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2024-05-22

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精选4篇)

篇1: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民心工程 做实做好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

新农合是涉及千家万户,维系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我县自2007年开展新农合工作以来,紧紧围绕“减轻农民医疗经济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这个中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新农合政策精神,扎实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现依据我调研的情况形成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参保和补偿情况。2007年农业人口参保87747人,参合率90.3%,补偿费用293.61万元,受益10846人次;2008年农业人口参保88755人,参合率91.3%,补偿费用635.80万元,受益14551人次;2009年农业人口参保91511人,参合率94.15%,截止10月底补偿费用681.35万元,受益15341人次。

2、相关措施。做到了“四个到位”:一是领导到位。县、乡二级都成立了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为全县新农合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二是认识到位。通过广泛宣传,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于提高农民抵御大病风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意义重大;三是责任到位。全县所有乡镇及相关部门都将新农合工作纳入了 1

年度目标考核的范围,形成了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部门具体抓,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四是部署到位。每年及时召开县、乡、村三级新农合工作大会,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责任目标书,落实任务,明确目标,从各个环节都进行具体详细地安排,年终还要进行考核。

3、工作成效。新农合制度的实施缓解了农民经济压力,有效地遏制了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现象,促进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了全县农民的健康水平,同时了提升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比如高湖镇范仁义,去年看病共花费不到2万元,新农合补偿达9600余元,从而大大减轻了他的家庭经济负担,现在他逢人就夸新农合政策好。

二、存在的问题

1、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部分群众自我防患和互助共济意识不强,他们认为合作医疗保障水平低,参加的意义不大,或认为全家人身体都好,交了钱也不会花在自己身上,只是白作贡献,因此不愿参加。

2、部分补偿规定不切实际。一是在县外非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使用新农合目录外药品较多,医疗机构亦难以监管,农民患者得到的补偿有限;二是县外非定点医院补偿标准过低。特别是对外出务工农民在当地住院治疗时,其住院补偿费用先扣除20%,剩余部分按标准补偿。本来县外非定点医院补偿比例就低,只有30%,又先扣除20%,扣除

起付线800元等后,补偿很少,群众难以理解和接受。

3、补偿范围较窄。目前我县列入大病补偿的病只有六种。一些像肝炎、糖尿病之类的“富贵病”未列入大病补偿范围,而这些“富贵病”虽然不要常年住院,但却要常年吃药,开支很大。还有蛇伤,定点医疗机构不能治疗,而蛇伤诊所的治疗费又不在补偿范围。

4、县外非定点医院治疗费用补偿不能一次到位。县外非定点医院治疗费用都需拿资料到各户口所在地农医所审核,而乡镇农医所又没有专业人士审核,只有通过县农医中心审核后再到乡镇农医所领取补偿金。这样要拿到这些补偿金至少要走两趟,如果碰到相关资料不齐甚至要跑更多,从而延长了补偿时间。

三、相关的对策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转变群众参保观念。加强宣传,是推行新农合工作的首要环节,只要让广大农民把有关政策真正弄懂了,他们才会积极参与支持,因此在今后工作中应做好七项宣传:一是上门面对面宣传;二是通过学生向家长宣传;三是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四是各级干部讲解宣传;五是用已报销的典型事例现身说法宣传;六是通过电视广播专题栏目和采访报道宣传;七是利用宣传车走村入户宣传。利用这七种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广泛深入地对广大农民群众进行反复的宣传动员工作,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

知。通过广泛宣传,着力解决四个突出问题:一是“怕上当”和不信任的问题;二是解决部分群众认识不够,积极性不高的问题;三是解决群众防病意识差的问题;四是解决个别群众等待观望,拒绝参加的问题,从而使农民转变观念,变“要我保”为“我要保”,达到100%的群众主动参合的局面。

2、加强研究,完善制度。在实施新农合制度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上级的新政策、新规定,搜集各种新情况、新信息,及时掌握和分析农民群众的疑虑,采纳合理的要求和意见,不断地深入总结经验,完善相关制度。(1)及时调整补偿标准和大病补偿范围。以“以收定支,量入为出,逐步调整,保障适度”为基本原则,及时调整补偿标准。逐步将肝炎、糖尿病等列入大病补偿范围,并妥善解决好蛇伤治疗补偿问题。(2)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虽然现在每个农医所都配备了电脑、打印机,但新农合管理大多数还是手工操作,特别是审核都是农医所人员将资料由人工送到县农医中心去审核,导致报支时间长,工作效率低。因此,加大投入建立计算机管理系统势在必行,这样县外补偿的便可通过各农医所进行网上直报,在线审核,及时结报,及时监控。

3、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要把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作为推动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一环来抓。一方面,把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同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结合起来。以

病人为中心,积极转变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做到小病不出村,常见多发病不出乡镇,重病不出县,为广大参合农民提供便民、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另一方面,加大对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进一步完善落实各项治疗规范和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医疗费用,真正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真正让参合农民得到实惠,体现出新农合的优越性。

4、大力推进县外医疗机构直报工作。为了进一步方便参合农民县外就诊,要大力推进县外医疗机构直报工作,实现“在哪里住院,在哪里报销,出院当天即时报销。”目前,我县通过多次协商在县外开展了直补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已有20所,但应进一步加大复盖范围,方便参合农民补偿,以减轻参合农民的“垫资”压力。

5、积极创新补偿机制,努力提高结报效能。在确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使用“一卡通”支付补偿金,这样可以缩短补偿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最大程度方便参合农民。

篇2: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关于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调查报告

工交、财贸工作组

城市作为经济社会生活的重要载体,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地方发展环境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与城市品位。县委、县政府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全力把靖安打造成“中国生态明珠”,营造“人居佳地、和谐福地”,这也对县城城市建设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

为全面了解我县城市管理状况,找寻不足和有效解决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我县城市管理水平,近期,县政协工交和财贸工作组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如何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加快美好城市建设步伐”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调研,并专程赴武宁县、奉新县进行考察学习,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城市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我县城市建设管理的总体状况较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市建设管理总体水平得到提高,初步建立了正常运转的城市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在:一是投入不断加大,与2005年

城区集贸市场网点少、专业市场布局不尽合理,难以满足市民的需要,且增加了管理难度。

马路市场沿街叫卖,流动摊、店外摊、占道修车、洗车等现象屡禁难绝。如我县新大桥头、南门口等地方,占道经营严重影响人车通行。夜宵餐饮店出户经营,人行道上油污遍地;街区成加工厂,居民区开KTV厅,早晨双溪中学喇叭训话声音太大,噪声扰民,影响民生;垃圾中转站、公厕、垃圾箱等设施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

3、城市交通设施不完善、停车比较混乱。交通标识标线不够或不明显,主要交通路口没有交通指示红绿灯,造成交通通行混乱,经常出事故。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县私家车大量涌现,导致城区大街小巷、门面旁、人行道几乎处处都是“停车场”,非机动车的停放更是随心所欲,也给交通安全、城市管理带来了极大隐患。

4、城市公物管理工作难度大。

城区垃圾箱、东门广场石雕、沿街行道树及绿地等公物人为破坏情况时有发生,如沿街桂花树在金桂飘香的季节常遭人“辣手摧花”,公共绿地也不时被休闲的人们“火烧赤壁”,广场石狮往往惨遭“断头之痛”。

5、市政建设与管理亟待加强。

补补凑合用。

7、整体联动工作机制缺乏合力。

虽然政府明确城市管理工作由县城管局牵头,但城管局也只是政府职能部门之一,较难协调城市管理中涉及到的卫生、工商、质监、公安、环保、交通等其他政府部门,存在城市管理资源多但缺乏有效合力,运转不够畅通,推诿扯皮的现象,造成谁都能管,但谁都管不好,甚至谁都不管。

三、推进城市长效管理的意见及建议

加强和改进城市管理,必须研究新思路、建立新体制,采取新措施,力争实现从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突击管理向长效管理、传统管理向现代管理的转变。

1、理顺城管运行长效体制。

一是县里设立城市管理热线,全天候收集市民意见和建议,作为城管工作决策的参考,并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采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城市管理高位协调机制,研究城市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沟通部门间配合,真正形成管理合力,提高管理效率。

二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政策制订、组织协调、执法监督上来,通过完善考核办法、改进考核方式、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优罚劣等举措,充分调动各机关、企事业单位、一是整合资源,拓宽宣传教育网络。要充分发挥领导的协调作用,结合部门、社区的宣传教育职能,最大限度调动各部门、社区运用广播电视、墙报传单等手段宣传的积极性,形成部门参与、上下联动的宣传教育管理网络。县电视台要设专栏,联合城管部门坚持每天播出城管节目。

二是明确目标,针对进城新市民、外地务工者等重点对象, 多层次、多形式开展宣传。如散发“温馨提示卡”、“告新市民书”等,营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浓厚氛围,引导市民改变旧有的不良习惯。

三是组织策划形式新颖的群众宣传主题,丰富宣传手段,引导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公益活动,进一步提高市民对城市管理的认同度和参与度。

四是在中小学校开展文明意识教育,从小培育良好的习惯。

4、建立城市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

一是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乱写乱画、乱贴乱挂、乱摆摊点占道经营的问题。采取必要的处罚措施,加强集贸市场和停车场建设管理,引导沿街摊点“进厅入市”,严禁占用城市道路作为集贸市场及摆摊设点,恢复城市道路功能。

二是改进城市保洁管理方式,运用市场手段,积极探索卫生保洁的新模式,综合考虑利责关系,尽快配齐僻街小

人管理,事事有人负责。

二是按照建设部关于执法人员数量占城市人口比例的要求,增加城管大队事业编制,招聘素质较高人员,考取执法资格。并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专业培训,建立城管人员执勤前每天半小时课训制,采取网格化管理,分区块负责,强化城管队员责任。

三是要实行人性化执法,坚持管理为主,执法为辅,注重罚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执法更加人性化。如新大桥头乱摆摊问题,城管人员可提前到达管理区,在农户放下菜担前进行劝阻疏导。

四是提高执法效能,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执法工作,完善群众投诉处理机制。

7、建立县镇社区三级管理长效机制。

一是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部门、城镇和社区在城市管理中承担的基础性作用,明确其城市管理中的卫生管理、文明单位一票否决等必要的城市管理事权,真正落实沿街门前三包管理措施。

篇3: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工交工作组

一、园区发展概况

我县工业园区距省会南昌80公里,距开放口岸九江市165公里,距昌九高速、京九铁路50公里,距昌北机场60公里,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园区于2002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年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保留并晋升为省级工业园区,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位于香田乡)于今年3月份启动征地开发。从近几年工业园的发展来看,园区的开发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招商形势喜人,入园企业逐步投产并产生效益,年工业产值及税收稳步提高,为我县的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县,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了贡献。

(一)土地开发规模及进度。

经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工业园已具备一定规模。园区(雷公尖区)规划用地总面积为1.73平方公里,扣除绿地,公用设施等之外,实际可利用面积1.5平方公里,现今已开发土地1.5平方公里,占实际可利用面积的100%;已建成厂房的土地面积0.7平方公里,占可建厂房面积的70%。今年启动

-1- 的工业园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总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其中近期规划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3.2平方公里 ,已征用土地1.8平方公里。

(二)资金投入情况。

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供电、供水、电信等投入。园区目前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总额0.79亿元(其中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征地等费用0.19亿元),雷公尖园区单位面积投入资金已达0.35亿元/平方公里。

(三)招商引资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我县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项目入园愿望强烈,工业园区内土地供应紧张,甚至出现项目等土地的现象。园区目前共入园项目36个,投资总额达13.4亿,已引进项目平均投资额0.37亿元/个,平均引资强度为7.75亿元/平方公里。项目主要分布在有色金属加工、机械制造、出口木竹精深加工等行业,仅机械制造行业就有5家企业,占入园项目的14 %;外资企业2家,占入园项目的0.06 %;特别是去年引进的江西天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达5亿元,占入园项目的37%。引进项目中,已投产企业32家,占引进项目的89%;在建项目4个,占引进项目的11%。

-2-(四)产出状况。

几年来,园区工业产值和税收逐年上升,逐步成为推动我县经济稳步发展的主要力量。2006年,园区的工业总产值12.2 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3%;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76亿元,占全县的32%;上交税收5878.7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57%;出口创汇1.5亿美元。已投产的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13家, 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1.6亿元,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95%,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79%,安排就业6622人。

二、园区发展中存在的若干制约因素

我县工业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势头强劲,但为了今后又好又快的发展,也要规避和解决前期工业园区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部分入园项目的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 1,项目单体规模小。入园企业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年产值500万元以上)有13家,仅占入园数的36%,年产值上千万的只有9家,占25%,年产值上亿元的只有两家,占6%。

2,有些入园企业科技含量不高。入园企业中,传统加工

-3- 企业多,含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企业少,甚至还有部分为初加工企业,只在靖安生产半成品,成品在外地生产和销售,造成 企业税收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不大,企业税赋贡献率较低。今年1-10月份工业园区企业上缴税收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的有8家,占入园企业数的22.2%,8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653万元,上交税收为32.1万元,企业税收所占工业产值的比重为1.21%,其中企业税收5万元(含5万元)以下的有6家,占入园企业的17%,还有一家只上缴税收1万元。

3,部分企业存在“圈地”现象,浪费土地资源。早期园区开发为吸纳项目只追求量的增加并且没有对厂区建筑容积率进行强制性要求,造成有少数企业“圈”而不建和“圈”而少建的。06年底,工业园区建筑面积只有28万平方米,平均容积率为0.4,土地利用率为70%, 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较低,影响园区发展空间。

(二)园区环保措施没到位,污染治理设施较落后。园区部分企业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和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工业园区的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通过专家评审,但入园企业环评率很低,只有3家按规定环评并审批。生产工艺及设备较落后,生产模式粗放,污染治理设施严重

-4- 滞后,很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存在较大的环境安全隐患。据调查监测,园区内18家调查企业中13家污染物排放超标,园区总排污口11项指标中有7项超标,其水质为V类以下水。

同时,园区有部分企业属高能耗企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不够,这与国家正在实施的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政策相矛盾,也将影响我县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工业强县”战略目标的实施。

(三)园区内外基础设施和市政配套不完善。1,道路方面:园区主干道为全长2000米,宽34米的水泥路,道旁设有绿化带,但绿化带的管理较为粗放,没有起到美化作用,且尚有一部分绿化带和人行道工程未完工,道路两旁路灯也较为昏暗,影响了夜间行路安全。靖安大桥至园区入口处计1.5公里的道路路面狭窄,路况较差,有一段路且未安装路灯。

2,供水方面: 自01年以来,县自来水公司投入281万元铺设自来水管网6.2公里和加压泵一座,供水还算正常,但供水压力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用水。与此同时又存在企业用水量少,有些企业使用自备水源,形成了自来水公司

-5- 亏本经营的现状,从而影响了自来水公司增加设备投入的积极性。

3,企业内绿化:企业厂区绿化是提升企业文化品位,凝聚企业合力,树立企业形象的有效载体,是降低噪音,净化空气的有效途径。目前,园区内大部分企业只是进行了简单绿化,甚至空地上有杂草丛生现象,没有进行有效管理。

(四)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功能不强,投融资能力差。园区在开园之初由于种种原因,定位不很明确,很难充分考虑行业取向、产业链、上下游结合等因素,因此园区集聚效应不明显,发展特色不鲜明,迄今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品牌,已投产的企业中也没有一家具有强大聚集能力的企业,园区特色不突出,聚集效应和品牌效应不明显。同时,由于园区内上下游产业配套不完善,产业链条短,许多企业反映其原材料要到外县甚至外省购买,增加企业生产和销售成本。例如我县节能灯管几家企业每年所需约1000吨玻璃管全从外省购进,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再加上园区规模小,开发成本高等因素,使园区的竞争力、吸引力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弱。

同时,资金不足是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是园区目前面

-6- 临的最大问题。园区的基础设施投入过份依赖于政府投入,造成投入不足,工业园区入口甚至没有标志性建筑。入园企业没有一家上市公司,企业发展主要还是依靠自我积累和银行贷款等传统的融资手段。

(五)内部管理问题。

1,工业分析工作不足。工业部门职能有所弱化,工业部门各自为阵, 缺乏统一协调机制,尤其是工业园区管委会职能不很明确,工作人员较紧张。因此,导致统计数据不足,全面分析缺乏,信息传递不快不全,整体服务乏力。

2,项目入园的评估体系不健全。县入园项目审批专业性、技术性评估力量不够,对入园项目入园条件和硬指标需进一步完善、充实,增强可操作性,目前绝大部分入园项目的筛选工作仅凭工作人员的经验,容易导致入园项目质量不高。

三、有关建议

发展工业是区域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提,是我县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要举措,是实现“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林果富民”战略的必由之路。在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下,为把我县工业园区打造成生态园区、特色园区、经济发展主动力园区,从目前雷公尖园区

-7- 的发展状况来看,并结合靖安县实际,主要对工业园香田新区(硬质合金产业基地)我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我县工业园建设。

加强园区工业发展领导,县主要领导挂点重点企业,园区管委会主要领导升格为副县级,并建立合理的工业工作联系会制度,充分调动经贸、二轻、工业园、外经贸委和工业相关的部门对工业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各部门的优势,形成合力,对园区内外企业调查研究,全面、及时、准确掌握全县工业发展、行业发展等状况,了解国内外产业政策及外地工业发展动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扶持园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工业园新区建设要科学规划。县工业园区发展规划要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一致”。各部门要根据规划总体要求,按照产业分类集中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地做好区域规划和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促进工业园区合理布局。

同时,建立工业用地滚动储备制度,确保不低于30%建设用地用于工业集中区,并采取措施, 继续加大对部分企业

-8- 土地使用不合要求的清理整顿力度,提高厂区土地容积率、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率,最终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提高的目的。据统计,今年以来,园区清理出土地2宗,共47亩,已嫁接了2宗计47亩,完成企业内部新增建设面积23000平方米。

(二)找准优势,突出重点,加大园区招商引资力度。提高园区引资项目的准入门槛,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产业同构。要从过去的招商引资切实转变为招商选资、招商选项,依据我县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按照“适度集中、形成规模、体现特色”的要求,瞄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出口加工型企业,瞄准国家乃至世界知名企业,有针对性地引进项目,把工业园区建成各具特色、功能完备、有机链接的特色园区,绿色园区。

要加强围绕产业集群发展招商,尽快壮大产业规模,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创汇产业和高附加值产品。

新区建设中,紧紧抓住一些大项目和外资项目不放松,特别是天合公司、南特公司和合力公司为主的项目,以质取胜,以优势项目为基础,动员全县各相关部门围绕钨制品、硬质合金工具、节能灯相关产业项目收集招商信息,主动出击,招商引商,形成硬质合金产业、铸造产业和节能灯产业

-9- 集聚。着力引进生产型出口企业,扩大出口企业队伍,提高产品竞争力,以外资带动外贸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

实行招商、安商和富商并重,对县委确定的重点外资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快速反应机制,全程跟踪服务。政府考核各部门招商工作要对产业招商和非产业招商区别评分,还要加大对招商引资项目的效益考核,不能每年增加项目而不增加产值和税收。要努力把一些税收贡献大的项目优先引进来。

(三)扶强做大,充分挖掘,利用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

我县要坚持在产业发展上做强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集群的新思路,出台针对性政策,强势支持,鼓励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以我县独特的天然优势唱响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扶强做大以南特为龙头的工程磨损配件生产基地建设、以江西天合公司为龙头的“中国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园”建设(目前硬质合金产品主要是以碳化钨为骨料、以钴为粘结剂),吸纳相关企业“扎堆”开发经营,特别是要花大力气打造硬质合金工具产业链。并充分发挥硬质合金产品的性能与品牌优势, 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抢占市场,叫响中国靖安硬质合金工具生产基地品牌。

-10- 不断提升园区主导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担任顾问,或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项目,培养、造就优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队伍,提高研发水平;整合相关项目资金,加大园区企业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员工素质。始终不渝培育龙头,实现由低档向高档、小品牌到大品牌、小企业到大企业和小产业到大产业的转变。

(四)拓宽渠道,完善体系,探索金融支持工业园区建设新路。

1,按市场化运作方式,逐步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投融资平台,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贷款,以外商等同待遇吸收社会资金进入园区。还可成立具有资本营运功能的园区开发建设股份公司,负责园区的土地开发与经营、招商引资、物业管理、项目管理、咨询服务等事宜。同时,可以通过引入国内外有实力的开发公司进行开发和建设,通过企业包片开发,自我招商,并完成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2,集中资金重点推进,分步实现园区的全面开发。在现有开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建议把开发重点投向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理由有三:一是工业园雷公尖区开发建设已基本没

-11- 有了发展空间;二是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招商引资情况良好,江西天合有限公司具有较强的龙头带动功能;三是硬质合金工具产业基地发展空间较大、前期土地平整和基础设施所需资金量大、资金压力较大,必须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此外,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要从工业园开发实际和财力出发,确定适当的施工标准和造价,避免投入过大、效益低。

3,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建立工业园区建设专项资金。随着园区的发展状大,逐步提高企业新增税收园区地方留成比例,园区建设的专项资金要专款专用,发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

(五)统筹安排,严格措施,切实做好园区环保工作。建立健全园区环保工作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做好园区环保工作,使我县蓝天仍在,绿水常流,确保园区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有机统一,是我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认真贯彻执行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环保、外经贸委、工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对入园企业严格把关,严禁国家及省已列入“淘汰类”、“禁止类”的项目生产、入园,控制“限制类”项目入园,重点引进“鼓励类”项目入园,-12- 对已入园的部分企业,政府要责令其淘汰或限期改造不符合环保政策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要从收缴的排污费中安排一定经费用于园区改造或新建环保设施。

工业项目在规划设计、建设施工以及运营过程中应按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的”三同时”制度。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技术改造,节能降耗,综合利用,实行污染物全过程控制。对园区内废气型污染、地表水环境污染、噪声、固体废物等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予以防治或处理。

尤其园区内污水废水必须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自然降水等要分管道排放,在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前,对于工业废水企业要自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一级标准,方能排放;生活污水应经化粪池及隔油池预处理后进入一体化处理设施进行二级生化处理达标后排放,以保证潦河靖安与奉新交接断面的水质考核各项指标合格。

(六)强化服务,落实措施,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

一是加快完善雷公尖园区配套建设和香田新区开发建

-13- 设,尽快改造靖安大桥至园区入口处道路并安装路灯和在入口处建一标志性建筑,完成好雷公尖园区主干道绿化工程、天合公司大门前道路和香田新区入园道路建设等。二是建造农民工公寓,加强园区用工宣传和培训,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三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办事环节。对进入工业园区所有企业,提供审批“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实施服务时限承诺制,免收相关费用,并跟踪了解服务效果,防止出现服务错位。帮助企业搞好安全生产,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四是今后各项工业发展优惠政策要优先支持园区内企业,项目用地和贷款贴息、资金补贴、融资担保、能源供应等各方面的优惠政策,要全方位的对园区内企业予以支持。五是各乡镇、部门工业发展新上工业项目和企业搬迁改造原则上全部向园区集中。对于该进不进工业集中区区的项目,在审批过程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调控;对过去布局尚存续的零星工业点,按照“承认现状,控制规模、限制发展、逐步调整”的原则,加以引导调整。要采取经济指标按比分成的方式,积极探索“飞地工业”、“飞地园区”(即异地办企业,财税收入等仍属当地)等多种途径,调动乡镇发展园区工业的积极性。

篇4: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优秀调研文章(民心工程做实做好)

――关于靖安县粮食安全问题调研

靖安县是一个山区县,山多田少,水田使用面积为13.16万亩,粮食生产主要以水稻为主。虽然目前我县年产稻谷1亿5千万斤,其中商品粮6000万斤,粮食自给有余。但随着人口的逐年增加和各种原因所至的农田面积的逐步减少,必将影响我县的粮食安全。最近,笔者随就我县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认为应未雨绸缪,注意风险防范,加强粮食安全。

一、当前粮食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

1、粮田逐年减少。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交通道路的发展及退耕还林等因素,农田逐年减少;加上结构调整及农民外出打工、进城务工而土地撂荒,粮食面积锐减,其结果会导致粮食总产逐年下降,威胁粮食安全。

2、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由于种粮效益持续低迷,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又居高不下,农民种粮成本高、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得山下片原本栽种双季稻的农户基本上都改种单季稻。

3、政府对粮食生产扶持促进了粮食生产发展,但扶持力度不足。近年来国家对种粮(稻谷)生产进行直接补贴到农户,多少调动了部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但因补贴不多,种粮效益跟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如蔬菜、果树等效益无法比拟。因而没有从根本上全面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随着粮 食政策的放开,政府对粮食的保护形同虚设,而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很有限。

4、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近年来,我县农田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农田标准化率低,农田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粮食生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仍很低下。

5、机械化程度低。目前,我县稻田机耕大多数为功率较小的小型手扶拖拉机,耕作效率不高;水稻机械化收割率也很低;机械化插秧仍停留在试验阶段。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影响粮食生产现代化进程和规模化经营。

6、粮食加工企业规模偏小。我县作为优质米生产县,“秀谷大米”、“友和大米”虽名声在外,粮食加工企业也不少,但由于投入粮食加工资金不足、生产分散、规模小、杂牌多,资源难以整合,品牌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严重影响粮食产业化进程。

二、保护粮食生产能力的措施建议

1、继续落实好“米袋子”粮食安全首长责任制。要确保粮食安全,关键还要在各级政府继续落实好“米袋子”粮食安全措施的政府首长责任制,保证有足够的耕地种植粮食。同时还要依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认真落实好基本农田保护层级责任制,切实保护好国民的命根—基本农田。

2、加大对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粮食生产是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双重制约的弱质产业,我县目前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仍比较低。为此,政府一定要加 大对农田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同时,要不断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尤其是播种、插秧机械及收割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以便赢得时间进行播插和抢收,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气候因素造成的误期和损失。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效率。

3、提高粮食收购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农民种粮积极性低,关键是粮价低,农资价高,种粮成本高,比较效益低。因此,政府应通过价格的杠杆作用,大幅提高粮食的收购价,调控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4、增加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投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粮食面积减少的趋势不可逆转,要提高粮食生产能力,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产。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对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和地位,加强农技培训与新良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从而实现科技兴粮。

5、保护粮食生产环境,建立健全粮食质量安全检测网络。由于工业经济和大型畜牧养殖场的发展,粮田污染时有发生,加上目前的粮食生产是依赖农药、化肥等化学产品,且大多数农民环保意识不强,过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现象不断出现,粮田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为此,政府在加强粮田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要订立条文并向生产者宣传贯彻执行。通过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和禁止过量施用化肥等措施保证粮食产品的安全、合格。尽快建立健全的粮食质量安全检测 网络和粮食生产标准体系。同时加大向农田工业排污的执法力度,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质量安全。

上一篇:生活不分专业论文下一篇:毕业推荐表自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