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2024-04-24

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通用8篇)

篇1: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唯物论与无神论本质一致,唯心论与有神论本质一致,这是思想界学术界长期以来的不二定论.

作 者:董根洪 作者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刊 名: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年,卷(期):“”(1)分类号:关键词:

篇2: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一、和谐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一) 中西方哲学中“和谐”的传统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 思想家们把“和”作为一个哲学的抽象范畴加以研究, “和”被认为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规律。“中也者, 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 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 万物育焉。”这就是说“和”的本质就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和一体。儒家提倡人与自然要“天人合一”, 人与社会要“修身”、树立“仁道”, 人、自然和社会三者的和谐相处, 才能使天下万物存在和发展。

在西方哲学中, 最早明确提出和谐思想的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 他主张“数”是整个世界的本原, “数”有奇偶之分, 奇偶的对立统一就是和谐。继毕达哥拉斯之后的赫拉克里特是辩证法奠基人之一, 深刻地阐述了辩证的和谐观。他说:“对立构成和谐”。他的论述反映了赫拉克里特的在对立中追求和谐的思想。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 深刻地指出科学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涵义, 就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实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管理和法治的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体现法治理念、法律手段的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社会生活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 民主管理和法治是社会安定的保证。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的核心。它需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不断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维护自然界的平衡,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改善生态环境, 确保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的协调发展, 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也是决定社会是否和谐的最终的客观因素。

二、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的最新成果

(一)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出发点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是第一性的, 物质决定意识。同时, 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 既要坚持物质第一性, 又要积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这样才能创造文明法制、稳定和谐、谅解宽容的良好的环境和气氛。

(二) 实事求是原则是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 是党的理论体系中活的灵魂。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设想, 就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好法治、民主、公平、诚信、安定、人与自然等各个领域的关系, 为社会的持续发展, 创建和谐有序的局面。

三、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对策

(一)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我国的资源储量占世界的资源储量前几位, 但由于人口众多和不科学的发展思路的指导, 出现能源不足、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破坏等许多制约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对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全面性、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意义。

(二)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建立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兼顾社会的公平

我国目前正经历着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所引发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而任何一场社会变革, 都要涉及社会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变动。马克思主义在利益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是, 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马克思认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从我国现阶段利益关系和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看, 目前我们所建立的利益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利益引导机制和利益调剂机制, 这些机制的建立将有效的解决利益矛盾, 使社会稳定和谐地向前发展。

(三) 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法治原则, 实现依法治国

和谐社会是一个秩序和法治的社会。社会生活的和谐, 必须有稳定安宁的社会政治环境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生活秩序。而维护社会生活秩序必须依靠法律和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 法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能不讲法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当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因此, 行政机关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权力, 努力建立一个透明、诚信、负责、理性的法治政府, 这是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摘要:和谐思想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 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底蕴, 同时也是西方哲学中的精髓。现代和谐社会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实现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 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我们不懈努力和付出艰苦的劳动。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依法治国

参考文献

[1][苏]米.亚.敦尼克, 齐云山等译:《古代辩证法史》, 人民出版社, 1986.年。

[2]李忠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求是》, 2005, (13) 。

篇3: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关键词:德国古典哲学;唯心主义;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56-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思想来源

(一)康德。由于休谟把经验论发展到了彻底的地步,以至于一切实体及其关系都变得不可能了。在这种情况下,康德提出人类知识是现存的这一观点。康德把认识分为三个部分,感性、知性和理性。由于自在之物刺激人的感官,产生了一些感觉的表象,把这些表象接受到了心灵中来,这种接受的能力是先天感性能力。而知性是不能离开感性经验来加以运用的,一切自然科学的知识,都是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感性,感性提供了经验的对象、思维的对象,我们用知性所提供的那些范畴、概念、原理对这些对象的关系加以整理,就形成了科学的内容。康德哲学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知识、经验对象是被构成的,不是直接给予给我们的。从康德开始,他就提出哥白尼革命,表达了人类的知识是被构成的,经验对象同样如此。

(二)费希特。费希特是康德哲学后继者,他不满意康德从一些简单的前提得出知识的构成,自在之物我们不能够知道,自我意识也不能作为知识的对象,自在之物和自我意识的关系我们也不能知道,这样一来哲学就缺乏一个统一的基础。费希特想做的是如何能够从一个唯一的出发点中来阐发、构造整个世界。费希特的出发点也是自我意识,“我”。这个“我”不能是一个简单的事实,而应当是一个基本命题,它包含着内容。

(三)谢林。谢林认为如果要恰当地进行思辨推理,你的出发点应该是完全符合逻辑的,叫绝对者(上帝),即是斯宾诺莎的实体。从绝对者中合乎逻辑地推理出自我和非我。换句话说即是从主客一体中推理出主体和客体。谢林把他的哲学叫做同一哲学,自我和非我、主体和客体实际上都是同一的,同一于实体。

(四)黑格尔。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提出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因此在德国唯心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当主体的原则、自我意识的原则在康德和费希特的哲学中得到彻底发挥之后、当谢林重新引入斯宾诺莎的实体之后,黑格尔的哲学从这里开始,把实体同时理解为主体。黑格尔认为哲学若不以实体、绝对作为对象,那哲学就不算是真正的哲学。他不赞同斯宾诺莎不动的实体,黑格尔的实体是充满活力的实体,所有的事物都从这个实体中产生出。黑格尔的哲学就意味着近代哲学的一种完成。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端以及转变

关于马克思哲学思想最初的开端以及马克思哲学后来的发展都和德国唯心主义整个发展历程有着密切的关系。马克思最初属于博士俱乐部这个团体,马克思在哲学上最初是和鲍威尔最接近的。主观主义的哲学总是会造成应有和现有、应当和“是”的分离,这个就是康德的绝对命令。而马克思应该也察觉到了这样的观点,马克思当时的政治立场包括他的宗教批判应该和康德费希特更加接近。马克思意思到应有和现有、应当和“是”的分离在哲学上会产生一种麻烦,导致一种主观主义的想法。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在1841年完成的,题目为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在论文序言中写到,“不应该有任何神与人的自我意识相并列”,可以看出青年的马克思阐发和明确了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的博士论文是他的哲学思想相对稳定的一个出发点,但是马克思本身也察觉到了自我意识的这个立场是有其缺陷的。

马克思的哲学史站在实践的基础上,即是感性的活动或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的墓前面刻了“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把实践的原则放在了很高的地位,让人们的注意力不再仅仅关注表面的层次,而是要去关注如何改变世界,如何与世界打交道并且和谐相处。马克思说“把对象、现实、感性当做感性的活动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以往的形而上学采取了理论立场,解释世界是属于单纯的理论,马克思就是对单纯理论态度的批判。在黑格尔的体系中,绝对知识的整个理解是西方形而上学的最终成果。绝对知识的态度,在马克思的实践立场上给予否定态度,至此哲学的本质性从单纯的理论立场中释放出来,问题不仅仅在于理论本身和知识本身,而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马克思说问题不在于知识、理论思想的内部发展,而在于人们历史性的实践。整个哲学的问题在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中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存在论变革所导致的直接后果。马克思说,不是像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关系人们颠倒了,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作为思维的思维,作为意识的意识,它的本质性就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理性安排自身,是西方形而上学完成了的的成果,我们总是认为所谓思想思维的能力,就是运用概念逻辑和反思的能力,就是越来越脱离这个生活世界、感性世界。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从理性的领域中深入到生活世界当中去,不是理性自己安排了自己,所有人类活动表现为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冲突,说到底是社会权力的冲突和斗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

在哲学家萨特的《辩证理性批判》一书中提到这样的观点,哲学创造的时代是不多的,近代以来大致有三种:笛卡尔和洛克的时代、康德和黑格尔的时代、马克思的时代。1这个才叫哲学,其他的东西应该被称为思想体系,思想体系是依附于一定的哲学。萨特给予了马克思哲学高度的评价,他认为马克思哲学是我们这个时代不能去超越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是对现代性的一种批判,它是真正致力于社会的改造。法国哲学家卢梭也对现代世界进行了批判,他假定原始状态是一个最好的状态,当人类有所发展的时候,一方面人类获得了某种东西,另一方面人类也远离了丧失了他在最好的状态赖以生存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利于对我们知识的锤炼、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对于人类形成自己正确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并且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也有及其重大的作用。

篇4: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一、金融危机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严峻挑战

当代中国已经越来越深入的参与到了全球化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中, 2008年的世界性金融危机也从外部环境的层面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但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来说, 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反而具有较强的正面效应。

在冷战结束之后直到这次金融危机之前, 在世界范围内, 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掌握了主要的话语权。它们认为, 马克思主义已经落后于时代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即将全面崩溃。反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趋同论或终结论逐渐形成一股国际潮流。具体来说,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由于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对马克

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解读存在问题, 不能跟随实践的变化及时发展马克思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苏东剧变, 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处于发展的低谷,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面临严峻的挑战。

2. 苏东剧变前后, 许多西方学者站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的立场上,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了大规模的歪曲、否定和批判。意识形态“趋同论”与“终结论”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理论思潮, 它们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否定世界范围内文化与思想意识形态的多样性, 把全球化说成是西方化、美国化, 亦即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体化。这种思潮随着全球化时代的跨国文化交流传播开来, 对人们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3.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中国初步确立了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 人们成为了独立的市场主体, 有了独立的利益诉求。伴随着市场主体利益的分化, 中国社会阶层也开始分化和重组, 出现了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 社会生活方式多元化的发展形势。伴随着社会结构多样化而来的, 是中国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分化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理论思潮方面, 主要是西方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新保守主义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们在中国的传播, 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形成一定的挑战。公众思潮方面, 由于社会的转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作为市场主体的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利益, 增强了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但由于市场经济自身的缺陷和外来腐朽思想的影响, 在部分人中间也出现了个体本位、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等极端个人主义的公众思潮。若任这些思潮泛滥, 将严重破环社会主义道德, 危及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任,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将不复存在, 从而威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复兴

在这场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出现并给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带来巨大打击之后, 人们在分析这场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时逐渐达成一个共识:它是世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生产社会化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导致生产的相对过剩, 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危机的总根源。本次金融危机实质上还是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的新表现形式。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资本家会刺激工人阶级大量借贷消费越来越贵的商品, 房屋和新技术, 这将促使他们背负越来越大的债务, 直到这些债务无法偿还并导致银行破产, 随后政府将对银行进行国有化, 从而最终走向共产主义之路。”[1]

因此, 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 虽然西方思想领域的主流仍敌视和回避马克思主义, 在研究此次金融危机时, 主要运用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但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内在价值。2008年11月20日,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说:金融危机使西方人突然重视马克思的《资本论》了。2009年4月15日, 《华盛顿邮报》发表哈罗德·迈耶森的《社会主义开始受美国年轻人青睐》的文章, 指出美国拉斯穆森民意调查机构上周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 30岁以下的美国人中, 37%更喜欢资本主义, 33%更喜欢社会主义, 30%未作选择。一部分西方学者也开始从正面意义上重新认识马克思。2008年底, 科斯塔斯·拉帕维托萨斯在《国际社会主义评论》的一次采访时谈道:“马克思的观点对于理解和讨论当前的金融危机是有重要指导意义的。”[2]

西方的左翼学者和各国共产党, 则利用其控制的报刊、杂志和网站, 通过相关专著、论文、访谈和研讨会等形式, 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此次金融危机, 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出现了走出低潮的趋势。如2008年11月21—23日, 巴西共产党在圣保罗主办了第十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共有55个国家的65个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发表了《第十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新闻公报》、《第十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圣保罗宣言》和《第十次世界共产党和工人党国际会议决议》。这些文件都指出, 这次金融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的基本矛盾, 直接根源是多年来一直盛行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在金融领域尽可能减少政府介入的新自由主义政策, 具有全球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资本主义制度自身范围内, 这次危机无法根本解决, 社会主义是发展的趋势。

三、金融危机对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影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 渊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非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建立在列宁社会主义革命可以率先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突破的理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实践基础上。在近九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历程中, 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根本问题, 走出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

对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来说, 这场危机证明了我们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在制度建设方面, 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 我们在经济领域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 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有着本质的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这为我们防范和化解生产的相对过剩奠定了基本的制度前提。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既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又成功地克服了市场经济弊端和缺陷。

在实践层面, 此次金融危机期间和之后, 全球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社会体系均受到严重打击, 其一直向社会主义国家倾力推销的新自由主义破产,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本身再次被严厉质疑。与之相反, 虽然中国已经较深的融入到全球化的市场体系, 也受到了一些冲击, 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在此次危机中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我们成功的抵御了这场危机的冲击, 将外部环境变化给我们带来的消极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甚至逆流而上,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2008年到今天, 中国的经济总量超越了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民生问题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社会政治体制改革深入发展, 社会稳定和谐。

实践产生理论, 实践也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和推动理论进一步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金融危机期间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形成鲜明对比的优异表现, 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 中国道路和中国经验被世界各国所关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其理论基础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大程度的认同, 社会主义运动初步走出低谷。这些都有效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 使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 马克思主义并没有过时, 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资本主义无论是自由资本形态、垄断资本形态还是金融资本形态, 都摆脱不了其固有的基本矛盾和马克思主义早就预见了的消亡命运。从而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维护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安全。

参考文献

[1][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 (第五篇第25章) [M].郭大力, 王亚南, 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9:4.

篇5: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延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是各国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国家的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出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选择和应用,本文将主要分析马克自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形态、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和逻辑进程,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成及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规律;形态

引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运用的综合概况,其旨在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应用与其他国家应用的区别,这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从纵向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哲学思想,从横向可以看出中国基本国情的变化以及革命实践、革命个性的延续,这也间接造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不同形态和不同阶段。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形态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欧洲发展到中国的过程中呈现着不同的形态,这种不同的形态依次为马克思哲学原生形态、此生形态以及再生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处于再生形态。在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提倡了“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这种理念在我国正好得以彰显,理论理念的倡导在于接受存在的世界,并将其作为客观性思想内容,而实践理念的倡导在于摒弃客观世界的片面,依照主观的意愿对客观世界的事件和现象进行改造。如此,便引发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基本形态。

学术形态和实践形态相比较,学术形态的哲学性质更加明显,而实践形态却更加隐晦,前者作为理性,后者更加侧重于大众化以及通俗化。从某种程度而言,前者是通过概念思辨和逻辑推理进行构建的,后者却是对哲学原理和精神状态作出实践运用得来的,相比较而言,后者更具备思想原则和思想方法。在学术论上,前者更偏向于学术,而后者更偏向于政治,就其价值而言,前者具备理念创新和学术价值,但后者却具备智慧的实际运用。二者之间的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前者为后者提供了很大的理论依据,后者对前者进行了思辨和证实。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规律

2.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规律含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蕴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规律,只有通过深入探究才能将其揭露出来,并通过理论进行运用。哲学作为一个国家的升华,其本质依然是事物的发展,这种发展是规律形成的必然条件。马克思主义这些中国化也是对中国化进程中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及中国内在本质进行的联系。“各个基本环节之间的内在关系則是世界联系和发展的本质即规律性”(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给我们提供了辩证中国化进程的哲学规律。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际进程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是个别规律,其主要源于中国特色的特点环境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引导,结合基本国情和国家实际情况,并融入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产生的经验而形成的发展。

2.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主要内容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范围十分全面,其集中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念和实际运用成果。通过历代领导者进行融合和挖掘,其主要内容表现在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实际情况;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相结合,展现出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特色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代接轨,通过实践和研究实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于党政领导人、基本哲学家以及群众的智慧等的创造以及融合。

2.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推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推进有助于国家的发展,鉴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特殊,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构建在理论之上,才能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知的情况下完成中国化进程。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时,可以从赋予马克思主义哲学民族特色、保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环节进行推进。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进程

3.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和进程规律的联系

纵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和领导期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从五四运动到1927年,1927年至1949年,从1949年到1978年,从1978年至今。这几个环节中的中国化进程规律均不相同,其主要是其基本国情不同。其第一个阶段的进程主要是选择,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辩证唯物主义,第三个环节主要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体系,第四个环节的主要目的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四个环节和三种形态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的主要概况。

3.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形态和进程规律的相互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四个阶段和三种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时期的表现形式,虽然其表形式不同,但在每个时期人们都是自认为虔诚的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其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构建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明显的中国化特色。在第二种形态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脱离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此过程表现了唯道德主义和唯物主义。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形态和进程规律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二者之间存在相关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4、结语

通过全文可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产物,其引导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尤其是我国当前面临的新形势,经济全球化和多样化,只有在错中复杂的环境中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进程规律方可构建中国风格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哲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何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5,01:04-12.

[2]安启念.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_规律和形态[J].中国人们大学学报.2005,03:56-62.

作者简介

篇6: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关键词:存在主义,解构主义,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于20世纪中期, 是在动荡的历史、政治、经济因素以及纷繁的哲学美学思潮的共同影响下, 形成的具有独特美学特征的文学思潮。本文着重探讨对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流派, 并对其美学走向作出推测。

一、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哲学基础

自人类登上历史舞台以来, 终极真理和客观意义的追求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理性精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途径。进入20世纪以来, 越来越多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怀疑它的合理性与唯一性, 一些反思与反叛的理论也纷纷出现。

如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 发现了人类“非理性”的心理现象, 提出潜意识的概念, 以及“三我”理论;罗素、维特根斯坦等人在其“分析哲学”中提出, 传统哲学中所提倡的理性思辨方法是不可靠的, 只有超科学、超常识、超感觉的世界才是真实的;胡塞尔在“现象学哲学”中提出, 通过直觉对纯粹意识的复归, 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必经之路;海德格尔在其“存在主义哲学”中则表示, 事物的本体存在是虚幻的, 只有语言才是客观真实的存在;以福柯、德里达等人为首的解构主义哲学对理性主义、理性思维进行了更彻底的批判。解构主义直接否定了事物本体意义的存在, 认为无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还是人类的精神世界, 都没有恒定不变的主体, 没有公认的无变化的价值与意义。他们否定了终极真理, 认为没有一成不变地通用于各个时代的标准。

从以上种种哲学思想可以看出, 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非理性主义, 除了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维特根斯坦的分析哲学等思想的影响外, 最主要的还是海德格尔、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福柯的解构主义的影响。下文主要就萨特的存在主义和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作一概述。

1.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一词的拉丁文是existentia, 意味存在、实存、生存。而它所指的, 并不是人的现实本体的存在, 而是精神的存在, 尤其是指把人的心理意识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相互对立, 并把它当作唯一真实的存在。在西方现代思想的诸多流派中, “存在主义特别体现了西方文化由近代图示转向现代图示后人的焦虑, 也体现了西方文化发展到现代高度后对西方文化本身的焦虑”。 (1)

可以说, 存在主义产生于世界文化的转型阶段, 一方面, 传统哲学、价值观的影响犹存, 旧的思维模式的局限依旧;另一方面, 科技发展带来的新的理念证明了绝对真理的错误或局限, 传统哲学的科学基础已经悄然崩塌, 而战争、贫穷等阴影也使曾经的宗教光芒和文化光辉黯淡无光。存在主义产生于这种转型阶段, 既没有旧的理念可以依存, 又没有新的理念被明确地证明, 于是在这种迷茫困顿中的前行, 就显得尤为艰难。

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 他的哲学理论与美学观点, 给西方文学的走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哲学命题:第一, “存在先于本质”。萨特认为,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着, 遇到他自身, 涌现在世界上, 然后他才给自己定性”。 (2) 人是依照自己的意志完成自身, 成为自身, 这所成的结果, 是自己选择导致的。第二, “世界是荒诞的, 人生是痛苦的”。萨特在其小说《禁闭》中描绘了三个被关在一间房间中的鬼魂彼此之间的折磨与伤害。而选择鬼魂作为主角、禁闭的房间作为背景, 也正是说明这种折磨无论是从时间、还是从空间, 都没有解脱之道。由此, 他说出“他人就是地狱”, 就是为了表明, 在失去宗教信仰、道德准则的社会中, 人们价值观失衡导致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彼此伤害, 是没有办法避免的。现实的冷酷与世界的荒诞, 使人成为冰冷世界中的孤独者。第三, “自由选择”。尽管在荒诞的世界中, 人们无法避免伤害, 但是最终, 人依旧拥有选择的权利, “人的意志的绝对自由”是他生存本质的核心, 这也是他自我救赎的唯一道路。萨特“自由选择”的观点, 进一步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作用, 强调选择与奋斗, 而非随波逐流听天由命。这也正是其理论的积极性与人道精神。

2. 解构主义。

上世纪6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解构主义, 挥舞着解构的大旗, 掀起了后现代的开端。而它解构的, 不是结构主义本身, 而是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现代思想, 或者说, 它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思想模式的解构。而在后结构主义的大潮中, 最为著名的弄潮儿, 无疑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

德里达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家, 曾经的结构主义理论的支持者, 现在的解构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他的解构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解构中心。德里达从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角度出发, 否定了传统的二元对立理论。他认为, 在传统形而上学的“二元对立”范畴中, 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本质与现象等, 总是一方处于中心地位, 起主导的作用, 另一方处于次要的地位, 以一种派生的形式出场。这种固定的、封闭的关系是不合理的, 实际上一成不变、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取而代之的, 应该是一种开放性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动态互补的关系。德里达称之为“延分”。第二, 解构结构。德里达提出, “文本不再是完成了的作品资料体, 内容封闭在一本书里或字里行间, 而是一个区分网络, 一种踪迹的织体, 这些踪迹无止尽地涉及它自身以外的事物, 涉及其他区分的踪迹。” (3) 他的观点否定了文学作品内容的完整性与形式的确定性, 反对深度模式。他不赞同传统观念对结构的认识, 否定一切结构都是为中心、意义、目的服务的观点, 而主张结构的多元性、开放性与任意性。第三, 解构文本。传统意义认为, 文本具有确定的价值评定和终极意义, 一个文本是独立的, 具有自身完整的内容、意义以及表现形式。德里达否定了这种看法, 认为文本的属性是一种替换性、补充性, 或者说, 文本自身内容和形式的完整, 都需要依赖于其他文本, 他们是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整体。第四, 解构阅读。德里达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目的表示不敢苟同。传统阅读方式认为, 读者应该遵循作者的原意, 从文本中寻找作者的写作目的与观点, 由此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而德里达主张, 把阅读当作读者寻求快乐的游戏, 文本完成之后, 就是“作者死亡之时”, 作者的意义已经结束。接下来, 读者在文本中发挥自我的主观创作, 在“误读”中, 将文本中的歧义点与自身的理解和需求相联系, 使文本具有因人而异的新意义。这也正是文本的价值与意义的“播撒”。某种角度来讲, 他的观点与接受美学也有相似之处。

二、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

后现代主义西方文学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 历经了发端、鼎盛、分化和衰落, 又在拉丁美洲和亚洲国家有了新的发展, 在其成长历程中, 也经历了自身的完善与修正。随着后现代之后文化相对主义、多元主义、生态主义、全球化等理论的盛行, 西方文学的美学走向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 对现实主义的复归。在后现代主义文学出现初期, 它关注于对传统文学的超越和反叛, 亦即对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抛弃和改写。而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断发展, 在经历了与读者的相互解读和分析之后, 它逐渐放弃了实验性的文本, 不再走“新小说”、“元小说”、“反小说”的路子, 而开始回归现实主义。曾经的后现代主义作家, 在经历了反传统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之后, 也逐渐回归于传统叙事方式。他们试图放弃文学形式、体裁、手法上的标新立异, 而回归于对文本本体的关注。当代作家更关注于现实的表达, 历史的反思, 就社会的不公、权利的滥觞, 以及社会高速发展对人类精神的压迫与扭曲, 人文精神与信仰的缺失等问题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第二, 对人文关怀的复归。在光怪陆离的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之中, 人的异化与物化, 精神的迷茫与空虚, 信仰的破碎与缺失, 成为现世最严峻的问题之一。经历了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 价值和标准的多元化在带来新气象的同时, 也带来了种种问题。世界的前进方向并不是如后现代主义预期的“怎样都行”, 在他们呐喊出世界的荒诞无序、道德的缺失、价值的失衡、理想的破灭之后, 人们也在反思。他们回过头去, 在逝去的黄金岁月中重新寻找理想、信仰、价值与意义, 这些行为规范、道德准则与精神寄托, 体现在文学创作中, 就是人文精神的复归。

以上世纪70年代后出现在法国的人文主义小说为例, 即是以人为中心, 关注于人的价值, 寻找生存的永恒意义。而英国理论家伊格尔顿在《理论之后》一书中指出,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以及类似的种种主义已经风光不再。相反, 人们在经历了种种‘主义’的解构之后, 不得不再度重新关注古老的道德问题。” (4) 而在英国作家默多克笔下, “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普通人, 为了在道德上变得更好, 都需经历一种艰辛的道德奋斗或者精神历程, 打破个人沉醉其中的‘迷惑’, 把充满爱的‘关注’目光投向身外广阔的世界, 最终才有可能达到‘善的真实’。” (5) 可以说, 当宗教约束力消亡, 价值观混乱之时, 当人们面对各种诱惑与抉择之际, 传统道德的发掘, 人文关怀的复归或将成为解决之道。

第三, 走向审美标准、审美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化。后现代主义“消解中心”之后, 必将从“一元”走向“多元”, 打破旧有的固定模式, 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在这种大前提下, 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如下的特点, 即“确定性、逻辑性、时序性等传统创作原则统统被抛弃, 代之以创作中的不确定性、多元性、语言实验和话语游戏” (6) , 从而形成一种无限制的“可写性文本”, 由此, 曾经大一统的审美标准、审美价值与审美体验也将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审美标准的多元化, 导致不同审美价值的产生, 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审美体验, 在这种影响下, 必将带来审美主体范围的扩大化和通俗化。审美标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程式而成为开放的模式, 过去单调的模式化的人物形象、故事走向、文本意义被打破, 取而代之的是作家和读者的解放。作家可以通过任意的文本、形式、价值与内涵去表达对世界、对生活、对自身的理解, 搭建起一座自我与外部世界的独立之桥;读者也获得了选择的自由, 可以在不同范式、不同思想、不同价值的文本中寻找自我的共鸣与外部世界的探索。文学不再是单一的宗教、政治、哲学的传声筒, 而具有了自我独立的价值。或者也可以说, 即使文学依旧摆脱不了各种显性隐性的控制与影响, 至少多元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松绑”, 使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文化的交锋。

第四, 文学走向商品化、大众化、通俗化。在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下, 人们的价值观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 对物质的追求成为人们新的目标, 知识成为了商品, 文学也走向了商品化、功利化和实用化。文学不再以一种指导性的姿态出现, 而是更多地成为个人情绪的表达手段。网络的出现和普及, 使全民写作成为一种可能。作家与大众之间的界限渐微, 更多人的情绪可以通过文字表达、分享。网络小说、微博、手机文学, 越来越多的形式使出版、公众化不再成为问题。而从美学角度来讲, 审美愉悦、审美价值的评定标准交给了大众。于是, 这种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相互选择、相互解读, 角色的相互转化, 更使二者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 使文学走向大众化。

大众化导致的通俗化, 即全民参与, 带来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 文学不再是少数文化精英的特权与玩物, 而成为全民表达的手段。作家的大众化, 也带来标准的多样化与层次化。另一方面, 文学接受的大众化, 使各类人群都与文学产生了联系。通俗小说、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小说等小说类型的出现, 也证明文学全民化的走向。在这其中, 对通俗化的正确理解尤为重要。通俗化不是低俗化, 不是恶俗化, 这几者之间的区别, 我们应该重视。通俗化意味的是受众层次的广泛与范围的扩大, 而非价值的低俗和表现的平庸。只有认识到这一点, 才能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走向有一个合理的预期和正确的引导。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 现代传媒与网络力量的逐渐加强, 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对话愈加频繁, 国家、民族、文化之间的边界日渐模糊, 逐渐走向“地球村”的新局面。这种全球化的出现, 不仅影响了我们的文学, 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与社会结构。因此, 在传统文学精神被打破, 新的文学标准尚未确立的后现代主义文学阶段, 如何从旧有的积淀中汲取精华, 如何在风云变幻的现代生活中针砭利弊, 如何以文学的、美学的、哲学的手段解答现代人的迷茫与困惑, 激励现代人的斗志与希望, 才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历史重任与前进方向。

注释

1 张法.20世纪西方美学史[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92-93

2 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三联书店, 1987:62

3 何仲生, 项晓敏.欧美现代文学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346

4 曾艳兵.后现代之后的西方文学[J].山西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56

5 何伟文.善、爱欲和艺术---默多克作品对‘道德’主题的探索[J].外国文学评论, 2009 (3) :42

篇7: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收稿日期:2010-10-21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研究》(批准号05AKS003)的子课题《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李爱丽(1971-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会计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

大学生是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之一, 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是中国社会各阶层中最有梦想、年轻有为的一个群体,也是中国21世纪中高端就业岗位最核心的人群。高等教育大众化后,使更多的青年有机会接触高等教育,这些青年将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任何社会要做到长治久安都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去充当一种社会稳定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卷入不该参加的政治旋涡之中,甚至违法犯罪,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犯罪有所增加的事实就是明证。因此,不断防止和消弭校园冲突与对抗、维持高校的稳定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和谐校园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必须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

和谐校园是高校和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校园和谐主要表现为校园组织结构要素和谐、教育环境和谐、教师间人际关系和谐、学生间人际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和谐,等等。和谐校园应该是:充满创新精神和时代活力,具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全体在校人员都能尽情地展示才华;充分激发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热情,尊师重教;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学习创新的积极性,充分保障和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真正做到平等融洽、以人为本;文明有德,但又不乏法治,能够及时处理各方面的矛盾,不断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公平公开公正的校园;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没有破坏和污染环境的不良行为,拒绝各种生活陋习的、干净整洁的校园;充满诚信奉献、团结互助的精神,能够激励全校师生共同进步;杜绝学术腐败,消灭考试作弊,充分保证师生生命平安、财产安全的校园;社会文明的集散地,学术交流的良好平台,思想碰撞的连接点,培育时代精英的理想场所,推动人类进步的一台昼夜轰鸣的引擎。以上各项和谐校园的建设都离不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和培养的加强。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符合时势、顺应时代主流的做法,它更像是一场等待已久的及时雨,在大学师生当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是切中民心的一项举措。

(二)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是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前提

校园文化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抵御西方反动意识形态、腐朽文化渗透的环境屏障。高校校园文化主要是指以大学生特有的思想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等为核心的,以具有校园特色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由大学生参与创办的报刊、讲座、社团、沙龙及其他文化设施为表征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校园精神和文化氛围,具有强烈的渗透功能。校园文化具有导向、育人、凝聚、开发等重要功能。实践证明,优秀的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得益彰。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而优秀的校园文化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创造了积极的文化氛围。要实现大学生个人与社会发展的和谐、自身的和谐,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先进校园文化建设,因为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文化氛围无疑将奠定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人在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的经历,特别是作为学生的经历,将成为铭心刻骨的青春旋律,甚至会被接受为一种生活方式。

三、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

高校大幅度扩招,部分学生质量明显下降,大学生中存在着较多不利于创建和谐社会的现象,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培养是解决大学生成长中的不和谐现象的需要。

(一)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集体主义精神受到忽视,集体主义观念弱化

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奋斗,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甚至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谋职就业时,把到经济收入高的行业就业看作是改变个人命运,提高社会地位的阶梯,“70%的学生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或为“家长争面子”;对班集体活动表现出懈怠、消沉、无兴趣,没有集体主义荣誉感,甚至很少提及集体主义精神,往往用协同精神、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取而代之。

(二)缺乏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

2001年7月29日播出的中央电视台二套《对话》节目有一场企业家与大学校长的对话。时任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的李开复博士更看重求职人员的人品和团队精神,时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陈章良教授则更看重学生的创新、执著、自信等素质。他们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反映了大学培养目标与社会、企业的需要存在着一定距离。一方面,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几乎很少开设专门的团队训练课;另一方面,社会又需要具有团队精神的人,国外的大公司对新录用的员工往往要进行团队精神的训练。当前在大学生素质中进取精神占优势,而合作精神不足。

(三)在人际关系上,部分大学生中也出现了不和谐因素

一些大学生过分强调了竞争、排斥,甚至你争我夺,忽视了合作,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一些大学生甚至为了入党评或评上各种先进、奖学金展开不正当的竞争。有些大学生只知索取,不讲奉献,甚至在得到个人和社会求学资助后拒绝报恩。比如2006年4月20日20点40分,“2005年感动中国”的全国著名新闻人物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与世长辞。丛飞一生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近200人。然而,在丛飞住院期间,深圳媒体在连续报道中称,一些受他资助过的大学生毕业后,拒绝报恩。有的即便在深圳工作,也不愿意到医院看望他。更有甚者,有些大学生竟在面对记者的诘问时,公然怀疑丛飞当初资助自己的动机,实在令人彻骨心寒。虽然也有些受到丛飞资助得以完成学业的大学生,毕业后想报答丛飞大哥,但由于他(她)们一直没有找到工作,求职受挫觉得愧对恩人丛飞大哥,有难言的漂泊心酸,无以报答,因而,留下了终生的遗憾。

(四)在个性全面发展方面也存在不和谐因素

重视科学技术教育而轻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现象在一些高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从而导致学生身心未能全面发展,甚至出现畸形发展。各种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比较突出。因为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都是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坐享其成。同学之间因一些小事争吵不休,互不相让,没有涵养;有时大打出手,甚至走向极端、闹出严重后果、触犯法律;少数同学之间怄气,你不理我,我不睬你;有时闹成小团伙,彼此之间关系僵化;看到对方取得的成绩不是羡慕而是忌妒,不是赞扬而是贬低,不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而是以消极的心态面对;相互之间不是以尊敬的方式对待而是以鄙视的方式、仇视的方式对待。给班集体带来不良影响,致使活动难以开展,班风败坏,整体素质下降。

四、建立和健全校园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高校实行收费制度以后,部分大学生因家庭贫困而成为一种特殊的弱势群体。当然,高校中的弱势群体不仅仅包括经济上贫困的学生,也包括存在其他问题的学生群体。学生生活上的负担和不顺,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剧烈的变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意识形态领域内各种思潮的激烈碰撞,等等,都使大学生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部分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便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这些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也汇入了高校的弱势群体建立和完善校园保障体系,相对贫困学生而言,就是使他们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从而走出困境。校园保障体系有别于社会保障体系。就目前来看,助学贷款、贫困学生补助金是其主要内容,但是二者所扶助的贫困学生毕竟有限,且两者都是政府行为。在有条件的高校,也可吸引一些富有企业或企业主捐资建立助学基金,帮扶贫困学生。贫困学生虽然贫困,但都年轻力壮掌握着一定的知识,学校应成立一定的勤工俭学机构,指导贫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走自力更生的道路。把勤工俭学作为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加以建设和完善,不仅解决了贫困学生的经济问题,还可以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艰苦奋斗的思想,自强不息的精神。心理疏导机构的建设在各个高校的状况不容乐观,对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咨询和疏导相对滞后。一些高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没有引进专门的心理学人才。心理疏导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不仅需要专门的机构,专业化的人才,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人员,也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学生的思想问题缠绕在一起,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心理疏导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教育,二者相辅相成,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育成健康的人格。和谐校园更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培养正确的政治信仰。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和谐校园中成长的学生更容易接受和谐的观念,培养和谐共处的思想理念,最终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

篇8:论哲学唯心主义走向无神论的根据和形态

1. 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毫无异议的。首先, 从时间上, 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人。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报告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 并阐述了这个命题的思想内涵。他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 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 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 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 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 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 即是说,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1]这其中充分地强调了要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才能真正的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充分显示了毛泽东是第一个提出这个命题并对其作出解释的人。在这之后又提出“使中国革命丰富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命题, [2]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其次, 从理论上,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用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语言进行了通俗的解释。形成了《矛盾论》《实践论》等一系列正确的理论, 最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最后, 在实践上,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领导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毛泽东哲学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一个产物, 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承前启后的重要思想理论。

2.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对毛泽东哲学的继承和发展

毛泽东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创性理论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仅局限在用中国式的语言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 也不是简单的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出几对哲学范畴。而是给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构建可以借鉴三个方面:一是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初衷, 也就是最本质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提出的背景是为了平息党内分歧, 为了反对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 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不是把他们的理论当作教条看, 而是当作行动的指南。不是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词句, 而是学习他们观察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立场与方法。只有这个行动指南, 只有这个立场与方法, 才是革命的科学, 才是引导我们认识革命对象与指导革命运动的唯一正确的方针。”[1]533虽然已经时过境迁, 但是保持思想的独立性的这种观点在今天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过程中仍旧十分必要。二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这一点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指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使之向着胜利, 没有革命理论, 没有历史知识, 没有实际运动的了解, 就不能有胜利。”[1]533可见, “革命理论”和“实际运动”是相辅相成, 密不可分的。当今时代, “革命理论”演变成了“和平建设的理论”, “实际运动”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代, 但是总的指导方针不变, 方法不变。所以说, 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是用和平建设的理论去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三是对待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态度。毛泽东一方面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之发展, 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 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该给以总结, 我们要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中国的发展不能抛弃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 一旦舍弃了本土文化, 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如同失去了生根的土壤, 根本就无从谈起。但是在继承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同时, “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 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1]534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全面的说明了我们应该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 即批判地继承马克思主义。这也是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对待国内外各种理论成果应该有的态度。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创新性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应该是每个科学理论都应该具有的思想品质, 否则不能称之为科学的理论。毛泽东思想中的“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创新”实质上来说是一致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理当要拥有创新性这个特征, 但为什么在此特别强调呢?很大程度上,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停留在教科书的层面, 并没有运用到实践中去。进入新世纪以来, 不管“国情”还是“世情”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中国的改革与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均前所未有, 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现象, 这需要从哲学上加以总结和解决。“中国需要现代化, 哲学也需要现代化。”照本宣读显然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 但是我们也不能抛弃这个本, 这就是冯友兰所说的, “现代化的中国哲学, 并不是凭空创造一个新的中国哲学, 那是不可能的。新的现代化的中国哲学, 只能是用近代逻辑学的成就, 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 使那些似乎是含混不清的概念明确起来, 这就是‘接着讲’与‘照着讲’的分别。”[3]新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打破“照着讲”的藩篱, “接着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构建现代化的哲学。

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和谐性

邓小平对当今时代的主题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即和平与发展。胡锦涛也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4]和谐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追求, 更是全人类的共同夙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理当符合和谐发展的宗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传播到中国的伊始就和中国的革命密不可分, 在那个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带有斗争性是必要的。毛泽东在建国之初也想要“建设一个新世界”, 但是不久由于种种原因爆发了文化大革命,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又陷入了斗争哲学当中。著名学者冯友兰指出:“任何革命都是要破坏两个对立面所共处的那个统一体。那个统一体破坏了, 两个对立面就同归于尽, 这就是‘底’。革命到这个程度就‘到底’了。这是一个事物的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段落。就一个社会说, 这是他的总发展的一个段落。一个革命‘到底’了, 作为这个革命对象的那个统一体被破坏了, 共处于这个统一体中的两个对立面同归于尽了, 可这个社会仍然存在, 不过他要从一个统一体转入到另一个统一体。社会转变了, 作为原来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的人仍然存在, 人还是那些人, 不过他们转化了。革命家和革命政党, 原来反抗当时的统治者, 现在转化为统治者了。作为新的统治者, 他们的任务就不是要破坏什么统一体, 而是要维护这个新的统一体, 使之更加坚固, 更加发展。”而现在共产党人正是要维护这个统一体, 这就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这样, 就从‘仇必仇到底’的路线转到‘仇必和而解’的路线。”[5]这种转变出现在社会的转型时期, 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以及最近一个时期中国所处的时期, 是从斗争哲学向和谐哲学转变的时期。

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开放性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要具有两种视角的开放。第一, 横向视角, 即中国国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交流。衣俊卿指出:“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缺少自觉的比较和对话的维度, 结果把‘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一定意义上变成了只具有‘中国特色’的‘自说自话’的体系, 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有了一定程度的自我封闭、单向度的特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缺乏自觉的‘世界向度’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会越来越显现出自身的局限性。”[6]这样, 不利于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也不能保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先进性。第二, 纵向视角, 即打破学术的隔阂, 使学术界和人民大众共同享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果, 进而共同创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需要大众的力量,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高高在上, 不能是人民不能理解的哲学, 不能仅仅作为一门学术, 让小部分人研究。只有当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深入到大众的思想意识,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时, 才有可能自然而然的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理想性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建立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过程以及当今实际的基础之上, 但是又要高于这些现有的实际, 是一种未知的、理想性的哲学新形态。理想性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架空的, 是在构想当中的, 也就是未知的。其实这并不可怕, 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构想中的, 并不代表其是空想或是实现不了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至今, 我们不管在理论上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还是实践上 (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都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这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奠定了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打破原有的思想禁锢, 不要困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条条框框中, 勇敢地提出设想, 科学地进行论证, 为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更多的可能。第二个层次是要超越现有的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来源于现有的哲学体系, 可是作为一种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超前的哲学体系来说, 必须超越现有的哲学, 才能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精神, 是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态度。这里可以借鉴林毓生对于人文重建所采取的态度:“比慢”。“现在问题实在太大了, 我们得赶紧努力, 我们要加油, 要快一点。”这是我们在对待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时的心态, 虽然这种态度是正确的, 但是并不管用。我们意识到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的迫切性, 并且能够正确分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困难, 但是却找不到实质性的解决方法, 这也是无用的。“你知道你的能力的确有限, 你花了那么多岁月与那么大的力气, 才获得这么一点点成绩, 中国文化的问题这么多, 你实在没有本领样样都管, 你只能脚踏实地, 用适合你的速度, 走你所能走的路。换句话说, ‘比慢精神’是成就感与真正的虚心辩证地交融以后所得到的一种精神。”[7]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我们要在学习中不断地摸索, 端正态度, 脚踏实地才能构建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摘要:随着“国情”和“世情”的转变,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是一个不可避免又亟待解决的课题。毛泽东哲学是第一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 为构建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不但要了解毛泽东哲学, 更要明确构建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应该具有创新性、和谐性、开放性、理想性等特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内涵,特征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533-534.

[2]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374.

[3]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200.

[4]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冯友兰.中国现代哲学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251.

[6]衣俊卿.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一个新向度[J].哲学研究, 2008 (12) .

上一篇: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下一篇:啮指痛心教学设计