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2024-05-21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精选十篇)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1

从1999年开始山西省大力推进了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 全省经济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有所下降, 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近几年来持续上升,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则是有升有降, 近几年下降趋势明显。2012年山西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55.57%, 说明山西经济总体仍具有工业化过程的典型特征。从总体状况看, 山西的产业结构层次已越过“一、二、三”、“二、一、三”的低级状态, 形成了“二、三、一”的格局。从三次产业地区分布看, 山西在全国范围仍处于中下游位次, 在本省范围也存在着产业结构类同、互补性差的问题。

二、山西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1. 霍夫曼比例系数

霍夫曼系数, 又称霍夫曼比例。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 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霍夫曼通过分析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生产与资本资料工业生产的比例关系, 得出了霍夫曼比例。整个工业化过程, 霍夫曼比例是逐步下降的。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

根据计算目前山西省霍夫曼比例处于第四阶段, 霍夫曼比例小于1, 即资本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超过消费资料工业并继续上升, 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2. 工业加工程度指标

工业高加工度化:是指在工业内部发生由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变化的过程。该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工业加工程度的迅速深化, 组装工业的发展大大快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速度。

山西省产业结构严重依赖于原材料工业, 工业加工程度低, 2012年, 山西省工业加工程度仅为45.12%, 区域产业结构有待升级。

3. 基础产业超前系数

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基础产业如煤炭、石油、采掘、电力、钢材及交通、信息通讯、广播等基础产业应适度超前发展。

资料来源:《山西统计年鉴》

山西省基础产业基本呈现上升趋势, 除2003年非典事件, 导致产业停滞, 有较大下降之外, 总体上山西省的基础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

工业是发展中国或欠发达地区目前的支柱产业, 而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产生其他工业产业无法比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益, 所以高新技术产业又是工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对比中部六省, 山西省高技术产业值与其他省份相比, 产值最低, 增长幅度也最低, 与其他省份差距较大, 并且2012年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山西省GDP仅为2%, 可见山西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落后, 亟需政策扶持, 促进其发展。

综上所述, 山西省产业结构落后, 产业结构不合理,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程度以及工业界工程度低, 因此, 山西应努力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从而为山西的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参考文献

[1]马涛, 李鹏雁, 马文东.新型工业化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指标体系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 2004.05.

山西省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篇2

摘 要: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分析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利用东南沿海经济趋缓的机遇,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有利于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结合新形势新要求,剖析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力图找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和有效途径,提出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移;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区域分工;煤化工业;

1.问题背景

产业转移理论源于美国经济学家弗农的工业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产业转移理论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其产业结构的状况,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又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其主导产业在工业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及生命周期阶段的变化,生产活动逐渐从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而这种梯度转移过程主要是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来的。

产业转移理论以不平衡发展规律为基础,承认区域间不平衡的现实,认为条件好的地方应较快地发展起来,并通过产业和要素从高梯度到低梯度的转移,带动条件差的地方发展。产业转移理论主张发达地区应首先加快发展,然后通过产业和要素向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转移,以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产业转移是以企业为主导的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前者指的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后者指的是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利用率先开放和区位优势,抓住发达国家和港澳台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承接发展了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加工工业。经过多年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资本相对饱和,本地市场已难以满足资本增值需要。再加上土地、劳动力、能源等生产要素供给趋紧、产业升级压力增大、企业商务成本居高不下、资源环境约束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急需完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的转变。其中,加工工业和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腾笼换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明显。

产业转移理论把经济效率放在区域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首位,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制定地区发展战略时具有重要意义。

山西省应该利用经济变动时期重新洗牌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从整体上推进山西经济转型发展。

1.1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国际产业转移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加快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际上先后大致经历了三轮产业转移:

第一轮 全球第一轮产业大转移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产业向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移,集中力量发展半导体、通讯、计算机等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

第二轮 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联邦德国等国转向发展集成电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家电、汽车等耗能耗材少、附加值高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而亚洲“四小龙”等获得了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良机。

第三轮 上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世界加工制造中心和世界电子信息产品中心向中国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我国大致承接了三次。

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上以轻纺产品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历史机遇,加快了轻纺产业升级换代步伐。

第二次是20世纪90年代,我国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的难得机遇,极大地促进了机电产业发展和出口。

第三次是世纪之交,我国抓住加入WTO带来的新机遇,新一轮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大规模向我国转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福建沿海地区初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信息产业基础。

1.2国内产业转移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据测算,到2010年,仅广东、上海、浙江、福建四省市需要转出的产业产值将达到14000亿元左右;二是转移的产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三是对资源能源依赖较强的上游产业转移趋势明显;四是来源地相对集中,大都来自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五是与东部地区相邻且交通运输条件较好的中西部省区,在吸引产业转移方面占据明显优势。

目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一是产业转移的层次会逐步提高,产业转移的重点由以前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化;二是生产能力转移不再是个别企业的孤立行为,产业转移从原来的单个项目、单个企业,或者说是单个产业,转变为包括产业的整体性转移。不同产业之间的相互整合,也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业、服务业和科研开发业转移,转移的领域更宽、更大;三是产业转移的主导角色转变,从政府的主导作用向企业主导作用转变,企业主导作用越来越强;四是产业转移既给中西部、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传统产业采取梯度方式,主要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而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转移以跨越方式,更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等,这使得承接地机遇和挑战并存。

2.山西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现状分析

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正在加速,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积极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竞争力增强,是山西省深入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山西省始终坚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紧紧把握能源、资源丰富和重化工业及装备制造业良好基础等比较优势,积极营造承接产业的良好环境,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着力招商引资,国际国内产业向山西省转移规模逐年增长、层次逐步提升,并呈现出加速的态势。

2.1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总体情况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从国际产业转移方面看,2007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占到全社会投资的16.04%,居中部地区最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私营企业投资工业企业个数仅占中部的4.9%,远远低于GDP所占比重。但是2007年,山西全省实际使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按照国家利用外资口径统计,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52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82倍,远高于中部六省37%的增长速度,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49.3亿美元的27.2%。其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增长1.82倍,占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总额的27.2%。

世界500强的韩国电力公社、德意志银行入股的格盟国际能源有限公司到资7.7亿美元,是最大的外资到位项目。鸿富晋精密工业(太原)有限公司、山西世茂商务中心有限公司、山西伯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山西威奇达药业有限公司等一批外资企业增资活跃。从行业来看,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2.2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但是从2005年以后,山西省将外商投资重点转向第一、第三产业,2007年外资投入山西省12个行业,服务业成为投资的重点,资金到位达7.7亿美元,居各行业之首,居第二位的是制造业,位居第三的是煤化工。

二是区域方面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已初步形成。改革开放以来,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主要以政治、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较好的区域为重点。从我省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分布来看,2000年,在全省外商投资合同总额中,太原所占比重高达50 %,而阳泉、朔州、忻州、晋城分别仅为0.4%、1%、1.7%、2.6%。“十五”时期,随着山西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特别是大运、太长经济带的作用,山西全省的经济资源得以合理配置,各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我省招商引资发展趋于均衡,全省外商直接投资逐步形成以太原为中心辐射全省的区域分布新格局。2003-2005年,在全省外商实际投资累计总额中,太原市所占比重为37.27%,同期朔州、运城、大同、晋中、吕梁、晋城以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为发达的交通等优势取得了相应的份额,所占比重依次上至为14.31%、14.06%、9.69%、5.74%、5.13%、5.03%。

三是投资国别方面外商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国比较单一,欧美国家外商直接投资相对较少。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外商投资来源国逐步增多,到2005年末,在山西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21个,其中亚洲8个,欧洲5个,美洲4个,大洋洲3个,投资性公司1个。从世界各国投资额来看,亚洲48181万美元,欧洲6820万美元,北美洲19291万美元,拉丁美洲34898万美元,大洋洲718万美元,来自欧美的资本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投资国家正向美国、日本、韩国、法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发达国家拓展。但由于一定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传统,港澳台地区仍然是山西外商投资的主体。从2000-2004年看,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累计为167个,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的41.96%;港澳台地区在山西利用外资协议总额累计已达74840万美元,占外商协议投资总额的42.41%。

从三个方面看承接国内产业转移:

一是产业方面仍然主要集中在包括煤炭等重工业在内的第二产业,近几年逐步从煤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向高新技术、食品加工、物流、农业、服装制造等第三产业领域转型。

二是引资渠道主要是2006年后的三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第一届中博会山西省境内省外招商引资项目85个,总投资额34.90亿美元,拟引进资金额30.68亿美元。第二届中博会山西省共签订内资项目212个,金额达649亿元,仅次于东道主河南省。第三届中博会山西省签内资项目229个,引资438.1亿元。

三是来源地区主要是东部地区,且近年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第二届中博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的投资项目143个,占内资项目总数的72%。

3.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3.1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东部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与中部兄弟省区相比也不具优势。

首先,外商直接投资总体水平偏低。外商投资规模小,资金到位率差。据统计,“十五”期间我省外商直接投资比“九五”期间减少2亿美元,尤其是2004年山西对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不到1亿美元,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2%,2005年也仅占全国利用外资总额的0.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其次,外商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低。从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看,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投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较少。据调查,外商直接投资在我省劳动密集型产业约占80%左右,而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仅占20%左右,远低于全国水平。这种状况不利于山西企业组织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优化,不利于产品档次的提高,更不利于开拓国际市场能力的增强。

3.2区域分布不平衡,产业投向不合理。

首先,山西省全省11个市的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太原、吕梁、运城等地区,集中程度较高。这种状况扩大了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加剧了本来就较严重的地区不平衡,使部分区域经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得不到开发利用。尤其是,各区域无视区域经济的功能和产业布局规律,四面出击,竞相竞争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盲目提供优惠条件,致使招商项目在全省各区域经济发展重复雷同,造成各区域经济间优势不能互补,经济经构不合理。利用投资拉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效果低。

其次,产业投向主要集中在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十五”时期,我省外商直接投资累计总额为86,676万美元,但农业和第三产业合同引资仅占3.0%、10.9%,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86.1%。投向地区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表明山西省通过利用外资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并未实现,相反却加大了地区差距和发展的不平衡。

3.3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山西省作为资源大省,能源大省,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一直是国家重要能源和重化工基地, 在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付出了污染严重、能耗过高、治理艰难的沉重代价。能耗高,污染重,是山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短板”,严重制约了山西招商引资的硬件环境。造成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产业结构畸形和生产方式落后。

3.3.1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

从政务环境看,政府职能还未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不够,合力不强;在一些外资项目的推进中,不少职能部门习惯被动办事,不积极主动为外商协调解决问题,存在应付、讲形式的情况;政府部门权力意识偏重、服务意识较差,审批项目复杂且环节多。在招商引进上,缺乏专门机构和专业化招商队伍;缺乏创新的招商手段和措施,专业性招商知识很少,项目库建设不规范且滞后,无法满足客商咨询需要等。此外、法制环境、经营环境、生活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也有不少有待改进的地方。

3.3.2国民经济外向度低,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开放型经济不发达。

山西省对资源型产业依赖性较强,39个工业行业大类中,具备区域比较优势的仅有7个,包括煤、焦、冶金、电力,全部属于高能耗产业,而中部地区其他省份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都在15个以上。山西省产业结构呈现断层,缺少能够作为接续产业的过渡产业,资源性产业份额偏高,限制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山西省经济外向度较低,私营经济发展缓慢。思想不够解放、认识不到位,对招商引资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动力和压力。不少贫困区县仍习惯于把精力放在向省里争资金、争项目上,不愿主动走出去,大气魄承接国际国内和市内产业转移。

4.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坚持一个统领,实施两大战略,抓好四个重点,实现五个突破”就成为山西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思路。即: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商务工作发展全局;全面实施“开放兴省”和“流通活省”两大战略;着力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创新体制机制、调整商务结构、加强队伍建设四个重点;实现山西省吸收外商投资、开发区建设、国内贸易、对外贸易、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新突破。

4.1积极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切实提高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

外商直接投资是打包的技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会给山西带来先进技术,这也是我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在数量发展上较好,但质量上则不尽如人意。外资的质量主要是由外资的技术含量所决定,为此要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就必须贯彻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努力增强利用外资的技术含量。立足山西市场的实际,一定要结合有利于促进山西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一是对高新技术和我省起步较晚的领域,积极鼓励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二是对山西的关键产业及正在成长中的幼稚产业,严格把好技术标准。三是对煤炭、化工等相对成熟的竞争产业应注意生产水平和产品的创新能力,鼓励其向省外、国外市场发展。

未来一段时间,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资本效应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技术效应。开放山西市场必须与获得技术相平衡,才能进一步提高山西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整体素质和效果。

4.2改善直接投资结构,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直接投资结构的合理与否,对我省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至关重要。外商直接投资结构合理,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外资项目多,国际大型跨国公司投资项目比例大,就能保证国际先进技术源源不断地注入我省的企业和产业,改善企业的整体素质和产业结构,从而更好地促进山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为此,必须适时、灵活地调整外资政策,改善外商投资结构。

一是实行产业倾斜政策。引导外商直接投资向山西的“瓶颈”产业和急待发展的产业倾斜,主要包括:首先,向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促进山西向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等“短腿”和“瓶颈”产业发展,实现产业分布均衡;其次,向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倾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最后,向支柱产业倾斜,促进诸如煤炭、冶金、制造业、原材料工业等产业的成长壮大,实现产业素质优良化。

二是实行厂商倾斜政策。为改善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要鼓励有实力、有诚意、素质高、技术先进的外商前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基金的投资,限制素质较差的中小外商投资。

三是实行项目倾斜政策。鼓励科技含量高又有利于山西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项目,限制一般外资项目,特别是环境污染较重的项目。

4.3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投资引力。

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改善投资环境,必须高度关注政府在改善投资环境过程中的作用。从最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态势看,我国不但存在产业由东向西进行梯度转移的问题,在观念和政府行为模式上也存在梯次传播和学习的过程。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打造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进一步加强审批事项改革,减少政府审批项目,优化办事流程。深化投融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体制改革,为市场主体和资源、信息、技术、人才、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流动创造条件,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氛围。积极利用各种有利政策,抢占承接产业转移先机。

4.4加快产业技术创新。

产业转移有利于区域产业调整与经济发展,但是一味地接受传统产业的转移而无技术创新极易导致产业承接的失败和挑起区域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产业技术创新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基本条件。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仅靠廉价劳动力已不可能形成真正的竞争优势,产业技术创新要求在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融合过程中对原有的技术必须进行再造,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生产出较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使该地区在国际、国内市场中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

4.5招商引资要有针对性目标。

山西的招商引资一定要有利于“三个优势”的增强,对外扩大开放一定要走“先引进来、再走出去”的发展思路。

一是适应国际、国内环境变化,为外商投资提供更为优越的“区位优势”。国际资本流动加速,国内经济结构优化,特别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山西的招商引资提供了有利时机。为此山西应充分利用“承东启西”的重要战略地位,从单纯引外资到内、外资一起引,将招商引资从优惠政策、优质服务向生存环境、生活质量、文化氛围等综合环境转变,切实增强山西的“区位优势”。

二是通过“引进来”增强“所有权”优势。继续把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实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多元化,立足市场依托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并不断加以消化,形成本省企业独具特色的“所有权”优势,提高本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是实施“品牌”战略,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增强“内部化”优势。通过与外商合作的方式,逐步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并不断强化“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以“品牌”为核心,组建规模企业,建立国内、国际市场营销网络,提高跨国经营的“内部化”优势。

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广泛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依托形成的“所有权、内部化”优势,积极拓展对境外投资的空间,推进省内具备条件的各级各类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进军海外,在境外发展山西的优势产业,培养海外经济增长点。同时继续加强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扩大山西在海外的知名度。

参考文献:

山西省工业旅游资源评价研究 篇3

关键词:工业旅游;资源评价;山西省

中图分类号: F592 文献标识码: A

工厂和企业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资源,从诞生之日起就倍受关注。国外相关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集中于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利用开发以及工厂观光旅游发生的原因、对环境保护的意义等方面[1-2]。国内对于工业旅游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侧重于研究工业旅游的定义和特点、开发背景、开发模式、开发策略以及研究现状等[3-4]。

1 研究区概况

山西省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煤炭资源得天独厚,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区)内。工业以能源、冶金为主,轻工业相对薄弱,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形成了以重型结构为特征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在40个工业大类中,山西拥有38个,而且在不少门类中占有独特地位且特色明显[5]。山西省拥有丰富的工业旅游资源,同时也是工业旅游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目前全省共有14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2 工业旅游资源的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的选取

选取能够反映工业旅游资源的12项评价指标,分4层来进行评价,具体指标体系如表4。

2.2构造判断矩阵

对每一层指标的相对重要性进行评判,构造判断矩阵A。判断矩阵A 中各元素aij为i 行指标相对j 列指标进行重要性两两比较的值。aij取值见表1

表1判断矩阵各因子相对重要的标度

相对重要

性比较极其

重要非常

重要明显

重要略微重要同等重要略不

重要不

重要很不

重要极不

重要

标度975311/31/51/71/9

8,6,4,2,1/2,1/4,1/6,1/8 表示上述评价值的中间值

2.3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将判断矩阵A 的各行向量进行几何平均,然后归一化,得到的行向量就是权重向量[6]。具体步骤如下:

(1)用几何平均法计算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I=1,2...,n)

(2)计算Mi的n次方根WiO,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权重向量Wi。

(3)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λmax:

(4)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率CR,检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二阶矩阵则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

式中RI为平均一致性指标查表可以得到。

3 山西省工业旅游资源评价

3.1评价方法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从社会经济条件,资源条件,区位条件三方面研究山西省11个地市的工業旅游资源,具体打分见表4。

. 表4工业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及指标

指标(权重) 评分标准

1-23-45-67-89-10

社会经济条B1(0.157)

城市人口C1(万)(0.013)<200200-300300-400400-500>500

旅游人数C2(万)(0.042)<10001000-18001900-25002600-3000>3000

旅游收入C3(0.017)<100100-150150-200200-300>300

旅游设施C4(0.025)很差差一般好很好

人均GDPC5(千)(0.060)<22-33-44-5>5

资源条件B2(0.594)

工业规模C6(0.119)

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个)D1(0.040)<200200-300300-400400-500>500

规模以上企业产值(亿)D2(0.079)<800800-10001000-15001500-2000 >2000

资源价值C7(0.475)

观赏价值D3(0.077)很低低较高高很高

科学价值D4(0.257)很低低较高高很高

文化价值D5(0.141)很低低较高高很高

区位条件B3(0.249)

可进入性C8(0.187)很差差一般好很好

区位联系C9(0.062)很差差一般好很好

3.2评价结果

由表5可知,十一地市工业旅游资源明显分为四个层次,太原高居榜首。太原作为省会城市无论在社会经济、资源条件还是区位条件方面都比其它城市有着明显的优势。位于第二层次的城市是运城和大同。位于第三层次的城市分别是长治、晋中、吕梁、晋城、朔州。最后一层次是阳泉和临汾。

表5山西省各市工业旅游资源分值排序

城市B1B2 B3分值排序

太原市1.4715.4862.4909.4471

运城市0.9525.1092.2418.3022

大同市0.9015.0671.9307.8983

长治市0.9464.6351.4957.0764

晋中市1.0793.7092.1796.9675

吕梁市0.6894.3820.9966.0676

晋城市1.0233.5311.4946.0487

朔州市0.8444.0361.1216.0018

忻州市0.6613.1051.3085.0749

阳泉市0.8202.9341.0594.81310

临汾市0.8352.2201.6204.67511

4 结论与讨论

工业旅游资源在规划开发时必须具有针对性,在开发工业旅游资源时应该有重点有层次的开发。山西虽然工业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开发的规模和程度还远远不够。在进行工业旅游资源开发时应依托企业的知名度,结合当地的旅游景点开发新的旅游线路,以促进山西工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J. A rwel Edwards, Joan Carles, Llurdes i Coit. M ines and quarries 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2): 341 -363.

[2]李蕾蕾中国工业旅游发展评析:从西方的视角看中国[J].人文地理,2003,18(6):20-25.

[3]吴相丽.英国工业旅游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2,11(4):73-79.

[4]黄芳.我国工业旅游发展探析[J] .人文地理, 2004,19(1) : 86-92.

陕西省经济结构综合评价研究 篇4

1 文献回顾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的总和。广义来看它包括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投资结构、所有制结构等。狭义的经济结构就是产业结构。国内不少学者从广义的角度对我国或者地区的经济结构进行了相关研究。例如,赵农华分别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分析了上海市经济结构调整的特征,并定量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的五个明显特征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为如何加快上海市经济结构优化调整提供了依据[1]。杨丹和刘自敏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这五个方面分析了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结构现状,并分析了当前北碚区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2]。张逸昕选择了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投资结构,并辅以基础支撑子系统建立一个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结构系统发展的规律[3]。黄春松从产业结构、经济体制结构、消费结构方面分析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了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推动经济持续与协调发展的作用[4]。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主要是从经济结构的主要构成对象来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综合和整体的定性和定量的描述和分析,缺乏结合微观的行业角度,特别是第三产业中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现代服务业的角度来分析地区经济结构的发展情况。本文正是基于这个视角,并且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陕西省经济结构的发展状况,所以选取了陕西省1995年—2009年经济发展的数据作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的方法对陕西省的经济结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

2 实证分析

2.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本文所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自《陕西省统计年鉴》 的相关各期,选取和计算的时间区间为1995—2009年。

经济结构的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影响,综合来说如宏观政策的调整因素, 区域地理位置因素,市场需求因素,科技进步因素和营商环境因素等。具体来说,包括经济结构的各构成对象,如产业结构因素、就业结构因素、所有制结构因素、消费结构因素、投资结构因素和城乡结构因素等。为了便于收集数据进行因子分析, 基于对陕西省十五年来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的分析情况, 本文最终选择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这四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来对陕西省近十五年来的经济结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的评价研究。本文共选取了九个指标,为: 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X1)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X2)、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3)、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X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X5)、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X6)、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7)、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X8)、农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X9) 。

2.2 因子分析

本文根据1995—2009年的《陕西省统计年鉴》有关统计数据,首先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处理,其次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近十五年来经济结构的发展状况。因子分析借助SPSS17.O实现, 过程如下:

(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排除不同量纲的影响,并对其进行KMO测度和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结果KMO值为0.759,可以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体检验的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

(2)采用主成分法构建因子载荷矩阵,求出其特征值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根据所选指标的类型提取出2个公因子,它们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7.183%,可以用其来反映原始指标的主要信息,如表1所示。

(3)计算、旋转因子载荷矩阵。因子分析的目的不仅是要找出公因子,更重要的是解释每个公因子的实际意义。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法对载荷矩阵进行旋转,结果如表2所示。

因子的载荷量体现了主成分在各指标上的作用程度,由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可以看出:公因子Fl对X1、X3、X6、X7和X9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因此主成分1可解释为结构总量因子;公因子F2对X5有较高的载荷系数,主要体现经济结构的消费结构指标,可解释为消费因子。

(4)采用回归法得出因子值载荷系数矩阵,如表3所示。

以各指标的因子值载荷系数为权重,构建公因子得分方程:

S1=0.123x1+0.103x2+0.162x3-0.143x4+0.049x5+0.106x6+0.155x7-0.156x8+0.139x9

S2=0.102x1-0.612x2-0.158x3+0.019x4+0.376x5+0.171x6-0.103x7+0.152x8+0.003x9

以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建总体得分程: S=0.7998S1+0.1961S2

(5)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每一年的公因子得分,和总体得分,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自1995年到2009年陕西省经济结构整体的综合得分处于一直下降的趋势,这有利于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的。因为:第一,在选择指标时,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和国有经济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值从1995年到2009年是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的。第二,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开始上升。第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的下降,说明居民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在下降,同时根据前面的分析,居民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额在上升,这有利于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第四,国有经济在全社会投资比重降低,说明了非国有经济的活动空间增大,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所以,从1995年到2009年陕西省的经济结构的发展一直趋于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有利于陕西省经济的综合发展。

3 结论及建议

综上所述,根据本文因子分析的结果,近十五年来,虽然陕西省经济结构从整体上是朝着不断的优化和调整的方向发展。但是,从经济结构的各构成的内部结构发展变化来看,还是存在一些主要的问题,例如: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就业结构需进一步调整;消费结构仍需优化。为了解决陕西省经济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促进其优化调整,本文主要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

(1)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日益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它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所以陕西省很有必要坚持“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全面推进第三产业现代化,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加快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新兴生活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发展(如金融、旅游、物流产业),从而促进陕西省经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坚持完善就业结构, 提高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各产业的发展为劳动者的就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三次产业的结构分布决定了劳动者的就业结构。所以,应该在坚持完善就业结构,增加就业岗位的同时,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就业结构紧密结合起来。陕西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应该是在保持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有一定增长的同时,着重发展具有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注重吸收和培养相应的人才进入该行业,提高其从业比重。从而促进就业结构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相适应。

(3)改善消费结构, 扩大服务性消费支出根据陕西省近十几年的消费结构实情,在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应该努力增加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有效的带动居民消费。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应该制定一些优惠的政策,拓宽居民消费领域,鼓励居民进行多元化消费,特别是促进居民们提高服务性消费水平,从而提高服务性消费支出总额在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中的比例,促进消费结构的改善和优化调整。

摘要:基于陕西省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评价陕西省经济结构的发展指标;以1995年-2009年陕西省经济发展数据为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陕西省经济结构整体发展的规律;提出陕西省经济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及建议。认为,提高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于陕西省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陕西省经济结构,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赵农华.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实证研究——以上海为例的研究(1990~2003年)[J].统计研究,2004(11):14-19

[2]杨丹,刘自敏.重庆市北碚区经济结构现状及其调整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38

[3]张逸昕.区域经济结构系统综合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4):62-64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5

山西省中小学教师水平评价标准条件(试行)

为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符合中小学教师特点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制度,引导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根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标准条件。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全省范围内普通中小学、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工读学校及省、市、县教研室和校外教育机构中,在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师可参照本标准条件参加职称评审。

二、基本条件

(一)拥护党的领导,胸怀祖国,热爱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牢固树立爱与责任的意识,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任期内各师德考核均为合格以上,并至少有1次优秀(正高级教师2次)。

(三)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及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在教育教学一线任教,服从学校工作安排,履行教师岗位职责和义务,积极承担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任务,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

1.申报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须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具体专业不作要求;取得较高级别学校教师资格证人员,到较低级别学校任教,可视为具备相应资格;幼儿园教师须具备幼儿教师资格证。

2.承担班主任等教育教学工作指担任班主任、团队辅导员、年级组长、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学校艺体及综合实践活动负责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等,校领导、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负责人可视同于学生管理工作。未承担以上工作的教师,要积极配合学校及班主任,通过参与学生社会实践、班团队会、家校沟通等开展育人工作。

3.申报中小学一级教师以上任职资格,须参加各市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申报高级教师任职资格,须参加各市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申报正高级教师任职资格,须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良好等次。

4.不在教育教学一线工作或未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工作量的中小学教师、校长不得申报。

(四)任现职以来考核均为合格及以上等次。其中申报正高级教师须有2次以上为优秀等次,申报高级教师、一级教师须有1次以上为优秀等次。

(五)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结合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需要,完成规定的培训进修任务和其他继续教育任务,达到规定的要求。

(六)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心条件,坚持正常工作。

(七)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八)中小学教师评聘各级别职称(职务),除必须达到上述标准条件,还应分别具备各级别职称(职务)标准条件。

三、各级别职称(职务)标准条件

(一)正高级教师标准条件 1.资格、资历

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受聘中学高级教师岗位5年以上。

2.专业理论

系统掌握所教学科课程体系和专业知识。参加全省统一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良好等次。

3.育人工作

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为人师表;从教以来担任班主任、团队辅导员或年级组长(主任)等5年以上,或承担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工作5年以上,所带班级、课外活动小组(竞赛、比赛)等获得过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奖励;或个人近10年来获得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楷模、德育工作者)称号;或在育人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在县域及以上范围产生很好影响和推动作用、经省高评委认可。没有班主任岗位设臵的教育事业单位可不作要求。

4.教学工作

(1)具有课程与教学领导力,能够创造性地对本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并取得良好效果。教育教学业绩卓著,教学艺术精湛,形成独到的教学风格。教改经验在市级以上推广。

(2)能出色完成本学科、课程各年级的教学(及教学指导)工作,能按照新课改要求和学科特点,为学生(或被指导教师)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中学开设两门以上、小学开设一门以上),能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项目获得省级以上奖励或经省高评委确定达到较高水平),能积极开发地方或校本课程,取得较好效果,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参评者须附相关业绩材料)。

(3)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任现职期间平均周课时在10课时以上,每年听评课在40节以上。其中校长须完成专任教师规定教学工作量的1/4,每年听评课在30节以上;副校长须完成专任教师规定教学工作量的1/3,每年听评课在60节以上(附近一个学年的教案或学案)。

(4)教育教学理念先进,教风严谨认真,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成绩显著,学生评教和教师评议优秀率达到85%以上。(教育教学质量评估由所在学校提供,包括德育工作、学科教学质量、班主任工作、学生全面发展等综合情况,由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

(5)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基层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累计不少于5年,在现任岗位从事教科研工作不少于10年,或从事专职教科研工作不少于20年。在县(市、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年均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3次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善于总结推广课改经验,对本学科的教研、科研与指导有独创之处,积极策划与组织本学科的教育教学科研活动,引领并推进本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做出显著成绩,每年听评课在80节以上,当地教师测评满意率在80%以上。

5.教科研工作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教科研能力,掌握教学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在教育管理、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创造性成果,并广泛运用于教学实践,产生良好效应。须具有以下条件:

(1)在省级及以上教育或学术正式期刊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或学术论文3篇以上(专职教科研人员5篇以上),其中至少有2篇在核心刊物(《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上发表(专职教科研人员至少3篇)。

(2)主编、参编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教科书(以在教科书上署名为准),或参加编写省级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本人主持撰写一个章节以上。未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与编写商品性教学资料者不作为晋升职称的论著。

(3)主持或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过省级及以上教研科研课题1项以上,通过成果鉴定并结题。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须主持或作为课题组核心成员参加过国家级教研科研课题1项以上,通过成果鉴定并结题。

6.专业示范

(1)在县(市、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观摩课或学术讲座年均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2次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提供讲座稿),并获得好评。其中校长在县级及以上范围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讲座每年不少于3次,在教学管理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或在县域范围产生较大影响。

(2)经县级以上教育部门同意,有组织、有计划地指导过3名以上教师,并有专门的指导记录和同行评价,被指导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其中至少有2名获得省、市级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称号。具有领导和组织本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能力,兼职担任县级以上教研员或兼职承担市级及以上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学会工作或为市级以上学科中心组成员,能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在培养、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优异成绩。

(3)中小学教师须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或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或全国模范教师、或全国优秀教师、或山西省特级教师、或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排名第一)、或全国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一等奖的指导教师(排名第一)、或全国学生运动会个人或团体项目前3名的指导教师(排名第一)。农村中小学教师、校长降低1个级别要求。

(二)高级教师标准条件 1.资格、资历

具备博士学位,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学士学位、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并在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并在小学、初中一级教师岗位任教5年以上。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要具有1年以上在薄弱学校或农村学校任教经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要具有交流轮岗任教经历。2.专业理论

具有所教学科坚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参加各市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

3.育人工作

模范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能有效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从教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团队辅导员或年级组长(主任)等5年以上,或承担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工作5年以上,所带班级、课外活动小组(竞赛、比赛)等获得过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表彰奖励;或个人获得过市级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师德标兵、楷模、德育工作者)称号;或在育人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在县域及以上范围产生很好影响和推动作用,经省高评委认可。没有班主任岗位设臵的教育事业单位可不作要求。

4.教学工作

(1)教学经验丰富,胜任本学科教学。中学教师须承担本学科(1-3年级)两次以上循环教学工作或连续承担三届以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达不到循环条件的,须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6年以上。小学教师须承担小学一至六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或按照高、低学段完成本学科两次以上循环教学工作。

(2)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开设选修课或开发校本课程,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优良。

(3)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担任校长、副校长的授课时数分别不少于本校专任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

4、1/3,承担教学任务的教管、教辅人员的授课时数不得少于本校同学科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2,并提供近一学年的规范教案(学案)。农村学校因课程计划、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较少的,任教教师应有其他教学工作量作为补充(由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出具原因证明)。

(4)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来,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业绩显著,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学生评教和教师评议优秀率达到70%以上,是学校和当地公认的教学骨干。

(5)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基层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累计不少于5年,在现任岗位从事教科研工作不少于5年,或从事专职教科研工作不少于15年。在县(市、区)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年均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3次在市级及以上范围开设。专职从事电教、装备、招生、督导等工作且评聘中小学教师职称的人员参照此条执行。

5.教科研工作

具有指导与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素质教育创新实践中取得突出成绩。须具有以下条件之一: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教改实验等活动,主持(含主要参加者)过县级以上研究项目,通过成果鉴定或有项目结题。

(2)对任职以来发现的本校(地)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其探索过程、解决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产生的作用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并形成材料。提供的材料不少于3篇,其中必须有1篇所教学科教学案例,1篇所教学科专业性文章(2000字左右)。教学案例须经省高评委审查达到合格以上。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须经省高评委进行审查评价,确认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签和参考作用。

(3)在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工作15年以上的教师,任期内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高,教育教学业绩感人,深受当地学生和家长爱戴的,可提交1篇未发表但有实际价值的文章,并经省高评委鉴定达到合格以上。

(4)教育事业单位的非一线教师,或破学历条件的中小学一线教师,须在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教育教学论文2篇;或市级学术刊物(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不含论文集和增刊以及相关学科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的交流材料,所发表文章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业相关);或有专业论著、译著,正式出版发行且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或受聘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选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本人撰写在2万字以上,编写的教材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或正式出版。

6.专业示范

(1)在校级以上开展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或学科讲座不少于5次,并至少有1次在县级及以上范围进行;校长在校级及以上范围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讲座不少于5次,并至少有1次在县级及以上范围进行,且获得好评(提供教案或讲稿,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县级及以上教研部门的证明等原始材料)。

(2)胜任教育教学带头人工作,在指导、培养二级、三级教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成效。经学校安排,有计划地指导过2名以上教师,被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提供能反映指导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和近两学年的指导小结)。

(3)小学教师须具有下列称号之一:省级及以上劳动模范、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优秀班主任、省优秀辅导员、省师德先进个人、省学科带头人、省特级教师、省教学名师、省骨干教师、省教学能手。乡镇以下小学教师可降低级别要求,但不得低于县级。

(4)非一线人员须在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后获得县级以上综合表彰或市级以上

教育部门表彰。

(三)一级教师标准条件 1.资格、资历

具备博士学位;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2年以上;或者具备学士学位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在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或者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在小学、初中二级教师岗位任教4年以上。

2.专业理论

对所教学科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独立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教材、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参加各市组织的答辩考试成绩为合格以上等次。

3.育人工作 具有正确教育学生的能力,能根据所教学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想实际,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教以来担任过班主任、学生辅导员或年级组长(主任)等2年以上或担任过课外活动小组、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工作3年以上;或所带班级、课外活动小组或个人等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或在育人工作中有较大创新成果在学校产生很好影响和推动作用,经中评委认可。没有班主任岗位设臵的教育事业单位可不作要求。

4.教学工作

(1)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中学教师须承担本学科(1-3年级)1次以上循环教学工作或承担二届以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达不到循环条件的,须承担本学科教学工作4年以上。小学教师须承担小学一至六年级本学科教学工作或按照高、低学段完成本学科两次以上循环教学工作。

(2)任职期间能够根据课程改革需要开设选修课,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或结合教学开展课外活动,开发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3)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担任校长、副校长的授课时数分别不少于本校专任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

4、1/3,承担教学任务的教管、教辅人员的授课时数不少于所任教学科教师标准工作量的1/2,并提供近一学年的规范教案(学案)。农村学校因课程计划、学校规模等原因课时较少的,任教教师应有其他教学工作量作为补充(由学校及上级教育部门出具原因证明)。

(4)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评估中成绩良好。所教学生对其教学评价良好,教师评议优秀率须达到70%以上,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

(5)专职从事教科研工作的人员,在基层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累计不少于3年,在现任岗位从事教科研工作不少于2年。在校级及以上范围开设教学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或专题讲座年均不少于6次,其中至少3次在县级及以上范围开设,对提高县域内学科教学质量做出显著成绩,当地教师测评满意率在70%以上。专职从事电教、装备、招生、督导等工作且评聘中小学教师职称的人员参照此条执行。

5.教科研工作

具有一定的组织和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并承担一定的教学研究任务,在素质

教育创新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经验。须具有以下条件之一:

(1)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教改实验等活动,主持或参与过校级以上课题研究项目。(2)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对任职以来发现的本校(地)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及其探索过程、解决方法、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产生的作用有独立思考和见解,并形成材料。提供的材料不少于2篇,其中必须有1篇所教学科教学案例。教学案例须经中评委审查达到合格以上。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须经中评委进行审查评价,确认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借签和参考作用。

(3)在乡镇以下农村中小学工作10年以上的教师,任期内学生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高,教育教学业绩感人,深受当地学生和家长爱戴的,可提交1篇未发表但有实际价值的文章,并经市中评委鉴定达到合格以上。

(4)教育事业单位的非一线教师,或破学历条件的中小学二线教师,须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篇;或市级学术刊物(期刊)上发表与本专业一致的教育教学论文2篇(均为独撰或第一作者,不含论文集和增刊以及相关学科各级各类学术会议的交流材料,所发表文章必须与本人所从事的学科或专业相关);或有专业论著、译著,正式出版发行且本人撰写1万字以上;或受聘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选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本人撰写在1万字以上,编写的教材在学校及以上范围内推广使用。

6.专业示范

(1)在校级以上开展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或学科讲座不少于3次;校长在校级及以上范围进行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讲座不少于3次,并至少有1次在县级及以上范围进行,且获得好评(提供教案或讲稿,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学校以上单位的证明等原始材料)。

(2)在培养、指导三级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方面做出一定成绩。经学校安排,有计划地指导过2名以上教师,被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提供能反映指导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近两学年的指导小结)。

(四)二、三级教师标准条件 二、三级教师标准条件由各市、县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制定。

四、有关标准的说明

(一)本标准中除有特殊规定外,均指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从事本专业或本学科领域的工作、业绩情况。申报人员的各项工作业绩应经过单位推荐、核实后取得,凡未经过单位推荐、核实所取得的业绩一律不予认可。

(二)本标准中有级别要求所称“市”指“省辖市”,“县”指“县和县级市、区”,“乡”指“乡、镇”。

(三)农村学校指驻地在乡、镇(不含县城所在镇和地处农村的高中)以下的学校。按农村教师申报的人员须近3年以来在乡、镇及以下学校任教。

(四)本标准中有级别要求的内容为基本要求,如获得更高级别的符合相应要求。

(五)本标准中同一内容的业绩不重复使用。

(六)正式出版的学术论著不含习题集、教辅资料等。发表的论文应可通过中国知

网、清华同方、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主流文献数据库检索到;出版论著的ISBN书号及核字号CIP能从中国新闻出版信息网查询到。

在单位内部交流的论文及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等须加盖单位公章,并出具评价意见。

受聘参加县级及以上教育部门组织的乡土教材、选修教材、活动课教材、教学参考书、教师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具评价意见。

(七)中小学教师课时工作量以省教育厅有关要求为准,列入教学计划的活动课应计算为课时。

(八)学历及专业有关问题

1.本标准中所指学历为国家有关部门承认的学历。(本标准中所指学历为国民教育序列。国民教育序列是指纳入国家教育计划的教育系列,其主管部门是国家教育部。国民教育系列中高等教育序列是指普通高等全日制毕业生、自学考试毕业生、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远程教育毕业生等,颁发的文凭都是在教育部电子注册的,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是被国家和社会承认的)。

2.2015年以前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不一致或不相近的,其取得规定的相应层次学历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10年申报一级教师,或者取得相应规定层次学历并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累计15年申报高级教师,视为符合学历和专业要求。

3.2016年以后参加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申报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所学专业应与申报专业一致或相近。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及以上学位在小学和农村初中从事英语教学,申报英语专业可视为合格学历。

4.从2016年起,因工作需要,在文、理科及特殊专业之间转换工作岗位的人员,须先进行专业转评,满1年后方可按新的专业申报高一级职务。转评前后的任职年限累计计算,工作业绩合并计算,但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专业须与申报专业一致。

(九)有关人员申报身份问题 1.“教育管理”专业仅限校(园)长正职申报,其他人员应选择所主要从事专业申报。按照“教育管理”专业申报高级教师的人员,须担任校(园)长3年以上。担任校(园)长职务的申报人员,须取得校(园)长培训合格证,所担任职务及时间以岗位聘用合同或任职文件为准。

校长正职坚持一线教学工作并完成教师标准工作量的,也可按一线教师申报。2.申报人员应按现所在岗位申报,并在“单位类型”中如实填写有关项目,如“城市高中”、“城市初中”、“农村初中”、“农村小学”等。在中学、幼儿园、小学等不同岗位工作过的人员,应在工作经历中予以体现。其中取得较高级别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到较低级别学校任教可以直接申报高一级职务;取得幼儿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到中学任教3年以上,可以直接申报高一级职务。

3.在各级教研室、电化教育馆等专门从事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和教研工作的在职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在乡镇中心校从事教学管理工作的人员,可按非一线教师申报,申报评审条件按相应层次教研员执行。

4.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如取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办学资质,具有规范的教学计划,并长期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按教师申报,否则须按教研员申报。

(十)有关学术技术称号问题 本标准中有关的学术技术称号有:

国家级: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国家优秀专家。

省级:省委省政府授予的省优秀专家、享受省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省特级教师以及省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省基础教研部门授予的教学能手。

省辖市:省辖市党委、政府授予的“优秀专家”、享受省辖市政府特殊贡献津贴专家、省辖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省辖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市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县级:县级党委、政府授予的“优秀专家”、县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县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以及县教育行政部门授予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

(十一)有关表彰问题

各类表彰奖励以政府部门组织的为准,非政府部门组织的原则上不予认可。

政府综合表彰是指以各级政府名义开展的综合性表彰;省、部级政府综合表彰包括以省政府名义开展的综合性表彰和教师节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联合表彰的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综合表彰是指由政府授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的综合性表彰以及教师节期间经政府或授权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部门联合表彰的模范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

其它受到教育行政部门或其它业务主管部门教育教学工作表彰的,相应降低一个级别使用。

对于个别专业性较强的专业,由业务主管行政部门进行的表彰,评委会可根据其规范程度予以认定。

校(园)长有关要求学校(幼儿园)获得的综合性集体表彰有:党委政府命名的文明单位,教育行政部门命名的综合性示范学校(幼儿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教学先进单位、文明标兵学校等,县区及以下学校由教育行政部门命名的“文明学校”可视为综合性集体表彰。

班主任、班集体表彰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性班主任、班集体表彰,单项或在某次活动中进行的表彰不予认可;团队辅导员、团支部、少先队表彰是指由共青团少先队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综合性表彰,单项或在某次活动中进行的表彰不予认可。

教学成果奖励是指由政府或政府授权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国家《教学成果奖励条例》要求,规范评选的优秀教学成果。

其它未列入的表彰,由评委会根据其规范程度经集体讨论达成共识后予以认可,凡未经评委会达成共识的一律不予认可。

(十二)关于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问题

优质课、示范课、观摩课以基础教研部门组织的为主,在某次活动中举办的优质课不予认可,须附本人教案和专家评价意见,获奖附奖励证书,同时须在评审简表中标明主办部门、获奖等级、文件号、奖励证书编号等。

获得基础教研部门组织的示范课、观摩课证书的人员,须提供从教以来获得的相应级别优质课二等奖或以上等次证书。自2016年起,示范课、观摩课应以文件或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凡没有以文件、简报等形式向社会公布的示范课、观摩课一律不予认可。

电教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的优质课,实验装备部门组织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4个学科实验内容的优质课予以认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应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突出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实验优质课应以实验教学内容为主,突出实验设计和方法的创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实验优质课须同时提供相关光盘或录像。

(十三)教科研课题问题

教科研课题指教育科研部门、基础教研部门组织鉴定的教科研课题。课题一般应具有立项、开题报告、课题研究方案、研究过程、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阶段,须附立项报告、研究过程材料、研究报告、结项(鉴定)证书、获奖证书等完备的材料;教科研课题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对于水平低下的不予认可;教科研课题应有一定的研究周期,并经过教育教学实践检验,对于研究周期不满1年、没有投入教育教学实践检验的不予认可。

(十四)需要提交的有关材料

1.能力经历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由单位提供证明材料;正高级教师教育思想应以文字形式概括其主要观点,并说明在评审材料中的体现。

2.教育教学工作量提供课程安排表及学校有关证明。听课、评课附任现职或近5年以来的听课、评课记录等证明材料。

3.循环教学提供学校教学计划、教案等。

4.学生管理工作须附单位有关证明材料、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考核材料和奖励证书等。

5.教育教学效果提供学校原始教学效果评估材料及评价意见,考核结果须提供任现职以来《考核表》原件。

6.专题讲座须提供主办方邀请函、有关会议通知、讲稿、讲座等资料。

7.表彰、奖励等提供有关证书原件,并在评审简表中注明表彰文件号、证书编号。8.示范引领。申报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应由单位出具师德师风表现的证明材料;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应提供经单位批准的有关证明材料、被辅导教师的获奖证书等;正高级教师示范引领作用应提供其学科带头人、主持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参与学科教研

中心组工作等有关文件材料。

9.“支教、交流”按有关教育行政部门要求进行,以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为准,须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证明材料。

10.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和学生社团有关表彰和观摩学习活动以各级基础教育业务主管部门规范组织的为主,受到表彰的应提供有关表彰文件和证书,受到组织观摩学习的须提供教育行政部门会议通知原件、有关活动的视频等影像资料。同时,需提供以下过程性材料:

(1)综合实践。综合实践应提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研究性学习应提供指导学生选题、设计方案、开展研究、进行成果展示交流,提供完整的过程性材料。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应提供反映活动主题、活动方案、活动小结等方面内容的过程性、常态化材料,应体现教师在活动中发挥的组织、引导、管理作用,同时提供学校或上级部门出具的活动认定意见。

(2)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提供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并按照《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的要求开发、实施校本课程,教师撰写的校本课程纲要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审议,校本课程教学活动设计方案、课程学习结果评价等材料齐全。

(3)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社团要求制度完善,有完整的章程、加入、退出机制,定期开展活动制度,每学年一次的校级展示活动;列入学校校本课程体系的,要有活动计划、活动实施方案、活动评价意见、活动总结等;学生社团辅导教师须提供担任学生社团辅导教师的有关文件、个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等证明材料。

11.其他有关材料按要求提供。

五、工作纪律要求

有关人员和组织在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如有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国家人社部、监察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省人社厅《关于严格职称申报评审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1‟75号)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应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严格按照“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要求进行推荐,推荐工作中要按照职称政策公开、申报数额公开、推荐办法公开、申报人业绩条件公开、推荐结果公开的要求在本单位公开展示不少于一周,凡是未按要求公开的,推荐结果一律无效。

(二)申报人员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或延期申报:

1.出现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的,当年不得申报。2.违反县(区)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规范教师行为有关禁令的,当年不得申报。

3.拒绝承担教学、教研任务和班主任以及支教、交流等工作,或不能履行现岗位职责的,当年不得申报。

4.工作严重失职,造成恶劣影响,或已定性为人为教育教学事故的直接责任人,受到上级相关部门通报批评的,当年及下一不得申报。

5.因各种违规行为受到警告、记过、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

者行政职务等纪处分的,处分期内不得申报。

6.专业技术人员在申报专业技术职务中,所提交的相关材料应当客观真实。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取消申报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资格,已获得的专业技术资格,由审批部门予以撤销,已被聘任专业技术职务的,由聘任单位予以解聘;自查实之日起,3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1)填报虚假材料的;

(2)提供假数据、假业绩、假成果、假论文论著、假获奖证明的;(3)伪造学历、资格证书、任职年限等有关证件的。

(三)申报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组织申报、推荐工作,认真审核申报人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并签署意见。申报单位和相关责任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单位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由有关部门给予单位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党纪政纪处分;有关领导和相关责任人是专业技术人员的,在符合申报相应专业技术资格任职年限后,3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1.未按照规定程序组织申报、推荐的;

2.为专业技术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的;

3.擅自扩大评聘范围,为不属于评聘范围的人员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

(四)有其他违纪行为的,按照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6

关键词:农业多功能性;山西省;玉米产业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08.016

农业的多功能性是指农业不仅具有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农产品,获得经济收益的功能,而且还具有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持政局稳定、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多项功能[1-2]。农业多功能性的概念产生于日本的“稻米文化”,尽管农业多功能性问题的最早提出在很大程度上归属于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研究的范围,但随着世界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的内涵和外延大大拓展,并逐渐得到欧盟等发达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农业在为人类提供优质农副产品的同时,承担着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和作用[3]。

山西省处于玉米生产的黄金地段,多数地区的气候特征与美国玉米生产带的气候特征相似。热量充足、降雨充沛、土壤深厚疏松,极其有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和养分的积累。玉米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水平在山西省居于首位。因此,玉米产业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多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山西省玉米产业的多功能角度出发,全面研究玉米产业在当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中的功能作用,重新审视玉米产业在山西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1 玉米产业的多功能性定位研究

1.1 提高粮食总产量,保障粮食安全

玉米是山西省重要的粮食作物[4],在山西省粮食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农业生产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玉米生产无论是播种面积,还是单位产量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保障了山西省粮食稳定和粮食安全,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近10年山西省粮食数据来看:2004年,山西省粮食总产量为106.2亿kg,到2013年总产量达到131.28亿kg,增长幅度为23.6%;2004年,山西省玉米产量为63.2亿kg,2013年,玉米产量达到95.6亿kg,增长幅度为51.3%(图1),玉米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比重也由原先的59.5%提高到72.8%。可见,玉米在整个粮食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也在不断增加,可以称之为山西粮食中的“大梁”,对稳步推进山西省粮食增产和实现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们物质水平得到迅速提高,对饮食营养和身体健康之间的平衡关系越来越重视,逐渐意识到小麦为主的细粮食品应与以玉米为主的粗杂粮食品进行科学搭配食用,才能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因此,玉米精加工产品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5]。

1.2 推动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在人类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玉米担当着主要食用口粮的角色,为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玉米作为口粮的消费量才逐渐减少[6],饲养用的玉米需求量则不断增加,玉米逐渐发展成为饲料的主要加工原料。据统计,山西省68%的玉米被加工成饲料,投入于养殖业。除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玉米加工产品也是主要的饲料来源。随着山西省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受限于山西省内没有足够的草原可供放牧,多数的肉蛋奶主要是通过农户、企业养殖提供[7]。因此,玉米作为饲料的主要原料,其品质的好坏和产量的丰歉与当地畜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1.3 提高农民收入

玉米是山西省种植面积范围最广的农作物。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是收益较高的农作物。近年来,玉米籽粒的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农民纯收入达到25 500 元·hm-2左右。2005年以来,山西省落实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改革政策,并对种粮农户进行直接补贴、农机补贴、良种补贴等,大大降低了玉米的种植成本,提高农户的经济收益,玉米种植收入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此外,玉米轻简技术的大力普及,玉米生产越来越容易形成规模化,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收入的多元化,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间接支持了农业的规模经营[8],加快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另外,随着玉米产业链的成熟,玉米加工业、种收服务业等环节也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

1.4 玉米产业具有社会福利保障功能

城乡二元分治结构使农村社会经济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也使农村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与城市福利水平相差太多。在此背景下,农业充当着农民生活福利的基本保障[9]。玉米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广的农作物,不仅为农户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还替代社会福利保障功能,具有为外出农民工提供失业保险、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养老保障等功能,大大节约了社会成本支出。

2 实现山西省玉米产业农业多功能性的举措

2.1 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稳定粮食产量

以2013年我国玉米生产情况为例,全国玉米播种面积为3 632万hm2、玉米总产量为2 184.9亿kg、玉米单产为6 015 kg·hm-2;国内主要玉米生产区吉林省的玉米播种面积为350万hm2、玉米产量277.6亿kg、玉米单产为7 931 kg·hm-2;而山西省玉米总播种面积为167万hm2、玉米产量为95.6亿kg、单产为5 724 kg·hm-2。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山西省玉米单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8%,低于吉林省玉米单产水平27.8%,这也说明山西省玉米生产潜力巨大[10-11]。因此,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品种特性不断淘汰一些劣质品种,积极选育和引进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的优良品种,保障玉米的优质供给。近年来,玉米遭受的病虫害问题逐年加重,春夏时节的小地老虎、金针虫、红蜘蛛等害虫导致田块出现缺苗断垄,严重降低了玉米产量。因此,应积极建设害虫防控体系,大力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科学施肥技术、先进农业机械设备在玉米生产中的推广和运用,提高玉米的产量。稳步推进全省万亩高产示范连片区的建设,推广玉米轻简种植技术的经验,保障良种良法的运用到位,实现玉米的适度规模化种植经营,不断挖掘玉米的增产潜力。

2.2 以高新技术为支撑,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据相关研究,深加工环节平均每增加一道,其产值将会提高20%以上[12]。因此,应整合利用玉米产业资源,不断挖掘玉米的多种用途,引进高新技术,依托资源优势,延长玉米产业链条,加强对玉米深度加工的研发工作,提高玉米相关产品的附加值,实现玉米产业的增值,提高玉米产业的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方面,山西省60%以上的玉米秸秆处理途径为焚烧,这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更为遗憾的是玉米秸秆潜在的、可利用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对此,应大力引进和推广现有的秸秆还田技术和高新生物工程技术,提高玉米秸秆资源的循环利用率,提高玉米产业的生态效益。

2.3 不断探索玉米的文化价值

相关史料记载,山西种植玉米的时间是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的,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具有浓厚的文化价值,是需要亟待开发的文化宝藏。以上百年的玉米种植历史和传统的农耕文化为基础,依托传统玉米苞编织技术、玉米饮食等文化,注重玉米农业生产景观的建设[8],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具有山西特色的玉米文化旅游项目,不断挖掘和探索玉米产业的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 彭建,刘志聪,刘焱序.农业多功能性评价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6):1-8.

[2] 杨祥禄.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大力发展创意农业[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4(5):12-14.

[3] 谢小蓉.国内外农业多功能性研究文献综述[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1):209-213.

[4] 贾晓红.对发展忻州玉米产业的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06,34(4):18-21.

[5] 李聪敏.河北省玉米产业发展研究[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9.

[6] 丁亮银.山西省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8):44-46.

[7] 白国平.山西省玉米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山西农经,2007(2):21-25.

[8] 刘晶,李月明,张庆芳.辽宁省玉米产业发展中的农业多功能性问题[J].农业经济,2012(2):18-19.

[9] 林承艺.福建省农业多功能性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7.

[10] 王美霞,赵怀生,李海燕,等.山西玉米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考[J].山西农业科学,2013,41(3):301-303.

[11] 中国统计年鉴.[EB/OL].[2015-03-27].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14/indexch.htm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7

2010年,我国确立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七大战略型新兴产业。江西省响应中央号召,根据江西省的省情,制定并确立了江西省十大战略型新兴产业,这其中就包括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是一个具有崭新综合效益的领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模和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区域综合竞争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江西省是一个文化尤其是红色文化极其丰富的省份,在文化领域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提升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对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多数基于产业竞争力的研究。IDM[1](瑞士桑洛国际管理开发学院)根据国际竞争力的定义和市场经济理论,构建了世界竞争力评价的八大内在要素;WEF[2](世界经济论坛)构建了八大要素的竞争力指数,包括:开放程度、政府、金融、基础设施、技术、管理、劳动、法规制度,相比较IDM指标体系,更加注重软指标的应用;陈红儿、陈刚[3]从本质、市场需求、供给、动态角度、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角度总结了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并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产业技术水平及其进展、产业市场绩效、产业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采用15个具体衡量指标,设计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贾罗祥[4]则构建了包括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适应能力3个一级指标,以及分别对应的二级指标和13个三级指标的评价体系;朱春奎[5]构建了竞争力形成模型,产业竞争力等于竞争力资产乘以竞争力环境乘以竞争力过程;朱传耿[6]则从影响竞争力的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包括发展水平、产业增长潜力、管理创新能力、技术竞争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指数6个二级指标和27个三级指标的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标评价体系;唐志红[7]将波特的理论应用于竞争力评价体系,认为产业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四个方面,即基础条件竞争力、竞争实力、竞争潜力和环境竞争力;刘国亮、薛欣欣[8]构建了一个包括产业实力、产业效益、技术水平、市场绩效四个要素竞争力,15个具体指标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陈卫平、赵彦云[9,10]构建了一个包括规模竞争力、效益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现代化竞争力、成长竞争力、特色竞争力在内共38个具体指标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文化创意产业指标体系建立方面,目前国内外比较多的主流文化创意产业评价指标体系有:欧洲创意指数,该指标体系包括人才、技术、包容性3个一级指标和创意阶层、人力资本、科技人才、研发、创新、高科技创新、态度、价值、自我体现指数8个二级指标和对应的三级指标体系;香港创意指数,包括创意成果、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结构及制度资本、文化资本指数5个一级指标以及与之对应的二级指标;上海创意指数,该指标体系包括产业规模、科技研发、文化环境、人力资源、社会环境五个一级指标和与之对应的二级子标。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分为显性竞争力(竞争实力)和潜在竞争力(竞争潜力),并结合上海创意指数和波特的竞争力钻石模型,选择产业规模、产业要素、产业效益、产业成长、产业创新、市场需求6个指标和分别与之对应的下属指标,对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

1 指标体系的建立

1.1 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和原则

本文依据波特竞争优势理论钻石模型[11],根据全面性、可靠性和数据的可得性原则选取文化创意产业的指标。数据来源于江西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和江西省统计年鉴,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分析。

1.2 指标选取

波特钻石模型指出,产业竞争力是由生产要素、国内市场需求、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行竞争情况以及政府行为五部分构成。其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资本等;国内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动力;相关支持性产业对于产业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战略与竞争状况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因素;政府行为的鼓励对产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根据该模型,本文选取了产业规模、产业要素、产业效益、产业成长、产业创新、市场需求6个指标及各个指标下的子指标来评价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具体如表一所示。

2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

将原始数据输入SPSS17.0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因子分析,通过表二可以看出,因子分析将18个变量用3个公因子代替,这3个公因子对原始18个变量的解释程度达到86.904%。表三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1,文化创意产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数、教育固定资产投资和研发固定资产投资这些指标有较大载荷,这些指标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和产业创新能力;公因子2,文化创意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图书馆博物馆数、艺术表演场所和团体数、群众艺术文化馆数和图书馆藏书册数这些指标有较大载荷,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产业要素;公因子3,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对当地GDP增长量的贡献率、文化创意产业利润率、文化创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增加值增长率这些指标有较大载荷,反映了文化创意产业产业效益和成长能力。

单位%

注:因子1:产业规模、产业需求、产业创新;因子2:产业要素;因子3:产业成长、产业效益

表四为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后计算出的三个公因子得分。根据各个公因子的得分,就可以计算出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在计算综合得分时,首先要确定各个公因子的权重,利用表二的总体方差解释,根据各个公因子对方差解释的占比来确定权重。可以看出,第一个公因子F1的权重为36.909%,除以总的方差解释86.904%为42.4712%,第二个公因子F2的权重为29.077%,除以86.904%为33.459%,第三个公因子F3的权重为20.918%,除以86.904%为24.06981%。因此,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综合得分F=0.424712×F1+0.33459×F2+0.2406981×F3。

表五为江西省各地区竞争力综合得分,综合竞争力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南昌、萍乡和赣州,综合竞争力得分为正值也即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的分别是南昌、萍乡、赣州、九江、吉安和宜春6个地区,其余都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之下。

根据同样的计算因子得分的方法算出分指标层因子得分,如表六所示。

在现实竞争力方面,南昌、赣州、吉安、萍乡、九江和宜春排在前六,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得分为正值;在潜在竞争力方面,排在前四的分别是南昌、萍乡、新余、景德镇,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得分为正值。赣州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前,但其潜在竞争力排在第九;景德镇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后,但其潜在竞争力排名较前,排在第四。

3 基于对应分析的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评价

因子分析只能从宏观层面上分析各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总体情况,如果要从更微观的层面分析各省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优势指标、劣势指标,即哪些指标是该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优势,哪些是短板,则可以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的对应分析来实现。

3.1 竞争实力对应分析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基础竞争力对应分析如图一所示。

注:x1为营业收入;x2为增加值;x3为增加值占比;x4为对当地G D P增长量的贡献;x5为利润率;x6为固定资产投资;x7为图书馆博物馆数;x8为艺术表演团体场所数;x9为文化艺术馆数;x10为藏书数

在基础竞争力方面,江西省在产业效益这块整体表现不太好,所有地区距离表示产业效益的指标距离较远,南昌、吉安、九江、鹰潭和新余的优势在X1,萍乡的优势指标在X2,赣州在产业要素(X6除外)这块比较有优势。

3.2 竞争潜力对应分析

江西省文化创意产业潜在竞争力对应分析如图二所示。

在潜在竞争力方面,南昌和九江的优势指标是X13,景德镇在指标X11和X12上有一定优势,萍乡、吉安和宜春三市在X16、X17、X18三个指标上有优势,新余的优势指标是X15,赣州和抚州的优势在X14上,上饶和鹰潭两市在竞争潜力上面没有特别突出的优势。

4 结束语

(1)在竞争实力方面,因子分析中,南昌、赣州、吉安、萍乡、九江和宜春排在前六,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得分为正值,处于全省平均水平以上;从对应分析来看,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现实竞争力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产业效益因子上优势不大。从图一可以看出,11个地区距离表示产业效益的指标都较远。因此在现实竞争力这方面,全省各地区应该着重从提升产业效益这方面来提升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

注:X 11为营业收入增长率;X 12为增加值增长率;X 13为在校学生;X 14为教育投资;X 15为研发投资;X 16为人均G D P;X 17为消费支出;X 18为文化消费支出

(2)在潜在竞争力方面,因子分析排在前四的分别是南昌、萍乡、新余、景德镇,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得分为正值。特别是赣州和景德镇两个地区,其文化创意产业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呈现鲜明的对比,赣州在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前,但其潜在竞争力排在第九;景德镇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后,但其潜在竞争力排名较前,排在第四。而从图二来看,景德镇之所以潜在竞争力排名靠前主要得益于X11(文化创意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和X12(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率),也即产业成长方面优势较大。赣州潜在竞争力方面除了在X14(教育固定资产投资)有一定的优势,其余方面投入力度不大,尤其是在市场需求和产业成长方面。赣州距离X11、X12(衡量产业成长能力的指标)和X16、X17、X18(衡量产业创新能力的指标)比较远,因此赣州地区要提升其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需要着重加强这两方面。其余地区也是类似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WEF.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M].Geneva,Switaerland,2002.

[2]IMD.Wbrld competitiveness year book[M].SwitZerland:LausannePress,2003.

[3]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01):99-104.

[4]贾若祥.地区产业竞争力理论研究[J].资源·产业,2002,(03):44-46.

[5]朱春奎.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3,(06):182-183.

[6]朱传耿,赵振斌.论区域产业竞争力[J].经济地理,2002,22(01):18-22.

[7]唐志红.区域层次上的产业竞争力剖析[J].财经科学,2003,(06):105-109.

[8]刘国亮,薛欣欣.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J].产业经济研究,2004,(03):23-26.

[9]陈卫平,朱述斌.国内关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综述[J].教学与研究,2002,(04):57-61.

[10]赵彦云.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和分析[J].理论参考,2010,(10):31-33.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8

关键词:航空产业,竞争力,因子分析,产业规模,技术创新

作为战略性高科技产业的航空产业,对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面对世界航空市场寡头垄断日益突出的局面以及国际航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的新形势,我国航空产业自身发展水平和竞争实力总体上仍处于较低层次。陕西是我国重要的航空产业聚集地,也是全国唯一具有两个整机生产企业的省份。目前该省已形成集飞机研究设计、生产制造、试飞鉴定和教育培训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和“一基地三园区”的航空产业布局,在国内外航空业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国家大飞机项目的政策实施,以及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落户,陕西航空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尽管如此,陕西航空产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影响其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本文对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以深入分析陕西航空产业的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竞争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出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1 航空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相关综述

美国经济学家 Michael E?Porter被认为是从产业层面进行竞争力研究的第一人,他于1990年提出“钻石模型”的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认为一国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政府行为和机遇六个因素[1]。Cartwright(1993)、Dunning JH(1993)和Cho Dong-Sung(1994)等学者对波特“钻石模型”进行修正并又加入一些外向型因素形成“国际化钻石模型”[2]、“双因素模型”[3]和“九因素模型”[4]等新的分析框架。随后,各国学者和相关机构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不同的竞争力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 ,1998)和瑞士日内瓦世界经济论坛(WEF ,1998)的整体国家竞争力评比方法以及荷兰格林根大学建立的ICOP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Output and Productivity)方法。但是IMD和WEF提出的竞争力评价方法是从国家竞争力层面提出的,并不适合产业竞争力的评价;而ICOP评价体系只涉及价格水平、生产率水平和质量水平三方面指标,并对其进行直接比较,该方法理论性不强,特别是各种参数的经济含义难以直观解释[5]。

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对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际竞争力层面,对于航空产业区域竞争力研究比较薄弱。穆荣平(2003)从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态势和竞争环境等方面构建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6]。秦臻(2006)和皮成功(2007)等学者通过构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市场占有率指数、进出口价格比和利润等指标的多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和航空工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测度[7,8]。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构建了我国航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些体系具有不同的使用层次和条件,并不适用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本文旨在构建我国区域性航空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1省市的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明确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其优劣势所在。

2 航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本文根据航空产业的特点,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从产业投入、产业产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选取11项航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见表1)。

(1)产业投入指标。

产业投入是产业发展和市场拓展能力的物质基础,可以从年末资产总额(X1)、固定资产合计(X2)、R&D人员投入强度(X3=产业R&D人员总数/地区该产业从业人员总数)和R&D经费投入强度(X4=产业R&D经费支出/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三方面进行考察。

(2)产业产出指标。

该指标主要反映产业的效率与效益,同时也是产业内企业生产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集中表现,该指标包括产业总产值(X5)、全员劳动生产率(X6=产业增加值/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利润总额(X7)、经济效益综合指数(X8)和总资产贡献率(X9)五个方面。

(3)市场绩效指标。

它是产业市场地位的集中体现,主要从销售收入(X10)和市场占有率(X11=地区民用航空产品产值/全国民用航空产品产值)两方面进行考察。

2.2 评价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因子分析法来进行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因子分析法即通过“降维”的思想,根据原始数据间相关性大小,将多个指标转化为少量互不相关且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即公共因子),以提取原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9]。该方法很好的消除了原始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既避免信息量的重复,又克服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客观。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为:

Xp×1=Ap×mFm×1+εp×1 (1)

其中X是可观测的p维随机变量,它的每个分量xi代表一个指标或变量;F是m维不可观测的随机向量,称作X的公共因子;ε为特殊因子,它的每个分量表示原有指标或变量中不能被公共因子解释的部分;aij为因子载荷,表示第i个原有变量在第j个公共因子上的负荷。该模型还应满足:①m≤p;②cov(F,ε)=0,即公共因子与特殊因子不相关;③各个公共因子F1,K,Fm不相关且方差为1;④各个特殊因子ε1,K,εp不相关且方差不等。

在实际运用中,依据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确定公共因子的个数,当前几个公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超过85%时,后面的公共因子就可以忽略,从而简化指标数量。同时,该方法可以通过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出样本的各个公共因子得分,并根据公共因子的解释权重计算得出每个样本的综合得分。

3 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实证分析

本文实证部分数据均来自《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年鉴2009》[10]和《中国统计年鉴2009》[11],各指标数据均为2008年的数据。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我国21个航空产业主要分布省市进行航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3.1 数据分析

依据公式undefined(其中Yi为指标标准化数值,undefined为指标初始平均值,S为指标初始标准差值),对11个指标的原始数据Xi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的影响。对数据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KMO的值为0.702,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x2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拒绝零假设,表明样本充足,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矩阵特征值和累计方差贡献率如表2所示。依据特征根大于1的原则,提取4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953%,说明4个公共因子包含11个指标原始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因子载荷矩阵可以说明公共因子与原有变量之间的关联度,即各因子在各变量上的影响程度。为使因子载荷矩阵结构更鲜明,通过方差极大正交旋转进行6次因子旋转变换,从而重新分配了各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的能力,使公共因子的经济含义及其与指标之间的数量关系更更易于解释。旋转前后因子载荷值如表3所示。

由表2和表3可知,第一公共因子F1 的贡献率最大,达到了39.532%,在年末资产总额(X1)、固定资产合计(X2)、产业总产值(X5)、利润总额(X7)上具有较大的载荷,这些指标主要反映了航空产业的规模竞争力,因此将公共因子1命名为产业规模因子;第二公共因子F2在全员劳动生产率(X6)、经济效益综合指数(X8)和总资产贡献率(X9)上具有较大载荷,这3个指标从不同方面反映产业的效率或效益情况,因此将该因子命名为产业绩效因子;第三公共因子F3在销售收入(X10)和市场占有率(X11)有较大载荷,包含的是市场竞争力信息,将F3命名为市场影响力因子;第四公共因子F4 的贡献率为10.105%,在R&D人员投入强度(X3)和R&D经费投入强度(X4)载荷较大,反映产业的创新能力,将F4命名为技术创新因子。

根据各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和各因子的载荷系数,构建航空产业竞争力计量模型。

(1)单项因子得分计量模型:

F1=0.840X1+0.844X2-0.289X3-0.213X4+0.930X5+0.345X6+0.833X7+0.180X8+0.133X8+0.133X9+0.713X10+0.734X11 (2)

F2=-0.496X1-0.469X2-0.195X3-0.308X4-0.274X5+0.818X6+0.032X7+0.908X8+0.919X9+0.232X10+0.648X11 (3)

F3=-0.068X1-0.130X2+0.401X3+0.647X4-0.167X5+0.114X6-0.251X7-0.010X8-0.207X9+0.519X10+0.526X11 (4)

F4=0.118X1+0.141X2+0.700X3+0.316X4+0.121X5+0.228X6+0.340X7+0.268X8+0.119X9-0.330X10-0.342X11 (5)

(2)综合竞争力得分计量模型为:

F=(39.532×F1+28.418×F2+11.898×F3+10.105×F4)/89.953 (6)

依据上述模型,计算得出各地区航空产业各单项因子得分以及综合竞争力得分,并进行相应的排名,见表4。

3.2 实证结果与评价

对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即将各因子的平均水平设为零,表4中的负值表示该地区民用航空产业的产业规模水平、产业绩效水平、市场影响力水平、技术创新水平以及综合竞争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正值的意义则相反。分析结果表明:

(1)现阶段,产业规模因子是影响我国区域航空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陕西凭借其巨大的产业规模优势,成为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领先地区。陕西航空产业起步较早,在行业资产规模、生产总值、人才总量和科技成果均占全国1/3左右,是我国航空工业最集中的省份。该省航空产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在全国21个地区中排名第一,说明陕西是我国航空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省份。但F1产业规模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39.532%,居4个公共因子之首,技术创新能力对竞争力的影响力最小,仅为10.105%,表明在陕西航空产业目前还处在以产业规模来驱动其竞争力的初级发展阶段,技术创新并没有在其产业发展中起到应有的核心作用。

(2)从全国范围看,陕西航空产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利于其进一步占领和扩大市场。陕西航空产业市场影响力仅次于广东和黑龙江,居于第3位,同其市场占有率排名一致,表明陕西航空产业整体上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但广东省和黑龙江省各仅有3家民用航空企业,但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6.18%和17.59%(见表5),而陕西省拥有15家民用航空企业,其市场占有率却低于广东和黑龙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陕西省航空企业经济效率不理想以及产业资源分散等严重问题。

(3)陕西航空产业绩效水平不佳,属于全国较落后地区。陕西航空产业绩效因子得分为-0.8690,排名17,居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与排名第一的福建相比分差达到了2.8207。从表5可发现,陕西航空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总资产贡献率和经济效益综合指数等产业绩效指标均低于四川、江苏和福建等多个省份,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陕西航空产业规模水平居于全国首位,但显然其规模经济效应并未显现,主要原因在于陕西航空产业普遍存在的体制问题。由于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公司长期被拆分为两大集团公司,陕西省内40多家航空企业曾分属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和第二集团公司,并由政府多头管理,造成省内航空资源过度分散,项目重复建设严重。在这种体制下,企业自身无法通过市场经济的手段进行研究和生产,造成了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低以及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

(4)陕西航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成为陕西省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障碍。陕西省航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分为-0.1274,排名11,与技术创新能力最强的上海相比其分差高达3.2778。一方面,陕西航空产业R&D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绝对值很大,但其R&D人员投入强度和R&D经费投入强度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见表5),比起其巨大的产业规模,其R&D人员投入和经费投入强度仍严重不足。另一方面,陕西拥有航空产业发展方面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40多个,并有5所大中型军民机科研院所和14家航空相关院校,但其技术创新能力仍排名靠后,主要原因在于缺乏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的强强紧密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以及企业的市场信息优势并没有充分体现和整合,限制了科研成果有效、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年鉴2009》整理获得

4 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本文构建了我国区域性航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21个省市的航空产业竞争力进行排序,通过将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情况同20省市进行的比较分析,更加明确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所在。分析结果表明,产业规模因子是影响我国区域航空产业竞争力最重要的因素,陕西凭借其显著的产业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优势,成为我国航空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省份,但是其产业绩效和技术创新能力排名比较靠后,会成为陕西航空产业发展及其竞争力提升的最大障碍。针对分析结果,本文从以下几点提出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1)推进航空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规模效应。航空产业竞争的实质是效率和规模的竞争,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才能有效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陕西航空工业布局造成航空产业资源分散、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成为自主创新不足,产业发展水平低的重要原因。陕西航空产业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势必形成产业集群的规模化发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为此可以依据专业化分工原则横向整合陕西航空企业,将具实力的同类企业和业务组建成大中型军民用机、通用飞机、发动机等专业化较高的大规模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加大企业横向联合的同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进行纵向整合,以降低交易成本[12]。此外,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联合已成为国际航空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将陕西省航空研究院所和重要制造企业的整合,实现科研设计与生产制造的紧密结合,也是陕西航空产业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升陕西省航空产业实力的有效途径。

(2)建立省内自主创新体系,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构建陕西航空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就是要建立自主的研发平台,开辟自主技术轨道发展技术能力。首先,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引导航空生产企业、研究院所和高校等多维合作,加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现对关键新技术的探索和预研;其次,以大型飞机制造为龙头,在围绕大飞机产品设计、制造技术的研发平台上,整合产业的基础研究能力,对成熟机型加以研制改进,形成系列发展的新技术,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最后,争取非关键领域的国际合作,将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跟随创新有机结合,促进航空产业的跨越性发展。

(3)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绩效。产业绩效高低决定于资源配置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以及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从微观层面讲,主要受产业内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陕西拥有一批以西飞集团为代表的著名企业,曾经参与了轰六、运7、飞豹、新舟60和ARJ21等军民用飞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在飞机标准、技术和管理体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并未形成强势核心竞争力。针对陕西航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资源配置能力不强等问题,航空企业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企业要努力提高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必须消化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另一方面,企业应针对各自薄弱环节,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开发、资本运营、企业文化等深层次综合性管理管理创新工作,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制度创新,在政府推进政企职责分开、产权变革时,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产业制度。

(4)加强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国家应改革航空产业政府管理体制,以市场化为手段,加强航空产业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这是提高陕西航空产业竞争力乃至我国航空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同时政府应积极推进陕西航空产业发展的公共策略。一方面,政府应从宏观方面制定长期战略规划、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政府应在税收上实行减免的优惠政策,在信贷资金上给予重点保证,同时完善政府直接采购政策,并运用产品规范、补贴等形式鼓励国内企业购买国产飞机,保证新产品的国内市场。另一方面,政府应完善航空产业服务体系和政策,通过协调政府内部各职能部门的关系,减少因政策规定及操作上的抵触或脱节而给航空产业发展造成体制障碍,同时协调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等主体的行为和优势资源,减少因缺乏沟通而给航空产业发展造成不必要的信息交流障碍。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2]CARTWRIGHT W R.Multiple linked diamonds:New Zealand’sexperience[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1993.

[3]JOHN DUNNING.Internationalizing Porter's Diamond[J].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Second Quarter,Special issue,1993/2:7-15.

[4]CHO DONG-SUNG.A Dynamic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case of Korea[J].Journal of Far Eastern Business,1994,1(01):17-36.

[5]魏厚凯,吴利学.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J].中国工业经济,2002(11):72-80.

[6]穆荣平.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科研管理,2003(06):60—65.

[7]秦臻,倪艳.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J].世界经济研究,2006(06):39—74.

[8]皮成功,江可申.中国航空工业国际竞争力评价[J].经济问题探索,2007(10):47—52.

[9]余建英.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10]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中国民用航空工业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1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9

一、1978年以来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发展及其特征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经济快速发展, 经过“五五”至“十一五”的七个五年计划的不同时期, 发展状况如表1。

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10》及2010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一) 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发展状况

1.“五五”后期 (1978—1980年) 。

这一时期山西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分别增加了120 413万元、62 952万元。但是由于这之前的学大寨运动, 地方政府追求形式, 浪费了许多农村劳动力, 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 此时的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缓慢, 在1980年甚至出现负增长情况。

2.“六五”时期 (1981—1985年) 。

“六五”时期, 山西省坚决贯彻党的十二大提出的要“把全部经济工作转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要求。5年累计, 山西省第二产业生产总值4 404 266万元, 是“五五”时期 (2 486 207万元) 的1.77倍。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在中国大地吹响, 农村实行农田责任制, 土地分产到户, 山西省的农业生产总值有了稳定增长。第三产业处于缓慢增长的态势, 到1984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 产业结构由“二、一、三”转变为“二、三、一”。

3.“七五”时期 (1986—1990年) 。

“七五”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 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转换和碰撞时期。山西省政府设定的目标是:20世纪末, 使全省人民尽快富裕起来, 达到小康水平。“七五”期间, 山西省固定资产投资出现一个重大转变, 技术改造投资规模超过了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对煤炭加工和转化, 山西省政府从税收、信贷等方面给予优惠, 5年内, 第二产业生产总值增加了818251万元。第一、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429 060万元、694311万元, 较1986年均实现了翻番。

4.“八五”时期 (1991—1995年) 。

“八五”时期, 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平稳、健康、快速的增长格局。这一时期, 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45.3%, 第二产业总产值增长了109.3%。第三产业的比重持续上升, “二、三、一”的产业格局得到巩固。

5.“九五”时期 (1996—2000年) 。

“九五”时期, 山西省发展战略为“搞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山西省先后重点扶持和建成了太钢六轧10万吨冷轧硅钢技改工程、山西焦化厂45万吨炼焦工程等一大批技术改造工程。这一时期, 山西第二产业产值稳步增长, 第一产业产值处于波动下降的态势,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6.“十五”时期 (2001—2005年) 。

“十五”时期, 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十五期间的五年, 成为建国以来山西发展最快时期, 全省各方面在全国的排位出现了全面上升的大好形势。山西省三次产业结构在十五时期呈现第一产业不断下降, 第二产业连续上升, 第三产业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的渐变趋势。

7.“十一五”时期 (2006—2010年) 。

这一时期, 国际金融危机对山西省主导产业造成较大冲击。2006年、2007年,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但到2009年, 煤炭、焦炭、钢铁、有色金属等能源原材料产量、价格出现较大幅度的回落, 导致第二产业比重下降。到2010年, 由于山西省长期过度依赖煤炭、原材料等产业, 服务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基础比较薄弱, 加之复杂的市场因素对山西省第三产业、高新技术、节能降耗、物价控制等领域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 导致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直接制约山西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 七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发展演变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 全省经济协调快速增长, 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多年来, 山西省经济发展始终以发展第二产业为主, 二产比例明显高于一产和三产。1978年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1:2.9:1, 一产三产比重接近相等。见图1。

接下来的几年, 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直到1984年, 三产比重超过一产, 其比例为24.3:23.4。以后各年, 三产比重逐年升高, 1999年其比重超过了40%, 一、二产比重连续下降;2001年, 三产比重达到最大值, 为44.5%, 逼近第二产业比重。2001, 年后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并且份额也占据领先地位;2003年, 二产比重超过了50%;2010年, 三次产业构成比重为6.0:56.9:37.1, 总体来说第二产业发展趋势良好, 第三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二、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及其问题分析

从上述可以了解到, 山西三大产业发展很快, 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这里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 运用比较分析方法, 分析衡量山西省产业结构水平, 了解山西产业结构变化情况, 深入认识存在的问题。

(一) 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

配第-克拉克定理表明:对于处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来说,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 经济进一步发展, 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见表2。

表1表明:改革开放30年以来,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基本呈持续下降趋势。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则是先降后升, 以2001年为转折点;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1978年至2001年逐年扩大, 2002年后产值比重则呈现下降趋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是因为改革开放初期山西省能源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 随着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 带动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 第三产业也在发展, 但其比重变化幅度不大。

在三次产业就业构成方面, 第一产业逐年大幅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整体上在上升。但第二产业上升幅度较平缓, 1978—2008这30年里仅上升了6.8个百分点, 并且在2000—2003年有小幅减少。第三产业就业结构比例增长幅度较显著, 1978—2008年上升了18.4个百分点, 其中在2004年有小的波动。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 山西省经济是以能源型产业为主导, 二产产业链加工不够深入, 所以与其相关的三产发展力度也不够。

结合三次产业比重和就业结构比例数据能够得出:改革开放以来,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了14.7个百分点, 2008年一产比例竟然低于5%, 但其劳动力构成在2010年仍占据38%。第二产业平缓发展, 30年来在产业构成中占据“半壁江山”, 但其劳动力构成却差强人意, 与其产值比重不甚协调。由此可见, 第一产业劳动力滞留情况明显。

总的来说,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发展状况大致相似, 但在劳动力构成方面有明显差异。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省三次产业劳动力结构调整为“一三二”格局, 与配第-克拉克定理中的“二三一”就业结构严重不符。

(二)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通过结合配第-克拉克定理分析, 可以发现在山西省产业发展中, 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体现在结构性矛盾和自身矛盾。问题的出现也不是偶然的, 有许多原因。

1. 第一、第二产业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省第二产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迫使以农业为主的第一产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降至2010年的6.0%, 但山西的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却未同步下降, 2010年仍占全省就业人数的37.9%。第一产业剩余劳动力滞留并且不能合理转移, 这种情况制约了二产和三产的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

资料来源: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10》及2010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1) 乡镇企业工业化程度低, 导致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滞留。近年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虽然我国大力推进乡镇企业工业化和技术创新现代化, 但山西省大部分乡镇企业因技术含量低而惨遭淘汰, 乡镇企业发展十分艰辛, 用于创新方面的投资成本微薄, 第一产业劳动力滞留并且收入增长受限, 形成了恶性循环。 (2) 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我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众多, 那里落后的经济条件制约了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学生上学率极低, 科技创新能力有限。农村经济发展没有人才的支持, 不能产生质的飞跃。

2.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

在应用库兹涅茨定理研究发现, 第三产业在1978—1990年期间比重有较大增长, 从20.8%上升至32.2%。之后比重总体趋势在上升, 但增幅不大, 且伴有上下波动。根据恩格尔定律, 一个国家越穷, 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 (或平均支出中) 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 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 购买食物的支出则会下降。但山西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 服务产品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局面。山西省就业结构“一三二”的格局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并没有完全释放, 有待进一步挖掘。

第三产业发展不充分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当然, 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但影响一个地区产业结构最主要的因素依然是经济发展水平。 (2) 思想观念、体制因素束缚着第三产业的发展。思维影响着人们的行动, 固执守旧、墨守成规的思想观念影响了山西人民改革的步伐, 制约了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第二产业有待优化升级。

山西省主导型产业是能源企业, 其产业链加工是否深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第三产业的发展。与能源工业相关的深加工和附属产业培育、发展力度不够, 所以致使第三产业没有发挥相应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上述研究表明, 对国民收入总量特别是对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所以第二产业的优化升级对山西省经济增长将会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建国以来, 山西省经历了以第一产业为主导的贫穷落后的发展时期。从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 山西省凭借独特的资源优势, 工业开始逐步发展并建设成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 在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 多年来也形成了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的发展变化, 单一产业结构缺陷日益突出。首先, 能源产业呈现低效益、高投入、低产出的特性, 市场适应能力脆弱, 效益低下;其次, 轻工业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山西省产业结构优化及发展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认为, 应针对第一、第二产业之间与二、三产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积极采取对策,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推动山西省经济稳步谐调发展。

(一) 努力加大第一产业科技水平, 促进劳动力转移

加快农业技术创新, 集中培育对农民增收有显著带动作用的农业潜力优势产品, 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优化品种结构, 提高其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突破农业经济“小而全”的趋同结构, 实施规模生产经营, 逐步建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大力扶持“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等。面向市场, 因地制宜, 延伸农业生产领域, 大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延伸产业链条, 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 提高农业效益, 保证农业经济结构良性循环。加大乡镇企业发展, 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传统耕作中投入到工业化建设。

资料来源:根据《山西统计年鉴2010》及2010年山西省统计公报资料整理

(二)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促进第二产业发展

由于一些地方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片面依靠能源拉动经济增长, 使产业结构十分单一, 问题日渐突出。在综合山西省的实际条件的前提下, 我们应促进其传统能源产业的优化升级适度限制采掘业, 保证资源整合、有序开发, 选择市场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产业链附加值高的产品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切入点;转换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 淘汰过时工艺, 提高产业集中度, 提高经济效益。

(三) 努力提高第三产业水平

发展旅游业等新兴产业, 使其成为山西省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建设旅游产业强省, 寻求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在开发过程中, 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注意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特有的风土人情, 建立一条符合自己的旅游网络, 吸引更多的观光者, 形成更大的物流和资金流, 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完善法律法规, 促进各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外资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给民营经济提供一个顺畅的投资渠道。提高内在服务质量, 尽快扭转山西省经济外向程度低、产业结构单一的局面。通过对下岗职工和农民工进行技能再教育, 提高就业人口比重和人民收入水平。大力发展与能源相关的会展业等第三产业, 使山西省第三产业实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薄生荣.山西省“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EB/OL].http://www.counsellor.gov.cn/Item/6421.aspx, 2010-01-12.

[2]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3]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山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山西:山西省统计局, 2011.

[4]山西省人民政府.山西经济年鉴[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5.

[5]山西省统计局.山西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均衡性分析[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71227_402455294.htm, 2007-12-28.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加快山西省太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法和途径研究[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041228/143051801t.shtml, 2004-12-28.

[7]山西省统计局.山西三次产业演进与中部及发达省区比较分析[EB/OL].http://www.stats.gov.cn/tjfx/dfxx/t20071206_402450166.htm, 2007-12-07.

[8]何兆凯.山西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发展趋势分析[D].太原:中北大学, 2007.

山西省产业结构的评价 篇10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城市旅游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产业竞争力的概念研究、相关因素研究和评价研究方面。国内对旅游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出现,杨森林等人首次提出这一概念。万绪才[2]等认为旅游指标体系是由旅游资源与产品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构成的。陈志刚[3]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比较江苏省9个城市的综合旅游竞争力。周长春[4]等对肇庆市进行实证分析,提出影响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素为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的竞争力评价分析模型。甘雨萌和保继刚[5]认为旅游竞争力的指标应该包括城市旅游经济现状、城市旅游功能地位、城市旅游发展趋势、城市生活质量。

结合山西省的实际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此次研究确定山西省的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一级指标,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试做比较研究,明确各市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旨在结合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研究得到的结论,提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相应策略。

二、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1、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选取

对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定量分析,要求在选取指标数据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行性原则。具体选取能够代表城市的有现实意义的指标数据来进行量化分析,使建立的模型更具说服力。本文根据众多学者专家的研究方法和所选取的评价指标,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和数据可获得性,将山西省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确定为四个一级指标,18个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见表1)。

2、数据来源

主要数据来源于《山西省旅游统计年鉴》[6]和山西省旅游统计官方网站。无法直接获得的数据量化过程如下:

旅游资源品位度是指旅游资源的品质支持力,即高品位旅游资源的拥有量。其品位度量化具体见表2,由此可以得出各市的资源品位度总得分;1旅游垄断度是指城市是否有旅游资源垄断性,量化过程为:

表1 城市旅游评价指标体系

式中:x1、x2、x3与x4分别为4A级、3A级、A级及5A级景点数(若城市有5A级景点则x4取1,否则x4取0);旅游丰度遇重复只计算1个,如既是历史名城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则只记1次。

表2 旅游资源品位度量化表2

三、评价过程与结果

1、数据量化处理

利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7.0对表2.1中的18个原始变量做标准化处理。然后按照累计贡献率≧85%的规则提取3个主成分,记为F1、F2和F3,再利用方差最大法对提取得到的3个主成分进行正交旋转,结果见表3。

表3 主成分结果分布

2、公因子命名及分析

由旋转后的载荷矩阵(表3)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主成分数值相当大,表现在从业人数、移动电话用户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邮政业务总量、出租车数量、进出口总额、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覆盖面积、平均每人生活用水量等方面,可以解释为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较好。第二主成分在二级以上空气质量天数等问题上很大,可以解释为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和城市空气质量。第三主成分在每万人拥有绿地面积、国内旅游接待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人均GDP进出口总额上有较大的载荷,可以解释为城市经济指标状况。

3、山西省各市综合得分及排名

通过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原始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可以简化指标变量的解释,使主成分更具有实际意义。旋转后获得新的因子载荷矩阵即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具体结果见表4。

表4中的C1—C18分别表示各个地级市的18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由此可知F1、F2、F3的模型系数,再以回归方法算出主成分得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F=(56.02×F1+22.005×F2+7.92×F3)÷85.944。由评价模型计算山西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结果如表5。

四、山西省各市城市旅游竞争力分析及提升对策

1、结果分析

山西省城市旅游竞争力体现为:以太原一市主导,少数居中,多数落后的现状。同时,太原、大同、运城三个城市得分为大于0。其他的城市均小于0,其中晋中和忻州略小于0,临汾、吕梁、晋城、长治得分为-2到-3分,而朔州和阳泉小于0的程度较大。具体归类为太原为第一类强旅游竞争力城市,运城和大同为第二类较强竞争力旅游城市,晋中和忻州为第三类较弱竞争力旅游城市,其他城市为第四类弱竞争力旅游城市。

太原市综合排名第一,得分18.026,远大于全省各市的水平,具有强旅游竞争力。第一主成分上得分28.5626,可见太原市的旅游经营业绩表现优异、旅游信息网络通达度高、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完善。第二主成分得分-2.32657,比起其他市要落后很多。可见太原市在旅游资源的禀赋上有所欠缺,没有极具竞争力的旅游景点,没有具有国际性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同时太原市的空气质量也有待提高。大同和运城综合得分排名分别是二、三名,具有较强旅游竞争力。二者在第一主成分得分上有较大差异,大同得分较高,大同和运城总体上的旅游经营业绩表现良好、旅游信息网络通达度较高。两个城市的旅游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第二主成分得分相当,二者的旅游资源禀赋较高,运城拥有全国关帝庙的祖庙———解州关帝庙。大同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群。第三主成分大同得分为负数,运城相对得分较高。可见大同的城市经济指标略低于运城,在人均GDP、旅游收入和对外贸易额上相对较小。

表4 旋转后各主成分载荷表

表5 山西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晋中和忻州为第三类较弱竞争力城市,在第二主成分得分上位列全省一、二位,在旅游资源禀赋上具有绝对优势,晋中的平遥古城和忻州的五台山风景区都是国家5A级景区。但是第一主成分得分都小于0,说明二者在旅游经营业绩表现上不足,旅游信息网络系统尚未完善,城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急需加大。晋中市在第三主成分得分上高于忻州,其在对外经济交往和旅游收入要略高于忻州。此二者的综合得分处于全省中等水平。长治、晋城、吕梁、临汾、阳泉和朔州几个城市的综合得分较低,与另外几个城市的差距较大,为弱旅游竞争力城市。各主成分得分中除了临汾的第一主成分得分、吕梁的第二、第三主成分和晋城的第三主成分得分为正数外其他得分均为负数,排名靠后。可见不论在旅游业的经营业绩、网络信息支持力、城市环境支持力上还是在旅游资源吸引力上,这几个城市都应该力争上游。应该努力提高环境质量,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旅游经营业绩。

2、山西省城市旅游竞争力提升对策

从分析数据可知,旅游竞争力较强的城市分别为太原、大同和运城。大同位于晋北部,太原位于晋中部,运城位于晋西南部。以此三个竞争力较强城市为依托,形成资源优势互补的空间发展格局。利用各地的文化优势,充分发挥文化内涵。例如:以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为主题的云冈石窟———五台山———恒山旅游区;以晋中晋商文化为主题的太原———平遥古城———乔家大院旅游区;以围棋文化为主题的王莽岭风景区;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太行山旅游区等等。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要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和历史性。[7]

山西省的优秀旅游景区大多处于欠发达地区,旅游设施落后、服务接待能力较差,严重影响游客在旅游期间的消费额和满意度。要提升山西省各地级市的旅游竞争力,离不开旅游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相对于旅游业发达省份,山西省的内外部交通状况、旅游酒店、娱乐场所、环卫设施等都要落后。要使山西旅游更好地发展,必须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优化主要城市和旅游景点的交通衔接。另外,还需注重城市绿化建设,增加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和监察,健全环保机制;加大宣传,增强市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

五、结语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进行城市旅游竞争力的评价分析。在构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评价指标、获取指标原始数值时,采取的数据大部分来源于相关统计年鉴和官方网站。利用SPSS17.0对三个系统的18个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山西省11个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综合排名。太原市城市旅游竞争力最强;大同和运城综合得分分别为二、三名;晋中和忻州,虽然旅游资源禀赋较高,但由于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通达度较差,位列四、五名,竞争力相对较弱;其他几个城市综合得分靠后,竞争力弱。因此,结合山西省的旅游发展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建卫.济南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江苏省各地市实例分析[J].经济地理,2001,03:355-358.

[3]陈志刚.基于旅游竞争力的旅游城市空间竞争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

[4]周长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开发,2005,(02):78-83.

[5]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J].现代城市研究,2003,(04):22-25.

[6]山西省统计局.山西省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上一篇:中国古代质量管理下一篇:融资租赁的几种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