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现状

2024-05-11

山西省产业现状(精选6篇)

篇1:山西省产业现状

山西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建议

为加快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确保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省政府于2010年提出了在全省实施“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年共新建设施蔬菜21.21万亩,增长16.4%。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我省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省农业厅科教处组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产业专家,对全省11个市及13个蔬菜生产重点县(市、区)的产业管理部门、技术推广机构、技术研发机构以及主要技术用户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摸清了底数、发现了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发展现状

(一)播种面积稳定增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增长,呈现前慢后快再平稳的态势。1976-1989年13年间增长缓慢,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88%;全省蔬菜面积的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1989-2004年15年间,蔬菜面积从174.8万亩增加到372.9万亩,平均年增长率达到7.55%;特别是2000年开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我省将蔬菜确立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仅2000年就比1999年增加了66.5万亩,增长率为历史最高的22.4%;蔬菜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552.19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650.8万亩,增加了17.86%,平均年增长率仅为2.23%。说明我省蔬菜产业现在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平稳发展期。

(二)蔬菜产量稳步增长

近年来,蔬菜生产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2-2010年年间,山西省蔬菜总产量从1496.17万吨增加到1901.08万吨,增加了404.91万吨,平均年增长率为3.4%,率略高于面积的增长率2.23%。

蔬菜单产增幅不大,始终保持在2700-2900公斤之间。主要是因为随着面积的较快增长,新增菜田均为地力较差的粮田;其次是新增菜农种植蔬菜时间短、技术差;三是老菜田连作障碍严重。

(三)大宗蔬菜品种以夏秋栽培为主

山西省海拔高、光照充足、夏秋季凉爽,适合生产栽培时间长、春季种植夏秋采收的大型蔬菜。常年栽培蔬菜有40余种,2010年栽培面积中番茄57.77万亩、甘蓝53.60万亩、辣椒47.25万亩、大白菜46.02万亩、大葱34.40万亩。排名前十位的蔬菜中,除大白菜以省内消费为主外,均为以外销为主的夏秋蔬菜,绝大多数是春季播种(定植)夏秋收获 的果菜、结球菜和根菜。这些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虽然价格较低,但是种植面积大、产量高、稳定性强、产投比高,而且栽培技术成熟、经营渠道通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供销体系,是山西省现阶段蔬菜产业的核心构成。

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引导下,近年来已形成了在7-9月份面向华南、华东和京津唐地区外销的若干个大型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比如以太谷、榆次为中心的晋中盆地蔬菜区,以新绛为中心的运城盆地蔬菜区,常年菜田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

(四)设施蔬菜面积不断增长

我省冬季时间长,全省几乎不能进行蔬菜的露地生产,有进行蔬菜设施生产的必要性。而我省冬季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温度偏低但能源充分,是发展日光节能温室的理想地域,根据近年来不完全统计表明:山西省冬季蔬菜生产量仅为供应量的30-40%,今后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山西省一度成为全国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的最大省份,当时山西省塑料大棚结构类型最多、栽培面积最大、产量最高(40200斤/亩,黄瓜,长治市紫坊菜场)。90年代后日光节能温室快速发展,迅速取代了塑料大棚而成为山西省的主要的栽培设施,塑料大棚一度处于被放弃的边缘。近年来,随着日光节能温室蔬菜生产成本的提高、连作障害的加重、比较效益的降低等问题的出现,塑料大棚 栽培面积逐渐回升,栽培面积迅速接近日光节能温室,并保持继续发展趋势。而塑料中拱棚和小拱棚成本低廉、简单易行、早熟和增产效果显著,是山西省中南部早熟越冬叶菜、早春叶菜、早春结球菜和早熟瓜果类蔬菜的重要生产方式,预计会有较大幅度的发展。

为了大力发展设施蔬菜,我省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山西省设施蔬菜生产发展规划(2009-2013)》(晋政办发2009[184]号)中指出“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发展设施蔬菜成绩显著的县(市、区)予以奖补”;《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晋政办发2010[81]号)中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发展设施蔬菜100万亩,每年新增20万亩设施蔬菜;《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10年新出台强农惠农政策和工程项目资金安排的意见》(晋政办发[2010]83号)中规定“对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一定规模、当年新增3000亩(其中日光温室2000亩)以上的前20个县每县奖补100万元”;《关于印发〈山西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行动计划财政贴息办法〉的通知》(晋农办发[2010]100号)中规定对“新建蔬菜日光温室专项贷款实行一年期贴息,省、市、县财政贴息额按照1:1:1的比例进行分担”。

2010年,山西省蔬菜保护地生产面积达到了150.42万亩,其中,日光节能温室58.75万亩,比2002年增长了28.34万亩,增长了93.19%,平均年增长11.65%;塑料大棚40.70 万亩,比2002年增长了23.06万亩,增长了130.73%,平均年增长16.34%;塑料中拱棚22.45万亩、塑料小拱棚28.52万亩。山西省蔬菜的保护地生产呈现日光节能温室、塑料大棚、塑料中、小拱棚并举的局面。

(五)蔬菜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山西省夏季凉爽、冬季光照充足,具有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的优良条件。2002年以来,由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条件要求较低、产品质量指标较容易满足以及审批手续简单等原因,近年来发展迅速,生产面积逐年上升,新增认证面积和产值快速增长,由2002年的40.86万亩发展到2010年的352.37万亩;而绿色蔬菜生产由于生产条件要求较高、产品质量指标不易满足以及审批手续复杂等原因,新增认证面积和产值均有减少的趋势,2005年认证面积最大时为10.66万亩。随着无公害、绿色蔬菜认证面积的不断扩大,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全面加强,蔬菜的农药残留超标率逐年下降,质量安全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六)蔬菜收入快速增长

近年来山西省蔬菜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2010年比2002年增加了180.9亿元,达到269亿元,增长了205%,平均年增长率为25.7%。年总纯收入也保持持续稳定高速增长势头,2010年为154.5亿元,比2002年增加了91.2亿元,增长了144.1%,平均年增长率为18.0%。人均年纯收入2010 年为656元,比2002年增加了385.22元,增长了142.2%,平均年增长率为17.8%。2010年山西省农民人均年收入为4700元,蔬菜收入占到农民年收入的14.0%,蔬菜收入已成为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七)蔬菜供应和流通显著改善

过去我省冬季蔬菜自给能力严重不足,能为冬季、早春和晚秋提供商品菜的日光节能温室和塑料大棚的产量仅为总产量的20.13%和8.88%。冬季蔬菜供应主要依赖山东和南方省份,发展冬季蔬菜生产在山西省有巨大潜力。随着我省“设施蔬菜百万棚计划”的顺利实施,我省设施蔬菜迅猛发展。总体来看,呈现出了老基地稳步发展,新基地大步追赶的趋势。新绛、夏县、尧都、曲沃、榆次、阳高等设施蔬菜基础较好的县仍然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当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都在6000亩以上。盐湖、永济、襄垣、沁县、介休、山阴等设施蔬菜基础较为薄弱县的发展速度却令人惊叹,当年新建设施蔬菜都在5000亩以上。据统计,2010年全省今年累计新建设施蔬菜约21.21万余亩,其中主要以日光温室为,预计新增产量约95万吨,大大的缓解了供需矛盾,为我省冬春新鲜蔬菜供应提供坚实的保障,当前我省人均蔬菜占有量已达到600公斤,蔬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外向型产业。其优势在于夏秋蔬菜生产和外销,7-9三个月山西省气温较低、光照适宜,有利于果菜类、结 球菜类等生产期长的大型蔬菜生产,可以以低成本生产出优质蔬菜,销往华东、华南地区。

我省绝大部分外销蔬菜是7-9月份上市的夏秋蔬菜,近年来外销量逐年上升,体现了适地适种、培植优势产业的重要性。2002-2010年间,山西省蔬菜年商品量、年销售量和年调进量均平稳上升,2010年山西省蔬菜年商品量为1526.88万吨,外销量为506.06万吨,外销量占商品量的33.14%;调进量为414.68万吨,占商品量的27.14%。今后要继续坚持发展露地夏秋蔬菜的方针,培植夏秋蔬菜优势产业、稳定夏秋蔬菜基地、保证山西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存在问题

(一)新菜田新菜农大量出现。

近几年我省城镇化速度较快,占用了部分老菜田,同时新发展了较大面积的设施蔬菜。因此,新菜田和新菜农大量出现。新菜田地力差、灌溉条件不良、生产能力不足;新菜农则从未种植过蔬菜或者设施蔬菜,技术指导与栽培管理不到位、缺乏合格的蔬菜园艺工等。该问题严重影响我省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菜农种植蔬菜的信心,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轻则影响蔬菜种植效益,重则会影响到菜农种植蔬菜的积极性。我省有些地区已经出现由于菜农不具备基本种植技术而引起的失败事例。

(二)日光温室结构不合理 全省普遍存在日光节能温室设计和施工照搬外省发展模式、建造标准执行不力、重建造轻管用等不合理问题。表现在跨度过大、采光角度不够、载荷性能差、升温慢、保温差、下挖过深、后墙占地面积太大、土地利用率极低等问题。温室设计和施工不合理必然造成温室性能不良,从而极易引起病害、虫害、冻害、寒害,最终导致生产效益低下或绝产。

(三)育苗技术落后

当前仍然普遍存在育苗方式简单、技术落后问题。壮苗是蔬菜丰产的基础,育苗不但很容易导致病虫害发生、生育期延迟、生产效益低下的后果。我省绝大部分菜农为自行育苗,方式简单、技术落后,营造影响蔬菜生产水平。

(四)蔬菜品种混乱

全省绝大部分菜农不具备正确选择蔬菜品种的基本知识,技术推广程度较低的蔬菜产区的菜农得不到正确指导,品种选择存在盲目性。因品种不良或不适合栽培条件而引起生产效益低下的现象非常普遍。

(五)蔬菜质量安全水平不高

在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当中,仍普遍存在使用违禁农药和过度防治、盲目防治问题,造成防治效果差、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益低、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

(六)蔬菜的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大部分蔬菜产区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蔬菜操作规 程形同虚设,一是菜农不具备绿色蔬菜的生产知识,二是没有确实可行的操作规程,也没有有效的监管措施。部分产区存在销售违禁农药的现象。

(七)蔬菜产业节能减排、优质高效、可持续生产的问题

普遍存在过量施肥用药、连茬种植、环境调控不当等问题,从而引发生产成本高、蔬菜品质差、可持续能力低等后果。

(八)防灾减灾能力低

主要存在菜农普遍缺乏防灾减灾意识、生产设施的设计和建造不标准、栽培茬口不合理、预警机制不健全以及灾后恢复能力差等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菜农技术培训是首要工作

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培训菜农,使之具备最基本的蔬菜种植技术是提高我省蔬菜产业整体水平的基础性工作。仅“实施的百万棚设施蔬菜行动计划”就需要100万名具备蔬菜种植技术菜农、1万名技术员、2000专业人才。制定完备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是保证蔬菜产业既快又好发展的关键。

(二)必须规范日光节能温室结构

蔬菜生产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缺陷直接影响设施的生产 性能,间接影响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必须根据各蔬菜产区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条件、蔬菜种类、栽培茬口等要素,严格按照国标设计和建造蔬菜生产设施,保证生产设施的生产性能和安全性能。同时各地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及报刊等新闻媒体和平台的传播功能,宣传各地质量技术标准局已颁布的蔬菜设施建造规范,加大推广的力度。

(三)大力推广集约化育苗技术

集约化育苗可以有效解决因品种和育苗引起的种种问题,应该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或有专业知识的菜农承担起集约化育苗任务。

(四)严格筛选主推品种

由蔬菜产区的行政管理部门、技术推广部门和技术研发部门共同承担主导品种的育成、引进、遴选、宣传和推广工作,保证做到适地适种、良种良法。

(五)集成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因病因虫而造成效益低下和药残超标问题关系到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制订确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程非常重要。该项工作影响因素多、技术要求高、区域性强、操作难度大,应当统一安排技术攻关和技术集成,与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部门通力协作方可完成。

(六)推广高效率生产设备

“一对夫妇一栋棚”的设施蔬菜生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菜农对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追求,这种低效率的人工密集型生产方式必须改变,逐步探索省工高效的适度规模蔬菜生产方式是我省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应当从生产设施、设施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机具、生产资料等方面综合配套,集成适合我省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水平的蔬菜生产模式。

(七)开发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新技术

设施蔬菜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必然采用连作的方式,故连作障碍不可避免。为了保证基地化的现代生产和经营方式,必须研发嫁接栽培、无土栽培、土壤杀菌、抗性品种以及配方施肥等技术,以解除或缓解连作障碍。

(八)制订防灾减灾预案

根据各蔬菜产区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和程度,从设施的抗灾设计、灾害天气预警和灾后生产恢复三个方面制订完备的防灾减灾预案,力争避免和减轻自然灾害对蔬菜生产的威胁。

篇2:山西省产业现状

(一)2011年5期

发布人:jxw 阅读:238次 发布时间:(2011-4-2 10:04:55)

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玉米的丰与欠直接影响着山西粮食生产的总水平。近30多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西省粮食产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70.69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108.5亿公斤,增长幅度为53.48%;而玉米产量则从1978年的27.12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76.6亿公斤,增产幅度达181%,由占粮食总产的25.0%提升到了70%。显而易见,玉米对我省粮食产量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粮食保持105亿公斤的发展目标中,玉米生产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中之重。为了继续保持玉米在山西粮食生产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摸清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发展对策,2010年11月~12月,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织24位玉米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玉米生产大县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为县农技、植保、土肥、农机、气象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大户、玉米加工企业、养殖业、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科研单位及农户等,涉及350个乡镇、700多户农民。

一、山西省玉米产业的现状

经调研分析,目前山西玉米产业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玉米生态类型与分布格局复杂多样,资源优势与生态劣势并存。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南北跨越6个纬度(北纬33°34′~40°43′),东西跨越4.19个经度(东经110°14′~114°33′),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及起伏多变的地势决定了气候资源复杂性和多样性。全省气温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属北方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加之各地种植制度、生产条件及人文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山西玉米生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布格局。全省玉米种植划分为春播极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夏播中早熟区四大生态种植类型区及八个亚区,是全国少有的多生态省份。干旱少雨,冷热不均,灾害频发,旱地土壤瘠薄是玉米生产的资源劣势;但光照充足,雨热同步,水浇地及肥旱地地力水平较高却是玉米生产的资源优势。

2.玉米生产规模大,单产总体水平稳中有增,但年际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量“高而不稳”、“低而不稳”现象并存。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及单产列全国第八、九位,是全国十大玉米主产省份之

一。全省玉米面积、总产及单产均已超过小麦居第一位,是山西粮食生产的第一大产业。同时在不同年际之间、不同生态类型地域之间、不同土壤肥力和生产条件地块之间等玉米单产表现差异较大。已有在小面积实现亩产突破1200公斤的超高产事例,如强盛51号玉米2009年百亩示范平均亩产1224.9公斤,最高亩产1291.8公斤。也有为数不少的亩产低于100公斤的旱薄地低产田。

3.玉米产业已逐步由“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但业内不同环节发展不平衡。玉米种植业及饲料加工业发展强劲,目前种植面积已基本稳定在2200万亩上下,总产大幅度提高,带动了饲料加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籽粒及秸秆已成为猪、鸡、牛、羊四大养殖业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饲料、饲草来源。特别是甜糯玉米生产已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特用玉米种植已达35万亩,忻州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共有6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其产品以甜、粘、皮薄、风味独特驰名全国。但在普通玉米的其它深加工领域发展缓慢,有待加强。流通领域尚未形成正常机制。

4.玉米科技研发已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尚有大量技术问题需要攻关,有不少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多年来,我省科技人员在玉米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化等诸多方面研制了大量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为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水平跨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在品种方面,我省育成的潞玉13玉米先后通过8省、市审(认)定,2006年以来,省内外累计推广6500万亩。晋单42号玉米通过4省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在省内推广2000多万亩。最新育成的大丰

26、强盛

51、并单390、太玉1号、益田815等耐密型高产品

种产量已接近或超过先玉335,而抗逆性普遍提高;甜糯玉米新品种晋单糯

41、晋糯8号、迪甜10号等的育成,支撑了我省保鲜加工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栽培方面,已研制的“玉米一带三行+渗水膜覆盖+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农机—农艺一体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春玉米二增三改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等可使玉米单产提高10%-50%。但在如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配套、品种与农机配套以及一些单项技术领域等诸多方面尚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攻关解决

二、山西玉米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干旱始终是玉米高产和稳产的第一限制因素,我省8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偏少,玉米产量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造成的。山西省干旱的特征:一是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损失重;二是降水量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南部玉米产区常出现伏旱,影响授粉和结实;北部和西部玉米产区常出现春旱,影响播种和出苗。另外,玉米中后期南部高温和北部冷凉区低温也是影响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

土壤瘠薄、基础地力偏低是限制我省玉米产量的第二大因素。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山西省一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0.2%,二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20.1%,三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42.2%,四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7.7%,五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9.8%,二级到五级土壤均不同程度存在土壤质量差、肥力低等问题。全省耕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7%,其中,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耕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7.16%,而有机质含量为1%~2%的耕地也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2.21%,其余60.63%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瘠薄是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对于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干旱问题,只能通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体系等来改善,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或减轻干旱威胁。而深松耕、少耕及免耕技术,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施肥和轮作倒茬,可改善土壤结构,逐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技术及产业经济问题。通过对35个玉米主产县调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业的发展。

(1)品种多,创新不足,示范推广薄弱。全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有的县销售的品种就达八、九十个,主推品种不突出,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多为省外或国外品种,本省自育品种所占份额较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国有科研单位育种研究受经费制约创新明显不足,种子企业缺乏人才和种质资源,因而导致我省育成的突破性品种较少。目前我省品种选育主体是国有科研单位,重视的是出品种,缺乏创新动力,而推广主体是各类民营种子企业,重视的是推广,品种选育与推广存在脱节。在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方面,国有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均重视不够,成了一个薄弱环节。

(2)耕作与栽培过于简单粗放,先进技术到位率低。主要表现为:①多数土壤只旋不深耕,耕层过浅。大多数农户连年只旋耕,不深翻,旋耕深度一般只有10~15厘米,土壤耕层越种越浅,犁底层越来越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趋于恶化,限制了玉米根系下扎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植株发育不良,最终产量不高。②种植密度偏低、不合理。农民对品种特性认识不足,不是根据田地的肥力和灌溉情况种植,而是盲目买、盲目种,导致种植密度不合理,该密的不密,该稀的不稀。③施肥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用量及分配时期不合理, 肥料投入过量与不足现象均有存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④秸秆不还田焚烧现象仍十分普遍。

(3)病虫害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少耕、免耕、机械深松、密植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特殊异常气候的增多,增加了玉米病菌和虫源基数,加速了病虫的传播蔓延,为玉米病虫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增加了玉米病虫重发的风险。玉米面积的逐年扩大,轮作倒茬等有效的病虫防控措施无法实施。当前生产中种衣剂质量不过关,用药量不够,针对性不强,以及防治农药、药械落后,也是导致玉米病虫逐年加重的原因。

(4)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不平衡。主要表现为:①土地分散经营限制了机械化发展。②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各地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品种繁多,种植行距多样化,尤其是套作模式加大了机械作业难度,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③机收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机械作业质量差,损失大。④中耕、除草、追肥、植保等作业机械化程度更为滞后。

(5)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玉米效益得不到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玉米价格有所提高,但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报酬上涨更快。尽管国家实行了种粮补贴,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仍难以提高,低下的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本次五台县调查,种一亩玉米扣除各项费用外收入420元,因间苗、中耕、收获、脱粒等全部手工进行,每亩需投工10个,每个投工也只有42元,比外出打临工每天50元少8元。对盂县5个种植玉米大户的调查发现,种植一亩旱地玉米2008年需要投入313元,毛收入560元,纯收入247元,如果算上雇工,种植一亩玉米一般用工7个,每个工30元,亩收入37元。2010年同样种植玉米,每亩需要投入375元,毛收入720元,纯收入345元,雇工每个工50元,亩收入为亏本5元。

三、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这次玉米产业调研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1.设计出台新政策,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人才合理流动,使科研单位玉米育种优势和企业的推广优势得到有机整合,发挥整体效益。鼓励国有科研单位育种人员到企业工作,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引导育种队伍。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为了解除育种人员的后顾之忧,建议政府能够出台保留育种家身份、编制在原单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加大玉米科研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玉米育种。育种单位要加强种质基础研究和创新,加强育种技术与方法创新,培育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新品种,培育突破性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生态区划和品种布局研究,确保现有品种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能水热自然资源。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确定主导品种。同时要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3.大力提倡和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深松耕、深施肥、旋耕镇压、春直播的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推广农民急需的省工节本简化栽培技术,如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少耕、免耕栽培技术,小型农机具作业等。要因地制宜,在原有密度基础上,适当增加留苗密度。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如“一增四改”等综合栽培技术等。

4.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粮豆轮作等技术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做到科学、平衡、经济、合理施肥,因区域、因土壤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确保地力水平不断提高。

5.采取多种途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加强抗病虫品种的筛选和育种工作,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进行轮作倒茬。科学合理选用种衣剂和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推广普及适用的防控技术和辅之以拔出病株、秸秆粉碎还田、中晚熟区适期晚播的农业措施。

6.研究和解决农机作业中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研究多项技术与机具的联动体系,重点放在机械化耕作、精播、精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断改进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脱皮率,降低损失率。研究适于家庭作业的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多功能小型机械。

篇3:山西省奶牛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

山西地处华北黄土高原, 属农区, 80%为山区丘陵, 20%为平川。属于暖温带, 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且干旱少雨。有广阔的天然草地和丰富的农副产品, 奶牛养殖业历史悠久, 在全国奶牛生产中占有一定的比重。建国以后, 我省开始奶牛饲养和大面积改良。从荷兰进口黑白花奶牛部分用于纯繁, 其他用于改良本地黄牛。20世纪70年代, 改良面从国营农牧场扩大到养牛重点县。到90年代奶牛存栏达到8.17万头, 牛奶产量达15.98万t, 人均6.2 kg。成为全国农区人均鲜奶占有量最多的省份。

“十一五”时期, 受市场的刺激拉动作用, 奶牛数量继续增加, 我省良种奶牛达到39.54万头, 比2000年增加26.89万头, 增长2.2倍。通过清理整顿全省建立生鲜乳收购站610个, 2010年牛奶产量达到101.6万t, 由“十五”人均21.5 kg, 增加到29 kg。每人增加7.5 kg。比2000年增加68.08万t, 增长2.03倍。

2. 奶牛养殖存在的问题

当前, 由于受到饲料价格上涨、生产成本的提高和进口奶粉价格增长的影响, 国内鲜奶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出现外地乳品企业抢购鲜奶现象, 给全省正常的奶业生产带来了影响。总体来讲, 我省奶牛生产正处于转型发展期, 问题比较多,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良种化程度比较低这是制约奶牛养殖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优种奶牛少, 成年牛平均单产较低, 与世界平均水平6 000 kg、发达国家8 500 kg相比, 全省成年奶牛产奶量只有4 500 kg, 差距十分明显。造成了许多养殖户投入高, 低产出, 严重影响了奶牛的效益。高产奶牛核心群较少, 优质奶牛数量增长缓慢。

(2) 奶牛饲养方式落后传统饲养占主导地位, 据2008年统计, 奶牛年存栏1~4头的场 (户) 占到养殖总数的77.2%;5~20头的只占20.5%。这种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 农户饲料搭配和饲喂时间随意性大, 很少能根据各泌乳阶段、不同产奶水平及体况计算营养成分需求, 调整配方, 确定喂量, 所以往往导致奶牛营养不足, 产奶量不高。由于饲养管理技术水平低, 就难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 使许多具有较高遗传品质的奶牛生产性能与普通奶牛几乎一样。在硬件设施上, 多数奶牛养殖户将牛拴系在庭院内, 缺乏牛舍、运动场、饲料贮藏间等基本条件, 饲养环境差, 管理粗放。

(3) 奶业的产业化程度低目前, 奶牛大多处于分散饲养经营状态, 组织化程度不高, 奶牛业处于市场调节状态, 奶牛效益好, 人们一哄而上纷纷养牛, 奶牛市场滑坡, 纷纷卖牛、杀牛。奶农、奶站、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不能发挥合作组织等在饲养技术培训、产销对接、利益分配中的作用, 奶农合理利益也不能得到有效维护。奶业产加销之间利益不协调, 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难。

(4) 乳制品市场不规范我省的奶牛基地基本被蒙牛、伊利、雅士利全国有名的几大企业垄断控制。大多数乳制品加工企业没有建立自己的奶源基地, 短期收购行为严重, 收购秩序不规范。在乳制品消费旺季提高原料奶价格, 争抢奶源;在消费淡季, 压级压价, 损害奶农利益。在乳制品销售市场方面, 乳制品加工企业恶性竞争, 捆绑销售, 大打广告战和价格战, 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倾销, 扰乱了正常市场秩序。

(5) 技术服务相对滞后全省改良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人员年龄、知识老化。综合素质比较低, 对新技术接受难, 大专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去, 因为基层艰苦, 工资待遇没有保证, 许多专业技术人员改行, 造成了一线人员不足的问题。基层站仪器设备50%进入报废期, 又无力更新, 影响了技术服务工作的开展。

3. 产业发展思路

国内外的实践证明, 实现规模化经营是高产、优质、高效发展奶牛饲养业的必由之路。规模化饲养可以集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先进生产工艺、现代管理于一体, 能显著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有利于机械化挤奶设备的使用和原料奶质量的提高。

(1) 搞好杂交选育我省奶牛主要集中在南北同蒲铁路沿线的区域, 分为北部发展区和中南部发展区。北部和中南部发展区是全省奶牛的重点产区, 前几年从国外进口了一大批荷斯坦奶牛, 但是, 生产性能差异较大, 因此, 要对现有的纯种荷斯坦奶牛进行普查登记, 根据产奶水平分类, 由各级畜牧部门或奶牛协会牵头, 制定选育方案, 建立高产核心群, 搞好良种登记, 提高个体产奶量, 扩大经济效益。

对产奶量在4 500 kg以下的奶牛群体, 要继续引进高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冻精, 实施级进杂交, 改善饲养管理, 逐步改良提高产奶水平。

(2) 落实以工补农政策奶牛养殖是个朝阳产业, 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山西是个煤炭资源大省, 奶牛产业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因此, 在政策上要为奶牛业保驾护航,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 制定有利于畜牧业发展, 保障农民利益的扶持政策, 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养牛的积极性, 比如后备母牛良种、饲料等补贴, 建立奶业发展基金, 促进奶牛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3) 发展规模和标准化养殖引导农民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型的奶牛养殖场、养殖小区, 发展规模养殖, 对存栏奶牛10头以上户, 要统一规划建设养殖场, 使散养奶牛逐步向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集中。倡导健康奶业养殖方式, 按照高起点、标准化的要求, 扶持建设一批标准化、生态化的奶牛养殖小区, 加强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提升养殖小区的经营管理水平。鼓励养殖户建立规模奶牛场、股份合作奶牛场, 扩大饲养规模, 提升饲养水平。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奶牛场建设沼气池、粪便发酵池等粪污处理设施, 开展粪便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4) 全面推进科学饲养奶牛全预混日粮 (TMR) 技术推广应用, 效果显著, 实践证明首先是提高奶牛产奶水平, 节省劳动力和饲养成本, 有利于奶牛保健。针对不同品种、年龄、饲养阶段, 制定合理配方饲料, 做到科学配料, 科学饲养, 加强后备母牛的培育, 提高母牛单产水平, 改善卫生和防疫条件, 建立绿色奶源基地, 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

(5) 科技创新壮大龙头企业古城乳品集团是我省唯一进入全国乳制品十大上榜企业, 但与蒙牛、伊利相比, 相去甚远。产品单一, 主打产品古城酸奶多年不变, 科技含量低, 市场占有率低, 要学习蒙牛、伊利的经验, 吸引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科研队伍, 不断研发新产品,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通过政策引导、科研项目推广、资金扶持、加快技术改造, 增强加工能力, 大力开发适应不同消费需求的乳制品, 提高奶业产业化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促进全省奶业生产快速发展。

篇4: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关键词:苹果;产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4.20.0011

苹果种植业作为我国拉动北方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在推进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山西省苹果产业经过近30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体系,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山西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全省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山西苹果产业的发展有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也有其自身发展的不足。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山西苹果产业要想做强做大,就必须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势,努力实现果品生产绿色化、产业化、现代化,打造全国最大最强的绿色果品基地,将“山西苹果”做成驰名中外的品牌产品。

1 促进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1 生产条件优越

山西省具备发展苹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山西省地处中纬度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资源十分丰富,昼夜温差大,积温有效性很高,平均温度日较差为9℃~16℃,无霜期为110~238天,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介于400~600毫米,其中6、7、8三个月的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50%~65%。山西省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土层较厚,土壤结构好,土层深厚,土壤中有利于果树生长的极高含钾量,可满足果树对水、气、热的要求,利于果树生长发育。

1.2 果农素质较高

山西省苹果种植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引种栽培经验丰富,基础良好,近些年,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苹果的生产技术,运用多种渠道和途径对果农进行培训、指导,农业专家定期到苹果产区调查、走访,指导果农生产,果农素质较高。

2 制约山西省苹果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山西主栽的品种有:富士、嘎啦、丹霞、新红星、秦冠等。其中富士系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8.6万公顷,嘎啦系苹果种植面积为6.82万公顷,华冠苹果面积为1.2万公顷,其他品种面积为8.5万公顷。[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晚熟的富士其产量和种植面积都占到了山西省苹果总量的绝大部分。由此可知,山西苹果产业主要有两大问题:一是品种相对单一;二是品种比例失调。

2.2 苹果的优果率低

山西苹果无论从口感还是色泽方面,与其他省份甚至国外的果品相比,都可以称为上乘的果品,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健全的质量监测体系来正确指引,导致果品采收后期工作不完善,使得山西省苹果的优质果率、外观及包装质量上与国际的高档优质果还存在较大差距。

2.3 贮藏加工能力不足

目前山西现有的冷(气)调库总的贮藏能力可以达到几百万吨,但是对于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来说,贮藏苹果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2]。另外,可适用于加工的苹果品种单一,而且只占到总产量很小一部分。苹果加工产业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对于像果酒、果酱、果醋等精细深加工还处于探索阶段。

3 苹果产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3.1 国际市场带来的机遇

随着全球水果产业的迅猛发展,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强有力的竞争给中国苹果产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但我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会员国之一,在关税等方面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也给山西苹果走向世界创造了机遇。山西省积极抓住机遇,努力提高苹果产业的竞争力。

3.2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山西省政府为了扶持山西苹果产业的发展,也推出了一系列活动,政府每年都会在各种适宜的场合举办推介活动,吸引客商投资山西苹果产业。200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农博会已成功举办3次,2012年9月27日,首届山西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也成功举办,这些活动全方位地展示了山西苹果产业的现状及优势,提高了山西苹果的知名度。不仅使消费者对山西苹果更加放心,同时也吸引了大批的客商来投资山西苹果。各区(县)也大力发挥各自中间人的作用,牵好果农和果商的“红线”,共同发展山西苹果产业。

4 苹果产业面临的挑战

4.1 出口受限

山西省苹果在栽培中施用农药、化肥过多,造成成品果化肥、农药残留超标,远达不到国际食品安全标准,加之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的限制,山西苹果出口困难重重。

4.2 相邻省份竞争激烈

苹果是北方地区适宜栽培的水果品种之一,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及山东半岛四季分明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为苹果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河北、陕西、山东等相邻省份也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以烟台富士苹果为标志的山东苹果,栽培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到了全国苹果总面积和总产量的14.71%和26.53%[3]。随着苹果栽培效益的提高,河北省也逐年扩大种植面积,其栽培产量和面积紧随山西之后。山西苹果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弥补自身的不足,依托区位优势,走出一条特色的苹果产业化之路。

5 山西苹果做强做大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山西苹果要想做强做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首先,依据苹果成熟时期的不同,调整品种结构,避免苹果集中上市所带来的竞争。其次。鼓励果农积极参加政府开展的各项有关提高苹果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活动。再次,要想把山西省苹果产业做大、做强,就要重视产、贮、销三个环节的联系,只有将三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配合,不脱节,才能延长苹果产业链,增加果农及相关企业的利润,增强山西苹果的影响力,打造自己的品牌。

参考文献

[1] 吕宝军.影响中国苹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因素分析[J].集团经济研究,2007,(3):24.

[2] 张华.中国农业发展报告(2010)[J].财经界,2011,(1):42.

[3] 曲佰军,伊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分析[J].湖南农机.2007,(9):22

作者简介:于静,本科学历,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农业品种研究及推广。

网络出版时间:2014-9-17 14:16:27

篇5:山西省重大关键产业技术目录

一、装备制造业

(一)、大型露天矿挖掘机及关键技术研究

数据库研究、载荷谱及挖掘轨迹研究、设计参数统计分析研究、整机性能及系统仿真研究、主要部件结构优化设计、制造工艺研究等。建立不同标准斗容挖掘机主要性能参数的数据库。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典型的载荷及轨迹系统数字化设计。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力求找出供设计参考的计算数据,研究生产效率最大化为原则的最优参数组合。建立合理的整机力学模型,为快速投标报价系统的开发和研制建立理论基础。建立优化后的结构模型,为设计标准化、参数化奠定基础等。

(二)、重载交流传动货运机车系统集成技术

搭建重载交流传动货运电力机车技术平台包括:车体技术、转向架技术、牵引传动及辅助系统技术、机车网络控制技术、制动系统技术、空气动力学技术及综合试验技术等。重点研究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牵引传动装置与转向架之间、牵引传动控制和制动系统与机车网络系统之间的匹配关系等。

(三)、集掘进、开采、提升、运输为一体的煤机成套设备集成技术

适用于缓倾斜,中硬煤层长壁式综采工作面,采高范围为2.6~5米,可在有瓦斯、煤尘或其他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煤矿中使用,实现采、装、运机械化,达到综采的高产高效。在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之间采用数字通讯横式和频谱分析处理等先进技术。

(四)、高速动车组牵引电机集成技术

对动车组牵引、制动工况进行全面研究、计算。以满足可靠性、可维护性、可用性和安全性要求。满足高速牵引功率及加速度、剩余加速度的要求。

(五)、液压系统关键元件技术

YT6℃/E系列叶电泵是高压小排量和大排量泵类产品,具有体积小、流量大、压力高、容积效率高、节能降耗等特点。是液压系统中关键元件。

二、煤化工

(一)、煤炭气化及高效洁净利用技术

灰熔聚流化床粉煤加压气化技术,煤炭高效洗选加工技术,煤炭高效燃烧技术,烟气脱硫、除尘工艺及成套设备技术。

(二)、焦炭环保生产及焦炉煤气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

焦炭生产中的“干熄焦”等节能环保技术,焦炉煤气制甲醇产业化技术,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焦炉煤气、煤层气制合成氨、二甲醚技术,煤焦油初产品的分离、二次加工、深加工技术。

(三)、煤基清洁燃料生产应用技术

工业用甲醇的生产工艺、技术标准及应用技术,一步法制二甲醚工业化生产技术,燃料甲醇添加、使用、排放控制技术及标准。

三、冶金

(一)、特种不锈钢产品生产及深加工技术

开发生产超纯铁素体不锈钢、双相钢、新型奥氏体不锈钢、深冲系列不锈钢、铁路及车辆专用不锈钢等。提高不锈钢表面及后期处理技术、不锈钢冷轧产品深加工技术水平。

(二)、高质量铁水冶炼技术

钢水精炼过程中杂质及其形态控制技术,低硅、低硫、低磷铁水冶炼技术,铁水预处理技术。

(三)、高炉长寿及节能技术

提高高炉喷煤比技术,高炉长寿技术,提高炼钢炉衬寿命技术,热风炉技术,连铸坯热送、热装、直接轧制技术。

(四)、高质量铝镁合金开发生产技术

铝镁合金连铸连轧技术,铝镁合金及型材表面处理及生产加工技术,特种行业用铝镁合金研发及应用技术。

四、煤炭

(一)、煤矿安全生产保障技术

围绕高效集约安全开采,在瓦斯综合治理、矿井水防治与利用、顶板控制、防灭火、地质预报监测等技术方面进行攻关,达到绿色开采、安全保障的目标。

(二)、智能化数字矿山建设

围绕自动化矿井的建设,开展年产800-1000万吨综采工作面关键技术与配套装备、液压支架电液控制技术、设备工况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达到井下自动化开采和信息化矿区建设的目标。

(三)、新型放顶煤液压支架

开发研制工作阻力7000KN以上液压系统,采用大流量快速移架系统,主要受理结构件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的新型大采高低位放顶煤支架。

(四)、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

采用高负压煤层预抽和采空抽采,针对抽采浓度较低的现状,研究开发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

五、建材

(一)、新型干法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

利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由窑头熟料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排放的350℃以下的废气余热作为热源的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该热量约占水泥熟料烧成系统总耗热量的30%以上),整个热力系统不燃烧任何一种能源,在回收大量对空气排放造成环境污染的废气余热的同

时,所建余热发电工程不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这对于有效节约能源,减少粉尘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温室效应,保护生态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立式磨工艺及技术

与传统的球磨机相比,立式磨的粉碎比大,粉末效率高、节能可达30%以上,尤其对入料水份高,达15~25%的原料粉磨,其简化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更为突出,已成为现代水泥工业的首选工艺设备。

(三)、辊压机工艺技术

辊压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新型粉磨设备,多用于水泥和生料粉磨系统,具有显著的高产低耗效果:

辊压机的使用有半终粉磨系统和终粉磨系统,辊压机半终粉磨系统是辊压机与打散机、送粉机、球磨机组成的粉末系统。与传统的球磨机相比,可以使水泥粉磨电耗降低25%以上;辊压机终粉磨系统,是完全取消了球磨机,由辊压机承担全部的粉磨功能,可以使水泥粉磨电耗降低35%以上。

(四)、变频调速技术在水泥工业的应用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在水泥工业的各种大型风机、水泵、水泥选粉系统、回转窑拖动系统、烘干系统和破碎系统等。

该技术的应用吨水泥综合电耗降低8kwh/t,节约电耗9%以上。大型风机,泵类负荷使用节能15~30%,机立窑供风系统节电率大于25%,同时具有软启动功能,降低负荷强度,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

六、纺织

(一)、活性染料无盐轧蒸连续染色工艺

浸轧染液和专用碱剂的混合液→气蒸→水洗等三步工艺,而且是无盐轧染减少了盐污染。而传统的活性染料连续轧染工艺则为:浸轧染料→预烘烘干→浸轧固色液→气蒸→水洗等五步工艺,而且固色过程要加入大量的盐,造成水体的盐污染。由于该项新工艺流程短、省水、省气、省电、省工,所以降低了成本,同时供一种无盐污染,保护了环境。

七、轻工

(一)、处理制浆造纸废水和污垢技术

用厌氧/好氧生物方法处理白水,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返回反应器处理废水。采用酶处理未漂褐色浆料能够消除漂白车间草酸盐结垢和控制硫酸钡结垢。

(二)、塑料改性技术

向被改性的塑料(合成树脂)中添加合适的改性剂,采用一定的加工成型工艺,从而制得具有新颖结构特征,能够满足适用性能要求的新型塑料材料和制品方法。

(三)、酿醋新技术

①利用多种优良微生物强化大曲,多种微生物制造麩曲和酒母代替大曲酿制的微生物培养技术。②酒精生产过程中蒸煮糊化、糖化、冷却和酒精发酵先进技术。③精品调香调味醋的生产勾调技术、超滤、反渗透、微波老熟等高新技术。

八、医药

(一)、中药材及现代中药种植、提取及加工生产技术

技术内容: 党参、黄芪、柴胡等具有我省优势和特色的优良品种的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加工技术,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分析控制技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及改进质量控制指标的方法研究,先进提取、纯化和制剂技术,新辅料、新剂型、新型给药系统及高效、速效、长效和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使用方便的新型中药的研发,中药指纹图谱、标准物质测定、稳定性生产、安全性评价等共性关键技术。

(二)、优势原料药高效生产技术

技术内容:β内酰胺类、维生素类、大环内脂类、氨基酸类产品及其中间体生产中的发酵、结晶及分离、提取等技术,运用基因重组技术、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医药发酵的工业菌种改良和工艺流程优化,酶法、生物转化、膜技术、结晶技术、手性技术等绿色环保、节能降耗的关键性、共性产业化技术

(三)、创新药物和非专利药的开发

篇6:山西省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摘 要: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利用东南沿海经济趋缓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剖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区域分工;煤化工业;

1.问题背景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再加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急需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其中,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产业转移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应该利用经济变动时期重新洗牌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1.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

第一轮 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

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

1.2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科研开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2.山西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把握能源、资源丰富和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等比较优势,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山西省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1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从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看,2007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占到全社会投资的16.04%,居中部地区最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私营企业投资工业企业个数仅占中部的4.9%,远远低于GDP所占比重。但是2007年,山西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国家利用外资口径统计,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2倍,远高于中部六省37%的增长速度,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49.3亿美元的27.2%。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增长1.82倍,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7.2%。

世界500强的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入股的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到资7.7亿美元,是最大的外资到位项目。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山西世茂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伯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从行业来看,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2.2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但是从2005年以后,山西省将外商投资重点转向第一、第三产业,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二是区域方面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较好的区域为重点。从我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来看,2000年,在全省外商投资合同总额中,太原所占比重高达50 %,而阳泉、朔州、忻州、晋城分别仅为0.4%、1%、1.7%、2.6%。“十五”时期,随着山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大运、太长经济带的作用,山西全省的经济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各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省招商引资发展趋于均衡,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逐步形成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2003-2005年,在全省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中,太原市所占比重为37.27%,同期朔州、运城、大同、晋中、吕梁、晋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发达的交通等优势取得了相应的份额,所占比重依次上至为14.31%、14.06%、9.69%、5.74%、5.13%、5.03%。

三是投资国别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比较单一,欧美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商投资来源国逐步增多,到2005年末,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其中亚洲8个,欧洲5个,美洲4个,大洋洲3个,投资性公司1个。从世界各国投资额来看,亚洲48181万美元,欧洲6820万美元,北美洲19291万美元,拉丁美洲34898万美元,大洋洲718万美元,来自欧美的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国家正向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拓展。但由于一定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传统,港澳台地区仍然是山西外商投资的主体。从2000-2004年看,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累计为167个,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41.96%;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利用外资协议总额累计已达74840万美元,占外商协议投资总额的42.41%。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仍然主要集中在包括煤炭等重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近几年逐步从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向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物流、农业、服装制造等第三产业领域转型。

二是引资渠道主要是2006年后的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一届中博会山西省境内省外招商引资项目85个,总投资额34.90亿美元,拟引进资金额30.68亿美元。第二届中博会山西省共签订内资项目212个,金额达649亿元,仅次于东道主河南省。第三届中博会山西省签内资项目229个,引资438.1亿元。

三是来源地区主要是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二届中博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项目143个,占内资项目总数的72%。

3.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中部兄弟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水平偏低。外商投资规模小,资金到位率差。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外商直接投资比“九五”期间减少2亿美元,尤其是2004年山西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2%,2005年也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低。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少。据调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约占80%左右,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仅占20%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不利于山西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更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增强。

3.2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合理。

首先,山西省全省11个市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太原、吕梁、运城等地区,集中程度较高。这种状况扩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剧了本来就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使部分区域经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得不到开发利用。尤其是,各区域无视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产业布局规律,四面出击,竞相竞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盲目提供优惠条件,致使招商项目在全省各区域经济发展重复雷同,造成各区域经济间优势不能互补,经济经构不合理。利用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低。

其次,产业投向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山西省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3.3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能源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一直是国家重要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污染严重、能耗过高、治理艰难的沉重代价。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山西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畸形和生产方式落后。

3.3.1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3.3.2国民经济外向度低,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开放型经济不发达。

山西省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仅有7个,包括煤、焦、冶金、电力,全部属于高能耗产业,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都在15个以上。山西省产业结构呈现断层,缺少能够作为接续产业的过渡产业,资源性产业份额偏高,限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省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去,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4.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抓好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就成为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开放兴省”和“流通活省”两大战略;着力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商务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四个重点;实现山西省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区建设、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突破。

4.1积极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

外商直接投资是打包的技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给山西带来先进技术,这也是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数量发展上较好,但质量上则不尽如人意。外资的质量主要是由外资的技术含量所决定,为此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必须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立足山西市场的实际,一定要结合有利于促进山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一是对高新技术和我省起步较晚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二是对山西的关键产业及正在成长中的幼稚产业,严格把好技术标准。三是对煤炭、化工等相对成熟的竞争产业应注意生产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鼓励其向省外、国外市场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效应。开放山西市场必须与获得技术相平衡,才能进一步提高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素质和效果。

4.2改善直接投资结构,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直接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合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比例大,就能保证国际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省的企业和产业,改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必须适时、灵活地调整外资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一是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山西的“瓶颈”产业和急待发展的产业倾斜,主要包括:首先,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促进山西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等“短腿”和“瓶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分布均衡;其次,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最后,向支柱产业倾斜,促进诸如煤炭、冶金、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产业的成长壮大,实现产业素质优良化。

二是实行厂商倾斜政策。为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要鼓励有实力、有诚意、素质高、技术先进的外商前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素质较差的中小外商投资。

三是实行项目倾斜政策。鼓励科技含量高又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限制一般外资项目,特别是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

4.3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引力。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

4.4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但是一味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无技术创新极易导致产业承接的失败和挑起区域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仅靠廉价劳动力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对原有的技术必须进行再造,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出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该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4.5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目标。

山西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有利于“三个优势”的增强,对外扩大开放一定要走“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一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内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此山西应充分利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单纯引外资到内、外资一起引,将招商引资从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氛围等综合环境转变,切实增强山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通过“引进来”增强“所有权”优势。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实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立足市场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不断加以消化,形成本省企业独具特色的“所有权”优势,提高本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增强“内部化”优势。通过与外商合作的方式,逐步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不断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品牌”为核心,组建规模企业,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形成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积极拓展对境外投资的空间,推进省内具备条件的各级各类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军海外,在境外发展山西的优势产业,培养海外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山西在海外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上一篇:雨过之后心情随笔下一篇:经典读物《萌芽》里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