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金融服务

2024-05-20

供应链金融服务(精选十篇)

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1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金融,资金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经济活动的分工日益细化。以企业为单位的商业活动慢慢转变为以供应链为基本单位。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为了顺应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创新发展的新型金融业务领域, 重点帮助企业解决在资金流动管理中的各种瓶颈问题, 同时提升企业在货物流和信息流方面的管理能力。

一、企业供应链及供应链管理的含义

纵观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主要经营策略就是设立跨国公司。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和内部价格转移等手段实现投资回报。从跨国采购、到跨国生产再到跨国销售, 分布在世界不同地方的上游、下游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和仓储配套企业都紧密地镶嵌在一条无形的链条之上, 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得到最大发挥。中国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 最有效的方法是:要么打造自己具有竞争力的供应链, 要么加入有竞争力的供应链条中。

供应链通常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 为将货物或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 连接企业上游与下游而形成的组织网络。供应链管理则是指产业链、价值链中的核心企业, 为将合适的货物或服务通过合适的价格或手段提供给合适的消费者, 而联合上游供应商与下游采购商, 通过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而形成互为影响的同盟和网络组织, 通过对企业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整合, 达到增强成本控制、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服务质量和提高最终收益的效果, 提升整个企业集群的竞争力。

二、企业供应链管理的类型及其金融需求

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 对信息流、货物流和资金流的控制及整合是最为核心的内容。其中对于资金流管理, 不同资质规模和行业类型的企业会出现不同的金融服务需求。

第一类, 品牌型企业。品牌型企业一般在国内和全球拥有一定品牌知名度, 对于供应链管理也积累了相当的经验。这类企业一般多出现在IT和PC产业中, 多通过“直接销售”或“个性化定制”的供应链管理手段, 实现最终用户和零配件供应商之间的直接信息传递, 并由供应商将货物直接送达到最终用户手中。对于品牌型企业, 供应链中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汇率和资金风险规避、资金收付便利、财务成本控制和离岸业务需求等方面。

第二类, 贸易型企业。随着规模扩大, 许多贸易企业从一个国内的贸易商成长为一个以供应链为主要运作管理模式的跨国贸易集团。这类企业一般在国外设立了采购公司, 并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伙伴关系, 通过自身广泛有效的销售渠道为上游企业寻觅到最佳的买方客户;对下游客户或采购商, 企业会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采购方案设计, 在最合适的地方为下游企业采购到最合适的货品, 在这一过程中公司还会提供质量控制、产品设计等高附加值的服务, 以此稳定和回馈下游客户。该类贸易型企业在供应链经营管理上的金融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回笼资金和采购资金的良好匹配, 结算工具的灵活使用以及在资金周转不灵情况下的融资需求。

第三类, 制造型企业。中国的制造型企业很多是以配套加工为主要的经营模式, 因具备劳动密集型的特点而具有一定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这类企业从转换成本、逆杠杆操作和动态竞争的角度出发逐渐走出国门, 作为制造端环节, 深嵌在全球供应链环节之中。他们面对的上游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商, 面对的下游企业可能是遍布全球的采购商, 这类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融资需求、结算工具需求、应收账款管理需求、离岸业务需求和汇率风险规避需求。

三、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及模式

商业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涵盖结算、融资、电子服务、应收账款管理和汇率风险规避等多个方面, 最具代表性的是基于上下游核心企业的资信和实力, 为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延伸金融服务, 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时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稳定上下游关系, 提高盈利能力的服务功能。

相对强势的供应商和相对弱势的采购商之间的交易。以某汽车生产厂商和4S经销商为例, 双方以银行汇票为结算模式, 4S经销商由于资质和实力不符合银行的授信条件, 较难获得银行承兑的银行承兑汇票额度, 进而无法保证足额的车辆采购资金。在这种交易模式下, 银行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 从融资实体下游经销商延伸到上游生产厂商, 通过生产厂商承诺的对4S经销商无法实现销售的车辆进行回购或者调剂销售的责任, 以车辆为质押为经销商开立银行承兑汇票, 先行垫付采购资金。从而一方面为4S经销商拓宽担保渠道, 解决融资问题, 又帮助生产厂商促进货物销售, 实现及时的账款回笼。

相对强势的采购商和相对弱势的供应商之间的交易。以国内某大型外资卖场为例, 卖场作为强势采购商会面对多个资质一般的中小型供应商, 并要求采取赊销的结算方式, 供应商的资金压力较大。银行基于强势下游采购商到期付款的信用和实力, 对弱势供应商的应收账款进行结构化设计, 通过法律允许的方式进行受让, 使供应商实现及时的账款回笼, 盘活其资金周转。从而一方面为供应商解决销售回款期间的资金问题, 同时可以起到改善供应商报表的作用, 还为采购商稳定了其上游供应商。

综上所述, 供应链金融服务是实现企业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共赢的创新服务, 可以为企业的挖掘潜在价值, 增强企业及其供应链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徐欣.解读供应链融资双重模式[J].物流技术, 2007 (No.17807) :69-73.

[2]吴群.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的发展方向与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No.34610) :47-50.

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篇2

篇一:煤炭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一、业务方案理念(适用于煤矿的物资部门和煤炭运销部门)

银行提供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是把煤炭企业(煤矿)作为核心企业,配合其供应链和销售链管理策略,运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控制技术,利用核心企业的信用增强效应,对核心企业及伴生在其周围的多个或全部供应链和销售链上的上、下游企业提供的一揽子、结构化金融服务。银行多以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为核心企业,围绕其开展包含其上游供应商、下游贸易商的金融服务,实现煤炭企业整体供应链充裕现金流,提供企业整体竞争力。

二、业务模式

银行在煤炭行业为供应链条上的企业提供的融资方案包括:

1、针对煤炭企业上游企业:应收账款池融资、反向保理业务,盘活上游供应商的应收账款,改善上游供应商的现金流;让上游企业能提早获得应收账款。

2、针对煤炭企业下游企业:预付款融资模式,解决下游耗煤厂家和贸易商向煤炭企业采购煤炭的预付款资金需求;

三、授信品种:授信品种包含: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及买方押汇或押汇项下代付、商业承兑票保贴等;

四、业务优势

1、对于煤矿:缓解煤炭企业物资供应部门物资采购款的支付压力。增加煤炭企业运销部门的销售能力,获得更多经销商预付款。扩大销售。

a)以间接授信替代直接授信,优化报表,节约财务成本,可以制定、优化现金使用计划,适当进行理财规划,提高效益;

b)与上、下游企业共同搭建融资平台,有利于核心企业进一步稳固和强化以其为主导的供应链条;

c)对上游企业延长赊销账期,对下游企业取得大额预付账款,优化现金流,并获得更优惠的贸易条件;

2、对于上、下游企业:;

a)对于设备供应商来讲,盘活应收账款,加速资金回笼,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对于下游煤炭采购商来讲,能够获得充足的预付款资金采购煤炭,增加自己的采购量,稳定业务。从而扩大煤炭企业销售量。

篇二:汽车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经销商服务方案

● 厂商银方案

● 汽车合格证监管方案

厂商银方案

业务特点:

(1)属于动产质押授信

(2)由实力较强的专业监管公司负责车辆和合格证的驻店监管,提高周转效率

(3)实现车证合一运输和交付

(4)需向监管公司支付一定的监管费用

汽车合格证监管方案

方案概述:是指汽车厂商、经销商和交行三方进行合作,交行为经销商向汽车厂商购买产品提供授信支持,汽车合格证由交行保管,交行根据经销商补存保证金的状况释放合格证。

业务特点:

(1)汽车合格证也可由汽车厂商保管,交行根据经销商补存保证金的状况通知汽车厂商释放合格证

(2)有效满足经销商由一级网点向二级网点发车的需求

(3)无需单独支付合格证保管费用

2、供应商服务方案

● 银票/商票保贴

● 国内保理

● 国内信用证

● 动产质押

3、商用车终端用户服务方案

● 法人按揭

● 个人按揭

工程机械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经销商服务方案

● 保兑仓方案

2、供应商服务方案

● 银票/商票保贴

● 国内保理

● 国内信用证

● 动产质押

3、终端用户服务方案

● 法人按揭

● 个人按揭

4、厂商租赁公司服务方案

● 应收租金保理

方案概述:交行作为保理银行为租赁公司的应收租金提供保理融资服务,生产厂商承诺,当承租人无法按期足额支付应付租金时,对租赁公司转让的应收租金承担回购责任。

业务流程:

(1)租赁公司购入厂商产品

(2)租赁公司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

(3)租赁公司向保理银行转让应收租金,保理银行向租赁公司发放保理融资款项

(4)承租人按约定逐期向租赁公司在保理银行开立的还款账户支付租金

(5)如承租人无法按期足额支付应付租金,交行将受让的未偿还的应收租金再转让给厂商

业务特点:

根据业务实际,提供对租赁公司有追索和无追索两种保理融资模式

钢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经销商服务方案

根据国内钢铁企业销售采用合同、按月销售、预付货款的结算方式和特点,交通银行为钢铁生产企业的经销商量身设计了保兑仓、厂商银、动产质押等金融产品。通过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有效解决按月打款、锁定货源的问题;同时有助于生产企业提前回笼货款、改善现金流。

港口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港口企业保管货物严谨、规范的特点,交通银行与港口企业积极开展商品融资质押监管合作(又称动产质押监管合作)。通过为双方共同客户提供动产质押融资服务,增强港口企业金融增值服务能力,有效解决港口客户的融资问题,从而吸引更多客户,提升港口企业综合竞争力。

电子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经销商服务方案

根据国内电子企业销售采用淡季打款、预付货款的结算方式和特点,交通银行为电子生产企业的经销商量身设计了保兑仓等金融产品。通过为经销商提供融资支持,有效解决锁定货源的问题;同时有助于生产企业改善现金流。

2、供应商服务方案

根据国内电子生产企业采购主要通过赊销和票据的特点,交通银行为电子生产企业的供应商量身设计了国内保理、银票保贴和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通过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为电子生产企业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远期付款条件,提高了票据的变现能力。

化工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化工行业季节性生产、销售的周期特点,如化肥、沥青等,交通银行可提供动产质押、厂商银、保兑仓等金融产品,旨在解决经销商季节性集中采购物资并储存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同时确保生产厂商(核心企业)淡季销售资金的及时回笼。

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1、供应商服务方案

根据国内医药企业采购主要通过赊销和票据的特点,交通银行为医药企业的供应商量身设计了国内保理、银票保贴和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通过为供应商提供融资支持,缓解供应商的资金压力,加快资金回笼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更有竞争力的远期付款条件,提高了票据的变现能力。

2、核心企业服务方案

根据国内医药企业销售主要通过赊销的结算模式,且帐期较长的特点,交通银行为医药企业量身设计了国内保理等金融产品。通过为医药企业提供保理融资,一方面加快企业资金回笼速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改善财务报表,提高应收账款管理效率。

工程基建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物料供应商主要通过赊销的方式向业主或施工方销售工程物料的特点,在项目审批已通过、资本金已到位、项目融资已落实的前提下,交通银行可为物料供应商提供国内保理、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交通银行可为物料供应商设计动产质押结合国内保理、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解决物料采购、运输、存放、交付、货款回笼等环节对供应商流动资金的占用,提高供应商资金周转效率。

煤炭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根据物料供应商主要通过赊销的方式向业主或施工方销售工程物料的特点,在项目审批已通过、资本金已到位、项目融资已落实的前提下,交通银行可为物料供应商提供国内保理、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另一方面,交通银行可为物料供应商设计动产质押结合国内保理、商票保贴等金融产品,解决物料采购、运输、存放、交付、货款回笼等环节对供应商流动资金的占用,提高供应商资金周转效率。

物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动产质押方案 ● 静态模式

特点:为指定货物的质押。每次提货,企业需向交行申请并补交提货保证金,由交行发提货通知书方可向物流企业提取货物。

● 动态模式

特点:为不少于指定货物价值的质押。当企业提取超出指定货物价值部分的货物时不需向交行申请,可直接向物流企业办理提货手续;否则,须向交行申请并补交提货保证金或货物。公司补货时,由物流企业按与交行事先约定货物品种价格核定货物价值。

● 厂商银模式

特点:为全流程质押监管,即物流公司承担货物发出至目的地仓库以及在仓库存储期间整个过程的质押监管。

● 海陆仓模式

特点:为全流程质押监管,即物流公司承担货物从出口地港口发出至目的港口,在完成报关报检后,运输至目的地仓库以及在仓库存储期间整个过程的质押监管。

● 国际贸易项下模式

特点:为全流程质押监管,即物流公司承担货物到达目的港口,在完成报关报检后,运输至目的地仓库以及在仓库存储期间整个过程的质押监管。

篇三: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

您可能遇到的问题或需求

● 采购环节:

融资能力较弱,采购资金不足;

运输、仓储中存货占用大量资金;

定金、全额付款占用大量资金; ● 生产环节:

半成品、产成品占用大量资金;

● 销售环节:

提高买方现金付款能力,扩大产品销售;

加快应收账款周转,提高变现能力;

提高收付结算效率。

……

我们可以为您提供的服务

我们拥有专业化的团队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致力于为产业链中核心企业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和终端用户提供全方位的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主要方案包括:

● 经销商服务:保兑仓、厂商银、动产质押

● 供应商服务:银票保贴、商票保贴、国内保理、国内信用证、动产质押

● 终端用户服务:法人按揭、个人按揭、应收租金保理、买方信贷

……

我们产品的特点及优势

我行的供应链产品以核心企业为出发点,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的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能力。供应链金融使得整条供应链形成一个闭环循环往复的模式,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完美结合,降低了整条供应链的成本和风险。

我行供应链金融的优势: ● 健全的网络布局:我行拥有辐射全国、面向海外的机构和网络;

● 丰富的客户资源:我行拥有行业分布广泛且富有价值的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客户群;

● 创新的产品体系:我行产品覆盖供应链所有环节,并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快速创新产品和服务;

● 综合化的服务方案:我行供应链金融与现金管理、投资银行紧密结合,提供一站式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 较强的总行协调能力:在总行的统一协调下,全国交行分支机构为供应链上的客户群体提供统一、标准的金融服务。

我们可以帮助您达成的目标

● 成为核心企业稳定的上下游合作伙伴

● 融资能力有效增强,融资成本得以降低

● 实现担保方式的灵活多样

● 扩大产品销售,提高现金销售比例

● 加快应收账款周转,增强变现能力

● 提高供应链运转效率,降低供应链成本

● 提高收付结算效率

您办理业务所需条件及材料

嘉兴推进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3

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马丁·克里斯多弗曾说:“21世纪的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浙江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的建立,能够积聚来自全球的主辅原材料,有利于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通过减少环节、集成优化,提升中国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

作为全球工业主辅料交易中心,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由浙江川山甲物资供应链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占地85亩,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总投资约10亿元,其中基础建设7亿元左右,软件系统及科技设备3亿元左右。据相关负责人透露,川山甲将计划用4年的时间,将其建设成为具备国际影响力的全球工业主辅料交易中心。

川山甲供应链嘉兴基地与以往的工业物资交易中心、工业品超市有本质的区别,是一种全新的创新商业模式,即主要以供应链金融为推手,以工业辅料国际采购分销为支撑,建立工业辅料的商品展示平台、供应链金融的服务平台、工业辅料产业链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工业辅料交易的商务集成平台,为工业辅料的上下游企业提供商品展示、仓储、配送、金融服务、供应链集成、信息系统、外包、租赁、商务配套服务等供应链一体化服务。其新的运营特色具体体现如下:

展示的方式不同。在交易中心内,客户未来只需要坐在环境优雅的展示厅,通过手持IPAD就可以在网上浏览产品库存信息,并且能观看到产品三维图像,而厂商也不需要再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现场展示和讲解,而是在千里之外通过网络讲解与客户进行视频交流。在客户下订单后,15分钟自动化拣货系统就会将产品送至领货中心。通过这种虚拟和实体相结合的方式,在11万平方米的交易中心可以展示上百万种产品,而售货员所需人数从上万人减少到几百人,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

服务的内容不同。交易中心是作为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平台,交易中心能为供应商提供最为暖心的服务。在制造企业普遍面临资金困难的时候,交易中心不光不收取进场费和人工费,并且只要货物一进入交易中心的仓库,通过川山甲与银行合作的供应链融资与仓单质押平台,获取50-70%的流动资金,货物全部卖m后,“川山甲”再按照销售额收取返点或服务费。交易中心的服务体系直接连接到厂内和产业集群区终端,提供管家婆似的原材料库存管理服务,客户按需取用,省心省力。

盈利的来源不同。川山甲的交易中心完全实现了多对一、多对多的对接,所有的供应商和需求商都通过川山甲的平台进行交易,川山甲通过集中采供、集中配送、集中结算、集中信用、集中税费,将各种优势集为一体,减少贸易环节,提高物流效率,使流通成本最低化,通过节约成本和提升效益来盈利。

川山甲集团董事长许建华介绍,他们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和新的经营模式,打造一个虚拟和实体平台,通过网上加网下互动,实现嘉兴核心集聚,辐射全国终端的交易中心和集散平台,给客户以全新的原材料采购体验。

试论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 篇4

1. 含义

供应链金融, 其主要是指基于某一上下游供应链出发, 在相关商业银行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共同引导下, 由商业银行对该供应链的管理情况与核心企业信用度、实力等进行审查, 然后为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 其本质上属于一种融资模式。而从我国现有供应链的实际情况来看, 除开核心企业外, 其上下游基本属于中小型企业。因此, 对于大部分供应链金融服务来说, 主要是在审查核心企业信用度、实力以及市场发展前景的前提下向相关中小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

2. 前期布局发展状况

目前, 我国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正处于发展的初期。其中, 深发展的供应链金融、招行的电子供应链、华夏银行的融资共赢链以及浦发银行的浦发创富等属于我国整个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前驱。其中在2006年, 由深发展所推出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始进入市场, 其在基于制度、物流金融、产品以及信息与组织管理等平台的支持下, 完成资源的有效统筹, 面对市场集中推行供应链金融模式新业务;同年, 浦发银行开始面对市场推行“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 接过一年, 在整合原有工作经验与基础的前提下, 又推出了“供应链金融”的新服务理念。相对来说, 其更加容易把握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国内与国际两个市场, 在有效提升服务范围的同时, 也更为符合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大大提升了供应链利益方的盈利空间。根据一份统计显示, 深发展在推行“供应链金融”方案后, 其产品不断创新与推行。目前, 其货押融资、票据融资以及能源金融等业务在我国相关领域中均居于领先地位, 而其相关分行在根据总行的要求下, 已相继形成自身的特色产品。例如, 对于广州分行来说, 其特色产品为“能源金融”服务业务;而对于上海分行来说, 其特色产品为“汽车金融”服务;对于大连分行来说, 其特色服务为“粮食金融”。

3. 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

总体来看, 我国过去一年的质押融资态势较为严峻, 在我国经济增速整体放缓的压力下, 大部分产品出现严重过剩的问题, 加上行业自身风险较大, 资金链条较为容易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多个行业的供应链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进而造成经济纠纷增多, 破坏供应链自身的诚信体系, 其从贸易商传导生产商、供应商, 从我国内资银行影响到外资银行。

2014年, 信用体系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影响到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 进而波及到整条供应链的风险。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其他企业存在账期较长、赊欠越发严重化以及透明度较差等, 再加上相关企业自身进行重组、人员的变更等, 都影响到供应链条的信用程度。例如, 去年所出现的上海钢贸事件, 其恰恰体现联保体系下的弊病, 在企业互相关联串通的前提下, 一家企业向银行贷款, 而其他四家企业担保。相对来说, 在贷款一百万时, 其他企业可以补偿, 但是当数额达到一亿元时, 一出问题整个供应链瞬间崩溃, 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具有较大的影响。另外, 最近几年的电商融资一直处于市场的“风口浪尖”。例如, 某知名电商所注册资本为两亿元, 而其实际运营资本却远达四千多亿元, 这之间明显存在较大的风险问题, 不过其依然属于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新方向。

二、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创新发展

1. 金融业和物流业的融合

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来说, 其业务创新需要依赖金融产品的真正创新, 而在我国物流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 如果银行资本与物流业可以有效结合, 那么其所能创造出业务将囊括多个领域。例如, 订单、保单、电商、贸易、应收账款质押、预付账款质押、进出口项下质押以及互联网等融资模式, 另外还有仓单质押、动产质押、担保品管理、保兑仓、保理仓、融资租赁等等。相对来说, 金融和物流在服务市场上都属于一种交易中介, 其中金融属于付款中介, 而物流则属于一种付货的中介, 因此两者的有效结合对双方属于一种双赢的效果。

2. 金融和物流对电子商务融入

目前, 我国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在进行交易平台搭建的过程中, 也需要担当着重要融资工作, 因此对交易网站平台进行经营时必须具有融资与物流功能, 从而为买卖双方进行有效的融资工作。而我国相关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面对市场的需要, 已经相继推出相关面向电子商务的融资服务产品。因此, 在金融、物流以及电商越发紧密联系下, 市场必然会出现新的业务形态, 例如网上交易、网上融资以及网下交付等业务还存在较大的空间。相对来说, 电商转变了人们的交易方式, 实际交易摆脱以往时空的限制, 而交易环节也大大缩短, 而碎片化的交易订单充分体现了中小型企业的销售空间, 完全符合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实质要求, 是我国供应链金融服务未来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

3. 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发展

2013年, 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出现, 其主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相关金融活动, 避免传统金融活动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影响, 大大减少以往通过金融企业所完成的交易成本。其具体体现在网上银行、个人对个人 (P2P) 网络借贷、电商融资、基金理财、第三方支付、市场担保贷款等。例如, 基于非金融机构来说, 余额宝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最为成功的一种方式, 其在构建的过程中, 主要看中大部分网络交易平台企业需要资金的有效沉淀。当然, 其在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供应商同意延期回款, 具有大数据、小微贷的特色, 因此不会对相关企业提供一次上亿元资金的贷款。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网络银行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主要方向, 就针对工商银行来讲, 其网络银行业务已经占据全行业务的78%左右, 平均每分钟就产生四十万笔左右的业务。

4. 大宗商品在线交易的发展

目前, 在我国商家对顾客 (B2C) 的电子交易中, 零售业已经取得明显的成绩, 但是对于大宗商品来说, 其电子交易平台经营较为冷淡。而基于供应链金融服务来说, 由于其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以及市场前景等处于良好的状态, 完全符合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方向。而在实际工作上, 一定要突破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进而积极引导大宗商品在线交易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1) 解决线上交易量较小, 买卖双方依赖传统交易形式; (2) 解决政府对远期合约交易的限制, 提高上线交易吸引力; (3) 为相关成熟企业的系统开发与运营提供必要的融资工作; (4) 完善市场体系, 引导企业的正常竞争; (5) 实现与物流实体的有效结合, 构建信息交流平台, 并提高仓储运输能力; (6) 完善大额交易市场体系, 为合同签署与结算提供信用支持; (7) 对于大宗商品在线交易中, 大部分平台属于企业自营。例如, 对于宝钢、鞍钢以及首钢来说, 其均具备自身完善的电商交易平台, 但是在产品销售上只涉及到自产货物, 即使希望基于交易客户出发整合内部供销链条, 其也存在较大的困难, 因此也就无法完成供应链金融符合的构建工作。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来说, 大宗商品电商化属于重要的发展方向, 突破口有可能存在于先前所提到的金融和物流有效结合上, 即融资和货物监管的相结合。

5. 在线融资业务的发展

目前, 大部分电子商务企业已经推行在线融资服务业务, 其创新发展的方向主要存在以下六点:一是在线融资产品设计与规则、信息系统与金融机构接口、授信额度及管理、融资客户的关键信息;二是融资管理因素, 如账户、贷款、保证金、货值、流水、时间、合同号、预警等;三是货物监管因素, 如监管地、库、位、合同、质物清单、总额、折扣、底线、人员、权限等;四是仓储系统因素, 包括进出存、盘点、移位、补换货、查询、单证、标志、登记、公示、过户等;五是收费与结算因素, 如多点、多客户、多货主、多银行统计、信息报送等;六是征信因素, 如企业基本资料、评估报告、预警报告、证据、视频等。

三、结论

综上所述,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 供应链金融尚处于发展的初期, 是一个较为新鲜的名词。也正因为如此, 其在往后的发展上还存在较大的创新空间。因此, 在实际的工作上, 相关利益方一定要基于其市场现状出发, 在充分把握与分析以往市场的前提下, 有根据的完成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创新工作。而对于现阶段来说, 本文所谈论到的五个方向应该属于供应链金融服务未来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参考文献

[1]于宏新.供应链金融的风险及防范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0) :112-114.

[2]毕家新.供应链金融:出现动因、运作模式及风险防范[J].华北金融, 2010, (3) :20-23.

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5

招商银行网上企业银行最新版本U-BANK6.0再次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分析人士认为,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正在由“点对点”服务逐步转变为“点对链”服务。招商银行U-BANK6.0所提供的完整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正是这个转变的闪光之处。

在竞争如火如荼的国内电子银行市场上,招商银行再次成为“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倡导者。此次在其网上企业银行的最新版本U-BANK6.0中融入了电子供应链金融的最新产品,形成了以网上票据、网上信用证、网上保理等创新产品为核心的完整的电子供应链金融服务体系。

据了解,供应链又称“价值链”、“供需链”,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Porter于1985年在其著作《CompetitiveStrategy》中提出。供应链其实是企业现金流、订单信息流、仓储配送流“三流合一”而成,其根本在于价值和信息的传递。供应链管理(SCM)的出现,促使现代企业竞争从以往的一对一竞争,转化为“供应链”对“供应链”的竞争,而与之相对应的银行对企业服务的模式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对企业的服务正在由围绕单一客户的传统“点对点”服务逐步转变为面向供应链企业群的“点对链”服务。招商银行是较早意识到这一变化的国内商业银行之一。新的服务模式要求银行通过提供一系列衍生型电子金融产品,全面满足商务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的信息管理、现金管理以及融资的需求。应对这种服务需求,招商银行先后推出了国际、国内贸易融资、国际结算、“物流金融”等供应链相关的金融服务,并在激烈的国内市场竞争中,成为第三大国际贸易融资服务银行、第三大保理服务银行、第二大国际保理服务银行。

所谓“电子供应链金融”,可简单定义为:通过互联网服务平台,银行通过一系列电子化金融衍生产品紧密联结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一种新型融资和服务模式。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对象,是供应链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之间发生的信息流和现金流。电子供应链金融有效缩短了银行和企业在供应链流动过程中的反应速度、增加可用资金头寸、减轻财务管理负担和成本、提高企业财务运营和控制能力,是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未来发展方向。

招商银行内部人士介绍,招商银行于电子供应链金融取得的成就,根植于其在电子银行领域内的深厚功力。招商银行U-BANK金融服务平台,已成功运行十余年,是国内最早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U-BANK网上保理服务的推出,为企业在供应链流程中融通资金、加速资金周转和控制风险提供了新的业务思路。它简化了传统保理业务的操作流程,降低应收应付账款管理难度,提供全面的电子化保理业务解决方案,将企业从大量的销售账款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在线应收应付账款管理系统,则帮助企业全面记录贸易细节,并保存账款发生日期、发票号等内容,形成完备的应收应付账款管理台帐,提升了企业对商务链活动的信息管理水平。

上述人士表示,“创新联结你我”是招商银行U-BANK6.0积极融入企业金融生活的新主张,电子供应链金融平台是其中的闪光之处。“U”不仅代表着“您”与银行的互相理解、紧密联结,也代表着在供应链上环环相扣的每一个企业的紧密合作。招商银行产品与研发管理团队,正是以此理念作为基础,深入企业内部,发掘企业潜在需求,不断完善这一独创的电子供应链金融平台,力求使招商银行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或缺的金融伙伴。

招商银行通过整体考量企业供应链上所有成员,深入分析交易中的链条关系和行业特点不断推出个性化的电子供应链金融产品:招商银行早在就在推出的U-BANK3.0中加入了对网上国内信用证功能的支持,迈出了国内电子供应链金融探索的第一步。再次升级网上国内信用证这一独创的电子化物流采购手段,通过将以银行信用为基础的付款承诺应用于上下游供应链企业,促进企业业务流程优化,并同时提供打包、议付、转开等多种融资服务。

真正意义的电子票据在招商银行面世。据此,招商银行可为企业涉及商务链的商流销售票据回笼和物流采购票据支付等提供完整的电子化解决方案。同年推出的网上国际信用证,让企业通过网上即可完成国际信用证业务申请书制作、内部审批授权等工作,并实时传递至业务受理行,极大提升供应链上关键环节的业务效率。

招商银行推出网上国际结算业务,支持各种国际结算方式,使用户可随时了解国外来证、到单、付款、收汇等最新结算业务信息,从而方便业务管理、提升商务效率。,招商银行推出了网上交易识别系统,解决企业在收款业务中遇到的付款人信息缺失、付款人名称难以自动识别导致ERP系统无法记账等问题。招商银行还推出了网上贸易融资服务,即通过U-BANK客户端,使用者就可以完成国际贸易融资申请材料制作和业务授权等工作并传递至开户银行,全面支持各种常见国际贸易融资品种。

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6

(1. 上海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上海 201306; 2. 江西财经大学 统计学院, 南昌 330013)

0 引 言

物流服务供应链(Logistics Service Supply Chain,LSSC)以“物流服务分包商←物流服务集成商←物流服务需求方”为基本结构[1],其中物流服务集成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它从物流服务分包商处订购物流能力满足最终物流需求客户的要求.国内外关于服务供应链的研究[2-6]较多,其中LSSC是一种典型的服务供应链,有其独特的行业性质.LSSC的研究近些年才引起学者重视,而协调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LSSC协调是LSSC成功运作和绩效提升的关键性问题,对提高物流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LSSC协调主要通过对物流能力的调整和优化实现.由于物流能力具有无形性、生产与消费同步、无法存储的特征,LSSC在协调时不同于一般商品供应链.田宇等[7]从一般产品供应链的思路出发,建立二阶段和三阶段LSSC收益分享契约模型.刘伟华等[8]研究LSSC两级能力合作的协调,分别构建不确定环境下有/无能力匹配约束时的物流服务集成商成本模型和提供商的利润模型.崔爱平等[9]提出LSSC中基于期权契约的能力协调,指出期权契约价格与期权执行价格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桂云苗等[10]考虑供应能力不确定的LSSC协调.王晓立等[11]研究供应和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的LSSC协调.LIU等[12]基于两阶段单周期质量协调模型建立一个多周期LSSC质量协调模型.

以上研究的都是二级LSSC.实际LSSC通常由3个或更多实体组成.三级LSSC是二级LSSC的扩展,由3个实体构成,存在2个交易过程,比二级LSSC复杂得多.如何协调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供应链整体最优,是协调机制设计的主要困难.通常二级LSSC的协调方法在三级LSSC中不一定适用.对三级LSSC协调的研究目前还不多.公彦德等[13]基于传统二级供应链协调问题,引入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应用博弈理论对三级供应链的定价、产量和利润进行分析,发现零售商所承担的服务价格比例越大,各节点企业的利润也越大,因而通过设置合理的分摊比例,可以达到优化供应链的目的.刘伟华[14]用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三级LSSC,并给出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的确定方法.朱卫平等[15]研究三级LSSC协调,提出一种数量协作联盟的协调模型.以上文献虽然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契约研究三级LSSC协调问题,但没有考虑物流服务水平对需求的影响,且仅仅用一种契约实现三个节点企业之间的合作,而在现实中,企业为追求更好的利润,与不同的合作实体可能签订不同的契约.研究表明,在特定条件下一些经过精心设计的组合合同策略能促成供应链的协调,使供应链整体利润达到最大化.[16-17]而目前鲜有文献研究不同契约组合能否协调的问题,本文就此开展研究.

另一方面,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对顾客是否有再次购买行为有直接、显著的影响.[18]LU等[19]研究制造商的服务水平对零售商价格的影响,指出制造商存在一个最优的服务水平.吴庆等[20]研究物流服务水平影响市场需求的第三方物流协调合同,设计一种收入共享与服务成本共担的组合式合同,该合同既可以协调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的物流服务水平决策,又能协调客户企业的存货决策,并且能实现共赢.XIAO等[21]针对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研究根据供应商管理库存协调价格和服务水平的问题.但以上文献主要是针对产品供应链协调.

在现实生活中,当物流服务分包商提供的服务水平达到或超过顾客期望时,顾客的满意度得到提高,对产品的市场需求会增加,从而会使物流服务需求方对集成商的物流需求增加.与产品供应链不同,LSSC的收入来源于物流服务需求方,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并不能给LSSC带来更多直接的收益,但会带来更好的信誉和更多的物流服务需求[22-23],从而间接增加LSSC收益.因此,在LSSC中,集成商决策物流能力订购量,提供商决策给集成商的分包价格,物流服务分包商除了决策给提供商的分包价格外,还要决策物流服务水平,因为努力需要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激励,分包商会倾向于偷懒.在这种情形下,如何设计合理的契约机制激励分包商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从而实现系统协调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由“物流服务分包商←物流服务提供商←物流服务集成商”组成的三级LSSC,从激励分包商提高物流服务水平角度,设计一种集成商与提供商之间实行期权契约、提供商与分包商之间实行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的联合契约协调机制,建立基于能力协调的三级LSSC定量模型,实现LSSC系统利润最大,保证各成员获得共赢.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契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1 问题描述

考虑一个由物流服务集成商(R)、物流服务提供商(F)、物流服务分包商(S)组成的三级LSSC,其中R在供应链中起主导作用,它从F处订购物流能力满足最终物流需求客户的要求.而F由于自身能力不足,将部分或全部物流能力外包给其上游的S,为简化起见,假设F将订单全部转包给S,S完全能够满足F的物流需求.客户需求x是随机的,服从随机分布函数F(x),其密度函数为f(x),均值为μ,方差为σ2.因为需求不确定,R希望得到的物流能力足够满足市场需求以应对风险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但S的物流能力投资可能会有风险与机会成本损失.假设:(1)供应链成员均是有限理性和风险中性,他们之间均信息对称,且根据期望利润最大化的原则进行决策;(2)S的初始物流能力为零,面对随机的物流服务需求,S不存在能力短缺损失情形;(3)物流服务水平的高低可以度量,也可以被证实.高水平的物流服务质量可以使顾客对客户企业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12]这里假设在考虑物流服务水平e的影响下,新的市场需求x′=ex.

分别用S(Q,e),L(Q,e)和I(Q,e)表示R的物流能力期望值、缺货期望值和富余能力期望值.

S(Q,e)=E(min(Q,ex))=

(1)

L(Q,e)=E(max(ex-Q,0))=

(2)

I(Q,e)=E(max(Q-ex,0))=

(3)

命题1S(Q,e)(e≥1)关于e单调递增.

命题1说明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可增加期望物流能力订购量.

2 集中决策系统

集中决策系统见图1.

图1 集中决策系统

将R,F,S看作同属一家公司(见图1),其目标是确定最优的Qc和ec使整个LSSC利润最大.这一结果虽然在现实中往往因各成员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难以实现,但依然有助于分析本文设计的契约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协调LSSC.系统的收益模型为

(4)

其中:c=cR+cF+cS.

(5)

化简得

(6)

同时确定ec,

即ec满足

(7)

由式(6)可知,LSSC的订购量与S的服务水平成正比,即通过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可使LSSC的订购量增加.进一步可求得LSSC最大总收益的期望值为

(8)

由式(8)可知,物流服务水平越高,系统收益越大.

命题2πT(Qc,ec)≥πT(Qc,ec=1)

命题2表示在集中决策系统中,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会使系统获得更高的收益,这说明在讨论LSSC协调时,考虑物流服务水平是必要的.

3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Stackelberg博弈模型见图2.

图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LSSC运作的本质是相互独立的成员构成分散式系统,各成员都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决策.在Stackelberg博弈下,首先R给出订购量Qd, F根据Qd给出w1,S在已知Qd和w1的基础上决策w2和ed,F反过来再修正w1,最后R修正Qd.R,F,S的收益函数分别为

πR(Qd)=pS(Qd,ed)-(cR+w1)Qd-

gL(Qd,ed)+vI(Qd,ed)

(9)

πF(w1)=w1Qd-cFQd-w2Qd-

vI(Qd,ed)+HI(Qd,ed)

(10)

πS(w2,ed)=w2Qd-cSQd-HI(Qd,ed)-

(11)

因为

所以存在唯一最优的w2为

(12)

即ed满足

(13)

在给定ed的情况下,F要实现利润最大化,w1须满足

(14)

已知ed,w1,w2,R要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决策变量Qd必须满足一阶条件:

(15)

将式(13)和(14)代入式(15)就能得到Qd的最终形式.

4 联合契约协调及最佳决策

协调机制设计:首先假设R与F合作,可以把他们看成一个整体RF,他们之间先采用期权契约进行协调;其次S与RF采用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进行协调.这样的设计首先可以分担S的努力成本,激励S物流能力投入,同时可以减小R和F的风险,提高系统收益.本文分析和证明通过合理的契约参数设计,可实现三级LSSC的整体协调.决策过程见图3.

图3 联合契约协调示意

4.1 R与F之间的期权契约

期权为R以较低风险从F处获得产品的柔性机制,R和F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共享市场需求信息,用于分担R的风险、提高决策精度、增加整体收益.R在LSSC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与F的期权契约的决策顺序如下:

(1)期初,R与F谈判,提出期权契约(w0,we).

(2)F根据期权契约给出w1.

(3)R根据(1)和(2)的信息决定初始订购量Q0和期权购买量q0.

(4)F接受期权契约,准备物流能力.

(5)期末,R以单价p提供集成化的物流服务给物流服务需求企业,并根据已经签订的订单获得下一周期的实际需求情况.当实际需求x>Q0时,R将以we的价格执行期权购买量qe.这种情况下F物流能力的实际交付量为Q0+qe,其中qe=min{max{x-Q0,0},q0},即

当Q0>x时,说明实际订购量大于市场需求量,此时qe=0,R实际上不执行期权,多余的物流能力退还给F时可得到vmax{Q0-x,0}的成本返回额.当Q0+qe

R的期望收益为

πR(Q0,q0,w0,we)=pS(Q0+q0,e)+vI(Q0,e)-w1Q0-w0q0-weE(q)-cR(Q0+E(q))-gL(Q0+q0,e)=

(16)

在期权契约下,F可以获得的期望收益为

πF(w1)=w1Q0+w0q0+weE(q)-cF(Q0+E(qe))-vI(Q0,e)+HI(Q0,e)

(17)

4.2 RF与S之间的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

通过期权契约,LSSC能增加F的备货量,减小R的风险,但同时F也可能会因此遭受备货量过大的成本风险.期权契约虽然能给成本风险带来一些补偿,但F作为理性的经济人,当然希望收益更大而损失更小.因此,F与上游S之间采用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是一个合理的选择.由于F的备货量受R订货量的影响,从而最终受市场需求的影响,可以把R和F合看作三级LSSC的一个子系统RF,设RF将1-K份收益分给S,并与S分担1-θ份努力成本,其中K,θ∈[0,1],那么,RF的共同收益为

(18)

此时,S的期望收益为

(19)

4.3 联合契约协调方法

定理1在期权契约与成本共担收益共享契约组成的联合契约下,如果要实现供应链系统的完全协调,则K,θ∈A,且契约参数必须满足

定理2R的最佳物流能力订购决策(Q0,q)为:(a)当(p+g-cR)w0-(p+g-we-cR)w1<(p+g-w0-we-cR)(cR-v)时,R的最佳订购量和期权购买量如式(20)和(21)所示;(b)当(p+g-cR)w0-(p+g-we-cR)w1≥(p+g-w0-we-cR)(cR-v)时,R的最佳订购量与分散式的最佳订购量一致,即Q0=Qd,q0=0.

上述契约一般由LSSC成员通过谈判协商确定初始参数.只有合理设计参数,才能使契约实现对供应链系统的整体协调.在合理的范围内,契约参数的大小与企业的讨价还价能力有关.

5 算例分析

下面结合算例分析本文的联合协调契约.假设x服从均匀分布U(0,B).

5.1 集中决策

基于以上假设由式(6)~(8)可得集中决策供应链的最优解.

(20)

(21)

5.2 Stackelberg博弈模型

根据式(12)~(15)可得到Stackelberg博弈模型的最优解.

(22)

(23)

(24)

(25)

则整个供应链系统的最优解为

(26)

5.3 联合契约协调

由式(19)和假设(1)可得

(27)

2θηBe3+2B(1-K)gμe2=

(28)

5.4 数值试验

从LSSC实际运作中提炼出的参数见表1.由式(20)~(28)求得三级LSSC的最优决策、最优价格决策和总收益,分别见表2和3.

分析以上结果可知:(1)联合协调能够协调LSSC,实现系统帕累托改进.联合协调系统的总收益比较接近集中决策系统的总收益,比Stackelberg博弈系统收益高.联合协调和集中决策情况下R的订购量和S的努力水平较Stackelberg博弈情况下都有所上升.(2)从物流能力定价上看,在联合协调情况下,F提供给R的物流能力价格较分散情况下有所降低;S提供给F的物流能力价格较分散情况下整体上升.S的服务成本系数对物流能力定价无显著影响.(3)R的物流能力订购量随着S的物流服务成本系数的增加而减少.(4)物流服务成本系数越大,S愿意付出的努力越小.(5)S努力情况下系统的收益比S不努力情况下的高.

表1 三级LSSC的相关参数

表2 三级LSSC的最优决策

表3 三级LSSC的最优价格决策和总收益

6 结束语

本文研究由物流服务集成商、提供商和分包商组成的三级LSSC协调模型,在考虑物流服务水平影响需求变动情况下,设计一个期权契约和成本共担收益共享联合契约,为LSSC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启示:首先,物流服务水平影响需求变动会影响协调契约设计的效果;其次,物流服务成本系数对LSSC成员的决策有显著影响,随着成本系数增大,集成商的订购量减少,分包商愿意付出的努力减小;最后,由数值实验验证,在合理设计参数的条件下,本文提出的联合协调契约能够实现系统收益最大,保证LSSC成员共赢.

参考文献:

[1] 崔爱平. 基于供应链契约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优化与协调研究[D]. 上海: 上海海事大学, 2008.

[2] DEMIRKAN H, CHENG H K. The risk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of application services supply chain[J]. Eur J Operational Res, 2008, 187(3): 765-784.

[3] VÉRONNEAU S, ROY J. Global service supply chains: an empirical study of current practices and challenges of a cruise line corporation[J]. Tourism Manage, 2009, 30(1): 128-139.

[4] CHO D W, LEE Y H, HWANG M K. A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rvice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Computers & Industrial Eng, 2012, 62(3): 801-818.

[5] WEI Y H, HU Q Y, XU C. Ordering, pricing and allocation in a service supply chain[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13, 14(4): 590-598.

[6] GENOVESE A, KOH S C, ACQUAYE A. Energy efficiency retrofitting services supply chains: evidence about stakeholders and configurations from the Yorskhire and Humber region case[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13, 144(1): 20-43.

[7] 田宇, 吴佩勋. 物流服务供应链收益共享合同模型[J]. 科学管理研究, 2006(1): 227-229.

[8] 刘伟华, 季建华, 顾巧论. 物流服务供应链两级合作的质量监控与协调[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7(3): 47-51.

[9] 崔爱平, 刘伟. 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基于期权契约的能力协调[J]. 中国管理科学, 2009, 17(2): 59-65.

[10] 桂云苗, 龚本刚, 张延龙. 考虑供应能力不确定性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协调[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2010, 11(2): 27-31.

[11] 王晓立, 马士华. 供应和需求不确定条件下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研究[J]. 运筹与管理, 2011, 20(2): 44-49.

[12] LIU W H, XIA D, XU X C.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ordination of logistic service supply chain under multi-period conditions[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13, 142(2): 353-361.

[13] 公彦德, 李帮义, 刘涛. 物流服务三级供应链定价及协调策略探讨[J]. 价格天地, 2008(9): 12-14.

[14] 刘伟华. 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最优收益共享系数确定方法[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0, 45(5): 811-816.

[15] 朱卫平, 刘伟, 高志军. 三级物流服务供应链能力协调[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2): 26-32.

[16] 赵正佳, 谢巧华. 供应链批发价与价格补贴的联合契约[J].管理工程学报, 2008, 22(4): 163-167.

[17] KRISHNAN H, KAPUSCINSKI R, BUTZ D A.Coordinating contracts for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 with retailer promotional effort[J]. Manage Sci, 2004, 50(1): 48-63.

[18] BOYER K K, HULT G T M. Extending the supply chain: integrating operations and marketing in the online grocery industry[J]. J Operations Manage, 2005, 23(6): 642-661.

[19] LU J C, TSAO Y C, CHAROENSIRIWATH C. Competition under manufacturer service and retail price[J]. Economic Modelling, 2011, 28(3): 1256-1264.

[20] 吴庆, 但斌. 物流服务水平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TPL协调合作[J]. 管理科学学报, 2008, 11(5): 64-75.

[21] XIAO Tianjun, XU Tiantian. Coordinating price and service level decisions for a supply chain with deteriorating item under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J]. Int J Production Econ, 2013, 145(2): 743-752.

[22] 王文, 刘伟. 生产性物流服务对制造企业市场竞争力因素的影响[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0, 31(1): 16-20.

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7

一、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以及风险

一般而言, 供应链金融模式主要由基于存货供应链金融模式、基于预付帐供应链金融模式以及基于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模式三种。

(一) 基于存货供应链金融模式

基于存货供应链金融金融融资模式是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供应链核心企业提供的担保的共同协助监管, 在某种程度上将企业的存货作为主要的质押, 并提供相关的授信融资模式供目标企业。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 由于中小企业总资产中存货有着相对较大的比重, 其模式主要是中小企业在相应贷款取得同时, 不断变换存货进而偿还融资款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仅仅对中小企业总资产中较大份额的存货资源加以利用, 同时使得中小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一定的贷款的抵押物。基于存货供应链金融同样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 一方面表现在提单的虚假和仓单不规范;一方面其风险主要表现在操作流程上;另一方面则表现在货值变动的风险上。

(二) 基于预付帐供应链金融模式

基于预付帐供应金融模式其融资的方式主要借助于所签署的三方协议进行实质性上的约束, 基于预付帐供应链金融模式不仅仅使得借助于自身和核心企业之间的贸易合同将银行的资金获得, 同时并对分批提货加以运用, 采取分批销售的方式, 进而将配套企业无法以此性付出较多资金的尴尬加以缓解, 总之, 基于预付帐供应链金融模式从根本上将配套企业资金短缺的矛盾加以解决, 并推动了配套企业的全面发展。基于预付帐供应链金融的风险一方面表现在生产能力带来的风险和价值机会损失所带来的风险;一方面表现在虚假贸易合同带来的授信风险;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质押权落空风险和银行内控缺位导致的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三) 基于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模式

基于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 主要有着买卖双方真实贸易合同, 并使得银行不断的从配套企业将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的主张权加以获得, 并将其资金贷给相应配套企业相应的资金。基于应收账款供应链金融模式不仅仅将资金流巨大的压力加以缓解, 并将银行客户数量显著增加, 同时其银行的收益水平同样也有所增加, 但是究其实质性而言, 其风险着重表现在客户资信水平风险、账款转移风险、欺诈风险以及坏账风险等。

二、江苏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现状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新型融资模式逐渐应运而生, 对于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较难的融资问题成为当今企业界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以江苏省为例, 虽然江苏省各个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开展的力度逐渐加大, 其主要的模式主要为仓单质押、融通仓以及保税仓等, 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 江苏省其它的金融产品比如说未来提货券质押融资、担保提货、应收账款票据化以及打包放款等, 在某种程度上主要是对供应链金融模式的附件、变形以及延伸。

就其业务产品而言, 江苏省银行所提供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主要来自于第三方监管下的某些商品质押融资业务, 但是就其业务区域而言, 江苏省供应链金融业务主要集中于苏中和苏南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 江苏省供应链金融服务中, 总是存在部分的银行将业务产品和公司的信贷业务混为一谈, 在其经营的过程中, 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专业产品特点, 其银行的内部并没有相应的系统专业融资政策, 以至于其特有的服务品牌难以建立。

江苏省供应链金融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新型的一种融资渠道, 江苏省大部分企业对于仓单质押业务有着一定的了解, 但是仍然有部分企业对于仓单质押业务并没有实质性的了解,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仓单质押业务在市场有着相对较小的影响力, 其宣传力度相对较低。

同时江苏省不少企业声称仓单质押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其企业的实际生产和发展带来了实质性的便利, 不仅仅为融资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同时将存货积压逐渐减少, 进而对财务状况进行改善。江苏省有部分企业在某种程度上有着相对成熟的融资渠道, 同时也有部分企业不想对现有的融资方式进行改变和将额外交易成本增加。

总而言之, 江苏省部分企业对于仓单质押业务处于相对不熟悉状态, 大部分的企业认为供应链金融有着良好的未来发展前景, 并表明在企业未来的发展中将会积极的关注供应链金融发展。

三、江苏省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供应链金融服务作为一种相对创新的金融服务, 在实际的运行中, 并没有相对统一的操作模式以及其业务经验, 对于如何有效防范银行物流第三方以及对风险加以控制成为最主要的难点之一。对于江苏省而言, 如何使得中小企业本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对融资方式、管理体制以及货物质押法律归属进行接受同样也是其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的难点之一。以江苏省某一市场交易所的仓单质押业务为例, 其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具体体现。

(一) 仓单质押品的来源以及存在的品质风险

仓单质押主要是相结合现代化典型的动产以及货权质押, 进而将一种全新的融资模式加以形成, 在实际的业务中, 银行在对客户进行选择的过程中, 更应该提高警惕性, 并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继续拧考察, 严格的确认动产所有权, 保证其动产所有权有着相对较清晰的产权货物, 在滚动提取质押物的同时, 及时的避免企业提好补坏, 并避免质押物出现质量上的风险, 如质押物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就要及时的与其沟通, 并将贷款提前收回。

(二) 质押物存在的价值波动风险

一般而言, 质押物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 其价格的变动相对来说有着较大的波动, 同时其质押对象的价值升值和贬值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 在实际的贷款发放执勤啊, 更应该对质押动产进行严格的选择, 尽可能的对相对广泛、较小幅度价格涨跌以及易于处置的品种加以选择, 并对合理的质押率加以确定, 将预警线加以设置。通过对交易所的信息平台加以借助, 并对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密切的关注, 对市场信息及时的跟踪, 最大限度上对贷款资金的安全进行保障。

(三) 存在的第三方物流道德风险

供应链金融银行业务中, 其开展的过程首先是验收物流方提供的质押物, 并对其价值进行评估和监管, 为了避免物流方和融资企业出现勾结的现象, 其银行在对物流方进行选定的过程中, 更应该对有着规范管理以及良好声誉的物流仓储公司加以选择, 并对其合同、协议进行明确, 做好其监督的责任, 定期的对现场进行检查, 并对道德风险进行防范。

(四) 金融服务中存在的市场需求风险

供应链金融服务中, 在实际的业务管理中, 银行融资贷款的同时, 对于质押物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 其质押物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局限于原材料和存货, 同时对于质押物的质量以及规格仍然有着相对较高的要求。但是就其实质性而言, 其业务处理过程不仅仅有着相对繁琐的手续, 同时其拖延的时间相对较长, 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企业这项业务的开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因此在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现有的客户关系进行维护的过程中, 更应该将供应链金融的宣传力度加大, 并对贷款的手续进行简化, 将融资的费用降低, 并将自己独特的品牌加以创造。

四、结语

总而言之, 为了更好的将仓单质押业务对中小企业的吸引力增加, 进而将市场影响扩大, 第三方物流企业就要着重提高其工作的效率, 实时跟踪检测货物的价格。江苏省地区不仅仅有着相对成熟的专业市场, 同时其对于供应链金融服务奉献的控制相对来说也是尤为乐观的,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 江苏省供应链金融专业市场将会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摘要:近年来, 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创新的金融服务模式, 不仅仅对供应链的资金流有着一定的改善作用, 同时对于供应链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商流等多种资源有着一定的整合作用, 并将传统的银企之间不对称信息状况加以打破, 进而促进企业供应链之间的公平合理竞争, 将金融机构的业务渠道拓宽, 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全新的新局面。本文主要在对供应链金融服务现状和风险进行探讨分析的过程中, 主要以江苏省为例, 首先阐述了供应链金融的模式以及风险, 并分析了江苏省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现状, 进而分析了江苏省供应链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探讨总结了江苏省供应链风险控制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供应链金融与物流金融发展研究 篇8

1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定义

陈祥锋、朱道立 (2005) 将物流与金融结合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2004年左右美索布达米亚地区出现的谷物仓单。在20世纪初, 美国执行的仓单法案, 确立仓单标准和仓单系统。存货和仓单可以进行质押融资, 同时对质押存货金融产权认证、价值评估和监督控制的第三方机构应运而生, 也促进对质押存货提供仓储服务和监控功能的物流仓储企业的规范和发展。 (李毅学, 徐渝、王非, 2007年) 当时美国已出现的存货融资有融通仓、保理留置和信托收据三种类型。 (于萍, 徐渝, 2006年) 当代物流企业如知名的国际四大快递公司FedEx (联邦快递) , UPS (联合包裹) , DHL快递, TNT快递都拥有飞机及几万辆汽车, 并提供代收货款 (COD) 即指承运商在完成异地间物品递送的同时代委托方客户向收货方客户同时收取货款的一项第三方物流增值服务, 它是伴随着电视购物、电子商务发展而出现的, 随着电视、网络购物的不断扩大, 行业竞争加剧, 营销成本不断攀升, 开展这类购物方式的商家对提高物流派送成交率及代收款返款周期尤为关注。由此可以总结物流与金融的融合的实践表明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在供应链或其相关服务领域提供金融服务并担任金融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我国学者邹小芃、唐元琦在总结朱道立等学者研究基础上2004年5月提出“物流金融”概念, 并定义内涵和外延。他们认为物流金融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 为物流产业提供信贷资金等金融服务, 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发展。

供应链金融 (Supply chain finance) 最早是由国外的金融电子服务提供商提出的, 如Demica公司于2007年发布的调查指出, 根据数据结果供应链融资与定制化授信额度成为国际性银行流动贷款领域最重要的两个业务增长点。虽然次贷危机引致“供应链危机”, 但供应链金融作为融资的新渠道, 对大型企业可以弥补被银行压缩的传统流动资金的贷款额度, 并且可以给大型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 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融资成本, 也使商业银行拓宽业务领域增加客户和利润, 降低风险, 供应链金融比传统业务的利润增加, 并且可以提供强化客户关系的宝贵机会。深发展银行2007年从业务实践出发运用自偿性贸易融资的信贷模型, 引入核心企业、物流监管公司、资金流导引工具等新的风险控制变量, 对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 包括原材料供应商网络和下游分销商零售商等提供授信服务结算理财等综合及融资服务。

张璟 (2009) 认为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是两种不同的融资方式, 由于两者均包含金融和物流两类服务, 又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因此在融资实务中经常被混淆, 但这两种融资方式的概念、运作主体、运作模式等不同, 总结两者的区别和金融机构选择融资方式的流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由此可见,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研究的对象主体不同, 前者是物流企业为主导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后者是对整个供应链提供的金融服务, 在我国主要体现于银行主导的基于整个供应链的金融服务创新, 而在国外除外资银行外, 提供供应链金融电子交易服务软件平台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2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模式

李毅学等 (2007) 总结诸多学者文献认为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有三类:基于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业务模式, 包括推动式交易关系和拉动式交易关系两种基本形式;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 包括存货质押融资和仓单质押融资两种形式;基于应收帐款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并且归纳目前物流金融业务基础研究主要涉及业务演进、主要模式、监管方式和操作程序等以及资金约束下的企业物流运营决策。李毅学等 (2010) 认为现阶段一些基本的业务形式围绕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组合成多种物流金融业务, 如保兑仓、未来提货权质押融资、打包放款、先票款后货业务、未来货权质押开证、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等。

深圳发展银行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合著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 (2009) 详细介绍相关的产品品种和物流金融提出的产品品种并无实质的差别, 只是更加明确在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实施的主体是银行, 主要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解决融资问题, 因此采用1+N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 即对核心企业 (“1”) 和上下游配套企业 (“N”) 提供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 并区分汽车、交通、电子、化工等行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方案。

由此可以发现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研究大多仍基于概念探讨或实务操作层面, 目前尚缺乏基于整个供应链的系统有效的融资服务安排模型的相关模型理论, 如使用复杂网络理论结合运筹学的报童模型变形可以得出更多更有意义的结论。

3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

物流金融的风险管理主要是研究 以银行和物流企业为主体的风险控制, 包括担保物在贷款风险中的作用分析、基于事前风险控制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的研究、风险预警及违约后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张璟 (2010) 利用可拓学理论对物流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建立可拓模型, 并对其进行可拓分析及可拓变换, 提出运作主体各自及共同规避物流金融风险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李电生 (2010) 针对物流金融风险研究缺乏定量评价的问题, 根据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 构建基于三方经营主体、定量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风险评价模型。

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相对更少。阎俊宏 (2007) 运用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构建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供应链金融》 (2009) 仅从定性角度介绍供应链金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风险管理的两个重要手段是现金流控制和结构性授信安排, 以及风险管理的六个关键变量是准入体系、操作平台、动产担保物权、风险预警与应急预案、合作监管方和核心企业。

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只是简单粗浅的分析, 在诸多方面如担保物风险模型分析, 基于物流和供应链的资金运作风险分析, 基于银行或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贸易融资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有效的研究, 尚未形成对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或供应链资金流模型理论的完善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毅学, 汪寿阳, 冯耕中.一个新的学科方向—物流金融的实践发展与理论综述[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0, (1) :1-13.

[2]深圳发展银行,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3]张璟, 朱金福, 栗媛.规避物流金融风险的可拓策划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0, (4) :3-8.

[4]张璟, 朱金福.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比较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9, (10) :35-38.

[5]Gonzalo Guillen, Mariana Badell, Luis Puigjaner, Aholistic frame-work for short-term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tegrating pro-duction and corporate financial planning, Int[J].Production Eco-nomics, 2007, (106) :288-306.

[6]Chang HwanLee 1, Byong-DukRhee, Coordination contracts in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inventory financing costs, Int[J].Produc-tion Economics, 2010, (124) :331-339.

[7]M.Badell, J.Romero, R.Huertas, L.Puigjaner, Planning, schedu-ling and budgeting value-added chains, Computers and ChemicalEngineering, 2004, (28) :45-61.

[8]N.R.Srinivasa Raghavan, Vinit Kumar Mishra, Short-termfi-nancingin a cash-constrained supply chain, International Journal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9, (10) :1016.

[9]Gonzalo Guill′en, Mariana Badell, Antonio Espuna, Luis Puigjan-er, Si multaneous opti mization of process operations and financialdecisions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planning/scheduling of chemi-cal supply chains,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6, (30) :421-436.

[10]David Parker, Keith Hartley, Transaction cos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an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a case study of UK de-fense, Journal of Purchasing&Supply Management, 2003, (9) :97-108.

[11]Gonzalo Guill′en, Mariana Badell, Antonio Espu na, Luis Puig-janer, Si multaneous opti mization of process operations andfinan-cial decisions to enhance the integrated planning/scheduling ofchemical supply chains, Computer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6, (30) :421-436.

供应链金融服务 篇9

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中国已取得很大发展, 国内商业银行推出的各种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 在解决国内供应链企业融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是商业银行将境内供应链金融业务服务延伸到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中, 根据特定行业供应链上的真实贸易背景和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信用水平, 以贸易自偿性中未来预期的现金流为直接还款来源, 以控制物流及资金流为风险控制手段, 对供应链上位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核心企业或上下小游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的综合融资服务。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融资与国际贸易融资实现无缝整合, 针对中小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因无法提供固定资产抵押、信用担保或授信额度不足的融资困境, 提供的创新融资服务。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借助于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 可以从银行及时获得足额的信贷支持, 从而得以扩大进出口规模, 提升在供应链环节中的竞争实力。

在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过程中, 银行围绕企业供应链, 结合贸易结算方式, 充分运用核心企业信用和物权等多种信用, 设计多层次的融资解决方案, 满足企业的不同融资需求。与其他形式的融资相比,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业务表现出以下特性: (1)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不强求企业提供固定资产抵押或担保, 将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授信担保的核心, 运用货物或应收账款等授信支持性资产与融资产品相捆绑风险防范技术。 (2)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受企业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境内外融资价格等因素的影响, 对供应链中企业的服务方案设计具有典型的组合性特征。 (3) 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受国家进出口外汇管理政策的影响较大。 (4) 从融资还款来源的自偿性、融资操作的封闭性以及授信用途的特定化角度看, 具备典型的贸易自偿性特性。

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

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根据进出口供应链的不同特点及进出口企业在供应链不同环节的融资需求, 分为进口供应链融资服务和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 融资时分别解决中小进出口企业在进口开证、进口付汇、出口销售、账款回收等供应链环节的融资问题。

以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为例, 假设M公司为供应链中的境外核心企业, 且该供应链符合银行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准入标准。B公司为M公司在境内的供应商, 且与M公司建立了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 B公司拥有稳定的出口量, 但B公司不能及时从M公司收取货款, 从而缺少资金来维持生产。此时作为供应链的上游企业, B公司可将向M公司的出口货物的应收账款作为抵押, 向银行K申请资金融通。K银行可以给B公司提供如下出口供应链融资服务方案:

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电汇, K银行可以提供“订单融资+出口保理融资”组合方案。若M与B公司间常用的贸易结算方式为信用证, 则K银行可以提供“打包贷款+出口押汇融资”组合方案。这两类组合方案都可以解决B公司从生产备货到出口发货后的融资需求。也可根据企业生产节点的实际资金需求提供单一节点的融资服务, 如发货前的订单融资或发货后的出口保理融资等。在M与B公司之间贸易往来频繁, 且贸易订单比较单一, 银行为B公司提供“应收账款池融资”服务, 以解决企业批量融资的问题。

不难看出, 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服务与企业的节点融资需求, 贸易结算方式, 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以及境内外融资的价格密切相关, 甚至境外企业所处国家的政治经济风险都会影响银行的服务方案。

三、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1. 企业的信用风险。

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首先是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 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中心枢纽, 与银行的高度配合, 为银行供应链融资贷前和贷后提供了关键性的信贷决策依据。如果核心企业出现道德风险, 或者其因信用捆绑而累积的或有债务超出其承担极限, 由核心企业担保的整条供应链的信用基础将不复存在。其次是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 银行还不能对供应链中众多中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 尤其是对国外供应链企业信用了解和动态风险监控能力更为薄弱。

2. 银行的内部操作风险。

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服务由于涉及大量的流程管理与操作控制, 其操作风险涵盖企业信用调查、服务方案设计、融资审批、放款及授信后管理等各个操作环节, 操作不规范或操作中的道德风险很容易在这些环节造成资金损失。比如信用调查阶段银行可能无法完成对供应链所有企业相关数据的调查分析, 从而导致对供应链的信用评语存在缺陷风险。又如存货抵押和预付款抵押中, 银行需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手段以保证资产安全等。

3. 供应链间信息传递风险。

供应链企业之间都是独立经营和管理的经济实体, 随着供应链结构和规模日趋复杂后, 供应链上发生信息错误的机会也随之增多。伴随国际贸易进一步打破企业经营的地域限制, 供应链企业之间的关系也更趋复杂, 银行对供应链企业信息的监管难度也更大。如果银行对供应链间传递的信息收集与管理出现偏差, 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对供应链中经营情况的判断, 给融资业务带来风险。

4. 法律法规风险。

目前中国的供应链金融仍处发展阶段, 虽有《担保法》和《合同法》等法律进行规范, 但针对供应链金融相关的条款却不完善, 很容易产生利用法规漏洞谋取利益的道德风险。银行提供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时, 由于国际贸易极易受各国法律环境差异的影响, 在不了解对方法律环境的情况下, 一旦发生贸易纠纷, 国际惯例只起到指导作用, 当和一国法律冲突时, 将极不利于纠纷的解决, 这将直接影响融资资金的安全回收。

5. 外部环境风险。

供应链中企业的运营不仅涉及到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 还受国际市场环境的影响, 尤其是供应链经营中面对的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 如国家政局不稳定、经济波动、外汇管制等都可能是危及国际贸易融资安全的风险来源, 而且风险具有动态性而不易控制。环境变化会使供应链整体经营风险增加, 跨国投资的供应链更易受投资当地贸易政策及经济发展调控政策的影响。因而银行需要密切关注国内外市场变化导致的风险。

四、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对策

1. 严格供应链准入体系管理, 加强跨境授信企业的资信

调查。银行应对供应链及融资企业进行严格准入评估, 对经营稳定, 贸易背景真实, 货物流或应收款可控的企业链群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此外, 银行应适度控制供应链的长度, 尽量选择与核心企业具有直接供需关系和贸易直接往来的上下游企业进行融资, 以能更好地控制供应链间的资金和信息。同时银行应利用海外机构等各种境外渠道, 对供应链境外企业信息进行调查了解, 做好供应链授信前资信调查工作, 防范企业的信用风险。

2. 完善银行组织机构, 建立集约化操作平台。

由于供应链金融具有业务空间跨度大, 业务运行自成系统, 业务的专业化程度高等特点, 商业银行应改变传统信贷条线管理的框架, 将供应链金融的信贷技术、操作流程、产品运作乃至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统一考虑, 完善和建立新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同时为实现对供应链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有效监管和控制, 银行应尽快开发或整合能满足国际贸易供应链融资管理需求的集约化的操作平台, 建立包括与物流企业的数据交换和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 以实现数据处理集中化。

3. 建立联合授信审批制度。

为适应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复杂的授信需要, 银行应将目前单一客户授信、集团授信、金融机构授信、跨国公司授信等授信要求整合到对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授信的统一要求之下, 建立体系化的联合授信审批制度, 改变目前不考虑供应链上其他企业的资信情况, 用核心企业授信替代整个供应链授信的现状以及授信中忽视供应链的实际交易状况, 以实现对供应链上企业信用整合和信用再造。

4. 推进信用捆绑技术, 完善融资担保。

应将融资企业的预付账款、存货和应收账款等授信支持性资产与融资项目相捆绑, 并建立与核心企业的信用互为担保的制度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分散供应链中企业的信用风险, 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开展存货仓储质押监管, 或与具有较高资信的国际性银行或大型公司合作, 通过反向担保提高融资业务的安全性。

5. 合理运用国际贸易中相关法律法规保护金融资产安全。

商业银行的法律部门应认真研究融资产品在跨境贸易中的各种适用问题, 应完善和发展与供应链金融相配套的业务性规定, 包括对供应链准入规定、行业管理办法以及业务操作指南等。建立专门地法律力量应对诉讼或协调各种法律事务, 加强对违约事件资产的控制效力, 从而有效保护银行的资产不受侵害。

6. 加强市场信息研究以制定合理的信贷引导政策。

开展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服务时, 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政治经济风险, 商业银行只有投入人员和技术力量, 加强对市场信息的研究, 尤其是需要对融资主体涉及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和市场状况进行很好的研究与总结, 为业务部门和授信部门的决策提供资讯参考, 以便制定恰当的信贷政策引导开展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业务。

参考文献

[1]深圳发展银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供应链金融”课题组.供应链金融——新经济下的新金融[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9.

[2]王桂香, 张兰.论企业供应链管理和国际贸易融资[J].现代商贸工业, 2009, (3) :88-90.

[3]朱琳.供应链金融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2) :141.

稳健发展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篇10

打造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一力物流园始建于1999年, 是国家级现代钢铁物流园。运营十多年来, 园区规模越来越大, 运作日益成熟, 客户对资金的需求随之增大, 个性化要求也相应增加。

目前, 一力物流“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业务涵盖钢厂、贸易商、终端用户, 形成了包括仓单 (存货) 质押融资、代理采购融资、各类担保融资、承兑票据中间服务、资金短期过桥、融资方案设计和咨询服务等多个业务模块, 同时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业务组合。在降低广大中小企业融资门槛, 提高融资效率, 实现“钱票货”互换的同时, 有效的解决了客户阶段性资金周转的难题, 规避了客户的信誉和信用损失, 真正实现了园区、金融机构和供应链上、下游客户的互动共赢。

一力物流始终坚持“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业务发展的三条原则:一是高度聚焦钢铁业务, 其它品类不做;二是定位为货物存放园区内的客户和在园区内经营的客户;三是不以盈利为目的, 以服务服从物流主业发展为原则。业务操作部门根据三条原则, 设计了严密的风险管控机制, 包括融资客户资格审查、信用评价、内部权限、审批流程、投票决策、融资后期的跟踪服务和业务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化监控互控等。立足于稳健经营的理念, 依靠高度的风险防范意识和严格的风险管控流程, 一力“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运作10年来无事故记录。“一力监管”的品牌逐渐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依托“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

一力物流推出“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后, 园区内的客户数量从2003年时不到100家增加到2012年的1655家。各大钢厂、各类钢材贸易商和物流服务商踊跃入驻, 涟钢、萍钢、湘钢、武钢、太钢、宝钢等钢厂的分子公司在园区直接设库, 外省钢材经销商也纷纷进驻, 市场交易区门店曾出现一店难求的景象。2012年, 园区内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的客户有20多家, 另有100多家大中型钢材贸易商正逐步转型投资加工或深加工业务, 客户实力十年间得到明显提升。

2012年钢材市场低迷, 为控制系统性风险, 一力物流适时调整经营策略, 动员客户主动收缩业务。并根据行业发展规律, 依托“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 引导园区企业向生活物流服务转型升级, 建议有实力的客户与大中型制造企业深度合作, 由单纯的贸易模式向上、下游业务延伸, 自建加工厂房、添置加工设备、为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外包服务。

作为一家平台型企业, 一力物流深知“先有客户的发展才有企业的发展”, 始终坚持将“急客户之所急, 帮客户之所需”、“先客户之忧而忧, 后客户之乐而乐”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指导思想, 并做了许多外人看似“份外”实则“份内”的事。如为客户提供战略部署、经营运作咨询, 财务管理和风险管控等支持。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到2012年钢铁行业的浩劫, 园区内客户没有一家关门、倒闭、跑路的现象发生, 1000多家企业得以保全。事实证明这些“份外”的工作是必要的, 是有价值的, 在有效防御市场风险, 提高行业竞争力, 实现转型升级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依托“钢铁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做强做大企业

一力物流是一家平台型企业, 随着客户的不断发展壮大, 园区规模和物流量迅速增大, 效益逐年增加并更趋稳定, 物流现场管理和物流服务能力都得了明显提高。

企业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公司物流主业收入于2008年超过国家5A级物流企业要求;资产负债结构得到银行的高度评价, 获得银行最高信用等级;营运现金流充沛, 除保障企业自身运营外, 并可拿出部分资金支持园区客户委托采购等融资服务。在钢铁行业面临调整的非常时期, 公司业务仍处于健康可持续发展状态。

一力物流钢铁供应链平台功能图

与此同时, 企业信息化建设也取得实质性突破, 为企业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力钢铁网”和“钢铁供应链融资平台”的联动运行, 将实现平台商、钢厂、经销商、终端客户、银行的“门对门”服务, 业务运作效率将极大的提高, 特别是在信息共享、资源互动的同时, 倒逼平台参与方规范操作提升管理, 加强风险管控。

依托“钢铁供应链融资平台”为社会创造效益

一力物流园作为湖南重要生产资料物流园区, 为地域经济发展, 产业转型升级, 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是促进地方产业科学布局, 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由于一力物流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在园区周边逐渐集聚起多个小型钢铁物流市场和各类配套钢铁加工业态, 已形成湖南钢铁物流产业集群, 对增加地方财税收入, 改善当地就业和再就业等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是助推区域经济转型, 产业升级。随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集中精力于主业的发展, 趋向于将非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委托给第三方物流公司。一力物流依托“钢铁供应链融资平台”,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为实现“两业”联动双赢起到了示范作用。

三是优化市场资源配置, 降低社会物流总成本。所有关联客户和涉钢企业, 都能通过“一力钢铁网”和“一力钢铁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 找到自己的需求, 满足自己的需求, 优化自已的需求, 使企业节约运营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 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的竞争能力。

尊重商业逻辑

2012年在钢铁行业严重受挫的情况下, 一力物流的客户不减反增, 其关键因素是客户能够不断从一力获取自身所需价值。自2008年以来, 公司先后采取了一系列举措, 如引导园区企业坦然接受一定程度的经济下滑, 学会适应经济增速放缓的环境, 并以“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企业举措”、“历史转折期与经济转型期的思考”和“对钢铁产业生命周期的思考”等为题, 在行业内分板块分批次召开座谈会, 帮助企业认清形势, 理清思路, 提振信心, 抱团取暖。同时公司多次邀请银行、税务、行业商会等部门到园区调研, 了解园区企业经营状况, 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理解。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银行、税务等部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园区企业调整了相应政策。

上一篇:建筑幕墙工程施工监理下一篇:教育科研的选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