单一的、孤立的片面观点。

相关信息,企业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的电子数据

理等。随着数据年龄增加,其相关性也减弱,而所给予的2物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供应链实质含“供”与

交换。

二、SC的管理方法 权重也相应降低.因此指数平滑法赋予了最新的数“需”两方面,也可理解为“供需链”。物流连接快速反应 有效客户反应 商品分类管理 企业资源计划 买房库存管理 电子订货系统

三、选址的步骤

1、确定各产地和需求地的坐标值以及相关的货

物运输量和直线运输费用。

据很高的权重,随着数据年龄的增加,其权重按照⑤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支撑技术在企业间远没有普供应链的各个企业,是企业间合作的纽带,它从指数级的降低.平滑法缺点 计算复杂

供应链的现状和趋势

及,VMI、CMI等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并未被供方开始,沿着各个环节向需方移动。每一环节

都存在“需方”与“供方”的对应关系,成为供

企业采用,仍需要在企业间仍推广普及供应链管

应链。供应链是一条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理的支撑技术。

用户的物流链。

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3.作为一种战略概念,供应链也是一种产品,而且供应链上的企业生产计划的透明性、协调性高度

易伙伴之间已经建立了长期的贸易伙伴关系,说供应商会损失一点点物流代价,但换来的是供应

事可增值的产品.其目的不仅是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提供用户期望以外的增值服务,以产生和保持

供应链现状

①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间的合作时间比较长,贸一致,能为供应商的生产计划节约大量时间;虽然

竞争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供应链是物流系统的链上所有企业的协同一致,是整条供应链的活力

2、不考虑距离因素,用中心公式估算初始选址明供应链的结构比较稳定,这是供应链上企业间充分延伸,是产品与信息从原料到最终消费者之间

和竞争力。

地,得X, Y 的增值服务.各种物料从采购到制造到分销,是一实施ECR、QR等供应链管理的基础。

1.时间与速度方面

3、用2得到的X, Y计算初始d.个不断增加其市场价值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各环

②我国企业虽然在管理过程中为提高管理效率也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

4、将d代入2中X, Y相关公式计算修正的X, Y 节的价值增值也不尽相同,一个环节有多重要主要

曾采取许多措施,但多是在企业内部或企业的部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

5、利用修正的X, Y计算d。取决于它能带来多大的增值价值.门内进行,没有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去考虑。多求快速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4.供应链管理实际上就是把物流和企业全部活动

6、重复4、5直到d不再变化或变动很小

争水平的目的。

四、两种方法 数企业不理解供应链管理,更不了解国外现状,(如生产制造等)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来管理.2.质量方面

1移动平均法使得预测值随需求数量的升高而升企业内部的传统的物流部门的职能已经不能适应

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

高,也会使预测值随需求数量的减少而减少.同时

当前的商业环境,急需从管理理念上进行改革。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

这种预测方式平滑了干扰,因此不会盲目地受到随

3.资产生产率方面

篇3:供应链金融概念

一、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识别

(一) 类型与特征

互联网金融尚属于新兴的金融形式, 其实践毋庸置疑地走在了理论的前面, 因此对于其研究亦只能采取从现象到理论的归纳法。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下位概念, 其形成源于当前经济背景下金融机构和互联网电商的逐利行为;按照实践中形成方式的不同, 大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1. 合作模式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商业银行与互联网电商通过合作协议的形式, 利用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及互联网电商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融合资金流、信息流和物流, 向在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从事交易行为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等信贷类产品及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例如工商银行 (2007年) 、建设银行 (2008年) 先后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电子商务平台小微企业无抵押贷款即属于此种类型。这是最早产生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 亦是带有过渡性质的模式。随着后面两类模式的出现, 该类模式逐渐走向消失, 因而不能代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未来发展方向。

2. 电商主导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互联网电商利用其自身的注册资本及电子商务诚信体系向其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的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贷款。例如2010年6月成立的“阿里小贷公司”即是首家全国范围内的小额贷款公司。

3. 商业银行主导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商业银行自主建立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 同时兼具了电商和资金提供者的身份, 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提供交易信息发布、在线交易的电子商务平台渠道;另一方面在全方位掌握在线企业交易信用数据的基础上, 建立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向企业提供支付结算、融资贷款、资金托管等全方位的专业服务。例如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企业/个人商城” (2012年) 和工商银行的“融e购企业商城/个人” (2014年) 均是商业银行自主建立的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 直接为平台上的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

通过对现存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三种类型的考察, 不难归纳出其一些特征:

一是非传统的信用来源。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供应链金融组织者利用核心企业作为风险控制的重要变量, 依托核心企业提供的信用体系, 对供应链成员进行融资准入评价, 向核心企业上游供货商和下游经销商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解决方案。而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供应链金融组织者的信用来源则是B2C和B2C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的大量信用数据及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诚信体系。

二是供应链金融组织者身份的二元制。基于上述信用来源的特殊性, 在过渡性的合作模式逐渐走向消亡的背景下, 无论是电商还是商业银行主导的互联网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组织者均需同时扮演双重角色, 一为资金和融资服务的提供者, 二为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的经营者。

三是服务对象范围的特定化。基于依托互联网产生的背景和性质,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对象仅限于在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中小企业或小微企业及其上游供货商。

(二)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信息化的比较

现代意义上的供应链金融与信息技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供应链金融的蓬勃发展得益于信息技术的长足进步和有力支持, 其具体表现便是供应链金融信息化。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既有相同之处, 也存在本质的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特征, 避免混淆, 有必要对二者的异同之处进行比较。

所谓供应链金融信息化, 是指以供应链金融业务流程优化重组为基础, 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 促进供应链金融各个参与主体的业务协同, 提高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运作效率和各个参与主体的经济效益。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信息化的相同之处体现在。

一是均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形式;二是均着力于建立涵盖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的一整套金融解决方案;三是商业银行都能够扮演供应链金融组织者的身份, 主导供应链金融的运行和发挥重大作用。

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金融信息化的不同之处体现在:

1. 本质不同。

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是传统供应链金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的高度融合, 并未改变供应链金融的实质内容, 其中的信息技术仅仅扮演了一个融合手段或联系桥梁的角色, 其存在的意义在于使得供应链金融内在各要素联系更加紧密, 内在运行机制更加流畅。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则是通过利用互联网的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上小微企业的大量信用数据和建立起来的诚信体系, 创设出新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体系。

2. 之于资金流角度的供应链组织者不同。

供应链金融信息化仍然属于传统供应链金融的范畴, 因此站在资金流角度, 供应链金融组织管理者依然是传统作为资金提供者的商业银行, 并未跳出商业银行授信融资以及诸如现金管理、支付清算等服务的业务范围。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下供应链组织者则是兼具资金提供者和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双重身份的机构, 既可以是以现有的互联网电商为主导, 获取部分或全部银行牌照, 亦可以是以商业银行主导, 建立互联网B2B电子商务平台;但无论是哪类机构主导的模式, 供应链金融组织者都不再是传统单纯的资金提供者。

3. 服务对象的范围不同。

尽管二者的服务对象均包括了小型企业, 且均将小型企业作为重点营销对象, 但作为传统概念范畴的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服务对象的范围却比互联网供应链金融广得多。供应链金融的营销通常是以核心企业作为切入点, 将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风险控制的变量, 向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扩展, 因此其服务对象包括了核心企业以及作为核心企业供货商和销售商的中小企业。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在B2B和B2C电子商务平台交易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小型企业甚至微型企业;不但没有了发挥核心企业功能的大型企业, 而且即便是中型企业的数量也相对不多。

4. 信息技术的功能不同。

在供应链金融信息化模式下, 信息技术更多的发挥便捷和整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管理的作用, 以求使得整个供应链解决方案更加高效、便利。而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B2B和B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则是发挥着搜集、计算、整合在线交易的小微企业信用数据, 并籍此建立作为供应链金融营销切入点的诚信体系的重要作用, 成为整个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核心。

二、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概念构建

通过对实践中现存的互联网金融类型和特征等表象的阐述, 本文试图在理论上对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作进一步归纳和构建。

篇4:智能手机供应链概念一飞冲天

两会期间消息不断,相关的主题概念股闻风而动。增强国防意识、提高国防预算激发军工概念股做多热情。航母概念股中国船舶(600150)一枝独秀,全周最大涨幅25.4%。生产武器控制系统的中兵光电(600435)、航空发动机的成发科技(600391)和军用特种钢材的抚顺特钢(600399)本周都有超过10%的涨幅。商务部明确今年将延续家电下乡政策为家电板块空中加油。周三,苏宁电器(002024)强势上攻,涨逾9%。随后,美菱电器(000521)、小天鹅A(000418)、青岛海尔(600690)接棒家电领涨的位置。

券商股则借多项利好因素齐聚集体井喷。国金证券(600109)周四涨停。已公布2月份经营数据的16家上市券商,当月净利润环比大幅增长。多家券商更成功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如去年亏损的广发证券(000776)、东北证券(000686)。

本周苹果公司在美国召开第三代iPad产品发布会,新产品有望在3月16日正式开售。受此消息影响,周二以宇顺电子(002289)、欧菲光(002456)、超声电子(000823)等为代表的“触摸屏”概念再度雄起。宇顺电子收于涨停板,欧菲光则一路攀升收涨4.46%。宇顺电子、欧菲光、超声电子从其低点反弹算起,最大涨幅分别超过140%、80%、70%。

事实上,宇顺电子、欧菲光并没参与苹果产业链。真正助力触摸屏概念股疯狂大涨的背后推力,其实是中兴和华为年初给这些触摸屏生产企业的大额“订单”,正是两大通讯巨头的“千元智能手机”项目导演了龙年一季度触摸屏项目的“上涨”大戏。

国内智能手机今年有望迎来爆发性增长时期,智能手机厂商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达到6.56亿,增速为39%。本土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将超过1.2亿,增幅在100%以上。全球第4大手机制造商中兴通讯2011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超过1200万部,取得了400%的骄人增幅。中兴今年智能手机出货计划要突破3000万部,2015年力争手机收入进入全球前三名。全球第6大手机制造商华为今年在大力发展中国市场的同时,将加快进入欧美、日本等主流国际市场,并力争今年实现智能手机的销量从2011年的2000万部提高至5000-6000万部的目标。联想近日公布的第三财季财报显示,联想智能手机在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20倍,2012年1月,市场份额提升至11.1%,成功跻身前三甲行列。

易观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国产品牌整体市场份额为37.5%,而诺基亚、三星、LG和摩托罗拉四大国际品牌占比为41.5%,国产品牌正在赶超国际品牌市场份额。另外,在2011年我国手机市场销量前十名的品牌中,国产品牌已经占了六席。

以中兴、华为为主导的千元智能机市场在2012年的增长确定性较强,出货量和收入都将实现翻倍成长,必将推动供应链订单繁荣。从订单收入贡献度来看,由于显示屏和电容式触摸屏分别占平价智能机成本的18%和11%,进入中兴和华为供应链的显示领域厂商分享产值最高,其中宇顺电子、欧菲光、超声电子和长信科技(300088)以显示、触摸技术为主营业务,弹性较大,订单上升带来的业绩增长幅度较大。这也可解析为何触摸屏概念股涨幅较其他电子元器件股要高的原因。

篇5:金融市场基本概念

货币市场:货币市场的概念是相对于资本市场而言的。它是指期限在一年或者一年以内、以短期金融产品为媒介进行资金融通和借贷的市场,是一年期及一年期以内的短期金融产品交易所形成的供求关系以及运行机制的总和。

荷兰式招标:标的为利率或者利差时,全场最高中标利率或利差为当期国债利率或基本利差,各中标国债承销团队成员均按面值承销;标的为价格时,全场最低中标价格为当期国债发行价格,各中标机构均按发行价格承销。

远期外汇交易:又称期汇交易,是指买卖外汇的双方先签订合同,规定买卖外汇的数量、汇率和未来交割外汇的时间,到了规定交割日期,买卖双方再按合同规定办理货币收付的外汇交易。

封闭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是指采用封闭式运作方式的基金,是指经核准的基金份额总额在基金合同期限内固定不变,基金份额可以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交易,但基金份额持有人不得申请赎回的基金。

1、金融市场的要素金融市场的要素包括交易对象、交易主体、交易工具、交易价格。(1)交易主体。金融市场狭义主体指参加金融交易的资金盈余或不足的企业和个人以及金融中介机构。广义主体指包括资金供给者、资金需求者,中介人和管理者在内所有参加交易的单位、机构和个人。

(2)交易对象。交易对象不管具体形态如何,都是货币资金,其交易都是实现货币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转移的过程。

(3)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工具又称金融工具或融资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必须具有规范的书面格式、广泛社会接受性、可转让性和法律效力。

(4)交易价格。是指金融工具所代表的价值,即规定的货币资金及其所代表的利率或收益率的总和。

2货币市场产品类型

公司和政府部门为了获取短期资金而发行了各种各样的货币市场产品。我国常见的货币市场产品主要包括短期国债、央行票据、短期融资券、银行承兑汇票、同业拆借、回购协议等。商业票据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在国际成熟市场上也是规模较大的货币市场产品。3商业银行贷款流程

商业银行的贷款流程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寻找目标贷款客户。个人贷款通常是顾客找到银行的信贷员填写贷款申请书,企业贷款通常是信贷员在其管辖区域内向企业推销贷款。

(2)评估目标客户的品格。通产通过面谈的方式了解客户贷款需要,对客户品格和借款诚意进行评估,考察贷款可行性。

(3)评估目标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银行会要求客户提供相关财务文件,用来进一步评估贷款申请,了解其诚信状况。

(4)签署借款合同和发放贷款。所有贷款需要借贷双方签订借款合同,明确约定事项,合同签订后银行需按期发放贷款。

(5)监管贷款协议的履行。贷款发放之后,银行会不间断地监控贷款协议的履行,保证条款会被遵守且应付本息如期偿还。

4证券公司证券保荐和承销业务的流程

证券保荐与承销是证券公司在一级市场从事的主要业务。

(1)准备阶段。证券公司首先要进行尽职调查,对发行人、市场的有关情况及有关文件进行核查、验证,找出发行人存在的问题。在提出发行申请前,证券公司还应对发行人进行上市辅导,以确保公司上市后能规范操作,保障投资者利益。

(2)申报核准阶段。证券公司应按照要求帮助发行人制作招股说明书、募集资金运用的有关文件、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文件及章程等申报材料,出具保荐文件,并向中国证监会申报,由证监会决定是否核准。

(3)发行实施阶段。证券公司通过路演向投资者或证券分析师推荐发行人,创造市场需求,通过反馈信息确定股票发行数量和价格。证券公司帮助发行人制作并提交招股说明书的最后文本,负责组建承销团并担任主承销商角色。证券公司在承销过程中各股票上市后,需承担发布发行结果,将筹资金转交给发行人,办理股份登记及稳定股价等责任。

(4)持续监督阶段。在股票发行当年及其后两年,证券公司扔担负审核发行人财务报告的原则,如发行人出现经营业绩严重下滑,证券公司承担相应责任。

5、我国证券公司主要业务

证券公司的主要业务大都可以被归结为以下几类: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资产管理、兼并和收购、债券回购、融资融券与登记结算等。各证券公司各项业务在收入结构所占比重存在差异,但总体上,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经纪和证券自营业务一直是我国证券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而资产管理、兼并和收购业务则只占据很小比重。

金融体系的作用

1.清算结算服务。在经济货币化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可靠的交易和支付系统是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是社会大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常用的清算结算服务包括支票、汇票、本票、电子汇票、网上银行等。

2.资源积聚和企业所有权分散机制。将无法分割的大型投资项目划分为小额股份,以便中小投资者能够参与这些大型项目的投资。通过股权细化功能,实现对经理的监管和公司的控制。在项目投资时,通过外部放款人的作用对公司进行严格的监督,从而使内部投资人的利益得以保护。

3.便利资源转移。金融系统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中介服务,并且提供一种与投资者共担风险的机制,使社会资本的投资配置更有效率。这种中介服务主要表现在:分散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和项目评估。

4.提供价格信息。即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品种的价格及价格影响因素,为筹资者提供融资方式成本信息,为管理部门提供市场运行信息,使得各参与者根据信息做出决策。

5.风险管理。金融体系为中长期资本投资的不确定性进行交易和定价,形成风险共担机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存在交易成本,金融系统和金融机构的作用就是对风险进行交易、分散和转移。6.解决委托-代理问题。通过让企业的管理者以及员工持有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让企业效益和管理者、员工的利益相挂钩,从而达到共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标,他们的行为不再与所有者利益相悖。股票发行的审批制,核准制,与注册制。

审批制是在股票市场的发展初期,为了维护上市公司的稳定和平衡复杂的会经济关系,采用相关办法分配股票发行的指标和额度,由地方或行业主管部门根据指标推荐企业发行股票的一种发行制度。因此,审批制下公司发行股票的竞争焦点主要是争夺股票发行指标和额度。证券监管部门凭借行权力行使实质性审批职能,证券中介机构的主要职能是进行技术指导。

篇6:供应链金融案例

X铜业公司是外商投资企业具有工艺先进、管理先进的技术优势且订单充足履约能力强。目前已完成基础生产线投资需投入较多流动资金扩大产能但因流动资金严重不足导致企业由大型生产型渐变为来料加工型企业利润较薄同时产能不足连续三年亏损。且已将厂房、设备等有效资产抵押在其他银行申请了中长期贷款也难以找到有效担保人提供担保。

企业急需一个不同于传统担保模式的、低成本的、额度较大的流动资金贷款以扩大产能达到规模效益。深发展银行经过分析认为铜加工行业属于资源性朝阳产业产品热销铜加工企业需要资金密集、达到规模经济。而X铜业公司上游均为知名大型企业难以取得赊销信用支持但也具有下游较为分散、销售按时回款、订单充足和交易链条清晰、交易对手资信可靠的优势可利用交易环节的改善、金融产品的灵活运用和对交易对手的自行捆绑构建“封闭运行、单笔操作”的融资条件达到贸易融资的要求。

于是深发展针对X公司不同的贸易背景为其量身订做了多套融资解决方案: ①境内销售AXX信息电缆:采用国内保理模式。X铜业公司在授信额度内向银行申请应收账款转让银行受让应收账款并共同通知电缆厂电缆厂确认对应收账款后银行向X铜业公司发放融资款。应收账款到期后电缆厂直接将款项汇入银行指定账户银行扣除融资款余款划入X铜业公司账户。

②境内采购BZ化工厂:采用存货质押模式对于无法签订三方协议的上游化工厂由银行、X铜业公司与银行指定仓储机构签订《仓储监管协议》客户将存货质押给银行仓储机构24小时不间断监管。并由银行向X铜业公司提供授信款项直接支付给上游Z化工厂。在客户补交款项赎货后银行向仓储机构发出放货指令。

③境内采购AW供货商:采用商业承兑汇票保贴票据代理贴现模式。银行与上游W供货商及X铜业公司签订三方协议预先设定X铜业公司作为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代理人代理上游W供货商背书然后凭商业承兑汇票和保贴函向银行申请贴现。贴现后银行直接将贴现款转入上游公司指定账户。

④境内销售BXX漆包线厂:采用未来提货权质押模式。银行直接向铜业公司的下游漆包线厂授信款项用于向铜业公司订购裸铜线。银行、X铜业公司与银行指定仓储监管机构签订《仓储监管协议》铜业公司将产品随生产进度逐步移交监管机构24小时不间断监管漆包线厂打款分批赎货银行向监管机构发出放货指令。

篇7: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解析

就农业而言,其产业链可划分为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销售,农业生产,农产品收储和加工、农产品销售四个主要环节。在农业产业链内,农资公司、农户、农产品收储和加工企业、农产品贸易公司构成了维系产业链运作的主体,形成了物流和资金流的双向循环。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原材料和农产品因生产、加工、销售等过程而增加其价值,给相关企业和农户带来收益。各参与主体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的上下游企业,从而形成了农业供应链。这种多向的农业供应链成为构成农业产业链的基础,在其发展过程中,供应链各环节的资金需求为开展农业供应链金融创造了前提条件。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设计思路

农业供应链金融改变了传统农村授信业务单户考察、单笔监测、自上而下的点对点模式,站在农业供应链全局的角度,根据当地优势农业和特色农产品,以供应链的核心企业为中心,捆绑上下游中小企业、农户和消费者,提供支持农业供应链的系统性金融解决方案。这种运作方式,落实了以“实贷实付”为核心的信贷管理变革要求,通过供应链的信用转移作用来支持供应链各个成员,既有助于解决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和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更有助于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行效率和竞争能力。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类型

龙江银行根据种养加、产供销各环节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发了农业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五种模式和六大产品。五种模式为:“(农资)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合作社+农户”、“(收储加工)公司+农户”、“核心企业+中小供应商”,与农资生产销售、农产品种植养殖、收储加工、品牌食品生产等农业产业链的四大环节匹配,促进各环节的协调运转。六大产品为:种植户进行农业生产融资的种植贷、养殖户进行规模化养殖融资的养殖贷、种植户采购农业生产资料融资的农资贷、粮食经销企业贸易融资的粮贸贷、合作社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农信通、农户购买农机融资的农机贷。同时,结合借款人实际,灵活运用信用、联保、抵(质)押等担保方式,对特殊需求通过保理、信用证、买方信贷、消费信贷等产品予以满足。结构性融资产品的出现,既满足了供应链成员的金融服务需求,又提高了龙江银行的市场拓展和盈利能力。>>了解更多相关知识请点击合时代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目标市场及客户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物资、农产品加工业、粮贸企业和农机六大目标市场。面对的客户可按照不同的角度细分:按行业分为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按照涉农贷款的主体可分为企业法人、个体工商户、农业专业合作社、协会、其他经济组织、自然人、农村妇女创业贷款等;按照农业产业链上参与方性质可分为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加工企业、零售企业、终端消费者、农垦、地方企业等。龙江银行形成了金字塔型的客户体系,农业供应链当中的农户是金字塔的基座,核心企业为金字塔的塔尖。

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的效果评价

篇8: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重构

对供应链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 早期人们普遍认为供应链是制造企业的一个内部过程, 是指制造企业将从外部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通过生产转换和销售等活动, 传递到零售商和用户的一个内部过程。后期的供应链理论开始注重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关系及供应链的外部环境, 如Stevens (1989) 认为, 供应链是通过前向的物流和反向的信息流将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和顾客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系统。Beamon (1998) 认为供应链是一个包括不同商业实体 (如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 的集成化的流程, 致力于将原材料转换为最终产品并运送给顾客, 目的在于通过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将上下游的厂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链状的供应模式, 以发挥整合的功效。我国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对供应链的定义:生产及流通过程中, 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马士华等 (2006) 将供应链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一词最早出现在1982年, 起初往往用来指物流管理或组织间物流管理, 强调组织内和供应链上存货水平的降低。随着供应链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比物流管理更广。如Stevens (1989) 认为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是使顾客的需求同来自供应商的物流协同运作, 以平衡高顾客服务水平、低库存和低单位成本这两个看似冲突的目标, 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比物流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和材料管理、制造管理、设备计划、与分销和运输相关的顾客服务以及信息流管理等要广得多。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这一链条中, 生产和运输最终产品 (包括计划、采购、制造和配送四个流程) 的所有努力, 包括供应和需求管理、原材料和零部件外包管理、制造和组装管理、仓储和存货跟踪、订单录入管理、分销渠道管理和运输管理等。我国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国家标准 (GB/T18354-2001) 将供应链管理定义为“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 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马士华等 (2006) 认为供应链管理是使供应链运作达到最优化, 以最少的成本, 让供应链从采购开始, 到满足最终顾客的所有过程, 包括工作流、实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均能高效率地操作, 把合适的产品、以合理的加工, 及时、准确地送到消费者手上。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供应链的概念并未取得一致认识, 已有的研究大都从供应链运作过程中涉及的主体和内容对供应链进行定义, 但并未很好地界定供应链的内涵和本质特征。与此相应, 供应链管理的概念也未能深入到供应链管理的实质层面。21世纪的竞争是供应链的竞争, 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准确界定不仅有助于完善供应链管理理论, 而且有助于推动供应链管理实践的发展。笔者认为, 明确界定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和内涵需要从构成供应链的基本单元—企业和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及发展过程说起。

二、供应链的基本单元

(一) 交易费用观下的企业本质

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开创性论著《企业的性质》, 创造性地利用交易成本分析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及企业与市场的关系。科斯认为, 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 市场上的资源配置由价格机制调节, 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通过权威 (authority) 和科层制度 (hierarchy) 来调节, 企业因节约了交易费用而存在, 从而“企业的本质特征是对市场的替代”。科斯对于企业性质的研究打开了企业是技术的生产函数的“黑箱”, 开启了企业的“契约理论”时代, 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企业本质的研究。威廉姆森作为科斯的主要追随者之一, 根据交易费用和生产成本最小化原则, 按照交易的不同性质划分契约, 进而指出古典契约、新古典契约和关系型契约、资产专用性高且交易频率也高的契约分别对应着市场、混合形式、企业这三种不同的治理结构。威廉姆森强调企业通过赋予“专用性资产投资人”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 以防止机会主义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二) 产权观下的企业本质

与交易成本观不同, 阿尔奇安和德穆赛茨从产权视角对企业本质进行了界定, 他们反对企业活动受权威治理的概念, 指出合约是自愿交换的载体, 企业是生产要素间的一组合约, 如果以团队生产的方式能使生产力有净增长, 扣除维持团队纪律的有关考核成本后仍有净利, 那么就应该依靠团队生产。这种观点也得到了大量学者的支持, 如詹森和梅克林也认为“企业只是一种法律机制和合约关系的联结体, 它作为一个合约关系的联结而发挥作用”, 企业存在着可分的对组织资产和现金流的剩余索取权。张维迎 (1996) 认为, 非人力资本因具有可分离性而具备抵押功能, 且容易受到“虐待” (abused) , 难以任意地退出企业, 成为天生的企业风险承担者, 人力资本的不可分割性意味着人力资本所有者容易“偷懒” (shirk) , 所以对企业所有权的最优安排是“资本雇佣劳动”。与张维迎的“资本雇佣劳动”的观点相反, 方竹兰 (1997) 认为是“劳动雇佣资本”。

(三)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本质

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美国越来越多的州修改公司法, 新的公司法要求公司经理为“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s) 服务, 而不是仅仅为股东 (stockholders) 服务。这推动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企业理论”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国内外学者对“股东单边享有企业所有权”理论提出了越来越强烈的质疑, 他们认为除股东之外, 雇员、债权人、客户、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也投入了一定的专用性资产, 也是企业剩余风险的承担者。如杨瑞龙和周业安 (1998) 认为企业是股东 (或出资者) 、债权人、经理人员及雇员等利益相关者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的集合, 作为一张“契约网”, 客观上要求各产权主体平等、独立地参与企业所有权的分配。王竹泉 (2006) 从集体选择理论的视角指出, 企业本质上是利益相关者的集体选择, 按能否参与企业的集体选择可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决定了企业的边界。由于参与企业集体选择的利益相关者是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企业的边界也处于动态调整的过程中。

(四) 企业本质的界定

“交易费用观”从资产的专用性和企业交易成本节约功能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的本质, 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应该赋予专用性资产的所有者。“产权观”从团队生产合作、委托代理理论和产权归属视角探讨了企业的所有权问题, 认为企业的所有权应该赋予物力资本所有者或人力资本所有者, 这取决于是“资本雇佣劳动”, 还是“劳动雇佣资本”。“利益相关者视角”的企业本质理论将利益相关者理论与企业理论融合, 认为企业的所有权不单单属于物力资本所有者, 也不单单属于人力资本所有者, 而应该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共享。上述三种观点各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虽然关于企业的所有权 (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 分享主体存在不同看法, 但都认为企业是一系列契约的集合。企业出现的原因不只在于其能降低交易成本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 还因为其具备生产和交易的双重功能, 但是其区别于市场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首要功能是生产, 交易是为生产而服务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 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 竞争日趋激烈, 除股东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 如雇员、债权人、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理应纳入考虑的范畴。由于不可能把公司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作为公司的所有者, 且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等不属于构成公司组织结构里的成员, 而且事实上他们往往是属于另一个公司组织结构里的成员, 因此本文在借鉴前述理论的基础上, 将企业界定为股东、经理人员和雇员之间缔结的一组契约的集合 (下文称为“组织契约”) , 债权人、顾客、供应商、竞争者、政府、社区等其他利益相关者都是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这也是本文对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的基础。

三、供应链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20世纪80年代

虽然现阶段有关供应链管理的定义普遍认为供应链管理是对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中的物流和信息流进行的集成化管理, 但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不是缘于理论研究, 而是来源于企业实践。20世纪80年代初, 日本的汽车、家电、机床、半导体等产品以高质量和低价格风靡全球, 使各国企业、尤其是美国企业感受到极大威胁, 这促使企业界和学术界开始专门探究日本企业成功的奥秘。Kawasaki&Mc Millan (1987) 对日本企业与其供应商 (分包商) 的合同设计进行研究。这些研究发现, 企业与其供应商的关系不再是完全纯粹的买卖关系, 而是一种竞争合作的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体现在供应商参与企业产品开发、相互间信息沟通、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的相互帮助等方面, 合作关系的改善会带来双方绩效的提升。Robert等研究一个大型跨国制造公司在供应商管理方面的变革, 发现其原材料供应商和维修商分别从1988年的771个和4800个减少到1996年的215个和791个, 供应商数目的减少不仅大大降低了管理费用, 而且使企业有更多的精力改善与所筛选出来的供应商的关系, 并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改善原材料质量、降低供应时间。由此可见, 这一阶段的供应链管理主要集中于采购管理或供应商管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在美国的快速反应 (Quick Response, QR) 系统是供应链管理理论和方法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中期, 随着“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以及沃马特、K马特等廉价连锁店的迅速发展, 美国服装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不得不向美国著名的流通领域咨询公司KSA公司提出咨询要求。1985年, KSA咨询公司提出了关于QR的报告书, 指出美国服装业从原材料采购到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整个供应链周期是66周, 其中制造、加工等增加价值活动的时间是11周, 剩下的55周都是作为库存停滞在供应链上的某一环节, 因此, 通过在制造和流通领域的信息共享, 改善市场预测, 加强对库存的监控, 并只按需要的品种和数量来生产产品, 损失至少可以减少一半。服装业界按照报告书的建议进行改进后, 销售额增加了30%-60%, 库存周转率改善了30%-90%, 至此, 将制造商和批发零售商结成联盟而实施的改进活动变成了一场席卷整个服装业界的QR运动, 并很快扩展到日用品、家具、食品、家电等领域。从美国QR革命可以看出, 这一供应链管理思想或工具侧重点在于物流管理和客户管理。

(二) 20世纪90年代

1993年, 管理大师Michael Hammer和Jame Champy发表了著名的《业务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PR) , 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在传统的基于职能的企业组织结构下, 分工非常细, 每个部门和员工的职责权限规定得非常明确, 出现问题往往由相应级别的领导 (业务经理、部门经理、总经理等) 负责解决。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渐扩大, 组织的层次越来越多, 业务流程也越来越长, 一笔订单的完成往往要经过多个员工和多个部门, 由于每个人只对自身职责权限范围内的事负责, 只向直接上级汇报, 不同员工所负责工作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往往需要部门经理来解决, 当涉及到不同部门时, 可能需要更高一级的经理来解决。不仅费时费力, 而且容易出现“问题订单”、“问题业务”无人问津的局面。另外, 由于管理人员忙于员工之间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往往无暇思考企业发展的大问题。BPR以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来设计企业组织结构, 即面向经营过程设置企业组织结构, 以实现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的改进。自哈默和钱皮的业务流程再造思想问世后, 大量公司开始实施BPR, 如IBM、科达、通用汽车、福特汽车等, 并且通过实施BPR取得了巨大成功。从BPR革命来看, 这一供应链管理思想或工具主要集中于企业内部的改进, 随着BPR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这一管理工具逐步运用到了整个供应链流程。

(三) 21世纪至今

在市场相对稳定的环境下, “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是有效的,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企业外部需求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 “纵向一体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如下弊端:增加企业投资负担、丧失市场时机;不能集中精力从事企业擅长的业务活动;在各个业务领域都直接面临众多竞争对手, 难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有鉴于“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的种种弊端,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放弃了这种经营管理模式, 随之是“横向一体化”经营模式的兴起, 供应链管理则是与这一经营模式相适应的管理方法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 有效客户反应 (Efficient Customer Response, ECR) 、即时制 (Just in Time, JIT) 、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供应商管理库存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VMI) 等供应链管理模式或方法不断出现, 供应链管理不再单单指采购管理或供应商管理、也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供应链管理或客户管理, 而是一种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顾客在内的融多种管理方法或模式于一体的集成化管理方法体系。

四、供应链内涵剖析与概念重构

(一) 供应链内涵剖析

(1) 供应链的本质。从已有文献来看, 国外文献一般将供应链定义为“一系列活动或流程”, 如Stevens (1989) 认为供应链是“……的系统”, Evens认为供应链是“……的模式”, Beamon (1998) 认为供应链是“包括……的集成化的流程”, 美国供应链协会将供应链定义为“集成了……的流程”。国内文献则强调供应链是一种“网链结构”, 如我国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将供应链定义为“……的网链结构”, 马士华等 (2006) 认为供应链是“……的功能网链结构”。笔者认为, 流程或者活动的范畴可大可小, 从大处来说, 可以将整个供应链视为“一个提供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或“一个集成化的大流程”, 从小处来说, 可以将整个供应链视为“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或“一系列流程的集合”, “流程”或“活动”只是供应链的一部分, 不能很好地揭示供应链的本质特征。“网链结构”这一说法较为形象地描述了供应链的特征, 但从供应链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来看, 更确切地说, 这种管理思想或模式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竞争日趋白热化且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企业在平衡交易成本、管理成本和机会成本等后, 选择的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网链组织结构”。因此, 笔者认为供应链不仅仅只是一种“结构”, 而是一种“组织结构”, 且是一种“网状组织结构”。 (2) 供应链的内容。国外文献 (Stevens, 1989;Beamon, 1998) 一般认为供应链的内容包括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 国内文献 (马士华等, 2006) 则认为供应链的内容不仅包括前馈的物流和反馈的信息流, 而且包括资金流。由此可见, “物流”和“信息流”都属于供应链的范畴, 但究竟供应链的内容和范畴是否应包含“信息流”?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者“否”来回答。根据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定义, “物流” (logistics) 是供应链活动的一部分, 是为了满足客户需要而对商品、服务以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高效、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进行的规划、实施与控制的过程。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对“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的生态学定义是:生态系统中产生着大量、复杂的信息, 经过信道不断运送和交流汇成了信息流。百度百科将“信息流”定义为:信息的传播与流动, 信息流是物流过程的流动影像, 信息流分三个过程 (采集、传递和加工处理)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并未给出“资金”和“资金流”的定义, 百度百科上关于“资金”的定义有很多种, 表述各不相同, 但普遍认为“资金”是流通中价值的一种货币表现。“资金流” (fund flow) 是指在营销渠道成员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将此定义进行拓展, 可以认为马士华教授对供应链定义中的“资金流”指的是供应链成员企业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或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从“资金流”与“物流”或“服务流”的关系来看, “物流”或“服务流”是手段和方式的体现, 即企业通过销售产品 (物流) 或提供服务 (服务流) 来实现价值增值, “资金流”则是企业经营目的实现程度或质量的体现, 即企业销售产品 (物流) 或提供服务 (服务流) 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资金 (包括原有的本金和产生的增值) 。可以想象, 如果只有“物流”或“服务流”, 而没有“资金流”的回笼, 这种“物流”或“服务流”迟早会断流;即便是“资金流”不那么顺畅或同步, 也会对“物流”或“服务流”产生不利影响。因为“资金”既是“物”或“服务”的起点, 又是“物”或“服务”的终点, 且供应链管理若忽略资金流层面, 可能会导致部分节点企业出现资金流瓶颈, 进而因“木桶短边”效应而部分抵消分工带来的效率优势和劳动力“成本洼地”带来的成本节约等好处。从这个角度来分析, “资金流”和“物流”或“服务流”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应将“资金流”纳入供应链的范畴。从“资金流”自身的流动过程进行分析, 虽然“资金流”指的是供应链成员企业间随着商品实物及其所有权的转移或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资金往来流程, 但赊销的普遍存在使得“资金流”与“物流”并不同步。即便将赊销赊购过程中产生的应收款项和应付款项视为“资金流”暂时“停流”的一种状态, 但随着供应链金融 (应收保理、发票融资、发票池融资、存货质押、出口信用保险、预付款和应付款类融资等) 的产生和不断发展, “此资金流”不仅是“物流”或“服务流”的另一面, 而且具备融资功能, 和融资产生的“资金流”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也就是说, 虽然“资金流”和“物流”是相伴而生的, 但赊销赊购使得二者不同步, 且供应链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使得“资金流”脱离“物流”而具备了资金融通等功能。从这个角度来看, “资金流”偏向于财务范畴, “物流”和“信息流”则偏向于业务范畴, 将三者不加区分地直接纳入供应链的范畴, 似乎不太合理。根据上述分析, 笔者认为, 供应链的内容应包含“资金流”, 但需明确此处的“资金流”的具体内容。如果资金流是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资金往来过程中只承担支付结算的功能, 则银行等金融机构不包括在供应链主体之内。如果“资金流”的范畴不仅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还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供应链融资活动而产生的资金流, 则应当将银行等金融机构 (供应链融资方案的提供者) 包括在供应链主体之内。 (3) 供应链的主体。就供应链涉及的主体而言, 国内外文献大都认为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且马士华等 (2006) 认为供应链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将相关供应链成员企业连接起来的一种网链结构。笔者赞同“强调核心企业”的观点, 因为在所有供应链成员企业中, “核心企业”和“其他成员企业” (非核心企业) 处于不同的地位, “核心企业”对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往往起着主导作用, 而“其他成员企业”往往是依附于“核心企业”而存在的, 属于从属和配合的地位。供应链管理思想来源于企业实践, 供应链管理已从其中的某一个方面, 如采购管理或供应商管理、业务外包、企业内部流程再造、物流管理、顾客管理等, 发展到包括供应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在内的集成化管理思想或方法, 因此, 供应链的成员理应随着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动态调整。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之前, 企业往往通过延期支付供应商货款和预收下游客户货款的方式占用上下游企业的资金, 以降低自身的资金成本, 这不仅不利于双方关系的改善, 而且可能导致供应商因资金不足而延期供货或提供质量较差的原材料, 进而可能影响中间企业的交货质量和进度, 也可能导致客户因满意度降低而投入竞争对手的怀抱, 给整个供应链的持续运营带来风险。从长远来看, 这不利于中间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一方面让购买方适当延期支付货款, 另一方面又保证销售方尽早收回货款, 缓解供应链上的资金压力, 必须借助金融机构的力量, 这促使了供应链金融的产生。随着供应链金融的不断发展, 新兴的供应链融资产品如应收保理、出口信用保险、供应链存货质押、预付款和应付款类融资等不断涌现, 这些新兴的融资方式依托供应链的存在而存在, 影响着供应链中资金流的流向、流量、存量和风险, 其在产品特点、风险管理等方面与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方式有着质的差别。因此, 商业银行或金融服务提供商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作用既不同于单纯的借款人或债权人, 也不同于只负责资金结算的金融服务提供商, 而是整个供应链资金流管理方案的提供者和实施者, 是供应链资金流流转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一员。所以, 如果将广义的“资金流” (既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又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供应链融资活动而产生的资金流) 纳入供应链的范畴之内, 则理应将“银行”纳入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范畴之内。

(二) 供应链概念重构

(1) 供应链的概念。根据前文分析, 供应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供应链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与此相应, 其主体包括银行、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 其中“资金流”是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所有资金往来, 包括直接资金往来和利用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而发生的间接资金往来。狭义的供应链包括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其主体包括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和最终用户, 其中“资金流”是指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具体来说, 广义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供应链融资活动而产生的资金流) 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银行、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网状组织结构。狭义的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网状组织。广义供应链和狭义供应链的“资金流”内涵不同, 前者的“资金流”是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支付结算, 后者的“资金流”除了包含前者的“资金流”外, 还包含因供应链融资活动而产生的“资金流”。无论是广义的供应链, 还是狭义的供应链, 其中的基本构成单元都是企业。供应链的网链组织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无论是广义的供应链, 还是狭义的供应链, 都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 微观层次的广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和相关银行组成, 中观层次的广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潜在供应商、潜在顾客和相关银行组成, 宏观层次的广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潜在供应商、潜在顾客、供应商的供应商、顾客的顾客和相关银行组成。微观层次的狭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和现有顾客组成, 中观层次的狭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组成, 宏观层次的狭义供应链由核心企业、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潜在供应商、潜在顾客、供应商的供应商和顾客的顾客组成。就广义的供应链而言, 供应链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通过前向的物流、反向的资金流和双向的信息流将供应商的供应商至客户的客户连接起来, 银行和除银行外的其他供应链主体之间通过双向的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连接。就狭义的供应链而言, 供应链主体以核心企业为中心, 通过前向的物流、反向的资金流和双向的信息流将供应商的供应商至客户的客户连接起来。 (2) 供应链组织的联结机制。从表面上看, 供应链企业之间是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联结。但供应链企业之间为什么会有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究其原因, 在于其成员企业相互之间签订的交易契约和单个企业内部签订的组织契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供应链上的物流和资金流是成员企业之间签订的“交易契约”和成员企业内部的“组织契约”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体现。如供应商和核心企业之间交易契约的执行表现为原材料的交付和采购货款的支付;核心企业内部组织契约的执行表现为员工将原材料加工转换成半成品、产成品、最终通过销售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 同时也获取其个人应得的劳动报酬;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交易契约的执行则表现为产成品的交付和相应销售货款的收回。由此可见, 交易契约和组织契约执行的结果之一就是供应链上的“物流”和“资金流”。进一步分析, 核心企业为什么与甲供应商签订交易契约, 而不是与提供同样原材料的乙供应商签订交易契约?签订契约的目的是为了按预先规定的条件执行契约, 之所以选择某个供应商或某个顾客签订契约, 其原因在于相互之间的信任, 即对甲执行契约的能力、信誉等的期望和信心高于对乙执行同样条件契约的能力、信誉等的期望和信心。也就是说, 信任是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关系建立的基础 (雷星辉和余黎峰, 2009) 。核心企业和客户之间的选择也一样。信任不是凭空建立的, 为什么会对甲的信任高于对乙的信任?这建立在对甲和乙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和了解的基础上, 如技术水平和能力、产品质量、信誉、交货可靠性、付款能力和信誉等方面的信息。同样, 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选择员工A而非员工B, 原因是在人力成本一定的条件下预期A能更好地完成相关工作, 而对这种能力的预期也建立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之上。反过来, 员工选择企业甲而非企业乙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契约的顺利有效执行可以加深相互之间的信任, 反过来, 相互之间的信任有助于交易的实现。契约是供应链信任形成不可缺少的要素, 是信任的经济属性在信任形成过程中的载体 (雷星辉和余黎峰, 2009) 。经济学家阿罗 (Arrow, 1974) 认为, 信任是经济交换的有效的润滑剂。同时, 信任也能减少交易成本, 包括监督成本和惩罚成本 (Coleman, 1990) 。李辉等 (2007) 认为, 供应链伙伴关系是契约关系和信任关系的结合体。Sako (1992) 指出契约信任是双方进行合作的基础。另外, 契约执行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相应的信息交换, 如有关产品的信息 (产品的数量、规格、型号、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等) 、有关结算的信息 (货款的结算方式和进度等) 、有关市场需求的信息 (需求量、需求偏好) 等。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换有利于契约更好地执行, 如及时通知供应商有关生产进度安排和原材料需求的信息, 有利于供货商及时备货, 避免生产中断。Carter&Narasimhan (1996) 也认为信息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提升相互间的信任水平, 而信任水平的提升也会促进和加深相互之间信息沟通的广度和深度, 如核心企业与战略供应商之间具有较高的信任水平, 共同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 共享产品设计开发的机密信息, 进而促进其信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就单个企业而言, 股东只有预期某个企业能实现更多的价值增值时, 才会对其进行投资, 经理人员和员工预期某个企业有更大地发展前景和空间、更好的福利报酬和工作环境时, 才选择加盟某个企业。同样, 只有预期经理人员和员工有更多的资源、更好的品德和专业才能, 更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壮大时, 企业才可能和该经理人员或员工签订契约。因此, 同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联结机制一样, 股东、经理人员和员工之间也是通过契约、信任和信息进行联结, 只不过此处的契约是组织契约, 信任是企业内部的信任, 信息是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综上所述, 供应链成员企业表面上是通过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联结成一个整体, 实际上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契约 (交易契约) 和企业内部契约 (组织契约) 、信任 (包括企业间信任和企业内信任) 和信息 (包括企业间信息交流与沟通和企业内信息交流与沟通) 才是其真正联结在一起的因素。其中“契约”是供应链组织存在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 “信任”是供应链企业合作的核心要素, “信息”则是提高供应链企业合作广度和深度的必备条件。

五、供应链管理概念重构

(一) 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和实质

由于对供应链的概念界定不同, 国内外文献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范畴、本质等问题并未形成一致认识。从国外文献来看, 有的认为“供应链管理”是“……的哲学”, 有的认为是“……的艺术”, 有的认为是“……的所有努力”, 大部分观点则将供应链管理的范畴罗列出来, 并强调不仅限于此。从国内文献来看, 官方对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强调“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马士华教授的定义强调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即成本最少、各个流高效操作、顾客满意等。另外, 国外文献在定义供应链管理时, 普遍只包括物流和信息流的管理, 很少或几乎没有提及资金流, 国内文献关于供应链管理的范畴不仅包括物流和信息流, 而且包括资金流, 这与国内外文献对供应链的定义和范畴界定有关。本文将供应链 (狭义) 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因销售货物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直接资金往来) 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网状组织结构。与此相应, 供应链管理则是对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这一网状组织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供应链”这一网状组织形成的基本前提条件是成员企业及其相互之间签订的契约, 契约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影响着供应链上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转状况。因此,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之一是对契约进行的管理, 包括成员企业之间签订的交易契约和成员企业内部的组织契约两个方面。供应链是一种介于企业和市场之间的组织形式, 成员企业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 其相互之间的交易契约只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形成的基础条件, 而相互之间信任关系的培养、建立和维持则是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形成并持续存在的保障。Carter&Narasimhan (1996) 认为, 为了降低成本和改善流而打破组织边界的关系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之一。另外, Brewer&Speh (2000) 、Chen&Paulraj (2004) 、Min&Mentzer (2004) 、Shepherd&Günter (2006) 、Miguel&Brito (2011) 、洪伟民和刘晋 (2006) 等都认为供应链伙伴关系管理或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长期关系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关系实际上就是成员企业间的信任。许淑君和马士华 (2000) 指出培养供应链企业间的相互信任是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不仅供应链成员企业间的相互合作需要彼此之间拥有较高的信任关系 (Powell, 1990) , 而且相互信任也是供应链组织的关键性组织原则 (Morgan&Hunt, 1994) 。同样, 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信任水平的提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同步、顺畅流转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笔者认为,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之二是对“信任”的管理, 包括成员企业之间的信任和成员企业内部的信任。另外, 虽然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交易契约和成员企业内部的组织契约使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有了存在的前提基础和制度保障, 信任有助于供应链上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顺畅流转, 但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 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 再完美的契约也无法执行。同样, 没有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 企业相互之间的信任水平也难以提升。Carter&Narasimhan (1996) 、Li et al. (2005) 、Min&Mentzer (2004) 、Miguel&Brito (2011) 、周叶等 (2007) 都认为, 为了降低成本和改善流而打破组织边界的信息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内容之一, 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影响甚至决定了物流的顺畅程度和信任水平的高低, 因此, 供应链管理的实质之三是对“信息”的管理, 包括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信息管理和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结合供应链管理的具体内容来看, 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 几乎每一具体方面都涉及到契约、信任和信息管理这三个方面。如供应商关系管理, 称之为供应商的前提是相互之间签订了交易契约, 供应商关系的好坏体现了供应商和核心企业间信任水平的高低, 信息的传递影响他们之间交易契约的执行和信任水平的变化。又如客户关系管理, 成为核心企业现有客户的前提是相互之间签订了交易契约, 客户关系的好坏体现了企业和客户之间信任水平的高低, 信息的传递的质量和数量则会对他们之间交易契约的执行情况、信任水平的高低产生直接的影响。就企业内部而言, 称为员工的前提是相互之间签订了组织契约, 相互间信任水平的高低和组织契约的执行效果有着相互影响,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不仅是组织契约执行的表现, 而且影响组织契约的执行和相互信任水平的提升。综上所述, 供应链管理是对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其实质是对整个供应链上的契约、信任和信息进行的管理, 其结构如图2所示。信息管理、信任管理和契约管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共同构成了供应链管理的实质。

(二) 供应链管理的范围和层次

由于供应链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与此相应, 供应链管理也有三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供应链管理范畴包括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顾客的顾客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即对成员企业间的交易契约和成员企业内部组织契约、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和企业内部的信任、供应链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的管理。中观层次的供应链管理范畴包括供应商、核心企业、顾客、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即对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交易契约和成员企业内部组织契约、成员企业间的信任和企业内部的信任、供应链的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的管理。由于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与核心企业之间并没有签订交易契约, 因而不存在物流和资金流, 但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很可能转化为实际的供应商和顾客, 其与核心企业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交换, 因此, 中观层次的供应链管理中有关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的管理主要是指对与潜在供应商和潜在顾客相关的信息流进行的管理。微观层次的供应链管理范畴包括现有供应商、现有顾客和核心企业之间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即对核心企业与现有供应商和现有顾客之间的交易契约和企业内部组织契约、相互间的信任和企业内部的信任、供应链信息交流与沟通等的管理。

(三) 供应链管理与流程、渠道管理的异同

(1) 供应链管理与流程管理的异同。传统的分工理论强调分工的精细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但随着企业生产产品的日趋个性化、多元化和复杂化, 分工的精细导致管理和协调成本越来越高, 已经抵消了精细分工带来的劳动力成本节约, 使得总体效率降低。流程管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这一思想源于管理大师哈默和钱皮1993年的名著《业务流程再造》, 强调以业务流程为改造对象和中心、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 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即流程管理是以客户为导向、以业务流程再造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其目标是通过流程再造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与流程管理不同,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契约管理、信任管理和信息管理这三个方面, 其表现形式是供应链上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虽然关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表述各不相同, 如Houlihan等指出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降低为了满足特定顾客所需的服务水平而必需的资源消耗量, 其他作者指出了这一总体目标的支持性目标, 如使顾客需求与来自供应商的物料流同步, 减少供应链上的存货投资, 增加顾客服务水平, 建立供应链的竞争优势等 (Copper et al., 1997) , 但总体来说, 可以表述为实现供应链的价值增值。供应链价值增值的实现有赖于满足顾客的需求, 亦即供应链管理应以顾客为导向。由此可见, 流程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导向相同, 即以顾客为导向;但在管理的重心和目标等方面则不完全一致, 流程管理的重心是流程改造或再造, 供应链管理的重心是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背后的契约、信任和信息;流程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组织工作效率, 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和资源投入来实现供应链价值增值的最大化。可以说, 流程管理是供应链管理手段或方法中的一种。 (2) 供应链管理与渠道管理的异同。国外学者对渠道理论的研究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王朝辉, 2003) 。第一阶段研究渠道的结构, 即以效率和效益为中心, 探讨渠道是怎样构成的, 以及渠道的结构和设计对渠道运行效率的影响等;第二阶段研究渠道行为, 即以权力和冲突为中心, 探讨渠道成员权力的来源与使用、冲突产生的原因以及组织间的合作和谈判等;第三阶段研究渠道的关系, 即以关系和网络为中心, 探讨渠道关系的实质、目的、生命周期, 渠道关系对合作者选择和日常互动行为的影响, 如何通过渠道关系在渠道网络中获取所需资源等。国内学者对渠道的研究起步较晚, 主要集中在渠道模式选择、渠道关系构建、营销渠道设计等方面。在信息化时代, 渠道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渠道关系要素 (治理、权力、依赖、冲突、信任、承诺、满意等) 及其相互作用的管理。从渠道管理研究的发展轨迹来看, 渠道管理经历了渠道结构管理、渠道行为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三个不同的阶段, 虽然各个阶段研究的视角或重心不同, 但都以“营销渠道”为中心, 以提升企业营销渠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目标。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如从物流管理到采购管理, 再到供应商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最后到将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整个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都包括在内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 是一个从部分到整体的逐渐深化的演变过程。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有交叉点, 但又存在较大区别。从交叉点来看, 如渠道关系的管理是对渠道成员彼此联系或合作程度的管理, 这与供应链管理中的信任管理非常相似, 企业间信任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加强其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反过来, 密切的联系和广泛的深入合作也有助于提升相互之间的信任水平。但渠道管理中的关系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中的信任管理又存在区别, 前者是渠道成员, 即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 后者是供应链核心企业与其上游供应商和下游顾客之间的信任以及供应链成员企业内部的信任。渠道管理往往针对的是营销渠道, 但供应链管理不仅包括产品销售过程中的关系管理, 还包括原材料采购和内部生产的过程中的关系管理, 从这个角度来看, 供应链管理的范畴比渠道管理的范畴更广。另外, 两者的目标也不尽相同, 渠道管理的目标是通过渠道结构设计、渠道行为管理和渠道关系管理来提升营销渠道影响力和控制力, 进而提高销售收入。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则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集成化、系统化管理实现供应链成员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提升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最终实现供应链整体的价值增值。

六、结论

上一篇:团泊镇中学德育工作计划下一篇: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